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协调发展

2024-06-24

系统协调发展(精选12篇)

系统协调发展 篇1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历程受到经济自身的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发展因素对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贡献大于经济的存量因素, 环境要素中与污染物、废弃物相关的因素贡献较大。经济发展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在前十几年经历了先是下降后来上升的历程。

一、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出背景

在最近20年来, 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都逐渐形成了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观念。在现今, 伴随着全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地提高, 经济越来越繁荣, 而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全世界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与日俱增, 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高, 进而到了毫无节制的地步, 以至于出现了自然资源急剧地降低, 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运行能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承受能力, 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临着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社会经济学家们以及环境学家们都开始意识到我们人类游戏要进行反思, 重新审视我们的这种单纯追求物资财富和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人们的生产发展的方式,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和发展的方式, 因此, 就出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战略。国内和国外的众多科学家、社会学家也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二、经济与环境系统两者协调发展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和权衡, 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是指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与环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总和。因为经济和环境系统都极其复杂, 有多种因素在其中, 所以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也是复杂和庞大的, 我们要从这些极为复杂和庞大的体系之中选取少量的要素指标来组成体系, 要求这个体系既要全面又要具体细致, 因此, 经济与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就得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

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同时兼顾到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 协调发展的指标的体系就必须得针对经济和环境两者的特点和两者的性质, 必须兼顾到经济和环境的发展体现在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以保证选取出来的体系具有可行性和代表性。

(二) 简明性原则。

在现今, 全世界各国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不计其数, 但是为了方便人们对于数据的收集及对其整理, 就要对指标进行精心地选取, 选出的指标必须简单明了, 以便能够最为恰当地反映出来环境和经济两者的变化。

(三) 区域性原则。

每一个区域有它自身与众不同的条件, 还有不同的历史以及文化的背景, 所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挥的水平差别较大, 经济发展的方式不一样, 在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地域的差别, 每个区域在实施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中, 他们的目标就一定存在着差异。所以, 在对于经济和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选取中要遵循区域性的原则, 以便能够客观地, 准确地表示和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系统之间的发展的状况。

(四) 动静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所以指标体系不但必须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静态指标, 同时还要有反映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发展趋势动态的指标, 做到动态与静态的结合, 才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整个过程。

三、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按协调发展的分析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了一个影响到全世界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一般被用来衡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还有区域之间的经济的协调发展, 它是指将人口的累积百分比与产量的累积百分比联系起来, 通过构建一个洛伦兹曲线来揭示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基尼系数本身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所有的居民的收入中, 用来进行表示出不平均分配的那些收入占全部收入的百分比。因此可以同样地将基尼系数应用在经济与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中。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现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程度。我们知道, 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尼系数主要是讲区域的经济特征值与环境特征值通过洛伦兹曲线来联系起来, 以基尼系数的大小来表示出区域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程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基尼系数来分解的优点是可以对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按照构成的要素来进行分解, 为我们探究经济和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四、结语

我们知道,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具有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经济发展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实现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困难, 但绝不等于说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实现不了, 其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应该认真寻找出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而对于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 但是至今认未能找出一种比较完善评价方法。

摘要:随着现今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过度追求, 导致了天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 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所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人们已经在逐渐认识到, 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系统, 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系统的持续能力之上的。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是现今对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很多都只是从研究领域上进行的, 对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较少, 缺乏有效的定量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简略地讨论了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梁志红.山东省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2) .

[2]、郭景涛.内蒙古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分析研究[J].北方经济.2008 (10) .

[3]、杨春研, 曾辉.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 (4) .

系统协调发展 篇2

1、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修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增加粮食总产值的重要措施,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修建水利工程项目难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将水利工程项目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转变为有利影响是解决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的主要措施。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合理性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设计缺陷是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普遍较为大众化,没有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及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导致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后,对环境产生大量的污染,同时建筑工程废料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导致生态环境生物链失衡,物种减少,致使生存环境危在旦夕,所以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合理性,需要在施工前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检查,并对周边环境经勘查,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破土动工。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大部分难以按照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由于设计方案中的瑕疵,使其仅能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弥补,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经过长期的使用,设计缺陷突显的越发严重,最终使农田水利工程必须进行翻修与重建,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打击,由于生态环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频繁的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将使生态环境受到重创而难以恢复。

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村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上起到了一定促进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展可以使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灌溉面积覆盖的更广,解决传统灌溉方式带来的.不便,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经济产量。同时,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农村的建设不断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凸显出来了。农业产业的扩大,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大。农田水利工程在对农田进行灌溉时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而这些含有农药的污水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水被循环用于农田灌溉的可能性很大,这在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生活健康水平增加隐藏的危害。

4、农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在不断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开始对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视。在一些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求要对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一些保护措施,使得周围的小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4.1农田水平利程建设前的预先调查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大型的建设项目,在施工前,要对周边环境,及地理环境自然因素进行勘察以了解,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了解与认识,可以清晰有效的将水利工程建设范围与施工流程进行良好的规划与规范,农田水利工程与自然生他环境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前,有关部门需要积极的对工程建设项目及工程计划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消除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障生态环境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健康稳定发展。

4.2农田工程建设环境具体分析

从生态环境调查角度看,需要根据工程特征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与农田水利工程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根据环境的不同影响程度进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进行协调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农田水利总体规划保持协调性和一致性。其次农田水利工程方案环境需要进行合理性分析,需要从选线布局、选址等方面进行多种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从影响源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前期的开挖、占地、弃渣等方面的施工进行有效性控制,对损坏土地、植被、扰动原地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如果选址不当会对局部气候和水库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作物对水温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农田水平工程建设方案不合理对水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水温情况进行综合估算。水库对淤泥的承载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其进行量化,需要按照类比分析和机理分析进行预测处理。

5、对应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议

5.1改良工程设计减少对河道与河流的改造

在工程建设设计中,需要对河流的流量进行计算,在不影响下游水源使用的情况下,采用河道引流的方式,对水源进行引导,而不是采用强制改造河道及强制抽水的方式进行水利改造,通过对土壤环境的调查,从而计算出合理的水道设计方案,积极排除对河流周边形成的不利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污水的处理与相关排放限制工作,要在将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入过滤河道,在流入河流中,以确保不会对河流造成污染。

5.2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工作

虽然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良好的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了有效的设计,但依旧无法完全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对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与恢复,生态环境不仅对当前的农业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对后期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而且生态环境破坏所波及的范围之广,需要当地政府联合多个部门开展相关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对生态环境恢复整治中,要求相关企业及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使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做到彻底与完善。

6、结论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将生态系统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紧密结合,使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农业与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中的两大固有资源,同时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部门需对对生态环境影响及破坏严重的农田水利工程给与拆除或处罚,使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协同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王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措施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06).

[2]哈元辰.探析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福建农业,(08).

