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精选12篇)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1
目前, 我国高校都拥有一套自己的就业管理系统对本校的学生进行就业管理, 从而使得就业工作在效率上得到了保证。但是这样的就业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静态的, 现实性很差, 再利用率很低, 没有体现出对学生就业后的信息进行跟踪和记录, 不能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就业信息。本文是以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 针对高校二级学院而设计的一套就业服务与跟踪信息系统, 其目的是将高校的就业工作细化到每个学院, 由学院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跟踪和记录。该系统可以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 为学院的就业、招生等相关工作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1 系统规划
在系统规划阶段主要是从整体结构上对系统的目标及其所涉及的范围进行描述, 确定系统的目标, 界定系统的界面, 掌握系统与外部信息的连接情况;对系统的主要功能, 软硬件配置, 开发计划等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描述, 对开发投资以及系统运行方案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本文系统规划阶段分别从问题定义和可行性分析两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问题定义中对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和业务流程进行了描述, 确定了开发本套系统的目标是为高校二级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同时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和学院的就业工作得到更好、更高效的开展提供可靠保证;运用业务流程图对系统中典型的业务流程进行了直观形象的表述。可行性分析分别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三方面对本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明确了开发这样一套系统的现实可行性, 分析开发本系统的投资回报率, 明确是否具有开发这样一套系统的必要性。
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将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后的资料和文档进行集中汇总, 对系统的整体情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从系统出发, 以用户的观点、需求建立系统用户模型, 对用户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从概念上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通过对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的梳理分析系统, 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为系统的后续进行提供基础。
本文在系统分析阶段主要从需求分析和用例分析两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 建立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2.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从数据、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三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描述。采用了
需求分析最常用的工具对系统详细调查后的资料文档进行分析, 建模。
2.1.1 数据描述
该部分运用了需求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程图 (DFD) 和数据字典 (DD) 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的所描述的业务流程图建立了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对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定义和描述, 对数据的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说明。数据流程图以简单、形象的方式将高效二级学院学生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进行分解, 划分成学生操作子系统和管理员操作子系统, 对各子系统中的数据流、数据项、数据结构、存储过程以及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描述, 并对两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数据字典则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成分进行了说明, 对数据的来源和去向, 数据结构的信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说明。
2.1.2 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规划阶段对用户需求的详细调查资料和文档信息的分析、汇总以及综合, 按照系统开发的方法确定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由学院公告、用户信息、学子风采、经验分享、你问我答、就业统计六个大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又根据不同的角度或是角色的分配进行了相应的细化和延伸, 表述了系统整体的功能结构。
2.1.3 非功能性需求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 对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和要求。本系统主要是从性能参数 (吞吐量、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等) 、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
2.2 用例分析
用例分析板块主要从系统的角色和用例图两方面对系统进行分析, 这两方面反应了系统与外部系统、用户之间的交互情况, 将系统的功能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了展现。
2.2.1 角色
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 对系统中用户的角色结构进行了描述。确定了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主要角色分为管理员和学生两大部分, 其中还对管理员和学生的下级角色继续进行了细化;管理员根据工作职责等因素又细分老师、信息审批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和信息发放人员, 学生根据毕业与否划分为校友和在校毕业生两个类别;同时将整个系统中的各个角色以及角色的主要职责和权限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2.2.2 用例图
此部分分别从系统、管理员、学生三个不同的视角对系统的用例图进行了设计。每个角色的功能、权限都在用例图中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同时对用例图中比较重要的、比较复杂的用例进行了用例规约的描述, 对用例的信息进行了完整的表达。
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对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进行的设计, 从模块设计等方面对系统的详细信息进行了分析与设计, 其中包含了对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3.1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对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功能进行了设计。运行环境设计部分对系统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描述;功能设计阶段将系统分割为管理员操作子系统和学生操作子系统两部分, 并对每个子系统中所包含的功能以及各功能间的结构进行设计, 描述每个功能的详细信息。该阶段还对系统的安全保密进行了设计, 分别从用户安全性、操作安全性和数据安全性三方面进行设计, 通用使用统一密码登陆、角色权限控制等手段, 保障了系统的运行安全。
3.2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主要是运用了UML中的动态建模机制和静态建模机制的可视化图形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该阶段包括了对系统的模块、类图、状态图、组件图和部署图的设计。模块设计中运用了UML动态建模机制中的时序图和活动图, 分别对管理员操作子系统和学生操作子系统中所涉及的各个模块中的操作流程等信息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静态建模机制中的类图对系统中存在的类、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组件图对整个系统所涉及到的组件, 包括软硬件、人员等信息的结构进行了设计;构件图对系统的模块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信息进行了规定、部署图对系统的部署结构进行了描述。动态建模机制中的状态图对系统审批流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状态进行了描述, 对不同阶段的的处理过程以及触发条件等信息都进行了描述。
4 系统维护与支持
系统维护主要是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错误、缺陷等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同时对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在不影响原有系统运行的前提下进行的版本更新, 更好的满足用户体验。系统支持主要是系统内部的核心人员与外部的参与人员对系统正常、良好的系统运行的支持, 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 已达到开发本系统的目标。
4.1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对系统的核心维护人员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设计, 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将维护人员分成了数据库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管理员又根据不同的维护方向分成了编码人员、设备维护员和维护信息记录员。对核心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的描述, 将系统运行的维护工作细化成单独的模块, 并落实到相应人员的头上, 保障系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4.2 系统支持
系统支持对系统的内部核心人员和外部支持人员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设计。根据系统的参与模块将其分为内部支持人员和外部支持人员, 内部支持人员即指系统维护人员, 外部支持人员就是系统的最终使用用户, 校友、在校毕业生和老师。并阐明了系统支持人员对系统运行的重要意义。
4.3 建设方案
该部分对系统运行后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剖析, 分析了系统在运行后在支持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系统的支持提出了一些供参考的建设方案, 对系统维护人员的培养以及工作人员的安排方面都做了一定的建设方案。
5 结束语
在综合运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分析与建模的工具, 对学生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借助于业务流程图、需求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UML的静态与动态机制的可视化图形, 对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设计, 并对每个模块的信息进行分析与设计, 为系统后续的开发提供了完善的文档支持。对系统运行后的维护与支持进行相应的描述和建设方案的设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基于学院的高校二级学院学生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的运用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它能够为学院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 拓宽其就业空间, 让学院的就业工作得到更加高效、有序的进行, 为学院未来的发展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地决策数据支持。
摘要:本文是基于软件工程的思想, 从软件开发的系统规划、分析、设计以及维护与支持四个方面, 以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对高校二级学院就业服务和跟踪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本文运用了系统分析的常用工具和UML中静态机制和动态机制的各类图形对本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其设计的目标是为高校二级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的良好平台, 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各二级学院的就业工作、教学工作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就业服务与跟踪,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设计
参考文献
[1]曹方兴.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计算机技术, 2008
[2]姜红波, 苏桂贤.基于UML的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9:328-330.
