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2024-05-23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通用8篇)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1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牌首先来自于它所服务的奢侈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在英文字典里,奢侈是Luxury、Luxus。Luxus是一个拉丁词,原意指“极强的繁殖力”,后演变为浪费、无节制。大部分欧洲语言都吸收了这个概念,确切地说,该词用以描述在各种商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费用支出及生活方式的某些方面。

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私人飞机和豪华游艇当然也属于奢侈品的范畴。

二.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

根据慧聪邓白氏研究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包括服装、皮具、珠宝、手表、香水、化妆品在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为77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亿美元。高端人群在奢侈品方面的户均年消费额4.2万元,其中7成的消费场所分布在大陆。该群体的奢侈品购买力是日本人(按2000年汇率计算,2007年为3340美元)的1.5倍,是美国人的3倍。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受日本地震、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消费总额预计将达146亿美元。

9日发布的《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显示,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的同时,也成为在境外消费奢侈品最多的国家,其中去年仅在欧洲中国消费者累计消费近500亿美元。截至5月底,日本奢侈品消费仍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但日本地震对其国内奢侈品市场影响巨大。预计2012年2月至3月,随着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购物高潮的来临,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

(一)消费年龄年轻化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50岁左右的人都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出11倍。2007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为25岁。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人消费群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庞大。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女性愿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恋奢侈品的魅力。

(二)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参与竞争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这与我们没有称雄世界的顶级品牌有关。不要说国产名牌,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也使其身价下降,这与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以及国外品牌的成功经营和大举进攻等诸多因素有关。奢侈品牌主要来自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欧洲,奢侈品范围广泛,涵盖银器、铜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装潢等等。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令许多年轻人着迷,而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一座未开启的金山,虽然我国有“水井坊”、“国窖1573”等奢华品牌,但为人所知的数量实在不多,几乎没有能够跟外国奢侈品牌竞争。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本土奢侈产品,中国本土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长的基因:做一套西装上万块的永止裁缝,高档的红木家具,还有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比如,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乏“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和品牌宣传手段,使得我国本土的奢侈产品不被外国甚至本国国民所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吸引许多外国奢侈品品牌商们的眼球,遗憾的是中国奢侈品却缺位,还没有引起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三)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

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有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非常个性的消费,比如陶瓷、美食等等,无所不包。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购买一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而我国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消费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个人用奢侈品,而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商品转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虽然,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专为富豪级人士专门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在我国也开始备受关注,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买家们已经开始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但那毕竟是少数,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集中于个人用的奢侈商品,即高档时装、高档皮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香水、古董字画等高档商品。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国的发展将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这也吸引了大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

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其中约1000万至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用品。该协会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人。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我国目前已超过人均收入1500美元的水平,部分沿海城市甚至已经超过2500美元,因此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四)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大型商场和旅游实现

即使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大型购物商场里购物,这让他们有机会到处逛逛,挑选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另外,由于高关税的缘故,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香港购买奢侈品。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消费额中中国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三.奢侈品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2011年6月9日,世界奢侈品协会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受日本地震、中国国内消费持续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中国2012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贸易与消费中心,消费总额预计将达146亿美元。世界奢侈品协会还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将于2015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

(一)促使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中国的富人阶层在人数和财富上都在飞速增长

中国富人阶层增长迅速。1999年,总资产均达到六百万美元即可进入由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中国财富榜中前50名,而在2005年你需要一亿四千万美元才能够进入财富榜前一百名。2006年,据报道中国1.3亿的人口当中有大约30万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富翁。

2、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能够代表他们成功的标志

TNS的调查1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对购买奢侈品的态度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例如: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拥有奢侈品意味着成功和具有高品味。少于2%的被调查者认为拥有奢侈品的人是“肤浅的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渴望拥有奢侈品,尽管他们现在支付不起。

3、其他有利因素,如税收

依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自2005年起,中国对奢侈品进口所征收的关税逐步降低,这极大的促进了奢侈品的销售。例如: 2004年底之前,进口手表的关税是28-40%,2005年已经降低到12.5%,2006年底税率则进一步降低至11%。

(二)中国缺乏本土奢侈品品牌

在国外奢侈品大举进入中国,洋品牌在中国市场里肆意的排兵布阵相互厮杀,并从中国先富阶层的口袋里大把赚钱的时候,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却无声无息。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的成长,以至于导致本土奢侈品品牌集体失语呢?

首先,从历史上来看,中国虽然不缺乏奢侈品的生产,但一直是维持在小作坊规模的生产水平上,或者是专供皇家的御用之物。由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和外敌入侵的影响,奢侈品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相关的技术人才很难持久存在并发扬光大。

其次,中国古代的奢侈品往往同时兼有艺术品和投资品的功能,但大多没有形成自己专有的字号或者品牌。当然,也有一些奢侈品有很响亮的产地品牌,例如四大名绣、四大名砚、景德镇瓷器、和阗玉、蓝田玉等等。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施计划经济,中国在很长一个阶段失去了奢侈品消费市场,没有市场自然也就不会诞生奢侈品品牌。改革开放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时间,这对于本土奢侈品牌的形成和成长来说是不够的。

综合以上原因,中国本土目前没有出现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是很正常的。

不过,在今后5-10年的时间里,中国也将会出现一些自己的奢侈品品牌。例如,白酒行业里的茅台、五粮液已经初步具备奢侈品的一些特征。

从历史发展来看,制造业在产生奢侈品牌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制造业的最高境界就是手工艺,手工艺是难以复制的财富。宾利、劳斯莱斯、卡地亚、梵克雅宝、蒂芙尼等品牌,都是因为它需要独特的手工艺才能得以成名于世,而中国最有可能出现奢侈品品牌的行业应该在珠宝、玉器、瓷器和服饰领域。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2

