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人员

2024-09-05

高校图书馆人员(共12篇)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1

1 提高馆员素质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 它不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还是他们吸取知识营养的重要场所, 也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资源库, 而馆员的素质则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 才能跟上科技变革的步伐。另一方面, 图书馆整个内部机制也相应为适应时代要求逐渐改变。传统的手工借阅和加工检索, 将为计算机通讯、激光通讯等现代技术所代替, 同时服务手段和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现代产物已经出现。在这一背景下, 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水平。因此, 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高的馆员队伍, 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服务现代化。

2 馆员素质教育的内容

2.1 思想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图书馆的工作既具有服务性, 也具有教育性。培养其工作人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馆员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职业意识, 爱岗敬业, 自觉遵守纪律, 培养科学、严谨、认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2.2 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是高校图书馆员提高服务层次, 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必备条件, 如为用户解答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 这些均属较高层次的服务, 这些服务需凭借工作人员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而进行, 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不仅应具备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知识, 还应结合本院校的专业特点, 掌握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读者用户之间的纽带川。并且, 互联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往往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多种数据库组成, 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要求馆员利用各种专业知识, 来正确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利用价值, 这是能否准确无误提供专业文献服务的关键, 是馆员业务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

2.3 计算机知识。

图书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 对本馆使用的软件功能、用法及检索途径应深入了解, 具备一定程度的软硬件知识;掌握多种文字输入操作技术, 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 了解本系统所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方式和特点;熟悉书目文献资源在网上的分布情况, 熟悉网上各种类型数据库, 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开发利用等。

2.4 外语能力。

由于英文在网络技术使用的各种软件及其网络资源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 要想及时获得网络上的最新信息、资料, 首先就必须突破语言方面的障碍, 所以, 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是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并且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 各种语言文字的各类书和刊也将如潮水般地涌来, 要打开外文信息资源的宝库, 自由地在信息海洋中游弋, 掌握一至两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外语水平我们才可及时掌握最新的文献信息资料, 对馆藏的各种外文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和有效传递利用, 使静态的文献资源转化成动态的知识信息流, 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

3 素质教育的特征、方式和途径

图书馆人才的主要素质特征是具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才会具有开拓性, 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当今的图书馆正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要使图书馆取得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图书馆员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开拓意识, 积极开拓适应信息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新方式, 勇于探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机制、新领域, 努力把图书馆员培养成具有新观念, 具有开拓能力, 能够开创新局面的新一代创造性人才。

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重要保证是不断更新知识层次, 做好这一工作, 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岗位培训。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 条件许可的可派责任心强、有一定专长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外出脱产进修, 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急需的专业人才, 以解决高级人才的“青黄不接”问题。条件不允许的, 可搞好在职培训。要提倡自学为主, 培训为辅, 馆内以老带新, 新老共进, 互助交流, 取长补短。或采取一人外出学习, 回来全馆受益的方法;或定期召开座谈会, 组织学术报告会,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还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举办各种培训班、短训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需要哪类人才培训哪类人才。举办培训班时间相对短, 见效快, 也不失为提高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3.2 对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和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这几种形式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采用的。它既不影响工作, 又使图书馆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掌握所需的知识, 并“学以致用”。这是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3.3 其他形式。

图书馆可组织馆员参加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可提倡大家撰写论文, 组织到其他图书馆参观学习等。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书馆领域将蕴涵着更为广阔, 更为美妙的信息技术使用前景。因此, 从现在起, 我们就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培养, 使高校图书馆员能成为具有优秀素质和卓越才能的专家, 以无愧于时代斌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管茵茵.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员素质培养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1, (1) :24228.

[2]张绪芳.继续教育与图书馆员的素质提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1, (1) :29230.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2

〔摘 要〕文章就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分析,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无章可寻、无据可依情况,在概括总结业内同行想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新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为今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确立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12-0028-04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Assumption of

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Yang Yihong

(Library,Suihua College,Suihua 15206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library staff,and pointed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no standard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y,therefore the article suggested its point of view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personnel rank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persons of the same occupation.〔Keywords〕university library;personnel rank;present situation 高校图书馆人员定编的依据

1.1 相关研究成果简述?ジ呷?(2004)从馆外需要、馆内需要、数量依据、质的依据4个方面对图书馆岗位设置进行了讨论;赵桂荣(2004)、宗红侠(2006)讨论了图书馆专业队伍编制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高跃新、王增清、徐永明(2005)重点参考人员效益的指标,指出效益主要存在于(1)人均服务读者数;(2)人均管理藏书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サ?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做过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定编的具体分析,论述也往往侧重于理论性。我们认为,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有助于这一制约图书馆发展的“瓶颈效应”(参见宗红侠,2006)的解决。

1.2 参考理论数据?ピ?国家教委1987年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曾经对图书馆的人员编制做过如下规定:“以学生??1 000人,藏书5万册配备15名专业人员为基数;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00名学生,50名研究生各增加1名专业人员;年平均进书1万册配备3名专业人员……”教育部2002年又对原《规程》做了重新修订,它对人员编制的表述是“高等学校应根据读者人数、资源数量、服务项目与时间、设备设施维护的要求、馆舍分布等因素配备相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显然,原《规程》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不能遵循,而新《规程》又没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办法。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1999年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它将“图书资料”人员列为“教学辅助人员编制”,规定“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应占到学校人员总数的80%以上,其他人员不超过学校人员总数的20%。”虽说有了这些模糊的政策性依据,但教学辅助人员究竟是多少?“图书资料”占教学辅助人员的比例又是多少?况且学校与学校之间、馆与馆之间差别很大,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在不同定位学校的图书馆也不一样,且定岗、定编工作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范围,故以上的说法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注重实践依据。

1.3 实践依据?ト嗽北嘀频娜范ㄖ匾?在于明确图书馆的工作任务和占有文献资源数量。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提出配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依据是“读者”和“藏书”两大因素,2002年修订版又提出“应根据读者人数、资源数量、服务项目与时间、设备设施维护的要求、馆舍分布等因素配备相应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分析如下:

1.3.1 读者人数?グ?含教师和学生。读者的数量多少直接决定劳动的强度大小,馆员与教师的比例和馆员与学生的比例是图书馆定编的依据之一。

1.3.2 资源数量?ブ腹莶匚南鬃试吹氖?量。虽说信息资源出版的数字化和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使得馆藏文献载体更趋多元化,尤其是各图书馆均实现了以计算机为依托的集成系统管理,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开发,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模式,达到了管理手段自动化,但从采访、编目、加工到配送、流通、整架等,投入精力最大、人力最多的还是印刷型实体文献,那么在“资源数量”上还是应该以纸制文献数量作为定编的依据,利用“藏书”为“读者”服务来确定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比例是比较科学的。

1.3.3 馆舍分布?グ?括馆舍面积的大小和方位,由于各馆情况不同,如馆舍的分散与集中、结构分布是否合理,馆舍面积的大小也可以增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3.4 人员效率?ド璞干枋┚龆ㄐ?率,要把人员效率问题充分考虑进去,而效率问题又与设备设施联系紧密,先进的设备设施会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数量节省下来。

