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共6篇)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1
经过周密的准备,在各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满载着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智能城市》杂志终如一棵生机勃勃的树苗,破土而出!
创刊之前,刊名备选为《智能城市》及《智慧城市》。最终的刊名选定颇费周章。“智能城市”是把基于感应器的物联网和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快速计算分析处理,对网内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特别是对交通、能源、商业、安全、医疗等公共行业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的城市发展类型。“智能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对于拥有广大农村人口的中国城市而言,建设“智能城市”就是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有机融合发展。综上,“智能城市”更适合表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智能化发展。据此,最终杂志名称《智能城市》一锤定音。
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行业信息化市场保持了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300个以上城市已提出了具体的智能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智能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对智能城市建设的方法做创新性探索。同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智能城市”的理解不够深刻,“智能城市”的精髓有待探索;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差异化也应予以思考,否则也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中央部委与省市政府,组织产学研用部门联合进行有关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教育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的研究,积极促进组织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并在一批试点城市推广;组织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会科学院、行业、地区科研院所及高校力量分工协作,尽快研究制定智能城市顶层设计规范和参考文本,制定有关技术标准、设计和验收规范,以指导我国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一座智能的城市,将有力地推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将进入新的模式,企业发展将获得更加良好的环境,居民生活将更加便利与和谐……
《智能城市》杂志作为自主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将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为智能城市建设相关领域科技成果的传播、交流、转化和应用提供广阔的平台,成为科技自主创新中心和孵化基地。通过大力发掘、组织原创性科技稿件,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推动产学研链的形成。
《智能城市》这棵小树将在大家共同的呵护下长成参天大树,为新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建设打造一片阴凉。它的诞生,将掀开中国城市未来的篇章!
读者来函及建言请寄it-city@qq.com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2
人物简介
1984年, 张瑞敏临危受命, 出任海尔的前身、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拉开了海尔创业的序幕。在28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中, 张瑞敏以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超前战略决策带领海尔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 (2012年) 的全球化企业。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 (Euromonitor) 统计, 海尔已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2012年, 美国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评选的2012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中, 海尔排名第八, 是唯一进入前十的来自中国的企业。
张瑞敏认为, 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 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创业28年来, 张瑞敏始终以用户为中心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都抓住时代机遇进行战略创新。上世纪八十年代, 海尔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 实施名牌战略, 通过“砸冰箱”砸醒员工质量意识, 创出冰箱名牌;九十年代, 海尔抓住兼并重组的机遇, 实施多元化战略, 通过OEC管理法和企业文化的输出, 创造“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经典案例, 从一个冰箱名牌拓展至家电领域的名牌群;进入二十一世纪, 海尔抓住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机遇, 实施国际化战略, 没有依赖国内低成本的优势单纯出口创汇, 而是到海外设厂本土化发展, 建立“本土化研发、本土化制造、本土化营销”三位一体的体系, 创造海外用户价值, 创出海尔的国际化名牌;互联网时代, 海尔抓住网络时代需求个性化、碎片化的机遇, 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 通过企业和商业模式的两个转型, 即从卖产品到服务、从传统发展模式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转型, 创造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品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世界正在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张瑞敏应时而变, 启动了海尔的第五个发展战略——网络化战略, 通过打造网络化的企业应对网络化的市场。
海尔持续创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 张瑞敏确立的以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实践中, 张瑞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 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 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 张瑞敏在管理领域的不断创新赢得全球管理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美国哈佛大学 (HARVARD) 、西班牙IESE等著名商学院均把海尔管理案例写进教材, 海尔的管理探索越来越成为世界的财富。在互联网时代, 张瑞敏的管理思维再次突破传统西方管理的桎梏, 提出并在海尔实践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通过搭建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的机制平台, 推进员工自主经营, 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西方管理理论界、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张瑞敏在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突破给予高度认可。沃顿商学院、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等机构的学者和实践者甚至亲自参与到海尔的管理探索中。
在带领海尔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 张瑞敏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 积极投身教育、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真情回馈社会, 致力于环境友好, 谋求可持续发展。张瑞敏以其创造全球化海尔品牌和创新管理模式的卓著成就赢得世界性的广泛赞誉。
创业历程
名牌战略阶段 (1984年—1991年)
■观念: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 以”要么不干, 要干就要争第一”的观念, 为用户提供当时最渴望的高质量产品的体验。
张瑞敏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 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观念, 以为用户提供当时最渴望的高质量产品体验为目标。当时抓住改革开放机遇的企业非常多, 但以这种观念去干的并不多, 很多人觉得原来设备差, 现在引进很好的设备, 产品比原来要好得多, 市场又供不应求, 卖就行了。但张瑞敏不这么想, 他当时的目标就是为用户提供最想得到的, 高质量的产品。
■差异化的路径:海尔通过砸冰箱及自主管理班组等活动, 创出一条以提高人的素质而非仅靠引进设备、技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差异化路径。
张瑞敏认为, 要实现战略目标, 得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差异化的路径。当时同行业的路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全力以赴上产量。而海尔走出的差异化路径是:靠提高人的素质来提高竞争力, 而不是仅仅依靠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当时典型的事件就是砸冰箱, 张瑞敏带头砸毁了76台不合格冰箱, 在那个物资短缺, 冰箱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 他的举动曾让很多人不解。张瑞敏说, 砸冰箱砸的是一种观念, 砸醒员工的质量意识。
■海尔成果:从市场角度来看, 1988年, 海尔获得了冰箱行业第一枚金牌。
