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2024-06-02

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通用12篇)

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篇1

1 完善流通书库开架借阅模式

流通书库开架借阅是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它增加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亲和性, 缩短了读者与图书之间的距离, 方便了读者寻找需要的文献资料, 使文献资料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但开架借阅也给书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些读者对阅读欠缺理解, 不懂得自身所需, 进入书库随意性强, 乱翻、乱插, 使书库工作量急剧上升、乱架现象严重、图书及书标损坏等, 严重影响了流通工作的正常进行。为此, 笔者认为开架借阅管理模式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1.1 注重图书管理员素质培养, 加强业务管理

1) 图书管理员必须熟悉图书分类法和分类规则, 掌握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熟悉馆藏及各类书库的收藏范围、收藏特点, 熟记类目, 熟练运用计算机在短时间内迅速准确无误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料。

2) 加强书库管理意识, 规范借阅规则。对所还图书及时归类上架, 并加强书库巡视、检查。督促读者看书时只拿一本书, 看后及时归还, 将错、乱书架降到最低点。书架两侧放置临时书车, 读者阅览时, 告诉读者对忘记放回原处的图书可以放到临时书车上, 定时集中归架。这样既方便了读者, 又避免了错、乱书架现象。

3) 树立“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的宗旨。管理人员应成为阅读指导专家, 阅读指导是一项有目的的主动影响和干预读者正确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职业活动, 是对文献进行选择性、计划性阅读, 减少阅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以满足读者的需要;阅读指导更是一项“对人给予, 被人需要”的工作。面对大量的馆藏文献, 很多读者感到无所适从, 此时如能及时加以引导, 将对他们大有裨益。管理员要通过大量阅读馆藏 (包括数字化馆藏) , 了解不同 (特色) 馆藏, 对读者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个性化阅读。管理员要具备阅读的基本业务素质, 需要做到阅读在先, 推荐在后, 并以丰富的阅读经验成为阅读指导专家, 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导读” (让读者及时、方便地了解馆藏功能布局、业务流程及信息检索等服务) 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它是图书管理员的个人阅读经验在职业活动中的最终体现。图书馆是知识的贮存者, 信息的分享者和文明的守护者, 主动利用图书馆才能得到收获, 这不只是对每天走进图书馆阅读的读者来说, 更是对图书管理员自身的要求。将图书管理员阅读经验应用到职业活动中, 使读者服务达到最优化。这只有在图书管理员个人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和个人兴趣得到日臻完善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

1.2 开展读者教育, 强化宣传工作

对读者开展“怎样利用现代化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工作, 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现代意识高素养读者, 从根本上减少读者的不良借阅行为。注重发挥学生馆员的积极作用, 吸收读者参与管理, 进行自我教育, 培养读者良好的借阅习惯, 保持良好的借阅环境。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管理模式下, 读者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空间, 因此读者的良好借阅习惯对保持书库整洁有序相当重要。这些年我院图书馆在本校读者中招聘勤工俭学学生为学生馆员, 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 让他们协助参与流通书库的管理。争取各系部的大力协助, 定期组织新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到流通书库进行义务劳动和新生入馆教育。这样既解决了书库由于人手不足而难以做好整洁卫生的问题, 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可以通过劳动增加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了解, 增强爱书意识, 培养良好习惯, 理解正确使用代书牌的积极意义, 减少违章现象和图书破损。学生在图书馆的读者群中所占比例最大, 充分发挥学生馆员的作用, 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效管理。实践证明, 他们不仅是流通工作人员的好帮手, 还是广大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沟通搭建的一座桥梁。

2 强化电子阅览室功能

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 集文献咨询阅览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 它以其独特的服务方式和强大的服务功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为适应这一发展, 满足读者知识、信息及学科建设的需要, 各高校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 为读者科研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 已经成为读者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 它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那就是如何通过加强对电子阅览室进行科学管理以强化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电子阅览室的正常运行

从设备、安全、读者和管理人员等方面, 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并在执行中不断完善, 如《电子阅览室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工作技术职责》、《读者上网须知》等。

2.2 加强电子阅览室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馆藏电子出版物的不断丰富、新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文献检索和信息咨询服务的及时准确、网络的开通和利用等, 都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技能, 成为当前各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首要任务。图书馆可通过将原有的已具备一定图书馆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工作人员派出进修、访问、考察、短期培训, 或鼓励他们接受函授学习和自修等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熟悉信息服务技术, 外语水平过硬, 既懂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又懂现代电子技术, 兼具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中坚力量使电子阅览室发挥出更大功能和效益。

2.3 加强读者管理

电子阅览室的读者类型较多, 层次不一样。有的读者思想意识比较薄弱, 自控能力较差, 易受不良因素的诱导, 为此, 提倡加强电子阅览室服务式功能的宣传, 提高他们对电子阅览室的认识。对进入电子阅览室的读者进行必要的培训, 介绍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等, 使读者学会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 引导读者安全使用计算机。

2.4 加强计算机网络维护, 拓展软件服务功能

由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系统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出现故障及时排除、及时更新, 避免发生系统出错或死机等现象, 保证网络通畅。不断总结经验, 深化服务内容, 电子阅览室应结合本部门情况, 对学校每年申报为深化服务内容的科研课题有选择地进行跟踪服务, 充分利用光盘数据库和网上资源提供专题、定题服务。应该从简单的事实性咨询及一般文献检索入手, 逐渐深入到承担高难度咨询课题进行定题信息服务、专题文献研究等。尤其是专题文献的研究与评价, 信息与决策咨询等服务是电子阅览室服务水平的最好体现。应逐渐使这些工作成为电子阅览室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要做好电子阅览室工作, 就要尽量缩短与读者的距离, 经常与他们交谈, 了解读者对馆藏的需求情况及对我们工作的要求, 经常收集并采纳读者的好建议, 不断完善馆藏, 改变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

3 结语

随着各高校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信息需求, 笔者认为管理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图书馆专业基础理念、计算机应用及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知识, 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学习。必须具有胜任参考咨询、承担读者调研任务、分析阅读倾向、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还能熟练掌握中外文工具书及文献书目检索方法,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读者服务工作, 了 (下转第376页) (上接第360页) 解国内外图书资料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 具备承担有一定难度科研或业务工作的能力, 能解决本行业领域较大的业务技术问题, 能对自己的业务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 能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只有真正懂得如何科学管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人员, 才能更有效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S

参考文献

[1]傅芝苍.浅谈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J].现代情报, 2003 (5) .

[2]唐克雄, 袁毅.流通书库开架借阅管理之我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6 (5) .

[3]李英珍.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 2010 (5) .

[4]王凡, 宋玉明.浅谈电子阅览室服务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 .

[5]王丽娟.浅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J].河北科技图苑, 2007 (1) .

[6]廖春艳.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服务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9) .

