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精选8篇)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1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时间:2008-02-25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网(2008-2-25)
【字号:】【我要纠错】【Email推荐
】【收藏】【打印本页】【评论】【关闭】
■ 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四大主要问题。
——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目前各地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虽然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较多,但实际上真正提供给老年人的往往比较单一,由此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
——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的运转需要衔接规范。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民间组织运作,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架构,分工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目前,居家养老组织体系中各有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各涉老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沟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广泛开拓,资金来源需要多元化。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彩票公益金的资助,三是社会捐助,四是市场化运作。
这些资金的用途大致为三个方面:一是用来支持各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二是补贴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支付服务费用,三是用来支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报酬。目前的资金数量普遍较少,补贴的服务对象数量也比较少,如果要扩大补贴服务对象的范围,则需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资金总量。
——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素质有待扩大、提高。各地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薪的服务人员,另一类是不受薪的志愿服务人员。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服务站雇用的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另外,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绝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不具备养老服务护理员的专业资质和执业资格。(中国经济网)(李菲)
■ 学术观点
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以平均每年百万以上的速度增长。这项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最新完成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是在综合考虑了我国人口的生育率、预测寿命等多种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人口老龄化已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年人增多,高龄比例加大,就意味着需要别人来照顾的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各国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前提下未富先老。这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有关。老年人增多,高龄比例加大,就意味着需要别人来照顾的老年人规模不断扩大。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今天社会中,一方面政府正在推进养老的社会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社区也正在运作社区养老,但是就我国国情来看,养老的社会化必须与居家养老相结合,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而不是借社区养老把赡养老人的责任推向社会。
在对养老问题的一些调查发现,有90%的老年人养老方式首选家庭。因为居家养老让老年人不脱离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方式,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这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但随着家庭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家庭成员照顾老人势必力不从心,于是社区服务进入养老领域。养老的现代化的进程并不会削弱家庭的老年照顾功能。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国家,90%以上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家庭之中,美国95%的老人过着家庭生活,英国只有占2%的老人住在养老院里。为了适应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和家庭的变化情况,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并且相应地建立了一些服务机构,来分担原来由家庭承担的一些养老工作,这就是社区照顾。它为有各种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这样老年人便不用脱离他们所熟悉的社区,使居家养老可以借助社区养老的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又具有“孝亲”的优良传统,家庭照顾将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的进程为老人的家庭照顾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使家庭养老进入社会化网络。可以预见: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将是未来中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前景。为此,社区的工作是:
第一,社区要把“孝”的教育放在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上。
重人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伦理文化的核心之一便是“家庭孝敬”尤其是对老人、对父母的尊敬。没有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养育,人类的繁衍、发展就会停止。尊敬老人,赡养老人,这是人类社会所崇尚的美德。“养亲必敬”,不单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偿,也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传统的孝道精神从根本上说,它表现了人禽之别,表现出人类的文明进步的程度。孝心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教育、熏陶、培养的过程,家庭“孝道”的教育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塑造完整人格的基地。社区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个人又都来自一定的家庭,家庭担负着消费、生育、抚育、教育、赡养、休息、娱乐等功能,这些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机制。家庭“孝”文明的建设成为衡量社区文明程度的标志。社区对居民进行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思想教育,这是要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进行尊老敬老教育,将尊老敬老教育纳入社区教育的体系,逐渐使社区居民养成尊老敬老的行为习惯,并把尊老境老作为评定“文明家庭”的重要评定尺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为家庭养老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社区要把孝心教育活动经常化、普遍化。
老人是家庭中最需要照顾的成员,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不可抗拒的自然衰老,其参与经
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也会日渐衰退,因而不管他愿意不愿意,都不得不处于一种必须仰仗其它人来满足自己各方面需要的地位。他们在生活上或者在经济上处于依附地位,加上生活观念的差别,使得他们与儿女间难以沟通,加上社会竞争激烈,儿女们各自为事业忙碌也很少考虑到老人的困难,老人疼爱子女,也不愿麻烦子女,于是孤独和寂寞成了老年人的共同问题,影响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社区应该组织不同年龄层次,如中小学生、大学生、青年夫妻、中年夫妻等开展孝心评比活动,文明家庭标兵活动,孝敬父母演讲会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培养人们的“孝心”。其中社区要经常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要把尊老、敬老作为重要的评比条件,在社区中形成一种敬老、助老,家庭和睦的舆论导向,起到教育引领作用。对模范家庭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表彰,宣传他们尊老、敬老、养老的事迹。同时对社区中发生的虐待老人的不文明行为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调解和制约,谴责虐待老人的各类行为,加强对社区内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形成一个扬善抑恶的社区道德环境。
第三,社区要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沟通,感情交流的平台。
家庭核心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应供养的老人不断增加,而供养他们的子女后代却日益减少。家庭成员的相互支持和照顾相应减少,老年人的活动圈子缩小,交流范围狭小,精神孤独日趋严重的现实,需要社区提供服务。孤独和寂寞成了老年人的共同问题,影响了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在对北京西城区部分社区的调查中发现,有85%以上的老人表示非常希望与人交往,但子女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原来的居住环境有利于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由于利益的驱动,原有的和谐的邻里关系遭到破坏。在调查中当问道“您同您的邻居的关系”时,认为“互相关照”的占总数的69.8%,选择”关系一般”的占27.9%,“互不往来”的占1.7%表面上看多数居民邻里关系相处不错,但另一项调查表明,与邻里关系“关系一般”和“互不往来”的人中,城镇占35%,农村占25%,说明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邻里关系比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更疏远些,而居住在高楼中的居民比居住在北京四合院和平房区的居民邻里关系更疏远些,约占71.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善,邻里交往越来越少,传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正在消失。为此,社区要通过居民环境的创设,老年人交往环境的建设,比如游艺室,体育活动,垂钓活动,健身操活动,戏迷协会等等。社区养老是将家庭养老扩大和延伸,它创造了良好的养老和服务环境,使老年人身心愉快地生活。
第四,社区要帮助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精神赡养的问题。
对老年人的赡养包括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在精神赡养方面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化生活,娱乐活动,体育活动,营养保健等等;另一类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例如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对爱情的渴望同年轻人是一样的执着,他们爱与被爱的权利应该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甚至包括老年人自己的子女对这个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无视甚至诽谤老年人对情感的需求,有时还要自觉不自觉的给他们人为的设置种种限制和障碍。其实,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精神需求同物质需求缺一不可。比如有的年轻夫妇为了自己的需要,使年迈的父母分居,根本不考虑父母感情的需求,孰不知爱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老夫妻几十年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有着共同的回忆和经历,这些是他们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是他们情感交流的源泉,这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还有老年人的再婚问题等等。因此,社区要宣传《老年法》,宣传孝敬父母的中
华美德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新的道德观念,支持并提供各种帮助,使老年人晚年享受应有的夫妻生活。社区养老毕竟不能取代传统的居家养老。我们处在一个正在变革的时代,传统的“孝”观念受到冲击也是必然的,但是一些人片面强调个性独立,主张个性自由,认为家庭是束缚自己,年迈的父母是自己发展的绊脚石和沉重的包袱,不履行法律规定的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是错误的。我们要大力倡导对老年人在物质生活上的赡养的孝心,在精神生活上的赡养的孝心,在生活照料上的孝心,两代人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平等沟通的新型代际关系,使尊老爱老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第五、社区要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作为重要的工作。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他们的物质生活特别在满足各种服务需求方面,包括医疗、保健、活动设施等等,都离不开社区。他们的精神生活,尤其是文化娱乐、人际交往方面,主要是在社区。有老年人的家庭,要以社区为依托,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居家养老的功能。老年人权益保障是社区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通过街道办事处,公安部门,公商税收等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有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有热心老年维权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这是一种多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形成保障老年人权益的社会力量,这是对家庭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强有力的保证力量。因此,要加强社区与居民家庭的联系,形成家庭依托社区,社区支持家庭的老年保障体系。使居家养老与社区老年保障功能相得益彰,综合发挥两方面的功能,更有效地提高社会系统的老年保障实效。家庭对老年人的积极保障作用是任何其它社会保障难以完全代替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水平比较高,他们给老年人带来了物质方面的援助,但无法提供感情上的慰籍和相互关怀,因而大多数老年人仍愿意生活在家中。中国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很有限,这就决定我国家庭养老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社区要依靠法律的手段惩治不孝之子。
