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城市

2024-10-08

未来的城市(精选12篇)

未来的城市 篇1

城市,是人类为了便利生活、高效交流而创造出来的复合体。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的指标。然而,城市的膨胀也导致了居住环境拥挤、自然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及各种污染等形形色色的问题。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可是,世博会给人印象更深的是排队的长龙。如何建设一个真正适合居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美国著名城市生态学家瑞吉斯特的《生态城市》提供了一个基于生态学基础的思路。

书中,瑞吉斯特通过对历史中城市发展轨迹的梳理,以及对城市功能和组织形式的探讨,传达出自己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在本书开篇,作者便开门见山地指出当今城市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皆是由于城市建设方法缺乏系统考虑以及认识倒错所致。作者对几十年来美国所进行的城市建设及其所依赖的“汽车—城市蔓延—高速公路—石油”复合体给予了入木三分的批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以假定化石能源可无限获得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注定无法持久,而且以车为主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宗旨使得城市功能失调、区划割裂、能耗增加、效率降低。这种发展模式是背离自然,破坏生态的,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和弊端。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美好期许,倡导建设无车化、高密度化、三维化的新型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融合,更适合人们居住的,更富于理性和智慧的健康城市。为了证明自己并非空想,作者在书中不仅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提出了许多技术理念、建筑方法和规划步骤。全书图文并茂,让略显枯燥的文本稍稍生动。

然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牧歌式的理想虽然令人向往,可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现在,包括中国这个被作者寄予厚望的对象,也同样走上了美国曾经走过的“汽车主导”发展之路。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成为了主流价值观宣扬的高品质生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面对作者“无车化”的呼吁,也许不少国人的想法会是“你们美国人享受了汽车带来的便利,如今却以其产生的弊端为理由要求别人不追求这种生活,这算什么呢?”

其实,虽然作者在书中极力论证汽车文化带来的种种弊端,但汽车的出现本身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生产和出行效率的事实却是无法否定的。虽然,这种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获得是在不计算环境损耗等外延成本的前提下得出,且效率会随着系统的蔓延而逐步降低,但是社会发展具有惯性,往往倾向于维持现有模式。除非经历巨大的失败教训,否则这种模式很难改变。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往往是非理性的。因此,在“汽车—城市蔓延—高速公路—石油”复合体已经大行其道,其相关利益集团无比庞大,占据社会主流及主流价值观时,那些质疑的声音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对这一点,作者不是没有感受,在十一章中他就以自己的遭遇为此做注。建设生态城市的努力从一开始就阻力重重,遭遇人们的漠视、不解和反对。而且,作者过于强调步行化和自行车城市交通,却忽视了人类自古以来就在寻求非人力代步工具的努力。可以说,“建设生态城市”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但是,即使屡屡遭受挫折和误解,但作者仍没有放弃对人类未来的希望,没有放弃对人类社会的理性反思,没有放弃自己建设生态城市的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显示出的那种对于人类未来的殷切关注,及其为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而奔走呼号的坚定决心,着实令人佩服。也许,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时,人类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书也堪称一座帮助人们通向未来城市的桥梁。

未来的城市 篇2

这座城市非常美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星,五彩缤纷的珊瑚,青青的海草,和美丽的小鱼们,那真是美丽啊!里面还有一个人造太阳和一个人造月亮,日夜照样循环,有人会问道:里面没有空气怎么办?不用担心,这儿有再生器,它可以把坏空气转换成新鲜空气,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呼吸到新鲜空气了。我们的饮水怎么办?有新型饮水器就可以了,它可以把海水转换成干净水,饮水的问题解决了。我们怎样在海底建房子,用水手机器人,它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把一座楼房建好,楼房不会很快就倒塌,每个房子都是鱼的样子,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小鱼们就不会害怕逃跑了,如果是鲨鱼呢,不用担心,外面有三层保护层,第一层是隐形性金属防护,第二层是玻璃防护,第三层是隐形性铁防护,这样鲨鱼就进不来了,海底之城还有一条通往陆地的通道,这条通道非常坚固,一般东西是打不破的。

不久的将来,海底之城将会越来越发达,人类将会在那儿生活下去。

你看,他们穿着崭新的衣服,有红的、蓝的、黄的、白的!前几年,在灵山县城的东部,新建了一个双鹤公园。前面那一朵云多像一只狐狸,尾随在后的不正像一只凶恶的老虎吗。真是知音难寻啊;我们就在这里举行开营仪式。

城市的绿色未来 篇3

2013岁末,中国以往以GDP#J核心的考核体系悄然变调。

12月,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后不能只把GDP和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GDP及增长率排名。

其实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在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就指出“不以GDP论英雄”,要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解读,过去唯GDP的考核体系造成了很多发展的恶果,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而从干部考核入手,是促进中国转型发展最有效的抓手。

此次中组部考核新规的出台,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对生态环境负责

全球范围内,一国的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办法,被视为该国社会的“指挥棒”。在中国,以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要政绩考核指标的历史,已近30年。《通知》发出后,很快成为公众热议焦点:挥舞近30年的GDP“指挥棒”,为什么会一朝发生变化?