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篇2

一、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优化对策

1.强化行政管理专业性,吸纳高级行政管理人才

当前高校承担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不具备行政管理及相关的专业背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组织进行行政管理领域新方法、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在专业素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吸纳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套用,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学识与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为更进一步地提高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水平,需要对行政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将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引入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培养或引入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行政管理人才,从企业的角度来审视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梳理关键环节,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促进行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加强行政管理经济支持,合理利用管理经费

经费的支持是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有研究中将经费视作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的命脉。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力度,可通过设置专项经费的方式,将下拨经费直接作为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经费使用;另一方面则需要重视对经费的利用管理,即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根据每年度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预算情况,对经费的使用及其比例进行合理安排,例如需要按照图书馆图书资源的采集原则,结合以往年度的订购数据以及需求数据,对本年度的图书资源采购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可以在对本图书馆现有藏书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评估各个院系读者的需求,确定采购目标,减少采购中间环节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将运行经费更多地投入到读者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挖掘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兼顾服务水平的发展。

3.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管理依据

建立系统、完备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图书馆完善行政管理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重要保证。健全的制度源于广泛的参与,管理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广泛征询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力使工作流程符合工作实际,人员管理符合工作需要和人性诉求,这有利于规章制度的落实,有利于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

4.转变行政管理工作模式,促进人员才能发挥

我国当前高校所处的基本体制环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计划调节为手段的模式,指导性、计划性的管理模式对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服务作为工作的`核心与基础,将会直接受到高校图书馆行政管理人员素养及其工作积极性的影响,而且,即使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较高,也不代表能够提供非常满意的读者服务。因此,需要积极转变行政管理的工作模式,参照企业管理模式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改变自上而下的指令模式,将主动权下放至基层,基层管理者作为服务对象,管理层则为政策层面的服务者,通过这种方式,使基层管理人员在业务工作上更具主动性,同时促进管理流程的优化。

二、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 篇3

1.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图书馆建设不但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学术发展,也能敷设周边区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知识应用、信息共享环境,对高校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知识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图书馆硬件落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重要的物质载体就是硬件设备,而当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硬件比较落后,这不但体现在图书馆舍的狭窄,还体现在图书馆现代设备的落后。由于缺乏现代化管理设备,某些图书馆设置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有些图书馆虽然有计算机设备,但是更新速度过慢,计算机性能较差,大多停留于数据的录入、借书、还书等简单操作,上网服务难以对学校师生开放,一些更深层次的业务更是无从开展。

服务质量不高。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高,这由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其一,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设备的数量及质量都不是很到位,且没有足够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使得一些专业性、技术性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图书流通、报刊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在网上信息资源开发、检索服务等方面还不是很到位,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其二,服务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领导本身并非本专业出身,缺乏相应的管理及服务知识,故而在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上不完善,致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动机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其三,服务意识欠佳。相对于高校的其他部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是很多,主要的接触对象就是读者,往往有坐等上门的思想,被动地完成自身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引导、推荐、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内容,图书馆活动比较少,难以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信息共享的氛围。

文献更新缓慢。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结构、内容、专业性等方面都有所加强,但是文献的更新速度还是其一个软肋。具体来说,这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点:其一,书籍更新速度慢,出于升格的目的,很多高校采购专业书籍的往往采取“突击”的办法,采购书籍大多为过期图书,难以满足读者对图书的时效性要求,降低了读者的满意度。其二,数字型资源更新过慢,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资源的形式日益多样,而其中数字型信息资源对现代化图书馆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型资源更新过慢,这无疑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

1.4人员素质不高

虽然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有所提升,但是总的来看,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仍旧比较低,大部分都不是专业对口,而是从其他部门半道出家,缺乏基本的业务素养,缺乏工程热情。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时候,缺乏耐心,服务意识淡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升。此外,专业人才在图书馆队伍建设上还不是很充足,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还比较少,业务技能偏差,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地开展。

2.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入地了解,为此,就需要提出相应的管理及服务对策,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加大经费投入。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还不是很到位,购书经费比较紧缺,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高校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具体来说,主要将其用于两个方面:其一,增强购书经费,图书馆最为重要的上就是藏书,为此,应该在购书经费上予以增强,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明确主次、合理使用购书费用。及时与学校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更好地购置他们真正需要的书籍。其二,提高硬件水平。很多高校的图书馆舍比较狭窄,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现代化设备比较落后,难以提高更高层次的网上服务,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鉴于此,学校应该在此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图书馆的硬件环境。

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是高校重要的服务部门,服务质量的高低对其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其一,坚持人性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和关心读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读者。要倾听读者的意见,并作出及时的反馈;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创设优雅的环境,为读者带来一场视野、心灵的双重震撼,使其从读书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其二,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为了给读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善用将信息转化为资源,开设展览厅、学术厅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沙龙活动;帮助读者解决疑难问题,为了更好地倾听读者的声音,高校图书馆应该设置读者意见箱、开辟网上回信栏、召开读者座谈会等;改变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诸如课题跟踪服务、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等;满足多元化需求,读者有着不同的个性化追求,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基于读者的差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推荐一些其可能感兴趣的图书。

开展导读服务。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高校图书馆应该联合学校其他主体开展导读服务,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安排好新生首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图书馆,学校应该在学生的第一课上,将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学生。其二,引导学生借书。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激发其阅读兴趣,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举办讲座、读书会、文学欣赏会等形式的活动,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其三,开展阅读活动,为了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高校应该加强将阅读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展“阅读月”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

加强人才建设。优秀馆员是图书馆财富,尤其是学校图书馆馆员,能够引导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学会阅读,不但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还有耐心、爱心,让他们帮助学生阅读,能够使他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成为心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对馆员实行业务培训,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真正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老师。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及服务对策,以期更好地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切实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科学管理 篇4

关键词:图书馆,开架借阅,利弊,管理方法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学术机构, 其在高校中的定位就是师生的信息获取中心,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隐性教育的最大课堂,有着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专业化的管理及高素质的馆藏队伍。2000年,国际图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校图书馆宣言:学校图书馆在教学中为全民服务》,将学校图书馆的使命确定为:“提供信息与思想,传授给学生终身学习技能,并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使馆藏文献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高校实行了开架借阅管理。所谓“开架借阅”,是指抛开图书馆传统封闭的借阅模式,允许读者直接进入馆藏书库,亲自挑选图书的借阅方式。在图书馆开发的一些理论的指引下,历经几代中外图书馆学者的大力提倡和实践,图书馆的全开架服务成为当今图书馆开放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开架借阅的优点

1.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教育职能

现代图书馆发展到今天,服务手段已突破传统束缚进入高科技发展阶段。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开架借阅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的知识信息资源,代表了图书馆对读者的文化态度,既是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责任的具体体现。

2.提高了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开架借阅简化了借阅手续,缩短了读者借书等候取书的时间, 文献的潜在作用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有效地克服了借阅的盲目性和拒借现象,开拓了读者的视野,调动了读者借阅的积极性,使一些过去不被读者注意的呆滞书也得以发现并阅读,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二、开架借阅中的科学管理

