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共12篇)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1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缓解资源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的矛盾, 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缺乏总体战略, 过于重视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涉及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诚然, 发展循环经济, 必须掌握下游各节点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然而, 技术问题属于战术层面, 战术固然重要, 但失去总体战略约束的战术, 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产生负作用。发展循环经济, 首先需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的战略问题, 所有技术都应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需求, 才能发挥积极作用[1]。
(二) 误认为产业链越长效益越好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 发展循环经济实质上是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的过程。产业生态链不是越长越好, 产业生态网也不是越复杂越好, 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稳定性, 但过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可能导致不稳定性。R. May (1978) 曾从数学上证明了生态网链的稳定性取决于系统组分的优势度和多样性的平衡、开放度与自组织能力的平衡、结构的刚性和柔性的平衡[2]。并且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消费, 不可能是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 最终还是有一些废物排放到人类社会之外, 通过长链将废弃物“吃干榨尽”和零排放, 即使在技术上可行, 在经济上或生态上往往也是不合理的。因此, 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设计上, 煤炭企业应该依托自身优势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三) 片面理解循环经济内涵
目前, 多数企业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定位在能够产生效益的废物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上, 忽略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其它内容, 即要求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 其中“减量化”原则应放在首位。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 似乎显得有些避重就轻, 而且, 只在生产环节实施循环经济, 没有建立相应的循环型消费模式。同时, 忽视了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 造成因物质流动带来的二次污染。
(四) 产业结构雷同, 致使竞争无序
目前众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主导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特色产业少。此外, 一些延伸项目盲目上马, 大有跟风之势。模式雷同, 一方面说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发展思路仍然过于狭窄;另一方面, 直接导致产品的趋同, 进而导致产业无序发展、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企业不能只局限于产业链的简单延展上, 还要根据自身实际, 整合资源, 积极探索别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重点提升有限个节点的工艺和技术创新水平,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
“柔性”是指事物为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而对自身不断进行调节的能力。企业柔性是指在动态环境条件下企业通过对各子系统的协调优化与有效集成, 在包括生产、销售、研发等在内的各个环节上响应环境变化、获取生存与发展机会的能力[2]。而循环经济基于主业的相关多元化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就体现了所谓“柔性”。因此, 为解决上述问题, 将“柔性发展”引入循环经济领域, 提出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对社会、对生态环境都有莫大的好处, 但发展循环经济也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 同样要遵守竞争原则、效率原则和效益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循环经济的前提是产品的资源和市场的承载能力和供求平衡。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和构成循环经济系统的主要元素, 如果对循环经济产品的资源和市场没有清醒的估算, 对市场供求没有精明地预测分析, 将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另外, 由于循环经济系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柔性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是传统循环经济发展观和现代竞争经济相融合的产物, 既要求资源利用的效率, 又要求经济和生态发展的效益, 使经济系统在自身资源、能力的限制以及生态承载力的允许范围内实现发展。具体而言,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要求循环经济的主体 (企业等经济系统) 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多样性和应变创新、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生命活力。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要求通过提高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柔性和结构柔性, 并对整个系统的发展进行柔性控制和优化, 以实现循环经济系统的进化发展, 即整个循环经济系统能够根据资源、市场、生态环境的随时波动及时做出有效反应。
简言之,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就是指从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 以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灵活地拓展或收缩产业链的长度。
三、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柔性与结构柔性
(一) 节点柔性与动态稳定
从系统论的角度讲,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类似生态系统中具有“食物链网”特征的复合大系统, 系统中的各元素称为节点。循环经济链网结构使系统中的各节点紧密相连, 形成遍布整个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些节点相互作用的规律, 可用贝塔朗菲微分方程组来描述:
undefined
其中, Qi是循环经济系统∑ (K1, K2, …, Kn) 的第i个节点Ki的一种量度。上式表明, 系统中任何一个节点性状的变化 (dQi/dt) 是所有节点性状的函数或结果, 而任何一个节点性状Qi的改变又引起所有节点性状的变化。
令QFi表示节点Ki的柔性量度, G=G (K1, K2, …, Kn) 为系统的稳定状态函数。
undefined
为节点Ki的柔性 (QFi) 对系统稳定性 (G) 的弹性。则系统的动态稳定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即dG/dt, 简单变形为:
undefined
显然, 系统的动态稳定不仅与系统的柔性弹性 (EF) 有关, 还受到节点自身柔性性状 (QFi) 的刚性约束, 因此循环经济系统内的节点柔性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系统内、外环境出现变动时, 节点的柔性能够使系统维持稳定的状态, 避免在运行上出现大的波动和失效。
(二) 结构柔性与功能实现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相互匹配的。结构是系统元素相互联系的关系总和, 也是系统存在的组织形式。功能是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中所表现的属性、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 可以用函数表示为:
F=f (E, C, S)
其中, E——系统的环境;C——系统的元素集合;S——系统的结构。
在特定的环境和系统中, 系统功能则表示为:
F=fE, C (S)
循环经济系统的功能完全取决于系统内元素的组织形式和协同稳定状态, 即系统结构的柔性。
耗散结构理论表明, 一个演化的系统, 其结构、功能、涨落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定的结构必然具有一定的功能, 并制约着随机涨落的范围 (即结构适应变化的程度) , 而随机涨落总是可以引起局部功能的改变。当涨落突破了系统结构柔性所能调控的范围, 就会引起整体结构的改变, 从而系统得以演化。在演化的过程中, 在不超过生态环境阈值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前提下, 且在系统结构柔性所能控制的涨落范围内, 整个循环经济系统在空间、时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效率达到最高, 即系统功能达到最大。
系统的演变会促使结构不断地做出改变, 新的结构会规定出新的涨落范围, 并建立起相应的维护系统稳定的柔性调节机制。也就是说, 循环经济系统的链网关系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断裂, 结构的柔性能力会促使其重建更趋于合理的链接关系并以此形成更富多样性的联网结构, 从而使系统又回到稳定状态。这一稳定状态的不断发展、进化, 使得结构得以优化, 进而使循环经济系统处于动态稳定之中, 形成循环经济的柔性发展。
四、循环经济系统的柔性控制
(一) 有序发展
通常无序性和有序性可以用“熵”和“负熵”来度量, 用熵函数S (t) 来表征循环经济系统的状态:
dS (t) =dSi (t) +dSe (t)
式中, S (t) ——循环经济系统在t时刻的熵值;dSi (t) ——系统内部有不可逆过程引起的熵增, dSi≥0;dSe (t) ——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引起的熵流, 可正可负。
在封闭系统中, dSe (t) =0, 故dS (t) =dSi (t) ≥0, 随着熵值不断地增大, 系统发生退化;而在开放系统中, 可以从外界引入足够的负熵, 当dSe (t) >dSi (t) , 则有dS (t) <0, 系统总熵值降低, 也就意味着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 系统能够不断地进化、发展。
循环经济系统是一个具有多个子系统的开放性系统, 经过高科技的不断挖掘和循环链的精心设计, 越来越多的产业、行业、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被纳入到这个系统中来, 使整个循环经济系统趋于稳定有序地发展。然而系统内能量的耗散和熵增的方向是不可控制的, 因此, 必须通过增强系统内各元素、各子系统的相互耦合关系, 积极研发和应用高新技术以提高系统内物料和废弃物的利用效率, 适时增加产品的种类, 延伸和丰富产业链的设计等柔性控制手段来减缓能量的耗散和熵增的速度, 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的有序发展。
(二) 控制优化模型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追求的是经济——生态——社会复合大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最理想目标是在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 进入人类社会系统的新资源量趋近于零, 生态环境的退化速度趋近于零。因此, 生态持续稳定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循环经济柔性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动态控制优化问题, 其目标函数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函数:
undefined
约束条件为: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矢量;undefined——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undefined——时间、空间矢量, 表示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undefined是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undefined的函数, 同时又与发展的阶段undefined和区域undefined有关。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矢量又是该系统诸因子的函数。循环经济柔性发展就是要在资源和环境发挥其最大承载能力, 即生态子系统具有可恢复性的最低发育状态undefined下, 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体的最大效益undefined。
实际上, 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目标函数隐含着下述不等式:
undefined
此式意为边际经济 (生态、社会) 效益必须大于或等于边际经济 (生态、社会) 成本 (投入) , 并且在等号成立时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循环经济柔性系统在演化过程中, 不断要受到内外部涨落力的影响和作用, 系统演化则可能发生相变、分岔等现象, 偏离既定的发展目标。要使循环经济发展不断从无序演化到有序, 由简单有序模式到复杂有序模式, 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柔性控制。人作为系统的重要组成和系统的控制者, 是系统内最重要的柔性因素。人的智慧、知识和创新能力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系统引入负熵流, 并对系统发展做出预测、判断和修正, 通过对经济、社会、生态各种要素的质与量的改变和影响, 对系统外部环境控制参量的改变和影响, 来调控和优化循环经济发展, 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演化 (如图1所示) 。
五、结论
针对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存在跟风搞循环经济、不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盲目延伸和拓展产业链的现象, 笔者提出了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思想。其基本内核就是要根据本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特性, 设计出符合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产业链, 在循环经济系统的节点上有所取舍, 结构上注重综合效益, 从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即有序发展和合理控制, 追求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翁翼飞, 张驎, 杜俊敏.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 2005 (7) :16-19.
[2]何媛.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2
[摘 要] 本文根据现实物流领域的实际应用需要,解释了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环境,分析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说明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基础保障,研究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物流;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研究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alysis
ZouTingting20119325022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real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uild support environment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llustra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target and basic guarante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Key words: logistics;Logistics information;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development research
1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推动着物流行业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巨大变革,特别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向物流领域的渗透,凸现了信息的巨大价值,对物流信息的识别、捕捉、传递、处理、存储的能力及其在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直接影响到物流生产、经营、决策领域。
