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2024-10-01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精选8篇)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1

云南大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核考核方式:论文

题目: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 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结合实际以“试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为题撰写一篇论文。

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最好结合所学专业实际;

2、观点正确,行文通顺;字数不少于3000字;

3、不得从网上下载和抄袭,否则该门课程成绩无效;

4、请于外语期末考试时,将作业统一交监考老师,逾期不 交者该门课程成绩无效。

5、论文请按以下格式书写,不得打印: 云南大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硕士研究生

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核试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沈铁学号:120120000819 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历次全国党代会的报告中,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

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 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 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 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 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

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

群众新期盼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 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 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 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 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新时代。

下面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它们之 间的联系以及它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生态文明建设和 四大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融入的重要性,如何建设 生态文明做一些简要的介绍.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联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

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 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 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与生态文明理念,是20 世纪以来人类为解决威胁自身持久健康发展的资源和生态 环境问题,在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根源的 认识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与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概

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 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实 践上,二者是相通和统一的,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加快可 持续发展的步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的关系(一与政治建设

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 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 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 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 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 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 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 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 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二与文化建设

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一个角度看,生

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三与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 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 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 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 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 设的水平就高。(四与经济建设: 简单的说它区别与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模式,既属于经 济建设的一个子概念又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 然产物。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四大文明建设相互融入的重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从战略任务和基本国策的高度认识

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来解决生态矛盾,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追求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构成社会整体文明和整体进步的自然基础。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整体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没有坚实的根基。生态危机,也必定会引发深刻的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经济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治建设必然要求将生态问题视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从生态政治的高度推进制度创新,制订出有

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保证社会的生态安全,以此推动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文化建设,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使人们牢固地确立生态意识,在科学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指导下,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才能在全社会推动“生态理性人”的成长。在社会建设中,也只有明确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性、互渗透和互促性关系,才能以生态化的理念推进社会治理。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反映了人民群众应有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这有机联系的五大权益。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和社会权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既有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人口压

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偏差等,也有资源环境的约束。前 者是挑战,也是造成后者的原因。总体上,我国现阶段生 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直接挑战和压力是资源能 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严重及其对 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约束。

在生态环境方面,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污 染防治稳步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和建 设成效显著,局部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流域主要 污染物污染程度有所减轻,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内城镇供

水安全基本得到保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环保国际合作取得积

极进展,为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遏制环境 质量的急剧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生态环境在

局部有所改善的同时,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

我国环境形势呈现出压缩型、叠加型、复合型、祸合

型的特点,环境污染正在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从人口稠密区、经济发达区向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局

地向区域扩散,从江河城市段向流域蔓延,从常规性污染 向非常规性污染、有毒有害污染转化,从浅层次向深层次 的环境问题演变。老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问题不断 出现。污染的范围在扩大,污染的程度在加重,污染的风 险在加剧,污染的危害在加大,治理的难度在增加。我国 生态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破坏严重, 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

例如农业活动、废水排放、大气沉降和垃圾堆放都对 土壤环境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壤污染表现出 源多、量大、面广、持久、毒害性大等特征,并从局部蔓 延到区域。截至20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 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因受污染

而超标的粮食1200万吨。燃煤、公路交通尾气排放的重金属,垃圾堆存残留的重金属等都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重

金属污染对粮食和蔬菜种植影响尤为突出。

此外,环境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固体废物污染程度加重,水和大气环境形势危急,土壤质量退化,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等等都对我国的生态文明

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五: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 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

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 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

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

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

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 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在政策上: 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将环境保 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 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 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 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 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 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 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在措施上 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 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 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 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 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 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 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 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 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四)在行动上 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全 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

一是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 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

环境保护的 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二是加强部门协作。环境保护部门是推动环境保护事 业发展的“总体设计部”,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 的共同建设者。要加强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队伍和能力 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体制。三是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 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四是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决策机制。针对现阶段的环 境污染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迫切愿望,不断加 大对全球性、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 成因与演化趋势的研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形成国家、地方政府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的监控、预警技术体系,带动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理性借鉴国际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性、区 域性环境保护活动。

五是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 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 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六是加强基层社会单元的环保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 社区、村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 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 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研究生院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相关附件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2

