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2024-05-17

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精选6篇)

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篇1

摘要:我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始于民国, 当时民间力量自发建设乡村图书馆, 乡村教育实验配套建设图书馆, 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建设乡村图书馆, 陕甘宁边区积极建设乡村图书馆, 多方合力建设乡村图书馆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 农村图书室建设步伐加快, 新时期形成了新的建设高潮, 这为农家书屋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民国时期,新时期,发展

一、民国时期乡村图书馆建设历程

1. 民间力量自发建设的乡村图书馆

(1) 乡村图书馆第一家松口图书馆。松口图书馆由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丘哲创办, 丘哲是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1908年, 在广东梅县松口金谷街, 丘哲、梁鸣久、谢良牧等合力开设“公裕源米店”, 充当联络据点, 为国民革命发挥重要作用。后“公裕源米店”改称松口书报社, 专门从事革命宣传活动。松口书报社1912年正式命名为“松口通俗图书馆”, 梁涤僧为馆长。1934年10月, 丘哲会同饶一梅、张作新、梁涤僧、廖介和等有识之士, 以教育会名义募捐, 获得海外华侨和社会贤达的支持。资金到位后, 在中山公园北面中心位置领辟新址, 兴建松口通俗图书馆新馆。为了实现图书馆的长久发展, 当时还建十间店铺作为馆产, 为图书馆运转、壮大提供后续财源。新馆占地面积6 000平方米, 各种设备一应俱全。新馆建成, 馆藏实力大增, 已有书籍10 000余册, 杂志30多种, 报纸10余种。每天平均来馆阅览书刊者达80人次以上, 实现了馆藏资源有效流通。[1]每年经费1 740元。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松口图书馆得到妥善保持, 藏书充实没有中断, 向社会开放服务持续进行, 既发扬传播知识的优良传统, 又配合宣传党的政策, 起到了其他社会主体难以起到的作用。1954年松口图书馆馆舍民间所有划归公共所有, 1958年毁坏书架大炼钢铁, 松口图书馆被迫关门停止借阅服务, 交松口中学管理善后。1987年社会各界呼吁强烈, 有识之士积极奔走, 松口图书馆恢复建制。

(2) 享有盛名的大公图书馆。大公图书馆由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 坐落在江苏省无锡市西郊荣巷。1912年荣德生产生创办图书馆念头, 从1913年开始, 他在专家的指点下开始访求图书, 一年购得书籍五万多卷。1914年, 他在荣巷西街荣宅西面购地建设图书馆。1915, 新楼建成, 1916年10月10日正式开馆。大公图书馆藏书一是特别注重本土化特征, 将搜罗地方性资料放在突出位置。二是讲究版本高品位。大公图书馆选择藏书, 坚持精品优先、质量上乘的原则, 所藏图书不乏善本。三是强调资源流通, 重视文献开发。《大公图书馆馆藏目录》出自于大公图书馆馆员精心编录, 深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精妙。大公图书馆馆员通过挖掘馆藏进行文献深度开发, 编著图书《中国财政史辑要》、《人道须知》等,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2]1952年7月荣德生逝世, 荣毅仁秉承父命, 将幸存的53263册书刊连同大公图书馆, 全部捐献给无锡市。

(3) 生生不息的和顺图书馆。由和顺“青年会”成员寸仲酞、李清园、贾铸生等人于1924年发起创办。他们当时在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十字路租一间小屋, 挂牌“和顺书报社”, 面向民众免费提供书报阅读服务。1928年把书报社迁到和顺土著庙, 提升规格为和顺图书馆。1937年又筹建新馆, 于1938年建成和顺图书馆主馆并投入使用。[3]日军侵占腾冲后, 张德辉等人与敌人斗智斗勇, 从而使和顺图书馆免遭大规模破坏。[4]“文化大革命”期间, 和顺图书馆员工刘玉璞把一些名人题写的匾额取下, 与珍贵的图书典籍一齐转移匿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和顺图书馆纳入国家编制, 藏书达七万余册。[5]

2. 乡村教育实验中的图书馆建设

(1) 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与图书馆建设。著名思想家梁漱溟 (1893—1988) 于1931年主导创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选择山东省邹平县为中心, 开展乡村建设实验, 其追求目标是乡村文化复兴。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是早期农村建设实验, 涉及多方面内容, 图书馆建设其中内容的一个方面。[6]《乡村建设半月刊》发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图书馆概况》, 这篇文章的第十部分记录曾订购儿童读物多种, 制成儿童巡回文库书箱10只, 供11各乡各村学试用。[7]

(2) 晏阳初乡村教育实验与乡村图书馆建设。晏阳初 (1890—1990) 于1926年以河北定县为基地, 发起并领导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平民教育活动 (简称“平教会”活动) , 是乡村教育实验的另一个典型。他在图书馆建设方面贡献卓著。经过“平教会”的努力, 读书处遍布定县各乡村学校, 读书处十分类似图书馆, 是公共阅读的一种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开始后, “平教会”开辟长沙实验区和北碚实验区, 图书馆建设同步跟进, 并与民教馆合作, 开展乡村阅读活动。在国立中央图书馆迁至江津县白沙镇后, “平教会”主动与其合作, 为当地乡镇开展阅读服务, “平教会”注重发挥图书馆作用是很有代表性的。[8]

(3) 卢作孚的乡村实验及图书馆建设。卢作孚 (1893—1952) 提出“实业民生———乡村现代化”主张, 并以此开展乡村实验活动。1927年, 卢作孚主持四川省江巴壁合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工作, 在嘉陵江峡区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 他便以巴县北碚乡为中心开展乡村建设实验活动。卢作孚精心写作《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著名文章, 描绘了现代化北碚愿景, 提出谋“民生”、保“民享”的宗旨, 其中包括乡村图书馆建设。事实上卢作孚在北碚进行了图书馆建设实验。[9]

(4) 陶行知的乡村流动图书馆建设。陶行知 (1891—1946) , 著名乡村教育家。1931年从国外归来, 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 开展教育普及工作。1939年7月, 他以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为基地, 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他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先行者,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他发起的乡村教育中, 始终重视图书馆建设。他每次建设一所乡村教育学校, 就同时建设一所图书馆。[10]915他在我国较早推出流动图书车, 巡回借阅, 方便读者阅读活动。

3. 政府主导的乡村图书馆建设

(1) 国民政府关于设立乡村图书馆的早期决策。民国元年 (1912年) 7月10日, 民国教育部举行临时教育会议, 乡村图书馆成为议事内容。8月2日, 临时大总统公布修正教育部官制12条, 第9条第八项为图书馆事项, 其中包括通俗图书馆、巡行文库事项, 乡村图书馆占有位置。8月5日, 讨论蒙回藏教育计划案, 设巡回图书馆。巡回文库、巡回图书馆包括图书馆在乡村开展图书借阅业务。国民政府得到地方和社会的积极响应。[8]

