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精选12篇)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1
当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载体的广泛运用, 使各高校图书馆馆藏的期刊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期刊信息可利用资源的范围, 不再局限于馆藏原有的纸质期刊资源, 已发展到由纸质期刊、电子期刊、网络信息资源等方式构成, 从而形成期刊资源多种载体并存的局面。
1、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差异比较
1.1 电子期刊的优点及缺点
电子期刊以电子形式存在, 通过计算机使用。第一, 电子期刊体积小, 速度快, 易制作, 信息存贮量大, 出版程序环节少, 省时省力省物;第二, 服务功能强, 工作效率高, 内容涉及各个方面, 方便于读者参考和使用;第三, 检索功能大, 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多途径检索, 迅速准确地查到所需资料;第四, 共享性能优, 信息资源可以同时被许多人使用,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然而电子期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阅读不方便且成本过高, 管理机制不完备、阅读方式受限等。各高校图书馆购买的各类电子资源, 一般只能具备使用权, 缺乏拥有权和存取权。
1.2 纸质期刊的优点及缺点
传统期刊资源是以利用纸质期刊为主要方式, 纸质期刊出版周期较短, 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不受网络环境约束, 可长期保存。期刊服务是一种面对面的服务, 许多读者对它青睐有加。
但纸质期刊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占用空间大, 查找不方便, 现刊均采用上架阅览, 一般不能外借, 读者阅览期刊只能限定在图书馆或一定范围内。加上架上主要以最新的期刊为主, 更新速度快,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览期刊的连续性和时效性。
2、改进期刊的订购工作, 提高期刊的利用效率
在高校图书馆, 根据使用期刊类型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一是阅读型, 对象为全体师生员工, 目的是增加课外阅读, 丰富业余生活等;二是参考型, 主要为在校学生和行政人员。三是研究型, 主要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他们对于期刊资源的要求为专业性强、内容新颖, 尤其对于创新型的论文。因此, 订购期刊需注意:
2.1 订购纸质期刊应优化配置, 全面考虑读者的需求
优化配置期刊类型是订购工作的关键。首先, 生活类、文学类、娱乐类、体育类、影视类, 这些期刊类型拥有最广泛的读者, 他们不分专业、年龄、区域、老少皆宜。此外, 外语类、计算机类等专业期刊, 高校大学生除了要应付考级外, 实用性也很强, 在很多行业领域内已成工作必需品。还有科普类、军事类等, 也兼顾部分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而订购。所以, 征订期刊会根据师生员工的人数、需求、期刊质量、价格等各种情况订购不同种类的刊物。对于纸质期刊, 在高校各校区之间要开展协作、协调, 避免存在交叉重叠现象, 把复本减少到最低限度, 把品种增加到最高限度。这样既满足读者对品种的需求, 又避免重复浪费。
2.2 完善电子期刊资源, 注重期刊推广和运用
一般来说, 电子期刊主要辅助学术研究, 应为教师提供实用的电子信息资源, 而学生重在阅读综合类期刊, 较少查找各种学术期刊, 以配置纸质期刊为主。图书馆应注重“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共存、馆藏实体资源与网络电子资源互补”的发展模式, 有针对性地进行期刊信息资源建设, 做到在资金有限情况下的合理期刊配置, 构建图书馆期刊信息资源新体系。
除合理配置纸质期刊的品种外, 电子期刊的推广和运用丰富了图书馆的期刊资源。现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已购买许多电子数据库, 相对来说, 现有的电子信息资源能满足阅读、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鉴于网上期刊资源参差不齐, 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购买使用权的电子资源组织起来, 建立电子导航系统, 通过统一的界面, 建立多种链接, 将馆藏目录、书目数据库、期刊电子全文等有机结合起来, 方便教师学生读者通过在图书馆网站查找电子资源。
3、加强期刊的开发与利用, 建立新型期刊服务模式
3.1 重视各馆文献传递服务, 实现网络期刊资源共享
期刊是一种出版周期短, 内容更新快的文献信息资源, 由于期刊数量逐年增加和购买电子资源的经费有限, 这是许多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合作, 各馆都建立自己独特的期刊资源数据库, 利用期刊信息资源优势, 按照分工协作原则, 在期刊资源共享上建立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使数据的格式更加标准化, 这样既可以减少各高校图书馆购买期刊文献的经费问题, 也对未来数字图书馆奠定扎实的基础, 广大教师学生读者可以真正网络期刊共享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3.2 根据读者群体的实际情况, 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3.2.1 针对学院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特点, 创建交流信息平台, 采取不同层次的服务方式。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 图书馆可以组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 介绍图书馆, 发放宣传图书馆的小册子, 参观图书馆, 让学生熟悉期刊阅览室的馆藏布局、期刊的程序和具体规定。
3.2.2 对于临近毕业撰写实习报告, 毕业论文的大三学生。
针对学生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 我们应配合学校教学安排, 根据各课程特点查找出相关期刊资料, 提供给实习学生;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三年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论文要求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较强。馆员可与相关指导老师相配合, 针对论题提供期刊资料, 指导学生查找馆藏过刊中有利用价值的资料, 这样既方便了学生, 又提高了期刊的利用率。
3.2.3 对于肩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的教师, 主动地向他们提
供专业的最新信息和科研成果,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题, 期刊馆员不仅要实行全过程的定期跟踪服务, 还可通过网络优势, 协助教师访问网上数据库, 多途径获取信息。实践证明, 计算机文献检索是进行课题服务、专题服务的最佳途径, 它能为读者高效率地提供最新最切题的期刊信息。
4、结语
纸质期刊与电子期刊都是了解各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重要信息资源。实践证明, 电子期刊是在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纸质期刊是电子期刊的主要信息来源。所以电子期刊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通过自身平台加大对纸质期刊的推广和宣传, 很好的提升纸质期刊的影响力, 真正做到期刊的相互融合发展, 优势互补。此外, 期刊工作做到不断创新理念、创新方法、优化管理,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期刊信息需要, 让图书馆真正成为教师科研的阵地, 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摘要:随着当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期刊信息资源载体与存储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电子信息资源既为图书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对传统的期刊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合理配置各种期刊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满足师生员工的需求, 是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纸质期刊,电子期刊,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范军, 电子期刊对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影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11) :l7—19.
[2]、韩宪英, 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比较及互补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48—149.
