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2024-08-22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通用10篇)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1

图书采访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基础业务工作, 为馆内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它直接影响着藏书数量的多少, 藏书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质量的水准, 影响到读者需求的满足程度, 最终影响到图书馆的发展水平。

1 新形势下图书馆图书采购面临的问题

1.1 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 加上高校评估的硬指标要求, 高校对图书馆的年投入经费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因此, 要达到经费效益最大化并做到尽可能地节约经费, 必须考虑经费使用效益。

1.2 文化出版事业混乱问题

由于对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缺乏宏观控制, 书刊出版物过多、过杂、过滥、形成书刊市场混乱。同类性质的书刊多。如:一些经典名著、爱情小说和武侠小说过盛, 内容重复多, 给馆藏造成严重的重复和浪费。

1.3 书商信誉、服务质量问题

很多书商都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服务质量。书商的主要问题有:提供的图书信息不完整、到书速度慢、订准率差、与图书馆沟通不够等。另外好的书商应提供文献加工服务, 书商应保证提供文献基本数据、初步加工、编目数据等前期服务。

1.4 读者需求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巨变, 读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及复杂化的特点。采编人员如不直接接触学生, 不了解学生实际的借、阅情况, 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图书的满意程度。

2 图书采购质量控制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2.1 合理使用经费

2.1.1 采购要有针对性。

书刊采购只有针对性强, 才能实现利用率高。要达到针对性强, 一是采访人员包括馆长要了解市场信息, 掌握学科建设的特点、教学科研的需要。二是要有统筹的规划, 有明确具体的特色馆藏建设内容。在当今形势下, 任何馆也做不到文献的收全或收齐, 因此, 必须在确定馆藏特色原则下采购图书。

2.1.2 掌握好图书种数与复本数之间的关系。

在经费不变的情况下, 图书种数与图书复本数之间呈反比关系。在复本量上不要一刀切, 在保品种、压复本的原则下, 对借阅率高的图书可适当放宽, 对工具书、大部头、精装本保证一至两本即可。在当前书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要注意对那些专业性强、实用意义大、社会影响广、文化品值高, 对教学科研参考价值大的书刊资料要保证能购得来。

2.2 正确认知出版社、提高采购质量

目前全国有各类出版社近600家, 国际标准书号 (ISBN) 明确限定了每家出版社的出版种类, 出版社之间实力相差很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多家出版社出同名图书或内容雷同的图书, 比如:教材、教学参考书、中外名著等。另外还有出版社的许多图书超出本社出版范围。比如清华大学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没医学专业, 但也出版医学图书。这是市场经济推动的结果, 也是出版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赢得最佳经济效益, 找好选项和主题, 争热门学科, 抢应季图书, 再收中外名著, 特别是一些出版范围不明确的出版社几乎是任何门类的图书都可以出。图书馆采购人员必须精通业务、熟悉出版社实力和该出版社所擅长的学科, 熟悉馆藏。对同类同种图书, 内容重复交叉图书, 只要馆里有的最好不再购新版本。对于科研和学科建设所需图书要选择在这一领域的权威出版社的图书,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3 选择合适的书商

图书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为图书馆的图书采购提供了极大的选择余地。而图书市场的纷繁复杂, 也给图书馆如何选择书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好的书商的标准应该是:经营管理正规、规模大、图书种类齐全、采访数据准确、到书快、配书准、服务周到。图书采购招标被认为是目前选择图书供应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采用招标模式可使图书馆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 获得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同时也可以使图书馆的采访工作更规范、更适应市场需求。无疑招标选择供应商可以使图书馆的固定的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 获得一些更好的服务和较高的折扣。实行采购招标后, 中标的书商会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如为用户提供电子版的采访数据、电子版的编目数据, 为新书加盖馆藏章、帖防盗磁条、条形码和书标等。有的书商甚至做到为图书馆提供新书上架服务。通过这些方式大大加快了新书入库的速度。当然高折扣不是图书采购招标的唯一条件, 只能作为一个重要依据。采访人员要多作充分的调查研究, 深入调查投标方的综合实力、信誉及服务水平, 要选择那些信誉好、服务质量高、资金雄厚的书商合作, 这样才能把采访的质量控制在图书采访之前。

2.4 掌握读者阅读倾向, 做好读者需求调研

了解和掌握读者信息需求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才能使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服务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读者至上”到如今的“以人为本”, 都体现了图书馆人对读者服务的执着追求。作为构建图书馆服务基础——采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采访部门, 要使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满足各类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随时随地保持与读者交流渠道的畅通, 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开展读者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统图书馆中, 对读者的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问、读者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来实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读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及复杂化的特点, 传统方式的不足之处如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逐步显现出来。随之, 新的方法和途经应运而生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 成为了解读者需求的便捷有效通道。新的方法主要有:

(1) 网页方式

网站问卷调查, 将事先设计好的读者调查问卷以HTML、ASP、PHP等文件形式附加在图书馆或学校的网页上, 由浏览站点的读者在网页上填写调查问卷而完成调查;

利用网页收集读者推荐信息。高校图书馆网页上大多有专门的读者推荐模块, 读者根据提示进入设定页面, 按照文本框的要求写入推荐的详细信息以及本人的相关信息, 点击鼠标确认即可;

利用网页发布征订书目。

(2) E-mail方式。利用E-mail方式可开展的工作有:与重点个别读者交流、与重点读者群交流、依据抽样样本进行调查 (用邮件附件形式发送抽样调查表) , 让选书委员会成员和读者参与日常的选书工作 (一般用固定格式的文件作附件) 。为了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 采访部门可公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地址。有了联络方式, 读者可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 随时推荐自己了解的具体文献、评价文献采购质量、申报教学参考书等, 这些信息经采访人员整理后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 如查重、发订等, 同时把处理结果以E-mail的形式通知到读者,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德跃.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1]李德跃.中文图书采访工作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2]温万虎.图书采购招投标浅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2:33-34.[2]温万虎.图书采购招投标浅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2:33-34.

