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2024-09-21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共10篇)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1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曲阜市王庄镇社会保障服务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本年度大力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认真落实上级关于高校毕业生相关扶持政策,截止到目前为止,该镇共计申报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10例,其中包括木材加工、艺术设计、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极大丰富了该镇主体功能区项目规划内容。

同时,该镇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辅导班、技能培训班等服务,到目前为止共计举办六期,培训大学生创业人员800人次,极大提升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业务交流平台。该镇为创业者积极申请元的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生活补贴、租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服务,极大提高了青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该镇社保所人员深入社区街道,发放自主创业宣传海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等材料,让广大青年创业者明确了解国家优惠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天地。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2

皖南医学院作为安徽省唯一开设法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 在全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 我校法医学专业招生人数也一路走高, 以2005级、2006级和2007级为例, 分别从前几届30人的招生规模扩大为60人、90人和120人。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招生人数, 另一方面是全国各地其他同类法医院校毕业生的有力竞争, 使得如何立足本省, 将我校学生既“招的进来”, 又“送得出去”, 成为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1 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1.1 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1.1.1 进入公检法系统, 成为国家公务员

由于法医学专业的特殊性,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通过报考国家和各省、市的公务员, 进入公检法系统工作, 来完成自己从报考志愿到圆满就业的成功转变。这也几乎是所有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归宿。

1.1.2 进入公立医院鉴定中心或私人鉴定所

当然, 由于每年国家和各省、市法医学专业招考人数有限, 再加上公务员招考法医的很多岗位也对临床专业的学生开放, 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岗位, 多人报考”的热门景象, 再加上很多岗位只限男生, 必然使得近1/3的学生 (绝大多数是女生) 无法进入公检法系统。为了生存与就业, 就必须进入公立医院的鉴定中心、私人鉴定所或各大保险公司做伤残鉴定和理赔工作。

1.1.3 考研或转行做其他

有一部分学生, 有感于国家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 便选择了考研这一继续深造的道路。有极少数的学生, 由于各种原因, 则转行做了与本专业毫不相关的其他工作。

1.2 法医学专业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毕业生就业难, 涉及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自身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就法医学专业来讲, 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学生个性, 正确引导, 合理分流, 让每位毕业生都能找到相对满意的工作。

1.2.1 国家和学校培养因素 (1) 受高校扩招影响。全国从1983

年开始招法医, 每届40人左右, 那时只有中山、华西、西安、上海、沈阳、同济6所部属医学院设立法医学专业, 招收法医学学生。1984年前后, 皖南医学院、昆明医学院、山西医学院等院校陆续设立法医系, 按每届30~40人的规模招生。然而高等教育改革后, 特别是1999年高校全面扩招, 法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已渐失控[1]。以我校法医学专业今年毕业的2011届 (2006级) 前后招生的学生人数为例, 来管窥全国法医学专业扩招的缩影 (见表1) 。

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 一方面使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使高校师资和物资配置都难以达到要求。直接后果是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并为学生毕业后基础差和就业难埋下隐患。

(2) 各省、市公检法系统吸纳新人有限。与盲目扩招的形势相反, 一方面每年国家和各省、市招考法医学专业公务员的人数有限;另一方面, 200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简称《决定》) 出台, 使得本来有限的就业岗位又减少了许多。《决定》规定:2005年10月1日以后“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 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自此, 除公安机关外的司法行政机构基本停止录用法医学专业学生, 使得学生就业面严重受限。主要就业单位变为公安局、社会鉴定机构、公司企业等, 以2011年安徽省招考法医公务员为例 (见表2) 。

安徽省2011年有12个市 (区) 面向应届生招考35个职位, 80%的就业岗位都分布在各公安局, 检察院和法院的招考职位零星无几;在所有职位中, 面向临床和法医学专业共同招考的占到了60%;在职位招考中, 性别倾向性异常明显, 明确表示只招男生的也达到了57%。这使得法医学专业女生报考公务员难上加难。

1.2.2 学生及其家长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当前的毕业生, 大都出生在1988年前后, 他们的父母, 有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 大多数都受过那个时代观念的影响, 如上学不花钱, 毕业就有工作, 出来就是国家干部。那些当年没有考取大学的家长, 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与当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样, 是时代骄子。毕业生因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 期望值往往更高, 一旦与自己期望相悖, 便不知所措。等、靠、望的思想严重, 同时还存在着惧怕就业的心理因素[2]。

学生及其家长期望值高的另一原因是, 上学期间家庭经济投入大, 所以期望的回报也大。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销, 初报考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亲友的期许, 都使得他们很难在毕业时正视形势, 合理定位。

1.2.3 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 就业岗位薪酬差异明显

一般都是每年10月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务员考试 (国考) , 12月中旬国考开考, 国考后次年的2、3月份, 便是密集的各省、市公务员招考, 这也是每年应届生复习迎考最紧张的时刻。由于公务员多省同日联考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所以在报考时, 应届生已做出了就业的地域选择。“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间房。”超过80%的毕业生都会选择报考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务员。一方面导致报考人数的过度拥挤, 一岗难求, 岗位的竞争变成全国不同法医院校之间的竞争, 甚至于同校本班学生间的“血拼”;另一方面则使得本省和其他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的公检法岗位无人问津。导致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2 对策

皖南医学院作为全国较早开设法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 要看清楚自己的办学优势和不足之处, 扬长避短, 引导广大毕业生立足安徽, 面向全国, 将我校法医学这一安徽省特色专业、国家级重点专业做大做强。

2.1 限制招生规模, 严把招生关

(1) 法医学属于国家布控专业, 人才需求有限。实践证明, 完全的市场化调控是行不通的, 院校在经济利益下存在短视行为, 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和调控。根据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精神,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面前, 应限制法医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 并重点提高教育质量[1]。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 院校在招生时应严格把关, 对学生的身高、视力条件等身体素质都应有较高要求, 同时针对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现状, 法医学专业学生的性别比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男生为主, 从而避免对学生将来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2) 经济手段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让学校降低学费不切实际, 只有切实提高基层法医的待遇, 保证他们的经济地位, 才能吸引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去基层工作, 避免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为我国的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2 合理分流, 科学进行人职匹配教育

