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与发展(精选12篇)
协调与发展 篇1
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它以直接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把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之一。天津滨海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功能定位将在未来一段时期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天津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新的课题。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内各行政区或功能区之间的技能人才配置不均衡,与发展需要仍存在较大差距。至2006年末,主要功能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从业人员占滨海新区从业人员的近一半,其中高素质技能人才占55.8%,而天津港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只有13%;滨海新区隶属的其它行政区的技能人才结构与全市情况基本相似,大专学历人才存量偏低。基于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这种技能人才结构造成了提升新区经济结构、推行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瓶颈”,需要尽快调整、改善。
天津的高职教育体系和结构分析
1. 高职教育的现状
目前,滨海新区共有5所高职学院,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5624人。显然,滨海新区的高职教育资源偏少,不足以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与滨海新区尽快实现中心区域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共同支撑新区的开发开放对人才的需求。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重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近年来,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高职教育,无论是教育规模和水平,还是就业质量,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天津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26所,其中有1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层次的学院、5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4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师培训基地。高职毕业生总数到2006年已达到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6.1%,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年增加14%,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为94%以上。
2. 职业培养体系的建立
天津市秉承大职业教育观,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使职业培训与单纯的学历教育实现了功能互补与融通,为职教改革、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职业培训体系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公共实训鉴定基地。2004年围绕天津市六大支柱产业,投资建设了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的公益性、市场化的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二是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市劳动保障部门为了指导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到滨海新区就业,针对他们缺乏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差的弱点,着手建立了青年就业见习基地。三是实施技术工人蓝领双证工程。让有技能无学历或有学历无技能的职工,通过岗位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四是实施新生劳动力双证工程。将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由各类职业院校扩大到普通高校,实现全覆盖,毕业生的双证率达到40%,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在宏观上,高职教育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培养应用的技能领域领军人才的教育机构,本科与专科的比例过小,不利于专科学生继续深造,阻碍了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与基础教育缺乏联系,导致中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茫然,对职业教育仍有偏见,职教生源难以保障。
在微观上,高职院校对就业市场的调研不够深入,学校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专业设置不能很好地与本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衔接,因而人才市场仍存在需求错位现象;课程设置缺乏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不能体现地方性、行业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性,教材没有新意,培养的学生缺乏职场竞争力;师资队伍建设与高职教育的发展不协调,教师的实践经验欠缺和动手能力不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僵化,重形式不重实效,职业道德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结果既影响了社会生产率,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态度。
天津高职教育与滨海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要实现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达到规划的目标,必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天津市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高职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提供中级及以上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因而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市场短缺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显著作用。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做到:
1.完善职业教育规划
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调整职业教育规划的目标,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协调。在加快高职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质量和内涵的提升。
2. 深入调研论证,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的需要进行新建或调整。专业设置要根据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情况适时开设新专业;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应建立在行业与技术领域职业分析和所需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
3. 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切实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在继续加强对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和办学模式探索的同时,教育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避免创新的形式化或异化。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要重视人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教育。
4. 继续强化职业培训基地的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正处在快速转型阶段,产业的技术水平正在快速提高,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的技术层次提升,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明显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滨海新区现有的从业者有一部分是外来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其中文盲、半文盲占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7%,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他们的职业技能平均水平为初级,未接受过任何培训的从业者占约70%。对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把适合传统密集型产业的一般劳动力资源优势,加速培养成适应现代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知识与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为提升经济结构创造充足的人力资源。有现有的区域经济背景下,滨海新区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更大作为。
5. 进一步推进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滨海新区已建或正在筹建的各种工业园区近50个。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园区建设,职业教育应整合、优化区域或行业之间的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布局和结构,扩大教育规模,构筑人才高地,相应建设若干个职业教育园区,如滨海国际职教园区和津南区职教园区。现有的优势是,天津市已被列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把天津市建成全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于天津环渤海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此外,塘沽区也被列入天津市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重建工程已经启动,完全可以借势把职业教育园区这一项目做大做强,不仅为天津培养人才,而且为环渤海、为京津冀都市圈、为西部地区,进而为国家职业教育创造出一个典型。
协调与发展 篇2
建设和谐城市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目标与动力,当代中国正进入一个以经济发展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存为重要特征的关键时期,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设好和谐城市。
一、和谐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所谓“和谐”,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协调,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核心问题。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自然环境和公共设施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四个大的组成部分。和谐城市,是指城市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整个城市处在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其具体构成要素如下:
1.发达的经济水平是和谐城市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石,经济落后就会导致生活资料匮乏,人们就会为了争取生活资料进行斗争,社会则会因此动荡不安,更无法奢谈和谐。另外,要消灭贫困、增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增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环保水平等都需要城市以雄厚的资金加以支撑,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和谐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与优美的环境是和谐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活资料、生产材料的源泉和经济布局的场所,对城市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要合理利用能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这三大核心资源。而城市环境既是影响招商引资策略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指标,要实现经济活动主体与环境相适应、与环境的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以生态魅力城市为目标,建设生态城市。