[3]李兆锐.山东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山东大学:软件工程, 2008
[4] (美) Kenneth E.Kendall Julie E.Kendall.系统分析与设计[M].施安平, 郝清赋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2
一体化系统”的通知
各系(部)、毕业班级: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 [2011]1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的通知》(教学厅函[2010]30号)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推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以下简称一体化系统)的广泛使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将一体化系统的推广使用作为开展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各系(部)要积极宣传组织相关毕业生使用一体化系统,并将一体化系统使用情况作为系(部)及相关毕业班就业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
2、各毕业班级务必通知相关毕业生登陆: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首页http:/// 点击进入“学生管理”页面,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学生登陆”进行注册。
备注:注册申请时,所在院系项填写“汾阳学院”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3
近年来,河南科技园区确立了“依托两个载体,加快两大项目改造,全力打造电子信息特色集群”的中心任务。“两个载体”即国家级孵化器和新科技市场,“两大项目”即科技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河南科技园区围绕中心城区市场外迁改造契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实现了以创新提升科技含量,以创业带动产业集聚的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商户30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0家,公司921家,个体商户2127家。园区拥有科技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5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92项自主知识产权。截至6月底,河南科技园区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5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9%,税收101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3%。引进市外资金1.858亿元,省外资金1.13亿元。
搭建创新孵化平台中小科技企业集聚加速
河南众诚企业孵化器和郑州金水湾企业孵化器是园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园区内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小微企业的孵化培育任务,是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2010年,由园区管委会主导、河南省电子商会和河南众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河南众诚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作为园区第一家民营企业孵化器正式运营。2014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现在孵科技企业52家,其中郑州数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铁路运输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体系已通过郑州铁路局科技成果鉴定。河南宅佣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家中购物手机平台宅佣APP、郑州加西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社区充电管理系统等科技创新项目,实现了科技创新服务居民生活的创业初衷。孵化器通过自己的专家团队定期对在孵企业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再决定是否给予重点扶持。如郑州加西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社区充电装置,获得了专家团队的一致认可,并在产品的研发、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企业前期投入大,孵化器提供了100万元的资金扶持,同时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其开拓市场。目前,加西亚的产品已开始向市场全面铺开。
郑州金水湾孵化器是郑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该孵化器在运营及创业服务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孵化器运营管理经验,形成了“创业导师十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自成立以来,以创业投资、创业园区建设运营、中小微企业创业服务为核心业务,已在郑州、南京、新乡投资建设了6个创业园区。该孵化器每年成功举办创业培训活动50余场,全国性创业大赛1~2场,极大地活跃了区域内创业氛围,帮扶了一大批有创业梦想的创业者。该孵化器还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作为毕业生实践基地。
搭建电商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
一是研发ITpar-电子(IT)产品研制及展示交易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ITpar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平台和河南科技园区在线展示平台。实现了园区企业在线展示、查询、交易、支付、配送及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现入驻企业8Dg家,月交易额3D0余万元。二是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通过前期多次沟通商洽,阿里巴巴正式与园区确立合作关系,建立电商平台“河南科技市场专业市场”。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启动,现阶段正在大力推动该平台的企业入驻工作,目前已入驻近3D0家商户。园区企业河南九洲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河南省金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郑州伟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爱梯电脑有限公司、河南宅佣股份有限公司及河南九洲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河南省电子商务企业。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为改善园区创业环境,园区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借力“大招商”,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目前在建项目7个,正弘国际广场、郑州金水万达中心、郑州市数码公园地下公共停车场、郑州建业凯旋广场、正弘数码港三期、硅谷广场、创新大厦二期。项目建成后,园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人才、资金、物流、信息等要素加速集聚,将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带动多个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特色集群。
河南科技园区在升级改造中,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业态模式升级,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技术。将东风路及文化路两侧区域作为创业区,主要实现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及电子产品展示交易功能。在金水科教新城开发建设“新科技市场”项目,一期占地116亩,总投资8亿元,规划建设26栋商务办公楼,目前,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作为园区仓储、物流、孵化企业和规模企业的承接地,主要建设集智能化集成、电子商务、IT物流仓储、创业孵化、产品发布展销中心于一体的研发中心及配套设施。新、老科技市场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整体上协调互补、最终形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可持续性发展活力最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和物流商务密集区。
河南科技市场建成发展22年,在全国电子街区中位居前列。园区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借助现有的中国IT价格指数郑州监测站、中国电子科技街发展促进联盟会成员、河南省电子商会的品牌资源,加强对外宣传与交流合作,加大产业集聚力度,园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辐射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河南科技园区的未来发展规划将继续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强化孵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大力推进众创空间。未来,河南科技园区将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走集聚集约内涵式发展路子”要求,以高品质的营商环境、超强的研发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快捷的配送能力,打造出全国中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集群,为郑州市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作出突出贡献!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4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 关系着高校的招生, 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优劣, 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做好就业信息的开发服务工作, 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
1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点剖析
1.1 客观因素
高职教育发展比较缓慢, 从专业的设置、教材的更新、师资的培训到对学生的培养模式, 远远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1.2 主观因素
(1) 职业能力不足。高职高专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的观念, 但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还不够强, 致使有些毕业生理论基础不扎实, 专业知识不系统, 知识结构不健全, 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等方面。这就使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发生了矛盾。
(2) 择业能力不高。第一, 自我的综合评价不客观, 通常择业期望太高;第二, 缺乏自我推销意识。很多高职毕业生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第三, 就业信息获得能力差, 不能通过客观、科学的途径获取职业信息, 筛选职业目标。
2 高职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现状
近几年高职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从自身的定位、服务意识、服务措施等方面逐步显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但是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建设和情报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借阅、咨询等各项服务工作仍然只是围绕教学科研来进行的, 而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就业有重大影响的就业信息则没有纳入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程序中去。实际上许多高校的领导层都对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足够的重视, 但对图书馆就这部分领域的开发却少有关注, 许多高职图书馆几乎没有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进行沟通与合作, 在就业信息服务这一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 毕业生就业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今后的招生, 没有了生源的学校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说, 从目前和长远的角度看,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是教育的一种延伸和扩展, 是适应当前和以后发展形势的必修课。