针对由于主客观原因, 招录进来的那些专业思想不稳固或身高、视力不达标的学生, 学校教务处应灵活机动的制定转专业的政策, 协同系部做好中期分流工作。一方面真正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扫清障碍。此外, 由于每年招考公务员的人数有限, 再加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 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人职匹配教育, 将合格的毕业生推荐到适合他们发展的工作岗位上。人职匹配理论的奠基者是“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 (Parsons) , 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 (Choicing Vocation) 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 指出:“明智的职业选择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自我认知, 即清楚地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态度、兴趣、志向、限制等及其原因;第二是认知职业, 即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知识, 各种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利弊、报酬以及晋升机会;第三是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 实现人职匹配。”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个体差异和职业分类与差异的基础上的。对不同条件的学生要有意识地引导其树立不同的契合自己和社会的就业观。职业性向匹配的人不但现有能力发挥充分, 工作业绩表现良好, 而且人的内在潜能还能得到进一步的挖掘。要善于将学生的优、劣势与社会的现实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

针对我院法医学专业毕业生: (1) 有些学生平时办事较沉稳、政治性强, 自己也愿意找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 我们就要及时的指导他们厘清方向, 督促其报考公务员, 并持之以恒的复习备考, 引导其顺利进入公检法系统。

(2) 有的学生则灵活性较强, 喜欢追求充实和挑战的生活, 就应鼓励他们去公立医院的鉴定中心和私人鉴定所或保险公司工作, 只有找准定位,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适应、更好发展。针对法医学专业女生就业较难的问题, 我们也应积极引导女生转变观念, 打破法医学专业毕业生到公检法系统工作的固定思维模式, 鼓励女生到保险部门和鉴定部门工作。

2.3 找准定位, 加强校际交流, 扩大影响

皖南医学院办学50余年, 法医学专业建系也逾25载。作为教育部开设的全日制二本院校, 与那些百年名校相比, 我们是年轻、默默无闻的。但我校的法医学专业1984年就已筹建, 2010又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就这些来讲, 我校法医学专业无疑又是办学悠久的。与华西、上医大、同济等名校开设的法医学专业相比, 我们毫不逊色, 要引导我们的学生树立自豪感, 提升专业自信心, 夯实专业基础, 提高专业技能, 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客观存在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 除重塑学生专业自信外, 我们还可结合法医院校在全国的分布状况 (见表3) , 引导学生重点去那些暂未开设法医学专业的院校所在省份, 寻求潜在的就业机会。

总之,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全国较早开设法医学专业的本科院校, 我们要结合省情、校情和专业实际, 冷静思考, 未雨绸缪, 将招生和就业通盘考虑, 切忌好大喜功、盲目跟风扩招, 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因材施教, 合理中期分流, 减少不必要的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荣誉感, 增强自信, 立足安徽本省, 辐射全国。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幸宇, 糜薇.我国法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2) :278~279.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3

摘 要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 经济危机

自从1999年以来,随着高校扩大招生,高校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综合性问题。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对本来就不容乐观的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又造成了新一轮的冲击。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意味着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得不到有效的回报。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成为当前亟需解决。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截止到2008年底,山东省人口总量为9417万,仅次于广东省和河南省,位列全国第三名。2009年山东省省内大学生46.52万人,加上中专学校毕业生,全省预计接收省内院校大中专毕业生60万人,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在劳动力市场求职的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不断增长。从渠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有限、竞争激烈,社会就业主渠道的民营经济、基层单位吸纳作用不突出,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重点院校就业易,普通高校就业难

从学校看,重点高校、211工程院校以及综合实力强、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正式就业率超过80%;而一般院校尤其是专升本院校,成人高校,单科性、缺乏特色的专科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研究生就业率下降,专科生就业率上升

从学历层次看,前几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率高,专科生就业困难。从2006年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滑,2008年就业率由2005年的90.5%下降到72.3%,特别是师范类研究生以每年13个百分点速度跌落。在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同时,专科就业率却在逐年上升,以非师范类毕业生为例,2008年一次就业率由2003年的51.6%上升到81.9%,上升了30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省专科(高职)院校教育正在走向以市场需求导向的转变,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日趋现实,岗位技能有所提高,也证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实现由盲目追求学历向重视能力技能的理性转变。

(三)应用学科“走俏”,文法专业“滞销”

从学科专业看,工程、材料、化工、机械、自动化等应用型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持续走俏,供需比例一般在1:5以上,2008年正式就业率最高的十个规模以上专业全部为工科应用型专业,正式就业率均在70%以上,说明我省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迫切。而文法、管理等文科毕业生则“销路不畅”,供需比例为4:1,有的甚至达到10:1。

(四)半岛人才聚集效应明显,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山东省属于沿海身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从而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大量毕业生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难以吸引毕业生。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8市接收了全省63.3%的研究生和84.2%的本科生,菏泽、枣庄、德州、滨州、聊城5市只接收了6.9%的研究生和12.2%的本科生,东西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情况表明毕业生就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半岛城市群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就业容量大,人才聚集效应明显,而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局面仍难以改变。

(五)先就业后择业成为新选择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信心和期望值在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的道路,通过灵活就业积累工作经验,等待机遇再行择业。2005年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大幅增加,2007年达到50.4%,说明大学生就业质量还不高,就业形势仍不稳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制度原因导致的总量性困难