社会依托于教育,教育是社会的根本。人们要适应现代迅猛发展的社会,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用以充实自身的能力,大而言之,高素质的社会也必须需要高素质的社会人来发展。在现有机遇面前,原有的社会教育模式根本不可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教育要改革,人才要优化,公民素质更要提高。由此可见,核心立于社会的学习型教育和素质型教育是社会向高层次发展的必要的两个组成点。

一、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最大的弊病

在大中小学课堂,每个学生无一不是以书本为理论先导,以分数高低作为学习的终极目标。这种完全死板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理论,以应试为结果的应试教育正是当今教育最大的弊端与瓶颈。死读书,读死书,单一去追求高分数,最后以分数高低来确定自身价值的教育体系,教出来的往往都是没有丝毫社会实践经验的“书呆子”,不能将所学有效的学以致用。这样必将会使应届毕业生不得不去重新学习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那么我们应该认识到,在莘莘学子们重新摸索和实践社会经验的同时,也必将造成一部分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目前各方面资源相对稀缺的情况下,提高社会各层次人员的实际专业素质与知识,就已经是为社会节省了宝贵的资源。

应试教育实质上就是指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这个概念是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目前来讲,只要是教育,只要是学校,就必然有考试。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中国的考试制度并不是以学生为本,不是为了测试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改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的,而恰恰是这种制度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高强度的考试与学习压力又造成了学生身体上的超负荷,破坏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考什么和如何考,决定了教什么和如何教,考试制度决定着教学制度,教学制度则决定着学生受教育的命运。没有人性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就没有人性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没有人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学生就会受到非人性的对待。

但是,应试教育目前仍然是我国主要的教育手段。虽然弊端严重,但是却没有办法一时半刻去改变,应试教育毕竟是一直左右我国人才的基本教育之一,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期望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试教育却又是我国千百年来教育体系不断改革完善下来的成熟体系。不可否认,考试制度弊病无穷,但是不要忘了,20年前的废除考试制度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后果。20年前实行“推荐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需要存在有一个完全公正无私,不受各方干扰、压力的前提下,将最优者推荐上去的推荐者。但实际上“推荐”实际变成了“走后门”,这种说法并不过分。“文革”废除考试、实行“推荐”的所谓“教改”的后果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社会关系自古以来就是错综复杂,要实行推荐制几乎是势比登天。古代“举孝廉”制度就已经使当时的执政者认识到,不问家庭、出身以及利益和关系,把个人学识与能力放在首位的“科举”制度是最能给与学子公平竞争的制度。当然,这种公平不是绝对的,但是这已经是相对于推荐制度而言非常公平的一种制度。这种公平可以使得没钱没势,但是才学过人的优秀人才得以有用武之地,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水平由此而上升。由于考试制度有这种优点,所以现在被广泛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各个行业都要经过考试才能获得上岗的资格,从大的理论角度来说,这种制度是目前最成熟的教育制度,所以要想从根本动摇这种制度是完全不可行的。

二、现阶段我国的社会教育体系

我们社会目前的教育体系是以国家公立大学为主,高等教育基本上由国家垄断。所以我们的大学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行政单位。这就从本质上限制了高等教育的自由发展。放眼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大半都是私立大学,像哈佛,耶鲁,早稻田等等无一不是世界级的高级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私立大学可以说算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我们中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私塾”,到了近代更是发展出了许多由社会开明人士创办的私立学堂,并且渐成规模,不仅仅是相当数量的私立中小学,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私立大学,如清华,如南开,如燕京,如复旦,如齐鲁,如圣约翰等等。这些例子生动的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私立办学的传统。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所有教育实行了“全包”的方针政策,从1950年到1952年把所有学府改造完毕,使得私立变成公立,以顺应当时社会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仍然不可否认,中国的私立学校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1、高等教育必须要从精英制向大众制教育发展,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在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时期,确实需要的精英制高等教育,在现有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阶段,仅仅是靠精英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社会体制和社会素质,高等教育应该与社会经济体系同步发展。有数据表明,在学人数占适龄人数的比例在15%以内为精英教育阶段,在此以上为大众教育阶段。可是据我国统计,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最多4%~5%左右,大学生入学率仅仅为15%,远远低于美国的82%。很明显,我国的大学生远远不够,而不是现在某些人所说的过剩。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不是因为大学生不值钱了,而恰恰体现了整体社会素质水平的提高。

