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

2024-10-01

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共14篇)

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 篇1

综合实践课总结

这学期是我第一次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虽然是麻烦一些,辛苦许多,但是我觉得也和学生一起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教学时光。

一、万事开头难

开学初,当我得知需要担当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心里是很没有底的。因为平时我从事的都是语文教学或者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学科,比如传统文化、写字课、读书会等。像这样和语文似乎不沾边的课程还真没有尝试过。这门课的课程标准是什么,教学理念是什么,需要哪些基本的教学策略,采取哪些基本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还没有头绪。王主任很懂得这些情况,多次找到我、丽丽、静静专门指导,召开学期方案交流会的时候也是提醒我们要多学习、多借鉴,做的好的地方给予我们鼓励。在开会的过程中,我从有经验的老师那里获得了这样的一些理念:研究任务细化,小组分工合作,实物展示,开展实践活动等等,这给我多少指明了一些方向。我们三个经过商讨,制定的学期活动主题是“探索秋天”,在逐步完善以后大体形成了三个小模块——秋天与生活、秋天与文学、秋天与科学。到这时,开学大约也得半个多月了,我们心里算是有些数了,但是具体的实施措施还没有眉目,只能边教边想办法了。

二、初试有成效

我们探究的第一个模块是“秋天与生活”,我的设想是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感受秋天的来临、感受秋天带来的变化。我设置了四个小课题:“秋天的天气、秋天的植物、秋天的动物、秋天的人们”,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内容开始观察。当时天气不但不冷,还有些暖热。但是很多现象都在说明秋天已经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昼夜温度相差较大,校园里的白蜡树的叶子已经变黄了,秋雨也一场连一场地下着,人们穿上了秋装,农村里的秋味更加浓厚。身边的生活正在因为秋天的到来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秋天与生活”的探究一共持续了大约五六周,选择课题明确任务以后,学生有一周是在校园里观察秋天,用我教给的观察量表记录现象,有两周是学习写秋天的观察日记,有一周是汇报交流,有一周是全班分成八个小组到校园里给秋天拍照,有一周是交流拍照情况。每一次的活动孩子们都很积极,尤其是拍照令人最难忘。那天的综合实践课上,七个带着照相机的同学和我任组长,带领全班同学在校园里拍照,孩子们很认真,也很有秩序,小组合作效果很好,拍下了无数好照片。可以说,这第一个版块的探究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效果,学生在轻松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收获知识和技能,给我们师生都带来了乐趣。

三、视导促提高

一年一次的教育局视导要开始了,我们学校的老师们都紧张起来,投入了积极的准备之中。这可难为了我们:我们准备什么内容来迎接视导呢?我主动承担起了这次主备的任务。我决定上一节“秋天与科学”汇报交流课。既然是汇报交流,那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分工调查记录工作。这次我制定了八个小课题:

八个小组分别承担的任务是:

一组: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颜色? 把资料做成幻灯片发到老师邮箱。

二组:秋天的树叶为什么要落下来? 把资料做成幻灯片发到老师邮箱。

三组:秋天的动物都在忙些什么? 制作动物的头饰,表演它们秋天在忙些什么。

四组:鸟儿为什么会飞向南方? 将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课上读出来。

五组:秋天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将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课上读出来。

六组:记录一周的气温,算出高温和低温的平均值。制作温度量表,每天都要记录。

七组:人为什么要春捂秋冻?怎样提高抵抗力? 将资料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课上读出来。

八组:收集秋天成熟的种子,用纸包起来,写出它们的名称。每个同学到台上说一点与这种种子有关的话语。

任务布置下去几天,我做了检查,督促没做好的同学要认真去做,并且我把发到邮箱的幻灯片加以整理,做好了上课的各种准备。当然,我们班没有抽到综合实践课,但是我们仍然按照准备的课上。这次的汇报交流整整用了两节课,孩子们有的上台展示内容丰富的幻灯片,有的读带来的资料,有的表演秋忙的动物,有的公布十几天的高温、低温平均值,有的展示秋天的种子。可以说,孩子们很认真积极,也感兴趣,我也感到很有意思,还比较轻松。

四、明年新计划

就这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一步一步地开展活动,完成了“探索秋天”三部曲:秋天与生活、秋天与文学、秋天与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找,用心灵去体会,各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参与活动,拉近了与秋天的距离,掌握了秋天的一些知识,感悟到了秋天的特点。明年春天,我打算开展的主题是“有趣的职业体验”,希望孩子们能在体验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提高。