道德和法律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而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法律的维护避免了人们在婚姻家庭问题上的随意性和任意性,保证了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和人们的合法权益的实现。家庭美德建设也只有在法律的支持下,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规范作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赡养老人进行强制性约束。比如,在美国1935年制定了第一个有关老年人的法律《社会保障法》,1965年国会批准《美国老人法》,其中对老人退休后的待遇,老人住房,卫生状况,对老人的服务计划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法国,老人村代替了敬老院。老人村里有医院,邮局,图书馆,美容美发店,健身中心,酒吧,音乐厅,餐厅等服务机构。在日本,出台了《退休金改革法》,规定了男职员从60岁起全额领取养老金,女性从58岁开始领取。如果不够维持生活,可申请领取老年基础年金。日本1963年颁布《老人福利法》,新加坡国会在1995年通过了《赡养老人法》按照法律,子女有义务照顾60岁以上的年老父母。我国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保障法》其中规定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对于虐待老人,侵犯老人权益的不孝之子要予以法律的严惩。
居家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我们要进行各种形式的传统“孝“道的宣传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都知道尊老敬老养老光荣,把尊老敬老养老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在目前的条件下,中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居家养
老与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民谚道:“家有一老,胜有一宝”,这句话不仅是对老人的尊重,更是把老人当作了一种财富。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在社区建设中,如何逐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成为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全国老龄办)(吴来苏)
■ 政策措施
针对日趋严峻的养老问题,2008年2月21日,由全国老龄委、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10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公布。
《意见》要求,全国城市所有社区“十一五”期间都要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力争8成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集院舍住养和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对养老院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以更好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北京晨报)(赵王月)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2
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高龄化、空巢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社会的需求促使老年人养老服务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和特色化, 如: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房产养老、候鸟式养老等。2002年大连市政府对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实践, “居家养老”方式应运而生。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 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一般是由政府民政部门牵头, 通过街道安排社区内经培训合格的下岗女职工或专门从事家政服务的专业人员以家庭养护员的身份实现再就业, 进入孤老家庭, 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 帮助老人度过健康安乐的晚年生活。
居家养老服务由大连市首创, 它的服务模式为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和家政服务, 由服务站派人到家中提供有偿的各种短期和长期服务的养老方式。大连市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其他养老方式相比较,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符合我国传统的养老理念, 满足老年人对家庭亲情的心理依恋, 为老年人和子女普遍接受。
身体健康, 生活能自理, 有充足的退休金、养老金的老年人乐于选择个人独立居家养老。
2. 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成本低, 收费合理, 价格适中。
顺应了老年人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以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居家服务站为例:送餐5元、入户理发15元、换煤气10元、入户助浴15元等, 亲民的价格使养老服务得到社区老年人的认可和接纳。
3.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丰富多样, 便捷灵活, 替忙于工作的儿女分担和减轻养老负担。
大连市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完善服务项目, 如送餐、理发、换煤气、做饭、洗衣、居室清洁、陪同散步、陪聊读报等, 在此基础上, 提供专业性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也日益增加, 如大连市中心医院“壹品星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以上门服务为主、日托服务为辅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营养、心理六位一体化的特色服务。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和人性化, 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在身、心、社、灵多方面的需要。大连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引进了智能化的服务体系。老人家中安装智慧终端, 通过遥控器, 有生活需求或者紧急状况, 只要一按, 专业的养护员会在第一时间到家中为老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使居家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灵活。
4.
社区养老服务将下岗女职工和需要生活照顾的居家看护的孤老这两个困难群体的需求相结合, 既解决了家庭照顾扶养老人问题, 又解决了就业问题, 一举两得, 开创出一条为老人、养护员、政府多方受益的良好养老模式。
二
在我们欣喜的看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优势时, 我们更应关注到目前大连市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资金保障不足。
社区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具有福利特性, 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以大连市区为例: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根据社区老人经济条件和养护员岗位的需求, 分为A、B、C、D四个档次。A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300元, 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 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的高龄 (80岁左右) 三无老人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的人) 和无子女享受低保的老人。B类:每户每月享受的政府养护补贴200元, 条件是户籍、居住在本地, 生活需要照料的男70岁、女65岁以上的老人;双亲老人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内 (含1 000元) 、单亲老人家庭月收入在600元以内 (含600元) 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病重老人, 生活不能自理, 如其子女是本区下岗失业人员, 可以作为养护员选用, 但必须经过街道、居委会入户调查, 情况属实, 由居委会张榜公布3天, 如无异议, 可享受政府补贴。C类:每户每月享受政府养护补贴100元, 条件是在享受B类条件以外的社会老人生活需要照料的;夫妻一方有重病, 生活不能自理的, 另一方是失业人员且同时享受低保待遇家庭的。D类:居住在本地, 经济条件较好, 需要此项服务的自费老人。
老年居家养老服务是依靠政府引导与资助才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政府投资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老人购买服务的收入只占小部分。如果补贴经费来源渠道只限于政府社会保障机构, 那么服务补贴标准始终会明显偏低, 将无法满足社区服务日益壮大的需求, 致使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资金短缺的困境。社区居家老年服务事业因日常运作资金不足, 将减缩培训费用和无力添置、更新设施而导致供给不足, 不能为更多的老人服务。其实不仅仅是大连, 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问题, 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政府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但各地发展情况不同, 所以, 单靠政府补贴资金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
2. 管理缺乏规范。
2008年, 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近年来, 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渐推广这一养老模式。但是, 目前还没有居家养老服务专门规范的政策细则, 造成了在具体服务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
社区养老服务基本是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体系, 自发性和社区性特征明显, 服务管理监督和政策指导也基本停留在区级政府层次上, 亟待建立更高层次的组织体系和监督管理模式。目前, 大连市共有约101.6万老年人, 老龄化程度达到17.4%, 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比例。大连市现有养老院能安置老年人口仅占全部老人的3%左右, 也就是说将近95%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的形式来解决养老问题。大连市民政局巡视员董兴华透露, 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 大连市将再建25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这就要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三级管理机构建设也要紧跟形势的发展, 明确指导思想, 确定工作目标, 使居家养老服务站在管理体制、用人制度、补贴标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规范管理。
3. 服务质量欠缺。
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问题一直是老人们关心的话题, 因为养护员大多没有服务业的专业背景, 接受的培训也并不是很专业化和系统化的, 所以提高服务质量应是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求和努力的方向。
在大连市中山公园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每个养护人员正式到岗工作之前都需要培训, 这都是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的。“谈起培训, 这也是个问题。”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蔡晶介绍说, “我们现在的养护员约330名, 但是真正经过专业化培训的很少。因为我们这里有资格接受免费职业培训的名额有限, 而如果要养护员自己去掏钱, 1 700多元, 又不可能, 所以, 我们基本上还是自己培训。”
“目前, 我们的居家养老体系还不够完善, 服务质量不够。”大连市民政局的董兴华这样评价当前的养老服务。显然, 居家养老在质量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
4. 政策扶持不够。
根据国内外经验, 福利性事业很难单独正常运行, 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建立起福利性、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引起决策者的深度关注。
三
发展居家养老是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更新养老服务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的根本出路。针对大连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笔者在深入思考和积极调研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教育。
在全社会自上而下进行尊老、爱老、养老教育, 定期表彰尽心尽力赡养老人的子女和家庭, 抨击不尽孝道的人和事, 形成良好的赡养老人的氛围;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 树立科学的老龄观, 自尊、自立、自强、自信, 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 保证晚年生活的幸福。
2.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进一步完善养老金保险制度, 提高社会养老和老年人自我养老的经济能力, 减轻家庭在养老上的经济负担。同时, 社区养老服务应纳入养老保障体系之中, 对其提供政策性财政补贴。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由政府组织和推动的一项社会福利事业, 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家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务补贴和社会募集, 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 建立起对于居家养老项目整体财政预算制度, 并在现有投入基数上适当增加, 以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的比率, 做到逐年增长。
3. 扩展服务内容,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社区老年人便利服务。主要是开展老年人日常的家务劳动服务, 将一些原来由家庭负担的事务性工作纳入服务范围, 可开设服务专线电话, 实行上门服务。二是老年文化娱乐活动服务。从需求出发, 因地制宜地兴建老年人活动场所, 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 如棋类、球类、书法、健身、图书馆、评书、老年人聊天站等, 并争取开设老年大学培养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三是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开设老年病的治疗门诊、保健站、康复中心等, 加强对老年病的预防知识宣传和普及健康保健知识。
4. 增加培训投入, 切实搞好培训。
社区建立养护员培训长效机制, 实施养护员考评制度, 明确奖惩措施, 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修养。
5. 加强宣传, 鼓励民营资本。
老年社区服务民营化、市场化, 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带动社区发展, 也将是未来老年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机制, 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仅仅是当代老年人的呼唤, 也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与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使社会的力量向家庭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 不但可以使家庭中的子女以及其他成员摆脱沉重的负担, 而且老年人在家也能得到全方位照顾, 充分享受儿女亲情的温暖, 使社区的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 安享幸福的晚年。
参考文献
[1]陈谊, 郭南方.北京高龄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研究[J].人口与发展, 2010 (增刊) .