3.公平的社会秩序及发达的精神文明是和谐城市的内涵
精神文明和社会秩序是衡量社会制度、系统、社会活动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尺度。社会公正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虽然我国近些年在人民的基本权利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先天禀赋、政策倾斜、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城市居民在发展机会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精神文明的不够发达也困扰着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城市的和谐。
二、我国城市中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呈现的超常规速度使城市的膨胀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脱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等问题汇聚成“城市危机”,严重影响城市的和谐。主要表现如下:
1.城市内部之间差距拉大
在城市内部居住空间的分异尤为明显,贫富差距加大:重主要街区形象工程,轻街巷角落地区建设;重高档豪华建设,轻基层服务设施;三甲高级医院全部集中在城区中间,社区医院寥寥无几,社区卫生体系不健全;高档房闲置,低廉租房却无着落,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或建设严重滞后等等不和谐因素广泛存在。
2.环境恶化,各种污染日益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让我国城市在环境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全国很多城市供水不足,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饮用水源中包含大量污染物;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空气污染引起大量的呼吸道疾病,烟尘、光化学烟雾、细小颗粒物等,经过一系列作用和反应,形成复合型污染;城市中心噪声扰民。
3.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和谐的隐患
目前,我国城市的弱势群体主要是下岗职工群体和进城的农民工群体,城市的下岗职工一般年龄偏大,学历低,缺乏适应新工作的技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生活。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利和社会保障,由于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诱发社会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4.城市规划和管理缺乏透明性和公众的参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城市征地拆迁、城区扩张以及人口管理等工作力度也在加大。有些城市规划屈从于开发商的利益,打着建设需要的旗号,动用国家权力强制拆迁;决策过程暗箱操作,不能很好协调政府及各行业各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行为不和谐,对同一事项不同部门重复规划,造成混乱。
三、和谐城市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不是独善其身,没有城市的协调发展,就没有区域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某些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在区域和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争夺资金、人才、资源;在流域内污染治理上互相推诿;在产业布局上恶性竞争,造成工业布点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雷同、重复建设,形成不了规模经济,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所以,必须从区域的视角出发,从整体上统筹区域资源,化解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内部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协调、资源分配、环境承载的合理布局,要进一步确定城市本身在区域内部的定位,建设好区际城市关系,与周边城市搞好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追求区域和谐。
四、构建和谐城市的建议
1.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决定了城市和谐的物质平台,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水平,只有工业强大,经济总量才能有质的提高,城市和谐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要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全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具有资源和传统优势、拥有区域发展特色的产业,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力量;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力度,通过追加注入推动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按照城市工业发展布局,在重点区域推进产业集中发展,着力培育具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2.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城市发展体现在微观上,是要保证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发展必须解决好居民安居、就业、就医、就学等问题。要加强就业体系建设,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体系,努力使就业和发展相协调;建设城市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着手建立城乡大病救治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子女就学问题,加快建设城市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配套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城市困难群众和低收入群众的政策扶助力度,要扩大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比重。
3.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同时建立先进的城市文化
加强城市制度建设,积极妥善地协调好各方面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据宏观综合指标考核,尽量对资源的分配实现整体社会公平。利益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社会公平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激发起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关注城市文化导向的正确性文化的包容性,先进的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和谐相处、共融共生。要挖掘地区文化的精髓,融合创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精神,重视城市精神塑造、加大城市文明建设,还应大力宣传诚信理念,创造一个普遍诚信的社会环境。
4.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体系的建设,管理透明化、民主化
在管理城市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城市的居民当作城市的主人。在制定政策、作出决策、采取措施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体现民意。
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加大力度打造服务型政府、创业型政府、学习型政府等政府新形象。加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城市管理者和居住者一同建设城市家园的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城市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5.长远规划,统筹发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和谐发展之路
和谐的城市规划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远近兼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认真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积极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城市是一个兼具自然特征和人工特征的复合生态系统,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循环的观念,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探索将城市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城市发展的评估体系,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互平衡的关系。
五、小结
建设和谐城市就要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紧紧围绕五个统筹,用综合的思维,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着眼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利益关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创建为人民大众的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各种利益、各种要素关系的和谐共生。
要以人为本,将宏观上发展经济与微观上注重民生有机结合,只有两者相统一,才能实现建设和谐城市的目标。既要调动一切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保证人民享有城市发展成果,确保人民利益,才能促进城市和谐,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强.发展是建设和谐城市的根本途径[J].政工研究动态,.
[2]顾文选,孙玉文.构建和谐城市是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J].城市发展研究,,(3).
[3]李宗植.构建和谐城市要反思城市化的历史经验[J].经济经纬,2005,(6).
[4]史仕羽,张利宏.关于构建和谐城市形象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谷明利,柴访.和谐规划,和谐城市[J].商业经济,,(5).
[6]韩瑞英.加快和谐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J].攀登,2006,(6).
劳资利益平衡与经济协调发展 篇3
劳资关系本身是非常不平衡的一种关系。劳动立法背后是劳动关系的平衡,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需要寻找新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规范机制,建立有效的法律运行机制。劳动关系是一个整体系统工程,《劳动合同法》不是独立的,而是奠定劳动关系起点的法律制度,与下一步要研究制定的就业促进、劳动标准、集体合同谈判、劳动争议处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密切关联。由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合同背后隐含着人身属性,在劳动交换的后期过程中合同所规定的劳动关系会变成一种很强的纵向人身隶属关系。因此,劳动关系不能完全视为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纯粹等价有偿交换的民事关系,社会公共部门的介入合情合理。
所有这些法律规范的制定,简单到一句话就是:只要规定合理了,劳资关系就稳定了。劳资关系的主体是投资方和劳动者,社会经济组织由这两大要素构成,一个是资本,没人投资就没有劳动关系;一个是劳动,没有劳动者加入也没有企业的运营。这两个方面分别以货币和劳动力及知识产权来投入到生产过程。企业发展要如何平衡两者的利益关系,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法规合理性的讨论就聚焦在劳资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上。通过市场的手段、法律的手段,当然还包括其他的像劳资协商这种机制,找到劳资关系中最大的利益契合点,经济发展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保障。
