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2024-11-14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精选12篇)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1

高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靠图书馆管理人员来完成, 所以说图书馆人员实际上是高校图书馆生命力的泉源, 从很大程度上他们决定着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质量。目前网络技术的介入, 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方式, 不再是传统的靠纯手工来分拣图书, 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和信息领域更加广泛, 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更高。那么, 如何来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水平呢?本文, 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养。

一、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园地, 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石, 是人们常说的学术水平的窗口。因此, 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就显得十分必要, 要想做到更好的服务, 前提条件就是要建立一支综合素养和知识水平层次较高的专业管理人员。但从目前情况而言, 各大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还不太尽如人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才流失现象特别严重

一直以来,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都不被重视, 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大家一致认为, 一般都是很难在科研和教学上出成绩和贡献的人员所在的岗位, 是一个低层次的职位, 不需要太多的文化知识或者专业技能, 只要是个人, 只要会从事简单的保管和分发就可以胜任此工作, 通过被认为是辅助性岗位, 或是需要被照顾人群的职位, 因此大家都比较轻视此种工作的人员。最终也导致了一些真正的、比较专业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些就在工作岗位上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要么就不安心工作, 总想着换工作, 使得人才流现象特别严重。

2. 知识结构安排不太合理

近几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也全面运用了自动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因此, 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就越来越高, 能够及时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所需, 确保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完成。但是由于高校图书馆用人机制不合情理, 在知识结构安排上也就有所欠缺, 使得各大高校图书馆都严重缺乏知识层次高和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才, 导致管理不到位。

3. 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 最有价值的就是人才了, 而目前高校图书馆要想继续发扬光大, 最重要的就要拥有有力的保障, 就是拥有高素质、专业技能高的管理人才。但就目前来看, 我国各大高校图书馆还严重缺乏图书馆管理及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那些术业有专攻同时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和英语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 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层次不到位, 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培养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 无纸信息交流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点。那么, 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本文笔者对国内外有关于图书馆管理学进行深入研究, 并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 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管理素质的培养。

1. 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上, 要想把工作做到最好, 就一定要让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献身精神, 在对待一切管理工作时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能时刻把高校的图书馆工作放在首位, 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起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激情, 才能运作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让高校图书馆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2. 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提高工作效率, 并使工作锦上添花。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就是服务在校的大学生, 他们职业道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大校大学生的思想, 良好的道德素质能给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 而不好的道德素质就会让学生误入歧途, 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 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显得迫在眉捷。尽最大努力能使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为读者服务。

3. 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现代科技和学习能力素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面已经逐渐实现自动化。作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也要能够及时适应时代发展所需, 能作到全面掌握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并能对文献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除此之外,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多吸收知识, 及时了解国内国外的最新信息, 并且具备接受和选择信息的能力, 达到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最大程度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能力。

4. 培养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应得到突破, 能更多的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确保图书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因此, 这就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具有创新意识, 管理人员能及时转变观念, 能把简单的、单一借阅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探索馆中文献的上架、统计和馆藏文献等上面, 探索出更能让读者满意的阅读方式来, 从而提高文献的综合利用率。

总之,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需要管理人员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自身的素养, 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时与时俱进。要想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那么除了以上所说的方法外, 还需要管理人员去大胆探索和创新, 不断地提高修养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而使高校图书馆管理能力变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亚南.论知识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1 (26) .

[2]柳胜国.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3]曹素华.关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问题[J].昌潍师专学报, 2001 (8) .

[4]石翠莲.中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现状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1 (1) .

[5]韩子静.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之我见,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6]黄雪雄, 陈然.《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高等农业教育》, 2000 (09) .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研究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人员的培训机制创新,对于当前高校建立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的高素质队伍,意义重大.从培训教学的`内容、形式原则,培训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的建构和受训学员的管理等三个方面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作 者:孙玉芝 作者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经济研究导刊英文刊名:ECONOMIC RESEARCH GUIDE年,卷(期):“”(7)分类号:G250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人员 培训 机制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现状分析 素质

一、引言

对于从事图书馆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也应当具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熟练的业务技能、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图书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图书馆员。

二、商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分析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结构都比较复杂,有很大一部分的管理人员是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到图书馆工作这个行列中来的,对图书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深浅不一,受教育的程度也参差不齐,他们大都是没有经过文献管理方面的培训,普遍缺乏相关图书馆专业管理知识;有的管理人员甚至是把图书馆当作自己事业的跳板。这样一些思想的存在导致他们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爱岗敬业,同时也对其管理人员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涣散人心,不能很好地团结其他管理人员。

三、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是人们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在后天获得,并随着教育和学习的深人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实现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1、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而读者的需求也是多方位的,由此而给图书管理人员带来的工作任务可能是繁重的、琐碎的、复杂的和多变的。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热爱图书馆事业,热心为师生服务,工作任劳任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有较强烈的服务意识,保证服务工作的精确性、全面性、高效性,力求让每个读者满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为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满意的服务。

2、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

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中心。要求每个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文明礼貌地接待每一位读者,要有百问不厌的精神,真正把“服务于人”渗透到工作中。树立和培养职业荣誉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在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服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只有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心态投身于图书馆事业,才能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众多的读者,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职能欢吸。

3、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优质的服务意识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这些知识的开发利用,全凭图书管理人员的努力工作才能实现。因此图书馆理人员首先应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语言应该发自内心,真诚自然。读者工作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这就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勤于工作,勤于服务,勤于研究,勤于学习。图书馆员的服务要为读者着想,读者需要的要预先想到,读者没想到的要积极开发,采取不断变化的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延伸服务项目,紧紧追随读者的需要开展态度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和更大程度上得到发挥。