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 篇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 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数学思维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开展数学综合实践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依据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确定活动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 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探讨、确定综合实践课的主题。为了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综合实践, 我对现行的数学教材进行了筛选, 把活动的重点定在“一次方程”“函数”“轴对称图形”“直角三角形”“统计”等内容上, 分别开设了“生活中的一次方程”“生活中的函数”“生活中的统计问题”等活动。在确定了综合实践的数学内容, 具体实行操作时, 我们还要注重综合实践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活泼、生动、新颖, 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满足好奇心,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为此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认知水平, 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的数学问题。如讲授一次函数后, 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遇到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 是将已存入银行的钱 (定期) 取出重新存入, 还是等到期后再转存。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 学生非常好奇。我将学生按居住小区分成四个小组, 让他们进行讨论,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并确定方案。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些问题, 走进银行。他们了解银行上调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 调整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 同时了解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利息计算的有关规定。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 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在教学中, 许多老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是模糊的, 认为教材就是课程资源。师生手中的教材成了学生学习的固若金汤的蓝本。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使数学教学始终走不出教材, 走不进生活, 更谈不上学有用的数学。对学生来说, 学校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 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数学资源。从有形校园设施, 如:教学楼、操场到无形的学校管理, 如考试成绩的管理、用能的管理、学籍的管理等。只要对校园内的数学资源开发得当, 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如学习了“统计初步”后让学生了解全校耗电情况, 让学生抽查10天中全校每天的耗电量, 列出统计数据表, 然后让学生从已获得的数据, 估计学校这一个月的耗电量, 了解当地电费收费标准, 写出学校应付电费Y (元) 与天数 (X) 的函数关系。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使学生对学校用电开支有了非常具体的认识, 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此活动课题还可作适当延伸:“我为学校节电献计策。”通过延伸让综合实践课价值再现。开发利用这样的学校活动资源, 促进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而且是数学课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好资源。

三、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教学应当促进学生主动建构, 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讲得再好, 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 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我们要改变教师包揽课堂的做法, 在组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 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 多让学生“做”数学, 力求在“做”中学。教师要从信息员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要巧妙地把自己从台前转向幕后, 把学生推向台前, 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 教学 家校携手

综合实践课是本着对社会负责,为学生未来着想的教学理念,所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能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一节综合实践课呢?

一、认真备课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综合学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既懂理论又会实践,既会说又会做的综合性人才。精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保证,教师要广采博览,为我所用,精心比较,择善而从,能勇于探索。这样,讲课时才能深入浅出。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教学才能有地放矢,得心应手。

二、精编教案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表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表达应该力求全面、适当、明确、具体。既有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又要从教材实践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导向和标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师生实际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备课时,教师应把握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并记录在案,做到坚持重点,兼顾一般,主次分明。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而难点是这一课中难易理解掌握操作的内容。

(三)精巧设计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实现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而有计划安排的。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个具体的教学步骤,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同时,教师还应当熟悉各种教学模式,熟悉多种课型和教法,了解它们的功能,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形式,适当地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

三、趣味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乐于接受。如在母亲节到来之时制作贺卡活动,活动前,我说:“同学们,母亲节快要到了,你想怎样向日夜为自己操劳的母亲祝贺节日?”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我又说:“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份虽廉价但又有创意的礼物送给母亲,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最高敬意?”这样一来,学生的活动热情高涨了,整个活动过程在浓浓的气氛中进行着……

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创造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发展他们交往与审美的能力等。如在教学中,分小组进行讨论问题,小组合作完成实践等,这样他们在小组合作中获取成功的喜悦,从中知道人与人合作可以获取更好、更准确的经验。

四、家校携手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许多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完成。如我们在进行“参观制作皮鞋流水线”活动时,我们班鲁宗超同学家开了一家制作皮鞋流水线工厂,我提前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征得家长支持。这样,我们师生明白了制作一双皮鞋要经过买鞋料、买样品、选鞋楦、打样、下料、跑绑、扣底、抹绑、跑前头、清里子、下绑下楦、绷大头、拉脚腰、烘鞋、脱楦、喷光十六道制作工序才能完成,从中知道了每一只鞋包含十几个工人的辛苦劳动,懂得了该如何尊重制鞋劳动者,更加爱护自己脚上的鞋。

家长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反对单纯的分数式的评价。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家长资源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每节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同,活动形式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初衷不变、目标不变。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怎样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好,使活动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还需我们继续进行探讨、研究和交流。

综合实践课以注重联系学生的切身生活,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为目的。综合实践科的实施体现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使学生由以掌握书本知识为主导的传统学习逐渐转变到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创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张婕.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成性[J].《语文学刊》.