苏海南:劳动报酬权益与劳资利益分享
中国劳动关系总体现状是劳弱资强,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劳动就业权益、报酬权益、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险权益四个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低端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另一个是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一定的法律管理真空。
目前反映最突出的是劳动报酬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或克扣。劳科院的调查显示拖欠克扣工资的平均比例为16%,加班工资不能全额发放或部分领不到的约占49%;二是工资水平增长速度缓慢,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显示,800块钱以下的工资水平占到总数的将近72%。劳动工资研究所分析显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分配比率,也就是人工成本除以劳动增加值,由1998年的48.5%降到了2003年的36.23%,年均下降了2.5%。这种现状不仅明显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使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直接造成了“民工荒”现象,而且不利于启动内需,容易给国际贸易摩擦提供口实。
针对劳资关系存在的资强劳弱、部分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状,需要建立解决拖欠克扣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通过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供企业参考的行业劳动定额标准,促使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
黎建飞:劳动立法当然要保护劳动者利益
要解决劳资利益的失衡问题,首先要厘清法律在平衡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人类平衡自身利益时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自身的力量与资源来获得,另一个是当自身力量不够强大时,通过社会制定法律来帮助实现。因此,法律天然不等于“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法律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平衡器,法律就是一种公平,法律的本质是关注弱者,法律要通过确立规则来帮助弱者获得在社会中的平衡,是以限制强者的权利弥补弱者的不足而滋生于社会的。具体到劳动关系领域,劳动法的使命就是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工具而存在,使本不平衡的勞动者利益不致过度受损。
我们现阶段的劳动立法,至少从招聘解聘、制定劳动标准、履行劳动安全与卫生标准这三方面合理保障了劳动者利益。在招聘与解雇方面对企业和员工的不同规定就是根据现实中不平等的劳资关系来制定的。因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造成双方不平等的谈判地位,如果在这两者之间,法律仍给资方平等的解释权,将会产生动口不平等的后果。同样,在制定劳动标准、履行劳动安全与卫生标准方面,也必须体现法律本身肩负的使命。否则,劳动者由于过度劳动而造成的身体损害将无从得到保护。世界文明进步的经验表明,劳动立法将不断趋于完善以维护劳动者权益,最终促进整体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董保华:劳动立法不应造成新的失衡
目前对建立新型劳资关系缺乏共识,争论的核心是立法平衡点的选择。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立法的平衡点基本适当。宏观上规定最低工资,实现底线控制;中观层面通过集体协商调整权利义务关系;微观上用劳动合同调整个别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完全改变了这种稳定平衡的法律调整模式。
新的《劳动合同法》通过提高劳动基准,在宏观层次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这种立法思路造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平衡点失当,对企业实行宽进严出:《劳动合同法》对招聘机制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严格限制解聘员工对解聘机制造成的巨大冲击,形成了一种“难以解除合同的解雇制度”;对员工实行宽进宽出:员工离职择业违约成本极低,用人单位留人的措施基本上丧失法律效力;劳动管理溶入员工主导:将企业规章制度的制订程序改造成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共决程序,绩效管理将变成一种“无改进的绩效管理机制”;对劳动关系实行行政干预:强化了劳动合同法的公法性质,以劳动监察而不是劳动仲裁作为执法的主要手段,企业人事管理的方方面面均被纳入了劳动行政机关的视野,一定程度上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为一种劳动行政管理。
这种立法思路将导致两个结果:在中观层次加强行政干预,消灭了集体谈判留下的协商空间;在微观层次上取消了企业劳动管理。劳动管理中出现的“被动招用的招聘制度”、“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留人制度”、“难以进行合同解除的解聘制度”、“无法改进的绩效管理制度”以及“非企业主导的规章制度”使得劳动基准不仅成为一种底线控制甚至也成为高线控制,大量的强制标准借助行政管制的力量,伸入企业的管理空间,使用人单位的管理空间大大压缩,使劳动关系调整出现刚性化特点,将带来劳资关系新的失衡,
我国现阶段最大的问题不是法律规范对劳动者缺乏保护,而是执法不力,需要完善执法程序而非改变现有的法律调整模式。只有实行低标准、广覆盖、严执法,才能找到一个劳动者、企业、行政部门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陶文忠:分享劳动管理权是劳资关系的合理格局
中国劳动关系现状是劳动力由市场供求调节而集体谈判体制基本没有确立,《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益很多时候被违反或故意规避了。在这种背景下,《劳动合同法》被急迫地催生出来,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规制措施。有人理解为这是以提高
劳动基准的办法剥夺企业管理权限,破坏了原有的劳资利益平衡,这种论断其实建立在对劳动标准的质疑上。今天来看,《劳动法》以低工资和低保障为代价分享就业机会的目的还是现实了,孤立地看,现在某项标准可能会提高,但劳动者的实际所得或企业的实际付出水平并不高。《劳动合同立法》正是要强化整个劳动关系管理过程中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尤其是强化雇主法律责任,达到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目的。
现在,整个劳动关系管理过程都处在劳动者的法定权益与管理权的智慧博弈之中,多数情形下,管理权可以昂然前行而无须顾及《劳动法》的一些原则规定。《劳动合同法》选择了将《劳动法》中的原则具体化,随即触及到劳动管理权问题。自从有了以国家公权力介入的劳动立法,事实上就开始了对劳动管理权的分享。《劳动合同法》规定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经过劳资双方共决方能生效,这一点比现行法律的规定更加谨慎而绝无扩大。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中,这种规定已经扩大为劳资集体谈判的主要内容,并以劳资委员会等多种形式体现。分享之典范有德日等国的企业制度,毫无分享则如今日的某些“血汗工厂”。现在需要讨论的就是劳动管理权要分享什么、分享多少、如何分享?不可否认,《劳动合同法》中类似的技术问题可以讨论,也有一些诸如给劳资自治留下空间的问题有待全面考察,但并不影响这部法律对未来中国劳动关系格局的基本定位。
冯同庆:《劳动合同法》应解决权利规范问题
《劳动合同法》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引发了热烈讨论,包括企业界、劳动界、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目前表现出来的有两种倾向,一种主张立法要保护劳动者权益,另一方强调如果过于考虑这方面权益就会丧失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两个立法宗旨明显不同却有着共同的立法取向,即立法是来进行利益规范的。
劳动合同实行中存在的问题,从现象看是利益问题,在立法看是权利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劳动管理从计划和行政方式向市场和合同方式转变,往往产生企业内部自行调节失范的问题,大多表现在利益之争,导致劳动者利益受损。因此,现在的问题在于对劳动者与企业自行调节利益没有信心。
现在《劳动合同法》立法需要解决的不应是利益规范问题,而是权利规范问题。利益规范问题是企业内部具体的利益分割、分配的问题,应当由劳动者与企业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自行调节。而权利规范是使劳动者与企业自行调节上述利益时有能够适用并得以施行的规定,这才是立法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立法应该提供长时段可以适用的规范,而不是短期的权宜安排。长期适用的规范比如像权利规范,为实现劳动者与企业双向的沟通、让步、合作提供了规定和依据,从而有效协调劳动者权益与劳动力成本之间的矛盾。政府的介入方式应当趋向于增加权利規范方面的引导、制约、限制、惩戒等措施,减少行政式的干预,我们应该对权利规范的效果有信心。
郑功成:健全劳资关系与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经济结构多元化使劳资关系事实上成了我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劳资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全世界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深刻影响。改革开放初期,在劳动力资源过剩而资本极度短缺下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吸引资本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日渐形成了资本所有者投资回报偏高而劳动所得偏低的利益格局,这种资本单赢的失衡格局正损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应将劳工成本低当成一个国家的所谓竞争优势,世界上真正有竞争力的国家都是劳工成本高的国家。逻辑很简单:劳动成本高的背后是人力资本投资高,人力资本投资高必然带来劳动者素质高,带来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高才会国际竞争力强。所谓劳工成本低是一种短视的伪优势而己,它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也不具有长期竞争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更新发展思维,就是适度提高劳工成本,同时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我们的产品才会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现阶段我们国家已经不再需要低劳工成本——低素质劳动者——低技术含量产品廉价产品竞争的低层次发展模式,而是提高劳工成本——高劳动者素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一种良性发展模式。如能实现这样的转换,就不仅能够规避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能够赢得长久的发展机会。
现在有必要尽快通过有效的法制与政策措施来化解现阶段已经出现的以损害劳动者正当权益为标志的社会风险,促使劳资关系由失衡逐渐走向平衡,不应当将《劳动合同法》误解成偏袒劳动者的一部法律,法律追求的公正与平等,劳动合同法也不应当例外。在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同时,公平地保护雇主或用人单位的正当权益,促进劳资合作,消除劳资对抗,实现劳资双赢,这才最符合国家发展的利益。
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要求我们更加突出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实现理性、健康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新时期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对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性障碍继续深化改革,而且也包括对过去已经形成的不良路径进行再思考、再改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即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对劳动者权益的合理保护。
解决劳资利益失衡问题面临着劳力与资本供求关系、地区与城乡发展差距等压力,许多政策措施调整面临重大阻力,其中的关键恐怕还是人们已经形成的重资本轻劳工的思维定势与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新的执政理念的漠视。不能把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正当权益对立起来,在劳资利益关系失衡的现实背景下,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侵害劳动者正当权益的借口,应当以劳资双赢为目标,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跨上真正意义上的强国之路。
王向前:保护劳动利益以实现积累和消费的平衡
