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飞行

2024-07-17

未来的飞行(精选8篇)

未来的飞行 篇1

出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 人类从未放弃过对飞行的探索.百年前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人们所想象的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已经成为现实, 那么未来的飞行器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吧!

飞碟

飞碟或许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 它的起飞、停飞和降落都不需要地面的指挥, 这意味着它能像直升机一样随时随地升降、停飞.

混合飞艇

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了这款飞艇, 它能够垂直起飞, 并采用后置式螺旋桨提供动力.该公司人员表示:混合飞艇可向偏远地区运送重型货物, 并且消耗的燃料比常规飞机少.飞艇可以运载20 吨的货物, 而且它还可以按照比例放大, 如果达到足球场的规模, 其载重量可达500 吨.

太空飞机

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能从普通机场跑道起降的太空飞机, 它可以将太空游客以五倍于音速的速度送入地球轨道.它的外形与普通飞机类似, 机身上没有常见的发动机, 靠两个内置新型发动机驱动.

“圆盘旋翼”直升机

“圆盘旋翼”直升机是美国国防部预研局与波音公司联合开发的产品. 它有一个碟形的旋转圆盘, 飞机在起飞、悬停和着陆时, 桨叶可从圆盘伸出, 与普通直升机无异, 但是速度过快时, 桨叶就收回盘内, 圆盘继续旋转, 就像一个旋转的圆形机翼, 从而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悬停、高速飞行和垂直起降等飞行模式的无缝过渡.

N3-X飞行器

这种飞行器的机翼和机身融合在了一起, 配以流线型设计, 可以大量减少燃料消耗、噪音及废气排放.除此之外, 它还采用了超导发动机来驱动螺旋桨. 这些超导发动机安装在机翼翼端, 由燃气涡轮发动机供能.

磁悬浮空中飞机

磁悬浮飞机是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 与磁悬浮列车不同的是, 它使用永磁铁替代超导磁铁, 飞机起飞的同时, 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把机体推离轨道, 由于脱离轨道的接触, 在运行时阻力极大地降低, 最高时速可达500 公里.

全透明飞机

英国一家科技公司计划与空客合作, 研发“透明飞机”, 让乘客坐在机舱内就能享受360度全外景的感觉, 如同翱翔在天际中.

Aeroscraft

这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它不是飞艇, 也不是飞机, 但是它却有可能改变我们对交通工具的定义.它的重量约为400 吨, 机身可以充进40 万立方米氦气.在飞行过程中, 乘客可中以央在电2视40台0 总米部的大高楼空, 欣位赏于地北面京景商观务, 巨大的内部空中心区, 内含央视总部大楼心、服务楼、庆典广场.由荷间还能容纳许多娱乐设施.

未来的飞行 篇2

这个翅膀会识别大脑的脑电波,也就是说它就像你的手,可以让你自由控制。在飞行时,它先会挥动翅膀,生气气流,然后利用气流飞翔,到空中后翅膀就会摆动,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

这种翅膀不需要太多的能源,整个翅膀只有脑电波识别器在消耗能源。而这种翅膀需要的能源是电力,一般充电一小时就可以飞行一天。这种翅膀在飞行的过程中,如果碰到障碍物,它就会自动避开,而介于这种翅膀以后会广泛地利用,科学家们也会在空中设计一些飞行的轨道和充电站。

而这种交通工具在飞行时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在飞行过程中,安全就相当于散步的人会不会撞到一起。因为如果前面有障碍物,它会自动发出警告,而且会快速闪避。若是有恶劣的天气,这种翅膀也会开启蓝光保护罩,保证不会被大风、闪电、雨雪所伤害,就算是有打雷的声音,你也不会感到震耳欲聋。

未来星际飞行的10项新技术 篇3

除了经济预算和政治意愿等问题以外,主要的障碍是目前的化学燃料火箭无法用于长距离的深空飞行。虽然已经可以把机器人探测器送往太阳系外行星,但它们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到达那里。

至于造访其他的恒星,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例如美国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是迄今速度最快的载人航天器,其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9895公里。但即使以这个速度飞行,那么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4光年远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也需要12万年的时间。