[2]邓斌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新课程研究.

[3]龚茂莉.边疆高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4]熊跃根.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反思[J].江海学刊.

[5]蒋岚.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初中化学中的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 2012(20).

[6]陈英,梁爽.社会工作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小学综合实践课磨课总结 篇4

好事多磨,好课也要多磨才精。自从磨课学习以来,进行了三次备课两次打磨。通过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总结反思,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磨课,磨得不仅仅是一节课,而是一种教研的氛围,一种教学的严谨。研修组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磨课计划,从磨课内容、磨课目标、研究重点、磨课时间、磨课形式等方面考虑,根据实际需要各项任务分工到人,确保了计划的稳步进行。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讨论教材时,不同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究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磨课指导我们精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从教学中更能使教师感受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更能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磨课让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气氛活跃;磨课让教师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感悟。

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总结 篇5

这学期,我承担了学校三、四、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针对这门课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生活中、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下面就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

对教师来说,综合实践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活动期间,我让学生观察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争辩,在争辩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在四年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对广告的研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让人欣喜。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活动内容,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三周围绕一个内容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的观察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将问题有效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给予一定的方法介绍,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展示,都完全在学生手上。

三、让学生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享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这门课程以实践为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与反思,我指导学生要注意收集整理各种相关的活动资料,并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活动日记和心得体会,将活动的一刻记录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活动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综合实践课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篇6

21世纪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知识、发展技能。21世纪的教育课程注重师生的真实实践活动;以现实的实践主题为教学中心和基本线索;以自主选择的、集体合作的、亲生体验的、直接实践的学习为教学的基本方式;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养成和人格完善为主要任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以此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开展丰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从事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这个学期,也有了一点点的认识,现将本学科一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中,我认真通读了七年级的教材,认真学习了教材中的序言,并反复揣摩,领悟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定出每一主题和每一单元的重点。例如,我在十月份的主题活动中拟定的重点是:感恩教育。针对这一重点设置了以下三个子主题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子主题一——学会爱与宽容;子主题二——关爱弱势群体;子主题三——我为母亲做点什么。

我通过反复阅读,总结出重点,对教材有了较深的理解之后,再进行教案的编写工作,从而使教学课课相通,节节相连。

二、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反映情况,加入学生感兴趣的环节。例如:在本学期的两个主题中,主题一:设计营养早餐,与主题二:学做土豆泥,相比较主题二更让学生有学习乐趣,于是,我充分利用主题中体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各种评比与奖励工作。例如在单元一调查我们的早餐中,我设计了“小小早餐设计师”的评比,使学生的热情非常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乐学,并且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于是我又抓住了这个好的开始,在以下的教学中又进行了“我是小厨师”、“小小早餐设计师”、“小交通协管员”、“版面设计师”等的评选工作,使学生在乐学、爱学、自学的执著中完成了一系列主题的教学。

三、在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充分相信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俯下身来,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对学生的正确建议给予肯定,对学生不恰当的建议给予伙伴似的见解,这对学生多重要呀!他们是有情感的、是和我们一样的,只要我们扔下“臭架子”,学生能感受到你的热情,他能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这对他们是激励,而不是放纵。

21世纪的人才,不再用你是否有高深的知识、技能来衡量,而是以你是否有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来衡量。人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能力是永远不会被新的知识所替代。有了自学能力,你可以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有了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你才能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实践,实现个人的价值。知识、技能、能力,在新世纪中,能力责无旁贷的排在第一位。人们都说: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你必须要学习知识,必须要读完硕士、博士,什么学位等等。我则认为,知识固然重要,那也要看你是否有掌握知识能力,是否有运用知识的能力,否则,学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再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并不是要学生像学数学一样学习高深的知识,也不是要像语文一样要认识或者去写多少个汉字。这门课是基于素质教育开设的,是适应于21世纪的人才而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留给学生空间,充分发挥、锻炼他们的能力。

四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取得了好的效果。

在本学期中,我组织了学生为本小组起一个名字,他们特别高兴。讨论认真,热情高涨。有的叫“勇敢队”,有的叫“英雄队”,还有的叫“红星队”、“幸运队”、“必胜队”等等。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诚恳、热爱学习和积极上进的态度,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这也激励了我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用饱满的热情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的热情,在教学上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没有给学生讲过大道理,学生得到的知识全是通过实践获得的真理.我相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发挥学生的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总结

单位:大兴中心校中学部

姓名:任 莹

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 篇7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特点

