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精选12篇)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1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正以迅猛之势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蔓延。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其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影响。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渗透,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诚信建设
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入手,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势在必行。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高校文化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保障网络健康发展,助推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失信现状、成因及对社会的危害,突出网络诚信在大学生各方面诚信问题中的重要地位,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从根本上治理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强、自我意识强、创造能力强,他们更具备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的需求和能力。大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轻松,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浅、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极易受到网络社会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失去必要的“他律”,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滋生出来。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将极大地削弱现实生活中的诚信道德教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道德素质是否全面、是否合格,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犯罪。个别大学生把网络当作犯罪的手段和工具,通过自己掌握的先进的网络技能,非法截取知名机构的网络信息或保密数据,诱骗网民的金钱或实物。这种犯罪行为主要是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二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挑战。当前社会上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屡禁不止。三是隐私侵犯。当前社会上频繁出现的“黑客”事件,许多“幕后人员”是毕业或在校大学生。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个别具有“网络天赋”的大学生身上。四是网络谣言与网络诽谤。网络谣言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中最为普遍。某些大学生为了泄私愤,歪曲或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件,对某机构或个人进行恶意攻击,给相关人员或机构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或名誉伤害。
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不仅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还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诚信意识淡薄、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到位、家庭忽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社会大环境的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 一) 大学生群体诚信意识淡薄
网络行为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形式。在网络社会里,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督的力量无形中被削弱,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得到空前的自由。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大学生的一切“反动”欲望迅速膨胀,卸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义务,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律、自控能力,最终通过网络行为释放自己的“反动”情绪,满足自己的“反动”欲望。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对同学友善、对教师尊敬的学生在网络社会里却满口污言秽语,对人出言不逊; 在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老实”学生,很有可能是通过网络诈骗他人财物的骗子。这些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范行行为为,,归归根根结结底底是是由由于于大大学学生生本本身身网网络络诚诚信信意意识识淡淡薄薄,,只不过通过网络社会被无限放大。
( 二) 网络自身的先天性缺陷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产生之初就给人们带来双重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渗透和普及,网络的消极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网络行为主体变成虚拟的数字或符号。这些虚拟的存在与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行为主体符号化、主体身份多重性,使网络行为主体的真实身份、地址等信息难以确定,网络行为责任难以追究。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无法有效约束或控制人们在网络社会里的行为,人们可以在网络社会里随意发布、传递、交流信息。大学生出于各种目的,通过网络实施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或不能的行为,比如,网络欺诈、人肉搜索;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使用信息资源提供便利。大学生利用网络抄袭论文的现象屡见不鲜; 大学生为获取经济利益做各种不正当的网络兼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 三) 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滞后
长期以来,互联网一直保持着又快又稳的发展形势。相比之下,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较为滞后,网络道德体系建设与互联网发展严重脱节。网络道德教育的滞后性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症结,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也成为我国道德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目前,我国的诚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来进行。而学校普遍使用的“灌输式”诚信道德教育方法脱离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实际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且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抽象,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被各种法规、制度“压制”下来,进入虚拟的网络社会后,被压制的逆反心理摆脱了现实的束缚,一下“爆发”出来,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理,致使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不符合常规的行为。
( 四)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可以对网络诚信道德“无限透支”。对于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网络行为主体,法律会对其进行必要的制裁。对于情节较轻,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法律并没有相关的处罚规定,行为主体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即便是谴责,也是对某一行为群体或某种具体失信行为进行谴责。具体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行为主体在网络“虚拟性”的“保护下”逃之夭夭。总体来讲,由于网络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使得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的成本过低。从某种程度上讲,法律法规的“纵容”加剧了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尤为重要的一点是,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民族性、地区性,而在网络社会中国家、阶级、民族、种族、宗教等一切的疆域、界限都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网络社会里犹如一个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家的的法法律律规规范范、道道德德规规范范都都不不可可能能完完全全适适用用于于这这个个“地地球球村”。“地球村”自身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体系建设又困难重重,导致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滋生、蔓延。
三、关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对策的探讨
( 一) 以教为主,构建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诚信道德问题的缩影。归根结底,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缺乏、诚信意识淡薄在网络社会里的延伸滋生了网络诚信道德问题。因此,建设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的“母机”,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自觉把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纳入高校德育体系。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高校要以身作则,把“诚信”融入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中,贯穿到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将网络诚信道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有机融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切实提高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成效; 结合当代大学生开放程度高、个体意识强、思想变化快等特点,利用网络加强与大学生的思想交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网络诚信道德教育; 组织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其诚信意识。
除了学校,大学生诚信意识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影响。大学生家长应注重孩子的全面培养,将诚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引导其诚信上网、诚信待人。在此过程中,家长要端正对网络的态度,做好诚信的表率,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社会上的各种民间团体、新闻媒体和社区要积极投身到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中,大力开展网络诚信道德教育活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 二) 以制为基,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约束大学生网络行为
培养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可以提高其诚信道德自律,进而有效改善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问题。但仅仅通过诚信意识培养实现诚信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法规、校风校纪、舆论监督等他律的促进。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行为失范与高校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高校与网络行为管理相关的校风校纪、规章制度缺失或流于形式,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比如,网上诽谤、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网络抄袭等。虽然高校针对此类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大都没有真正落实,导致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屡禁屡犯,屡犯屡禁。学校要加强对网络诚信道德的管理,把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学生,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 对于网络诚信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相应的奖励,以正校风。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有效防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行为。
由于网络失信引发的网络犯罪行为涉及面广、防范难度大、蔓延速度快,必须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强制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行为。目前,国家网络管理相关部门虽然对网站内容及网民行为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意义不大。面对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引发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的严峻形势,有必要专门针对网络失信行为制定内容全面细致、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杜绝网络失信犯罪问题。
各种网络团体或组织也应重视网络行为管理,制定相应的行为管理规范,把网络行为管理列入本团体或组织发展范畴。各团体或组织可以联合起来制定约束性强、操作性强的网络公约,相互监督,以弥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不足。一旦某个网络团体或组织破坏公约就必须受到惩罚。此外,社会各界力量要团结协作建立网络诚信监督保障协会,设立举报电话、邮箱,进行互联网行业监督。对违反诚信的网络团体、组织及网民予以曝光揭露,让网络失信行为无所遁形。
( 三) 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情感需求,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大变革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普遍存在迷茫困惑、消极堕落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生活中迫于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各种伦理规范的束缚,大都被隐藏起来。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发泄渠道,许多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缓解压力、宣泄情绪、调整心情。发泄后的快感使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进而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导致网络行为失范。学校和家庭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并矫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帮助其解决心理困境。一方面,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组建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对前来求助的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正常释放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或情绪。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增加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互动。网络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为大学生与教师、家长平等、自由、轻松交流提供了保障,教师和家长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针对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和自身需求,给予其所希望得到的帮助或咨询,进而使其现实压力得到正常释放,使其偏差心理得到正确调整。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剖析、反思现实生活,理性进行网络行为,提高网络行为自律性,增加网络与现实生活的一致性,避免人格的分裂和迷失。
四、结语
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紧密配合,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网络诚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事业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现象,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探索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和谐发展、高校文化全面发展、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综上所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要做到预防、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以人为本,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防止网络失信行为发生; 以德为先,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以教为主,帮助大学生了解诚信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以制为基,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参考文献
[1][8]刘亚.论网络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J].网络财富,2010(13).
[2]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马云,白木斯.互联网的文化与伦理价值——网络改变中国[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4]鲁兴虎.论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人诚信缺失现象及其治理[J].道德与文明,2006(5).