学者王诚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失业及治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制度性失业”的概念,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的大学生失业根本上是“制度性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认为,目前高等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大学没有成为一个自主的办学主体,专业设置、招生,大都由政府控制和审批”。一是办学理念偏离。在学校建设上,许多高校盲目追求“高大全”职专转学院,专科生本科,学院改大学,都争着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在这种办学理念驱使下,高校普遍不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素质的培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专业设置偏离。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在人才供求信息不清楚的情况下盲目上专业,紧缺专业严重不足和大众化专业明显过剩并存。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偏离。多数院校仍沿用过去精英式的培养模式,重灌输轻实践,导致学用脱节,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有很大距离。

张连绪在《转变观念是解决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一文中提到:大学生就业难,重要是量的问题,是高校毕业生供幅超过社会增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社会就业的有效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句测算,山东省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6万—8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之后20%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山东省经济连续保持14%左右的增长速度,每年最多能新增22万个大学生就业岗位,这显然满足不了需要。

(二)社会原因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1.就业观念不适应

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就业观念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很多人的认识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认为大学生必须当“白领”,只有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企业才算是正式就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高于现实。就业意识与社会需求现实形成的巨大反差,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毕业生就业机制不适应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要求转变就业生就业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就业生就业机制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信息不畅,学生不能及时全面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情况,用人单位也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基本条件和意向要求,影响了双方的最佳选择。二是双方合作机制不健全,用人单位一味要求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但又不愿意为毕业生最初的工作经验买单,很多应届毕业生就业就被挡在了“没有工作经验”的门槛。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地域行业之间社会保障差异,致使众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西部以及民营企业就业,更不敢自己创业。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与解决办法

(一)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健全体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公共服务,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紧密衔接。一是建立协调统一、调控有力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高校招生计划制定审批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衔接的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改革,推动高等教育由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培养目标。要适应这一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深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从多方面促进学校工作由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学科建设优势,提高教育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转变招生计划拟定和专业设置机制,建立及时准确反应市场需求的信息传导机制,以适应社会需、促进就业为中心的专业设置调控机制,促进高校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加大措施,引导和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今后一个时期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方针。高校毕业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在自主创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把引导和推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为大学生创业信息、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

(二)高校转变职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控制规模。由于盲目扩招,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并不能一时解决,如果不顾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继续盲目扩招,无疑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重。推迟就业,也不是一个能够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性过多的根本办法、为此,高校在进行招生时,有必要对今后几年的就业形势及市场需求做一个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决定招生规模与招生结构。

转换高等教育的身份。当前高等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而忽略了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高等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转变自身职能,把主要任务和目标转换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上来。

高校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大学生就业以在读学校为平台,所以高校就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当前,各个高校虽然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由于毕业生数目庞大,所以,仅仅由几个人组成的就业指导中心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应当切实把学生的就业摆在重要的位置,就业指导中心不仅仅局限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上,还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三)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自主学习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虽然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这里面也存在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对自身期望过高,导致就业困难加剧。大学生应当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进行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

主动学习,培养技能。尽管存在用人单位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的客观原因,但是目前一部分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校大学生有责任主动学习,锻炼能力。多读书,多参加社团工作,通过实习提高自身劳动能力,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成钢.失业属性与中国失业问题研究.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游均.2006-2007:中国就业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曾湘泉.中国劳动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蒋世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8).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4

办理就业手续流程

从2006年开始,山东省毕业生就业手续全部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上办理。具体程序如下:

一、开户

没有办理人事档案代理的民营企业应首先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办理档案代管开户手续。

用人单位登录信息网进行预注册,依次点击“单位注册—→省内单位—→接受”,进入省内单位注册界面,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后,按照要求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其中,民营企业是基层单位,有上级主管部门,点击“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为本单位代理人事档案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全称。

预注册完成后,按照提示,打印注册信息申请表,加盖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公章(民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档案代理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持有关资料(机关: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原件及以上两证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以上两个证件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单位申请开户介绍信)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办理开户手续。

二、维护基本信息

用人单位开户后,凭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入界面后点击注册信息维护,维护基本信息,为安全起见一定要修改密码。

三、与省内高校毕业生签约流程

1、发布招聘信息:依次点击“招聘信息管理—→发布招聘信息”,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后,点击信息上报。如发现招聘信息没有及时审核,先电话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之后联系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看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后投递电子简历。

2、检索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在已收简历中查找满意的毕业生电子简历,点击批量放入收藏夹,将毕业生简历置入人才储备库。

3、发送签约邀请:在人才储备库中,选中达成意向的毕业生,点击签约邀请。

4、上级主管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毕业生应约后,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审核已签协议书。如发现没有及时审核,电话联系上级主管部门或人事代理部门。

5、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审核后,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鉴证。如发现没有及时鉴证,电话联系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6、打印就业协议书:鉴证完成后,用人单位打印就业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后,用人单位、毕业生、学校各留存一份。

7、档案管理部门查收档案。

四、与省外高校毕业生签约流程

1、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纸制就业协议书;

2、用人单位登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依次点击就业协议书管理—→录入外省协议书,将协议书内容录入到信息网上;

3、持纸制就业协议书到上级主管部门或代理部门盖章,并在网上审核通过;

4、盖章审核后,持纸制就业协议书到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盖章,并在网上鉴证通过。

非师范生网上签约流程的详细说明

网站名称: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英文域名:http:// 山东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规定:山东省境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从山东省境内所有大中专院校招收毕业生,必须通过本网站办理相应签约、派遣手续。

网上签约 系指毕业生同已在本网站注册的 用人单位签署的就业协议,主要是山东省境内的用人单位,外省用人单位也可以在本网站注册,在本网站注册的外省单位签约流程同省内单位,故统称网上签约; 省外签约 系指毕业生同山东省 境外 且未在本网站注册的用人单位签署的就业协议

省内、省外用人单位的划分依据为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的单位所在地,即毕业生毕业后,户口档案发往省内还是发往省外,与毕业生生源地无关。

