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2024-05-24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通用8篇)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篇1

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15年后,中国经济增长中,投资比重将下滑到35%左右,消费比重会上升到60%以上,净出口比重将不足0.5%

虽然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众说纷纭,但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却是越加清晰。

在昨天举行的“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担纲的研究课题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内,中国经济将保持8.5%的增长速度;随后的10年,这个速度将放缓到8%。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局面也将得以改善。届时(15年后),投资比重将下滑到35%左右,消费比重则会上升到60%以上,而净出口所占比重,将不足0.5%。“瀑布效应”仍将继续 五年后工业要走“下坡路”

“中国前26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过大,在对外开放后产生的„瀑布效应‟所带来的。”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表示,从目前中国的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相对落差来看,这种“瀑布效应”远未结束,因此,中国经济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还对未来的三产比重进行了介绍:由于受到能源需求上升导致的能源扩张以及高投资率带来的资本品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十一五”期间二产比重将继续上升。但到“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随着采矿业和低技术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将逐步回落。相应的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居民对服务业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增长,第三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相应的预测结果也显示,到“十一五”期末,我国的投资比重(即投资率)将达到42%,而最终消费比重(消费率)将达到57%,净出口比重将缩减到1%左右。照此前进,到“十二五”期末,投资比重将进一步下滑到40%左右,消费比重将接近60%,净出口比重将不足1%。生产力“供需矛盾”突出 落后工艺面临淘汰

但是,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也比比皆是。

“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低效运行,降低了资本供给效率;人力资本投资长期过少,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国民经济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较弱。”许宪春一口气道出了当前生产力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核心矛盾(资金、人力、技术)。

此外,需求也并非高枕无忧。

许司长表示,受产品和产业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等因素影响,未来经济仍将面临重大的需求矛盾。

而这种供需矛盾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当前的生产力带来的。

“我们的人员、原材料消耗相当高,不仅高于发达国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相当高,这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王茂林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现在不少企业的装备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除了有资金因素外,这种局面很大程度是认识上的欠缺造成的。

王茂林说,从明年开始,国家将在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淘汰掉这些落后工艺、技术。而“经济质量将得到根本性改变”也将成为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2020年赶超日本

按照上述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15年后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郑新立主任为此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如果未来15年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5%,2020年将达到45万亿元,不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折合5.5万亿美元,接近或超过日本,有可能跃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均GDP将达到33000元,折合人民币4000美元。”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跃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创造了不少新的经验,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成功做法都极为关注。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国际和国内学界对此作过不少研究。在诸多解释中,我认为有几个因素可能值得高度重视。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发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对文化革命负面作用的反思和从中得到的教训推动了中国的发展。正是因为发生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革浩劫,正是因为在这期间大量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也正是因为当时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痛苦记忆,使中国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在邓小平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二是从时代背景看,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行的对外开放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这恰恰赶上了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资源的历史机遇,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民群众希望通过奋斗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非常强烈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获得了稀缺的资本和最新的技术,迅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三是从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看,中国的发展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虽然改革初期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辩论,但实际改革的成功试点恰恰遵循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律,这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主要包括:界定和保护相对产权,承认和激励人的物质利益动机,由市场主体根据价格信号决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在越来越多的产业推动公平竞争和实现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四是正确发挥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我们一直认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互补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上和商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两者的互补形式又有很大的区别。总的看,中央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引导结构变化方向上一直起到重要作用,但又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不必要直接干预。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效益注入大量精力,由此形成的地方经济竞争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对这个问题需要

客观和一分为二地加以认识。

五是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在保持社会政治制度稳定前提下,中国的改革始终注意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基层积极性的有机结合,改革总体有序和可控,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休克疗法。

以上几条并不是理论的抽象,而是在实践中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我注意到,有些学者根据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做法,把中国的成功归纳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成功。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容易产生误导。在我以上描述的几条中,我们很难看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子。在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当全球经济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确不得不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遗留了一些问题,这些只是应对危机的短期做法,并不能反映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全部实践。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总的来看,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转型,国民经济将由出口导向、制造业为主和粗放投资的增长模式向内需消费为主、服务业份额上升和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模式转化,我们称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型过程中,前30年出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将会出现新的特点,经济增长有可能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平稳较快增长转变。