[5]李德.网络时代道德主体性的失落及其重塑[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晁靖.网络社会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2
继续教育学院邱卫东
[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我国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中坚后备力量。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如果缺乏广大青年大学生的认同和参与,将会给我们的战略任务带来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广大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拟围绕对高校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育都是一个树本立根、继往开来的重大战略工程。
中央16号文件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作为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的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在认真学好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培育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刻不容缓。
(二)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富有成效的改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认可与衷心拥护,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好评。
纵观中国整个的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可以说,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了长达一个多世纪、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才逐渐走上康庄大道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
现在这么扬眉吐气,他们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与意志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明确和坚决。从横向角度上来讲,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借鉴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便利。
同时,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近十年来先后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等几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并将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提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
综观以上这些主客观方面的事实,正如许多学者专家所指出的,当前环境下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从主客观两当面看,时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成熟,所拥有的资源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丰富。
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面对和处理:
一是经济全球化而导致的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着“本土文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争事实。而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着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为不同思想文化体系间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国度,提出了如何维护自身的文化独立,进而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设想“普世文明”的发展,极力绘制没有文化差异图标的新的世界文明。青年大学生在文化的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的心理,他们在文化的开放中,常常被西方文化的一些表象所迷惑,忽略了本国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本土文化对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产生危机。
二是大学生“网上冲浪”的普遍趋势,导致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弱化。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以其传播范围的开放性、内容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的“第二校园”。互联网的使用,使青年学生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做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虽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可是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种族、民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渐消解,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此同时,当今网络,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内容完全取得在互联网传播的垄断地位,从米老鼠到唐老鸭,从奔腾芯片到IBM电脑,这些给青年学生带来精神愉快的同时,也在削弱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三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各种社会问题,动摇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在经济领域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金钱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有的大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信念,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一些大学生坐而论道,泛泛而谈,不能摆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与民族精神相悖的。
与此同时,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某些不信守、不公正行为,一些地方和领域的不平等竞争,下岗职工增多,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一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对待,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缺乏信心,动摇了自身民族精神的培育。
四是宣传思想领域的杂音,影响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导向。应该说,近年来我们的党十分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思想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可忽视的地方,如有些杂志文章公开鼓吹“全盘西化”,经济上推崇私有化,主张把国有企业全部“民营化”;政治上鼓吹资产阶级的多党制、议会制;一些媒体对西方的东西不加分析地宣传,使青年学生感受到的是“他国的先进”,青年学生国情判断的矛盾心理容易丧失对本民族的信心。
三
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塑造和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辨正关系原理看,民族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她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离不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必须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实际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国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
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中国具体的历史国情出发,明确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2]著名学者于海在其《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一文中认为,结合十六大报告以及近十年来我国先后颁布的有关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文件可以看出,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即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与公民人格三个层次。[3]这种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也恰如其分地回答了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问题,值得充分借鉴。
我们认为,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这三个层次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无论是从大学生的受知能力还是这个民族对大学生群体的高要求来说,都显得特别适合。进一步讲,就是我们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全球化合作的同时,要对他们强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观念、国家意识和国家富强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意识教育;在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文化时,要做到促进大学生以人和观、家和观、和平观及天和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认同;在培育大学生树立现代公民人格的过程中,要从传统中提炼汲取以诚信、守法、自强、仁爱为主要内容的思想精髓。从而真正做到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不是在简单地整理国故,更不是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
第二: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
当前,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入手:
(一)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民族精神在教师职业中的生动体现,教师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但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大教师不但是民族精神的倡导者、传播者、更是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对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深刻地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
(二)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中华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华文明,同时也取得了对人类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因此,要有效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使青年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并把这些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等落后的民族意识,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一代的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
(三)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十六大关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地在相关课程中突出民族精神的培育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课程,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民情、民族历史教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认清自己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让一些立场坚定、同时又深谙西方民族思想精髓的老师为学生开设一些已为学界认同的经典思想著作选读等选修课。在中西结合并相互对比的环境中,让广大学生全面了解近现代民族思想形成的历程,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公民人格。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高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当前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行为规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学生,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开展“两史”教育,也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京剧、昆剧、川剧等传统戏剧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
(五)抢占网络阵地,拓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随着计算机技术
和网络的高速发展,消除了人类跨地域沟通的“时限”,而且网络也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这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网络也是教育者与学生双向沟通的一条新渠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建立民族精神宣传网站、论坛、数据库等,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元化的主流思想引领当前多元化的价值观。
(六)发挥社会实践的锤炼作用。社会实践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要结合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国家观念和民族忧患意识,并在组织大学生进行寒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但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的高等学校,应把青年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教学之中,建立健全民族精神培育机制,积极迎接新形势下民族精神教育的新挑战,努力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新途径,为社会塑造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注释:
[1]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
[2] 参见《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6页。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理想信念教育;当代青年
“‘意识形态一词首先由特拉西于1796年和1798年间向巴黎法兰西研究院分期宣读的题为《关于思维能力的备忘录》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他的《意识形态原理》(1810-1815)的著作随后出版。” 由此,意识形态成为学者进行相关理论研究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但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抽象晦涩,即便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没有对意识形态作出系统周密的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对于当前在复杂形势下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特别是在当代青年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分析
1.“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存在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日益分化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相互对立的社会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认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本质区别,从而探寻能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合法性的的行动指南。基于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否定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即将“意识形态”作为对当时德意志社会现实的虚幻的、歪曲的反应,从而实现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正如二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形象论述说明了二人在否定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虚假意识”,也是根植于当时德意志的社会存在的。
2.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生产资料的占有方面,分析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统治社会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识。因此,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本质上是对这种当时统治阶级意识的批判,这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是从两个维度来论述“意识形态”的,其一是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批判时,将其等同于“虚假意识”;其二实在分析阶级对抗的社会中将其做为革命阶级的指導思想的意识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清楚看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指导思想上的对立。
3.意识形态是一种“群体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意识形态是特定阶级或团体的思想,是对特定社会关系反应后建立起来的思想体系,它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纲领和行为准则,反映了这一群体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意识形态是特定群体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群体的利益,而非某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而且这个群体的思想体系还将影响群体成员的思想认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根植现实、阶级性、群体性都做了明确的分析,这对当前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在当代青年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网络背景下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应当把握的几个问题
习近平曾生动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对共产主义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特别要坚定立场,认识到建立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及“虚假性”,保持政治定力。另外党和国家也要注重引导青年的思想,促使其在建康向上的群体环境中不断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多做贡献。
1.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网络化背景下的青年读者呈现出盲目从众性、情绪易感性、价值观多样化等特征,因此当他们在面对一些不了解甚至社会主义当前发展的不足时很容易陷入理性信念的迷失之中。鉴于此,对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前发展取得的成就,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2.网络化背景下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尤其要端正社会主义立场。网络化背景下,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优势,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势。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青年沉迷于西方社会为我们打造的精神偶像,自觉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卫道者而不自觉。如果放任不管,未来也许会出现苏联解体那样的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到隐藏在电影、文学艺术等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深刻的阶级性。当代青年尤其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增强对西方敌对、分化势力的警惕,自觉“四个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引导网络背景下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群体意识”。“昔孟母,择邻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特别是环境中的同类群体的集体意识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觑。常入鲍鱼之肆,少闻芝兰之香,容易滋养杂草病树,催生贪腐不轨,恶化社会生态。在对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要特别注重营造良性的群体环境,用先进典型事例感染人,用高尚的道德陶冶人,涵养风清气正的社会新生态,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党员既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远保持蓬朝气,又要脚踏实地,认真工作,认真做好群体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向善的实践者和促进者。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袁久红等译.现代政治意识形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4