当时在中国金牌是非常难得的荣誉, 老百姓的关注度非常高。这枚金牌对当时海尔在行业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990年, 海尔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 1991年又获得全国十大驰名商标。从管理的角度看, 1990年, 海尔获得国家级的奖励中国企业管理金马奖。同时期, 张瑞敏带领海尔开始推行自主管理班组, 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做自主管理, 与海尔今天推进的自主经营体一脉相承。
■经典创业故事:砸冰箱
1985年, 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 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 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 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 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 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听闻此言, 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 那时候别说“毁”东西, 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 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 别说正品, 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 大家“心疼”啊!当时, 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 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 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 否则今天是76台, 明天就可以是760台、7600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 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 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 就是一柄大锤, 伴随着那阵阵巨响, 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 在家电行业, 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 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
多元化战略阶段 (1991年—1998年)
■观念:抓住南巡讲话的机遇, 以制造多元化高质量产品的观念, 为用户提供所希望的系列白电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这一时期, 张瑞敏抓住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机遇, 积极进行企业兼并和工业园的建设。当时, 海尔兼并了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在内的多个企业, 有的甚至是跨所有制兼并。通过兼并, 海尔一下进入到了很多领域, 但进入很多领域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张瑞敏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他们所希望的系列白电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差异化的路径:通过进入哈佛的“吃休克鱼”案例的思路兼并18家企业。创出一条靠企业文化, 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的兼并道路。
这一阶段, 张瑞敏实现目标的差异化路径就是被哈佛商学院采用的“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按照这一思路, 海尔兼并了18家企业, 创出一条靠企业文化, 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的兼并道路。张瑞敏提出一个口号:“多换思想少换人, 不换思想就换人”, 注重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改变人的观念。这和很多企业的兼并完全不一样。当时海尔提出要多元化发展时, 受到外界很多质疑, 很多人认为海尔做多元化肯定不行。但张瑞敏觉得本质不在于专业化还是多元化, 本质在于能不能有一个可以给用户提供系列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体系。如果没有, 专业化和多元化都没用。这个时期很多企业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了, 忙于补质量这一课, 顾不上服务体系的建设。而张瑞敏已经提出星级服务了, 后来便有了海尔最有名的服务体系。
■海尔成果:从市场角度来看, 海尔初步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家电工业园。从管理角度看, 1995年海尔日清管理法获得国家管理一等奖。
■经典创业故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5年7月, 青岛市政府决定把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红星电器本来和海尔一样在青岛市是重点企业, 后来由于经营不善, 在海尔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时, 红星电器却亏损1亿多元, 资不抵债。
此时, 在张瑞敏面前摆着一个艰巨任务:如何操作?如何发展?于是, 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器失败于何处?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员工问题?而他认为:“红星的失败, 不是少技术, 也不是少资金, 更不是员工不好, 关键是管理不到位, 职工凝聚力差, 缺乏将现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的灵魂。而海尔员工、干部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形成了海尔文化。因此, 我们当前的紧迫工作就是将海尔文化输入到红星。只要思想认识一致了, 统一了, 一切都好办。文化是企业灵魂, 无形资产可盘活有形资产, 红星必然重生。”
海尔经受住了这个文化兼并成败的考验。在划归第二天, 杨绵绵就率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的管理人员进驻红星, 实施“文化先行”的管理理念。随后, 张瑞敏又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管理心得体会。要求大家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目标是2~3年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 最终是国际名牌。
三个月之后, 企业扭亏为盈, 现在, 海尔洗衣机已经成为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和第一制造商。
1998年3月, “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张瑞敏应邀去哈佛讲这一课, 成为第一位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国际化战略阶段 (1998年—2005年)
■观念:抓住加入WTO的机遇, 以出国创牌而非仅出口创汇的观念。在与国际接轨中, 以三步走的战略倒逼自己。
这个阶段, 张瑞敏在观念上抓住了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以出国创牌, 而非出口创汇的观念确定了海尔的定位。要达到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价值。
■差异化路径:通过南卡设厂及购并意大利工厂暴露出自己的差距。创出一条提高素质成为国际化人才, 以推进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道路。
这个时期, 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 但宁可在国内喝汤也不到国外去啃骨头的观念决定了很多家电企业做定牌, 而不是创牌。当时海尔采取了两个差异化的路径, 一是在美国南卡建厂, 二是购并意大利一家冰箱厂。这两个举措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当时媒体说美国的工厂都到中国来设厂, 海尔反其道而行的跑到美国去设厂, 最后肯定以失败告终。张瑞敏知道, 到美国设厂肯定没有成本的优势, 并购意大利工厂也曾被记者认为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 但实践证明这一决策不但不愚蠢, 反而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决定, 意大利工厂在海尔“三位一体”战略的落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消费者在德国市场上看到的卖得很贵的冰箱就是意大利工厂生产的。
■海尔成果:从市场的角度看, 这7年海尔建立了制造工厂18个, 营销中心17家, 研发中心9家, 形成集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从管理角度看, 张瑞敏创新的市场链管理案例在2000年进入瑞士的洛桑商学院。当时提出让人人成为SBU, 实际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盈利的单位。
■经典创业故事:海尔为何在美国建厂?
1999年, 张瑞敏决定投资3000万美元,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 生产家电。
一石击起千层浪。国内很多人认为海尔是在盲目扩张, 而为其担忧, 甚至不少人明确对此持批评态度。人们批评的依据, 就是美国的优势在于技术领先, 劣势在于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场饱和, 去美国无异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有本杂志以《提醒张瑞敏》为题, 为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担忧。
可是, 海尔决策层却像“下雨打伞”一样认为去美国办厂是理所当然的事。“到美国建厂有风险;但是不到美国建厂是否就没有风险?!”海尔人要在风险中抓机遇。
当然, 敢于冒风险不等于没有预防风险的措施。在这方面, 海尔做了充足预算:
在市场方面, 海尔的理念是“先有市场, 再建工厂”。当时的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经达到50万台, 而实际上达到29万台, 就可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点。
在成本上, 美国劳动力年薪2.5万美元, 中美两地工薪差别达到8~10倍。但海尔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一是中国低工薪优势其实完全被运费抵消了, 而且今后运费有走高的趋势。二是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 就地技术开发。三是可以节省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时间30天, 另外又节省从接订单到生产的30天, 这对生产需求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四是“美国制造”的标签是个卖点, 对美国零售商很有吸引力, 可以平等地与美国企业竞争, 其优势是很大的。