系统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新理念;协调发展;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全国各地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目前正处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5年1月20日,中国经济网北京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2014年末我国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即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当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增加投资和拉动消费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能够更好地带动全方位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全国各地亟需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分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一、区域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城镇化发展水平迅速提高,推进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区域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从2013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城镇化率排名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城镇化率达到86.30%、88.02%,沿海地区的广东省、浙江省城镇化率达到67.76%、62.96%,而相当一部分省份城镇化率不到50%,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状况,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3》数据分析,在福州、泉州、漳州24县市城镇化率排行中,共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超过50%,其中泉州占了6个,泉州的石狮市、晋江市城镇化率已达到75.9%、61.5%,福州的永泰县、闽清县仅有36%、35%。由于存在区域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状况,不利于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之间城镇化发展差距较大,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大部分的城镇人口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城市数量不仅偏少,而且规模也普遍偏小,加上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互相联系不够,人才、信息和资金交流缺乏畅通的渠道,导致城镇体系缺乏集体合力,影响经济综合实力和城镇化發展水平的提高。

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区域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成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成因相当复杂,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协调等众多因素,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区域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建立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推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造成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性因素。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严重障碍。改革开放后,地处沿海地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通过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率先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的举措,加快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步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地处山区的区域在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约束下,大多数农民主要在农村从事种养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度大, 影响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

三、以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系统协调发展 篇4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实际上是两个系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反馈环的相互作用机制,二者关系如图1所示[1]。

研究柳州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对于认识柳州交通运输和经济系统的发展现状,制定近期应对措施和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以及促进柳州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对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作定量分析,首先要解决选择指标和建立指标体系的问题,它是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必要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是认识和反映两个系统协调发展过程、描述协调发展状态的基本手段。指标的选择和体系构建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关系到是否能为决策者提供正确、可操作的依据。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描述指标的主要任务是准确的捕捉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信息。由于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均由复杂的多变量组成,这必然使得指标体系庞大,因此应保留重要指标,剔除对评价结果无关紧要的指标,并从全局考虑指标,看是否存在冗余现象,考虑指标是否全面反映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状况。本研究从区域经济系统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规模、水平、潜力来构建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描述指标体系[2,3,4,5]。

2.1 区域经济子系统

2.1.1 规模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总规模,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

2)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表示本代人对后代人留下的财富增加,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繁荣程度。

3)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显示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福利水平的增加。

4)进出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反映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可以反映国内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

2.1.2 结构指标

1)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该项指标是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指标,之所以选择第三产业占的比例,原因在于该指标最能显示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2)固定资产投资所占比例。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占的比例,反映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程度。

2.1.3 效益指标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单个人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也反映了人均收入的变化和资源消耗的变化,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国民经济增长率。由于基数的不同,经济增长的规模可能难以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趋势。因此,附之于经济增长速度指标可以弥补单纯经济发展规模的不足,国民经济增长率是反映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柳州市统计年鉴》、《广西交通年鉴》、《广西统计年鉴》对指标数据做相应处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区域经济子系统指标。

注:由于2002年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使得表中数据显示一定的跳跃和波动。

2.2 区域交通运输子系统

2.2.1 规模指标

1)客运货运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旅客货物数量。它是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数量指标,也是制定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研究运输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指标。

2)旅客货运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旅客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距离的乘积之总和。该指标反映运输业生产的总成果,也是编制和检查运输生产计划,计算运输效率、劳动生产力以及核算运输单位成本的主要基础资料。

3)铁路营业里程,又称营业长度,包括正式营业和临时营业里程,是指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铁路正线总长度。该指标反映铁路运输业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

4)公路里程指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公路,并经公路主管部门正式验收交付使用的公路里程数。该指标反映公路建设的发展规模。

5)内河航道里程也称内河通航里程,指在一定时期内能通航运输船舶及排筏的天然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及通航渠道的长度。该指标反映内河水运网的规模。

6)民用航空航线里程指民航运输定期班机飞行的航线长度总和。该指标反映民航运输网的规模,表明民航运输事业为国民经济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程度的主要指标。

2.2.2 发展水平指标

1)铁路运输网密度指每平方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是衡量铁路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运输网密度指每平方公里的公路长度,是衡量公路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3)水路运输网密度指每平方公里的通航里程,是衡量水运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4)民航运输网密度指每平方公里的通航里程,是衡量民航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2.2.3 潜力性指标

1)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投资反映了固定资产中用于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指标。

2)交通运输业更新改造投资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交通运输业更新改造投资的指标。《柳州市统计年鉴》、《广西交通年鉴》、《广西统计年鉴》对指标数据做相应处理,如表2所示。

3 评价方法与步骤

3.1 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1)指标数据Xij(i=1,2, …, p;

j=1,2…n)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数据。

2)采用 SPSS

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对指标数据Xij(i=1,2…p;j=1,2…n)进行计算。根据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向量及最初的标准化数据,可以得出相关系数矩阵 R 的主分量。如果主分量对应的方差贡献率i=1npi≥85%,即可利用前n个主分量来计算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由前n个主分量Fi及其对应的方差贡献率pi可以得到经济、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计算公式为

F=i=1nFi×pi.(1)

3.2 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指数计算

3.2.1 回归分析

XY 分别代表交通运输系统、经济系统,并把 Y 作为因变量,X 作为自变量,作回归拟合分析,可以得到交通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Y′;以 XY 分别代表交通运输系统、经济系统,并把 X 作为因变量,Y 作为自变量,作回归拟合分析,可以得到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X′。

3.2.2 协调性计算

1)静态协调性的计算,计算公式为

U(i,j)=min{u(i/j),u(j/i)}max{u(i/j),u(j/i)}.(2)

式中:U(i,j)为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协调性指数;u(i/j)为交通运输系统对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适应度;u(j/i)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适应度。

其计算公式为

u(i/j)=exp[-(X-X)2S2].(3)

式中:X为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X′为经济系统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S2为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的均方差。

同理可得

u(j/i)=exp[-(Y-Y)2S2].(4)

2)动态协调性的计算。

在取得不同时点静态协调度的基础上,为了揭示各时点静态协调度的变动趋势,将其进一步应用,则反映两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动态协调度为Ud(t),计算公式为

ud(t)=1Τi=0Τ-1U(t-i),0Ud(t)1.(5)

式中:U(t-T+1),U(u-T+2),…,U(t-1),U(t)为系统在各个时刻的静态协调度。

t2>t1(任意两不同时刻),若Ud(t2)≥Ud(t1)表明系统一直处于协调发展的轨迹上。

4 柳州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分析

研究选取了柳州市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采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

4.1 综合发展指数计算

对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主成份分析,得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值,结果如表3、表4 及图2所示。

4.2 协调指数计算

对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回归分析,再利用公式计算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静态、动态协调发展指数,结果如下:

1)静态协调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如表5、图3所示。

2)动态性调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如表6、图4 所示。

4.3 结果分析

1)综合发展指数及与发展实际的对照。本研究对经济系统及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的结果与柳州经济及交通建设的实际比较相近。从图2可以清楚看出,经济系统整体的综合水平呈平稳逐渐增长趋势,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的综合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具有波动性。1996~2006 年这10年间,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96~2000 年,两个系统综合水平值都为负值,原因是在这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缓慢,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许多突出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第二阶段为 2000~2005 年,经济系统综合水平值为正。

2)静态协调度分析。从图3看出,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静态协调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明显的是 2001 年和 2004 年出现了协调发展指数的低谷,这与图2 中反映的情况一致。其原因也是由于 2001 年和 2004 年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比前一年明显减少了,影响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而同时经济的发展却是保持稳定的增长状态,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因此交通运输

系统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得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降低。

3)动态协调度分析。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指数表达的是任何一个时间点的前一个时间段的平均发展状况,从图4可看出其一直呈下降趋势,但与静态协调发展指数比较,明显具有平滑的特点,平均的动态发展状况较各年度考察的静态发展状况具有滞后性。在静态发展协调度评价中,协调指数的最低值出现在 2001 年,而动态协调指数的最低值出现在 2004 年。在1997~2001年对交通运输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相对减少或者增长缓慢,使得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静态协调指数在2001年度出现最低值,在其后几年里的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使得静态协调指数上升,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动态协调发展指数的滞后性,使得动态协调指数的最低值在2004年出现。

5 结 论

总体看来柳州经济系统与交通运输系统动态协调发展一直在缓慢下降,反映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进一步增大,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必须对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进行协调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际祥.货运需求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

[2]王岩.区域经济预测模型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4(6):22-24.