[3]、钟文一, 电子期刊对纸媒的冲击及其发展前景, 人民论坛, 2010, (2) :88~89.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2
浅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期刊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提高期刊信息处理能力和加速期刊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传统的纸质期刊比较,网络电子期刊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信息交流方式,并以电子化形式、网络化传输,使得信息服务模式有了极大地改变.但网络电子期刊目前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图书馆的期刊资源建设应该坚持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并重的方针.
作 者:杨靖 杨双琪 YANG Jing YANG Shuang-qi 作者单位:华煤炭医学院图书馆,河北省唐山市,063000刊 名:河北科技图苑英文刊名:HEBEI SCI-TECH LIBRARY JOURNAL年,卷(期):22(5)分类号:G255.2关键词:图书馆 院校图书馆 网络环境 电子期刊 纸质期刊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旅游;新农村;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12—02
一、引言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条件的村作为试点,根据试点村的区位特点、经济条件、文化特色、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村落,实行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旅游资源的分层次开发,带动新农村建设。结合造福工程建设,实行合村并点、移民迁建等办法引导农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对具有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村,实行保护修建整理的办法,把历史古迹、自然景观、生态特色和村庄融为一体,体现文化特色,着力培育真正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基于上述原则,可以确定了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模式——农家旅馆式住宅小区。福建常太镇溪南村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虎崛山和省级旅游景点——九鲤湖,在这些地方建设农家旅馆式住宅小区,既为旅客提供具有农居特色的休闲场所,也给农民带来第三产业收入。
众所周知,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注重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加拿大、澳大利亚、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截止目前,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截止到2007年底,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创建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达451家,遍布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据测算,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而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加速发展,为了避免盲目性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就必须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这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灵魂所在。
二、原因分析
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因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加工、交通运输、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云南省腾沖县和顺镇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第一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拉动了第三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良性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总收入2100万元,比发展旅游前的2000年增长147%。二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增加旅游者,使许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可以通过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餐馆、加工纪念品等方式增收,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分红增收。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着力打造“五朵金花”,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农村的土地流转、农宅出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2005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321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可以随着城市游客的进入把城市的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江西省婺源县李坑村发展乡村旅游5年多以来,呈现出村风好、民心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四是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可以通过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使广大农民兄弟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促进了当地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增强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特色。保持乡村旅游产品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是杜绝“变异迎合性”的基本保证。丽水乡村旅游开发必须立足在原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在用乡土文化和自然特色,以优秀创意设计出“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精”的乡村旅游产品。从“土”字上出发,从“新”字上下工夫,在乡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溶进传统的民风民俗。如乡村旅游住宿等建筑要与农村整体氛围和谐统一,不论经济条件如何改善,都不得将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拆迁而整修成洋房,不主张建非本地风格、非本地取材的建筑。乡村旅游饮食以农村家常便饭等原汁原味的农家食物为佳;娱乐方面以各种民间娱乐艺术如舞狮、舞龙、鱼灯、唢呐吹奏、地方曲艺表演及畲族山歌对唱等为主,并尽量吸引游客参与其中,不要加入KTV等现代化项目等。此外,避免旅游产品雷同,“千村一面”现象,要以丽水多样化的乡土文化为核心,挖掘畲乡文化、香菇文化、红色文化、田鱼文化、廊桥文化、民居建筑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摄影文化等丽水特色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力争“一村一品”,形成能代表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和主导产品。
可见,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如何发挥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从而着重对吸引游客的重要生态因素进行建设,即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村落社区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产业因素(生态住宿、生态餐饮、生态购物、生态交通等设施与服务)与游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纯净度、优美度;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乡土味”、“地方性”、“民族性”;对农业生产系统的生态性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越来越高的要求相适应,以提高市场旅游的生态品质,同时也可以加快福建省的新农村建设。
三、政策措施
实现福建省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确保游客的“上帝”地位。由于部分游客和农户环保意识薄弱,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大威胁。如果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不注重环境保护,乡村旅游根本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也根本无法进行新农村建设。如果将一个工厂的污染视为点源污染,那么对乡村旅游而言,则是范围更大的面源污染,因而要尽快制订乡村旅游标准,强化从当地政府、社区到农户的环保意识,从上到下都形成环保理念。乡村旅游的开发标准中,尤其要注重非城市型旅游服务标准的制订。由于投资力度和经营主体水平上的差异,有的农家乐仅一户院落,有的则达上百亩,提供的服务也是千差万别,将繁多的农家乐、民俗宾馆加以归类,统一标准,将有利于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化步伐。适合于乡村旅游的酒店标准,与城市内的星级酒店标准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这样更加有利于游客在享受乡村特色旅游的同时,权益得到保护。
乡村旅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游客进行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相对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这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反差。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将有效引导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节奏转向市场化服务接待,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以游客为中心,以标准化方式解决技术路径,应告诉广大的农户,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分析未来乡村旅游的商业价值,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度假田园,引入国外城郊生态农业旅游景区土地租赁经营模式,开发分时度假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商务田园,在依山傍水的环境里,建造突出田园风尚的高档商务设施,在良田美景、湖光山色的环境中建造田园风格的商务会议中心;文化田园,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将地方特有的主题文化内涵赋予农业田园景观之中,打造特色文化田园,进而吸引文化品位较高的文化艺术创作者来此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和生态休闲体验。这些乡村旅游的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会满足不同游客的乡村旅游体验需求。
因而,乡村旅游标准中也应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层次划分田园环境等级区。生态观赏区主要针对大众观光市场,通过生态套养,使大片农田形成有机生态产业链,既丰富农业景观,拉长旅游时间,也丰富了郊野田园的活动内容;生态体验区针对生态体验市场,通过生态农业科考等旅游产品,开展生态农业科考项目,开发生态实验田、纪念性果园等景区;休闲度假区主要针对主题休闲市场,建造适合自驾车游客的汽车营地,开展汽车营地自助旅游项目,开发野营、登山、生态烧烤、篝火晚会、露天水幕电影、拓展训练等生态休闲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对现场旅游的需求。并再次基础上,实现福建省新农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四、结论
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与旅游开发,尤其是乡村旅游的开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大范围的粗多精少、小区域的雷同单一,亟需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提升。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并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范与标准,加强对农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协调,引导农民和村社开发确已具备条件的旅游资源。新农村建设强调保护环境和永续利用资源,避免造成旅游资源破坏。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程称,朱生东.旅游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张俐俐,杨莹.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城市森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篇4
一、城市森林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发展城市森林不仅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关键任务,更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把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了新思路、实施了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城市森林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发展城市森林,壮大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保健等新兴生态产业,可以为城市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城市就业。另一方面,发展城市森林,促进城郊速生丰产林、竹藤花卉、珍贵用材林、经济林果等生态产业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了农民增收和就业渠道。浙江临安市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竹笋、山核桃等绿色食品和特色森林旅游,不仅社会提供了健康的生态产品,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0%以上来自林业。
(二)城市森林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城市森林,倡导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加快了城郊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以森林为主体的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不仅扩大了主城区的绿化面积,推动城市郊区、村镇、山区、平原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增长,而且形成了发展林业产业的良好基础,有利于城市和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文化的共同繁荣,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近年来,武汉市探索“两型社会”发展模式,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都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加速了城乡绿化,改善了城乡面貌,不断缩小城乡差别。
(三)城市森林建设推动了城市生态文明发展。
森林是生态产品的最大生产者,城市森林是保障城市生态良好的前提和载体,是解决城市污染、噪音、粉尘、热岛效应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同时,作为城市文化品味的重要标记,城市森林为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发挥重要作用。贵州贵阳“林城贵阳”的精心打造、河南洛阳“中国牡丹之都”的品牌铸造、浙江安吉“中国竹子之乡”的优势发挥等,这些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森林,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城市知名度和城市竞争力。
(四)城市森林发展提高了人民健康生活水平。