(2) 地方政府关于设立乡村图书馆的决策。1912年5月28日, 直隶总督张金波公告全省, “城镇乡村均应设图书馆”。1929年12月12日浙江教育厅批复省图书馆呈请, 要求各县酌情设立乡村图书馆。1930年, 无锡城乡各地已有属于教育系统的乡村图书馆10余处, 民众阅书室34处, 阅报室79处。1933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三年施政计划》 (1933—1935) , 提出第一施政年度“设立乡村师范学校和成年男女补习学校”, “设置轮回书库及轮回演讲所”;第二施政年度“设立乡村图书馆”。1945年4月, 四川省政府训令要求“普及乡镇书报阅览室、推行图书馆教育”, 巴县政府积极响应, 县内城乡共有7个民众教育馆, 全部设有图书阅览室, 开展书报借阅服务活动。[11]

(3) 陕甘宁边区设立乡村图书馆的决策。1938年9月, 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推行在边区各县广泛建立民教馆计划, 将建立民教馆、阅览室的工作正式列入各县各年度教育计划。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印发《社会教育工作提纲》, 要求“每县、区、乡、村, 都要有图书馆或红角的设立”, 方便群众借阅。“购置的图书要注意到, 意识正确, 字名通俗, 附有插图, 能引起民众阅读的兴趣”, “每个图书馆应有报纸一份。”[12]

二、新中国乡村图书馆建设历程

1. 新中国建立后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图书馆建设

(1) 建国初期的农村图书馆建设。新中国成立后,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乡村图书馆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1951年文化部推出农村图书馆网络建设计划。1956年, 党中央印发《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提出用7—12年时间, 在全国农村普及包括图书室在内的文化网络。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发出号召, 要求全国农村青年组织, 带领青年群众建立图书室并巩固办好。以新华书店为骨干的图书发行部门积极行动起来, 投放力量到农村建立图书室、阅览室, 乡村图书馆迎来了健康发展的春天。据不完全统计, 至1958年6月, 全国农村图书室约有288326个。[13]这20多万的农村图书室, 多数建在人民公社, 也有一小部分建在生产大队, 个别的建在生产小队。

(2) 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农村图书馆建设。新中国建设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建设农村图书馆的热情, 即使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 也未能熄灭这种热情。“文化大革命”风暴狂潮兴起, 县级以上图书馆曾经一度关闭。但由于特定时期“突出政治”, 图书馆很快获得重新开放, 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活动便同时恢复。1974—1975年, 沈阳市图书馆为2个县图书馆和4个郊区的49个公社图书馆送书139000册, 此前已为79个农村公社图书馆配置了图书, 为此沈阳市图书馆增加拨款413万元。[13]

2. 新时期农村图书馆建设

(1) 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1978年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到了彻底纠正, 文化事业获得重新发展的春天。1981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 要求逐步建立起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这一文件同时批转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关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意见》, 要求重视农村文化生活, 积极帮助有条件的生产大队、生产队, 恢复和建立业余文化组织, 包括俱乐部或青少年之家、图书室、科技组、体育组等。到2010年, 在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农村每个乡镇都有一个规模不等的图书馆 (室) , 藏书万册以上的达到30%, 平均藏书在2000册以上;方案提出, 在有条件的村, 积极建设图书室。[13]

(2) 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视农村图书馆建设有着悠久的传统, 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坚持每年拨出专款, 补助乡镇图书馆购书经费的不足。1988年对上海、川沙、松江、金山、南汇、青浦、崇明等6个县提供经费, 165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补助680元, 占全年购书经费的2.4~35.9%, 使乡镇图书馆得到长足发展。1986年至2001年, 湖北省财政下大力气扶持乡镇文化站建设, 保持每年下拨200万元补助款实施乡镇文化站站舍建设工程, “十五”期间全省文化站站舍新建任务全部完成, 这为乡镇图书馆 (室) 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13]

(3) 民间组织热心参与。在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 一些民间组织热心参与其中, 在上世纪80-90年代, 这些民间组织甚至成为乡村图书馆建设的生力军。其一, 海外基金会和慈善组织扶持乡村图书馆建设, 美国青树基金会以乡村中学图书馆为主体, 先后为甘肃、陕西、青海、贵州、云南、江苏和北京等省市贫困地区提供支持, 为20多所乡村学校无偿援助各种图书、教学设备, 在陕西、甘肃、青海建立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20座。[14]美国加州圣峪中华文化协会健华社迄今已在19个省市自治区与当地政府共建92所图书馆。[15]其二, 国内民间组织扶持乡村图书馆建设, 如《中国妇女》杂志社发起的“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阅览室”、天下溪教育研究所的“乡村社区图书馆援助计划”、中华文学基金会创办的育才图书室工程等。天下溪乡村图书馆项目始于2003年, 通过网络建立起报名、捐赠、援助等系统, 截至2007年4月, 已在20个省捐献187个小型图书馆。[16]

三、我国乡村图书馆发展历史对当代的启示

1. 唤醒并强化读者的阅读需求

读者的阅读需求永远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依据, 这一铁的定律在空间上讲, 既不分城乡, 也不分中外。在时间上讲, 既不限于特定时期, 也不分历史今天。回顾我国乡村图书馆的建设历程, 这一规律便可得到印证。和顺图书馆的建设、生存、发展足可印证这个道理。这家图书馆由1924年的一间小屋起家, 由“和顺书报社”到“和顺图书馆”, 其中重要推手就是读者的需求。读者要求读书看报, 图书馆就一步步发展起来。读者要抗日战况, 《每日要讯》印数由数十份增加到四百多份。图书馆的建设、生存、发展之道, 与读者的需求休戚相关。如果借用经济学原理, 则是需求这只看不见的手左右着乡村图书馆的命运。读者的需求不是静止不动的, 也有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正因为如此, 才有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区别。由潜在需求到显性需求的转换, 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农家书屋的最初建设, 可能对读者的需求考虑不够, 群众还没有强烈的阅读需求, 我们已经把书屋红红火火地建立起来, 结果书屋冷落, 没有群众进屋读书看报。那怎么办?让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农家书屋关门大吉, 这显然有违农家书屋建设初衷。农家书屋建设起来不仅要保证生存, 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 其办法就是唤醒并不断强化农村读者的阅读需求, 先是让群众知道书屋有用, 愿意进书屋坐坐;之后让群众感受到书屋有大用, 不来不行。