[2]张时飞.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社会政策论坛之十[DB].www.sociology.cass.cn
[3]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2) .
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篇3
新加坡是个年轻的国家,却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到2032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80万,占总人口的18%。这种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养老问题已引起新加坡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新加坡政府推行以强制储蓄为原则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而政府一直提倡和鼓勵的家庭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更值得借鉴和学习。
新加坡:“三代同堂”的“温情”政策
李光耀在1971年春节的讲话中说:“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变得粗野,我们不能因为老人无用而把他们遗弃,如果子女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就等于鼓励他们的子女将来也这样对待他们。”新加坡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视为 “治国之纲”,创造了尊老敬老、赡养老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光耀还特别强调家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巩固国家,永存不败的基础”,极力主张按照儒家传统“保留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认为“三代同室的家庭结构稳固,具有抚育下一代继往开来的巨大潜力”。为了保持这种家庭结构,新加坡于199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赡养父母法》规定:凡拒绝赡养父母或资助贫困的年迈父母者,其父母可以向法院起诉,如发现被告确实未遵守《赡养父母法》,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1万坡币或判处1年有期徒刑。1996年6月,新加坡根据该法又设立赡养父母仲裁法庭,由社会工作者和公民组成,地方法官担任主审,调解不成可由仲裁法庭开庭审理判决。同时,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对与老人同住组屋的家庭提供便利和优惠,如在分配政府组屋时对三代同堂的家庭给予价格优惠和优先安排;规定单身青年不可租赁或购买组屋,但如愿意与父母或五十岁以上老人同住的可优先考虑;同丧偶的父或母或有残疾的兄妹一起住的纳税人可享受 “父母及残疾兄弟税务扣除的优待”,等等。
此外,政府为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补助,以减轻其家庭负担,提高赡养老人的积极性。新加坡政府自1993年以来推出了12个“公积金填补计划”,其中有四个是专门的“敬老金计划”;还推出“三代同堂花红”,即与年迈父母同住的纳税人所享有的扣税额增加到5000坡币,而为祖父母填补公积金退休户头的人也可以扣除税额等。在医疗方面,政府规定:平均家庭成员收入在700坡币以下的老人将能到社区发展理事会申请加入基本护理合作计划,到家附近的私人医院或牙科诊所看病时能享受政府的医疗津贴,因病重而严重残疾的人如家庭每月人均收入不到700元坡币每月可获180元援助金。(《联合早报》2002年3月1日)正是因为政府为赡养老人的家庭提供了得力的经济援助,使得这些家庭的老人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确实享受到实惠,因此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选择家庭养老方式,便利之余还能享受天伦之乐。
中国:家庭养老仍是“老有所养”的保障
“老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追求之一,以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实现形式。家庭养老历经千年而不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也符合中国当前国情。虽然当今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种养老模式依然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
首先,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崇老文化将崇老观念和价值观赋予中国家庭养老,因而使家庭养老这一家庭行为转变为社会行为,短期行为转变为世代相继的行为,随意性行为转变为规范性行为,如此,家庭养老已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而是必须做且须做好的问题。
其次,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1982年为4.91%,2010年为7.88%,2040年将达17.4%左右,增长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快一倍。此外中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之大也居世界之首,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达6000万,2040年峰值时约达26500万人。这就导致老龄化程度超出经济实力能承担的程度,国家未富先老。我国现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政府和社会对养老资源的供给有限,而养老的实际需求却非常巨大,两者矛盾极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单靠社会养老远远不够。城镇中,并不是每个老人都能享受社会养老,即使是能够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也常担心生活受到高物价的冲击;至于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刚刚起步,尚未全面覆盖,农民对家庭养老的依赖性远大于城市。我国75%的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他们在经济上一直由家庭供养或靠自身劳动所得,到了高龄阶段更需由家庭赡养,所以家庭养老方式更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最后,家庭养老也符合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按照史密斯的经济学观点,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各人之间存在一种互惠的交换模式,即人们在交换中双方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有对等交换,交换才能持续下去。我们可以认为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存在一种交换关系:父母抚养子女,期待年老时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幼年时从父母处得到关爱,成年后以照顾赡养老人作为回报。所以,家庭对老人的照顾是子女将父母的养育之恩以经济、劳务或精神上安慰的形式回报给他们。互惠是家庭内部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两代人之间在金钱、物质、时间、感情等有价资源方面双向支持和交换,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正体现出这种均衡互惠和代际递进的原则。
我们可向新加坡学习什么
老龄化加快,“4—2—1”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的普遍化及传统家庭观的变化,使我国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可借鉴新加坡的家庭养老模式,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在发展社会养老的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养老。在大力发展与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扬孝道传统,将家庭养老作为我国养老保障的重要支柱。社会舆论部门要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政府部门也应通过立法等手段强调老年人受赡养的权益,在广泛深入进行家庭养老宣传的同时增强养老法制观念,强调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给、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维护老人的尊严,对侮辱虐待老人、拒绝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
第二,给予贫困家庭以适当的经济援助。我国目前有贫困人口6000多万,主要是城镇下岗人员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于前者,政府提供的帮助是建立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收入少于此线的人员由政府定期给予补助。这里可以借鉴新加坡做法,对于有老人的三代同堂贫困家庭,定期不定期给予经济补助和减免个人所得税;在购房、老人医疗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两代老人都在世的情况日益增加,下一代退休老人照顾上一代老人是目前可倡导的家庭养老照顾模式,而且下岗、退养及提前退休者,也是家庭养老的宝贵资源。政府若能通过保障体系向这部分人分配适当的社会资源,将有可能最节约也最有效地满足家庭的养老需求。
第三,发挥社区服务的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保健、咨询、应急服务等。由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展老年社区服务,不仅可减轻子女养老的压力,而且方便老年人在不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享受到社会的服务,避免产生心理上的孤独感。在社区为老年人兴建便利的老人服务和救助设施,对家庭养老是一个有效的保障。新加坡这项巩固家庭养老的有效措施,也值得借鉴。
(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副会长、天津市政府参事、天津财经大学教授)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9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外养老经验对中国养老的启示 篇4
1欧美国家
法盛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根据各国财务状况、物质福利、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出全球退休指数。评出世界上最适合养老的十大国家,位居榜单前十位的国家,其中7个欧洲国家,1个北美洲国家,2个大洋洲国家。
(1)瑞士是全球公认的、名副其实的“最适合养老的国家”。居住环境一流:面积不大,但星罗棋布地盘踞着山川、河流、湖泊、森林……它包含了太多我们所能想象的美。还有各种高尔夫、登山、滑雪运动,让老人退休生活更精彩。这里的人平和、朴实、包容,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相处融洽。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全民医疗保健体系和强制性养老金制度等让瑞士成了“最适合养老”的国家。
一是时间银行。
“时间银行”由瑞士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即人们在退休以后,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间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时间银行”会将服务时间统计出来,并颁发一张“时间银行卡”,在未来自己需要他人照顾时,可取出使用。另外,对于那些已经把时间存起来,但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不使用“时间”的老人,“时间银行”便把义务服务的时间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返还给老人。
二是,先进贴心的养老院。
瑞士大概有1700家养老院,其中60%为公立,40%为私立。瑞士养老院的规模都不大,每家通常设有几十至三百张床位不等。虽然容纳人数不多,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养老院基本可以做到1个专业护工照顾1个老人。
(2)挪威建立的石油基金(2006年更名为养老基金),目前资产达到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基金。除以挪威520万人,相当于每人拥有19万美元的养老财富
在挪威并没有“养儿防老”的说法,他们更乐于去到养老院养老。挪威养老机构的环境静逸、空气清新,关注老人的身体心灵。很多养老院都会为长者开设演讲比赛、歌舞表演、电脑课程、外语培训等活动,甚至连心理医师、音乐理疗师、牧师等工种都配备了!