4、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心理素质

信息与知识传播开发的阵地是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的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决定了利用效率的高低。现代图书管理员必须以爱心问根本,以服务为己任,以读者为上帝,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首先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和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其次图书管理人员的性格特征对信息服务工作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热情服务是图书管理人员个性特征中对信息服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征。同时,图书管理人员优良的性格品质也能促使优秀图书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增进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塑造自己的性格。

5、图书管理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

图书管理人员要想更好地为用户服务,就要时刻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等将无从谈起。有了敏锐的信息意识和科学的、超前的思维方式,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捕捉到所需信息,才会有自觉利用信息的内在动力,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才会有一种积极的应对态度,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四、提高离校圈书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使自己不至于被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所淘汰,那我们就得更新知识,如现代图书馆管理用计算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最终全面实现计算机和网络化服务,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学习普通软件知识、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图书馆员是终身学习的倡导者,也是终身学习的实践者。抓好继续教育,实现学历、学科知识结构优化,为高校图书管理员应了解的最新科技前沿,了解当前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课题,要正确迅速地辨识和检索所需的信息资料,并将有用的信息提供给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就决定了图书馆人员继续受教育的必要性。继续教育能使图书馆员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理论、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从而更好地学以致用,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乔让,浅析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当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精汇》

[2]陈宏娟,以读者为本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l],现代商贸工业渗007,(3)

[3]刘广详,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4]曹建新,论对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激励[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员素质,有效管理

高校图书馆主要是服务广大师生的科研创作与教学工作, 是学校师生课堂学习生活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 也是学习的第二课堂。21 世纪, 信息资源丰富、充足, 传播速度快且方式多样, 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扩散的中心, 是高校师生接受宝贵知识的基地, 也是接触社会外界信息的桥梁。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 许多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与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而图书管理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和自身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图书馆能否发挥其最大的服务价值。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灵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不再是单一的书面知识传播地, 更是信息的集散中心。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单一, 缺乏激励机制, 难以调动图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惩奖不分, 约束机制、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 导致管理人员出现定位不清、工作懈怠、工作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2.对信息管理建设不够重视, 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 许多图书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甚至是一知半解。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 多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仅仅是多添置电脑并下载安装一系列图书管理软件, 以便在电脑上检索。这就导致图书馆管理混乱, 图书管理人员毫无信息化意识, 难以发挥图书馆的信息集散作用。

3.图书馆藏书规模趋于形式化, 只重数量忽视质量

目前, 许多高校引以为豪的话题从学校规模、学校历史、学校建设到学校绿化随处可见。但说起图书馆, 人们总会说, 我校的藏书数量达到多少, 这种观点只看重数量, 而忽视了图书本身的科研教学价值。另外, 有些学校图书馆规模不大、资源分散, 更甚者, 为了保持较大的图书藏量, 仍保存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毫无价值的图书, 占据了图书馆的空间资源。

二高校图书管理员群体的现状

1.管理者自身素质、责任意识不强

许多高校的图书管理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许多人认为图书管理者的工作就是管理图书的借出、归还, 收集登记, 把图书归档整理等。这种每天单一重复的工作就会滋长管理者的惰性, 意识不到自身责任重大, 从而懈怠工作, 导致图书管理员与借阅书本的学生发生争执的事情在各高校时有发生, 这一问题急需解决。

2.管理者学历知识水平不高

由于各种现实原因, 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人员多不是科班 (即图书管理专业人员) 出身, 即便有也是非常少的, 很多管理者都是从别的岗位或行业转岗过来, 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再加上管理者对图书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浮于表面, 造成了他们采用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工作模式, 只停留于为学生借取、登记、保存图书的消极状态。他们认为图书管理员无须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对少数专业图书管理者而言, 图书馆管理工作单调枯燥、毫无创新, 因此无心钻研改进管理方法,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这对图书馆管理的有效性会造成很大影响。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有效办法

1.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制

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体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 激发图书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代社会, 一切的管理都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为根本目的的, 所以, 在建立图书馆管理体制时, 要体现“各得其所, 各尽其能”的原则, 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有相应的回报, 使图书馆在原有的激励竞争机制下不断创新, 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激励与约束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动力与压力相平衡的管理模式。

2.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集散中心, 是学校师生进行科研、教学活动的基地。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高低, 决定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要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就要对信息化管理有敏捷的嗅觉和反应, 抓住图书管理的主流方向。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要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培养与提高当作重点来抓, 帮助图书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牢固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意识。

四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的办法

1.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图书馆应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 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定期培训和进修, 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政策范围内, 还可让员工脱岗接受继续教育深造。图书馆还应针对各管理部门的特点重点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如图书馆信息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提高与巩固, 图书采编部门对信息的抓取和收集, 图书阅览室、微机室的管理、维护以及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等的培训。用各种方式从不同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转变观念, 树立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

一直以来, 高校图书管理者或多或少地认为, 图书管理工作就是被动地接受读者的借阅和图书的检索, 重视书而不重视读者, 无法揣摩读者的需求、满足读者的阅读欲望。部分图书管理人员觉得图书馆只要有大量的藏书就万事俱备了, 认为读者借阅图书是有求于人, 从而态度冷漠傲慢, 导致图书管理者与读者关系僵化, 无法达到图书馆为人服务的目标。因此, 图书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 切实为读者挑选、准备符合他们需要的书籍, 以热忱的服务态度感染读者, 形成管理者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满足人与人之间相互需要的心理需求, 从而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端正服务态度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道德标准, 图书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在鼓励图书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管理观念的同时, 还要大力推进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使其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观念, 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坚实有效且全面的书籍资料。图书管理人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 充分认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工作的价值, 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通过自身努力在图书管理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在服务过程中, 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规范自身行为, 用真诚又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广大读者在获得书籍阅读满足的同时, 还能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 这不仅能实现服务于人的目标, 更能满足被人需要和认可的心理需求, 从而刺激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图书馆成为高校的一大特色。