经学校在本网站上审核、存档的网上协议书(含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派遣的唯一依据,网上协议书同纸质协议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纸质协议书(含同省外单位签署的纸质就业协议书)不作为派遣依据,同省外用人单位签署的纸质就业协议书仅作为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凭证。

网上签约流程:山东省境内的用人单位必须按此流程签约,省外单位如果在本网站注册,也按此签约流程办理

省外签约流程:同山东省外用人单位签约流程 解约流程

一、网上签约流程

非师范生可在本网站上直接同用人单位签约。具体流程如下: 目前,未在本网站注册的用人单位暂时无法同毕业生签约。

1、注册:毕业生打开本网站()注册,注册过程中“选择毕业生类型”时,我校非师范类毕业生一律选“省内院校毕业生”,点击下一步直到注册界面,输入毕业生采集信息时所用的身份证号及姓名进行注册。

2、生成简历:(未生成简历的毕业生,在本网站不能进行省内签约操作)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点“新建简历”,填写所有五个模块的内容,并逐个模块保存后,点击“完成”按钮,简历生成。

3、求职:毕业生同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网上、网下)联系,达成签约意向。

4、投递简历: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网上求职”中的各种搜索工具和搜索方式搜索用人单位,点击相应的工作岗位链接,在弹出的页面中,会有对该用人单位及该岗位的详细说明和用人要求,毕业生认为可以接受,就可以点击该页面最下部“投递简历”按钮,显示成功后即可。

注意:每位毕业生只能免费发送50次简历,50次以后则需升级为高级会员才能继续发送简历。每次发送,系统都有相应提示。

5、签约邀请:用人单位在本网站收到毕业生简历后,通过本网站向该毕业生发送签约邀请,发送时用人单位可设置该“邀请”的有效期限,毕业生要在此期限内登录本网站应约,过期后,此邀请自动作废,若毕业生还想同该公司签约,可跟单位联系重新发送签约邀请。

6、应约: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应约”,毕业生会看到所有对自己有意向的用人单位所发来的签约邀请,毕业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点击“应约”按钮,协议书生成,等待相应人事部门鉴证。

注意: 协议书中有填写补充条款的功能,毕业生若同单位有补充说明,可由单位在发送签约邀请时将补充条款一同录入发送,毕业生应约时可点击相应单位的“查看内容”链接,查看补充条款,若同意则应约,生成网上协议书,如果不同意,可联系单位让其修改补充条款,修改完成学生查看同意后再应约,目前只有用人单位可以录入、修改补充条款,并且在毕业生点击“应约”按钮之前随时可以修改。

7、打印协议书: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协议书管理”,毕业生会看到己应约的协议书及其当前状态和相应的处理部门,下部有三个按钮:打印、查看、返回。点击“打印”按钮,会弹出一个打印页面,如果不能正常显示协议书,则需从下载、安装一个插件,此页面上有此插件的下载链接,然后再点此页面上的“打印”按钮,即可打印。

系统生成的协议书需等待用人单位所在地人事局鉴证通过后才可以打印(如果用人单位还有上级主管部门,需先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由单位隶属的人事部门鉴证),协议双方(用人单位、毕业生)均可打印,协议书打印一式三份。

8、协议书盖章: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本人签字。用人单位留存一份。所有网上签署的协议书不需要学校盖章,因为毕业生的信息已通过学校、山东省人事厅两级严格审核,如果毕业生不具备派遣资格不可能在本网站签约。

9、毕业生将就业协议书右上角用铅笔写明学院简称和网上学号,交学校辅导员老师一份存档,自己保留留一份。

毕业生省内签约完成。

毕业生可随时登录本网站查看自己的协议书处理情况,从左边主菜单中“应约解约管理”->“协议书管理”中,毕业生可以看到当前状态以及相应的处理部门。例如是“等待鉴证”状态,则处理部门一般为“××人事局”,毕业生可联系该人事局鉴证通过。只有人事局鉴证通过后,协议双方才可以打印协议书。注意:一定要请当地人事局在本网站上鉴证通过,否则协议书不能进入派遣方案库。

二、省外就业签约流程

由于山东省外用人单位一般不会在本网站注册(若省外用人单位在本网站注册,则签约流程同省内单位),所以网站上没有省外用人单位的信息,导致毕业生不能在本网站上直接同省外用人单位签约,为此,毕业生可在本网站提出“省外就业协议书申请”后,领取纸质协议书,用纸质协议书同用人单位签约。具体流程如下:

1、注册:毕业生打开本网站()注册,注册过程中“选择毕业生类型”时,我校非师范类毕业生一律选“省内院校毕业生”,输入毕业生采集信息时所用的身份证号及姓名进行注册。

2、生成简历:(此项不是必需的。未生成简历的毕业生,在本网站不能进行省内签约操作,但可以进行省外操作),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点“新建简历”,填写所有五个模块的内容,并逐个模块保存后,点击“完成”按钮,简历生成。

3、求职:毕业生通过各种方式同用人单位联系,达成签约意向。

4、省外就业申请:毕业生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业务申请”->“省外就业申请”,然后填写申请原因,一般为:“我已同××公司达成就业意向,要签约。”。提交后,系统提示“正等待审核”,毕业生不用等待,可直接持学生证或身份证找辅导员老师领取协议书。

5、领取协议书:毕业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找辅导员老师审核通过自己提交的“省外就业申请”,同时由辅导员老师登记、发放省外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毕业生填写毕业生基本信息后,可以由学校先行盖章,单位信息由用人单位自行填写,毕业生不要填写,以免填错。

6、签约: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并由用人单位加盖单位行政章或人事部门的公章,单位其他部门的公章无效,毕业生本人签字。用人单位有上级主管部门的,例如签约单位是大型集团公司的二级法人企业,可能需要集团总部审核,并加盖其行政章或人事部门的公章,具体咨询用人单位人事部门;