一、网络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
1. 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多元化观念。
网络增加了青年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 给现代人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放性的网络使青年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 接触大量的信息, 接触不同的文化, 多样的思想。多元的文化、多元的观念、多元的生活方式, 不仅拓宽了大学的视野, 更能打破他们封闭、局限的观念, 有利于他们多元化观念的形成。这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的观念, 这种观念会使青年学生学会尊重, 学会不盲从, 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有选择性的去进行思想和行为。
2. 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全球意识。
有关数据显示, 当前全球约有1亿台电脑和500个万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相连, 上网人数达到8亿户。互联网把我们的世界连到了一起, 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将世界上的事物尽收网中, 让全球沟通便利千万倍。因此, 网络有助于大学全球意识的形成, 这种世界观将会给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突破地域国度的局限, 对他们成长及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3. 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效率观念。
因特网被称作信息高速公路, 其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性、同步性和使用的简便性。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它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在一起, 形成一种崭新信息和通信网络系统, 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这将有利于青年学生效率观念和行为的培养。
二、网络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首先, 西方网络文化在网络中的强势地位很容易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倾斜。互联网产生于美国, 所使用的语言技术都来自美国,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技术占有垄断地位, 他们利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和信息发布权, 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 通过互联网络向全世界全方面、全时空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社会文化。在国际互联网中, 英文信息占9 0%以上, 而中文信息还不到5%, 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强势手段的冲击, 不能不令人忧虑。一方面, 我们的青年学生还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复杂的人生阅历, 还不能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正确的统一起来;另一方面, 我国也正处于转轨时期, 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汇之中。因此, 长期接触互联网的学生很容易被网络中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出现思想上的混乱, 很容易受到互联网上内容所隐含的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样,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最后认同并依赖;进而消弱本民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动摇本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甚至会盲目地认为“西方的一切就是比中国好”, 从而造成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和倾斜、迷失和蜕变。
其次, 网络作为一种越演越烈的传播媒介, 其信息量虽然丰富但良莠不齐, 大量垃圾信息对上网的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以往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书本、课堂以及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 而现在则可以通过上网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然而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也极易导致信息的过度膨胀和泛滥, 这对上网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意志薄弱者很可能在不良的信息暗示作用下, 由欣赏走向附庸, 由无意识模仿走向有意识追求, 以至成为信息浊流的牺牲品。
再次, 互联网极容易造成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在传统社会中, 青年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旁人的监管, 他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 道德行为相对严谨。然而他们合乎道德的行为, 常常是做给他人尤其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从本质上说, 他们自律意识还是比较差的。因此, 一旦他们进入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 那条由熟人的眼光、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同时, 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 使图像甚至人以数字终端和符号显现, 彼此并不熟悉, 因而很难对网民加以确认、监管, 上网的一些青年学生往往由于不够成熟而容易造成道德人格的缺失。
三、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规范网络行为
1. 宏观上必须转变指导思想, 紧跟时代主题, 开拓创新
第一, 要针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 深刻领会中央关于“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的重要指示,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利用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进一步增加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学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 充分、有效发挥校园网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二, 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鲜明的党性原则、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大局观念, 用科学的、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充实网络, 规范网络道德, 保障网络正确导向, 发展健康的网络文化, 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
第三, 要从文化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 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观念去面对和关注网络文化, 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在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 结合我国实际在网络上建立起信息更多、质量更高的中文信息,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第四, 把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借助因特网、兴利除弊使其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的载体、新手段和新阵地。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传播, 强化网络的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 提高网络的吸引力, 占据网上教育的主动权, 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占领,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2.“道德建设、法律约束、技术控制”三管齐下
增加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建设网络文明, 在微观措施上, 必须加强管理, 做到“道德建设、法律约束、技术控制”三管齐下。网络的存在, 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虚拟社会”这就为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网络道德的本身具有自主性、多元性、开放性、与技术结合紧、责任数码化等特征, 因而空白点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要靠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尽快树立网上主流道德规范, 以一种自律性的约束机制和网上的舆论监督来控制不道德行为。同时, 还应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一套完善的网络法律, 用以规范人们的网上行为, 使包括散布黄色信息、侵犯知识产权、黑客行为等网上犯罪受到应有的惩处。因此, 除了从法律角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管理外, 还应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与有害信息。
3. 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
学校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和法律基础课等渠道, 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 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 增强学生在网上的自律性;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 教育学生在上网时要注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在虚拟世界中同样要遵纪守法。同时在日常教育管理中, 对学生的网上行为提出明确要求, 并把有关的网络管理要求及时写入学生的行为准则之中, 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在校园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 对于违反国家保密制度、散布反动信息及有碍精神文明建设等言论的用户, 停止其使用网络, 情节严重者, 提交学生行政或有关司法部门处理。制定校园网用户责任书, 将网络道德与要求写入学生手册, 由学生工作部门来实施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
学校应该利用学生把网络当作倾诉、发泄伙伴的心理需求, 开展网上心理咨询, 而且, 网上心理咨询由于具有相对程度上的隐蔽性、保密性, 可以免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可以创建专门的心理咨询网站, 设立心理咨询信箱, 由心理学专家或学生工作者担当主持, 对学生的情感、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矛盾和困惑进行咨询和开导, 并介绍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自我调节方面的知识和做法,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培养健全的人格。此外, 这种心理咨询最好以聊天的形式进行, 因为网上聊天新颖、活泼加上一点神秘的风格和境界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亲切感、认同感, 更容易接受。
摘要: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同时针对存在的客观情况提出了若干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以建设网络文明, 培养青年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想道德,对策
参考文献
[1]高起祥:知识经济问答[M].北京:人事出版社, 1998
[2]华道云李义丹:高校网络德育的实践与创新[J].道德与文明, 2005, (06)
[3]杨惠: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法制与社会, 2007, (08)
[4]戴兰华: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J].大思想家, 2004, (01)
[5]刘正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领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13)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5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面临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挑战。当前,大学校园里基本都是95后、00后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和逐步完善的重要阶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逐步深化,但由于社会体制、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交往交流中可能存在冲突与竞争。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正确把握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如何建立国家安全与人民防线,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与境外势力的干扰与渗透;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凝聚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解决的课题。
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更加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区域差异、食品安全、生活品质、环境污染、医疗保障、住房养老等存在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各类网络媒体碎片化地呈现在青年大学生面前,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在成熟和完善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甚至出现误解和冲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发展的辩证观念,正确认识发展中的矛盾以及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确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过程中的爱国主义志向和行动所在。
面临网络信息碎片化与去中心化的挑战。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青年大学生每天面对着大量真假难辨、是非难判的网络信息,甚至被人为操控的虚假恶意言论,容易出现认知片面和过激的情况。这种信息传递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载体。实际上,网络社会虽然具有自由、平等、开放、共享等特征,但其虚幻、匿名、盲目、无序等特点也会导致青年大学生难以有效辨别和判断网络平台上的真假信息,这就使青年大学生在表达观念时容易走偏,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过激行为,或者在爱国情感上出现非理性表达。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纠偏内容、丰富载体,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也是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新时代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加强正面引导。针对冲突与竞争日益加深的外部环境,面对更加复杂和不可预见的现实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不应成为一个被动的接收主体,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的共同完成主体。这种共同属性在于,能够直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份力量,完成从传统的被教育角色向自我教育、主动教育角色的转变,不仅能够被育,而且能够育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有近一半的医护人员是“90后”、“00后”,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对青年一代的表扬和鼓励,有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在掌握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过程中,逐步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和人生目标,以及个人与国家、小我与大我的紧密关系。
着力加强认知教育。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真挚而朴素的,却也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基于此,要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认知教育,将他们放到历史的洪流中,放到社会的实践里。既要着力历史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教育,让他们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中的民族精神与取得伟大成就的深层原因,又要着力加强实践教育,让他们走进广袤无垠的祖国大地,以切身体验和实际感受去了解发展的不易,了解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青年大学生要主动探寻爱国主义源泉,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能够正确认识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必然性,以及不平衡不充分定然被消除的必然性。教育者则要在思维与行动上与青年大学生保持同频度、同场域、同成长,遵循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和才干,消除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认知误区和思想疑惑,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6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了解情况、参与情况、选择情况、满意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其现状、存在的困难以及不足,并从树立正确观念、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分类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引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青年;自组织; 参与状况; 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6024207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因其开放性、相对自由性和便利性的特点日益普及,并迅速深入到民众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新的文化氛围在迅速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 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2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从网民的年龄结构看,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3.49亿人,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55.2%,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从职业结构分析,学生群体依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5.1%。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最为特殊、最富创造性创新性的一个群体,是学生群体的佼佼者,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动力。大学生富有创造性创新性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网络的需求比其他年龄层、其他职业领域的人更为迫切,这促成了网络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尤其是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兴起,一方面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另一方面,高校青年自组织因其隐蔽性、自发性、自治性、管理模式扁平松散等特征,存在容易对正式组织的活动产生阻力、缺乏科学管理制度和机制等问题,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园组织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地区与国家发展,实现国家与校园的安定团结,有效引导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健康发展势在必行。为此本研究在文献查阅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设计、访谈座谈了解高校青年自组织建设发展现状、大学生参与现状,并对其原因及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青年自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网络青年自组织文献资料,结合中国高校青年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社团等相关文件及文献资料,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并拟定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研究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未参加过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大学生群体对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态度、认知、意愿及发展意见;(2)已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大学生群体的参与状况,以及态度、认知、发展等方面的意见。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重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95份,有效回收率84.23%。在问卷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分析。在样本结构的选择上,主要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网龄、政治面貌等进行统计。在所有样本中,男生533人,女生56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86人,本科生970人,专科及以下学历39人;网龄1年以下31人,1~5年431人,6~10年502人,10年以上129人;中共党员157人,共青团员937人,民主党派1人。
