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共8篇)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1
中国作为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在“重农轻商、重海轻陆”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下,面向海洋、利用海洋的能力被弱化和抑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内向型经济形态”向“外向经济形态”演变,中国正处于以海洋通道为基础的新兴增长点上。中国“走出去”战略背后承载的是国家强大的硬实力,尤其的日益提升的军事实力。从中国海军组建之初的北洋舰队被迫还击到中国海军主动出使亚丁湾,海军的诞生与壮大成为中国国家战略思维变迁的缩影与脚注,见证了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发展跨越不平凡的时代。2014年,中央军委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普通、平等、包容的亚洲安全观,中国海军在新的安全观影响下,究竟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如何立足过去、展望未来,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海权观念经历单一到综合、被动到主动的发展
尽管中国具备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但历代统治者一直以抓好北方地区防务为首要之事,而以海洋这一天然屏障来保护东南沿岸地区的安全,在战略意识上这是属于典型的陆权国家。尽管实施海权战略忽视对陆权的争取与维护,但此时的西方国家受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以及航海技术在文艺复兴后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逐渐成为海权国家,并在19世纪后期急速向外扩张,以坚船利炮敲开了东南沿海大门。中国甲午海战之败实乃冷兵器作战意识败于机械化作战意识,传统陆权战略意识劣于近代海权战略意识的结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生政权危机四伏。在资源极度匮乏下,毛泽东将海洋看做天然屏障,提出在沿海地区建立“海防前线”战略,为中国内陆发展争取有限空间。随着美苏争霸加剧,我周边国家形势日渐紧张,邓小平提出“经略海洋”战略的构想,在经济上开发近海资源,在军事上发展“近海防御”,这意味着中国海权正式出炉。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从两级解体到单极化,再到多极化发展。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中央领导人陆续提出新的海权战略主张,即“以维护国家海上战略安全为目标的远海防卫海军战略”。这都体现了领导人对海权思想的不断吸纳,对海洋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海军发展的战略定位:海权意识为国家利益服务
当今全球化加速,人类对地球的认知早已不局限于陆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人对海洋必然存在控制欲望,海洋在政治、经济、科技、环保、国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逐渐被重新评估与认识,这些都说明人类必然存在对海权的需求。
(一)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权保障的基础和前提
马汉认为,海权包括两大部分:海上军事力量和海上非军事力量。海权的核心部分即是海上军事力量——海军。海上非军事力量则是以海外贸易为核心、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海洋设施、工具和手段。
当代西方海军理论家肯•布思将海权与国际形势相结合,把海军的作用设想为“三位一体”,即警察功能、军事功能和外交功能。他还提出要扩展海权的内涵,即突破“海上力量的政治显示”的传统作用、布思还设计了“海权三角模式”。海军是国家向岸上投送力量、控制海洋及沿海水域的基础和前提,唯有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才能对外宣示可置信的威胁,成功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家资源,并在保障国内安全范围之外参与国际维和等行动,彰显国家实力。
(二)信息技术牵引的制海权是成功保证国家海权的关键
西方文明是海洋文明,早在希波战争期间,战略思想就闪现海权意识的光芒。战略大师罗辛斯基就认为凡是知道如何征服及利用海洋的人,海洋就会把此种全力赐给他,即一种“海之权”(Power of the Sea)。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军事装备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海战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信息技术成为海战成败的关键。美国海军在《2020年海军远景:未来——由海向陆》文件中将“网络中心战”定为核心作战能力,它标识着21世纪海权的作战空间已经涵盖了海、陆、空、天、网五维空间。海权的空间已经从马汉时代的平面走向了冷战后的五维立体。因此,没有对信息的全面掌控就无法赢得制海权,制海权是海权的关键。
(三)“以海制陆”的战略构想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当制海权成为海权的核心时,现代海权的实施也必然依靠与其他制权的无缝对接而形成效能倍增态势。美国在《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中对“以海制陆”思想如此阐述:海上干涉和控制路上事务是“以海制陆”的最终目标。
三、中国海军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安全环境杂化与软、硬实力并举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强大的海权,用以维护自身利益,保卫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从而实现大国应有的担当。中国海军是中国海洋战略力量的关键,更是中国发展自身强大海权的关键。海权是海军运用的结果,是海军战略的产物;海军是海权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实现海权的根本条件。但目前海军发展不仅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而且自身也还存在短板。
(一)日益复杂的安全环境对海军发展形成牵制
中国陆海邻国众多,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周边安全环境形势严峻。中国所处的安全环境呈“北稳南动、西缓东急”的态势。在外部安全众多威胁中,尤以西方军事强国为甚。21世纪以来,快速崛起的亚太新兴经济体冲击着传统的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体系,美国2008年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逐渐把强化亚太战略作为其国内经济复活的关键和外交事务的重心。2011年成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的第一年,某些亚洲国家企图在“骑墙”战略中获益。美国重返亚洲的动机十分明显,它想一边分享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的收益,一边遏制中国的崛起及对美国造成的所谓的威胁。美国于2011年力推的TPP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期间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动彰显了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
(二)中国海军战略意识被动
中国海军自建立起,始终是作为陆军的附属军种,其主要作用是掩护和配合陆地作战,扩大陆地防御纵深,不是作为一支独立军种去为夺取制海权采取作战行动,更谈不上海上兵力的投送。这种战略意识和定位导致海军建设发展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海军舰艇结构不够均衡,战场生存能力存疑。二是海军兵力编制不够合理。各舰队分割至不同海域,违背集中兵力这一军事兵法准则;舰队被迫压缩于第一岛链内,难以有效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海军防御意识被动制约了中国海权的发展。当然,随着2012年9月25日“辽宁”号航空母舰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同年11月26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成功起降,中国海权以及中国海军已经进入航母时代,意味着海军结构正在由以潜艇为中心向以大型水面舰艇为核心转变,由近海防御型的黄水海军向远海攻防型的蓝水海军转变。
(三)中国海军发展的战略转型:蓝水战略下的软硬实力并举
2008年,随着中国海军远洋护航行动的开展,解放军报评价说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是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也是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当2008年被誉为中国海军“元年”,其“蓝水战略”也预示着未来海军发展必须强化海权意识,主权作为,把海军的战略发展提高到维护国家利益的国家战略层面。外以文化、外交彰显海军的软实力,内以提高海军远洋作战的硬实力,全面推进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软实力在“大战略”层面上表现为一种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智慧,而硬实力才是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海军建设需要做到,一是优化海军的力量结构。海军力量结构是通过海军下辖不同功能军舰舰种构成的调整来体现,而海军的战略取向及其能力又是通过这样的力量结构来发挥作用的。二是提高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海军整体作战效能。今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及已经席卷全球的新军事革命雄辩地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而这种信息化作战能力在海军军种得以体现为形成整体作战效能,且能与其他军种作战形成无缝对接,真正达成一体作战的能力。
从“海防赛防之争”到“蓝水战略”,中国经历了由陆权到海权的转变,海军发展也经历了由封闭到开放的波折过程。中国必须集中力量推进海军建设,提高国防资源使用效益,将有限的国防资源合理地配置于海军建设,建立国家占有主导地位的海权。海军发展对未来中国新军事变革,维护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利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2