一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空气。城市森林具有释放负离子、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物和空中悬浮物浓度的作用,有利于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二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水源。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森林不仅能增加降水,而且能提高饮用水的纯净度。三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宜居环境。森林具有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减少噪音等作用,为市民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四是让人民享受到健康的食品。药材、竹笋、菌类等食品污染少,营养价值高,保健作用好,是有利于健康的绿色食品。
二、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前提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思想
城市森林必须依靠人民建设,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建设城市森林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只有确立以人为本的城市森林建设思想,城市森林建设才能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必须高度重视,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推进城市森林建设,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来建设,要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来统筹,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城市森林建设的法律法规,从而实现“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二)必须科学规划,确立城市森林建设的中长期目标。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运动式的短期行为不利于城市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要按照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好科学规划,切忌大规模的“大树进城”等短期行为。城市森林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还要与市域经济实力、社会发展、现实条件相适应,能满足人居生态环境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必须发动群众,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城市森林建设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要广泛宣传城市森林的功能、效益和作用,大力普及森林知识,强化生态理念,让广大市民都知道每一位市民都是城市森林建设的责任人和受益者,增强参与城市森林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要鼓励和动员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广泛传播森林、生态知识和理念。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广大企业加入到城市森林建设行列,增强城市森林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性。要发动广大社团组织和媒体,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为城市森林大声疾呼。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城市森林建设步伐
城市森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市森林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类型单一、示范作用不广、投资渠道少、急功近利、工作机制不健全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建设中完善和解决,进一步推动城市森林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突出示范作用,进行科学布局。
建设布局上,既要考虑在地域分布上的区域性,还要突出在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重要位置的代表性。在建设类型上,既有森林植被类型的,还要发展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类型多样的创建模式。在建设方向上,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环境建设,不仅要让森林进城、上路,还要让森林进入机关大院、进入居民小区,进入村屯住户,让森林更加贴进居民。
(二)拓宽投资渠道,提供有力保障。
城市森林建设的投资必须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要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使城市森林建设投资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同时,还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体现在城市各项生态工程中,如在湿地保护、防沙治沙、森林公园、平原绿化、绿色通道上与城市森林建设相协调、相结合、相衔接,特别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乡镇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加大投入,给予倾斜,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投资,推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三)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
城市森林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各尽其职。一是各级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协调统一推动城市森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各个部门要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积极组织、努力推动城市森林建设。二是各级林业、绿化和园林、城建等部门要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解决好建设理念和发展思路上的矛盾和问题,防止产生“地盘主义”思想认识,共同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城市森林建设的指标体系,科学编制规划,明确责任部门,切实加以推进。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5
关键字:新农村、农村体育、协调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面临新的契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剖析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农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获得较快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从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体育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入手,深入剖析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展农村体育的相应对策。
1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机遇分析
1.1发展开封农村体育有了强力的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 ]1 号)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政府为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而提出的具体意见。为保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2006 年3 月1 日, 国家体育总局专门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体发[2006 ]13 号)的通知。另外,在“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增加对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将体育彩票公益金6000 多万元以农村为重点实施“全民健身路 径工程”。这些政策或措施的出台为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改善广大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1.2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态势。一方面,公路改建、电网改造等工作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硬件设施环境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农村医疗改革、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试行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初步的保障,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也将逐年下降,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可能,也奠定了基础。
1.3逐步健全的群众体育管理组织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提供了可能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农村体育发展,必然要求有健全的群众体育管理组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主管农民体育的机构。如江西省农业厅有主管农民体育的教育处,各市、县有主管体育的教育科或股,乡镇和村级机构有文化体育指导站和文化体育活动室。省体育局还有管理农民体育的群体处,各市和县一级的文化体育局有群体科或群体股,同时又有江西省的农民体育协会以及到市、县、乡的农民体育协会。在本次调查的23 个村(镇)中,有农民还自发组织了体育协会或乡村俱乐部。在农闲、节假日、盛事喜事期间,各级群体组织或是农民自发组织的协会,因地制宜,开展了喜闻乐见、丰富多彩 的农民体育活动,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热情有所增长。通过对江西上饶246 名农民的调查得知,6517 %农民愿意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81.4 %的农民喜欢看体育比赛。
1.4日益增长的农民健身娱乐需求为发展开封农村体育开拓了空间
以前,城乡“二元制”的结构曾使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游离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但随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健全,解决温饱后的农民对其可支配收入不再仅仅是储蓄、盖房、给儿子娶媳妇、看病、防老等,他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健身娱乐有了一定的需求。本次实地调研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有71.6 %的被调查农民认为自己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并乐意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希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文体活动,调剂农闲时节单调的业余生活,增强或改善与邻里的关系,并由此
增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品味。人们能自觉参与体育运动是源于内心对体育运动的需求,随着农民对健身娱乐需求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农村体育具备了可能。
1.5农民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开封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业余、小型、多样的农民体育活动日渐增多,农民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正悄然转变,农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消费方式正由单一 2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
2.1开封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呈现弱势化
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人口流动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流动的方向是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流动人口的性别及年龄结构特点来看,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显示,2004 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 岁,其中16~25 岁的占45 % ,25~30 岁的占16 %;男性所占比例为66 %。而真正长期居住在城镇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的则以女性和中老年农民等弱势群体为主。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开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开展好以女性和中老年为主体的体育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
2.2开封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缺乏
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最重要资源之一,但目前的现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人才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体育人才严重缺乏,这不仅表现在指导农民体育锻炼的人才缺乏,而且农民体育组织的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部分地方政府或机构却缺乏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使命感、紧迫感、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对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性、经济性、前瞻性的认知,正因如此,大部分的乡镇政府缺乏文化与体育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规划、运行与组织体系,体育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由于农村体育人才的缺乏,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单一,活动项目的单调抑制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2.3开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民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载体。而目前农村体育场地的现实情况为: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差。农村的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学校,也多以室外非标准的篮球场和水泥乒乓球台为主,这种场地状况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的需求。尴尬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得要健身的农民只能在庭院、路边、空闲场地或利用田间、地头进行。
2.4开封农村体育经费投资不足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和体育彩票的发行,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投资力度,但与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相比,我国农村体育经费还是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从国家对体育投入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将有限的体育经费主要投入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结构”和城乡经济、文化水平等的差距,使得杯水车薪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经费又主要投入到城市,体育经费囊中羞涩;从村(镇)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和支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的费税改革,大幅降低或减免了农业费,村(镇)一级政府或组织筹集体育经费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因此可支配的、用于发展体育的费用就变得少之又少。