2. 端正并提升社会力量的援助动机

乡村图书馆也好, 农家书屋也好, 有不少是社会力量援助建立起来的。这是好事。但问题是乡村图书馆或者农家书屋建立起来后, 阅读效果并不明显, 一些相当宽敞的阅览室门可罗雀, 十天半月鲜有读者问津。办好事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原因当然不止一个, 但笔者认为援助的不是受援者的直接需求是主要原因。明明需要粮食而提供了衣服, 东西虽然都是好东西, 但供非所需, 受援者提不起兴趣来, 援助者常常白费了力气。供非所需问题的出现, 最主要的原因是援助者对受援者需求了解不足所致。本来笔者不想对援助者提出更多的苛责, 但是要揭开农家书屋利用不足的原因, 就不能不对援助动机作一番考察。这里打一个比方, 我们把援建农家书屋行为比作树碑或挖井。挖井重点考虑受援者的实惠, 帮助受援者解决实际问题;树碑主要考虑宣扬援建者自己的功德, 受援者的实惠放在其次。前者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 在组织书、报、刊资源下功夫、费力气, 像给自己办事一样;后者只注重声势, 阅读资源也不认真组织, 也不管农民群众有用没用, 只管在城市社区或者大学校园募集一些淘汰资源, 运到农村草草应付了事。敷衍起来的图书馆必然是短命的。历史上存留至今的图书馆, 没有一家是敷衍建立起来的。和顺图书馆收藏百衲本《廿四史》《武英殿聚珍全丛》《云南通志》《九通全书》《续藏经》《四部丛刊》《万有文库》《汉魏丛书》《佩文韵府》等等, 虽然都是募捐得来, 但并非淘汰所得, 而是精品无偿转让。我们欢迎更多的社会力量援助乡村图书馆或者农家书屋建设, 更欢迎他们出自内心, 真心实意帮助农民群众提升阅读水平。

3. 建立并巩固政府负责农家书屋发展的长效机制

历史上乡村图书馆建设, 今天的农家书屋建设, 都得到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早在民国建立初期, 1912年国民政府就提出巡回文库建设主张, 而且坚持数年, 不改初衷。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前, 延安期间就开展民教馆建设, 重视农民公共阅读活动。1949年获得全国政权, 人民政府对农村图书室建设分外重视, 建设成就十分可观。至1958年6月, 全国农村图书室约有288326个, 这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也未能阻碍农村图书室的发展脚步。有这么好的基础, 农村图书室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政府负责的长效机制。无论是国民政府的巡回文库, 还是人民政府的农村图书室, 没有强有力的长效机制作为发展支撑, 半途而废的结局就是不可避免的。今天的农家书屋后续发展, 仍然需要政府支持的长效机制。前一阶段农家书屋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 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积极努力下, 各级党委、政府不遗余力,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前三年完成。在充分评估这一巨大成就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着任务突击的情况。笔者不否认任务突击的积极作用。但笔者要提醒相关方面, 任务突击是一种短效机制, 适用于农家书屋前期建设而不适用于后续发展。公共阅读是长期、持续的活动, 绝对不可能一次突击终身受益。农家书屋后续发展要建立政府支持的长效机制, 应当像支持公共图书馆发展一样, 纳入政府常规预算, 惟有建立强有力的财力、物力后盾, 不断优化成长环境, 农家书屋才会健康、强劲发展下去。

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篇2

一、前言

改革以来,浙江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发展极不平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较落后。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较多。一是农资价格持续攀升,而农产品价格涨幅回落甚至下降,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地位日益降低,如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873亿元,仅占全省GDP总值的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仅为1.0%;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2000年的1:0.458逐步扩大到2005年的1:0.409,农村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2004年的0.36扩大到0.37。

与国内其他地区一样,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也在浙江省各地逐步成长起来,对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截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乡村旅游区(点)2022个,经营农户总数11596户,接待游客1962.38万人次,营业收入12.03亿元,平均每户创收10.37万元,直接从业人员58450个,人均收入20581元。但是,省内乡村旅游的发展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概念不清、发展定位模糊,乡村民俗特色不明显,产品建设一哄而上、雷同重复浪费现象严重,缺乏统筹规划与布局、破坏性建设危害大,浙西南山区与浙北地区的发展极端不平衡等。保持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示范村建设,引导乡村社区走旅游型道路;有利于丰富浙江省旅游产品的种类、改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与档次,有利于推动浙江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开创一条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不仅成为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而且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与典型。

因此,本次研究从乡村旅游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对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厘清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结合浙江省的“旅游强省”战略与未来省域旅游的发展格局,紧扣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提出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1.经济背景--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

与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对应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宁波、温州等,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对于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生态”、“自由”的追求日益明显。而乡村旅游恰好成为人们放飞心情、减轻压力、亲近大自然、提高生活品质的最好选择。

2.产业背景--旅游产业迅猛发展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浙江省旅游业已经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性质变革,并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升级,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推进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生活质量和平衡服务贸易国际收支的重要载体,成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人民群众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

浙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在世纪之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旅游强省”的发展战略,推行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政策。“十一五”年期间,我省将以“适度超前”为指导,产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3.社会背景--新农村建设有序、扎实推进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这一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旅游局非常重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特殊功能,将2006年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并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宣传口号,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和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发展。

(二)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将乡村一般的生活、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作为资产所有者或创造者的农民直接从中受益,避免了传统旅游开发中因土地和资源被占用而返贫或受益不均的问题。比如,社区居民可以利用本地种植、养殖的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吃、游、购、娱乐等各种需求,新鲜蔬菜、土特产、水果、水产等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而且降低了商品的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

除浙北地区的部分农村地区外,浙江省仍有很多乡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尤其是以农业、林业、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导致社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乡村旅游的开发推动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织与融合,不仅加快了农业、林业与渔业产品的旅游商品化、市场化,而且有利于产业链的本地化延伸,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有利于提升、优化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丰富社区居民的收入来源。3.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城市化

浙江省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如何解决大量社区居民在“农转非”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使大部分社区居民实现了“农转非”的本地化过程。截至2005年底,浙江省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8450人,按1:5比例计算,则乡村旅游产业吸纳的间接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同时,乡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与景观风貌的完善,逐步推动了乡村的城市化进程。4.促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

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人文精神的差距日益扩大。乡村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城乡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乡村社区人文精神的现代化、时尚化,促进了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本地化,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5.发展乡村旅游,建立新型社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使乡村社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给排水建设、道路建设与整治、景观美化与洁化、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等。同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因此,乡村旅游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发展模式之一。6.保护乡土文化,改善生态景观

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对传统乡土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要比消极或负面影响明显。很多乡村社区在开发之前,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传承都鲜为人知,如以前在杭嘉湖平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湖剧、百叶龙等。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通过深入挖掘与设计、包装,不仅保留了这些历史传承,加深了社区居民的地方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增强了社区历史人文景观的可读性与观赏性,平添了社区的灵性与活性。7.开拓旅游空间,完善旅游产品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安吉等地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就富有很强的吸引力,起到了很好的疏散游客的作用。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诊断

(一)对乡村旅游的内涵认识不足

经营者对哪些乡村文化最能吸引游客缺乏了解,对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缺乏准确的把握,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普通的观光旅游,因而不顾原先遗存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大兴土木,甚至变更土地用途,建园造景。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浪费了宝贵的农业资源,又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

(二)各地发展不平衡 受到资金条件的限制,以及各级政府对乡村旅游认识水平的差异,浙江省东部沿江、沿海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乡村旅游景区(点)的数量还是资金的投入量,中西部地区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依靠发展乡村旅游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迫切性更为强烈。