首先是工业化趋势将会出现新特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市场条件明显变化,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速度全面加快,庞大的制造业受土地、水、能源和空气质量等资源环境因素的约束也日益强烈,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和弹性加大。展望未来,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将有较大提升。在制造业内部,将会出现以生产集中和专业分工深化为特征的供应链结构调整,基于知识技能积累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生产方式将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绿色低碳的增长方式将受到鼓励,新型产业将加快发展,满足内需的生产能力会有更大增长空间。

城市化趋势仍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到2011年,城市人口达到6.8亿左右,比重从1978年的19%上升为50.5%,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但与发达国家75%~80%的城市化率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可能达到60%左右,到2030年可能达到65%以上,这个过程的延续将释放出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潜力。城市化格局和形态将出现新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中国

中西部地区将会形成新的中心城市,大中小城市的经济分工和城市群发展的趋势也将十分明显。随着城市人口逐步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劳动人口中的独生子女比重上升,中国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也会大幅提升,规模巨大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出现和形成的消费需求,将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乃至扩大全球市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将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国际化的内容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最主要的线索是国际收支将逐步走向平衡,而这将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变化相互适应。一方面,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保持出口大国地位,但与此同时,它将根据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新定位,实现从出口和引资大国向市场大国和投资大国的角色转化,这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均衡发展,而且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再平衡做出重要的贡献。在中国经济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将承担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进程将继续加快。未来的改革应当按照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深化。所谓价值导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观念,坚持产权保护,坚持鼓励竞争,坚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和有先后顺序地解决一些突出的体制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财税、价格、金融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也必须加快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努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而使经济转型顺利推进。

在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的渗透、应用和扩散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海量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将使很多用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寻找到新的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信息化也提出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毫无疑问,在中国这个巨大规模的经济体转型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许多前人没有遇到过的风险、困难和挑战,但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在转型过程中延续的大趋势,将为中国和世界创造出巨大的需求潜力和庞大的市场空间,从而保障中国经济的持久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什么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篇2

一、中国农业发展应该走集约化道路

所谓集约化, 简单的讲就是改变过去一家一户, 条块分割的土地分散局面, 打破土地经营的地域限制, 把小而散的有限的土地资源, 通过政府引导, 种粮大户或者集体组织经营, 市场化操作的方式, 集中到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业种植公司, 让它们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先进技术, 现代化的机械, 动态的农业市场信息情况, 综合经营自己手中的土地, 这样就可以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创造出比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经营更高的经济效益。原有的农民, 可以采取一次性经济补偿, 得到一笔土地出让金, 用于进行其它经营, 以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改善自身的生活, 亦可以以土地作为股金, 以土地入股合作, 从年终的土地收益中获得分红, 并且他们自身也可以从土地种植中解放出来, 可以参与到其它行业的经营工作, 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也可以再次参加到所在农业公司或种植大户的生产活动中, 获得除分红以外的另一笔收入。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农业发展需要走公司化、专业化道路

公司化, 顾名思义, 就是由许多农业公司去经营现有的土地种植, 改变过去分散式的, 一家一户独立化经营的生产方式。公司化的好处在于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 进行土地的改造, 平整土地, 使土地大块化、平整化、规模化, 连片集中, 附以配套的水利设施和农药喷淋设施, 便于机械化操作。加之公司经营自身的特点, 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中心, 它们更专业, 可以利用国内的、国际的市场需要, 调配种植经营规模和方式,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另外, 公司化以后, 由于规模大了, 可以更好的抵御农业市场的风险, 减小不确定性。可以预见, 不久的将来, 公司化、专业化将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农业发展需要走机械化道路

进入21世纪, 过去那种人种马拉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显得十分落后, 它不仅影响种植效率, 也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的农业经营产出率, 使得广大农民既费工费时, 又收入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农业生产设备的大量涌现, 使得农业种植变得既简单, 又高效, 而且种植效率高, 农民收益更多, 过去往往需要几天或者十几天的种植和收获, 自从有了机械作业以后, 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轻松完成, 它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使得单位面积上的土地收益大幅提升。而且也使得广大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可以从事其它生产活动,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可见, 机械化生产也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中国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 走技术现代化道路

农业要发展, 根本的改变是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是种植技术发展, 也需要机械技术的发展。良种、良肥、优良的种植技术, 加之良好的机械设备都是农业技术现代化的载体, 它们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 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成倍提高。可以想见,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现代化, 先进的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土地资源不能增加的现实情况下, 只有靠科技的发展, 让单位面积上的产出率成倍提高, 才能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需要, 农业科技现代化也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中国农业未来发展需走市场化、信息化道路