1.3.5 人员素质?ゼ?于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的状况,存在着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结构不尽合理等缺憾,综合素质与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差距较大,往往学历和职称代表不了能力和水平。有许多工作没人干,有人却又干不了工作的现象在各馆普遍存在,虽然很多馆都在搞全员聘任,但因为我们不是先设岗后进人,基本都是将原有工作人员先行消化,多数还是要保证原来在岗人员的饭碗和单位稳定。所以人员素质也应作为确定编制的参考依据。?チ硗庥捎诟鞴萸榭霾煌?,服务项目的多少、开馆时间的长短、阅览坐位的多少等也会影响人员配置,在这方面很难统一限定,因此在确定人员编制时还要将这些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进去。

1.4 需注意的问题?ピ诟咝M际楣莸姆?务逐步实现网络化和社会化的前提下,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享受文献信息机构的全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部分高校图书已经开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这些都决定图书馆在人员的配备上要脱离以前的模式,既保持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也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兼顾学校整体的控编框架。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前景有清醒的认识:

1.4.1 复合型图书馆仍会长期存在?ニ淙煌?络已进入图书馆,但由于阅读习惯的因素,电子出版物一时很难完全取代印刷型文献,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将同室操戈,印刷型和非印刷型文献将长期并存,所以传统图书馆仍有生存空间。

1.4.2 服务性仍是图书馆的根本属性?ネ际楣菔俏?高校图书馆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其服务也具有明显的学术性,服务性是第一位的,学术性是第二位的,它的准确定位应该是学术性的服务机构。因为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始终直接为读者服务,图书馆自身的科学研究是间接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的学科地位决定着图书馆的学术地位。因此在图书馆设岗定编上,始终应突出“服务”机构,尤其是教学型综合性高等学校。

1.4.3 图书馆具有保存和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功能?ネ际楣菥哂形?用户提供本馆馆藏和社会信息资源的能力。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资源共享的目标,社会越进步,其资源共享程度就越高,信息社会化程度也就越高。从这个角度来看,图书馆的未来将会实现全球资源共享,每个馆都具备为用户提供本馆收藏和存取其他馆藏资料以及社会信息资源的能力。?ゼ?于以上新时期图书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核定高校馆的编制时必须对以上因素有所考虑。图书馆人员编制设置的调查分析

2.1 政策比例及调查分析?ヒ谰荨镀胀ǜ叩妊?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高校教职工总数业内有员生比以1∶12的测算方法,其中教学科研人员和教育教学辅助人员之和按教职工总数80%计算(员生比为1∶15);教育教学辅助人员的员生比为1∶90;经笔者对十几所高校的调查了解,其中分布在院系、实验室、网络信息中心、学报编辑部的人员和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除外)的人员分别稳定在教学辅助人员总数的50%左右(员生比约为1∶180)。

以上是笔者对10所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在藏书、面积、员师比和员生比方面进行的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馆情况不一,我们可以考虑计算出这10所高校馆在藏书、面积、员师比和员生比方面的数值,作为制定编制范围的参考值。

2.3 在校生??10 000人的图书馆达标编制人数参考

另外在开馆时间的长短、服务项目的多少以及设备维护上力量的强弱上,均可视为不定测算依据,可根据各馆设置情况的不同来适当掌握,上下可限定在总的比例??±5人比较合适。对健全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想法和建议

3.1 定编原则

3.1.1 适应学校的人员编制框架?ソ?立科学合理的编制管理体系,符合学校的人员编制现状,将现实的需要同学校控编原则综合考虑,做出客观的分析判断,以得到学校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3.1.2 适应图书馆全员聘任的工作目标?ド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图书馆全员聘任是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管理方法,要使每个人都有最合适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最合适的人,按需设岗并形成良好的氛围方可创造最大的价值。

3.1.3 适应图书馆自身的发展?ゲ欢霞涌熳陨矸⒄故鞘贝?赋予现代图书馆员的基本任务。制定人员定编应该从有利于业务管理流程的角度出发,实行合理的人才流动及适当的岗位轮换,疏通冗余人员出路,引进急需人才,发挥出图书馆的整体效益。

3.2 定编建议??(1)教育部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应组织专家学者们对此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探讨,尽快做出适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人员编制政策。??(2)各高校图书馆应该制定出本馆人员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按教育部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要求规定,本科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要求达到60%,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达到40%以上。流通阅览管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至少应占到40%。同时要求图书馆及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至少应占到全馆职工的20%。确定合理的队伍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把好人员进口关,使图书馆人员队伍素质逐步提高,达到合理状态。??(3)根据各个图书馆实际,科学调整组织机构,理顺业务流程,合理确定岗位设置,明确职责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和人员考核标准,保证公正、公开、公平,增加群众参与,强化民主监督。??(4)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可以适量补充招聘工和临时工,因此把图书馆的人定为“专业馆员”,临时工为“非专业馆员”,确定不同的岗位比例,实行不同的聘用和管理制度,保证科学的人员结构比例。在流通、阅览岗位“专业馆员”与“非专业馆员”的比例大致维持5∶5或6∶4范围,只要聘用人员符合岗位素质要求即可。??(5)着手建立多方面激励机制,形成学习型进取性文化组织,突出人文关怀,引导比学赶帮,培养荣辱意识和竞争意识,保持良好的馆风,凝聚人气,增强活力。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3

关键词 高校 人员素质 流通部 职责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 o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irculation Department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LIN Shizhen

(Library of Qiongzhou University, Sanya, Hai'nan 572022)

Abstract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y librar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which has led to various staff of the circulation department of the mor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by drawing on the long-term working practice Library Circulation Department, should have the basic qualities for effective elaborate, the author believes this study has some reference related topics.

Key words college; quality of personnel; Circulation Department; duty

由于学校图书馆在学校的科研与教学环节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的流通部属于图书馆前沿工作阵地,所提供的服务是直接面对读者,因此,流通部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对图书馆的服务效果与形象造成直接影响。实现图书馆教育与情报职能当中,流通部人员的服务水平、态度以及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胜任这项工作应该拥有一定素质。有鉴于此,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与图书馆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

1 工作人员服务职责

由于图书馆流通部是读者和图书连接的窗口,因此其工作人员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管理书库。这项是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分类体系实施排架,而且预留相应空间将新书补充进来,还必须对书籍进行及时摆放与整理,把学生还回与翻乱的图书及时归位,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便利。另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对图书进行维护,将破损图书及时修补,这就有效预防图书出现更大损坏。从而为图书流通提供保证;按照使用图书情况,将近些年时间内比较低借阅率甚至根本没人借阅的图书剔除与下架,以便有效缓解紧张的图书架位,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二是提供服务给读者。流通部工作人员另外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将服务提供给读者。在对所需图书资料查阅过程中读者往往会碰见各种问题,只有工作人员才可以零距离答疑读者,如果没有流通部工作人员,就会使得读者的问题不能更快与更好的解决,这就对读者造成了时间浪费。因此,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工作人员拥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没有工作人员,这就不能顺利进行图书馆工作,也不能实现读者借阅行为,对图书馆的发展就会存在很大的阻碍。

