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2024-08-28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精选9篇)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1

前言:本科评估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促进场馆建设方面、对馆藏资源进行调节方面、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方面、规范馆员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民办高校图书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例如场馆面积不足、结构遭受破坏、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严重地限制了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使教学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应用。本文对本科评估对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注重立足于实际情况, 分析当下民办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

本科评估下, 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存在诸多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更好地促进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 使其在教学工作中, 发挥应有作用。关于民办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来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场馆面积不足, 新购图书上架困难。民办高校的场馆面积较小, 并且很多书籍都已经过时, 不利于现代化的民办高校教育, 而更换新书工作量较大, 必须对老书进行替换。这样一来, 民办高校图书馆场馆面积不足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

第二, 短时间内购入大量书籍, 书籍质量良莠不齐, 馆藏结构受到破坏;本科评估模式下,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的评估模式, 根据相关要求购买新书, 对新书质量审核存在较大缺陷, 不能很好地保证质量。同时, 藏馆原有的书籍结构会遭受冲击, 甚至破坏, 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

第三, 新购书籍与师生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图书利用率不高, 大量零借阅图书存在, 并且图书馆专业管理人才较为缺乏, 科研方面仍是短板, 科研成果难以一蹴而就。我们以山西省第一所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我馆管理员大都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 或闲来无事的退休教师, 缺乏学科馆员, 缺乏管理经验。同时, 图书馆科研机制没有建立,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缺乏, 相关图书馆管理成果无法适应当下图书馆发展[1]。由于缺乏相关理论指导, 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实践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缺陷, 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就本科评估机制下民办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来看, 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期更好地解决民办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 制定合理计划, 循序渐进地发展

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生源不断拓展, 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这样一来, 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 必须注重制定合理的计划, 对图书馆内的资源进行有效规划, 不能一蹴而就, 要注重长期发展和完善的目标。根据学生数量和现有场馆规模, 进行图书馆的扩建, 丰富图书馆内的书籍内容[2]。

(二) 加强重视监管, 转变观念

要注重书籍质量的监管工作, 确保新购进的书籍能够与原有图书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 使新购进的图书在教学工作中, 能够发挥良好作用, 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阅读需要。重视监管工作, 提升新购进书籍质量, 是完善民办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关键, 也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促进教学工作发展作用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人数激增, 民办图书馆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 对书籍破坏较为严重, 对此, 必须要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根据本科评估机制的要求, 建立健全现有规章制度, 以制度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保障, 切实使图书馆发展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发展需要, 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 注重人才培养, 提高馆员素质, 改进服务质量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注重提升专业化水平, 提高馆员自身的素质, 能够更好地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对此, 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以现代化的图书管理知识进行武装, 使图书管理人员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在校学生和教师。

(五) 重视科研发展, 建立科研小组

对民办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予以重视, 注重图书馆管理科研队伍建设, 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 更好地研究出图书馆发展的相关理论成果, 弥补民办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在学术研究的空白, 推动相关理论的构建和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本科评估机制对促进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利用本科评估, 可以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使图书馆内的教学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必须重视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这样一来, 才能实现民办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太凤.本科教学评估对民办高校女图书馆员的心理影响及干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 11:55-57.

[2]汪银霞, 杨西美.新世纪10年我国民办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1, 06:7-12.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2

摘要: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服务理念、馆藏建设、管理模式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本科评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重要办学条件之一,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更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而高校图书馆评估也是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配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推动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深入发展,就必须强化图书馆的管理。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

鲁黎明在《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为了满足社会和用户的文献信息等多方面的需求,利用自身资源,运用多重方法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图书馆服务理念是指导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图书馆整体工作理念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用户服务原则、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的集中体现,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就是指在图书馆工作中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以馆员为本。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因此,图书馆必须牢固地树立起服务是灵魂、服务是核心、服务是基础、服务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即“服务第一”的价值观。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应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一切想着读者,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方便读者的服务意识,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注重对读者心理现象及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不断探索读者对文献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使图书馆工作更加具有主动性、针对性。

尊重读者,关心读者,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合作,从管理读者向服务读者转变,充分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建立一种亲切、平等、和谐的关系,以此来构建强有力的图书馆服务文化。

二、优化馆藏建设,实现馆藏载体多样化。

按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规定的生均藏书量100册的标准,一所在校生1万人的高校,图书馆藏书应达100万册以上。而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远未达到本科教学评估的标准,而且在馆藏质量上问题更加突出,藏书层次低、品种少、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本科教学、科研的要求。因此,建设丰富的馆藏、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和高质量和文献资源是评估条件下做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

的重要基础。图书馆应立足现实,根据本校的馆藏现状、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科研需要,合理调整馆藏结构,重点加强新学科、新专业的馆藏建设。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除传统的纸质文献外,文献载体由单一的印刷型向光电型、缩微型以及视听型方向发展。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多媒体资料等,将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形式,使得图书馆在馆藏文献载体上呈现多样化特点。

三、合理布局馆藏文献,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馆藏布局是指一个图书馆内各种文献资料的布局,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馆藏布局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关系文献信息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益的高低。

传统馆藏布局的特点是各载体的文献划分清晰,书归书,刊归刊,一般互相不兼顾,它是与传统图书馆“以藏为主”、“闭架为主”的流通管理模式相适应的。随着“以人为本”等服务理念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深入,“以藏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以用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一种新型的,集收藏、外借、阅览、咨询为一体的流通管理模式——藏、借、阅一体化在高校图书馆得以推广,它强调“藏以致用”,拉近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极大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改变了过去以文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实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现人性化服务。

在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下,为了更好满足读者需求,以更快捷、更便利、更全面的方式为读者服务,对馆藏文献进行合理、科学的布局显得成尤为重要。首先,实行布局学科专业化,以文献的学科内容区分借阅空间,打破传统的按文献载体划分馆藏的方法,把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各种不同载体、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料在相对独立的同一区域内集中组织、排列,形成学科专业借阅区。对一些流通量大的,读者共同需要的文献,可单独设立公共借阅区。而对那些利用率低、内容过时的文献,则应定期剔除,同时调整一、二线藏书的典藏,将那些利用率较低的文献放置于密集书库中,最大限度发挥馆藏的作用。