2亚洲
在亚洲也有养老很好的国家,比如我们的邻居,日本和韩国。
(1)韩国的社会保障做的很好,社会保险(四大保险)、公共扶持(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服务。
韩国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发展起源于1960年设立的公务员养老金计划。1963年,韩国从公务员养老金计划中分离出军人养老金计划;1975年,韩国设立了私立学校教师养老金计划;1988年,韩国建立覆盖全民的国民养老金计划。公务员、军人及私立学校教工等特殊职业养老金与国民养老金计划形成了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社会保障制度。1994年和2005年,韩国分别引入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计划和第二支柱退休养老金计划作为国民养老金计划的补充。2008年,韩国引入基础老年养老金计划,资金由财政拨付,用于保障低收入老年家庭,构成了零支柱。至此,韩国形成了以第一支柱为主体、第二和第三支柱特色发展、零支柱保障低收入老年家庭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2)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老年化特别严重,社会中的各个行业都有大量的高龄工作者。
日本的养老保险有三个层次,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厚生年金基金和企业年金,这些福利几乎包括了社会中所有年龄及阶层的人,所以说日本的养老机制福利,社会福利都是很好的。
日本的养老体系经历了多次改革并具备了有以下特点,多结构形式的制度、养老保险基金的金融上的运用。
3我国
我国的养老机制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在制度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中,我国老年人的福利也在不断改进,比如我们身边的例子,在我们家乡老年人出行就享受了很多福利,公共交通上老年人有很多优惠,有老年免费卡和老年优惠卡,对老年人出行有很大的便利。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特别惊讶于瑞士的时间银行制度。因为我国较大的人口基数,在这种双刃剑的条件下,我感觉这个制度能很好的弥补劣势并把它转为优势。因为养老对于我国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护理人员,比如很多敬老院都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这就导致了部分老人得不到足够的照顾,以及必要的聊天谈心的精神照料。在家的老人虽然能得到儿女的照顾,但是儿女都是有工作的,对于一个孩子的老人,必要的照顾更是不够的,也会给孩子加大负担。而如果实行这种制度,创建这么一个组织,参与这个组织的很多刚退休身体健康的老人都可以安排照料年纪更大的老人,这些老人在一起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爱好,能更好的省去一大部分护理人员,甚至可以几个老人配备一个有医学知识的护理人员也是可以的。
日本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篇5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日本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通过与我国的养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启示,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社区养老;养老模式;退休人员
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17-0203-02
0 引 言
截至2014年底,我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 344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6.2%,社区养老压力可见一斑。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立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种便利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对于建立在家庭、社会和政府三者结合基础上的社区养老,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在积极进行研究与探索,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已推出一些合理的规定与政策。但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上,对于此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对社区养老的研究与探索,不仅可以充实学术界的理论,也可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起到指导作用。如何开展社区养老工作,学者们各抒己见,这里我们不妨借鉴近邻日本的经验。日本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对于享有“银发之国”称号的日本,其老龄化问题的严峻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家庭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那时就有相关学者提出了类似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的距离应以送一碗汤而不会凉为参考标准。如此一来,子女在拥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时,还能够为家中年老长辈提供比较周到的照顾。近年来,日本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备受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日本实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最终效果是让老年人离开医院,回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回到家中,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制定较完善的服务方式与内容,使老年人在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能发光发热。
为监督考核的方便与服务质量的保障,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与政策,明确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并对养老机构的属性、人员配置、设施标准及老年人的福利、医疗、保健等方面作出了明文规定。
1.1 日本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健康的、愉快的晚年生活,解决子女的后顾之忧,日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养老服务,主要表现为:
(1)日托服务。主要是针对那些身体虚弱或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白天将他们接到日托养老所,为他们提供一些健康体检、功能训练的服务,帮助他们吃饭、洗澡,同时也进行心理咨询,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晚上再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家中。
(2)上门服务。医生、护士、康复师及家庭服务员等各类不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到老年人家中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主要有整理家务,如打扫卫生、洗衣等;日常生活料理,如做饭、洗澡、理发等;医疗护理,如定期上门了解老年人的病况,为老年人进行换药、注射、输液等;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养生资讯等。
(3)短期与长期的托付服务。针对不同需要的老年人,为其提供3个月之内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服务。
(4)老年保健与咨询服务等其他形式的服务。无论是哪一种服务类型,老年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意愿进行选择,享受全方位的专门护理。
1.2 日本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特点
为了有效地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与统一性,日本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采取的模式是“政府―民间团体并行”,主要的特点包括:
(1)政府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由日本政府出资建立,养老服务所需花费的费用大部分也由政府承担,社区的服务人员也是由政府雇佣的。
(2)社会组织的参与度较高。在日本,许多社会企业和养老协会等组织会在不同方面上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使得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在快速提升。
(3)志愿者的队伍逐渐壮大。社会的各界人士都会主动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包括与老人说话、陪伴老人参加活动、为老人送饭等。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
结合中国国情,大力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引入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积极培育和引入家政、物业等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引导各类社会团体参与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信息公开。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业等方式,加速建设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各类养老机构。
2.2 多渠道培养老龄事业发展人才
我国目前有3 600万失能老年人,按照护理人员与失能老人1∶3的比例,需护理人员1 200多万名。而目前全国仅有100多万护理人员,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不足10万,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低、流失大。同时,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医疗康复、精神慰藉、临终关怀、养医结合等专业服务不足。
未来应实现老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发展规划,开展养老服务专业学历教育,培养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推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形成一支以养老护理员为重点,遍及养老服务各个领域,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2.3 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