7、鉴证: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签约单位所在地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一般是当地专门成立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人事局、教育局下属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盖章(其作用主要是解决毕业生的户口、档案问题),中央直属企业等有自主人事权的单位可以不经当地人事部门鉴证,是否需要鉴证要咨询当地人事部门。

部分地市人事部门直接开具大中专毕业生接收函(目前所知开具接收函的地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等)。

未经人事部门鉴证的协议书(即当地人事部门既没有在协议书上盖章也没有开具接收函)的,具体分以下几种情况:

i.无论签约单位是否具有独立人事权,毕业生咨询用人单位或当地人事部门后,相关单位承诺或毕业生保证能接收户口、档案的,必须要请毕业生本人在协议书第三页表格最下部空白处亲自手写:“已咨询单位和相关部门,可以接收本人户口、档案,请按协议书派遣。”字样,并签名、注明日期。

ii.户口未迁入我校的毕业生,因毕业派遣不涉及户口迁移问题,只要签约单位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就可以按省外协议书录到网上进行派遣。但必须要请毕业生本人在协议书第三页表格最下部空白处亲自手写:“本人户口未迁入学校,已咨询单位和相关部门,可以接收本人档案,请按协议书派遣。”字样,并签名、注明日期。

iii.户口、档案均不能落到单位所在地的,此协议书不能作为派遣依据,只能按《灵活就业证明》对待,并请毕业生参照相关说明按灵活就业录到网上。

8、纸质协议书存档:毕业生持三份协议书到学校就业信息科盖章后,其中一份连同人事部门接收函原件交辅导员老师审核、存档,一份毕业生留存,毕业生只留协议书,不留接收函,必要时可留存接收函复印件,最后一份寄回用人单位。

9、了解单位信息:毕业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信息,以便录入协议书,主要内容包括: a、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必须与单位公章相同,b、单位性质:选择项(共17种选择):

a)机关;

b)科研设计单位;

c)高等教育单位; d)中初等教育单位; e)医疗卫生单位;

f)艰苦事业单位 g)其他事业单位;

h)国有企业;

i)三资企业; j)民办非企业;

k)艰苦行业企业;

l)其他;

m)部队;

n)国家基层项目;

o)地方基层项目; p)农村建制村;

q)城镇社区; c、单位经济类型,选择项(共30个选项):

a)国有经济;

b)国有企业;

c)国有联营企业; d)集体经济;

e)集体企业;

f)集体联营企业; g)私营经济;

h)私营独资企业;

i)私人合伙企业; j)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k)个体经济;

l)个体工商户;

m)个人合伙

n)联营经济;

o)国有与集体联营经济

p)国有与私人联营经济; q)集体与私人联营经济; r)国有、集体与私人联营经济; s)股份制经济;

t)股份有限公司;

u)有限责任公司; v)外商投资经济;

w)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x)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y)外资企业;

z)港、澳、台投资经济 aa)与大陆合资经营企业 ab)与大陆合作经营企业;ac)港、澳、台独资企业; ad)其他经济 d、上级主管部门,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可不填。e、用人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f、用人单位通信地址:要准确。

g、档案转寄地址 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由于有的单位可能要求将档案寄到总部,或单位将毕业生档案交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所以档案转寄地址可能跟单位通信地址不同。

h、档案转寄详细地址:要精确到档案接收部门,该项在网上将分三部分输入,输入后三个部分自动连接为一个字段作为毕业生的档案转寄详细地址,具体如下:

a)地址:指档案接收单位的地址,××省××市××区(县)××路××号 b)单位:指档案接收单位的准确名称。

c)部门:指该接收单位中具体接收、管理人事档案的部门,10、协议书录入:毕业生登录本网站,从左边主菜单中 “学生网上签约”->“录入外省就业协议书”,然后毕业生自行将上述了解的用人单位信息输入或选择填写进去,完成后,检查无误,点击“完成”按钮。

协议书录入注意事项:

1)录入过程中的所有非中文字符一律以英文半角字符录入。

2)协议书号:录入协议书封面左上角上的编号所有内容,如:0003908 3)单位名称:报到证上的派遣单位就取自这个字段,所以一定要与协议书上单位意见栏目中加盖的红色公章中的内容严格一致,不能用简称,否则因此造成的派遣错误有可能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落户。但如果加盖的是公司人事部门的公章,则部门名称不要填写,比如,公章为“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才交流中心”则只需写:“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能简单写“淮北矿业”。

4)单位所在地将影响毕业生户口迁往地址,一般选到地市级即可。同公司总部签约而且分公司分在不同地市的,要问清单位,将来户口向哪里迁。

5)档案转寄地址:一定要准确,并精确到该单位的具体接收部门,录入过程中按协议书各栏目对应录入相应字段,录入后,系统将自动将此三部分合并为一个字段作为档案转寄详细地址。例: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档案接收地址为:安徽省淮北市孟山路1号 淮北矿业集团 人才服务中心,录入时为:

i.地址:安徽省淮北市孟山路1号。此栏一定要写明××省××市,以前有的同学填写的时候以为有上述b条单位名称,就只填写天津路××号,结果本来应该寄到日照的档案,被邮局发到天津了。ii.单位名称:淮北矿业集团(在保证收到邮件的前提下可用简称)尤其是人才市场最好写详细点,比方说××区人才市场或者是××市人才市场。

iii.部门:人才服务中心 档案室

用人单位没有在协议书上填写具体部门的,如果档案接收单位为公司,一般填人力资源部,如果是人才市场等人事代理单位的,一般写档案室。

省外签约完成。

学院辅导员老师会定期登录本网站审核通过毕业生录入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并存档通过,协议书进入派遣方案库。

毕业生也可以随时登录本网站,从主菜单“应约解约管理”->“协议书管理”中,可以查看自己的协议书当前所处状态,在学校审核通过之前,毕业生还可以根据纸质协议书修改相关内容。

三、解 约 流 程

省内解约流程:

1、协议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友好协商,同意解除协议。

2、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在相应网站向对方提出解约申请,3、对方同意,解约成功,原省内协议书自动删除,4、毕业生网上签约功能自动恢复。

解约完成 省外解约流程:

1、协议双方(毕业生、用人单位)友好协商,同意解除协议。

2、用人单位出具纸质解约函,并加盖单位公章,该公章要与协议书上加盖的公章一致,用人单位将解约函及原签署的协议书原件交毕业生本人带回学校;

3、毕业生在相应网站提交解约申请,4、毕业生将解约函原件及毕业生手中所有协议书原件交给辅导员老师存档,5、辅导员老师在网上审核通过其解约申请,原网上协议书自动删除。

6、毕业生网上签约功能自动恢复。

解约完成

解约函样本附后:单位可以不按此样本开具解约函,但要说明如下几点:

1、原协议书编号;

2、毕业生的毕业院校、专业、姓名等基本信息

3、同意同该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

解 除 毕 业 生 就 业 协 议 证 明

兹证明,×××××××公司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毕业生×××解除编号为×××××××的就业协议书。

特此证明。

单位签章

学生签字: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5

招生就业处(283638412)21:57:44

从今年起,学校将与移动、联通公司合作,通过短信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望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将联系方式及时登记。

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2011届毕业生登录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行注册的通知

各系(院):

我院2011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已经山东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审核通过并上传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各用人单位也已陆续在网上发布需求毕业生信息,为使我院毕业生及早选择理想的就业单位,请各系(院)及时通知毕业生到“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中注册,具体步骤如下:

一、注册:毕业生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http://)→在首页“用户登陆”部分,点击“非师范毕业生注册”→选择“省内院校”点击“下一步”→查看注册须知后点击“下一步”→查看服务声明后点击“接受”→进入注册帐户信息界面,选择毕业年份,毕业院校、身份证号码、姓名、现户籍所在地、现家庭地址、Email,自行设置用户名、登陆密码(正式登陆系统时使用)及验证码后点击“确定”完成注册。

二、登录信息网:毕业生注册成功后,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首页“用户登录”区选择“身份”为“毕业生”,输入注册时的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点击“登陆”即进入毕业生个人专区。

三、完善“个人简历”:毕业生进入个人专区后首先要完成“个人简历”的完善工作。系统提供一份简历模版,毕业生选择“新建简历”铵钮按照简历向导一步步完善简历内容,最后生成一份完整的简历。完整的简历由个人信息、求职意向、教育培训、技能专长、社会实践等几部分组成。填写完整后,点击“完成”按钮完成整个简历的创建。在“简历维护”中点击“生成简历”按钮即生成简历,同时激活该份简历。简历生成后,毕业生可以通过“简历预览”按钮预览简历内容。通过“打印简历”按钮打印出电子简历(就业推荐表)。毕业生如果要对简历中的信息进行修改维护,可在“简历维护”中进行,修改后要点击“生成简历”按钮,才会重新生成简历。

四、网签就业协议方法步骤:毕业生完善“个人简历”后,可以使用网上提供的相关功能,检索用人单位发布的需求信息,并随时向意向单位投递“个人简历”,与用人单位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和签约。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毕业生进入个人专区点击“快速搜索” →输入单位名称→选择“招聘职位名称” →选择“投递简历”。

第二步:用人单位收到毕业生的简历后给毕业生发签约邀请函。

第三步:毕业生点击“应约管理” →选择“应约”。

第四步:单位所在地人事局签证(如果人事局不签证,则签约失败)。第五步:用人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三份,学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其中一份送回学校招生与就业处。

另外,毕业生可以补充个人基本信息。具体操作是:点击“个人信息维护”栏目下“基本信息维护”,即可进行个人信息维护。其中个人信息中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个人联络方式两部分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来源于学校上报的生源信息,禁止毕业生修改(灰色显示)。允许修改联系方式。

近日《2011届山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南300问》已分发到各系就业科和班主任(辅导员)手中,“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具体操作请到各系就业科或班主任询问和查看《2011届山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南300问》。

招生与就业处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6

服务群众常态化

2013年07月29日16:0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11年以来,曲阜市积极探索实施了第一书记“1+1”制度,即向全市每个村居选派1名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任第一书记,1名年轻干部或大学生村官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助理,全市共选派405名实职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405名30岁以下年轻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以制度形式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成为我市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

一、实施动因

今年以来,曲阜市围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弱化。县乡党员领导干部本来工作、生活在基层,服务群众本领应该是长项。但恰恰相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感情却在淡化,群众工作能力成了“短板”,变得不愿做、不敢做、不善做群众工作。二是领导决策没有体现群众路线。当前经济发展、财力增长、政策反哺,社会民生大幅改善,但群众有时还不满意、不欢迎、甚至不理解,究其原因就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没走群众路线,一厢情愿的决策和设计,好事没有办好、实事没有办实,甚至好心办了坏事。三是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存在一些问题。现在道路越来越通畅了,干部下基层的却越来越少了,下基层变成到个别典型村走马观花,深入百姓成为到村支书家中蜻蜓点水;通讯越来越发达了,百姓真实的声音却听得少了,心离群众也越来越远了,客观上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四是农村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面对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及时传递给百姓,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低成本、高效率的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五是个别“难点村”仍存在人难选的问题。个别“难点村”虽经多次集中整顿,但依然存在村支部书记难选、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作用难发挥、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六是驻村帮扶缺乏常态化机制。驻村帮扶工作在我市实施已近20年,但驻村干部任期有限,以致不同程度的存在“过客”思想、短期行为,问政于民少,考虑长远问题少,背离了驻村帮扶的初衷。