3 开展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措施
3.1 设立就业信息服务部门
(1) 设立就业资料阅览室。
图书馆投入人力搜集、整理、加工相关的就业信息资源, 使之具体化、专题化, 设立就业资料阅览室, 让毕业生查阅起来更方便, 更加迅速得获得有用的信息。优化馆藏建设, 购进一些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就业指导书籍, 包括个人发展辅导、名人传记、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经济分析与行业法规、就业心理辅导、求职技巧等;订阅一些就业指导及提供就业信息的报纸杂志, 包括就业政策, 就业形势, 社会人才需求趋势等, 为学生提供全新的求职指南和及时的招聘信息,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需求以及一些成功的求职经验。
(2) 成立就业信息咨询中心。
高职图书馆应该设立咨询馆员。在开展就业信息咨询之前, 对专职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从事就业信息咨询的人员在具有图书馆员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外, 还具有广博的知识, 具有就业信息市场开拓能力和社交能力, 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并加强与学校院 (系) 、人才市场、政府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合作,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咨询与指导。
(3)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为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高职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先进的网络优势, 与就业指导部门联合搭建就业信息平台。让人专门负责编辑招聘信息、就业资讯等, 并把近年来毕业生签约率、就业率、签约薪酬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组织分析, 发布到学院专门的就业信息网页上, 供毕业生自由查阅;同时毕业生也可以发布求职信息, 供用人单位参考。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桥牵线, 从而避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 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局面。
3.2 利用场馆资源优势, 与学院就业指导部门密切合作
高职图书馆现在大多都具有宽敞的馆舍, 设有的独立的学术报告厅, 图书馆应该有效地利用这些场馆资源配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定期聘请专家举办各类讲座, 使学生在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人生, 如何平衡专业学习和个人爱好, 如何提高个人素质、如何适应就业环境等方面有明确的思路。邀请用人单位与学生开展交流、座谈等互动活动, 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规则、社会需要、职业发展前景,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就业技能的准备。还可以邀请本校毕业生介绍他们择业、就业、创业的经历, 经验教训等, 扭转大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信息求教无门、求学无路的局面, 帮助他们缩短择业时间, 提高就业成功率。
3.3 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 向学院教学部门提供最新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信息
一般来说, 大部分高职图书馆都有一支由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组成的信息研究与利用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梯形队伍。特别宝贵的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图书馆组织人员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 信息分析, 确定市场急需哪方面的人才, 企业对专业人才都有哪些技能需求和能力要求, 研究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趋势等。依据这些信息, 建议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学科建设和重点专业建设, 及时修改教学大纲, 修订完善教学计划,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增加实训课程课时, 改革教学效果考核方案, 提高教师讲课效果和授课水平。通过改革, 使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符合市场的专业需求, 学生具备的能力适应企业的要求, 仅有如此, 毕业生的就业率才会大大提高。
总之,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 应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配合本校的就业指导部门, 共同努力缩小企业、社会和高职教育之间的距离, 提供就业信息, 搭建就业桥梁, 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摘要: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的开发服务工作。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点及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提出了几项高职图书馆开展就业信息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就业信息,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秦佳楠.高职图书馆参与就业指导的探讨[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2]周萍.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5) .
[3]沈秀蒲.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8 (8) .
公共就业服务必须实现信息化 篇5
化公共就业服务必须实现信息
付建国 邹盛瑜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达到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信息化是工业社会那一世小说网 http://向信息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信息化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变革,而且伴随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信息化可以使我们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源市场数据,高能软件以及相应的数据库可以综合分析多种数据资源,通过电子方式,特别是互联网使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发布更迅速,能使政府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时准确掌握劳动者就业和用人单位岗位空缺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分类指导,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现代化服务水平。
一、信息化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建设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提高就业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依法行政、高效行政。
(一)信息化是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迫切需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的重要支撑部分,通过信息化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的动态管理,构建面向社会统一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充足有效的就业信息,缩短劳动者寻找岗位的时间,节约就业成本,使得就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效益共享,信息化是保持全社会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和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基本要素,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化是实现科学指导就业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业服务管理职能不断扩大,管理幅度、管理内容范围也在逐步延伸,从指导方式、指导体制和指导手段上对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建立市场条件下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衔接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目前来看,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谐指导就业缺乏手段。当前,整个就业的基础数据不完整,就业的基础数据库基本没有形成,基础数据存在可信度低、采集渠道不科学等问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就业信息资源快速流通和共享范围扩大,为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有效促进了科学指导就业。
(三)信息化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就业服务对象不断扩大、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政策规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机构急需对现有的各项就业服务业务流程和标准进行梳理和规范,只有通过加强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才能实现就业工作业务的重组和流程再造。而且作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乡镇、社区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目前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服务项目不完善且效率低下,通过信息系统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延伸了就业服务功能,不仅方便了广大求职人员,同时也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改进了传统服务的提供方式,拓展了服务内容和领域,提高了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县域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思路,按照“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具体要求,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
(一)开通一条热线:借助传统的电话通讯技术,开通服务热线电话12333,增加就业信息服务功能,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提供发布、查询、投诉等服务,在招聘与求职服务上通过语音引导求职者或用人单位找到各自需求的信息,并最终自动引导双方实现电话交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扩大12333服务热线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逐步树立统一的电话咨询服务品牌形象。
(二)建好两个网站:一是完善英山劳动保障门户网站的建设。英山劳动保障网自开通以来,对于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方便服务对象、提高办事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适应劳动保障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英山劳动保障网”建设及改版工作,加大就业资源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建设英山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提供真正实用的、高效的网络招聘解决方案。通过共享人力资源信息,提供接口给用人单位,方便用人单位借此建立各自的人力资源储备库,并根据自身特点,网罗意向人才,还可以通过系统与他人共享人力资源。对于求职者则可通过网站展示自己的能力,集中面对更多更广的用人单位,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完善三大系统:一是电话语音自动应答系统。其主要应用于12333服务热线,在原基础上整合人力资源需求和储备数据库,实现按键引导、自动应答、供需转接服务。二是建设短信咨询服务系统。实现短信发布、认证、查询、回复功能。三是建设远程可视面试系统。随着人力资源在全社会进行市场化的配置,人才的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流动性增大,地域的障碍将逐渐缩小。传统的招聘方式无法满足需要,特别是英山,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不是核心城市,本地无法消化自身的富余人力资源、就业压力大,走出去就业是绝大部分本地人才就业的必然,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招聘方式,应聘者进行面试,就不得不千里迢迢、亲临面试现场。远程可视面试系统让企业和应聘者可以轻松而高效地实现语音、视频、文字那一世小说网 http://、文档多维一体的“面对面”沟通,使得招聘者和应聘者均不受时间、地点等原因的影响,降低了双方的成本。