农业要发展, 必须面对市场的需要, 市场才是调配种植资源的指挥棒。市场需要什么, 我们就生产什么, 种植什么。而了解市场, 我们需要依靠信息, 在现代社会, 掌握农业市场信息的渠道很多, 我们只有掌握了信息, 了解了市场, 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才会有更大的受益。农业市场化、信息化也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未来 篇3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从积贫积弱到全面小康”的主题报告中,简要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历程。他认为百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可分为清末民初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四个阶段。他分析得出的重要经验和启示是:一要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二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三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四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农业市场发展滞后

与会专家认为持续的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增加将刺激对大多数食品的需求,从而对全球粮食供给提出挑战。这些因素会进而推动对肉制品和奶制品的需求,将推动玉米、粗粮等饲料粮和其他膳食价格上涨的压力。生物能源的需求将继续争夺土地和水资源。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和土地稀缺将越来越多地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对粮食安全和人类福祉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气候变化将使农业发生改变,从而威胁那些依赖作物和畜牧业以保障其粮食安全和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农民。对于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国际粮农组织亚太地区部经济与社会政策援助小组协调员Purushottam K. Mudbhary 先生认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研究和推广农业投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大幅增加对小农领域的粮食作物产量。此外,政府必须对食用粮食向生物燃料生产转向进行合理处理。最后,为使穷人免受高粮价之苦,需要加强为他们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分析了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认为尽管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增长,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的基础还是很薄弱。我国进口的粮食等其他主要农产品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警示。尽管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不断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农业生产资源的保障,对于农业投入的保障,对于农产品供给的各种刺激政策仍然是不能放松的,对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仍然不能轻言过关。

如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也是此次会议的讨论热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是导致价格频繁波动的重要原因。为此,他认为推动农业发展要建立三大体系,第一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第二是要建立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第三是要建立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他认为,解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问题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二是加快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三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四是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从而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是未来中国农业农村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农民工待遇需市民化

农村人口的迁移和劳动力流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过程中,人口变化、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最近一段时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专家们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一方面给城市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一方面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民工的流动开始呈现家庭化和长期化;二是绝大多数到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已经不再从事农业;三是农民工转变为市民的愿望非常强烈;四是农民工对定居城市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认为,目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全面短缺的转变,招工难正在由沿海向内地扩散。他说:“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保证了我们的就业能力,所以我国不会出现类似拉美的贫民窟现象。”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要让户口与福利脱钩,而且农民工的市民权利不能以土地权利来置换。城乡分割体制下出现的农民工现象终究会终结,但在这个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结构的断裂和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而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韩俊指出,农民工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工资低,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居住条件;农民工社保制度亟待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程度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双放弃”,即不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土地、林地和草原,也不愿意放弃农村的宅基地来换取城市的户口。

城镇化进程面临挑战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走向何处,未来中国城市化的路径将是怎样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指出,我国目前城镇化面临的几个问题:一是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问题。中国要想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较低的消费率和较低的服务业占比将成为制约的瓶颈;二是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问题。当前农民工严格意义上不是城市市民,所以他们对改变中国的产业结构,对调整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没有意义。这种城镇化是农民没有迁徙自由,农民没有发展资本的城镇化;三是城镇化和城市管理体制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员蔡指出,以农民工的市民化为主要内容的进一步的城镇化,应该成为我们未来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来源。农民工有了更充分的社会保障,有了更稳定的生活预期,他的消费就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未来中国要通过产业转移,形成在中、东、西三类地区之间的雁阵模型,即沿海地区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将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比较优势。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沿海地区的资产占比已经是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马晓河还设计了中国城镇化的未来政策框架,一是要完成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制度设计。减少城镇行政层级,优化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城市责权关系,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二是要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大中小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应该没有差别,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导人口流动的关键所在;三是完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系。

土地制度改革需长期坚持

对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问题,陈锡文认为,家庭经营能很好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监督费用问题,所以它是世界各国农业经营的最主要的形式。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所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中国别墅建筑发展的未来展望 篇4

中式别墅探索之路

别墅这种建筑形式在国外已经成为典型的居住模式,可是在国内只能说是正在不断发展中,正如时下中国的国情一样。而当前中式住宅的无组织性群体苏醒,被市场人士解读为逆潮流而动,并被建筑界专家评价为矫枉过正。持此种观点,不是无端的自卑,更绝非盲目的自恋。中国风,不能仅仅理解为某种风潮和运动,也不仅仅停留在建筑风格。确立中国风建筑的风向标,重建现代生活空间秩序,推动楼市进入最佳状态,这才是关注中式别墅设计的意义所在,也是倡导中国风的最终目的。