当前,物流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这就是物流要借助新思想、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业务、仓储业务、搬运装卸、包装分拣活动进行改造,实现不断地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货物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品质、加快资金周转、保证货物安全的目标。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人机系统。它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而且要考虑组织问题和人的行为问题。应当指出,拥有信息不等同于理解信息,理解信息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然后采取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QR(快速响应)、JIT(即时)、ECR(有效客户响应)。
2物流必须依靠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才能良好发展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建设。必须依靠各个行业、地区、企业的协同配合,借助于技术、管理、通讯和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分步骤、分层次逐步建设。由于物流生产地与需求地存在空间差异,物流生产力的布局也不够均衡,为了做好物流生产业务,必须在物流信息捕捉上下功夫。目前,在各个地区建立公共的物流信息发布交流平台,对于降低找货成本、优化物流站点与线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是物流系统应用的基础。在物流领域常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信息采集技术、识别技术、信息传递与转换技术、存储技术、查询技术等,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改善物流业务流程,提高物流质量。
在物流企业内部,在生产与运作、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借助于信息或信息系统,能够有效
地实现物流业务目标。比如,通过使用GPS 技术与GIS 系统,能够对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保证了货物安全,也便于客户随时随地查询。
3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3.1取得的成绩
(1)物流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利用已开发建设的网络资源库,建立了交通运输信息网络(CTInet)网管中心,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网的建设也推动了物流信息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
(2)物流企业信息化正在向实用方向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的开展已经将运输与信息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货运信息系统的开发成功,为企业构筑了货运信息平台,提高了运输效率。
(3)港口和航运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国港口企业已基本实现了生产调度、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的计算机管理,骨干运输企业集团在实现网络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重视自身IT 资源的增值服务,提高了竞争力。
3.2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非常迅猛,客观上使得物流信息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概括起来是:一是信息化覆盖的广度不够,与物流建设粘结力不够强;二是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开发,共享率低,更新速度慢;三是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不健全;四是统筹规划力度不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五是信息类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六是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4我国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物流信息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立足于物流业务本身,充分分析现实的物流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先进技术或实用技术来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使用与维护,使其成为既能支持生产又能支持管理、决策的有效工具。
4.1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
根据实际需求,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确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交通产业、仓储产业等的升级。主要目标是:借助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充分挖掘信息资源,在获取物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识别与捕捉、分析与处理,关键是能够理解信息,借助于信息系统,进行快速响应,从而实现物流业务目标。
4.2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保障
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使其在快速、持续、健康的轨道上不断前进。为此,要努力做好五个保障。
(1)组织保障
政府各级部门应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各级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宏观调控和决策的作用。
(2)政策和法规保障
重要的政策和法规,主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制定。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措施保证,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促进社会各部门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使物流信息与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资金保障
资金保证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发挥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多方位地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缓解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4)人才保障
人起着基础性作用,要培养既懂物流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5)技术保障
实施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
4.3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实施重点
近几年,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和完善信息化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建设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相应数据库为龙头,推进公路、水路、铁路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
(2)利用GIS等技术,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建设工作。
(3)以管理部门、设计公司为主体,强化物流软件系统的应用工作。
(4)建设智能化的运输系统。
(5)以物流企业为主体,充分应用电子商务的新成果,加快物流系统的建设。
(6)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权威、可靠的政策、法规、经济与技术等信息。
5结论
物流企业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主体。在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坚持“总体规划、阶段实施、不断完善、逐步升级”的原则,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企业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建立和完善企业内联网(Intranet)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网络化。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鼓励企业进一步开展电子商务,利用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并建立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系统。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场正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建设仍然是当前需求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现代物流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N]中国信息报,2002-10-28.[2] 邵举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谈数控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 篇3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
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1、数控技术主要成绩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2、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
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3、原因分析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往往规划理想,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三、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篇4
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 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 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 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 国际生产工程学会 (CIRP) 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 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 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 不仅光洁度高, 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 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 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 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 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 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 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 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
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分析
1、数控技术主要成绩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 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 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 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 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 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 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横向比 (与国外对比) 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 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 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
2、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水平
从国际上来看, 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 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 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 市场占有率低, 品种覆盖率小, 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 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 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 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3、原因分析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 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 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 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 往往规划理想, 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 水平较低, 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三、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 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 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 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 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 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 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 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 首先从社会安全看, 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 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 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 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 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 “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 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 用系统的方法, 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 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 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 以整机 (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 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 (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 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 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 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 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 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 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5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
1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气象组织(WMO,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成员国的一个气象大国,在全国多部门共建有40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其中气象部门占65%.截至到底,气象部门在全国布设了14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20个探空站、10部风廓线仪、241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02个GPS/MET站、325个雷电监测站、34个大气成分观测站、317个酸雨观测站、640个生态与农业观测站.