如今在美国, 年轻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牌, 已经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 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国本土的品牌。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起航, 海尔的国际化行动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5年—2012年)
■观念:抓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观念加快走上去的步伐, 争取为全球用户提供白电引领的体验。
这个阶段, 张瑞敏在观念上抓住了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从原来满足大规模制造转变为现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观念, 加快走上去的步伐。从创造用户的角度和创造用户满意体验的角度, 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白电引领的体验。
■差异化的路径:通过零库存即需即供的推进, 并建立社区店, 配以建成的三专店体系, 创立一条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道路。
当行业都在打价格战时, 张瑞敏率先在家电业推进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战略, 建立社区店, 配以建成的三专店体系, 建立一条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道路。要做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也就是用户要就能马上提供, 用户不要也不会形成库存。
在营销体系上, 第三个战略阶段海尔开始建专卖店。当别人还依靠大连锁时, 张瑞敏又进了一步, 建立社区店, 建成三专店。这些体系直接面对用户, 直接满足用户需求, 加上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完全形成一个综合的体系去实现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用户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转型道路。
■海尔成果:从市场角度来看, 建立了五大研发中心, 这些研发中心和原来的9个研发中心完全不一样, 现在是平台型的研发中心。
原来研发中心指的是自己有多么高能力的研发人员, 自己的研发机构就有多么高的能力。现在海尔的研发中心是看能整合到什么样的能力, 就代表研发中心有什么样的能力, 所以这五大研发中心完全是平台型的, 以此形成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另一个市场上的成功就是收购了三洋白电和新西兰国宝级品牌斐雪派克两个资源。从管理角度来看, 海尔及其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多家商学院研究的对象。
■经典创业故事:张瑞敏砸仓库
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开始了, 但在中国市场, 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来, 至少在家电市场还看不出这种迹象。尽管如此, 当时的海尔正在张瑞敏的主导下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 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 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2008年8月28日, 海尔历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 张瑞敏再一次举起他那把“大锤”, 这一次, 他要砸的不是冰箱, 而是仓库。
当张瑞敏及海尔决策层提出要取消DC库 (海尔在各工贸公司设立的物流仓库) 的时候, 整个市场的人员都炸锅了。市场人员直接说: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市场形势那么差, 有仓库都未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更别说取消仓库了。要是取消仓库的话, 销售肯定要大幅下降。
客户的反应也非常大。一位海尔的老客户、也是大客户给海尔反映:“你们要取消仓库, 大方向我们认可, 但你们这样做是违约的。”因为按照经销合同, 客户是在当地的海尔仓库提货。现在没了仓库, 给客户造成了交货不及时的麻烦。
张瑞敏和他的决策层顶住压力, 做法是:卖不出去就停下来, 停下来怎么办?停下来倒逼企业内部的体系。为了不让变革的成本影响到客户, 海尔改变了自己的供应链流程, 周下单、下周单, 按单生产。虽然没有仓库了, 但通过订单模式和流程的变革, 海尔把货放在公路上, 放在集装箱上, 实现即需即供。
国庆节之后, 金融危机明显波及到中国市场, 市场零售大幅下滑, 行业的库存大幅上升, 而海尔的库存处理得恰到好处。
网络化战略阶段 (2012年12月—2019年12月)
2012年12月26日, 海尔创业28周年之际, 张瑞敏宣布海尔进入第五个战略阶段, 其战略主题为网络化战略。
■张瑞敏再登顶级商学院
2012年12月, 瑞士洛桑。全球知名商学院瑞士IMD将“IMD管理思想领袖奖”颁给了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以表彰其对现代管理艺术与实践所做的贡献。
时间向后回拨一天, 西班牙IESE的学术报告厅内, 张瑞敏在IESE商学院院长卡纳尔的陪同下, 走进学术报告厅。随着演讲开始, 一场关于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思想的碰撞由此展开!
在了解到张瑞敏受邀即将来西班牙, 就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话题, 阐释海尔人单合一管理理论做演讲报告的消息后, 来自欧洲管理领域的各界专家学者精英来到现场。“由于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在其所属国际化企业推广获取的成功, 这一管理创新模式也在欧洲引起极大关注。原本计划300个到场听讲名额, 结果有600余人申请, 这在IESE商学院历年举办的学术讲座活动中是非常少见的。”西班牙IESE商学院相关人士介绍。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 张瑞敏的观点和见解, 让全场听众聚精凝神。
在瑞士IMD商学院, 张瑞敏带去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同样很受关注。“张瑞敏先生, 请问您是如何将人单合一模式贯彻到整个企业具体运转流程中的?”“您说海尔的转型是在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 这是否意味着海尔成功转型后的经验, 可以让全球企业来借鉴?”……现场的企业家和学生争相提问。
IESE商学院卡洛斯教授对张瑞敏此行的评价是:张瑞敏先生的演讲, 给目前沉闷的欧洲经济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张瑞敏先生带领海尔所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 就是一场互联网时代管理思想解放运动。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守旧走向创新, 海尔模式创新的本质就是一种对进取、速度与价值的追求, 通过对人单合一文化融合的研究, 海尔的探索具有了时代意义。
■管理成就
张瑞敏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不仅是因为他传奇般地把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为年营业额逾千亿元的全球化公司, 而且他以卓有成效的管理为管理界输出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典管理案例, 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充满竞争力的海尔文化。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法, 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 再到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张瑞敏在企业管理上的不断创新赢得了世界管理界的高度评价。
海尔现在进行的模式创新已经持续探索了十多年, 张瑞敏希望将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一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人”就是员工, “单”表面是订单, 本质是用户资源。人单合一, 也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面对的用户资源“合”在一起;双赢, 即员工不是根据上级下达任务完成的多少和好坏拿钱, 而是以员工创造的用户价值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到2012年为止, 张瑞敏先后应邀到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班牙IESE商学院等做演讲, 交流企业兼并、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内容。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评价其为“杰出的战略思想家”。
不属于RAP的城市 篇3
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会信,
我的一句玩笑话,
却成了决定他人生的金玉良言。
01
我混在成都,实习工作是为一家本地资讯网站编辑新闻。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我为自己冲上一杯廉价的速溶咖啡,握着杯耳断掉三分之一的白色马克杯,睡眼惺忪地来到书桌前。
我打开电脑,点击鼠标,提取、复制、粘贴、发布新闻,工作过程和植树员没两样。
02
我坐公交去上班,正当我倚着车门,垂下眼,让脑子进入待机模式时,一个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声音是有味道的,有的音甜,有的声脆;有的浸透着脂粉气,有的堆砌出荷尔蒙。光是嗅一嗅那些声音,我基本上就能猜到来者是谁。有人隔空朝我喊:“Hello,Piggy!”我的意识仿佛浸了一遍凉水。我猛地抬起头,阿栗正站在我面前。看着眼前这张两年没见的脸,一瞬间,我的心像掉进了蜜糖罐里。
03
四年前,在大学的冬季晚会上,校园本土说唱团体“颤栗”乐队登上了操场的露天舞台。我在操场显眼的一角铺了一布,叫卖颤栗乐队的T恤。
我声称这些T恤是官方的,其实它们是我用10元的白T恤自制的,售价50元。疯狂的人很多,T恤卖得很好。音乐中场的时候,一个长得清清瘦瘦的高个子男生来到我面前。
“喜欢‘颤栗’?”他蹲下身,用食指和中指摩擦着T恤一角的面料。
04
“放心吧,纯棉的,吸汗。”我热情地向他推销。他皱了皱眉,再次问我:“喜欢‘颤栗,吗?”“不喜欢。”我有些不耐烦,“你到底是来谈价钱的,还是来谈兴趣爱好的?”