劳资关系并不是一种利益完全对立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既有利益冲突也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往往也会增进资方的利益,增进经济的活力。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形成了一种严重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启动内需,以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二者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但是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没有相应的消费,投资不仅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反而会浪费社会资源。
一般来说,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基本措施是增强居民的收入。居民的主要收入是劳动收入,而劳动者收入的增加不仅受经济增长速度的制约,也受分配方式的影响。
劳动法平衡劳资利益的核心制度是集体合同制度,集体谈判不仅是一种调整劳动关系。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也是一种“工资分配方式”。集体谈判能促使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分配形成合适的比例,使积累和消费保持合适的比例,从而避免“生产相对过剩”。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时,颁布过一项重要的劳工立法,即《国家劳工关系法》,颁布该法的目的就是加强工会组织的力量,推动集体谈判,通过签订集体合同来改善劳工待遇,提高劳工的购买力,以促使经济复苏。可见,集体合同制度确有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篇4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自身领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发展之外, 还有经济系统与经济外部系统的平衡发展。本来社会发展也就是社会整体发展, 内在蕴含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发展等多重组成部分, 是一个大集合概念。事实上社会发展常表现为独立成分。我国从“一五”到“五五”期间所制定的国家五年规划均称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从“六五”后改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它既表明我国政府对社会发展日益重视, 同时也表明社会发展应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一个专门概念, 既可特指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亦可泛指经济活动以外一切方面的社会进步。二者协调面涵盖了保护资源、发展教育、控制人口、社会保障、民主维护、缩减贫困、卫生保健等许多领域, 其宽泛的内容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展、与生产相关的生活条件及自然环境的综合发展等方面。
二、辨证的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重要保障。此外, 既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决定性因素, 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致力于经济发展;还要看经济发展固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还有政治、文化、人等方面的尺度。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随时注意协调经济同政治、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否则经济的发展就可能会受到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既在社会发展中占首要位置, 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的其他部分输入能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 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中, 社会因素已占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发展的非动力因素。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文明等社会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有人这样形容:“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 是一个民族看不见的脑袋, 文明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形”, 那么, 社会发展, 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则是“神”, 只有“形神兼备”, 才是真正的发展, 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具体来说, 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 社会发展是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根基, 以社会发展求社会稳定, 则稳定存、稳定真、稳定久远。很难想象在一个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社会安全没有保障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经济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发展。第二, 社会发展决定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失调, 配置不合理。第三,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向导。经济向何处发展, 实行哪一种政治体制, 目前具体进行哪些改革, 这都要靠正确的理论来指导, 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政治参与”, 这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前提。正确的社会发展理论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第四, 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融合膨胀和固基作用。第五, 经济发展的成果要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 得到检验。社会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 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
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作用已经在发达国家和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来说, 尤其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 在经济发展中重视社会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 使两者均衡发展, 协调进步。我们一定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综观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 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 第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 经济应该优先发展, 是第一位的,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也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会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经济要继续发展, 产业结构要升级, 对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就要提出要求。第二,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 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社会发展而孤军独进, 必然要求社会发展与之相协调。社会发展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 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本身所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 所以社会发展了, 会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社会发展滞后, 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使经济畸形发展。第三,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发展生产及一切经济活动,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 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劳动产品少, 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第二,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重也即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温饱问题已经满足, 社会剩余产品增多, 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 而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于是社会发展加快,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第三, 经济高速发展以后, 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 人们对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经济发展将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的说来, 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社会发展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社会发展的地位会不断提高。
从总体上看, 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 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 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 经济发展了, 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协调,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而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阻滞了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这种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经济发展了, 经济结构调整了, 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等。第二, 经济发展了, 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很不协调。第三, 社会管理相对落后, 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 各类事故频发, 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 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还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还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 “软件”也要现代化。第四, 经济体制改革了, 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过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相匹配,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诚能如此, 我国的经济就能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都能蓬勃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得以顺利地实现。
摘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也是参照和借鉴当代国际舞台在发展观念、发展战略方面出现的新潮流得出的结论。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文斗.理论前言.2004年第8期
[3]、陆学艺.宏观经济研究.