作 者:李柏 李伟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刊 名:中国仪器仪表 英文刊名:CHINA INSTRUMENT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分析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 发展趋势 分析
我们现代生活的发展对电力行业是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的,现代各种工业设备和设施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电力系统,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稳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虽然不断发展、保持着稳步前进的势头,但仍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必须要建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因为这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1.电网调度的自动化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已经提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就标志着我国现代化的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和开始。我国最早的电网系统调度的自动化,是通过模拟通信通道和模拟计算机来实现对自动发电控制的,当时的这种发电控制还很不完善,技术也很是落后。后来,也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电力系统控制中心首次实现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是为了确保电网的优质、安全和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是管理现代化和电力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技术依托。
2.发电厂自动化
发电厂是电力的主要供应系统,它主要包括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自动发电量控制系统以及动力机械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发电厂的自动化能够最大可能的为电力的发电提供充足的电量。发电厂的电量根据用途主要可以分为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当然,依据不同的发电要求,发电厂的自动化系统也不同。比如说水电厂的水轮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和火电厂的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等。
3.变电站自动化
我国变电站的自动化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从那时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进入了稳步发展的环节。变电站是一个综合性的改变电压的场所,它是为了将发电厂发出的电更好的输送到各个用户而建立的系统。变电站在电量的传输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作用,而对变电站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变电站的自动化就是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这种自动化的装置来取代人工的自动化系统。这在我国已经广泛的运用到实践之中。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远程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往往是使用扩展测控的方式来完成接口电路,这种电力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本的网络硬件平台的。这种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很短,非常便于开发,而且它的拓展性也非常之好,但是这种电力系统的一大缺点就是功耗大、体积庞大、设计成本也是非常高,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所以,一种新型的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是使用远程终端技术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小型化和智能化的优点,改革了以前陈旧的设备,最大程度的节约了资源,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朝着远程化的方向发展。
2.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图形化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基本上实现了联网工程,而电力系统联网功能的实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用网络来轻松地对工作实行管理和调动。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更加迅猛,传统的没有图形的查看数据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始出现了有图形的数据查看方式。以往没有图形的数据查看方式,无法对数据资料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因为没有图形对数据的查看予以佐证,这就不利于电子系统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而提出了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图形化,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这就可以看出,未来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数据分析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图形化。
3.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分布化
新的能源化、小型化、分布化的发展方向,是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应该要朝向的目标,在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这种自动化技术应该是分布化的,而不是像当前这种比较集中的方式。所谓分布化就是要建立各种的能源发电单位,比如说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利用种种新型的能源进行发电,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能提高发电的清洁性和环境的保护性。这种发展趋势,是未来要发展的重点,但是在现在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要解决工作人员或者是其他难题,使自动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电力系统与新技术的运用
1.微机实时保护系统的应用
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微机装置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了第一套微机装置来对线路进行保护,而后,微机装置开始越来越广发的出现在一些单位之中,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因此,将这两个方面组合在一起,也就为了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微机实时保护。通过微机实时保护,电力自动化系统就可以实现更好的供应能力和保护功能。微机实时保护系统,可以随时的监测电力系统,出现任何一点故障都能够被检测出来,防止危险的扩大化。
2.电力系统的智能技术
我国的电力控制系统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在这么长久的过程中,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最近的发展趋势就是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这是电力系统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方向。电力系统的智能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智能计算机技术,从含义上就可以看出,它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包括很多种类的计算机机型,比如说模糊性控制计算机等。智能技术,是已经经过了长久的发展,具有了组织功能、适用功能以及学习功能的行为,它能够自动的解决一些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动的对一些简单的电力系统进行操作,解决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的一些顽固问题,使电力系统的职能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3.基于GPS的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GPS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而电力系统中也逐渐引进了GPS技术的应用,以促进电力系统更加的安全有效,并且能够更加及时的运用GPS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动态安全监控。之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引进GPS技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GPS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定位精度的优点,它能减少电力系统的监护负担,利用定位技术对电力系统的测量控制网络进行实时的监护。电力系统与GPS技术结合的作用主要是对通信系统、中央信号处理系统、定时系统、动态相量测量系统的监护,以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
四、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已成为当前电力发展的大势所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发电厂自动化和变电站自动化,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趋势就是朝着远程、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还处于缓慢发展的初步阶段,很多功能和内容还没有完全展现和开发出来,这就需要在以后的长远发展中,不断发展新技术,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鑫,徐妍妍. 浅谈国内企业机电一体化和机械制造的现状和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2(16):32-33
[2] 周亚峰. 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13(06):23-24
[3] 董世芳,黄娟.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新技术的若干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5(12):16-17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7
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出背景
在最近20年来, 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都逐渐形成了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在现今, 伴随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地提高, 经济越来越繁荣, 而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高, 进而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 以至于出现了自然资源急剧地降低,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 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临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们以及环境学家们都开始意识到我们人类游戏要进行反思, 重新审视我们的这种单纯追求物资财富和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人们的生产发展的方式,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的方式, 因此, 就出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和国外的众多科学家、社会学家也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二、经济与环境系统两者协调发展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权衡, 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是指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环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总和。因为经济和环境系统都极其复杂, 有多种因素在其中, 所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也是复杂和庞大的, 我们要从这些极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之中选取少量的要素指标来组成体系, 要求这个体系既要全面又要具体细致, 因此, 经济与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就得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 协调发展的指标的体系就必须得针对经济和环境两者的特点和两者的性质, 必须兼顾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体现在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以保证选取出来的体系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二) 简明性原则。
在现今, 全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不计其数, 但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及对其整理, 就要对指标进行精心地选取, 选出的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以便能够最为恰当地反映出来环境和经济两者的变化。
(三) 区域性原则。
每一个区域有它自身与众不同的条件, 还有不同的历史以及文化的背景, 所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挥的水平差别较大, 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一样, 在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每个区域在实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 他们的目标就一定存在着差异。所以, 在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选取中要遵循区域性的原则, 以便能够客观地, 准确地表示和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系统之间的发展的状况。
(四) 动静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所以指标体系不但必须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静态指标, 同时还要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动态的指标, 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三、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按协调发展的分析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个影响到全世界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一般被用来衡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还有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它是指将人口的累积百分比与产量的累积百分比联系起来, 通过构建一个洛伦兹曲线来揭示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基尼系数本身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所有的居民的收入中, 用来进行表示出不平均分配的那些收入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因此可以同样地将基尼系数应用在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中。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现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程度。我们知道,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尼系数主要是讲区域的经济特征值与环境特征值通过洛伦兹曲线来联系起来, 以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基尼系数来分解的优点是可以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按照构成的要素来进行分解, 为我们探究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四、结语
我们知道,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实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但绝不等于说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其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应该认真寻找出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对于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但是至今认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善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现今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过度追求, 导致了天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 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人们已经在逐渐认识到, 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系统, 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系统的持续能力之上的。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现今对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都只是从研究领域上进行的, 对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较少, 缺乏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略地讨论了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2) .
