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精选12篇)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1
一、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背景和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城市社会,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还刚刚起步,很多城市虽然意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很多地方的领导也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口号,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仍然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大量投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是许多喊着“建设生态城市”口号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更多的环境问题。这样,经济规模越大,发展越快,环境问题也可能越多。这些环境问题最终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会出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锁定状态”。
二、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涵义
2.1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承担对城市废物和废能进行同化和处理的职能。城市经济发展必将使城市与外界的物流、能流等交换日益频繁,环境负荷也随之增大,其一旦超过城市的环境容量,就构成对环境的破坏。被破坏的环境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成本,治理和改善环境必然要占用经济发展资金,而且往往要付出比保护环境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必须限制或终止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某些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恶化还会引起投资环境的恶化,从而限制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容量除受到自然基础的结构、数量、质量、特征等影响外,还同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技术、管理、替代资源等)的函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的替提升又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经济发展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技术、治理环境积累资金,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能力;而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能确保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为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2协调发展的涵义
“协调发展”与“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发展”则是指系统或系统内要素本身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产值增加,产品结构的优化,都是发展的表现,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同样也是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达的经济与优美的环境,则是协调和谐的表现。诚然,某一系统或要素的发展,可能是以其他系统或要素的破坏甚至毁灭作为其发展的条件或代价。显然这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总体变化过程。可见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多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的发展聚合。
三、我国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无论是产量的增长率,还是人均产量增长率,都与有效劳动的产出弹性成正比,而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出弹性成反比。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要求在生产中尽量节约资源,并且降低资源的产出弹性,但是,当今的工业化越来越多地依赖与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石油、矿产、土地等,这使得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受到很大挑战。面对粗放、高耗等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严峻形势,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从近期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将变得无法维持。因此,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走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之路。
人力资本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是实现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人力资本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真正拥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加快生态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增强区域对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创新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靠教育的发展。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受教育的对象,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这里的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对引进科学技术在内化过程中的二次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必须从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激发其努力创新的热情,使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按照经济学原理,最优的结构能产出最大的效益。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还得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推动。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在产业结构上,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可持续增长能力弱的问题,按照“有选择地退出一批、有重点地扶植一批、有步骤地放开一批”的思路,做深做特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一、二、三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地,对第一产业的调整要遵循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从城市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布局,坚决关闭那些资源利用率低、破坏生态的小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城市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今后,应着重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利用闲暇时间的休闲健身产业;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开发提供法律、技术、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服务的咨询服务业等。
3.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促进生态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要途径,是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而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清洁生产。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为清洁生产的推行提供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应尽快确立《清洁生产法》,并对原有的相关环境法规作相应的修改,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倡导、鼓励经济主体从事清洁生产。第二,加强试点示范工作。在国家已有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各地应确立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推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指标、规程和模式,以便大范围推广。第三,突破清洁生产的技术瓶颈。清洁生产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它们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其自主技术创新;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多数不具有独立创新能力,但它们可购买相应的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应出台相应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四、结语
环境和经济规划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发展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针对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探讨解决制定发展规划时环境和经济相互脱节的状况,这对于城市的发展及宏观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于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规划的理论体系比较多,有条件进行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但理论研究和实践要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协调发展体系。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 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其应有的地位,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描述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引人的新观念, 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关键词:经济,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任俊清.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山西建筑.2002.12
[3]、李赶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2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赵晓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从环保角度关注金融危机
关键思路
金融危机催生了以绿色新政为主的发展策略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一年来,对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怎样认识?
徐震:这次金融危机虽然源于美国,但深入思考一下,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任何危机的暴发,都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某个触发点暴发出来的。可以说,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这次金融危机不过是实体经济危机的触发点,是金融、能
源、粮食和环境问题长期积累、相互叠加的总暴发。
我认为,即使不以金融危机的形式暴发出来,长期积累的这些矛盾,也会通过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引
发全球性的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中充满了巨大泡沫所致。然而,过度的金融泡沫背后是过度的消费,过度消费的背后是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环境的生产与交易。所以,危机必然会在资源环境面前或多或少地先行表现出来的。资金运动作为物质运动的表现,现代金融危机的根源总是可以在其相应的物质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中
找到影子。
首先,全球范围的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时,油价却早已提前见底,甚至又开始翻番上涨,石油危机引起的国际争端和摩擦更是此起彼伏。
其次,能源过度消耗引发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预测,本世纪前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会继续上升,温室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而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就是过度使用煤炭、石油等化
石燃料。
第三,能源和环境危机引发长久性的粮食危机。2007年和2008年世界粮食价格猛涨,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这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性质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往的上涨都是短暂的,通常在下一个收获季节就会恢复正常水平;而这一轮粮价上涨却是一种长期趋势。这主要是全球人口持续增加、人类食物链进一步升级、一些国家把大量粮食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使粮食经济和能源经济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包括全球变暖引起的淡水资源短缺、表土流失和温度升高等导致粮食增产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次全球性的危机,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靠化石燃料的发展模式出了问题,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环境危机、金融危机叠加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后
果异常严重。
记者:作为环保工作者,在金融危机中有哪些要关注的?
徐震:我们尤其应当关注的是,这次金融危机催生了以绿色新政为主的发展策略。面对这次金融海啸,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短期最迫切的任务,当然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努力保持
市场不至于崩盘。
但是,国际社会也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沿袭以化石燃料利用为基础的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继续使用以美元——石油计价机制的交易体系,只会陷入金融危机和能源危机的轮回宿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危机,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去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
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郑重地提出了“实行绿色新政、应对多重危机”的倡议。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集团积极响应。今年4月,伦敦20国峰会发表声明,明确承诺:“我们同
意尽力用好财政刺激方案中的资金,使经济朝着有复原能力的、可持续的、绿色复苏的目标迈进。我们将推动向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方向转型。”
这次金融危机昭示着气候变化问题和低碳经济走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前台。确实,将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也反映了绿色新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各国政府主导下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危机,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当前国际经贸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绿色壁垒正在成为世界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一些发达国家肯定会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比如个别国家热衷于实行的“碳关税”条款。
应对这种国际政治经济的竞争,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尽管在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层面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基于各自利益,会有分歧和摩擦,但在发展方向上是一致的,是要朝向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向以绿色创新为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转型。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荣蓉)[我来说两句]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危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关键思路 危机带来大变动、大调整,环境保护必然置身其中
记者:我们对历史上那些经济危机分析后可以发现,每一次大的危机过后,都有一个世界格局重新变动
或者调整的过程。
那么,在这一次的过程中,我们的环保工作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
徐震:确实,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大变动或大调整。而这种变动或调整,又取决于人们 在危机中如何去应对,如何在经济大变局中成功转型。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环保工作者常说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
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调整,还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的调整,都是这样。这可以看作是危机对发展与文明的洗礼,是由危机逆生出的一个积极因素。因为,没有这种推力,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级政府,就没有调整结构的压力和动力。当市场前景很好,人人有钱可赚、企业稳稳当当时,不会或者很少有人会自觉主动地调整结构;只有当市场发生了变化,产品没有了销路,或者出现了能源、资源、环境的危机,才会去追求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替代产品。
我们既要看到这一轮危机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更要看到它由“危”转“机”的有利一面。
点击三 焦点关注 环保工作的机遇
关键思路
进一步把环保在发展中的地位推到新高度
记者:金融危机给环保工作带来哪些机遇?
徐震:一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风行有利于提高环保在发展中的地位。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出现了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增长关联度降低的现象。一方面,这些国家用相对清洁的、高热值的天然气和石油代替了污染重而热值低的煤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少发达国家把重污染企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商品来满足其国内的社会需求。
中国目前却正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基础建设摊子庞大,出口产品数额巨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就难以避免。从全球一体化的视角看,没有中国的参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早日进入低碳发展模式,必定成为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环保工作从性质、责任和难度上,会比以往有很大的变化,也会进一步把环境保护推到新的高度。
二是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必然要求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由于长期粗放地发展经济,我们一方面进行着竭泽而渔式的资源使用;另一方面已经或即将开始面对这种资源短缺状况。毋庸置疑,这种双向受挤压的资源境遇,不是我们所要的现实。如果不从现在起就予以充分重视、拿出对策,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进一步加大,必然要求重视环境保护。从本质上讲,节能减排同发展低碳经济是一致的,节能减排面对的难题,也就是发展低碳经济面对的难题。
这些年,节能减排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工业阶段的重化工工业特征明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大量污染物。我国技术装备、生产工艺、管理方式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国的企业形态还不完善,创造、研发能力严重不足,大多进行着低水平制造、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因此,我们的节能减排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四是绿色壁垒挑战必然要求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我们既要防止国际间利用低碳经济再度抬高绿色壁垒的门槛,甚至利用其来限制中国发展,又必须顺应世界潮流,利用包括倒逼机制在内的各种手段,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技术标准差距,主动破解绿色壁垒。
点击四
焦点关注
扩内需、保增长战略下的环保工作
关键思路
积极做好减排、面源污染整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创新、环保制度建设工作
记者:我国实施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环保如何配合这一战略?