五结束语

图书馆是大学师生的第二课堂, 是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也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传统的单一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图书馆发展的需求。因此, 要从根本上提高图书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 实行有效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模式,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学校各部门要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努力杜绝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的出现, 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第二课堂, 实现图书馆服务教育工作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红娟.浅谈新时期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

[2]义德日根.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新教师教学) , 2014 (33)

[3]冷梅.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1)

图书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篇5

——教师资料室

一.严格执行本室规则,按时开放借阅。

二.做好本室报纸、杂志的订购工作。

三.到馆报刊做到当日登记验收,加盖期刊章后上架借阅。

四、定期整理和装订报刊。

五、接收调拨来的课本、教参、试卷、资料,并及时登记上架流通。

六、对主要期刊进行索引文献工作,提供教育、教学信息。

七、帮助老师查找资料,开展咨询工作。

八、保证查询检索及网络设备完好,通畅。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6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和谐管理;和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31-01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规范都离不开图书馆人的自我约束和勇于争守规章制度,随着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科技信息技术也不断的发展,作为教学辅助单位,学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就会不断拓新,扩大涉及领域,也使得人力资源严重缺乏,为了填空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学校图书管不得不招聘一些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作为临时工作人员。这也就加大了图书馆管理工作量,依据图书馆的服务性质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上的变革,校图书馆的和谐管理模式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在高校对图书馆管理上进行和谐和规范化管理,在这其中就必须要考虑到高校图书馆统一管理制度的建立,加强和谐管理的理念。

一、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制度——遵守和谐、权利共享、利益均衡原则

由于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人数不断上升,每个分支部门都会有学生参与担任的工作,有的是对资料数据的录入工作,有的是图书排架管理,还有书标加工工作等等。这就使得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加强勤工俭学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因此建立一个和谐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要求共同遵守各工作规章以及行动准则。例如在安徽师范大学就制订了一部《阅览部勤工助学岗位规范与职责》,从职责或规范中就体现出了管理要求、岗位任务、工作具体方法及相关的权利责任。学校为了能让这则规程能利有效的落实,每年都会采纳很多学生一些好的意见,对规程加以修改与完善。对于新来的勤工助学学生,要从学生们的政治思想教育上入手,校圖书馆的领导都要让图书馆来勤工俭学的学生们阅读这则规程,使他们必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待遇。

二、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制度——落实和谐管理,使学生能自觉遵守和谐原则

高校在和谐规程初步建立后,就要靠和谐管理来有效的执行。树立温情、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高校图书馆的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一定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模式,在具体工作中,和谐管理可以有效的协调出现的矛盾问题,和谐管理能使学生们自觉自愿遵守执行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为此学校建立了岗位培训以及日常工作报表管理,岗位培训是使学生有效的完成工作及达到工作水平,报表的管理是可以对日常工作问题进行相互沟通。管理领导要规定学生工作时间,对学生到岗或者离岗的工作时间要有具体的登记,这样可以就能使学生们和领导都能了解工作的大致情况。在对图书排架工作的同学要对其进行工作任务检查(可制定特定检查时间),及时地对检查结果汇总,然后将检查报告情况通知给在岗学生,这样就减少图书错架率,加强学生的工作质量,使读者能够准确及时的找到所需要的书籍资料。以及倡导学生工作不足就要进行改正的工作态度。

三、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制度——实行和谐教育,平等互助,管理育人

大学生参与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其实也是自己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锻炼,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及时完成任务,出现迟到不请假以及工作质量又不能达到标准等情况,学校不能忽视这些问题的发生,要对其进行教育。要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不能让学生有抵触情绪,在教育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讲明道理、互相尊重等友好方式进行教育,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融洽的校园工作气氛。对具体情况要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考虑到教育的深度以及观察教育的成果,这些都是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的责任。

就具体实案来分析:①安徽师范大学某学期阅览部的一名学生工作不久就向上级领导反映,要求调换图书管理区,这位学生感觉到这里的管理区图书乱架率非常的高,非常的不容易排架。面对这种情况,学校相关领导要具体的分析,对该同学提出的原因进行核实,如果原因确实是属于客观性的,那么就要对其进行思想指导和做政治思想工作,帮助这位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根源,鼓励这位学生要敢于克服困难,要坚持完成图书馆的工作任务。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后该学生工作态度转变,工作起来非常的仔细认真,这位学生的工作质量达到标准。这就体现了和谐教育的作用。②假如在图书馆正常上班时间内,发现有的学生在工作时间里看书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导致错架率大大超过了图书馆的标准,相关的领导就要对这种情况做出分析,制定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考虑教育的深度是否足够,然后找该同学谈话,对其进行认真严肃的教育和对他们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能真正的在从事图书馆的工作中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需要性,要让学生们在工作中在教育后该同学能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那么可见校图书馆和谐教育的积极意义,教育工作人员就要把校图书馆这种和谐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始终能够做到无形教育使学生形成自觉意识。

四、总结

以上就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具体情况做了相关的论述,提出建立和谐管理制度。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以书育人的地方,和谐的管理环境可使学生读者减少违规的情况,能够形成自觉和谐的读书气氛。精神文明建设永远都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事业,高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和谐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研究,总结出高校的图书馆实行和谐管理的必要性,只有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在不断和谐化规范化,就能增强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气息,也就能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俊祥;刍议基层图书馆在发展与服务中的“人本管理”[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王鑫;构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服务优势[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7

史料表明, 继续教育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美等国。不久, 在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不断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对这个全新的教育领域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从实践角度来讲, 继续教育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取得了业绩斐然的进步与发展。然而, 对于继续教育, 迄今人们似乎还没作出完全一致的理解。从全面的视角看, 继续教育的目的具有双重性。对个人而言, 比较浅层的, 可以说其目的是“使专业技术人员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造能力”;比较深层的, 可以说, 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成人群体中的先进部分, 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面上持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从而在其个体一生的职业生涯中, 自始至终获得一种具有领先和典范社会经济中的持续发展。对社会而言, 其目的是更加有效、主动地适应和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运作的优化完善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总而言之,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体现在个人和社会之双重层面的, 而双重层面的目的之间又是互为作用的。只有当人们把握了继续教育的目的双重性及其互动性, 才能更好地认识继续教育目的的实质, 才能更好地驾驭继续教育的全部实践。