(三)本土文化的挖掘不深,保护意识淡薄

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还有一部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则处在濒临消亡的境地,如一些传统的工艺、民间的戏曲、演艺等等都存在着年青艺人青黄不接的现象。

此外,外来文化对于乡村本土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深山古村中朴实的民风民俗、独特的生活习性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现代的商业观和价值观。

(四)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

浙江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有着多元化、全方位的特色。但由于旅游产品的错位和深度开发不足,个性彰显不力,我省的各乡村旅游区(点)给旅游者的印象大有“千村一面”之感,而远没有达到“一村一品”的效果。此外,我省乡村旅游产品以初级的农家餐饮和农家旅馆为主,开发档次不高,产品挖掘的深度不够。

(五)“公地悲剧”及“空巢”现象严重

在我省乡村旅游地发展中,由于缺乏相应制度的规范与约束,社区居民的诸多短期行为对社区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即“公地悲剧”现象。“公地悲剧”主要表现为环境退化,资源过度使用、退化和潜在毁灭等问题,如杭州的梅坞茶文化村。

(六)政府“缺位”与“越位”现象并存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浙江省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政府直接介入的案例很少。正是由于政府极少干预,乡村旅游产品随着市场的演替自生自灭。近几年来,由于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以及国务院发展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各地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投入逐渐加大,有的甚至成为乡村旅游的直接经营者。应该说,政府作为行业的监管者和规则的制订者,应该扮演好其“裁判员”的角色,忽视政府的作用,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放任自流的做法是政府的一种失职行为,而政府过多干预,将“裁判员”变为“运动员”,则是一种“越位”行为,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

(七)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由于目前我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尤其是那些以村镇管理或农户自主管理为主的乡村旅游区(点),其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状况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我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以乡村地域与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乡村性的体验与感受为核心宗旨,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机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延伸本地土特产品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促进地方特色手工艺品的商品化,形成内容丰富、特征鲜明、乡风纯朴、环境优美、便利实惠的乡村旅游产品消费环境。同时,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本地化与纵向深化,切实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

以浙江省旅游业“三带十区”为基本架构,以现有乡村旅游区(点)的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主题形象与目标任务,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环境、城镇体系建设、交通区位等因素,通过资源整合、空间对接、形象共立等战略,积极实施“三个充分发挥”,即充分发挥城镇依托优势、打造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景区依托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三圈、三带、十区、多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其中“三圈”是指分别围绕杭州、宁波与温州的三个环城游憩圈;“三带十区”是指依据全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西南山区秀山?山乡?丽水乡村旅游带;“十区”分别为杭州乡村休闲区、浙北运河古镇旅游区、绍兴古越文化旅游区、宁波东钱湖-河母渡乡村旅游区、台州神仙居-天台山乡村旅游区、温州雁荡山-楠溪江乡村旅游区、丽水绿谷乡村旅游区、衢州宗孔庙-石窟文化旅游区、金华商贸文化旅游区、滨海乡村旅游区(包括舟山、台州、温州)等;“多点”是指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培植约200个乡村旅游特色示范点。1.环杭州湾运河·水乡·古镇乡村旅游带

紧扣杭州市建设国际花园城市与东方休闲之都的战略方针,依托沪杭甬高速拓宽工程、杭浦高速(沪杭高速复线)、杭宁高速、杭徽高速、杭新景高速、杭金衢高速以及杭州绕城高速等交通辐射优势,充分利用该区的水乡平原、运河古镇、江南文化、生态休闲资源,注重乡村文化的彰显,挖掘乡村休闲的真谛,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2.浙东沿海海岛·沙滩·渔情乡村旅游带

紧扣宁波市与舟山市、温州市联合打造国际性港口旅游名市的战略方针,依托舟山连岛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拓宽工程、甬金高速、甬台温高速、沿海大通道、甬台温高速铁路等工程带来的交通地位提升的优势,挖掘山林、古城、沙滩、海岛资源的文化元素、休闲元素、娱乐元素与商贸元素,加速山海资源的对接与整合,稳步推进浙东沿海黄金海岸、快乐渔业、海岛休闲与宗教体验式的乡村旅游发展。

3.西南山区秀山·民俗·丽水乡村旅游带

充分依托该地作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高地、秀山丽水”的环境基础,努力搜寻山村纯朴、原始的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着力挖掘山林、碧水、空气与人文的旅游价值,积极融合浙中发达的商贸文化与活力,以浙江省建设“生态大省”为战略指导机遇,以金丽温高速、丽龙(浦)高速以及龙丽高速的相继建设为区位机遇,积极打造独具浙西南山区风情、商贸体验特色的乡村旅游带。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切入点

浙江省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基本以经济发达的城镇为依托,产品的资源组合配置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是以纯粹的农业景观为对象的旅游开发,其二是乡村景观与旅游景点组合互补型的旅游开发。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产品类型单一,以低层次的观赏型项目为主,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亟待升级。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面对城镇居民的周末休闲需求,“遍地开花”、“一哄而上”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迫切需求对全省范围内的,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乡村地区进行统筹规划,依据各个乡村的开发条件与资源特色,合理布局,挖掘特色,形成重点。在此基础上,确立若干个具备一定资源条件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及相关旅游设施完备的乡村旅游区(点)作为乡村旅游的示范点优化、重点开发,使之具有一定的档次和规模,防止出现“小而全、散而乱”的不良局面。2.以地域文化为核心,提高产品的品位与档次

文化是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省内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重要原因就是在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地域乡村文化的内涵。因此,在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中,应在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上做文章,通过区内纵向搜索与区际横向比较,加强对自身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定位,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艺术格调,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3.积极引导,保持乡村社区生活的原真性

乡村旅游社区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社区日常生活所衍射出来的文化本底性与原真性。如何保证乡村旅游社区的生活延续性,将是未来乡村旅游社区的生命力与活力源泉,也是乡村旅游社区的关键吸引物和核心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在乡村旅游社区的规划与建设、乡村旅游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接待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发挥其旅游开发的积极性。4.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新环境

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依据现有的相关政策与法规,结合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的特殊性,制定土地、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教育、税费、能源费等优惠政策,切实改善农村旅游发展环境,以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宅基地整理,一方面提高乡村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要,保证基本农田的范围、数量与质量。同时,加强旅游业与地方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的有机融合,以保证尽量不改变农村原有耕地的使用性质。一方面,可以保持乡村产业结构的基础,保持乡村社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突出乡村旅游的“三农”性,充分体现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调整。

(四)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升级

浙江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应从完善产业系统、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高从业者素质、加强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来进行。1.乡村旅游产业系统的完善

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大旅游产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实施乡村旅游交通、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乡村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以及乡村旅游安全的“4+1”工程。2.产品升级与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首先要避免开发过程中的商业化、城市化、庸俗化、雷同化,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在区域上具有地方性、在内容上具有原真性、在质量上具有优品性、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同时,需要由品牌的信誉来传递与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注重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3.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