(四)建设四个数据库:
一是人力资源需求数据库。以人力资源需求为主要内容,收集用人单位需求岗位、所需人才类别、学历需求、职称需求、技能需求和需求条件等情况。数据库根据国家职位类别分类,根据收集到的情况,数据库自动生成人才需求单位、各产业人才需求、岗位(职位)需求、所需类别、产业类型等多方面的人力资源需求数据,方便查找。
二是人力资源储备数据库。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储备的人力资源信息,建立“人力资源储备数据库”。包括优秀高校毕业生储备、优秀技术人才储备、可兼职人才储备等多种渠道推进人力资源储备工作。
三是失业数据库。对全县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纳入信息数据库储存,实行动态管理。
四是跟踪服务数据库。对通过系统实现就业人员的择业、从业或者再择业、从业等过程自动跟踪记载,生成数据库。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就业形势,分析了解用人单位的解聘动态和失业人员的择业动态。用人单位可以共享应聘人员的择业、从业历程信息,方便择优录用,应聘者可以通过分析招聘单位的解聘信息来合理选择求职意向。
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一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建立专门的、统一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是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将分散的技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实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特别是实现行业内和行业间信息互通,相互配合,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完整和统一。
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建设。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费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度、质量、资金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各个建设阶段按步骤、有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
三是建立机制,培养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机制,引进和保留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和投入,通过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及基层平台的业务经办人员分批、分期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熟悉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使用核心模块;强化对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四是完善制度,确保应用。制定一整套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注重工作实效,确保系统的正常应用,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其效用。
湖北省英山县劳动就业管理局
电话号码:0713-7012574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利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现在的“大众教育”。特别是高等院校实行扩招后,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明显增加,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631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37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和新的挑战。
在现阶段,就业服务信息不畅、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不配套、就业协议缺乏有效监督等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薄弱环节,导致“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用人单位也找不到需要的人才”的境况,其中就业信息渠道不畅已成为影响毕业生择业和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毕业生就业信息不畅,一打听到消息就带上简历去碰运气,不懂得对信息进行甄别。有的学生信息来源少,没有比较便草草签约,之后发现别的单位更合适,后悔不已。有的学生在校期间闭门造车,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导致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凡此种种,使得就业信息采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就业服务信息的范围
所谓的就业服务信息,广义来讲,跟就业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归入就业服务信息的范畴,包括各类招聘信息、毕业生信息、就业政策法规、就业指导信息,行业发展信息等。狭义上来讲,就是指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这也是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最直接、最具现实价值的信息,也是毕业生最关心的一块信息。尽管如此,其他方面的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就业择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就业政策信息、就业单位信息、专业发展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
二、就业服务信息采集的重要意义
就业服务信息采集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承担着联通政策制定与实施、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信息监测与市场监督等重要功能,是推动就业工作的基础手段和重要信息来源,可以有效地支持落实就业政策、提供针对性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因此,对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可以最大程度上缩短毕业生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为毕业生提供极大的便利。
三、就业服务信息采集的主要渠道
1.政府政策、法规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社会一大问题,是关系到众多毕业生家庭的敏感问题,对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从中央至地方,各级的政府部门都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有利于稳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高校在采集就业服务信息时要首先关注政策层面的利好信息,从中获取相关职业方针政策、职业环境、就业舆论等信息,作为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
2.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大众传播媒介拥有宽普及面、多层次受众的特点,已经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介绍发展情况和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的主要途径。以师范类毕业生为例,报刊、电视、广播每年1~3月份都会发布相关师范类毕业生招聘信息,包括各类教育局的教师招考。部分人才市场也会选择这些媒体作为宣传的载体,高校在采集就业服务信息时尤其要注意媒体上公布的相关信息。
3.校友信息渠道。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就业信息来源,对历届毕业校友应保留通讯录,及时进行追踪,建立联系网络,特别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为学生开讲座,与学校保持联系,协助学校了解职业对学生相关知识、技能、职业规范等的要求。高校可以根据市场实际需要情况来指导学生就业择业,同时对今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的调整具有参考作用。
4.用人单位渠道。与毕业生就业或实习单位保持联系,一方面作为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资源,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岗位要求、劳动报酬、行业发展前景等相关专业信息;另一方面追踪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以后毕业生指导工作提供帮助。
5.网络渠道。网络作为快速发布信息的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高校采集就业服務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一般用人单位的招聘、各种大型招聘会、企事业单位招考、就业政策法规、行业发展、市场分析等信息,都会在网络上发布。此外,网络上的就业服务信息发布及时、更新快且种类多,高校在就业信息采集时应着重关注网络上的信息。
6.其他采集渠道。每位学生都是一个信息点,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而言,应鼓励学生发动自己的各种优势和人际资源收集就业信息,寻求就业出路;鼓励低年级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就业相关信息,与毕业班同学共享;高校教师队伍也可以动员起来,利用强大的社会资源,提供就业服务信息。
四、就业服务信息的整理
1.对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信息的价值。就业指导部门或教师采集到的信息,数量大,质量不一,特别是招聘信息,良莠不齐,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甄别,极易给毕业生造成伤害。有的挂羊头卖狗肉,有的为了招聘优良人才进行虚假宣传,有的招聘操作不规范,甚至设置求职“陷阱”等,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可因为急于推荐学生就业而盲目相信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学校应该对不熟悉的企业先进行了解、调查、电话邮件确认、实地考察、明确其用人资格,避免向学生提供不确实的就业信息。
2.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信息利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分类归纳和分析,在获取了信息之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分别归入不同的子栏目中,以避免信息的庞杂与混乱。对于有效的指导信息或就业信息进行分类,按照相关的维度进行归纳,及时发布给相关学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招聘信息和毕业生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对于不匹配本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也予以归类整理,提供给兄弟院校,以便信息共享。
五、就业服务信息的利用
1.利用就业信息,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多年来积累的众多就业服务信息,完全有可能实现电子化,建设信息化平臺。当前众多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服务信息相关网页,由专门的教师进行维护和更新,但分类上仍然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内容上还是以宣传政绩为主,不能做到真正地贴近大学生。可以建立校园毕业生的专门网站,下设考研、专业发展、升学、就业、创业、出国等子目录,方便学生按需查询,实实在在地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他们需要、贴近他们实际的信息。
2.根据就业信息的分析和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如果把学校看作一个企业的话,那学生就是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对一个企业来说,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而销售的好坏将直接反馈市场意见,进而影响来年“原材料”的质量,因此,毕业生就业信息分析的一个重要作用便是深化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进而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及时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意见,为政府对就业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服务,进一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与专业发展同步的高素质学生,为今后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利用就业服务信息,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利用就业服务信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运用各种载体及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方式,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就业,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应征入伍等项目。其次,对国家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积极培养大学生多元化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搭建信息服务和指导的平台。