[2]、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 (10) .
绿色信息系统内涵及发展动因分析 篇8
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企业经营管理和人的行为方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几年,全球变暖,自然灾害肆虐,引发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警醒,人类开始思考如何降低“碳排放”的问题,ICT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即包括减少ICT产品的碳排放,也包括了如何利用ICT减少各行各业的碳排放,由此产生了2个概念:绿色信息技术(Green IT)和绿色信息系统(Green IS)。
提到绿色IT,大多数企业会想到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以及数据中心等高能耗设备的节能,甚至是绿色IT服务的发展[1],根据国际气候组织在2008年的测算,信息技术产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与航空业一样,位居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之列[2],因此绿色IT关注信息技术和设备自身的节能减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是仅关注信息技术自身的节能减排是不够的,信息通讯技术及解决方案有望使非信息通讯技术产业排放的98%的二氧化碳得到大幅下降。从技术的角度看,企业的每一个流程、行动、以及每一种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计算出“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跟踪、计算、优化和管理整个组织的碳足迹,找到效率低下的所在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降低企业碳排放的措施。碳足迹的测量是碳排放管理的基础,绿色IS可以计量、管理和优化企业业务运营过程中的碳足迹,使企业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减少碳足迹,规避碳税,为碳排放交易和更加环保的未来制定战略和计划。因此,充分挖掘绿色IS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作用,具有更加广泛的现实意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关于绿色IT和绿色IS内涵的讨论也不断完善。Watson认为绿色IT关注能源的有效利用和IT设备的有效使用,而绿色IS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设计和实施的信息系统[3];Brooks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角度,认为绿色IS不但包括了技术,还包含了人、组织和文化,从这个角度看,绿色IS的内涵包括了2个部分:利用IS改善组织的流程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更加环保的IT产品和服务[4],从而把绿色IT的概念包含在绿色IS之内;Boudreau指出,绿色IT只关注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这不能行之有效提高资源利用和设备的使用,应该从统一的整体研究人、流程、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绿色IS,实现组织和社会目标[5]。Osch从阶段划分的角度,把发展分为3个层次:绿色IT、绿色IS和可持续性创新:绿色IT追求的目标是减少IT设备产生的碳足迹;绿色IS是测度、监督和管理环境中的碳足迹,实现“碳减排”;而可持续性创新是把可持续性上升到社会发展价值观的高度,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角度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6]。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研究对绿色IT和绿色IS概念的区别已经有所论述,但是2者的界限还不清晰,我们认为可以基于对IT和IS概念的区别,界定绿色IT和绿色IS。IT强调信息技术和设备,IS是为了应对环境所带来挑战,基于信息技术、组织和管理3个方面形成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包括了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3个方面[7];绿色IS对环境保护的强调,则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IS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巨大潜力,由此可以认为绿色IS的内涵是为了应对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面临的挑战,基于信息技术(包括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库等信 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包括了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和人的社会技术系统(如图1所示)。
我们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一些学者将ERP等系统归入到绿色IS的范畴,这就告诉我们对绿色IS和一般意义上的IS区别的判断,需要开发IS的主导思想、主要目的、主要功能和组成来等进行辨析。例如通常意义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关注交通运输的管理和优化,虽然从客观结果上看,能够减少整个社会的碳排放,但是由于其直接目的和功能并不是节能减排,因此不属于绿色IS的范畴。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从内涵和外延2个方面,总结了绿色IS、绿色IT和IS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表1所示。
从以上的分析看,绿色IS对传统意义IS的内涵进行了有意义的补充和拓展。传统意义上的IS强调应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问题,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绿色IS关注环境保护,丰富了IS的内涵,并把IS在企业经营方面的应用拓展到环境保护领域,同时也清晰的指出,企业应该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和保护自然环境3者的协调和统一。
2 绿色IT/IS的兴起及其动因
就绿色IS本身的技术而言,与其他类型的IS区别不大,在绿色IS应用中,最突出的区别是促进绿色IS发展的动因。关于绿色IS发展动因的研究文献比较多,主要的驱动因素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竞争、法律规定和企业社会责任[8,9,10]。
竞争是指企业生存必须关注盈利,从而采取降低成本、增加营收和提高效率等行动。竞争导致企业的行为出现了2个特征:在企业内部,企业通过应用绿色IT/IS,降低总体的运营成本;在企业外部,企业搜寻市场上采纳绿色IT/IS的领先者行为,通过模仿增加绿色收入。
法律规范是指企业生存必须满足政府法律、社会团体规则、其他相关者的要求,以避免受到相应的惩罚。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触动也可以分为2个方面:强制作用和规范作用。强制作用使企业都必须遵循同样的社会法律法规,从而使企业出现趋同的现象,例如通过征收“碳税”立法,使企业关注“碳排放”;而规范作用使企业行为符合社会环境中文化、风俗和道德的要求。例如,在其他价格、功能相似的情况下,倡导节能环保的产品更受消费者的追捧。
社会责任触动企业关注公益性的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关心自身的利益,使公众对倡导绿色的企业怀有好感,这种好感甚至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股价[11]。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竞争、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不尽相同。在当前阶段,法律法规对英国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决策过程影响最显著[12];对德国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企业对营收增长和成本缩减比较关注,另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和规范比较关注[13]。
3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绿色IS就是这一理念在IS领域的响应。我们认为绿色IS强调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3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把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由IT行业本身拓展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显示了绿色IS应用的巨大潜力,在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环境的约束下,绿色IS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我国的企业和学术界而言,研究绿色IS的特质、发掘驱动绿色IS应用的推动力,明确影响绿色IS应用的因素,都将是紧迫而重要的研究命题。本文对绿色IS内涵的辨析,将为进一步推动绿色IS 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9
1 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阶段
在统的能源动力系统中, 通常运用直接燃烧的方法, 是燃烧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物理能, 热转功由热力循环实现。