徐震: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孕育了环保工作的新着力点。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出台了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开拓国内市场,及时调整走“内源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出现了向好的势头。扩大内需不仅是当前一段时间的国家政策,更是一项长期战略。
环境保护必须积极适应这一战略转变,在以下几个方面顺势而为:一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抓减排,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使保增长、扩内需稳步推进,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同时也必须继续坚持污染减排,并以此作为倒逼机制,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特别要注重解决重化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从总体上遏制污染加剧的趋势,走出一条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二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抓面源污染整治,以保障食品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活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都呈现出面源性,治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比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更复杂、更困难。我们要在前些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重视系统性、适用性的技术开发,来切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三是在推进城乡统筹中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的城乡建设中,基本建设势头猛,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是一块“短板”,有许多欠账,尤其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更加滞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我们有一个良好契机去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抓绿色创新,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此次扩大内需有一条原则: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我们要十分重视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创新,努力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发展,提高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五是在改善民生中抓环保制度建设,以提高环境安全保障。要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把环境安全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环保制度创新,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全社会的环境安全。
点击五 焦点关注
环保部门如何应对危机
关键思路
开阔视野,增强信心,理清思路
记者: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与机遇,从工作层面而言,环保部门该如何应对?
徐震:最近,浙江省环保厅就应对危机、如何开展环保工作,组织了一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大家认为主要有3点收获:
一要认清大势,开阔视野。我认为,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五个看到”:看到我们面临的是一场金融、能源、粮食、环境等多重危机叠加的世界性危机,并由此催生了“绿色新政”。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是低碳经济因此成为国际潮流,围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开展角
逐。
看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严重失衡、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等问题,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我们应当顺应潮流,清醒地主动参与新产业革命,并努力抢占制高点,构筑
生态高效的产业体系。
看到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既有低碳经济风行将提升环保地位的优势,又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孕育着环保工作种种机遇和要求,也要认识到经济运行低迷给环保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看到环境保护所处的历史方位。国际上的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等举措已走上全球政治经济的前台;国内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科学发展道路,已经进入了党和政府的决策层面。
看到当前已进入到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时期,认识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方式问题和经济结构问题,要以环保倒逼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护环境必定要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必定要与经济发展同步,必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看到这5个方面,就能使我们的进一步打开视野、拓展思路,进一步把握工作规律。
二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通过这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形势判断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特别是在一些具体
问题上消除了困惑,形成了共识。
进一步坚定了环保优化发展的思想理念。破除了“环保与发展是矛盾的”、“先发展后治理不可避免”、“环境保护制约了保增长”、“促转型影响保增长的效率”等不正确或者不合时宜的论调和观念,坚决把环境换取
增长全面扭转到环境优化发展上来。
进一步把握了环保服务与监管的内在统一性。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是环保部门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所在。行政监管就是公共服务,监管的出发点、过程、目的都是服务;同时,要不断地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认清了环境保护的规律性、阶段性。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环保工作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把握时机、节奏和力度。在应对国际低碳经济潮流中,我们同样要顺应大趋势,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既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挑战,按照“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开展国际合作和各种应对工作,又要着眼当前,看清国情,着力抓好污染减排等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与使命相匹配的队伍素质要求。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增强参
与宏观决策 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运用媒体的能力、社会组织动员的能力。这4种能力是从新的视角,对处
于转型时期的环保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三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今后一个时期的环保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在战略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引领,以构筑可持续的发展体系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的路子。
要以生态文化为先导、以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保障,“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环保工作定位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驱动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维护文明成果和
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力。
在近期工作重点上,必须围绕“保稳促调”大局,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把结
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出路。
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环保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措施,努力以环境影响评价引导结构调整、以环境污染
整治促进结构调整、以环保服务助推结构调整。
在当前的工作重点上,要按照浙江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抓好污染防治、主要污染物减排、生态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坚持严格准入、严格执法、严格防范,切实加强监管,维护环境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要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载体,提升能力、提升层次、提升实效。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要善待大自然。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在千万年以前,追溯到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到直立行走的人类。最初的人类,因为对万物的不确定,内心里谨慎而迟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他们祭神、占卜,做各种事情来探视自然的心意。渐渐地,人类走向文明,也拥有了更多盲目的勇气,开始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自以为熟知自然,掌握自然,于是越来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征服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为了自身,越来越不理会地球的死活。而当遭遇了自然的报复,发现环境的恶化,才开始亡羊补牢,却也是本末倒置地,以为自己掌握着自然的命运。其实人类才是被掌握的那一方,纵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识与技术,面对一切自然的惩罚,旱灾,洪水,龙卷风,地震……来自自然的惩罚一拨接一拨的到来,也只好暗自叹气,无法与之对抗。所以善待自然,并不是掌握了多少财富和文明之后对自然的一种施舍,而是善待我们自己,使我们可以再多一天的活在这个奇妙的世界上。
现在全球提倡低碳生活,就是善待自然的表现,从个人开车的减少到空调温度的固定;从节约水资源到不浪费每一张纸,都感受到人类环保理念的加强。记得一句广告词说的非常好:“人要善待自然,否则我们看到的最后一点水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的眼泪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
关键字:低碳 经济 低能耗 能源
一、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提出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二、低碳经济的国外应用于开放 1.日本:消费者购“低碳”农产品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日本消费者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该研究所对日本国内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调查,这一人群是购买农产品的主要群体。在2062名被调查者中,7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施“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有53%的人愿意购买获得认证的“低碳”农产品。
该研究所还以大米、西红柿和甜瓜为例,调查了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结果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一定幅度的价格上涨。如假设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达100%,消费者愿意接受:大米价格上涨24%,甜瓜价格上涨22%,西红柿价格上涨15%。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调查结果证明了“低碳”农产品具有的附加价值,农业从业人员值得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努力。2.德国:突破电动车技术难关
电动车是低碳经济中的代表产品之一。德国人认为,发展电动车不是将路上的内燃机汽车换成电动车这么简单,而是需要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的重大事务,同时也是一个彻底重组整个社会能源与交通的契机。
“与很多国家重点突破电动车本身的技术难关不同,德国更重视用„电动交通‟解决方案,系统、整体地推动电动车发展。”柏林工业大学汽车技术研究所的华人工程师、项目主管秦玉学说。据悉,德国社会在积极推动“电动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主要在以下八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注重能源结构调整。电动车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如果电力企业依然严重依靠非清洁、不可循环的方式发电,那就等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第二,电网的根本性革新。大量电动车会给整个社会的用电需求特性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继而对电厂地理位置分布优化、电网峰谷周期和电力整体需求都提出重大的变革性要求,因此全新的智能电网技术也处在酝酿阶段。第三,电动车本身的技术突破。这方面的主体是汽车企业。德国政府很注重对企业的引导。此外,德国政府还鼓励,在2012年到2014年间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3000欧元到5000欧元补助。
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环保政策主任施瓦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俄罗斯正在探索走上节能发展的新道路。
由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俄罗斯曾长期缺乏节能动力,对建设节能型经济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此导致的经济能效低,成为俄罗斯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劣势。2009年11月,俄罗斯在第24次欧盟——俄罗斯首脑会议上同意,到2020年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至25%。目前俄罗斯节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分析人士说,随着国内节能措施进一步落实,俄罗斯最终会寻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节能发展新道路。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21.00,0.4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将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困局凸显得淋漓尽致,目前所有国家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最终出路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2.发展壮大循环经济,重点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农林剩余物可综合利用作为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减轻焚烧对城市和机场周边的环境污染;加快太阳能和沼气技术的推广普及,既增加农村能源供应,又改善农民的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3.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
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4.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2009-11-9 14:47:38 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 供稿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全球共识,有关人士表示,低碳经济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并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还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尽可能少的使用矿物能源和通过新技术来有效使用再生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以保护环境,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要高度关注的课题。将“低碳经济”理念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思维,必将掀起一场国际产业发展布局、节能减排甚至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发展低碳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认识到,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终方案。一方面,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新技术的投入和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从根本上与碳排放量增长脱钩的重要途径。
