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精选6篇)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1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
为了研究和分析大众的消费情况,们先从学生零用钱的分配和 我 利 用 状 况,购 物 心 态,学 生 消 费 的 态 度 展 开 调 查。做 出 公 布,使 学 生 认 知 自 己 的 行 为 的 对 错,提 高 意 识 且 提 出 适 应 的 政 策。另 外 我 们 也 对 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针对消费经济来源 并 做 了 分 析,并 从 社 会 原 因 分 析 了 学 生 消 费 的 外 在 因 素。最 后,由 于 学 生 属 于 心 理,生 理,社 会 经 验 的 转 型 期,正 确 引 导 他 们 的 消 费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通 过 本 文 的 调 查 分 析,我 们 希 望 能 给 广 大 的 学 生 消 费 者 提 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 发 展,已 使 消 费 成 了 无 时 不 有,无 处 不 在 的 社 会 现 象,随 着 人 们 的 收 入 越 来 越 高 时,我 们 中 学 生 的 消 费 也 越 来 越 大。高 消 费 意 识 在 学 生 中 广 泛 流 传。然 而,学 校 及 社 会 尚 未 对“ 消 费 ”这 一 活 动 进 行 研 究,也 未对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 学 待规范。为 此,我 们 通 过 调 查 了 50 位 同 学,来 探 讨 学 生 消 费 观 念。学 生 每 个 月 都 会 有 零 用 钱,每 天 都 会 用 钱,中 国 自 实 行 计 划 生 育 以 来,我 们现在的每个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此,父 因 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 望。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 会 不 惜 千 金 买 名 牌,为 了 更 了 解 学 生 消 费 的 内 容,这 儿 我 们 列 举 了 一个表格,即学生消费的内容。我们也还调查了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学生的零用 钱 应 是 绰 绰 有 余,但 调 查 的 结 果 却 大 相 径 庭。父 母 给 子 女 零 用 钱。理 所 当 然,也 应 过 问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但 事 实 正 好 相 反。请 看 下 面 的 数 据。父 母 关 心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 只 占 20%,而 父 母 很 少 问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 要 占 70%,不 过 问 子 女 消 费 情 况 的 也 要 占 10%。这 就 表 明 :导 致 学
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 问,导 致 了 学 生 的 高 消 费 理 念 的 蔓 延,使 学 生 拥 有 强 烈 的 满 足 感,觉 得 钱 是 很 容 易 得 来 的,以 至 学 生 的 学习目 标 不 明 确,活 在 暂 时 的 满 足 感 中,这 是 不 正 确 的,我 们 应 该 纠 正 它,不 能 让 它 蔓 延
。我 们 调 查 学 生 是 否 管 理 每 年 的 压 岁 钱,结 果 有 100%的 人 都 是 自 己 管 理 的。我 觉 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通 过 分 析 以 上 的 情 况,我 们 向 广 大 学 生,家 长 及 校 方,提 出 以 下 几 点 :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 钱,使 学 生 认 识 到,钱 来 之 不 易,让 他 们 懂 得 要 勤 俭。学 校 开 展 思 想 教育工作,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使 组 体 会 劳 动 的 艰 辛,深 刻 的 认 识 到 钱 来 之 不 易。父 母 不 应 给 学 生 太 多 的 零 用 钱,应 教 育 他 们,让 他 们 走 出 误 区。父 母 也 应 多 关 心 子 女 消 费 的 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大众的消费状况值得探究,因 为 只 有 了 解 大 众 的 消 费 状 况,特 别 是 对 奢 侈 品 的 消 费 调 查 了 解,才 有 可 能 从 侧 面 知 道 大 众 的 经 济 能 力。国 服 务 企 业 500 强 — — 中 国 国 中 际 技 术 智 力 合 作 公 司 旗 下 的 库 玛 在 线 调 查 门 户 在 2006 年 1 月 利 用 网 络 调 查 系 统 对 其 注 册 会 员 进 行 了 抽 样 调 查,抽 取的有效样本 7128 个,同 时获取了 7128 个有效的样本。参与调查的人中,男性占 69.36%,女性占 30.64%; 年龄主要分布在 20 到 39 岁之间,占 94.05%。
一、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改变,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对奢侈品 非常熟悉。“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主要 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同时是能提高生活品 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整体占了调查的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 还是比较理性的,认为对于奢侈品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占 32.69%;会 为购买奢侈品会特意积蓄一段时间,占 18.17%;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
质,占 16.20%;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反对奢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占了 14.83%;还有人认为奢侈品消费可以塑造成 功者形象,占 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 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占 62.12%;只是每季看看 品牌出了哪些新品,占 17.10%;对品牌历史、产品如数家珍,占 12.49%。这说 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但是对其
其还不非常关注。
二、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自己挣的钱在本国自己消 费。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占 64.19%。有奢侈品消费的占 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只有非常少数人有一年 6 次 以上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占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挣的钱,比例为 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非常小部分是伴侣给的,占 5.43%。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占 72.92%;到香港、台湾 购买的占 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欧洲、美国奢侈品的 产地选购,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购买的总共占 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 说,自己使用 62.88%;赠送他人、给家人使用和作收藏用共占 35.97%。
三、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希尔顿等世界 名牌非常熟悉。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其他所 占比例非常平均。手表:劳力士占 33.83%,登喜路占 17.57%,迪奥占 16.73%,范思哲占 15.7%,古琦占 9.93%,其他 6.24%。服装和饰品:香奈儿占 15.27%,资生堂占 11.59%,路易.威登占 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酒店:香格里拉占 34.91%,希尔顿占 30.27%,凯悦集团占 20.44%,万豪占 14.37%。