如何让更多的人去上大学,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问题。目前的情况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仅仅有1000多所,即使算上民办私立以及成人高校也不过3000,这样少的高校所能招收的大学生远远达不到现目前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美国有2.7亿的人口,可是大学就有4000所,我们国家要想达到这样的规模,恐怕要建20000所以上才行。即使拿离我们很近的韩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来相比,我们也要办1 0000所才可以。那么,我们由此可以推测出,仅仅靠现有的国家公立学校来实现大众化教育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意识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民办私立大学。虽然如此,但是对于中国的现有社会结构来看,实现起来却有相当的困难。

近20年,我国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变革,但是教育体系仍然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就已经重新允许开办民办私立大学,但是在中国现实条件中,发展民办大学几乎是毫无可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结构的严重限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城乡“二元化”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弊病,农与非农两种界限分明的身份限制了农村青年向民办大学靠拢的意识。几十年来,要想“农转非”几乎“难于上青天”,而考入中专以上的学校,则是广大农村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农转非”改变“身份”的少数渠道之一。然而民办大学则无此权力,不能转户口、没有干部指标……农村学生考上民办大学虽然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但目前国家批准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也只有24所),但仍然无法改变其“农民”身份,更难成为干部/公务员/官员,而私立大学的学历目前仍未得到国家承认,其他更不必论。所以,这些学校根本招不到较好的生源,也无法大发展。于是,学子们只好努力钻研书本而不求其他,以考上公立大学甚至重点公立大学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正是这种情况才使得现有应试教育机制竞争激烈。从而导致万千学子挤一个大门的情况出现。所以,从根本上废除农、非农这种人口身份制,才能使得教育真正体现大众化,而不必使广大莘莘学子为了教育以外的身份而去竞争。而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私立大学,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民办大学与公立大学除了投资渠道的不同以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民办大学应该与公立大学享有同等的待遇和地位。当然,国家除了对民办大学更加严格的审批和监督以外,更应该对其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这样才能使得用政策导向将社会和私人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2、体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社会素质

目前我国社会需要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更多的岗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目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素质人员而不仅仅是精英。那么,随着私立院校的增多,应试教育这种本质上的考试竞争激烈程度也必将会缓和,使得应试教育从精英化逐步转向大众化的合格制教育。这样,对于那些学子们来讲,合格的专业素养与社会素养就变成了其上学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单单为了高分数。私立大学的增多,公立,私立大学平等,使得教育大众化,人人都有学上,人人能毕业。这种体制使得学子们必须更多的精力把目光放在象牙塔以外,去体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社会素质,用以适应毕业以后迅速找到合适的工作。考试和分数已经不再是学子们所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毕业以后所面临的社会工作问题就会被提到第一位,从而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素质意识。那么,这种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观念也必将会转化消亡,这就迫使得学校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教育投入到素质发展方面来,教育结构终将会像合理化,人性化改变。在这样一种学习条件下,社会上不仅仅是多了精英学子,还多了更多的社会高素质人员。一个高水平的社会发展需要如此。

参考文献

[1]《我看中国教育改革之社会症结》

[2]《公立私立大学之我见》

论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社会;稳定;发展

一、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稳定”一语的解释是:“稳固安定,没有变动”。从字面上来解读,“社会稳定”就是指社会稳固安定,没有变动。但如果这样理解,就会过于片面,且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其实稳定与发展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社会稳定”应该理解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发生较大挫折,经济持续增长,避免大起大落,政治不断发展,民安居乐业,,不发生社会动乱。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些发展既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又创造了较长时期的社会稳定。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目的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既是人们选择和创造的过程,又是一个必然发展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分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地解决社会原有的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在社会变革、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派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增加不稳定因素。因此,实现社会稳定,既要保持发展的势头,又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实现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才能在发展中实现社会的稳定。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还有一种情况,即在发展中急于求成,过高地估计发展的形势,提出过高的发展目标,急功近利,使发展规模、速度超越国情、国力的承受限度而导致失败。经济大起大落,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都表明发展的不协调是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