六、结语
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关系到学校就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关系到就业率,进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及社会形象。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和利用应该包含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甄别、信息的分类归纳、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发布、信息的利用、信息的统计反馈等环节。上述过程包含着许多专业知识及细节,就目前而言,多数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开始这项工作,但由于开展时间不长,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亟需完善。
参考文献:
[1]舒晓丽.获取有效就业服务信息 缓解就业压力[J].云梦学刊,2006(1).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7
一、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含义与构成
(一) 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含义。随着劳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 我国对劳动人口就业关注度也在日渐加强, 在20世纪初就业服务理念在我国兴起,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我国的就业并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组织性, 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是指为了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 集我国政府、企业与高校的资源而形成的就业服务体系, 其主要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大学生四部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包括就业教育、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与就业研究等, 其包含了专业的课程体系, 发达的就业市场、高效的就业调查网络, 热情的就业指导人员和服务机构五部分。
(二) 构成要素。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政府、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四个要素, 政府是为人们提供服务, 主要实施宏观调控, 进行政策指导, 在必要的时候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进行资源上的投入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是大学生的依托, 其不仅能够对高校中的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服务, 还能根据社会上对工作岗位的需求来调整学校的专业和所招收的学生人数, 以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另外高校还能和外面的企业直接进行沟通, 让企业定期来学校进行招聘, 甚至有的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 这能够保证大学生又快又好就业。所以高校在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社会中的企业在为大学生提供岗位的同时还可以向高校说明其对人才的要求, 提高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的专业性。就业服务信息体系的建立就是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准备的, 但大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等待被服务, 大学生首先要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 在专业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 高校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与就业指导不到位。高校所设置的不同专业会为社会提供不同类型的人才, 而社会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要求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而若高校不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的需要来调整专业的话很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而现实中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并没有大的变化, 而且对学生的招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能让学生未雨绸缪, 指导自己未来要面临什么, 也能提高在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而高校的就业指导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社会状况的不断变化, 学校有义务为大学生做好就业和择业准备。而由于我国的就业指导与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开展相对较晚, 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很多就业指导处的老师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所以不能够很好起到就业指导的效果。
(二) 企业对员工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企业应该对大学毕业生一视同仁, 在同等水平的学生不应该因学校的不同而区别对待。而现在在一些招聘简章上我们能看到对招聘条件的限制, 比如一些单位说只招男生, 这对女生就业就很不利, 比如有些学校只招收“985、211”学校毕业的学生, 这对非“985、211”学校的学生十分不公平, 而且非“985、211”学校占很大比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的招聘条件还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某些地方还是存在着漏洞, 这些漏洞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三) 大学生自身原因限制了就业。一是有些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 大学三年甚至四年很多学生都有过逃课的情况, 不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有的大学期间甚至英语四级都没有通过,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对大学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 比如大学期间不挂科或必须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等, 而这些在大学期间挂过科或没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学生则很难从事此工作, 这不是社会和学校给出的就业难题, 而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了自己的就业。而且有部分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好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只想找大企业或只想找事业单位, 而其他小企业即使提供给他工作机会他也不选择去工作, “眼高手低”是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就业观念只能使自己丧失更多的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 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作出努力。政府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更加合理, 并不断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使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政府还要不断加强宏观调控, 通过对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整, 控制大学生的流向和就业市场, 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调配。政府还要不断完善就业政策, 政策的完善程度影响着就业市场的分布情况。很多学生愿意去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 这就影响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需求, 政府还应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投入, 并提高这些地区的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
(一) 高校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高校还是要不断地加大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上的管理, 让他们首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还要在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加锻炼, 比如说为学生安排到单位去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高校也要顺应市场的要求, 及时调整专业分布, 对市场中不景气的专业少招生, 对发展的比较好的专业要适当扩大招生, 还要不断增加市场上所需的专业, 为社会多输送高质量人才。另外, 学校还要对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就业指导处的老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提高就业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还要使就业指导贯穿在大学始终, 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专业特点及以后的就业方向。在高年级的学生中, 要让学生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 并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增强学生的信心。
(三) 用人单位要转变思路。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 尽量缩小招聘过程中的不公平性, 学校的好与坏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能力, 名牌大学学生也有工作能力不强的学生, 一般性学校也有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 用人单位要扩大自己的招聘范围, 规范自己的面试标准即能招到优秀的员工而不能只把学校作为硬性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用人单位还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主动地走进高校, 甚至还可以与高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委托学校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这样能节省单位的招聘成本, 还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单位,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可以把工作能力强的学生留在单位为自己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春.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5
[2]盛欣.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J].理论导刊, 2009, 5
[3]李幼平, 舒福灵.构建全新的高校就业服务战略体系---以广西为例[J].社会科学家, 2009, 3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8