着眼于解决上述问题,曲阜市以农村党的建设为工作切入点,把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探索推行了第一书记“1+1”制度,尝试构建第一书记、一村一警、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助理的农村新“三大员”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了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和农民教育,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创新了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机制。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部署,科学选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出台了《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实施意见》,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选派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的通知》,对选派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到村的目的意义、基本条件、选派方法、职责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在“第一书记”选派上,坚持因村选派、科学定人,采取“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的方式,注重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和任职村群众需求相辅相成。并采取倒排位次的方式,排查“软、乱、散、穷”4种类型的“难点村”。明确23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担任联系包保乡镇的“穷”村第一书记,12名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软、乱、散”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或年轻干部的选派结合单位“第一书记”任职村和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确定。

(二)合理定位,明确职责。市委规定“第一书记”定位是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协助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村党支部的日常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抓且负责。围绕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保稳定以及全市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事项,明确“第一书记”四项职责和四个作用。四项职责: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当好党建工作的指导员;二是维护农村稳定,当好信访群众的代理员;三是带领农民致富,当好经济发展的领航员;四是推进农民教育,当好农民群众的教导员。四个作用:一是发挥引导作用,引导村党支部按照党的方针政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发挥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全村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奔康;三是发挥联络作用,协调好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之间、支部与群众之间、基层与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四是发挥桥梁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解难。同时规定,“第一书记”在村设立公示牌,将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全部公开,便于群众反映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带培养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的主要职责是,在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的领导、指导下,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党建活动的助理员、文明新风的倡导员、全民创业的示范员、村情民意的信息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三)规范管理,确保效果。为确保第一书记“1+1”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对“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的日常管理,研究制定印发了《曲阜市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暂行办法》,明确“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的选派、培训、监管和考核等职责,完善驻村纪律、专题调度、实绩公示和督查通报等工作机制,集中开展了“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驻村的“七个一”(上党课、走访慰问、座谈会、群众评议、矛盾排查、工作查摆、环境整治)活动,规范了第一书记“1+1”制度公示牌,印发了第一书记便民联系卡。通过务实管用的制度促进第一书记“1+1”工作落实。市委组织部、市督考办定期进行督查,奖优罚劣,及时推介典型,整改问题。要求“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每月不少于两次到村开展工作,开展重点或中心工作期间如村“两委”换届期间必须吃住在村,到村情况及时填写《工作情况记实表》和《第一书记笔记本》,把“第一书记”、书记助理在村工作表现作为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工作开展以来,市委组织部和市督考办先后开展了“第一书记”到岗到位情况大规模专项督查,各乡镇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第一书记”座谈会,推进了工作扎实进行。

三、工作成效

这项制度实施以来,“第一书记”在抗旱保苗、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和村“两委”换届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是推进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现实需要,更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长效之举。

一是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第一书记”到村后,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中心任务,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从群众最期盼、想办没办好或没法办的“水电路气医学房保”等小事做起,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在城里、村里、干部和群众之间架起了直通桥,真正做到“感情连到家、意见听到家、信息送到家、工作做到家、实事办到家”。尼山镇中辛村第一书记、市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吕斌针对村属集市、大街拓宽的实际,协调无偿提供价值近4万元的260棵法桐树。息陬镇西终吉村第一书记、市民政局副局长许鹏协调资金10万元,对该村5户困难户危房进行了改造。息陬镇步庄第一书记、市农开办副主任翟立民协调供电公司解决该村电缆线2070米,及时保证小麦浇灌返青水,协调有关部门打深井2眼,铺设节水管道1400米,解决了村120亩农田靠天吃饭的问题。陵城镇官庄村第一书记、市卫生局副局长张辉发放《居民健康知识手册》600多册,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通过“第一书记”所办的系列实事好事以及走访慰问、扶贫帮困等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同群众的感情距离,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二是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1+1”制度与以往干部包村相比,涉及全市市直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800多名,由包保帮扶部分村覆盖到全市每个行政村,每个村都能得到“第一书记”对基层基础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第一书记”入村以后,从健全规章制度、培养发展党员、选配后备村干部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村账乡管、村务党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了党建工作规范化。尤其在村“两委”换届期间,405名“第一书记”担任换届工作“第一指导员”,带领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干部吃住在村、盯紧靠牢、全程监督指导,确保了换届工作的平稳有序、健康顺利。在“难点村”整治工作中,“第一书记”牵头组建联建治理工作队,深入排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历史遗留的占用集体资产、宅基地纠纷、宗族宗派矛盾等问题,逐一进行排查和化解,集中整治了一批“难点村”。陵城镇中疃村因压煤搬迁一度上访,成为“难点村”,第一书记高晓华到村任职后,牵头带队组建治理工作队,通过健全财务制度、配强班子等一系列措施,使该村按时完成了“两委”换届任务。同时,“第一书记”对年轻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教法子、指路子,帮带提升工作能力。在今年村“两委”换届中,吴村镇大学生村官孔林林担任了柳庄村党支部书记,姚村镇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

三是创新了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第一书记”作为村级党组织的负责人,兼任村里的“信访代理员”,按照“对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确有困难帮扶到位”的要求,进村入户听取群众诉求,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梳理、排查调处,将处理意见、结果向群众反馈,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把矛盾纠纷处理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初步形成了党群联动、监管互动、有序推动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社会管理新模式。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第一书记”在各村显著位置公布接访电话,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即时受理、及时化解,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因换届引起的集体访,特别是在集中换届的5、6月份,连续两个月省市组织部门通报为“零信访”,其中“第一书记”化堵为疏、预防在先起到了积极作用。小雪街道袁庄村第一书记、市法院副院长柳民歌到村后先后调处村民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10余起。防山镇防后村第一书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队长颜军宏在村整治环境卫生期间,现场调解1起邻里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升级。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7

青岛市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从今年开始,青岛市的特困家庭毕业生可享受每人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以帮助这些特困家庭的学生顺利找到工作。