2.5开封农村体育教学重视不够
学校是培养体育人才、增加体育运动技能储备的主阵地,但由于体育经费的投资严重不足和一些地方、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学校体育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表现为: 一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就没有专职体
育教师。二是农村体育教师待遇差,没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职称难评,使得现有的农村体育教师不能安心于体育教学工作。三是学校体育管理体制落后。如果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开封农村体育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开封农民体育发展的思路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前提;依据农村体育的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农村体育发展的新路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根本。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可从如下几方面来推进开封农村体育的发展。
3.1加强政府指导,加大舆论宣传,转变农民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念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劳动强度大,生活质量不高;农民生活居住点较偏远,信息较闭塞,农民的思想意识较落后,对体育的价值也认识不清,农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可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并未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转变农民的体育传统价值观念,政府应该提高对农村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把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小康建设的内容。政府在制定农村体育工作计划时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阶段性发展指标,要把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绩效变为政府业绩的考核内容之一。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要有效地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政府还应利用节日、集市及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宣传体育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作用,使农民逐渐树立科学的“三维健康观”,进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3.2树立农村体育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民体育保障系统
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要实现农村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农民体育保障系统。农民体育保障系统由硬件保障系统和软件服务系统组成。硬件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经费的投入和场地设施的建设。这就要求政府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加强农村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体育活动中心,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软件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农村体育组织服务、农村体育指导服务、农村体育信息服务、农村体育监测服务。现阶段软件服务系统的重点是健全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加强乡镇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加大农村体育各类层次人才的培养。
3.4加强开封农村学校体育的改革,促进农村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学校体育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农村体育必然要重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当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1)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农村学校体育管理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2)制订符合各级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评估体系;3)充实和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4)增加农村中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购置;5)完善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加大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力度;6)深化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理论研究;7)注重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终身体育思想。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6
一、职校实行档案馆、图书馆协调发展管理势在必行
职校的档案馆与图书馆必须紧密地联合起来,从浩瀚的信息中提取、加工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使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迅速取得最新的整体知识信息。由于科学技术研究逐渐向整体化、综合化发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既要求档案馆提供原始的档案信息情报,又要利用图书馆提供广泛的学术研究参考资料。而目前职校中对档案馆、图书馆管理截然分开的模式阻碍了信息情报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职校建立档案馆、图书馆协调发展管理不仅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实行职校档案馆、图书馆协调发展管理的可行性
档案学和图书馆学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档案馆和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方法基本一致。在业务管理的内容上基本一致,都包含着收集(采购)、整理、分类、编目、检索、统计、保护。对库房、物资设备、现代化管理设施的手段和方法的要求也是基本一致的。职校档案馆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也是一致的,只不过两者在提供的信息内容侧重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三、职校档案馆与图书馆协调发展管理的模式
建立职校档案馆与图书馆协调发展管理体制机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达到一体化管理目标。首先,要从领导班子入手,组成一个坚强的一体化领导班子。其次,在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关协调发展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馆和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统一档案、图书、情报的分类、著录、标引和检索工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第三,加强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综合教育,对馆内业务人员共同培训,共同进行学术交流,培养一批协调发展管理所需要的通用型人才,另外,在改进技术装备上,尤其是计算机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寻求协调一致的步骤,实现统一的校园信息网络,最终达到一体化管理。
四、图书、档案、情报协调发展的策略
在信息时代,联合协作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因为任何一个图书馆、 档案馆、情报所都无法单独满足读者和广大用户的文献需求,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强馆(所)际协作,把分散的文献信息资源组织起来,形成综合优势,发挥整体功能,全面实现资源共享。
1.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对于电子计算机来说,图书、档案、情报都是一种信息,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输入计算机,转化成数字代码存贮在内存中或磁带、磁盘上,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检索和提供各种服务。各图书、档案、情报部门在机型、通讯代码、格式等问题上都要执行统一的标准。不仅需要考虑网内的统一,还要考虑与部门、学校、省市其他系统的联网和数据交换,并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这样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否则不但会对联网造成很大障碍,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库是图书、档案、情报自动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计算机网络化的基础工作,有助于高质量的信息检索服务体系的形成,进而促使图书、档案、情报三部门走向协调发展。因此,职校图书、档案、情报部门都有责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分工协作地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专题数据,为信息中心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2.协作建立一定范围内的职校科技信息咨询网
利用某一职校或几个职校的雄厚的计算机基础实力及其影响力、号召力,联合所有职校,倡导设立职科技信息咨询网,制定网络协议,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为目的的职校文献信息网络体系。组建用户服务网络,开展信息代理,提供定向服务,从而大力发展信息商品生产。
3.借鉴国外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
目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建立了国家信息系统特别工作组,出版新的机读档案和手稿目录的格式化程序,按照标准可以把孤本文件、短缺的作者、题名和出版者校验出来,同时要求至少有一个主题标引与国会图书馆或国立医学图书馆的主题标引相一致。
綜上所述,笔者建议由某一地区教委、职校工作委员会等组织联合牵头,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与各级职校图书馆、档案馆、情报部门联系,及时掌握这三个部门的信息流动情况,切实制定综合管理的规章制度,协调这三个部门的信息管理工作,统一监督和检查,共同改进工作,并对正在形成的信息网络中心统一布局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技工学校)
论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协调发展 篇7
1 当前用地形势分析
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截至2012年底, 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 其中耕地13515.85万公顷、林地25339.69万公顷、牧草地21956.53万公顷;建设用地3690.70万公顷, 其中城镇村及旷工用地3019.92万公顷。耕地面积占农用地总面积比率为14.3%。我国耕地质量问题凸显, 区域性退化问题较为严重, 农村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民用建筑占地面积增加。1992年, 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 中国正式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日渐繁荣, 改革开放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追求“吃饱穿暖”的温饱问题逐渐成为过去, 人们对吃、穿、住、用、行等生活资料有更高的要求。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 工业的进步, 进出口贸易的繁荣, 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锄头走上生产线, 随之而来的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人们对居住生活空间需求与日俱增, 近十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就是这一现象最有力的佐证[1]。二是工业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企业投资兴办工厂。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距今不过短短六十几年,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一穷二白, 在发展的前期摸索阶段甚至走退路, 真正经济提速不过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而人口生育政策曾经鼓励多生, 这积攒下众多劳动力, 企业在内地投资办厂人工单价更便宜, 加上政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越来越多外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投资兴办工厂, 这侧面增加了建设用地。三是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市政设施建设用地增加。经济的提速对海、陆、空等物流有更高的要求, 这迫使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规划建设更多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市政设施。与此相伴的是农林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例如著名的山峡大坝工程, 虽然工程可以提供水力发电和提高长江上游同行能力, 但10多年间, 每年移民近十万人, 大坝蓄水淹没了大片的农林耕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四是人为因素使得建设用地挤兑农林耕地面积。人类从远古时代发展到现代, 都是沿河而居, 平原和肥沃的土地是人们理想的栖息地。长三角、珠三角不仅工业发达, 农业也不可小觑。然而, 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 某些行政审批官员利用职权, 官商勾结, 偷梁换柱, 将良田用作开发用地, 然后将盐碱地换成农业用地, 从形式上保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指标, 然而本质却减少了农林耕地的有效面积。
2 解决用地矛盾,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从前文分析看来, 建设用地的扩张正对农林耕地面积的保护成负相关性。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使得二者协调发展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政府合理规划并严格执行
政府在规划时应从大局着手, 合理规划工、农、商用地区域分配和面积比例[2]。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只有聘用有能力、知识渊博的高级人才团队精心调研、用科学的发展观分析问题、总结完善规划成果才能实现规划的合理性。另一方面, 完善法律监管漏洞和加强道德建设, 使具有审批权力的机关能保守底线, 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只有两方面都做到了才能从顶层控制, 使用地分配走向和谐发展。
2.2 培养企业责任感
企业在工业用地选址上应充分调研, 旨在建设长治久安的企业, 而不是三年五年东奔西走的游击队型企业。企业不能因一时的利好就冲动建设临时厂房, 临时厂房用地性质多为短期租赁性质的用地, 待企业搬走后留下的是一片荒芜的废墟, 不仅影响厂址用地还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周边耕地也变成重金属超标的荒废土地。所以, 企业应有责任感, 有长远规划, 而不是一时兴起到处建设临时厂房。要调研好再建设。
2.3 加强农业建设
农民种庄稼收入低, 为了赚钱更多钱财, 宁愿荒废土地, 在城市工厂打工赚钱。面对这种形势, 国家应投入农林耕地建设资金, 出台鼓励农民重拾荒地的政策, 加强农林科研, 提高种地收益。这不仅有利于耕地红线的保持, 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总之, 看清农林耕地与建筑建设用地之间的形势和矛盾关系, 用科学的发展观辩证分析, 政府、企业和农业从业者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唯有如此, 才能使二者协调发展, 即保持工业经济的增长, 又满足各方面用地需求。
参考文献