奢侈品的定义

从经济学上讲高端消费产品, 指的是价值与品质最高的产品, 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站在商品学的角度考虑, 高档产品消费并不仅仅是“高端消费产品”, “高端消费产品”的价格高也绝对不是在生产的时候使用高质量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 而是因为在它的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

我国奢侈品的消费现状

1.消费年龄年轻化。在西方国家, 高端消费产品牌的消费主要是中年人群, 在我国高端消费产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50岁左右的人之间, 但中青年成为了中国高端消费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 我国在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很多。2007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 有六成以上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 而且他们都愿意去花高价去购买高端消费产品。中国高端消费产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

2.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 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参与竞争。目前, 我国的高端消费产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 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方化, 这跟我国没有世界顶级品牌有很大关系。先不说是不是国产名牌, 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的身价也会下降, 这与中国人对高档产品的消费观念、消费文化以及国外品牌的大举进攻和成功经营等很多因素有关。高端消费产品品牌主要来自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3.我国还处在高端消费产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在欧美国家, 高端消费产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汽车、房屋以及旅游上面, 还有就是比如陶瓷和美食这些比较有个性的消费等。只要它的质量高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性, 购买一只古老的灯具或者去听听新年音乐会都能够成为高端消费产品消费。在中国高端消费产品大部分都集中在香水、服饰以及手表等这些个人用品上面。

我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美国有关报道称, 受金融海啸影响, 全球高端消费产品贸易陷入低迷,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 日本和北美高端消费产品消费额急剧下降35个百分点, 很多大品牌都进行降价来自救, 但中国高端消费产品市场却持续上涨。从高端消费产品市场强劲走势来看, 全球经济危机好像根本就没有影响到中国。英国有关报道称:传统高端消费产品大国美国和日本都遭受重创, 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 众多高端消费产品巨头抓到了中国这根救命稻草, 纷纷进军中国。

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 象征着地位的高端消费产品不再被看作是铺张浪费的代表, 它反而成为象征勤奋和努力回报的一种奖励, 从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败象征物”发展为“社会先进分子的炫耀刺激物”。这直接说明了为什么现在中国高端消费产品消费在金融危机下反而会急剧地增长。现代的中国人不再对高端消费产品谈之色变了。因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像汽车、电话以及电脑等以前的高端消费产品已经慢慢地变成了人们现在生活中的必需品。在2005年, 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低于50%, 据统计, 广东深圳、顺德等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还不到30%, 已经是全球最富裕的地区。当中国人面对突然到来的财富, 他们想都没想依然选择高端消费产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这源于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中国进入了一个小部分人高档消费的时代正在慢慢地被数目庞大的“人群集体奢侈”所取代。

据我国商务部预计, 到2010年, 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高端消费产品, 将近目前数字的17倍。另外,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 有两三亿人口即将进入高端消费产品所充斥的城市, 从而带动起这类市场的进一步成长。预计到2014年, 我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端消费产品市场, 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就经济危机而言, 有一部分分析人士甚至预言, 中国在2011年前后有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的高端消费产品消费国。中国高端消费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本土的高端消费产品从业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不光是品牌, 中国的零售商、投资商和设计师, 包括制造商都有机会从这个行业的快速增长中受益。中国高端消费产品贸易的发展将会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中国奢侈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3

一、奢侈品的定义

关于奢侈品的定义,各个学者所选的角度大有不同,但大多数体现出了奢侈品的昂贵、享受、非必需等自身的特点。牛津高阶词典中对奢侈品(Luxury)的描述是:“一种价格昂贵、令人愉快惬意的非必需品”。剑桥高阶词典对奢侈品的描述是:“价格昂贵、令人愉悦的非必需品”。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将消费品分成了对立的两种商品,即“必需的消费品”和“奢侈的消费品”两类,提出“必需的消费品”是维持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商品。除此之外的一切物品,亚当·斯密都称之为“奢侈品”。本研究将奢侈品的定义按照经济学视角、产业视角、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划分为四类。

(一)经济学的视角

从经济学的理论上来看,奢侈品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商品。经济学家Simon Kemp在1998年对奢侈品的研究证实奢侈品的价格弹性高于必需品。奢侈品是一种随着收入的增长,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长,但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商品,奢侈品的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形的商品。

图1 各种商品的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如图1所示,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劣质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长逐渐降低。当消费者的收入逐渐增加时,必需品的边际效应递减,随着消费品的增加,其效应增加速度变慢,而奢侈品的效应正好相反,其边际效应递增,随着对奢侈品消费的增加,其效应也越来越大,其需求量也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二)心理学视角

1999年经济学家Vigneron和Johnson通过对奢侈品的大量研究,认为奢侈品品牌具有顶级档次,包括有形价值和心理价值。2003年经济学家Vickers和Franck认为奢侈品消费能够代表消费者身份和社会地位。经济学家Nueno和Quelch指出,奢侈品的“功能性价值”占“价格”的比重相对较低,其“有形价值”低于“无形价值”。他们在研究中分析了传统观点中奢侈品的10个特征,并将奢侈品总结为“消费得起的享受”和“质优价高的主流商品”,例如高档的名牌手表。总的来说,奢侈品是一种关于奢侈生活的符号性消费,其价值在于消费者对于这种产品的心理体验价值远大于对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