四、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费用多在 1 万元以内,有近一半的人在 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人们用于旅游的费用不高,这 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省外游占 31.84%,省内游占 28.38%,城市周边游占 27.85%,境外游占 6.46%,没出去旅游占 5.48%。过去一 年,全家在旅游和购物上的支出 : 5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46.61%。
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有计划的占 47.21%;没有计划的占 52.79%,评分 秋色。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亚洲国家 48.03%,欧洲国家 34.95%,大洋 洲国家、南北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共占 17.03%。看来,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 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
五、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保龄球之类的运动 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 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参与调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过去一年里,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有投资的占大多数,达 70.16%,没 有投资的占 29.77%。过去一年里,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 大,达 22.24%;其次,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
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相对较刺激和危险的运动项目较少人 参加。
六、大都认为月薪在 5001 元到 20000 元及以上的人适合经常进行奢侈品消 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国家适合购买奢侈品。有大多数被调查的身边人 大家觉得月薪与经常的进行奢 约 10%过着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侈品消费之间的关系是,5001-10000 元、10001-20000 元、20000 元以上分别占 33.47%、31.92%和 25.02%,只有相当少的人认为月薪在 2000-5000 元的人,约 9.59%,有能力经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大家身边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 的生活的人的范围,10%以内占 75.31%,10%-30%占 20.22%。最适合购买奢侈 品的地方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占 42.86%;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占 25.98%;中国沿海城市,占 20.15%;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仅 占 11.01%。了解奢侈品的途径,互联网、时尚杂志、电视、销售专卖店加起来 的比例达到了 66.01%。不管结果如何,该调查报告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大众对奢侈品真实消费心态,必将对商家产生有益的提醒和帮助。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2
一、奢侈品及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状况
1、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 (l u x u r y) 一词源于拉丁文 (Luxus) , 原意为“光”, 因而奢侈品有“闪光灯、明亮的、美好的东西”之意。有人从普通意义上给出定义, 即奢侈品 (luxury) 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 具有独特、稀缺和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而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奢侈品是一种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特殊商品, 即随着收入的增长, 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将增长, 但其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 与其他商品相比, 奢侈品的价值和质量关系比很高, 即奢侈品在同类产品中价格和质量是最高的。
2、全球奢侈品市场消费状况
全球奢侈品的消费曾经集中在欧美和日本, 各类奢侈品的批零市场或代理也大多数在日本、美国、法国、瑞士和北欧的一些国家, 世界前十位的奢侈品品牌也多产自欧洲。然而,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全球奢侈品消费和贸易陷入低迷, 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内, 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急剧下降了35%, 欧洲奢侈品的消费也降至15%以下。而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奢侈品消费却开始快速增长, 这些地区已成了目前世界奢侈品行业的主要增长区域。
(1) 中国:在过去的一年里, 中国奢侈品消费逆势而上, 保持了近30%的增长速度, 中国市场奢侈品贸易的强劲走势, 几乎没有遭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媒体称:“传统奢侈品大国日本和美国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 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
(2) 印度:印度成为继中国之后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 (Sanford C.Bernstein Limited) 2010年4月发布的报告称:在未来十年内, 印度将成为亚洲奢侈品消费的一个主要市场, 其市场增长率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3) 巴西:巴西的奢侈品市场同样逆势上扬, 原因是巴西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内强大的消费力:2010年巴西的失业率为6.9%, 为近10年来最低的, 而同中国与印度相比, 巴西人消费支出增长远远大于储蓄的增长, 表现出了强劲的购买力, 这也是推动奢侈品市场消费的重要动力。
(4) 俄罗斯:因为地理位置更贴近欧洲, 比起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 俄罗斯消费者对世界奢侈品的一线品牌更熟悉, 俄罗斯的奢侈品市场发展有其固有的基础。虽然2010年其国内奢侈品市场消费有所缩减, 但从整个市场的容量来看, 俄罗斯奢侈品的总消费额依然非常可观。
二、关于我国奢侈品市场消费的思考
1、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原因之思考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见证了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 富裕人群快速涌现, 从而使得中国逐步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 随着中国商品市场的开放及部分富裕阶层个人收入的大幅提高, 国外奢侈品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最早进入我国的一些奢侈品包括服装、化妆品和手表等, 例如皮尔.卡丹 (PIERRE CARDIN) 、梦特娇 (MONTAGUT) 、杰尼亚 (ZEGNA) 、路易.威登 (L O U I S V U I T T O N) 、香奈儿 (CHANEL) 、雷达表 (RADO) 等。探求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原因, 本文认为在于以下两点:
(1) 国民经济增长和市场的开放是奢侈品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均达9.8%。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增长了10倍以上 (按可比价格计算) 。尽管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达到10.3%, GDP总额为39.80万亿元。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催生了部分高收入群体, 目前中国的高收入群体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而收入的增加必然使得这部分人群对奢侈品的需求日趋强烈, 并导致了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的日益活跃。
另一方面, 30多年来以来, 中国商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 商品流通领域的改革为外资奢侈品企业进驻中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中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不断发展的国民经济, 以及人们多元化的消费理念的形成, 使得中国成为了亚洲最具吸引力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在近10年的时间里, 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经营企业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 仅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 路易?威登、卡地亚、古驰等一批世界一线奢侈品的多家旗舰店、环球专卖店相继在上海淮海路、南京路亮相, 各国奢侈品品牌争夺中国市场之战可见一斑。 (表1为部分世界奢侈品企业进驻中国时间和专营店统计) 。
(2) 社会阶层分化是奢侈品市场繁荣的主要原因。经过30多年持续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些新兴的高收入社会阶层逐步形成, 这是推动中国奢侈品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2010胡润财富报告》, 中国前100位富豪的个人资产均超过一百亿人民币, 资产超亿元的富豪达5.5万人, 资产超千万元的富人达87.5万人。同时, 目前中国对奢侈品有一定购买愿望和能力的白领阶层也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据TNS公司调查显示, 2010年中国约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或意愿购买奢侈品。根据人们熟知的“20%/80%定律”, 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富人手里, 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众多, 这不足20%的高收入阶层可以撑起了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2、我国奢侈品市场消费特点之思考
观察和比较中外奢侈品消费市场, 不难发现中国奢侈品市场存在以下特点:
(1) 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中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相对年轻, 年龄大多集中在20-30岁之间, 其中年轻女性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究其原因: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些较早事业成功的年轻人, 具有了消费奢侈品的经济实力;二是“富二代”、“官二代”及新富阶层成为年轻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三是部分经济实力并为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 为了赶时尚潮流或是圆奢华梦想购买奢侈品。例如一些为追求时尚奢华生活的年轻女性, 会存上几个月的薪水去购买一个LV的手袋, 而成为典型的中式奢侈品消费。
(2) 消费结构的单一化:目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名表等个人用品上。相比而言西方奢侈品消费的结构和范围就要广泛的多:豪华汽车、私人飞机、个性旅游、艺术、陶瓷古董、美食等。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还处于初级增长期, 很大一部分消费只限于“享乐型”和“炫耀型”, 因而表现为个人奢侈品消费的增长。二是消费结构的单一化同时体现在中国缺乏自主品牌奢侈品, 奢侈品消费集中在国外品牌上。
(3) 消费地点上, 多数是通过境外旅游实现: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中有近一半是来自在海外旅游的中国游客。究其原因:一是世界奢侈品品牌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赴境外旅游使中国消费者有了最直接了解和购买那些顶尖奢侈品的机会。二是高关税的缘故, 这导致许多中国的消费者选择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 比如香港或欧美购买奢侈品。
(4) 送礼购买为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 购买礼品成为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许多消费者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购买奢侈品, 而中国很大一部分企业或个人购买消费品是为了送礼。究其原因:这不仅跟中国社会十分讲究节假日或特定场合送礼的习俗有关, 而且跟奢侈品消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满足社会生活中某些特殊“关系”需要有关。
3、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利弊之思考
(1) 奢侈品市场发展之利。一方面,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有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中国奢侈品正处在初级消费和不断增长的阶段,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增长率的提高为全球奢侈品企业提供了难得机遇, 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也将对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奢侈品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质内涵, 它可以直接刺激技术创新, 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正如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所言“在每一个进步的开端, 总会有一些产品似乎完全是多余的, 因为在产品发明之时没有人能真正地应用这些产品。汽车、手提电话和个人电脑就是昨日的奢侈品, 今日之必需品……, 因为奢侈品会打破技术的限制, 从而创造财富。”这正体现奢侈品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奢侈品市场发展之弊、一方面, 全球奢侈品进军中国不利于我国发展自有品牌的奢侈品。中国原本有一些本土奢侈品, 如高档红木家具、南京云锦、高档白酒等, 而目前奢侈品市场份额中绝大多数是洋品牌, 这对国内为数不多的奢侈品品牌的成长十分不利。
另一方面, 我国奢侈品市场的快速增长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人权蓝皮书》显示, 截止2010年底中国仍有2688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 以及全国8000万残疾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于此同时, 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基尼系数已到达0.47, 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差距悬殊, 弱势人群庞大, 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政府正努力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 但以暴富阶层为主导的奢侈品消费显然与政府当前大力提倡的勤俭节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调不甚相符,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沃夫冈.拉茨勒.奢侈带来富足[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3]、王微微.关于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思考[J].中国物价, 2008, 9, 48-50
[4]、鄢雪皎.国内奢侈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J].消费导刊, 2008, 4, 9-10.