同时,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现有的情况,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还对部分共青团干部、社团组织干部以及辅导员进行了深入访谈和座谈,丰富研究信息,为高校网络自组织的建设提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和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基本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了解状况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对网络青年自组织了解的有364人,占总人数的33.24%。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看,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54.67%和45.33%;本科生占85.16%;6~10年网龄的占46.70%;共青团员占89.84%,进一步分析发现,本科生中共青团员为267人,占比达到86.13%。可以认为,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普遍并不了解,且以本科共青团员占据绝大多数(表1)。
(二)大学生参与状况分析
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的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中有486人加入了网络青年自组织,占总人数的44.38%。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看,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分别占50.62%和49.38%;本科生占85.80%,6~10年网龄的占45.88%,共青团员占76.34%,进一步分析发现,本科生中共青团员为351人,占比达到83.57%。可以认为,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在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参与程度一般,并且以本科的共青团员居多。
研究发现,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但参与度可观;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发现了解和参与都以本科共青团员居多。这与本科生天然的发展性、进步性特征,以及共青团员活泼、乐于参加各类活动、各类社团的情况基本一致。
三、不同类型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看法分析
(一)未参与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大学生的看法分析(表2)
调查数据显示,未参与过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609名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对进一步了解“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兴趣不大,70.77%人表示兴趣一般,20.20%的调查者明确表示没有兴趣,占比达到了调查总量的90%以上。在对被调查的未参与过的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他们不愿意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没有时间”、“对这种自发组织不信任”和“其他”,其中超过50%的学生表示没有时间是他们未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最主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选择“没有时间”的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中,有308名(91.94%)是本科生。endprint
在对被调查的未参与过的大学生更一进步调查后发现,54.35%的人表示,会因为兴趣而选择性地参加部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41.71%的人表示会因为学习上的需求,例如课程论文、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临时性地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表3)。
综合分析发现,大学本科生学习任务相对较为繁重与网络青年自组织的隐蔽性是造成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存在一定排斥的主要原因,而兴趣激励、学习需求、发展需求则是他们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最大动力。
(二)参与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大学生的选择分析
1.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规模及数量的选择
调查数据显示,已参与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309人,63.58%)和网络(169人,34.57%)两种方式了解、获取该类组织的相关信息,在详细了解之后再加入该组织。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时候相对理性,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自身参与组织的数量和组织人数的规模进行选择。从参与数量的选择看,69.41%的人只会选择不超过4个的组织参加相应的活动和讨论,其中51.20%的人选择不会超过2个;从组织规模参与选择看,60.14%的人选择不超过60人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参与活动,其中54.13%的人更愿意选择20~60人之间的组织,这与现有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主要集中在100人以下的组织规模的主体相吻合 。可以认为,这类组织的人数既不会过少,影响大学生在该组织中获取自己想要的讯息和获得情感的需求,同时也不会因为人数过多而影响整个组织活动的开展与发展进程,这与大学生对情感、学习和发展的迫切需求相吻合。
2.大学生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性质类型的选择
从参与的总人数和比例情况看,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青年自组织的组织类型的偏好性较为明显,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沟通娱乐(83.31%)、校友同学(70.97%)、老乡会(53.07%),均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0%以上;排在后3位的分别是维权组织(6.38%)、组织管理(20.16%)、行业交流(18.31%),尤其是行业交流的参与人数仅89人,比重偏低。可见,重庆市高校大学生更偏向于参加具有沟通娱乐、分享共同经历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更加重视彼此感情上的沟通和兴趣上的契合,更偏向于参加有利于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有利于情感交流的团体;对于工作类、利益互惠类的团体兴趣较低、选择较少(表4)。
3.大学生参与高校青年自组织活动情况分析
对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青年自组织活动具体情况的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更偏向于选择时下最为流行的以网络、手机为载体的各类通讯工具,主要以线上交流为主。其中排前3位的是即时通讯工具(95.27%)、博客微博(78.40%)、BBS论坛贴吧(41.56%)。可以认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组织成员多以QQ群、MSN好友、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交流为主。同时,深入调查发现,大学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博客微博等沟通交流主要以打字聊天(59.8%)和分享学习资料(27.8%)为主,这与他们的情感需求、学习需求一致(表5)。
被调查大学生的61.23%表示不会盲目地参加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所举办的线下活动,但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视时间计划尽量参加,每年参与的次数不会超过2次,这类人群占被调查总量的54.47%,超过一半;从活动经费来源看,89.79%的人都通过AA制的形式参与组织所举办的线下活动,偶尔会有赞助,但是这种方式相对较少。同时,有1/3左右的大学生表示,他们所参加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并没有举办线下活动,组织成员都是通过线上交流来完成整个组织的沟通、管理、建设以及发展。可以认为,该类组织成员对组织交流方式的线上模式较为认同,更希望通过网络等即时通讯工具便捷、快速、灵活地参与组织活动,获取自身想要的讯息。
4.大学生对高校青年自组织满意度分析
总体看,参与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重庆市高校大学生对组织的管理和开展的活动比较满意,达到参与总人数的76.01%,比重较高。但同时,组织成员也认为,自己所参加的高校网络自组织仍存有许多困难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为:第一,组织管理者对该领域信息提供不够及时,活动安排、组织宣传比较单一,组织缺乏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力(54.37%);第二,缺少活动资金的支持,不利于线下活动的开展、组织成员的情感交流以及组织的发展壮大(48.34%);第三,吸收组织成员时审核不够严格,导致成员的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47.19%)。可以认为,尽管组织成员对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活动开展和管理较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若能针对性地对该部分进行改善,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固定性将会提高。
三、加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引导的对策建议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是既没有到当地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拥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在学校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的自组织团体,它们是由大学生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在高校中较为活跃的青年大学生组织,是高校青年组织的特殊组成部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共青团组织以及学校其他学生工作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一)树立正确观念,充分重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引导管理工作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大量涌现是现代青年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结果,是青年寻求自我发展、自我独立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从对参与过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大学生的整体调查情况看,活动组织较为零散、行动隐蔽,政府、高校等官方组织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缺乏帮扶和引导;从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的访谈发现,面对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网络青年自组织,高校教育工作者与他们缺乏有效的沟通,再加上自身工作繁多、管理经验缺乏,因此在监督、管理、帮扶、引导上显得有些有心无力。endprint
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转变思路,高度重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工作,把对其的引导管理纳入学生工作开展的战略规划与日常管理的高度,从人力、经费、管理等多方面给予大学生自组织支持,使其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努力把自组织建设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课堂和大舞台。尤其是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学生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对尚未登记注册的自组织进行关心、帮扶和有效引导,不断拓展党团组织对大学生自组织的有效覆盖,以服务和支持换取信任,使大学生自组织纳入团组织管理视线和范围;加强对青年自组织的调研,了解其发展的现状与规律,定期做好调研工作,对学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数量、规模、组织类型、人员构成、发展情况、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经费管理、影响力等进行调查统计,及时掌握动态,适时调整管理引导方案,对于不同类型自组织的不同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或引导计划,充分利用、有效发挥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带头作用。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规范教育与管理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因其特殊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既没有到当地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拥有法人资格,也不属于高校社团范畴,从一定程度上看,其组织存在与活动应属“非法”。但它又是社会化的产物,是青年自我发展的精神需求,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进一步完善高校青年自组织,尤其是网络青年自组织相关的政策法规十分必要。
从政府方面看,国际上各个国家对自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可以参考其他国家较为成熟、稳定的法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就青年自组织的存在起草相关的暂行条例,解决其组织存在与活动的合法身份,在其准入条件、管理方式、主管单位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同时,适当放宽准入和管理标准,让其有效地度过缓冲期、适应期和成长期;从高校方面看,应该充分利用共青团的力量,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把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纳入到特殊“社团”一类,充分利用现有社团的资源、人脉和影响力,积极开辟与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联系渠道和沟通平台,创造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文化氛围,加强群众联系,以规范的制度为保障,强化引导发展和管理监督工作,促进其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同时,有效保证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自由性和民主性。
(三)加强分类管理,高度重视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持续性培育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加偏向于参加具有沟通、娱乐、情感分享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原因,在于其对自我精神层面的需求与提升。要想有效地引导好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有效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积极与该类组织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的同时,要对不同类别、不同领域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采取不同的管理与引导策略。
对于情感类、生活类的自组织群体,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日常的情感关怀把思想政治引导工作深入到他们日常生活中,把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娱乐的形式较好地融入到他们生活中,积极引导该类组织由娱乐休闲型向社会事务型、公益类型转变;对于学习经验交流类的自组织群体,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的趣味化、与实际生活的有轨结合、学习资料的共享、学习经验的分享、戏剧小品赏析
等形式,有效地把组织成员凝结在一起,把握其工作的主导性,在与青年自组织的关系定位上,自觉树立“大青年”工作格局,以共同的学习目标、工作目标把成员凝聚在一起;对自组织内部,也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组织成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帮扶。总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青年自组织做好对其引导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和易被学生群体接受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其良性发展和壮大。
(四)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推进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壮大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在活动所需的人、财、物等方面资源较为缺乏,活动经费几乎都是通过组织成员AA制或自发捐款筹集,活动开展、组织发展、成员参与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因资金的匮乏受到较大地限制,如此不利于线下活动的开展、组织成员的情感交流以及组织的发展壮大。从管理层面看,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应从现有财政体系中设立专门的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专项经费,专项资助自组织活动开展所需费用,在活动场地申请、活动物资资助、活动开展指导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同时积极主动地帮助和引导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寻求社会各界人、财、物的支持;从组织自身看,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组织成员通过寻求学校资源、社团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资源支持,突破组织自身这一小圈子,加强与外界资源融合与合作,另一方面,要利用组织内部成员的智力优势、专业优势、人脉优势,通过开展服务活动、咨询活动等为组织活动赢取一定的活动经费,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组织活动开展所需的人、财、物,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成员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五)强化机制建设,寻求组织自身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最大的优点就是其组织活动的灵活性,但是这一优势也造成了其最大的缺点便是缺乏有效稳定的组织管理与制度管理。因此,进一步强化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系统的机制建设,加强其管理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对推动组织自身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后所带来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与延展性,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组织管理上,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组织的目标、宗旨、义务、责任、活动范围;在人员管理上,建立会员准入与管理机制,订立会员入会门槛,平衡并提高会员的总体素质,建立组织管理人员机制,民主选拔具有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会员担任组织的管理者,建立管理人员队伍,形成顶层设计与会员互动的有效结合;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介和平台,做好组织推介、活动宣传等工作,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参考文献:
[1]杜兰晓.高校青年自组织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5):74-76.