1 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经济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作为人类的普遍原则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于我们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计划经济国家, 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必然要面对经济和政治在转轨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要在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旗帜下, 沉着应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下, 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它的参与者而非监督者———政府。所以, 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 目标就是建立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所有制经济体制。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督者, 有必要也有义务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经济体制, 逐步建立适应发达市场经济的先进所有制制度。
无论是有着农业背景的前任温家宝总理, 还是现任的李克强总理, 无不对我国现在的“三农”问题痛心疾首。2007年来自农北大县湖北省监利的一个普通的乡党委书记, 因为上书总理“三农”问题而全国闻名。可见, 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微不足道, 但是农业作为新中国经济的母乳, 其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必须得到最大的关注, 这也是我将“三农”问题放在第二讨论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 照搬苏联的经济体制, 依靠农业的产值来发展经济。几十年来, 我们的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但是, 农民兄弟默默忍受着工农差距。在发达国家甚至是很多发展中国家, 政府都会对农业进行补贴, 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也应借鉴这一经验。前任温总理, 已经对三农问题做出重大改变, 取消农业税, 实行农业补贴, 大规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已经使“三农”发展步入一个黄金期, 我们有理由相信, 我们新任总理, 更会将更大的精力投入“三农”问题上, 将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2 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军事方面
中国未来的国防发展重心, 应以海陆空三军立体联合整体防御全方位发展为主, 在此基础上, 重点大力建设推动中国的海军空军发展。
从进入2013年以后, 我国领土主权问题, 到了三十多年以来最尖锐的时刻, 这背后, 不仅仅是对中国主权的藐视, 也不仅仅是直接经济资源利益的争夺, 更是意图通过战争来拖缓我国的现代化的发展脚步, 打垮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获得的成果。但是, 2013是一个非凡之年, 它是新一轮全球领导集团排位战的开始, 谁能在这一轮的排位战之中上位, 将保证未来三十年的发展顺畅, 所以值此攸关时刻, 中国不能后退。处于如此进退两难之境, 我党高层决心明确, 势必在这轮竟争中, 披荆斩棘, 勇冠高峰。
对于十八大之后的新的军事战略, 从“辽宁舰”的下水和珠海航展就可窥一斑, 中国固守了六十年的防御战略有可能打破, 我国一直是陆战之王, 但是最近几年的形式, 逼迫我国不得不改变战略方针。首先, 美国在二十多年的蚕食外交策略过程中, 逐渐对中国完成了合围, 而且现在中国的领海问题, 有可能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契机, 如若开战, 中国在东南方向, 并没有战略缓冲区, 一切战事无可避免的要在沿海本土进行, 而那又是我国的经济重镇, 所以很可能将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损坏。那么加强海军和空军建设变成了重中之重, 把御敌于国门之外变成御敌于千里之外, 保证我国本土的生产发展不受影响。航母战斗群是海上长城, 浮动的军事基地, 发展航母绝对是保证我国的本土安全的必要之举。而且海军与空军的发展, 不仅是为了应对未来大战的需要, 更是对近期纠纷的武力遏制, 如果我国收回了纠纷岛屿, 那么我国的战略缓冲区就得到了扩大, 对大陆安全是一个保障。所以未来的军事战略将以发展海军为主, 空军和导弹部队辅导海军作战, 我国将从固守本土的策略转变为打出去的战略, 参加全球霸主的争夺, 这一切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做保障, 只有强有力的国防, 才能有国内安定繁荣的发展。无论如何, 我们相信党中央高瞻远瞩, 新常委班子必将继往开来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我们只需听从党中央的号召, 团结一致, 到了不得不战的时候, 全民皆兵, 誓死追随党中央与敌寇奋战到底。
3 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之外交方面
当今, 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 周边是首要, 大国是关键,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我觉得我国仍应坚持自己之前在外交上的定位永远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并继续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基础去发展外交。
当前国际形势, 本着周边是首要的原则。台湾问题, 作为内部问题, 这些年, 一直在和平有顾虑的稳步发展, 统一是大势所趋, 而和平统一又是全国人民意愿的体现, 有根有源, 有理有据, 只要我国不断强大, 台湾和平统一是必然之势。
其实, 本人觉得, 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 并不足为虑, 长期优越的发展条件以及先天的政治条件, 注定美国在军事的行动上是畏首畏脚的, 毛主席之前说过的纸老虎, 无疑对其形容的非常贴切。而让人忧虑的其实是我国南北两点, 北有俄罗斯, 南有日本, 印度。俄罗斯, 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其民族也素有战斗的民族之称, 而最可怕的是, 俄罗斯无论在军事, 政治, 地域上都能输得起。与俄罗斯相处, 才是我国和平崛起不受制衡的一个关键点。反观印度, 中国历来都与其有历史遗留问题, 并且印度拥有世界第二的人口, 甚至有超过中国的可能, 且与我国接壤, 观察印度这几年发展的事态, 大有提防和遏制中国的趋势, 并且印度拥有心里阴影, 都曾为世界文明古国, 人口众多, 且都在近代多灾多难, 饱受战争欺压之苦, 中国近代的速度崛起, 无可避免的对印度造成内心的压制, 况且我国素在巴印问题, 一直支持巴基斯坦, 无疑增加了隔膜。而当今世界, 美国, 日本无不是利用这点, 拉拢印度, 设想, 一旦有战事, 印度与我国接壤, 并可以提供能源及场地后援支持, 印度也属于核武器国家, 所以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 我觉得比当下和美国, 日本, 更为迫切和现实。谈到日本, 日本近来虽有想重回世界强国的打算, 但是日本民族是个精明的民族同样也是现实的民族, 而且与我国有数不断理还乱的历史问题, 所以, 对于日本的外交, 保持威而不欺, 只有强硬才能让我国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城商行未来发展战略 篇3
在迅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中国银行业一直在积极发展和提高自身能力,以达到相应银行业务标准,来适应在中国本土经济和全球经济中发展的需要。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银行业实现的利润相当可观——中国城市商业银行2009年总资产达到近6万亿元人民币,过去数年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达20%多。
但不容忽视的是,城市商业银行未来面对着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挑战,这些严峻和紧迫的挑战,促使城商行要及时有效地调整战略,以适应新变化,不然就很容易失去竞争力而被市场淘汰。面对着挑战下的众多选择,城商行在积极调整战略来保持长期发展和盈利时,应该遵循一些战略制定原则。
城商行面对的挑战
城商行的挑战既来自于自身,也来自于外界。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城商行容易忽视高增长掩盖下的一些潜在危机。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和财务政策变动会使长期利润率变得不稳定,以至盈利率降低的可能性大增。
而且,多数城商行在转型为区域/全国性银行的过程中,太过重视网络和规模扩张, 往往盲目投资开展多项多元化措施并进入全国市场,在业务和区域两个维度上进行扩张,而未对提升生产力和利润水平给予足够重视。
与此同时,城商行大多是简单模仿大型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的运营和发展模式,却并没有注意吸取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以及学习他们从自身特殊性出发建立的独特经营优势。例如,城商行模仿大银行在早期发展时的做法,以分行为管理和行政中心来开展业务和管理风险,但大型银行的近期发展方向是集中中后台运营并提升产品和业务发展的垂直化管理。城商行在扩张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同样的过程,而应考虑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联网的平台,来集中管理风险和进行业务操作。
中国城商行是否做好了准备?
以下来看几个潜在问题:
1. 加息给利润率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央行不断加息和放宽存款利率,城商行面对着比大银行更强的净息差压力。城商行的储户存款结构倾向于依赖期限较长的大额或企业存款,往往缺少庞大的零售客户群。这导致城商行在存款利率的竞价中,敏感度会大于大型银行,后者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和议价能力, 以及可观的活期存款规模。