[1]寿嘉华.国土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0.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篇8
1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 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 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 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 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 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 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 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 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 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 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 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 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 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 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 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 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 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 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 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 信息共享力度不够, 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 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 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 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 但整体来看,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 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 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基础设施薄弱, 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 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 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 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 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 重视程度不够, 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 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 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 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 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 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 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 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 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 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 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 土地浪费现象严重, 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 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 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 考虑经济建设过多, 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 其综合效益较低。
2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 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 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 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 “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 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 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 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 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 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 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 因而在空间特征上, 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 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 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 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 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 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 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 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 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 它不是封闭的, 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 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 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 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 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 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 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 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 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 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 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 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 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 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 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 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 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 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 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 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 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 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 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 改善产业发展模式, 使产业发展“生态化”, 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 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 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 在产业方向上, 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 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 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 多层次利用“废弃物”, 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 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 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 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 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 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 (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 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 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 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 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 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 (主要是大气污染) , 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 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 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 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 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 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 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 崇尚自然、追求健康, 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 实现可持续消费。
4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 污染零排放”, 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 结合经济的全球化, 一体化要求, 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 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 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4.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 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 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 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 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 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 (1) 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ANIES~4) 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2)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 (ASEAN-3) 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 (3) 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 (4) 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 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 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 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 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 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 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4.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 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 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 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 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 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 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 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4.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 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 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摘要: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 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考虑眼前目标多, 长远目标少, 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 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 因此面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一环。它既强调城市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又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赵清, 张珞平, 陈宗团, 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 2007, (5) :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 2007, (2) :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01, 25, (1) :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 2007, (7) :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 (2) :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2007, (4) .
[8]李赶顺, 张玉柯, 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9]鞠美庭, 王勇, 孟伟庆, 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7) :8.
[10]李文霆, 王合成.循环经济:再造“生态城市”新模式[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52.