1. 开架后图书乱架的管理

(1)加强读者入馆教育,防止图书乱架的必要措施

为配合图书馆开架借阅工作,对读者进行入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新入校的大学生。图书馆要在开学伊始组织 “入馆教育”。新生入馆教育包括:图书馆概况,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藏书结构,图书、期刊排架方法,借阅规则,书目查询方法,阅读的文明行为要求及图书馆网站介绍,使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图书馆, 让读者养成文明、有效的借书习惯和爱护图书的良好风尚。我们采取理论课和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式,使新生一入学就能利用图书馆,不仅提高文献利用率,也使读者教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同时, 还可定期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及专业辅导培训班等。

(2)优化馆藏布局,设置导引标识是防止图书乱架的有效措施

为了解决好图书乱架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每届新生开设专题讲座,介绍馆藏情况,讲解图书分类、排架的基础知识,宣传图书借阅规则和要求,示范正确借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在书库入口处设置准确详细的标识平面图,标明开架书库的排列规律及各类图书的分布情况,同时书架上注明详细醒目的架标,使读者对自己所需图书一目了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读者时间,减少盲目找书的现象,而且可提示读者归还图书的位置,减少乱架现象,提高藏书利用率,加强了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他们正确、文明的借阅习惯。

2.开架图书破损、丢失的管理

开架图书破损有人为破损和自然破损,实行开架借阅,由于图书的流通强度大,抽取频繁,很容易造成图书书名页及书标自然破损。其次,为了满足个人阅读或占有资料的人为破坏图书,这些都影响了馆藏文献的正常流通。

开架图书丢失原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其一是图书乱架后在图书应处的架位上找不到该书,产生丢书现象。这一现象,通过上一节中所述的加强开架图书乱架的管理方法后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其二是有些学生有意或无意不经办理借阅手续把图书带出馆外,造成图书的丢失,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以下探讨: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防范图书破损、丢失的关键措施

有些学生的是非观念薄弱,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不爱惜图书, 把开架图书不经办理借阅手续带出馆外。因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他们自尊、 自重、自爱的意识,自觉制止这一不良行为。同时图书馆要制订相应的处罚条例来抑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2)采用现代技术装备是防止图书丢失的有力措施

完善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在外借管理上使用双屏显示(即在借阅窗口处放置显示器同步显示流通信息)及语音提示,读者在借还图书时,可浏览电脑屏幕上的书名、条码号、证号及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如发现问题,及时和工作人员沟通,尽量杜绝图书开架借阅后出现的错借问题。图书馆可建立完善读者查询系统,使读者可在图书馆借阅大厅或校园网终端机上从多个检索点入手,查询所需资料,省时、省力,减少查找文献的盲目性; 可以配备先进的复印设备,方便读者需求。只要各项服务措施方便合理,就能从根本上遏制不良现象的发生。

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论文 篇5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当由原来的满足本校师生借阅所需向着为高校及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进行转变,将从整个社会所获取到的信息资源汇报给社会群众。同时,也应当改变以往的单方面重视图书馆收藏的管理理念,而转变为在扩充图书馆馆藏的同时也增加文献资料的利用效率。另外,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理念就必须要做到开放性,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开拓各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而不应当继续沿用以往闭塞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要为师生提供教学所需书籍材料,同时还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丰富起来。

3.2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管理机制应当改变以往仅限于高校内部服务的管理机制,而应当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先进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增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化服务中的影响力。还应当采取合理分工、分散管理的方式,明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责任,处理好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各项事务,并不断地吸收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高效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则应当协调统一高校图书馆相关的各个部门,实现合作化管理,共同为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而努力。另外,也要建立切实可靠的服务范畴管理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3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在为高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服务管理制度。要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及其他服务部门各自的责任,使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人员激励制度,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平的考核,实施合理的奖惩办法。要明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服务内容相关制度,对提供哪些信息服务,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等给出明确规定。要对读者在高校图书馆中所拥有的权利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制定相应的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在于制定,更在于实施,将科学的管理制度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4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广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通过网络共享,高校图书馆内的数字化资料,可以被本校及其他地区的读者访问,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网络信息导航服务,使读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中,更为便捷、迅速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创造读者的新型需求,将与图书馆相关的服务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新型的服务。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除了书籍借阅之外,还需要提供文献检索、信息咨询、资料下载等多种服务。

3.5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并提供更为丰厚的薪资待遇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且对于就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丰富管理经验。同时,运用公平的奖惩方式来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督促其做好本职工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3.6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究 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58-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图书馆只有不断依靠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尤其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更应与时俱进,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内容管理和人才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图书馆实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管理创新是对图书馆各组织要素的有机组合,图书馆组织要素除馆藏文献、图书管理员、资金、设备外,还包括图书馆的用户以及与图书馆活动发生联系的各职能部门。同时,管理创新不仅仅是要求各组织要素正常运行,更是科学地统筹安排各个环节,使之高效、合理,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1 高校图书馆管理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图书馆创新活动的前提。过去我们一贯倡导“读者第一”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我们应适当调整观念,坚持“读者第一”与“图书馆员第一”相结合的服务理念。“读者第一”的图书馆服务理念是要以读者为本,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一切为用户着想,极大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主动、全面、及时、准确、个性化的服务。而“图书馆员第一”所蕴含是:馆员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馆员的素质,就是服务的素质,就是图书馆的质量。全体图书馆馆员应树立起知识信息的收集、流通、使用、更新、创造等新理念;树立强烈服务观念、效益观念和竞争观念,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使自己成为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图书馆应对各方面压力保持高效快捷运转的保障。目前,不少图书馆还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在思想观念、人事管理、分配制度上仍旧实行过去的管理方法:平均主义、大锅饭、唯学历、论资历等,使得大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制,有限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与现代化服务手段和理念极不相称。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办馆模式上实现创新管理,就必须改革旧的图书馆管理体制,从而激发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1 构建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

图书馆管理的分配模式要建立在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充分体现人员价值的基础上。逐渐改变传统的平均主义和以职称工资为标准的分配形式,实行以岗位职能和效益为核心的结构工资制,注重岗位及工作效绩、个人贡献。实现“最佳岗位、最佳贡献和最佳报酬”,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其自身价值。

2.2 引进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各种奖惩制度

图书馆全面推行聘用制,切实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竞争上岗,奖惩与绩效挂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定岗定编,层层聘任,双向选择;合理设置专业技术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与工作业绩挂钩、与科研成果挂钩等。通过这些措施,激活员工的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使馆员在竞争平台上拥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减少人才隐性浪费现象。

2.3 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图书馆要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必须注重知识创新、优化人员组合,协同作战,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形成馆长、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合的最佳人才结构。建立创新机制,一方面在馆内采取适当的奖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动员全馆上下积极纳谏,使每位员工都贡献智慧;另一方面在馆外利用图书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相关的信息库。对于图书馆而言,这种新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服务效率,使人际关系更加协调。

3 高校图书馆内容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内容管理就是协助高校图书馆组织与个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内容的创建、存储、分享、应用、创新,并在图书馆个人、集体、业务、战略等诸方面产生价值的过程。而内容管理产品就是支撑图书馆管理的一种工具。