细观《通知》全文,不难发现环境恶化是这种考核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通知》中的8个要点中,有6点提到了生态或环境问题。事实上,中共十八大已经提出“五位一体”,首次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并列,成为中国的国家建设目标。

2013年是中国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标志性一年。截至11月上旬,全国平均雾霾日数已为近52年来的历史之最。2013年12月上旬,袭卷20多省份的雾霾将纪录刷至新高。前所未有的频发雾霾为中国环境敲响警钟。不仅是空气,中国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形势均已十分严峻。每个人都感受到环境破坏之痛。

这与长期片面追求GDP的做法有很大关系。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在2013年前10个月的月度排行和季度排行中,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超半数来自河北。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办公室主任陈新良介绍,从2001年开始,河北连续12年蝉联“全国第一产钢大省”称号,2012年的产量接近1.8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24.6%。全省GDP总量从2001年到2011年也稳居全国前六,从数据上讲相当漂亮。可是,钢铁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这份成绩单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除了雾霾,全国各地因急功近利的生产建设,造成江河湖海污染、土地荒漠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比比皆是。

正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3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进干部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在2013年9月27日的治污动员大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提出,到2017年全省煤炭销费量在2012年基础上要净削减4000万吨,钢铁产能压减6000万吨。河北省及各地区政府领导决心很大,表示宁可牺牲GDP,也要抓好行动方案的落实。

如今,中组部的《通知》再次强调要跟“唯GDP论”说再见。中组部负责人解释说,未来的干部政绩考核,将从五个方面体现“不以GDP论英雄”,一是考核不能“唯GDP”,二是不能搞GDP排名,三是限制开发区域不再考核GDP,四是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五是考核结果使用不能简单以GDP论英雄。“这就从考核制度上,给在这些区域工作的干部松了绑,让他们真正对生态环境负起责任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

各级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无疑会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大家热切盼望蓝天白云的回归,盼望经济发展不再以牺牲人们的健康为代价。同时,重视环境也是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更加注重民生建设

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还体现在将精力主要放在最能体现政绩、最能扩展自己提拔空间的“形象工程”上,而对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幸福相关的公共项目关注不够。

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认为,在各地GDP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他发现,一些危险的信号已经出现。比如,企业家的安全感越来越脆弱,不少精英人群移居海外,以及不断滋生的腐败问题。

2009年,陕西神木县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让很多地方政府很尴尬,他们的回应是:神木县财力雄厚,并不具备可复制性。但神木县却算了一笔账,认为“免费医疗”至少可以在全国前100强的县里推行。

打破“唯GDP论”,可以让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生问题上来。比如山西介休市,预算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用钱的地方又很多。如果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就是效益,用在城市建设上就是形象,但决心打破“唯GDP论”的市政府决定将钱用在校舍改造上,投入5.5亿元新建了37座抗震级别为8级的框架式结构的校舍。

实际上,在不少地方,追求“幸福指数”而不是追求“GOP指数”,已经成了政府努力的方向。广东、浙江等省份先后提出“幸福广东”、“浙江民生指数”等,均是向“唯GDP论”告别,实实在在地从“国民幸福指数”这一基础上来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010年,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书中警示了“唯GDP论”将冲击社会和谐。编写该书的专家组分析认为,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和部门仍单纯地强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果是经济更加迅速发展,同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持续扩大,出现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症状。

nlc202309040552

在我国屡见不鲜的强拆现象,就是“唯GDP论”的一个缩影。很多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土地拉动GDP、拍卖出高价弥补财政不足。

打破“唯GDP论”,还有助于地方政府放缓卖地盖楼的步伐,把钱投入到缩小贫富差距的富民政策上来。比如,内蒙古自治区是较早提出“富民优先”概念的地区。“富民优先”是指通过弱化“GDP指标”、强化“民生指标”,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尝试建立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考核机制。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说:“如果我们的GDP无法让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那GDP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有山有水有乡愁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美丽的。这个词通常徜徉在文学作品里。但就在2013岁末,它却破天荒地出现在政府的施政蓝图中。

2013年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发展和推动城镇化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经之路,但在实际情况中,或多或少存在发展思路的“迷失”状态。推动城市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成了追求GDP增长的“跑马圈地”,成了“重打锣鼓另开张”的大拆大建。此种粗放的城市发展方式,拆除的不仅是整个村落或成片的老房屋,更拆掉了祖先延续下来的民俗和邻里文化,拆掉了人们对乡土的那份情感——“乡愁”已经成为稀缺品。

实际上,沉淀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愁”,是城市化大拆大建中形成矛盾冲突的重要缘由,只不过它是通过经济利益的博弈所呈现在公众面前。谁都希望自己的故乡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漂亮,但没有人会愿意看到自己曾经居住的村庄,生活过的老街道、老街坊被从城市版图上抹去,被拆得不知所终。

新型城镇化就应该让人找寻到失落的乡愁。此次会议对于城镇化建设的定调,当是对过去城镇化建设思路的顶层纠偏。当然,在执行层面,仍需要通过官员考核方式的改变,相关城市管理体制,以及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的变革,谋求合力,真正让城市化发展建基于“让生活更美好”,让乡愁有所依。

所以,淡化GDP,并不意味着地方官员在经济发展方面无所作为,而是要官员更加重视民众的“幸福指数”、“环保指标”、“就业率”、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民生改善方面的内容。这种科学政绩观意味着对各级官员未来的工作要求更高,也意味着官员的执政水平和自身水平需要更上一个台阶。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健康城市与未来的城市交通 篇4

从世界上第一辆小汽车问世以来,都市生活便离不开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成为城市交通主导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社会要求人类减少能源消耗、控制城市小汽车发展,这将大大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使城市更为宜居。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并改进城市公共交通,通过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等健康、环保的交通方式,引导人们减少或以低碳方式使用小汽车。