按照规定,符合城乡低保、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等特殊情况且就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青岛市生源应届特困生,毕业后由市财政给予每人5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对认定的青岛市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青岛籍生源特困毕业生,毕业前也由市财政给予每人5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对参加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特困生给予一定补贴。

《通知》还规定,对招用特困生就业,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限内,以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成功介绍特困生就业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且用人单位与特困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每推荐成功1人由当地政府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此外,特困生在全市范围择业过程中,参加各类招聘考选活动、办理户口迁移和人事代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查询就业信息等,凭就业服务卡和身份证一律免收入场费、报名费、手续费、工本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青岛市人才中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特困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就业指导、信息及政策咨询等服务。

市政府还积极为特困生就业提供岗位援助,要求市及各区市政府大力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对城市绿化、保洁、保安、交通协管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提供的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解决特困生就业;在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招募等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录(聘)用特困生;生源所在区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要向持有就业服务卡的特困生,提供不少于2次的就业推荐机会;通过“双向选择”方式招聘毕业生的国有企业,要拿出一定岗位专门用于招聘特困生,凡接收应届毕业生10人以上未接收特困生的,由市及各区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按照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实行首次就业安置。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8

据甘肃省教育厅披露,4月18日,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召开。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在会上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关乎万家幸福,关乎学生的前程命运。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出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筹协调,全力抓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针对今年的就业创业工作,王嘉毅要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各高校要切实建立领导主抓、部门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就业、招生、教学、学生工作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就业工作。

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构,配齐专职工作人员,开辟专用场地,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服务”五到位,促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认真组织实施“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夯实就业创业工作基础。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省内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引导自主创业贯穿始终。要明确坚持三个突出,突出就业创业机制建设、突出就业创业教育、突出大学生自主创业、突出开放合作、突出解决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各高校要针对企业特点,主动邀请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集中开展校园招聘活动,主动推送毕业生。要加大政策宣传和服务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省内企业就业。要按照相关征兵工作和会议的要求,扎实做好今年的.大学生征兵工作。

大力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高校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学校自设、校外合作、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要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创业园、孵化基地等实践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创造条件。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和技能竞赛、创业大赛等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教师带领、帮助学生创业。要深入落实创业政策,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创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高校学生到新兴产业领域创业,允许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为创新创业学生清障搭台。

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各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毕业生需求,将他们的求职意愿与用人单位岗位相对接,实现智能化共需匹配,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广泛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展订制服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信息化。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9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启动

为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集中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9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启动实施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今年的活动为期1个月,以“实名服务,精准到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主题,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服务措施,为2018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以及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活动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渠道加强实名登记。协调教育部门尽快完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交换工作,同时主动拓展登记范围,在报到接收、就业失业登记、政策申请等业务办理时进行实名信息登记,在各类招聘活动中办理现场登记,依托社区基层服务平台开展专项摸排,将本地求职的未就业毕业生全部纳入实名制就业帮扶。二是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毕业生都组织到服务活动中,分类确定就业创业服务清单,将一揽子帮扶措施打捆打包及时推送,做到发放一份政策清单、提供一本服务手册、开展一次职业指导、提供一次政策咨询、制定一份求职就业或创业计划。对有就业意愿的,提供不少于3次有针对性的岗位推介;对就业适应能力不足的,及时纳入技能就业专项活动,确保有需求的都能获得提升实践技能水平的机会;将有志创业的,纳入创业引领行动,提供场地、项目、资金、培训等支持;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残疾、长期失业毕业生以及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女大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加大政策服务倾斜力度,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就业市场。三是积极改善就业环境。结合“筑梦未来 与你同行”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推介,拓展政策申请渠道,指导帮助毕业生做好材料准备和手续申报,确保政策及时兑现。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严厉查处虚假招聘、违规收费、“黑中介”等违法违规行为,健全招聘信息管理制度。进一步梳理、精简、优化相关就业创业服务流程,推动政策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毕业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山东曲阜市王庄镇重点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篇10

“就业服务季”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北京地区各高校承办,计划在月至12月期间(毕业生求职高峰期)推出一系列促进北京地区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服务活动,服务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求职。

活动期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用人单位招聘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服务热线010-68981788”,为用人单位招聘北京高校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一、百余场现场双选会,招聘求职面对面

服务季期间,北京市教委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集中提供优质高效的.招聘求职服务。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地区各高校校园,将集中举办140场以上面向201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等规模的供需见面活动,预计参会单位1万家次以上,提供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10万个以上。毕业生可登录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bjbys.net.cn)查询具体场次安排及部分场次参会单位信息。用人单位可直接拨打服务热线010-68981788,报名参加服务季的所有招聘活动。(详细安排见附件)

二、毕业生生源信息发布,搭建信息对接渠道

北京地区重点高校多,专业设置全面,高学历毕业生比例大,毕业生生源质量高,是京内外各类用人单位选才的理想地区。为方便用人单位了解和掌握北京地区各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提高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服务季期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重点加强校企毕业生人才信息供需对接工作。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bjbys.net.cn)开通“北京地区2015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查询系统”,免费发放《北京地区2015届高校毕业生生源信息专刊》,组织高校进入招聘北京高校毕业生相对集中的企业集团进行供需对接等举措,将为用人单位招聘北京高校毕业生提供全面的人才信息资源,满足用人单位多样化的岗位招聘需求,促进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就业指导活动集中开展,助力毕业生提升就业技能

服务季期间,北京地区各高校利用本校就业服务资源或邀请资深人力资源专家,在举办各类就业供需见面活动的基础上,积极为2015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各类就业指导主题活动。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100余场面向家庭经济困难或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培训也将持续进行。各高校计划举办200场以上特色主题就业指导活动,内容涉及就业政策解析、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创业指导、创业大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咨询服务等,使就业指导更加贴近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帮助毕业生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求。

四、新媒体服务方式齐上阵,各类求职信息及时掌握

上一篇:鼓励女子坚强的经典句子下一篇:八年级下期250班班主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