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爱国运动

2024-06-20

青年学生爱国运动(共4篇)

青年学生爱国运动 篇1

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大青年学生是抗日爱国的“先锋队” 和“一个重要的方面军”[1]。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我们回顾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 对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振奋民族精神, 以及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

一、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抗战全面爆发后,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国家的主要矛盾, 日本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 为了集中力量抗战, 国共两党冰释前嫌, 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同抗战。 民族危机加重是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国共第二次合作为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除此之外, 高校的内迁加速了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

(一)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 又迅速发动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 中国军民虽奋起反抗, 但仍节节败退, 国民党迅速丢掉首都和半个中国, 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达到空前严重的局面。 面对日本疯狂的侵略, 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都不甘做亡国奴, 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 大量青年学生跟随内迁, 内迁后方的青年学生由于饱尝国破家亡的痛苦, 对日本侵略者更痛恨和仇视, 更不愿当亡国奴。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内迁的青年学生开展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支持抗战。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是推动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随着抗战全面爆发,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成了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为了凝聚抗战力量, 国民党放松了对民众抗日活动的控制, 国内形成了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种抗日活动如雨后春算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 青年学生为挽救民族危亡, 增加抗战力量, 组织的青年团体和发动的青年运动, 得到了某种支持和默许, 抗日救亡变成了合法运动。 正是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这样相对缓和的大环境中, 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才有机会蓬勃发展。

(三) 大量高校内迁。

全面抗战爆发后, 处于平津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国内大量高等院校遭到破坏, 为保存高等教育实力, 避免教育受到战争更大的破坏, 国民政府决定将大量高等院校内迁。 战时高校内迁极大地增加了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的数量, 提高了质量, 同时推动了青年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促进了战时生产的发展与扩大, 掀起了著名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对西南地区封建、保守的风气有一定的冲击, 发扬了民主、 科学的启蒙作用, 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内迁的青年学生纷纷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中, 为青年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二、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 青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 广泛参与战争中, 开展了一系列抗日爱国运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及与妥协投降倒退倾向作斗争。 青年学生运动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维护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 参加抗日武装斗争。

由于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 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 绝不是喊几句口号, 搞几次示威游行就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 广大青年学生认清这一形势, 为了民族独立, 为了解放中国人民, 他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 奋不顾身, 积极投身于杀敌战场, 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在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青年学生们组成了抗日先锋队, 走在了抗日的最前线, 为保卫抗日根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进一步粉碎了日军快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二) 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宣传动员群众是青年学生的优势。 1936年1月, 平津学生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 沿着平汉线进入中原, 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广泛动员群众。 这次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农舍, 对整个抗战时期的学生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大批青年学生深入工农群众中, 抗日爱国力量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正如毛泽东所说:“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 学生运动的高涨, 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1]

(三) 与妥协投降倒退倾向作斗争。

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 面对国民党政府接连发动的几次反共高潮和日渐抬头的投降妥协势力, 特别是“汪伪”投降派, 各种青年组织和学校纷纷发表讨汪通电, 开展“讨汪锄奸运动周”, 声讨汪伪逆流。青年学生对“汪伪”民族叛徒的声讨, 掀起了青年学生运动的一次高潮, 对国民党内潜在的投降派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遏制了国民党内妥协投降倒退的倾向, 有效维护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一方面巩固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抵制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企图。 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青年运动仍存在种种不足。

(一) 历史功绩。

1.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力量

卢沟桥事变后,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所做的一切都为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青年学生, 理所应当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 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的抗日战争, 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而且是最伟大, 最活跃, 最生动的一个阶段。 青年们在这个阶段里, 是负担了重大的责任的。 ”[1]青年学生们没有辜负大众的希望, 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 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维护国共第二次合作

随着相持阶段的到来, 国民党的反共本质日渐暴露, 接连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青年学生也未能幸免于难。 面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 青年学生们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之下, 纷纷转变工作方法, 将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从公开工作转向秘密活动, 践行中共中央“隐蔽精干”的十六字方针和开展“据点”的工作方式, 保存实力, 为青年运动的重新高涨奠定基础。 同时, 又无声地回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政策, 避免与国民党之间的正面冲突, 维护来之不易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基础。