因此,如果人类真的想进行深空星际旅行并且前往比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更遥远的地方,那么就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技术。下面就是专家们提出的未来星际飞行的10项新技术。这些技术范围广泛,其可行性大不相同,其中一些也许不久就能够实现,而有一些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离子推进器

常规火箭是通过尾部喷出高速的热气体来产生推力的。离子推进器采用相同的原理,但与喷射高温气体不同,它所喷出的是一束带电粒子或离子。离子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虽然比较小,但关键的一点是,产生相同的推力所需的燃料,离子推进器要比常规火箭少得多。只要离子推进器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最终也能够把飞行器加速到极高的速度。

目前一些航天器已经使用了离子推进器,例如日本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和欧洲航天局的SMART-1月球探测器,而且这一技术也正在逐步地完善。

未来最有希望成为更远太空旅行飞船推进器的,可能就是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与通常采用强电场加速离子的离子推进器有所不同,VASIMR使用射频发生器(而不是像用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器),把离子加热到100万摄氏度。

VASIMR的工作原理是:在强大的磁场中,离子会以固定的频率旋转,将射频发生器调谐到这个频率,为离子注入额外的能量,从而大幅度增加推力。初步的测试结果相当好。专家们认为,如果一切顺利,VASIMR将能够推动载人飞船在39天内到达火星。

可行性:数年后可能实现。

核脉冲推进技术

这种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在推进火箭的尾部定期扔出一个核弹,用作推动力的来源。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曾经于1955年在代号为“猎户座计划”的项目中认真地研究了核脉冲推进,其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快速的星际旅行方案。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DARPA的设计也非常“巨大”,它需要建造一个很大的减震器,外加一个用于保护乘客的辐射防护罩。这种方案看起来可行,但它可能会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的辐射问题。当首批核试验禁令颁布以后,这一计划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被取消。

尽管存在许多担忧,一些科学家仍然在继续提出新的核脉冲推进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一艘由核弹驱动的飞船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以这样的速度到达最近的恒星只需要40年。

可行性:完全有可能实现,但存在风险。

核聚变动力火箭

除了核脉冲推进,还有其他依靠核能的推进技术。例如,在火箭上安装一个裂变反应堆,利用其产生的热量来喷射气体提供推力,这就是核裂变动力火箭。但是就威力而言,核裂变动力火箭根本无法和核聚变动力火箭相比。

在核聚变反应中,核子被迫进行聚合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大多数的核聚变反应堆都是利用被称为“托卡马克”的装置,将燃料限制在一个磁场之中来驱动聚变反应的。但是,托卡马克装置极为笨重,并不适用于火箭。因此,核聚变动力火箭必须采用另一种触发聚变的方法,即惯性约束核聚变。这种设计以高功率能量束(通常是激光)来取代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磁场,通过剧烈引爆小颗粒燃料导致外层爆炸,进而推动内层物质触发核聚变。当核聚变反应发生后,磁场会引导所产生的高温离子从火箭尾部喷出,实现核聚变火箭的推进力。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星际学会详细地研究了这一类型的核聚变动力火箭,它们可以在50年内(对于人类来说这一时间跨度尚可承受)把人类送往另一颗恒星。

美中不足的是,尽管研究人员已经努力了几十年,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工作的核聚变反应堆。

可行性:有可能,但最少还要几十年。

巴萨德冲压式喷气发动机

所有的火箭,包括核聚变动力火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关键难题:为了获得更高的加速度,就必须携带更多的燃料,这就会使火箭变得更重,最终又降低了加速度。因此,如果真想进行星际旅行,就应该避免携带任何燃料。

1960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巴萨德提出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或许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的原理和上述核聚变动力火箭一样,但是它并不需要携带核燃料,它首先是将周围太空中的氢物质进行电离,然后利用强大的磁场吸收这些氢离子作为燃料。

虽然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没有上述核聚变动力火箭中的反应堆问题,但是它所面临的是磁场大小的问题。由于星际空间中氢物质很少,因此它的磁场必须要足够大才行,甚至要延伸到数百乃至数千公里之外。除非是发射前进行精密的计算,设计出飞船飞行的精确轨道,这样就不需要巨大的磁场。不过这种想法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飞船必须要按既定轨道飞行,不得偏离,而且也使得往返其他恒星变得极为困难。