2 工作人员基本素质

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具备特别重要的角色就是开架借书与读者服务,这就往往会有着更高的人员素质要求,要想担当这项工作则必须拥有一定素质能力。

一是应该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从流通部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来看,它不仅仅局限于整理书库与借阅图书资料,要想胜任这项工作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想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应该熟悉相应的分类法与规则。工作人员还承担着图书的咨询、预约、上架、分类、借书、修补、推荐、整理、还书等诸多工作,不管是哪项工作都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流通部工作人员不可能了解全部的图书内容,可是应该了解书的类目以及简要内容,这些书的适用读者人群,要熟悉馆藏、藏书特点与范围,了解哪些位置是放置何种书籍,以便能够最快的给予读者回答,可以在读者与丰富馆藏两者之间实现桥梁与纽带作用。工作人员可以与读者进行直接接触,这样就能够有机会了解读者的需求,而工作人员拥有相应专业知识,就可以对图书馆新增上架的书目更好的掌握分析,以便更好满足读者的需求。所有的流通部工作人员都应该拥有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也就会有着更高的工作质量,辅之以额外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样就可以更为顺利的实施工作,将图书馆传播知识作用的发挥得更好。

二是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图书馆不仅是对人类知识进行收集与传播的场所,也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的重要场地。当前图书出版行业比较混乱,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可以清晰的认识究竟哪些书上架,哪些书不上架,将怎样的书籍提供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发挥着把关与前哨的作用。

三是应该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流通部工作人员需要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图书馆工作必须与服务对象进行直接接触,每天都拥有比较大的图书借还量,这导致工作人员比较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就会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因此,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应该细心对待借阅者的询问,尽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借阅者提供有效帮助。如果工作人员面对读者询问显得不耐烦,这不仅对工作人员的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整个图书馆的形象造成破坏。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也会影响读者,工作人员文明的语言行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周到的服务、优良的工作作风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

四是应该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灵魂就是服务,流通部不管何种活动的展开都是紧紧围绕着读者服务。流通部的工作人员应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全面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意识,使自己拥有百问不厌的精神,加上细致热心的工作,真正做到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朋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以真正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

五是应该拥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由于网络已经逐步发展成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就导致图书馆拥有了更为完善的数字化设施,借助计算机来完成管理与借阅图书。针对这样的情况,身处新时期的图书馆流通部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计算机知识,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有效掌握这些计算机知识,那么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无法适应。工作人员除了掌握操作借还书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还应该掌握互联网网络检索、办公自动化文档处理等,另外还应该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要紧跟社会发展脚步,不断充实自己。

六是应该对书籍有所喜爱。流通部管理人员只有对书籍有所喜爱,才会从内心产生对书籍的保护意识,同时,如果爱书,就会频繁看书,这样往往可以不断获得额外知识。因为爱书,也会反感不爱护书本的行为,若有破损,也会立刻修补破损。这些举措都可以影响到借阅者,使大家都对书本产生爱护意识,给图书馆工作提供特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柯木莲.浅论高校图书馆图书流通人员的优化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 彭蓉.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9).

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升策略探讨 篇4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图书馆人员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在性别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很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从性别方面来说, 女性居多, 占七成左右;从年龄方面来说, 年龄偏大, 在45岁以上, 而新进的人员大多在30岁以下, 年龄跨度比较大, 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比较熟练, 但缺少创新性, 在以高科技为主的工作方式中接受性差;而年龄较小的工作人员虽然想法多, 但是经验少, 又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老员工指导, 因此成长会受到限制。

2. 图书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因高校本身认为图书馆工作不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因此在招聘人员时降低要求, 使得既是图书情报学专业, 又精通外语和计算机的人才极度匮乏。

3. 对图书馆的认识不到位及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

由于图书馆工作的特殊性, 使“读者第一”成为图书馆服务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 在高校中, 图书馆工作人员经常被学生称为老师, 使得这些人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了误解, 认为不需要为学生服务, 又由于图书馆工作实在有些繁琐、单调, 容易让人感到乏味, 因此导致了图书馆人员在工作中对读者冷淡, 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心态。

二、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1. 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思想素质, 指的是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和信念, 可以从工作态度、责任心、积极性和行为举止等方面体现出来。众所周知, 高校图书馆是各高校知识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 可以使广大师生汲取知识, 可它存在的意义不只在于此。它更是对广大师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宣传阵地, 所以, 作为一名优秀的图书馆人员, 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树立“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做到热情周到;努力规范自己言行, 以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读者, 从而提高读者借阅的自觉性、积极性, 使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图书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这就要求馆员要有较强的接受和学习能力, 以便很好地为读者服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将压力变为动力。

3. 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 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而图书馆员的工作就是把这些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 然后提供给读者, 这就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掌握图书采购、分编、流通、参考、咨询等专业知识, 了解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 熟悉馆藏资源, 并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图书馆员如果拥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就会有高水平的处理图书馆业务的能力, 那么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

由于高校图书馆工作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 因此决定了馆员队伍和馆员个人应形成一种多元立体化的知识结构, 不仅要具有图情管理知识, 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知识。图书馆人员要在知识的广度及深度上下功夫, 扩大个人的知识储备, 以应对不同水平人群的咨询。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的策略

1. 增强图书馆人员的服务意识, 转变图书馆人员的观念

要想改变图书馆人员的观念, 就必须从改变他们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入手, 让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才会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真心的爱上这份工作, 从而增强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 加强图书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图书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整个图书馆的水平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 为了图书馆更好地发展, 必须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 对读者服务热情周到, 并对读者的疑问和咨询进行耐心的解答, 尽量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每一位读者, 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 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现在大多数企业, 比如海尔、海信, 制定激励措施的做法, 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图书馆工作中, 通过专业竞赛及定期考核来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增强人员的责任感以及进取心,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而更好地为图书馆服务。

结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 对高校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图书馆人员素质的提升作为图书馆建设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必须要落实到策略上。人员的素质提高了, 才可以使图书馆的整体水平提高, 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广大师生。要想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 需要增强图书馆人员的服务意识, 转变其对图书馆工作的观念, 加强其职业道德建设, 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 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并对不同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参考文献

[1]漆美.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构成与提升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 (11)

[2]蒋颖.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策略[J].读书文摘, 2012 (05)

[3]桂英.论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培养[J].科技资讯, 2014 (09)

[4]郝伟.提高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探讨[J].科技信息, 2010 (04)

图书馆管理人员职责 篇5

1、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我国科学文化优秀成果、提供教学教育教改的最新消息、为发展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做贡献。

2、办好教师和学生借阅证,做好开架,闭架后的图书借阅、管理和保存、修补等工作。

3、办好师生阅览和教师阅览室,定时开放,流通阅览,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开阔智力,陶冶情操,并开发情报资源,为教学教研服务。

4、做好宣传推荐等工作,配合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多样形式讲演会、辩论会、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读书方法和卫生知识等指导。

5、加强管理,健全书刊外借、阅览丢失、损坏赔偿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新书入库,旧书注销,藏书利用率等各项统计分析工作。