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篇5
2012年02月22日 16:50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张东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经济低迷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减少会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减少当期消费;消费萎缩会进一步降低有效需求,最终拖累经济增长。这个循环充分说明,经济增长与就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经济增长,就业的扩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以往总量性、结构性就业矛盾累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周期性失业成为就业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充分条件。前些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有所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就业人数年均增加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达到9.5%,就业人数年均增加却只有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期间的0.13下降到“十五”期间的0.11,其中,2005年的就业弹性仅为0.08.从统计数据上,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奥肯定律”。各国的实践也表明,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下,由于经济结构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带动就业的弹性系数不同,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也不相同。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的密集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对于扩大就业是有挤出效应的。由此可见,不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同等的就业促进效果,也不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就可以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并不对立,相反,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而保证就业又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目前,危机尚未见底,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国际看,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有可能比2007年增加5000万。美国1月的失业率达到7.6%,为1982年以来最高。法国1月29日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其主要原因正是对失业率上升的恐慌和不满。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经济周期。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8年的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向下的调整周期,尽管对这一调整时期将持续多长时间存在着争议,但至少在未来半年或1年内,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共识。因此,周期性失业就不可避免并会有所增加。周期性失业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今年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加之历年没有就业的,共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需求都大幅度减少,招聘单位和岗位数都出现明显“缩水”现象。
2.失业农民工返城、返岗困难增加。据调查,约2000万返乡农民工中有近70%表示出返城意愿。这就意味着可能有1400万左右的农民工还会回到城市。然而,计划招工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 20%,并且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对新招员工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企业招收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技能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和2.6%,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门槛大大提高。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下更大的气力努力解决好。
3.境外就业渠道变窄。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务工人员的需求减少,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为保护本国公民就业,一些国家均准备减少外国劳工配额的计划,收紧移民政策。
多种措施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成功地渡过了几次就业高峰期。改革初期,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通过实施政府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解决了1700万返城知青就业问题;企业改制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强化职业培训等手段,共帮助2500多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2000年-2007年,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观念教育等措施,帮助近2000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促进2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2002年以来,由于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完整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当前应对就业困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基础。回顾30年来我国就业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个时期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国家都采取了必要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所谓失业,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分离。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失业问题。过去,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虽然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者无法发挥全部劳动能力,存在就业不充分的因素,但就业问题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面积减少,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并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将企业内的隐性失业转变为社会上的显性失业(大量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体制转轨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市场,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因此,历史、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助于更加清醒地认识形势,把握方向。
从近期看,首先,正确处理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只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扩大消费。这些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其次,投资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经济上升周期,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扩大;在经济下降周期,刺激经济增长,要特别关注保证就业岗位。因为有了工作保障,民众的消费和投资信心才会复苏,企业也因消费复苏而开始重新投资,并雇佣更多工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公共投资规划和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新兴和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延续并扩展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
再次,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对于农民工,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设施。要加大投人,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和较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条件的城市要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包括就业指导培训、维权绿色通道等政府公共服务。对于高校毕业生,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完善登记求职、职业培训、创业等服务,加大“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对未能及时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采取见习培训等各种措施,提高其就业能力。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篇6
摘 要:本文通过简述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在新时期条件下,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高效经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城市化方式已经成为人类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其带来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城市自身发展,也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改变传统的城市化方式,找到一种城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智慧城市之外的和谐,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成为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慧城市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理念,通过整合多种先进技术,促进城市各部分功能协同运作,使得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优质、环境更清洁、生活更舒适。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能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通过智能小区、智能园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布式电源并网等方面的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将电网建设与百姓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构建能源信息循环与服务网络,提升城市能源管理水平,有效推进了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进程。
二、智能电网及特点
智能电网至今未有统一的定义,由其功能及特点可基本定义为:通过搭建高速和高集成性为特点的网络通信平台,以微机为载体,运用电力电子和智能控制决策等先进技术,结合现有输配电网,达成电网的实时监控和灾害预防,实现电网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终发展为在信息上实时可靠、在成本上经济、在服务上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型电网。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感及自愈性(Self-inductance and self-healing)
智能电网在信息上具有实时性,通过采集系统内部实时动态信息,对动态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计算故障发生概率及发生后引起的系统震荡。通过选择智能控制决策和筛选数据库解决案例,对自感隐患进行预警(发送信息至控制中心)、控制(隔离系统内部报错元件)和恢复等手段,降低大面积停电发生的概率,保证辖区内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二)互动性(Interactive)
智能电网通过网络平台与用户达成实时通信,增强与区域内用户的沟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即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用户用电额度、最新电价、计划或维修导致停电信息及恢复时间等各类服务信息。
(三)安全性(Safe)
智能电网通过打造信息平台,加强了电力系统与政府、企业间的沟通,增强了电网规划中安全风险的比重,实现了电网运行中的自查自检、预防报警、控制恢复,增强了电网内的运行安全和网络安全,减少甚至避免了在突发事故中的经济损失和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智能电网的抗风险能力。
(四)优质高效(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cy)
智能电网通过网络通信平台和优化策略,不仅可以实时监测电网内的设备,对电能质量进行等级区分,还可以通过调整运行状态提升某个节点的使用效率,实现低运营成本下的优质电能输送。
(五)兼容和多元化(Compatibility and Diversification)
智能电网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以输配电网为载体,以电力电子和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为决策,将系统内的设备监测、电能检测、自查预警、控制恢复、能量调度、配电管理、信息服务等模块统一集成在智能电网平台中,实现了不同业务和各类的信息交互。
三、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
(一)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展瓶颈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产业,作为两个门类来讲发展历史较短,基础设施和相应技术开发不全面,因此造成了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电两者在规划上不协调、运行管理方法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项目审批建设政出多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电的普及和发展。
(二)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