本文主要研究和实现历届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与统计,因此通过设计跟踪平台来生成就业统计信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科学、规范、有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尽管Internet己经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其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仅限于信息的发布和资料的下载,而跟踪平台适合少数民族的几乎没有,总体利用率还比较低。因此,如何合理利用Internet的优势,改进现有高职院校就业信息网,为就业管理人员能更好地收集管理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单位信息,己成为学校职能部门不可回避的任务[1]。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但不符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使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学生姓名输入中, 就会出现名字长度不够而出现大量的同名现象,以致造成管理的混乱,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姓名中姓和名需要“·”来分隔开,但是实际输入姓名时普遍出现“。”和“.”以及“,”等不规范的分割符,造成证书的打印不规范。很多高职院校也没有此类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此平台将填补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一项空白[2]。
1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是软件系统开发设计的前提。为保证在理论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本文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本文在研究与实现之前从各个方面对平台进行了充足的需求分析[3]。
要想成功实现一个平台,其首要条件便是明确平台的工作流程。可以说平台工作流程是平台研究的现实依据。本文平台的研究实现便是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基础的,经过深入调研,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工作流程是用于来描述特定业务情况的具体走向流程,工作流程分析的作用是为了更明确工作情祝,以便多所需开发的平台功能进行分析奠的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工作流程分析以及通过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和学校相关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获得了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的总体需求资料。
1.1毕业生角色
1) 登录。
2)本人信息的核对。
3)个人信息的维护,包括其基本信息、学习、实习工作经历、求职信息及其他方面附加信息等的填写与维护。
4)招聘信息搜索,主要按招聘信息发布时间、就业性质、招聘专业、工作地点以及薪资待遇等条件进行组合搜索。
5)招聘职位申请,通过本人可以向自己的意向单位及意向职位发送申请,招聘单位在接受后会对该申请进行相应处理。
6)招聘反馈信息管理,包括在线调查问卷填写、在线咨询及招聘反馈信息维护与管理等。
1.2用人单位角色
1)注册与登录,在注册时需向高校提供有效的盖公章介绍信,审核通过后,则该用人单位才可以通过登录界面正常登录。
2)用人单位信息维护,主要用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3)招聘信息的发布与维护,主要用于招聘岗位需求情况(含岗位名称、需求人数和条件、专业要求等)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发布、更新以及招聘会信息等操作。
4)毕业生简历信息查询,用于企业筛选适合自己岗位要求的毕业生并发出招聘意向。
5)在线交流,主要提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与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在线交流以及回复广大毕业生对该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
6)其他,包括在线调查问卷的填写等。
1.3高职院校角色
1) 登录。
2)学校基本信息,包括高职院校介绍、专业介绍以及就业方向等维护。
3)毕业生信息审核。
4) 浏览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派遣和统计信息。
5) 搜索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6)发布和更新学校招聘信息,主要用于发布专场招聘会。
7)参考各专业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反馈,制定和调整招生计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2系统设计
通过平台需求分析,对平台的整个功能模块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将详细对平台设计进行说明。平台设计是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同时又是平台实现的基本前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
2.1功能模块设计
2.1.1毕业生模块
毕业生功能包括:毕业生基本信息功能,添加、更新和查询职位申请功能,招聘信息查询功能,招聘反馈信息功能。
2.1.2用人单位模块
用人单位功能包括:注册用人单位账号(高职院校审核用人单位的真实性)功能,登录功能,添加、删除、更新和查询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功能,查询毕业生简历信息功能,在线交流功能。
2.1.3高职院校模块
高职院校功能包括:添加和更新学校基本信息功能,信息 (毕业生基本信息、用人单位真实性、毕业生就业信息)审核功能,浏览毕业生就业情况功能,发布招聘信息功能,用户(添加、 删除、修改,查询和赋权限)和数据导入/导出管理等功能。
2.2数据库设计
2.2.1数据库的连接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数据库连接问题。数据的访问通过程序集中封装在类里的存储过程来实现。具体对数据的访问采用了ADO.NET中的.NET提供程序来实现的。 建立数据存存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连接的时候,采用Sql-Connection、Sql Data Adapter和Dataset对象[2]。
2.3.2数据库的建立
只提供了主要的数据表的字段名、字段类型、长度、是否允许空以及备注等。
2.3.2.1用人单位表
2.3.2.2用户表
2.3.2.3学生信息表
2.3.2.4日志表
3系统实现
3.1注册/登录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承担注册用户功能和用户登录使用功能,如图3所示。
3.2首页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承担毕业生基本信息管理,用人单位(企业)管理,招聘管理,求职管理和职业跟踪(测评)等功能,如图4所示。
3.3招聘信息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承担用人单位基本信息的发布功能,如图5所示。
3.4求职信息模块的实现
该模块主要承担毕业生求职息的发布功能,如图6所示。
3.5日志模块的实现
日志模块包括:登录日志、添加和删除用户(考生)日志、修改和初始化密码日志等功能,如图7所示。
4结束语
创业孵化器信息化服务平台研究 篇9
近年来, 创业已经成为社会核心热点, 作为创业的重要载体的创业孵化器, 也成为帮助众多创业企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如今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孵化器的建设工作, 加大力度进行孵化器硬件的投入, 但是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 帮助孵化器不断改进软环境建设, 成为孵化器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方案概述
2.1 基础数据建设
完成孵化器的基础数据建设。建成孵化器数据库, 并为以后不断扩展预留接口。建成完备的企业法人、人才和创业导师等基础数据库, 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以孵化器企业职工为基础整合人才数据库, 实现企业人才的管理与监控。以组织机构代码证为统一标示, 实现孵化器企业法人信息共享和动态更新。以创业导师信息为基础为导师数据库, 实现创业帮扶有的放矢。
以建设智能、高效的数据中心为目的, 打造孵化器数据的信息中枢。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消除各个孵化器间的信息孤岛, 优化数据管理技术和策略, 主要整合人才、企业法人和创业导师等资源数据, 实现多数据源的共享、交换、集成, 实现建立在数据共享基础上的高效协同办公。
2.2 应用体系完善
提高孵化器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使孵化器企业和职工得到更加公平、高效的服务。基本完成服务便捷化、管理精细化的目标, 主要包括:
(1) 构建导师与企业对接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企业发展, 建立与拓宽孵化器企业与导师之间的沟通渠道。
(2) 构建智慧人才体系。建立人才数据库吸引人才登记备案, 企业也可以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增加企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建立人才培训系统, 发布企业所需的个方面培训课程, 帮助企业人才成长。
(3) 构建商务体系。建立孵化器企业项目对接平台, 为企业拓宽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问题;建立企业便捷服务体系, 全方位帮助孵化器企业成长。
3 核心功能设计
3.1 人才数据库
现有人才数据库包含专家顾问信息、引荐人才信息和普通员工信息三类。其中, 专家顾问信息中存储的是企业专家顾问的基本信息, 企业中专家顾问的作用是帮助企业评估人才, 判断该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引荐人才信息用于存储曾经为企业推荐过人才的员工信息;普通员工信息用于存储企业现有员工的基本信息, 专家顾问信息和引荐人才信息中的所有用户均属于普通员工。
3.2 企业法人数据库
企业法人数据库以企业编号 (组织机构代码证) 为统一标示, 保存各个孵化器内所有企业的名单, 以及企业的基本信息、最新动态等内容。
企业法人数据库包括企业名单、企业法人信息、企业信息和企业动态信息:
(1) 企业名单包含孵化器内所有的企业, 企业名单信息包括企业编号、企业名称、所属行业、企业法人姓名、入园时间、企业位置等信息。
(2) 企业法人信息包含企业法人的基本信息, 包括企业法人编号、企业编号、企业名称、企业法人证件号、电子邮件、手机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
(3) 企业信息包含企业编号、企业名称、企业法人姓名、注册号、注册时间、注册资金、所属行业、部门数量、员工数量、企业地址、企业状态等。
(4) 企业的动态信息包括企业编号、企业名称、最新动态信息、消息发布人编号和消息发布人姓名等。
3.3 创业导师数据库
创业导师数据库包括潜在导师信息和候选导师信息。潜在导师信息是已通过专家顾问的基本评估, 确定符合公司需求的创业导师为潜在导师, 但这些导师也可能对公司没有兴趣;候选导师信息指对公司有兴趣并递交了申请。
3.4 导师企业对接系统
本系统是一个实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的企业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平台。它有效解决了企业和导师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也为便于政府跟踪和掌握导师和企业间对接的整体情况。
企业需求子系统使用, 企业可以在本系统中发布导师的需求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搜索导师的信息;导师资源子系统, 导师可以维护自身信息和特长信息, 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搜索企业的信息。
3.5 人才培训系统
本系统具备用户管理、课程管理、部门管理、计划管理、网络学堂、互动交流、系统管理以及分析统计等全面的学习及管理功能。
3.6 企业发展服务系统
本系统是一个在各个孵化器企业与企业之间寻找市场, 互助互惠的发展的交流平台, 本项目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开发, 帮助企业从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三种角色获得市场机会:
(1) 企业可以将自身需求发布到该平台, 并评估和选择其他企业作为其供应商。
(2) 企业也可以作为供应商, 在平台上竞争其他企业发布的需求。
(3) 当有更大的需求出现, 而企业无法单独完成时, 还可以在平台上寻找其他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项目初期首先在孵化器企业之间进行, 随着发展可以推广至各个孵化器企业, 它有效的解决了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使企业间相互了解, 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增加了企业的市场机会。
3.7 企业便捷服务系统
各个孵化器企业便捷服务系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方位法律、财务、金融、劳动保障等各方面服务信息。
企业便捷服务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功能:
(1) 法律服务系统:提供法律信息的相关的咨询, 发布最新的法律法规等。
(2) 财务服务系统:提供财务相关咨询, 财务计算等。
(3) 金融服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提供金融信息的相关内容, 并会定时更新信息。
(4) 劳动保障服务系统:提供劳动保障的各项服务。
4 结束语
本文借鉴平台智慧化进程的发展规律, 研究了创业孵化器平台智慧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并在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创新应用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 使孵化器的管理更为高效, 经济更具活力, 企业更加发展, 社会更为和谐, 环境更具品位, 探索具有特色的孵化器智慧化建设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闫琦.科技企业孵化器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学, 2014 (02) :224.