6、合理使用全校图书经费开支,积极广泛的采集各类书刊,文献资料。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职业素养;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活动场所,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包括:学校的形象代言人、阅读环境的建设、人际关系的沟通者、文明秩序的管理者和与时俱进的服务者,基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促进图书馆建设、塑造高校学习品质、展现高校办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现状及要求

1.1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偏低、计算机水平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等。其中馆员文化素质偏低表现在馆工作人员学历参差不齐,对图书馆的工作认识不到位,部分工作者思想陈旧,仅将职位“角色”定位于从事藏书、借书、还书等工作,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正规培训,缺乏现代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另外,多数图书管理人员习惯于对传统纸质资料的处理与初加工,思想观念及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这部分工作者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胜任涉及使用计算机的工作内容,无法体现其自身的工作价值,难以为同学们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工作体制带来了负担,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员开销。其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造成服务质量较差,使同学们不能很好地在图书馆学习和阅读。图书馆是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型组织,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严重影响到其服务质量。这主要因为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得不到校级领导的重视,在学校众多教学和学术机构中图书馆往往排在后面,主要体现在:工资福利待遇低;图书馆工作人员虽然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决策机构,但是没有决策权。

1.2 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在新时代下,针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现状,高校对图书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图书馆学或文献情报学等专业知识,能够为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其次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快速、准确地为师生提供所需信息;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可查阅的各种文献信息,准确掌握学科变化的最新动态,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要求,高等学校处于学科专业的前沿,只有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胜任外文资料的采编工作,及时了解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获取信息能力,對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迅速地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将信息加工成信息产品,进而为咨询和检索提供良好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需要筛选网上信息,完成信息摘要和专题报道,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2.1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要积极引进高学历的专业管理人才,整体提高图书馆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素质培训,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拥有专业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服务理念和懒散的工作作风,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2.2 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代化应用技术的学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使用互联网能够迅速快捷地传递整理信息,使同学们更加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转型阶段,高校图书馆逐步成为信息服务中心,而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参与馆方组织的技能培训或通过自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馆藏多媒体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这都需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会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并且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3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图书馆这片天地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扮演着服务者的工作,对图书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图书馆可通过定期开展服务意识教育讲座,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并通过每月对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评奖评优,对服务质量优秀的员工给予认可,从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体现在工作中点滴的小事,例如与读者交流时尽量避免使用“严禁”,“不”等冷语言,选择易让人接受的温馨提示语;主动为同学推送新的图书资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以有亲和力的态度为同学提供服务,尊重在馆同学,将服务工作做细、做实,赢得学生们尊重,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能够展现高校办学品质和高校良好的风气。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现代应用技术的学习、提升服务意识等,有效地改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弊病,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软实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 篇7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 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也已经由传统的模式向新型图书馆方向发展。电子阅览室, 作为新型图书馆的模式之一, 就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设备发展起来的产物, 能够有效的为广大师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电子文献资源, 方便大家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专业水平。截至目前为止, 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收藏有各式各样的电子文献, 其收藏的主要依据是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以下是几种知名的电子文献:中外文数字图书、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库以及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师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文献搜索和文献传递等。在网络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已经发展成为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场所。

2 电子阅览室人员现状

目前,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知识结构相差甚远, 专业性知识缺乏, 网络技术知识匮乏, 而且主动性不够, 不能很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更加适应不了电子化管理的工作。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结构是有直接关系的。

3 对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的研究

由于现在的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不利于电子阅览室的长期发展, 对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这四个方面研究培养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 并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使他们更加适应电子化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为高校师生作出更加大的贡献。

3.1 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 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不能简单的把这项工作定义为开关机机械性的工作, 而应该定义为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使用电子阅览室。除此之外,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还应当树立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积极主动帮助那些检索需要帮忙的学生, 为读者创立一个良好的读书检索环境, 尽最大限度做好电子阅览室馆员工作, 以此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由此得出, 提高电子阅览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他们工作质量的灵魂。

3.2 优化知识结构

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馆员, 其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现在以体育学院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为例。为了更好的为体育学院的学生检索该学科的文献, 馆员自身应该加强对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 及时了解体育学科的最新动态, 同时还得注意体育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发展, 了解体育学院心增设哪些课程, 把体育战线的中心任务熟记在心。只有全面掌握这些体育方面的知识, 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体育院校的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

作为高校电子阅览室专业人员, 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它是馆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 也是电子阅览室人员从业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专业的电子阅览室人员必须能够熟练的利用资源, 向学生传递文献信息、文献检索、文献分类、目录查询等。在查询过程中, 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带领学生到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的文献资源去。最后, 学生在检索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并经过学习、整理, 变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 电子阅览室人员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能够帮学生快速找到文献, 缩短搜索时间, 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

3.4 提高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知识

电子阅览室作为新型的阅览室, 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因此, 馆员单单有图书馆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应该具备计算机能力, 以此来适应电子阅览室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OPAC服务、查新服务、调研服务等高层次信息服务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基于此背景下,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必须必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知识才能胜任此工作。除此之外, 馆员还必须能迅速搜索相关文献和了解数据库制作和如何维护, 并且能够为读者评价信息, 以此来满足每个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真正提高电子阅览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 还应该及时的更新知识, 积极努力学习新技能和新技术, 以此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应该加强和提高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培养。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图书馆专业知识、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综合提高了, 他们才能将馆藏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才能对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作出应有的职业奉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并成为高校现代图书馆的主要标志。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由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 是读者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背景下, 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来研究如何培养馆员, 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电子化管理工作, 以此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彪.再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变革[J].晋图学刊, 2010 (1) :23-24.

[2]李燕华.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素质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4:143-144.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编外人员”,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编外人员”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工作需要, 按照规定聘用程序在学校事业编制外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勤技能人员。在当今知识飞速更新的信息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面临更多的新挑战:不断演进发展的学科, 不断更新应用的信息技术, 不断变化载体的文献信息, 不断成几何级增长的文献信息数量, 不断提出专业化、个性化需求的读者, 图书馆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服务内容都产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的重心由单一的文献信息服务转向专业化的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献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循序渐进的数字化过程, 诸如此类等等。

由于近年来高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国家改革高校人事制度和严控高校人事编制。这样, 高校图书馆需要妥善解决, 如何健全完善“编外人员”的管理机制, 提高这支用工队伍的稳定性,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以及学生、教职工的教学科研。

1“编外人员”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

1.1 整体素质水平的变化与提高

以往, 由于“编外人员”整体学历、理论水平偏低, 对国家的法规政策、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造成出现在实际工作出现不能灵活运用, 不擅处理突发情况和解决复杂繁琐的工作等较普遍的问题。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开始逐步招聘录取大专以上学历的“编外人员”, 充实到图书馆的各个业务岗位中 (如图书编目、图书流通、信息咨询等) 。虽然, 他们在“编外人员”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较低且他们稳定性较差。但是, 他们在提高“编外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上发挥了作用。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增加“编外人员”的使用已然成为一种用工模式和趋势。