养老服务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征,投资额大、回报期长、利润率低。目前,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融资困难,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未来要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对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投融资、税费优惠、补贴支持等方面予以扶持,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在人才、技术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推进民办公助,对于民间资本举办的养老服务设施,政府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推行公建民营,鼓励民间资本通过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输出管理或服务等方式,参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或管理;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和提供社会养老服务,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
2.4 建立健全促进老龄事业规范发展的政策法规
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等一系列法律、规划和政策,基本形成了一套涵盖养老、医疗、生活和照料服务、权益维护等多方面内容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为发展老龄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要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内容,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多方面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按照“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养老机构的行政许可和指导、监督、管理等工作。结束语
一直以来,老年人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下,大多数都不愿离开自己长期生活的家庭,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去开始养老生活。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采取的服务形式,是让老年人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接受照顾,这样就不会出现老年人不适应新环境的问题,而且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加快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建立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未来新营销模式 篇6
关于营销模式,要想在诸多中找出一个线索来,绝非易事。我们要给营销模式定位是十分困难的,但也是十分必要的。有人将营销归结为四大模式,我们不妨先看看:交换销售模式 、机械销售模式 、合成化销售模式 和信息化销售模式。
交换销售模式阶段,主要是商品交换的时代,这个时代产品销售以交换货物为主要目标,这个时代花费有了几千年。
模仿式机械销售模式(热模式),以引进西方观念为销售起点,在通过漫长的计划经济环境而产生的机械式营销模式,这样模式也花了几百年。
信息化营销模式,完全与世界接轨,成为先进的营销主流,这种营销模式就是未来与现在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走向。
合成模式,根据自己本国的具体情况,创造与发现了一些属于自己家门口的营销模式,加上与一些先进国家所套用的手法,成为中西结合的营销模式在蔓延,这种模式花了几十年,直接到了本世纪初。
应该说,这四种归纳高度概括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营销模式,是十分有道理的,
但是又不具体,没有很好具体指出其中的细节。也就是说它有理论的指导意义,而没有细化没有操作性。
当前,市场的活跃,各种各样的营销方式也出现了,比如什么会议营销之类的。我一贯这样认为,当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营销虽然冠名于模式,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改变了的新的营销方式,都在尝试中并没有上升到模式那样的高度。应该承认,营销环境得到了空前的改变,原来我们所熟悉的营销环境,已经将把我们直接带入到信息化营销时代,使我们的营销各个环节有了全新的演绎,也充分能够展示营销领域的千变万化。
营销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当一个产品即将转化成商品营销的时候,其模式的重要性就突出来了。这种模式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系。大至环境,小至产品的质量、定价、企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员工的素质等方面。
营销环境的变革,直接导致营销模式的变革。未来的环境,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其复杂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无法希望一种模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寻求多种适合的模式来展开整个营销过程。只要适合自己,任何模式都可以加以组合,多方位、多手段地寻求渠道。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营销模式可能是多模式的组合,多模式的整合。这对我们的营销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求更高的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对复杂性的集中处理,成功与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各种模式的组合。
但是我们并不是强调模式越多越好,单纯的去追求模式的数量。这要把握好模式之间的各种地位关系,将有一个主要的模式来通领整个的营销的过程,将其他的模式很好的放在合适的位置。关键在于是否必要,是否合适,能不能加以组合成一个整体。
中国未来的营销模式是多模式的组合和整合。一个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进行营销,就要对各种模式进行一个选择,把那些适合自己的模式加以利用,找出一个最大的模式来贯穿整个过程,发挥其他的模式的威力。这种整合能力需要一种综合性的营销人,他们熟悉各种各样的模式,对市场和竞争对手了如指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各种模式组合起来,进行多拳法的出击。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kykybb@sohu.com
★ 我们的哀伤
★ 哀伤冬季随笔
★ 中国实体企业运营模式
★ 试析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
★ 抚慰心灵晚安心语
★ 抚慰心灵的唯美句子
★ 哀伤与淡薄散文
★ 哀伤唯美非主流语句
★ 跨国公司第三种中国攻略: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7
2012年1月10日台北《联合报》报导北大中文系前主任、今山东大学教授温儒敏提出大陆高教“五大重病”:一是“市场化”。指出政府投入资源不足,学校要自己去赚钱,导致高教风气坏了,人心野了。“谁有钱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舞台”。二是“项目化”。学术“生产”追逐容易获利的研究项目,申请就能拿到钱,假成果和假学问严重使学术腐败。三是“平面化”。盲目追求大学合并,贪大求全。四是“官场化”。大学教授争当处长,谁当领导谁就能得到更多资源。大学校园越来越“官本位”。五是“多动症”。大搞实验班等各种名堂,炫耀绩效,搞教育上“大跃进”,对大学教育产生致命伤害。温教授是在山东大学发表《大学传统与大学文化》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以上“五大重病”。美术教育是不是存在许多相同的问题?可能还有美术教育自身的其他问题。如果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有“大病”,没有关切,没有求改进的急迫感,这真是令人忧心的事。因为教育的良窳,影响到人才的素质,以及国家未来的前途。
我的看法,美术教育的问题更多更大。最根本而长久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会以为通过美术系就能培养出纯艺术的优秀画家?唯有实用性与技术性的人才,确可以大量培育而能为社会服务,如建筑、美术设计、美工、广告、装潢、动漫、计算机美术等等。画家与诗人、小说家、作曲的音乐家,是创作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古今中外,基本上不是按课程操练能成功的。而且国家社会不能期望每年都有一大批“艺术家”,以量产的方式出炉。其他专业人才,如工程师、医师、律师、公务人员、记者、教师、税务人员……只要具中人之资,经过学习训练,都可胜任。因为社会上大量需要各专业的一般人材,并不期望通通都是有发明创造的大师级人物,所以各专业教育是可行的。但艺术家不同,不能求多,也不能只是“一般”水平,而是要极高,极卓越,要有个人独特的创造性,产生继往开来的艺术作品,才可称艺术家。但我们在全国各大学普遍开设美术系,每年培养大量学士、硕士、博士的绘画人才。虽然人人会画画,但只是一般水平,距离有极高创造成就的艺术家远得很。全国多如牛毛的美术系,每个世代,每年,大量制造画得不好也不坏的“画家”,教他们做“艺术家之梦”,绝大多数必都失望抑郁。因为艺术家不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平凡的画人,既不成“家”,连实用性、技术性的美术人才都不如,这不但糟蹋大量青年的生命,也造成国家社会巨大的负担与浪费。诗人、小说家、作曲家都不能透过开设专门科系来培养,为什么画家就可以?历史上有数的艺术家都是广大社会中个别有天分,肯自我追求,经过不懈的努力而成功的“稀有物种”,可见培植大量学画的美术系学生是错误的政策。
那么,是不是我主张把美术学院(或系)废了?不是!我认为全国、各省、各都会只可以有少数极专门的美术(以及音乐、舞蹈、戏剧等)学院,而且要小而精,学生是经过极严格选拔之后的少数精英,要提供良好创作环境,要有极优秀的老师。每年又淘汰(或转学到其他大学)一些不适合的学生,让他们尽早学习其他知识与技能,以免耽误青春的生命。是不是这些精英的美术学院就能保证出产真正的纯艺术的大画家呢?也不。只能说针对极少数精英的培育,有取得较高成就的几率而已。在社会上,这些精英学院因为有典范与标竿的意义,所以也有间接促进艺术人才的激励和指引之功。为了使社会中有志追求绘画艺术的人才有课余或业余自由进修的机会,可开设不经过严格汰选而无学位的美术班。
总而言之,优秀的画家不是美术学院能直接培育的。只要提供种种优越的社会条件,人才不致遭到压抑、埋没。艺术家是稀有又特殊的“物种”,自会在开放的社会中发芽、茁壮。所以,今日各大学必开美术系;各地美术学院大量设立,而且不断扩校增班,硕、博士班也如雨后春笋,这是大错误。应该调查研究,数十年来从美术学院及美术系毕业的学生,有多少人还在画画?有多少人早已放弃?又有多少人成为优秀画家?多少人只是艺术界边缘“游民”?便可知大学美术教育的浮滥是多大的失策。
卓越的、数量不多的美术学院,应有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一是优秀的教师,第二是严格选拔与筛汰的制度,第三是优裕的经费(不能比照一般大学,不可以高学费,使有天分而家贫的人得到培植的机会,最好是公费,因为精英人数很有限),第四是良好的环境(空间与设备都大不同于大学其他科系)。如此,高等美术学院自不可能又多又大。想一想我们能有多少像徐悲鸿、林风眠、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叶浅予……那样的老师?现在硕博导与美术系教授数不胜数,师生专业的水平全面大幅下降,硕博生大不如以前大学生;大学生不如以前附中生,岂是个别情况?