(三)产业视角

2005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oratory)指出,当前世界奢侈品品牌涵盖的领域比较广,总结起来可以分为高档时装、珠宝、化妆品、酒店服务和交通工具等领域。同时,提出了界定奢侈品的四个标准:价格与品质、文化历史的传承性、高端的人气、购买欲求。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将奢侈品定义为:定价高于一般大众消费品的商品,包括香水、珠宝、钟表、服装、红酒、礼物、汽车、高级餐具等八个产业。

(四)社会学视角

1995年社会学家Charles J.Reid将奢侈品的社会性定义为:95%的商品是专门提供给金字塔底端的人使用的,那些只有5%的金字塔顶端的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商品或服务,就称之为奢侈品。法国高等商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卡普雷认为,“奢侈品有别于其他商品,虽人人都想拥有,却只能被少数几个幸运儿所获得”。1997年最早倡导品牌识别的法国学者让·诺尔·卡菲勒从符号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奢侈品的含义:“奢侈品是美好事物的代表,为功能性产品赋予了艺术气息,就像光可以带来光明,奢侈品提供的并非纯粹的物品,而是高品位的代名词”。奢侈品不仅包括有形价值,还包括无形的价值,其包括:独特性价值、社会价值等。

二、中国奢侈品贸易发展状况

(一)中国奢侈品贸易总额的变化

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额在1998年时只占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10%,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的总额是1 410亿人民币,2009年的奢侈品消费的总额是1 556亿人民币,增长率是8%,而且其消费额占全球总消费额的27.5%。2010年中国的奢侈品进口贸易量达323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一些奢侈品研究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将达到2.6亿,城市化也进一步带动了奢侈品的消费,而且一些专家预言,到20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大国。

(二)中国奢侈品贸易的经济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东西方经济的逐渐融合,奢侈品已经快速进入我国市场,并为一些消费者所迷恋。新奢侈品利用传统奢侈品与普通消费品之间的定位缺口,成功地突破了传统奢侈品的进入难题,在烽火狼烟的市场上站住脚跟。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2011年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25%。近年来,随着欧元和美元不断贬值,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也增加了中国消费者在国际奢侈品市场的购买力。

(三)中国奢侈品的进口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放宽了奢侈品进出口的贸易政策,使得中国逐渐成为新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国外众多奢侈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总量占世界奢侈品市场的比例由1998年的10%增长到了2009年的27.5%。根据贝恩公司出版的《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在购买个人护理用品、表、包、服装和珠宝等占一半市场份额的五大奢侈品品牌皆为国外品牌,而为了应对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消费趋势,国外各大品牌继续保持激进的门店扩张步伐。在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范围之内,对于奢侈品的消费可以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奢侈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收入。但是一旦超过某个界限,奢侈品的消费就不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是奢侈品的消费大国,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奢侈品都是进口的,虽然也有自己国内的奢侈品品牌,但是都是低级奢侈品品牌,所以对于奢侈品的进出口贸易需要掌握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一边刺激人们的消费,一边保护好本国的奢侈品行业。

1.中国奢侈品进口的档次呈现多样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也得到了扩展,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奢侈品的相关信息。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对中国奢侈品贸易的报告,即《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进口的低档奢侈品、中档奢侈品和高档奢侈品的份额分别为63.5%、23.7%和12.8%。可见低档奢侈品的进口额占了大多数,低档奢侈品的进口额是中档的3倍,是高档奢侈品进口额的5倍。所以说中国市场进口奢侈品的档次是多样化的。

2.中国奢侈品品牌的进口呈现多样化。以前欧美等奢侈品消费大国的奢侈品品牌只有很少几个进驻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随着我国消费者对奢侈品消费的数量与日俱增、世界上其他奢侈品品牌的兴起以及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三大奢侈品市场销售业绩的大幅下滑,这些奢侈品品牌才逐渐把消费的重心转移到中国来,我国的奢侈品消费也开始慢慢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据2010年的分析得出,到2010年为止根据普华永道对我国奢侈品行业贸易的分析,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开设分店,开拓中国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国外各大奢侈品品牌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从而促进了奢侈品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并且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中国奢侈品市场进口品牌多样化的局面将会长期呈现下去。

3.中国奢侈品品牌进口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内经济的水平不高和我国信息获取的渠道也少,当时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渠道大多是海外旅游购买,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由于呈现出了一种“三少一高”局面,即专卖店数量少,可购买的奢侈品种类少,可以供给选择的品种少,奢侈品的价格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放宽了奢侈品的进口标准,越来越多的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也逐步地上升。

4.中国奢侈品进口的种类呈现多样化。根据2010年德意志银行发布的《2010年全球及中国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可知中国市场进口奢侈品的种类大大的和以前不一样。随着中国购买奢侈品人数的上升和范围的扩大,传统富豪不再愿意和一般消费者购买相同种类的奢侈品,他们将目光投放到那些可以私人定制,并且全球限量供应的奢侈品种类上。而一般的富人阶层对中国奢侈品的进口品牌和种类扩展到化妆品、装饰品和服装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奢侈品品种上来。并且一些老牌奢侈品供应商为了能迎合普通富豪们的特殊需求也纷纷推出和以往种类不同的奢侈品。所以说我国进口的奢侈品的种类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一种多样化的发展势头。

(四)中国奢侈品的出口贸易

1.中国奢侈品出口品牌少。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和进口大国却并不是生产和出口大国,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仍然缺少本土奢侈品牌,消费者选择的大多是国外品牌。全世界83%的奢侈品消费者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购买过中国市场出口的奢侈品,11%的消费者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过中国市场出口的奢侈品,仅有6%的消费者回答购买过中国的奢侈品。其中对这6%的消费者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显示,93.7%的消费者认为中国奢侈品市场仅出口“五粮液”“茅台”等几个奢侈品牌。