二、稳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稳定依赖于发展,而稳定局面的出现,又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社会的稳定,社会发展就难以实现。“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这三个要素往往是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只有社会稳定,作为人类社会进步根本标志的生产力才能发展。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以及迟迟不能进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不稳定,八国联军的侵入、中日战争及后来的内战,多次打断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使中国陷于贫困和落后的境地。事实证明,一个不能保持长期社会稳定的国家,其发展生产力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1.政治稳定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良好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战后日本和“四小龙”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政治稳定的标志是: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与政府的长期稳定、廉洁执政和政府努力实行一个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而阶段性的经济停滞和下降,又总与政局动荡和政策不连续或政策失误有关。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百年的内忧外患,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期间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1966一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社会又一次进入了动乱期,以至于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从根本上说,得益于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稳定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稳定政策。实践证明: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改革进程中,创造和保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安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起飞阶段中的最突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十分明确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政治稳定在我国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在于没有它就什么都搞不成,这也是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政治稳定的原因。

2.经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国国情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口多,资源相对紧缺,生产力不发达,就业人口压力大。这一国情决定了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政府要不断地在发展中解决这个问题,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整体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基础。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改革举措之所以均能顺利出台,都同经济稳定有直接关系,而经济的稳定又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有了稳定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现实基础。

以上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必须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看到,社会的稳定最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笔者始终认为,发展是第一位的,稳定依赖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4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资源并重,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曾说:“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大得惊人。同样地,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十三亿一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立足我国国情的两项基本国策。我国的资源蕴藏量和国土面积分别居世界各国的第四与第三位,从总量上看,“地大物博”是称得上的,但从人均指标看却恰恰相反。以人均国土而积看,我国为0.8公顷/人,只及世界人均值的29 %;人均耕地

0.11公顷/人,只及世界人均值的40%;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按45种主要矿产资源计算的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具体就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铝土矿而言,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11%、4.5%、42%、18%和 7.3%。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环境容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值;与此同时,我国按国内生产总值、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单位产出的资源占用量和消耗量、污染物排放量却远高于发达国家。显然,日前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

为了可持续的发展,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就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的选择。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能耗、物耗高,这“一低一高使我国发展经济所需的许多重要矿产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高。据有关部门顶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2%,锰、钢、铅、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达到38%、82%、52%和69%。同时,在矿产进口谈判中我方尚未真正掌握话语权,在进口价格年年攀升(如进口铁矿石价格2005年比上年上涨 19 %,2006年继续同比上涨30%左右)。进口原料上涨导致的工业成本上升,降低了我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一系列重要矿产品大量依靠进口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力方式转变和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切入点和抓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的开展,需从国家、城市和区域、企业与社区三个层而同时推进,城市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城市-方面要贯彻国家的两项基本国策,落实上级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的任务与要求;同时要结合市情,制定规划,将节约和环保同城市社会发展各相关方面紧密结合,融入到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全市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与全体市民具体实施。

统筹系统规划的重要性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工作的广覆盖、高渗透与大跨度的特点。首先要抓好城市规划这个”龙头“,以前瞻的眼光,科学确定城市规模与总体布局,使其与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匹配,充分体现”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将国家有关节地、节能、节水……等要求与重点推广的举措纳入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引导、调控功能,决不能听任中外开发商牵着鼻子走,造成重大、甚至难以挽回的损害与浪费。从覆盖面看,它贯穿生产、建设、运输与流通,直至最终消费各环节;从节约对象看,它涉及到土地、水、能源、各种原材料等等;从工作环节看,包括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各种有代表性的示范工程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如能效标识制度、节能降耗产品认证制度,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工艺、技术与设备的强制性淘汰制度)等等。

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篇5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3.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4.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 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刮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

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四、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4、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6

姓名:陈龙学号:2009010135院系:师范院应用心理学系09级

摘 要:我国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代写论文为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多元的社会。开放与多元,在使得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的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较难适应的境地之中。开放社会环境的双重作用要求全社会通过强化认知、加强管理、加强教育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帮助青少年顺利的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发展他们的健康人格。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

我国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我们的社会由单

一、保守走向了多元、开放,这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政治方面,我国进入了一种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过渡的转型期[1]。在经济方面,我国从供给型经济转向需求型经济,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转为开放型的经济,从温饱型经济转为小康型经济[2]。