纯美术与实用美术并存于“美院”,是另一个灾难的原因。老实说,美院如果不能像“修道院”一样,专注于纯艺术的修道与创作,纯艺术的卓越创造人才不可能产生。尤其在当代资本主义的商业化如水银泻地,功利挂帅,美术学院几乎为五花八门的新潮所蛊惑而六神无主。怪不得会有如此现象:2007年河北某出版社《中国艺术报导》杂志由读者票选出九十位“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国画家”;当代艺术市场“大腕”说“画家要创造市场,商业与艺术不应该存在对立关系”。这都可见美术教育的偏失,未能导正美术界的错乱而有这些怪现象。
而对于当代的实用美术,其社会需求、审美功能不可轻视。不过,桥是桥,路是路,纯艺术创作与实用美术各有理想、目标与旨归。如同研究理论物理与研究实用科技,表面上都是“科学”,但两者本末有别。重视后者而冷落前者,一国的科学不会提升。无源之水,不成江海也。以前北京设“工艺美院”是正确的,今日而且应该多设,后来竟并入清华变成另一个美院是很大错误。正如上举北大中文系前主任所指出,“大学合并,贪大求全”是“五大重病”之一。有行政权力而对高等美术教育无深刻理解所造成的遗憾,令人扼腕。
上面的论述,可能有人会以为这岂不与国家重视艺术教育,普遍扩增美术人才的培育的美意良策相违?我认为美意良策还须正确的艺术教育体制,有效的方法才能实现。要提升全民的艺术素养,开拓大众审美的心灵,激励艺术人才的萌芽、发展,必须从小学、初中、高中开始,加强艺术的课程。大学不设专门艺术科系,但艺术课程,应扩大到任何科系的大学生都应适当的修习。不论是理工、法政、社会、文哲……各学院、科系,凡接受高等教育,不分专业,都应有“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必有重要的艺术课程。此外,各大学应普遍鼓励学生就其兴趣,参加“美术社”、“音乐社”、“戏剧社”等社团,聘请专门教师辅导。要使全民乃至社会各行各业人士,都在受教育阶段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如此方能使将来在社会上不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也具有相当人文艺术修养;也为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士在少青年期打下基础,为未来的高级艺术工作者乃至艺术家储备人才。这才是真正的重视艺术教育。
中国美术教育一方面强调要有中国特色,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是正确的。但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上没有我们基于民族传统与前瞻性的中国文化的美术教育的宗旨,却一味认同并顺从西方现代艺术的方向。其中对艺术的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有认识上的错误,对中国的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便有许多误导与政策上的缺憾。
从西方“现代主义”以降,到“当代艺术”,我们中国美术界与美术教育界都迫不及待地崇拜、追随,邯郸学步,“中国特色”何在?这就是走出“狭隘”?“胸怀广阔”?不!这是自我殖民化。人家把计算机代替纸笔可以称艺术,中国凭什么要全盘接受,完全肯定?计算机用于实用美术,是先进的技术工具,但作为艺术“变种”的纯艺术,我们为什么不能批判、扬弃?装置艺术以及其他种种“变种”艺术,我们为什么要照单全收?西方什么时候把中国艺术视为世界艺术,努力学习?我们自我矮化,奴颜媚骨,甘为西方当代艺术的“山寨版”而沾沾自喜,以为与“世界”接轨,真正表现了自甘为文化弱国的自卑。说不尽的感慨。我们几乎已不可能再有中国优秀的画家,几乎要变成西方艺术在中国的“连锁店”了。
此外,我希望我们的美术教育应泾渭分明。培育非职业的、纯艺术的创作人才是一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是一路;实用美术是一路;培育美术师资是一路。不可各路混在一校,鸡兔同笼;也不应好大喜多,以虚胖为健美。前二项是精英教育,采“人海战术”便不会有人才;后两项是现实需求,是职业,可以斟酌社会需要而决定质量与数量。创作人才在高等美院;史论人才应归历史系与哲学系(或文学院);师资人才应归美术师院;美术设计人才应在美术设计学院、工艺学院或实用美术学院。后两者也应有专科学校以培养初级人才。青年人如果理工不行,文史不行,便学美术;学校为了声势与赚钱,来者不拒,制造了大量没有社会出路的人口,是青年与国家的损失。而听闻美术硕、博士要考外语,我认为除了学术研究与写作的史论专业之外,艺术创作专业大可不必。中文已成仅次英文的世界大语文之一,未来即将成最大语文。西方学生要考中文(外语)吗?这岂不又是民族自卑心理曲折的反射?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 篇8
根据保监会出台的《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今年7月1日起到2016年6月30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率先展开住房反向抵押养老试点。至此,中国式“以房养老”模式正式启动。
“以房养老”试点的正式启动,意味着国外已很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将有计划地在国内规范发展。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将“以房养老”作为完善养老服务业投融资政策的一项举措。这一略显生疏的名词,迅速成为社会讨论热点。2014年3月20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要求,丰富养老保障方式的新途径,保监会决定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6月23日保监会公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房养老”政策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个城市试点,至此,备受百姓关注的“以房养老”试点政策落地。
千呼万唤,“以房养老”保险方案终于向世人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历年来,中国的养老模式经历了多种变迁,从最初的居家养老到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再到如今的“以房养老”,梳理中国养老模式的发展脉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让每个老人安度幸福晚年,这对于即将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意义深远。
调查
“以房养老”您愿意吗?
7月1日,家住成都市一环路北一小院的钟大爷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当他看到“以房养老”7月起在京沪穗汉四地先行先试的消息时,老人的思绪回到了两年前。2012年10月,时年79岁的他与当地社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由社区出钱出力帮钟大爷养老送终,大爷百年之后,把自己的房子赠送给社区。然而,近日作为“以房养老第一人”的钟大爷说自己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那么,什么是“以房养老”呢?对于引起社会广泛热议的“以房养老”,百姓们又有哪些看法呢?