1.2 基本工资福利待遇偏低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高校人事编制的客观原因, 造成在同一部门的同一岗位, “编外人员”完成工作数量和质量等于甚至高于“在编人员”的前提下, 出现他们的基本工资福利待遇远远低于“在编人员”的情况, 即所谓的“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政治权益方面, 由于存在“编外人员”和“在编人员”的身份区别, 使得“编外人员”不在学校教职工考核评级的体系范围内, 即使他们的工作表现如何优秀, 获得的评价如何高, 也不可能有机会被评选为“考核优秀”的教职工。与此同时, 他们也无法加入事业单位工会组织, 无法参加工会活动, 无法获得工会福利。此外,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高校人事编制的限制, “编外人员”无论如何努力, 也无法突破编制的限制参加职称评定和人事转正。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 他们个人的发展空间已经被抹杀了。

1.3 缺乏归属感, 忠诚度不高

由于国家相关政策、高校人事编制的限制, 虽然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 但是存在有无编制的区别, 容易造成“编外人员”的心理落差, 认为自己是“局外人”总是自我感觉处处低人一等。若还存在部门的安排分工不尽合理, 差异化对待使用他们的情况, 将给“编外人员”造成更大的心理落差, 对图书馆缺乏归属感, 忠诚度不高。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的分析, “编外人员”的归属感与需要尊重和关爱、是否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有很大的关联。根据双因素理论的分析, “在编人员”完成的工作任务与可以帮助其获得精神上激励因素有关, (对工作的热忱、工作的成就感、在取得工作成绩时获得的奖励、对将来个人发展的期望、职务晋升和责任感等) , 而“编外人员“不可能获得这些激励因素;根据公平理论分析, “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之间存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不具有可比性, 极易产生影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不公平感受。

1.4 由于难以有“自己人”的认知造成流动性大

由于“编外人员”难以有“自己人”的认知, 他们的想法就变的十分简单, 事业和情感都不是他们工作的源动力, 只有工资福利待遇成为他们暂时稳定的唯一因素。因此, 当所在单位给予的工资福利待遇不能达到他们的期许时, 或者他们找到了更高工资福利待遇的工作时, 他们比“在编人员”更容易做出辞职或跳槽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 容易打乱用人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秩序。而且, 他们在所在单位往往缺乏地位, 没有发言权, 当碰到需要他们牺牲部分利益或需要他们做出贡献时, 总会有排斥心理。

2 从构建新的“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着手来改善当前的现状

2.1 规范招聘制度

改变以往“编外人员”招聘条件的随意性, 招聘程序的不透明性, 采用与“在编人员”相同的招聘机制, 规范“编外人员”的招聘条件。向社会公开招聘, 公布招聘岗位所需的人数、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经历和技术职称等条件, 根据“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经过笔试面试环节择优聘用。

2.2 完善职业发展体系

在“编外人员”到岗入职前, 组织他们进行入职培训教育, 了解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熟知所在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工作内容、工作职责, 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意识。每年组织“编外人员”参加图书馆的在职培训, 派员参加相关业务交流会议, 参观兄弟院校图书馆, 了解新信息, 掌握新技能。鼓励“编外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 提升学历层次, 工资福利待遇按取得后的学历相应调整晋升。学习期间, 图书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可酌情给予他们每学期5-7天的复习考试时间。

2.3 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学校按照“以岗定薪, 按绩取酬”的原则确定工资福利待遇, 主要由基础工资、校龄津贴、岗位考核津贴和绩效奖励四部分组成, 基础工资和校龄津贴属于基本工资, 岗位考核津贴和绩效奖励属于奖金津贴。学校为他们缴纳各类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学校定期组织“编外人员”进行常规体检, 体检费用由学校承担。学校给予“编外人员”适当的工作中餐补贴。通过这些举措, 来切实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 贯彻实施“同工同酬”。

2.4 改善政治权益

将“编外人员”纳入到学校的考核体系当中, 参加学校的年终考核, 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吸纳“编外人员”加入工会, 参加工会活动, 获得工会福利。允许“编外人员”的党、团关系转入学校, 符合加入条件的, 积极发展吸收他们成为党、团员。鼓励和协助“编外人员”通过派遣机构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并为其申报、参评和评审提供必要的帮助。工资福利待遇按晋升后的专业技术资格或技能等级调整晋升。通过上述举措, 不仅能进一步提高“编外人员”整体的职业素质, 而且是对他们取得的工作成绩的—种肯定和褒奖。

2.5 加强情感激励

“编外人员”相对于“在编人员”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团体, 这就要求馆领导有意识地重视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 用智慧、尊重、关爱、理解、信任的态度去激发他们的工作源动力, 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生活上面临的困难, 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的意识,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培养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为图书馆的发展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

2.6 创造转正编制的机会

在符合人事编制管理制度的前提下, 当出现人事编制空缺时 (如人员离退休、离职解聘等情况) , 在招聘条件中设置“有高校图书馆相应岗位工作经历”的条件。鼓励本馆“编外人员”积极参加人事招聘,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录取本馆工作表现优秀的“编外人员”。这样, 使“编外人员”看到工作的希望, 对没有转正的人员也是巨大的激励, 他们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这样, 不仅稳定了“编外人员”的这支工作队伍, 增强他们的忠诚度, 而且还减少了再新招聘工作人员的培训成本, 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

3 结语

由于“编外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他们将会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要高校在“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的革新构建中, 完善“编外人员”用人管理机制,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切实实施“同工同酬”, 保障他们的各项政治权益, “编外人员”必将和“在编人员”亲密无间地合作, 齐心协力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稳步发展, 共同实现和谐的图书馆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晓妮.关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1 (1) :152.

[2]苗凯, 李广瑞.编外人员劳动保障权益保护问题的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 2010 (4) :31-33.

[3]董平平, 许培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现象探析[J].人力资源, 2011 (9) :16.

[4]邵文龙.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高校劳务派遣探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34) :46-48.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9

1 IC概述

IC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于北美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 它整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库, 把高校图书馆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 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 培育读者信息素养, 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1]最早的IC是1992年8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开放的“信息拱廊, 1994年进一步扩建后将名称改为信息共享空间。[2]此后的十年间, IC在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得以蓬勃发展, 目前已成为欧美大学图书馆一种流行的信息服务模式, 也对整个图书馆界新一轮的服务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探索建立IC, 如: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IC;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准备在闵行校区试点IC。[3]2004年以来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图书馆对IC的研究和实践走向深入。如:香港树仁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可以说IC代表着大学图书馆目前发展的新潮流。

1.1 IC理念和构成

一个新建的IC必须由共用空间和共用资源两大部分构成, 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服务。IC共用空间包括:信息服务台、电子阅览室、个人学习室、团体研讨室和开放培训空间;IC共用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整个IC设计理念中, 资源和服务是IC设计的核心。

IC由物理层、虚拟层、支持层构成。

1.2 IC的目的

IC的目的: (一) 为用户提供足够多的数字资源, 满足他们获得任何形式的信息; (二) 提供参考咨询、计算机技术咨询、多媒体专家等的专业服务; (三) 为用户提供灵活多变的物理空间, 增强用户信息交流、研究和创新能力; (四) 有效支持和强化信息素养教育。