四、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提升馆员综合素质。

馆员素质是指馆员在从事图书馆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稳定的品德,即馆员的知识、技能、观念和情感的总和,它是馆员内在综合素质的反映。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基本细胞,馆员的素质关系到图书馆事业的兴旺,同时也制约着馆员在工作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去服务读者。高校图书馆员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载体,馆员的素质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水平,离开图书馆员,图书馆的功能无法得以实现。有资料表明,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源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员良好服务的提供对于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对馆员素质的要求逐渐趋向理性和成熟。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人员具备的素质要求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

(1)诚信品格、责任心、奉献精神与良好的个性特点。

(2)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能力。

(3)团队的合作与协调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适应环境和服务对象变化、拓展的能力。

(5)创新意识和能力。

(6)进取心和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意识、求知欲及良好的学习能力。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本科评估契机,注重调整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真正建立起一支适应本馆特点的高层次、现代化的专业队伍,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献信息服务,更好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确保图书馆在本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月香.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

[2]王延红.试论藏、借、阅一体化管理的馆藏资源布局改革[J].图书馆论坛,2008,(8).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3

关键词:民族高校 数字图书馆 数字资源 网站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106-06

Study on the 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Yin Jin (Library of Tibet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Xianyang, Shanxi, 71208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dthe deep practical network investigation from four aspects which including technology,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to find out the real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hrough using the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rich survey data, this paper in-depth analysis and mining the trends and patterns which hided in the mass data by the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cs methods. And then, the author found som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which affect the 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What is mor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everal pertinenc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help our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standing in the way of develop the perfect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those will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in practical ope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digital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website construction

CLC number:G253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106-06

1 民族高校图书馆及其评价指标选取

1.1 民族高校图书馆简介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白皮书指出,中国内地已有十五所民族普通高等高校。[1]这些民族高校分布在全国各地,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各图书馆在多年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都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2 研究民族学院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民委的统计消息,全国民族高校数量已达15所。[2]随着internet将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网络成为继传统信息传递工具后的新兴的信息传递渠道,它集成了以往各种信息沟通渠道的优势,以最快速,最高效、最准确、最智能、最大容量、最无障碍的特点赢得越来越多的青睐。数字资源成为继传统纸质资源后全新的资源形式,它借助网络平台,将无限容量的信息和资源传递给广大的用户和读者并为他们的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和帮助。数字资源能够实现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的获取任何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因此数字馆资源已经成为图书馆极端重要的一个资源库,很多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甚至比纸质资源还丰富。

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该紧跟时代的变化,与时具进,高度重视数字馆建设和利用,并利用数字和网络为用户更好地提供各项服务,从而跨越式的提升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社会价值。而研究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数字馆建设现状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我国民族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民族高校间取长补短,并提出建设民族高校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议。

1.3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评价研究已经开始引起各个研究方向的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国内目前关于图书馆数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主要有王启云学者撰写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3]、安月英学者撰写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馆藏评价指标体系》[4]、杨勇学者撰写的《论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改进》[5]以及张晓静等学者撰写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评价:指标及方法》[6]等。其中明确提出数字图书馆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其各层级指标权重分布的为王启云学者。其他文献中的指标及其权重则是以围绕数字馆资源本身质量评价为主题或者其他相关方面研究。[7 ] [8 ] [9 ] [10 ] [11 ] 。

2 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比较

2.1 指标体系介绍

笔者借鉴王启云提出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体系,分级分层对13所民族高校数字图书馆进行评估,从而发现各个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2.2 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调研

根据指标体系,笔者对我国15所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的网络技术现转、资源现状、管理现状、服务现状以及用户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实际网络调研,并结合深入的文献调研和分析,得到《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资源建设现状及调查评估原始打分表》(略)。对各个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进行打分和评估,并得到以下节得分和相关结论。

在打分时,不少数据资源难以获取,这种情况有些是由于某些高校网络本身对于来访者的身份限制,有些则是该图书馆网络建设本身存在问题,只允许校园网访问的原因,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这些高校网站建设的不足,故这种现状本身就是一种劣势。为了便于进行打分和比较,参考统计学中量表缺失时的打分方法的指导,笔者对于缺失项统一给予5.0的分值,这样对于总分为10分的计量表不会产生偏颇和歧义性影响,既便于打分又便于进行15所民族高校图书馆间的比较分析。

(1)我国民族高校数字资源技术现状评价

由表1可以看到,我国民族高校中,技术指标得分值在9到10之间的有3所,即达到优秀水平,8到9之间的有6所,达到良好水平,7到8之间的院校有3所,达到中等水平,另外还有3所在6到7之间,达到合格水平。

总体看来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技术水平已经较从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15所民族院校全部能达到合格的水平。并且不难发现,60%以上的民族院校图书馆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了良好甚至优秀的水平,这对于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各个民族高校对于图书馆网络等技术方面的建设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

(2)民族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评价

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即为数字资源,数字资源数量、种类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字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民族高校数字图书馆至关重要(我国15所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数字资源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得分10≥T≥9,即达到优秀水平的仅有1所,得分在9>T≥8范围的院校有3所,达到良好的水平,得分在8>T≥7范围内的院校有3所,达到中等水平,得分在7>T≥6,即达到合格水平的有2所,得分在6分以下的院校有6所。

由数据图可以发现,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建设方面较前一项的技术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和不足。15所民族院校明显的分为三个大的集团,其中第一集团的得分在8.502以上,由4所院校组成,他们分别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以及中南民族大学;第二集团得分集中在7.701到6.966之间,由5所院校共同组成,他们之间分数相差极小,资源水平相当,均处于合格水平,它们分别是大连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西北民族大学;最后一个集团由6所院校组成,成为成员最多,得分最低的一个集团,他们的得分集中在5.262到3.51之间,他们分别是北方民族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以及四川民族学院。