信息时代,不断膨胀的内容量与图书馆较低的内容处理效率产生了急需弥合的反差。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如规章制度、年度总结、部门数据库、统计报告)大都零散存在于图书馆各部门或各工作人员的头脑中,查询与使用很不方便。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一些重复、零散的信息,如编写年度部门总结,统计各科室的相关数据。而这种非结构化的信息过去是以表格、文档等纸质媒介分散存在的,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宝贵的工作时间才能找到诸如同事、部门联系方式、部门服务信息等内容,寻找与利用资源的时间严重失调,很多时间没有直接运用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上,造成图书馆成本的浪费。

另外,图书馆的各项规模越来越大,员工越来越多,很多事情都已经做过,每个人都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技能,当来了相似的工作任务却还要重新开始,不知如何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施内容管理就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实现内容增值的需要。

目前,协同网络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它包括图书馆内务部门之间,或图书馆与高校各职能部门如各学院、处、室,或是图书馆与外部企业,包括供应商、服务商、读者之间的业务往来。内容管理可以很好地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及信息的增值利用,对于外部来讲,可以形成真正的协同网络的组成部分。有效内容管理是实现良好的整合关系管理的重要保证。

4 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战略创新

图书馆馆员必须根据图书馆具体的管理活动和个人自的条件,培养和发展个人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而单位也应该为馆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馆员个人能力的培养途径有很多,多数图书馆注重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培训,使馆员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些能力的形成,短期的培训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通过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实践、不断学习,逐渐得到提高。

4.1 图书馆馆员能力自身培养提高的途径及条件

4.1.1 图书馆馆员能力自身培养提高的途径

(1)建立网络。馆员通过与周围的同事、同行、教师、学生等建立关系,形成个人交往网络,在讨论、交换、分享彼此信息的过程中,增长见识,丰富知识,提高个人管理能力。

(2)解决难题。馆员通过设法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来挖掘个人潜力,培养洞察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管理技能。

(3)承担责任。图书管理工作具有面对面接触的特点,意味着馆员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促使馆员积极学习,接受挑战。

4.1.2 图书馆馆员能力自身培养提高的条件

大多数专业图书管理人员都希望把自己的技能与图书管理工作未来的需求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图书馆领导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馆员目前已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缺乏哪些方面的能力,应发展哪些方面的能力,正确引导馆员能力的发展。

(1)内部沟通。馆员个人能力有些是通过非正式途径获得的,那么,在图书馆里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的沟通环境。保持畅通的内部沟通,对于发挥馆员的创造性十分重要。

(2)授权管理。图书馆领导应授予馆员必要的管理工作决策权,使每位馆员成为面对面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授权措施可以提高馆员工作积极性,锻炼其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

(3)工作设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图、工作岗位说明书、工作任务表、工作细则等都是为了达到严格、统一的工作标准,以利于图书的经营和管理。但馆员可能会对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工作环境工作程序产生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丰富馆员的工作内容,使他们的工作更有挑战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

(4)建立信任感。作为图书馆的领导,应努力了解馆员的优点和不足,了解他们的兴趣、价值和信仰,在他们中培养建立信任感,帮助他们制定较高的标准并为其达到这些标准给予支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对馆员的指导,帮助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2 有组织、有计划的制定培训方案

培训是提高馆员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图书馆领导必须做好馆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以使他们灵活解决面临的问题,提高管理质量。

4.2.1 观念转变

大力宣传开展图书馆学、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危机感,让馆员在主观上认识到教育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主观上重视和自觉对开展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4.2.2 制度保证

采取强制性的制度制约,对馆员教育做出具体规定,为教育的开展提供立法保证。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图书馆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对馆员教育的目的、内容、课程及师资、组织管理、激励做出具体规定。有了规章制约,还需健全执行机构,以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4.2.3 考核评估

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可以用事实说明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培训考核评估体系,是馆员培训激励机制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完善培训和激励机制,保证培训的质量,实现教育的科学管理,促进发展。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提高馆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4.2.4 激励机制

建立图书馆馆员培养的激励机制,其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培训一般无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时间和经费也难以保证,而学习是主观努力占主导地位的过程,这样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图书馆馆员的培养目标靠人去实现,成绩有赖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馆员的学习动机和主观努力,不能完全由行政管理控制。但动机是由需求产生的,在教育管理中,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馆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通过对馆员不同需要的激励和满足,激发其学习动机、欲望和觉悟,从而可达到教育的有效管理,实现教育的各项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夕琳.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6.

[2] 梁欣.高校图书馆实施内容管理探讨[J].情报探索.2008,5.

[3] 陈贵龙.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刍议[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4] 田向华,杨立新.浅谈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5.

[5] 李小军.和谐理论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 李洁.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完善人性化服务[J].中国科技信息.2008,14.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科学管理探讨 篇7

图书馆收藏了众多种类繁多的书籍资料, 为广大社会群众参考资料、查阅文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书馆是人类获取知识来源的重要场所。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 图书馆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 尤其是在高校中, 因为课程不多, 本质是为自学为主的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重要同时又便利的学习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 图书馆的构建和类型也在不断的增多。阅览室作为高校图书馆中不能忽略的一线部门, 阅览室的借阅管理模式和制度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最初传统的只能由少数规定人员在指定的时间里方可到室内查阅的模式, 发展到现在面向全体师生均可到室内查阅的开放模式, 这也决定了我校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以我校图书馆为例探究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现代化服务管理模式。

1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校园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首要场所, 学校内的各基础设施都会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图书馆更是极大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随着各所高校的扩招, 步入高校继续深造的学子越来越多。而图书馆更是成为了每一所高校必须的标志性建筑和场所。高校图书馆阅览室, 为师生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解答疑难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手段[1]。

2 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现代化的服务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也再不断加快。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院校在教学设备上也在不断更新, 尤为突出的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览室, 如今, 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已经不再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传统的阅览室管理模式也与阅览室内的现代化设备严重脱节。只有及时改变阅览室的管理模式, 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才能使阅览室里的文献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才能让现代化的阅览室设备得到有效的利用。我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也从最初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向现代化的趋势和方向转变。从最初的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全开放式管理, 师生不仅可以带自己的书和包进入阅览室, 还推出了节假日无休息的给师生提供各种类型的图书阅览和资料查询的服务。我校的阅览室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从基础管理工作模式的更新做起, 优化管理模式, 推进规范化的阅览室管理等, 只有制定符合本校的阅览室管理模式, 才能更好的为我校的师生服务, 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我校的图书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2.1 转变阅览室传统的服务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 经济的增长, 现代化的技术管理模式给传统的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式阅览室的服务管理已经不再适应读者的需要, 传统模式即将被淘汰。2004年我校南校区图书馆搬入新馆, 拓宽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管理, 向全开放借阅模式转变;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电脑检索图书目录很方便的查找到所需图书, 进入图书馆阅览室阅读, 电子索引方式查阅文献资料;形成了“查、阅、咨”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2]。我校的阅览室管理以更好的服务师生为最终目的, 从基础的管理工作和基础的服务工作开始进行改革, 不断优化我校阅览室的环境, 为了使各项服务更加贴近读者, 我馆遵循图书分类排架规则, 按《中图法》实行严密规范排架, 对书库架位进行标识, 在藏书类别和通道进行了明显标识, 让读者非常快捷、定位的找到所需图书, 给读者入库查找图书和资料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读者的阅览效率和图书的利用效率。