男生笑了笑,递给我一张百元钞,从地摊上拿走了两件T恤。
05
几天后,一个男生径直朝我走来,我认出那个穿烟灰色大衣的瘦高个儿是阿栗。“这T恤,你多少钱卖出的?”他问。“50。”我脱口而出。“姑娘,说实话。”他做出要揍我的样子。“卖了300,我指天发誓。”我连忙求饶。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跟我合作卖他们乐队的周边产品,主要目的是推广音乐。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你叫什么名字?”阿栗最后问。“Peggy。”我说。“Piggy?!”阿栗大惊。“是Peggy啦……哎,随你吧。”
06
和阿栗熟识后,他一有时间就跑到我摆地摊的地方,用各式情话轮番轰炸我的耳朵。
阿栗说,第一次和我见面那天,他拿着买下的T恤就匆匆走掉。了,却一路回头,急切地张望,捕捉和我眼神交汇的那一秒。他说,所谓的一见钟情,就是你的眼睛忽然像长了脚一样,一个劲儿地跟着喜欢的人跑。眼神进行的每一次追逐、躲闪,都是为了验证预感中的前世相识,为了认证命运般的今生相认。
我说,屁,你视力这么差,走出十米你就会看不见我。
07
一个月过去,阿栗问:“Piggy,我有什么不好?”我答:“你人不错,但我们俩不配。”阿栗追问:“Piggy,什么叫不配?”我说:“不配就是吃馒头喝咖啡,用西红柿炒卤蛋,穿西装时搭球鞋,用运动装配丝袜,不配就是两件物品不能和谐,两个人不能共处。”
阿栗睁大眼睛看着我:“这词儿可以用来说唱。你知不知道,和你在一起,连时间也变得温柔起来。”我从地摊上拿起一个靠垫,带着满身的鸡皮疙瘩,企图用它将阿栗砸回学校:“阿栗,滚去写你的歌词,别再针对我。”
08
自从我的地摊上出现“颤栗”乐队的周边产品后,生意还挺好。但多数同学看中的是T恤图案的新奇设计,以及帽子式样的新潮独特,真粉丝很少。阿栗问我:“Piggy,大家是喜欢说唱乐,还是喜欢说唱装备和说唱现场透出的酷炫叛逆劲儿?”
我说:“你觉得,成都这个城市需要说唱乐吗?这里既没压力又没压迫,如果你真的喜欢说唱,就去北京、西安,远离成都彻底摆脱掉这里的火锅味、休闲气。”
阿栗听得两眼放光,良久,他不无伤感却异常坚定地对我说:“你在成都等我。”我扯着他的围巾骂道:“等你个大头鬼!”却一脸笑意地看着阿栗。
09
一周后,阿栗的队友小伍来到我的摊位前,扔给我一件白T恤:“行啊姑娘,你一句话就让阿栗去了北京。要是他不回成都,要是‘颤栗’乐队就此解散,你就是罪魁祸首。”
我傻愣在那里,想着一个比我更傻的人。他的每一句情话,我连标点符号也不会信;我的一句玩笑话,却成了决定他人生的金玉良言。我看着那件售价300元的签名T恤,回想起那次迎新会上,阿栗用签字笔,写下这两行字时认真的表情。
想念一个人,总是从他离开时开始。
10
大二结束的时候,也就是阿栗休学的半年后,我长期逃课,年轻气盛的辅导员终于沉不住气,把我叫到办公室,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因为报考大学的事跟家里闹得不愉快,只好靠自己来挣生活费。可现在,我受够了。整个过程中,我脑子里唯一考虑的事情就是退学,退学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离开成都,去北京找阿栗。
11
直到最后一刻,我才明白,我是如此相信这个名字,相信这个名字能承载我所有的沮丧和委屈。
那天从辅导员办公室出来后,我去找小伍。我告诉他,自己找不到念大学的意义,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想退学。小伍静静听着,不吭一声,递给我一只耳机抬头冲我说:“阿栗走之前,让我向你推荐两首歌,一首在你心情很好的时候听,另一首是心情极坏的时候听。现在,你想先听哪首?”
12
“心情极坏时候听的。”我惊讶阿栗还为我留下了歌。小伍播放音乐,是甲壳虫的《Nowhere Man》。一曲终了,我问小伍:“心情很好时听的那首,我现在能听吗?”小伍播放了另一首歌,是迈克尔·杰克逊的《Ben》。
前一首歌述说了青年对人生特有的困惑和迷茫,后一首歌表达的则是守护和陪伴。听完歌曲,我将耳机还给了小伍。
“你家里什么情况,阿栗早查过了。”小伍忽然说,“他说,他对你说的每一句情话,不是为了要你动情,而是为了逗你开心。”
我全身触电般地惊了一下。
13
14
那天我坐在书店里,想起小伍后来对我说的:“阿栗说,喜欢一个人,就是对她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他玩说唱,能对全世界嬉笑怒骂,却只能对着你说肉麻的情话。”小伍劝我,“所以,不管阿栗在哪儿,不管你遇到什么,有这么一个人逗你开心,自始至终对你柔软到底,你能坚强地念完大学吗?”
于是我留了下来。
15
大学毕业后,我寄了一件白T恤给远在北京的阿栗,上面印了一句话:心是情话的过敏原,我在成都等你。签名是“Piggy”。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4
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出, 不少农业股继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逆市上涨后, 在牛年开市的第一天高开高走, 迎来了“开门红”。洞庭水殖、中水渔业、亚盛集团等个股强势涨停。行业板块中, 农林牧渔板块大涨4.7%, 涨幅居前。
由于农业需求相对刚性, 仍存在投资机会。未来国内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转向内需的拉动, 而内需需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在政策的扶持下,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 带来巨大的内需增长潜力。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支持, 农业上市公司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机遇, 业绩能够逐步改善。
各子行业投资主线。种子行业:在粮食增收的背景下, 未来数年政府仍会加大对良种的补贴力度, 地方保护主义浓厚的补贴方式在市场化的冲击下慢慢会发生改变。国外种业公司的加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的同时, 也给我国国内的种子企业带来了压力, 种子行业不断优胜劣汰进行整合。我们看好拥有研发和营销优势的种业龙头公司, 他们有望在竞争中获利进步, 业绩稳步提升。
基础种植业:国内粮食产量在国家惠农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将稳步增长。量的提升制约了价格的上涨,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也给国内市场形成压力。国家最低收购价对市场有短期的支撑作用, 随着国家收储力度进一步加大, 能部分缓解市场短期供求压力。国家出台政策增加最低收购价, 也提振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目前, 属于种植业的农业上市公司有北大荒、新赛股份、新农开发以及亚盛集团, 这些公司将受益于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
饲料行业:2008年下半年, 因为下游养殖业在问题牛奶、问题鸡蛋影响下景气回落而导致饲料需求减缓, 加之行业本身供过于求, 饲料行业利润进一步减少。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在国家最低保护价的支撑下, 难有较大的回落。同时, 饲料行业地域性强, 进入壁垒低和集中度低, 产业形势仍然严峻。我们认为, 行业的未来属于能实现产业一体化、具备行业整合能力的大规模的龙头企业。
养殖行业:生猪、蛋禽、肉禽养殖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场模式逐步转移。2009年后期中国种猪市场可能面临新的一轮过剩;2008年蛋禽和肉禽养殖短期也不容乐观;奶业也将不得不面临行业调整。散养市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未来产业一体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在整个家禽养殖不景气的影响下, 水禽养殖市场也受到威胁, 面临调整压力。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5
这听起来耸人听闻, 单是Google, 每月就要处理超过1000亿次的搜索请求, 何来“search已死”一说?