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协调发展浅谈 篇9
1 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1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1.2 在建设公路过程中, 环境面临的问题
公路建设将造成很多环境问题, 如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 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 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 声音、尾气等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3 公路对环境的环保功能
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 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1.4 公路建设不同阶段的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 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1)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路线的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独立大桥的桥位、长大隧道的隧址以及重点互通立交的设置等工程建设方案, 是工程可行性研究需要重点研究和确定的内容。也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这些控制性的方案一经确定, 就成为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因此, 应充分认识到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建设方案对环境保护的控制性。
(2) 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
(3) 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
(4) 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
(5) 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6) 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1.4.1 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 生态环保。
(1)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2) 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 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 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 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 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4) 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 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 待路基建成后, 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 进行绿化或还耕。
(5) 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
(6) 对施工临时用地, 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 待施工完毕后, 再将这些熟土推平, 恢复原地表层。
(2) 噪声防治。
(1)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 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 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 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 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
(3) 注意机械保养, 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 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 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 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 大气污染防护。
(1)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 相距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 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既方便生产, 又须符合卫生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 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 , 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 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 水污染防治。
(1)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 并采取措施,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 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 不直接排入水体。
(3) 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 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1.4.2 公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1) 工厂和其他单位,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 如修建高围墙、设置声屏障、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
(2) 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
(3) 加强交通管理, 在公路主要出入口设置噪声监控站, 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
2 公路排水、防护系统要充分与生态环境结合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 山丘区及风沙区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损失”。土壤侵蚀的形式除雨滴溅蚀、片蚀、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等典型形式外, 还包括河岸侵蚀、山洪、泥石流、滑坡、塌方等形式 (《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百科全书》) 。因此, 公路水毁及地质灾害的治理也应在水土保持的范围之内。
2.1 公路防护与环境保相结合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程中山坡固定工程 (如挡墙、抗滑桩、护坡、落石防护和护岸、河道整治、山坡沟渠排水等工程) 都和公路的边坡防护、排水、沿河路基防护、桥梁河道调治等工程的功能、原理、结构是相似的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2.2 设置合理的水毁防护设施
根据“顺应水势, 因势利导”和对洪水的顶冲水流采取“顺其性、挫其锋、分其势、调其向、稳其流”的原理, 建立的沿河公路冲刷防护设汁娌论和方法, 就是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出发, 总结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 得到的沿河公路冲刷防护设汁体系。
2.3 生态型的排水沟渠系统
在流量不大的截、排水沟的边坡可种草本植物、沟底用不规则的毛石、片石铺砌, 可以透水, 使排水沟附近的边坡埴物得到水的补充;小型排水沟的末端原来做消力池的地方, 池底用片石或圆石千彻, 池内堆放片石或圆石, 可滞留水中泥沙, 降低流速和分散水流。雨水可在附近漫溢、蒸发或形成小片湿地。
3 结语
公路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对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建设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 精心施工, 严格验收, 才能使公路与原有景观协调一致, 也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JTJ/T006-98]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篇10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城镇化的方针:“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将带来资源的配置优化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农业, 更需要依靠工业, 发展工业就必然会涉及到城镇化问题。因为工业的发展, 需要密集的资本和劳动力, 需要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只要工业发展了, 城镇化就成为必然。
2、健康的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现代文明向农村的推进
推进城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用城市文明影响农村文明、带动农村文明与之共同发展, 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传播的过程, 是教育、医疗、卫生等城乡公共产品分配差距日趋缩小的过程, 也是城乡居民素质共同提高的过程, 因而, 健康的城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3、健康的城镇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贫, 贫就贫在难以接收城市文明的辐射;农民穷, 穷就穷在人多地少;农业弱, 弱就弱在基于城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弱上。所以, 解决三农问题, 要把落脚点放在减少农民的数量上, 让一部分农民平稳地向城镇转移。城镇可以提供较好的基础设施, 提供较大较集中的市场, 有利于工业的聚集, 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 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转移。
二、以吕梁市的实例进行研究
(一) 城镇化方面
山西省吕梁市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2%。现辖1区2市10县, 总人口360万, 其中农业人口293.2万, 占总人口的80%。近些年, 吕梁市启动城市发展规划并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启动“一市四区”、“两个城镇带”规划, 坚持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 加快推进吕梁市整体的城镇化速度
“一市四区”即为包含离石、中阳、柳林和方山四个区在内的吕梁市城市建设规划。“两个城镇带”即以离 (石) 柳 (林) 中 (阳) 方 (山) 为城镇组群, 形成太原都市圈西部中心和连接西北地区的门户;以交 (城) 文 (水) 汾 (阳) 孝 (义) 为城镇组群, 打造成太原盆地西部城镇密集区和工业城镇带。这种规划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 强化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旅游、消费中心的地位和功能, 逐步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大县城”发展战略是以吕梁市区建设为龙头, 充分发挥县城的集聚功能。交城、文水、交口、石楼、兴县、岚县、临县七个县结合各自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 调整功能定位、利用资源特色、完善城市设施、优化产业布局, 以产业培育推动人口集聚, 以人口集聚带动产业繁荣,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打造县域内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同时, 在水源充沛、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选择30个重点建制镇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按照重点城镇优先发展的思路, 大力培育园区型复合镇、城郊型卫星镇、旅游景区特色镇、商贸物流示范镇, 增强其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明、吸纳农民进城、提升居民素质的综合承载能力, 形成具有吕梁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发展格局。
2、加快公共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和城镇整体功能
加快构建城市、县城、重点镇的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建设了吕梁离石市区百里长街, 加快了吕梁到太原城际快速网络建设, 沟通了市中心到中阳、柳林、方山的半小时直达的城际快速通道;汾阳、孝义及各县县城在加快建设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通达工程的同时, 进一步增量扩容, 提高城市道路密集度, 改善了城区道路交通微循环;各重点建制镇重点建设了以县城为枢纽、其他乡镇和周边行政村为节点的区域交通网络, 并加快镇区内道路网改造。
统筹建设市政基础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给排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城市、县城和重点建制镇要加快建设完善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 力争在“十二五”末使得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0%。同时要求其他乡 (镇) 所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逐步推进水、电、气、热等供应系统的建设。
加强城镇化管理。着眼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深化就业、社保、医疗等改革, 实现农民工在社会生活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改进大城市落户政策,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取消小城镇落户限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二) 新农村建设方面
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转变观念, 着力破解产业、投入、增效、增收、民生、组织“六大难题”,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切实加大以财扶农力度, 积极整合支农资金
近年来,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长, 市县两级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2009年, 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33.49亿元, 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4亿元, 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5%。同时, 坚持政策不变、渠道不变、上下集合、部门配合原则, 把发展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事业作为捆绑项目的重点, 将水、电、路、通讯和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涉农项目, 集中捆绑投向“百村试点、双百推进、千村治理”工程。
2、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劳务产业化