[2]李桂茹.孵化器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及自定义查询等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软件工程, 2005.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10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就业信息采集与利用,宁波大学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 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求职压力, 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这就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就业服务信息是一个重要资源, 若没有充足且有效的就业信息,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难以开展。因此, 做好就业信息的搜集工作对于推进高校毕业生
三、做好大学生勤工俭学相关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勤工俭学活动组织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劳动、工商管理等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 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切实加强对勤工俭学活动的组织和指导。通过组织推荐兼职岗位、见证签订劳务协议、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义务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 帮助学生解决勤工俭学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进一步整合、开发勤工俭学资源。尤其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等管理型、智力型、科技型领域, 通过设立“学生助理”岗位等形式, 推进勤工俭学活动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同时, 积极争取政的就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对于毕业生而言, 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是他们顺利就业的基础和前提, 毕业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需求信息后, 才有可能对其整理、分析和处理, 最后做出选择, 制定应聘策略。毕业生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越多, 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 也就是说谁先拥有就业信息, 谁就掌握了求职的主动权。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获取就业信息后, 能够有效地将之传递给毕业生, 只有如此, 才能使高校所掌握的就业信息真正为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因此, 就业服务信息的有效传递与信息的采集同样重要。
一、高校就业信息采集的优势
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的获取上, 通常有两大途径:通过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通过毕业生个人。相对于学生个人,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信息获取上具备较多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策扶持和社会支持, 学习、借鉴共青团系统创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的成功经验, 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基地”建设, 努力拓展校外勤工俭学岗位, 把勤工俭学办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
三是积极推进勤工俭学社会化管理、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在校大学生一旦为用工单位提供了劳务服务, 双方即发生劳动关系, 理应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劳动部门应依法受理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争议投诉, 切实保护学生勤工俭学的合法权益。同时, 劳动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勤工俭学中介市场体系建设。结合辖区高校和用工单位, 建立健全大学生勤工俭学管理信息系
1、针对性强。
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该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 才向学校发出招聘需求信息, 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 这些信息基本是针对该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
2、可靠性高。
为了对毕业生负责,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事先审核用人单位资质,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安全。以宁波大学为例, 在要求用人单位发送招聘信息时, 通常也会要求用人单位发送营业执照等传真件 (尤其是针对较远地区的招聘企业) , 以利于学校进行资质上的审核, 确保信息的安全有效。
3、成功率大。
到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是具有实际需求的单位, 而不像一般招聘会中某些企业的走过场。因此, 对于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毕业生, 这类招聘信息的成功几率一般较高。
基于以上特点,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发挥自身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 拓宽信息
统, 在高校相关部门与用工单位之间构建可靠、畅通的信息渠道。工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勤工俭学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 坚决取缔非法中介机构, 严厉打击、严格纠正各种不法行为。
总之, 要解决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 推进勤工俭学活动持续发展, 离不开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大力支持, 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和热情引导, 离不开广大同学和用工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新时代的召唤, 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 当代大学生正在积极地从“象牙塔”中走出来, 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 在勤工俭学活动中锻炼成才。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采集渠道, 从而为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高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渠道与发布途径
结合笔者在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工作来看,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常采用以下手段获取毕业生就业信息:
1、与用人单位联系。用人单位包括以往年度曾经来校组织招聘的单位, 与这些单位的联系通常在每年的八月份, 与毕业生回访相结合。在对毕业生进行回访的同时, 联系该单位的人事部门, 一方面了解其对毕业生的看法情况;另一方面则在于期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为来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基础。
2、参加招聘会。招聘会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交流的场所, 有利于双方的初步了解, 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每年浙江省及宁波市都会组织召开应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和高校“寒门学子”专场招聘会, 通过这种形式, 使得毕业生能够较为集中的获取大量就业信息, 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求职准备。而对于就业指导人员来说, 这种专场招聘会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拜访相关专业的参会企业,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比如定向推荐等,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 招聘会中, 可以组织非毕业班的学生干部参加, 收集并整理招聘信息。这样做可以取得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有利于制作就业信息简报, 向毕业生发放;另一方面也使得非毕业生可以提前感受就业的氛围, 促使他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3、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优势。校友资源是高校的一种宝贵资源, 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就业工作, 则主要利用校友企业的宣讲、招聘等形式来开展。以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为例, 自2009年下半年至今, 学院共组织了5次校外专家的就业指导, 均来自于我校IT类专业的成功校友, 为学院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就业指导课。同时, 一般来说, 校友对母校学生认可度较高, 鉴于此, 学院也邀请了校友企业来校举办多场招聘宣讲, 为毕业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4、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的概念涵盖广泛, 此处仅指计算机互联网络。利用这种途径获取就业信息是目前毕业生中比较普遍的手段, 部分毕业生通过网上应聘找到了心仪的职位, 但也有部分毕业生名义上进行“网上求职”, 实际上则是沉溺于网络, 他们所谓的“网上求职”效率必然较低。针对这一现象, 学校可组织学工助理定期到相关网站查询招聘信息, 并从中筛选出适合本校同学的职位, 推荐给毕业生。这也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之一。
5、利用社会实践基地。
通过与单位洽谈建立实践基地,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的实践基地本身也是能够为优秀毕业生提供一定岗位信息的。
6、利用学校教师资源。
通过近年校企合作的持续开展, 学校教师一般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外企业资源, 他们也通常比较容易获取一定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因此, 充分利用学校教师手中的资源也是学校获取就业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以上即是几种有效的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 也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 对于促进宁波大学信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 将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使之能够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服务才是获取信息的最终目的。因此, 就业信息的有效传递是就业信息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形势下, 就业信息发布也应采取多种形式, 主要包括:
1、通过学院信息平台。学院信息群发系统是学院用于日常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因此也是有效传递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信息群发系统包含了每位毕业生的手机号码, 从而可以确保每位同学收到相关的就业信息, 有利于毕业生做出应聘选择。
2、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学工网站。学校就业信息网是面向全校学生发布就业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院学工网站则是更多地针对学院学生。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与学院学工网站, 可以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较为及时地发布给毕业生。但相对于信息群发系统而言, 这种发布手段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全面性。
3、通过班级QQ群或班级博客。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班级通常建有QQ群及班级博客, 学院可以通过申请公共QQ账号, 并加入到各个毕业班群中, 借此来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对于班级博客, 则是通过班级管理员 (一般是班长或班级团支书等主要学生干部) 及时在博客上添加就业信息来完成。
4、通过定期编制就业简报发布就业信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定期将搜集到的就业信息整理、分类, 并以简报的形式下发到班级。这种形式与班级QQ群及班级博客发送等形式互为补充, 旨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发布的有效性。
5、通过毕业班班主任。相对于前述几种方式, 通过毕业班班主任发布就业信息是较为传统的发布途径, 同时也是较为有效的发布途径。班主任与毕业生相处四年, 对毕业生的特长爱好、能力以及就业意向等都有较全面的了解, 也能够根据毕业生的特点进行定向推荐, 从而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就业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达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目的。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也是高校在教书育人之外理应担当的重要角色。而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工作开展得好坏, 将直接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 并利用好这些信息, 以期能够更好地为毕业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鲍硕来.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与处理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1.