2.2 促进“窗口式”服务管理

阅览室本身就是图书馆的一大窗口, 促进“窗口式”服务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校东校区馆内利用先进的技术安装大屏幕触屏式多媒体设备, 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显示部分馆内的文献资料, 让师生意识到图书馆内丰厚的资源;另一方面, 借助多媒体演示文献的索引步骤、宣传馆内一体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室内的布局更换一新, 环境宽敞舒适, 借阅者能够自由阅览、可以随时索引咨询;除此之外, 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还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借阅形式。

2.3 馆内制定了新的服务宗旨

图书馆应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之中, 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要以服务读者为第一要点, 维护阅览室的秩序, 对书籍架码进行分门别类, 将阅读率高的书籍文献设立专架, 减少读者寻找书籍的时间, 方便读者快速阅读;对于前来咨询的读者进行耐心解读, 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求知欲。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校园网, 开展网上新书推荐、新书导读工作。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 增加相关方面的藏书。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借阅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书籍的阅读率, 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资源来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率, 不致形成资源浪费, 充分发辉了文献的“由藏转用”的功能。

2.4 制定与新型管理模式相配套的规章制度

随着高校的学生越来越多, 前往图书馆的也越来越多, 有限的阅览室面积阻碍了读者的借阅率。同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越来越便利的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 网上查阅资料也越来越方便, 许多学生查阅资料和文献都是通过电脑和网络, 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为了让学校图书馆内阅览室里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和最有效的利用, 一方面,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最新的资料文献, 以方便学生查阅, 另一方面是改善阅览室的阅读环境, 新型舒适的阅览室自然会吸引读者的加入;最后是实现图书馆阅览室与校园网络之间的连接, 这也是资源共享的方式之一, 使学生不用去阅览室就可以查阅资料, 有利于阅览室资料的最大化利用, 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

3 结论

阅览室虽小, 但却蕴藏了丰富的文献知识和资料, 作为图书馆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 阅览室的管理模式是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集中体现, 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形象, 同时也是一个学校形象的体现和学校作风和精神的最直接体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规范的操作程序, 舒适的阅读环境才能使图书馆和阅览室得到充分利用, 才能不浪费馆内丰富、充足的文献资料等书籍资源, 图书馆才不至于成为表面虚有的形象工程, 而是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学军.高校图书馆阅览室服务工作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2, 9.

[2]李红.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的功能探讨[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 (下册) [J], 2008, 3.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初探 篇8

1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理念及实质

1.1 高校图书馆究其用途

高校图书馆究其用途来讲主要在于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这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终归宿, 人的工作就应该充分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 充分尊重人的个性, 所以, 想要使图书馆对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 首先要对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 久而久之, 人本理念才能深深根植于馆员的心理世界。具体来说, 高校图书馆应倡导“图书馆员第一”的人本管理理念。它突出强调的是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即一切活动应当以人为中心开展。在高校图书馆, 这里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图书馆员”, 二是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读者只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是图书馆管理的目的, 不应该成为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况且, 在图书馆人、财、物管理三要素中, 如果没有“人”即图书馆员的高效运作, 财物所发挥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图书馆现代化重要的标志, 就是其服务能力。不管何种层次的服务, 其质量的好坏, 效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 即图书馆员。因而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图书馆员的管理, 故高校图书馆应倡导“图书馆员第一”的人本管理理念。

1.2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质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就是以馆员为核心, 在坚持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采取的富有人情味的方式, 其实质是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并, 善于团结组织人才, 注重对馆员进行情感管理, 疏导馆员的不良情绪,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 创造性, 从而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管理目标。

2 当前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人才是基础。近几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兴建了几万平方米的新馆, 按理说, 需要及时引进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图书馆人员老化、基本不引进专业人才, 另外, 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图书馆近乎称为学校职工家属的“安置所”之一, 无视馆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与更新的重要性, 忽视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导致馆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

由于过去高校人事制度的缺陷及高校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 仅重视经费的投入和馆内设备的添置, 不能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并没有高度重视馆员的知识更新, 从而加强业务培训, 不仅损害了馆员利益, 而且降低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对馆员岗位职责不分, 奖惩不力。由于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上不注重知识型、专业型人才, 在馆员的工作分工上没有充分考虑馆员个性特长的发挥, 不能根据相应的条件进行岗位配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三是对馆员的考核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在馆员报酬上难以合理区别, 在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的评判标准中忽视了业务创新、工作态度等评价指标, 造成馆员积极性不高, 后劲不足。

3 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举措

3.1 提升管理者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

对于人本管理的内涵, 也许大多数领导人都有所了解, 甚至耳熟能详, 但如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得以运用和落实, 关键在于对人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意义, 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具体落实, 具备高瞻远瞩的前瞻性, 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 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升图书馆人精神, 提高服务质量, 切实为校园师生乐于奉献。

3.2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人本管理, 必须强调团队意识,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贯彻尊重、理解、团结、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 使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领导者之间互相理解, 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 增进上下级之间的团结。作为馆长还应多与馆员交流沟通, 改变只靠政令下达的管理方式, 领导与馆员应双向和多向沟通。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还应考虑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地位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学校对图书馆员的重视度远不及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的现实, 加强主人翁和责任意识的教育。馆领导如果能给馆员送个温暖, 积极、热心为馆内职工说话办事, 排忧解难, 妥善解决好馆员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会使全体馆员感受到馆领导的重视, 能替大家说话, 体贴关爱, 会使全馆人员体会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亲切、温暖, 从而发自内心地、自觉地要去遵守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履行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励机制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 它在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图书馆由三要素组成:馆舍、文献资源、人员。其中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研究表明, 人是有极大潜力的, 但能否充分挖掘出来则取决于激励是否有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发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 职工的能力可发挥20%~30%, 而受到充分的激励后, 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研究表明, 激励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 它能够有效激发馆员的内在潜能, 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 它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 通过建立激励模式、健全激励机制, 可以稳定现有馆员队伍, 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向本馆流动。第三, 它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 它的运用能够创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 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良性竞争的环境中, 馆员会感到环境的压力, 并将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第四, 它有利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激励可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取向, 提高馆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馆员更好地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4 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充分揭示了坚持以为人本, 释放人力资源,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因此, 我们必须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高度, 全面, 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求真务实地推进“人本”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它既是价值命题、战略思考和伦理法则, 也是对馆员个人价值辩证统一认识的深化。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 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科学地开发管理,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 使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 有效技能也能最大地发挥。所以, 图书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积极地为员工争取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帮助员工规划人生道路, 发挥他们的才干, 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 在图书馆实行轮岗制度, 这样不仅领导能发现人才, 也使工作人员对自己适合干哪一种工作心中有数, 做到人尽其才, 工作人员之间也能促进了解。

3.5 建立完善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推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馆内要重视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让图书馆员有参与管理的机会。馆领导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随时向员工通报馆内的重要情况, 以确保馆员议政、参政的权力, 并欢迎馆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 自觉地接受馆员的民主监督。正确引导全体馆员参与图书事业的管理, 深信这些馆员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采纳, 在民主氛围中, 促使馆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 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6 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 通过文化的培育, 潜移默化地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高校图书馆核心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灵魂。首先, 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服务文化属于非制度层面的内容, 它主要是通过精神与价值观的引导来规范馆员的工作行为。让读者满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核心, 只有当每一个馆员都树立这一信念, 所有馆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时, 图书馆必然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 图书馆服务具有人性化特征。文化创造出来是为人服务的, 文化也是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是以读者为出发点, 它服务目标都凝聚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上。因此, 它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温馨的, 充满人情味的, 同时, 也是最具人性化的。再次, 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教育功能。馆员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主体, 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当全体馆员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学识修养、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真诚为读者服务时, 高校图书馆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服务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迟伟凡.论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图书馆学刊, 2005 (9) :32~34.