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碳交易、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市场都非常有开拓前景。2006 年全球碳排放贸易额为 280 亿美元,2007 年碳交易市场已经超过了 700 亿美元。2008 年,碳交易量为 4.9 亿吨,与 2007 年相比增加 83% 碳市场评估价值为 1250 亿美元,总量约是 2007 年的 2 倍。据估计,2012 年时有望形成 2 万亿美元规模的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及 1.9 万亿美元规模的新再生能源市场。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权供应国,依照交易量计算,市场份额已占到全球的近40%,同时,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市场试点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国外投资银行和从事碳交易的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进入中国,对具有碳交易潜力的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投融资。该市场的发展,可以促使企业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从而大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中国也正在加大投资力度,力保2009年经济增长率达到6.5%左右。此时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且,金融调控监管部门也要给予政策支持。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美国、欧洲共同的战略利益选项之一。可以在促进世界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同时,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互信,化解压力,共同寻求经济战略的新支点。
中国现在应从多方面对低碳经济予以政策支持,不要把节能减排投资看作是外生的追加投入,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源性、增长性和战略性投入。这些政策支持中,金融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战略性思维,综合考虑,立体推进。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优化生态环境
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而这次金融危机不仅仅是实体经济危机的触发点,更是金融、能源、粮食和环境问题长期积累、相互叠加的总暴发。
面对这次金融海啸,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国际社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沿袭以化石燃料利用为基础的全球生产和消费模式,继续使用以美元—石油计价机制的交易体系,只会陷入金融、能源、粮食和环境危机的轮回宿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场危机,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去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由此催生了以绿色新政为主的国际发展策略。
今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郑重地提出了“实行绿色新政、应对多重危机”的倡议。之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集团积极响应。今4月,伦敦20国峰会发表声明,明确承诺:“我们同意尽力用好财政刺激方案中的资金,使经济朝着有复原能力的、可持续的、绿色复苏的目标迈进。我们将推动向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方向转型。”
这次金融危机昭示着气候变化问题和低碳经济走上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前台。确实,将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也反映了绿色新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各国政府主导下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危机,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低碳经济的提出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但又超出了气候变化本身。低碳经济以能源的变革为核心,但涉及到人类居住行各个方面、各行各业,主要又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部门有关。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1970~2004年间温室气体排放近70%来自于能源、工业、交通以及住宅和建筑四大部门,其中能源供应占25.9%,工业占19.4%,交通占13.1%,住宅和商业建筑占7.9%。低碳经济就是要对这些部门进行“减碳”的改造和转型,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是通过人类的经济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增强人类活动可持续性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认识到,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终方案。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专家徐华清也表示,发展低碳经济将成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这一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未来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这些绿色解决方案。
发展低碳可促进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有效措施,而且已经成为各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即发展低碳经济可实现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开拓而不耗竭,适应而不保守,循环而不回归,是一种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发展模式。它不但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可以促进经济与人文、物质与精神、发展与幸福的和谐,已成为人们的目标追求。
实质上,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能源技术和消费行为的低碳革命,是构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发展低碳经济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
按照统计,中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化经济发展模式,30年来我国的经济总体趋势一直在向着低碳化发展。从1980年到2000年,中国的GDP翻了两番,能源消耗翻了一番,也就是说能源强度下降了一半。2000年后,我国的能源强度曾一度上升,但从2006年开始,我国的能源强度每年都在下降;按照“十一五”规划,2010年能源强度要比2005年底下降20%。可以说,我国经济正在走着“低碳化”的道路,而发展低碳科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
可以看到,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这场低碳革命中来了。事实上,中国参与低碳革命的热情,已经贯穿于政府、企业,乃至全民的实际行动中,并开始取得一系列成效。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作为矿山机械企业大户,在这次以低碳为主体的革命中,勇挑重任,企业以环保为主题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出了一大批环保设备,比如CS西蒙斯圆锥破碎机、HPC液压圆锥破碎机、液压颚式破碎机、液压反击式破碎机、VSI新型液压制砂机等,实现了矿山机械向环保要效率的一大步,其对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项目的施工发挥环保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不管怎样,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长远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将会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实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传动网
原文网址:http://
发展低碳经济:挑战和机遇
2009-09-29 09:57:24 新华网 作者:徐华清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0 字号:T|T
什么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实质上就是对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能源技术和消费行为的低碳革命,是构建一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限度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
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希望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发展低碳技术,到2050年把英国从根本上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力图引领世界潮流。2007年,日本政府倡导建立低碳社会,希望依靠社会整体的创新来推动温室气体的减排,实现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力图提升国家软实力。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道路,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建立碳交易市场,力图打造低碳技术的竞争优势。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来推动。这一过程的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无疑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近期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从长远看,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我国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长期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50年基本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完全脱钩,通过低碳排放实现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从中期看,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努力实现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左右的目标。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是一个长期努力和实践的过程。“十二五”期间我国低碳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应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低碳发展产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排放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二是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继续制定全国及地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绿色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等,着力推进低碳建筑。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建设,严格执行并适时提高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着力推进低碳交通。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和低碳行为好的做法,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
三是发展清洁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大力开发风能,加快开发生物质能,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新能源的加快发展。加强低碳能源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大型核电、大型水电、西气东输、大型风电基地和清洁煤电基地等项目,着力提高天然气、核电等优质能源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发展户用沼气,生产生物质原料,为大中型生物质发电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燃料保障。四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完善规划、夯实基础,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面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发展与改革各项工作。
频道 责任编辑: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北部湾
一、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1.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状况。北部湾经济区由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4市所辖行政区构成,面积4.25万平方公里。在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合作加强,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2008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区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有着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该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界处,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与地位日益提高的东盟地区既有海上通道,也有陆路连通,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沟通的桥梁,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核心纽带。
2.北部湾经济与环境的现状。随着北部湾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扰动强烈比较大,资源锐减和环境破坏恶化的趋势。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建设的规模的加大,对自然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面临着空前的考验,各种不协调的因素将会逐渐显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的开发利用方面,北部湾经济区的局部区域已经出现了较为紧张的局面。产业的发展与工业项目的建设也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北部湾的海洋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严重地制约了整个北部湾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分析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制约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因素
1.环境污染严重。(1)海洋污染。北部湾海域生长的丰富的红树林和珊瑚礁,不仅为热带和亚热带的海生生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繁衍之地,而且也是我国在南海的重要渔场。目前北部湾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渔民甚至感叹北部湾渔场成了一个“快扒光的饭碗”。同时一大批容易产生严重污染的重工业企业登陆北部湾,更是加剧了海域的污染,据统计目前北部湾海域有10%左右的海域水质属四类标准,70%左右的海域属三类标准。海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等。这对北海山口红树林、涠洲岛珊瑚礁及北仑河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构成了较大威胁。(2)酸雨。酸雨是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污染公告得知,2009 年全区城市降水酸度pH 平均值范围为4.70~6.82,平均值为5.20,较上年上升了0.37pH 值单位。年平均酸雨频率为25.5%,比上年(37.4%)下降了9.2%。作为一个工业区,北部湾的酸雨污染状况并不容乐观,北部湾大力发展的火电厂等项目产生的硫化物必然会造成环境危害。而酸雨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尤其是北部湾珍贵的红杉树。
2.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各产业产值及其各占总产值的比重情况如下: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第一,北部湾城市群第一产业比重较全国而言是偏重的。尤钦州市与北海市最为明显,但北部湾城市群农业内部结构缺乏合理性,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低,所以其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高。第二,北部湾城市群第二产业比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所占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达8.7个百分点。北部湾城市群工业增长依靠因素单一,多由大项目支撑,大型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普遍小规模,高档次或高附加值产品产值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竞争力不强。三是北部湾城市群第三产业比重表面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从四市各自水平来看,表面上的持平只是由于南宁市第三产业比重过高而导致,其余三市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北部湾城市群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过低。