2. 城商行现有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
在现有经济增长模式下,许多城商行依靠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以及与地方中小企业的紧密联系,以低成本投入换取了规模的快速成长。但在城商行进行区域和全国性扩张的过程中,与本地政府和企业关系对扩张的帮助不大。在其他地区成长更多地有赖于银行优化其整体盈利和经营模式,方能在陌生的区域赢得一席之地。
3. 跨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
在城商行进行区域和全国性扩张的过程中,原有的本地成功经验并不能保证在其他地区也取得成功。一味模仿大银行遍地开花不是最佳战略,要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更要认清他们的特殊性,以适合自身的模式来发展。不同区域性之间的差异很大,无论是客户需求,地方政策还是各地的市场特点。银行在新区域开展业务之前,应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发现并利用扩张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再谋求发展。这方面的战略方案往往要做出权衡:是向几个地区扩张进而覆盖全国,还是重点关注一个经济特区,集中投资相邻地区从而站稳脚跟。
4. 金融危机带来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改革
近年的数据显示,由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长超出了资本增长,几乎所有中国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在减少。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有所好转,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过去的教训应该提高警惕,尤其是对于更关注资产规模增长而非资产质量提升的城商行来说,忽视教训有可能导致更高减值损失,使银行收益率降低,甚至出现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促使银行业对资本和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为此,中国银监会致力于加紧清理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并增加了对小银行的资本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全部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影响不会立即显现,但潜在的、更细致的风险加权资产计算准则和更严格的资本要求即将实施。这些改革会迫使城商行增加投资,以提高其风险管理能力。
制定成功战略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城商行应该有步骤地合理调整战略。笔者认为以下框架是制定战略时不能忽略的。
1. 银行需要明确目标和愿景
银行的愿景和未来3年的目标是什么?银行的定位,和四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其他城商行有何区别?笔者建议考虑以下几种选择:
a. 扩展成一家全国性银行
这可能更适合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建设有全面产品和服务的全国综合操作平台,这往往意味着对其他规模较小的银行进行兼并、收购,从而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市场占有率。
b. 专注于企业银行业务
可以将一个或几个区域作为重点。选择这个定位的主要理由,是捕捉相对有吸引力的企业贷款和融资业务,以及参与低风险的银团贷款业务,从而在中国银行业市场获得有吸引力的净息差。此外,由于有更多优质企业将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开发一个真正的综合业务平台(包括现金管理、固定收益债券承销等),将有效提高竞争力。由于将重点放在与公司客户和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上,银行应重点投资发展与批发银行相关的核心能力,收紧用于网点扩张的资本投资。
c. 以区域为重点的中小企业银行
以本地城市和周边地区为中心。中小企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银行需要一个比普通城商行更灵活的商业模式。银行可以借助本地优势,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更灵活的产品开发方针和程序及评审流程,针对大银行的劣势短板,更有效地与之开展竞争。
d. 以区域为重点的零售银行
尽管大部分城商行的零售业务都很落后,风险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和人才,但是他们了解当地市场,具有深厚的客户基础,能更好地与当地客户进行沟通。零售存款也是一个稳定而便宜的资本来源。竞争的关键是建立灵活性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零售网络。
2. 确定核心
在明确目标和愿景之后,下一步是寻找发展途径,选择核心的业务和市场,这涉及三个主要原则:
a.明确并专注于自己的核心市场,对相应投资管理和资源分配做好计划。
b.设计不同地域和业务领域发展所需的客户关系组合,作业流程和品牌定位。
c.退出或放弃不适合战略目标或投资组合的地区市场或业务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关键问题的分析,选择可行的核心业务组合。如图所示概述了关键问题和所需权衡。大多数银行向所有高增长的经济特区进行扩张,而未询问回答背后的原因也未深思熟虑做出权衡取舍。比如,一家已立足长三角地区的城商行与其踌躇满志地考虑进入渤海湾、北京和珠三角地区,更应将财务和管理资源用于扩大在当地市场的网点和客户群及提升能力。
在贝恩调查的全球1750家公司当中,只有11%可以长期保持价值增长,其中将近80%的公司可持续增长基础是专注于单一且强劲的核心业务,而不是过渡扩张到多个产品和市场。
3. 组织和经营模式优化
在明确战略目标和核心业务之后,银行需要优化经营模式来保证各个环节支持共同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下几部分的调整不可忽略: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
a. 配合核心业务和战略的组织结构优化
梳理总行、分行及支行的角色及责任分配,平衡总行分行和业务线之间权责分工的矩阵组织,建立分行并提高人员能力。没有合理的职能分工和资源分配,银行运营效率会降低,甚至不能成功地执行计划。传统的“一把手”模式中,分行行长独掌大部分的决策权,这可能会导致在战略执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与总行脱节。
b. 风险管理模式和实力提高
从全球到中国,对风险管理的要求都在提高。董事会、管理层及分行间应该就风险头寸分配及风控政策达成一致,确认银行是否具备有竞争力的审批流程及定价能力,来适应发展需求。一线员工及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密切合作,银行应尽快投入资源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c. 建立高收益、可复制的集中业务流程模式
传统的以分支行为中心的业务操作模式将不适用于高效的业务发展。它们应建立集中平台来管理业务活动。在制定区域扩张战略时,银行应考虑现有业务流程模式是否最有效率,是否可复制到其他区域。前中后台的运营流程,从业务安排的角度来看是否协同一致,是否支持前台对客户的服务,能否在区域扩张中保持标准模式和复制性。■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4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6年世界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6年世界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医药保健品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医药保健品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2016年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分析
一、2016年全球医药保健品需求分析
二、2016年全球医药保健品产销分析
三、2016年中外医药保健品市场对比 第二章 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
一、医药保健品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三、医药保健品市场消费层次分析
四、我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11-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运行分析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第四节 对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医药保健品市场特点
二、医药保健品市场分析
三、医药保健品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医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医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三章 201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201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动态分析
一、医药保健品行业新动态
二、医药保健品主要品牌动态
三、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者需求新动态
第二节 201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运营格局分析
一、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2015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价格分析
一、热销品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四章 医药保健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二节 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绩效分析
一、2016年行业产销能力
二、2016年行业规模情况
三、2016年行业盈利能力
四、2016年行业经营发展能力