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整体水平较低,仅有约25%的院校达到优秀或良好的水平,近四分之三的院校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且其中不合格的院校占到多数。这反映出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①由于数字资源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尤其一些外文数字资源价格非常昂贵,使得多数民族院校在数字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捉襟见肘,这是一个全局性和历史性的因素,相信在国家对民族院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民族院校的数字资源建设水平能够不断提升;②我国民族院校的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相互孤立,缺乏整合与互补,这就造成了数据难以共享和数字资源的高度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空间。在纸质文献方面,几乎所有民族院校都开展了馆际互借功能和文献传递功能,而在数字资源方面,这种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则显得非常匮乏;③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自身纸质资源数字化的程度低,缺乏自建库和特色库。民族高校之所以存在就是源于其民族的特色性,民族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馆藏和特色资源库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很多民族院校其实拥有大量珍贵的民族文献资料,然而在这些珍贵资源却很少被数字化、网络化。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因素。珍贵民族资料在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中遇到诸如知识产权问题、保密性问题、访问权限问题等多方面的障碍,而这些障碍还有待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3)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现状评价

好的资源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才能使其发挥其最大、最优的效力。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高效的管理能够帮助图书馆为用户快速、准确的提供其所需的各种数字资源。

综合观察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评价得分(见表3),可以看到,仅有2所院校的管理水平达到了中等水平;达到合格水平的院校有4所,不合格的院校达到8所,占全部的53.3%。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方面还相当欠缺,管理水平相当低下。

调整中可以发现,在数字资源管理指标中,二级指标“经费投入”在绝大多数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公开信息中难以获取,故这里这一指标几乎失去了其参考意义。这一方面是由于经费投入一般不愿公开,一般网络入口和用户难以获取;另一方面是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经费单独划拨且拥有专门的经费使用分析报告并能将经费分析报告公开的院校几乎没有。这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在投入经费管理方面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细化程度,在数字资源建设经费管理方面缺乏专门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

(4)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评价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好的技术、资源、管理都是为了提供优质的服务,表4从数据上反映了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服务质量的现状。

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同样集中为三个大的集团,其中介于9.435到8.56之间,处于优秀和良好水平的的院校有7所,构成第一集团;介于6.975到6.365之间处于合格水平的院校有6所,形成第二集团;最后还有2所院校的分值低于6分,处于不合格的水平。

由以上数据可见,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46.7%的院校已经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水平,可见这些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意识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其余的53.3%的民族院校仅处于合格的水平,甚至其中还有2所得分不合格。中间介于7分到8分的中等水平出现断层现象。

试究其原因,可以想到,这种数字资源服务时间、计算机数量、用户教育以及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其实并非难以做到,尤其服务时间、参考咨询、用户教育等方面几乎不需要太多客观资源的协助就可以做到,是否开展这些服务项目以及这些服务项目的具体服务质量从根本上直接由民族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决定。因此可以推断,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意识的发展建设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大一批院校图书馆已经开始高度重视“用户第一、服务至上”服务意识的建设,将服务和服务质量当作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点,一切工作都围绕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一核心理念进行;另外还有一批民族院校图书馆在服务意识培养方面还停留在从前老一套的阶段,官僚和消极应付的态度占到主导作用,致使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质量低下。故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以及图书馆整体服务意识还有待强化和推广。

(5)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用户感知度现状评价

用户感知度和满意度是检验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的金标准。然而,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感知度和满意度都没有明确的数据和标准,更缺乏细化度量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满意度的信息和数据。因此笔者只能从个别院校设置的访问次数以及网站设立至今的时间进行粗略的估计,得到表5数据。

这种现状提示我们,高校图书馆应该开始重视用户感知度和满意度的调研,并且要将这种调研按照用户群、需求群、专业群等方面进行细化。因为只有弄清楚各种用户的使用感受和满意程度,明确各方面用户的切实需求和服务要求,才能为我们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数字资源服务工作指明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向各种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完备的信息资源提供参考。

(6)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综合现状评分评价

根据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和指标级别,笔者将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综合起来,按照其权重分别计算每个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网站综合状况的得分(见表6)。

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综合得分在8分以上的院校仅有一所,达到良好水平,即中央民族大学,这与中央民族大学作为我国民族大学第一校的事实相吻合;得分介于7分到8分的院校有7所,即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得分位于6分到7分之间的院校有3所,处于合格水平;另外还有4所院校的得分低于6分,没有达到合格标准。

15所院校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优秀水平层次出现空缺现象,反映出我国民族院校图书馆网站建设存在缺乏“领头羊”、整体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最为集中的区间即中等水平,集中了7所院校,而在合格与不合格区间的院校也有7所,这部分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较低的院校占所有民族高校的46.7%,这一数字要求我国民族院校网站资源建设亟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与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现实状况相吻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现状主要存在“外强里弱”的问题。“外强”即外在的硬件设备如:网络设施、计算机数量、存储能力、人员素质、服务时间、用户教育、参考咨询等方面得分较高,各高校得分整体较高,实力较强;而“里弱”即在数字资源本身的建设方面、数字资源的科学管理方面以及图书馆网站资源用户的使用反馈等方面则得分整体很低,水平偏差。然而,这些内在的软因素在决定图书馆网站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要改善目前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建立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联盟。民族高校在资源建设方面有其相似性和重叠性,对于这部分可以共享和共建的数据资源,民族高校图书馆应该形成15所院校大开放的结合体。这样既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大使用率,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每个院校的资源建设开支;②提升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科学高效管理水平。有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如何让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则是对数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民族高校在数字资源的经费管理、管理制度等方面亟需明确化、规范化。数字资源的经费使用分析报告和专门针对数字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必须尽快建立;③提升民族高校图书馆整体服务意识。较高的服务意识是图书馆提供良好服务的前提条件,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存在两极分化,整体水平偏低,亟待加强。提升服务意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到服务反馈较好的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对图书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教育、在图书馆内部进行服务质量评比以及让用户对服务进行打分等;④尝试进行用户细分和用户使用感受反馈调研。其方式很多,可以在网页上设置调查问卷、可以在网页本身设置教师入口和计数和学生入口和计数等方式,另外还有定期到院系进行实地问卷调研等。

参考文献:

[1]《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白皮书 [EB/OL].[2009-09-27].http://www.chinanews.com.cn/gn

/news/2009/09-27/1889204.shtml.