[3]王元忠.高校图书馆节约购书经费略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3:43-45.[3]王元忠.高校图书馆节约购书经费略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6, 3:43-45.

[4]曹俊文.网络调查:调查方式的革命[J].科技广场, 2003, 7:32-33.[4]曹俊文.网络调查:调查方式的革命[J].科技广场, 2003, 7:32-33.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2

1、学校的图书、教学参考书等均由学校统一采购管理。选购图书要严格遵守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的精神增添新书,武打、惊险小说要少购。购书前要熟悉藏书情况,避免重复购书。

2、教师需用的教学参考书,须提前向图书室报送计划,经学校审批,以便及时选购、借阅。外出教师在事先无购书计划,又未经校长批准的情况下。自作主张采购了图书,可视教学需要与否及藏书实际情况重要与否,考虑是否报销其购书费用。

3、图书室管理人员对购回的图书,要将发票连同图书一起验收入库,发票无验收人签字或盖章无效。

4、以科技新书目及上市新书目为主要依据预订新书。每期收到之后,要广泛征求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意见,确定预订书种类及数量交教务科长审批后。方可送走或寄出,要求每期都作详细笔录。

5、所购新书要及时盖章、分类、编号、上账,一切手续就绪方可向外借阅。

6、要定期盘点藏书,做到账物相符。图书摆放整齐,搞好室内卫生。

7、要严格按照图书借阅制度积极认真为师生员工服务。对违章者罚款,要开收据,保留存根为凭,年底向教务办公室结账一次。

8、做好图书管理的同时,记好教材各种账目。

梯门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图书室安全保卫制度

1.本室工作人员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全室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期进行检查。2.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保卫和精神文明教育,首先做好预防工作,使人人都知道消防器材的存放点、使用方法,控制电源的地点。非火警不得使用消防设备等。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进室。确因室内工作临时需要,须由专人保管和使用,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保持各通道和疏散口的畅通,严禁在过道上堆放任何物品。5.严禁在阅览室和书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不得乱拉乱接电器设备和电线,不准随意更换保险丝,要谨慎用电。

6.各库、室必须严格管好钥匙,保管钥匙的同志对所管门户负责,钥匙不得转借他人或私自配制。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开岗位,必须办好移交手续。

7.本室的所有仪器和设备,应指定专人保

管、使用和维护,并制定出必要的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档案,上述公物概不外借。

8.全室门、窗、水电等实行分区包干,发现门、窗、玻璃等破损,要及时报告;下班不关门窗、不关水电等,按分属追查责任。任何人有权、有责任制止有损本室安全的倾向和行为,并与之作斗争。

9.发生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逃生,要先指挥读者疏散,并组织抢救公有财产,保护事故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梯门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小学图书室管理员职责

一、图书管理员在教导处领导下,严格执行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图书管理员要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思想,,钻研业务,掌握图书管理业务的基本技能,制定和执行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工作。

三、做好师生的图书出借和阅读工作,经常研究师生的学习借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图书流通率,充分发挥图书在陶冶学生思想品德和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作用。

四、有计划,有原则地选购图书,订阅期刊,及时添购新书籍,书柜,,保证图书经费的合理使用。

五、按照图书编目的要求,对藏书分类编目,新买的书刊及时分编上架,投入流通,不无故积压。

六、经常宣传新书内容配合教研组,团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做好书刊鉴别工作,严禁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出借和阅览。

七、爱护图书财产,定期查库,帐物要清,经常保持图书馆,阅览室和资料整洁通风,做好防虫,防潮,防火,防盗等安全保护工作。

八、定期做好报纸,杂志的装订保管工作,及时修补损坏的书籍杂志。

九、对师生做好爱护图书和遵守阅览室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建立培养一支学生管理图书的服务队伍。

十、配合教研组搜集和积累必要的教学资料了,主动向教师推荐,提供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料。

梯门镇中心小学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全媒体出版 纸质图书采购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除了传统的纸质介质形态,还有手机、手持阅读器、互联网、数字电影、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平台,这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渠道的多样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采购质量,满足教师教学科研急需的学术图书以及学生学习必需的专业图书需求,成为高校图书馆中文纸质图书采购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当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困境

1.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出版概念的外延扩大了。出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纸质印刷型书刊,大量的多媒体出版物,比如缩微资料、音像视听资料、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源、网络学术资源、电视、电影甚至电子游戏等都已涵盖在出版的范畴里。

其二,出版已经不是学术交流的唯一渠道。国外兴起的开放式存取运动和机构存储成为网络环境下学术界传播学术信息的一种新的方式。学术出版物越来越多地以网络的方式出版和发行。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强调通过资源共享、文献传递快速获取他处的文献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在采购决策时就要处理好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配置关系。

其三,不断增长的纸质图书价格与有限的购书经费的矛盾。

2.内部因素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影响

(一)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不均。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目标转变为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根据用户的多元化信息需求,建构不同信息格式和信息类型的资源导航。教师主要需要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相关的最新、前沿的学术资料;学生需要的则是专业读物和课外读物。高校图书馆的最大读者群是广大青年学生,他们是电子阅读、手机阅读和手持阅读终端的主要用户,他们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的变化都会对中文纸质图书的购买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图书馆的经费不足。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来源主要是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院系补贴,还有小部分是通过捐赠的方式获得文献。下表列取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2009—2011年的纸质中文图书经费的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靠正常的购书经费是很难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态势好转,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会不断增加,大学图书馆采购文献资源的经费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图书馆的需求。