2.中国奢侈品出口种类单一。我国的奢侈品出口种类很少,根据2010年高盛公司的民意测验,很多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奢侈品品牌只有茶叶、白酒和手工艺品。而事实上我国出口的奢侈品也只是集中在白酒、茶叶、手工艺品和服装这几个方面,这与我国进口奢侈品的多样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根据调查,60%的外国人会消费中国的白酒和茶叶,93%的外国人会消费中国的服装。

3.中国的奢侈品出口档次低。按照惯例可将奢侈品分为三类,低档奢侈品、中档奢侈品和高档奢侈品。高档的奢侈品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国家,而刚刚涉足奢侈品行业不久的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一是没有生产高档奢侈品的技术,二是各家企业没有生产高档奢侈品的理念,因此到现在中国并没有高档奢侈品出口,由于其技术上还未完全达标,再加上国外消费者已经习惯于购买欧、美、日等国家的中档奢侈品,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上出口的大多都是这一类奢侈品。

三、中国奢侈品贸易现状的成因

(一)奢侈品贸易进口方面的原因

1.中国的总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的增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到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 000元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表明老百姓拥有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

2.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需求档次大幅提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刚刚开始,只有少量奢侈品进驻中国市场,大多数的奢侈品消费者只能认识LV和香奈儿等几个奢侈品的品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外其他的奢侈品品牌也发现了中国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纷纷进驻中国市场,奢侈品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对奢侈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加快了对奢侈品的进口。

3.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奢侈品的“品牌”是一种奢侈消费的消费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身份象征,现在国内奢侈品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关注度最高的就是其消费品的品牌。

(二)奢侈品贸易的出口方面的原因

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奢侈品品牌。中国的奢侈品大多依赖进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是奢侈品的消费大国却没有自主的奢侈品品牌,只能依靠进口。事实上,中国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从来都不缺少发展奢侈品品牌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缺少的是有创造力的品牌设计师和奢侈品的品牌推广师以及独特的产品创新与生活方式。

四、中国奢侈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奢侈品消费者年龄年轻化

在国外,奢侈品的主要消费者来自于30岁~40岁的人,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则是20岁~50岁左右的人均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却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客户。中国奢侈品的消费年轻化状态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行业都在复兴,很多成功人士涌现出来,使得他们有能力也有实力购买奢侈品;第二,由于攀比之风的存在,使得一些不具备奢侈品消费能力的年轻人也趋之若鹜,促使了奢侈品消费的年轻化。对于奢侈品,年轻的购买者就像粉丝对偶像一样,痴狂,着迷,并有着各自不同的喜爱理由。这些不同的热爱理由形成了令人惊讶的群体购买力。近几年,中国的年轻人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新生力军。安永报告也指出过,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第二类则是“透支”奢侈者。

(二)缺少自主的奢侈品品牌参与竞争

就现阶段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现状而言,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是国外品牌,这与我们自己没有高端品牌有关。暂不说国产品牌,很多的奢侈品是由中国制造的,但是很多的外国消费者都不喜欢消费中国制造的奢侈品,我国大部分的奢侈品牌主要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包括水晶、银器、服装、饰品等等。我国的奢侈品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这与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有关,也与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和外国奢侈品牌强大的宣传和营销战略有关。

(三)境外旅游消费占我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比例逐年上升

价格较低、选择更广是在境外购买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中一半以上是来自到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在未来5年~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根据法国Global Blue退税集团的数据,中国游客2010年在法国的消费额超过3亿欧元,平均消费额接近1 600欧元,远高于2006年的6 000万欧元的总消费额和715欧元平均消费额。除购买高档纪念品之外,中国游客也同时被退税所吸引。《中国日报》指出,越来越多国家接受以中国银行卡付款。中国消费者深知在国外消费的好处,奢侈品的价格比国内甚至便宜30%之多。在2010年,5 700万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消费额已经达到接近330亿欧元。

五、中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介入,促进奢侈品贸易发展

2011年6月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前,中国虽然拥有很好的奢侈品市场和消费份额,但一直没有一个官方支持的奢侈品专业贸易管理机构。国家相关部门介入成立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从宏观角度对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和促进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奢侈品进口关税下调,奢侈品国内消费份额扩大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2012年中国会对奢侈品进行改革,主要是解决奢侈品的国内外消费平衡问题。中国对于进口奢侈品征收的高关税使得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海外消费份额远高于国内消费,奢侈品税负外流严重。降低奢侈品关税的政策如果能够实施,不仅可以把一部分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和配套商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商业,提升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使GDP能高速增长。同时也将使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受益,促进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三)本土奢侈品品牌发展,奢侈品国际贸易顺差逐渐降低

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成立后大力鼓励中国本土的奢侈品牌发展。近期,茅台酒等一些品牌已经逐步开始为申请奢侈品牌做准备。虽然目前本土奢侈品品牌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消费心理不断成熟,本土奢侈品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的奢侈品贸易顺差将逐渐降低。

(四)鼓励中国商人收购或者注资世界奢侈品品牌

奢侈品是当下社会上的流行趋势,每年奢侈品的消费量都有双位数比例增加,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但是我国还没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国人拥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的愿望得以实现。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到2010年有很多的二三线的世界奢侈品品牌已经被我国的企业所收购。一些奢侈品行业的专家表示,奢侈品品牌被收购之后,国人能很快地获得其消费效应,而且能很快地学习到其品牌的消费模式、生产流程、企业的管理方式和营销的渠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1]Dubois,Bernard, Claire Paternault.Doesluxury have a Home Country?An Investigation of Country Images in Europe[J].Marketing and Research Today,1997,(5):79-85.