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文化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迅速与国际接轨,文化的功能、形式、内涵、传播等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在青少年时期(处于11、12岁到17、18岁的个体[)4],这种发展变化是暴风骤雨式的,个体的生理特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个体的第二性征在这一时期出现显著的变化),由此伴随着明显的心理发展。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表现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随着生理特征的剧变,个体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情绪情感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决定着个体的社会化发展。[4]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的生理发展为社会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蓬勃发展、急剧变化。这一时期,个 体的身体外形更具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了,个体的体魄更加强健;内脏的机能健全了,大脑的 发展已基本成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加强,个体的精力更加旺盛;性的发育成熟使青少年开 始意识到自己已向成熟过度,同时给个体带来对性的好奇心和新颖感。[4]

2.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脑机能发展迅速,趋于成熟,大脑皮质的沟回组织已经完善,神经元完善化和复杂化,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髓鞘化已完成,保证信息传递畅通,不相互干扰。[4]个体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上的一系列变化大大促进了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逻 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在青少年时期逐步发 展起来,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渐渐地由表象深入到本质,开始喜欢探 究事物的本质属性,开展系统的理性活动,能变通思维方式,能用新异独特的思维观点解决 他们所

遇到的问题,能够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 自 己的思维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个体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开始注重自己的社会形

象,逐渐由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为社会化的个体,开始学习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步适

应社会的要求。

3.情感发展与社会化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情绪情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稳定性,易出现极端情绪。他们时而唯

我独尊,时而又沮丧万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个体对这种不断增加的需求时而感到满足

与认可,时而又否定,使得他们的情绪出现摇摆不定的状态。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征。

1.过渡性 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 复杂的时期,充满矛盾的时期。2.动荡性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思维比 较敏捷,他们的情绪发展更为激

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 影响,因此在行为、情绪上表 现得很不稳定。3.闭锁性 青

少年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仍处于发展之中,因此青少年只会向外界展示他认为的对他的社

会化有利的 内容,而将一些矛盾的、迷茫的 心理困惑等他们认为对自己不利的心理特征

隐藏起来,因此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问题,这会 给他们带来一些烦恼。4.社会性 青少年的这些特征归根到底是因为个体必须经历由单个的人向社会的人的转变过程,青少年发展中的危机能否得到有效的解决则是个体的自我成长与社会环境共同决定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

少年心理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1.经济的蓬勃发展为青少年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让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

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出大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这为青少年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2.开放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都被调动起来,多种思想都会在社 会

中交汇、碰撞;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让青少年可以便捷地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丰富的 信

息,对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十分有利,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加深他们思维的 深

度,拓展他们思维的广度,让他们在看待问题时不易盲从与偏激。

3.先进的社会文化能够激发青少年求知欲望和发展意识

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探求外在事物的能力也会得

到极大的发展。开放的社会环境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大众传媒能及时地将社会发展的最

新动态传播给青少年,向青少年展现多元的文化现状,丰富的知识、精彩的技艺能满足青少

年的 求知欲,让他们获得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 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也

为这种自 主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4.多元的社会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进程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信息有助于青少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社会,正确地评价

社会,学习到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具备的社会文化规范;有助于激发个体的社会意识,明确自

己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个体正确的评价自我,帮助个体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再盲目

地乐观或绝望。

开放、多元的社会能为个体提供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开放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不良影响

1.良莠不齐的社会信息与青少年过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物质生活的丰富使得青少年不再为衣食担忧,奢华的物质生活对于青少年存在极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他们迷恋物质生活,使他们缺乏进取心。有些格调不高或不健康的文化内容会让青少年意志消沉,耽于享乐,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健康的人格。

2.多元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动荡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心理发展呈现出动荡性的特点,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对社会的看法容易极端与片面,容易受外部环境的感染与影响。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种价值观、思想观念都会通过大众传媒来争夺市场,如果缺少必要的引导,相互矛盾、冲突的社会思想观念就会给青少年带来困惑或迷茫,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些对处于自我同一性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有不良的影响。