纸质图书采购经费不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的价格在迅速增长,并且,伴随着电子文献资源占大学图书馆整体经费的采购比例在不断上升,而中文纸质图书则在不断下降。如何协调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经费平衡;如何确认所需的信息资源中哪些该收藏纸质文献,哪些电子文献是付费购买的,哪些可以免费使用,哪些可以通过馆际协作获得,哪些可以依靠网上查寻索取。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购买纸质文献资源时,要优先考虑那些有权威性、质量高、适合学校重点学科发展的资源,在经费配置中优先保障,取得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较好的成本效益,以追求最佳化的信息资源获得性。

二、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对策

1.搭建图书荐购平台

高校图书的采购,一是要利用别人的平台收集信息。当下各出版社、专业网站、网上书店或各个学术论坛均是收集信息的平台。利用各种信息平台,能够比较及时、快捷地了解收集出版信息和书目信息,以满足学校各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二是推出网上荐购图书的平台,听取读者的意见,开展图书荐购业务。因此有了这个平台,采访人员可以和读者进行广泛的交流互动。通过网上图书荐购系统,图书馆将收集到的书目信息在荐购平台上公布,读者可以荐购认为合适购买的有价值的图书。通过读者信息反馈,采购人员能深入及时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经过分析处理后生成订单发送给出版社和图书供应商。这样有利于图书采购员做出科学的采购策略,提高图书采购员对多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图书的把握和订购精确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好的文献资源保障保证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有序地进行,提高了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术出版的繁荣。图书采购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质量、服务水平、读者的满意度。中文图书荐购平台的建立能真正实现全校用户参与选书,实现“民主选书,集中决策”的中文图书采购模式,真正实现“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荐购平台的建设增加了图书的可选性,加快了中文图书利用的时效性,有利于读者对图书信息的个性化选择。

三是在Web2.0网络技术支撑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平台可以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存储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做到图书的智能推送,或者相关的图书链接。这种推送,具有品种覆盖全、人工智能化、兼容性、满足读者个性化性需求,能做到书目信息推送的智能化、精准化等特性。

2.文献多种资源渠道的整合

全媒体出版下,面对海量的多类型、多介质、多格式、多传递渠道的信息资源,以及读者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需要在保障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资源建设成本。同一内容的文化产品,有纸质印刷型的、有视频的、有音频的,这些资源需要整合,而不是以单一的或分散的方式购买。全媒体出版的大环境下,出版商对同一文化产品同一时间多载体、多介质、多渠道地发布,也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采购模式。图书采购不只是针对单一的纸质图书,可以是直接和出版社联系,同时购买电子图书、视频的、音频的以及系列连续出版物的数据库,减少中间环节以及由于中间供应商的介入而被迫多付的大量额外费用。如著名出版商Springer建立的LINK系统,不但将自己出版的期刊及图书放上网,还连接了其他出版商的电子期刊。出版商或者内容供应商的这种渠道整合,使得中文图书馆在采购纸质书时,除了购买实体图书,还可以购买电子书等其他载体形式,获得电子出版物的使用权。

3.开展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做好图书资料的精准推送

全媒体出版下,图书出版信息与日俱增,图书采购人员做出图书采访决策前需要对读者需求、馆藏数据、书目数据、图书价值、学科经费分配等进行对比、评价、全面综合平衡,最后做出图书采购决策,做好精准推送。精准推送需做到:第一是做好书目信息平台和图书荐购系统的开发,吸引读者到图书馆参与选书工作;第二就是创新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利用学科馆员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了解用户对学科资源及读者服务的利用现状,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用户需求,这种嵌入式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推出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强调和用户无缝、动态、交互式地连接,从用户角度进行资料采集、加工;第三是图书采购员利用图书馆荐购平台,整合各种联系渠道,和读者交流互动,及时了解读者需求。

传统的图书产品流程是由作者、出版商、发行商、图书馆和读者,形成单向的信息流。全媒体出版环境下,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的发展促使各种媒体实现深度融合,文化产品传播速度快、覆盖空间广、开放性强,读者互动性和参与度高。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分工已不存在。特别是对学术交流来说,网络建立了一个发散式的、动态的、自由的学术交流环境,个人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布研究成果。因此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购买途径为:一是传统的集中招标辅以部分零购的模式;二是网上书店购买;三是和出版社直接洽谈采购业务;四是联盟采购、集团采购,对于一些大宗的、学术性较强的数字化产品,或者大型数据库,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和一些专业性中小图书馆结成联盟,采取联盟或集团化的采购方式,有的馆需要纸质印刷物,有的馆需要电子产品,各取所需,对图书馆而言,也可以获得较好的优惠折扣,降低采购成本,节约经费,提高了经费的使用率,对供应商来说,可以扩大市场的份额,实际上也增加了效益;五是图书馆可以直接和作者联系,在保证不侵犯版权的前提下,获取其纸质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减少购书费用。

做好纸质图书的采购,还有很多细节要做。比如,要注重读者的反馈,了解文献利用率,依据布拉德福定律,读者文献利用率在75%~85%是比较理想的馆藏体系。文献的闲置就是经费的浪费。要了解读者的心理,大量阅读媒体资讯,理解阅读动向等。当然,做好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采购工作,最核心的,是采购员本身对于纸质图书的热爱,对于知识与学术的崇尚,这是根本。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朱强. 我国高校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挑战与策略.