[3]冯忠铨.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4]杨兆生,黎春兰.运输需求预测综合社会经济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1996(12):35-37.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 篇5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科技:全面协调发展 篇6

四川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迈出坚实步伐的同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民生项目惠及百姓。实现了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18%的目标。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受益学生100万名。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在123个县(市、区)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400余万名学生享受了营养膳食补助。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城镇基本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实现全覆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建设施工领域欠薪处理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深化了欠薪行为的源头治理。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省内输出人数超过省外输出人数的历史性转折。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得到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实现了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012年,四川社会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公平加快推进

重大教育项目大力实施

2012年,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9.4亿元,建设428所公办幼儿园。校安工程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入486亿元,改造学校1.05万所。推进职教攻坚计划,投入10亿元,加强223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投入3.2亿元,启动227个校舍建设项目。新设立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6所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本科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教育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2012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23个县参与试点,受益学生400余万名,约占全省义务教育学生50%。投入资金62.7亿元,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142.9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惠及学生100万名。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8.3%。资助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学生74.73万人。

2013年,四川教育将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行动计划,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认真做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继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卫生:卫生资源总量居西部第一

卫生资源数量得到新提升

2012年,全省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投入159.3亿元用于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2298个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6073个,卫生人员54.02万人,床位39.09万张。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98.7%,位于西部前列,住院实际补偿比60.9%,居全国前列。全省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已连续6年低于全国水平。住院分娩率96.2%。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31.81/10万、10.19‰,婴儿死亡率已连续5年低于全国水平。

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

2012年,全省着力推进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强化三大行动。投入近7.5亿元,实施项目941个,启动9个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实现内地对民族地区三个对口支援全覆盖(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干部),为农牧民诊治10.2万人次。

2013年,“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四川卫生主要问题。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仍低于全国和西部水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四川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倾斜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

201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9.5%、144.0%、157.7%。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14.6万人(省内输出1291.9万人,省外输出1117.3万人,境外劳务输出5.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5%,实现劳务总收入2389.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1%,控制在4.5%的目标范围内。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1614万人、2386万人、577.5万人、680.5万人和654.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2.9%、105.9%、109.0%、100.1%、107.3%。全省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828.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81.3%;城镇五项社保基金征缴总收入1352.5亿元。

为全省47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6万名工伤人员提高了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01元。建立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联动机制,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幅23.4%。全省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全省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0.8%和70.5%,5项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覆盖率100%。

2013年,继续以保障民生为统揽,突出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等工作,努力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一手抓研发 一手抓转化” 支撑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见成效

2012年,全省1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项目241项,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带动企业投入91.7亿元。累计实施成果转化项目457个,财政资金支持5.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48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乐山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3个战略新兴产品76%实现产业化,20个重大关键产品90%实现产业化,预计累计实现利税近130亿元、创汇9.4亿美元,新增就业人员3.2万人。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累计毕业企业近1500家,转化科技成果项目近2000项。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育成突破性新品种90多个;攻克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产品600多项;龙头企业新增经济效益30多亿元。

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转化成新产品242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专项带动2400万农民实现增收。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据初步统计,2012年末,全省拥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400个,科技活动人员28.7万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4万人,两院院士59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重点实验室8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2家。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9亿元。

系统协调发展 篇7

1 概念界定

1) 小城镇。小城镇主要指县城镇和县城镇以外的建制镇以及规划期内将上升为建制镇的一般集镇。小城镇位于我国城镇体系的尾部, 是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城乡联系的中介。在一定地域内, 由不同等级、不同规模、不同职能而彼此联系、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小城镇就组成了小城镇体系。2) 小城镇交通系统。小城镇交通系统是为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物质系统、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之一, 它包含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载体、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设施、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政策以及为了保证交通系统运输效率的组织系统等;对于小城镇公路交通系统而言, 则是由公路网实体、车辆系统、运营系统、场站和枢纽设施及法律、法规体系等交织而成的复合系统[2]。

2 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内涵

根据系统论观点, 任何系统都包含若干相互矛盾或相互制约的子系统, 当系统具有存在利益冲突的多个独立个体或因素, 以及系统包含有对各个目标有不同评价标准的参与者时, 都需要系统协调。系统协调的目的就是通过某种方法组织和调控所研究的系统, 寻求解决矛盾或冲突的方案, 使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 从而减少系统的负效应, 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整体效应[3]。小城镇交通系统是一个矛盾冲突和利益均衡的复杂系统, 在其发展过程中, 既要考虑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又要考虑同一运输方式不同阶段、不同地域的不同发展层次。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可以分为外部的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内部的同一运输方式自身协调发展。

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表现为内部子系统 (各种交通方式) 之间发展的优化协调, 以及与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及外界其他相关系统) 之间的优化协调, 也就是基于各交通方式之间的合作效应, 合理安排各交通方式的线路、设备等空间上的分布及交通方式之间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 并制订合理的技术政策, 建立有效的运营组织管理和交通系统规划、实施等职能机构, 最终建立环境保护型、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综合交通体系, 满足小城镇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多层次的运输需求和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从协同学的角度而言, 就是在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发展发现系统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促进系统协同有序发展。

3 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在区域发展的认知层面上

1) 对小城镇的发展缺乏合理的理论指导。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 区域发展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全国各地都提出了类似的“小城镇”概念, 然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大到国家背景下, 中到地区背景下, 小到地方背景下的小城镇, 如何合理判定各自的发展阶段没有明确的方法[4];对于小城镇的合理空间发展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方法;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布局规划没有统一的方法体系, 一般都是按照生产力布局和当地发展特色自由的组合规划布局;对于小城镇的系统协调发展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指引, 只是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建设发展, 没有真正体现宏观的区域统筹思想, 没有实现资源的最适度共享和合理配置, 区域分隔和盲目建设、追求形式上的认知阻碍了区域发展的优势。2) 对小城镇交通系统没有全面的认识研究。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 都明确了交通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但是没有从交通系统的组成上理解其推动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质, 而且对于交通系统和区域发展的空间作用机理分析欠缺;以往的研究使得我们认识到了交通系统的作用范围, 但是没有明确其合理的空间范围的确定方法, 因此使得在计算交通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范围界定和影响程度评判时缺少定量化的依据。

3.2 在区域发展的实践层面上

1) 小城镇的组合没有充分的依据。

在建设过程中只是从一些方面进行了分析, 但是没有把握群体组合的规律, 因此在形成小城镇的布局规划时缺乏说服力, 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发展过程中必然的暴露出不协调, 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2) 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建设存在相当的无序性。

各地虽然在区域发展政策的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建设工作, 但是由于长久以来以行政区域划片发展的狭隘地方保护思想的存在,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问题, 不论从管理体制、资金分配还是建设规模上都没能达到真正的融合, 依然按照行政管理范围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满足思想出发进行区域发展, 因此造成协调性差、共享性不足的弊病, 大量的交通设施从规划开始就没有“一盘棋”的思想, 因而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布局不合理之处, 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宝贵的发展时机[5]。

基于上述存在问题, 在区域交通系统和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整合两者的关系, 从我国小城镇发展建设的实际出发研究小城镇交通系统, 构建自身发展协调、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环境相互和谐的协调性的小城镇交通系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4结语

在国家“小城镇, 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 小城镇的规模和数量将保持较快增长。由于交通系统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超前”和“引导”的地位, 因此对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可为我国区域交通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由于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不均匀, 不同地域之间的小城镇发展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科学、合理地建设小城镇, 从区域发展的观点出发, 研究小城镇发展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交通系统作为衔接和支撑小城镇发展的纽带, 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对小城镇发展规律的研究、对在小城镇 (区域) 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交通系统的研究就成为了一种需求。

摘要:分析了小城镇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的误区, 重点探讨了小城镇、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实现其发展目标。

关键词: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荣增.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的划分与判定[J].城市规划, 2003 (9) :78-81.

[2]应四爱, 陈前虎.中小城市密集地域空间可持续增长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 2004 (6) :124-128.