(一) 内容融通而现实

综合实践课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综合性极强, 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 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融通, 它的内容包括诸多方面, 自然天文的、思想政治的、文化艺术的、人文地理的等等, 不一而足, 是对专业学科课程缺乏生活、环境、人口、心理等教育因素的缺陷的一个补充, 它的融通性即体现于此, 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因为实践必须依赖于现实生活, 才能真正展开, 所以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必须注重学生选取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关注的点。

(二) 时空灵活而开放

实践无处不在, 所以时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比如说学校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 或者是组织春游, 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社区、工厂、超市、居民家中这些都是实践活动, 考虑到这一点, 在实施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主要保证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三) 方式自主而多样

社会生活为综合实践课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方式, 除了有目的课堂组织外, 无形式的课外活动也是实践方式的一种看, 除了动手参与外, 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是一种方式。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方式上, 它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同学积极性及参与性的实践活动形式;在组织上, 它强调灵活性, 既要有培养学生独立能力的个人活动, 又要有树立合作精神的小组活动;在形式上, 它既包括亲身体验及操作, 又包括专题研究之类。

二、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

(一) 明确主题活动

要想使小学综合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必须“导一导”, 让学生明确主题活动, 这样才能使活动有目的有序的展开, 主题活动的明确应致力于“两个确定”。

首先,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者其它方式明确地把主题内容传达给小朋友们, 从而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个课程时, 我首先问各位小朋友:“同学们, 如果家里来了远方的客人, 你会用什么来招待他们?对, 用我们张家港的土特产来招待客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张家港有哪些土特产呢?“话音一落, 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发言,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因为小朋友都对吃的比较感兴趣, 所以不妨用这种方式, 让学生了解我们接下来要展开的实践活动内容。

其次, 明确主题活动的实施策略, 让学生了解即将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保障, 从而把教学要求赋予到实际实施中。以下是“了解家乡的土特产”这一实践课程的实施策略:1.写一写, 给小朋友分组, 让小组同学在制作好的表格中填上自己所知道的土特产。2.说一说, 让孩子们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的土特产, 比如:刀鱼、叫化鸡、高庄豆腐干等等。3.想一想, 通过调查采访的同学们收获很大, 请大家谈谈活动的体会。4.评一评, 活动结束后, 让孩子们评价一下此次活动进行的如何。5.做一做, 根据家乡特点, 如何宣传家乡土特产呢?还可以培养哪些土特产?倡导学生做一个调查研究, 并主动向家里的客人介绍土特产。

(二) 教师角色定位

第一, 好“军师”强过好“将军”。老师要注意适当的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第二, 亲近学生, 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一方面, 教师有必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平等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关心孩子, 多鼓励少批评。另一方面, 还必须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应变突发事变的能力, 提高自身指导水平, 加深对学生心理、个性特点的掌握与研究, 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交往者。第三, 利用人际圈子, 做一个优秀的协研员。注重与各方构建良好协调的人际关系, 最典型的比如家长, 再有就是想青少年宫、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

比如在开展“影子乐园”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影子:“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当我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时候, 我们的影子总是紧紧地跟着我们;汽车无论跑得多快, 它的影子也总是紧跟着它, 真是“形影不离”。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呢?影子能变大变小吗?影子能和我们一起玩吗?利用影子,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接着就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一个研究影子的活动计划, 包括时间、地点的安排, 研究方式的选择, 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实验过程记录。因为这个实验要运用到影子计时器——日晷, 小学生根本不懂的怎么使用, 所以需要我从旁协助, 另外, 考虑到这个实验相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 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争执, 我就充当了那个调解矛盾的人。最后, 观察测量, 对影子有了一个理解之后, 我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影子游戏, 比如“和影子说说悄悄话”, 借助这个游戏, 我对学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 生活空间, 放飞心灵

传统的综合实践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从来不适合帮助孩子获得成长求取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具有融通性和现实性, 能在课堂中实施的实践活动形式都是比较简单初级的, 真正的知识需要接受生活的检验, 真正的能力需要领略生活的考验, 所以必须让学生自觉走出课堂, 融入社会, 体验生活, 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放飞孩童心灵。比如在讲到“身边的技术”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这一课时, 在介绍完身边的一些包括电话、手机、电脑、随身听、打印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等后, 老师不妨组织学生去一趟附近的科技馆, 见识一下最新发明, 诸如机器人、电子产品等等, 并给予细致介绍, 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接触了解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为学生注入科学素养, 另一方面也深化扩展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对于科技产生更多的学习研究的兴趣。

自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我们的综合实践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学校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然而综合实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想完全展开, 必须寻求多种多样有效积极的实施方式, 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希望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借鉴与启发。我们坚信, 只要坚定先进的教学理念, 坚持不懈地总结教学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显现魅力, 开花结果。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及劳动技术教育等等, 其宗旨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 除了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本, 创新为本”的教学理念, 更重要的是探求积极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 这个工作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 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总结的基础上, 首先分析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特点, 然后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实践创新,小学,综合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光辉.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效果[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1) :225-226.