那么,中式别墅能走多远,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主流?引用业界的一个回答就是“建筑是需要时间考验的”,现在断定中式建筑的未来恐怕有些为时尚早。不过,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建筑都会经历首先是本土建筑,慢慢又变成现代建筑,最后在现代建筑身上找到本土文化标识,这3个阶段都是必须经历的。依据这条建筑文化的发展规律,我们还是可以对中式建筑的未来做出乐观的判断。(2)经济型别墅兴起

中国的中产阶层迅速崛起,这个群体多半是知识型人才,对品质、环境要求较高,要求住宅兼具实用性和舒适享受的特点,且能满足其社交和居住的“品味”,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其身份和地位。不是金钱的显示,更注重真正的生活品质,因而,经济型别墅设计是最符合他们的需求的。(3)“健康别墅”理念初绽头角

1-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对能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煤炭开采的安全、利用率、深加工的研发,石油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煤层气等个别气体产业化建设问题等等都在制约着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发展在20年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GDP翻2 番,能源消费翻1 番,完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一、对中国能源现状的认识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资源储量的勘探也越来越清楚。中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据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8972.1 万t、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 亿t;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2006 年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9t, 人均天然气储量2168m3,人均煤炭储量256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中国的人均资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

二 中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占主导地位,偏离了世界能源结构以油气为发展趋势主流。落后的用煤方式、生产设备、管理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污染。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临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1、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有差距

中国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21%,能源矿产人均探明储量相对较少,煤炭资源可以满足较长期需求,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则需要以国外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才能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求。中国是世界能源大国, 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

2、能耗强度高,效率低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尽管在能源消耗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的落后技术和产品,现有的近400 亿m2 建筑中, 99%属于高能耗建筑。中国发电、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于国际先进水平20% ~30%。

3、结构不良,污染严重

能源资源决定了中国能源长期以来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论是火力发电还是工业用煤,都会造成大量污染排放。SO2和CO2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1 位和第2 位,必须在发展的同时,下大力控制排放,开发新能源。

三 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战略

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能源供应来保证现代化建设。因此我国现阶段能源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快研发低能耗或者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同时大力节能,减少能源的损耗,合理控制污染能源的使用量,增加绿色能源的使用。将“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

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两低一高”模式。其次,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对煤等能源加大洁净化技术的推广要以保护环境为首位,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政策。适当调整好能源结构,实现结构多元化,加大对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四 中国未来能源

在未来,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次能源的供应越来越少。必须找到更多的、合适的能源来保证祖国的经济建设,在本世纪内,以煤、石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的同时开发更多新的能源。

1、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将作为中国未来的新能源,有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甲烷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国土资源部等5 部委下发《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办法》,将煤层气列为国家一级管理的矿种;煤层气已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务院发布加快煤层气利用意见,对煤层气抽采利用实行税收优惠,2020 年前可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 项目建设用地予以优先安排;国家发改委2006 年颁布《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计划2010 年全国煤层气产量100 ×108m3 ,其中地面开采50 ×108m3。中国煤层气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已经在个别地区实现了商业化,国家也出台了鼓励煤层气的利用,不仅能提供更多油气能源,还降低了矿井瓦斯灾害的发生。

2、油砂与油页岩资源

中国油砂资源也很丰富,在柴达木等地已发现了大量高品质的油砂矿,这能极大地补充中国石油供应不足的状况。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108 t ,预测资源量4520 ×108 t ,其中所含页岩油资源量476×108 t ,排第2 位(2006 年),主要集中在东部区、青藏区和中部区,其中东部区页岩油资源量占全国的35 %。目前,页岩油探明储量20 ×108 t ,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广东省、辽宁省。

3、天然气水合物

在中国南海海域资源潜力最大,11 个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分布区有效分布面积约为125833km2。南海的调查程度相对较高,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证据和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初步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范围及其厚度。

4、绿色能源

① 地热资源

中国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广泛据中国地调局统计,2000 m 以浅可采热水量68.5 ×108m3 / a ,折合标煤3285 ×104 t/ a。

②太阳能资源

全国2/ 3 地区日照小时数大于2200 h/ a ,理论储量折合标准煤达17 ×1011 t/ a。丰富区位于吐哈、柴达木、二连、银额盆地;较丰富区位于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及渤海湾盆地。目前利用太阳光光能发电已成为主流,中国也在加紧研发光伏电池和如何降低成本等问题。