[2]李钦霞.大学生就业信息及其收集途径[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4.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11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就业对策研究毕业生
.一、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科学类,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其就业方向包涵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企业信息管理等。近年来,企业及社会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人才紧缺,用人单位人才匮乏,而另一方面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学生就业满意度低。针对如此现状,对信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当前的就业形势
我国目前招聘市场需求量前六位的职位是IT、销售、生产运营、市场公关、行政人事、物流贸易。总的来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随着各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等各方面的原因,各专业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信管专业也不能幸免。教育部于2012年11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据近年来累计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统计,每年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呈百万人数递增。
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一) 社会因素
1. 对信管专业认识不清
每年都会有来自各类院校的大量的信管专业毕业生求职,但是社会上本专业的就业渠道历年来并没有大的改变。企业单位、机构等对信管专业认识不清,有的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有的甚至从不知道该专业或者完全不清楚该专业。
2. 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政府和管理部门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规范的管理,使得很多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渠道少而窄,就业环境相当不宽松,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公平竞争;对就业市场监督不严谨,使得毕业生就业后权利不被保障,失业率剧增;就业机制不完善,使得就业信息传递不通畅,就业滞后,导致很多待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虚假招聘,随意毁约的现象也普遍存在。
(二) 学校因素
1. 学校教育相对滞后
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飞速的发展,如果不积极的争取与时俱进,将会落后于社会潮流。学校的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社会在改变,经济体制在改变,如果学校的教育方法和内容还是一成不变,毕业生如何能够适应当下的就业形势,又如何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 教学中缺乏实践
学习总是要先打好基础,然后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大学的学习中尤其要注重实践的重要性。在用人单位雇佣求职者的时候,除了要求其专业知识以外,还对实践能力有一定要求,比如:是否有实习经验,是否做过什么项目等等,甚至还有的会要求有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三) 个人因素
1. 基础知识不扎实,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首先,信管专业是文理科兼收的,但是在课程教授内容和实际培养方面,还是偏向理科的。因此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显得较为吃力。比如:文科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不是很大,对高等数学等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是很擅长。
另外,据调查,用人单位认为历届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一般,甚至有些达不到应聘企业的基本要求,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2. 专业方向不明确
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的知识很宽泛,课程涉及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学、运筹学、企业资源管理等,所以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本专业的学生总会显得很迷茫。
3. 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很多大学生一直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这些大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旦踏上工作的道路,往往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外,很多毕业生自我评价和期望都偏高,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甚至一味的追求高待遇、高的薪酬。总之,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过于乐观,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缺乏正确的就业观。
四、 解决对策
(一) 社会方面
1. 加强宣传力度,加深用人单位对信管专业的认识
加强信管专业在各方面的宣传力度,让社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认识加深,更加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从而拓宽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 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机制
首先,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对就业市场进行规范的管理,拓宽就业渠道,创造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其次,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制定相应的法律政策,从而保障毕业生的权利,降低失业率;第三,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完善就业机制,形成信息畅通、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二) 学校方面
1.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实践锻炼
首先,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知识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人才的培养计划。
学校应该要多多组织和策划实践的机会,这样能让在校大学生多多参与到实践中去,培养一定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就业指导至关重要。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首选是外资和国有大企业,目标过于集中,求职意向过于单一,服务业不被大多数毕业生所看好,鲜少问询。大量毕业生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造成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人才严重短缺。
(三) 个人方面
1.扎实基础,巩固知识,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应该把握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我的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專业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以适应于用人单位的要求,增强就业竞争力。具体可以多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或者暑假工等等。
2.明确专业方向,养成正确的就业观,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在校大学生应该要早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去学习和实践。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就业观甚为重要。必须认清事实,明了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式的严峻性,并且进行自我定位和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姜爱,贤孟亮,刘桂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
[2]雷小龙.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就业问题的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3.
[3]丁丽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障碍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1.5.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5]刘春平,陈少兴,张小瑞,宋海啸,杨娇娇.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分析 [J].现代经济信息,2013.2.
[6]黄淑伟,刘会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因素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 篇1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全国高校代表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启动仪式”上发言!在此, 我谨代表全国兄弟高校并以北京大学的名义向“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位领导、各用人单位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从全国高校全面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到国家五部委发起成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 再到建设启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服务工作唱响了三步曲。平台的启动既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水平迈上了新阶段, 同时也彰显了有关政府部门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创新服务机制的新战略、新形象。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紧密围绕学生、用人单位、高校等相关组织与个人的实际需要开发服务功能, 采取网上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服务功能多样、方便快捷, 网下依靠工作系统优势, 开发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有政府的强大支持作为后盾, 平台的成功运行势必会进一步提升和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程度和总体水平, 进而有效解决毕业生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北京大学始终把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定位, 我校确立了“在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生成才率为重心”的就业工作目标, 并重点建立健全了职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 在培育完善“有形”、“无形”就业市场、深化拓展就业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取得了一些成效。作为平台建设的参与者、使用者和受益者, 北京大学将以平台的启动为契机, 进一步深度参与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进一步积极推广使用平台的各项服务功能, 使平台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和开展双向选择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最后, 衷心祝愿“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越办越好!
【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推荐阅读:
服务就业创业07-18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06-01
就业创业指导信息平台10-01
关于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的通知08-27
创业信息看台--助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1-13
街团工委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小结(20091220)06-30
就业管理信息系统06-28
就业服务信息化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