1. 健康城市理念及其双重性

(1)健康城市的基本理念

1986年,哥本哈根健康城市项目会议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一个有连续性、创造性的,经常改良该市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城市,并扩展社会资源,使市民能够互相支持日常的生活运作并协助他们使其潜能能够发挥到最高点。”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HO)在《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和生理能力,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应将健康看作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正成为时代潮流,这要求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成为人类生活、成长的愉悦空间。WHO还认为健康城市应是“一个不断开发和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展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1996年WHO对健康城市提出了10项具体标准,包括安全环境的营造、市民群体的建立、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政策的制定、市民健康的保障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社区生活及个人行为等七方面,并将健康视角提升到关注整个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高度。

(2)健康城市理念的双重理解

城的健康—健康城市的原旨在于使城市实现健康的过程与保持健康的状态并重。1996年,WHO公布的健康城市10项标准明确了健康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城市规模合理、居住模式多样、开放空间充足、绿化率和氧气量足够、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以及噪声控制等。该标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政策上必须为步行环境的建设创造条件,使市民有足够的步行空间。

人的健康——WHO描述的健康是人身体、精神、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是无病痛。消除种族、宗教、政治信仰或经济社会条件差别,享有可获得的最高健康水平,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人的个体健康状况受到很多内在与外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要满足居民的健康要求,城市规划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1)(图1)。健康的层级模型(2)(图2)显示了一定范围内社会健康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每个高层级都要依靠低层级的支撑,才能达到顶层的良好健康状况,说明任何改善健康状况的行动,必须同时涵盖多个层级。

2. 健康需求促进交通方式改变

(1)环境健康的需求

由机动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气体——CO2的总量的22%~25%由机动交通产生,要降低CO2排放量,需通过有效手段控制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及使用量。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证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是促进城市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舒适、便捷、吸引人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

(2)公众健康的需求

目前我国70%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原因可归为缺乏锻炼、精神紧张,以及公共交往缺失等,其根源在于城市空间中缺乏满足健康要求的物理环境。小汽车的增多,使道路拓宽,车辆增多,交通更拥挤,产生更多的噪声、尾气,更多的人坐在私家车里与外界缺乏交流,步行空间被侵占,行人时刻受到过往车辆的威胁,城市开放空间被停车场挤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起城市居民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立慢行系统,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复兴城市步行生活空间。

二、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

1. 城市公共交通的改善

公共交通的CO2排放量与占用道路面积均远小于小汽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安全、准时的公共交通,并及时改进不足,使其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1)公交车的发展

近年来,时尚的车体设计、清洁能源的使用及专用车道的设置不但改善了公交车的形象,也提升了运行效率。例如巴西库里蒂巴市,在高强度交通走廊上,运行运量达1.5万人/小时的BRT快速公交,在密度较低的街区,运行小载量的小型公汽与公交主系统进行接驳。作为大众交通工具,公交车的通用设计是必要的,如设置低底板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增加车门宽度以减少上、下车时间;配置GPS系统,以提示司机准时驾驶;设实时信息牌,便于乘客掌握候车时间;配备语音提示系统以方便视障者乘车;提供庇护空间和售票服务等。

(2)轻轨交通的发展

大运量的轻轨系统已成为公共交通的典范,全世界100多个城市建有轻轨,车辆以10~40km/h的速度运行,在交通接驳地区,快速、舒适、可靠的轻轨也有助于吸引人们使用,这是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轻轨为大量人流提供优越的可达性的同时,也发挥了低耗能、无污染的优点。轻轨系统是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公交系统应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便捷条件,如在道路交叉口处拥有优先通行权,合理安排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距离,以及在站点沿线进行综合开发以提高街区活力等。

(3)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

慢行出行作为零污染、有益健康的交通方式应被广泛推广。自行车需要专有的道路空间,以保证骑车者与行人的安全。同时,要求道路规划以及系统化管理对自行车出行进行合理的引导,如城市中心区的自行车路网、租赁点、停车架以及与公交接驳的相应设施等。荷兰和丹麦的哥本哈根在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日本也在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

步行作为最传统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步行者的利益,帮助居民重新找回步行的乐趣,建立系统、安全和有活力的步行网络,并使之与城市公交系统紧密联系,提供舒适、可达、设施完善以及充满吸引力的步行环境,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

2. 新型交通技术的应用

(1)自动步道的新发展

1874年,纽约首次进行了自动步道的尝试,自动步道以3~6miles/h的速度在街道上移动,方便了出行距离较长的人们,后又逐渐成功地解决了乘客安全上下步道的问题。第一套自动步道系统是为1983年芝加哥世博会建造的,在大阪、洛桑、蒙特利尔和汉诺威世博会上也分别对其进行了展示。

自动步道的主要问题是速度慢,40m/min的速度仅为步行速度的一半,而且成本较高。目前日本正在进一步开发可变速的高速自动人行道系统,速度可达120m/min,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安全性。若此技术得到推广,对城市中心区内距离500m左右的出行是非常适合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需要疏散大量人流的大容量交通系统,如地铁等。

还有两项更为成熟的系统分别是由日本开发的线性加速(Accel-Liner)系统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发明的“Loderway”快送系统,这些系统的移动速度可达到登上时的4倍,在较长距离的移动中可保持2倍的正常步行速度。可以说自动步道的继续研发与推广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以填补机动交通和传统步行交通之间的空白,另外其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也日益被重视。