可行性: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

太阳帆

这是另一项不需要携带足够燃料并且可以达到极高速度的技术,不过它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正如传统的利用地球大气层中风能的风帆,太阳帆汲取的是太阳光中的能量。太阳帆推进技术已经在地球上的真空室中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但在太空轨道上的测试却遭到不幸。例如,2005年,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美国行星协会订制的世界第一艘太阳帆飞船“宇宙1号”,因为火箭推进器出现故障而发射失败。

nlc202309022122

尽管在初期出现了各种问题,但是太阳帆仍然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未来太空技术,至少它可以保证在太阳系内飞行,太阳的光线可以为它提供最强大的推进力。

可行性:完全有可能,但适应空间有限。

磁场帆

磁场帆是太阳帆的一个“变种”。与太阳帆不同的是,磁场帆是由太阳风提供推动力,而不是由太阳光提供推动力。

太阳风是一种拥有自己磁场的带电粒子流。科学家的一种想法是,在太空飞船周围制造一个与太阳风磁场相排斥的磁场,这样就可利用磁场的排斥力推动飞船飞行。

另一个变种是“太空蜘蛛网”,这种技术就是在太空飞船周围延伸出一个带正电的电网,这样的电网可以与太阳风中的大量的正离子相排斥,从而获得推进力。

磁场帆或者类似的技术还可以利用行星的磁场来使飞船改变自身的轨道,甚至驶离行星际空间。

然而,太阳帆和磁场帆都不适合星际旅行。当它们远离太阳的时候,阳光和太阳风的强度就会急剧下降,因此它们无法达到飞往其他恒星所必需的速度。

可行性:只适合太阳系内旅行。

能量束推进技术

如果太阳没有足够的能量来推动真正的高速星际飞船,那么也许可以通过向飞船发射能量束来做到这一点。

这项技术之一就是激光烧蚀,即利用从地面上发射出的强大的激光来烧蚀飞船尾部的特殊金属,金属逐渐蒸发形成蒸汽,从而提供推进力。

另一种相似的技术就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和科幻小说家格雷戈里·本福德提出的,为飞船装配涂有特殊涂料的太阳帆。从地球上发出的微波束可以蒸发这些涂料,从而产生推力。这可以加快星际旅行的速度。

进行星际旅行,最好的方法可能是使用激光来推动光帆。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福沃德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这一设想。

能量束推进技术也存在许多重大挑战。首先,能量束必须在远距离上精确地对准目标;其次,飞船必须要能够极为高效地利用所提供的能量;另外,产生能量束装置的功率必须非常强大——在某些情况下,所需的能量甚至超过了目前人类的总能量输出。

可行性:存在极大的技术挑战。

时空扭曲技术

1994年,英国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物理学家米格尔·阿尔库比雷首次提出了类似《星际迷航》中的时空扭曲技术。这一技术将使用尚未被发现的、具有负质量和负压力的“奇异物质”。它可以扭曲时空,从而使飞船快速接近前方的空间,而后方的空间在不断扩张。飞船就好像处于一个不断膨胀的“弯曲泡”中,可以飞得比光速快,而且不会违背相对论的原理。

然而,这种技术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为了维持这种时空扭曲,需要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或许会比整个宇宙的全部能量都要大。其次,它会产生大量威胁宇航员生命的辐射。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物质。

更为关键的是,2002年发表的计算证明,飞船无法往“弯曲泡”的前方发送信号,这就意味着宇航员将无法操控飞船。事实上,无论能提供多少能量,从物理学上讲似乎都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弯曲泡”。

可行性:显然不可能。

虫洞利用技术

自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广泛接受以来,人们已经从理论上证明虫洞可能存在。“虫洞”这个概念是创造了“黑洞”一词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提出的,意思是宇宙中可能存在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关键的问题是,虫洞确实存在吗?如果存在,我们是否能够从中穿过?遗憾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都是“不”。