实现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协调发展需要从政策支持、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开发技术等方面得到保障。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在发展速度上与智能电网的速度匹配,在开发技术上,提升自身发电的可靠性与可控性,满足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集中式接入的需求,提升电网的灵活度。智能电网应在建设为友好电网的前提下,在建设规模上与智慧城市产业均衡,平衡智慧城市发展的要求,为今后在政策配套的基础上,智慧城市发电的并网提供条件。
(三)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体系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协调发展,是在发展方式上的协调,是以发展为基础,通过整合两者和各自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的良性循环,其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的整体的和谐一致、综合上的有序配合、资源分配和发展规模速度的均衡发展,突破单一要素的独立发展,着眼于多方面、多系统、多要素在共同目标下的协调发展。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性(Systemic)。从电力系统大环境下,系统的将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发电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分配和运行管理上统一规划、协调发展;(2)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兼顾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宏观规划和微观实施,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所涵盖的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管理条例、资源处置等多方面;(3)科学性(Scientificity)。在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电的协调发展中,对指标的设置既要便于测量比较,又要易于统计整理;既要符合各学科理论原来,又要反应实际情况。
四、结束语
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涉及到分布式发电、集中式接入、调度、信息通信等环节。只有将两者在规划、建设等方面协调、科学推进才能使之彼此适应、彼此融合,最终实现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其.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的契合与研究[J].华东电力,2012.05.
[2]马博.从智慧城市看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瓶颈[J].中国经济新闻,2015.05.
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篇7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 。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 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2)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 (2) 题, 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 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 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 (1) 1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2稳定湖泊水位, 维持湖泊水量;3保护生物多样性;4改善局地小气候。
(2) 1调整工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2优化工业布局, 便于集中处理污水;3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4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年海南地理卷)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 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 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 年前)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 会导致 ( )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 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基础较差。
第 (2) 题, 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 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 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 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 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 (电解铝业的原料) 缺乏且远离市场, 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 (3) 题, 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 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例3 (2015 年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 一级岸线优于二级, 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 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 根据图4可知, 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 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 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
第 (2) 题, 如迁移到安徽, 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 距市场远, 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 则应采取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 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 南水北调
(2) 西气东输
(3) 西电东送
5.产业转移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 (国际或国内) 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 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 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 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 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 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 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 (尤其是铁路运输) 的压力, 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 更有国际的。
当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在制造业中, 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 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 另一方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 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 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图6) , 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 (图7) , 回答3~4题。
3.图中1234四条能源调配路线, 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34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 2013年7 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 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该调水工程会 ( )
1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2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3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4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 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 9.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 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 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 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 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 (中亚) 、东北 (俄罗斯) 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 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D 4.B 5.D 6.C 7.C8.A
9. (1) 地形复杂, 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 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 洪涝灾害频发。
(2) 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8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城市社会,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还刚刚起步,很多城市虽然意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很多地方的领导也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口号,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仍然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大量投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是许多喊着“建设生态城市”口号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更多的环境问题。这样,经济规模越大,发展越快,环境问题也可能越多。这些环境问题最终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会出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锁定状态”。
二、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涵义
2.1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承担对城市废物和废能进行同化和处理的职能。城市经济发展必将使城市与外界的物流、能流等交换日益频繁,环境负荷也随之增大,其一旦超过城市的环境容量,就构成对环境的破坏。被破坏的环境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成本,治理和改善环境必然要占用经济发展资金,而且往往要付出比保护环境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必须限制或终止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某些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恶化还会引起投资环境的恶化,从而限制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容量除受到自然基础的结构、数量、质量、特征等影响外,还同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技术、管理、替代资源等)的函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的替提升又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经济发展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技术、治理环境积累资金,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能力;而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能确保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为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2协调发展的涵义
“协调发展”与“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发展”则是指系统或系统内要素本身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产值增加,产品结构的优化,都是发展的表现,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同样也是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达的经济与优美的环境,则是协调和谐的表现。诚然,某一系统或要素的发展,可能是以其他系统或要素的破坏甚至毁灭作为其发展的条件或代价。显然这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总体变化过程。可见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多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的发展聚合。
三、我国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无论是产量的增长率,还是人均产量增长率,都与有效劳动的产出弹性成正比,而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出弹性成反比。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要求在生产中尽量节约资源,并且降低资源的产出弹性,但是,当今的工业化越来越多地依赖与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石油、矿产、土地等,这使得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受到很大挑战。面对粗放、高耗等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严峻形势,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从近期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将变得无法维持。因此,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走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之路。