(二) 局限。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在支援抗战、 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贡献,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统一。 毛泽东曾提出:“现在中国青年运动的不统一, 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2]青年运动的不统一, 影响了全国青年的团结, 甚至造成一些青年之间的对立, 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青年的力量, 不利于青年运动的发展。 政党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为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当代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尽管历经波折, 存在些许局限与不足, 但作为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抗战时期的广大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新的希望, 真正证实了“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命题。 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革命不断成长,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今天青年学生的成长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它是动态发展的, 其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 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 ”[3]在抗日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的灵魂就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争取国家独立, 获得民族解放。 现如今, 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变化, 爱国主义的内容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即由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转移到争取国家富强。

(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深入人民群众, 增强凝聚力。

作为一种民众情感的爱国主义, 它能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 团结一心, 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正是因为广大人民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团结一致, 共同抗敌,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才能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具有全球性意识。 盲目排外的狭隘爱国意识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在和平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树立全球性意识, 做好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准备面对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 在深化交流合作的基础上, 实现互利双赢,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青年学生更应具备开放性意识, 立足本国, 放眼世界, 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世界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青年学生爱国运动 篇2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的情况,我们特别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支持!

1.您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2.你觉得你爱国吗?

A 非常热爱B 一般C 无所谓D 不爱

3.你平时会关注国家时事新闻吗?

A 经常看B 偶尔看C 几乎不看D 从不看

4.如果有条件,你会出国定居吗?

A 会B 不会C 有待考虑

5.如果在网上看到对于我们国家社会批评的言论,你会

A 竭力反对B 强烈支持C 不予置评D 看情况而定

6.你觉得购买日货和爱国是否冲突?

A 很冲突B 还可以C 不冲突

7.你如何看待台湾一些民众说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A 太过分了,很伤感情,没有爱国精神B这是他们的自由C 无所谓

8.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不断,你对政府处理这些事情的满意程度是:

A 非常满意B 基本满意C 少数满意D 不满意

9.你觉得当今高校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有必要吗?

A 很有必要,能够激发爱国热情B 没必要,一点帮助也没有C 无所谓

10.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怎么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爱国者?(多选题)

A 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大事B 好好学习为未来打基础

C 通过网络等媒体发表自己对国事的看法

D通过抵制日货、游行等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

青年学生爱国运动 篇3

解放战争时期, 国统区内的各高校青年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人民群众的民主运动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条配合人民解放军主战场的第二条战线,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到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 这是从抗日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时期;第二阶段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6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这个阶段学生运动以要求美军退出中国和反饥饿、反内战为中心, 并在国统区内形成了第二条战线与解放军的军事斗争相呼应, 全面孤立了国民党政府;第三阶段从1947年6月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到1948年8月国民党统治区实施大逮捕, 这个阶段的学生运动以反饥饿、反迫害为重心, 进一步揭示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 使其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第四阶段从1948年8月国民党统治区实行大逮捕到各地解放, 这个阶段国民党政府对学生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学生运动则执行了疏散隐蔽、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 从各个方面做好迎接解放准备。[1]

解放战争时期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以先进青年群众组织为核心, 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和疯狂破坏, 他们以壁报、宣传单、标语为武器, 向反动政府宣战, 进行回击。他们深入到农村、工厂、中小学校和敌人的军队中开展助农、助工和助学活动, 宣传发动广大民众, 分化瓦解敌人。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 战胜了种种困难, 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斗争的热情。以青年学生运动为主体的第二条战线, 和第一条战线遥相呼应, 紧密配合, 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共同打击敌人, 在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爱国运动的成功对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主旋律教育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也是我国思想道德领域的主旋律。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 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接班人的根本性措施。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中, “一方面, 是外国侵略者和卖国贼站在一起, 原形毕露, 既凶恶而又孤立;另一方面, 是全中国一切有爱国心的人民站在一起, 义愤填膺, 受着迫害, 但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利。”[2]广大青年学生之所以紧跟党的领导走上革命的道路, 大多是从爱国主义思想出发的, 他们不能容忍美蒋反动派的专制独裁的统治, 渴望真正的民主与自由, 从而进行反抗和斗争的, 所以中国共产党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领导是高校学生运动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对青年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主旋律教育, 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团结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 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把爱国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激励我们实现共同理想的强大动力。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在我们手中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3]