(2)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智能汽车管理系统—理想状态下,城市车辆停放时应占据小空间,在街道上能轻松驾驶,私人拥有或租赁使用,在指定地点获得并归还,根据车型和行程付费。现在的汽车共享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日本的城市汽车俱乐部,主要使用小型电动车,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服务;二是欧洲的汽车共享俱乐部,会员通过预订,在城中指定点获得不同类型的车辆,且使用时间不受限制。

日本的汽车俱乐部采用智能车载管理系统,在控制中心确认车辆位置,电量是否充足等。俱乐部的会员可通过电话预订车辆供自用或共用,上班族可以早晚使用,车辆在白天可以被另外需要的人使用。会员可在城市任一“终端”获得车辆,车辆也需要放在“终端”以保证充足的车辆以供使用。

欧洲的汽车俱乐部目前在德国、瑞士和荷兰发展得较好,在管理部门的许可下,停车场按一定间距设置在中心城市周围,会员通过电话或互联网预订车辆可就近取车,并按行程付费。智能自行车管理系统——1998年法国雷恩市建立了“智能自行车”租赁系统,系统在重要交通节点周围,如火车站、商业中心,设置了25个站点,共有约200辆自行车,超过1 300名居民和大学生可免费获得智能卡,用于使用任何一辆自行车。除特殊情况需要长距离使用外,自行车要在2小时内归还到任一站点,调度中心依具体使用情况调节各站点车辆分布情况。在人口稠密的新加坡部分住区也建立了类似的系统。智能自行车零能耗、零污染,并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三、结语

健康的城市交通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时保持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城市健康问题,应从城市交通规划出发,合理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人车矛盾,并不断提高交通系统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鼓励和推广低碳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步行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健康城市。

参考文献

[1]WHO.Basic documents40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4

[2]WHO.City planning for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1997

[3]许从宝,仲德.健康城市:城市规划的重新定向.城市管理,2005(4):33~38

[4]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城市交通,2009(6):23~27

[5]徐苏宁,吕飞,赵志庆.城市的健康与安全.城市规划,2005(10):60~64

[6]理查兹著.未来的城市交通.潘海啸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7]吕飞.健康城市营造策略.[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4

未来的城市初三作文 篇5

海洋城

我看了看周围惊奇的,发现我在大海里。我看见旁边有一名路人就问:“我们为什么在海洋里也可以呼吸呀?”那名路人回答:“是因为我们在海洋城旁边建造了一个防护圈,把空气都留在里面。”我听了回答又问:“那为什么防护圈不会被破坏?”“这……这我也不太知道。”路人回答道。我非常失望地走了。

我又看见一个路人问了刚才的问题,路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因为防护圈外还有一层物理防御,物理防御层是用金刚,石英等等非常硬而且防气压的矿石。”我点了点头心想:原来那一个路人只懂表面,而这名路人却全知道呀,我要继续走进又好玩又有趣的事情,于是我继续往前走。

海洋博物馆

我看见一个博物馆就走了,竟然居然里面有雷龙,中华鸟龙等等已经死亡的恐龙。我心想:太厉害了。这时一个机器人走过来说:“我们千方百计从恐龙时代的琥珀里,找到了昆虫叮了恐龙的血注射到鳄鱼蛋里,经过几万次,终于克隆出了100分之100的恐龙蛋。”我说:“那些恐龙不会杀死人类吗?”机器人说:“不会的,因为那一些恐龙幼儿时期就和人类玩,所以不会伤人。”我说:“太棒了!”机器人又带我去看了很多恐龙,有威武的霸王龙,有食肉牛龙和飞翔的翼龙……把我看得眼花缭乱。

城市的未来属于中国 篇6

模块化的摩天大厦

中国崛起的速度惊人,它将变得更快。中国一家建筑公司已开创一种模块化施工技术,节能的摩天大楼在几周内建成,大大降低建设成本。今年,Broad集團将把这种技术应用于一座坐落于长沙的220层摩天大厦的建设上,工期定在90天,竣工后,这座大楼将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大厦。而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哈利法塔用了6年的时间才竣工。

新型横跨太阳能公共汽车2011年,中国新增了1450万辆汽车,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大规模的交通堵塞。新型横跨太阳能公共汽车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研制者为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公司。这种交通工具可以在双行道载客1200人,将减少30%的交通堵塞,它不需要隧道或高架轨道,比建地铁或单轨铁路要节省90%。

电动出租车

中国希望到2015年之前拥有50万辆电动汽车, 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的领导者。目前,深圳已拥有世界上最多电动出租车和公交车。

更安全的核能源

与铀相比,钍的储量更丰富,而且产生更少的放射性废物,对于填充中国电力赤字更有吸引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放弃了钍的进一步研究,只因为其在制造武器方面的局限性。中国已经在钍的研究方面成为全球领先者,这种技术确保了在接下来的20年里,政府的供电量能增加20倍,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高速列车

中国最新高速列车理论最大速度超过每小时50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不到3个小时,比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火车快了将近4倍半。中国设计师想象出未来的高速列车,能够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做到对乘客的搭乘和卸载,这样,从北京到广州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到两个半小时。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磁浮列车,速度超过每小时900公里。

世界上最新的机场

在未来的3年中,中国将建成70个飞机场,其中在北京将建成年载客量超过亚特兰大机场两倍的大型机场。所有的这一切将改变中国过度依赖火车和公共汽车的局面。中国的机场应用最新的技术,包括绿色技术、自动化的传输线和尖端爆炸物探测器。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两个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机场。

太阳能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正转向太阳能产业。作为在世界领先的面板生产国,准备建设太阳能发电厂。在山西大同,一个能够生产1000兆瓦电力的电力计划正在酝酿。总部位于香港的中国招商集团将利用近300万平方米的屋顶,建造一个500MV的太阳能农场。