[2]宣璐.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3(3):131-133.
[3]王辉.高校网络青年学生自组织建设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学院,2013:19-23.
[4]刘文凭.高校青年自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研究[D].黑龙江:东北石油大学,2013:11-12,20-23.
[5]陈雪娇,席从文.试论主题教育活动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理论,2010(10):232-233.
[6]高永良.高校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5):44-46,62.
[7]韩流,张彦.高校青年自组织管理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6):106-109.
[8]高延安.网络青年自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华章,2012(15):109.
[9]刘威,尹宿涅.网上青年自组织及其管理[J].人民论坛,2011(34):112-113.
[10]李修志,李济方.社会转型视阈中我国青年自组织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4):26-28.
[11]王婷.当代中国社会青年自组织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99-111.
[12]李晓南.青年自组织常见形态与特征研究[J].学理论,2010(19):118-120.
[13]田野.网上青年自组织现状分析及管理模式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17-26.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7
谈及青年亚文化的传播, 在众多大众传播媒介中, 网络传播等第四媒体已逐渐成为当今时代最快捷、最便利的传播方式, 其信息量大、实效性强、更新速度快等优势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检视我国的青年亚文化, 其并非完全由本土文化和外域思潮促成, 而带有一些网络等媒体刻意制造的成分, 青年亚文化在当下离不开网络化的力量。可以说, 网络已成为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
一、网络传播———新时期青年亚文化的主流传播方式
文章之所以认为网络传播是新时代青年亚文化传播的主流方式, 主要是源于对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共有的特征进行的思考。
(一)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是青春性、娱乐性、消费性的代名词
1. 青春性
二者的主要受众都是青年群体且对其影响力大, 青年人乐于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表达其内心世界、展示自我存在, 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使青年群体不必过分担心话语责任, 必然可以更加自由地交流, 这就为青年亚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佳场所。
2. 娱乐性
青年亚文化同社会主流文化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其娱乐性, 它是一种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试图挑战主流文化权威正式性的边缘文化, 通过制造娱乐吸引青年人, 代表着青年人生活世界的开放性。而网络传播正是众多大众媒介中最能体现娱乐性的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利用其对娱乐事件的报道使青年时刻追随并热捧, 青年亚文化也由此得以滋生。
3. 消费性
网络传播作为当今时代最快捷发达的传播媒介, 无时无刻不以其高科技性体现着消费性的特点, 尤其是网络电商对商品市场的迅速占领为青年亚文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而西方国家的消费主义通过网络深刻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 网络传媒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将青年亚文化呈现在青年人面前, 引诱他们不得不消费, 以致消费方式和行为已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
(二)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是虚拟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青年亚文化实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表征, 我国的青年亚文化便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各种关系。社会结构性的矛盾导致青年人从青年亚文化中寻求解决心理矛盾困惑并得到释怀, 但它也同时借助于网络的虚拟性得以广泛传播, 网络媒体以虚拟化方式塑造许多备受热捧的青年亚文化形式, 都是通过网络流行起来, 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已逐渐成为青年亚文化的主阵地。而网络传播虽然形式虚拟, 却也全然体现者社会现实动态, 与青年亚文化一样反映着社会现实关系, 故二者都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三) 网络传播与青年亚文化都以开放性与交互性为特征
青年亚文化之所以传播广泛, 不是个体自我作用形成, 而是通过不同个体互动而逐渐形成的, 例如偶像崇拜、“哈”族系都是逐渐扩散形成的。互联网的交互性史无前例, 其覆盖面之大足以满足青年人的社交需求, 它以其交互性的魅力成功侵入了青年人的生活。网络传播注重的不是单方面的信息传输, 而是同时接受受众的反馈, 网络受众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制造与传播, 互动交流是网络的代名词。强烈的互动性促成了网络环境的开放化, 激发了青年人思想迸发的自由化、个性化和多元化, 从而也使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具有了开放性的特征。
二、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最广义上看, 青年亚文化可划分为顺应型和偏离型。顺应型的青年亚文化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年正确教育和引导的结果, 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对青年的期待, 在价值导向和精神内涵上与主流文化一致, 且以其特有的生动性和亲和性, 借助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和休闲性弥补了主流文化的严肃性和刻板性, 为主流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经验、思想和生活方式, 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变革,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能量。而那些反映青年探索和社会主流文化矛盾的青年亚文化则统称为偏离型青年亚文化, 这一部分青年亚文化通过网络传播扩散的广泛性大幅度地侵蚀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阵地, 消解着其主流价值观,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基于本文在立足点, 将主要阐述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消极影响, 主要如下:
(一)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体的消极影响
首先,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挤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空间。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广泛传播是青年人作为话语权弱势群体向权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发起的网络群体化运动, 其导致传统政治、道德、文化的话语体系从有序走向崩溃, 引发更大范围上的价值危机。青年亚文化借助网络的自由度制造娱乐, 鼓励消费, 其以强大的活跃性挤占了大学生的时间, 支配大学生的思想和话语, 实现对大学生的影响, 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主导性的话语空间受到更能引起青年人关注的社会生活主导性话语空间的巨大挑战。
其次,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挑战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娱乐性和消费性, 渗透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逐渐模糊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代之以多元混合的意识形态, 威胁着主文化的道德权威, 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
再次,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干扰着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青年亚文化由于大众传播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兴起, 开始受到异域文化的干扰, 带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味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 而青年亚文化的介入带来了与之相悖的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价值观, 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体系中的建设。
(二)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塑造的消极影响
值得肯定的是, 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的活跃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添了新的内容, 其以生活化的方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首先, 青年亚文化网络传播的娱乐性、消费性等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的阶级性和威严性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资产阶级自由性等反政治的西化思想在网络上的肆意传播不断挑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
其次, 青年亚文化借助于网络制造虚拟的社会想象, 歪曲社会现实, 揶揄社会存在, 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秩序的混乱, 不利于社会环境的规范和治理。
(三)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的消极影响
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以动态的方式不断地更新着内容和形式, 其凭借自身的青春性和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永远保持着不断变化的状态, 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便是对社会规律相对稳定的反映。教育者常常叹息跟不上时代步伐, “文化反哺”现象开始露面, 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开始对教育主体施加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的传统模式由于青年亚文化的不断更新而备受挑战。
青年亚文化占据着青年生活很大部分, 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我们应做出科学应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是抑制青年亚文化过度泛滥, 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意识形态安全性的新视角。
三、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传播工作, 有效应对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网络的正确传播, 这也势必会对青年亚文化的网络传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 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队伍, 发挥好其对青年亚文化的“把关”的作用
作为思想政治信息在网络传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队伍既要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传播理论和技术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谨慎地筛选信息, 规范信息制作, 自觉抵制网络不正之风, 及时了解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动态, 对青年亚文化中明显负面的内容进行引导, 防止西方自由化思想对我国传统道德的侵蚀, 警惕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冲击。此外, 传播者必须了解受众, 掌握好大学生群体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 根据其对青年亚文化的选择状态区别对待,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克服不良青年亚文化的干扰作用。
(二)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受众工作, 从根源上遏制青年亚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针对大学生受众的传播工作是复杂且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引导大学生自觉认知青年亚文化, 提高信息辨别力, 从而对不良网络青年亚文化产生自觉“免疫力”, 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的关注、疏导和教育。此外, 要重视受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通过校园网络建立专题论坛、个人主页、聊天室等平台, 在网站中增加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充分给予大学生言论空间, 提供适当的宣泄平台, 走进其精神世界, 认真分析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的正负面影响, 分析产生原因, 合理运用措施减少其不良反应。
(三)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的程序化, 努力做到对青年亚文化的科学性分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开展过程管理, 使其实现规范化和程序化。强化领导、检查、导向激励和教育教化等调控体系和机制, 以及法律、自律等保障体系和机制, 保障过程管理的有序进行。青年亚文化在网络的广泛传播势必要经过繁杂的过程才能被大学生熟知, 要在其传播过程中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加强网络执法和监督, 规范信息, 对活跃大学生思想氛围的青年亚文化给予一定的空间支持, 对影响大学生思想阵地的青年亚文化施予程序控制。
(四) 营造积极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环境, 有效应对青年亚文化带来的挑战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8
一、网络语言使用特点和趋势
为保证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在选项设计上以题少量少兼顾考察本质相结合。问卷发放注意点与面的结合, 部分问卷集中在同一个班级里, 部分问卷分散到不用的班级里。同时频率测试词汇的来源、观测对象的选择、观测方式的使用等因素。
结合人人网、QQ空间及问卷调查, 目前, 青年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有以下特点:一是数字类网络语言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二是字母类的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三是在原有汉语词汇基础上创造的具有汉语特点的网络词语使用频率大幅增加, 而且有不断创新之势。字母和数字类网络语言使用频率的大幅减少主要是因为这些词汇所具有的谐音性质已不能满足青年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