对乡村旅游而言,员工绝大多数来自纯朴的农民,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乡村旅游服务,就必须提高其从事乡村旅游业的素质,主要包括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技能。4.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管理水平

设立乡村旅游管理者论坛,一年举办一次,邀请乡村旅游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交流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经验,探讨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的问题,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乡村旅游协会的建设与功能的完善,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提升管理水平。

(五)乡村旅游的运营机制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绝非一个自然和自足的过程,自发、分散、粗放小农个体经营形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如何在开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私营企业、外资、农民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有机结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走和谐发展的道路,关键就在于寻找一个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运营机制。1.构建“政府+公司+乡村旅游协会+旅行社”运营机制

政府负责乡村旅游区的规划编制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投资公司则主要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旅行社则负责市场开拓,客源组织;乡村旅游协会则负责组织村民参与表演、导游、工艺品制作、提供住宿餐饮等,并负责修缮各自的民居、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代表村民的利益。2.构建集约化运营机制

随着我省“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的提出,新的旅游发展氛围已逐步形成。因此,各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应该逐步适应这个大环境,实现与周边景区(点)的资源、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实行集约化运营机制。乡村旅游区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景区或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尤其是风景名胜区周边乡村,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3.构建一体化运营机制

在组织机制创新上,要运用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通过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以及纵横一体化的手段,整合市场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以协会为单位作为股东进入公司,或村民以实物或现金直接入股进入公司作为股东,实行股东、股值年分红制。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大胆去开发乡村旅游。要改变观念、创新体制,政府敢于特许经营,敢于让企业去组织民间资本整合资源,把资源转化成市场,将资源转化成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调动积极性,才能真正走出乡村旅游发展及其扶贫致富之路。

五、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城市以外最广泛乡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规划布局,实施渐进式的村落更新模式

加快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严格控制乡村旅游的开发范围与规模,拯救、开发建筑文化遗产与历史古迹。杜绝“大型化”、“人工化”,严格走“小型化”、“自然化”的道路,根据社区的自身特色安排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小型旅游活动。乡村村落形态的改造必须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注重整体的自然环境塑造,改造适合旅游度假的农宅及旅游接待设施,提倡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方式,杜绝大拆大建。2.引入绿色认证,实施环境管理制度

对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的乡村旅游社区,逐步引入“绿色环球21(GreenGlobe21)”认证,努力创造和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行为习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最大好处,并为消费者提供选择余地。“绿色环球21”的品牌意味着更好的可持续的环境与社会形象、改善的社区互动关系,通过使用较少资源而节省成本,通过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而获得更大的收益。3.坚持政府主导,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依据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控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在政府部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加大道路、通讯、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重点进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的客房、厨房、庭院、厕所的改造。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条件的同时应该避免走设施的过于高档化或过于原始化。

(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田园景观文化与农耕文化不仅是吸引旅游者的“乡村性”资源,同时也是乡村社区的生产文化。因此,必须明确社区生产的目的,即以第一产业的生产销售与加工为主,以旅游业为辅助产业。同时,针对目前社区内特色购物环节的相对薄弱,建议社区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以促进农产品与土特产品的商品化与纪念品化,扩大产业链的本地化,实现利润最大化,防止旅游利润的漏损。这不仅可以保持乡村社区的传统优势行业,还有利益旅游业的发展与社区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丰富村民的收入来源,促进社区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社区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旅游社区环境的改造过程中,应该注重社区绿色、卫生、健康、安全的特性特征,突出社区的“绿色、健康、安全”品牌,提高乡村旅游业的抗风险性。

(三)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提升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弘扬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社区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足迹,逐步树立乡村社区的旅游品牌,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的地方自豪感,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民俗传统文化就是“摇钱树”,以此达到弘扬乡村民俗文化的效果,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积极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展示地方文化

在开展地方民俗节庆活动时,不能将乡村民俗节庆活动简单地庸俗化,而必须深入了解社区的民俗特点,注意展示出民俗事象之间的相互关联,选择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民俗节庆活动,通过它们来向游客展示地方文化,但这些标志性民俗文化现象决不是由今人生编硬造的,而应当是原来就存在的。3.有效改善睦邻关系,倡导地方道德文化

加强引导与教育,完善相应的规范管理与约束、激励机制,改善睦邻友好关系,倡导优良的地方道德文化,使乡村旅游者能够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才能展示乡村性的核心意象。

4.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

杜绝过分夸张的“变异迎合性”趋势,避免乡村社区的淳朴性民风消失或失真。应该保持宾主关系的互惠性,以保持乡村性的维持,确保乡村淳朴民风的持续发展。

(四)实现乡村旅游受益者多主体的共生 1.明确政府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与保护管理机构的责任主要是协调与管理。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必须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制定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建议各级旅游部门和农业、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规范指导。支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和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协会,制定行业评价标准。2.加大社会教育力度,提升旅游者生态意识

乡村旅游者作为乡村旅游产品的最终享用者,不仅要有较强的生态保护意识,更要有实际的环保行为。针对目前国内乡村旅游者及大众旅游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国民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游客对异质文化的尊重,加强乡村旅游者的学习能力与成分,树立其节约、生态的观念及行为。3.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

学术界的主要责任是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规律探寻,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等层次加强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乡村社区及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发展条件进行调查与评估,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可行性分析与规划设计,以确保乡村社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4.建立社区参与机制,提高乡村社区的参与率

乡村社区及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活动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提高乡村社区及其居民的参与率,充分发挥乡村社区的内涵与魅力。通过专业培训与宣传教育,提高乡村社区居民的服务技能与参与意识。不仅要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要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与投资、乡村社区的环境保护、乡村社会文化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参与应当体现公平与机会均等。

5.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作用,实现监督与协调管理

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非营利组织的建设与运作,以实现对乡村旅游企业等利益群体的协调、管理。这类组织主要包括四大类:第一类是作为事业单位性质的社会团体,主要完成乡村社区的社会福利任务,以提升乡村社区居民的福利水平;第二类主要是乡村旅游发展基金,主要对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旅游社区进行前期的项目论证与规划资金的资助;第三类为各类行业协会,如农家乐协会、旅游景区协会等,这类非营利组织的职责是对下属会员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会员间的意见或矛盾进行有效处理;第四类主要是旅游者协会,主要是从提升乡村旅游者环境与生态意识的宗旨出发,保护乡村环境,促进乡村发展,组织乡村志愿活动等。

6.充分利用新闻网络媒体,加强乡村可持续监督力度

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海口 ;发展路径

分类号 F590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2.020

Harmonious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CHEN Haiying1) ZENG Xiaohong2) HUANG Chongli3) KANG Youfa4)

(1 Tourism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

3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4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engxi Campu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01,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rural tourism in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this paper aims 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m. It proposes th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and multiple functions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emphasized,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e promotion and servic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By the way of raising the local residents,consciousness of being main part, developing an overall plan of rural tourism, enhancing rural infrastructure,elevating the quality of tourism service and protecting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pagating rural tourist products as well,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will come true.