[2]Bernard Dubois,Patrick Duquesne.The Market for Luxury Goods: Ineomeversus Culture [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1):35-34.

[3]Danziger,P.N.Why People Buy Things They do not Need[M].NY:Paramount Market Publishing,Inc,2002.

[4]Frank,R.H.Luxury Fever:When money fails to satisfy in an era of exces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9.

[5]Andrus,D.M.,Edward,S.,Dallas,E.J.Status Brand Management and Gift Purchase: A Decriminalize Analysis[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86,(1):5-14.

[6]田德华.4R理论在奢侈品营销中的应用及启示[D].济南:济南大学,2008:1-40.

[7]林华.80后“新奢侈品”感知价值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1-73.

[8]周雪怡.LBI商场奢侈品客户体验管理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08:1-74.

中国动漫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 篇4

美术学1101班 熊斯敏 2011111822

一、中国动漫发展史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20年代动画先驱万氏兄弟开始研究动画制作,制作了第一部中国自制动画《大闹画室》。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制作完成。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 《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等都达到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这段时期,我国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并结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中国动画事业也到达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内,我国的动画发展还是领先于日本的,虽然日本1963就有了《铁臂阿童木》这样的长篇动画,但我国有大型动画《大闹天宫》,并不输于日本。而且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日本完全无法比的。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的代价之一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个可能也是当时为什么不制作长篇动画的原因之一吧;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电视在 国还没有普及,所以动画主要还是在电影院播放,所以这个时候的动画还没有长篇的连续剧。

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这一段时期,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当年的开创精神已经不复。这个表现在很多方面:

其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现在见到的,也就是建国时候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

其二,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做了,20年中只做出来一部;

其三,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

其四,文革时期,中国 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给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点轮廓。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就是尝试之一,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与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

1999年开始制作的《我为歌狂》、《白鸽岛》与《封神榜传奇》

中国动画界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尝试,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欣赏到中国自己的精彩动画作品。

二、中国动漫特点

1、体制弊端

中国是个奇怪的国家,在所有的文化传播载体上,极其偏爱电视。好的书,要拍电视,拍了还要翻拍。好的漫画,也要电视化,就象《风云》《中华英雄》都是不闻漫画只见电视.还拍《海贼王》真人版电视。反之看看日本,好的小说第一时间动画化。再说制作。日本的动漫是先有漫画再依据漫画的销量决定动画与否。一部好漫画连载十年是常有的事,而中国的喜羊羊据说一周可以制作十几集。优劣大家只要看一集就知道了。

2、分类狭隘

日本的动漫是按内容分类,大体有少儿、少年、少女三类。国产漫画只有少儿漫画一类。从国产漫画有以来,官方一直视动漫为小孩子的玩意,狭隘的只发展少儿动漫,这从央视的少儿频道和奥飞的官网分类可见一斑。就算是少儿漫画,中国也是做也不好.3、国家扶持无目标

国家只一味扶持,却没有主导动漫发展方向,导致国产漫画在市场利益推动下形成了时长最长质量最差的局面。而每年的相关总结会议报喜不报忧,一派歌功颂德说时长。

4、商业太浓

中国向来商业味就很浓,为了利益,做什么都不用心。不说什么食品药品,就说动漫,动画不用心做,手办不用心。就知道糊弄。

5、表现手法

中国动画艺术特征来自于传统艺术,受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所影响,出了世界共有的 幻想 夸张 之外,中国最具特色的特征是 写意。

总之,不解决国产漫画本质上的分类,规范漫画产业链,说再多都无益于国产漫画的发展。

三、中国动漫与国外动漫的差别

1.定位不同,中国动画基本定位在低幼龄年段,而外国的则是老少皆宜。中国来是什么教育片之类的,外国的较娱乐化。

2.收到限制,中国的动画受政(韩度)府限制严重,欧美的不清楚,至少日本的创作自由。3.是否商业化,中国动画制作严重经费不足,但日本由于展开商业化,一部动画收益比中国的多多了,同时经费也多 4.中国以为多久是好,像什么蓝猫三千问的号称世界最长动画,刚刚看了ACFUN的一片文章,如此科普动画倒是漏洞百出。而外国的短小而精悍的动画并不少。

5.创意问题,我想中国的漫画家们,动画工作者们的实力,画工并不比日本的差,甚至超过日本,但创意好的作品太少,偶而有看到漫友上的的漫画,少年漫还行,少女漫基本就一个样.四、中国动漫以后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动漫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又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道路?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理论上的解答,给出了未来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

1、庞大市场的巨额诱惑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数字内容产业规模现已超过4万亿元。2008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100亿元,增长率为26.4%。数字内容产业已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认为重点发展产业。从全球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中国目前每年儿童食品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与行销都有赖于动漫这一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2、构建梯队式完整产业链

过去的2009年称得上是动漫产业在中国激情燃烧的一年。一方面是国家的扶持政策为动漫产业的枝繁叶茂灌注了活力,另一方面是国人对动漫观念的更新,形成了巨大的文化需求,刺激了动漫市场的空前活跃。基于两股合力的作用,全国各地动漫产业计划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最受关注也是饱受争议的一项就是关于动漫基地的打造。

3、财政与人才支持双管齐下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5

酒店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文化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缩影。酒店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一个酒店的档次、文化、定位、目标客户群等。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酒店室内设计的重要性,逐渐更多地参与到酒店的设计中。正因为这样,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