五、2016年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五章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市场分析 第一节 医药保健品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一、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变化
二、医药保健品行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三、2016年医药保健品品牌市场消费需求分析 第二节 医药保健品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一、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特点
二、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分析
三、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四、医药保健品行业消费的市场变化
五、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方向
第三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产品的品牌市场调查
一、消费者对行业品牌认知度宏观调查
二、消费者对行业产品的品牌偏好调查
三、消费者对行业品牌的首要认知渠道
四、消费者经常购买的品牌调查
五、医药保健品行业品牌忠诚度调查
六、医药保健品行业品牌市场占有率调查
七、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调研
第六章 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宏观分析
一、主要观点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整体市场关注度
第二节 2015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微观分析
一、品牌关注度格局
二、产品关注度调查
三、不同价位关注度
第七章 医药保健品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意义 第八章 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第二节 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集中度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程度
三、2016年医药保健品企业与品牌数量
四、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2011-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1-2016年国内外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1-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分析 第九章 医药保健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医药保健品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医药保健品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市场竞争趋势
二、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三、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第四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第十章 重点医药保健品企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A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二节 B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略 第三节 C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四节 D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五节 E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六节 F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七节 G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八节 H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5-2016年经营状况
四、2016-2021年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前景与机遇分析
一、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前景
二、我国医药保健品发展机遇分析
三、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机遇分析 第二节 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6年医药保健品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6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空间
四、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产业政策趋向
五、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技术革新趋势
六、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价格走势分析
七、2016-2021年国际环境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影响 第十二章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广阔
二、竞争格局变化
三、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
第二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牌格局趋势
二、渠道分布趋势
三、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对我国医药保健品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医药保健品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医药保健品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医药保健品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医药保健品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十三章 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医药保健品需求与消费预测
一、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产品消费预测
二、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供给预测
二、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产量预测
三、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需求预测
四、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供需平衡预测
五、2016-2021年中国医药保健品产品价格预测
六、2016-2021年主要医药保健品产品进出口预测 第三节 影响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6-2021年影响医药保健品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6-2021年影响医药保健品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6-2021年影响医药保健品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医药保健品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2016-2021年医药保健品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智博睿投资建议 第一节 行业研究结论 第二节 行业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医药保健品产业链分析 图表: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规模 图表:国际医药保健品生命周期 图表:中国GDP增长情况 图表:中国CPI增长情况 图表:中国人口数及其构成 图表:中国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表: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产销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利润总额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需求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需求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成本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成本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管理费用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管理费用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毛利率及增长情况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毛利率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5-2016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资产负债率及增长对比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资产预测图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需求预测图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利润总额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医药保健品行业资产预测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5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界定和分类 第一节 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行业基本特点 第三节 行业分类