[2]赵春玲.让综合实践课返璞归真[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09, (11) :84.

[3]陈聪.小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06) :29-32.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浅析 篇8

武功山是萍乡最出名的旅游景点,以亚高山草甸著称于南方地区,近年来其发展较相同旅游价值的景点较慢。

一、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

武功山旅游区近几年的游客虽然呈现高增长的良好态势,但其市场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以武功山为圆心的湘赣地区,其他市场影响强度不大,相对狭窄的客源场覆盖而与武功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品牌有些不相称。

2.旅游市场季节性变化大

武功山旅游市场的淡、旺季分明,呈现显著的假日旅游地的特点。客流高峰期为3~10月的星期六、日,这种状况与客源市场覆盖面狭窄、旅游功能单一关系密切。

3.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开发较少,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4.游客停留时间短,经济效益较低

武功山游客以一日、二日游为主,而且旅游消费低表现有58%的游客不在景区及周围住宿,29%的游客除了必要的门票与索道票外,基本上无其他消费,这样对萍乡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小。

二、对策

1.另辟蹊径开拓新市场

在巩固原有客源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市场是解决武功山旅游区目前客源市场地域分布狭窄的最直接的途径。

(1)我们在开拓市场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改变原来遍地撒网。坐等游客上门的营销方式。目前企、事业单位中本单位职工旅游一般由工会组织。这要求我们主动与各单位工会联系。另一方面在选择广告宣传媒体时增加与工会有关的报纸杂志如《工会博览》,让工会更好地了解武功山。

(2)高考后的“学生游”是新兴市场,国内目前对这一块蛋糕注意不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每个普通高中学校高考前三名(含文理)免费游武功山等吸引其来武功山旅游,增加武功山的社会影响。

2.从小处入手,挖掘其文化内涵,增加游客游玩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把独具特色的地方手工艺品,农产品生产过程推向市场,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丰富游客生活,延长旅游时间,实现效益最大化。如,可在武功山脚下设立石磨豆腐坊由游客自己做豆腐

3.与西海温泉联动发展,白天看山,晚上洗温泉,看地方戏剧

免车费将游客送至西海温泉,白天爬山较累,晚上洗温泉,看萍乡采茶戏,将住宿、游览、娱乐、休闲等设施配套整合起来,增强吸引力。

以上以“武功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且有效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于综合实践课总结 篇9

优质课选手选拔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教办、县直及民办小学:

泰安市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优质课评选活动将于四月份举行,我县将于近期开展参评教师选拔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拔方式

所有申报者先说课,根据说课成绩确定若干名教师讲课,根据讲课成绩进行推选。

二、选拔人数

每学科选拔人数暂定3人,以市教研室正式通知为准。

三、内容要求

科学: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3年级从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起向后选,其他年级均从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起向后选1课时。也可以从青岛版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起向后选择1课时。

信息技术:现行教材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起向后选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省编《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第3课起向后选1课时,也可以自选其他内容。

四、申报条件及人数

三年以上教龄且现任教本学科的专、兼职教师。

每乡镇(街道)每学科1至2人,县直及民办小学各1人。

五、时间、地点及要求

(一)时间

1.说课

综合实践活动:2014年3月22日早7:30至中午12:00。信息技术:2014年3月22日下午2:00至6:00。

科学:3月23日早7:30至中午12:00。

2.讲课

3月25日----综合实践活动,3月26----日科学,3月27日----信息技术,均从上午第一节课开始。

(二)地点

宁阳县实验小学综合楼四楼会议室(有多媒体设备)。

联系人:王爱平,电话----***。

(三)要求

1.说讲课顺序:每学科均按照申报选手姓氏音序升序排列。

2.说课时间不超过8分钟。

3.讲课要注意:所用学生学生30——40人;教材、材料器材原则上自备,也可以和讲课学校及班主任联系;熟悉学生熟悉学生安排

在3月24日,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六、其他

(一)各单位要认真对待此项工作,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严密组织,要通过讲课层层选拔,阳光操作,要积极深入地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本次活动只选拔参加市级参评人员,县级不设奖。

(三)课堂教学技能已达标的教师优先。

小学综合实践课 篇10

本节综合实践课研究的主题是“饮水的学问”,是以汇报研究成果为主的,学生通过自己对饮水知识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汇报成果。