3.环境法规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北部湾地区的环境法规尚不够完善,加之一些主事者对环境法规的理解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打“擦边球”,规避法律责任。关于海洋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比滞后,连续发生溢油事故和排入海洋的工业、生活废弃物,给北部湾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自北部湾确定为国家战略以来,环保部门就努力全面部署了一些针对北部湾的环保专项行动工作。但从我国当前的环境管理状况看,环境监管存在明显不足。现行的政绩考核主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考核自然资源成本与环境代价。因此,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经济的情况还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存在。同时环境监管需要依法办事,但根据现有法律,对企业违法行为主要是经济处罚,且处罚数额受到很大限制,违法成本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使企业宁愿选择违法排污也不愿意进行环境治理。
三、北部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20世纪末以来,北部湾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北部湾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经济的增长以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相对于处于并不发达的北部湾的经济水平而言,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制约北部湾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北部湾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加强海洋资源的管理。北部湾沿岸广布着大量的红树林,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红树林集聚地。同时,保护牡蛎天然种源基地,周边海水养殖必须与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严禁乱采捕天然种植资源。为了有效利用北部湾海域的白净能力,防止海洋污染,应认真执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开展北部湾海域环境保护活动,根据海洋环境容量,制订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根据海洋水动力特征,合理设置岸边工程及优化临海工业企业。组织制定出海洋综合管理的系列性规章,把北部湾海域及其依托陆域的环境、资源及其相互形成的开发利用格局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的系统,受制于法制管理体系内。推进海域及沿岸海洋建设项目的审议制度,有利于海洋资源开发区利用统筹安排严格统一控制。
2.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经济结构向更新更深层次提升,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发展三大产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集约化、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水平。同时,协调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降低第一产业比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遵循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积极吸收外来投资资金,扶持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的载体,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企业作为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明确四市的功能定位,有效的安排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各城市自身的优势产业。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健全制度,真正实现依法监管。一方面要继续以环评法、“三同时”制度等为基础,监管关口前移,切实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到位。另一方面,要健全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环境监管体制,形成大监管的良好格局,改变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基层推行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环保考核分值作为基层评先创优的依据之一,将环保绩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明确环境联合执法中各有关部门的义务和配合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各部门有章可循、监管有序,形成工作流程清晰、职责边界明确、任务操作简洁的监管格局。加强环保系统内部上下联动,形成环境监管的强大合力。建立环境污染事故联合调处机制、环境联合执法制度保障机制,相邻区域应建立定期互访、监测数据共享等制度,避免和及时解决跨界污染问题,并有步骤地推行县级行政单位间的生态补偿,以经济手段促进各方环保部门联动。
4.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循环经济内涵、现有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和相关实践经验所决定。产业和企业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和载体,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问题。北部湾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该经济区向生态化方向转型,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在消费领域主要是发展绿色消费和改变生活方式及行为,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这是构建和谐北部湾的关键之所在。
四、结论
北部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正确认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协调好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北部湾“环境换增长”的模式普遍存在,存在着环境保护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北部湾地区首先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必须更新人们的环境观念,正确处理人与环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应当扩展环境权益,提高环境意识,即把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同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的保护环境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真正实现北部湾地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
[2]李华,申稳稳,俞书伟.关于山东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度评价[J].东岳论丛.2008(3)
[3]王松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2)
[5]邬沧萍,候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张维群.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06(5)
海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篇4
然而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粗放式的海洋资源的开发给海洋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是近海,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灾害频发,在远海,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的日渐贫乏等问题都已经凸显,所以在目前这个时期,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也成为重中之重,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关键。
1 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与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海岸线分为大陆岸线与海岛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18000公里。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各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海洋渔业、海上石油等重要的资源。
我国是一个海洋开发比较晚的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海洋经济的开发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海洋产业总产值从1990年的447.4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45570亿元,20年间,增长了100倍以上,说明了海洋经济开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开发晚不代表不污染,我国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海洋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的海洋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1.1 陆地污染海洋化
这一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许多大河流域,建有很多工厂,工厂排污的处理与排放有很大一部分都不符合国家标准,致使河流的污染物增加,当河流流向大海的时候,就会使海洋也被污染。再加上农业用农药等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也会汇集到近海。这样的水流入海洋,就会造成近海海水的富营养化,并引发赤潮。赤潮的发生对于近海养殖有着很大的危害,每年我国因为赤潮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多达数百种的新型化合物会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海洋,直接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使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
陆地上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染物,未经处理,通过地表水、地下水、降水等形式不断汇集到海洋,海洋的自净能力很强,但是超过一定的界限,也会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致使地球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群减少,生物数量下降。这将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1.2 溢油漏油事件频发
海洋中油气资源丰富,对于近海大陆架石油资源的开发,是我们近年来补充陆地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状况的一大措施,但是石油的开采和运输自始至终都有石油的污染存在,另外,对于水路运输的大型油轮的漏油事件,更是每年都有十几到几十起不等,蓬莱19-3油田2011漏油事件、大连油罐爆炸事件等多起溢油漏油事件的发生使我们不得不警醒,如果任这些事件继续发展下去,海洋受油污染将不可避免。
石油污染的降解难度特别大,经常会数月内依然存在。这样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海水的水质,会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直接对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威胁。
1.3 捕捞和养殖
我国近海资源由于过度捕捞,已经到了十分匮乏的地步。目前虽然已经开始设立禁渔期和避免过度捕捞,但是迫于人口的压力,短时间内这一状况很难改善。渔业资源得不到好的休养生息,最终的结果就是大量减少直至消失。
另外最大的海洋环境污染来自于近海的海水养殖。海水养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问题,但是海水养殖过程中,投入的大量饵料,为防止和减少动植物发病率,直接添加的杀菌、维生素营养药剂,在未经过处理时,就直接排入海水,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局部海域的生态平衡,造成鱼虾贝等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
1.4 直接倾倒废品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沿海很多地区,都存在着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废品直接倾入海水中的事件,尤其是港口与航道的疏浚而产生的垃圾和废料等等。这些物质在海水中浸泡,有些物质就会在海水中发生迁移,聚集在生物体内,造成污染。另外这些物质在陆地上已经造成了污染,进入海洋后形成了二次污染,使污染扩大化。
除了以上所说,海洋放射性污染、济南工程环境破坏也是现在海洋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 应对策略
看着如此严峻的海洋环境问题可知,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海洋环境为代价的。为了不使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使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
2.1 建立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同步机制
目前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没有统一的科学的管理、监测和监察机制,没有统一的管理,必然会导致无序的开发和利用。我国需要设立这样一个专门的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兼顾海洋经济效益的专门部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体规划和布局海洋产业,使海洋经济的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
2.2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科技的研究与开发。
环境污染和开发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水平落后。由于技术水平的落后,海洋开发方式粗放,造成海洋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与浪费。所以在海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海洋相关专业,培养相关人才。
2.3 加大海洋污染的整治力度
海洋污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整治不到位,缺乏监管。整治的重点一方面是整,整顿违法行为,整顿污染。整的方面主要是建立健全海洋法,海洋行业的法规;建立更为专业的海洋执法部门,专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减少危害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是治,治的重点在于防治,加大对入海河流污染物的控制,这是最重要的方式。预防主要是通过建立近海水质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2.4 实施渔业修复工程
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实行渔业修复工程。一方面实行牧渔工程,在不破坏海洋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放养的养殖面积,努力建造海上牧场,充分利用深水网箱养鱼、鱼礁等渔业养殖的建设,丰富养殖品种,增加养殖产量。另一方面实行休渔机制,控制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的自然恢复。通过实行渔业修复工程,既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同时又可以使海洋生物休养生息,一举两得,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策。
2.5 加强石油开发和运输的监管
对于海上石油资源的开发和运输,从技术层面来说,提高输油管道、运输船舶、油井的安全程度,利用高科技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从人员层面来说,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对其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海洋环保培训和法制教育,建立更专业、更有责任心的队伍。从制度层面来说,建立更为完善的设备检查和巡视制度,并认真执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6 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政府的宣传优势,利用媒介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保护海洋的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从事海洋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海洋保护监管职能的人员进行海洋环保教育、海洋法制教育,使其树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海洋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不得忽视,为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大监管力度,控制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消耗,加大海洋科技的开发力度,加强宣传,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环境和谐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2006(20).
[2]张志锋,韩庚辰,张哲,王燕.经济发展影响下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压力变化趋势及污染减排对策分析[J].海洋科学,2012(4).
[3]魏颖慧.关于我国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法律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2(2).
[4]蔡文恬.海洋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2(22).
[5]秦灿.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2014.
[6]郭珊.疏浚施工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2006.
[7]于淑文.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运月刊,2009(12).
[8]王玉枢.河北省海洋环境现状与渔业资源开发对策[J].河北渔业,2006(9).