一、中国酒店设计现状

中国酒店室内设计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几年历史。在这段历程中,国内酒店设计行业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模式化,缺乏创造力和特色。

走遍中国各地酒店,人们会发现这么多酒店在项目规划、设计风格与手法、材料乃至平面布置上都是那么相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设计时间紧迫而轻率的“拿来主义”,有的则是因为设计单位缺乏经验而不得不效仿现有的其他项目设计。酒店的客房装修设计更是惊人地相似,或许是因受到星级酒店评定的约束。

但事实上,因为每家酒店所处地理环境都是不同的,业主投资及经营的定位也各不相同,这种千篇一律、大量复制的设计现状是极不科学的。

2、重视空间硬装饰,配饰及艺术陈设品设计却相对落后。

正因为目前国内酒店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各设计单位往往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传统的界面装饰上,对于灯具、家具、艺术陈设品这些“小品”普遍重视不足。事实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见闻的扩展,客人对入住酒店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基本的住宿、餐饮功能,除此之外,还对酒店的会议、商务、娱乐、健身及艺术氛围等功能与环境要素怀有更高的期望。

3、重大堂设计,轻客房设计。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源于设计师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大堂设计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客人对酒店的第一印象。但客人入住酒店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客房内度过的,而且客房才是酒店创造效益的主要部分,因此客房设计的合理与否与客人的满意度乃至酒店的效益盈亏都有紧密的联系。

如今,国内酒店设计师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和抄袭渐渐的成熟起来,有的设计师还开始重点研究母体文化,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手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由于国内酒店设计还存在包括以上所列的各种不足,我们的设计还不能真正满足业主的要求,所以国内目前最高档次的酒店设计还是被国外设计公司所垄断。我们应从中借鉴先进的设计思想,早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酒店设计之路。

二、国际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酒店设计已经开始,纽约、东京、巴黎、香港、伦敦、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近期都涌现出新时期引领潮流的五星级酒店,虽然隶属不同的酒店管理公司,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规模,但它们都呈现出一些共同点,那就是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全面化。

这种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今天的酒店已不是单一的豪华型,主题性、精品类、设计型的酒店已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强调个性、追求新颖、突破传统,已成为设计的目标。集吃、住、会议、娱乐、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全面化的复合型酒店也有了广阔的市场。

今后的酒店,不只是单纯的“设计”,它将酒店结合文化概念,从空间规划建筑架构的角度,构思关于旅行居住及生活形式的设计,当设计成为酒店的关键及优势所在时,高档酒店的设计已不再只以呈现豪华、气派为目标,而是更贴近人的生活去思考。它要求设计更加迎合客人心理需求。客人步入酒店时就会感到一种温暖、舒适和倍受欢迎的氛围;同时,设计更加体现地域文化。同一品牌的酒店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以体现出地域的文化特征。当客人一进入酒店时,就知道自己身在何方。如艺术品的陈设、雕塑的摆放、不同家具和地毯的采用等等,因为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差异会通过这些物品鲜明的表达出来,从而给人以感染。

另外,设计更加注重酒店风格作用。酒店设计中,酒店风格的作用特别重要。当今世界是一个时尚的世界,而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尚,时尚引导了风格和档次。时尚而非简约的设计,清新并有文化底蕴的酒店,将成为未来酒店风格的主流。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发展为酒店设计带来了新的亮点。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到酒店设计,提升了酒店功能,并且向绿色、环保方向迈进了一步。其中客房设计尤为代表性,客房和浴室拥有更大的空间,家具精良考究,灯光、弱电设计细致入微,平面布局突破传统,室内材料设施更为高档和人性化,艺术陈设高雅、经典,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浴室成为卓越科技和慎密心思集中体现的舞台,客人就算是浸泡在浴缸里,也能随时方便操控灯光、浴室电视、免提电话、SPA音乐,座便也是感应开启和冲水,客房带有保密功能的传真机、无线或固线上网,床的尺寸及性能越来越舒适,并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科技带来舒适”已成为酒店今后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度假酒店和高层商务酒店方面,越来越重视景观、视线的重要性,有的高层商务酒店已经把大堂设在顶层,利用窗外的景色和城市风光作为不可替代的总台背景,延展了整个空间。餐饮方面,自助餐采用多菜系,开敞式厨房,近距离服务的模式;室内设计室外化,注重室内外环境的整体协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区分室内外空间。而独立餐厅往往由专业的餐厅设计公司完成,风格差异于整体酒店,且成为一种潮流趋势。

三、中国酒店设计的今后的方向

中国的酒店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知名酒店集团都已落户中国,这是我们室内设计师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向国际水平的目标不断努力。

当前,中国酒店设计在整体上应向着专业性更高的方向发展。酒店建筑的高度复杂和综合的特性,要求酒店设计遵循高度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并要求酒店设计和建设的每个参建者同时参与协调运作。专业的酒店设计是酒店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

未来酒店设计应将向更人性化、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具体到整个酒店功能流线的分布和空间使用效率,是设计师应该重视的。如果空间流线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并降低效率,同样会浪费大量资源、能量和人力。作为设计师要全方位多方面的落实绿色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环保。在室内设计方面要营造创新的环境固然重要,但舒适度对酒店来说更为重要。对于材料的运用也应颇有讲究,即材料本身是否耐久,是否便于清洁维护,以及运用部位和形式是一个酒店设计师所需关注的。将来酒店设计中,运用适合酒店的材质和设计手法是设计师需要提高的。而今后的中国酒店也会将中国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酒店设计中。