[2]国家民委:新增两所民族学院全国民族高校达15所[EB/OL].[2009-09-23].http://news.hexun.com/2009-07-23/119877952.html.

[3]王启云.高校数字馆图书馆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数字馆图书馆,2008,(5).

[4]安月英.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馆馆藏评价指标体系[J].图书馆,2008,(4).

[5]杨勇.论高校图书馆的评估及其指标体系的改进[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1).

[6]张晓静,郭伟.图书馆数字馆资源的评价:指标及方法[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6).

[7]杨汉妮,张文霞.中美国家图书馆数字馆化资源组织策略及服务理念比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5).

[8]马春燕.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J].现代情报,2005,(11).

[9]陈德容,周彩云.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现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

[10]马建霞.图书馆数字馆资源访问统计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5,24(8).

[12]向英明等.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4,1(23).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4

1994年,国家教育部针对本科院校提出了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和优秀评估等三种教学评估方式。2002年,教育部将这三种评估方式统称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纲要。2004年,教育部再次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并建立了高教学评估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规定每隔五年就要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进行一次教学评估以提高高等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2006年,教育厅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与调整,明确指出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改革和教学效果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在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将高校图书馆作为参评要素,指出图书馆评估档案材料建设工作不容忽视。

二、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意义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推动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步入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高校本科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改革措施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规范制度,有利于促进办学思想走向科学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教学方法,推动教育改革顺利开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某高校在2007年9月顺利通过了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报考人数显著提高,报到率高达100%,提高了该学校的效益,培育了良好的教育发展前景。由此可见,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学校与国家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图书馆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与信息中心在整个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的质量和地位决定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指出高校图书馆状况包括藏书量、管理方法、校风、文化活动等。图书馆在进行建档工作时理应对图书馆状况进行完备的文字整理并归档,档案信息的质量对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四、开展图书馆评估档案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开展高校图书馆评估档案建设工作,首先要建立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体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步流程。需要对藏书量、管理方法、校风、文化活动等图书馆状况进行全面的整理并归档,保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清晰度,正文材料理应放在前面,附件材料则附在后面,然后按照顺序编写目录与页码,并标识清晰的类目与档号以及相关注释。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清理混合文件,重新进行归档,按照实际情况的变化更改档案信息。

(二)科学合理的利用评估档案资源。评估档案一般记录着学校的教育发展史和师生的个人信息,高等院校在保管评估档案信息的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利用档案资源,借鉴档案的经验,才能发挥教学评估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因此,高校要处理好评估档案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在做好评估档案保密工作的基础上,有时间、地点和范围限制的利用档案资源。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管理设备。目前,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所以,普通高等院校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另外,学校要改善管理设备,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

(四)全面实现评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全面实现普通高等院校评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则需要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电子文档,建立规范标准的数据库;完善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调用,建立档案网络;实现档案室管理现代化和档案目录与检索现代化,提高硬件与软件技术设备以维护网络安全。这样可以有效保护档案室的温度,防火、防盗,保证了档案文件的安全,方便档案调阅与检索,维护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质量决定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果,全面开展图书馆评估档案建设工作,学校必须建立完整的评估档案管理制度,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改善档案管理设备,实现评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东波,程卫华.高校图书馆如何建立规范的评估材料档案[J].大学图书馆情报学刊,2015(1).

[2]彭媛媛.对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N].怀化学院,2011(2).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5

1 改善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和设备

高校评估指标中关于学生平均图书册数的规定, 有效地突破了长期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经费问题。迎评促进高校对图书馆投入了大量的购书经费, 极大地推动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 同时增加和更新了硬件设备。许多高校纷纷投入经费筹建新馆, 千方百计增加面积, 以现代服务理念布局新馆, 改善图书馆的阅览条件及信息服务水平。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了办馆条件。以我院图书馆为例, 迎评为我馆带来了几点好处:

1.1 注入大量购书经费。

图书馆藏书量是衡量办馆条件、办馆规模的重要参数, 也是考核图书馆能否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将图书馆藏书量作为一项重要的硬性指标, 规定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的合格标准分别为80册、3册, 有效促使高校尤其是迎评高校投入、增加购书经费, 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为迎接08年的评估, 学院一次性与书商签订了24万册图书将近几百万元的合同。使得我馆藏书由原来的15万多增加到了40万, 计划到09年纸质图书要达到60万册, 电子资源达由目前的19.2万册增加到24万册左右, 整个馆藏达将到80万册。

1.2 改善办馆条件。

学校的重视、领导的关注、图书馆的科学定位和创新必将有效促使图书馆地位的不断提升, 促使人们尤其是图书馆人员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 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高校图书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夯实基础。注入大量的资金筹建六层楼高的新馆舍。目前馆舍4000多平方米, 离评估要求相距甚远。为了确保评估能够顺利达标, 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新图书馆大楼, 面积大约1500多平方米。今年底就可用 (现在正做内部装修) , 大大改善了目前有限的馆舍面积与环境。

1.3 更新了硬件设备。

设备的更新, 让我馆为读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在学院经费紧缺的情况下, 还能筹出经费让我馆更换新设备, 可见学院的重视程度有多高。所有这些变化, 都是迎评带来的好处。作为图书馆人, 我们不无欣慰, 毕竟人员增加了, 设备更新了, 馆藏丰富了, 这都归功于迎评。经了解, 这点几乎每所高校情况大致相同。

2 不合理的突击进书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图书质量差。

不是印刷有误, 就是装订有问题。刚拆包的新书已经开胶、脱页、散页等等。如2006年我馆进了10万册图书, 分编入库后, 读者还未借就发现散了页, 为此我们把这些图书称为“问题书”收集起来, 一年下来竟然有4009册, 这些书大多是畅销书, 但存在质量问题, 所以都不能流通, 为此给读者带了诸多不便, 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说图书馆为了省钱尽买一些残次书、便宜货等等。虽然馆藏是增加了不少, 但利用率却不见提高。

2.2 图书复本数多。

由于购买量大, 能供给的新书量少, 可是为了完成繁重的任务, 有些不受欢迎的专业图书复本数达到了15本, 甚至上千本。复本数多占架位也多, 使本来就拥挤的架位更加拥挤, 新回来的图书无法及时上架流通, 只会滞留成“旧书”。另一方面, 书商为了能够供应及时, 只能把库存的过时图书发过来, 这种“新书不新”的问题, 直接影响藏书利用率。