[2]刘樱.“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J].图书馆, 2007 (6) :70~71.

[3]赵云亭.试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内涵[J].图书馆, 2004 (3) :24~29.

[4]欧兆虎.谈图书馆制度建设的人本理念[J].图书馆, 2006 (1) :69~70.

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 篇9

在我国, 关于图书馆管理的含义, 黄宗忠在《图书馆管理学》中是这样阐释:“图书馆管理是根据图书馆满足社会读者需求的目的, 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行动, 最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提高图书馆的效率, 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目标, 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动态过程”。而高校图书馆管理就是对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管理, 它既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 也不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管理, 也不能归结为科学管理, 它是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力、物质资源, 通过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 来有效地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的活动。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行的是由学校统筹管理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管理缺乏独立性。由于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缺乏明确的认识, 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只能依附于学校, 大大降低了高校图书馆与外界的沟通能力, 丧失了社会服务功能。同样, 由于学校的不重视,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受到了局限。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也远低于其他教学科研人员, 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实施方式

1、馆长负责制管理

馆长负责制就是明确馆长在行政领导和业务管理方面的职权和责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图书馆馆长承担着领导全馆的重任, 为此就要求图书馆馆长应具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馆长负责制与传统的以领导意志为核心的家长式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馆长负责制与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是相行不悖的。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在馆长对图书馆工作承担领导责任的同时, 也要充分尊重馆员权力, 推行民主管理, 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来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2、职业资格认证制管理

目前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 同时又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并不多,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必然会影响工作服务的效果。多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并非图书馆专业科班出身, 即使他们工作经验丰富, 但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对于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又具有图书情报知识, 并有一定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需求, 难以开展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翻译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基于以上现状, 我国应切实实施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从根本上强化图书馆专业队伍, 以保证高效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激励机制管理

激励机制是指从满足个人需求出发, 促使人们按照有利于集体目标实现的方向采取行动, 以实现集体目标而采用的方法。高校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工作绩效与工作薪酬相匹配, 有利于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开发馆员的工作潜能, 创造一个良好、高效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知人善用, 人尽其才

人才资源是现代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工作各个环节之间能否协调进行, 图书馆使用能否取得长足进展, 归根到底取决于图书馆管理者对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人才是现代图书馆的生力军, 对图书馆事业的兴衰关系重大。因此, 了解知人善用是图书馆管理者的头等大事。管理者应切实了解馆员的业务特长等情况, 确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其自身才能, 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的馆员薪酬政策是图书馆管理激励制度的重要元素。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能大大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绩效考核, 使馆员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及时修正自身的行为及发展方向, 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业绩。

(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 鼓励馆员做好工作。物质激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是激励的主要模式, 也是目前图书馆激励机制管理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单纯的物质激励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可能会使馆员产生拜金主义。对于具有专业知识的馆员来说, 除了物质需求之外, 还需要获得比物质更重要的价值观、自尊、社交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 从人性的角度讲,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单纯的物质激励会逐渐加深对物质追求的欲望。长此以往, 不仅几乎会增加单位的激励成本, 也会使物质激励的效果越来越微弱。因此,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基础, 精神激励是根本, 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4、读者参与管理

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读者不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更是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直接影响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图书馆应在确保基本需求稳定有序的基础上, 科学规范地引导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采购, 尊重读者的意见, 扩大读者的参与范围, 增强读者参与的热情, 提升图书馆感召力和影响力。保障读者服务范围广泛性, 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 只有把握读者、尊重读者、与读者互动、取信于读者才能赢得读者。

5、学生馆员参与管理

目前, 国内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基本上是由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学生馆员三部分组成。所谓学生馆员, 就是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大学生。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是一项作用明显且意义深远的工作。不仅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而且深化并丰富了读者服务工作。同时,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工作能力。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馆员, 他们既能收集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又能将图书馆管理决策及服务功能反馈给学生读, 从而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

三、小结

高校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整体性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 高校图书馆数量与日俱增, 规模也不断扩大。在现代化的今天, 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和数字资源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图书馆对数量庞大且内容复杂的文献资源能够进行准确挑选和科学加工, 以便用户有效的利用。因此,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对有效完成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

摘要:高效图书馆管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 是高效图书馆工作整体性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与用户的联系愈加频繁。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实施方式及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慰慈, 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8.

[2]潘德利.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谈[J].图书与情报, 2002 (4) .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探索 篇10

一、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要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 就必须以人为本开展工作,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就是为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以人作为管理的主体, 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管理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努力为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 以追求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强调对图书馆财、物的管理, 特别是对藏书的管理, 这种管理理念在私家藏书楼、皇室藏书阁的管理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严重阻碍了读者对藏书的利用, 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是由藏书、读者、馆员、馆舍及其他设施组成的有机体。再漂亮的馆舍, 再先进的设备, 如果没有馆员的工作, 就只能是摆设而已;没有读者, 图书馆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所以, 人是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最活跃、最积极、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将人本管理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领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1. 树立“读者第一”的理念,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读者需求。

“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宗旨。“读者第一”除了意味着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好之外, 还意味着读者应该是图书馆和谐文化的受益者和建设者。我馆针对读者提出了“知图书馆、用图书馆、帮图书馆、爱图书馆”的心理期望,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关工作。

图书馆不只是图书馆人的图书馆, 更是广大读者的图书馆, 图书馆就是为他们而存在, 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而存在的。图书馆人的价值是在读者使用图书馆中体现的, 是在为读者服务中实现的。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帮助, 使他们对图书馆资源最有效利用, 是我们图书馆员的最大幸福。

广大读者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又是图书馆工作的监督者、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图书馆事业的支持者、图书馆发展的见证人。

图书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是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 图书馆的资源是有生命的, 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有待师生去发掘、去利用。大力宣传推广图书馆, 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热爱图书馆、共建图书馆, 从中获得最大效益。

