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24-11-17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精选8篇)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1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同时,中国也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水污染排放第一。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是环境保护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人喝不到干净的水,许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就拿北京等多个城市来说,近年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尤其到了冬天,在没有风的时候几乎天天被雾霾所笼罩,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受其危害的人口近4亿。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全国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森林资源号称“地球之肺”,对地球的大气环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的沙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量著称,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抬升,长江每年带走泥沙近5亿吨。由于淤积,全国范围内水库库容量也在不断缩小。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地区,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草地面积已在逐年缩减。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例如陕、甘、宁地区;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水资源在我国的分布也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300立方米。

6、生物多样性破坏。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7、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44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13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8、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9、垃圾成灾。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在我国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我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已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

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是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自愿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们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面对诸多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明确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因为保护环境需要各种投资,比如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有能力去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研发或购买环境保护所需的各种技术和设备。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比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好,主要就是这方面的原因:他们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收入高、居民生活富裕,所以就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环境保护这方面来,再加上他们工业化程度高,教育和培养水平高,所以他们更容易研发和掌握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是他们社会发展水平高,企业、政府及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比较高,这就使得环保政策的执行更加容易,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收到的成效更好。而反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欠发达,政府的绝大部分力量都投入到发展本国经济、摆脱贫穷和饥饿、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没有多少资源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来,这并不是说政府不愿意保护环境,而是他们做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也大都为生计奔波,没有意识也可能是没有能力去保护环境。所以说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有相对足够的能力了,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把环境保护做好。

保护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了地球以外任何一个适合生存的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保护这颗星球我们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人类的活动却对我们唯一的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森林滥伐、大气污染、水污染、沙漠化加剧、物种锐减等等,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说经济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的到保护的基础上,环境一旦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必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文明的消失。公元前2500年前,拉丁美洲曾出现过高度的人类文明——玛雅文明,当时当地气候适宜、降水充足、土壤肥沃、各种资源丰富,玛雅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当时高度文明的农业社会,但是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终于玛雅人想到了一个饮鸩止渴的办法——砍伐森林开垦农田,短期内耕地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但是长期下来,水土流失、森林锐减、当地气温上升,环境已经变得不在适合居住,玛雅人只好背井离乡,留下永远的教训警示后人。这个例子说明,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合适的环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它,保持生态平衡,一旦使用过度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人类离灾难就不远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能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资源,人们只有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加以利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正确认识我国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具体说,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从这方面看,中国无疑是“地大物博”,这是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也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又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总量大”与“人均占有量少”形成强烈反差,加之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一切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面临严峻的资源紧缺形势。

所以,如何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资源,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2、要重视环境问题,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制定法律法规

根据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环境问题上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与市场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客观需要。

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根据上述我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加强环境保护,成功解决发展与环境生态的矛盾,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要我们真正认清环境形势,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全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遏制住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2

当前,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整个全球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现代会计如何适应这种突发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本文研究的就是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通过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于完善现行的会计机制及改善目前的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 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 人们的生产活动非常简单, 生产成果与生产耗费的计算、比较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 单凭人脑的简单思考、记忆或直觉就能完成, 无需专门的记录、计算, 因而也无需会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趋复杂, 仅凭人脑的记忆和简单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生产活动等经济活动的需要, 必须通过计量、记录来反映, 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 (如我国古代的“接绳记数”) 这些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被看成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2、经济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 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 一国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此外,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 也表现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如目前的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很多企业 (经济主体) 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 为了度过“寒冬”提供了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 混淆视听, 这对会计的发展相当不利。

3、经济环境也离不开会计, 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3.1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通过对经济主体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为经济发展服务。

从企业角度来说, 企业作为社会主要的经济主体, 依赖经济信息系统, 在企业各部门之间, 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 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 并实现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结构复杂, 替代商品多, 价格波动大, 同时科技进步快, 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仅凭借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合理的预测, 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 将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 以此来控制企业,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 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 并导致利益相关方的经济行为的改变, 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 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 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理论上说, 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 那么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 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

3.2会计也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通过其内控机制, 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从宏观角度来看, 运用会计手段, 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发挥预警作用, 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看, 会计可以明晰产权, 明确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 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4、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一方面, 经济环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审计的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着审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但是, 审计也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 审计自身的完善与创新, 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 社会审计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审计就是为了会计的良性发展而存在的, 同时会计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审计的要求。所以社会审计、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三、结论

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寒冬”之下, 但也应看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开始企稳回升, 这对现代会计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也应看到当前知识经济在全球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这就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

目前, 现代会计在我国发展迅速, 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而要想使现代会计在我国有更高水平的提高, 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而如何创造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 这不仅需要外部经济环境的支持, 同样也需要国内经济政策的支持。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 将成为今后要致力解决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 (1) :122-123