2.3 扰乱日常工作。

藏书数量的迅猛增加, 影响馆藏编目数据质量。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许多图书馆临时组织非专业人员进行编目。对MARC数据格式只能粗略掌握, 无法根据馆藏编目规则修改数据。更有甚者, 为提高速度, 忽略查重, 机械套录, 导致了“同书异号、异书同号”现象, 致使馆藏数据库一塌糊涂。

2.4 缺乏对商业数据库的深入了解, 造成资源重复和浪费。

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 2006年全国出版各类期刊9490种。但目前国内数据制作商仍处于各自为政、低层次重复阶段。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 中国学术期刊网 (CNKI) 收录期刊8200种, 万方数据收录期刊250种, 维普资讯收录期刊8000种, 可见各中文期刊库数据库之间有相当数量的资源重复。所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图书馆应在数据库采购前做好前期调研, 选择合适本馆的数据库, 避免重复购置。

3 解决目前存在负面影响的对应措施。

3.1 灵活选用采购方式, 即现采与订购相结合。

既要制定完善的图书采购计划, 又要确保多进畅销图书, 只有把任务分解来完成。一边让采访人员提供订购书目, 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人员到各地现采。订购既有新书, 也有旧书。而现采一般都是采购一些时下流行并受欢迎的图书。

3.2 鼓励读者荐购图书。图书馆藏书利用

情况如何, 读者最有发言权。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与需求, 只是一味的进书, 那么我们即使进再新的图书, 或者再多的好书, 没有读者问津, 那么再新的书也不新, 再好的书也不好了。因为流通的工作就是直接面对读者, 常常收集读者反馈的心声及建议, 反应最多的就是:图书馆进那么多书摆在架上还不如买本武侠小说让我们读者消遣消遣。

3.3 改变馆藏建设模式。

不能光进专业书, 不一定要按比例购书。就像我馆的农业, 藏书不少利用率却不高, 而作为公共的语言类, 却大受欢迎。主要是有英语四、六级考试, 读者需求量大, 此类图书复本数就应该高。又如电算会计习题册, 也比较受欢迎, 流通率很高。作为非专业的文学书, 流通量最大, 几乎每所高校图书馆都如此。因为它比较迎合大众读者口味。还有人物传记、宗教哲学、军事等等, 这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书, 可以考虑加强此类图书的建设及复本数的增加,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本采购。

3.4 改变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进书比例。

根据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电子图书比重越来越大, 而纸质图书会相对减少。电子文献由于存储量大、内容丰富、检索快捷, 查阅不受时空限制, 易于连续补充, 方便众多读者同时使用, 可节省馆藏空间及管理成本而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亮点。所以, 采访人员应进行多方调研, 才能购进一些适合本馆读者需求的电子资源。

总之, 高校图书馆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改进,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当年的评估只是对图书馆管理水平高低的暂时肯定, 而图书馆的工作是持续发展的。各高校图书馆工作应忌“一曝十寒”, 自觉借评估的东风, 用发展的眼光不断要求图书馆, 使其不断完善, 才能走出一条真正提高高校图书馆办馆水平和办馆效益的新路来。而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 要做到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摘要:通过对图书馆馆藏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指出了评估工作给图书馆藏书建设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提出了图书馆加强馆藏资源建设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校评估,图书馆,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献

[1]钟燕, 徐志清.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及负面影响[J].全国新书目, 2006, 15.[1]钟燕, 徐志清.评估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及负面影响[J].全国新书目, 2006, 15.

[2]陈光华.水平评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负面影响[J].图书馆建设, 2006, 2.[2]陈光华.水平评估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发展契机及负面影响[J].图书馆建设, 2006, 2.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6

1.1增加了经费投入, 改变了文献采访模式。各个高校接到通知后, 都在积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评估, 学校也对图书馆专项评估工作十分重视, 各个高校几乎都在接到评估通知之后加大了图书馆经费的投入, 图书购置费几乎是以前的两倍多。2010年由吉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牵头, 将图书采购工作纳入吉林省政府采购, 从此改变了以往各个高校各自为政的采购形式, 由吉林省政府采购中心确定中标资格书商, 再由各个高校图书馆与书商洽谈购书事宜。加强了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1.2减轻了各图书馆编目工作的负担, 使之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过去图书馆的编目部门是图书采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根据图书馆专项评估指标体系规定, 要求在校生人均均藏书占有量达100册以上, 各高校图书馆为达到评估要求, 基本都在集中的时间购买大量的图书, 大大增加了编目工作的工作量。因此, 各馆开始尝试编目业务外包工作, 由书商为图书馆提供图书编目服务。也就是说, 中标的书商要为图书馆提供从采购、验收及物理加工、建立馆藏书目数据, 以及图书典藏上架的一整套服务。

1.3自动化管理系统优化升级。近年来, 在高校图书馆借评估带动下, 很多馆引进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或对本馆已有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 利用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 完成本馆的采、分、编、点、流等各项具体业务。目前吉林省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使用江苏汇文软件公司提供的汇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在“十二五”图书馆专项评估期间, 很多高校图书馆又升级了该软件。以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就将当时的汇文4.0版本升级到了5.0版本。由于各高校图书馆加大了自动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图书馆利用这个机会或是引进或是完善了自身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

二、吉林省教育厅的图书馆专项评估给高校图书馆造成的压力

2.1图书到货率降低。由于经费的增加, 购书需求急剧扩大, 很多高校在短时期内图书购置量迅速增长, 这使得一些书商措手不及, 所以很多图书到货率会受到影响, 普遍图书到货率低。另外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图书品种不足的情况下, 盲目扩大复本量, 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图书复本都要40-50册, 这样也会导致出版社暂时缺货, 无法及时供应而导致订购图书到货率偏低。