如果虫洞要存在,就必须要由上文中阿尔库比雷所提出的“奇异物质”来稳定,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物质。另外,虽然可以用特殊的负能量场来维持虫洞处于张开的状态,但进入虫洞的任何物质或者能量都会立即使它关闭。不过,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物理学家谢尔盖·克拉斯尼可夫提出了一种不同类型的虫洞。由于自身可以制造出“奇异物质”,因此这一类型的虫洞可以自我维持。

另一个明显反对虫洞的理由是,如果虫洞可以用于穿越空间,那么它也可以被用来创建一种时间机器。这将违反因果规律。

可行性:几乎肯定不可能。

多维空间技术

通常能够看到的宇宙空间是三维的。德国物理学家布克哈德·海姆提出,如果宇宙存在更多的空间维度,飞船则可以穿行其中,实现极端速度。不过布克哈德·海姆的这一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理解的,也从来没有得到过同行们的认可。

可行性:难以理解。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未来的飞行 篇4

飞行器的隐身主要是为了提高武器的生存和防御能力而制作的, 它在军事战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 该项技术更是得到很多军事机构的青睐。

2传统飞行器隐身技术

隐身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也成为了各国军事竞相追逐的制高点。现在常用的隐身技术主要包括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这些是较为传统, 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的隐身技术。随着隐身材料的不断进步, 这种传统技术也愈发显出其活力。

2.1雷达隐身

雷达隐身有其自身独特的机理, 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减弱、吸收和偏转目标的雷达回波强度来减小雷达的散射截面, 使地方雷达接收不到足够强度的回波信号, 这样就使得其逃脱敌方雷达的识别。

2.2红外隐身

随着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红外侦查和探测的进步, 对飞行器而言, 热辐射成为了最明显的暴露源。一般情况下, 比较强的红外辐射源主要有:发动机尾喷口及其热部件、发动机尾喷流、飞行器蒙皮由于气动加热而引起的红外辐射。因此, 传统的红外隐身技术主要目标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降低和减少红外辐射。例如, 采用异型喷管并加隔热或遮挡板, 改变红外波长, 使红外探测器失谐;采用低红外辐射的涡轮风扇发动机, 降低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强度;在飞行器的尾管处设置红外挡板遮挡红外辐射等等。

3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目前隐身技术中较为新兴和高端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在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物质形态 (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的第四种物质, 这种物质一般处于一种非平衡不稳定的状态, 其运动主要和搜电磁上的租用和支配。这就是所谓的等离子。

3.1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概述

所谓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就是充分利用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来躲避雷达探测系统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在飞行器的运行环境中产生离子云团, 同时对相应的能力大小、震荡频率等参数进行设计, 以雷达的特定需求。这项技术美国和俄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3.2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优点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大体而言主要包括:首先, 可以大大降低维护费用。主要是它没有必要改变装备的气动外形设计, 无需吸波材料和涂层。其次, 可以大大减少飞行器的飞行阻力。俄罗斯的研究证明, 这项技术可以减少30%以上的飞行阻力。再次, 它的使用周期比较长, 成本相对较低, 并且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最后, 这样的隐身系统比较容易维护。由于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实现手段, 由被动转向了主动, 使得维护起来方便而且简单。

3.3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缺点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也不是完美去缺的, 它也有自己的缺点。一方面, 飞行器等离子体并不是所有部位都能隐身, 比如发生器部位就只能暴露在外。另一方面, 这项技术队电源的功率要求很高, 一般设备很难达到。就算可以达到也是极其庞大, 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运行控制的角度都不甚合算。

4飞行器隐身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1材料发展趋势

飞行器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材料的进步, 传统的隐身材料主要是靠吸收, 而新型的材料主要强调材质本身的特点。从目前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来看, 主要有:其一, 智能型隐身材料, 这种材料自身具有感知功能和处理信息的功能, 并且能够对信号做出积极的响应。这种可以根据周边环境来调节自身结构的功能, 使其适应力和大大增强。其二, 多频谱隐身材料。传统的隐身材料大多数用的是单波段的, 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多波段多频谱的。它将成为能够兼容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红外、激光等多波段电磁隐身的多频谱隐身材料。即便是针对同一个目标, 也应该采用多功能的材料, 实现多个隐身材料设计的一体化。