[9]徐质斌.海洋环境管理需要实行五大转变——海洋资源开发中的环境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2).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5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 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肖颖 通讯员 肖成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 焦点关注 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 关键思路 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 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 焦点关注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思路 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6
一、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虽然自2001年以来,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在欧美国家产生,并成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被视为解决城市因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一个系统化途径,但是绿色基础设施更多地侧重于规划层面。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日益具有现实意义。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按照2015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可以采取投资-建设项目-运营-移交;投资-建设项目-拥有-运营-移交;投资-建设项目-移交-运营等多种形式。
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政府直接投资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各个城市的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基本表现为政府自己组织专门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两种模式。
实践表明,以上这两类基础设施的管理均出现了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及项目本身对城市环境和公众利益所带来的破坏;二是面对多种性质和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部门之间的组织体制关系纷繁复杂,管理不够完善;三是公众发挥外部环境破坏的监督作用的途径和信息有限;四是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忽视环境效益,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经济与环境效益不相协调的被动局面。因此,城市率先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对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界定
绿色供应链管理(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其最大特点是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以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
目前,国内外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并无统一定义。综合国内外文献,本文认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中,由政府、企业根据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共同制定和完善城市建设项目所用原料、施工、运营、回收技术的质量和环境管理标准,并进行内部质量和环境监督,同时还要协调公众等外部监督主体的整个管理过程,通过对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规划、协调和优化控制,实现项目利益相关方在项目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平衡。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综合而言,中新天津生态城最适合作为推进建设领域供应链管理的试点。2015年5月,天津市政府出台了《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方案》,重点研究和实施“创立、改造、限制和废止”的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资源行动,全力推进产业绿色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特许经营方案实施流程必须遵照《办法》,基于此,并结合基础设施不同类型项目的各自特点,以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的具体情况,对中新天津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为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天津市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小组级别应设置在财政局、审计局、规划局、建委、国资委以上,与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处于平等协作的地位,共同协调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并具有最终调整权和决定权。
城市基础设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平衡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保证各主体服从统一的经济与环境效益的调整,因此必须依靠行政力量,政府理应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首要核心主体,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工程合同、环保法规、绿色采购,以及建造标准等,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全程管理。项目管理公司是市场主体,不具备保障环境效益的行政权力,应处于政府指导下的供应链核心的主体地位。
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作为二级管理的主管单位,是天津市政府下设的直属部门,是二级层面上的首要核心主体,作为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和维护者,必须从根本上负担生态城内所有基础设施绿色建造的指导和管理责任,对上向天津市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小组和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负责,对下负责指导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为此,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应当建立绿色建造项目信息发布平台,网上公开供应链信息,统一市场准入,公平、择优确定投资人,披露城市基础设施在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项目、绿色运营阶段的相关管理信息,并与审计部门共享信息,保护市场环境、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实现各类资本平等参与、投资回报合理、运作透明。
在政府监管下,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公司法人负责制的专业化管理,接受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的直接领导,接受规划、土地资源、建委、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管理,接受公众对生态城基础设施从规划设计到建设项目运营全过程的环境效益的监督。通过中新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可将所涉及的勘察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制造供应商和物流方,甚至银行、基金机构等金融支持方,纳入到一个供应链中。首先,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和政府之间应在平等协商、依法合规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权责,不能达到绿色标准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其次,公众肩负着绿色供应链推进过程中的外部监督的社会责任,是城市管理的多主体之一,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结语
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为例,探索性地提出政府与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中心共同引导、投资与管理分离、审计与社会监督结合、经济与环境效益并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旨在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绿色供应链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刘铮.国内外建设项目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57-160.
[3]柯洪,尹贻林.公共工程项目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149-152.
[4]杨耀红.我国建设项目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究 [J].经济师,2005-7:143-145.
[5] Koskela L. Application of the new production philosophy to construction [R]. Palo Alto:Stanford Univers.ity,1992.
[6]蔺雪峰,汪波,冯剑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城市治理研究 [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4-288.
[7]纪泽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项目与管理的多元共治模式探析-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4-21(4):20-2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表现
在理论上,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但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提供保证, 而且提高了稀缺资源利用率, 增进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良好的环境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而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带来直接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然而, 实际上二者的关系相当复杂。发达国家在上百年中逐步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集中暴露出来。
1.认识上的缺陷
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新增长理论, 都将生产看作要素投入的函数, 而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问题则被忽视了。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也就是说, 任何一种要素在生产函数中都近乎于非必需。这些理论都严重忽视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和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西方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国也不例外, 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政绩考核中主要看GDP指标, 忽视环境保护。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伤害
我国经济长期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为特征, 不仅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资源短缺状况, 而且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612个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以上的只有477个。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 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左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当期“经济增长”, 而且对后续的“经济增长”也有难以估量的潜在阻滞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将大大加重经济社会后续发展的成本。比如, 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后就排进江河中, 不但使得在日后要花费更多的投入来治理, 而且污染会造成损害健康、缩短生命等恶果。
3.我国加快经济发展与提高环境保护效率面临困境
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不协调, 管理部门之间职权不清, 法律原则性过强而可操作性差。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没有改变。各方发展所需的资金总的来说是不足的。有限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逐利目标的驱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 都很难对环保产业产生投资欲望。环保产业无法完全依赖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作用而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在我国, 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是影响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 把两者割裂开来。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 而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必将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其中明确指出要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的理念,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 并认识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胡锦涛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 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 它反对的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当前的环境问题, 根源在于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 因此,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才能真正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这一国策还远不够深入人心, 原因就在于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行为、节俭的风尚和绿色消费, 以合理的消费理念取代浪费、奢侈的消费。
2.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发展环境科技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性质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环境保护。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起到引导、促进作用。除政府增加投入外, 还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本投入环境保护, 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 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
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技术落后。事实表明, 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 进而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之, 较高的科技水平, 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相对减少。所以, 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比如, 生物工程技术、核技术等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 抓住两端,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根据我国的国情, 应在资源的输入端尽快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重点抓好节能、节材等工作;在输出端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做好资源的再生产和循环利用工作。
其次, 走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农村人口众多,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保障市场农副产品供应问题。通过广泛施用农家肥, 在水库堰塘养鱼、家禽, 在村内村外栽种果树, 培育可食用菌类, 发展以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态型乡镇工业。在城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那些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设施和服务的行业的发展。
4.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法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近年来,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但也存在环境法律条文缺乏配套性、对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等不足。因此, 我们要加大环境立法步伐, 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并在经济上提高处罚标准, 在法律和制度上促进企业提高治污的积极性。
5.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
政府管理在我国环境保护中起着引导、促进作用。必须改变原有的政绩观念和评价机制, 把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 增强政府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的积极性。政府政绩考核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作保证, 难以真实体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尽职程度和渎职程度, 所以, 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不仅各级人大有效地监督各级政府, 还要建立群众对政绩考核的监督制度、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绩考核内容公开透明, 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效。对政府部门失职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 也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政策的惩处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能源消费的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