消费社会的“奢侈”辩证法 篇3
一七五二年,休谟在他的《政治论文集》中抛出一篇《论奢侈》,其他各篇的见解立即引来了英法哲学家的好评,而唯独这一篇,招来的是一片批评和谴责。虽然休谟后来将标题改为“论技艺的进步”,但正文却一字未改,而其他篇幅都有或多或少的删改,这也可以说明休谟对“奢侈”的态度没有改变。那么,休谟是如何界定奢侈的呢?“通常说来,奢侈是指对各种感受享受的满足有了极大的改进。”所谓的“感官享受”,自然是人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物质享受,甚至从中获得更满意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可以是道德的,也可能是有损道德的,因而休谟才将“奢侈”一分为二:奢侈之于社会的利弊同时存在,若奢侈不再有害,它也将不再有利。一个文明社会,不是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社会,而是一个物质相对丰裕的社会。美食华服、豪宅良马,富人的奢华消费为穷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圣诞节餐桌上一碟豌豆所需要的操劳和辛苦,却能维持一大家子六个月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穷人也需要得到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人,才会感受到人之为人的“人性的尊严”。
然而,笼统地解释这种“人性的尊严”是有失休谟本意的,因为这个术语在每个世纪的内涵可能都在不断变化,即便今天也仍然在说“人要活得有尊严”;正确的做法是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之下,然后延续至今,再重新理解。很难说明,休谟所说的奢侈仅仅是人对基本生活资料等物质上的满足,而没有阶层划分、身份地位等符号消费的内涵,因为在消费过程中也包含了人的精神满足,这种自我满足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很多其他功能,比如炫耀性消费或莫斯所说的“夸富宴”式的消费等等。不过,休谟语境中的“奢侈”,更多与物的“有用性”或使用价值相关,而与抽象的符号较少联系;换言之,休谟所获的“奢侈”,似乎还只是技术革新及其解放人类自我的一种手段。
可以认为,休谟为“奢侈”的正名是对人类消费行为的肯定,是对技艺进步的提倡,是对人性自我解放的诉求(这与他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并不矛盾)。“奢侈”意味着需要人类技艺的进步,同时人的其他欲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多满足。技艺的进步孕育文学艺术的成长,意味着人类各种能力的觉醒。“时代精神影响着一切技艺,人类的心灵一旦从昏睡中觉醒,就会孕育成长,并在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各项技艺,提升各门科学。愚昧无知被彻底摒弃,人们享受着理性人的荣耀,享受着思考和劳动的乐趣,享受着培育心灵和肉体的乐趣。”十八世纪还是一个“唤醒心灵”的时代,思考、劳动、从身到心的解放,这些都会在“奢侈”的名义下突显出来。尽管“恶”永远不是“善”,“毒药”永远都有“毒”,但人类如若不是受到奢侈“这种毒药”的侵蚀,便是受到懒惰、自私等“毒药”的腐蚀,后者只会让社会沦为一具僵尸、一潭死水,只会让人性在愚昧与盲从的遮蔽之下失去光彩。因而,奢侈抑或技艺的进步,在休谟的政治经济学中占有的位置,仅仅在“利益的激情”这一驱动力之后,和贪婪一样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前进。这正是休谟《论奢侈》一文的主要观点,它与卢梭截然相反,与亚当·斯密大相径庭;这两位与休谟交往甚密的学者,前者严厉抨击败德,连带着一起谴责奢侈,后者虽然深知嫌贫爱富终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但对此带来的人类败德行为则表示深深的忧虑。但是,两者都没有公然承认这种“毒药”的作用;休谟承认了:因为,这本就是矛盾重重的人类本性之一。
消费的捷径:信用
即便如此,休谟也不会为奢侈唱起赞歌,他没有像曼德维尔那样鼓吹社会秩序是由“恶”、奢侈、贪婪等等建构而成;作为历史学家的休谟,同样看到信用在消费社会的脆弱性—而信用背后潜藏的正是对未来的消费,甚至是对未来的奢侈消费。虽然休谟对社会信用的认识更多是基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时战时和的局势,但其观点放在现代正当其时的信用社会却一点儿也不过时。抵押国家收入,让子孙后代还债,不正是当今社会非常流行的做法吗?发行公债的确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也能让一个国家陷入贫困虚弱的境地;而一旦人们疏于维护信用体系,信用便会像脆弱的瓷器一触即溃,整个社会轰然坍塌,底下埋葬着累累白骨;人,终因其过度的欲望和贪婪而付出应有的代价。几年前华尔街信用膨胀的灾祸,正是最好的例证。故而休谟有言:不是国家毁灭信用,就是信用毁灭国家(休谟:《论社会信用》)。
社会信用脆弱难建,却又能一再重建。一个信用体系崩溃,另一个信用体系又开始建立。这是因为人的欲望在时刻催促着重建信用以方便自己,而信用又反过来不断驯化欲望。如果说在十八世纪信用消费还不太普遍,没有驯养出人的消费习惯,那么从二十世纪一直到今,这样一个看起来非常“丰裕”的消费社会,它所进行的是消费培训以及面向消费社会的社会驯化。鲍德里亚简单地提到信用在消费社会中的决定性角色。他说:“信用表面上是一种额外奖励,是通向丰盛的捷径,具有‘摆脱了储蓄等老旧桎梏’的享乐主义品性。但实际上信用是对几代消费者进行的面向强制储蓄和经济计算的社会经济系统驯化,否则它们在生存中就可能避开需要的规划而成为无法开发的消费力。信用是榨取储蓄并调节需求的一种训练程式—正如有偿劳动是榨取劳动力并增加生产力的一种理性程式一样。”(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二零零八年,63页)消费社会向人的欲望大开方便之门:以你的信用购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你会拥有你想要的丰盛,满足你的各种欲望,最后,请付出你一生的劳动偿还这笔债务。在不断的抵押与还债的过程中,在对好几代消费者进行驯化的过程中,信用终于成为后工业社会须臾不离的伴侣。个人可以抵押信用,机构或公司也能抵押信用,国家同样抵押信用。试看如今充斥于日常生活的信用卡、房车按揭等等,充斥着企业和机构的风险投资与信用评估,乃至某个经济体系中某个主权国家的信用体系,无不处于一台无形的消费能力的“挖掘机”之下。