[2008-12].http:/www.lib.sjtu.edu.cn/adls/download/12-16/1216AM-C2.pdf.

[2]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2010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EB/OL].

[2012-01-02]. http://www.caigou.com.cn/News/Detail/87295.shtml.

[3]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9-07.

[4]Springer Link.[2004-03-04].http://link.springer.de/.

高校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的探索 篇4

关键词:图书,采购,招标

现今, 招投标制度在高校图书采购中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从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相继出台后, 高效的图书采购工作逐渐步入规范, 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1 现阶段图书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标、评标队伍的不专业, 对图书采购工作认识的不足

目前, 国家正在一些高校中试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从长远看, 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伴随着产生的就是招投标的专业化, 在社会上已经有不少第三方招投标代理公司存在, 在高校内部招投标管理已经开始成为专门的职能部门, 国家也将从2008年开始施行招投标师执业考试。这些对规范招投标工作来说是一件好事, 但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熟悉掌握所有知识, 同时图书采购又由于次数少 (高校往往每年只有2-3次) , 受重视程度不够, 很容易造成招投标主体对图书采购的认识不足。

由于评标委员会组成的限制 (技术专家、经济专家不得少于总数的2/3, 用户代表不得多于1/3) , 特别是高校自主招标时, 图书馆以外的图书专业人员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不可避免评标委员会中会出现一些不熟悉图书采购的评委, 这对图书招标的公平、公正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1.2 书商与采购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高校图书采购的特点是:全品种采购, 复本量小;时效性强, 要求到货速度快、到货率高;科技类、前沿性图书多;后续服务要求高。这就要求书商提供全方位、细致、高效的服务, 而能做到的书商寥寥无几, 这直接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 造成终止合同、停止供货等现象的出现, 这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3 书商质疑图书招标的公平、公正性

不可否认, 在高校图书招标中存在着漏洞, 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中管理人员多而专业技术人员少;评标原则的制定着重于折扣率而忽视后续服务;中标书商的确定缺乏合理性与长远性等。在招标中, 监督是双方的, 对于不合理或不合适的地方, 投标人会给出他们的质疑。听取投标方合理、合法的意见与建议, 改进招标方的工作, 对于促进双方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图书招标不能满足图书采购的所有需求

招投标因为其“公开、公平、公正”性, 既维护了国家、学校的利益, 又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采购人员腐败现象的发生, 因此是受到国家大力推行的, 并在绝大多数高校中普遍实行的采购方式。经过实践的检验, 这种采购方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加大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度, 规范了采购方与供货方的行为, 使整个过程变得阳光、透明, 有法可依、有迹可寻。

但不可避免的, 有些图书是不适合采用招投标方式采购的, 如一些西文图书、西文期刊等, 由于其行业准入资格的限制, 供货商不多, 同时这类书籍的利润较少、供货难度大, 最后能够参与投标的书商往往不足3家;又如一些珍本、工具书等贵重书籍的采购往往不是通过中间的代理商能够买到的。在这种情况下采购方该如何进行采购?

2 在现有体制下改进和完善高校图书招标工作的对策

2.1 增加招投标主体中专业人员数量, 提高评标人员在图书采购方面的专业水平

高校图书招标采购每年都有, 而且金额较大, 高校主管校长、主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性, 对招标人员、评标委员会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是必需的, 培训应从图书采购的专业知识、招投标的专业知识、招标纪律等多方面进行。在评标委员会中要增加图书采购专业人员的数量, 如果本校专业人员有限, 可以适当考虑外请专家。

2.2 建立详细的书商库, 提高投标准入资格

图书采购不应只停留在议价买书这一个阶段, 而应当将其看作是一个长期的流程, 它还要包括提供书目信息、数据信息、书籍浅加工、退换书等一系列的服务。而在前期的图书招投标过程中, 很难预先判定供货商的信誉度以及服务质量, 这就要求建立一整套书商信息库详细的记录各书商情况。书商信息库应包括书商的资质、以往的信誉度、技术服务条件等一系列的内容 (书商信息表应包含的字段如表1所示) 。

书商信息库的内容一部分由书商自己填写, 一部分根据以往经验以及收集到的行业信息进行填写。通过信息库可以了解到书商的基本情况, 据其可以大致地判断书商的售后服务以及信誉度。根据信息库挑取优秀的书商参与投标,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采购风险, 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服务质量。

2.3 制定合理的评标原则, 综合考虑折扣率、后续服务等多方面因素

图书招标采购中, 如果仅以折扣率作为评标原则, 虽然可以保证给出最大折扣率的书商中标, 但会出现由于书商利润过低而不提供书目信息等后续服务、延期供货、到书率低等情况, 甚至会出现终止合同的情况, 这给双方带来很多麻烦,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该综合考虑书商的折扣率、企业信誉度、后续服务等多方面因素 (表2为参考的评标原则) 。

表2的评标原则综合考虑了书商的折扣率、技术服务、资质、信誉等, 能够给出书商综合的评价。

2.4 中标的书商尽量不少于2家

各书商经营书的品种各有侧重, 与各出版社的、发行商的关系各有不同, 其供书能力也会有所差别。因此, 在确定中标书商的时候, 尽量多于2家, 这有利于书商之间的优势互补。同时, 多家书商中标也可以促成他们之间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也可以避免1家书商单方面终止合同带来的麻烦。