1.1 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学科的地位和作用
热力循环在动力机械及热力学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能源动力系统的核心以及热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同时还是热力学学科开拓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推动力之一。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飞跃, 都被历史证明是被新的热力循环以及其动力机械的发展利用带动。
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直是热力循环, 尤其是新型新型热力循环和对应新工作介质的研究, 已是永恒的研究方向。20世纪70~80年代, 总能系统概念的提出[2], 改变了热力循环的研究思路, 人们更看重高性能的联合循环 (把不同循环有机结合起来) , 并且能源利用提高到系统高度来认识热机的发展应用, 就是在系统的高度上综合考虑不同形式及品位的能的合理安排及个系统构成的优化匹配, 能量转化过程中能的梯级利用, 合理地总体利用不同品位能, 以获得最好的整体效果。
1.2 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的发展特点
目前为止, 各种热力循环遵循的改进原则基本是: (1) 使实际的循环尽量向理想卡诺循环的方向靠近; (2) 使循环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比值不断提高, 提高部件性能。
世界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在21世纪正逐步取代20世纪传统热力循环研究, 进而使能源及环境科技方面产生革命性的突破[2]。
美国能源部的”Vision 21”、”CCTP”、”ATS”[3];欧共体的“未来能源计划”;日本NEDO的“新口光计划”;发展氢能的世界能源网路项目;“煤气化制氢”、“煤气化联合循环动力系统”, 以及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都是对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的发展的良好促进。
2 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
2.1 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发展的必要性
直接燃烧会产生燃料的相当大的能损失, 但传统的观点认为, 燃烧过程的能损失是由燃烧的不可逆性造成的, 因而是无法避免的。所以, 长久以来, 人们忽视了对减少燃烧过程能损失的研究, 而将精力放在热力循环和热的梯级利用上。
传统的化石能源动力系统中, 借助燃烧技术, 燃料化学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再由热力学循环实现热转功来输出有效功。能量释放方法的研究对于化石燃料燃烧来说, 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是只管燃烧, 不顾污染。
(2) 解决了燃料化学能高效率又高强度的问题。
(3) 对清洁燃烧及其它能源洁净利用的研究。但是传统火焰燃烧方式不仅有大量可用能品位损失, 还是系统主要的有害排放物来源。更富创新意义的途径是改变传统火焰燃烧方式, 寻求新的燃料能量释放机理, 它将成为同时解决环境污染严重及能源效率低两大问题的一个关键。
新一代系统研究的重点是将梯级利用的概念引入化学能和化学能向物理能转化的阶段, 实现化学能和物理能的综合梯级利用, 来达到更高的目标[4]。燃料化学能的释放过程存在很大的利用潜力[5], 若能有效梯级利用化学能, 就可大大减少燃烧过程能的损失, 有利于使能源动力系统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只有改革传统燃烧过程, 才能实现化学能梯级利用。
2.2 化学能和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的新机理
化学链燃烧和燃料间接燃烧是两种与化学能、物理能梯级利用原理有关的燃料化学能释放方式。
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颖的无火焰燃烧方式, 它由两个气固反应组成。
(1) 金属和空气的放热氧化反应。
(2) 金属氧化物和燃料的吸热还原反应[6]。
燃料间接燃烧反应是燃料吸热分解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和分解产物合成气的燃烧反应组成。
化学链燃烧和间接燃烧的能量释放方法有如下特点。
(1) 使燃料化学能的释放和特定的吸热反应相结合, 改变了简单粗放的燃烧形式。
(2) 化学链燃烧和间接燃烧释放出更多高温热, 吸热反应所需的反应热等于增加的热量。这种以化学链及间接燃烧为核心的热力系统是常规的热力循环和吸热反应的化学过程构成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金红光.热力循环及总能系统学科发展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21 (4) :313~319.
[2]吴仲华.能的梯级利用与燃气轮机总能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
[3]Panel on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port to President on Fed-eral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Twenty-first Century, President’sCommittee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Technology, 1997.
[4]蔡睿贤, 金红光, 林如谋.21世纪100个科学交叉难题.能源动力系统与环境协调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金红光, 王宝群, 刘泽龙, 等.化工与动力广义总能系统的前景[J].化工学报, 2001, 52 (7) :565~571.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10
广电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SS)作为支撑运营管理现代化的核心信息化系统,对提升企业运营效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感知等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本文从OSS系统的概念入手,通过研究国内、外OSS相关行业标准和主流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现状,结合广电运营商的未来业务发展趋势对广电OSS系统的支撑现状和发展思路进行了综述。
1 OSS的概念及边界
OSS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电信领域,其往往与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业务支撑系统)的概念成对出现,共同组成信息服务企业IT支撑体系的核心部分。目前,业界对OSS的概念并无统一定论,通常认为,OSS面向服务与资源,提供对前端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的有效支撑,是实现服务/资源规划、服务/资源开通、服务/资源保障及运营支撑分析等企业后端运营活动的综合支撑系统(域)[1,2,3]。
现代信息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一般由基础网络、业务系统(平台)和IT支撑系统等组成,其中,OSS在企业整体信息化支撑体系中的定位及其与周边系统(域)的主要边界关系如图1所示。
2 OSS技术发展现状
当前,对OSS标准体系的研究主要活跃于一些国际电信标准研究机构中[4]。在国内广电领域,随着广电业务的发展和运营支撑需求的提升,广电总局也于2010年起组织了NGB-CBOSS(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络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规范体系的编制工作[1],下面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2.1 TMF及NGOSS体系
TMF(电信管理论坛)提出的NGOSS(新一代运营系统和软件)体系已经成为全球电信网络运营商OSS方面事实上的行业标准。NGOSS是一个开放的流程开发和业务集成框架,主要由增强型电信运营图(e TOM)、共享信息与数据模型(SID)、电信应用图(TAM)、技术中立架构(TNA)等4 个框架模型构成[2]。
1)e TOM
e TOM提出了电信企业业务运营过程的参考模型以及通用词汇表,是对电信企业全部业务过程的概要描述。e TOM体系由SIP(战略、基础设施和产品)、OPS(运营)和EM(企业管理)等3大过程域和市场/产品/客户、服务、资源、供应商/合作伙伴等4大功能域构成,并提供6级过程的分解,其中,OPS域的二级过程视图[5]如图2所示。
e TOM框架中与OSS密切关联的功能主要集中于OPS域的服务层与资源层,并与客户关系管理功能域存在边界,功能覆盖范围如图2中虚线框所示[5]。
2)SID
SID是建立企业信息的通用参考模型,并确保不同数据提供者之间可以以平滑的方式相互集成。在SID9.0模型中,与OSS相关的业务实体主要集中于服务域中与服务规范和服务实例相关的业务实体和资源域中与管理网络和各层网络技术相关的业务实体。
3)TAM
TAM框架紧密结合了e TOM模型的二级功能即运营流程管理视图、SID数据模型以及技术架构,形成了与电信企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功能视图。将TAM功能视图纵横分解,可以和OSS的服务开通、资源管理、服务保障等系统应用对应起来,清楚地看出运营支撑系统框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
4)TNA
TNA定义了组件间的合约型业务接口,对系统实现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进行了约束,从实现视图方面描述了e TOM里的过程和SID模型是如何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NGOSS已经被国际主流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及运营支撑产品开发商广泛接受,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6]。2009 年10 月,TMF在NGOSS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又进一步推出了Frameworx[2]方法体系。