人力资本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是实现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人力资本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真正拥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加快生态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增强区域对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创新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靠教育的发展。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受教育的对象,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这里的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对引进科学技术在内化过程中的二次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必须从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激发其努力创新的热情,使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按照经济学原理,最优的结构能产出最大的效益。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还得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推动。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在产业结构上,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可持续增长能力弱的问题,按照“有选择地退出一批、有重点地扶植一批、有步骤地放开一批”的思路,做深做特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一、二、三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地,对第一产业的调整要遵循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从城市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布局,坚决关闭那些资源利用率低、破坏生态的小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城市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今后,应着重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利用闲暇时间的休闲健身产业;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开发提供法律、技术、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服务的咨询服务业等。
3.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促进生态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要途径,是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而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清洁生产。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为清洁生产的推行提供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应尽快确立《清洁生产法》,并对原有的相关环境法规作相应的修改,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倡导、鼓励经济主体从事清洁生产。第二,加强试点示范工作。在国家已有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各地应确立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推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指标、规程和模式,以便大范围推广。第三,突破清洁生产的技术瓶颈。清洁生产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它们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其自主技术创新;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多数不具有独立创新能力,但它们可购买相应的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应出台相应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四、结语
环境和经济规划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发展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针对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探讨解决制定发展规划时环境和经济相互脱节的状况,这对于城市的发展及宏观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于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规划的理论体系比较多,有条件进行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但理论研究和实践要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协调发展体系。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 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其应有的地位,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描述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引人的新观念, 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关键词:经济,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任俊清.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山西建筑.2002.12
企业发展与客户结构应协调一致 篇9
案例中的情况是物流企业在大客户驱动下面临的战略决策和转型的问题,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被动的两难局面。若是飞腾物流仍然坚持美达这个客户, 不仅意味着要放弃其他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 制约企业的长远发展, 同时由于美达的业务量占到飞腾的85%, 一旦大客户的销售量发生大的变化, 将会给飞腾物流造成难以估量的经营风险, 所有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经营模式。但是短期之内, 如此大的业务份额, 若是突然放弃, 企业营业额将会受到巨大损失。
所以我的建议是:从美达的利益出发, 若是失去飞腾物流这样一个长期合作的物流企业, 将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物流体系和物流网络的不健全也会给美达的销售业绩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战略合作关系, 而不是主属关系。飞腾可以多从物流体系对美达销售体系所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促进作用, 取得美达更多的信任, 使双方以平等公正的态度进行沟通。先稳定住美达这一大客户, 同时通过逐步扩大其它客户量降低美达所占的业务比重, 并按照现有的规划进行。若是沟通再次失败, 则飞腾只能忍痛舍弃美达, 虽然短期内会造成损失, 但就长远发展而言, 物流企业最终不能仅凭大客户来支撑企业发展。
这就如同上面说的二八法则的问题, “大客户”的比重过大不仅不能带来高利润、高回报, 同时还会给企业造成经营风险;比重过低, 也无法保证有效的利润来源。只有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协调, 能够真正促进企业核心价值创造的适度比重的大客户方能创造长期的利润来源。
建立农机与农艺的协调发展机制 篇10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就农业机械化直接发布长篇《意见》, 是自放弃“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以来, 中央人民政府前所未有的举动。《意见》对农业机械化进行了深刻阐释, 制定了优厚政策, 提出了具体措施。这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任务书, 也是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机械化的动员令。
《意见》指出, 当前,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促进广义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重要保证。《意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对农机与农艺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在“指导思想”中, 《意见》提出“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协调发展”。这既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问题, 更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当前, 农机、农艺的协调是支撑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在“基本原则”中, 《意见》提出“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实现重大装备技术突破等为重点”。当前, 农机农艺的不协调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化全面协调发展的严重障碍。农机、农艺各自孤军奋进, 可能是6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展迟缓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中, 《意见》用较长的篇幅分3个要点对“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进行了专门论述, 为我们提出了重要指针。
第一个要点是“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 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 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众所周知, 60年来, 我国农机农艺研究始终没有建立好协作攻关机制, 国务院提出这一带根本性的问题具有划时代意义。以机械适应性作为育种和栽培模式指标, 把争论多年的“谁适应谁”的伪命题彻底打破了。现代农业要求, 科研新品种必须以机械化为生产手段, 才能迅速变成现实生产力。因此, 育种和栽培模式就要适应时代所能达到的机械技术水平。以机械适应性为重要指标, 将极大地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程。
第二个要点是“针对重点农作物建立农业机械化实验室, 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在对农机工业发展的要求中还提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系的需要, 提高农机的适用性”。按农作物建立农机化实验室, 可以对作物全程机械化进行“打包”式攻关, 以实现各环节机械化齐头并进。当前, 我国重要农作物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两者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只能按手工劳动最多的环节保留劳动力。这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农艺的“机械适应性”和农机的“农艺适用性”相辅相成、互相融合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之路。
第三个要点是协调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关系, 包括机理研究、机构协调、引导农民, 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农机是诸要素实施的手段, 与各要素包括土壤、作物等在内必须协调运作。否则, 同一地块上, 不同农户种植不同品种, 生产措施不一, 作物生长、成熟期不一, 就很难实施机械化。因此, 农机与农艺结合, 还有与农户间的关系问题。这不单是生产力问题, 还有生产关系的问题。
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框架 篇11
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源于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深化。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支柱,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跳出自然环境本身,而从经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思考,这也是研究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向。
我国学术界重在对环境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尚未足够重视。近年来,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环境污染造成群体性事件、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环境破坏与贫困形成恶性循环,等等。要实现生态文明的美好愿景,就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是国合会设立该研究项目的初衷,也是本书的要旨所在。
本书的作者,也是该课题的研究团队由中外专家组成,中方由国务院研究室巡视员范必任首席专家,课题组成员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等单位。他们大都有数十年政策研究经历,不少政策建议已转化为政策实践。外方首席专家伊丽莎白?多德斯维尔(Elizabeth Dowdeswell)女士,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现任加拿大学术委员会主席,其团队成员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银行等机构。
时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宁吉喆在序言中写道:住在世界各地的十几位课题组成员聚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一年多的研究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平均每两个月就集中一次,既有专门会议,也有国内外调研。会议中激烈的争论甚至使旁观者感到紧张。不同意见相互碰撞激起的火花,使这份研究成果显得与众不同和更具创新性。
这份研究报告总结了国内外对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着眼于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就环境问题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关注环境与贫困、环境与人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社会公平、环境与可持续消费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社会相协调的政策框架。