同时,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在设计初期做好大量的预习功课,比如了解业主的设想和营业模式,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征,了解酒店管理公司的市场分析和定位等,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创造出具有独特形象与特色的酒店设计。做工精致、灯效绝美的灯具,款式新颖、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家具,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陈设小品,乃至一套精美的餐具,这些游离在某些设计师视线范围之外的要素,却能够给客人带来不一般的惊喜体验。因此,设计师应该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将配饰、陈设品与硬装饰放在同等重要的层面上综合考虑,以求得最佳的酒店整体环境。在客房设计中,设计师应着重考虑家具及灯具的款式、窗帘的颜色、酒柜及衣柜的细节设计等,还应当根据酒店的不同定位提供相应的功能性设施。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6

2016年中国材料测试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投资机遇分析

测试服务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动,测试服务业发展迎来空前机遇。测试服务业在质量提升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日趋凸显,以数据信息流服务相关产业的支撑作用日渐突出,以测试手段变革对学科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显著。

我国检测机构数量庞大但行业整体有序程度低,呈现出多、小、散、行业自律性不强的现象。

一是数量多,规模小。测试机构种类有政府检测机构、企业内部测试服务和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服务。非独立法人的机构类型众多,但整体规模较小,业务规模差异极大,在实验室2.5万家实验室中超过平均业务规模的仅占总数的5%。

二是分布分散,竞争重复。从领域上看,涵盖质监、农业、卫生和出入境检疫等多个系统,各个系统之间在基础检测能力方面重复较明显。

三是管理体系复杂,市场竞争缺乏自律。在行业管理方面,检测机构呈现多头管理,造成行业整体运行纷繁复杂,行业管理主体不明显,协调困难。在市场方面,强制性业务、竞争性业务、自愿性业务交叉,定价体系透明度,竞争缺乏规范,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部分机构为竞争业务放弃公正独立性,甚至出现造假违法事件。

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概况

目前,国内外对材料测试服务业的范围和定义尚无明确界定和准确定义。材料测试服务业,在广义上是指以材料测试服务机构为主体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从材料性能来说,典型的材料测试分为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分析、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按材料化学组成的不同,可以分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按使用特性分,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应用领域分,分为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汽车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从材料测试服务业覆盖的范围,既包括建筑材料、有色金属、钢铁材料、工业材料、石油化工材料等传统材料,也包括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生物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和先进结构材料,也包括上下游与材料密切相关的行业,如矿产品测试、建工测试等。

无论是从机构数量、资源配置,还是从业务量及收入方面看,材料检测已成为检测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材料测试机构类型来看,全国材料测试类检测机构中国有机构占主体地位,国有或集体所有机构有8896家,占总数的83.4%,私人、合资及外资企业1776家,占总数的16.6%。

其中非独立法人单位1968家,独立法人单位8704家。在独立法人单位中企业单位6512家,事业单位2192家。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在检测收入方面,全国材料检测机构检测收入达631.88亿元以上,其中行政执法报告1638.84万份,收入38.71亿元,社会委托报告1.12亿份,收入548.75亿元;司法鉴定报告44.53万份,收入5.06亿元;其他报告722.15万份,收入39.36亿元。

在全国材料测试机构中,私人企业收入101.71亿元,承担任务3033.23万次;合资及外资企业收入96.43亿元,承担任务2102.79万次;国有或集体所有机构收入433.74亿元,承担任务8463.98万次。

材料测试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整体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接近一半,具体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2.25万人,占总人数的48.8%;专科学历21.89万人,占总人数48.1%。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90万人,具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1.60万人,获得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有11.56万人,其他技术职称有14.76万人。从事管理工作的有6.70万人,支撑辅助工作人员有8.58万人,从事检测工作的有28.64万人。

仪器设备是检测机构从事生产服务的必要工具,是衡量实验室技术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整理数据获得,全国材料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221.21万台(套),价值1367.02亿元。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数据,从仪器设备的分布情况,可以侧面看出我国材料测试机构规模较小的特点。

从材料检测机构区域分布看,材料检测机构的地区分布与我国目前产业活动与经济活动相对应,呈现东多西少现象,且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

材料测试服务业市场的变化

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测试服务业的市场正处在剧烈变化过程中。市场驱动力正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和产业需求主导。整体看市场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参与者增多,竞争也进一步加剧。而网络化带来市场的变化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市场地位的变化,给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政府性业务明显减少

一是政府监控类业务取消。以出境商品检验检疫为例,国家质监总局和海关总署对进出境商品目录进行调整,减少的法检商品种类共涉及1 008.6万批次、货值4463.6亿美元,减少相关检测费用超过百亿。

二是简政放权。三是临时性补贴到期截止,引起相关支撑性检测业务减少。

2、打破垄断,跨领域业务增多

由于检测机构分属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形态以国有性质为主,检测认证行业条块分割现象明显,政府的“有形之手”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纵向上,部门系统划分明显;横向上,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垄断成为历史问题。

3、经济结构升级,技术服务需求旺盛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网址: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转型,产业发展方向开始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产业结构的主体已经开始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制造业,转向低能耗、高效益的服务业。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技术创新市场环境的改善,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政策倾斜与科技服务业紧密关联的3大要素则开启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市场。材料检测服务业作为前沿性和先导性的产业也率先感受到了企业需求的变化。

4、检测服务参与方增多,竞争进一步加剧

材料测试服务业作为科技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长迅速,一直为相关产业各方所关注。由于材料测试业的良好发展前景,行业参与者的数量也增长迅速。增长最多的参与者来自于机构改革释放出来的系统内各检测机构。仪器公司也开始进军检验检测服务市场。随着国内检测机构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国内仪器生产厂商也加快了跨领域服务的步伐。最后,外资机构也在以各种方式加速进入中国。我国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国内机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国外机构的发展力度。