二、高校图书馆馆理人员知识结构呼唤开展继续教育

长期以来, 高校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清闲之地, 工作轻松简单, 日常只是借书、还书、上架等简单的重复的工作。因此, 图书馆成为各级高校领导照顾安置亲属的地方。年龄偏大、素质偏下的人, 涌入图书馆, 而年轻有学历、有能力、高素质、对图书馆事业原先有追求的人们见此现状纷纷跳槽转行, 由此图书馆成了一个养老院。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现状是:管理人员素质上不去, 人员关复杂, 员工工作态度不积极, 不思进取。在此情况下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 只是一纸空谈。即使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及现代化的软件技术, 没有人来操作, 图书馆要想进步, 想要有成就, 也是不可能的。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普及, 计算机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 电子化、信息化技术正逐步进入图书馆, 对于一般图书馆管理人员而言, 更要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技能的教育, 专业人员还要加强计算机维护、网络的安装使用、网络安全、软件开发、新设备的使用等知识的学习, 从而保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条件的图书馆还要加强图书馆员的外语能力的培养, 因为图书馆要提高业务水平, 就必须提供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而没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不利于文献的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如此看来, 对图书馆馆理人员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继续教育面临的困惑

(一) 各级领导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高等院校中, 图书馆馆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应纳入继续教育体系。但大多数院校,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对图书馆馆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认识不够, 导致继续教育工作没有到位, 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特别是在关键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其拥有的现有知识已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新形势, 知识老化, 思想守旧, 缺少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内更新及拓宽现有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基于以上原因, 各高校应该行之有效地开展继续教育, 不断缩小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队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继续教育, 认为人都有积极向上、不断自我完善的愿望。教育人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 不要因为一时一势, 不见成效而放弃, 而要设法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西方发达国家把教育人作为各级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 把是否有能力培养下级作为考核各级责任人的一条重要内容。而在我国, 各级高校的领导对包含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内的各部门员工的学历都有较高的期望, 对新调入或分配来的员工, 以学历作为门坎, 而对现有员工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以及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 均缺乏足够的认识, 缺乏开展继续教育应有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进行。

(二) 各院校对开展继续教育无统筹规划及制度上的保证。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无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规划和实施细则, 导致开展继续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 层次也不清楚, 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有限的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当中, 他们不是为了本职工作的需要, 而是为了拿文凭、评职称。很多员工继续教育的专业甚至与图书馆专业相差甚远, 只要能套上职称评定条件中规定的学历层次就行。这样的培训现象, 显然是有悖于继续教育的初衷的。据统计, 我国各高校及社会各层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次多达30万之多。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培训工作, 就需要有关部门在组织上予以保证, 在政策上予以倾斜, 在法律上予以规定, 在经费上予以支持。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增加, 图书馆专业人员比例过少的矛盾日益尖锐, 急需建立一个权威性的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专门机构来具体规划和从法制的角度来保障继续教育的对象、内容、经费, 等等。

(三) 现行的继续教育教学手段落后。

1. 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均已落伍。

教学质量是由课程设置来决定的, 到目前为止, 仍有不少的继续教育培训仍全盘沿袭传统的图书馆教育课程及使用内容陈旧的过时教材进行教学。这将直接影响到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而我们希望的是既要让学员学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又要让他们接受与时代变化同步发展的新知识、新技能。

2. 授课形式传统, 教学方法单一。

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授课, 教师按图索骥, 只管完成教学计划, 不注重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的真正目的没有达到。在教学方法上, 很难用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接受能力差, 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将声音、图像、动画展现在学员面前, 就能大大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其对知识的认知。

四、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继续教育的开展要有制度保证。

上级主管部门及各高校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关于继续教育的法规, 建立建全相应的监督机制, 对继续教育的经费专业培训机构的设立, 考核办法、培训证书的认定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明析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大力鼓励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二) 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加大经费投入。

继续教育在国外被称为“短、平、快”项目, 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又有一定的风险。各类高校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教育投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投资, 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 有经费的保障, 才能逐步实现继续教育。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继续教育, 政府及地方财政, 对继续教育的投入都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认为继续教育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保证。要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各类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加大继续教育的投入, 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 用好有限的经费, 给足政策, 引进竞争机制, 让继续教育基地逐步实现以学养学、自谋生存发展的良性道路。

(三) 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构建继续教育新模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这两类先进的现代技术为教育服务成为可能。多媒体光盘教学、网络实时点播教学极大地便利了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学习过程。在职员工可自主选定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 这些远比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具优势及发展潜力。远程教育可使所有的培训的学员共享一流的教学资源。具有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大大提高。而网络在线点播学习, 为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这些都为图书馆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 以人为本, 创建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

图书馆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忽视科学和人文精神, 以及只注重图书馆管理中的技术层面的思想。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 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实施继续教育, 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最好途径。继续教育可使图书馆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差距而努力学习, 在学习的同时又可激励员工对新知识的渴望, 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 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随着图书馆管理人员学习的深入其业务素质及知识结构的提高和拓宽, 服务水平也不断得以提高, 对重树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形象是大有裨益的。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中, 有利于创建一个学习形的组织, 促使员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从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的生命潜能, 并提高人生价值及充分实现自我, 进而带动组织的创新与进步, 形成良好的组织气候与组织文化。由于图书馆的工作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创造性、集体性很强的工作, 在形成学习性组织方面, 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 因此各级高校图书馆的领导者要身先士卒, 带好头, 领导图书馆成员组成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团队, 鼓励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主学习, 努力实现一个创建学习型的图书馆。考虑到图书馆学习经费的限制及时间的限制, 不可能对每位员工在短期内都进行教育培训, 这就要求管理者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合理的引导, 使学习业务知识成为每个管员明确的理念和自觉行动, 促使员工学会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在图书馆中逐步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 为实施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周万德.浅淡图书馆继续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3) .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8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既是教学科研的学术机构,又是面向读者的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学校的精神文明“窗口”。图书管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与读者难免出现各种形式的矛盾冲突,既伤害了矛盾双方的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又败坏了图书馆和学校的形象与声誉。如果能根据矛盾发生的原因,及时有效地化解,则能使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和睦相处、和谐共存。