[3]张文尝, 金凤君, 樊杰.交通经济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系统协调发展 篇8

关键词:综合运输,灰色关联度,适应度,客货运弹性系数,分担率,贡献度,网络衔接度

综合运输系统, 是相对于单一的运输系统而言的, 就是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 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综合运输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 已成为社会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重要中间环节, 其协调发展问题是关乎能否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论认为, 只有把系统的各个环节协调与组合起来进行整体运转, 才能实现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大于系统的整体功能, 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于是, 对综合运输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以实现其协调运行已迫在眉睫。

灰色关联度, 是将系统的各个因素视为空间中的点, 将每一因素关于不同时刻、不同指标、不同对象的观测数据视为点的坐标, 依托这个特定的n维空间距离而定义的。对于综合运输系统的分析, 由于我国统计数据十分有限, 且现有数据灰度大, 许多数据没有典型的分布规律, 因此,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弥补了传统数理统计分析的缺憾。

对于综合运输这个多维、动态的复杂巨系统, 其发展态势包括了各子系统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 哪些是主要和次要因素, 子系统哪些因素对综合运输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大, 哪些影响小, 以及哪些因素起推动作用需要发展, 而哪些因素需要被抑制, 这些都是在进行综合运输系统分析时比较被关注的问题, 也是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分析综合运输系统间协调发展主要的研究内容。

1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特征标量和相关因素参数描述

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实际状况, 需要有一定的指标来衡量, 能够描述综合运输系统总体协调状况的参量称之为系统的特征标量, 目前, 用适应度α和客货运弹性系数r来表述。同时, 影响综合运输协调运行的各种关联元素, 即系统的相关因素, 用各运输方式对运输总量的贡献度β、分担率d, 以及各运输方式运输网络衔接度fj表示, 其表述如下:

1) 适应度α:

用来描述综合运输系统与国民经济大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

α=LΝ.

其中:L为运输供给能力 (t·km) ;N为运输需求 (t·km) ;在目前全社会运力充足的情况下, 每年实际发生的运量可以代表社会的有效需求, 所以此数据可从《统计年鉴》中查到。

2) 客货运弹性系数r:

是指旅客或货物的的周转量实际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之比。

3) 各运输方式对运输总量的贡献度

βj=ΔQjQ×100%.

式中:ΔQjj种运输方式运输周转量的增加量, Q为运输总周转量。

4) 分担率

dj=QjQ×100%.

式中:Qjj种运输方式运输周转量, Q为运输总周转量。

5) 运输网络衔接度fj:

这是一个定性参数, 可在年鉴中查到。

2 灰色关联分析在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应用

设某区域的综合运输系统是由铁路和公路两个子系统组成, Y1iY2i分别为该综合运输系统第i年的适应度和货运弹性系数; X1iX2i分别表示铁路和公路子系统第i年对运输总量的贡献度;X3iX4i表示两子系统第i年的分担率;X5iX6i表示铁路和公路子系统第i年的运输网络衔接度, 则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系统特征行为序列为

Y1i= (α1, α2, α3, α4, α5) , Y2i= (r1, r2, r3, r4, r5) ;

系统的相关因素行为序列为

X1i= (β11, β12, β13, β14, β15) , X2i= (β21, β22, β23, β24, β25) , X3i= (d31, d32, d33, d34, d35) , X4i= (d41, d42, d43, d44, d45) , X5i= (f51, f52, f53, f54, f55) , X6i= (f61, f62, d63, d64, d65) .

某区域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特征标量和相关因素参数属性值如表1所示。

2.1 绝对关联矩阵A的计算

对各行为序列求始点零化像, 得

Y10= (0, 0, 0, 0.1, 0.52) Y20= (0, 0.12, 0.326, 2.179, 0.945) X1i= (0, 0.00079, 0.00128, 0.02868, 0.02218) X2i= (0, -0.001455, -0.01433, -0.01197, 0.01613) X3i= (0, -0.0002, 0.0054, 0.0326, 0.0479) X4i= (0, 0.0001, -0.0055, -0.0332, -0.0438) X5i= (0, 0.1, 0.15, 0.25, 0.35) X6i= (0, 0.1, 0.2, 0.25, 0.3) .

对应于系统特征Y1, 有

|Ys1|=|k=24y10 (k) +12y10 (5) |=0.36|Xs1|=|k=24x10 (k) +12x10 (5) |=0.04184|Xs1-Ys1|=0.31816

ε11=1+|Ys1|+|Xs1|1+|Ys1|+|Xs1|+|Xs1-Ys1|=0.815.

类似可得

ε12=0.80046, ε13=0.8266, ε14=0.7991, ε15=0.86596, ε16=0.8583

对应于系统特征Y2, 同法可得

ε21=0.57531, ε22=0.57183, ε23=0.57806, ε24=0.5715, ε25=0.66331, ε26=0.66845.

于是得绝对关联矩阵

A= (εij) =[0.8150.80050.82660.79910.86600.85830.57530.57180.57810.57150.66330.6685].

2.2 求相对关联矩阵B

系统特征行为序列Yi (i=1, 2) 和相关因素行为序列Xj (j=1, 2, 3, 4, 5, 6) 的初值像为

Y1= (0, 0, 0, 0.1, 0.52) , Y2= (0, 0.12, 0.326, 2.179, 0.945) , X1= (0, 0.00079, 0.00128, 0.02868, 0.02218) , X2= (0, -0.001455, -0.01433, -0.01197, 0.01613) , X3= (0, -0.0002, 0.0054, 0.0326, 0.0479) , X4= (0, 0.0001, -0.0055, -0.0332, -0.0438) , X5= (0, 0.1, 0.15, 0.25, 0.35) , X6= (0, 0.1, 0.2, 0.25, 0.3) .

Yi (i=1, 2) 和Xj (j=1, 2, 3, 4, 5) 的始点零化像分别为

Y1´0= (0, 0, 0, 0.1266, 0.6582) , Y2´0= (0, 1.0909.2.9636, 19.8091, 8.5909) , X1´0= (0, 0.2182, 0.3536, 7.9227, 6.1271) , X2´0= (0, -0.445, -3.9454, -3.6606, 4.9327) , X3´0= (0, 0.001, 0.0267, 0.1613, 0.2370) , X4´0= (0, 0.0001, 0.0069, 0.0417, 0.0607) , X5´0= (0, 0.25, 0.375, 0.625, 0.75) , X6´0= (0, 0.25, 0.5, 0.625, 0.75) .

|Ys1|=|k=24yi´0 (k) +12yi0 (5) |; (i=1, 2) , |Xsj|=|k=24xj´0 (k) +12xj´0 (5) |; (j=1, 2, 3, 4, 5, 6) , rij=1+|Ysi|+|Xsj|1+|Ysi|+|Xsj|+|Xsj-Ysi|; (i=1, 2) ; (j=1, 2, 3, 4, 5, 6) ,

r11=0.5396, r12=0.5848, r13=0.9225, r14=0.8029, r15=0.7184, r16=0.7124, r21=0.7104, r22=0.5983, r23=0.5141, r24=0.5101, r25=0.5382, r26=0.5393.

因此, 相对关联矩阵为

B=[0.53960.58480.92250.80290.71840.71240.71040.59830.51410.51010.53820.5393]

2.3 求综合关联矩阵C

θ=0.5, 则

C=θA+ (1-θ) B= (θεij+ (1-θ) rij) = (ρij) =[0.67730.69270.87460.8010.79220.78540.64290.58510.54280.54080.60080.6039].

2.4 结果分析

从综合关联矩阵C看, 由于C中元素满足

j=16ρ1j=4.6232>j=16ρ2j=2.9435

所以Y1≥Y2, 故Y1为准优特征。

i=12ρi3=1.4174>i=12ρi5=1.393>i=12ρi6=1.3893>i=12ρi4=1.3418>i=12ρi1=1.3202>i=12ρi2=1.2778.