[2]罗毅.2009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8
1研究区概况
辽宁海岸带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毗邻渤海、 黄海,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所辖的行政区域,陆域面积5.65万km2,海岸线长2 920km (包括岛屿岸线),海域面积约6.8万km2。2005年,辽宁海岸带的经济总产值为3 980.92亿元,占辽宁省总量的45.42%,而2011年,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总产值达到了1 1150.86亿元,占辽宁省总量的52.25%。
2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研究区数据来源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及 《辽宁省环境公报》,采用熵权法[5-6]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7], 对辽宁海岸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定量研究。
2.2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
根据辽宁海岸带6市的特点并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居民消费水平及居民恩格尔系数6个经济指标,耕地面积比重、耕地灌溉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年降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个生态环境指标作为评价6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7,8,9],以及国内其他海岸带的评价标准,并结合辽宁海岸带的实际情况,确定辽宁海岸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分级标准(表1)。
表1中 “正”表示该指标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有正面作用, “逆”则表示有负面作用。一级表示 “极高”情况,即研究区发展具有较高的水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及其协调;二级表示 “高” 情况,即发展具有一定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三级表示 “中” 情况,即发展具有初级规模,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四级表示 “低” 情况,即发展水平较低,生态威胁严重;五级表示 “极低” 情况,即研究区发展水平极低,生态危害十分严重,且治理效率较低。
运用可变迷糊模型公式计算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的相对隶属度,变换距离参数和模型优化参数得到研究区各个城市的生态指数、经济指数及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见表2,评价标准见表3。
3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与分析
3.1大连市
大连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仅次于丹东市的第二大城市,结合表2和表3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方面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市1997— 2011年15年间经济协调性变化波动较大,其中2005年经济协调性突然下降,随后呈增长趋势, 但从2010年开始又呈现下降趋势,而生态协调性较经济协调性而言相对稳定,所以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整体仍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但平衡效果不太理想,从2010年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属于低度动态平衡阶段。
(1)经济方面:大连是辽宁海岸带的6市中地区生产总值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但2011年其经济协调指数仅为0.508,仅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15年间大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5 383元增加到91 295元,且居民消费水平也呈上升趋势, 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总支出总额) 呈现递减趋势, 整体朝向明显协调阶段发展。 但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连的第一产业比重有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在2005年差距最小, 在2008年差距最大; 2005—2008年间,二产比重处于上升状态,三产比重处于下降状态,这段期间的协调性较差; 2008—2011年二产比重虽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相反三产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下降趋势。即从2005—2011年二产比重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三产比重则处于下降趋势, 这说明大连开始向工业转型发展,经济潜力价值开始下降。
(2)生态方面:2011年大连市的生态环境协调指数达到0.564,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从1997—200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5]中可以看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除2002年增幅较大之外,其余年份均增幅较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 降水量方面除了1999—2002年及2006年小于500mm,其他年份均超过500 mm,达到中等水平,尤其是2011年降水量达到902.6 mm, 水量较为充沛;至于工业废水排放量方面2011年达到31 487万t,明显高于辽宁海岸带的其他城市,虽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528%, 但整体环境仍处于恶化趋势;大连市的耕地面积比重及耕地灌溉率在2007年差距最小,而在2007年之前差距较为明显,2007—2011年耕地比重变化较小,耕地灌溉率有所增加,整体处于上升阶段。由此可见,大连市的整体生态环境有相对转好的趋势。
3.2丹东市
丹东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结合表2和表3以及丹东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可以看出,1997—2011年15年间丹东市的经济协调性波动较大,但整体处于上升趋势,2008—2011年比较平缓;生态环境协调性变化幅度也较大,但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从综合协调性来看,15年间丹东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性较好,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整体处于较好的动态平衡阶段。
(1)经济方面:丹东市2011年经济发展协调指数为0.625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向明显协调阶段靠近。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中得出[5],丹东市人均GDP由1997年的6 338元增加到2011年的36 841元,居民消费水平增幅也较大, 从1997年的3 116元增加到2011年的12 725元,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恩格尔系数则从1997—2001年处于下降趋势,2002—2004年有所增加,2005年后又开始下降,但到了2011年却突然上升,达到43.50%。从三次产业比重上来看,第一产业比重15年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二产和三产比重则波动较大;三次产业比重方面,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虽然在1997年时二产比重超过三产,但1998—2005年之间三产比重却处于优势地位,但二产比重呈现上升趋势,三产比重处于下降趋势,直到2006年开始,二产比重已经超过三产比重,占丹东市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 且二产比重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三产比重则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2)生态方面:2011年丹东市的生态环境协调指数达到0.602,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数据中可以看出[5],人均公共绿地处于持续上升状态;年降水量均在500mm以上,且15年间有9年的年降水量达到900mm以上,为丹东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工业废水排放量基本处于3 000万~6 000万t之间,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是很高,但处于上升趋势;耕地比重和耕地灌溉率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虽然均有所上升,但是增幅不是很明显。 由此可见, 丹东市的生态环境正往较好的趋势发展。
3.3锦州市
锦州市的土地面积在辽宁海岸带6市中排第四位,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1997—2011年锦州市经济发展协调性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生态环境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锦州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协调度波动不是很明显,基本在0.57~ 0.70之间,整体均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都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
(1)经济方面:根据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 中的数据得出[5],1997—2011年锦州市人均GDP由5 939元上升到35 784元, 居民消费水平也上升了10 238元,恩格尔系数变化稍有波动,但整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较1997年下降了11.15%; 三次产业的比例从1997年的持平状态逐渐向第二产业发展, 到2011年三产比例为15.5∶49.6∶34.9,表明近年来锦州市通过相关政策降低第一产业比重, 从而使第二产业比重升高,形成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形式。
(2)生态方面: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可以看出[5],15年间锦州市的耕地比重变化较小, 但其所占比重较大, 至2011年,锦州市耕地比重已达到45.99%, 加上耕地的灌溉率有大幅度提高,从1997年耕地比重与耕地灌溉的比例为40.3∶29.1,发展到2011年二者比例为23.0∶22.7,这是促使锦州市生态环境一直处于动态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在逐年增长,15年间增长了4.65m2;但降水量不是很充足,平均年降水量为519.7mm;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的较好,平均年排放量为3 940万t,且排放达标率也有较大上升,到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已增长到95.3%。
3.4营口市
营口市的土地面积在辽宁海岸带6市中排第五位,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 营口市1997—2011年经济发展协调性及生态环境协调性均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但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自从2006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营口市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波动很大,且2011年的协调性较2010年有明显下降,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1)经济方面:2011年营口市人均GDP是1997年的8.85倍,是2006年的2.68倍,2011年GDP总值高达1 224.65亿元,占辽宁海岸带的10.98%,仅次于大连市,居第二位。从三次产业比例可以看出,15年间营口市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幅度不是很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为明显,第三产业比重几乎没变,这说明营口市是以牺牲第三产业为代价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形式转化,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下降。
(2)生态方面:2011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38 m2,是1997年的2.40倍;工业废水排放量自从2006年以来有所好转,且达标率上升较为明显,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高达99.99%;年降水量不充足,只有2010年超过了900mm,其他年份均偏少;耕地比重和耕地灌溉率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近年来营口市对于耕地的建设和灌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使生态协调性处于下降趋势。
3.5盘锦市
盘锦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最小的城市,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盘锦市经济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现波动形态,但远低于明显协调阶段;而生态协调性则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所以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总体处于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上升趋势。
(1)经济方面:从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5],盘锦市1997—2002年间人均GDP一直高于辽宁海岸带6市中的其余城市,2003—2011年也是仅次于大连市排在第二位,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GDP的发展趋势相同, 二者都呈现上升趋势;从三次产业结构方面来看, 第二产业为盘锦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且历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均在60%以上,而近年来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说明盘锦市的经济正向良性方向发展。
(2)生态方面: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显示[5],15年间盘锦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幅度较小,仅增加了2.42 m2,是6市中上升幅度最小的城市;降水量方面除2010年超过900 mm外,其余各年均较小,这对盘锦市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工业方面的废水排放量处于较稳定状态,且达标率上升幅度较大, 从1997年的9.63%上升到2011年的98.29%。从图2中可以看出,历年来盘锦市耕地面积处于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截止2011年耕地比重已达到35.67%,且耕地灌溉率较好,历年来均在75% 以上,这是形成盘锦市生态环境协调性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方面之一。
3.6葫芦岛市
葫芦岛市是辽宁海岸带6市中面积仅次于丹东、大连的第三大城市,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盘锦市经济协调性略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但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而生态协调性则远高于动态平衡阶段, 且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所以导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总体处于高于动态平衡阶段,且呈上升趋势。
(1)经济方面:1997—2011年 《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出[5],葫芦岛市的人均GDP 15年间增加了19 448元, 居民消费水平也增加了8 864元, 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88%, 整体处于较好的发展趋势;历年来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不大,虽然从2006年看是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是2009年出现了转折点,使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而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说明葫芦岛市应重视三次产业比例问题,使葫芦岛市的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生态方面:葫芦岛市的年降水量均在900mm以下,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人均绿地面积,从1997年的6.25m2,增加到2011年的14.42m2,增加幅度较为明显;工业废水排放量处于稳定状态,但达标率不高,2011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65.97%;历年来耕地比重几乎没变,且耕地的灌溉率也不高,均低于45%,这是造成葫芦岛市生态环境协调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结论
可变模糊模型是工学中常被用来衡量经济与水环境协调状况的模型之一,其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但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研究借用此模型来研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了较好的结果,说明此模型与可持续发展模型[10]形同,均可用于不同城市(或区域)之间、同一城市(或区域) 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状况的定量评价和研究。经该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为:辽宁海岸带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均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但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不同,平衡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表2)从2011年的综合指数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由高到低分别为丹东、葫芦岛、盘锦、锦州、营口、大连;而从经济协调性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丹东、锦州、葫芦岛、营口、盘锦、大连;从生态角度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盘锦、丹东、葫芦岛、营口、大连、锦州,这说明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性的好坏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所以辽宁海岸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 增加环保投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且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努力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局面,做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文章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可变模糊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内6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9