2.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百业兴旺, 人才为本”, 图书馆事业要发展, 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推动, 没有高水平的图书馆员,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读者服务, 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教学水准和大学文化建设。馆员既是图书馆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是图书馆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 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创建和谐的图书馆, 对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它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对外形象。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员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在图书馆工作中对读者服务的所有承诺, 都是通过馆员的工作来实现的。未来高校图书馆竞争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 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图书馆馆员总体素质的竞争。图书馆员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 不能仅仅从事借借还还、形式单一、被动的服务工作, 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信息管理技能和丰富的网络知识, 要有对事业的执著精神, 要担当信息管理者、信息专家、信息导航员等角色。我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 倡导馆员要有“爱心、专心、良心、信心、舒心”, 提倡“心态好就有幸福”。

图书馆员对人要充满爱心。爱心是对人的情感, 待人的态度。对待同事, 对待身边的人, 对待读者, 有爱心, 有大爱之心, 博爱之心, 大爱无疆, 大爱无痕。在图书馆来讲, 同事间的帮助, 部门间的协助, 对读者的服务, 就是对他们好, 不图回报。大家其乐融融, 互相关爱, 只有这样我们的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就会更好, 同事之间的关系就会更牢, 这就是一幅和谐美好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生动画面。

图书馆员做事要专心。做事 (精神) , 认真、主动、创新。专业人做专业事, 专注于自己的岗位,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价值, 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图书馆员工作要有良心和责任感:对己 (责任) 要负责、规矩、平衡。有了责任心, 工作上就会有主动性, 才无愧于工资、无愧于领导的良苦用心, 无愧于学校经费的投入。良心能使一个人安心、安逸, 使自己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基础。有了好的导向, 有责任心, 有社会责任感, 有使命感, 凭良心做事, 凭良心做人。这个要求是对人性的最基本要求。

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有信心。发展 (动力) :目标、追求、行动。对图书馆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图书馆尽量为大家创造条件从学校争取资源, 馆内创造条件, 促进馆员发展。只要是对图书馆和个人发展有利的, 领导都会给予支持。

图书馆要让馆员舒心。馆员的人生质量应该处于平和、满足、幸福的状态。舒心是这种心态, 这样一种状态也是馆员“爱心、专心, 良心, 信心”的结果, 大家舒心也意味着我们的图书馆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就能舒心地工作、舒心地生活。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图书馆期刊工作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需要, 而又不危害后代人需要的内涵集约式发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图书馆在满足当代人信息需要的同时, 也不损害后代人信息的需求。也就是说, 图书馆期刊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体现持续、整体、平等发展思想的内容。因此, 我校图书馆期刊建设要有全局观念, 既要考虑短期目标, 又要制定长远规划;既要追求系统、持久、全面的发展, 实现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又要具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比如建立期刊资源共享体系, 可通过联合采购、分工收集、分担保存、合作编目、文献传递、互惠借阅等来实现资源共享。把各馆的馆藏建设乃至全球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纳入到我们的资源建设中,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全员践行“科学发展”

和谐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我们对图书馆工作以及馆员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四方面的目标。

“科”代表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 图书馆的建设要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 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大局, 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 如进一步完善馆风评估制度, 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学校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图书馆运用专业技能和专业背景, 可以详尽地占有某一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 为凝练学科方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图书馆根据科研人员的需要, 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 为汇聚学科队伍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围绕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 为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而为构筑学科基地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

“学”代表要高度重视馆员的学习和发展, 提高馆员素质。重视馆员的学习, 提高馆员素质, 促进馆员自身发展。设置科研基金项目, 鼓励馆员进行科学研究, 奖励科研成果。作为信息工作者, 馆员要了解学术, 服务学术, 树立学习风气, 形成研究氛围。高校图书馆应设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馆员进修、学习制度, 支持和鼓励馆员接受新知识和继续教育及钻研精神, 形成一个全馆积极学习、互帮互学、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如组织学术讨论会、知识竞赛、读书会等, 使图书馆在个人学习、部门学习和组织学习三个层面上, 都能安心学习、乐于学习, 培育竞争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营造一个唯有注重学习的图书馆团队, 培养馆员系统思考的团队精神和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 更好地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

“发”表示图书馆要充分发掘文献价值, 促进读者有效利用资源。图书馆要充分发现、发掘文献资源价值, 使文献价值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让文献躺在图书馆或储存在服务器里面。要使文献变活, 文献也是生命、是宝贝, 不要被浪费, 要让它发挥作用。各部门通力合作,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展”表示每一个馆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展示图书馆美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风采, 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展示高素质, 以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工作热情做好每项工作。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直接与读者见面, 他们的人格、形象、作用、语言、仪表、行为对读者是一种无形有力的影响。因此, 现代高校图书馆员应注重礼仪规范, 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以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感染读者, 服务育人。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它要求各部门之间敦睦和谐, 通力合作, 共同发展, 不各自为政, 不互相抵触。就图书馆来说, 虽然各个部室之间有明确分工, 但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有各个部室之间密切配合, 协调发展, 图书馆整个的业务链才不会断, 图书馆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和效益。各个部室之间的协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谐问题。每个人之间都和谐了, 各个部室之间自然也就和谐有序。这就要求馆员在发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同时, 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达到人人都能具备积极豁达、和衷共济的良好人格。同时, 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修身养性,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增加容人之量;通过对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加强与人相处的能力。老同志提携帮助年轻人, 年轻人尊敬帮助老同志, 互帮互助, 团结一致, 力争做到全馆上下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使图书馆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 高校图书馆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 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与科研, 以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 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 从而开拓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群策.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安徽大学学报, 2005, (3) .

[2]石洪发, 冷继军.高等学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与实践.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3]张敬.谈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4]刘伟兰.湖南省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1) .

透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篇11

摘 要: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这种高速发展的环境,是所有高校图书馆管理层必须关心的问题,在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方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79-02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各高校规模扩大的速度也非常快。图书馆,这个作为象牙塔里的知识支柱,也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必须具备时代性特征。当前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管理模式,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读者需要,才能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从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真正价值。虽然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各种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图书馆管理专业出生的人员短缺,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当前这个知识和科技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一个不可缺少的实力,此实力主要体现就是专业性强,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当前不仅需要管理员掌握专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如信息技术,网络,数据库,数据检索等等,还必须有强烈的现代化意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罕见有这样的人才,甚至很多人缺乏基本的图书馆管理素质。

其次,目前很多高校,把图书馆作为引进人才配偶工作安排地点,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附属性,学校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个人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发展空间小,发展机会太少。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学习和进修方面的机会和条件远远低于教学单位人员,打击上进心非常强的那一部分人员,并且使得专业性人员更加不愿意从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必然会造成图书馆管理人才的流逝,使得高校图书馆人员整体素质得不到保证,这些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将会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障碍,最终必然会影响高校本身的发展。

再次,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有待改善,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有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络信息的使用,推动着图书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高度的信息化,使得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目前很多人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终究会给图书馆管理带来彻底的解放,使得很多人原来重视技术管理,而轻视了人文管理,他们认为一切问题,只要有计算机就迎刃而解了。以至于现在图书馆出现了一些读者不太愿意看到的现象,图书馆书很多,系统很先进,但是有些书本却不是完全开放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计算机非常灵活,却对读者并不热情。虽然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更新得非常快,但是图书馆文献的利用频率却并没有提升。