(二)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 针对学生特点, 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中, 地下党坚持群众运动要以坚实的日常群众工作做基础的原则, 做好群众工作, 团结好一批群众, 关心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 团结带动广大青年学生, 扩大学生运动的群众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是青年学生, 要想把广大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 接受党的政治主张, 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就必须代表和维护青年学生的根本利益, 关心、代表他们的切身特殊利益, 只有这样才能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到学生运动中来, 击败反动派的暴力镇压和政治欺骗、分化阴谋, 使学生运动具有雄厚坚实的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在高校来说首先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坚持群众路线。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倾听学生呼声, 反映学生意愿, 代表学生利益,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还需将教育规律与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具体情况给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 积极引导, 循序渐进。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单纯、空洞地说教, 必须既讲道理, 又办实事。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结合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就业的实际, 关心他们的合理需求和实际困惑, 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 真正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深入人心, 落到实处。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为了充分动员和发挥青年学生的力量, 把解决青年的思想问题和解决青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确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 对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 使他们充分参与到爱国学生运动中, 充分参与到人民解放的战争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如果脱离大学生的利益关切和发展需求, 就思想问题谈思想问题, 仅仅停留在一些抽象的理论、原则和概念上, 就很难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只有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把抽象而深奥的理论还原为具体的实践、丰富的生活, 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多为大学生办实事的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思想问题, 在学习和生活上也会遇到某些实际问题, 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是思想问题的根源和诱因。对于大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 既要通过说服教育和心理疏导来解决, 也要通过帮助解决其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来解决。

(四)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实践环节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青年学生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这一方面是促使广大青年学生去动员群众, 获得更广泛的革命基础,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加强青年学生的实践锻炼, 深入社会实际生活, 真正使理论灌输运用到实处, 并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检验和发展, 也使思想教育真正达到效果, 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当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推进,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 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往往注重理论的灌输, 却忽视了实践教育这一环节的重要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务虚”“务实”并重, 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根本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要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学校教学实际, 合理设置和安排促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课程。在发挥理论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上, 要努力探索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条件和平台建设。要引导大学生在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归属感, 从根本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领导, 使国统区的广大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 进行了广泛的学生爱国运动, 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对当时青年学生教育和领导的成功经验, 为现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爱国运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沙健孙: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论文集,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新华社评论:爱国运动的新高涨, 1948年6月18日, 新华日报。

学生五四青年节爱国演讲稿 篇4

五四爱国精神在今天1919年,有帝国主义列强所操纵的巴黎和会不顾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政府和国民的意志,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把山东问题交给日本支配。当时,北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挺身而出,他们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与工人阶级的一起,在爱国精神的引领之下,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了坚定的斗争,并取得了这次运动的光辉胜利。5月4日那一天,学生界发起北京全体学生大会,并举行爱国游行,被捉学生达二三十人。可是,没有一个学生屈服。是什么让学生面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面对军阀政府可悲的卖国行为;面对武装军警可怕的镇压和逮捕,表现得如此勇敢的呢?这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而可贵的爱国精神。在爱国精神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冰心说过:“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5月4日以后,北京被捕的学生,也越发的增多,城内的拘留所,都拘满了人,军警们把北大第三院,改成临时拘留所,第三院拘满了人,又把第二院一并改为拘留所,可学生们没有一个退缩的。学生们的这种视死如归、毫不退缩的可贵精神,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火红的爱国心啊!

同学们,让我们来想一想吧!如果没有爱国精神,我们中华民族还会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吗?我们还能自主吗?我们还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吗?不!我们不能!我们恐怕早已作了亡国奴了。我们当然不会愿意做亡国奴。正是爱国精神挽救了我们,挽救了中国,挽救了我们的民族。

可是如今,却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人如果是让日本人统治,可能会过得更好。

五四时期的爱国青年,都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的准备;我们这时期的先进青年,却以一种病态的眼光来看问题。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祖国之于公民就如父母之与儿女,难以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的祖国的人会去爱自己的父母,我们应该要像爱父母,爱家一样去爱国。

上一篇:武术内涵与发展下一篇: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