③ 风能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全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10×108kW。其中陆地上离地10 m 高,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2.53 ×108kW ,海上7.5×108 kW。东南沿海、山东、辽宁沿海及其岛屿年平均风速达到6~9m/s;内陆地区如内蒙古北部,甘肃、新疆北部以及松花江下游也属于风资源丰富区。

④生物柴油

目前中国生物柴油发展以民营企业为主, 已经建成了一些小型生产装置,总产能11 x104t/a ,主要以地沟油、植物油脚为原料。大型企业正积极扩大生物柴油产能建设,中粮集团“十一五”期间,规划利用地沟油等建设10 套生物柴油生产装置,总产能达55 ×104 t/ a。⑤ 氢能 人类利用氢能的方式有利用其化学能直接燃烧,放出热量和产生水,其过程为:2H2(g)+O2(g)圯2H2O+483.20kJ这种单位质量的氢不仅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产物中没有任何污染,大量的氢气不是很容易得到。但是如果将其用于氢能,氢核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放射性,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其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解释了太阳的能量释放过程,即4 个H 原子聚变成一个He 原子,在质量上He 原子比4 个H 原子减少了0.711%,这个差额称为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能量。,氢核聚变能也属于氢能,氢核聚变的原料是氢的同位素氘,氘的资源比较丰富,在海水中氘和氢之比为1.5×104:1,地球上海水总量约为1018t 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氘, 经过计算,1 L 海水中提取出的氘,进行氢核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00 L 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地球上的海水几乎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受控氢核聚变的研究成功将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利用氢能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受控氢核聚变,这也是“氢能源”利用的终极目标[8]。尽管现在世界限制核能的发展,但是核能小型化,如核动力汽车等等,都是很有潜力的。

⑥ 水能

水能具有资源可再生、发电成本低、生态上较清洁等优越性,中国水能资源丰富,总量位居世界首位,但中国水电能源开发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积极谋划水电能源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峡水电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水电能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次海洋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环保能源。潮汐能、海浪能发电将在未来起着更重要的位置。