4.2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的隐身技术将会突破现有的材质和手段的束缚, 就爱你个范围扩的更为宽广。首先, 仿生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科学家通过对蜜蜂与麻雀, 以及海鸥与燕八哥的研究, 有望发现新的隐身技术和手段。其次, 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吸波功能, 还具有宽频带、质量小、兼容性好等特点。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在做厘米波、毫米波、可见光以及红外等波段的纳米复合材料。最后, 微波传播技术。这主要是运用计算机预测雷达波在大气中的传播, 使得突防飞行器在雷达覆盖的空间外飞行, 以避开地方雷达的探测, 如此一来就可以实现突防。

参考文献

[1]杨青真, 王红梅, 常泽辉.飞行器隐身技术发展状况[J].航天电子对抗, 2004, (6) :55.

未来的飞行器作文 篇5

可是,想让它飞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我对它不熟悉,所以不敢做任何操作,生怕损坏它。

于是,我找来了说明书,仔细阅读,小心地尝试着每一个操作杆的功能。我采用了逐渐加速法,在飞行器刚离开地面时,我的心紧张得都要蹦出来了!渐渐地,飞行器在我的操作下一会儿窜上房顶,一会儿跃过树梢,这分明是一只小鸟在天空玩耍啊!我高兴极了!可是,一不留神,飞行器撞到了树梢上跌落了下来,我心痛得不得了,连忙飞奔过去,捡起飞行器。我仔细地检查,幸好!没有大碍,可以继续飞行。小伙伴们看着它上下飞跃,都高兴极了!我还当上了小老师,教他们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未来太空飞行器大曝光 篇6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未来的宇宙飞船,会变成啥样儿呢?会不会变得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方便呢?

轻型航天器:激光船

自从方向性极强的激光问世以后,科学家们便预言,激光会成为未来宇宙飞船的主要动力来源。

现在,美国的有关部门和科学家正在积极从事这种飞行器的实验研究。早在2000年,美国科学家就使用脉冲激光器,成功地发射了一艘轻型航天器。

这艘用于实验的轻型航天器外形像一颗来复枪的子弹。在它的后端有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反射镜,会把红外激光波束反射聚集到一个环形罩的焦点上,在这里它可以把空气加热到超过5万摄氏度(大致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8倍),这样就能引起环形罩下的空气爆炸式膨胀(这里应用了我们最熟悉的“热胀冷缩”原理),从而为飞行器提供推进力。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飞船需要持续接收从地面发射的激光,如何使激光不意外击中飞机和人造卫星,暂时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这也使激光船暂时无法投入批量使用。

太阳帆飞船

太阳帆飞船外观看起来就像一面船帆,是一种利用太阳光作为飞行动力的飞船。由于太空中为真空状态,没有空气阻力,所以轻微的推力(太阳光的压力)就可以为飞船加速。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如果太阳帆的直径达到300米(面积为70686平方米),可通过太阳光获得0.034吨的推力,这一推力可使重约0.5吨的航天器在二百多天内飞抵火星;若太阳帆的直径增至2000米,它就能获得1.5吨推力,足够把重约5吨的航天器送到太阳系以外。

苗于太阳光是无限的动力之源,因此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飞船就将获得持续的前进动力。据计算,当飞船进入宇宙空间,在展开光帆1天后,时速就将增加至160公里;100天后飞船的时速将达到16000公里;如果它能持续飞行3年,时速会被提升到16万公里,这是人类任何飞行器都没有达到过的速度。

2005年,世界上首艘依靠太阳光驱动的太阳帆飞船“宇宙一号”进入发射阶段,但负责运载飞船进入太空的俄罗斯火箭起飞后突然停止飞行,飞船未能与运载火箭分离,致使发射失败。不过太阳帆飞船仍是目前为止最有希望在未来实现应用的飞船。

太空货车

太空货车是一种有着复杂轨道的太空船,它总是在两个或者更多的行星之间运行。这种货车利用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来设计它的轨道,一旦轨道确定后,太空货车就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来源了。