2.2馆藏文献质量下降。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长, 书籍也成翻增长的势头, 给图书馆的采购工作带来的极大的困难, 甚至出现馆藏文献质量不断下降的现象。一是由于购书量急剧增加, 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 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为了达到评估指标要求, 许多高校图书馆的采购以牺牲藏书质量的方式, 来弥补藏书数量的不足, 在图书采购的过程中, 失去了采访部门的本来的职责, 仅以不断满足数量的要求为标准, 没能进行筛选, 致使很多书籍的采购都变成了资源的浪费。二是为了满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图书馆的旧书、破损书剔除工作不断拖延, 大量的过时的书籍、没有利用价值的书籍, 占居了图书馆大量的藏书空间, 使读者想借的书借不到, 现有的书, 读者又不需要, 影响了读者的利用率。

2.3书目数据质量下降。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依托于书目数据库的建设, 在图书馆基本实现自动化的今天, 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开展资源建设的基础, 也使高校图书馆馆际间进行联机联网、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可能。一般图书馆为了满足评估的要求, 会集中购进大量书籍, 在编目人员不变的情况下, 致使工作量大量增加, 而导致编目质量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编目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文献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导致标引过程中出现分类不明的现象发生。二是编目人员没有对书目数据进行认真校对, 或者对由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进行校验, 而出现错误, 增加了日后返工的概率。

三、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3.1确立符合评估指标的文献资源建设目标, 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规定生均藏书100册及以上 (电子版按1:1计算) 那么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考虑数字化信息内容。但同时绝不意味着不需要丰富的实体馆藏。应该在保持纸质型文献稳定增长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电子资源比例。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纸质型文献不可能完全被取代, 仍然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主要建设内容。高校图书馆要确立纸质版图书与电子版图书稳定增长的概念, 逐步丰富自身馆藏体系。

3.2加大配置新办专业文献资源的力度。随着高校的扩招幅度大大增加, 专业设置不断增多, 新兴专业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 自2006年以来, 长春师范大学所拥有的本科专业已经集中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 在2011年又成立了工程学院, 开设了轨道交通、有色金属等纯工学专业。学校逐渐朝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 多学科协调发展。为了保证各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图书馆虽然采取了一些倾斜政策, 但是因为文献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 更因为受到文献经费的制约, 新开专业的文献资源保障情况仍不理想。以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在2008年对全校的文献资源购置计划做出了调整, 但是至今为止, 工科专业图书占馆藏比例还是偏低。

3.3加强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图书馆专项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要有“长期积累, 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就师范类高校图书馆而言, 其馆藏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省内很多高校图书馆近几年来也在一直打造自身的特色馆藏, 以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就有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馆藏特色资源, 该中心主要为读者提供东北边疆历史资料与研究成果的查询服务。中心主要收录了有关高句丽、渤海、中朝韩关系及中俄东段边界沿革史以及中国东北史、东北民族史等方面的文献20000余册, 中文论文30000余篇, 并建成8个专题数据库, 在数量与质量上位居国内前列,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主要藏书:《四库全书》、《燕行录》、《宋集珍本丛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东北边疆档案选辑》、《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满文原档》、《满族说部》等。此外, 中心还藏有大量域外汉文史部典籍的复印本和电子版, 其中大尺寸韩国藏本《李朝实录》、《高丽史》、《备边司誊录》、《承政院日记》以及日本藏本《古事记》、《本朝六国史》、《本朝通鉴》和《大日本史》都属国内鲜见,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每年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也十分注意保持它的连续性。

3.4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协调。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等多个领域和部门, 要真正做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必须加强与这些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广泛征询学校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广大用户对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和相关意见。让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教师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作指导。例如, 长春师范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会组织几次全院各分院系教师到图书卖场现场采选图书,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被选图书的质量。对于新增专业和院系, 图书馆也在第一时间为他们创造了单独选书的机会。各分院系都派出了相关专业的教师, 老师们也都十分认真负责地为图书馆采购工作把关。同时, 文献资源建设部将平时所订购的《全国新书目》、《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以及部分出版社的订单定期发给全院各分院系, 让广大教师了解近期的新书, 并让他们将应该购置的新书进行圈画, 反馈给文献资源建设部。由此可见,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应当加强与学校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让广大教师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结语

吉林省教育厅的图书馆专项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对高校图书馆办馆条件和藏书质量的一次检验, 更是高校图书馆谋求发展良好机遇。一方面要把评估指标规定的标准作为建设目标, 以评促建, 加快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馆藏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参考文献

[1]孙士宏.高校评估给图书馆采编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07 (5) .

[2]梁正华.论高校改革中图书馆采访思路的变革[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7 (3) .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7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估方法综述

(一) 电子资源质量评估。

电子资源的采购按其购买形式分为:一次性买断和每年续订两种模式, 对于一次性买断的电子资源, 由于不存在二次付费的情况, 因此订购前的质量评估尤为重要, 将成为是否购买该电子资源的决定性条件。电子资源质量评估主要运用在电子资源采购前期, 一般由本馆馆员对拟采购电子资源的基本信息, 例如:学科范围、收录期刊或电子书数量、核心期刊比例、起始年代等各项可具量化的数据进行汇总。对于一些不可具体量化的电子资源信息, 例如:资源更新周期、界面友好程度、数据库商售后服务等因素, 本馆馆员会在电子资源试用期间对其进行综合测试。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追求电子资源采购成本的不断降低, 全国集团采购和区域集团采购的模式成为各馆的主要采购方式, DRAA1在组织全国集团采购时会对所采购的电子资源进行综述性评价, DRAA对需进行集团采购的电子资源已逐步形成规范化的评估报告, 这些评估报告对各个学校的采购方案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 检索/下载文献数量统计。

检索/下载文献数量统计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使用统计分析。目前, 各个电子资源平台基本都能提供符合COUNTER标准的使用统计报告, 但是不同的电子资源平台可以提供的数据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且不同时间下载的统计数据会出现变动。对于在试用中的电子资源, 各高校的统计数据仅可由数据库商单方提供, 无法由各馆自行下载。上述这些情况都对检索/下载文献数量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三) 读者调研。

图书馆一般通过问卷调查和读者访谈的方式了解读者需求, 影响读者调研的因素包括调研范围大小、读者喜好、调研数据分析等。由于调研主体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导致调研数据很难对电子资源绩效进行全面评估, 因此读者调研只能为电子资源质量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四) 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 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 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 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引文分析可测评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类型, 可真正了解用户的潜在需求, 是评估电子资源客观、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二、基于发文情况的分析