所以X3≥X5≥X6≥X4≥X1≥X2, 故X3是准优因素, X5次之, X4优于X1, X2最劣。

3 结 论

根据对综合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行为相关因素与系统协调运行特征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得出结论如下:

1) 能表征该区域综合运输系统整体协调运行状况的特征因素中, 运输系统与国民经济大系统协调发展相协调的程度比客货运弹性系数更具有说服力度。

2) 在各运输方式的行为因素中, 公路运输子系统的分担率对综合运输系统协调运行的影响最大, 公路运输网络的衔接度对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次之, 铁路运输子系统的贡献度对综合运输协调运行产生的影响最小。

3) 该区域由于地处内地, 地域偏僻, 经济欠发达, 未能形成完整的公路网络, 干支公路的线网框架十分明显, 网络密度不合理, 干支结合不当, 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这也是下一步该区域综合运输网络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生瑞, 严宝杰.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毛保华.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 1994, 12 (4) :48-53.

[3]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1.

[4]沈培钧.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J].综合评述, 2002 (9) :32-37.

[5]张国伍.交通运输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系统协调发展 篇9

由于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使其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也异常之复杂。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应主要从相互促进作用评价和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其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但有些方面很难进行量化研究, 因此使得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提出应用模糊积分的方法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

1.1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的选取

对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本质上是模糊的, 而且综合协调发展度本身包含着几个方面的要求, 即综合协调发展度是一个模糊的多维评价问题, 故可以用模糊积分进行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评价, 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具体来讲, 应该包括三方面基本要素, 9个主要子要素 (见图1) :

1.2 模糊积分评价方法

1.2.1 模糊测度与权

模糊积分是由日本学者菅野道夫 (Sugeno) 提出的, 因而又称为菅野积分。

设U是一个论域, 由U的所有子集为元素而构成的集称为U的幂集。记为P (U) 。

定义1:设 κ⊂P (U) , 若κ满足 (1) Ф;U∈κ (2) 当A, B∈κ时, A∩B∈κ;

(3) An∈κ, A1⊂A2⊂…⊂An, 且limAn∈κ, 则称κ为单调类。

定义2:设κ为单调类, 若映射g:κ→[0, 1]满足 (1) g, (Ф) =0, g (U) =1; (2) 如A, B∈κ, A⊂B, 则g (A) ≤g (B) ; (3) 如An∈κ, A1⊂A2⊂…⊂An, 且 , 有n→∞时, limg (An) , 则称g为模糊测度。

定义3:设κ为单调类, 映射 : gλ:κ→[0, 1]满足 (1) gλ (U) =1, 0≤gλ (A) ≤1; (2) 如果A∩B=Ф时, 有 gλ (A∪B) =gλ (A) +gλ (B) (-1<λ<∞) ; (3) 如An∈κ, Ar⊂A2⊂…⊂An, limgλ (An) 存在, 当n→∞且等于gλ (limAn) , 则称gλ为κ上的λ-模糊测度。

定义4:设g:κ→[0, 1]为模糊测度, h:U →[0, 1]为模糊集, A∈κ, 在普通集A上h关于g的模糊积分被定义为∫undefined式中, sup和inf分别为上确届和下确届;∧为取小运算符, ∨为取大运算符。式中的A′代表A的所有可能子集。

1.2.2 模糊积分与综合函数

设有限集合U={u1, u2, …un}且U上的函数h (ui) 有如下关系, 即h (u1) ≥h (u2) ≥…≥h (un)

设分布函数有如下关系, 即H (u1) ≤H (u2) ≤…≤H (un) =1

令gλ (Ui) =H (Ui) , 其中U={u1, u2, …ui}。定义: (1) g1= H (U1) ;undefined。对于任意子集U′=U, 有undefined。对于给定的有限集U={u1, u2, …ui}, 存在一个单调集列{u1}=U1⊂U2⊂…⊂Un=U, 从而可以相应地决定出一系列分布函数和gλ之值:H (u1) ≤H (u2) ≤…≤H (un) =1:gλ (U1) ≤gλ (U2) ≤…≤gλ (Un) =1.

由于gλ (Ui) (i=1, 2, …, n) 单调类, 由分布函数定出的gλ就是通常的模糊测度g (·) , 于是有可能用分布函数H去代替模糊测度g以计算模糊积分, 即

2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

在应用模糊积分进行实际评价时, 如果评价指标比较多, 我们可以把它们根据不同属性分成若干类, 每一个类别可视为上一层次的一个分系统, 则两个层次的模糊积分评价如下:

将评价指标分成P个类, 第k个类别就是上一层次的第k个分系统, k=1, 2, …, p。对于第k个分系统利用单层次模糊积分评价方法, 可得到待评价对象关于该分系统的评价值Ek (k=1, 2, …, p) 。将Ek (k=1, 2, …, p) 作为上一层次第k个分系统的评分值, 可得出评价对象的高一层次的模糊积分综合评价值。这样逐层评判, 最终得到评判对象的综合总评价。

我们将建立的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黑龙江省, 将黑龙江省1996—2005年的数据进行计算、汇总, 邀请25位专家各自独立地对综合协调发展度各层指标做出评分。向专家提供的数据有: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及结果、黑龙江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黑龙江省经济结构变动有关数据、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产出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数据等。这里以2005年综合协调发展度的计算为例。各专家根据提供的数据和对黑龙江省发展状况及全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加之各自对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认识, 分别给出评分, 我们将评分结果汇总到表1。这里, 我们用h (ui) 表示专家对给出指标的满意度, gi (λ=0) 表示专家对该指标的重视程度。

首先计算第2层次第1类指标评价值。根据计算步骤, 将h (ui)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即h (u1) >h (u2) >h (u3) 。

(1) h (u1) =0.89, h (u2) =0.71, h (u2) =0.70

(2) 当λ=0时, H (ui) =gi+H (ui) , 则H (ui) =g1=0.41

(3) 协调度T1为:

同样计算出T2=0.69, T3=0.78。

将第2层次计算出来的结果作为第1层次的评价值, 重复上述步骤得到最终的评价值为:

2005年综合协调发展度评判最终结果为0.71, 同样可以测算出1996—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52, 0.57, 0.68, 0.72, 0.73, 0.69, 0.71, 0.73, 0.75。根据综合协调发展度, 同时参见系统协调发展度与系统协调状况表可以判断系统的协调发展性。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处在基本不协调发展状态, 个别年份处在基本协调发展的下限, 说明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综合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如何改善黑龙江省未来的科技发展状况, 促进科技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对黑龙江省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 黑龙江省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建设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投资为主体, 金融和风险投资为支持,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引进外资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政府应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逐步提高全省财政性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引导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平台, 拓宽投融资渠道, 扩大黑龙江省改造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 完善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 为社会资金进入黑龙江省调整改造提供通道。

3.2 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 其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 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推动知识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不单是创新主体的汇集, 而且需要在合作的建立上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区域创新网络。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努力构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机制灵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3.3 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将黑龙江省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 乃至国内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组合, 实现资源共享。政府部门应从政策、资金和服务手段等方面着手,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 设立技术服务平台来为企业服务, 促进产学研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政府在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之间搭桥、服务、协调、指挥的职能, 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通过对各部门的协商、调节、沟通, 疏通环节, 从而使成果转化达到和谐统一, 有机配合, 形成合力。

3.4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

黑龙江省问题的实质是区域对技术的信息化转型和体制的市场化转型的环境不适应的结果, 问题的核心是区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下降, 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形态由于长时期科技投入不足, 表现技术结构层次较低, 生产效率较低,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速度慢, 创新机制不完善。而黑龙江省轻工业基础薄弱, 第三产业发展的质量较低, 选择轻工业和高级服务业作为新产业形态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因此, 黑龙江省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增强产业的创新力和带动力上, 不仅要建立新的产业形态, 也要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更新,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辽宁省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8 (5) :94-98.

[2]朱李鸣.试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 1994 (4) :1-5.

[3]吴伟强.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J].浙江学刊, 2007 (1) :184-187.

[4]张海燕, 刘晓农.加速推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科技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论坛, 2005 (4) :51.

[5]张凌, 刘井建.创新推进黑龙江省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12) :191-194.

[6]王嘉, 王进宇.加强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对策[J].科技与管理, 2006 (2) :97-99.