垃圾的回收利用

面对城市产生的大量垃圾,中国的公司正在开发尖端回收技术。北京金路生物科技开发了一个系统,可以将每天400吨食品垃圾转化为肥料。这个过程使用特殊的酶,这种酶能在短短10个小时内分解垃圾,变成适合植物生长的有机肥。

摘编自美国《外交政策》2012年9/10月刊

苹果用0日元战胜了三星的10亿日元

伦敦奥运会上,各大企业各显身手,但做得最好的非苹果莫属。日本女排教练手里拿着iPad来指挥战术变换,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花剑比赛运动员太田雄贵在分析对手的时候,也都是用的iPad或者是iPhone。日本队人手一台iPad,都是自掏腰包购买的。奥运期间,三星公司在运动员村展示产品,日本通讯企业NTT还向日本运动员免费提供了三星手机及平板电脑。三星还花费了10亿日元在日本做相关的广告,但是我们从电视上没有找到一位运动员使用三星的镜头。(翻译:陈言)日本《东洋经济周刊》2012年8月25日

对残疾人充满敌意的伦敦

2012年残奥会的赞助商源讯公司,实际上是一家把几十万身体和精神障碍的人放到一个高标准能力评估平台上的企业,这种做法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且可能导致连续自杀事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将来到一个对残疾人充满敌对气氛的国家。最新的消息说,英国政府将取消残疾人津贴并关闭工厂,数以千计的残疾人会因此失业。与此同时,富人们在给自己减税,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却什么都没得到。(翻译:王辰越) 英国《红辣椒》2012年8月刊

不信邪的亿万富翁

未来城市的“绿色”趋势 篇7

截至目前, 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到2030年, 全球的城市人口将达到50亿。尽管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 但是目前城市所排放的碳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8%, 工业生产中木材消耗量占76%, 自来水消耗量占60%。 (图1)

自20世纪以来, 城市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发展, 使得城市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增加。1990年, 城市人口只有16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比例的1/10。到2006年, 全世界就已经有一半的人口 (32亿) 居住在城市, 城市人口数量将比1900年增加19倍 (图2) 。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了重要影响, 而且许多影响是负面的。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会议,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最后因为利益的冲突而没有能达成预期的共识, 面临着很多困境与挑战。而在2010年年底, 新一届气候大会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 这一次的气候会议能否充分吸取哥本哈根会议的教训, 解决其遗留的问题, 并且最终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的协议, 前景并不乐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绿色”的城市建设理念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并且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节能减排来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未来城市的“绿色”发展趋势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 环境保护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 土地空间紧张和能源的巨大消耗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为了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些新的城市规划理念, 例如植物城市与以及以植物城市为发展方向的城市立体绿化将成为解决城市建设的最佳途径。与此同时, 城市人口住房问题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法, 有待研究。

1. 立体绿化。

立体绿化又叫垂直绿化, 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 在墙壁、阳台、窗台、屋顶、棚架等处栽种攀缘植物, 以增加绿化覆盖率, 改善居住环境的一种绿化形式。

现在的城市绿化大量地局限于地表, 这样的绿化方式却忽略了浪费了大量的绿地的上层空间, 采用立体绿化的形式可以改善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

立体绿化可有效减少阳光直射, 降低温度。在有紫藤棚遮荫的地方, 光照强度仅有阳光直射地方的几十分之一。城市墙面、路面的反射甚为强烈, 进行墙面的垂直绿化, 墙面温度可降低2—7摄氏度, 特别是朝西的墙面绿化覆盖后降温效果更为显著 (图3) 。同时, 墙面、棚面绿化覆盖后, 空气湿度将会提高10—20%。立体绿化使绿色在三维空间中得到延伸, 人们可以获得良好的心理美感。正因为如此, 它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 使紧张和疲劳的心情得到缓和, 给居住于烦乱的城市中的人们一种宁静的视觉体验。

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十分重视立体绿化, 这已成为全世界绿色运动的一部分, 日本在这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各大城市也开始了兴建高档天台的空中花园 (图4) 。在美国, 许多城市所有空地几乎都被绿草覆盖, 各大超市的护栏、建筑物的墙面和屋顶等都种植了绿木花草, 充分增加了增加绿化量;芝加哥屋顶花园现在也已经十分普及, 节省市政府在夏季的开销, 而每年节省下的4000万美元降温费也将用于建设新的绿化屋顶, 其寿命比传统屋顶长一半;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也成为了繁花似锦的花园城市, 该市居民楼的每户阳台上布满藤蔓植物, 每个楼梯上及转弯平台处也摆放盆盆鲜花 (图5) 。随着植物和花草在空中花园中的出现, 在阳台或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在欧洲也开始普及, 城市机关、学校、商厦、居民住宅的屋顶花园随处可见。

2. 植物城市。

植物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理念, 这个由布鲁塞尔建筑师提出的惊人构想, 为人类勾勒了一副百年之后的“完美城市”的蓝图, 也是将立体绿化发展到极致的一种城市形态。