1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队伍的现状

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不少高校把图书馆当做退出教学、科研、管理或后期服务部门的教师、管理和工勤人员的收容站。主要体现在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图书等相关专业学历,管理人员知识老化、技术职称结构不合理、年龄和性别结构失调、学历层次较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外语水平跟不上,加上图书馆全天候的工作性质,对管理人员平时培训不够,这些都为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2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的产生原因

2.1 图书管理人员因素

2.1.1 综合素质不高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包括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等方面的特长。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的服务意识、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技巧,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与读者和睦相处。如果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工作缺乏热情,专业技术生疏,又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对读者态度蛮横,工作频繁失误,服务质量降低,则会引起读者的强烈不满,引发矛盾。

2.1.2 倦怠心理严重

职业倦怠心理是指个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导致职业倦怠心理的因素很多,诸如:生活压力过大、工作机械重复、个人性格孤僻、家庭成员变故、经济状况拮据、发展机遇不佳、利益分配不均、社会地位低下等。图书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长时间从事某一职业,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抵制,进而造成行动上与职业要求相反的举动,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缺乏耐心;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失去信心等等。长此以往,个人情绪的逆反心理,势必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1]

2.1.3 职业观念淡薄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教书育人是学校各级各部门和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图书管理人员虽然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但却担负着信息的传播和人格魅力的影响,图书管理人员的言谈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对读者的教育。由于个别图书管理人员对自己工作性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图书馆就是书刊的简单借还,没有服务与教育的义务,因此对读者提出的合理化要求或者业务咨询表现出极端的讨厌和冷漠,甚至出言不逊而产生矛盾。

2.1.4 性别沟通障碍

心理学研究表明,性别相同的群体在沟通与交流中具有理解与互动性的特征,不同的性别,个性特征和语言交流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逆反。因此,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由于性别的差异,有些时候会出现尴尬和难堪场面而使矛盾激化。[2]

2.2 读者因素

2.2.1 认识偏差,缺乏理解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他们对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性质认识偏差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校教师认为教师是高校的主体,图书管理人员则是教学辅助人员,因此在图书管理人员面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二是学生认为只有教师才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值得尊重,而视图书管理人员为生活“阿姨”,简直不屑一顾,所以,在日常交往中,对待图书管理人员的态度表现出轻视和放任自流,严重伤害了图书管理人员的自尊。[2]

2.2.2 素质低下,缺乏公德

图书馆是传播知识的基地,也是培养文明的场所。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来保证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和谐与文明。温馨与恬静是图书馆优雅环境的象征,爱护公物是公民应有的道德规范,如果读者不能自我约束,高声喧哗,言谈污秽不堪,举止低级下流,对书刊随意圈批勾画,乱撕书页,私揭书码磁条,严重影响管理秩序,造成公共财务的严重损失,势必受到图书管理人员的批评或谴责,导致矛盾的发生。

2.3 图书馆因素

导致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冲突的原因除了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因素外,还有来自图书馆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2.3.1 基础建设落后,阅览环境较差,服务设施不全

高校图书馆由于自身发展的历史原因或者地域经济的制约,在图书馆建造过程中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致使有些基础性建设落后,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再加之读者由于生活阅历条件的不同,对图书馆的环境要求不同,诸如御寒防暑措施、饮水设施、个性化服务内容等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而呼声四起,怨声载道。

2.3.2 管理体制混乱,制度不够合理,宣传缺乏力度

要使图书馆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效率,营造良好的阅览氛围,就必须构建合理管理体制,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的信息途径,加大图书馆管理流程的宣传力度,对借阅制度、归还制度、开放制度、奖罚制度等都应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使读者有章可循,否则,读者会利用制度的“盲区”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3 化解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矛盾的对策

3.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读者阅览环境

学校要充分提高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图书馆硬件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从实际出发,着眼未来,有计划地对图书馆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整合馆区布局,制订科学的采编方案,确定合理的资料采购计划,建立专业性、时效性、特色性阅览室,增设人性化服务项目,做到环境优雅,阅览舒适,心情愉悦。[3]

3.2 科学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人是各类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要素,科学管理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来保障。要对图书馆科学管理,创造和谐与稳定的工作、学习环境,就必须对图书馆的人才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尽可能使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趋于相对平衡,尽可能使岗位设置科学规范、人事编制繁简适宜、人员分工搭配合理、利益分配公正公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馆的工作高效、有序、科学、规范,才能保证业务熟练、服务快捷、读者满意,才能保证关系和谐、情绪稳定、融洽相处。[4]

3.3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是图书管理人员应尽的义务。

图书管理人员肩负着知识传播、教育职能与服务读者的多重角色,在做好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积极为读者传播知识的同时,应正确认识自我,把教育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立足本职,忠于职守,主动服务,乐于奉献。[5]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图书馆的一切工作是紧密围绕读者而开展的。这就需要从每一个工作环节站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消除隔阂,以最大的服务热情设身处地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真正把全方位的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3.4 增进相互沟通交流,加强彼此理解包容