(一) 指标体系的建立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是对全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以及资源环境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经济子系统以人均GDP、工业总产值、资本形成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一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作为指标;社会子系统以人口增长率、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比、平均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数、从业人员总数、公路里程作为指标;资源环境子系统以单位GDP能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烟尘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污染施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作为指标。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 构建了广西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模型和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1) 计算子系统各序参变量分量的有序度。设描述某子系统运行状态的若干指标为x= (x1, x2, ..., xi, ..., xm) , 则我们称x= (x1, x2, ..., xi, ..., xm) 为子系统x在发展过程中的序参变量, 其中Aij≤xij≤Bij。这里xij (j=l, 2, …, n) 为序参量分量xi在第j时期的值, 而Aij与Bij分别为其上限值与下限值。这两个限值是根据该项指标当年的最小和最大可能增长率来确定的。下限值可以选取过去某年的实际值, 上限值可以根据未来发展趋势或规划目标选取某年的预测值或规划值。
对于效益型指标, 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 (如经济子系统中的生产总值指标) , 则定义子系统x的序参量分量xi的有序度可以表示为:uij (xij) = (xij-Aij) / (Bij-Aij) ;对于成本型指标, 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 (如资源环境子系统中的废水排放量指标) , 则定义子系统x的序参量分量xi的有序度可以表示为:uij (xij) = (BLJ-xij) / (Bij-Aij) , 可见, 各序参变量的有序度取值范围均为[0, 1]。
(2) 计算子系统有序度。uij (xij) 为序参分量xi对子系统x的有序度的贡献, 子系统x在第j时期的有序度uj可以通过对uij (xij) 的集成求得, 集成常用的方法包括几何平均法和线性加权法, 本文采用较为常用的几何平均法, 即:。类似以上步骤, 我们求出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各时期的有序度u2j和u3j。
(3) 计算复合系统协调度。设在给定的初始时刻t0,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有序度为ui 0, i=1, 2, 3, 则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演变的某一时刻t, 其协调度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参数, 其作用在于保证当且仅当对∀i, uit-ui0≥0成立时, 复合系统才有正的协调度。HD取值越大, 表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 若小于0, 则至少有1个子系统正在朝无序方向发展, 复合系统从t0时刻以来出现非协调发展状态。
2. 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子系统的相互约束、相互联系的状态, 但无法反映复合系统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所以在评价协调度的同时, 应该将协调度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起来考虑, 用以表示某一发展水平上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状况, 设DC表示协调发展度, 则:
T=αf (x) +βf (y) +γf (z) ;α、β、γ为待定权重系数。其中:
二、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计算
为研究和评价“九五”以来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 笔者根据前面所列出的各子系统的指标, 利用《广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 按照前面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计算出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 (见图1) 。
1995—2007年间,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稳定提升, 反映出“九五”以来, 广西经济迅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波动幅度很大,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广西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导致资源环境系统有序度的不断波动。
就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度而言, 历年的HD数值都大于0, 而且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在经历了20世纪末的较低协调发展水平时期后, 2001年协调度大幅上升, 直到2005年均连续稳定在0.3左右, 自2006年后连续开始大幅攀升, 说明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在近十几年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的总体协调能力逐渐改善。
(二) 广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计算
首先根据熵值法原理, 利用MATLAB7.0软件输入各项指标的历年数据, 计算出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中各指标的待定权重系数αi、βi、γi。另外, 我们认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同样重要, 模型中α=β=γ=1/3。然后将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带入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计算出协调发展水平系数DC (见图2) 。
;αi、βi、γi为待定权重系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度量标准见下表所示。
1996—2005年间, 广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协调发展水平系数DC数值在2001年和2006年出现二个拐点, 其中1996—2000年期间DC数值均在0.3以下, 属于非常失调型, 2001—2005年DC数值增加到0.3以上, 但仍然保持在0.4以下, 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但仍然属于不协调型。2006年DC为0.53, 属于比较不协调型, 2007达到0.6, 开始进入弱协调型。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实证分析结果看, “九五”以来, 广西的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 但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加重了资源生态负载负担,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水平比较低, 目前仍然只是刚刚进入弱协调型。但从总体来看, 尽管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 逐渐呈现向较高协调发展水平的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结果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 要特别关注社会的公平。首先,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城乡就业,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这就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 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要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就业渠道;其次, 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第三, 要加强公共基础实施建设, 改善城乡生活居住环境;另外, 要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同时也可以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就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建设生态广西, 培育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农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大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 切实改变过去“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协调发展水平系数在2001年和2006年出现的二个拐点, 分别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 可见, 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法规、政策对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为防止再次出现协调发展水平的向下波折, 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西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摘要: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 构建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模型和协调发展水平模型, 运用1995—2007年间广西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进而评估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从实证分析结果看, “九五”以来, 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水平比较低, 目前处于弱协调的状态, 但呈现逐渐向较高协调发展水平的趋势。
关键词:复合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广西,经济,社会,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世琦, 等.不同协调函数对生态—经济—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影响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3) .
[2]王丽珂, 许洪春.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6) .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10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是一个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但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给许多地区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环境的破坏又会在许多方面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对后续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为了实现真正的发展, 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本文就安徽省17个城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作一实证分析, 通过计算2006年安徽省17个城市的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找出17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上, 各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否超过了其环境的承载能力, 并找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即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 是要重点推动经济发展, 还是要着重治理和改善环境。
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模型
(一) 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度量模型。
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是度量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的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C∈[0, 1]为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 (k≥2) , 本文计算时取2;f (x) 为综合环境效益函数;g (y) 为综合经济效益函数。
f (x) 和g (y) 分别由下列公式计算:
undefined
其中ai和bi为待定权重;undefined为指标xi的规范值;undefined为指标yi的规范值。其计算公式是:
undefined
其中, λmin和λmax为相应指标的标准值或理想值。
公式 (1) 是评价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计量模型, 它反映了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一定的条件下, 环境与经济效益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根据公式可以证明:0≤C≤1。C值越大越好, 即C值越大, 经济与环境越协调;C=1, 即达到最佳协调状态;C值越小, 环境与经济越不协调;C=0, 环境与经济严重失调。
(二)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的度量模型。
协调发展度是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D为协调发展度, C为协调度, T为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 它反映环境与经济的整体效益水平, 按公式计算为T=α·f (x) +β·g (y) , α, β为待定权重, 本文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改善视为同等重要, 因此取α=β=0.5。公式 (4) 综合了协调度C和二者所处的发展层次T,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广的适用范围, 可用于不同城市之间或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定量评比。按协调发展度可划分为10个类型, 如表1所示。
三、安徽省17个市协调发展度的计算
为了测量安徽省17个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度, 我们选取了若干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 并参照类似地区的研究, 给出各项指标的标准值, 运用层次分析法, 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 如表2。
根据表1所给出的指标体系, 从200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找出相关数据, 计算出安徽省2006年17个市的综合环境效益值f (x) 、综合经济效益值g (y) 、协调度C及协调发展度D, 分别如表3所示。
根据表3作出的17个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差异图, 如图1所示。
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和分析
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以及表1给出的判别准则可知, 安徽省17个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可分为三类, 如表4, 分别为良好协调发展类、中级协调发展类及初级协调发展类, 基本都处于可接受范围。
表4中, 亳州市、宿州市、阜阳市等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 从表3的计算结果可知, 其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造成的, 其经济效益值g (y) 均落在[0.32, 0.41]范围类, 远远落后于合肥市和马鞍山市的0.85和0.82。此外, 除合肥市和马鞍山市属于环境发展滞后型以外, 其他15个城市均属于经济发展滞后类型。因此, 总的来说, 安徽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安徽省17个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各市要想使自己的发展达到良好发展类或者以上的水平, 应当仍然以经济建设为重点, 利用各市良好的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 以缩小各市之间的差异, 但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 应当注意加强环境保护, 降低消耗, 增加产出, 逐步淘汰某些高污染产业和产品, 发展污染小、技术含量高、耗能少的产业, 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避免出现地方保护主义, 决不能用牺牲环境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宁小莉.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1
[2].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07
[3].张军涛.保定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 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11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补偿
一、问题的提出
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性
1、延庆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
素有“夏都”之美誉的延庆区,是北京西北部的生态屏障。延庆区位于北京西北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林木绿化率高达73%并含有优良的生态资源,空气、水体质量都处于国家一二级的水平。①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总体上将北京市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种类型的发展区域。延庆区则以其水资源等明显的生态优势承担起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城市功能。