系统协调发展 篇10

3E系统, 即能源 (Energy) 、环境 (Environment) 与经济 (Economy) 系统, 3E系统的协调发展, 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 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区域的安全、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E系统中各个要素以及每两个要素之间并非孤立的, 而是一个相互关联, 互为矛盾的三元体系, 其中存在着大量多重特性、连锁复杂的作用关系, 对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忽视。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系统就会协调正常运行, 否则, 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3E系统的协调发展, 就是要实现能源的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 实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效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2 我国目前3E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但随之出现的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2013年以来, 全国多地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浙江省向来是“鱼米之乡”, 然而在2013年12月上旬, 中北部出现历史罕见重度霾, 空气长时间处于重度到严重污染。雾霾发生后, 杭州市做了应急预案, 建议在重度污染时候, 学生开始停课, 机动车开始单双号限行等。但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 不是治本之策。

2013年秋冬后, 浙江省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治理大气污染, 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2014年, 浙江省又频繁出现大面积严重雾霾。研究显示, 50年间浙江的雾霾天气数量增加了20余倍。杭州市2012年雾霾天气的天数156 d, 2013年达239 d, 2014年是154 d。

3 节能减排促进3E系统协调发展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 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 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战略问题;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摇篮。为了实现3E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实现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关键。

随着能源的逐渐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 能源有效利用、节能减排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目标, 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也在2013年5月的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他还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 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2013年9月, 习近平在那扎巴尔耶夫大学谈判环境保护问题时又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包含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 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指明了方向。

然而, 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 保护优先不是反对发展, 其核心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 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与推动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4 产业园区实施节能减排的3种模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经济的倡导, 世界各地的园区化发展势头迅猛。我国近些年的也出现了众多工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未来还必将不断拓展城市空间, 出现一些重要的新区, 有的将会成为重要的轻工、制造、服务等行业的的产业集群。

但中国多数园区内的蒸汽、热水等二次能源的利用却非常不合理, 各家单位分散供应, 能源利用率低下、管理混乱、安全隐患较多, 有的甚至使用落后的燃煤设施, 同时各企业烟囱林立也严重影响园区形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实现节能减排和园区美化, 本文提出了3种园区的二次能源的集中供给模式以供借鉴。

4.1 利用天然气或生物质能对园区的三联供模式

在我国的工业集聚地和产业园区内, 绝大部分企业如制药、纺织、造纸等会有熨烫蒸汽需求, 但各家企业蒸汽需求量均较小, 若各家分设蒸汽发生器, 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可以使用经济、环保、清洁的天然气及生物质能的综合能源给园区用户供应生产蒸汽、生活热水及空调制冷采暖, 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可打造一批整洁、有序、高效的生态工业园区。

4.1.1 技术路线

采用燃气蒸汽锅炉供应生产蒸汽、通过容积式热交换器供应生活热水、采用烟气余热回收及冷凝水回收提高热效率, 并通过蒸汽溴化锂机组及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空调制冷, 汽水换热系统提供空调采暖, 此类技术均已相当成熟, 在运行上已达到全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施后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约用地、减少用户的用能投资及维护成本、也便于实现科学管理及提高供热质量。

4.1.2 三联供系统总体方案

三联供系统共包括三部分:工业用户生产蒸汽供应系统、宿舍楼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厂房一层商铺空调制冷采暖系统。

(1) 蒸汽供应经由锅炉、蒸汽管道、减压阀、用户计量装置供至用户。

(2) 热水供应中自来水通过汽水换热器加热后, 供应至生活热水用户。

(3) 空调系统通过蒸汽溴化锂机组及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空调制冷, 汽水换热系统提供空调采暖。

由于生产用汽及空调用汽不直接使用蒸汽, 只使用其热量, 故降温后汽水混合物回收至开式水箱, 经由水泵压回锅炉房水箱, 经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加热后供给锅炉循环利用。

4.1.3 重庆中国轻纺服装城的三联供项目

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是巴南区城市空间未来重要的拓展新区, 麻柳—木洞功能区C标准分区 (木洞片区) 是其先期启动区域之一, 依托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迎龙朝天门市场等形成重庆东部重要的轻工、装备制造的产业集群, 且西部安全应急产业基地等重要功能平台也将纳入本区块。全区功能定位为重庆主城区二环地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西部安全产业基地、木洞轻纺城为产业核心, 发展五金、高端装备制造、轻工的城市产业片区。

木洞片区作为重庆主城区二环地区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医药基地、木洞轻纺城为产业核心, 发展生物医药、医药中间体、制剂、轻工的城市产业片区, 开发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企业的节能减排。

木洞片区内的重庆中国轻纺城区块占地共21.93 hm2, 建筑面积约68×104m2, 入驻服装生产企业约250家、面辅料供应商约50家、服装配套企业约20家、服装配送中心约10家;区块建筑共包括24幢5层生产用房及12幢13层的员工宿舍楼。员工宿舍楼位于区块北侧, 生产厂房采用工厂店形式。一层为展厅及商铺, 其上为生产及管理用房;区块内的供热需求分为3块:厂区生产用热需求、宿舍楼生活热水需求、厂房一层商店空调制冷采暖需求。

生产蒸汽需求主要为区块内轻纺企业熨烫蒸汽需求。重庆中国轻纺城区块目前已完成招商企业250家, 其中206家企业存在熨烫蒸汽需求。这些企业均为搬迁企业, 以前通过自建蒸汽发生器供热, 使用锅炉绝大部分为0.1蒸吨锅炉, 存在少量0.2~2蒸吨汽锅炉。206家企业中200家企业采用燃气锅炉, 6家企业采用电锅炉。

目前, 区政府加大力度, 利用三联供模式对该片区进行整改。采用蒸汽锅炉供应生产蒸汽、通过容积式热交换器供应生活热水、并通过蒸汽溴化锂机组及离心式冷水机组提供空调制冷, 汽水换热系统提供空调采暖, 溴化锂空调机房采用电与蒸汽双能源供应, 以电为主, 蒸汽主要为平衡蒸汽用户负荷。主要对区域范围内的工业用户供应生产蒸汽、员工宿舍供应生活热水以及对工厂一层的商铺提供空调制冷及采暖。经预测, 项目可行性强, 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 该三联供项目已进入实施中。

4.2 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式

目前, 尚有许多企业还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进行供电供热, 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经济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也不高。利用分布式能源, 可以实现对企业的电力、空调、蒸汽、卫生热水的“四位一体”化服务。

4.2.1 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式设想

利用天然气内燃发电机组发电, 其输出电力分别接入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上。发电机输出接入端负载要求全年基本稳定, 能使机组长期运行在75%工况以上, 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回收的余热基本与用热负荷匹配, 最大限度提高系统总热效率。

4.2.2 余热回收利用方案

发电机组排出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用于产出饱和蒸汽, 基本可以满足企业的蒸汽负荷需求, 多余的蒸汽利用现有已配置的蒸汽热交换器转换成卫生热水。

发电机组的缸套冷却水余热通过板式交换器产出温度为60℃的卫生热水。设置蓄热水箱, 以平衡峰、平、谷时段的卫生热水负荷。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劣势在于系统比较复杂, 占地面积较大。

4.3 利用生物质能的集中供热模式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集中供热项目为例, 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4.3.1 板桥镇热用户的供热现状

板桥镇地处浙江省临安市东南部, 位于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南畔, 紧靠青山湖科技城。板桥镇热用户以造纸、制鞋企业为主。从区域分布看, 分布较为分散, 主要集中板桥村、牌联村、桃源村、界联村。板桥镇现状热用户供热方式均为燃煤的分散锅炉供热。全镇目前在册的自备锅炉热用户31家, 锅炉34台, 总额定蒸发量为91.7 t/h。