结束语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 篇6

对中国未来教育实践发展的若干思考

我们正处在世纪更替的年代,现代社会的变化正以远远超过了儿童对于变化的适应速度;教育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更着眼于人的本体性发展、注重为未来社会生活培养人。人不再作为生产手段而是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正在超越任何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而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要大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要以国际化、信息化为背景重新制定改革方略;要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要充分认识教师素质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开始关注人的本体价值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问题,并在教育的价值观、儿童观、教育发展的模式以及德育目标选择上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变革。人们的观念或许随着时代精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人们口头承认的观念与实际行动中所体现的观念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教育实践不仅需要关于教育“应该如何”的思考,更需要关于如何将其转化为现实教育实践的思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往往有意无意之中彻底否定自己的过去,一味的拿来主义。因此,在实践中应首先反思我们自己过去教育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然后对比借鉴其他国家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知识传授的效率较高。中国历来重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注重集中教学,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办学质量。这种统一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统一,能够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基本相同体系与范围的知识传授,由于较为划一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结果的可比性;目前,不仅毕业会考、初高中升学考试实行全国或省市统考,而且平时学科单元测验也经常组织区域统一命题。集中授课可以提高效率、部分解决众多人口的教育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统一标准的`考试成绩则可以提供学生用以比较自己学习成绩的依据(包括 与不同群体中的他人比较、与自己比较),可以提供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判学校办学质量的一种尺度;目 前许多学校就是以任课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与水平。然而,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集中授课将很难顾及处于一个教室中的不同质对象的不同特点。社会的发展对人材的呈现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各有不同,教材、课程标准的过分统一将损害发展的多样性、影响个性的发展,将影响教师工作独创性的发挥。但是,我们以同质编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关心学生的发展,所谓的“差生”也能达到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另一方面,如果统一的考试成为唯一的社会评价、选拔依据,并且当学生接受高一级正规教育只有一次选拔机会的时候,狭隘的功利主义会使教育丧失其内涵而仅仅留下“应试教育”的外壳,不仅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样损害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削弱了学生的社会学习;压抑了教师的独创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人文精神的传递。学校在统考前夕为了复习迎考往往停止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占用了活动课程教学时间和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一切为了考试。美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有独到的表现;教育上提倡多元教育与个别教育、个人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个人奋斗与个人成就。因此,在教材、课程标准等方面社区、学校和一些社会团体都有一定选择权,课程的种类显得多而分散;教育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方法多样化,重视个别指导,实行适应多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进度的指导、课堂听讲与独立钻研相结合,学生自主活动多。这种多元与分散的优劣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与前者相反,在课程的选择上它能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多样性可能;教学上能够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但是课程标准的不一致、教材的过于多样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新时代对人素质的某种基本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过于强调满足青少年需求,开设越来越多的课程,必然导致毕业要求降低。由于没有统一的大纲与教材,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往往因教师不同而不同,考试的分数不象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统一考试的分数那样是确定的、可以比较的。过于流动的编班方式,削弱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部分可调控的人际互动,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往往流于失控,或许日益增多的校园暴力与此有一定程度联系。从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来看,东西方趋向综合互补。美国90年代之前的课程改革侧重于课程的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90年代以后则强调制订全国性的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从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来看,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强调全国性的课程标准,而近年来更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所以,我们未来“实然”的课程将是这两者的统一。可能的一种构想是:以知识传递、逻辑培养为主线的必修课板块课程提供作为未来社会一员所必备基本知识框架与内容;它必须强调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统一、必须至少给出一个下限课业标准以保证基本质量;教学中强调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习策略的传授,建设以能力序列来建构的综合课程,以面对知识爆炸、信息革命的社会发展现实;上海有关部门正在编写此类以能力序列为线索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特长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板块将从学术的深度、知识的广度以及发展多样性三个维度来建构课程,以此提供人们个性发展与发展多样性的可能;它强调发展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尖端能力,它需要有一系列的课程标准供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选择。以经验感受为主线的活动课将提供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组织有支持的自主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它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的经验类型建构而成的课程群组供学生选择,以保证学生的经验感受不致受到个人的兴趣影响而导致经验感受范围狭窄或偏态,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该类课程的时空界限将拓展到课后与校外。与此同时,考试的方式也需作出相应的变化。作者推测远期可能的合理对策是开放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一个人只要符合基本条件,可以在他的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个时间,参加统一的或不统一的全日制高校入学考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从“应试教育”向面向21世纪教育转轨在考试制度上的障碍。近期可能的对策是建立两类并列的考试评价、选拔方式。其中一类方式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每门考试科目成绩的总分来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此类考试方法可用于通用型、高级应用性人材的评价选拔;一类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划定必修课板块科目考试成绩的合格线,在此基础之上以专门化科目(学生的特长科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选拔的依据;通过这类考试方法可为高等教育选拔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其专项考试题目可依据问题解决导向、学习能力导向进行命题;这一类考试方法又可以运用于职业轨学生的评价与选拔,直接面向社会就业需要。上海市已经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在高考中已经实施“3+1”考试科目选择---类似后 一对策中的第一种方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以及艺术类全日制高等教育考试中已试行类似第二种方法的入学考试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种考试方法运用的比例等有关问题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前一对策着眼于问题的根本解决、着眼于继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二次教育机会均等的变革;后一对策,则考虑了工作的延续性、近期内的可操作性。在班级的编制上,可能的合理选择是以小规模的固定编制为主、辅以一定的流动编制。固定的小规模编班,班主任教师配备与相对固定的任课教师、相对固定的学生群体,有助于建立相对持久稳固而可部分调控的人际互动。而在选修课、活动课板块的课程中必然导致流动性班级编制,加上开放性课程,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对象变化中,获得另一类经验、完善经验体系。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情感是学习的基础,情感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得以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法则需要通过大量的共同生活来感受、领悟与理解;而小规模的固定编班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关系,较为容易调控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互动,学生将得到较多的监督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递、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喜的是在上海建设一流城市一流教育建构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时已经明确提出要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某种课程的实施,师资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教育理论试图以一门教育学涵盖所有教育科学分支学科,师范生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足。过于专门化的学科分类,师范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不够全面。在这样条件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基础教育的质量有目共睹;然而在走向21世纪时,这样的师资质量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水平。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外部环境是迅猛发展的社会生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意识以及相应的能力。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师资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在教师职后培训方面,本市已经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学科式在职培训、提高学力的继续教育、新教师第一年的在职培训。作为上海特有的市、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针对教师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性,而是强调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训练。但是,上海中小学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存在断层,专职从事教师职后培训的师资不足500人。除了上述已经采取的对策之外,对各区县而言,相对集中时间的 各层次教学技能研讨式培训是当务之急;选拔有潜力的年轻教师、利用本地区现有的资源,以教学技能与研究方法为目标、问题解决为线索,集中时间高密度强化培训,通过科研培养研究教学技能、培养主体意识;惟其如此,才能以点带面逐步真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未来发展 篇7