nlc202309051429
无可否认,信用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刺激作用;贪婪的欲望在信用的许诺下得到满足,并且不断向纵深之处开挖,同时获得的是技术革新、物质丰盛。这是一种在“想象”和“幻象”的感召力之下形成的信用经济体系。“当代人越来越少地将自己的生命用于劳动中的生产,而是越来越多地用于对自身需求及福利进行生产和持续的革新。”(《消费社会》,62页)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驯化的不仅仅是个体的消费者,而且包括社团和群体的消费者,甚至反过来驯化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本身。交换和消费在这种经济系统的驯化与自我驯化中异化成各种各样的符号、符码。
“奢侈”的符号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信用社会,奢侈或消费正是在信用的承诺之下得以扩张。只是现代的奢侈或消费的内涵在经济学意义上悄悄地改变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是一种关于需求(最广泛意义上的)、物品和满足的理论,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的理论已被符号政治经济学替换,因为物品和需求都改变了。“在消费中物品朝着某种广泛的范例进行变化,其中有另外某种语言在进行表达,有另外某种东西在发言”;“需求的客观特点变得更加难以确定,因它贪得无厌、永远无法满足”(《消费社会》,59页)。消费中的物品,比如冰箱,它可以是用于冷藏的储物柜,可以是没有发挥其功能的奢侈品,可以是标识使用者经济能力的符号,它是什么不重要,它的意义在于“它与其他物的关系之中,存在于依照意义的符号的等级而具有的差异之中”(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二零零九年,45页)。它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逻辑显然无法以传统政治经济学解释。同样,服饰、美食、居所、代步工具、语言、文化、科学、宗教以及肉体本身,在消费理论中都需要以新的眼光看待。在资源稀缺性的条件下(所谓的丰裕社会只是相对的丰盛,而资源稀缺和匮乏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常态),“奢侈”并不等于你拥有了某个“物”,而是等于你拥有了某个符号。
艺术品拍卖市场体现了现代社会最典型的符号交换体系。在拍卖会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被忽视、被否认而缺失,经济意义上的交换价值和象征价值都失去了自身的地位,成为符号/价值的追随者。艺术品进入拍卖市场,意味着一种“投资”,审美功能的重要性微乎其微,隐身于买卖的背后,作为奢侈的理性升华。在今天世界各个角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无不充斥着这种符号消费。传统社会中高贵的艺术品依然带着奢华的面孔,而真正的艺术欣赏却成为一种“奢侈”。
同样,开一辆梅赛德斯和开一辆捷达、穿香奈儿套装和穿地摊上的便宜货、住顶级海边别墅和住闹市区一间小公寓,完全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位和身份。显著的阶层差别形成的意识形态,借助媒体将这种社会秩序传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激发亚当·斯密所说的人人都有的“改善自己境遇”(better one’s own condition)的欲望,调动人性中每一种可以达到此目的的激情,在“符号”的秩序中建构社会秩序,借此巩固这种意识形态,进而再次巩固这种社会秩序。电视、网络、平面媒体的广告每天都在“引诱”人的欲望:拥有“这个”,你便拥有了什么地位,成为什么人;必须拥有“那个”,因为它正在某某人群中流行,它就代表着时尚和潮流,否则你就过时了。不必在意“这个”或“那个”究竟有什么用处,你只需要拥有这个符号代表的意义即可。鲍德里亚称之为对“符号”的崇拜,并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重新阐释了当今社会:“拜物教实际上与符号—物关联了起来,物被掏空了,失去了它的实体存在和历史,被还原为一种差异的标记,以及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80页)如鲍德里亚所言,欲望的满足不是建立在实体之物带来的快乐的基础之上,而建立在体系的基础之上。
欲望的满足与毁灭:“奢侈”辩证法
在所谓的后工业社会,欲望的满足变得光怪陆离,因为欲望总在不断变动、不断消逝,又不断生产和创新。人们被不断提醒着“不要错过这种享受”、“不要错过那种体验”,各种以美和快乐的名义命名的“设计”变换方式激发人体内的欲望,进而让人为此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这对于经济社会来说本不是错—恰如那只“无形的手”的引导;错的是人的欲望满足已然找不到方向,远离人的幸福大门。在久远的十八世纪,休谟说人的幸福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劳动、娱乐和闲暇”,三者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才会找到幸福的统一体,才不会破坏幸福的趣味。如今欲望的无限膨胀似乎完全破坏了这一趣味。欲望催促着人们不断劳动,敦促人们享受劳动成果,在片刻欢愉之后投入下一次劳动之中。劳动的成就感在瞬间消失,娱乐变得索然寡味,闲暇则早就被欲望主宰。人,本在启蒙时代就开始自我解放,却在现代社会被束缚得越来越紧。鲍德里亚说:欲望不是在“自由”中得以满足,而是在法则中—不是在价值的透明中,而是在价值符码的不透明中。这就是欲望的符码,这一欲望“需要”恢复游戏的规则—它需要这些规则—以满足自身。正是欲望所带来的规则,正是在欲望获得满足的视域下,社会秩序才得以建立。社会秩序为了能够再生产自身而不断被拜物教化了的颠覆秩序(欲望的满足)结合在一起(《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211页)。于是,人在满足自我欲望的同时,也在毁灭欲望的满足感;人本应在奢侈品的消费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在技艺的进步中感受到人性的提升与解放,并在此过程中趋于人性的完美和完善;遗憾的是,人没有在欲望的满足中感受到自我的提升,反而感到越发的不满足,人性也变得越发残缺不全。何以至此?