如果搜索已死, 未来人们依靠什么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伏笔在几年前就已经埋下:智能手机的发展使智能信息时代成为可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只不过, 由于这一变化过于剧烈,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 这是对搜索的颠覆。
此外, 由于大多数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应用, 仍旧处于数据收集的早期阶段, 人们还不得不普遍依赖搜索获取较为全面的信息。这一趋势也常常被人忽略。
但是, 当谷歌员工都认为, 传统搜索已死的时候,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搜索:我们需要的是搜索, 还是搜索后得到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打洞机, 还是需要墙上的洞?
尽管仍占统治地位, 传统搜索的式微已经清晰可见。取而代之的, 是数据, 是更智能的更贴身的搜索结果。好消息是, 由于过去掌握的用户数据, 传统搜索巨头仍有机会在此获得一席之地;坏消息是, 他们必须颠覆过去的商业模式:要么拥抱未来, 要么被未来淘汰。
“匹配+推送”代替“搜索”
搜索的本质是帮助用户“寻找信息”。过去, 每个网站都是一座孤岛, 要寻找个人需要的信息, 只有搜索这一种方式。谷歌是第一家把搜索当成一门生意来做的企业, 它也确实从中淘金成功。
谷歌的巨大成功帮助它超越微软, 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科技公司, 仅次于苹果。但, 也正是在苹果引爆的移动互联网热潮, 让谷歌传统的商业模式受到了致命的威胁。
这不是危言耸听。早在2010年8月———当时iPhone诞生仅3年时间———《连线》杂志就撰文指出, iPhone等移动计算模式的推动下, APP繁荣导致“Web已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Web, 而是因为这些有特定功能的平台对他们来说更有用, 或者更方便他们使用 (他们可以自动获得信息, 而不用主动寻找信息) 。企业更容易在这些平台上获得商业利益, 这更加助长了这种趋势。
这种趋势的后果就是:“Google没办法抓取它们的数据”。搜索变得更加垂直、更加应用内、甚至更加主动:你说出你的需求, 就有一个应用给你提供相匹配的服务。如果你想找到身边哪家餐厅更好吃, 打开手机上的“大众点评网”, 要比搜索引擎更能直接的反馈给你准确的信息。登陆微博看看自己关注的人在看什么新闻, 再搜索一下微博内的评论, 会让你更快了解真相。
如果说过去, Web提供了通用化的服务, 而搜索则针对关键词提供通用信息的查找方式的话;那么未来, 移动互联网将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而针对智能化、个性化的信息查找, 已经超出了传统搜索的能力之外。
确切的说, 搜索的未来, 就是不需要搜索。未来的应用 (或网站) , 将会依靠其掌握的数据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为用户智能匹配信息———你不必去搜索, 应用会主动推荐你要的结果。
谷歌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因为谷歌前CEO、现任董事长施密特曾在苹果董事会的缘故, 谷歌同步进入了智能手机领域, 以“雷锋精神”无偿为业界提供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借此布局智能信息时代。它最早意识到智能化、个性化信息的重要性, 也最早发现地图对于智能设备的决定性作用, 并基于地图结合搜索做了多种尝试。
显然, 谷歌也意识到, 随着网络数据的日益完善, 以及智能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不再需要去搜索数据, 数据会根据人的需要, 主动推送到用户面前。“匹配+推送”代替“搜索”, 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 用户的一个“Like”或者“Delete”就将决定某一类信息的存亡。人们将不必再耗时寻找信息, 新时代到来了。
退一步讲, 未来即便人们寻找信息, 也不再会特意选择搜索引擎作为入口。应用内搜索 (垂直搜索) 、手机直接搜索 (Siri、Google Now等) 将成为主流趋势, 搜索将成为应用内的技术支持。传统搜索还会存在, 但仅仅是其他搜索方式的补充。
新玩家的机会
要做到准确的“匹配+推送”, 就需要拥有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当下, 个性化 (垂直) 应用正在数据的积累过程中, 其威力尚未完全显现。因此, 当下搜索的挑战者是已经拥有海量数据的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们。
首先, 以Facebook为代表, Twitter、阿里巴巴等都对搜索引擎关闭了接口, 准备自己做搜索, 其所依仗的, 就是网站拥有的海量数据。根据玛丽米克尔的《互联网分析报告》, Facebook拥有超10亿用户, 每天上传超过3亿张图片, 有超过1250亿个好友关系。
2012年9月,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说, “我们每天的搜索请求量达到10亿次, 而我们却还未尝试争夺该市场。”他还补充道, “未来某个时候我们会推出搜索服务。”
国内的社交网络也已经向搜索迈出了第一步。11月30号, 新浪微博将搜索引擎替换成了云云搜索;12月18日, 人人网开放了站内内容搜索功能。
其次, 智能化、个性化的需求, 使垂直搜索 (应用内搜索) 也开始试图分一杯羹。Yelp、AirBNB、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等国外内企业的内置搜索, 已经 (甚至可以说完全) 代替了搜索引擎。———因为和搜索引擎相比, 从应用内返回的搜索数据, 可以更准确的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
再次, Siri、Google Now等人机交互层的应用, 也部分的取代了传统搜索。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成熟, 人们可能会更习惯直接与手机对话, 寻求问题的答案。
另外, 诸如豆瓣、闹米网等内容推荐引擎, 由于它们是基于用户的喜好数据进行推荐, 也应当是未来搜索的一种形态。
即使上述新玩家加入搜索阵营, 他们目前的业态也仍旧是“搜索1.5”, 距离“搜索2.0”还有遥远的距离。但是可以想见的是, 一旦上述网站通过你的搜索记录, 洞察了你的个性化需求或者个人喜好, 它们就能为你准确的“匹配和推送”你想要的信息, 搜索就会推出历史舞台。
而未来, 每一个细分应用都将汇集足够多的数据, 并将在细分领域, 为你匹配和推送你需要的精准信息。
传统搜索只剩“招架之功”
传统搜索的霸主Google最早感受到危机, 并开始了应对:它一边通过收购巩固护城河, 建立搜索生态系统, 一边加紧布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Android操作系统和Google+。同时, Google的知识图谱搜索是对垂直搜索数据的处理和整合;在推出Google Now时, 谷歌就明确表示, “推出Google Now是为了在后台替用户完成搜索工作, 该服务甚至可以在用户意识到自己的需求之前就将相关信息呈现给用户。”它不仅已经介入了“搜索1.5”, 而且在“匹配+推送”的智能信息时代, 已经抢先获得了席位。
国内的传统搜索巨头百度, 也已经参与到智能信息时代的圈地运动当中。此前, 百度专注于发展自身垂直业务 (地图、知道、百科) 和“中间页”, 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 数据积累已有基础。目前, 百度确立了云战略的发展方向, 并开始重视移动互联网。
但百度仍然身处危机之中。百度在桌面搜索市场正受到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也不是第一入口 (虽然百度发布了自己的手机ROM, 但装机量十分有限) 。因此, 百度能否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 前景并不清晰。
此外, 其他传统搜索的竞争者中, Bing、雅虎空有技术积累, 却少数据来源;国内市场中, 360综合搜索或能挑战百度, 但在“搜索2.0中并无实质优势;搜狗也是如此;唯一掌握着大量用户数据的腾讯, 已将搜搜部门拆分。
综上所述, 我们会发现, 因为传统搜索手中掌握大量的搜索数据, 它们在未来仍旧有一线生机。但由于移动时代的全新模式, 使每个人的网络入口日益个性化和分散化, 传统搜索在智能信息时代, 不会在处于垄断地位。未来, 传统搜索若能幸存, 并非是因为他们传统的搜索方式, 而必然是因为它们颠覆了传统搜索, 蜕变成全新的“智能信息时代”的信息 (数据) 引擎。
从这个角度看, 谷歌还有机会。谷歌在智能设备市场拥有Android系统, 其核心的原生应用对应原生搜索;在“搜索1.5”时代进一步收集和获取了个性化数据。并且已经对“智能信息时代”进行了提前布局, 将能够顺利过渡到“匹配+推送”的“搜索2.0”时代。但百度等其他搜索则没有那么幸运了:因缺少系统级的应用, 在移动时代前景坎坷;又因没有掌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无法进入“搜索2.0”的门槛。