目前正在研究的是地(球)-火(星)太空货车,在货车设计上,目前主要的障碍就是如何设计它的运行轨道。例如,当地球以近乎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运转时,火星的轨道则更接近于椭圆形,这就意味着地火之间的相对位置会随着双方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位置不同而产生复杂的变化。这就让太空货车在两颗行星之间运行轨道的设计变得困难多了。

科学家设想,太空货车是可以在任何行星之间运行的,就像一辆永不停歇的“公共汽车”。一旦这种技术建立并且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将会让太阳系内的行星联系得更为紧密。

未来的飞行 篇7

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赛得·米德参与创作了一系列最值得纪念的科幻影片,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电子世界争霸战》、《异形》以及《银翼杀手》, 所有这些影片均开创了科幻电影的一个又一个先例。现在, 新一代概念艺术家正以最为引人注目的方式向这位前辈致敬, 那就是提出一系列有关未来交通的新想法, 并设计出具有未来派风格的交通工具。“电脑绘图学会”最近组织了一次设计大赛, 按照比赛要求, 数字艺术家设想了人类在未来如何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 并设计出灵感来自于米德的未来交通工具, 以下是他们创作的20款最有趣的参赛作品。

1. 飞行器Sydpelin

Sydpelin是一款外观靓丽的飞行器, 设计灵感来自于经典的齐柏林硬式飞艇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米德。与最初的齐柏林硬式飞艇设计有所不同的是, Sydpelin在设计上采用等离子束驱动发动机运转, 除此之外, 等离子束还负责为内部供暖。从某种程度上说, 使用氢气填充一艘巨大的飞船几乎就等于将自己置身险地。

2. 巨型概念车NOMAD

NOMAD是一款灵感来自于米德的巨型概念车, 设计者为其打造了一个高容量移动桥以及停机坪。它采用核动力驱动, 可连续运行相当长时间, 让长时间连续工作成为一种可能。NOMAD可用于修建公路, 在陌生的地方侦察并为有需要的地方运送车辆、飞机和补给。

3. 甜甜圈形飞行器

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是否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世界, 人们都搭乘金属打造的甜甜圈形飞行器在住处和公司之间通勤?图片呈现的这款概念交通工具绝对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缩短通勤距离的愿望, 由类似这样的飞行器构成的交通系统将最终允许我们在眨眼之间就从一个点前往距离遥远的另一个点。

4. 汽车编队

将汽车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车队并由头车控制, 如此一来, 后车的驾驶者便可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上休息, 或者在前往公司途中浏览其感兴趣的新闻。如此编队出行听起来是不是非常具有未来派色彩?目前, 欧洲正在研发和测试一个类似系统。可惜的是, 接受测试的汽车并不像图片中的概念车队一样酷劲十足。

5. 自治数据库运输工具

为2137年设计的自治数据库运输工具 (ADT) 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想法, 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人力并确保数据安全, 防止遭到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客攻击。为了做到这一点, ADT采取了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 即亲自“运输”重要数据并交到政府和私人客户手上。使用实体工具运输数据看似一种退步, 实际上却是一种进步。

6. Halo 49单人交通工具

Halo 49单人交通工具让人马上联想到米德的一款设计, 但它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新概念交通工具。Halo 49采用吃豆人造型, 坐在里面的驾驶者可利用两个无线盘进行导航, 前往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7. Trakker全地形车

未来的执法人员可能要应对复杂和差异程度远远超过现在的地形, 他们的执法范围也将不仅限于地球, 同时也会在其他行星上主持正义。对于他们来说, 能够拥有一款可以让自己前往任何有需要地点的交通工具便显得至关重要。Trakker全地形车能够征服任何地形, 即使前往最为偏远的地带也不在话下。

8. 航天器Spacetime Runner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 我们便无需依靠陈旧的航天器航行数千年时间, 前往异常遥远的目的地。取而代之的是, 我们只需登上类似Spacetime Runner这样将虫洞用作“捷径”的先进航天器, 便可前往地球以外的世界。

9. 垃圾收集卡车

如果无法在未来培育出用于降解垃圾的“可编程”细菌, 我们仍需借助车辆这种传统的垃圾回收方式。图片呈现的这款简单设计无疑是在告诉我们, 在未来世界, 即使是一辆普普通通的垃圾收集卡车也能给我们一种令人敬畏的感觉。