十八世纪的休谟自然无法预料到后工业社会的消费主义,但他从人类本性出发的教诲放在今天还不算过时。贪婪本是人的天性,也是勤勉的刺鞭,若禁止“罪恶的”奢侈,而不医治人性中的懒惰和冷漠,勤勉和进步将会与奢侈同时消失;人性自有恶的一面,唯有良好的教养才能让人学会尊重、学着谨慎克制、学着成为一个“优雅之士”。休谟希望人能够在善恶的权衡和比较中、在奢侈和消费的积极影响下自我解放;但这一任务到今天仍然没有完成。二十世纪的鲍德里亚直接从消费出发,揭示从物到人的主人—奴隶的关系,进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在休谟时代,尽管人性充满矛盾,但人至少还没有完全沦为物的奴隶—彼时,消费社会方兴未艾;十九世纪以降,消费社会成为一个巨怪,吞噬一切人性、主宰所有的物和人。在这个巨怪的魔力之下,人性的全部内容沦为物的奴隶—此时,消费社会正当其时。的确,如今的批评领域缺乏对消费“异化”的批判,不过此前要做的功课,是应该探究一下“异化”之前的消费与奢侈究竟如何。消费社会的奢侈辩证法批判或许是一条路径。
(《休谟论说文集(卷一):论政治与经济》,大卫·休谟著,张正萍译,浙江大学出版社二零一一年版。文中提到的休谟文章均出自该书。《消费社会》,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二零零八年版。《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让·鲍德里亚著,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版)
中国奢侈品消费调查 篇4
中国人对购物,尤其是购置奢侈品的狂热,绝不是这个春节才开始“井喷”的现象。“2010年6月至今,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65%属于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几年内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该协会的最新调查还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消费心理是关键
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欧阳坤说,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在欧阳坤看来,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欧阳坤说,“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在奢侈品购买大军中,还有大量年轻的“追逐者”。他们用于购置奢侈品的消费比例,往往占个人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高校教师王丽(化名)就有两只LV的包。第一只是托出国的朋友购买的棋盘格花纹的基本款,4000多元。一天她拎着这包坐地铁,听见两个姑娘议论,“买LV还坐地铁,肯定是假货”。次日,她就去当地最贵的商场,花5500元买了一只款式完全相同的LV包,只有花纹不同。“这只是老花的,是LV的经典图案!”王丽这样强调。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调查还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其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同等收入水平人群。
在这样热烈的购买氛围中,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业的天堂”:去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15%;中国成为保时捷(Porsche)全球第二大市场,一年售出14785辆汽车;路易威登仍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
此外,奢侈品在中国还“踮着脚尖走路”,节省其他成本。据介绍,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非常少,但很多杂志为了抬高身价,显示其“高端性”,免费为奢侈品打广告。一些商场则推出免租、送装修等政策鼓励奢侈品牌落户。
三个动因:送礼驱动、身份地位的彰显、自我奖励及对品牌的认同是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三个动因。商务送礼这一动因背后,部分官员群体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实际消费人群之一。
根据此前纪检人员的披露,为了给“不太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购物的官员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礼行贿的手法也在创新。奢侈品店的一个潜规则是,商人在店里开一个私人账户,这个账户代码在同品牌所有门店通用,如有“关系官员”购物,只要说出代码,就可将账单记在商人名下。
济南奢侈品销售地点主要是在恒隆、贵和、银座商城,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箱包、手表、化妆品、饰品和服饰。其次是极少数的专卖店。寺库有专业的鉴定中心,保真,而且在价格上这也是明显的优势。
网站竞争对手众多,鱼龙混杂,相比其它网站寺库有稳定充足的货源,坚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口碑是立足的根本。
根据个人分析,由于济南是山东政治中心,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山东省的各政府机关部门是最大的潜在客户。应该围绕他们有一套私密性强的营销方案。济南有意向可能合作的行业:金融投资担保、加工贸易、地产开发和建筑商、高端家居大型机械销售。购买的主要用途:个人收藏、交往馈赠、营销公关。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传统的店面销售,寺库跟他们的优势就是正品保真物美价廉,拥有自主的专业的鉴定机构,可供收藏爱好者的寄卖,充分运用这些优势,采取合作会展以及会员制的方式拓展业务。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5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消费者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本文将介绍奢侈品的概念和特点,并从奢侈品消费的主体、对象、影响因素、动机等方面展开讨论,着重分析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消费者动机。
目录
一、奢侈品的概念........................2
二、奢侈品的特点........................2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2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3
1.文化因素......................3
2.社会因素......................3
3.个人因素......................3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4
5.心理因素......................4
五、总结..........................4一、奢侈品的概念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奢侈品是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即为“奢侈品”。但是奢侈品还应该具有商品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而不是但从产品的经济学角度定义。广义上讲,奢侈品是指能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非生活必需品。
二、奢侈品的特点
1、品质卓越。奢华享受源于卓越品质,奢侈品的理性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充分考虑到产品品质和蕴含的高新技术。