2 IC环境对人员配置的要求

2.1 人员配备合理化

建设一个成功的信息共享空间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和因素, IC人员的配置及其服务能力是最终决定性因素。[4]目前, 参考咨询馆员、IT专家、馆外特聘学科专家或教师、普通管理员或学生助理, 是IC服务模式的人员合理配备。

参考咨询馆员, 负责较高层次的信息检索、参考咨询、学科导航及学习辅导等服务;

IT技术专家, 负责解答用户的技术难题为用户使用IC内的各类软硬件提供指导和帮助;

馆外特聘学科专家或教师, 通过网络以及专家导航系统这个平台, 将用户和各个专业的学科专家联系起来, 有针对性地为用户解答专业问题, 或现场辅导学生作业解答问题;

普通管理员或学生助理, 负责承担一些简单的、非技术性的工作, 如馆藏指引、文献复制及IC日常事务管理等, 支持IC的正常运行等;

2.2 人员配置专业化

对图书馆员来说, 为具有一定知识背景和能力的师生提供服务, 极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 它要求图书馆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还要具备超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 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图书馆员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 才能使提供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深入化, 完成与自己的服务相关的服务。

2.3 人员能力综合化

IC工作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外, 笔者认为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2.3.1 具有知识挖掘能力

知识挖掘能力是IC环境下图书馆员的一项基本功。是面向内容的知识服务的一种主要形式, 它是指通过对资讯体进行定性定量处理以挖掘隐含在其中的知识内容的一种服务。[5]包括需求分析与知识采集、知识过滤与挖掘、知识提供等能力。

2.3.2 具有协同合作能力

一些高校的IC是由计算机专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生共同负责的。具备良好的协同能力, 以便为用户提供跨部门的联合服务, 将知识顺畅地传递给IC用户, 是图书馆员在IC环境下开展服务工作最为重要的方面, 这种能力贯穿于服务的始终。

2.3.3 具备弹性的信息服务能力

IC环境下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一项完整的信息服务可能需要用户与馆员之间的多次交流, 而不是简单的一次性的数据收集、加工与传递。馆员要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直到用户满意为止。[6]

除此之外, IC工作人员还应具备心理辅导、写作辅导、西文翻译等能力。

3 IC环境下人员配置工作重点

3.1 人员培训

IC的工作人员已不是传统的图书馆馆员, 而是普遍具有较好的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才。IC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服务技能, 因此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既要采取交叉培训的方法又要有重点的进行培训, 交叉培训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和相互学习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服务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服务理念和服务技能两个层面。而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给予重点培训, 比如对图书馆员要加强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图书情报服务技能;面对千变万化的技术难题IT工作人员应加强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管理人员要加强IC的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室内资源管理的培训。总之, IC服务人员能力的高低是决定IC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3.2 人才招聘

针对IC环境的特点, 公开招聘, 严格考核, 引进具有扎实专业学科背景、过硬图书情报知识、丰富服务经验的高科技人才, 同时对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要求。并改善工作环境和馆员待遇, 实行人性化管理, 为他们的职称评定提供良好条件。

3.3 培养团队精神

IC服务人员来自不同部门, 要相互磨合适应对方, 还要相互协作, 彼此促进, 共同提高, 把自己命运与IC的发展系在一起, 追求团队整体的绩效与和谐。

3.4 设计适合本馆IC建设的人员配置

IC的建设没有固定模式, 结合自身特点, 探索适合本馆IC模式的人员配置。作者认为, 为在校学生和将要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作指导。

总之, 在IC服务理念中, 资源和服务是核心, 而人才及其服务能力是评一个服务优劣的决定因素。培养适合服务模式的人才, 是各图馆建设的重大问题。只有选拔配备既具备学科专业知识, 又了解图书馆馆藏资源, 信息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图书馆员, 才能真发挥出IC的优势, 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任树怀, 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 (3) :24

[2]林少微.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设想[J].图书与情报, 2009 (3) :66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参考咨询,馆员素质

网络时代到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获取信息。高校图书馆购买大量数字资源丰富馆藏。于是,读者想要快速、准确、全面的检索需要的资源却存在困难,他们需要经验丰富的馆员为他们提供帮助。这种背景下,信息咨询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图书馆对参考咨询馆员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特点

1.信息类型数字化。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结构由传统印刷型文献为主,正在向网络数字化与印刷型资源并存的方式转变。高校不仅拥有大量实体馆藏,还自建了特色数据库,购买CNKI、万方等数字化资源。

2.咨询馆员的角色转变。网络信息咨询服务要求咨询馆员由文献咨询专家转变为数字型信息咨询专家,馆员不仅向读者传递图书资料,还能整理数字网络资源、对用户进行数字资源培养,进行科技查新、课题跟踪等高技术信息服务。

3.读者需求更加专业: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对的用户是教师与学生,她们对信息的需要呈现各自的特征。以教学为主的教师,对资料要求全面专业,包括和研究生需要相关是课外知识和专业知识。有科研任务的教师、研究生则需要定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及最新科研成果。本、专科生则需要知识性信息、资料信息等。

二、新时代图书馆咨询馆员的素质要求

新时代的参考咨询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应该具备:

1.全面准确信息检索与组织能力。信息检索是参考咨询馆员开展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信息参考馆员需要准确把握信息动向,全面、准确的检索某项科研课题并跟踪课题进度,为科研人员提供全面的科学研究进展与成果。组织信息是参考咨询馆员推送服务的结果,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网络数字资源中提炼、分析、整合信息变成考验专业信息咨询馆员的重要指标。

2.运用计算机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新时代的参考馆员不仅会用简单的办公软件,还要学会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递获取、组织与管理,同时还要熟悉掌握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帮助用户搜集全面专业的知识信息,使咨询服务工作网络化、智能化、专业化。另外,参考馆员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实时交流工具为用户提供便利的网络信息检索查询服务和信息导航服务。只有这样,参考咨询工作才能上升到另一个境界。

3.外语掌握与沟通表达能力互联网上90%都是英文网站信息,只有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获取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的信息资源。除此之外,优秀的表达沟通能力也是参考馆员必不可少的。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流畅的沟通表达能力让读者轻松愉快地与参考馆员建立联系,方便馆员跟踪学科进展,帮助读者搜集相关领域的信息。为参考咨询服务拓展服务项目,跟进读者学科研究提供先决条件。

三、培养和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图书馆除了要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还要系统地对信息咨询馆员进行在职教育。从而整体系统地提高参考咨询馆员的素质。

1.继续教育。岗位在职培训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馆员是十分必要,培训的内容不仅可以是图书馆专业知识,还包括科技动态,学科前沿等,使他们在夯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视野,掌握学科发展动向,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2.学术讲座与业务交流。聘请图书馆学专家和信息技术人员来馆培训,与图书馆员近距离的进行业务和学术交流;组织参考咨询馆员到技术服务先进的图书馆,参观并交流工作经验;参考咨询馆员实行轮岗制,熟悉各咨询工作的每个环节。

3.业余自学。除了图书馆举办的各种培训讲座外,参考咨询馆员也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我充电。提高自我的信息素养与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力。

4.制定考核标准。图书馆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考核标准,对参加培训的馆员进行考核。一方面督促馆员深入学习,另一方提供领导掌握培训情况与效果,为今后培训做参考。与此同时,设立鼓励奖,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激励馆员积极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作为一名高校网络信息咨询馆员,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参考馆员要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自我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校、馆领导也要重视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重要性,不但对图书馆投入物力上的支持,还要加大引进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人才,为教师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静.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员素质的构建与培养[J].现代情报,2005.11.