所谓“以房养老”,通俗地说,即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自己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过世;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作为一种保险新产品,“以房养老”的市场宣传似乎并不给力,很多受访者不清楚“以房养老”的具体内容。
“把自己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再按月领取养老金?”听完关于“以房养老”的简单介绍,45岁的吴阳先生反问道:“这样可靠不?每个月能给多少?够我将来一个月的最低生活费不?”一连串的疑问令他连连摇头,“不如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靠租金养老,这样心里还踏实点。”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以房养老”也许不是首选。52岁的赵彬女士在湖北省直一家二级机构工作,她按时缴纳社保,退休后预计每月将领到2000多元的退休金。赵女士坦言自己的现状不需要她抵押房子获取养老金。
也有一些市民对此养老模式“点赞”认同。36岁的温文娟女士说:“其实倒是可以试试,直接把房子抵押出去,以后我们老了每月领取养老金,这样不仅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而且也避免了他们的啃老,促使他们更上进。”网友“我心永恒”认为现在中小城市里,很多人都有两三套房,老人的房子用来给自己养老很合适。还有一位老人表示自己和先生去世后,房子留给坚持独身的儿子,晚年儿子只能选择“以房养老”。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对“以房养老”反应并不热烈,持怀疑、观望态度。而在新浪调查中,一项关于“以房养老”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63%的被调查人明确表示不会选择“以房养老”,接近60%的人不同意父母“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的首倡者孟晓苏曾经表示,中国老人数量比英、法、德三国人口还多,反向贷款有可能比在英、法、德发展的还好。所以,目前“以房养老”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老人,而是来自银行。如果推出遗产税,“以房养老”的好处更能凸显出来。
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担心和疑虑,中国社科院社保与养老金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齐传钧表示,“以房养老”属于小众产品,对于国家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只能是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以房养老不能替代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也并不代表养老需求将被完全推向市场,老年人群体不必对此感到焦虑。”
剖析“房子抵押出去,我们就没家了”
“中国人喜欢说文解字,‘家的意思是什么?头上有屋瓦,地上养着猪(豕),这便是家。有了房屋,便有了家。而这个房屋,有着传递亲情的意义。如果我把房子抵押出去,子女们会没想法?我也觉得心不安。”75岁的田翠芝女士笑着说。
调查中发现,跟田阿姨想法类似的市民不在少数。
与保险公司以往推出的其他新险种不同,“以房养老”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顾虑。
翟伟鹏来自河南新乡市,目前在郑州尚无住房。他算了一笔账:目前楼市促销力度很大,买一套小户型的新房,首付只需七八万元左右,余款银行按揭。等自己将来不再工作后,他可以将此房出租,按现在的租房价格来算,每月租金预计在2000元左右。“以后租房的价格肯定只涨不落。”他说,再加上自己参加了城市居民医疗保险,也买了相关的商业养老保险,这样算下来,以后的养老金来源还比较稳定。
“靠房子租金生活,就是以后人没了,我的孩子还能落套房子。要是抵押给保险公司,那以后去世后房子也没了。”翟伟鹏说。
除了无法逾越的传统观念,人们对“以房养老”还有实际操作过程的疑虑。一位受访者表示如果买了这种保险后,假如几年后发生意外去世,“这个账怎么算”?
关键是,房子如何估值才能让个人和保险公司皆能接受?假若一套70平方米、房龄40年的住房参保,估值45万元左右,每个月能返还个人多少养老金?老人将房子抵押之后,何处安身?返还的养老金能否供老人入住养老院或者租住其他房屋?
于是有业内人士建议,居住在城市的独居老人或者无子女老人比较适合“以房养老”。
但这类人群同样有顾虑。85岁的李先生是湖北省科技厅的离休干部,老伴在3年前去世,儿女都在国外定居,李先生现居17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于李先生来说,他的情况十分符合“以房养老”的政策要求。然而,他却有自己的考虑。首先,自己每月的养老金足够个人生活开销。其次,他最担心的是如果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觉得自己亏损较大。“再说自己年事已高,还能领取几年养老金呢?”
调查发现,作为承接“以房养老”业务的保险公司和个别银行,对这一新鲜事物同样心里没底。
早在2011年6月,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就曾推出“倒按揭”模式,发行“信福年华卡”,办卡人数目前已达4.5万,客户年龄都在50岁以上。该卡可提供各种附加服务,如体检、医疗、上老年大学、超市购物优惠等。“以房养老”也是其附属业务之一,但推行3年来却没有一例签约。
根据保监会出台的试点指导意见,“以房养老”保险的投保人群限定为60岁以上且拥有房屋完全独立产权。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后,继续拥有房屋居住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之后,保险公司获得房屋处置权,处置所得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以房养老”试点启动10余天来,武汉市场仍无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以房养老”保险产品。
据了解,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以房养老”落地武汉方案,力争年内出台,并推出相关保险产品。
而对于赞同“以房养老”模式的老年人,方式不是问题,保障才是障碍。家住北京西城区的老杨略带顾虑地说:“如果卖了房子持币在手,但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岂不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养老产品缺乏是‘以房养老推行的最大障碍。”一位从事多年老龄工作的人员说。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365万张,平均每50个老人不到一张床。养老从业人员更是不足百万,“养老前景不明朗,没有老人愿意拿着养老钱冒险”。
他认为,在美国“以房养老”是老人为了寻求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往往将自有产权住房卖掉住进拥有完善养老设施和服务的养老社区。中国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大养老机构建设,补充资源短板。“可以从税收优惠、简政放权等方面着手降低民资进入养老行业的门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让老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品质有保障”。
实际上,“以房养老”抵押住房保险只是一种金融产品,为国人养老提供了一种新形式,也被认为是一种盘活存量资产的好方式。
在国外发达国家,“以房养老”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老年人解决了养老费用问题,有生之年还可继续拥有住房;保险公司在老人去世后获得房产,通过房价与养老费用间的差价获得利润;政府则减轻了需要承担的部分社会成本。
另外,根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逾2亿,占总人口的14.9%。养老已经成为需要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人们正逐渐意识到商业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一项由金融专家开展的调查显示,今年以来,虽然为退休进行储蓄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依旧是居民缓解退休收入压力的主要方式,“但其中商业保险的选择比例较去年有了较大增长”。
由此看来,“以房养老”模式的推出,实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而这种模式所需要的,是后续政策细节的完善以及更为到位的产品设计考虑。
最明显的例子是,“以房养老”险种的投保人为60周岁以上,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人,这一定义显然摒弃了农村老人。据统计,我国有近60%的老人居住在农村,而农村大多数房子属于“小产权房屋”。没有产权就无法“以房养老”。
因此,“以房养老”抵押住房新险种进入市场,令人期待的同时还需进一步观察。论道
为老人多提供了一种养老选择
任兴洲:
养老全指望住房不客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中国的养老问题全部指望“以房养老”是不客观的,它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而且是有条件人的选项。
任兴洲坦言,在诸多的养老选择当中,“以房养老”不失为增加了一个选择,而这种选择是自愿的并非强制性的。
任兴洲认为,“以房养老”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很好的政策设计,另外还要有相关的条例,否则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关于这方面的纠纷会非常多。如果这些问题设计不好,另外没有相关的法律加以保障的话,下一步的问题将会很大。
叶檀:
“以房养老”不如以房租养老
“以房养老”研究实验多年,依旧难以推进,原因在于房价、老年人退休成本、人均寿命评估问题重重,风险无法评估。几种试点样本,大多已失败或者快要接近失败。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认为,“以房养老”不如以房租养老。
叶檀说,在风险难以定价的背景下,在中国最适合的可能是市场化的“以房养老”模式。考虑到城市户籍老人在当地大多有一套甚至一套以上住房,发展合规的房租市场,由市场给予老人租金报价。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严防租金等方面的欺诈行为,让一辈子积攒了两套房的老人轻松当寓公,补贴养老金不足部分,租金上下随行就市,也算是功德一件。
马光远:
夯实政府养老责任
“以房养老”提出以后,引发了民众对现有养老体系的极大不信任和焦虑,原因就是大家对未来养老金能否支付产生恐慌。事实上,政府的基本养老金和“以房养老”是两码事。基本养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政府给民众的承诺和责任。而“以房养老”本质上却是市场提供的一种“私人产品”,是金融机构提供给有房的老人的一种金融产品。
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说,老人不管有没有房子,不管是否选择“以房养老”,都不能替代政府提供基本养老这个公共产品的责任。在未来养老金的给付方面,存在着给付不能的极大风险。因此要想方设法填补缺口,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体系。无论选择什么方式政策,都应该夯实政府的养老责任,而不是减轻或者逃避。
麦志光:
“以房养老”鼓励投资性需求
南海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麦志光认为,“以房养老”不一定切合实际,各地方有不同情况,不能一刀切。“看起来美好,实际操作起来一定要审慎。”麦志光说,国家并不鼓励大家一下子去买房,但这个“以房养老”实际鼓励投资性需求,而投资性需求与国家的调控政策有点背道而驰。投资性需求越来越多,如果地产破裂,社会矛盾会激化。何况,房子作为不动产,既有升值的可能,也有贬值的可能。而“以房养老”实现的前提,则是房价不断提高、房子长期升值。未来变数不可控,市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审慎选择,合理调配自己的资产配置。