发文情况往往被作为判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 从对发文情况分析的角度进行电子资源的绩效评估, 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采购到学术价值高的、科研工作者所需的电子资源。发文情况分析是通过对指定的时间里, 科研人员在某期刊发表的不包括文摘文件、会讯、刊讯、信息、纪念文章和贺词、广告性文章等在内的全部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分析, 反映电子资源的利用程度, 从而衡量本馆已购电子资源的绩效, 进一步了解读者的需求趋向。

Web of Science基于一套严格的选刊程序以及客观的计量方法, 收录了各个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最早可回溯到1956年, 是主要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因此, 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是各学术机构、评定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 其论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本校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通过对2002~2012年间被SCI、SSCI、A&HCI和CPCI数据库收录本校作者发文情况的统计, 从时间、发文作者所属学院、收录期刊数据库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对电子资源进行绩效评估。

(一) 数据统计采集与统计。

1.数据采集策略。时间跨度:2002~2012年。数据库:SCI、SSCI、A&HCI、CPCI-S、CPCI-SSH。检索策略:Institution:SHANGHAI UNIV.Subject Area:All Fields。2.数据统计。2002~2012年这10年中, 被SCI、SSCI、A&HCI和CPCIC数据库收录的, 并以上海大学作为第一作者机构的论文共计8533篇, 这些论文对应期刊被上海大学已有数据库收录的有6380篇, 收录率达74.77%;由于存在同一本期刊被多个数据库收录的情况, 按照ISBN号、刊名、日期顺序依次将收录的期刊归类于各个数据库, 并除去重复收录论文452篇, 重复率为7.6%, 实际收录论文5928篇。

(二) 数据分析。

针对去重后的5928篇论文按时间、学院以及收录期刊数据库进行统计, 可以分析本校论文高收录的时间段、高科研产出能力的机构、电子资源对本校学科建设的作用, 从而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作出更为全面的评估。1.时间/年份的角度分析。将去重后收录的5928篇论文按年份依次进行排序, 统计各个年份被收录论文的数量可以看出:从2002~2012年, 我校作者发表的论文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 2003年和2004年这两个年度中, 被收录论文的数量急剧增加, 增长比例达到71.12%。从2008年开始, 被收录论文数趋于稳定, 每年平均被收录量在700篇左右, 说明我校高质量的科研产出已形成一定规模,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将2003年和2004年收录论文所属数据库分类进行交叉对比, 收录论文期刊最多的数据库分别:Sci Direct、Springer和IOP, 且在2003年2004年间, Sci Direct数据库收录论文量增长了80%, Springer数据库收录论文量增长了37%, IOP数据库收录论文量增长了89%。这三个数据库为我馆较早采购的电子资源, 说明在我馆前期电子资源采购的过程中, 能较好地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所采购的电子资源得到广泛认可。对收录论文量最多的Sci Direct数据库进行发文作者所属学院分析, 2003~2004年间在该库发文最多的学院是理学院, 2003年其校内合作发文量仅为9篇, 而2004年校内合作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合作发文量达到22篇。合作发文意味着不用学科间交叉合作的紧密程度, 由不同学院的师生形成以科研项目为目的的科研小组逐步成为高校各学科发展的趋势, 这将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学习有助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2.发文作者所属学院的角度分析。将去重后收录的5928篇论文按照发文作者所属学院分类统计后, 发文量排名前十位的学院占总数的84%, 而排名前3位的学院分别是理学院 (42%) 、材料与工程学院 (24%) 和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8%) , 说明我校的优势学科在材料、工程和力学等领域, 这与我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也是相对应的。在前10位排名中, 第8、9位的分别为合作发文机构, 说明我校各学院、研究所之间的合作模式已日趋成熟, 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已经达到一定的科研水平。将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学院发文情况作进一步分析, 可以发现:发文量较高的数据库均集中在Sci Direct、Springer、IOP、Wiley和Taylor&Francis这几个数据库中, 上述这几个数据库在每年电子资源经费中占很高的比例, 与之相对应, 本校读者的高发文量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电子资源对我校重点学科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收录期刊数据库的角度分析。据统计从2002~2012年, 从收录论文数量可以看出Sci Direc、Springer和Wiley数据库居前3位;在排名前10位的数据库中, 有多个学协会的小型数据库, 例如IOP、IEL、APS等, 说明专业类数据库往往都收录各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 对学校的专业学科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电子资源采购过程中, 可加大对个专业领域学协会期刊的采购力度, 尤其可针对我校优势学科和潜在优势学科领域。排名前3位数据库价格均较高, 这三个数据库对科研的助推力成为电子资源采购人员判断是否继续维持其订购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在10年中, 这3个数据库收录论文量达到总量的50%以上, 已经成为我校科研发展最主要的辅助资源。

三、总结

根据对2002~2012这10年中, 被SCI、SSCI、A&HCI和CPCI数据库收录的以上海大学作为第一作者机构的5928篇论文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将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近10年的上海大学发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作为全面评估电子资源绩效的一种重要手段, 对今后电子资源采购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对我校10年的发文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全面了解本校一定时期内的科研发展情况, 从发文情况可以我校的优势学科主要分布在哪些学院以及近10年来我校各学院间的科研合作程度和水平;3.从发文情况分析的角度对电子资源绩效进行评估仅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需要综合其他方法对电子资源进行评估。从学科分类的角度考虑, 理科类论文被收录的概率往往高于文科类论文, 因此在判断文科类电子资源的绩效时, 需要从多角度评估其实际价值。而且综合类数据库较之专业类数据库, 其收录范围大很多, 按照收录论文数量进行排名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所以可以从收录论文数的比重来作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肖珑.李浩凌.徐成.CALIS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指南[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3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8

高校图书馆档案作为一种文献资源, 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馆员, 历经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更深感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体系是图书馆发展、学院发展的需要, 也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需要。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1、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由于决策者和普通馆员的档案意识不足, 图书馆档案一直处于“说时重要, 做时次要, 忙时不要”的尴尬地位, 认为只要做好图书的“采、分、编、典、流”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阴碍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程。