第二章 2015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第一节 全球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现状
二、全球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趋势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二、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 第二节 宏观政策环境 第三节 国际贸易环境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政策环境 第五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技术环境 第二部分 行业市场分析
第四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 市场规模
一、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二、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饱和度
三、影响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四、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第二节 市场结构 第三节 市场特点
一、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二、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的影响
三、差异化分析
第五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区域市场分布状况
第二节 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第三节 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第六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生产分析 第一节 产能产量分析
一、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
二、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能及增速
三、影响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
四、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第二节 区域生产分析
一、中药材金龟莲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二、重点省市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生产状况 第三节 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一、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二、影响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三、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第七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品价格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产品价格特征
第二节 国内中药材金龟莲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 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中药材金龟莲产品价格的因素 第四节 主流厂商中药材金龟莲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 第五节 中药材金龟莲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第三部分 关联产业分析
第八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细分行业概述 第一节 主要中药材金龟莲细分行业 第二节 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三节 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第九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下游用户分析 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 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十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替代品分析 第一节 替代品种类 第二节 替代品对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的影响 第三节 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 行业深度分析
第十一章 2015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家政策导向 第二节 关联行业发展 第三节 行业技术发展 第四节 行业竞争状况 第五节 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十二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渠道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产品主流渠道形式 第二节 各类渠道要素对比 第三节 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
第十三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毛利率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利润率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第五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值利税率
第六节 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十四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成长性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 第五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利润增长分析
第六节 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增长情况预测 第十五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速动比率分析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流动比率分析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第五节 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第十六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
第五节 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营运能力预测 第十七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出口情况分析
一、中药材金龟莲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二、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三、影响中药材金龟莲产品出口的因素
四、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出口形势预测 第二节 进口情况分析
一、中药材金龟莲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二、进口中药材金龟莲产品的品牌结构
三、影响中药材金龟莲产品进口的因素
四、2016-2021年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进口形势预测 第五部分 行业竞争分析
第十八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 重点中药材金龟莲企业市场份额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集中度 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 第四节 潜在进入者 第五节 替代品威胁 第六节 供应商议价能力 第七节 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第十九章 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主要生产企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述(企业、产品分布)
二、销售渠道与网络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收入、成本、利润)
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五、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六、企业经营能力分析
七、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八、企业发展优势分析 第六部分 行业风险及投资建议
第二十章 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与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环境风险