2.5 招投标采购仍是高校图书采购的主要方式, 其它采购方式可适当进行补充

在招标法中规定了几种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 询价, 单一来源采购等。招标采购由于其公平、公正、公开等积极的意义, 是受到政府鼓励的, 是图书采购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图书采购的特殊性, 为了满足图书全方位采购的需要, 必然要采取其他的采购方式作为补充。高校图书馆必须留出一定的预算资金, 采买不能通过招投标采购的图书。

参考文献

[1]陈锦波.浅议图书馆的图书招标采购[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9)

[2]徐金红.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 27)

[3]陈碧.谈谈如何提高图书招标采购的质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 (2)

图书馆采购工作总结 篇5

一、进销总体情况

2003年各类图书净销售20947 万元,增长 18%;净周转次数为 3.2 次。各类图书销售构成分布与去年基本一致。文教图书依然是销售主力,占总码洋的 48% ;文艺类图书紧随其后,占总销售的 16% ;社科类和科技类图书以各自 13% 的比例平分秋色;少儿类图书所占比例为7%。

各类图书表现出不同销售态势,销售增长幅度最高的是科技和社科类图书,增长比例分别为 53% 和 52%,少儿、文艺类图书稳中有升,分别为 25% 和 18%,而文教类图书销售在去年迅猛增长后,趋于平淡,与去年基本持平。

2003年净销售过百万元的出版社共 41 家,其中本版为10家,外版为31家。就这31家外版社来说,比 2002 年的 26 家增加 5 家。其中销售增长的有20家,增长最明显的当属科技类出版社,人民卫生、机械工业、上海科技、化学工业、人民邮电等出版社无论排名还是销售,增幅较大;社科类出版社以中国法制出版社最为突出,由 2002 年的 93 万增长到 2003 年的 169 万;在大部分文教类出版社销售下滑的同时,外研社一枝独秀,销售码洋增长 29% ;少儿类出版社中,浙江少儿出版社平稳过渡,坐上第一把交椅;增长较大的是湖南少儿出版社,而去年排行前列的吉林美术、少年儿童出版社未能跻入销售过百万大社行列。值得一提的是新入榜的两匹黑马――广州出版社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去年名不见经传的他们分别以 155 万和 146 万的销售成绩列排行榜 14 和 17 位。而其余 11 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二、社科类图书销售特点

1、“红色”图书一枝独秀

政治读物被形象地称为“红色”读物,这类书紧密结合形势,符合我国政治大国国情,集中学习活动的开展利于形成规模效益,且退货率低。今年此类读物有《江泽民“ 5.31 ”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辅导读物系列》、《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等担纲,又有从年初就开始策划运作的“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专题活动,使得 03 年“红色”图书木秀于林,可圈可点。

2、法律类图书需求上升前景广阔

法律类图书也是图书销售的一大亮点。其中单行本、配套规定及实务类法律书销售稳定,约占法律市场的 60%,法律学术图书约占 20%,教材及考试图书占 10%。法律专业图书市场近年增长迅速,投入市场品种剧增。随着国家与世界的接轨、科技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法律专业图书需求将会迅速增长。11月份我们请法律社的茅院生博士对我省业务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业务培训,批销中心专业展厅对法律专著及学术研究类图书的重点陈列,都将有助于提高采购能力,进一步方便客户选购,为扩大法律图书的销售提供良好的环境。

3、经管类、励志类图书依然持续热销 经管类图书中的引进版是今年的主角,市场销量突出。《执行》、《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等在份额上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在我店经管类图书的销量中也名列前茅。走势较好的还有《 24 只萝卜的管理》、《什么是管理》、《你为什么是穷人》、《从优秀到卓越》等。中信出版社重点品种《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年销售依然在 5000 册以上。

励志类图书销势良好,有不少品种跃居我店销售排行的前列。如《自动自发》、《致加西亚的信》、《羊皮卷-最伟大的励志丛书》、《活得别那么累-简化你生活的 33 条法则》、《靠自己去成功》、《谁说大象不能跳舞》、《邮差弗雷德:从平凡到杰出》等等。

今年经管类励志类图书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即本土作者的原创作品渐露头角,和引进版进行着抗争,并从 10 月份以后开始荣登图书商报排行榜。《水煮三国》、《长大》、《差距》、《完美大学必修课》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我们对这些书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4、地图类图书占据社科销售的重要地位

地图类图书占据社科销售的重要地位,进退存均较稳定,占社科销售量的 10%,再版品种较多,读者群庞大。由于有两个黄金假日,地图图书销售旺季集中在4、5 月和8、9、10月。中国地图出版社是此类图书的龙头。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其他省份和重点城市的图册重视不够;②把握不住添货频率,被动适应市场。

5、学术类图书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为解决学术类图书一直低温的状态,不少出版社采取了应对之策,一改严肃风格,力求深入浅出,贴近读者。中国社科出版社的《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剑桥中国史》、“现实问题报告系列”很受读者欢迎。批销中心把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位档次作为目标,建立专业展厅是必要和适时的,近期对三联、上海社科院、中国社科等学术研究专业出版社有所侧重,使这类出版社销售上涨。从销售数据来看,专业图书需求呈上升趋势,大有文章可作。

三、文学艺术类图书销售特点

1、传记文学风头正劲、雄踞主流

2003年传记类图书成为文学类图书的一大亮点。在人物传记中最惹人注目的还是名人。毛泽东等伟人传记在今年集中出版并且整体销售情况良好;希拉里、钱琪深、杨绛、章含之、宋美玲、王蒙、贝克汉姆、陈鲁豫、赵本山、刘欢、辣妹等名人明星的传记作品在我店都有着较好的销售业绩。故有人把今年称之为传记文学年,人们阅读趣味更多地从欣赏转移到包含更多信息量的传记类图书之中。据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的传记热对明年有良性影响,是值得期待的一个图书门类。