2.2 国家广电总局NGB-CBOSS规范
NGB-CBOSS[1]是一个融合广播电视、交互、数据业务与增值业务等的综合业务运营和管理平台,是广电运营商的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支持系统。NGB-CBOSS主要由业务支撑系统(BSS)、运营支撑系统(OSS)、管理支撑系统(MSS)、决策支持系统(DSS)和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网络管理系统(NMS)组成。
其中,OSS系统框架如图3 所示,其由服务开通系统、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和综合资源管理系统组成,在功能上涵盖了服务开通、自动激活、服务保障、施工调度、网络运维、服务质量、资源管理和网络管理等方面。
NGB-CBOSS规范体系及其OSS域系统架构为今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搭建OSS系统提供了框架性指导意见,但由于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业务开展、网络现状、企业运营和资金投入方面的情况不同,NGB-CBOSS的落地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施OSS系统项目时应在NGB-CBOSS框架内因地制宜、分步部署,并通过OSS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实践进一步丰富NGB-CBOSS的内涵与外延。
3 广电网络OSS发展现状
相比于国内主流电信运营商,国内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OSS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在规划层面,由于20 世纪80 年代起推行“四级办广电”的发展方针,广电行业的OSS发展一直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标准;在实践层面,由于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导致各地在OSS系统的发展进程上存在较大差异,且总体上落后于BSS域系统的建设进度。
自2005年广电系统兴起“BOSS运动”以来,一些先进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先后建设了以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8,9]、运维支撑系统[7,10]、资源管理系统和各类网管系统[11,12]为代表的信息化系统,以支撑广电客户服务、网络运维、资源管理和网络监管等的不断发展。以江苏有线(南京分公司)为例,历经多年的建设,在用的OSS域支撑系统包括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PBOSS子系统)、运维支撑系统、报修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业务开通系统、综合网管系统和各类专业网管系统等,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广电行业业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客户服务意识的逐渐增强,广电网络运营商的OSS系统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对照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先进电信运营商的发展现状,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OSS域系统缺乏统一规划,系统间协同作业效果欠佳。
现阶段各广电网络运营商的OSS域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大多由企业内部各使用部门自行发起和决定,企业层面缺乏明晰的OSS域统一规划和架构设计,系统间存在系统重复建设、数据定义不一致、数据冗余等现象;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较少,系统间整合难度较大。
2)重“B”轻“O”,OSS系统支撑的广度与深度相对不足。
在许多地区,OSS系统仍以与BSS系统紧耦合的“BOSS”形式出现,对前台业务管理、计费管理和客户管理等方面关注较多[13,14],而对后台运维管理工作的支撑则相对不足[15]。对照NGOSS-e TOM的主要功能过程域,服务就绪过程域普遍缺乏系统支撑,新业务推出的敏捷性不强,日常运维工作电子化程度不高;服务开通过程域未实现客户全业务开通过程的融合支撑与统一管控,数字电视、宽带数据等不同业务的开通流程散落在不同系统内,部分流程存在体外循环的现象;服务保障过程域未实现对障碍申告处理的全流程支撑,人工处理环节众多且缺少管控,信息沟通时间成本较高,网络层故障的发现与处理手段不足。
3)OSS系统未实现省级集中部署,IT资产集约化运营效能不高。
IT资产的集中统一不仅可以节约投资成本,而且可以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信息共享性能。当前,国内主流电信运营商均实现了OSS系统的省集中部署与运营,并正在向集团一级系统、全网三级使用的集约化发展目标演进,而广电系统由于历史因素,系统部署仍基本以各级各地广电网络独立部署应用为主。
4)不同系统间数据割裂,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未建立企业级的ODS-O数据平台,缺乏统一的数据模型,数据管理流程不规范,不能实现客户、业务、资源等核心数据的有效共享;服务、资源与网管数据联系不紧密,数据应用散落在各个系统之中;企业内部地址语言不统一,以标准地址为纽带的业务售前、售中与售后支撑难以实现。
5)服务保障过程管控较弱,缺乏主动维护手段。
广电网络运营商在故障受理、任务分发和过程管控等方面并没有实现全部流程的电子化和自动化,人工处理环节众多,工单派发和施工过程缺少系统支撑,工作资源(人员、工具、车辆)精细化管理不足,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服务监控与考核手段,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服务问题主要依赖客户障碍申告方式被动维护,缺乏对网络障碍的监控与主动修复手段,主动维护效率较为低下。
6)业务处理移动化、智能化支撑不足,外线施工效率不高。
业务流程缺乏对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支撑,导致工单在途时间较长,信息沟通成本较高,一线施工人员不能实现对业务处理的实时响应,外线装维工作效率不高;同时,现有障碍处理方式中,由于缺乏对故障历史发生频度、发生类型、解决方法和处理结果等知识的累积和利用,不能对客户障碍和网络障碍迅速做出判断、定位和分析,障碍处理不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障碍修复处理效率较低。
7)网络资源管理范围局限,资源数据应用匮乏。
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网络资源管理主要面向工程建设和网络维护需要,资源数据主要集中于物理层,对逻辑层和业务层资源数据管理不足,不能提供端到端的资源视图和客户业务视图,对客户营销、资源确认、资源配置、故障分析等售前、售中、售后过程应用支撑不足。
8)各类专业网管系统分散,综合监管、分析能力薄弱。
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网管类支撑系统普遍按部门和专业划分建设,不同专业、不同网元的分散管理导致各专业网管系统间信息割裂[17,18],缺乏对性能、告警、业务数据的统一监控、关联分析与综合处理,无法实现从设备到业务端到端的全网运营管理。
9)IT基础设施未实现“云”化,IT资源共享与动态调配能力不足。
广电OSS域系统基本仍沿用传统的“竖井式”IT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未引入云计算虚拟化技术等实现企业IT资源的统一规划与建设,资源利用率较低,空闲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共享和动态调配,同时IT资源的分散也使企业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4 广电网络运营商OSS发展思路
参照OSS相关行业标准和先进运营商企业的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广电网络运营商OSS系统的支撑现状,广电OSS发展需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建设综合运维支撑平台,实现内部运维流程全覆盖。
通过建设综合运维支撑平台,实现服务开通、服务保障和网络运维过程的全流程覆盖,为业务开通、故障处理和服务恢复以及日常维护管理提供高效的电子化支撑,提高对广电全业务服务的支持力度,大幅提升广电综合服务能力和客户感知度。
2)建设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全程全网资源统一管理。
实现广电网络全程全网资源的统一、集中管理,通过对接入网、数据网、传输网、动力网等物理资源、逻辑资源、业务资源及网络拓扑关联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对网络工程建设、服务保障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财务资产管理和网络监控管理的基础支撑,并对网络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提供资源数据依据。
3)建设综合网管系统,实现网络全专业集中监控。
融合、对接各类专业网管系统,实现对全网告警数据、性能数据、业务数据、用户行为等进行统一采集、接入与处理,并通过跨专业的关联分析,为服务保障、服务质量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撑。
4)建设ODS-O数据平台,实现统一数据应用支撑。
以企业运营数据仓库(ODS-O)为统一数据载体,通过对OSS域各类IT支撑系统的生产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统一采集、清洗、转换和加载,向各类数据应用提供准确、一致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数据,实现OSS域信息的有效共享。
5)强化服务能力前置,完善智能障碍预处理支撑。