吕梁市积极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个, 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个, 亿元以上企业7个, 3亿元以上的企业1个, 有7户企业成为全省“513”工程省级梯次企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强力推进区域农业特色化, 已形成小杂粮、草食畜、林果、蔬菜、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和“一区三片”优势产业区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沿黄四县红枣产业片、吕梁山东西麓核桃及小杂粮片、平川四县蔬菜瓜果畜禽养殖及农产品加工片) 。
3、狠抓农民素质提升和村容村貌改善
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 把培养技能型农村实用人才作为重点, 组织开展“双千”干部下乡保春耕和农业科技标准化示范展示工程,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的科技含量。坚持把“四化四改”作为治理村容村貌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积极开展治五乱、达五化 (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 庭院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 活动, 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建立环境管理机构, 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4、突出组织领导, 狠抓示范带动
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 强化目标任务, 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市县乡合力推进, 各部门大力支持,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合力。全市坚持“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 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培育典型, 辐射发展。即针对工矿企业发达, 经济基础较好的工矿、城郊型村, 采用资源型企业帮扶、提高建设标准, 加速城镇化发展;对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农业型村, 坚持量力而行, 先易后难, 突出整治村容村貌, 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是市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明显滞后于发达地区;第二是贫困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是农村经济普遍与集镇、城镇经济之间发展差距大。农业产业发展在规模、数量、速度、经济效益上明显落后于工业产业, 传统农业仍占较大比重, 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
(二)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
从教育看, 相当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农民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打工、经商之路;从医疗卫生看, 农村医疗卫生所医务人员水平低、设施差的问题普遍存在;从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看, 山区县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标准和设施仍有欠缺, 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三) 农业农村投入与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 仍存在很大差距
几年来, 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每村不足20万元, 这一有限的引导性资金, 对经济基础好的村确实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对经济状况差、没有集体经济支撑的村就很难起到引导作用。大多纯农业村, 因集体经济薄弱,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 综合配套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的需要。
四、政策建议
建设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如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全力推进, 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统筹城乡规划布局, 推进农村城镇化
当前, 要按照构建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市化建设思路, 统筹考虑城乡一体化功能布局, 在高起点、高标准修订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 科学、合理制订中心城镇、小城镇和村庄规划。在考虑和尊重农村具体实际的同时, 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 抓好道路交通系统、供水供能系统、现代信息网络系统、环保系统、防灾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规划,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和支撑。要把工业化理念根植于农业, 通过农业产业化, 实现农村工业化。一是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 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从“平面式”的适应性调整向“立体式”的战略性调整转变。二是要应势而为, 突破性发展食品和林木加工业, 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 推进以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 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产地批发市场为骨干, 分布合理的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 为保障农资的供应和农产品的销售创造条件。
(三) 统筹城乡投入,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要按照“以工业化致富农民, 以城镇化带动农村, 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发展思路,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 不断加大城乡统筹和“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力度,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在公共品供给方面的差距。要不断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既普照到城市, 也能普照到农村,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者积极互动的程度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全面理解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及两者协议发展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了吕梁市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积极互动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 指出其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篇11
关键词: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绝不是偶然的,标志着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丰富的时代内涵。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现在,在学习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影响我们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是空喊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相互割裂,也不能偏废,更不能相互替代。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把学习和落实的统一变成是单纯践行的过程,忽视了学习这个基本前提。把科学发展观当成是可以套在任何命题上的僵化公式,大会小会宣讲,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就是不下一番苦工夫认认真真学习,更谈不上领会其精神实质。以不学习为前提的贯彻落实只能是一句空话,工作还是老一套,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也败坏了理论的声誉。第二是认识上的误区。受传统的思维和理论的影响,往往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却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实,理论对实践并不是简单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理论背景指导下的实践,如果我们没有认真的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思想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就谈不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能是以往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的重复,跟科学发展观无关。工作也只能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徘徊。因此,要切实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首先扎扎实实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才能取得工作实效。
二、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时代内涵
(一)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第一要义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科技发展是以前所有世纪科技发展的总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没有对世界发展趋势清醒的认识,没有把现代技术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很难说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所以发展是第一的,没有发展一切都谈不上。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被动局面,跟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以及国家图书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沿,必须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满足学校科研和教学的需要。同时,要具有超前意识,为培养拔尖人才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做好充分的文献资源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即要求有发展的速度,又要求有发展的质量。这种发展是以服务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建设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馆舍建设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和舒适性。人文环境优化等等。以此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追求和高尚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以人为本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核心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的根本目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时代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现代公民。作为图书馆建设,人的发展就是要以读者和馆员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为核心。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每个馆员都能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等用户的需求,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最好的效益。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服务社会的要求,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最优良的服务。图书馆建设必须围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服务人的精神进行。要充分依靠广大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图书馆的建设水平。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要营造一个文明、和谐、人性化的服务环境。要真正把图书馆建成广大读者和馆员的精神家园。
(三)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要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进行建设。必须具备“科研型、现代化、开放式”的特点,不仅能满足学生一般完成学业学习的需要,同时具有为培养较高层次、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不仅有为学校各院系研究课题提供文献信息的查新服务、咨询服务的能力。而且本身也要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分析研究水平,积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和构筑学科基地的能力,部分馆员本身就应该是信息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家。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科研和服务育人的主战场。现代化主要是指图书馆能够跟上计算机、通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向数字化、化为特征的现代图书馆转型。必须更新观念,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不仅要重视数字资源建设,而且更要构建能将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用统一的界面进行快速检索的系统。既可查找纸质文献,又可查找电子文献。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为各类人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信息。各类中外文献信息的网上传递畅通无阻。
(四)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建设要体现多样性和丰富性
世界学术名著、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具有代表性观点的论著,要尽可能搜集齐全。同时也要体现出地方特色,根据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相关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强化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深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要对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文献高度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发挥在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改善用户的知识结构,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还要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和信息服务功能,把职业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1](P.209)这样图书馆才能起到他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应有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保证图书馆健康良性发展。