第一,面向完整的生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饮水的学问”主题从生活中入手,是生活中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有的小组研究喝不健康的水有什么危害,有的小组研究怎么样喝水比较健康,喝怎么样的水比较健康,将饮水的的学问研究得很全面深刻,而且从每个小组的报告成果都可以得到有关喝水的知道,真正知道要如何正确饮水。

在课下每个小组有不同的研究方式,有的是查阅资料,有的是做实验的方法,在一个验证喝碳酸饮料有害牙齿及健康的试验中,这个小组的学生就用了一周时间观察泡在水中和可乐中的鸡蛋,在汇报总让所有同学知道怎么饮水,在自己小组研究时真正体验从生活中找学早学问。

但感觉这节课的研究有点居于形式,有的资料数据明显只是背出来的,并没有真正理解。第二,从问题入手,重在方法与过程的体验

在课前每个小组都选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饮水的问题研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起来自然很上心,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同学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合作的作用。并可以让他们在其中找到乐趣。体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学习的乐趣,探索出自己研究问题的方法。

第三,坚持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社团建设与综合实践课结合 篇11

研究背景

社团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所在学校大部分学生至少参与了一个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和社团骨干成员的协助下,结合不同社团属性特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了对每一位同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首先,由于社团是面向整个学校招生,所以针对社团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对于打破固定班级的教学模式具有突破性意义。其次,由于社团建设对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如果分开进行,势必会挤压学生在学校其他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时间,现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再者,因为社团成员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进行中,有效克服了在传统班级课程教学中学生兴趣点不一致、能力参差不齐的弱点。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指导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与课程开发的时候,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有了更大空间,活动过程及后期的评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还能促进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以演讲社运作模式为例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1年申请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究重点课题《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建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研究》。在学校课题组引导下,多位教师参与并指导了演讲社,大家围绕演讲进行了多种思考与实践。具体的操作模式如下:

学校成立社团干部培训班 该班任何学生均可参与,学校聘请相关老师参与社团成立、管理及活动实施。在教师指导下,学校通过小组合作完善自己的社团申请书,确定自己的指导老师,并递交学校批准。

公开招聘社团骨干成员 社团成立方案获得学校批准后,遵从社团执行方案,在社团自主选择和学校委派的结合下确定指导老师,并在指导老师签字后,学生领出经费,进行社团组建。通过学校广播站和宣传栏发布,公开招聘副社长、宣传部长、财务部长等社团骨干。然后,号召社团骨干发挥一切力量,在全校范围内招聘社团成员。

具体活动与执行 一类是承办大型活动。在老师指导下,演讲社团与德育处合办的“尊重与友善”演讲比赛,为期4天、分4个年级在校体育馆进行决赛;与图书馆合办的“青春作伴好读书”主题演讲比赛,在校科技报告厅举行,为期4周,每个年级一周,安排4节至5节课进行。

另一类是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小型活动。由指导老师每周或间周一次举办演讲讲座;从本社团中筛选出态度认真、有热情、演讲基础好的30名成员,由老师一对一指导,于每次讲座前,分批次做示范并接受社团成员点评;观摩学习陈铭《女人是最佳辩手》、柴静《认识的人,了解的事》等视频;创设情境,模拟现场演讲,让学生在历史的、社会的、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思考,去发言,创设的情景有“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如果你是早稻田大学一名有良知的日本大学生或有责任感的中国留学生,你将对你的同学们怎么说”等;定期提出讲稿的一些要点,让社团成员对“来,阅读一夏吧”演讲稿进行相互评改并推选优秀文稿在社团和全校进行分享;在校园的一角,勇敢地站上小板凳,拿着半导体喇叭,直面路人惊异的眼光,号召同学在暑假“阅读一夏”,考虑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度,每次一个人,以“快闪”的方式聚集人群,发表演讲,然后消失;出版优秀讲稿集,为其他学生提供范本;编写一份演讲用的教材,已拟好目录;继续安排演讲社的街头演讲,并把他们带到社区和街道去进行锻炼,努力利用媒体扩大演讲社团的影响;演讲社团自己编一份刊物,汇总他们自己的成长;请一些专家、老师、从业者来给学生做讲座。

考核机制 社团根据成员参与讲座的出勤、讲座时的提问次数、主题演讲次数、优秀演讲稿次数、参加活动的次数、社团里担任的职务、教师点评等,给出每学期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分数。