3.虚拟的社会文化与青少年闭锁性的心理发展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不用面对压力的文化空间。在这种相对安全的文化空间里,社会被用高科技手段或多元的形式表现得唯美浪漫或黑暗恐怖。这种表现手法容易吸引逐渐将内心世界关闭起来的青少年,而沉迷于虚拟文化中的青少年会看不到真实的社会,失去对现实社会的感受力,失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一)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

开放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 是前人所不曾遇到的,旧有的一些经验对青少年的成长不一定是有帮助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一生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发展的过程拥有独特的规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还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积极与青少年一起了解社会环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感受问题,为青少年 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社会文化的研究工作

教育工作者要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构建起抵御社会文化中负面影响的“防火墙”。这需要 教育工作者积极地了解社会,对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社会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认真地思考与探索,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青少年中可能出现的失范现象和经常出现的偏离行为进行预防性研究,做到未雨绸缪;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共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尤其是学校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三)社会文化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文化传播的管理

加强文化传播的管理,主要是实施文化管理的监督职能、引导职能、规范职能、惩 戒职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方式的研究,以及加强对社会文化传播的 伦理、道德的研究。对传播文化中出现的偏离行为、一般性误导行为进行合法跟 踪 和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公开的处理。推进法制化进程,就是要对信息的生产、交换、传递、消费进行单独立法,即使初始阶段不很周全,但可以逐渐走向成熟。历史经验值得借鉴,贻误

了青少年就贻误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参考文献 :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7

1 体育主体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1 体育竞赛

北京目前已拥有以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北京国际长跑节、NBA中国赛、沙滩排球世界大满贯北京赛、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赛等。赛事吸引了奔驰、劳力士、三星、松下、北京现代、青岛啤酒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的赞助, 也刺激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1.2 体育表演

在2013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体育艺术节上, 兰州地方拳艺研究中心、八门武术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市少年宫等单位和团体的16支代表队, 共400多名武术爱好者和武术界名家齐聚体育公园, 表演了精彩的六合刀、八门拳、高家枪、封手、破母等兰州地方武术, 刀、枪、剑、棍、扇、鞭、钺、长拳、南拳等传统武术共40多个节目;体育舞蹈、大众健身操、锅庄舞、健身秧歌和健身舞蹈、太极项目展演和全民健身文体表演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展示了兰州城市形象。体育艺术节举办为期一个多月, 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饮食及交通、住宿业的发展。

搏克、响箭、抢花炮、马上角力、舞龙、秋千、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 这些民族风味十足的体育项目都是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掠影, 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2013年5月1日至4日, 西藏林芝地区百巴镇举办了首届“强嘠”传统赛马响箭文化旅游节, 活动共开展了马术表演、健美操、第九套广播体操展示、体育科普宣传等活动。马术表演分为马背上的舞蹈、斩劈、卧马、马上射箭、单人单马、马上拾哈达、单马双人、马上拾碗、双马三人、马上帽技、双马单人、多人多马12个项目,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众多游客的欢迎。

1.3 健身休闲产业

随着人们对健身休闲的需求日益增加, 各地区的健身俱乐部、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瑜伽馆、游泳馆等数量每年递增, 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健身顾问、健身销售、健身教练、健身器材采购员、健身培训师、健身商务总监、健身俱乐部馆长、游泳教练、肚皮舞、拉丁舞、爵士舞等各种舞蹈教练成为热门人才。而与之配套的休息区、浴室、更衣室、商品部、停车场等相关部门也为服务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1.4 体育彩票行业

体育彩票行业从1994年发展至今, 体育彩票站已经遍及全国各城市乡村, 解决了不少困难户、下岗工人等就业问题。而如今,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体彩的阵营当中。黑龙江体彩在2013年县级专管员招聘中, 准备录取72人, 报名者达479人, 其中“90”后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占了近70%。这一组数字除了显示竞争的激烈外, 还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青睐体彩工作。除了体彩专管员这个职业外, 体彩业主、销售员也是受年轻人欢迎的一个职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具有反应敏捷、手脚灵活等特点, 这都是经营体彩的优势。

2 体育相关行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1 体育用品行业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长为体育产业的支柱型产业, 并形成了包括李宁、中国动向、安踏、特步、361°和匹克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