从这个角度来看, 大众点评的成功、和新浪微博的搜索尝试等等, 仅仅是掌握用户需求的开始。智能信息时代, 最辉煌的一页远未到来。
智能信息时代靠的是什么?数据要玩转智能信息时代, 需要两个方面的储备:
一是大数据。无论是老玩家如谷歌的Google Now、知识图谱搜索, 还是百度的中间页计划、语音助手, 搜狗发布知识库搜索引擎———知立方;还是新玩家苹果的Siri, 新浪微博的云云搜索等, 它们背后的核心只有一个:数据。知识图谱等内容与传统搜索的差异在于:传统搜索依赖搜索技术和算法, 而知识图谱的背后是对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和智能处理。
未来搜索时代, 数据即价值。数据将会是智能信息时代的入场券。一方面, 智能信息时代的垂直化、精准化和个性化, 将会使信息更加符合用户的心意;另一方面, 智能信息时代对数据的挖掘和运用, 将会催生更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二是用户数据。仅有大数据还不够。必须要将大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结果, 与每个用户能够精确的匹配。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更全面的掌握用户的行为方式和个性化需求, 这需要从“搜索1.0”、“搜索1.5”以及用户在个性化需求方面, 提交的各种数据, 并且要进行交叉匹配, 最终更为准确的把握用户的习惯, 再与大数据进行匹配。从而达到最为精准的“匹配+推送”。目前, 掌握大数据的公司不乏其人, 但能够将用户习惯与之精准匹配和推送的, 却少之又少。
传统搜索必然式微。谁能为用户提供最个性化的信息;谁能对数据进行最精准的处理;谁就能赢得未来的信息之战。———但是显然, 智能信息时代不再是一家独享、也不再是一家独大, 而将是众神狂欢。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6
(一) 东部城市——上海市
上海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城市, 具备了巴黎的浪漫、日本的活力、纽约的创意、威尼斯的韵味。上海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 更是一个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的城市, 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上海再适合不过了, 上海的存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城市的现状
上海是一个繁华都市, 对于一种城市而言, 他集聚了中国各种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人口、地域、环境等。
上海迎来2010年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 促进了上海市各个方面的发展, 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也成为全国人民的热门话题。世博会实现了上海的历史价值, 他将被载入史册中, 这对于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而言, 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带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作为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 他影响着全球动向。
上海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光环, 他的历史名人也影响深远, 比如孙中山、张爱玲, 他们的成就激励着后人勃发向上, 人们试着去怀念那个久远历史的旧上海的同时, 也极大地抬升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再者, 上海的交通是井然有序的, 地铁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在人口众多的城市里面, 一切的秩序显的是相得益彰。在文化素养方面, 上海也是首屈一指的。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到来, 市民以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大学生, 都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情操, 以把自己的最佳面貌呈现给外来宾客, 留给这个光辉的历史时刻。
2. 城市的建筑地标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处于同一块地段, 为上海主要代表建筑, 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都被列入了世界名建筑的排行榜中。上海东方明珠, 是上海第一个标志性建筑, 在对外宣传和改革开放中起着重大的历史作用, 而后来的陆续拔地而起的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 是融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是中国的建筑史上的丰碑, 也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世博园中新生的中国馆, 凝聚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审美观念, 成为上海新兴的代表建筑物, 可作为任何涉及上海的活动图标。这是一个上海的标志建筑, 也是中国的标志建筑, 更是世界的标志建筑。
3. 城市的发展规划
2008年起, 上海市实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政策方针。具体措施表现在:坚持空间战略引领, 对接国家战略要求和按照上海特大规模城市发展规律, 构筑多中心、多层次的大都市区空间战略布局;坚持城乡统筹, 在建设用地规模紧约束条件下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与郊区城市化, 形成结构合理、流量适宜、布局有序的全市规划建设用地分布格局;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发挥基本农田、生态林地等保护手段.控制城市增长边界, 预置布局和永续维护高品质的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坚持转型发展, 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质量”的方针, 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二) 西部城市——西安市
西安是历代十三王朝的古都, 其中包括著名的秦、隋、唐等, 并享誉着“丝绸之路起点”、“西北文化重镇”等桂冠, 他的古建筑是著称于全世界, 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 在中国的地位是不可被忽视的。整座城市是以长安区为核心逐渐向外延伸, 和北京市以紫禁城为中心向外拓展是属于同种规划风格, 这也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而酿制的布局。
1. 城市的现状
单从城市规划和建筑结构的角度来看, 无论做怎样的考究,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进行价值评判, 他都在中国城市的地位是无法被取缔的。西安市城区遗留了大量的国家瑰宝,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的文化价值程度中, 西安是领先中国的。包托中国最古老的钟楼鼓楼、古长城、秦陵兵马俑、大雁塔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代表物。西安, 保持和确立了中国风致、中国性格和中国气派的城市建设传统, 为后世传留下了一个可圈可点的传统都城的经典案例。
2. 城市的建筑地标
谈及西安的建筑, 首先让人们想到的就是钟鼓楼和古城墙。甚至大小雁塔、碑林历史博物馆等等不胜枚举。西安的长安区以钟楼为核心向四周分别拓展为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 被誉为“古城明珠”, 钟楼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之一。而古城墙也是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种种建筑都保存了历年的原样, 这也赋予西安城一种“盛世华章”、“天府神域”与“离宫”、“别馆”的别样滋味。
3. 城市的发展规划