一、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二、汇率风险
三、宏观经济风险
四、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五、区域经济变化风险
第二节 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政策风险 第四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风险
一、市场供需风险
二、价格风险
三、竞争风险
第二十一章 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用户需求变化预测
二、竞争格局发展预测
三、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四、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 中药材金龟莲企业营销策略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三、促销策略
四、服务策略
五、品牌策略
第三节 中药材金龟莲企业投资机会
一、子行业投资机会
二、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三、产业链投资机会 图表目录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区域结构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需求总量
图表: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需求总量预测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需求集中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需求增长速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市场饱和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给总量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给增长速度 图表: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给量预测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供给集中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量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库存量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主要代理商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16-2021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品价格走势预测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毛利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产值利税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净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资产负债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速动比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流动比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存货周转率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出口地区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对外依存度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投资项目数量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投资项目列表 图表:2015年中国中药材金龟莲行业投资需求关系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6
文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周期性影响相对较小,国内市场增长稳定,同时国际市场需求仍在增加,文具生产行业前景广阔。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文具行业也正在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各种形势,这对文具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具企业只有不断战胜挑战,把握机遇,才能真正实现跨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 利用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必然转化成对企业品牌形象的要求;而日益增加的成本要求文具企业必须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也与企业品牌形象息息相关。同时品牌也是企业与商业渠道议价的重要筹码,目前在城市市场品牌集中度已相对较高,未来城镇和农村市场也将面临品牌洗牌。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这一方面,乐普升公司从产品质量入手,不断深化品牌影响力,成就了“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二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的低成本扩张发展模式已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需要向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变。文具行业是传统行业,更需要变革、创新。作为修正文具的领军企业乐普升多年来不遗余力的加大技术方面的投入,在深入研究文具制造的基础上,对不同材质和功能的文具进行创新,提出“修正就用乐普升”的口号,为消费者提供了满足涂改需求的高品质文具。同时,公司关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强化公司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三 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产品品质
近年来,一些产品的行业标准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有些发展较快的产品没有相应的标准可依,导致了类似达芬奇家具事件的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为此,行业内也在积极提升产品品质,许多文具品牌公司大力配合主管部门共同参加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
四 提升劳动生产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 篇7
南亚地处印度洋交通要道,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以及阿富汗等八个国家。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南亚国家总体上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其中,印度与巴基斯坦一直以来都是与中国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南亚国家。相对于巴基斯坦与中国长期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而言,中印之间的“龙象共舞”则历经了不少波折。由领土争端和地缘政治所引发的问题一直是中印关系之间存留的痼疾。但是,有问题并不代表不能合作。在整个中国的南亚战略中,印度仍然是该地区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在把握未来国际法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积极调整中国南亚战略中的中印关系,就成为了目前中国多边外交整体布局的一个关键点。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实施南亚战略的重大现实与历史意义
(一)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一直都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对于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这些国家而言,农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积极减免该地区国家的农副产品关税,有利于扩大热带水果和罐装蔬菜等其他农副产品在华销量。同时,对于在羊毛、羊皮和牛皮上占有出口优势的印度与阿富汗而言,印度的羊皮夹克由于其款式新颖与价钱便宜,深受中国大陆顾客的喜欢;阿富汗的手工羊毛地毯也因其色彩鲜艳和质地上乘而蜚声内地。可以说,由最初农业经贸上的互惠直接推动现在具有15亿人口的南亚大市场积极实行“以政府引导加企业主导”的市场机制。正是由于上述政策的落实,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互补性日趋加强。举例来说,阿富汗的铁、铜、云母和绿宝石等金属与非金属矿产驰名世界,很多大型的中资国有企业都对开发此类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有,孟加拉国在制造薄钢板上一直都处于南亚地区的领军地位,通过从中国进口部分日用陶器的同时,也秉持“互利共赢”的双边原则,向中国出口薄钢板。尼泊尔虽然是与中国西藏接壤的最不发达的邻国之一,但其在地毯、草药与工艺品加工等方面却具有不可估量的潜质。据香港《文汇报》在2008年4月23日刊登的一条消息说:位于尼泊尔尼中边境尼方一侧的出口加工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尼对华的出口量。同时,许多有实力的中资企业也纷纷对在尼泊尔开发水电以及共建农业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此看来,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发展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二)积极发展与南亚诸国的合作关系是未来中国战略发展的重点之一