2、校园青春时尚类读物光彩依旧

校园小说更多去表现教师和学生,成人和孩子的心灵沟通,注意心与心的交流,用师生之间平等的真实深刻的心灵撞击带给人震撼。本土作家杨红缨、秦文君的作品深受中小学生们的喜爱,青春作家郭敬明、韩寒的小说也是如此;《我为歌狂》系列图书本本畅销。都市青春时尚写作成为目前校园文学创作的一个亮点,读者群较为庞大,是应该注意的门类。3、文学经典、名家新作销量平稳上升 文学经典长销不衰,且版本很多,适应不同年龄阶段

不同价位需求的版本应有尽有。人民文学版的“新课标”以版本最为权威,抢占市场最早;人教版的“新课标”以推出的品种最“全”,很快被市场认可,销售走势看好,竞争潜力巨大。读者对一个作家的崇拜和喜爱不仅包括对其创作风格及写作手法的认可,还包括对其以后新创作品的拥有,名家新作的销售也稳中有升。余秋雨、李佩甫、张宇、池莉、海岩、周梅森、莫言、邓贤、毕淑敏等作家群使文学图书五彩斑斓,时常闪出耀眼的亮点和热点。

4、影视文学的销售趋于冷静

影视文学前两年在我店的销售可谓热潮常起,今年的销售趋于理性,只有个别大片才能吸引客户,其它则显得无动于衷。走势较好的有《大染房》、《兄弟连》、《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孝庄秘史上下》、《射雕英雄传(全四册)》、《玉观音》则走势一般。所以在进货上我们也作了一定的选择把关,不再一概而论。

四、2003年河南市场科技类图书销售特点

1、农业书销售平稳

农业书销售一直平稳,本版以河南科技、中原农民版为主,外版以金盾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为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技及地方科技社为补充的构成了农业科学图书体系。03年全省各店依然开展服务三农送书下乡活动,促使农科图书有大的进步;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情况来看,金盾社目前还是农业类图书的中坚力量,而其他出版社尚无超越的能力。从具体品种来看,名牌大社的传统种植养殖类图书依然是市场销售的主流,如关于猪、牛、羊、鸡等的养殖书,关于大棚蔬菜等的种植书,只要新颖实用、价格便宜,就很受欢迎。同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开发的新项目,也带来了相关图书的热销,如关于天麻栽培、中草药炮制、人工养蝎、农家沼气开发等的图书也一度位居排行榜前列。

2、健康保健类图书走势看涨

自 2002 年 8 月份,《登上健康快车》一鸣惊人,占据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并一直保持到了 2003 年 3 月。随后,各种保健养生类图书如雨后春笋般登场,刮起阵阵“健康旋风”。在中原图书批销中心,这类书的销售也是非常火爆。其特点表现为:首先,都是名家著作,洪昭光、胡大

一、向红丁等,这些人在医疗界的声望和权威,增强了这些书的真实可信度;其次,目标对象出现多元化发展。从最初主要的老年人发展到了儿童和青年,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书都有;再次,宣传力度比较大。除了报纸做广告、电台访谈等宣传方式外,出现了在大会堂首发、在电视台做广告的大手笔,实在是开了图书宣传之先河。由于03年非典的袭击,健康保健类图书走势仍将看涨。

3、化学工业类图书进销增长较快

在科技类别中,化学工业类图书增长较快。社店双方通过进货的码洋相对控制、品种相对放开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几个化工产业的城市店进行了试探性主分,效果还不错。化学工业出版社全年在批销中心实现净销售为 144.1 万元,增幅较为明显。批销中心较为薄弱的专业图书销售随着工作的精细化和专业图书展厅的设立,会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

4、医药卫生类专业性的图书销售增加 因行业规范化进程加快,医药卫生类专业性的图书销售增加。比较好销的是名家名社的学术专著、经典著作,如《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新编药物学》、《妇产科学》、《医宗金鉴》等。中医方面的针灸、推拿,秘方、方剂配伍法、各种疼痛疗法和一些口诀、歌诀,相对好销。人民卫生出版社占医药卫生类图书销售的将近一半,较去年增长 33 %;人民军医出版社增长 18 %。

5、计算机图书市场成熟、销售增加

2003年的计算机图书市场有些出奇的沉静,图书新增数量的收缩、零售市场的整体平淡、引进图书品种的下降,低端计算机图书的精细化运作,这是市场深度竞争的前兆表现,也是出版社、市场与读者三方走向成熟的预示。低端计算机图书中,好销的是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类、机械、建筑设计和室内外家装系列,以及重点社的大中专标准教材和21世纪计算机专业教材等。软件类好销,硬件类不好销。

03年我们计算机类的图书销售明显增加,主抓清华大学、机械工业、人民邮电、电子工业四大家和特色社,使动销品种增加。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出版社营销、选题到位;二是我们对新书信息跟踪比较到位;另外,把这些特色社全部成立专架也是促使销售增加的一个因素。这些社的书还比较适合大的零售卖场销售,随着我们连锁店的开业,今后这些社的书还会增幅更大。

6、生活类中的编织结艺图书销售相对下降

生活类图书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畅销书,因其较好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引得各级出版社蜂拥而上,品种雷同泛滥。今年科技类图书净销售相对下降的类别主要集中在生活类中的编织结艺图书,下降原因主要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各社出版此类图书的减少。