语言是沟通的最好工具,理解是包容的有效方式,互动是增进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都能从互相尊重、彼此理解的前提出发,本着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的基本原则,积极主动创造交流与沟通的机会,通过互动,增进共识,达到共鸣,消除误会,就会把可能发生的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了读者的负面情绪,从而避免了矛盾的激化,真正做到理解读者、了解读者、帮助读者,有效地避免冲突的发生。除此之外,图书馆应建立读者协会,成立“图书馆之友”俱乐部,增设“读者咨询部”,提供电子邮箱、直拨电话、在线解答、投诉意见箱等服务,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利用这些服务平台经常性地召开读者座谈会,认真听取读者对图书馆管理和管理人员服务状况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研究读者的反馈信息,及时改进读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满足读者的需要。

3.5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高尚文明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扎实全面的知识素质、坚强过硬的能力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达观理性的心理素质、强壮健康的身体素质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增强服务效果,有效减少管理人员与读者的矛盾冲突,可加强以下方面培养:

3.5.1 培养管理人员自觉学习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配置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现象,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管理人员从事的岗位职业不是完全对口,因此,必须加强不断学习,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5.2 加强管理人员道德修养

图书馆是知识与科技的传播媒介,又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因此,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必须用自己高尚文明的道德素质来感染和熏陶读者。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上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体现在各个工作领域。高校图书管理人员不思进取、工作消极的现象较为普遍,得过且过、麻木不仁也并非个别。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讨论,如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修养、图书馆管理条例等等,使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公德,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觉的服务意识。

3.5.3 强化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全民学习“终身制”,构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党的一贯主张。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除图书管理人员根据个人业务特长、岗位性质、工作方向加强自身学习外,学校和图书馆应根据人才的实际需求,采用短期培训、长期进修、“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努力强化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6 注重读者素质培养,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读者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读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对馆藏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人员与读者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关系。高校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教育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公共场所环境优雅,保证公共财物完好无缺。[6]

3.7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制度宣传力度

为了使读者密切配合图书馆的工作,使读者有章可循且能自觉遵守,图书馆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制度。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入馆制度、借阅制度、借还流程、开放制度、赔偿制度等。制定制度前,要认真研究,充分借鉴,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科学论证,以期达到制度的合理与规范。制度一旦形成,一方面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大制度的宣传,使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有更多的了解,才能达到配合默契,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与维护。

3.8 树立“以读者为本”理念,提高人文关怀水平

在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进程中,高校要切实维护好图书管理人员切身利益,调动图书管理人员为广大读者优质服务的工作积极性,使图书管理人员与读者都有进馆如家的感觉,“管读”才能和睦相处,和谐发展。高校要充分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认真分析并积极消除他们产生心理倦怠的原因,制定公正公平的人事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竞争激励制度,并着力改善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以人为本,体贴关怀,保证管理人员心理平衡,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之安心工作,心情愉快,与读者和谐共处。

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由于生源地域不同、个人成长历程不同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学生在校期间对图书馆环境的适应性和个性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图书馆应根据存在普遍现象学生的需求建立人性化、个性化服务项目,力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与此同时,要及时了解和发现特殊群体(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残疾等)的实际困难,积极为其排忧解难,用温暖感化学生,用真诚激发读者。

参考文献

[1]华晓英.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倦怠[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04):146-148.

[2]赵进.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矛盾冲突及处理[J].贵图学刊,2001,(03):48-49.

[3]卢淑琴.公共图书馆员与读者矛盾的心理透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183-185.

[4]邓福泉.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合理性的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01):76-78.

[5]潘素萍.浅析图书馆员与读者的冲突及其对策[J].情报探索,2006,(09):95-96.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9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对相关人员的整体考核, 其所含内容涵盖了以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为基础的各个方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 一切意识的形成和行为的开展必以此为先导。思想政治素质主要包括对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等主要思想的认识以及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的贯彻实施。思想政治素质还包括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员的道德准则、时代精神等。

(2) 专业素质。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的总和。专业知识包含了图书资料的收集、编辑、整理、管理等。职业操守则是管理人员对于本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以及对本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和执行。

(3) 业务素质。

就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而言, 其业务素质主要是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图书资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广大读者, 以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优化服务项目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系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制度、精准的信息来源、良好的服务态度等。

(4) 能力素质。

图书资料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具备更全面的能力素质, 如整理编辑能力、思维变通能力、创新改革能力、与时俱进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检索、更新能力等。在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 还要求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管理能力。

(5) 身心素质。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体。纵观图书资料管理的各个工序如入库、上架、出借、回收等, 无不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图书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 在此过程中, 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的工作心态, 以在发展中求生存。

2 有效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鉴于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认识与思考, 笔者针对以上提及到的五点进行了重点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素质提高途径, 以供参考。

2.1 普及相关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

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为基础, 以时代精神为核心, 以校园制度为指导, 做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相关思想普及工作, 使其充分了解并深入理解相关指导思想的内涵, 以坚决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为基本行为准则, 为有效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在此过程中,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充分意识到相关思想的指导作用, 认真学习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 以落实规定内容为己任, 切实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

2.2 组织开展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再教育活动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再教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同行交流、听取主题报告、职业培训、自主学习等。再教育活动的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管理理念。认识指导行为, 系统化管理观念的培养是有效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实效的前提。校方可组织图书管理人员参加新管理观念报告、同行管理观念交流、学习等活动, 及时更新相关人员的管理观念, 使其在思想认知方面始终处于行业的顶端, 从而开展积极、有效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第二, 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再教育主要包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职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专家的再教育, 增加自身的知识范围, 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第三, 计算机应用。在此将计算机应用作为单独板块提出, 以示其重要性。校方邀请计算机应用高手到校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以使其更好的适应时代需求,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校方在活动后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做好活动分析、总结工作, 并开展本校小范围内的技术交流活动, 以扩大管理人员的认知层面, 同时督促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将活动中所汲取的经验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实践当中去, 注重提高再教育的实效性, 以从根本上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