10. 移动城市

如果地球资源耗尽或者这颗星球陷入危险之中, 人类便可能生活在可以移动的城市。借助于地球上的树木和其他植物, 每一座移动城市都可在壳内拥有一个可供居民呼吸空气的大气层。利用居民产生的废物, 移动城市可以让地球土壤走向肥沃。

11. 激光驱动城市列车

2112年, 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一种新矿物。这种矿物让研发新型高能激光成为一种可能。这种激光能量巨大, 足以驱动图片中这款“绿色”城市列车。未来城市将遍布可以发射激光的特殊建筑, 必要的时候, 激光还可以改变路线。

12. Vimana 2

Vimana 2由固态光打造, 可用于揭示此前几代人无法理解的大量谜团。这种交通工具造价低并且重量轻, 但在穿越时空过程中, 光反射也会造成令人头疼的影响。20世纪和21世纪, 天空中出现的类似光点被一些人误认为不明飞行物 (UFO) 。

13. MD 400概念列车

MD 400概念列车的灵感显然来自于米德的一款设计, 是未来交通运输的一个酷酷的例子。这种列车主打“薄字牌”, 搭载乘客数量不及传统地铁, 但凭借磁悬浮技术, 它却可以快速而安静地穿过隧道。

14. 零排放穿梭机

这款概念交通工具是针对一个被称之为“Praetoria”的文明设计的。此时的星球已沦为一个反乌托邦世界, 生活在地面已经毫无安全可言。由于污染极为严重加之匪徒充斥各个角落, 有钱一族被迫移居到飘浮在高空的岛屿。图片呈现的零排放穿梭机是来往于地面与岛屿的唯一方式。

15. ATV概念车

ATV概念车不单借助轮子行进, 同时也可借助类似动物的腿移动, 征服难以应对的地形。它的驾驶舱距地面很高, 易于驾驶员观察前方动向, 如有麻烦, 可及时做出反应。

16.Acinonyx概念车

Acinonyx概念车融合了动物与机器的诸多特征, 是一种全地形车, 即使遭遇最恶劣的地形也能轻松应对。这款概念车在设计上受动物影响更多而不是机器, 令人着迷的动物造型便足以说明这一点。

17.沙漠螳螂

在沙漠中寻找适于建立人类殖民地的所在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如果有“沙漠螳螂”帮助, 情况便大不一样。这款交通工具外表怪异而粗旷, 利用其独特的运动系统征服任何类型的地形。此外, 它还可以用于拖拉装载原料的货车和乘客, 从一个居住地前往另一个居住地。

18.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

在未来世界, 固定酒店将成为过去, 而类似游轮的漂浮酒店将变得越发流行开来。漂浮酒店亚特兰蒂斯II的面积以及绝大多数特征都与一座小城市类似。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流浪者”里面, 宾客们可能永远都不愿离开。

19.Urb-01两轮城市车

四轮汽车占据了公路上的大量空间, 在充斥着高科技的未来世界, 面临诸多机械方面局限性的四轮车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 继续使用变得不切实际。Urb-01是一款两轮回转仪城市车, 让通勤变得更简单、更时尚。这款双座椅汽车的一大标志性特征便是采用滑动设计的车门。

20.水下交通工具“章鱼”

当人类文明移居水下, 我们将需要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穿梭于被水包围的城市。“章鱼 (Octopus) ”在有机元素与机械之间形成一种美妙的平衡, 允许驾驶者在行进的同时受到有机材料制成的触角保护, 保证出行安全。

未来的飞行 篇8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特拉弗吉亚(Terrafugia)公司设计的飞行式概念车TF-X预计2018 年起航,届时上班族们有望乘坐飞行汽车通勤。

这款概念车由300 马力发动机驱动,配备了折叠式机翼,机翼两端各有引擎。双引擎使得车体能够向上飞行。汽车推力由仿直升机旋翼桨叶提供,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322 公里,并实现805 公里的飞行距离。TF-X计划承载4 人,由电脑控制,实现半自动化驾驶。乘客只需输入目的地即可安全到达。

上一篇: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下一篇:小学英语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