随着体育用品门店的扩张, 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据“2012年度中国市场商品销售统计结果新闻发布会”消息,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8.4%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蝉联“运动鞋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的殊荣, 这也是安踏连续第12年获得该项殊荣。在全球领先的品牌战略顾问机构Interbrand发布的《2012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上, 安踏高居第22位, 蝉联最具价值的中国体育用品品牌。2012年底, 安踏的店面数量为8075家, 而与之相配套的体育用品生产厂家不仅解决了一大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还解决了周边农村很多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生活问题, 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 促进了社会稳定。

2.2 体育制造业

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顶级体育赛事, 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集中体现之一。每当有重要赛事之前, 浙江、厦门、宁波等体育制造业发达的城市, 体育制造企业都忙着订单生产。据中商情报网数据:2011年,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945.4亿元, 同比增长16.02%;实现利润总额达43.2亿元, 同比增长27.24%。

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体育标准化建设的省份, 体育制造业坐观世界。浙江大丰体育设备有限公司为北京奥运、2012年的伦敦奥运设计和安装座椅;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无敌牌”赛艇, 已经连续三届进军奥运会, 成为唯一指定用艇;浙江金耐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飞牌”蹦床成为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的唯一指定比赛器材。

2.3 体育广告业

国内、国外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不仅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视觉与情感的盛宴, 也是拉动新媒体广告业务蓬勃发展的重要杠杆。在2012年欧洲杯赛事转播中, 国内视频网站广告价格在欧洲杯期间集体上涨, 平均涨幅达30%, 其中PPTV网络电视的广告营销收入更是超越了2010年世界杯。PPTV在2012年欧洲杯转播中, 投放广告涵盖快消、服装、日化、汽车、IT等多类客户。以宝洁公司的吉列剃须刀广告投放为例, 打开PPTV的欧洲杯赛事视频, 立即出现一个充满泡沫的动感画面, 随之出现吉列剃须刀来抹去这些泡沫, 视频效果的创新凸现了广告效应。PPTV在贯彻“体育娱乐营销”路线的同时, 通过灵活个性化的广告设计与赛事以及视频网站自身特点相结合, 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时间、空间与形式来充分表达产品诉求。

2.4 体育旅游行业

近年来, 陕西宁陕县倾力打造“山水秦岭, 山地运动”体育旅游品牌, 先后建成了集漂流、溯溪、探险、攀岩、水上体育运动、游乐于一体的秦岭峡谷漂流等一批大型体育设施。从2008年起, 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秦岭 (宁陕) 漂流、越野、狩猎、山地探险等五大赛事活动, 吸引了来自西安、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区的众多体育活动爱好者参赛。如今, 五大赛事活动已成为宁陕旅游的靓丽名片, 并代表陕西省亮相全国第四届体育旅游博览会, 荣获了“参展贡献奖”, 中国秦岭 (宁陕) 山地越野挑战赛荣登全国58个精品体育旅游推介项目榜首。

山东日照近年来大力发展体育经济, 相继建成总面积达10km2兼具体育、旅游功能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世帆赛基地、水上运动基地和游泳馆等国内一流的比赛设施, 能够承办所有水上运动比赛项目, 成为全国首个水上运动赛事全能城。曾先后承办了2005年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6年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7年中国水上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2009年全运会水上运动项目和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等40余项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2013年日照承办激光雷迪尔级帆船世界锦标赛, 将迎来45个国家的120多名运动员, 大力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带动了当地就业。

在愚公故乡河南济源, 自2007年4月下旬举办首届王屋山登山节, 迄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有效拉动了济源市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刺激了就业, 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黄金旅游品牌。在2013年济源王屋山登山国际旅游节上,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肯尼亚等6个国家以及国内重庆、山东、辽宁、江苏、山西等地的2000千多名登山爱好者齐聚王屋山, 从王屋山庄出发, 经银杏树、天坛神路到天坛顶, 重走当年黄帝祭天徒步登山的线路。经过激烈角逐, 来自重庆的雷银平取得了青年男子组的第一名, 用时仅38'22";来自重庆的喻文利, 来自山东的东丽, 来自辽宁的潘梅分别取得了中年男子组、青年女子组、中年女子组的第一名。