通过将OSS各系统服务能力的整合与封装,形成一套集信息智能展现、用户体检和故障诊断向导为一体的预处理支撑体系向一线客服人员和运维人员开放。重点加强对障碍预处理的智能化支撑手段,向客服人员提供智能化的故障分析工具,向运维人员提供自动化的故障处理工具,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效能。
6)支持移动终端便携式应用,提升外线运维工作效率。
通过移动运维支撑手段的建设,将服务开通/保障的流程类任务处理和工单信息管理、资源信息管理、业务信息查询、客户信息查询等功能移植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支撑外线装维人员的移动化应用需求,实现随时随地运维办公。
7)完善客户—业务—资源视图,拓展资源数据应用。
在全程全网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拓展基于资源的客户/网格全息视图、资源接入能力确认、资源开通配置、故障定位分析等资源应用,加强资源信息对广电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流程支撑,充分发挥资源数据的基础性作用。
5 总结
运营支撑系统(OSS)是支撑“三网融合”时代广电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由于广电OSS系统起步相对较晚,其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广电运营商应结合自身运营网络特点、业务发展趋势和客户服务要求,充分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和电信运营商的实践经验,制定适宜的OSS系统乃至企业整体信息化统一规划,并在此规划的总体指导下有的放矢,分步实施,有序演进。
摘要: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SS)是支撑“三网融合”时代广电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简述了OSS系统的概念及边界,对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主流电信运营商的OSS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广电运营商OSS支撑现状分析,结合广电业务发展趋势提出了广电OSS系统的发展思路。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 篇11
关键词:房产测绘;管理;信息系统;发展
中图分类号:U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075-0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行业逊色发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行业需求业务增多,各行各业对房地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房产测绘管理不仅要求采用先进的技术,还需要完善的网络化的测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房产测绘管理及完善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房产测绘概述
1.1 房产测绘的概念及其內容
房产测绘是专业测绘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分支。房产测绘是使用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等技术对房屋和房屋相关土地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情况的测绘。房产测绘主要可以分成两类:房地产基础测绘和房地产项目测绘。
房产测绘的内容相当复杂和广泛,主要包括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房地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地产图绘制、房地产面积测算、房地产变更测量、房地产测绘成果资料的核查和验收。
1.2 房产测绘在房地产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房产测绘为房地产管理资料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房产测绘的结果包含的资料非常广泛,给房地产管理的相关部门提供了房地产面积、位置、权属等资料,方便查阅和档案建立。同时,也给房地产管理相关部门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其次,房产测绘资料可以在权属争议纠纷中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房产测绘的结果明确了权属的界限和产权的归属,当产生权属争议和产权纠纷时,这些资料就能发挥“证据”的作用,为纠纷的处理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很好的保护了房产归属人的权益。
最后,房产测绘工作有利于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的动态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面积逐渐增大,房产权属变更频繁,导致房地产管理部门面临着巨大的管理难题。房产测绘工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根据有关部门的需求,对房地产进行补充测绘,获得最新的数据,而这些新数据会录入管理部门的系统中,方便了管理部门对房地产的动态管理。
2 房产测绘管理的发展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房产测绘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将被现在的高新技术处理模式所代替。房产测绘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人工房产测绘管理、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和房产测绘管理系统[1]。
2.1 人工房产测绘管理
人工房产测绘管理,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手工绘制房产图、人工实地或在地图测量计算面积,大部分资料以纸质形式保存的测绘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测量的数据准确性较低,保存的资料不方便查阅、审核、统计和分析,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2.2 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
在传统的人工房产测绘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主要负责存储测绘的相关资料,方便查询和计算分析,但是测绘工作涉及到复杂的图纸资料,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更多的图画资料,计算机不能够自动的将文字和图画结合,还是需要人工的参与,因此计算机主要是辅助人工进行管理,称之为计算机辅助房产测绘管理。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辅助房产管理方式减少了很多人工繁重的工作任务,计算结果也较为准确,资料储存更加完善,是人工房产测绘管理向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过度的一种方式。
2.3 房产测绘管理系统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房产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GIS有着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表达能力和复杂的查询功能等技术优势。GIS与测绘学有着紧密的联系,GIS根据房产测绘的数据,可以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联合处理和储存,能够很好地解决计算机辅助中存在的不同数据不能联合处理的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房产测绘管理引入先进的GIS技术,极大的促进了房产测绘管理自动化的发展,对房产测绘管理系统的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
3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分析
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用户模式阶段、多用户模式阶段和广义用户模式阶段[2]。
3.1 单用户模式
单用户模式的出现开创了房产测绘引入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传统的手工房产测绘管理的资料都是纸质保存,文档和图像资料数据容易被涂改,并且经常会存在错、遗漏或丢失。单用户模式针对这种情况,有专业人员将资料上传到单独的微机上保存和打印,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查询,也不易涂改。有些微机还具有简单的绘图功能,可以绘制和打印出房产配证图。但是单用户模式也存在以下弊端: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一个工作环节,增加了工作量,没有真正的实现计算机辅助办公。
3.2 多用户模式
多用户模式引入Client/Server模式,在管理部门内部采用局域网连接的方式,使资料共享,供多人一起使用和协同处理。房产测绘的有关资料在多用户模式中流动性较强,更加方便查询、计算和统计,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系统引入了GIS技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图形绘制和数据处理能力。多用户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数据、文字和图形功能,但是集成度远远不够,各用户之间还是处于独立和相互割裂的状态,没有真正实现办公一体化。再者,资料文件流动性加强,但是数据安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多用户模式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计算机处理功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系统维护和升级做得不到位的情况。