五、工具书类图书销售特点

1、重点大社占据工具书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2003年工具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销售特点依然是以重点大社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商务印书馆是工具书的龙头老大。上海辞书也颇具市场实力。金盾、四川辞书、大百科、上海辞书、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6家出版社居中,余下的市场份额由延边大学、延边人民、内蒙古人民、吉林文史、百家、吉林大学等社分食。

2、英语辞典类各家竞争激烈

英语工具书本年总销售507万码洋。按出版社排行依次是商务印书馆、外教研、上海译文、大百科、四川辞书、中国少儿和世界图书,旅游教育、开明、百家、延边大学、上海交大和青岛出版社也榜上有名。走势上升的有《牛津高阶》、《世纪版新英汉辞典》、《现代汉语词典双语版》、《英汉辞典》、《最新英汉汉英辞典》等。上海辞书的《英汉小辞典》、大百科的《多功能英汉双解辞典》、百家的《学生英汉小词典》、《汉英小词典》、《小学英汉汉英词典》、延边大学的《英汉词典系列》6个品种竞争激烈,但都销量可观。2003年商务印书馆销售有所下降,但总体进销平衡。上海辞书找准市场切入点,另辟蹊径,做出自己的风格。上海译文和汉大与大社市场目标定位冲突,品种雷同,封面装帧设计老化,削减了本身竞争力。

六、少儿类艺术图书销售特点分析

1、引进版图书唱主角 今年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与《冒险小虎队》、《鸡皮疙瘩》、《魔眼少女佩吉·苏》等引进版图书在少儿读物市场威风八面。引进版图书的畅销,说明我国图书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少儿读物自身创造性缺乏,在贴近市场、贴近读者上还需要更多地努力。

2、百科知识及经典作品长销不衰 百科知识

不同价位需求的版本应有尽有。人民文学版的“新课标”以版本最为权威,抢占市场最早;人教版的“新课标”以推出的品种最“全”,很快被市场认可,销售走势看好,竞争潜力巨大。读者对一个作家的崇拜和喜爱不仅包括对其创作风格及写作手法的认可,还包括对其以后新创作品的拥有,名家新作的销售也稳中有升。余秋雨、李佩甫、张宇、池莉、海岩、周梅森、莫言、邓贤、毕淑敏等作家群使文学图书五彩斑斓,时常闪出耀眼的亮点和热点。

4、影视文学的销售趋于冷静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6

【关键词】社科类图书;经典;采编

如今国内高校的办学方向都趋于综合化、规模越来越大,大多数高校学生增加较多,为了达到相应的图书达标要求,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籍也丰富了起来。其中,社科类图书的采购量就非常大。然而,笔者在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中,经过观察发现,目前高校社科类图书采购的文化知识取向问题亟待规范,避免采购的图书良莠不齐,对读者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

青年学生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因为他们肩负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人的行动源于他的意识,所以塑造青年学生健康、科学的世界观非常重要。图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无疑对于读者意识的影响是巨大的。古语云“开卷有益”,但是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读“经典”的书籍;读那些曾经为整个人类文明及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书籍,读圣贤书。

关于经典,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说得好“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经典就是那些常读常新,能够不断地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启迪和震撼,能够伴随我们整个人生的伟大作品。经典的魅力是无穷的,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轻易穿越历史的烟尘,屏蔽历史形成的喧嚣的噪音,在完全不同的时空里散发出令人炫目的光辉。所以,多采购及丰富经典书籍,并通过宣传,鼓励学生多读这方面的书刊,无疑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经世济民”之才。

然而,有些社科图书应景而作,读后让人变得庸俗、粗鄙;有的书读了之后,虽然没有多大负面影响,但却不能给读者带来收获,白白浪费读者的时间和精力,也算是一种损失!

古圣先贤对于著书立说一般都是非常谨慎的!生怕出言不当,殆误后人。比如《论语》,它不是孔子亲自著作书写的。而是弟子们为了追思先師而记录的。书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读者在优秀的经典书籍中能感受到一种完整的人生实践,充满生动的质感。而那种貌似深沉的、流行的书籍往往取材狭窄浮薄容易把晦涩当学问,浓脂厚味做卖点,失去了书籍自我的特质。因此,我们建议社科类图书采编时应注意:

首先,建议高校图书馆采购社科类图书时,对它们的价值应该有所取舍,图书采编部门应提前做好图书价值调研,再确定采购书目。不宜盲目求全、求新﹑求异,须知读书贵精不贵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玉不琢不成器”,经典图书就像一个高明的精雕师,他能够因材就形施雕,为人间制造出“精美绝伦”之器。

其次,建议将那些毫无阅读价值之书下架,一者可以为好书的上架腾出地方,二者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们阅读低水平﹑无价值图书的机会,从而大大提高选择阅读“经典”图书的机会,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希望本文能引起图书采编部门的注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切实为青年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读书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伊塔洛·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7

所谓招标采购, 是指买方就某种商品、技术或劳务向有关商家公开交易条件, 以征询卖方最佳报价的一种采购方式。在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投标招标法》的颁布与实施, 为包括重大项目建设在内的工程及物品采购活动实施招投标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而随着国家对文化教育经费投入的加大, 图书馆的图书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也在大幅增加, 为规范采购管理, 使国有资金得到高效利用, 2003年起招标采购开始在我国某些图书馆的常规工作中试行。