2.3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根本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读者。“服务第一, 读者至上”是图书资料管理的宗旨。树立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就要求相关人员深刻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 对本岗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切实从广大读者的角度出发, 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 急读者所急, 求读者所需,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 专业的服务技术, 真诚的对待每一位读者。

2.4 关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关注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校方切实将图书资料管理内入到日常管理建设项目当中, 合理分为建设资源比例, 适当加大对图书资料管理的投入比, 充分体现其重要性, 以使相关人员对所处岗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活方面, 依据自身的校园实力, 适当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生活质量, 增加管理人员福利, 为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以促进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当中。工作方面, 加强信息建设, 更新图书管理设备, 在保证一定物质需求的基础上, 鼓励、协同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建设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 从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 实现“以人为本”, 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保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高校图书管理质量。在此过程中, 校方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心理辅导活动, 以解决相关人员生活或工作当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促使管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心态, 从而达到愉悦工作的目的。

2.5 制定、完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制定、完善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制度为有效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应包括岗位职责说明、图书资料管理章程、奖惩制度、再教育制度、建设管理制度等。一切相关行为的实施, 必以此为基础, 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校方和相关管理人员要注重切实将相关制度落实到实处, 以保证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摘要:随着知识化经济时代大潮的涌进,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必要组成构件, 如何有效提高其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现阶段所有高校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在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所含主要内容做出简要阐述的基础上, 就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提高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月梅.新形势下图书资料员素质教育思考[J].湖南农机, 2008.

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培养 篇10

高校图书馆, 它不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还是他们吸取知识营养的重要场所, 也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信息资源库, 而馆员的素质则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技能, 才能跟上科技变革的步伐。另一方面, 图书馆整个内部机制也相应为适应时代要求逐渐改变。传统的手工借阅和加工检索, 将为计算机通讯、激光通讯等现代技术所代替, 同时服务手段和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现代产物已经出现。在这一背景下, 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水平。因此, 我们必须要有一支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高的馆员队伍, 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服务现代化。

2 馆员素质教育的内容

2.1 思想素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图书馆的工作既具有服务性, 也具有教育性。培养其工作人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馆员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职业意识, 爱岗敬业, 自觉遵守纪律, 培养科学、严谨、认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2.2 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是高校图书馆员提高服务层次, 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必备条件, 如为用户解答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 这些均属较高层次的服务, 这些服务需凭借工作人员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文献检索知识而进行, 因此,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 不仅应具备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知识, 还应结合本院校的专业特点, 掌握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成为某一特定专业文献信息和相应读者用户之间的纽带川。并且, 互联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往往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多种数据库组成, 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要求馆员利用各种专业知识, 来正确分析判断信息质量及利用价值, 这是能否准确无误提供专业文献服务的关键, 是馆员业务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

2.3 计算机知识。

图书馆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 对本馆使用的软件功能、用法及检索途径应深入了解, 具备一定程度的软硬件知识;掌握多种文字输入操作技术, 了解基本的网络知识, 了解本系统所处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方式和特点;熟悉书目文献资源在网上的分布情况, 熟悉网上各种类型数据库, 能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开发利用等。

2.4 外语能力。

由于英文在网络技术使用的各种软件及其网络资源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 要想及时获得网络上的最新信息、资料, 首先就必须突破语言方面的障碍, 所以, 熟练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是世纪高校图书馆馆员必备的一种交流工具。并且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 各种语言文字的各类书和刊也将如潮水般地涌来, 要打开外文信息资源的宝库, 自由地在信息海洋中游弋, 掌握一至两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外语水平我们才可及时掌握最新的文献信息资料, 对馆藏的各种外文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和有效传递利用, 使静态的文献资源转化成动态的知识信息流, 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

3 素质教育的特征、方式和途径

图书馆人才的主要素质特征是具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拥有良好的创造能力才会具有开拓性, 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当今的图书馆正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要使图书馆取得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图书馆员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开拓意识, 积极开拓适应信息用户需求的信息服务新方式, 勇于探索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理论、新机制、新领域, 努力把图书馆员培养成具有新观念, 具有开拓能力, 能够开创新局面的新一代创造性人才。

提高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重要保证是不断更新知识层次, 做好这一工作, 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岗位培训。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 条件许可的可派责任心强、有一定专长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外出脱产进修, 培养高技能、高层次的急需的专业人才, 以解决高级人才的“青黄不接”问题。条件不允许的, 可搞好在职培训。要提倡自学为主, 培训为辅, 馆内以老带新, 新老共进, 互助交流, 取长补短。或采取一人外出学习, 回来全馆受益的方法;或定期召开座谈会, 组织学术报告会, 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还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举办各种培训班、短训班。做到缺什么补什么, 需要哪类人才培训哪类人才。举办培训班时间相对短, 见效快, 也不失为提高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3.2 对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和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这几种形式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采用的。它既不影响工作, 又使图书馆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掌握所需的知识, 并“学以致用”。这是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3.3 其他形式。

图书馆可组织馆员参加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会等;可提倡大家撰写论文, 组织到其他图书馆参观学习等。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图书馆领域将蕴涵着更为广阔, 更为美妙的信息技术使用前景。因此, 从现在起, 我们就必须充分重视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培养, 使高校图书馆员能成为具有优秀素质和卓越才能的专家, 以无愧于时代斌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管茵茵.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员素质培养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1, (1) :24228.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职业素养;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活动场所,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肩负着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责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包括:学校的形象代言人、阅读环境的建设、人际关系的沟通者、文明秩序的管理者和与时俱进的服务者,基于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促进图书馆建设、塑造高校学习品质、展现高校办学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现状及要求