3.3 广义用户模式
广义的用户模式满足了房产测绘管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需求,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将各级政府、各级房产管理部门、房产开发商、客户和市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数字城市整体建设的要求。其次,随着GIS技术逐渐完善和大众化,并且与CAD、MIS紧密结合,使得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个阶段,图、文、表一体化办公模式成为可能。通过广义用户模式,房产测绘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更加精确、保存更加安全、查询更加便捷。但是就我国目前经济情况而言,对于宽带使用、网络维护和系统升级的费用不理想。尽管如此,基于Browser/Server广义用户模式的产物依然是目前市场的主导产品,也必将引领我国房产测绘信息系统走向计算机科学技术新时代。
4 结 语
综上所述,房产测绘的结果与千家万户的利益紧密相关,必须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完善房产测绘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且规范房产测绘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测绘市场可持续发展,保证房产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保障每个人的利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应用在小中型城市的使用规模很小,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促进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我国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广阔,发展趋势良好,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对其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依然存在问题,因此房产测绘管理和房产测绘信息系统一定要联系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莉莉.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探讨[J].黑龙江科 技信息,2013,(25).
[2] 颜英任.房产测绘管理及房产测绘信息系统的发展研究[J].城市地理,2015,(6).
数控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 篇12
数控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信息来达到机械运动与工作行程相关操作做对应的操控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传统机械制造人工相关技术、现代操控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检测技术、光机电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得到高度结合后产生的现代性的制造业技术, 其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高效性、智能化等特点, 因此可以达到制造业操控的更高水平。数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自动化制造的基础条件, 同时也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之处, 对于一个国家与企业的工业现代化水平而言, 可以通过其数控技术相关水平与装备数量做对应衡量。
1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当下我国数控相关产业基地已经形成, 例如华中数控与航天数控都属于当下具有相当规模的大批量生产的数控系统厂商, 在相关研究结果与技术的商品化发展之上构建了大量的数控厂。相关生产厂家构成了我国当下的数控产业生产研发基地, 数控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当下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对于数控技术而言, 大部分技术已经掌握, 同时已经做好了商业化、产业化开发利用的状态, 为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赢得了利润与发展动力。整体的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种常规的商业运作的循环状态。
2 我国数控技术发展问题
2.1 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水平落后
当下数控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水平落后的现状而出现发展前进的强大制约。国产中档型数控系统在国内的整体市场中占比为35%, 高档型占比95%, 其他需要进口来有效支持。功能部件在国内市场中的总体份额占比为30%, 中高档型占比相对更低, 台湾产占比50%, 欧盟与日本等占比20%。
2.2 高档数控机床技术有待提升
高速、复合、智能与高精等典型性的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获得的一定的发展, 相关新产品与技术也得到了推进, 但是与国际高水平对比, 目前我国的高档数控机床技术仍旧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 部分高精尖技术仍旧没有得到充分地掌握, 而多数掌握的技术都属于较为基础的技术。对于动态综合补偿技术、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复合加工技术与高精度直驱技术等都存在技术水平的较大差异, 与产业化发展仍旧有较大距离。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以及产学研用一体的研发体系, 相关行业自主创新发展仍旧没有高新技术作支撑。
2.3 缺乏自主开发与自主品牌竞争力
当下我国数控机床骨干技术的研发条件较为薄弱, 资金运用率较低, 可持续性的投入能力缺乏, 没有关键性的技术与技术突破做支撑, 人才结构配置不科学, 零部件支撑能力相对较弱, 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研发体系。
3 我国数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3.1 高速与高精尖技术与装备发展
为了提升企业与相关产业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所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需要不断地缩短技术装备生产周期, 进而有效地提升产业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其操作主要是通过提升产品所在的档次与质量来完成, 高速与高精性加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3.2 智能化、开放性与网络化的发展
虽然当下的数控技术已经逐步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趋势发展,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技术运用的广泛性与深度性还有待加强。产业与企业自身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 在先进技术的运用上仍旧处于滞后状态。其原因在于先进技术的运用所节省的成本远远低于其采用传统人力成本更高。特别是先进技术使用所带来的设备采购成本与日常技术维护保养成本, 并不能达到更优于传统人工操作成本效益。智能化、网络化与开放性所带来的实际作用远远高于当下我国数控技术发展的水平。相关的研发也是市场所需的必然趋势, 虽然目前应用尚且不广泛, 但是也不能否定其发展的未来价值。
智能化系统主要是包括智能诊断、监控等技术方面, 可以有效地便于系统的诊断与维修保养。智能化自动变成与人机界面等技术, 可以有效地将变成与操作更加的智能化;驱动性与使用连接也能达到智能化操作;在加工效率与质量水平上也可以通过智能化来有效控制生成。
开放式数控技术主要是在系统的开发上可以放在统一性的运行平台上操作, 可以达到一定特性的品牌产品。开放性可以在变化、扩充与裁剪数控功能等方面展开对机床厂家与客户端用户的服务, 完成系列化与快速, 达到不同品种与档次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展现, 可以依据用户个性化应用与技术诀窍做有效集合来生成其控制系统。
网络化主要是可以有效地达到生产线、制造系统与制造企业在信息集成方面的需要。在国外著名相关单位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已经形成一定未来发展趋势。
4 结语
数控技术当下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 需要充分依据实际情况, 做产业结构的调整, 注重高精尖技术的开发运用, 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国巍, 王盼, 孙凯旋, 等.数控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 2016, 7 (7) :14-15.
【数控系统发展分析分析】推荐阅读:
网络数控系统分析08-07
数控机床驱动分析10-03
数控设备故障分析01-02
数控车床简介分析05-30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分析10-20
数控钻铣床故障分析09-28
数控机床检测维修分析10-06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分析11-04
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分析11-21
数控机床维修实例分析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