(五)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职能是传承文明和服务社会
人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图书馆应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继承需求。同时人类还肩负着文化的创生重任,所以图书馆应当提供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和前沿性文献信息。服务内容必须更新,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要以信息的收集、组织、分析和重组为基础,由“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为“让用户成功”,把知识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教学与科研问题的始终,贯穿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始终。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资源与信息需求迅猛增长,并且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市场经济使人们的精神消费也呈现出独特的物质依赖性。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经典著作,科技学术著作,以致一些高雅的文学艺术著作。由于发行范围限制,发行量小,价格昂贵等因素,很难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一些高校图书馆由于经费的限制也难以大量购入,影响了文献信息的整体功能。因此,各高校图书馆,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文献应尽快进行全方位的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总之,图书馆联合起来,走系统互联和资源共享的道路是必然的趋势。”[2](P.160)这样才能全面地发挥文献资源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据信息系统,它将分散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储存,以网络化形式连接,提供给分散与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使用,实现资源共享。随着现代科技和出版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成果的载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读者群体对文献载体的要求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图书馆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文献的需求。毫无疑问,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是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目标是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的任何信息资源。图书馆提供的信息“首先是各种信息源;经过图书馆情报人员的系统收集、整理、成为图书馆情报机构拥有的信息资源;在经过信息开发工作,形成信息产品。”[3](P.26)更高的要求是,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历史、研究路径有清晰的了解和预见性的分析判断,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和浪费。
(三)馆员专业化
传统图书馆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理念的制约,对馆员的要求比较低,只是满足一般具有图书馆学的一般知识的人才。现在数字图书馆的要求已经大大的突破了这一界限。当然,作为图书馆员首先要具备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具有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能力。在整个图书馆人才结构中,还同时应该有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专门人才,他们对这些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具备整理加工这些学科研究信息的基本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琼林,邓儒伯主编.现代化图书馆队伍建设方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慰慈.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吴慰慈,张久珍编著.当代图书馆学情报学前沿探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 篇12
工程地质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活动为中心的周围一定范围内并由其活动影响变异的客观地质实体。工程地质环境是人类从事经济一工程活动的空间条件。刘国昌教授曾区分为第一环境和第二环境:前者为经济一工程活动的天然地质环境或称地质环境;后者为经济一工程活动中利用、改造天然地质环境而使其产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 由此所形成的新的地质环境, 即为工程地质环境。它具有以下内在的基本特征。
1.1 工程地质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 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异, 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对环境而言, 中心事物是人, 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它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观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
1.2 工程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是在人地界面上进行的, 它对地壳表层产生扰动及自然动态平衡的调整, 造成地壳物质的运转、扰动、扩敞和重新调整。
2 工程地质环境
人类工程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互馈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并不是一次性的, 而是动态的演化, 逐次扰动和协调的过程。
2.1 工程建设受工程地质环境制约
人类的各项工程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地质体上的, 不同的地区工程地质类型各异, 面对着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工业与民用建筑要考虑到地基的变形、强度和稳定问题;铁道、道路会遇到路基边坡、隧洞围岩和桥墩桥台的稳定及道路的冻胀问题;地下工程要注意围岩稳定、涌水及影响建筑施工的高地应力、高地热和有害气体、岩爆等问题。
2.2 人类工程活动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 人类的工程活动受工程地质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 工程地质环境又会受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威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诱发地震问题。由于修建水库、深井注水、矿山开采, 改变了地壳原有的应力状态和地壳岩石的结构与性质, 破坏了地壳已有的应力平衡状态, 导致应力释放而诱发地震。
地面变形及塌陷问题。由于地下采掘, 破坏了岩土体的平衡, 引起地面变形或塌陷。常见的在松散层中大量抽取地下水或开采石油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地下采矿引发地面变形或陷落等。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沙漠化问题。人们在工矿、交通、水利、住宅和基本农田建设中由于不注意保护环境, 一方面造成地表植被破坏, 另一方面废弃大量的土石, 这些废弃的土石直接倒人河床中或堆积在斜坡上, 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工程活动诱发水体效应。这几乎在多数工程建设中存在, 由于工程的施工和运转,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泻状态被改变, 诱发水文地质环境效应。由于施工积水、人工水体以及人工改变地表水迳流状态, 改变了地段或地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因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和废液随意排放引起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诱发水体效应的体现,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2.3 工程地质环境的形成
人类工程活动成为除天然内外地质作用外, 使地壳表层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又一动力作用。此外, 人类工程活动还改变了地壳表层的地球化学场、应力场、水动力场、热力场等, 产生了新的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这些人为地质作用必然破坏了地质环境在天然地质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形成新的平衡体系.产生新的工程地质环境。因此, 人类工程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遵循一种互馈机制。
3 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无数的灾害表明,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质环境, 人类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与地质环境的协同发展.其核一L, N题是谋求任何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中, 不仅必须注意论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而且必须考虑保护和利用环境的问题。
3.1 客观性原则
工程建设应充分应用工程地质环境的规律和特点, 做好经济建设、社会与环境的综合协调, 努力做到既要把地质环境潜能用足, 又不超越地质环境容量的负荷能力, 留有适当余度。
3.2 开发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现实地质环境中存在的负面效应, 应充分考虑通过人工技术的地质改造作用在经济、技术上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
3.3 预测性原则
在城市规划中不仅重视地质环境的现状, 而且必须认真考虑到未来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求做到使工程建设即能满足现实的建设要求, 又要适应未来发展变化。所以, 工程建设应该体现对地质环境变化的预测性要求。
3.4 保护性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对那些目前技术水平尚无法通过人工控制和改造的不良地质环境问题, 宜通过规划进行保护。特别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敏感性极强的环境问题, 则应遵循保护的原则进行协调。
4 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4.1 制定和推行有利于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加大.工程建设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增强。为此应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 通过技术结构调整, 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限利用的原则,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正确布局工程建设, 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4.2 做好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客观评价及其演化的准确预测现代工程地质环境研究, 即要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更应做到对不同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过程、强度和空间范围作定量预测, 对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客观评价, 使因工程建设恶化的工程地质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新的平衡状态发展。如我国现在的工程地质环境灾情评估系统根据评估时间分为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总结评估;根据评估的范围分为点评估、面评估、区域评估;各种类型灾情评估的基本内容为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防治工程评价。规划以及资源开发都提供了依据。
4.3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工程地质环境恶化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成因机制、活动规律、演化趋势等方面研究,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和预报,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充分考虑到工程地质环境自身的演化过程和人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烈扰动问题。实施包括避让、预报、治理、设防及化害为利等措施的防治对策.防止工程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
4.4 工程建设中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准则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涵义。“生态可持续性”维护人类健康的自然过程, 能够保护生态系统永续的自我生产功能以及维护自然资源。“经济可持续性”指长期保证经济发展赖以进行的物质能量供给, 维护资源开发利用者的长期利益, 包括长期保持高产并获得足够的利润。“社会可持续性”指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更高层次的社会与文化需要, 同时保证资源和产品的公平分配, 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5 结束语
工程建设活动中, 产生的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应从本地的工程地质特性出发, 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干扰能力的加强, 更要注意从资源环境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系统的高层次结构人手, 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 为区域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 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规划, 选择与之匹配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 把握开发利用程度, 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发展途径, 强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工程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实现人——地——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建设协调发展,措施探讨
参考文献
【图书馆建设与协调发展】推荐阅读:
图书馆建设及发展01-02
医院图书馆发展及建设12-25
图书馆建设与管理10-09
图书馆发展与科技进步07-31
大数据与图书馆发展09-19
云计算与图书馆发展12-09
高校图书馆建设与规划05-16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11-13
论高职高专图书馆特色化建设与服务07-02
图书馆发展趋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