Keywords country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rural tourism ; Haikou ; development path

1 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的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其追求的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建设能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客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其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1]。

生态文明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海口市区周边(以下简称“海口周边”)乡村地区立足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从改善村容村貌村风入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整体规划缺乏导致各村域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导致社区参与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旅游经济因缺乏配套产业支撑而难以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发展,开发经营户过于注重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保护,等等,是当前海口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nlc202309030830

本文拟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海口周边地域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乡村旅游促进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海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2000年海南省政府有组织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海口周边乡村区域依靠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找到了一条既符合省情,又颇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海口周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1 577个自然村建成了生态文明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74%[2]。生态文明村已经成为海口周边区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走进生态文明村,人们可看到新鲜欲滴的热带瓜果、古老苍劲的大榕树、椰林掩映的湖泊,优雅洁净的林荫小道,还有农家小院里嬉戏的家禽,等等;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村民的纯朴热情与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热带乡土文化。

2.2 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观基础、精神动力、衡量尺度和创新手段等方面[3]。现实中,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还能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近年来,海口周边乡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整顿了乡村环境卫生,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审美品位,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基础。截至2014年底,海口市范围内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基础而建立的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乡村旅游点已达38个,年接待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5 000万元。从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以美兰滨海休闲游、琼山红色和绿色生态游、秀英火山古村落探秘游、龙华历史文化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集中反映了海南乡村旅游的风貌[4]。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可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体现为其开发的综合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一致,其产品的“绿色性”可增强旅游者和开发经营者的生态意识,其消费的“自然性”利于促进产业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等。除此外,旅游发展还能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积累必要的资金和人才,同时通过乡村休闲游憩环境的营造而促进村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龙鳞村,自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建成以龙湖、特色民居、椰林、橡胶林、特色农家菜肴、地方土特产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载体,以田园观光、龙湖泛舟、湖边垂钓、棋牌娱乐、特色餐饮、闹公期等活动为内容的乡村生态休闲园地。2010年,该村游客接待量达1.2万人次,接待收入31.4万元;到了2014年,该村游客年接待量和旅游接待收入分别达到了3.8万人次和216万元,成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不仅促进了该村产业结构加快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的步伐,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效益为重要依托,龙鳞村的交通、饮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提升,村民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及对外文化交流程度等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也进一步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

可以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3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3.1 海口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

3.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省份,有很强的生态和乡村旅游吸引力。海口市地处海南省北端,其周边乡村地域常年空气清新,有着美丽宜人的热带自然景观,包括阳光、沙滩、绿树、田园、奇峰、异岭、河流、湖泊等,使这里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

3.1.2 独特的人文环境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有独特的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海南岛因为长期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黎苗文化更是独特,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丰富的地方性土特产品等,构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黎苗民族文化,船形屋、竹筒饭、山兰酒、黎锦、竹木器乐以及丰富多彩的黎苗工艺品等,也构成该区域旅游资源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

3.1.3 有利的政策条件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享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倍受海南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规划、投资、税收、用地、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海南省政府2008年4月正式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为促进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正在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旅游发展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将热带乡村观光和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及重要内容。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相关要求,海南省农业厅也已提出在海南各地创建100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并将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投资、用地、税收、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此外,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省各项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升温,这些都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nlc202309030830

3.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途径

作为乡村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构成和分布具有较强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地域单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应本着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探索本区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协调保护环境、维持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5]。

鉴于此,考虑到海口周边乡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密关系,本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现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和成果为基础,从发展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坚持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在重视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发挥,促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发展的同时,倡导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环境建设和宣传引导,将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等多维景观和谐共生的环城休闲游憩地带,实现乡村旅游与村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发展。

3.2.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策略

(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发展意识

“生态”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文明”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当这四种“和谐”浑然一体时,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则会水到渠成[6]。村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提高村民对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海口周边乡村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政府等管理主体在制订实施乡村旅游政策方案的同时,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合理参与方式与外来旅游开发商进行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不仅可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的管理效果,还能增加当地社区社会发展资本的积累[7]。因此,在努力提高海口周边乡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加强培育其乡村旅游参与和合作发展意识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村委会、乡村专业合作社及模范经营户等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办专题讲座和学习班等活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使村民摈弃落后的开发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乡村旅游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在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和资金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解决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促使居民在提高旅游参与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的同时,获得文化、环境和经营等素养的综合提升。

(2)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必须先行。在这方面,应坚持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符合所在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8];以涵盖当地居民、开发经营者、行业专家等有关主体的对话协商机制建立为基础,制定体现实用性、预见性、保护性、协调性等特征的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亮点、以绿色营销为手段,努力建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促进功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可在当前生态文明村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要坚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规划,结合本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贴近自然、突出地域和乡土文化特色,避免城镇化开发趋向,注重提升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三是注重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到位,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低档化及重复建设,既使游客获得便利舒适的旅游体验,又能使社区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否配套完善,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加大对乡村旅游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应当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以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为契机,在近年来本区域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各项乡村旅游接待功能项目的建设,完善村域内外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可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建设、村企合作运营的方式,促进村内外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公共厕所、景点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完善,同时建设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卫生服务站等,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功能配套。

(4)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意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民族风情、文化传承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当前,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主体服务意识较弱、接待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统一标准,规定对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使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当以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意识,使村民充分认识到接待服务和管理水平是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使其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服务意识差等习惯,努力学习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整体的接待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水平。

nlc202309030830

(5)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

尽管不同乡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存在差异,但就本质属性而言,乡村旅游应具有乡村自然性与地区文化性的双重特性[9]。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旅游产品与形象的自然特性,尽可能减少人工行为对乡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应注重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梳理、挖掘和展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乡土文化体验空间和内容。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在开发利用本地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科学保护地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进一步提升村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庆、祭祀等地方民俗文化,是本地域乡村旅游业所能吸引外地及附近城市游客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综合协调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6)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

现实中,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往往会通过一些公益性的宣传、捐赠、劳动、培训等活动参与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区扶贫发展;同时,许多居民也常会通过自觉或非自觉的个体或集体行为进行当地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如护林防火、保护水源等)。尽管这些组织和个人开展上述活动不一定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初衷,但其实施的乡村生态保护和建设活动过程往往会付出相关成本或损失相应利益,其行为既能促进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为该地域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功能维护与提升做出了贡献,因此理应得到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游客等生态利益获得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合理补偿。

具体而言,对上述保护和建设者的补偿,一方面可依托当地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所设立的生态保护公共基金,结合其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要素投入情况,以资金或实物等形式对其生态环保行为进行对应经济价值的物质补偿。另一方面,可根据其对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贡献情况,设置相应等级的荣誉称号等精神奖项并开展公开授奖活动;也可由乡村旅游经营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其免费参加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等等。

(7)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

为增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效应,除了应实施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相结合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媒体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互联网、节庆会展等多种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产品推广之外,还应努力实现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具体包括,①主题集中型:可针对专门的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群体(观光型、度假型等),依托海南省及海口市的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平台,推出本地域不同特色和体验内容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分别采用专门的宣传主题来集中促销;②首脑推动型:借助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访本地并购买土特农产品而产生的“轰动效应”,与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本地生态文明村形象和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宣传促销;③部门协同型:本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除了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协调外,还要争取与不同部门合作,参与其在国内外的各种非旅游行业经贸交流活动,以形成多部门协同促销本地乡村旅游产品的格局;④区域联动型:要加强与邻近区域(如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的联系与合作,同周边若干个距离相近、线路相连、特色互补并具有共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联合促销,以实现跨区域、互惠互利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玉明. 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2] 郑 峰,林志岩. 海口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时嵩杰.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 祝 勇.“后观光时代”:海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之路[N]. 海口晚报,2014-11-07(9A).