[2]宋元晖.高校图书信息人员如何开展信息咨询工作[J].情报资料工作,2001.

[3]杨洋.浅析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读者信息素养教育[J].信息技术,2013.9.

[4]李斌秋.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与馆员素质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5(26):(36-37).

[5]杨正芳.论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11

【关键词】大学 图书馆管理员 素质

中国分类号:G251.6

[引言]

现代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正在日益提高的网络信息化程度,和人们的知识的发展,那么,必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这实际上是对这个为文化和价值提供科学信息服务人员也就是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和能不能及时的把握传输和利用一些有用的数据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能力才能够被不断的提高。

一、哪些素质是图书管理员所必备的

(一)端正的职业道德

大学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人员作为一个组织者和供者他们直接的服务对象其实就是读者,而读者的工作物质对象就是是服务条件,这种物质基础指的就是图书馆中的各种资源。其职业道德能够直接关系到到这些信息的被利用和开发的质量和效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和对图书馆的资源的利用,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价值。

(二)强大的专业技能

在信息化快速而又稳步的发展这一大前提下,数字化,智能化也在快速的发展并促进图书馆网络集成和使用各种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各种信息的真实地使用价值。提出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全面、高度分化,大量的相互渗透,使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收集的信息、知识、情报、研发、存储阵列的传播、图书管理人员不仅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书籍和材料和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文档信息服务产品、馆际互借,或者经过一些比如为读者提供集文献检索等方式,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读者的要求。

(三)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

由互联网在现代信息网络,创建了一个新的信息交互的环境,这也导致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一种特殊方式的形成。所以说图书馆员就很有必要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成、熟练掌握网络的一些知识,并且要能够熟练使用汉字输入技术和各种各样的软件,从而能够使得文件从传统的各种方式中转变过来。索引工作从传统分类和编目,索引、文摘检索工具来使用计算机软件管理和检索数据库更改。

二、怎样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一)从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培养

想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修养,必须从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方面入手。图书馆应该把对管理员的教育工作当作是一件必修的时间来处理,定期的进行各项机能的培训。首先,图书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职业责任。其次,要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思进行培养。最后,图书馆需要大力的开展各项政治方面的活动,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图书管理人员的各种思想变化,,管理人员有了正确的思想,使图书管理人员从心里真正意识到他们在图书馆的建设至关重要。

(二)因材施教,重点培养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信息功能进一步的增强,这对图书管理员的个人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图书馆领导者就需要根据不同水平的专业管理人员,以及他们的教育、文化、团队培训工作的差别来进行分配工作和学习交流。从而进一步创建创新培训机制,增加培训方面的投资,有计划,一步一步,有组织的对关键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和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尤其是对一些低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支持高层学术教育,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强的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专业的职业培训,并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术方面的课题研究、讲座、出国深造和学术交流,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和学习的机会,以便于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各种发展趋势。

(三)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训练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是一种既需要体力有队脑力有很高要求的一项工作,因此这个工作对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根据不同读者和用户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的能力。图书管理人员在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和工作之外,还需要对顾客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沟通,以免出现各种不必要的误会。万一发生误会,管理人员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所以说要根据不同用户所购买和借阅的书记来揣测他们的心理,也只有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用户和读者进行服务。另外,一个优秀的管理员还需要能够使用一些常用的软件,学会一些有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四)合理的机制

长期以来,图书馆工作人员欠缺竞争机制,分配制度单一。正是这种弊端严重地束缚着馆员的思想,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首先必须对现行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充满活力的形成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淘汰的管理运行机制。其次健全规制度。

很长一段时间,图书馆工作人员都缺乏应有的竞争机制,而且工作和利益的分配也相对单一,这也就导致了图书馆员的思想出现严重的问题并且影响他们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限制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因此,您必须首先用人的现有系统,配电系统,工作体制改革,建立责任、激励和约束,形成全能者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

图书馆规章制度是一个强大的保证正常运行的工作和活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工作责任制度,考勤制度,如图书馆图书流通系统,等等,在那里工作,他们往往不仅,而且约束功能,管理人员可以促使其加强学习,认真观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专业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地对读者和用户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严树超.谈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养[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侯绪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高[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3]王京华.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探讨[J].前沿,2007(11)

[4]康清香.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人员 篇12

办公室是图书馆运行的神经中枢,它承担着联系内外、沟通上下、协调左右、处理公务、参与馆务、做好服务等大量的工作,是图书馆对外联系的窗口和桥梁。随着我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体系建设,图书馆办公室服务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笔者拟就我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内容和要求来谈谈图书馆秘书综合素质的要求。

1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基本工作内容

图书馆秘书是馆长的助手,要在馆长的领导和要求下协助他们做好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明确以下工作岗位基本任务:

1.1 做好领导的帮手

1.1.1 架设馆领导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图书馆是高校机构的一个中层单位,很多工作都要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和本校其他中层单位进行协调。对于有工作往来的工作部门或单位情况要熟悉,尤其是本校各院、系、部的基本情况要熟悉。这样在遇到递送文件、传达信息等情况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1.2 多向领导请示,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由于秘书与领导在职务上存在显著差距,因此许多工作人员特别是初到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往往与领导保持较大的心理距离,不敢向领导请示一些事情,而仅仅局限于把领导交代的事做好。其实与领导多交流能更多地了解馆领导对一些事情特别是重大事项或细节的看法和意见,有助于提高秘书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由于秘书与领导之间的视角差异、获取信息的量与处世经验的差别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秘书想问题想的不够多、不够高、不够深、不够远[4]。“说了不如不说,多说不如少说”的想法是有碍秘书健康发展的,善于提出不同意见的秘书更容易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秘书。

1.1.3 做到“手快、腿勤、口紧”

对于领导交代需要办理的工作任务,除了先急后缓、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之外,对于一些诸如馆内人事变动等机密大事,在上级部门文件公开前一定要守口如瓶,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严重影响到图书馆工作的正常开展。

1.2 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有几十人,有的甚至上百人,并且还有女同志占绝大多数的特定的因素。图书馆的办公室人员,要细致地处理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开展工作非常重要。(1)要团结友爱每位同事,切忌对单位的人或事作过多背后议论,因为议论中难免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情绪,“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因而不利于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口要紧”是办公室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2)只要是同事托付要办的事,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都要努力去办、尽量去做,这更有利于增强团结、加深友谊。平时要热心、细心地做好同事的服务工作。要凭着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决心,主动到他们中间去,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对工作的想法、看法、要求等。必要时可向馆领导汇报,协助馆长更细致地做好图书馆工作,起到桥梁作用。