近年以来, 西安城市规划和建设重要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建筑与社会进步圆融和谐的发展趋势。这种“圆融”与“和谐”重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势利导, 巧借山水, 构筑天然景观。各种仿古群落的兴建, 整个西安北城的景观得到了改观, 飘升和促进了西安城市设计的特征化和特殊化。二是体现民本, 升华城建, 构筑人居理想环境。如今, 不论是城市道路还是市内环境设施, 都充分体现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三是万民思兴, “城改”透彻, 琼楼玉宇都成真。如今, 西安的人居环境已经大大改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加快, 西安城更具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了。
根据专业人士的实地调查与了解, 将西安的未来规划的方案初步定制如下:加速西安咸阳的合并, 整合城市资源;开发渭河流域, 在西安北郊建立新城;保护、复兴西安古城, 把西安建成旅游文化影视名城。
(三) 中部城市——长沙市
长沙不像上海是国际都市, 备受国际关注和世人瞩目;也不像西安是文明古都, 文物价值深远。但长沙占据着中国的中心位置, 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 城市的现状
长沙要说在中国城市中占用一席之地的话, 那么便是文化了。所谓的文化指的是独具艺术风格的湖湘文化, 即雅、俗文化两种。雅文化的代表人是曾国藩、毛泽东等历史人物, 他们的事迹与思想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 他们的就学环境也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研究。而俗文化便是现阶段的娱乐文化, 不可否认湖南的娱乐能力在中国是一流的, 湖南电视台举办的多种综艺节目在整个电视行业是出了名的。当然这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引来了市民茶余饭后的关注。
然而被誉为“星城”的长沙是一座新兴崛起的城市, 各种公共设施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当中, 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正由于新, 城市规划显得不是那么得当, 繁华地段过于稠密, 而相对较好的地段却是如此闲散, 如湘江两岸风景带好似冷清地被搁置着。再者, 长沙市的绿化程度相当的落后, 有公园绿地严重不足,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2m;防护绿地几乎没有, 绿化低质, 树种单调, 绿色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 执法力度不强等多种问题。
2. 长沙的建筑地标
长沙没有什么能够引以为傲的建筑, 若要人们联想到长沙的形象, 那么便是长沙火车站那几个毛泽东书写的大字, 要么就是黄兴雕像, 再就是岳麓书院的大门显著的“惟楚有才, 于斯为盛”八个大字。当然这也算建筑的一部分, 但都只是零星一点, 也称不上让人引以为傲。
3. 城市的发展规划
长沙市正处于向长株潭一体化转变的进程中, 但是在破土动工之际, 决策者是否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整个长株潭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影响。借鉴两个在中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的建设规划和标志建筑, 对长沙的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也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四) 三座城市的对比及意见
谈及“天时”“地利”“人和”, 长沙都具有一定的缺陷, 所谓“天时”指长沙正处于一个新兴发展的阶段, 各项基础设施和建设工作都不完善, 因而建立和谐美好的未来城还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短时间无法达到世界先列城市的水平。所谓“地利”指长沙处于交通要道, 对中国流动有着承接上下的功效, 但是长沙占据其优质位置, 却没能实现其功效。至于“人和”指的是综合政府决策层、专业知识分子、市民的意见, 然而在现实中, 三层关系相互脱节, 三方各持己见, 各表其态。针对种种的不和谐, 借鉴优秀城市发展案例, 提出如下意见。
1. 构建完整健全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
(1) 扩大生源, 通过多种渠道招收和吸收社会广大闲置人才。多渠道指不仅仅通过高考制度, 而是不拘一格地打开招生门路, 例如, 可以对外设置相关入门考试, 通过自学可以参加此类考试, 反映一个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对此行业的热爱程度, 这样的招收而来的学生可能比正规通过高考选取更有针对性, 对于毕业生的定向也更有肯定性。再或者, 与别的城市形成一种交换学生的制度, 湖南各高校的学生可以到别省的学校的相关专业吸收优良之处, 再回来改造自己的不足。而他校转来的学生可以给湖南本地学校提出宝贵意见。以此长久的进行下去, 可以达到人才互通, 城市共同进步的效果。这样的方式, 在国与国之间屡试不爽, 而在国内的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得靠贵校领导层的协助和专业老师之间的联系。
(2) 把握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流失在中部城市是显而易见的, 人往高处走, 只要稍见成效的人, 一般都外流, 不是自愿的就是被挖墙脚, 外面的良好的发展空间条件, 不得不驱使一个正常人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显著现象只能说明当地没有把握好人才去向的问题。因而建议, 长沙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城市规划院, 高度重视此类人才流向问题, 提高各项福利留下人才, 并展开相关政策再深造人才, 如免费推送某些人才出去培训,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他们回来之后便可为当地做更大的贡献。再者, 可以引进外来人才, 提出相当优厚的待遇条件。给予专业人才高度重视, 是城市规划成败的必经之路。
(3) 增加城市规划和建筑的科学成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不可推翻的真理。然而如何贯彻实施确实是一个值得反复斟酌和推敲的过程。在这一方面, 上海和西安又是一个值得引起反思的例子, 上海和西安关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在不断拓展, 相关报道和研究报告层出不穷, 而长沙关于此类城市规划的整体和系统的研究是少之又少。
要增加其科学成分, 就得对他展开研究。长沙各大高校云集, 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只是可能觉悟性不高, 更是缺乏领导人员组织此类研究。所以, 应该增加高校此类专业的实践课程, 多出去参考别的优秀的例案, 然后将所见所闻所悟撰写成文, 递交给相关专家给评定其价值, 给价值含量高的研究成果给予奖励之外, 更应该把他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2.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扩展自身具备的影响力
(1)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大刀阔斧地加快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湖南一直缺乏一个大型城市作支撑, 直到2005年长沙市自行推出地方政策《长株潭一体化“十一五”规划》, 再到2007年, 上升到国家出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因而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国家资源,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当然, 长株潭一体化成为一种不可拧转的模式。在不断健全的过程当中, 应该考虑一下其各方面建设的合理性, 多借鉴一下成功的城市规划方案, 如果有不妥当之处可以及早的修复。
(2) 借助其历史文化作用, 重新取一个影响深远的城市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培养了数不尽的国家领导人、名将等。岳麓书院和城南学院培养了一代接一代的人才, 对中国发展进程起着硕大的作用。长沙集聚了湖南各地区的人才, 等于是整个湖南智慧的聚集地。因而可以在城市取名上稍加工夫, 长株潭一体化之后, 三个城市合并成一个城市, 犹如一个新生婴儿, 应该给其取个有想象力的名字, 如“泽东市”“岳麓市”“湖湘市”等。只要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皆宜, 当然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老年学术者会更有说服力, 或者展开民众调查问卷, 收集广大市民的心声。