[5] 杨 朗.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6] 尹正江,李 颜.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 价值工程,2009(2):8-10.

[7] Park D B, Lee K W, Choi H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capital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 511-1 520.

[8] 蔡永海,孙 垚.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乡村生态旅游对策——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 农村经济,2014(3):70-73.

[9] 蒙丽琴. 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4(3):105-106.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篇4

时间:2010-06-28 12:12 点击:

719次

一、村旅游的现状与问题

以小见大:

北京山合水易乡村旅游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摸索,开拓中创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普遍问题,可以总结为五各方面。这些问题基本上反映了现阶段乡村旅游在升级过程中的普遍困惑,需要我们深度关注。

(一)发展不均衡,缺乏规范指导

(二)资金投入小,缺乏融资渠道

(三)产品同质化,缺乏创新理念

(四)规划不到位,缺乏品牌营销

(五)服务水平低,缺乏指导培训

二、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一)发展规划的问题

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看,个别地方的产品开发已有同质化的问题。表现为一定区域内一种模式、一类产品、一样风格,要么都是农家乐,要么都是古村民居,要么都是田园农庄,其危害在于易形成同质化竞争,消弭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客观上是由于乡村旅游资源的类似性、发展思路的模仿性、旅游产品开发的自发性,出路在于研究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发展规划,真正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乡村旅游产品策划、详细规划、民俗旅游活动策划等落地型规划,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特色化发展。

(二)乡土化特色的问题

乡村旅游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今未形成公认的定义,但除了资源利用的乡土化以外,产品的主流形式也应体现乡土化。目前,乡村旅游存在一定的“去农化”倾,盲目追求城镇化、洋化、高档化,尤以景观设计、房舍风格、乡路铺设、建筑用材等方面表现明显,形成了较多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建筑形式,与乡村旅游的周边环境、基础优势、游客兴致相背离,客观上降低了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这一问题的解决,应首先在思想上确立乡村旅游发展的导向,加强旅游开发的专业化指导。

(三)以农为本的问题

有的地方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有的地方提出以企业为主体,有的地方提出以农民为主体。这里可能有理解角度的差异,有的指工作引导,有的指开发经营,有的是指利益分享,但不管乡村旅游如何发展,发展形式和手段如何多样化,但都应明确以农为本的主旨。其内涵大致可包括:一是乡村旅游发展要依托“三农”资源;二是乡村旅游产品应体现乡土气息、乡土文化、乡土环境、乡土风格;三是乡村旅游要以农民作为受益主体,企业可以参与开发或成为开发主体,但要把农民利益处置放在重要位置,并尽量使大多数农民受益;四是乡村旅游发展要尊重农民意愿,涉及农民土地、房屋、山场等的入股、租赁和开发经营,一定要征得农民同意,不能搞强迫;五是乡村旅游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农村的综合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精品化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大众化趋势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简单、低档、模仿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有的地方把乡村旅游理解为在郊区餐饮的“农家乐”、田园采摘的活动、到农村过民俗节日等。在现阶段,既要防止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发展档次,也要避免放任乡村旅游低档次地发展蔓延,应在保持乡土化、地方化、特色化的同时,推动一部分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瞄准国际旅游市场和国内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开发和培育精品化的休闲度假产品,也以此促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

(五)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问题

乡村旅游开发必然涉及土地使用和用地性质的变更,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多数地方困惑和困扰性的问题。例如,为了集中保护和开发古村民居,最好是让农民集体另择居处,这就涉及宅基地政策;把农田、林地、山场开发为经营性的旅游农庄、休闲田园,也涉及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为了旅游经营和管理的需要,需在原来的农田上建设房屋或休闲度假设施,也涉及土地使用政策问题。目前,各地对此基本采取协商或暂时搁置争议的办法,并未有一个合法或切实可行的变通手段,从长远来说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与土地政策紧密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土地使用性质变化以后,很多地方的税收部门立即开征营业税等,使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农民感到了困难和心理不平衡。农民疑问,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农民还是那些农民,为何种庄稼可以免缴农业税,而只要搞乡村旅游就要缴税?中央希望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管是以何种方式致富?他们希望有关部门统筹研究乡村旅游的税收政策,起码应对乡村旅游营业三年以内的农民予以免税,以真正体现对农民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

(六)扶持发展的政策问题

调研中发现,部分省市已出台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政策,例如,广东等省的旅游扶贫资金、某些省市对评为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景点的奖励政策等,但各地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关地方呼吁出台全国性的扶持政策或措施。例如,乡村旅游的起动资金问题,能否出台贴息贷款政策;对于计划开发乡村旅游的地点,政府能否积极予以解决交通、通信、广电、厕所等公共设施问题;对新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能否实行三年至五年期的免税扶持政策,对乡村旅游企业的用水用电价格给予优惠,减免房产税等,对农民种植、养殖产品进行销售免税。

(七)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享受问题

目前,各行业尚未有针对乡村旅游的专项扶持政策。但先前已有的促进“三农”发展政策,有关部门出台的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应积极争取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例如,旅游部门的旅游发展基金,旅游国债资金,农业部门的阳光培训工程,农村新品种推广、沼气建设、改厕,交通部门的乡村公路“村村通”建设,文化文物部门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政策等。从争取实施的现实性出发,可能首先是筛选和确定一批乡村旅游的扶持点,然后争取相关部门予以集中支持,把各方面的政策“打捆”支持乡村旅游。

(八)人才培养的问题

人才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目前,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均十分缺乏,短时期内难以解决各类人才的培养问题。比较现实的做法应该是,坚持当地培养与外地引进相结合,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坚持农村现有人才与企业、院校输送人才相结合。培训应以从业旅游人数众多的农民为主,以直接提升从业农民的服务水平与技术技能为重点,同时兼顾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

(九)规范发展与加强管理的问题

乡村旅游的规范与管理问题,在一些地方表现比较明显,主要是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或社区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农民传统习惯与规范管理之间的矛盾。如广西龙胜龙脊梯田、黄山宏村和西递等,都曾走过由乱到治的一个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立足于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二是从乡村旅游起步发展之时抓起,三是充分采用各种管理和规范手段,例如,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村规民约、旅游协会等,四是引入经营管理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十)旅游与农业部门的合作问题