我国古典园林中包含的信息量十分巨大, 有许多东西可以供人不断的深入研究。

我们对待中国园林文化, 并不是固步自封, 全盘肯定的, 也不是妄自菲薄, 彻底否定的, 而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走一条保护、继承、革新、发展、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道路。为此, 我们当为保护、研究特别是继承、发展中华文化而积极努力。

1 中国古典园林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 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 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 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 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 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 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 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 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 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 营造健良舒适, 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 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 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 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 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 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不拘泥于庭院范围, 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 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 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 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4) 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 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 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揉合在一起, 参差交错、互相掩映, 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 分别表现, 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 以形成丰富的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 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 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以有限面积, 造无限空间”。“大”和“小”是相对的, 关键是“假自然之景, 创山水真趣, 得园林意境”。6) 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 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 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2 透过苏州园林看中国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苏州明清宅院的艺术创作, 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地步。既有出神入化的诗情画意, 又有跌宕委婉的动人乐感。园林从入口开始就各有特色, 有的“露”, 有的“藏”, 进门后就曲折、起伏, 开始了起、承、转、合, 空间层层变化的景观序列。

2.1 既师法自然, 又善添人作

由于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历来崇尚自然, 主张以美的大自然为原型, 施以艺术加工, 达到艺术的升华。所以园林建设一贯讲究“师法自然”, 主张“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核心是顺应自然山水之精华, 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人的需要越来越多, 需要的人为加工也越来越多, 问题是如何使“自然”和“人为”结合协调起来。为此, 中国古典园林创出了一条顺应自然而不自然主义, 添加人作而不矫揉造作的路子;所“法”者乃自然之规律和实质, 而非自然之外形和无序。因此, 园林空间可以有限, 而意境却无限, 达到了源于自然而媲美自然的境界。

2.2 既有整体系统, 又有精巧细部

中国古典园林从表面上看几乎没有两处是雷同的, 看上去既风格统一, 而又千变万化。而且, 仅看照片, 总是无法窥得其全貌。这反映了这些园子既具有严谨的整体组织, 又有系统的衔接整合。

2.3 既有园林整体艺术, 又有多种艺术综合

造园本身无疑是一门艺术, 但园林艺术中又包含了建筑艺术、绘画艺术、诗文艺术以至家具、舞台艺术等。和文学艺术的结合, 产生了大量的书画、碑牌以及匾额、楹联, 起了评点描绘、情景交融的作用。而且这种艺术交融往往历经沧桑, 经几代人润色提高, 成为千古佳作, 而传之后世。园林书画、楹联本身已经积淀成为宏伟篇章。综合形成一种特色的文化力量。

2.4 既是一脉相承, 又有创新演变

历代园林就有不断的演变, 有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规律。每个时代都因时因地制宜, 因新的需要而形成新的特色。“假山”就先是掇山为土, 后有叠石之举, 而且用材、功法都有时代印记。长期以来, 中国园林建筑和环境结合之密切, 可能世上少有。一脉相传下来, 建筑物就像生长在环境中, 而环境又完全包容了建筑物;而且这个“环境”由小发展到大, 也由大发展到小, 到后来出现了越来越小的园子, 真正自然部分只剩一点点, 但仍可能从中体会到自然的情趣。

3 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20世纪70年代末, 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 近30年来不断得到发展。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 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 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 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我们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2) 中外友好省、州 (县) , 友好城市之间互赠建园;3) 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人建园等。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 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作出宝贵贡献, 不仅有很好的设计效益, 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 中国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应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

我们应该把古典园林进军世界的改革与全球化战略融为一体。时代的变化推动园林建设全球化, 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 更是时代的要求, 而在实施园林建设的全球化时, 我们首先要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国外建设园林不能简单的抄袭或者迁移, 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创作, 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 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 又考虑世界发展, 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 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 克服它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 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 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5 中国古典园林在国内的发展

5.1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 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 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 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 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5.2 中国古典园林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需把握两点

1) 开拓思路, 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2) 融会贯通, 探索科学严谨的设计方法。

老子有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遂有“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的宇宙观, 认为对立物的统一, 则有创新, 能够有新生事物的出现。我相信, 中国古典园林在西方思潮和本土新要求的冲击下, 沿着民族文化的文脉, 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 定能使中国的园林和文脉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 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园林图解词典[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王其钧, 邵松.古典园林[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