(3) 发展旅游业, 建立城市良好形象。长沙的旅游业较为混乱, 没有专业系统的机构统管整个长沙及其周边的旅游景点。市政府旅游局只负责如何对景点进行开发和管理, 却没有建立一条联系旅客从车站到景区的链接。而这个链接的忽视直接导致大多旅客不知去向, 也给很多不正当的旅游公司乘机而入。
因而首先要建立健全长沙的旅游机制, 建立一条全系统服务的链接, 能够在任意环节上满足旅客的所有需求。其次, 扩宽整个旅游网, 建立旅游总站。除了长沙的橘子洲头、岳麓山等景点, 吸引外来游客的更多的是韶山、衡山和岳阳楼, 可以在长沙建立一个旅游总站, 汽车直接通往旅游景点, 减少游客的转车次数, 便利快捷的方式增加外来人对长沙的好感。西安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 在西安火车站直接有转车接送到华山、秦陵兵马俑等著名景区。
3. 依据科学理论和借鉴他城成功的方案, 制定适宜长沙的城市规划案
(1) 重视建筑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长沙没有一座能够闻名世界的建筑。因而可以聘请优秀的建筑师根据当地的特色, 建造一座属于本地的建筑。让该座建筑赋予他时代的意义, 也赋予长沙永存经典的寓意。在岳麓书院前和橘子洲头上都有着毛泽东的雕像, 为了更好地体现他的影响力, 何不以他的一生, 建立一座毛泽东风格的建筑物呢。如果源源不断的雕塑艺术体现了我们具备了传统的技能, 那么何不结合现代艺术, 以建筑物为一种艺术体现为基石拓展我们的技能呢?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
(2) 建立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传统的发展观念只把城市功能分为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两大类, 而忽略了其资源、环境、人、自然的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城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失调都是管理部门企图用机械控制论代替生态控制论、用主观意向代替客观规律致使生态序紊乱的结果。因而我们可以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立场上, 结合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建设。所谓的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要建设城市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步进行, 甚至要把保护环境放首位, 以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为优先的前提, 再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城市规划中的功能分区要注意分区的兼容性, 兼容是生态的重要原则之一, 对建设生态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很重要, 功能分区适当兼容有利于就近生活、就近工作、就近居住, 从而做到就近出行, 减少出行中产生的污染, 同时注重出行系统的生态化措施。建设步行系统, 提倡公共交通, 限制发展小汽车, 减少有害气体, 尤其是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因此宏观控制下的适当兼容有利于生态化建设。
(3) 重塑中心商务区, 彻底改变长沙市的时代面貌。首先对比上海、西安、长沙三个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分布地段。
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应属以黄浦江为界的两岸, 包括南京步行街一直延伸到外滩和东方明珠附近一带, 辐射面积广, 以河为界, 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而不受影响, 却又紧密额联系着。南京步行街至外滩一线, 不仅有繁盛的商店铺面, 还有古上海遗留下来的建筑, 更有显著的国外建筑形成的一条风景线 (外滩) , 凝聚了大量的外国商人, 人口流动络绎不绝。而对面的东方明珠一带, 更是云集世界顶尖品牌的各项服务。
西安的中心商务区, 毫不疑问就是以钟鼓楼为中心延伸的四条大街, 其中以南大街为重, 规矩大气的建筑风格, 方显城市的严谨和庄重。除了以购物为主的东大街人口流动较为频繁之外, 其他几条街的也是分区有秩。
长沙的繁华地段, 是火车站正对着的五一大道, 一直延伸到湘江。目前, 以火车站为起点向前延伸, 制约了其更充分的发挥其他的功能, 火车站不必要的人口流动对于整个繁华地段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 繁华地段会逐渐向长沙市以南迁移, 那么到时候是否会以长沙汽车南站为核心而展开新一轮的辐射呢?不得而知, 至少曾经以火车站为核心展开的辐射区这一先例让人担忧:长沙市城市规划者是否意识到这样规划的局限性。而别的城市的交通点多分布在城市四周, 上海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对比三个城市的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情况, 可见长沙的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是最不科学的。根据自身具备的优势, 我觉得长沙的布局可以考虑如下建议: (1) 将中心商务区逐渐转移到湘江的两岸, 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结构和功能。沿着湘江以南发展中心商务区, 正好也符合当下的长株潭一体化的趋势。 (2) 将五一大道及辐射的黄兴路一带, 作为文化古街保护起来, 推广旅游业, 宣传其历史的文化价值。
(五) 结束语
结合了对上海、西安实地走访、考察的切身感受, 与长期居住在长沙的所见所闻, 可以清晰地看出三者的差距, 以及长沙城市发展的进步空间。对于长沙市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部城市, 综合自身优势以及东、西部城市的长处, 是引领中部城市逐渐迈向卓越的路径。加强对外联系和沟通, 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吸取错误, 共同进步, 并肩跨入时代的前列, 在全球这个多元化的空间里, 共创辉煌。笔者坚信, 只要坚持以创新为理念, 实事求是地去落实每一步规划方案, 长沙的城市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在“东部腾飞”“西部开发”的历史进程中, “中部崛起”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 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 为未来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
摘要: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域的、具有典型性的城市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 对比剖析了三大城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 提出长沙今后的发展应该从重视建筑的内涵、构建和谐城市生态系统和重塑中心商务区三个方面入手, 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部发展,长沙市
参考文献
[1]胡俊.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 2010, 34 (6) :20-25.
[2]鹤坪.城之幸——改革开放30年西安城市规划建设巡礼[J].北京规划建设, 2009, (1) :75-79.
[3]陈月明.对西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考[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报, 2006, 2 (2) :52-55.
[4]曾兰桂.城市.建筑.绿色——长沙园林绿化思考[J].建筑与环境, 2003, (6) 46-48.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推荐阅读:
未来的城市10-08
未来的移动城市12-06
想象作文:未来的城市11-06
智慧的城市人类的未来10-17
预知未来的城市交通06-10
城市交通未来的出路11-17
未来城市与未来交通12-07
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06-02
未来城市09-08
未来城市发展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