结束语

演讲社的具体实例,可以看出在整个社团与综合实践课程结合的过程中,所有活动均以社团本身为载体,辅以不同指导教师的量身指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课程设计理念。同时,示例中的各个环节均设置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评价措施,充分利用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受到了不同教师的引导,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将所学习到的东西运用到社团活动的实践中,进入社区、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出了“在做中学”的新课程理念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达平.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团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12(2)

[2]陈野.综合实践课应成为学校课改的重要窗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

[3]徐秀梅.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J].广西教育,2012(8)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的意义 篇12

一、恰当设置语文活动, 促进语文能力提升

著名语言教育学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 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 即大概30%来自课内, 70%来自课外。这里所指的“课外”就应该是语文的全部外延, 也即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生活及语文”的理念。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它不是靠学得而是靠习得的。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以阅读教学为例, 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如, 建立班级图书角、我是图书管理员等。把学生枯燥的读书生活溶于生活公益性服务这样一个活动中, 学生不但有书读, 而且还能学会图书的简单分类与管理意识, 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公德心;开展读书故事会活动, 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 并且以打擂的形式激励学生多读书、多说、多评议;开展我是小作家的评比活动, 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办理班级读写报, 为学生的读写提供实践的园地。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 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这样比起让学生只是坐在课堂上, 死读书、死背书、硬着头皮写老师布置的空洞的作文, 学生的能力提高的会更快。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正符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准确把握语文实践活动的“度”

虽然是语文实践活动, 但是它设置的目的是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因此, 这些活动无论涉及哪个领域、哪个学科, 无论教师将采取何种方式, 其根本是必须姓语, 落脚点也必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不能把语文实践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或是科学课、音乐课之类。比如, 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一单元时, 如果设计不好, 就很容易上成单一的阅读课、信息技术课或是常识课。所以, 教师一定要把握语文的综合主要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能力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 它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综合学习”。另外, 还要注意媒体与教学形式使用时的度。因为综合性学习往往需要教师补充一部分资料, 以丰富综合的内容。所以, 教师就很容易利用电教媒体把难理解的内容用多种形式, 比如, 声音、图片、下载大段的文字资料等, 至于做这些图片和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有多深的印象, 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有多大的帮助, 教师心中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还有就是教学形式设计过多, 过于繁杂, 不利于学生静心思索。一些教师往往热衷于小组研讨、小组竞赛、演讲等活动, 课堂上往往是轰轰烈烈, 热热闹闹, 可是学生的语文思维深度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训练。

三、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积累, 加深学生综合学习的深度

综合性学习呈现的是立体的知识内容, 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 对教师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 从五年级开始出现综合性学习单元。比如, 六年级的《轻叩诗歌的大门》单元, 就要求教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与古诗词功底, 否则这一单元就简单到让学生读诗、背诗就可以了, 而相关的诗词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给学生传受到, 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有关现代诗词和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对诗歌分类及鉴赏能力等。而且要让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学生本身的积累更重要。因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运用、感悟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 还有实践经验的积累。新课程之所以设置综合性学习活动, 是为了给学生寻找一种语文学习的新的途径, 把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外延, 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 把语文能力的习得放在一种活的场景中,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 在这样的环境中, 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基础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 以更好地学习。这样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强调语文的交际作用。

英语综合实践课 篇13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外节日的学习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教给学生归纳、比较、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方式:启发式

学习方式:自查资料、讨论、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我把要上的课题告诉了学生,让他们注意多渠道地收集材料,如通过报刊、杂志、书籍和电脑。既要有中国的节日(含来历、时间和庆祝活动),也要有西方的节日。

一、将收集到的节日名称按中西方分类并按时间的顺序进行汇总

二、请学生介绍各个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三、对材料进行补充完整

四、布置作业:将中西方节日重新整理并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一)这节课基本上按计划进行,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按照老师的吩咐,查阅报刊、书籍或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进行了一番准备。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但是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这些节日的一知半解,了解得不全面,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信息。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态度进行纠正。另外就是由于教学设备限制和条件限制没能提供一些彩色图片和网上显示,没能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体验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课时

一、将小组长的比较结果抄写在黑板上,供全体学生修正

二、老师重点将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进行比较

三、布置作业:

1.将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2.讲讲从这一主题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二)课堂上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从学生课堂上气氛来讲是成功的,但是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角度来讲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学生所作的比较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也不够全面。同时由于条件的限制,讲解也做不到形象和生动。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总结结果

二、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的收获

教学反思

(三)这堂课学生畅所欲言,讲了他们在没有上这些课之前,对西方节日的知之不多到现在的知道一些:讲了他们如何收集材料等等。从学生的自我阐述中,我发现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还得提高。课堂上感觉老师要讲的还是比较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够,学习渠道窄。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能回答的同学很少。