[3]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

[4]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中国白酒包装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篇8

消费者消费的本质是白酒是产品,而不是包装。过于奢华的包装如果与产品价位不匹配,那只会增加消费者的疑惑,担心产品的品质,导致缺乏消费者信任感。因此一个与产品销售价位相匹配的外包装非常重要。奢侈性的产品,任何时代都有市场,之所以奢侈就是因为产品的量少价高。

包装成本从高增长时期占比销售价的10%-15%调整到理性的5%-10%,部分产品甚至会降到3%;到底多少比例的包装成本才是合理的?这个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最为核心的参考就是,你不能把费用投入到不能产生价值的浪费上,而更多需要回归到产品的品质。

玻璃瓶会成为绝对主流,高品质的陶瓷瓶会占领1000元以上价位的白酒市场;

玻璃瓶有几个优点,一是能够快速批量化、标准化的量产,效能较高;二是玻璃瓶在表现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白酒的无色透明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材质是最好的演绎载体,在造型上也能够体现比较细腻的表面工艺效果,玻璃材质还可以回收再利用,综合来看,玻璃瓶的整体造价相比瓷瓶要便宜,这是最核心的要素。陶瓷瓶,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一种陶瓷情结,加上古代只有皇室的人才能享用好的瓷器器皿,这也造就了瓷器材质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因此高端的白酒搭配高品质的陶瓷瓶就相得益彰。尤其是高端的原浆酒、窖藏酒等,在体现高端价值形象上,陶瓷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00元销售价以下的产品将会逐步以裸瓶装形态销售,主要通过标贴和酒瓶来体现档次。发达国家的酒包装现状可以借鉴;光瓶酒,在目前很多人的认知中,是很低档的白酒,大部分价位也就是几元到20元左右的产品,光瓶在某种程度上是低档酒的标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价格的因素先入为主,造成低廉的消费者印象;二是产品的设计上缺乏很有个性化的设计,在产品用材上也是很粗糙,综合这几点,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光瓶产品的印象。那从今年重庆诗仙太白酒厂上推出来的山城小调,酒以简约阳刚的造型加上高白的玻璃用料,将产品现代个性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外观看,完全颠覆了光瓶酒低端的印象。未来随着这样的产品的增多,会逐步改变消费者对光瓶酒的印象。

个性化的产品包装会越来越多,在包装风格、形式上会出现多元化的现象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时代,必然会产生更多不同类型不同概念化的产品,也会出现与现在相对单一的、不一样的形式和风格。

完整视觉体系的包装在未来的竞争中才会占据市场主导力量,内外包装与其他辅助的物料都需要在视觉调整上保持一致性,这样才能聚焦到一个品牌价值核心;品牌是有多个与消费者接触的维度,那如何保持品牌调整的一致性?无疑就需要将多个接触点进行系统思维进行体系化的设计与管理。没有这样的品牌视觉管理体系,结果就是你的品牌传播载体呈现的效果都是一个个不同的点状,无法连成一条线达到一个面。

环保的材料、工艺、印刷油墨等低碳可降解回收的酒包装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执法也会倒逼包装用材及工艺的安全性改良。

今年广东省出台了限制在酒包装等产品上使用木质、铁质材料,强制性的规定需要使用更环保的材料,这样的限制政策可能会在全国进行普及推广。在外包装上的印刷工艺及油墨使用上,国家也会出台相应的规定,对于食品包装的挥发物做相应的检测,因此从这些制度的陆续出台,酒包装也会逐步走向环保低碳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设计就是创造美的方式,希望中国未来的白酒包装设计能够创造更多美好,能出现更多影响大众审美的品牌,既而真正走向未来。

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设计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包装升级换代周期会加长,更多是通过长期传播一个固有的包装体系来树立品牌形象。包装迭代周期短,尤其在不具知名度的品牌上尤其如此,总期望通过不断更换设计来促进产品销量,但对品牌形象的积累是干了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只会不断增加企业的传播成本。如尊尼获加的包装,不会三两年就出一个全新的包装,更多是做延续和局部升级。还有柏星龙服务的由北京牛栏山出品的高端产品——经典北京二锅头,从上市到现在近10年的时间,从未做过大的视觉调整,但为了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会从细微之处做升级调整,以此来保持产品的新鲜感。这样持续升级的思路才是一个比较良性的策略。

上一篇:后勤处经费请示范文下一篇:看社戏文章及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