青年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类网络语言有:你妹、白富美、逆袭、屌丝、高富帅、土豪等。从词语使用习惯看, 低年级学生更关注小清新、小文艺、碉堡、吐槽、坑爹、萌、你懂得、你妹、屌丝、肿办么等词语;高年级学生除了关注此类词汇外, 对土豪、现实很骨感、心情不美丽、认真你就输了等词汇关注度较高。从性别比例来看, 男生更关注吐槽、你妹、屌丝、高富帅、学渣逆袭等词汇;女生关注度较高的词汇则集中在白富美、小文艺、小清新等。
二、网络语言折射思想行为状态分析
青年学生对网络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一方面受到社会思潮和热点事件的影响, 另一方面体现青年学生自身的一些基本诉求。
首先, 很多网络语言的使用及流传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随着社会发展, 我国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话语禁忌和人际提防程度也在逐步降低。其次,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社会分层是一种过程中的产物, 这种产物与广大网民要求平等、民主的思想是相矛盾的, 这给部分网络语言如“屌丝”、“土豪”等的出现提供了土壤。再次,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网络文化的特别是网络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网络的隐蔽性和开放性为网络词语刺激了网络语言的发展。我们要注意到, 青年学生对网络语言的选择和使用有着阶段性, 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中对“土豪”等类词语的使用频率不及高年级学生的使用频率高, 这从侧面凸显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背景、社会阅历等对其选择、使用网络语言的影响和限制。
其次, “90后”青年学生个性张扬, 观察世界的方法多非内省的, 而是凸显的, 他们更在意个人感受。在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前, 他们情绪易激动, 易受社会思潮和事件的影响。“网络生活是当前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1], 在这项实践中, 他们所选择和使用的网络语言也折射出他们本身的思想行为状态。从上面观测的词语中, 使用频率较高的有“屌丝”、“吐槽”和“你妹”。下面以这三个网络词语为例, 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状态予以说明。“屌丝”一词不仅在网络上被青年学生所接纳, 在生活中使用该词的也大有人在。青年学生在使用这该词时, 已经摈弃原有的自轻自贱成分, 更多的是自嘲和对他人的善意玩笑, 这明显不同于社会上对这该词概念的界定。有时候, 青年学生在使用“屌丝”和“高富帅”两个网络词语时, 更多时候表达的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如某同学买了一部价值1500元的新手机, 使用价值2500元旧手机的同学则可能会笑该同学是“高富帅”。当学习、生活压力比较大或是对某种现象表示不满时, 学生会使用“吐槽”。根据吐槽用语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它还可分为“神吐槽”和一般性吐槽。一般性吐槽针对的多为个人压力;神吐槽则表现为对某事物、事件或现象的强烈不满。它们充分表现出青年学生自我宣泄情绪时的张扬, 体现出他们对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方式的个性化, 以及对社会、校园的关注等。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青年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时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一是排解、宣泄压力;二是自我解嘲, 自我安慰;三是观察社会, 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反思与思考。四是对家庭和亲情的维护。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一方面体现了青年学生的从众心理, 便于与同龄人交流沟通, 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权威的反抗和挑战;体现出了他们追求个性、张扬特点, 标新立异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 青年学生在使用这些网络词语的时候, 往往结合了大学校园文化和生活特点, 对词语原有意义进行了二次改造, 导致该词语通行的社会意义在校园经内出现某些差异, 显示出青年学生的创造性。
三、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思考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亚文化思潮, 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有利弊之分。
有利的方面:首先, 使用网络语言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和社会的交流, 有利于他们表达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看法, 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青年学生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中;其次, 有利于青年学生缓解压力、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促进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 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 很多青年学生参与到语言的再加工、再创造过程中, 有利于开拓思维, 活跃思维, 增强创造能力。
不利的方面:一是青年学生有时候无法对网络新词加以正确的甄别, 无法正确理解其含义, 造成了乱用, 对保持语言文字的纯净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二是对使用特定网络语言群体外的老师和家长来说, 因为语言的陌生性, 导致师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障碍, 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三是情绪宣泄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语言过于激烈, 严重者违背网络道德准则, 给社会带来危害。
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应对挑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关键, 也是培养青年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有力抓手。首先, 与时俱进, 积极接纳新事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勇于向青年学生学习新的网络语言, 使网络语言成为一种了解青年学生思想动态、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 以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 加强引导, 注重分析。对青年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和引导, 对青年学生高频使用词语所折射的思想行为状态应及时加以分析。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分析高校网络舆情, 通过对高频词的监控可以适时发现最新的思想动态,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 深度挖掘, 弘扬网络道德。通过对高频出网络词语的筛选和分析, 可以帮助学生工作者找到学生网络舆论领袖。通过对学生舆论领袖的培养, 进一步净化高校网络空间, 培育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 促使一部分网络舆论领袖转变成网络“红客”。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年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进行分析, 凸显了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状态, 指出了网络语言对青年学生在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以应对挑战为基本视角, 从与时俱进、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个方面, 总结出培养青年学生网络舆论领袖的途径, 并给思想政治教育以思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折射,思想行为
参考文献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9
一.“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群体网络道德现状
网络社会主要由现实中的行为个体而构成,由于这部分个体在现实中具有不同背景,其在网络中的道德品格也有所不同。网络的特性使接触它的青年群体沉迷其中,认为自己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中任意施展“抱负”,于是将一切怪异、荒诞的行为视作“个性”,青年群体的网络道德失范也正是由此而来[1]。以下几点为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群体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1.传播不良信息
传播不良信息,即指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诸如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2]。互联网是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人们利用互联网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工作与生活,但其同样存在弊端,首当其冲的便是任何个人与组织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群体而言有着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会吸引青年群体变为不良信息传播的主体。
例如一些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或者是对于重大事件的错误评论,青年群体往往会对这些信息较为感兴趣。并且他们不喜欢“随波逐流”,他们渴望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于是看到一些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却毫无根据的错误言论便当做至理名言并进行传播。一旦他门无法辨别事实的真相,对其深信不疑进而大肆传播,若只是些无关大雅的“段子”倒还无妨,若是对国家实施的相关政策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骂,则成为了反动言论散发的助推者。
另外,青年群体是荷尔蒙分泌最为旺盛的群体,对于一些暴力、色情为主的黄色信息具有极高的敏感度[3]。他们追求感观刺激的心理需求,将制造、散发、传播暴力与色情信息作为“人生一大乐事”。当这部分人群将这些思想带回现实甚至开始“实践”时,其造成的后果就不仅仅是在网络中传播不良信息这么简单了。例如大家熟识的李天一强奸事件,虽然舆论认为错在其父母没有对其进行严加管教,但无法否认,从网络中获取不良信息才是造成该事件的主要原因。
2.获取非正当信息
非正当信息与不良信息有着本质区别,不良信息指暴力、色情等信息,而非正当信息则主要指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他人的知识产权,例如需要钱买的游戏,通过非正当信息获得免费的破解版,这也是当前青年群体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4]。
在一种模糊的认识之下,一些被误认为理所当然的“共享”行为被吹捧,复制、粘贴、转载成为“共享”最便捷的途径,甚至一些稍微懂的点儿技术的人通过破解密码手段获取一些不容易得到的资料信息,这些已经成为网络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而正是这种“文化现象”,使得青年群体在互联网中肆意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甚至将“剽窃”、“抄袭”等观念带回现实中,例如抄袭他人的家庭作业便是其中一个明显的细节。
3.“游戏化”的人生态度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扮演所有角色,男人可以扮演女人,年轻人可以扮演老年人,反之老年人同样也可以扮演年轻人。被学习与生活压抑了许久的青年群体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们任意而为,在网络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将“游戏人生”视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在他游戏人生的过程中,抛弃了现实中的道德观,抛弃了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在虚拟世界中肆意妄为。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网恋”、“网婚”、“网络同居”对这部分青年群体造成了极大影响,当此类失范行为被带回现实中时,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然不言而喻[5]。
二.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
1.完善互联网法律
相比网络社会中频发的“犯罪事件”,现实中似是和谐了不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中有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了绝大部分对个人、社会有害的事件,但网络社会却并没有。网络社会中法律法规的缺失,加之青年群体的意志力与信念相对较为薄弱,较易收到不良信息与不法分子的挑拨,在不知不觉中坠入犯罪深渊。因此,完善互联网法律,以此净化互联网环境就显得尤为必要。就目前而言,我国互联网法律正处于起步状态,但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却已累积了较多经验,我国不妨对此进行借鉴,在整理分析国外网络法律的基础上,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所谓网络文化,即指网络社会中的风气走向。一直以来,我们都坚信,环境能够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极大影响,网络环境亦然。试想,若网络社会中处处洋溢着学习、思考的气息,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自然无所遁形,青年群体能够在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对其个人、社会甚至是国家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对此,胡锦涛书记曾于2007年1月指出,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我们也只需要沿着这个思路一直走,最终必将成功。
3.加强网络管理
“追本溯源”,“源”存在于任何事物中,是事物发展的基础所在。现实中,为了预防犯罪,各地都有派出所、公安局,一旦有危害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出现,便会追本溯源,将源头进行消灭。虽然网络中同样存在网络警察,但由于网络的特性,网络警察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不良信息,并根据不良信息追踪到信息发布的源头。因此,网络警察应构筑“信息海关”,所有信息在进入互联网前都应接受检查,将一些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拒之门外。不仅如此,还应根据这些不良信息查找到信息的发布者,追求其刑事责任。
三.结语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和多元性等特征,使得青年群体在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施展“抱负”甚至有些行为已经触犯到了法律却全然不知。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年群体频频出现的这种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行为使人堪忧,网络环境下对青年群体的道德教育也就显得十分急迫。
参考文献
[1]赵晓英,王艳菊,丁云鹏,侯小宝,李汝德.关于医学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03:439-442.