1.3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秘书除了为同事服务之外,还要服务于广大读者,这是秘书工作的又一个组成部分。秘书人员要时刻记住“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的服务宗旨和“微笑服务”的理念,以积极的心态去从事读者服务工作,耐心、细致地为读者服务。态度要和蔼、说话要可亲,不可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校图书馆办公室读者服务的内容大致有:(1)每学年新生借阅证的注册、毕业生离校手续的注销、新教工借阅证的办理以及平时借阅证的补办工作。(2)为读者办理复印转帐手续,开具复印单、复印本以及收据等。(3)解答读者的咨询。与读者交流,注意听取读者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收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做好下情上达工作等。

1.4 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1.4.1 文档的编辑、整理工作

为适应新形势下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每位秘书必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一至两种常用文字录入方法,如五笔字型输入法、全拼输入法或智能ABC输入法等;熟悉WORD、EXCEL的操作应用及POWERPOINT的制作等计算机办公能力。文件录入电脑后打印出来的文稿要仔细核对,尤其是表格和数据,有疑问时多请示,务必做到严谨务实。文档要定期整理,按照高校寒、暑假的规律,图书馆的文件可以每学期整理、每学年装订。装订的文档归类存放(如“图书馆文件”、“学院下达文件”“单位交流文件”等),每类文档再按由近及远的时间顺序排列。每类文档有目录,做到“表里如一,整齐有序”,这项工作为我校每年档案整理和200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了方便。对于重要的文件,除了纸本存档外,还要存盘保存,便于以后直接调用,提高效率。

1.4.2 帐目管理工作

资产帐目管理是图书馆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人员一定要真实、细心地做好每笔帐目的收入、支出记录,包括图书馆的图书资产记录、设备资产记录及其他帐目的记录等。帐目记录要及时、清楚,要不定期地对帐目进行审核,确保无差错。

1.4.3 办公室临时性工作

会务、接待、电话记录、印章管理、邮箱管理、采购办公用品及年度报表等其余常规性办公室工作。

2 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现状

“以人为本”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工作同样要做到“以人为本”,即以工作人员为本。所谓以工作人员为本,是指工作人员是办公室管理的主体,是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应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管理的最高效益。目前,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人员素质还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2.1 对管理岗位认知度低

办公室工作事务繁杂,一直以来都被误认为是简单的上传下达、收收发发、跑跑腿的办理杂事的机构,是没有技术性专业性可言的。工作人员也只是充当着“收发员”、“通讯员”的角色,每天忙于简单的会议通知、文件收发、办公用品采购等日常事物,工作被动,能动性差[5]。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工作人员日益缺乏和丧失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魄力,工作热情降低,对办公室整体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2 文秘专业水平低

办公室是全馆的文秘部门,需要撰写大量的申请报告、计划总结、情况调研、决策建议等,发挥参考咨询作用。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秘书专业知识。秘书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高校图书馆秘书工作发展也较缓慢,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中90%以上的秘书人员是在自生型模式[2]下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专门培训,而是在本行业非秘书岗位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秘书工作技能和经验,通过聘用或选拔而进入办公室秘书岗位的,专业水平较低。

2.3 掌握和运用新技术能力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办公室工作也逐渐向处理信息化、咨询决策智能化、指挥调度现代化过渡。在网络环境下,办公室人员必须用计算机管理全馆的人、财、物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高办公室电子事务管理水平。如熟练操作EXCEL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熟悉数据库的安装、升级与应用;熟练运用PPT等等办公软件;了解一些日常电脑故障及维修知识等。办公室工作人员往往只会WORD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文档处理,掌握新技术知识少,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低。

3 对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

办公室工作能否做得出色,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能力。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高素质的人员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工作成绩。这就要求办公室人员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既要有热心服务的态度,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1 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脑袋好像一个空着的小阁楼,有用的东西占满了,无用的东西便挤不进去了。”大部分办公室人员是在本单位中选拔出来的,为了提升政治素质,应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除坚持定期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之外,还必须围绕具体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政治理论,平时要多阅读党性文章。图书馆订阅的党性期刊种类很多,如《共产党员》、《党建》、《倡廉月刊》等等,图书馆办公室人员更应珍惜较好的阅读条件,更多地充实自己,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身为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秘书,既要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要熟悉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更要掌握本校、本馆的规章制度。

3.2 扎实广泛的知识素质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力作为第一要素的经济,作为知识和智力的人才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高等院校的飞速发展对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的业务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办公室人员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工作方法和行为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理念,坚持不懈地学习,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1,6,7]。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秘书学和图书馆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通过自学、业务培训、函授等继续教育手段,广泛摄取其他基础科学知识、现代技术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并能掌握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情况和前沿学科的发展方向。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办公室人员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利用其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改变旧的传统的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迈进。

3.3 得体的个体形象

办公室素有“窗口”之称,办公室人员的个体形象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图书馆的总体形象。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自己的个体形象。

3.3.1 仪表方面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图书馆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充满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的发型、服饰要紧跟时代的变化,不能太落后于时尚,否则会给人一种陈旧落后,灰暗低调的感觉。但也不能太超前时尚,要注意高校这一特定的学习、生活、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奇异发型、奇装艳服。服饰要尽量在种类、质地、款式、花色等方面与高校氛围相协调,尽量做到式样简洁、明快,衣着得体、大方。

3.3.2 语言方面的要求

一是掌握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各大院校都是全国范围招生,在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少来自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办公室岗位也是面对广大读者的服务岗位,汉语口语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这样才能适应服务于广大读者的需求。二是具备基本英语会话能力。不少高校不仅有全国各地的读者,也有世界各地的读者。例如我校每年都有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区域气象培训中心进修的国外人员、国际教育学院的国外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他们来图书馆咨询、查询、借阅文献资料时,工作人员如果具备基本的英语日常口语、口译能力,就能创造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

3.4 勤奋、奉献与创新素质

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是勤奋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办公室人员必须不怕苦,不怕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仅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还要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地做好工作。勤奋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到无私奉献。办公室工作,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甚至高校特殊的寒暑假也常常在加班中度过。所以,办公室人员要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求索取。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应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他不仅能够跟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步伐,而且要勇于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观念新思维的挑战。在由传统型图书馆向数字型图书馆转型过程中,办公室人员要敢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探索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寻找新途径,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4 结语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办公室人员,而自生型模式存在生成过程缓慢、培养、选拔面窄的不足。这一方面需要办公室人员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争创条件,积极引进专业型、复合型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摘要:办公室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文章就我校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结合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和提高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办公室人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继珍,韩宁.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服务浅析[J].现代情报.2003(4):24-25.

[2]钟小安、李启华.当代职业秘书培养与选拔模式研究[J].秘书之友,2003(1):4-8.

[3]郭鹏,梅显志.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办公室工作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3.5(1):5-7.

[4]商庆军.秘书的“遗憾”[J].秘书之友,2003,(4):42-43.

[5]刘玉红.刍议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J].图书馆建设,2008,(3):117-118.

[6]曹安斌,韩爱萍,蔺艺红.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10,(1):125-127.

上一篇:病人控制下一篇:废水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