课题组在学术界首次提出分析中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框架,包括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公共治理“三个维度”。他们主张,在价值观念上,推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主流价值;在环境行为上,倡导公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落实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促进和规范环保组织发展;在环境公共治理上,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环保社会风险的评估、化解、应急机制,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国合会秘书长、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本书序言中指出,这一研究不仅开创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系统性研究的先河,而且在分析方法和理论上都有重要创新。
基于“三个维度”的框架,课题组进而提出了制定环境与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一是多方参与原则,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企业、团体与个人作为社会主体不是旁观者或批判者。二是长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制定政策时兼顾当前收益与长远效益。三是政策目标一致性原则,综合制定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做到相互衔接配合。四是以法制为保障的原则,通过立法保障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公平正义的原则,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同时公民也要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义务,享受环境的权利与保护环境的责任相辅相成。
研究报告提出了多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荟萃了中外专家学者对环境保护与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课题组构建了促进环境与社会和谐的2050年愿景和2020年行动框架。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政策建议。我国规划体系按时间分,包括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一般只规划五年。对环境工作来说,五年能够实现的转变十分有限。比如,本世纪初“十五”计划提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后,十多年过去,至今尚未完全遏制。联合国、世界银行的很多研究往往要展望20-30年,课题组将规划目标延伸到2050年,与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时间同步,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报告还建议将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调整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规划”。各级政府提交每年“两会”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相应调整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报告”。我国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最早只有经济发展计划,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编制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将社会发展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并列为重要内容。课题组建议,在我国的公共政策体系中提升环境政策的地位,将其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并列。这一建议势必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报告还提出了一提列富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强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公序良俗;凡涉及公民环境权益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均纳入环境社会风险评估;合理确定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通过购买服务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鼓励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完善保障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制度安排,等等。
协调与发展 篇12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表现
在理论上,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但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提供保证, 而且提高了稀缺资源利用率, 增进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良好的环境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而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带来直接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然而, 实际上二者的关系相当复杂。发达国家在上百年中逐步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集中暴露出来。
1.认识上的缺陷
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新增长理论, 都将生产看作要素投入的函数, 而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问题则被忽视了。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也就是说, 任何一种要素在生产函数中都近乎于非必需。这些理论都严重忽视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和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西方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国也不例外, 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政绩考核中主要看GDP指标, 忽视环境保护。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伤害
我国经济长期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为特征, 不仅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资源短缺状况, 而且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612个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以上的只有477个。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 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左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当期“经济增长”, 而且对后续的“经济增长”也有难以估量的潜在阻滞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将大大加重经济社会后续发展的成本。比如, 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后就排进江河中, 不但使得在日后要花费更多的投入来治理, 而且污染会造成损害健康、缩短生命等恶果。
3.我国加快经济发展与提高环境保护效率面临困境
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不协调, 管理部门之间职权不清, 法律原则性过强而可操作性差。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没有改变。各方发展所需的资金总的来说是不足的。有限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逐利目标的驱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 都很难对环保产业产生投资欲望。环保产业无法完全依赖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作用而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在我国, 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是影响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 把两者割裂开来。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 而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必将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其中明确指出要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的理念,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 并认识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胡锦涛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 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 它反对的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当前的环境问题, 根源在于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 因此,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才能真正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这一国策还远不够深入人心, 原因就在于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行为、节俭的风尚和绿色消费, 以合理的消费理念取代浪费、奢侈的消费。
2.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发展环境科技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性质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环境保护。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起到引导、促进作用。除政府增加投入外, 还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本投入环境保护, 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 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
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技术落后。事实表明, 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 进而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之, 较高的科技水平, 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相对减少。所以, 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比如, 生物工程技术、核技术等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 抓住两端,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根据我国的国情, 应在资源的输入端尽快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重点抓好节能、节材等工作;在输出端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做好资源的再生产和循环利用工作。
其次, 走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农村人口众多,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保障市场农副产品供应问题。通过广泛施用农家肥, 在水库堰塘养鱼、家禽, 在村内村外栽种果树, 培育可食用菌类, 发展以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态型乡镇工业。在城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那些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设施和服务的行业的发展。
4.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法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近年来,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但也存在环境法律条文缺乏配套性、对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等不足。因此, 我们要加大环境立法步伐, 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并在经济上提高处罚标准, 在法律和制度上促进企业提高治污的积极性。
5.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
政府管理在我国环境保护中起着引导、促进作用。必须改变原有的政绩观念和评价机制, 把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 增强政府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的积极性。政府政绩考核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作保证, 难以真实体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尽职程度和渎职程度, 所以, 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不仅各级人大有效地监督各级政府, 还要建立群众对政绩考核的监督制度、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绩考核内容公开透明, 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效。对政府部门失职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 也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政策的惩处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能源消费的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
[2]罗毅.2009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协调与发展】推荐阅读:
更新协调与发展09-16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08-20
论违约责任发展与协调05-20
煤炭销售合同发展与协调10-02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07-08
评析加班费发展与协调07-08
浅论执行异议发展与协调07-22
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发展与协调08-31
(合同格式)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与协调10-07
住房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展与协调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