板桥镇热用户以小锅炉为主, 蒸发量小于1 t/h (含1 t/h) 的锅炉6台, 约占总数的18%;2 t/h锅炉18台, 占53%;4 t/h锅炉5台, 占15%。5 t/h锅炉1台, 占3%;6 t/h锅炉3台, 占9%;8 t/h锅炉1台, 占3%。单台锅炉容量最大的为8 t/h, 仅1台, 最小的为0.4 t/h。热负荷平均总量为57 t/h, 热负荷最小时为47.8 t/h, 最大时为73.1 t/h。

4.3.2 集中供热改造的必要性

临安市板桥镇造纸企业供热主要问题: (1) 供热系统无统一规划, 各企业分散独立供热, 锅炉房布置零乱, 安全间距不足, 存在安全隐患; (2) 锅炉单台容量小, 热效率低, 供热效果差, 造成煤、电的极大浪费; (3) 燃煤锅炉房内的除尘设备落后、陈旧, 效率低, 烟囱数量多且高度低使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 (4) 大量的小锅炉房分散于镇区各个位置, 煤、灰渣增加环境污染。因此, 发展集中供热事业, 改变板桥镇供热设施的落后状态已经成为板桥镇建设刻不容缓、优先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4.3.3 项目建设的内容及规模

(1) 建设规模。项目拟建设供热站1座, 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治气;并铺设蒸汽管道及冷凝水回收管道若干公里, 拟为板桥镇11家造纸企业提供工业用水蒸气。

(2) 燃料及净化措施。合理利用竹粉这种生物质能源。燃烧拟使用混合燃料, 按竹粉∶煤=3∶7配比使用。板桥的竹资源丰富, 竹粉可由附近竹制品加工厂就近运入。竹粉热值约为标煤的50%, 辅助掺烧竹粉的焚烧过程中也产生大量高温烟气, 可节约一部分燃煤的使用, 以达到竹粉处置资源化的目的。为了保证竹粉焚烧的彻底性, 锅炉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 保证了空气和竹粉的充分混合, 即紊流度, 同时炉膛出口烟气含氧量保持在6%~8%。此外, 竹粉是由各种细小的颗粒形成的一种固状物体, 针对这一特点, 本焚烧炉将利用竹粉流化床结团燃烧的方式减少扬析损失, 保证竹粉焚烧炉的高效率。另外, 为保护环境, 在炉后增加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脱硫装置, 脱硫效率70%。

(3) 节能措施。作为集中供热工程, 本项目的总热效率为82.47%。需进一步采取如下节能措施:大功率电动机采用10 k V电压, 减少线网损失;所有的机电产品选用国家推荐采用的高效、节能型产品;一、二次风机、引风机电机采用变频调节;用除盐水冷却锅炉底渣, 回收热量;回收除氧器乏汽、锅炉排污水, 降低能耗;对所有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件, 如锅炉设备、汽轮机、除氧器、除氧水箱、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各级汽、水管道及其阀门附件、热风道等采用高效率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减少散热损失;用先进的控制系统, 控制调节燃烧工况, 提高锅炉效率, 减少燃料耗量;采用冷凝水回收装置, 回收热量及软化水, 节约燃料及水资源等系统的节能减排措施。

4.3.4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在项目实施后, 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用汽企业业主及受汽企业周边居民。通过财务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 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性, 投资回收快, 抗风险能力强, 企业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供热既能满足省、市相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要求, 又能保证板桥镇造纸企业发展的热力需求。同时节能减排, 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此外, 项目的实施对于板桥镇招商引资也具有积极意义, 为板桥镇居民提供部分就业保障, 为政府增加税收收入, 促进板桥镇经济,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 综合热效率可达82.47%, 高于国家相关要求。全厂年节约标煤量为8 603.88 t, 节能效果显著。可见, 该项目不仅能给企业提供稳定、可靠、高品位的热源, 而且合理地利用镇区有效空间, 美化镇区,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摘要:3E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繁荣及和谐。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雾霾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合理、有效利用能源, 实现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3E系统, 然后对我国目前3E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进而论证了节能减排可以促进3E系统的协调发展, 最后提出了对产业园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3种模式。

关键词:3E系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世国.福建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 (3E) 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2]冶伟峰.甘肃省经济一能源一环境 (3E) 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3]Li Fei, Suocheng Dong, Li Xueet al.Energy consumption-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China[J].Energy Policy, 2011, 39 (2) :568-574.

[4]成汉高.给秸秆找出路[J].生态农业, 2013 (2) :3-5.

[5]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 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组.首届生物质能供热高峰论坛会议材料三——中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发展研究.2013年2月再版.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探讨 篇11

摘 要:辽宁省在200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基础上,2008年上升了,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结构;资源;节能减排

辽宁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节能减排准入门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在2007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的基础上,2008年上半年,辽宁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2%,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辽宁两大污染指标明显下降。经国家环境保护部审定,辽宁上半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为30.29万吨,同比下降4.02 %;下降比例位于全国第四;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为54.74万吨,同比下降4.91%,下降比例位于全国第七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1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落后产能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2007年,辽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节能减排动真碰硬。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对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经济效益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分期分批加快淘汰。开展了淘汰落后产能专项整治行动,坚决关停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小火电、小水泥、小造纸等小企业。并率先从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41%的造纸行业“开刀”,启动了全省造纸、印染,糖醛行业整治工作,对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整治,省环保部门从2008年3月份开始集中对全省造纸企业进行全面整治,仅用两个月时间,全省417家造纸企业就全部停产,其中225家小造纸企业被关闭。并依法关闭小火电机组50万千瓦,关停小钢铁452家,小水泥30家,小碳素17家。

2007年12月29日开展的“污染减排——辽宁连爆行动”,对大连、抚顺等4个城市污染严重的水泥和电力企业实施了爆破关停和脱硫工程启动。这既是2007年辽宁污染减排工作的良好收尾,也拉开了 2008年全省污染减排工作强势推进的序幕。此前,辽宁省对阜新发电厂、铁岭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五家电厂的9台小机组予以关停,总装机容量57,2万千瓦。

2007年,辽宁淘汰落后产能累计降低能源消耗100万吨标准煤。这一成绩是在全省淘汰280.8万吨立窑水泥、40万吨焦炭、2.4万吨电石、1万吨铁合金、5.5万吨造纸以及10万千瓦以下发电机组共54.7万千瓦装机容量等落后产能后取得的。淘汰后产能取得了既节能又减排的双重效果,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又排出了新的淘汰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50万千瓦,淘汰水泥产能193万吨,焦炭产能40万吨、造纸产能2万吨。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全省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30万吨,预计到年底全省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计划。

2 坚决关闭污染企业

2007年,辽宁省加大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关闭大气污染企业699家,减排二氧化硫4.9万吨。仅关闭101家小型轧钢厂、铸钢厂一项,就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吨。在沈阳、大连、抚顺等城市,开展了优化城市产业行动计划,实施了重点工业企业整体搬迁改造等重大工程。目前,全省已对700多家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审核,已建成冶金、电力、选矿等行业废水零排放企业50多家。2006年以来辽宁开工建设了60多个老污染源治理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2万多吨。2007年,沈阳在大气污染物减排方面已有4家热电企业实施了脱硫除尘治理改造,淘汰了沈阳汽车齿轮厂、辽宁工源水泥厂等70家落后产能企业。到2008年底,沈阳市要对56家污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到2009年,沈阳所有的重污染企业都要搬离城区;2007年,大连37家落后水泥厂全部被关闭拆除,这些水泥厂大都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涉及北三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和金州区、旅顺口区、甘井子区37家水泥企业的58座机立窑和9座旋窑,总产能500多万吨/年。

针对二氧化硫这一减排重点,辽宁省提出,所有烯煤机组和烧结机组,两年内要全部建成脱硫设施,为此,4月17日,省政府还下达了辽宁历史上第一个限期治理令,并直接送达87家重点企业,限定这些企业2009年年底前必须完成全部脱硫治理项目。有力地推进了减排的顺利进行。