[2]胡霞,邱莉.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60-62.
[3]邓验,曾长秋.论如何应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1,01:122-125.
[4]廖传景.青少年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4:126-129.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10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绝不是两条平行延伸的直线,而是彼此缠绕在一起的双螺旋结构,二者相互推动、相互诱导,只有深刻的道德认知才能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情感,而强烈的道德情感则会鼓励人拥有更加深刻、全面和富有远见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的实现路径是依靠道德情感的信号传递后从而对道德行为作出选择、调整和控制。道德情感激发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推进个人有主观意愿接受掌握相关的道德知识,从而使道德知识能有效转化为道德信念。个体的道德情感的累积可以扩展为群体性情感,影响社会风尚。
一、青年网络道德发展基本情况
1. 网络道德的内涵
网络道德是网民在互联网中交流和虚拟交往过程中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整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应运而生,在网络的媒介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行为规范,其中包含人们对网络持有的态度、针对事件进行的网络评价和行为选择、网络中的行为规范等。网络道德一方面需要规范网络行为,另一方面也有提升发展内在精神需求的需要。网络道德也属于道德范畴,是道德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网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行为法则。
2. 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关系
网络社会有其特殊性,正是它的特殊性决定了青年的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有关联却又不同。一方面任何世界观的最终根源都是现实生活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现实道德,每个人在网络中用特定的方式循环往复的体验它。如果摄取网络上的瞬间行为,很难对网络道德作严格的评价,但追溯网络的历史行为就能更完全地把握其道德特点,道德会在现实和网络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相似的特征和共同的特点。网络上的外在行动就是内在道德的精神活动。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行为与现实道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差异网络道德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客户终端与网络联系起来的,它不同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自由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3. 青年网络道德的发展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前道德成规期,这个层次的道德停留在纯粹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第二层次是道德成规期,正是青年处于的阶段。第三层次为道德自律期,服从并遵守体现为公正法治的社会契约,把某些普世伦理原则看得比法律更为优先。青年的网络道德发展正是从前道德成规期往道德成规期发展,从关注自己是否得到更多的利益进入扮演社会角色,转变为开始在意外界或他人对自己的支持或反感的态度,努力想使自己和外界环境、周边氛围保持一致或是和谐的状态。由于目前网络中的道德规范不健全,青年网络道德失范的风险较大,青年在网络中的行为往往因为失去价值导向而丧失正确的判断标准,自我执行网上网下双重道德标准案例并不少见,加大了社会安全风险。
二、青年网络道德的建构路径
1. 多渠道发展道德情感,提高青年网络道德认知
青年在网络道德的发展中,对道德规范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也能有效促进道德情感不断升华。在发展青年网络道德的过程中可以以情育情。通过特定事件情感的感染性特点,让青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培养青年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感,就必须引导各类意见领袖充满正能量,感染青年。在发展青年网络道德的过程中可以以境育情。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网络道德情感也是在网络道德情境中产生的。在发展青年网络道德的过程中可以以行育情。良好的道德实践对青年的道德情感有引导调节功能。线上组织、线下发动,让青年从实践中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
2. 提倡“君子慎独”的精神,引领青年网络文明自律培养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君子慎独”核心要求人善于独处,通过自律独处的方式提升道德修养,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提倡青年网络慎独就是引导青年加强主题修身自觉性。对于缺乏慎独精神和思想的青年人而言,网络虚拟的世界让人有隐蔽性,容易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失去道德的基本判断甚至良知,从而网络道德失范。青年网络道德建设的目标是青年依靠理性自觉,实现自律的网络道德人格,达到理想人格的内外在统一。当青年网络道德从他律提升到自律阶段时,网络道德就自然成为其内心的责任感。
3. 优化网络教育内容结构设计,形成青年网络道德发展的载体合力
网络时代信息的海量性和复杂性、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交往模式的变化等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网络教育内容应该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充实和重组。
网络平台为青年提供了共同参与、双向互动的可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网络而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实现了教育主客体间的平等对话。青年在其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消极接受外部信息,而是主动积极地摄取。建立在双方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传播与反馈,使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实现了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篇1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急切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文章在厘清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教师队伍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持之以恒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占领网络制高点,打造微信公众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来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传播;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海英(1968---)女,江苏徐州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连云港市社会科学一般基金项目“网络传播背景下社会思潮与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窥探”(14LKT26)
D432.62;G206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在讲话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并在多个场合提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24字方针”,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现实层面和目标层面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和引导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对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校园考察时,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高校思想文化领地历来是各种文化抢占的阵地,消极腐朽的社会思潮在特定变革时期有可能战胜积极健康的主流社会思想,腐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广泛变革急切要求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社会思潮,从而有效凝聚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共识。
一、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
1.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
“价值观是价值观念的简称,指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是人们对该类事物的价值取舍模式和指导主体行为的价值追求模式” 。价值观具有普遍性意义,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里,只要有人生活,就会有价值观。
在一个多层次的价值观系统中,各种价值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一些价值观位居核心地位,一些价值观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中,在价值观体系中位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并对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起到支配影响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价值实践生活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代表着价值观的根本特征,体现着价值观的根本倾向,统率并制约其他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价值观” 。
2.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
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在某一时期内某一阶层或一定群体中影响较大、流行较广的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潮流 ,它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主导或依据,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
从本质上说,社会思潮代表着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思潮的发生和传播是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状况决定的。目前,中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发展的“关键期”,经济体制全面变革,社会结构频繁变动,利益格局大幅调整,思想观念深度变化。因此,各种思想文化彼此交织、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
3.社会思潮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核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是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差别,产生了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前提、两者的统一,提供了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依据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各种社会思潮尽管观念不同,但是它们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致的,学生受一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会增加对另外一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在本质上存在着内在联系。而各种社会思潮对学生的影响与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也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抵消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反之亦然,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从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在当代中国,从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来看,广大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也有些大学生受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出现价值评判和道德责任感弱化,甚至价值迷失、道德失范问题。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社會思潮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而且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1.社会思潮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推特等新型媒介进行渗透颠覆
2010年的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网络技术给予厚望:“因特网、无线网络、移动智能手机、卫星等技术,以及分布式远程感应设施的出现,为促进民主和人权提供了全新的机会,我们还将更好地利用这类技术,有效地把我们的信息传达给世界。”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到6.49亿,而从网民年龄上看,39岁以下占81.4%,其中10-27岁占52.7%,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这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微博、微信、QQ群、手机短信以及各种网页的信息传播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继续实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通过科技、文化、语言优势控制着网络的主导权、并借助英语语言的国际化优势,把各种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如全球化思潮,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网络进行渗透传播。西方媒体正是欲借助这些文化形态的柔性力量,用西方的价值观引导世界,传播与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的战略议题和主题,影响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endprint
2.社会思潮更多围绕社会突出问题展开
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的一些社会思潮就是围绕一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展开的: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腐败问题的层出不断、民生问题的解决滞后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在高校青年大学生中引发了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主流价值观,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沉渣泛起。比如,少数青年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个人欲望极度膨胀、崇尚极端个人主义,极少数青年大学生受西方社会思潮影响,主张全面西化,向往欧美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崇尚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有个别师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缺乏信心,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失去信仰,对社会主义道路悲观失望,出现了不种程度的信仰危机。