广西南宁等地市提出,旅游和农业部门合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关键是在各个层次建立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基层的旅游与农业部门之间要深度协作,才能统筹用好各种支持政策和资金,目前这个方面存在一定欠缺。此外,有的地方反映,国家旅游局近年来开展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与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已存在一定层面和工作上的重复问题,担心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的实施,会导致工作上的进一步交叉或覆盖,建议统筹研究这一类的问题。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一、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饮食安全需求外,外出旅游成为了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首选。因此,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其中,乡村旅游也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好去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特有的地理自然景观、乡村独特的文化、乡村的各种社会生产活动等作为外界参观旅游的资源,从而形成的一种旅游产业。简单的说,就是以本地区乡村特有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活动为资源,通过科学开发打造而成的集旅游观光、居住、购物、饮食、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产业。开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符合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因此,因地制宜开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交通、饮食、住宿、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投资,通过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带动当地百姓发家致富。比如开设农家乐,就是最直接的收益。城市游客在游览了景点之后,一般都想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饮食。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味独特的菜肴将是游客的最爱。通过农家乐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就业问题,服务了游客,也带动了农民增收,一举多得。另一方面,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的饮食特色。饮食文化能够折射出当地的社会生活,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意义深远。再者,发展乡村旅游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需要。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需求也不一样。但随着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和社会大众旅游消费的不断深入,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都会成为消费者的需求。在满足了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等消费需求后,乡村旅游等也将成为消费者的进一步需求。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无论是丰富我国旅游资源还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部署

近年来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发展迅速。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地方缺少长远发展眼光,在旅游資源开展过程中缺少整体长远的规划,过于看中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对自身的交通状况、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客源市场等进行科学评价,影响了地方旅游发展的后劲。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出现开业时一阵热的现象。一些地方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识不足,缺乏特色的建设,失去了乡村本有的气息和优势。

(二)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

乡村旅游本身是地方乡村生活和文化的展现,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许多乡村旅游点旅游产品单一,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特别是存在着一定区域范围内景点相似,缺少特色的问题。这种设计类型趋同、千篇一律的活动模式,不仅影响了整体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加剧了景点之间的竞争,也影响了地方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很多乡村旅游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大多都停留在固定的文化古迹浏览和饮食住宿上,缺少深入的、有内涵的资源开发。

(三)旅游淡旺季较明显,营销手段不足

很多乡村旅游都存在着旅游的季节性较强,旅游旺季过旺,淡季过淡的情况。因资源自身原因,一些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强,游客较为集中,这是客观现实。因此,存在着在旺季游客过多,景区难以承载,而淡季太淡,景区无法生存的局面。一方面说明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在运用营销手段解决旺季过旺,淡季过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造成地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破坏

乡村旅游目的地一般大多分布在郊区、山区等偏远落后地方,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和配套建设,生态环境本来就很脆弱。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环境保护。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周边的景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注意资源保护,甚至随意破坏的现象较严重。从长远来看,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将得不偿失。

(五)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乡村旅游一般规模较小,地处偏僻,大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都是本地农户,缺少长远发展眼光,缺乏专业思维和技术,没有专业的服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整体较低,影响景区的顾客满意度和长远发展。另外,很多乡村旅游的经营都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不完善,缺少系统的员工培训,导致景区的经营、营销方式等都比较落后。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统筹,合理规划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富有乡村气息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将会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休闲娱乐、感受大自然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地方旅游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该占位全局,加强地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指导,避免短期行为和短视行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深挖地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让乡村旅游突出特色,彰显风格,长远发展。

(二)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产能过剩,环境治理问题严重,这些都是多年来我国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因此,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站位全局,深化改革,力求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整个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运转协调,这是对过去农村自然经济的重大改革,必将对过去的各个方面造成冲击,因此,各项建设必须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指导下建设,坚决杜绝短视行为,努力建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乡村旅游。

(三)加强景点营销,促进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由于具有区域特点,文化特征明显,接待能力有限,因此存在着淡旺季比较明显的问题。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营销活动变的越来越便捷。特别是私家车的逐步普及,让乡村旅游焕发出新的生机。因此,景点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加强景点的营销工作,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开展广泛的宣传营销活动,积极改变因季节和知名度导致的客源短缺问题。

(四)加强管理,提升景点服务水平

一方面,要建立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模式,不断引进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此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杨.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邛崃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乡村图书馆发展研究 篇6

【关键词】精准乡村旅游;农村经济;策略

“三农”问题是党的十八大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发展农村经济对和谐社会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发展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工作是多方面的。发展精准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精准乡村休闲旅游的涵义

精准乡村休闲旅游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即是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基础之上如何将休闲、娱乐、民族文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结合起来,以乡村旅游为纽带,将名族文化、人们的精神需求层面等融入到乡村休闲旅游的现代化旅游方式。

二、河北省精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

目前,在河北省内共有400多个乡镇和1800多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带动全省农民直接就业的人数达到15万人。2013年河北省28家企业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其中河北美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冀弘水产养殖观光有限公司2家评为五星级,张北佳圣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等15家评为四星级,河北丰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1家评为三星级。河北海路风情游首次入选十大精品线路。截至目前,河北省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五星级5家、四星级29家、三星级20家。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餐饮、农产品销售、商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特色产品的开发,增加了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发展精准乡村休闲旅游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可以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助推农户增收。农业除了确保温饱问题,还具有观光、教育、休闲等多重功能,休闲农业是“绿色朝阳产业”,在大城市周边区域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将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种植业不足以带动当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农村要想吸引城市人群到乡村旅游,就必须调整原有的农业产业结构,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高的价格可以弥补产量低的不足。另外,开发可以让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种植和收割,休会农村生活的快乐。

四、发展精准乡村休闲旅游的策略

1.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河北省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河北省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2.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科学发展观。乡村旅游的主体是久居城市的人群。城市人民选择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乡村有无污染的生态环境,新鲜的空气,蔚蓝色的天空。因此,农村在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时一定要兼顾环境保护,优质的环境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强动力,也是乡村旅游的核心价值。因此,在开发乡村休闲旅游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强检查和监督。

3.完善销售体系,拓展客源市场。乡村休闲旅游能够得以发展,除了要有优质的产品外,良好的销售体系是保证其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当产品形成后要制定合理的促销方案,搞好产品的策划。支持利用旅游消费渠道搞好农产品销售、供应和配送。加强与旅行社的联系,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利用先进网络技术加强宣传和促销,形成整体规划,联合促销。

4.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与服务队伍素质。目前,河北省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和年龄层次相差较大,大部分的从业人员为当地的农民,文化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不足。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有好的策划和高水平的管理,使企业得以长期发展。各旅游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使管理科学化,服务标准化,操作程序化。在培训中注意职业培训与发展性培训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建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2(4)

[2]杜艳.基于文化生态平衡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2008(06)

作者简介:

上一篇:时尚营销下一篇: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