[2]、刘永祥, 刘晓春, 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 (3) :72-74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会计;经济环境;发展;关系

一、引言

会计日渐成为当今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对于全社会发展和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非常严重,它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降低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引起了社会不同行业的不断重视。当今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会计为了适应经济环境也要做适应性的调整,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其他国家环境会计理论,运用到我国的实际国情,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发展方向。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

通过这些年一些专家、学者的认真钻研和研究,目前被公认的影响因素基本为:法律、科技、政治以及经济等几大方面。在提到的几个影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经济环境。而会计发展受到经济环境制约的几个方面是:

(一)经济体制的影响

经济体制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各相关单位在规划会计准则时,基本上涉及到制定的权限和制定的目标两个部分。当作为重要的控制实体制定经济体制时发挥的作用越大,其对会计发展影响越显著,原因在于其制定准则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根据经济体制对于会计发展的影响,目前总结出的适应准则是:从微观部分来说,主要是不断建立对应的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制度,给会计提供一个非常指的信赖的环境;从宏观部分来说,应该建立一个稳定值得信赖的市场环境,这其中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机制,来实现对经济体制的制定和影响。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环境的好坏和发展水平成为了推动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了影响会计准则的重要部分。经济越发展的水平越高,就会产生较高的影响对会计相关的内容,进而影响会计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知识经济,虽然很好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给各行各业提出了挑战,这其中,会计行业也在其中。与此相适应,也给会计的快速进步尤其是管理方面提供了巨大空间。知识已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随着知识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只是经济将会给会计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以外,电子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应用上也离不开知识经济的影响,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必然知识经济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受到经济危机以及通胀和经济犯罪等的影响

会计发展的兴衰受经济环境的好坏影响很大,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有利于会计发展;相反如果经济环境恶劣也会极大的阻碍会计的发展。经济危机的危害是波及范围广,影响深远的,一旦爆发经济危机,那将全方面的影响到会计的发展。当然,当今社会环境下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活动的发生也不利于会计的发展。要治理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经济环境,不断完善经济政策及法规,加强监管督促,防危杜渐。

三、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

(一)经济环境的改善和变化促进会计的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于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与诸多西方经济大国加入WTO雙边协议的签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定的国际组织,其核心是《WTO协议》。它为国际各国之间开展经济贸易往来制定出了基本的国际社会都高度认可接受的规章,有效的约束和引导各国之间开展正当的国际贸易往来,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会计是全球通用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各个经济体都面临到更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同时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我国的会计发展要想更好的和国际接轨,就需要适应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于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极力改善会计信息失真这样的现状,从而推动我国会计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网络经济环境的发展给会计带来的挑战

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一个经济形式的会计必将有很大的发展,比如会计核算手段、会计电算化、会计模式、财务报告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网络会计的不断涌现,给企业会计提供了不限区域的工作方式,然而伴随而来的就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问题的解决机制的问题。财务报告要求的是多个部门的合作完成,而会计部门作为汇总方和使用方,对其依赖性较高,而在发生偏差时需要询问和协调时,因为网络经济的自由性,不能很好的达到这一要求。这就给网络经济下的会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正确处理好会计经济环境与会计发展的关系

环境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改变。当环境发生变化我们只有改变、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方可求得生存。在会计发展中,经济环境对于会计发展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它是企业和促进会计改革发展的动力之源。会计部门要善于处理好各个会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员工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到社会效益,为推动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贡献力量,那么反过来经济环境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也会促进会计的发展。

(四)顺应会计经济环境,树立正确的会计环境观念

为了更好的促进会计法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会计环境观念,要明白会计经济环境和会计发展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怎么样发挥会计有效的核算、监督等职能,更好的存进经济环境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企业和社会各阶层共同协同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一种语言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信息时代和数字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以网络为主导的“信息化、数字化”经济环境将会影响经济的方方面面,而作为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更是会受到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市场环境也多变,企业经营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人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这代人共同努力。

本文是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编号JYWA2012-030)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白秀英,赵丽芳.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05)

[2] 胡权,鲍建青.浅谈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02)

[3] 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 季萍.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篇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青藏铁路的开通势必推进西藏经济的发 展“然而,西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影响下,会出现土 52/64 地沙漠化!贫痔化!干旱化!风沙化等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对我国乃至世界 的气候调节功能也会下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处理与当地生态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