在植物城市中, 所有的城市元素都被巨大的植物体块所覆盖和链接, 它们模拟了植物的生长形态 (图6) 。在这些未来城市的模型里, 有莲花城、梭织城、树房城、海浪城等。每个城市都根据其环境采用一个独特的性质。以梭织城为例, 其特色是将无花果树缠在主树上, 从而形成一个“植物网”, 建筑物将坐落期间, 而建筑物本身是由能获得太阳能的生物纺织物组成 (图7) 。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思考与幻想从来没有停止过, 新材料无限拓展, 风力、太阳能、雨水都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打造城市新的生命循环系统的能源。植物城市犹如一个庞大的植物体系, 由错综复杂的主干与分支组成, 能量在这些“管道”中得以循环和充分利用, 人们可以自由地穿梭, 与大自然真正意义上的融为一体 (图8) 。

这是一个魔幻般的世界, 这样的设计是很理想化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 这样和谐统一的规划创意是改善气候与环保节能的发展趋势, 只是会存在形式上的差异。人们的生存空间与脉络开始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是否与神秘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社会住房

目前, 人类75%的能源都用在交通和建筑上。而在这75%中, 有近1/3用于住房。因此, 如何能更有效地对建筑特别是住房进行设计安排, 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将至关重要。目前, 在中国建筑业物质的消耗约占全部消耗总量的15%, 建筑能耗占全部能耗的28%左右, 建材生产、建筑活动造成的污染约占全部污染的34%, 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不断减少的土地资源对住房的分配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资源需要被优化配置, 建筑物的使用需要进入能源循环系统, 使其更合理, 在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功能的需求外, 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奥地利维也纳市政府举行了设计竞赛, 希望设计出新型的社会住房, 来解决城市资源紧张的问题。理想的社会住房不仅有单户家庭住房, 也要设置多户家庭住房。但是, 由于公共资金的框架收紧, 分区法令中地产靠近绿带, 是否能实现这一设想还有待观察。

为此, 奥地利一家事务所设想了一种新的城市化形态, 这是一种介于花园城市和配置花园之间, 以及介于排屋和夏季房屋之间的一种建筑形态。房屋的布局是点对称的, 能够从一幢房屋的四个方向与另外一座房屋结合起来 (图9) , 避免了建筑死角, 节约了建筑空间。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形成各种大小的房屋和公寓, 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在简单的形态下, 住房的开发同时显示出统一和多样化。

每一座房屋设置了私人使用的露台和花园, 其间有公共和半公共的路径和场所, 也在这些私人空间中形成了网络 (图10) 。房屋中间还建有一座社区用房, 一旦交付, 开发商将支持居民自我组织并选举出自己的顾问委员会。

这是未来城市新型住房的很好的例子, 也成为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趋势。

结语

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环境的日益恶化, 城市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大型城市的严重超载, 让城市管理者必须引起重视并且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绿色”城市, 与自然和谐发展, 包含了节能、低碳、环保在内的城市发展方向, 现在已经萌芽并处在起步阶段,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

掀开中国城市未来的篇章 篇8

创刊之前,刊名备选为《智能城市》及《智慧城市》。最终的刊名选定颇费周章。“智能城市”是把基于感应器的物联网和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快速计算分析处理,对网内人员、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特别是对交通、能源、商业、安全、医疗等公共行业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的城市发展类型。“智能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对于拥有广大农村人口的中国城市而言,建设“智能城市”就是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有机融合发展。综上,“智能城市”更适合表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智能化发展。据此,最终杂志名称《智能城市》一锤定音。

从2012年开始,我国在行业信息化市场保持了高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有300个以上城市已提出了具体的智能城市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智能城市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可以借鉴的经验不多,需要对智能城市建设的方法做创新性探索。同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智能城市”的理解不够深刻,“智能城市”的精髓有待探索;另一方面,各城市之间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实现差异化也应予以思考,否则也难以真正地落地生根。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中央部委与省市政府,组织产学研用部门联合进行有关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教育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的研究,积极促进组织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并在一批试点城市推广;组织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社会科学院、行业、地区科研院所及高校力量分工协作,尽快研究制定智能城市顶层设计规范和参考文本,制定有关技术标准、设计和验收规范,以指导我国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相信,一座智能的城市,将有力地推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管理将进入新的模式,企业发展将获得更加良好的环境,居民生活将更加便利与和谐……

《智能城市》杂志作为自主创新知识的重要载体,将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为智能城市建设相关领域科技成果的传播、交流、转化和应用提供广阔的平台,成为科技自主创新中心和孵化基地。通过大力发掘、组织原创性科技稿件,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推动产学研链的形成。

《智能城市》这棵小树将在大家共同的呵护下长成参天大树,为新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建设打造一片阴凉。它的诞生,将掀开中国城市未来的篇章!

生态城:通向城市的未来 篇9

然而,在人们创造现代城市的过程中,现代城市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生态危机。在世界各地,城市正消耗着地球85%的资源与能源,同时又排放出近乎等量的温室气体,使自然生态失衡,引发了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这迫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重新思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尝试转变固有的城市发展模式。

1970年代,西方国家率先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由此引发一场新的城市革命。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已经开始寻求转变,努力将现代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当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然迈入了改造现代城市、追求生态发展的阶段。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际,城市生活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与生活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据统计,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城市接近全国城市的1/4;流经城市的河水污染率达到90%;一些城市在饮用水的水源方面更令人堪忧。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城市发展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开始积极地思考并建设生态城市,以此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国家。同时,建设生态城市也已经成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与建立城镇化体系的诉求。据悉,中国已有多个城市已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城市的理念与现代化诉求并不相悖。可以说,生态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城市追求发展进步,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所产生的新观念——所谓生态城市,就是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进步表现。

在城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要建立起新的观念,这其中包括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城市资源,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作出有效的改善。建立生态城市的前提就是观念的转变,这包括经济模式、价值判断、道德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其次,才会有决策与体制对生态城市的文明作出准确的定位。