最后,高校图书馆普遍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所谓激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工作的进程和效率,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类似于奖励又不同于奖励,奖励侧重物质方面,而激励侧重精神)。通过激励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单位效益,通过制度培训发挥自身价格值,与单位共同成长。目前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出现“大锅饭”的现象,在干好干坏都一样的状态下,很难提高馆员的积极性,缺乏为图书馆发展奋斗终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很难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二、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都是作为一个非营利附属部门,图书馆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学校的一些行政管理方式,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很难到达自我高度的认可,造成管理人员效率低下,积极性不够,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要想使高校图书馆向前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改革创新。

首先,必须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任何管理工作要想创新,前提就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这个高速新化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不创新,就很难发展前进。现代图书馆必须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图书馆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其主要就是为读者服务,没有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当前,高校图书馆要想应对不断激烈的竞争,就必须主动以教师、学生为中心,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生存,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发展。那么什么才是高质量的服务呢?这个应该由读者来评判。只有读者认为满意的服务才是高质量的服务,如果读者不满意,无论其是否达到什么评价标准,都不能视为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应该把高校教师、学生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视为图书馆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评价标准。只有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教师、学生的要求趋同时,才能是越来越满意的服务,才能被称之为高质量的服务。因为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决定他们是否更加乐意学习,更加乐意走进图书馆。良好的图书馆服务才能提高高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把自己的服务质量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坚持以学生,以教师为中心,时刻分析他们的真实需要,只有以此理念来展开全馆工作,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全面创新和发展。

其次,建立比较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在现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调动被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非常的重要,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许多激励机制,这个值得我们大多数高校学习,因为只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潜能。应该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激励。当然目前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很多图书馆馆员文化参差不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情况,实行多样化激励机制。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文献管理,还要求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调动图书馆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实行定期考核制度,专业水平优秀的可以评职称,还可以进修学习或者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再次,注意组织专业的图书馆管理员队伍,当代这个知识和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素质人才才是一个团体长期发展坚实的后盾。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要想在激励竞争的环境下保持领先的地位,就必须把人才视为核心。当前高校图书馆需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对于已经存在的管理人员,注重提高其本身的水平,如根据图书馆的岗位需要,把图书馆管理人员送出去进修,以更新现有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文化结构,提升其管理水平,对于以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引进,要注意其专业知识出生,更多地引进图书馆相关专业的人才,并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

最后,开展不同形式的对外交流活动,利用现有的资源,借助外在社会力量,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创新图书馆管理方法。当今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国家需要改革开放,国家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肯定是不会进步的,也就是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同样,我们的高校图书馆事业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封闭,自己在那里想法子,我们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树立敢于挑战的理念,走出去,到外界接受更加激烈的挑战,敢于挑战,才能在各方挑战中,吸收别人的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加速的发展。

目前,受经济现代化的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也正处于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型期,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使得我们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更多问题、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创新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实现更高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只有实行不断地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读者满意了,高校图书馆才能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小平.浅析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3):59-61.

[2]马江宝,赵萍.关于现代图书馆管理的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5)

[3]卢子博.中国跨世纪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8,(3).

[4]岳凌云.图书馆管理模式新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1,(4).

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我见 篇12

一、什么是管理

大学图书馆的管理通过层层负责人和全馆馆员、职工更进一步落实为全校师生员工、为教学科研服务, 使大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的心脏。图书馆管理有何重要性?成功的CEO们无不肯定这一点:要想企业得到战略发展, 管理是第一位。同样, 历史证明, 如果一个图书馆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 即使它的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和物力资源相对短缺, 但是由于这些资源被充分地利用和开发, 图书馆的服务也可以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与之相反, 若图书馆的管理落后, 不到位, 那么即使拥有再好的人力物力资源, 其资源优势也必将丧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不在是一味的追求藏书量的多少, 而是讲究服务质量, 服务满意度是多少, 文献的利用率是多少。“而我们的工作重点, 要从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的传统服务型向知识服务型方面转变, 逐步放弃传统的买书建库, 被动等读者上门服务的封闭型馆藏。”

二、图书馆员

图书馆领导要加强对馆员各方面技能培训, 使馆员的素质、形象、专业水平得到提高;馆员们每天都进行着借借还还的工作, 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领导应让馆员们参与一些活动, 注入“新的血液”。例如实行“流动标兵”, 势必会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应由馆长制定“流动标兵”的评选规则和要求, 然后对馆员一个月以来的表现进行评价。给读者们权利, 由读者们投票, 读者成为馆员的监督人, 馆员为读者服务, 读者监督馆员, 保护双方的利益, 将馆员本位的情形转变成读者本位, 这样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使图书馆学习氛围更温馨, 更和谐。让他们来选择工作态度好、服务到位的馆员, 限制当月投票有效, 评定结果。对于当选者给予一定得物质奖励。也作为年终评优秀的条件。这样, 馆员和馆员之间成为竞争伙伴, 于是便有了压力, 进而产生动力, 使本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有馆长应对馆员实施人文关怀, “发挥馆员的最大潜力, 做好馆员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关心馆员的日常生活, 有困难帮忙解决”。甚至一句表扬的话语会温暖馆员的心窝。有谁又不喜欢得到好听的话语呢?让他们深刻体会组织和集体的温暖。这样更好地激发了馆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馆员更加自信, 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本职工作, 更好为读者服务, 使具有仪表和风度美的馆员能在读者心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 得到读者的好感、信任, 使读者乐于接受美的熏陶。但馆员必须铭记:“微笑服务始终是图书馆馆员服务的主题, 也是图书馆和谐的根基。”

三、满足读者的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它深入到每一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 也正面临着以科学发展观深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树立“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着读者, 以读者为中心。馆员们毫无疑问便成了这一发展战略的践行者, 而读者是这一践行的对象, 图书馆的价值要在这里得以实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文献借阅中, 馆员要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 这就要体现在语言、行动上。俗话说:“好语暖三冬”。对待读者语言要温和, 态度要诚恳。以最快的速度, 最大的能力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为读者找书, 为书找读者, 想尽方法主动服务。

馆员需要包容读者。服务性的工作, 每天会碰到形形色色的读者, 有彬彬有礼的, 也有粗鲁无礼的。有的读者喜欢在好的语言或试题进行“圈叉、划线”, 甚至有的把一些试题当作自己的一样, 把它做完在还回来。为了保证文献的长期使用, 这样是不允许的, 图书馆对这种行为必须进行处罚。有的读者会出言不逊, 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员更重要的是学会包容, 让读者明白图书馆这样处理的原因, 而不是去征服。通过与读者的互动, 笔者了解到: (1) 读者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其中既包括高职高专生和五年一贯制生) ; (2) 读者获得信息呈多样性; (3) 学校有必要开设读者培训课 (对每一年的新生开设读者培训课作为第一堂课) ; (4) 新书通报:图书馆有新书上架应写在公告栏里, 或放在电脑检索机公告栏里, 这样能方便读者。为了更进一步满足读者要求, 让读者表达心声, 可以在图书馆挂一个意见箱, 让读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这样的话图书馆管理更能体现人性化, 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

上一篇:把握跳槽最佳时机下一篇:校园网络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