中国和南亚的合作如今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期。南亚目前仍有很多地方因为经济与技术的不足而欠缺开发。作为亚洲面积最大,经济水平较高的中国是完全有能力从地缘优势上与南亚诸国之间建立一种“平等互利”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龙象共舞”的中印合作关系在中国南亚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中印关系,英文写作“Sino-Indianrelations”。现代意义上的中印关系是指位于东亚中华民国及其继任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位于南亚印度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二者都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和相邻国家,其关系伴随着冲突与合作。正因为中印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龙象共舞”就被形容成放在关键性位置上的大国关系,这样的大国关系是把握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关键之所在。
(一)从地理位置与资源开发的角度来分析印度在南亚战略中的地位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列居世界第七位。作为地处北半球,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为邻,东与缅甸以及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的国家,印度的矿产资源异常丰富。其中,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的出口量也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到2010年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25.15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1.25亿吨,铝22.35亿吨,铬铁矿1.45亿吨,锰矿石6550万吨,锌589万吨,铜矿352万吨,铅矿136万吨,石灰石684.77亿吨,磷酸盐8100万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天然气697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钻石、钛、钍以及铀等珍惜矿藏。尤其,印度的森林覆盖率高达21.9%。
中印的能源合作自2006年1月12日在北京签署了“加强石油与天然气合作”的备忘录之后,一直处于市场协作阶段。双方能源合作在2012年开启了新的局面。2012年8月24日,印度信实集团旗下的信实电力公司正式向全世界各大媒体发布公告,称已经与中国大唐集团签署了一项初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印度及海外开发和运营电力以及其它能源项目。这项战略性的合作旨在共同开发信实电力在印度尼西亚的煤矿、在印本土与其它市场发电厂运营及其业务维护。由此可见,中印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任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能源合作,能够切实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符合两国以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从经济合作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审视印度在南亚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是世界上第十大经济体。实际上,中国有近4万亿的外汇储备,正在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印度也有宏伟的发展规划和巨大的投资需求。中印经贸合作的领域宽且互补性强,前景一片光明。
就资源配置而言,笔者浅见有以下四点是我们目前积极强化中印合作的主因。第一,中印在2012年11月就签署了一份“铁路合作备忘录”,双方就目前重载铁路,铁路提速以及车站改扩建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果的讨论。印度铁路部门的高级官员也曾实地考察了中国部分铁路线和车站;第二,产业园区合作。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高达9.4亿美元,考虑到两国巨大的经济规模,这远远不能让人满意。所以未来共同开发工业园区有助于提供更好地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投资印度;第三,中孟印缅四国经济走廊的合作在持续加强,最著名的就是BCIM经济走廊的打造。这个经济走廊已成促进中印以及地区经贸合作的良好平台;第四,金融领域。中国愿通过多渠道安排为印度公共和私营项目提供金融支持。据笔者了解,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孟买开设分行并拟在古尔冈开设第二家分行。相信通过提升中印金融合作水平能更好帮助双方企业促进互相投资。
三、站在国际法的角度来理性看待中印关系在中国南亚战略中的作用
在本文的引言部分,笔者曾谈到未来国际法发展的趋势。之所以在中国南亚战略这个版块探讨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与南亚诸国的合作与发展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既然牵涉到经济利益,也就必然涉及到国家利益。经济与国家利益在政治上的反映就是外交,而国家间表达正义诉求的这种外交途径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则依赖双方是否正确把握未来国际法的发展,是否站在必然趋势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或构建双边曾有的合作与战略关系。
(一)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对未来国际法共进趋势的影响
目前,中国与南亚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和趋同性在不断加强,这就使得中国的南亚战略关系到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以及南亚诸国与中国战略协作的共同利益。其实,南亚各国利益模式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本国民族利益—地区共同利益—战略协作利益。在战略协作利益的阶段,中国与南亚诸国间的共同利益既完全不同于国家利益,也不可能仅仅是各国利益的简单加总,而是高于任何利益且深受南亚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利益形式。因此,南亚战略协作利益理念的出现不仅是中国与南亚社会发展形式的共同需要,而且也是一种必然发展的趋势。由此可见,未来国际法共进的趋势就必须考虑到这种具体实践,融入自身的演化发展之中。
共进国际法的实质就是各主权国家在平等、民主和自愿的基础上,为了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签订的,世界各主权国家或地区都遵守、认同并履行,能够实现国际社会真正的平等和公平。正是基于上述精神,共进国际法的立法参与者更加广泛,充分考虑各个国家的权利,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当今的中国与南亚需要在话语权上得到相互尊重。为了维护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各个国家要尊重彼此的权利并认真履行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二)如何借助国际法发展的实质来推进中国南亚战略下的“龙象共舞”
第一,通过“共进”与“平等”的法治精神原则确保双边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和南亚是当今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与地区之一。近十年的经济平均增速都在5%以上,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可以说,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中印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其外贸关系完全可以站在“共进”与“平等”的立场上,规避由政治问题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毕竟,主权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有恪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在尊重彼此主权利益的前提下,“龙象共舞”才有意义。
第二,运用“差别责任”原则重新定位南亚战略的“龙象共舞”。“差别责任原则”从表面上看是违反了法律不差别对待主体的重要原则,但经仔细分析后便会发现,
“差别责任原则”实际在国际法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原则把一国的能力与其责任连结在一起,这样就对能力相对较小的国家如尼泊尔和不丹等降低要求,而对能力相对较高的国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等提高要求。换而言之,把一国过去的行为与其责任连结在一起,便能够在外交途径上做到策略性的“惩罚”得当。
第三,以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早在2006年的时候,中国就成立了“南亚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以理事会为平台,积极开展对南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中印双方可以参照此模式,推荐本国有实力的企业加强合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牵扯到能源、矿产,尤其是海洋权益方面的合作时,以“人类为本”的发展理念还要催生出一些新的如海洋法中的国际海底制度、最严重国际罪行的确立与惩处制度等,确保国家与民族根本利益不受侵害。
参考文献
[1]高婕.浅析目前中国与南亚的经贸合作[J]北京外国语大学书报资料,2014.8
[2]曹阳,林荫.中国在南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
[3]蔡冰冰.新世纪中国在南亚战略上的发展与选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10
[4]范晓婷.新世纪印度能源外交下的南亚局势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5]刘蕊,徐鹏飞.中印经济未来十年内投资走向的研究[M].上海商务出版社,2009.12
[6]李玉东,潘晓娜.浅析当今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16).