2、档案内容不全面

目前高校图书馆只注重保存一些院校级行政档案, 而对于在各项业务流程中形成的业务档案收集不够全面, 断档和缺档的情况很普遍。另外, 从载体形式上也应涵盖纸质档案、电子文本甚至图片等。

3、无专门的图书馆档案分类法

图书馆档案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专门档案, 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完整的分类法, 很多院校只能采取按时间排序归档的办法, 利用时非常不方便。

4、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健全

由于制度不健全, 导致档案收集处于被动, 归档范围不明确、档案残缺、时间延续性差。另外, 在人员方面, 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 而是由办公室文员兼任。

图书馆档案属于评估内容, 评估组通过审阅图书馆档案材料来帮助评定各项业务的达标情况。因此, 科学地档案管理是搞好图书馆评估的基础, 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又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加强图书馆员工的档案意识, 形成系统的管理体制

首先, 在日常工作中, 应加大宣传力度, 要求每个馆员从自身做起, 注重图书馆档案的收集、保存和提交环节。

其次, 应该采用分级管理体系, 建议分三级管理:

第一级——馆长, 由馆长亲自主抓, 大力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

第二级——办公室专门档案管理人员或办公室文员兼任, 负责全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督促下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

第三级——各部室主任, 随时随地收集本部门的档案材料, 并定期上交到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处。

2、充实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内容和范围

为使图书馆档案管理更科学, 内容更全面, 可以将档案分为行政档案、业务档案、人事档案、内部档案、设备档案、学术科研档案和其他档案等六类。

3、科学分类, 建立合理的分类体系

笔者在参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了本校实际, 又与中图法加以区分, 编制了一套分类表, 类目如下: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图书馆档案管理在日常管理和教学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性, 结合各馆实际, 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图书馆档案管理体系, 并把握当前数字化图书馆迅速发展的趋势, 努力实现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向数学化管理过渡。

参考文献

[1]赵香玲:《关于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思考》,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第28卷第2期。

[2]丘秀文:《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第19卷第8期。

[3]赵美:《浅谈图书馆档案工作》, 《山东档案》, 2008年第6期。

高校图书馆评估发展 篇9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教育部适时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了能够顺利达标, 各大院校高度重视, 按照评估要求,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和学科资源, 加大对教学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 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2004年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规定:区分不同类别的高校, 生均图书为70~100册, 年生均新书为3~4册, 为C级指标;同时达到管理手段先进, 图书馆使用效果好为A级指标。这两项评估指标, 促使评估过后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数量、图书年增加量和电子资源利用上有了一个量的飞跃, 保证了各学科、各专业最基本的文献信息需求, 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以四川省属多科性重点大学西华大学为例: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 西华大学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科和教学资源优势, 对学科专业优化整合, 形成以工为主, 涵盖工、理、文、管、经、法、教、史八个学科专业门类, 学校的学科结构和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同时, 在评估前的三年中, 为图书馆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文献资料的购置, 新增图书69万多册, 其中为新办专业增加藏书近35万册, 构建了以“纸质文献为基础, 电子文献资源为保证, 共享文献资源为补充”的三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充分保证了西华大学本科教学与科研对各类文献信息的需要, 同时在藏书总量、生均藏书量、管理手段和使用效果方面均达标。

因此说, 迎评工作的全面推行, 不仅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带动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指明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2 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适应评估后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教学评估不仅促进了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 而且指明了高校发展的努力方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正如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先生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讲:“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

3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

3.1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是由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 学科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学科建设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正是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所在。所以, 文献配置要从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出发, 注重文献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讲, 大学图书馆要在充分把握现有馆藏的基础上, 围绕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以保证中短期文献资源配置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人为偏见。

3.2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层次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层次性就是指学科建设要立足实际, 合理调配多种资源, 通过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建设, 形成学科优势和特色, 带动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建设, 提高一般学科的水平和层次。学科建设的级差依次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一般性学科。体现在文献资源配置上, 就是要在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 兼顾一般性学科, 并注意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的配置比例。特别是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精品课程, 要成为文献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而加以保证。

3.3 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就要按照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来配置文献资源

学科建设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创新上, 是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任务, 充分运用校内外一切资源, 对学科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组织制度及应用领域进行拓展、变革与优化, 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及学科体系的过程。从学术上看, 学科创新的基本条件有三: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这也是进行文献资源配置时应着重入手的三个方面。其中, 知识积累工作也就是文献资源配置的基础工作。

4 西华大学的学科建设与文献资源配置对策

为满足四川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西华大学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以及会计学6个省级特色专业。通过特色专业建设,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促进学科建设。西华大学还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依托优势学科, 发展其相关专业, 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依托相关学科, 拓展专业设置, 如房地产管理专业;根据现代社会对工程型人才的新需求和学科专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重点发展了一批有利于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 工程造价、物流管理等;从多校合并的实际出发, 将符合学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具有良好办学基础的优势专科专业申报建设本科专业, 如应用物理学、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等专业。被评为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优秀高校后, 西华大学更是为办出特色、建一流学科不停探索、不断努力着。

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 促进了面向学科方向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学评估过后, 西华大学就把面向学科, 特别是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建立, 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说, 在进行文献资源配置时, 图书馆的对策是保证各学科文献的研究级收藏。为此, 该馆准备以学科服务为切入点, 充分征求各个学科带头人的意见和建议, 找准他们的需求定位, 确定配置重点。

总之,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要做到合理配置, 就必须纠正评估时重量轻质的问题, 面向学科建设, 通过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文献资源重点配置、系统配置, 形成馆藏特色, 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要在了解和掌握本校学科构成、学术队伍和学科信息需求的基础上, 加强研究, 不断探索高校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面向学科方向的文献资源建设新路。

摘要:从教学评估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现状入手, 结合西华大学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调整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适应评估后高校学科建设需要的必要性, 指出了面向高校学科建设, 合理配置文献资源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学科建设,文献资源合理配置,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彭江生.论变革中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贵图学刊, 2004 (3) .

上一篇:城市燃气管网规划设计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