5、信息平台增多,市场反应更加快捷

我国的检测市场响应速度一直广遭诟病。行业内不乏一家企业为寻找能提供相应服务的测试机构花费3个月时间的案例。而检测机构也经常为无法获得有效的市场发展趋势信息而不敢投资人员和设备,从而限制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困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行业与检测业务的进一步融合,我国依托各种资源诞生的信息平台大量出现,正在以网络形式活化检测服务市场。

6、我国贸易结构变化衍生出中长期潜在增长点

在上一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于出口和国际市场,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经济属于出口主导型经济。目前,外需主导型经济正迅速转变成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调整外交、外贸战略,调整贸易结构。在这种新形势下,外贸要对贸易服务链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代表标准、质量、品牌的测试服务业正是贸易支撑链条上一个重要的环节。新时代带来了一个新的测试服务业市场,同时也给予了我国测试机构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7

关键词:环境质量,多样化,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合理的、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 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很多思想与品位演变的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但同时也存在行业不规范, 设计师整体水平不高, 设计的民族特性不强等问题。只有充分地发现问题,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必然向着产业化、科技智能化、民族化等方向蓬勃发展。艰辛历程。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的室内设计还只是刚刚起步, 仍是一个十分年轻的产业, 需要探索的东西还有很多。

一、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都与时俱进, 室内装饰成为了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 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 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 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 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 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观察思考23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

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国际交流的增加, 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 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 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 每种设计不尽相同, 但又相互协调, 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 相互渗透, 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 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 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 传统与现代, 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 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 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 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 它是传统与现代, 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 是多样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

新设计替代旧设计, 新材料替代旧材料, 新理念替代旧理念, 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识”, 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 寻找突破, 紧跟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 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 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 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 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 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 其个性还不鲜明, 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 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 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

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 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 以保障人民健康, 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 从人性出发, 方便人的行为, 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 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本论文由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 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 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 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2、生态、绿色及环保化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 工业化带来了

巨大的财富, 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

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 或减少, 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 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 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筑内部, 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 还是公共环境, 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 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 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3、科技智能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

的要求日益提高, 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

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 (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 技术的应用, 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 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 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4、装饰部件的产业化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

品, 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 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 工作效率非常高

而我国, 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 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 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 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 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 装饰成本的降低, 施工工艺的便捷, 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 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 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 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 更便捷, 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5、高度的民族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 它留给

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 中国幅员辽阔, 有着56个优秀民族,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

因此, 如何传承文明, 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 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 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 丢失了我们优秀的传统, 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 我们逐渐认识到, 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 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 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 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 不断地走向完善, 向国际靠拢。当然, 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 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 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 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 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奢侈品在中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篇8

LBS发展现状和瓶颈

就目前LBS发展来看,为什么Foursquare能取得如此之成功,是因为满足了用户三维需求,主要特征即在哪里?正在做什么?和谁?这三维关系中杰出代表就是Googel地图,Twitter,Facebook,然而Foursquare模式却同时满足了跨平台(网络与移动)、三维需求。

虽然Foursquare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国内是否也能有如此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发展瓶颈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 3G网络环境远未普及。

中国的3G网络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没真正普及。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3G用户数达到3864万,而我国手机用户累计达到8.42亿,我国3G用户占比为4.6%,还不到5%,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发达国家,3G用户数在移动用户数渗透率大概是30%,在发展中国家渗透率达到10%左右,临国日本则高达98.3%,当然可以看到中国3G用户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根据三大运营商战略分析,将至少在未来3至5年,3G普及率才会有显著上升。

第二,应用维度硬件环境受限。虽然国内拥有8亿的手机用户,但智能手机用户率还不到10%,这严重影响了三维特征的优势。根据目前联想等国内知名手机生产厂商的报告,未来3年左右,将使这一数据提高一倍。

第三,用户应用习惯需要培养时间。如同当年的SNS平台一样,当Facebook在2005年开始在美国兴起时,国内还不知道什么是SNS,但到了2007年,SNS模式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再看看现在,几乎家喻户晓,人人拥有一个SNS帐号。作者高霆认为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从初创到普及应用,大约需要3至5年时间,这同样符合前两个瓶颈的时间维度。

政策分析

之前Twitter模式在国内受到一定的监管,近来开始随着LBS模式进入,又热起来了,还有些微博转型到LBS模式,但这始终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对即时信息的监管。如果当下火热的团购网,同样相关部门出台了监管办法,相信不久之后,LBS类同样会有监管办法出台,这将加大政策门槛。

模式分析

作者认为,LBS模式基本就是结合位置进行营销,这更贴近于近距离消费,即商户身边(或同城)的消费客户,它相对比较精准和实际。而它的手机用户占比相当大,即信息到达率非常高,这使得用户增值价值非常高。目前大多通过商户的优惠折扣,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变成三方共赢的模式,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无论如何,它是建立在拥有消费客户群的基础之上,而消费客户群的发展又依耐于上述瓶颈的突破。故此,目前是各大LBS网站抢战用户,战略布局市场的开始,而并非考虑盈利所在,正如Foursquare的CEO所说,目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用户,而非考虑盈利。

未来前景

在突破以上瓶颈的基础上,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将是巨大的,它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跨平台、多维度的运营模式,将最有可能与移动支付应用结合。对未来,我们还是充满期待!

上一篇:结婚迁户口证明范文下一篇:奠基开工启动仪式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