尽管西藏的发展破坏生态!破坏植被的力度不比内地严重,但是因其生 态环境的脆弱性与特殊的生态地位,其危害的后果远比内地严重”(一)地表不稳定性强

在近360万年期间,青藏高原上升幅度达3000一4000米,目前仍处于强 烈隆起时期,地表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西藏自治区南部和东部高山!极高山 区山体陡峻,极易出现坡面物质移动”大部分地区高寒干旱,冻融和物理分 化作用十分强烈,形成大量松散物,为各类侵蚀的发生创造了物质条件“(二)气候高寒多变

西藏地区海拔大于3000米的地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92.60/0”海拔高 亢!气候寒冷,植物生存环境严酷“气温昼夜变化和大风日变化大,夜雨率 高”气候年际变化大,易促发多种气象灾害“(三)水土流失!沙漠化敏感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论文 篇5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在以往粗放式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下普遍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在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势必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无法分离的整体。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约束。即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而环境的维护与完善也会受到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约束。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因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自然资源被掠夺的案例,最终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促进。

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的基础所在,其对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与资金支持,使环境得到更加高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或是减轻环境污染的后果。而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与动力支持,同时对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费用也有重要效果,对经济发展成本的控制意义重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是无法分离,相辅相成。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均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具有高污染以及高能耗的特点。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具体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建设进程缓慢。在改革开放背景之下,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是非常可观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经济的发展上大多欠缺对环境的认识,造成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影响。其次,环境资源问题恶劣。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行业的污染与能耗问题进一步加剧,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气候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再次,环境绿色壁垒对经济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环境绿色壁垒的政策保护下,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口经营效益水平受到了不良影响,进口贸易整体质量明显下降。再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无法协调共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区域性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大量行业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长,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问题日常突出,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质量前景堪忧。最后,资源型工业经济发展给环境保护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资源型工业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经济体系中非常关键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此类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也会给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对环境有严重不良的影响。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保护工作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的,环境才是人类发展中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清新的空气,有干净的水源,才能够降低因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而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间接意义上也能够减少因生态恢复以及环境整治而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对缓和生态环境破坏背景下所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的方式,形成珍惜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整体理念,打造生态化的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工作机制,强化排查与监督工作的重要价值。即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以及领导班组均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肩负起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性政策措施落实于实际工作当中,除了需要考虑的强大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决策,还需要综合对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考量。在经济建设中心作用之下,突出环境保护的价值,将经济社会效益与战略环境的执行相结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环保问责制的方式,构建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对应的责任追究标准以及惩处方法,提高警示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基本依据。最后,需要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所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形式改变成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以及清洁型的经济增长形式。通过新型生产技术,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率,积极发展清洁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商品,推动循环经济,激励和扶持对环境、资源有利的经济活动,降低环境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来加快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4、结束语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6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决环境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促使人们思考、探索如何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人们开始研究人类思想史上与环境相关知识,探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寻求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和对策。而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思想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对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的观点探析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

原理:坚持主体性原则用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阐述)

现今城市现代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等都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我国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到今天人们过上小康生活,也正是我国全体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得来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其实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能动改造,而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认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我国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改造自然和占用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一开始没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只是不断地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们脱离贫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却忽略了在改造自然,占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职责。造成现今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

观点: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2.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4.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5.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6.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篇7

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只追求经

济增长而忽略环境;积极保护环境的零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还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 都是孤立、静止地看待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 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新的发展观。它主要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经济要发展, 环境要保护, 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发展经济是根本, 没有经济的发展, 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投资, 也就谈不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反过来, 没有良好的环境, 连人的生存健康都保障不了, 当然也谈不上发展经济。而且, 一但生态环境改善了, 又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如回收废物废油, 可增加社会财富, 资源得以循环反复利用;植草种树固沙, 增加草原和耕地面积, 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所以, 今天的经济建设已不仅仅限于创造物质财富, 也包含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与治理生态环境, 是一个国家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问题, 处理得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有益处。

二、当前, 在国际环境保护浪潮的推动下, 发达国家和一

些国际金融机构将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和技术援助,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把环境保护对外交流合作作为发展外经贸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积极开展多渠道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用于环境保护, 发展环保产业, 搞好各方协调共同扶持。

三、2013年2月27日, 日本出台了应对中国雾霾的预案,

建议居民在来自中国的毒霾浓度超出日本上限两倍之时减少外出。此前, 东京政府已通过“致北京市长的亲笔信”等方式向北京市表达了“协助改善环境”的意愿。而日本驻中国使馆方面则不无嘲讽的说“现在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就像是在做动物实验的感觉”。