浅谈城市水利的未来发展趋势 篇10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用水十分紧张, 城市建设侵占河湖的现象随处可见, 而工业发展造成的河湖污染更是屡见不鲜。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城市生活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 河湖建设是宜居优雅的城市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就使得城市水利必须在满足城市用水的同时照顾到城市宜居环境的要求。城市水利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1) 合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 合理制定水价, 强化节水建设, 满足城市的基本用水需求; (2) 整治水环境污染, 减少工业三废, 使水环境与城市环境更好地融合; (3) 提高城市水利防治灾害的能力, 实现蓄水防洪; (4) 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 综合满足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发展城市的要求。可见, 城市水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 它与城市的环境、发展、资源等是一体的, 是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实现城市水利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一致正是未来城市水利的发展趋势。

2 当前城市水利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水利的灾害问题

一方面,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 城市建设用地不断侵占河湖、农田, 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蓄洪泄洪能力正逐年降低。而硬化的城市地面系统和部分老城区排水不畅的地下水系统更加剧了洪峰的危险。另一方面工业污染的排放使得城市环境恶化, 极端天气频发, 而城市“雨岛效应”使得市区暴雨的频度和强度都有所增加。这些都使得城市水利的灾害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怎样进行城市水利建设以有效地防治城市水利灾害问题也将成为未来城市水利建设的关注点。

2.2 城市水利的环境问题

城市水利的环境问题一直都是城市发展的顽疾。随着城市的迅速膨胀、工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建设对水环境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在城市化的初期,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 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 许多城市工业和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大量未达到排污标准的工业废水废渣排入城市河湖, 导致城市水环境迅速恶化, 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如何利用城市水利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还城市一片清澈的河湖也将是未来城市水利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

2.3 城市水利的水资源问题

城市水资源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城市的迅速膨胀、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用水也相应地大幅增加, 然而水环境的破坏和水污染的加剧使得大量城市水资源难以达到城市用水标准,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用水紧张。要解决城市水资源的问题, 不仅仅应该关注水量的问题, 还应该关注水质的问题。如何利用城市水利建设, 寻找优质水资源, 并同时改善城市水环境, 提高城市的水质, 保证城市的供水稳定和供水安全也将是未来城市水利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城市水利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以人为本, 体现多元化功能需求

纵观城市水利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城市水利的发展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从过去的基本防洪供水功能到如今的造景功能, 城市水利越来越体现出人的需求。未来城市水利的发展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将城市水环境打造成舒适宜居的人文水环境。发挥水的景观效果, 满足城市的休闲娱乐要求, 最大程度地缓解城市生活压力, 体现多元化功能需求, 打造宜居城市, 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3.2 彰显生态和谐, 改善城市水环境

无论是从人们对城市用水的要求来看, 还是从城市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来看, 改善城市生态水环境都是未来城市水利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的城市水利将更加重视生态建设, 重返自然, 在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水系的研究, 探索如何为城市河湖创造开发更多的有效生存空间, 加强对城市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的合理规划, 实现区域内的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还城市一片清澈的河湖。

3.3 多种方式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水资源紧缺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大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 未来也必将探索出更多的高新技术来应对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目前海水淡化、雨水利用、中水回用等技术已经成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重要手段, 虽然使用规模不大, 但这也为未来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开辟了道路。而随着相关废水资源的再利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等技术的开发, 未来城市水资源的来源渠道也将越来越多元化。

4 总结

城市水利建设与城市的环境、发展、资源等是一体的, 是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实现城市水利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一致正是未来城市水利的发展趋势。总的说来, 未来的城市水利必将走一条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本文根据城市水利发展的基本理念, 针对当前城市水利存在的灾害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资源问题提出未来城市水利应该以人为本, 体现多元化功能需求, 彰显生态和谐, 改善城市水环境, 以多种方式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参考文献

落脚城市,生长出整座城市的未来 篇11

站在可以俯视最著名的城中村杨箕的楼顶天台,它已经成为一小块狭长的空地。拆除后的杨箕与我们记忆中外来人口混居的城市角落完全不同,有什么被永久抹去。

而在巴西的所谓贫民窟和杨箕村的现实之间建立联系,正是加拿大人道格·桑德斯的大作《落脚城市》的任务。此书把人口向城市的迁徙放在地球和社区的角度详加观照。

这本书从人口迁徙的角度,乐观地看待城市化过程。作者将落脚城市当做一个完整的、必不可少的过渡的城市形态,认定它们活化农村,并且塑形城市和人类的未来。桑德斯的逻辑是这样的:在我们看来肮脏不堪的城中村,内部有着精细的向上流动的进取心。它们为城市供应劳动力、为经济体系供应更新的血液,为人口的循环更新准备资源。落脚城市里的居民承担着前所未有的使命,一方面将经济所得寄回乡村,成为乡村的活水源头;另一方面,他们完成对城市的阶层流动,从而使得城乡不会停滞,人类的未来因此有保障。

《落脚城市》为了阐述这个逻辑,选取了洛杉矶、伦敦、肯尼亚、印度、中国等地的案例,将他发现的秘密以多个面向的丰富形态展现出来。落脚城市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受到的待遇不同,巴西采取了肯定的态度,为落脚城市修建基础设施、卫生系统和小型照明;而在巴黎和印度等地,落脚城市则受到政策歧视。