2、个性独特。风格强烈而突出是奢侈品品牌的致命要素。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较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哲学和社会含义的特殊商品。
3、身世显赫。每个伟大的奢侈品品牌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不可复制的家族自豪感让奢侈品品牌把高档品牌远远甩开。
4、价格昂贵。奢侈品囊括了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消费者自然要为无形价值带来的身心体验支付大把钞票。
5、人气超高。古老的大牌大多有皇室的嘉奖,好莱坞大牌明星的演出,时尚杂志的解读,更将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店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奢侈品具有超高的人气魅力。
6、引领潮流。奢侈品品牌的前瞻性来源于他们对社会潮流敏锐的捕捉。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及消费特点
1、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生活还仅停留在温饱阶段,有关生活消费的报道很少。但是从1991年至今,部分国际知名的奢侈品品牌纷纷在中国设立销售网点,进行长期投资以培育消费者和树立品牌。近10年内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迅速增长,并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很快将会成为世界第一。
2、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国际奢侈品牌在欧美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据国际奢侈品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已有超过八成进驻中国。国际奢侈品牌通过举办各种展会、发布会,开设精品店,宣传其品牌,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认知度不断提高。
3、奢侈品消费人群年轻化,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是中产阶级。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数众多,构成复杂,但与欧美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特征,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是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不到总数的30%。而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
4、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不成熟。中国消费者人群中有一部分被称为“月光族”、“新贫族”,他们收入不算高,为享受消费奢侈品换俩的虚荣,往往为够吗价格水平难以承受的奢侈品而入不敷出,这是一种超越自身承受能力的奢侈品消费,它以牺牲未来的生活质量为
代价。此外,奢侈品特别是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中“用消费来炫耀”的心态明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对奢侈品一般不做太多的学习或研究,尤其热衷于在展会中购买。
5、奢侈品消费以产品为主。消费者追求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属于“商品驱动型消费”,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通常偏爱体验消费,例如奢华的旅行,高附加值的服务,属于“体验驱动型消费”。
6、存在奢侈品消费升级现象。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中产阶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奢侈品消费大多集中在领带、服饰、皮包、化妆品等入门级奢侈品。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以及消费心理的成熟,其消费取向会逐渐转向服装、手表、珠宝等中级奢侈品,大多数认得消费止步于此。对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来说,他们的消费会继续升级,名车、豪宅、私人飞机、游艇会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总体上讲,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心态仍以“显示身份”为主,消费的数量和金额都有限,年均消费次数不多,消费对象单一,并且侧重于明显炫耀性的消费形式和有形的物质产品。
四、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1.文化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新富阶层,尤其是年轻人,更喜欢炫耀他们的社会地位。这种炫耀性消费主要不是满足真实需要,而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奢侈消费的另一表现是“面子消费”和“关系消费”。中国消费行为受群体的影响巨大,中国人更看重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更关注个人消费的社会群体效应,注重自身在群体中的认可度。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的购买形态上以有形可视的实物类奢侈品为主,而少有考虑无形的体验类产品的原因之一。
2.社会因素
(1)社会阶层。所谓社会阶层是指按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把社会划分车工不同等级的阶层,同一阶层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等级观念的社会里,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少,是个人是否属于成功阶层的一个决定性标志。对那些已步入社会上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购买和拥有某种奢侈品是自己所处的群体界定成员资格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要求,这驱使他们去进行奢侈品购买和消费。
(2)参照群体。参照群体通过信息性影响、功利性影响和价值表达性影响来提供消费者产品、品牌的信息与体验,形成价值匹配,从而激发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机。
3.个人因素
(1)职业。对于奢侈品而言,不同职业的人有各自不同的评估标准。某些职业群体对于奢侈品的兴趣高于一般人,比如从事服装设计、演艺等人员。
(2)经济状况。一般地说,收入水平较低时,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低档日
用品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中、高档商品的购买比重将会增大,对日用品的挑选性增强,对奢侈品的需求也更多。
(3)生活方式。中国人的消费与生活方式正日益被享受和自我发展取代,奢侈品消费者往往将产品及品牌个性代表自己的个性、品味和追求。
4.个性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持有的相对持久的个人素质,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个人对外界知觉的方式及行为。
5.心理因素
中国人渴望成功,成功意味着金钱或权力,而有了金钱或权力还不够,还必须用什么东西证明出来,炫耀出来,让别人知道。于是,奢侈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和说明。