三节课上下来,我觉得今后还应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括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以便课堂上老师能更好地教学。

英语综合实践课——中外节日异同计划

一、活动背景

节日不仅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这些节日的学习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地域文化及其历史、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可是对我国的这些节日的来历、怎样科学过节等却知之甚少,更别提什么外国的节日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节日文化,体会不同年龄(职业差异)的人们在节日里的经历和感受,过一个健康、科学的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联合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于是,我们班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外节日异同》。

二、活动重点

知道中外都有哪些主要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各个国家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三、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中外节日异同》

(二)、活动目标:

语言目标:通过对中外节日的学习和比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长学生的英语知识,教给学生归纳、比较、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中外节日异同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如利用百度互联网、查阅书刊、询问等)去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体验与别人分享跟合作的快乐,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德育目标:通过参加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特色的西方传统节日。从而提升对祖国的认识,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1)研究和设计(2)上网查阅资料(3)访问和调查(4)合作、交流、体验和表达。

(四)、活动时间: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活动准备

学生:中外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

1、各个中外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中外节日的异同。英语综合实践课——中外节日异同总结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特殊的意义。通过这些节日的学习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一个国家、民族的地域文化及其历史、风俗、习惯等。可以说,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节日,可是对我国的这些节日的来历、怎样科学过节等却知之甚少,更别提什么外国的节日了!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节日文化,体会不同年龄(职业差异)的人们在节日里的经历和感受,过一个健康、科学的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联合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于是,我们班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中外节日异同》。现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课教案 篇14

********小学 *****教师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以“情感”为纽带,以学生互动为主线,让学生认识长城,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古老的长城永驻学生的心中。

学情分析:作为生活在黑龙江农村地区的小学四年级的孩子,长城离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基本上没有亲自等过长城,如果学生对长城没有鲜明的感性认识,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也就不会真正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开发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呈现一条形象鲜明生动的长城画面,让长城在学生的脑海中鲜活起来,增加学生对长城的感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介绍长城的文章、图片、传说和历史故事,了解长城,赞美长城。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感知、小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知识,开阔眼界。情感目标: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了解长城,赞美长城。

教学难点: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

赛一赛、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唱一唱等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 生踊跃发言

师:你们对祖国名胜古迹知道多少? 生:(抢答)莫高窟、峨眉山、泰山、长城„„

师:这些祖国名胜古迹中被列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是其中的哪一个?

生:长城。

在座的同学都没有见过长城,对于长城你了解多少?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进长城,去了解长城。(板书:长城)

(二)、交流体验 互动感知

师:同学们,长城是古代建筑的典范的代表,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虽然我们现在无缘登上长城,做一回好汉,下面我们通过屏幕来目睹长城的风采,去领略长城的风光。观赏屏幕时,要求同乡们仔细观察,谈出自己观看后的感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长城概貌组图)。(板书 观)

学生观看长城的课件

师:欣赏了长城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能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交流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板书 雄伟壮观)

师:对长城你知道多少?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谁先来? 学生介绍图片资料、有关长城的文章、传说和历史故事的资料。

(板书 历史悠久)

师:通过观赏长城的图片,交流有关的资料,同学们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如果你站在长城上,你最想说些什么?

生:我想说长城你真气魄雄伟,我为你感到自豪。生:我登上长城会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的情感在我心中回荡。

(三)、多种形式 展示成果

师:长城这样雄伟壮观,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长城那?同学们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长城。可以先组内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板书 赞)师: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赞美长城? 生:我们绘画小组想用画笔勾勒出雄伟的长城,来赞美它; 生:我们想用歌声来赞美长城。师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表演。

A、班内小画家首先登台,寥寥几笔,勾勒出长城概貌图与齿形墙图

B、小歌手、一边唱着《长城谣》,一边走到台前,指挥大家一起唱。(众生微笑着,拍手齐唱)

C、诗歌组用诗歌来赞美长城。

小小诗人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与同学们见面:

师: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真让老师感动,你们在自渎、自悟、自讲、自唱、自吟、自画等一系列活动中,认识长城,了解长城史今,理解长城构造,增长了知识和才干,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爱我中华的教育。(板书:伟大奇迹)

(四)、激情升华 歌唱长城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同歌唱家一同唱长城,再次去领略长城的风光,抒发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

1、收集有关长城的歌谣

2、看一看,做一做,保护长城

五、教学反思:

上一篇:摄影比赛活动方案流程策划下一篇:论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