只要给落脚城市的居民以一点点希望,他们就可以生长出整座城市的未来。《落脚城市》的可贵之处是,将此一状态下的居民看作是乡村的逃逸者,同时又是城市未来的主人翁。由此,作者对驱逐落脚城市的政策给予批判,同时将落脚城市的大历史展示给人看。

桑德斯作为新闻记者,还不满足于肤浅的判断,而是将观察点深入落脚城市的内部,往往以其中人切入,又以充沛的论据和观点带出。桑德斯反复强调的是,对落脚城市的排斥,将会在全人类的进化上留下遗憾。我们以往看待城中村时,多数带有乌托邦的眼神,是对乡村牧歌的反向阐释;即使偶有触及它作为跳板的意义,也只是一带而过。桑德斯的书做到了人人意下有,人人笔端无。

联合国的数据认为,人类在本世纪中期将抵达繁殖的顶点,然后是人口增长的停止和衰败。人口衰落的浪潮将对所有国家带去撞击,而能够令人类躲过一劫的就是桑德斯笔下的落脚城市。落脚城市具备了诺亚方舟的一切功能指标,每一座落脚城市都是一座上帝之城,这是我对桑德斯阐释的所有理解。这不是一句妄语,而是通过对落脚城市的剖析得出的可靠结论。思考人类的出路,而且是从切身的地方看到生机、呼吁重视、提供全新的出路。

未来的城市 篇12

最初对城市群的相关研究源于西方城市化较早的发达国家, 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目前学界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尚未达成一致, 但对城市群本质内涵的理解已形成共识:城市群是由很多城市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 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等级有序, 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我国著名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群研究专家姚士谋教授在其著述———《中国城市群》一书中提出:城市群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 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 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 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 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理论的形成源于增长极理论、城市体系理论、地域分工理论及区位选择理论等。增长极理论认为首先通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集聚, 形成一个或数个区域“增长中心”, 进而向外围地区扩散, 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城市体系理论认为城市体系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基于其间的经济联系而形成的有机的城市组织结构形式, 是以“增长中心”为核心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域分工是指基于地域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地域间的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区位选择理论是关于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按照一定的原则, 选择最优区位的理论。上述理论共同构成了城市群的理论的基础。

2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规律、阶段性特征与动力机制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过程, 是城市化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其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的渐次演进过程, 这一过程表现为:一定的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关系逐渐趋于紧密, 分工合作逐渐成熟, 最终形成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体系。

国内学者根据国外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 并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实际, 将城市群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始阶段、发育阶段、稳定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发育阶段, 城市群的特征表现为发展速度快, 外延式发展仍占主导地位, 但开始注重内涵式增长, 核心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较明显, 城市群规模扩张迅速,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 城镇体系发育加快, 分工体系渐次形成, 区域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

从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经济要素集聚与扩散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政府机制的驱动等因素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各种经济要素在空间上发生聚集与扩散, 在城市群发展的初期, 经济要素表现为向特定城市集聚, 进而形成区域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演进, 逐渐由以集聚为主向以扩散为主转变, 在此基础上, 区域内城市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并形成分工合理、协调有序的城市群。道路、通讯、电力等物质性网络和由市场中各种要素资源流动形成的非物质性网络的发育, 进一步密切了区域内城市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此外, 政府作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以及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 其主要通过引导性行为和强化性行为来对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发挥关键性作用。

3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进入了快速推进时期, 到2011年年末, 我国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根据国际经验,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 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由此可知,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转型期。在过去一个时期, 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是建立在增长导向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模式的主导下, 由于忽视城镇资源配置效率, 导致生产、生活和生态呈现出不协调。同时, 长期实行城乡有别的隔离政策, 严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和互动融合发展, 城镇特色缺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就必须逐步改变传统的增长导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从我国城市化转型发展条件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镇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城市间开放度加大, 市场纽带作用加强, 呈现出区域一体化态势;城镇从外延扩张转向品质提升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不断健全,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面对的社会福利阻力正在逐步弱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优化的基础条件日臻完备;同时, 近些年我国在一些地方开展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为破除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障碍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未来, 我国城市增长方式将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向规模和质量并举转变;城市空间形态从城市单体发展向城市群体发展转变;城市发展目标从单一经济目标向“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功能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从只注重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向注重城市特色和品牌转变;城市的对外关系从单纯竞争向竞争与合作结合转变。

4 以城市群作为未来我国城市化主导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城市集群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过程, 作为城市化发展阶段成熟时期的城市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基础平台, 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 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通过加快城市群发展, 带动本国或区域经济, 提升经济竞争力, 已成为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未来, 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依托城市群特别是大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 将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国家级城市群和7个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群: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关中、成渝城市群, 并逐渐上升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强大支柱, 对区域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资料表明,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 而产生国家2/3的GDP总量。

在未来一个时期内, 我国城市化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据预测, 到2030年, 我国人口将超过15亿人, 其中城市人口将超过10亿人, 净增3亿多人。同时, “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是我国的现实国情, 因此, 我国所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现实国情等都要求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必须也只有选择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城市群的发展将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在未来5年要“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 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 以大城市为依托, 以中小城市为重点, 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我国“两横、三纵”的城市化布局格局, 在“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重点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川渝地区等20多个城市群。城市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作为自主创新的战略平台和参与国际及地区竞争的中坚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在对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阶段性特征与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转型发展的条件, 提出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主导模式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发展阶段,主导模式

参考文献

[1]姚士谋, 陈振光, 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6.

[2]方创琳, 宋吉涛, 蔺雪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3]陈群元, 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 :77-82.

上一篇:渐进整合下一篇: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