李华宇:
为老人多提供了一种养老选择
佛山领先丰地产咨询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华宇认为,佛山作为珠三角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之一,由子女赡养父母的亲情氛围仍比较重,老人家也觉得要把房子留给子女,所以可能只有小众群体会接受“以房养老”。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还是没有用到极致,过去很多人买了商品房,宁愿房子空着不用。‘以房养老”就是充分挖掘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李华宇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它只是为持有物业的老人多提供了一种选择,没有强迫有养老能力的人要这么做。”
孟晓苏:
试点期间需稳扎稳打
保险版“以房养老”方案一经推出,便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幸福人寿第一届董事长和第二届监事长孟晓苏是“以房养老”的首倡者,他认为,“以房养老”具有“三高”特征,即适用于高房价城市、高潜质房屋和高素质老人。因此,他不主张试点期间摊子铺得过大,一定要稳扎稳打。
此外,孟晓苏还提出保险公司承担长寿风险及房产价值波动风险的观点。他说,保险公司必须依照合同约定定期向老年人支付养老年金直至身故。之前国内银行推出的“倒按揭”多为定期产品,只管一段时间,房主家人不能参与房屋处置后的更多的收益。而新推行的“以房养老”,老年人过世后,保险公司对于房产处置所得,偿还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养老金本息后,剩余部分依然归房主的法定继承人所有;如果房产处置所得不足以偿付保险公司已支付的养老金本息,保险公司将承担房屋价值不足的风险,不可再向老年人的家属追偿。
镜鉴
国外的“以房养老”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试水“以房养老”模式,随后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纷纷效仿。在过去的20年里,“以房养老”模式逐步发展成熟。目前,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都有各自的“以房养老”服务体系,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操作经验。
美国:最健全的“以房养老”保障体制 美国可谓是“以房养老”模式的鼻祖,其发展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美国“以房养老”模式也被称为“倒按揭”贷款,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分三种,前两种与政府行为相关,后一种则由金融机构办理。
第一种是经美国国会认可,联邦政府保险的“倒按揭”贷款,美国大约90%的“倒按揭”贷款属于此种类型。大致是,62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专门的倒按揭公司,每月领取生活费。具体数值同房产的价值和该机构对此人的寿命预期相关,一旦确定就不可更改,双方要承担中间风险。用户可以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自己的住房内,但只在一定期限内按月分期获得贷款。
第二种是由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该贷款由美国联邦全国抵押协会办理,有固定期限,而且老年住户须搬移住房及实施还贷计划后才能获得贷款。
第三种是专有“倒按揭”贷款,此“倒按揭”贷款模式由不同公司推出,根据客户群分类而有一定的差异性,贷款对象资格无需政府认可,属于个人理财产品。此方式可让发放贷款机构与住户共同享有住房增值收益,但放贷款机构要求保留住房资产的25%~30%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这虽然减少了放贷额度,但有利于住户对住房增值部分的收益。
加拿大:成功发展个性化“倒按揭”
虽然加拿大的“以房养老”模式主要也表现为“倒按揭”,但与美国不同的是,加拿大的“倒按揭”贷款业务极具个性化。在加拿大,超过62岁的老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贷款数额在1.5万到30万加元之间,只要你不搬家、不卖房,房产主权不变,可以一直住到享尽天年,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老年人可以用这笔“倒按揭”贷到的钱给子女支付买房的首付,旅游、装修房屋等。加拿大是“倒按揭”贷款业务发展比较快、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可根据贷款人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贷款方案。一个充分考虑了客户需求与银行利益的“倒按揭”方案一般会为市场各方所接受。
英国:住房抵押贷款须充当保费购买年金
英国的住房养老模式则更多地借助于保险公司的力量,即住户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所获得的贷款须充当保费用来购买年金,因此,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英国又被称作“逆向年金”。
目前英国办理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和协会有上百家,向顾客提供品种多样和灵活可靠的抵押贷款。这些银行虽然在抵押贷款利率以及借还贷条件方面有些细微差别,但大致的贷款和还贷原则基本相同。
贷款金额一般为所购买住房价格的70%到90%,不同机构政策略有不同,贷款额大致为个人年收入的3.5倍。然后,房屋主人再用这笔贷款充当保费去购买年金。实际上这是保险公司在与被保险人的寿命博弈,被保险人活得越久,则保险公司需要支付的养老金就越多;反之则保险公司就能很快收回房产获利。
新加坡:组屋不能“倒按揭”
新加坡是实施“以房养老”模式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新加坡,政府规定“倒按揭”只限于私人建造的商品住房,组屋不能参加“倒按揭”。组屋是指由新加坡政府出资为普通收入居民建造的公共房屋,类似于我国的经济适用房。
新加坡“以房养老”模式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种:其一,允许符合条件的组屋拥有者出租全部或者部分居室来换取养老收入。其二,对于一些居住在原来较大面积的已退休的夫妇来说,老年夫妇可以将现有住房置换成面积较小的住房,以大换小后获得的净收入用作老年日常开支。新加坡允许当事人根据经济状况选择一次性或者分步地完成住房的以大换小。其三,“倒按揭”。退休者将自己的住房抵押给金融机构,按月从该金融机构获得现金收入,退休者仍居住在自己的住房内。当该退休者死亡、出售该住房、搬出或原先商定的贷款期限到期时,抵押变现并结算利息。评论
如何破解“以房养老”难题
从7月1日起,我国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试点,作为试点城市的保险业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迎接挑战,破解难题,做好“以房养老”这篇文章,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当前保险业开展“以房养老”面临几个难题。
政策、法律层面缺乏有效支撑。养老属于社会性问题,而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更是涉及房管、保险和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尚未制定统一政策和操作细则,并且抵押物处置缺乏明确法律支持。
房产70年产权政策亟待破解。目前,我国仍然执行的是住宅房产70年产权的规定。根据《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这是保险业开展此项业务关注的焦点。当老人年迈将房产抵押时,商品房的使用年限大都已经不多,而当老人身故后,房子的使用年限更是所剩无几。保险公司依靠剩下的使用年限来补偿已支付的养老金成本,一方面所能承受的给付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风险也较大。
客户单一导致业务发展可能受限。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对“房”的重视根深蒂固,老年人通常会将房屋作为财产让子女继承。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并不需要以房养老补贴生活;另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差的老人房屋价值通常并不高,可从中获得的补贴有限,在房屋的具体估值上较难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子女给予的阻力也更大。在目前情况下,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客户,最有可能是独居或孤寡老人,或膝下无子女、子女定居国外的老人,并且拥有完全产权的住房。
保险业门槛过高使客户望而却步。保险业为规避市场风险,针对“以房养老”的群体过于挑剔,设置的门槛过高也是让“以房养老”保险面临难题的重要原因。
基于上述难题,笔者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配套支持“以房养老”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是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涉及产权、风险转移等法律问题,并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房价波动、寿命风险、道德风险等各种风险。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设计、完善法律制度,在资产评估、风险防控等方面设计一套完整的法规及程序规范各方保险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
其次,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模式,培养多元参与主体。在运作模式上,建议借鉴美国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采取政府调控与市场运行相结合的模式,即在政府主导和监管下,充分培育和发挥保险、房地产等机构及资产评估抵押、法律等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和效率优势。
再次,建立有效风险分担机制。由于住房反向抵押保险项目是一个风险较大、关系复杂、保险期较长的业务,若保险期内遇到房产价值下跌或房产剩余价值低于保险成本等问题,保险机构将面临巨大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与房产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从技术层面获得更好的支持,同时,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由保险、房地产及中介机构按一定比例入股成立合资公司,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将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对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思考】推荐阅读: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对未来的展望12-01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未来的思考08-16
中国农村的未来07-03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08-31
中国制造的未来11-18
中国品牌塑造的未来12-10
中国镁工业的未来12-16
未来中国梦中国未来(800字)作文08-19
中国社会管理的未来05-10
中国的未来法理学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