混血战略:中国企业的未来出路 篇8
现在很多人都在议论:“中国出现了国进民退,到底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两点。
首先,如果我们现在简单地推进市场化,以我们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我们的产业控制能力,事实上肯定会全线溃败。而如果我们现在简单地推进民营化,事实上是再一次地沦陷和拉美化。那么,能不能依靠民营企业担负起民族产业振兴的重大职责,等它做大了以后,再来和国际企业竞争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没有。因为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然是逐利的,所以不会讲政治。
逐利未必错,但是放在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的话,不讲政治一定是错的。唯有国家主导的国有企业战略甚至国进民退,才有可能培养内部冠军。内部培养的国有冠军,在适当时候再整体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血缘多元化再来和国际公司竞争,这才是有可能改变竞争格局的一种路径。
其次,中国今天的繁荣事实上是以大量民营企业“试错式”发展为根基的。虽然政府有形的手在中间起了很多作用,但毕竟是由民营经济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我们目前形成了一种繁荣的局面,但是骨子里国家产业结构的错乱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要抓住2020年之前这一段战略转型的机遇。在2020年之前,中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头号竞争者,我们至少还有一段喘气的机会。利用这个时间,推进内部产业整合,以央企及一些大的国企为引导,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基干产业,甚至形成基干产业加科技、加金融的模式,这是必然的选择。也因此,在观察研究国企近些年所进行的集团战略的一些模式时,我们必须带着这个背景来思考一些问题。
作为后发型国家里面的大企业,我们不能再仅仅简单地靠找缝隙、找商机而生存了,拾人牙惠是撑不起我们这个大国的发展需要的。既然大商机、大的生意机会早就让前面的饿虎叼走了,我们就要用一种结构设计去战胜别人。别人是靠着各个子公司分别去赚钱,那么我们要把它们绑成一个航空母舰,用结构去把对方冲散。在这方面,日本有丰富的经验。日式综合性商社运作模式
日本综合性商社的运作模式可以和艾滋病病毒媲美。艾滋病病毒有个特点,一旦潜入到人体或者动物身上以后,就会把自己注射到蛋白质里去,把蛋白质变成自己的架构,然后不断地把身边的蛋白质同化成艾滋病病毒。到目前为止,艾滋病的病理是最复杂的,它作为一种病毒,是地球上最聪明的,目前还不可战胜。
日本的综合性商社,一般由三块构成。第一块是实业,和全世界所有公司毫无二致,比如三菱汽车、三菱重工、三菱化工。第二块是金融,如保险、证券、银行、期货、信托、融资租赁等业务。很显然,金融板块可以给实业板块提供很多支持,小到贷款,大到质押抵押、发债等商业银行的功能。第三块就是贸易公司。贸易是日本综合性商社的核心,功能非常强大,除了出口、转口、进口业务外,他们还做投行业务。如果发现某一个公司非常好,商社就会投资,或者买断产品、独家代理,或者炒作一种产品,或者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开发以后委托加工。商社极力寻找贸易和实业、金融之间的交叉地带,想尽一切办法,把本商社所有的功能、所有的资源,进行资产极大化。
产融贸三者结合在一起之后,便产生巨大的力量。其他国家的商社或贸易公司,完全打不过日本的商社,就是这个道理。日本商社,可以参与军火、高档军火产品的开发,又可以对具体的生活产品如方便面进行开发;既可以搞旅游,从而推动某个旅游产品或旅游线路的兴旺,也可以去囤积某国的原材料、矿产,在原材料、矿产的囤积过程中高额获利。
整个日本的铁矿石,就是由三井和伊藤中两家企业全部垄断,没有第三家公司可以进口。这两家企业同时在拥有富铁矿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矿山公司中投资,并和这些矿山公司构成这样一种关系:日本进口铁矿石,如果铁矿石价格太贵,令日本的钢铁企业受损,那么贸易公司就匀一点利润给钢铁企业。反过来说,铁矿石价格跌下来,贸易公司没赚钱,钢铁公司也会匀一点利润给贸易公司。
综合性商社不仅促进公司实体产品的销售、金融产品的研发,而且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为实体和金融提供现金流。商社大量产生现金流,一年数以千亿计的贸易量,不追求利润,追求现金流就够了。当然,日本新型的综合性商社,还产生了第四块功能,就是股权投资、私募投资等功能。这些功能以前是嫁接在商业银行,嫁接在实体,包括贸易板块,现在把它单独列出来。日本的这种综合性商社结构,深刻渗透在日本社会的肌体里。日本本身也就像一个公司一样在运作。
隐性国家主权基金
日本的综合性商社,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一个集团,叫三井集团或者三菱集团。事实不是这样的。综合性商社一般由五到六个核心公司交叉持股构成。任何一个公司持有自己的股份,也就10%~20%,而由其他公司持有80%~90%。从全世界来讲,这种经济结构是最稳定的。任何一个公司要吃三菱重工是吃不下来的,因为三菱重工只持有自己10%或20%的股份,剩下的由其他部分构成。如果你想把三菱重工吃下来,换言之,至少要吃到整个三菱系50%以上的股份,代价是不可想象的。
从全世界来看,金字塔结构最不安全的地方就在于,如果把金字塔最上面那家公司吞并了,那么它下面所有公司的股权,就会被顺带吃掉。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资本主义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母公司的一块钱,最终可以放大到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玄孙公司的两千块钱或两万块钱。所以,西方经济的不牢靠就在于,只要金字塔顶尖最上面那家公司被吃下来了,下面的公司就全部被吃走了。而日本的六大财团之间,还相互持股。比如说三菱由几个主要板块构成,不同板块有不同比例的股份,还被其他公司、其他财团所持有,这就让企图并购的人很恼火。除非你把整个日本买下来,否则不可能真正控制日本的某一家公司。
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有全世界最封闭的产业架构和产业体系。由于产权结构过于复杂,外国人搞不清楚,因此导致了日本到现在都一直一蹶不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日本这种产业状况和产权结构非常健康。经济衰退了,日本仍然可以利用巨大的资本在全世界进行横向并购,在若干企业里面,以隐性主权基金的方式,支持日本企业的发展。隐性主权基金以这种形式存在,比如说日本政府委托日立和GE在核电厂合作,委托三菱重工和阿法海在核电上合作。
中国企业未来的出路
中国企业对外面临的国际环境空前复杂,全球化进程高度风险化、金融化、政治化和信息化,对内面临国家发展模式更迭,政治周期、金融周期、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大交错,国企变革攻坚、民企发展大转型共生的复杂的经营环境。所以,未来从央企、国企层面,会出现一种非常强、非常新的集团战略——混血战略。
未来很多央企会采用这种方式。母公司是国有独资,二级子公司仍然可能是国有控股,但在二级公司中会有外资民营的出资,甚至对方控股,而在三级公司中将大量出现民营、外资控股。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推荐阅读:
中国未来发展战略12-09
中国本土零售业的未来发展战略10-13
中国动漫未来发展06-17
中国未来发展潜力10-11
中国未来服装发展趋势08-28
中国未来发展方向08-16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05-24
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前景07-28
中国建设银行未来发展12-07
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未来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