3 全面整治区域环境

进一步加大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的整治力度。2007年完成170多项重点污染减排工程,分别形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7万多吨和2万多吨。2005年以来,辽宁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到2007年底,累计建成48座,形成了422.4万吨的日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率为50%,建成污水处理厂运行率保持在70%以上。

省政府决定今明两年在全省新建99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新增日处理能力453。6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6.1%,县城将达到92%。今明两年的建设任务,将超过过去12年的总和。实施专项行动,强势推进管理减排。辽宁针对日常环境管理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坚持抓大不放小、重点突破,不手软、不护短,抓重点、出重拳。

2007年,辽宁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环境违法专项整治行动:第一次是针对连续3个季度超标排放废水的32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开展的整治行动,目前已有15家实现达标排放,7家由当地政府予以关闭,3家企业正在实施搬迁改造,其他正在积极整治之中。第二次是以辽阳县为重点的全省小钢铁等小污染企业集中整治行动,对辽阳县实施了全省第一个区域限批,此次行动全省共取缔452家小企业,辽阳县取缔103家。第三次是针对部分开发区对总体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低、超排偷排问题严重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对抚顺经济开发区和盘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区域限批,对沈阳化工园区、锦州汤河子工业区等8个开发区(工业园区)采取限期整改、挂牌督办。

4 健全多项保障制度

4.1 纳入考核体系。

辽宁将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和污染物减排作为指标,纳入到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分析评价和提拔任用的考核体系中,并建立了责任制和问责制。2007年,进一步强化考核力度,提高了节能减排指标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等次和权重,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4.2 实行能耗准入。

为杜绝“边发展边污染”的局面,提升产业水平,辽宁实施了能耗准入制度,严格各项环保审批,制定《辽宁省产业能效指导目录》,作为激励机制,强制性“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一年间,共否决了142个项目,缓批项目21个,关停了52家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对完成当期节能减排目标的贡献率达16%。严格项目环保审批,控制排污增量。辽宁下达了《关于严格控制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强化污染减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把总量确认作为项目环保审批的前置条件,凡未明确总量替代方案、未取得总量确认意见的,坚决不予审批新建排污项目。《改建、扩建项目。以环评为抓手,促进“以新带老” 治理污染,确保“增产减污”;严格控制水泥、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新上项目。2007年以来,辽宁省对170个新建大项目进行总量确认,有效控制了新增污染物排放量。

4.3 设立节能警察。

为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辽宁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专业化 “节能警察”队伍,建立节能监察机构,对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机构的用能行为进行监察。目前,辽宁已有省节能监察中心,沈阳、鞍山等7个市也相继完成了节能监察机构的组建,建立了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节能警察”队伍。在规范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能源审计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监察督导作用。

4.4 建立激励机制。

系统协调发展 篇12

一、实现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要从根本上实现战略性的经济结构调整, 必须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3个方面入手, 从实际出发, 分别实施。

农业上首先要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优质专用品种和非粮种植业的比重, 其次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提高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的比重, 第三要调整农村牧区产业结构, 提高非农产业比重。通过调整, 增强农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工业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区资源和区位优势, 建立符合区情的工业体系。工业不仅是第二产业的主体, 而且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具有促进和带动作用。抓工业经济, 重点是抓好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 应立足高起点、深加工、精加工, 重点发展以毛绒纺织、皮革、食品、医药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业, 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 以钢铁为主的冶金工业, 以重型汽车为主的机械电子工业四大支柱产业, 以及石油工业、建材工业和森林工业三大优势产业。努力形成传统产业更强, 支柱产业更大, 优势产业更优, 高新技术产业更尖的产业发展格局,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及其加工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以此带动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依靠科技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要使科技创新成为内蒙古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为桥梁, 以政府引导与政策激励为保障, 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此外, 有选择地发展如稀土、特色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以此提升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产业上, 在当前主要工农产品进入买方市场的情况下, 服务业总体上仍是供给短缺的部门。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改革为突破口, 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力争使服务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二、实现循环经济的科学运行

循环经济起源于工业经济, 其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 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利用, 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从系统的观点来看, 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 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模式, 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因此, 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而战略规划、法规强制、政策保障、利益驱动、技术创新、公众参与是必要前提。要优先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各项规划, 明确目标和战略重点, 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在全社会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 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作为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内蒙古区域辽阔, 既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也是连接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中间纽带。因此, 依循环经济为理念, 借西部大开发东风, 搞好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既是历史的责任, 又是时代发展的机遇。

三、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

在信息社会中所有利益相关方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对社会的管理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完全由政府管制的大政府、全能政府的模式, 而必须更多地应用市场和经济手段, 尤其可以通过伙伴关系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在管理中主要是起“导航”和“掌舵”的作用, 协调、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所以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自律、高效的管理体制。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 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极为重要。要不断完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 按照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不决策, 没有两个以上的比较方案不决策, 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不决策”。不断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 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 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完善重大事项的报告制度、问责制度、评估制度和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 及时纠正违法或不适当的决策。

因此对政府而言, 一个负责任、讲信用、有效率、透明的政府, 及其提供的良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完整的政策体系除了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和相应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外, 必须保证政策法律的执行、监督和优化实施。

四、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可持续发展系统学研究方向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解析为五大支持系统能力, 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能力、发展支持系统能力、环境支持系统能力、社会支持系统能力和智力支持系统能力。对此, 建议内蒙古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 提高农业投入水平, 增强生存支持系统能力

生存支持系统又称基础支持系统,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平均的资源和质量对该空间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生存支持系统反映了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它以供应人口并保证其生理延续为标识。生存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内蒙古是农业大省, 但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 农业的丰欠还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 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所以必须加大农业投入水平, 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 从根本上解决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二)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 提高区域发展质量

发展支持系统又称动力支持系统,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本可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能力。发展支持系统反映了区域的发展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能力在不危及其他子系统的前提下, 应与人的进一步需求同步提升和增长。

(三)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增强环境支撑能力

环境支持系统反映了环境的缓冲能力, 人类对区域的开发、人类对资源的利用、人类的经济增长、人类对废物的处理等, 均应维持在环境允许的容量内。2005年, 内蒙古环境支持系统总指数为39.77, 居全国第28位, 说明内蒙古环境支持系统很弱。环境支持系统的主要衡量指标是区域环境水平、区域生态水平和区域抗逆水平。影响内蒙古第一系统的最主要因素是区域生态水平, 其区域生态水平指数只有41.28, 居全国第26位, 说明内蒙古的区域生态水平很不平衡, 必将影响全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分不开的, 如果一味地追求发展而不顾环境保护, 就必然会受到环境的惩罚。

(四) 树立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

社会支持系统反映社会的稳定能力。社会的公平、进步和安全、有序是社会稳定能力的集中体现, 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大表现。2005年, 内蒙古社会支持系统总指数为47.70, 居全国第16位, 说明内蒙古社会支持系统一般。社会支持系统的衡量指标是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安全水平和社会进步动力, 这几方面内蒙古都处于中等水平。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治安环境, 并要有充分的社会发展动力, 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此, 我们必须在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 树立科学发展观。如前所述, 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内蒙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 引入信息化战略, 推进科技创新

智力支持系统又称制度支持系统, 反映了管理的调控能力, 它要求人的认识能力、人的判断能力、人的决策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总体发展水平, 即人的智力开发和对于“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驾驭能力要适应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要求。内蒙古2005年的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32.46, 居全国第25位, 说明内蒙古的智力支持系统较弱。智力支持系统的具体衡量指标是区域教育能力、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管理能力。从区域教育能力、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管理能力等方面看, 内蒙古都不具备优势, 所以要使科技创新成为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就得引入信息化战略, 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为桥梁, 以政府引导与政策激励为保障, 以产业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

摘要:本文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理论基础, 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政府职能, 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政策;提升内蒙古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等5个方面论述了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上一篇:先天性疾病下一篇:人才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