3.青年大学生面临着思想领域尖锐斗争
“他们处心积虑、变本加厉地对我政治上施压、发展上牵制、形象上丑化、思想文化上渗透,手法更加多样,技术含量更高,防范和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 比如,以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为旗帜推行意识形态霸权,大肆宣扬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輪流执政,攻击我政治制度;利用民族宗教问题煽动分裂情绪,扶持“异见分子”挑战我政治底线;借口“还原历史”、“反思改革”否定党的领导。这些内容已经在高校师生中有所传播和影响,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否则有可能会冲击和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和动摇青年师生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诱发社会不和谐事态,甚至是群体性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上,根据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稳定发展的时代背景,特别是由于社会思潮的新特点新动向,再加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化和尖锐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十分紧迫。
三、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各项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本领技能过硬,更要理想信念过硬,这就要求在高校进行核心价值观理念宣传和传播时要注意增强其针对性、贴近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深入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角度,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认同感,达到“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引导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抓好教师队伍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作为高校教师,对于青年大学生的示范作用是很大的,要抓好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信念坚定、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积极发挥高校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其言传身教,积极发挥价值示范引领作用。要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拥有优良职业道德的党员干部队伍,在教育学生、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工作中,积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要大力加强思政课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科学分析批判西方社会思潮。要加强辅导员干部队伍建设设,课内课外教育相结合,营造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2.唱响主旋律,发挥主渠道作用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为何一些社会思潮和别有用心的传播者可以轻易地改变一些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究其原因是一些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够深刻。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夯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不懈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结合学校特点和大学生思想行为动向,从学理上深入批判西方思潮的错误观点,从实践上深入批判西方思潮宣扬的普世价值观,牢牢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尤其是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分析和鉴别能力旗帜鲜明地坚持反对西方社会思潮宣扬的“普世价值”观,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引领校园思想文化主潮流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多样化的鲜明特点,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当前,应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内容融入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并充分发挥其对高校校园文化的主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对校园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作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文明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全体师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从小事抓起,从点滴抓起,通过高校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通过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大学生日常的生活行为习惯。
4.占领网络制高点,创新微信教育平台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1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推进校园微信公众账号建设,运用新媒体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中发挥独特优势,它可以将大量碎片式的信息集中围绕在某一个热点问题之下,进行专题式传播或做成专栏,定时推送。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在5月1日2日3日连续做了三天的“劳动者之歌”专题,专门为大家讲述在学校不同岗位默默奉献的劳动者们的故事。东北大学则利用5月4-9日六天的时间,通过“五四微讲述”这一专栏,向同学们介绍了优秀学子、青年教师、学生社团等为梦想奋斗拼搏的故事。这种对信息的筛选、把关、整合,可有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消息、通讯的字里行间,潜移默化地在学子心中埋下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对外也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校园形象,创造了利于学校发展的网络舆论氛围。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培养和塑造的漫长过程中,微信平台的开发利用为高校文明的传播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传播方式。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广度和深度,就要依托网络资源、新媒体资源,占领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微信平台这一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充分运用起来,为青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所用,希望通过构建多种信息资讯并存的校园文化传播新格局,来全方位展现校园精神、传播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遵守社会公约,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9页。
.参见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7期。
.王更喜:《美国输出价值观的新武器》,《中国教育报》,2012.03.23
.彭安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
关于青年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 篇12
挫折是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 在所要达到的欲望和目标因受到障碍和干扰而无法满足时, 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挫折在所难免, 有的人遇到轻微挫折就意志消沉, 颓废沮丧, 甚至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即使遇到严重挫折, 仍意志坚定, 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 顽强进取;也有的人能忍受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严重挫折, 但不能忍受自尊心所受到的伤害;或者能任劳任怨, 经不起委屈等等。一个人是否敢于面对并勇于承受挫折;能否在受到心理挫折时进行科学的自我心理调适, 使之对心灵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能否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 使坏事变成好事, 化失败为成功———这都要看学生是怎样看待挫折的。
2 怎样看待挫折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对于弱者确实一个万丈深渊。一定的挫折能使人们增加知识才干, 培养坚强的意志, 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便是挫折的积极作用。挫折也会使人消极悲观, 丧失信心、畏首畏尾, 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目标, 从而对心里的健康发展和其所从事的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正确看待挫折, 就能充分发挥挫折的积极作用, 把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罗伯特说过:“我们因为不能容忍错误而丧失了竞争力, 其实, 一个人只要运动就难免有摔跟头的时候。”鲁迅也认为:“伟大的胸怀, 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催的命运, 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 挫折是人生中必修的一课。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挫折、应对挫折。
3 面对挫折该怎么办
如果说, 正确看待挫折, 是对人生中可能遭遇的挫折的正确看法和认识, 并能自觉的把它看成必修课, 为接受挫折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 面对已经来临的挫折, 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顽强的克服它, 战胜它;还是闻风丧胆, 失魂落魄, 尚未交手就败下阵来;或者及时调整目标, 改变策略, 以“智取”代替“强攻”?我国学者张殿国、陈家麟等提出了面对挫折的“三性”原则, 即是具有面对失败的不屈性, 面对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有了这“三性”, 就能够笑对挫折, 勇对挫折, 冷对挫折, 智对挫折, 成为战胜挫折的强者。如何使大家具有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 培养挫折承受能力与培养良好意志品质密不可分。
3.1 立志, 坚强的意志的前提是有志。
有“志”才有勇, “有志者事竟成”, 有远大志向才能激发热情,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敢于冲破阻力, 为实现志向而奋斗。立志, 要立大志, “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而翱翔”。大志者, 以祖国现代化大业为志, 以社会进步发展为志。因此, 我们要培养坚强意志力, 首先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
3.2、培养意志, 从小事做起。
坚强的意志不可能一日而成, 要日积月累, 要从小做起, 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逐步培养自己的意志。青年学生要完成学生、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 都要克服困难, 付出辛劳, 方可成功。克服困难的过程, 就是培养坚强意志的过程。只有克服无数小困难, 才有可能克服大困难,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地培养小意志, 才能具有克服大困难的大意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能从小事做起的人, 无疑是意志薄弱者。
3.3 锻炼意志, 首先从严格守纪做起。
合理而严格的纪律制度是培养大家意志力所必不可少的。马卡连柯指出, 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起床, 是对意志最基本的训练, 它可改正学生在被窝里幻想的习惯。“所谓有纪律, 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 这是非常重要的纪律原则。”我们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严格纪律管理, 要求大家自觉守纪,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在遵守纪律的过程中锻炼意志。
3.4 锻炼意志, 还可以体现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学知识、学做人是学生的本职。学知识的过程, 便是克服困难的过程, 便是培养意志的过程。你们意志的强弱, 在学习上很容易反映出来。没有意志努力, 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过程, 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获得知识。学习的过程———锻炼意志———再学习———意志更强———不断的学习———乐趣无穷, 意更坚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就是学习和意志的良性循环, 这就是学习的苦乐观, 也是意志磨练的辩证法。反之则一事无成。
3.5 磨炼意志, 坚持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有效方法, 体育活动的本身就要有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顽强性、自制性、坚定性、果断性、独立性、勇敢精神等意志品质。健全的心里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身体健康、体魄强壮的人容易养成坚强的意志。另外,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 本身就表现了学生意志力的强弱。
3.6 磨练意志, 另一方面体现在自我教育上。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既要有我们的意志教育, 又要有大家的自我教育。意志的自我教育, 可以针对自己的意志弱点, 选择名言警句, 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用以提醒自己、勉励自己, 做好自我提醒;可以针对自己的意志弱点, 订出切实可行的规矩、要求, 以约束自己, 做到自我约束;也可自我反省。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 挫折并不可怕, 可怕的只是在挫折面前退却、沉沦。在挫折面前, 需要乐观、自信、自勉、自强, 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同学们, 我们何不趁着年轻, 用飞扬的激情, 在遇到挫折时, 一一击碎它们, 用不可一世的心态, 在一筹莫展时, 永远笑对人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 现在开始, 带着勇气上路, 让一切挫折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中灰飞湮灭!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 1999, (4) :48-49.
【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林秀贞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教育意义07-28
青年学生爱国运动06-20
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05-09
目前青年学生思想之现状分析10-06
青年大学生入党志愿书08-28
五四青年节发言稿学生06-27
五四青年节学生代表演讲稿08-25
五四青年节大学生思想汇报----“五四运动”青年人的崛起07-09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心得体会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