1.1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偏低、计算机水平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等。其中馆员文化素质偏低表现在馆工作人员学历参差不齐,对图书馆的工作认识不到位,部分工作者思想陈旧,仅将职位“角色”定位于从事藏书、借书、还书等工作,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正规培训,缺乏现代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另外,多数图书管理人员习惯于对传统纸质资料的处理与初加工,思想观念及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图书管理工作,这部分工作者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胜任涉及使用计算机的工作内容,无法体现其自身的工作价值,难以为同学们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同时也给图书馆的工作体制带来了负担,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员开销。其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造成服务质量较差,使同学们不能很好地在图书馆学习和阅读。图书馆是以读者为本的服务型组织,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严重影响到其服务质量。这主要因为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得不到校级领导的重视,在学校众多教学和学术机构中图书馆往往排在后面,主要体现在:工资福利待遇低;图书馆工作人员虽然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决策机构,但是没有决策权。

1.2 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在新时代下,针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现状,高校对图书馆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图书馆学或文献情报学等专业知识,能够为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个性化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其次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网络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工、处理和传播信息,快速、准确地为师生提供所需信息;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可查阅的各种文献信息,准确掌握学科变化的最新动态,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要求,高等学校处于学科专业的前沿,只有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才能胜任外文资料的采编工作,及时了解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敏锐的创新思维和获取信息能力,對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迅速地收集整理有价值的信息,将信息加工成信息产品,进而为咨询和检索提供良好的资源;高校图书馆员在工作中需要筛选网上信息,完成信息摘要和专题报道,这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措施

2.1 加强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要积极引进高学历的专业管理人才,整体提高图书馆在职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素质培训,使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拥有专业发展的理念,从根本上转变陈旧的服务理念和懒散的工作作风,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2.2 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现代化应用技术的学习。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使用互联网能够迅速快捷地传递整理信息,使同学们更加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转型阶段,高校图书馆逐步成为信息服务中心,而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参与馆方组织的技能培训或通过自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技术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馆藏多媒体化、管理手段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标,这都需要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会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并且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2.3 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在图书馆这片天地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扮演着服务者的工作,对图书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图书馆可通过定期开展服务意识教育讲座,使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并通过每月对工作人员的表现进行评奖评优,对服务质量优秀的员工给予认可,从而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体现在工作中点滴的小事,例如与读者交流时尽量避免使用“严禁”,“不”等冷语言,选择易让人接受的温馨提示语;主动为同学推送新的图书资料,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以有亲和力的态度为同学提供服务,尊重在馆同学,将服务工作做细、做实,赢得学生们尊重,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优秀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能够展现高校办学品质和高校良好的风气。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现代应用技术的学习、提升服务意识等,有效地改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弊病,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服务,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校园文化的“软实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 篇12

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 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也已经由传统的模式向新型图书馆方向发展。电子阅览室, 作为新型图书馆的模式之一, 就是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相关设备发展起来的产物, 能够有效的为广大师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电子文献资源, 方便大家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专业水平。截至目前为止, 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收藏有各式各样的电子文献, 其收藏的主要依据是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以下是几种知名的电子文献:中外文数字图书、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库以及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师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文献搜索和文献传递等。在网络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已经发展成为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场所。

2 电子阅览室人员现状

目前,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知识结构相差甚远, 专业性知识缺乏, 网络技术知识匮乏, 而且主动性不够, 不能很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更加适应不了电子化管理的工作。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知识结构是有直接关系的。

3 对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的研究

由于现在的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不利于电子阅览室的长期发展, 对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图书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这四个方面研究培养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 并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使他们更加适应电子化时代的图书馆管理工作, 为高校师生作出更加大的贡献。

3.1 思想道德素质

作为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 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高校电子阅览室人员不能简单的把这项工作定义为开关机机械性的工作, 而应该定义为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使用电子阅览室。除此之外,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还应当树立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积极主动帮助那些检索需要帮忙的学生, 为读者创立一个良好的读书检索环境, 尽最大限度做好电子阅览室馆员工作, 以此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由此得出, 提高电子阅览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他们工作质量的灵魂。

3.2 优化知识结构

作为数字化图书馆的馆员, 其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现在以体育学院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为例。为了更好的为体育学院的学生检索该学科的文献, 馆员自身应该加强对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 及时了解体育学科的最新动态, 同时还得注意体育院校办学体制的改革发展, 了解体育学院心增设哪些课程, 把体育战线的中心任务熟记在心。只有全面掌握这些体育方面的知识, 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体育院校的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3 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

作为高校电子阅览室专业人员, 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它是馆员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 也是电子阅览室人员从业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专业的电子阅览室人员必须能够熟练的利用资源, 向学生传递文献信息、文献检索、文献分类、目录查询等。在查询过程中, 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带领学生到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的文献资源去。最后, 学生在检索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并经过学习、整理, 变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 电子阅览室人员提高图书馆专业知识能够帮学生快速找到文献, 缩短搜索时间, 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

3.4 提高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知识

电子阅览室作为新型的阅览室, 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因此, 馆员单单有图书馆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还应该具备计算机能力, 以此来适应电子阅览室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OPAC服务、查新服务、调研服务等高层次信息服务是现代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基于此背景下,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必须必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知识才能胜任此工作。除此之外, 馆员还必须能迅速搜索相关文献和了解数据库制作和如何维护, 并且能够为读者评价信息, 以此来满足每个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了真正提高电子阅览室人员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 还应该及时的更新知识, 积极努力学习新技能和新技术, 以此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应该加强和提高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培养。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图书馆专业知识、计算机技能和网络技术综合提高了, 他们才能将馆藏的文献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才能对学校的教研工作和教学工作作出应有的职业奉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并成为高校现代图书馆的主要标志。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由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 是读者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在这样的信息技术背景下, 对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的现状来研究如何培养馆员, 使他们能更好地胜任电子化管理工作, 以此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员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彪.再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与变革[J].晋图学刊, 2010 (1) :23-24.

[2]李燕华.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素质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9, 4:143-144.

上一篇:复杂商业建筑下一篇:春季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