2011年中国的名义GDP是日本的1.25倍, 煤炭消耗却达到34.5亿吨, 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 是日本的19.7倍。也就是说每产出一分财富, 日本消耗的煤炭只有中国的1/16。这种悬殊的差距, 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中日经济结构不同, 中国是世界工厂, 以实物产品生产为主, 而日本生产更多的非实物产品, 所以中国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二是日本注重利用清洁能源, 以发电为例, 2009年日本的煤电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24.7%, 而核能和液化气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6成, 日本核电站危机发生之后的2011年, 核电发电量大降, 煤电发电量上升, 但缺口主要还是由液化气发电增长弥补的, 而中国的煤电发电量长年占到总发电量的80%以上。

四、2009年, 日本再次加强了尾气排放规定, 此规定为全

球最严格, 导致日本的汽油和柴油中含硫量降至10ppm (百万分比浓度) 。而中国执行的是汽油含硫量不超过150ppm、车用柴油含硫含量不超过350ppm的标准, 与日本相差了15倍以上。实际情况可能相差更多, 2012年《齐鲁晚报》在山东随机抽取了6份93号汽油样品, 其中有2份汽油的硫含量高达680ppm、910ppm。

对于日本企业来说, 在排放工业废气时遵守环保标准是必须的, 因为这样做首先就省钱——根据日本治理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例研究, 企业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导致的损失是采用防污设备的10倍。其中的损失, 不仅包括承担取消营业许可、赔偿的风险, 还有可能出现与政府或其它企业之间的交易中止、消费者不购买其产品的风险。而中国的企业或选择拿出一笔钱与监管部门建立关系、或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对象取得违法特权, 然后就肆无忌惮的排污。

如果中国也学习日本的做法, 则势必会影响中国的GDP。但是既然99%的国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选择后者 (2013年腾讯《今日话题》调查数据) , 那为何决策者不能做出一些既可顺应国内民意又能少遭外人白眼的举措呢?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经济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环境保护也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的支持。但当前,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处理上,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导致两者无法实现均衡发展,造成各方利益受损。针对该问题,必须在正确认识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之上,采取一系列的能够协调处理两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策略,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同发展。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在以往粗放式的经济管理发展模式下普遍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在采取各种手段与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就势必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即需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但实质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无法分离的整体。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约束。即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而环境的维护与完善也会受到经济发展与增长的约束。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因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自然资源被掠夺的案例,最终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得以不断进步与完善的基础所在,其对于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通过对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与资金支持,使环境得到更加高效的改善,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率或是减轻环境污染的后果。而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所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与动力支持,同时对降低后期环境治理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费用也有重要效果,对经济发展成本的控制意义重大。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新时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是无法分离,相辅相成。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均呈现出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与增长的行业大多数具有高污染以及高能耗的特点。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具体而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现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建设进程缓慢。在改革开放背景之下,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是非常可观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经济的发展上大多欠缺對环境的认识,造成生态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与影响。

其次,环境资源问题恶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个行业的污染与能耗问题进一步加剧,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气候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再次,环境绿色壁垒对经济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环境绿色壁垒的政策保护下,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口经营效益水平受到了不良影响,进口贸易整体质量明显下降。

再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无法协调共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区域性生态环境遭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大量行业废弃物排放量不断增长,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问题日常突出,大气环境以及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质量前景堪忧。

最后,资源型工业经济发展给环境保护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资源型工业已经成为当前整个经济体系中非常关键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此类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资源型工业的发展也会给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对环境有严重不良的影响。

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策略分析

首先,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保护工作理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的,环境才是人类发展中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具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清新的空气,有干净的水源,才能够降低因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而给整个社会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间接意义上也能够减少因生态恢复以及环境整治而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对缓和生态环境破坏背景下所引起的各类社会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合理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的方式,形成珍惜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的整体理念,打造生态化的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需要构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工作机制,强化排查与监督工作的重要价值。即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以及领导班组均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肩负起环境保护以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性政策措施落实于实际工作当中,除了需要考虑的强大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决策,还需要综合对环境保护方面问题的考量。在经济建设中心作用之下,突出环境保护的价值,将经济社会效益与战略环境的执行相结合,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实现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与此同时,通过引入环保问责制的方式,构建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对应的责任追究标准以及惩处方法,提高警示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基本依据。

最后,需要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转变,促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所有高投入、高消耗的经济增长形式改变成集约型、效益型、科技型以及清洁型的经济增长形式。通过新型生产技术,节约能源,提升能源使用率,积极发展清洁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的商品,推动循环经济,激励和扶持对环境、资源有利的经济活动,降低环境资源的浪费与破坏,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来加快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认为,在新时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充足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同时,环境保护能够为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源型工业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是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协调两者关系,应当采取适当的策略与方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以一种全面协调的方式共存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仙芝,余茜,李小方等.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新视野,2012,(3):62-65.

[2]邢秀凤,刘颖宇.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58-61.

上一篇:嘉陵幼儿园春季运动会活动方案下一篇:恶魔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