五、总结
奢侈品消费的流向 篇6
有数据显示, 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达72亿美元, 是国内市场奢侈品消费的4倍多。有观点认为, 导致这一现象是高税率所致。那么, 奢侈品消费外流, 是否是高税率所致?我国对进口奢侈品征税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人们热衷去境外购买奢侈品,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价格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张力是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涉外律师, 日前, 她和全家一起到香港旅游, 三天行程, 一天带5岁的儿子在迪士尼乐园玩, 另外两天她全花在了购物上。在铜锣湾, 她给自己买了打折的普拉达风衣、古琦鞋, 还给弟弟买了浪琴腕表, 给弟媳买了寇驰手袋……离境前, 张力又在机场血拼了一个多小时, 才意犹未尽地登上了飞机。
“价格便宜, 款式新, 选择余地大。”谈起在香港购物的原因, 张力不假思索地说。由于工作关系, 她经常到国外旅行, 据她观察, 同一款式的商品, 国内市场上架至少要晚3个月以上。
有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市场奢侈品的售价普遍高于国外市场, 其中高级腕表国内外价差在100%~350%之间, 珠宝产品价差在20%~80%之间, 箱包皮具价差在30%左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认为, 奢侈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奢侈品进口关税、增值税以及消费税的征收;二是国内流通环节增加的费用;三是进口方式的差别。如代理制的存在加大了手表在流通环节的层次与费用, 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欧阳坤认为, 从市场规律来看, 由于运费及营销费用等因素, 奢侈品在国外市场比在国内市场便宜是很正常的。在国外一些旅游商店购买奢侈品, 中国消费者还可享受10%以上的离境退税, 从消费成本上看, 国外购买更划算。
绝大多数商品进口关税在10%以下, 已处于较低水平, 降税未必带来降价
有观点认为, 如果通过减税, 把已经成为百姓生活日用品的奢侈品价格降下来, 就能吸引一部分到境外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回流”, 拉动国内消费。然而, 降税真的能让奢侈品降价吗?
欧阳坤认为, 奢侈品不是大众消费品, 它之所以是奢侈品, 主要是因为价格高昂。只要国内对国外奢侈品的追逐热情不减, 即使降税, 甚至取消征税, 国内奢侈品价格也未必能降下来。
前两年, 我国在履行入世承诺时, 降低了进口香水、手表等奢侈品的关税, 但这些商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并未因此而下调, 一些奢侈品反而因为商家的销售策略而大幅上升。
今年1月1日起, 我国对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进行了新一轮关税下调, 平均税率为4.4%。其中, 进口护肤品关税从6.5%下调到了5%。然而, 洋奶粉和护肤品并没有因关税下调而价格下降, 反而在岁末年初轮番上演涨价潮, 包括SK-II在内的多个知名护肤品牌先后涨价, 提价幅度最高超过10%。这意味着, 国家的减税直接转化为洋品牌商家的利润, 国内消费者却没有得到实惠。
据海关人士介绍, 进口商品需要缴纳海关关税和由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部分商品还需要缴纳消费税。目前, 绝大多数商品进口关税在10%以下, 已经处于较低水平;增值税与国产商品相同, 税率为17%, 单独下调进口商品的增值税也不大可能。而消费税的征收主要是针对价格昂贵的豪华奢侈品以及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类商品, 另外, 香水、口红、眼影等也需加征30%的消费税。而消费者出境旅游最常购买的箱包皮具、护肤类化妆品等, 大都未征收消费税, 但这些商品仍价格高企。
去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加征了30%消费税的进口香水, 国内外市场差价在30%左右;没有征收消费税的进口箱包, 国内外差价也是30%左右;而没有征收消费税的进口护肤品, 国内外差价却反而高达40%~120%。这进一步表明, 奢侈品征税与价格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中国奢侈品消费跃居全球第一, “内流”、“外流”并非此消彼长
今年1月, 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 (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 , 占据全球份额的28%, 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
资料显示, 目前, 世界公认的顶级奢侈品品牌中, 有八成左右已进入国内市场。征收消费税、奢侈品售价高于国外市场, 并没有让我国奢侈品市场萎缩, 销售额一直在高速增长, 每年的增速超过20%。由此可见, 中国消费者在国内的奢侈品消费与到境外的奢侈品消费同步增长, 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
欧阳坤认为, 奢侈品市场有自己的市场特点和消费规律, 价格不是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关键因素。从营销学上讲, 奢侈品品牌实行的是一种饥饿式营销, “你越涨, 他越买”。
他认为, 总体上看, 奢侈品品牌每年都要涨价, 涨幅在10%左右。高价格是奢侈品保持市场形象的主要手段。无论国家在进口税方面是否调整, 高端品牌商都会采取相应策略, 利用价格等因素将其产品保持在高端市场, 争取高端消费者。
专家表示, 从根本上改变洋品牌奢侈品在中国定价过高的现实, 改变目前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偏好, 一方面要培育健康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 另一方面还要做强自有品牌, 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着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培育高端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同度。
税种小常识
直接税与间接税:二者的分类, 一般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
直接税, 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纳税义务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目前, 世界各国多以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税种为直接税。
间接税, 指对商品和劳务征税,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通常均将税款附加或合并于商品价格或劳务收费标准之中, 从而使税负发生转移。目前, 世界各国多以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税种为间接税。
增值税: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下半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07-27
奢侈品消费的流向06-13
奢侈品消费心理07-05
奢侈品消费现状09-29
奢侈品消费成因分析09-24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11-29
奢侈品专柜调查报告11-24
奢侈品的中国时光05-23
奢侈品的符号意义11-23
奢侈品的中国价值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