2.5 体育建筑业

各地大量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的建设, 为体育建筑业带来了机遇。

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的北京奥运会鸟巢, 主要建筑商中信建设国华公司签署了国家体育场A区承包商总承包合同, 承担鸟巢1/3的混凝土结构工程、1/2的钢结构工程、全部电气电讯建筑工程和近70%的装饰装修工程, 为该公司带来巨额的订单。

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网球赛事, 中网力求打造一流的比赛环境。中网启用的新场馆是目前亚洲观众容量最大、硬件条件最先进的网球场馆。同时, 中网也力求为比赛选手提供最舒适的休闲空间, 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观赛体验。业之峰装饰以其在环保装修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众多竞标的装修企业中一举摘得标的, 连续于2011年、2012年两年为中网提供装修服务。在为中网装修的过程中, 业之峰严格按照“蓝钻工程”和“环保三重防护体系”的标准和要求施工, 不仅工程质量过硬, 而且室内空气质量百分之百达标, 该公司为中网装修的区域受到各国政要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 使之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唯一指定装修供应商”, 被授予“中国网球公开赛供应商特殊贡献奖”。

3 结语

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发展, 对于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辉.问题、机遇、挑战、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C]//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 2005.

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 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相互关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并且限制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矛盾的,两者不能同时做到,因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的破坏。随着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进行,我们也慢慢地寻找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环境保护,同样环境保护也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是一种动态均衡的关系。

一、当前我国环境的现实审视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是环境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破坏。环境恶化状况在一天天的加重,大气、水资源以及土地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惨遭破坏,因此许多物种也在逐渐的消失;同样也是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对森林进行过度的砍伐以及对矿产资源的疯狂开采。上述的种种行为都有悖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影响着当前环境的保护,也为人类以后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潜在威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涉及三个方面,即技术、管理以及制度。技术方面就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没有自己独特的有效技术,常常使得结果差强人意;管理方面就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不重视,没有加强对于环境的监视,也没有独立的环境保护部门;最重要的当然属于制度问题了,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也可以限制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但是由于我国制度的不完善,治理环境的结果也不太理想。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关系解读

(一)本质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在本质关系,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经济的发展不足或是发展不当,常常牺牲环境来弥补,这也是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源。那么解决环境的根源问题,就必须调解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高速的发展,也可以让环境得以保护。当前,我国在积极地寻找一种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法,人们都关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那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基本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既满足自身(包括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又不损害他人(包括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要;既满足人类的需要,又不损害非人类物种的发展所需要。为此,我们要想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就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务必要做到真实有效。

(二)外在的协调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外在协调关系,其实就是它们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既存在着一种发展逻辑,又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条件。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系中,我觉得环境标准也该参与进来,因为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国家在实行环境保护政策的过程中,虽然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的价格,但同时也刺激了经济市场,这也为环保护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处理它们之间的外在关系,就是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始终都处于一种动态均衡,既顺应了经济的发展,也让环境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措施

(一)相对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

为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对原有的环境保护制度加以创新,要与市场机制紧密的结合起来,将政府的职能也体现出来。国家可以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成“绿色GDP”,然后将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加入到具体的核算中,从而改变现存GDP对环境保护的影响。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各方面制度的配合下,才能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二)体升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

要提升环保管理人員和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才能在根本上进行环境管理,使得环境保护策略更为彻底的执行。目前我国环保体系还不够完善,很多内部人员对其认知还不够全面,仅仅在字面意思上有所涉猎,在之后的环保控制工作中就会流于形式;或者是工作人员不认真,在工作中有所松懈,就会导致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反映以及处理。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加强环保人员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学习相关知识;其次定期对环保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会形成环保氛围,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责任;最后就是环保工作人员态度也应该端正,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完成的更加出色。

(三)社会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以及支持的事情,它不是具体某一个人的,更不是某一类人的。我们要在全社会领域进行环保宣传,强化普通百姓的环保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营造了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间接创造了环保经济市场。其次,我们也应该引导企业对环境进行保护,让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他们充分地参与到环保市场中。这样的环保手段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可以直接刺激到环保经济市场。

四、总结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不可分离的,经济要想得以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那么要想对环境更加深入有效地保护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只有调解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动态均衡关系,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J].对外经贸,2011(12).

[2] 杨芸云.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2014(18)

上一篇: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下一篇:毛概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