2、 延庆区是北京市水源涵养地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飞速增长,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作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日益突出。目前,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延庆区内的官厅水库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对于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化起着重要作用。
3、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延庆区至关重要
延庆区是北京市的偏远郊区,交通不畅,经济发展较弱。由于自身的生态优势以及北京市的生态需求,延庆区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支出巨大。虽然生态旅游产业等的发展增加了延庆区的经济产值,但是相比其他区,延庆区的经济依然比较落后,使得财政收入较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延庆区的财政收支失调。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延庆区必须把宝贵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二、延庆区生态经济失调现状
10多年来,延庆区一直以来作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以“生态涵养区”的定位发展。虽然,经济有一定的纵向增长,但与北京市其他区完全没有横向优势。而生态环境的发展大有改观和显著成果。根据政府相关数据、报告以及延庆区发展现状,可知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重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滞后与生态环境建设过快的不协调,包括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存问题。②简单来说,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失调现状有三点:第一, 生态环境综合水平高。第二,经济发展滞后。第三,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存在问题。
三、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 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灌溉、节水型农业是解决北京农业干旱缺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此目标下,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实施节水工程。在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延庆区的循环葡萄产业树立了典范。
为发展经济,延庆应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型工业。就目前而言,情节发电项目,新型建材,高薪技术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对于延庆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为促进延庆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发挥延庆作为京西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高起点发展京西北物流基地,从而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延庆区应充分开发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俗游、观光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积极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③
(二)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
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一方面,加大公益林、林区道路管理等生态林保护项目建设投入,切实提高项目造林、退耕还林和补植补种等项目的补助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大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以促进当地农户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油茶、水果等特色农业,参照粮食补贴办法,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补贴。与此同时,支持和鼓励农户和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按实际生产面积给予一定补助。
尽快建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为了在发展生态文明的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由北京市和延庆区各级财政出资,设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增强生态功能区的监测和保护能力。
(三)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
1、稳定资金的投入
虽然,近些年北京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给予了延庆越来越多帮助,但是要形成长效机制还比较困难。本文借鉴其他区的发展经验,提倡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条件下,由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环保局、水务局以及延庆区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专门成立协调合作委员会,确保延庆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关于稳定资金投入的合理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北京还应加强对延庆区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形式以发展大型水利设施。帮助延庆区走出财政困难、资金短缺的局面。
2、水权交易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主张北京市与延庆区尽快完善适合双方发展的水权交易机制。以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为例,为了给北京市提供更多的水资源,近年来张家口与北京共同开启“稻改旱”项目,北京对此给予了部分补偿。目前,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平均每亩地年可节水400-500m3,北京给张家口补偿450/亩*年,十几万亩,年补约5000万元。由此分析,为了促进延庆区的生态经濟协调发展,水权交易机制的完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延庆区的财政收入而且一定程度保护了水资源。
3、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为促进水资源保护及科学合理利用,同时借鉴国外水资源市场化经验,针对不同水源、不同用水类型、紧缺程度,北京市和延庆区应建立合理有效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对于水利工程等用水价格逐步提高,尽快调整非农业生产水价达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的状态;逐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逐步达到保本水平;在城市用水中,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稳步提高,水价实行累进阶梯制,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根据水资源紧缺程度,扩大或减小水资源费用的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总之,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供水价格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以及国际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而水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水源涵养地,其总体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根据延庆区的现实情况分析,延庆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失调状态,以至制约了延庆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延庆区的自身产业优势和发展环境的优势,也即分别从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和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三个方面给出关于协调延庆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长远角度规划延庆区的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 北京市延庆县水务局.延庆县水资源现状分析[J]. 北京水务,2009,4
② 延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http://www.chinacity365.org/newsshow.asp big=11&id=71
③ 陈炳军. 延庆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延庆县水务局.延庆县水资源现状分析[J]. 北京水务,2009,4
[2]延庆县人民政府. 延庆生态产业区发展规划纲要. http://yq.bjsme.gov.cn/stock/1081.jhtml. 2012年2月发布.
[3]许吕章.延庆县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实践.北京水务,2013(02)
[4]陈炳军.延庆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建议[J].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5]开发新能源倡导绿色消费.北京农业,2012年1月上旬刊.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12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旅游业的改革发展,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有重要意义。2014 年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实现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起步较早,涵盖的领域广泛,具体包括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测算、旅游生态足迹的评估、旅游经济发展对目的地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保护等[1]。国内有关旅游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宋进喜(2002)[2]以西安市为例,探讨旅游经济开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效应。王辉和姜斌(2006)[3]以大连市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沿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崔峰(2008)[4]对上海市2000—2006 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发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
一、研究模型的运用
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一般用耦合度来描述。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本文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5],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旅游生态系统耦合度。
比对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耦合程度的大小,将上饶市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分为4 大类10 个亚类,具体如下:(1)高度协调:优质耦合协调类(0.85~1);良好耦合协调类(0.75~0.85);中级耦合协调类(0.7~0.75)。(2)基本协调:初级耦合协调类(0.6~0.69);勉强调和协调类(0.5~0.59)。(3)过渡类型:濒临失调衰退类(0.4~0.49);轻度失调衰退类(0.3~0.39)。(4)失调衰退:中度失调衰退类(0.2~0.29);严重失调衰退类(0.1~0.19);极度失调衰退类(0~0.09)。
二、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选取了14 个有针对性的指标(其中旅游经济指标4个、生态环境10 个,见下页表1)以此来进行上饶市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测算。本文选取2001—2012 年上饶市的指标数据。本文数据来源于2002—2013 年《江西省统计年鉴》、上饶市2001—2012 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上饶市2001—201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网站。
为避免主观赋权所带来的偏差性,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6]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见下页表1)。
(二)耦合协调测算结果
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带入具体数据,得到上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协调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判别,结果(见下页表2)。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上饶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通过上页表2 的计算结果和下图的走势图可以看出,上饶市在2001—2012 这十二年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从2001 年的0.005 上升到2012 年的0.484。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饶旅游经济发展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出现了一次衰退,即旅游经济综合评价指数从2002 年的0.008 跌至2003 年的0.002,究其原因是2003 年国内的“非典”事件对旅游经济和整个旅游产业造成了较为明显的破坏和抑制作用。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上饶旅游经济从2009 年开始有了较大的飞跃,增长速度保持在年均25%左右。这与上饶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成就不无关系。2008 年7 月,三清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2012 年9 月,三清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自2007 年起,婺源县开始组建婺源旅游集团,并在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从生态环境方面来看,上饶市这十二年间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相对保持平稳的状态,生态环境没有较大破坏但也没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09 年底,随着国家战略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成功批复,上饶从2009 年开始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近两年的生态环境水平又有所下降,反映出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背景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与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嬗变与博弈比较突出,显然如何让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良好的耦合协调水平还有一个相对长的过程。
从耦合度(C)来分析,可以看到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度经历了从低水平(0.332)耦合到高水平耦合(0.881)的过程,耦合度水平自2005 年起保持相对平稳的态势,之后的八年间上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均保持在0.8 以上,这反映出上饶市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来越紧密。
(二)上饶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从上页表2 数据反映出,上饶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由失调衰退向基本协调转变,表明上饶市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强烈,生态环境改善与旅游经济增长形成良好共振效应。
结论
以往有案例实证的结果通常是反映出目的地城市前期旅游经济发展先滞后、生态环境先良好,中后期阶段旅游经济发展提速、生态环境却恶化的常规结果,而以上饶市这一典型区域做实证研究发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可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两个子系统可以相互共振,促进系统由无序向有序发展。来自协同理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恰恰提供这样一个重要的定量研究工具。上饶市旅游经济发展有与其他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的共性,有存在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随着江西旅游强省建设和上饶旅游强市的建设的推进,未来上饶市旅游产品应该在继续保持原真性和生态型的基础上,由观光型旅游模式向休闲度假型旅游模式转变,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未来上饶市旅游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倪绍祥.我国国土资源利用与保护[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2.
[2]宋进喜,王伯铎,李怀恩.西安市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整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683-686.
[3]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1):84-87.
[4]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64-69.
[5]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2-9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荐阅读:
环境与经济发展07-18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07-07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1-17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09-01
环境保护与经济之可持续发展05-17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09-15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调研与思考11-03
长丰县农村经济与环境发展的问题思考06-04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