当前文献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图书馆成了各发行商争夺的目标。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中引入招标采购, 可以依法保护图书馆的权益, 有效提高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和采购工作的透明度。文献资源公开招标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使得图书馆不仅节约了购书成本, 得到价格优惠和价格保护的双重利益, 还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配套增值服务。与此同时, 招标采购也使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摆脱人际关系的干扰, 规范了采购行为, 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基于上述背景, 又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的工作实际,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办法 (试行) 》得以出台。该办法规定, 凡使用学校拨款经费采购的文献资源均应依照该办法规定执行, 对供应商的选择可以根据文献的不同属性、不同类型采取适当采购方式进行, 具体方式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这就明确了招标采购作为我馆文献采购方式的重要地位。而依照文献资源实行招标采购的要求与标准, 最适合进行招标的就是中外文图书。办法对此明确规定:中外文图书、期刊原则上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于2011年正式启动文献资源采购招标, 至今已组织完成三次招标工作。

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外文图书招标采购工作进程

图书馆首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管理办法》, 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实施细则》, 随后成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领导小组与文献资源采购工作小组 (下设书刊资源采购工作小组与电子资源采购工作小组) , 领导小组由主管文献资源建设的馆长牵头, 采购工作小组则由采编部主任及负责采访的馆员组成。经学校批准授权, 图书馆作为其代理人负责文献资源供应商招标工作, 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由此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

工作小组首先根据图书采购经费预算, 编制年度图书采购计划, 确定了招标标的中各标段的组成与内容, 拟定了招标时间进度表, 经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而后, 由工作小组起草、编制了招标过程相关的各种文件, 经领导小组最后审定, 批准实施。这些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投标单位述标内容与框架参考、评标的主要依据、评标专家打分表等。第三, 组织了招标信息的发布, 审查图书供应商资质, 确定入围供应商名单。有必要进行对投标单位实地考察的, 及时考察并汇总考察结果。第四, 组织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评标专家库, 评标专家小组将从入库专家中产生。

招标公告发布后, 在指定日期之前, 接收到多家图书供应商的资质申请文件, 招标文件同时顺利发售。待投标单位标书编制完毕, 完成收标。各投标单位如期到场进行开标会议, 按抽签顺序完成述标。然后在学校纪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 召开评标会议, 从评标专家库中产生的5位专家共同组成了专家评标小组, 对图书供应商逐一进行评分, 依照得分排名定标。中标结果网上公示, 经七日公示期, 签发正式中标通知书。最后与中标单位进行协议洽谈, 签署协议。

三、工作经验与体会

(一) 图书馆自身要牢固掌握招标采购的主动权。对于高校图书馆事业而言, 文献采访实行招标采购是大势所趋, 也是一种新尝试。因此, 图书馆对于自身在招标工作中的主体性应有明确的认识, 要牢固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无论是制定采购制度的政策依据、实施细则, 还是征询采访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意见, 都要保证使招标方向最大限度地贴近图书馆的工作实际。同时, 应主动邀请学校财务、审计、纪检等职能部门参与到采购招标过程中来, 接受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以此保证招标工作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二) 在招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应抓重点、讲策略、分步骤, 兼顾灵活性。所谓抓重点, 是指把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择标准与评价体系作为招标工作的关键。图书作为一种非固定标的物, 对它的采购招标, 只能是供应商的资格选择。因此, 重点必须放在对供应商的综合能力评价上。招标评价指标体系应分为供应商的资信实力、服务承诺与报价三项内容, 各项下再细分, 确定如地域与网络优势、采编数据质量、到书率、文献加工、折扣优惠等多个单项指标。在指标体系确定后, 对各级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 以此保证评价决策的综合、客观和全面、准确。

所谓讲策略, 是指制定招标采购指标体系要讲求策略性。大型供应商的经营理念往往大而全, 但营销手段和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特色和针对性。因此, 招标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注册资金在几百万以上的大企业, 也要为那些有过良好合作和忠诚服务的供应商提供机会。这样可以使各供应商在招标采购新的竞争模式下感到了压力, 有了自觉提升服务水准的主动性。

所谓分步骤, 是指招标工作应严密组织, 循序推进。招标实施过程一般为期一个月, 从信息发布到接收投标报名、资格审查, 再到收标、开标、评标、定标, 在程序的把控上要做到规范严谨, 在细节方面也要缜密周全。

所谓灵活性, 是指招标工作不能一刀切, 既要坚持原则, 也要机动灵活。招标后, 鉴于招标所确定的供应商相对固定, 客观上也还存在着各供应商如何互补, 以及采取拓宽其他渠道等措施来补充中标供应商提供信息不全的问题。因此, 在制定招标采购制度之时, 要提前为采编部门预留小部分自主购书经费, 以作拾遗补阙之用, 保障馆藏结构的系统和完整。

四、反思与对策

图书采购招标工作优势突出, 但也面临着各种的挑战。因此。制定有效的应对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 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招标评价指标体系, 增强防范意识, 做好危机应对预案。首先, 不能将图书视为一般商品来招标, 如果一味追求低标底、折扣率, 而忽视图书质量和服务内容, 就难以满足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需要。第二, 尽管图书招标的程序合法、操作规范, 也难以避免一些供应商中标后不履行承诺的可能, 结果会导致图书供货不及时, 质量无法保证。加之招标后采访渠道比以往相对固定, 中标供应商如果提供信息不全, 采访人员补配的难度就会更大。

对此, 招标评价指标体系应以供应商资信和服务为主, 报价为辅。借鉴其他招标单位的经验教训, 可本着对图书价格利润空间的分析, 将供应商的报价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否则视作恶意投标。同时也应对那些履约情况未达要求、给图书馆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供应商施以有效的措施, 以此来规避后续问题的出现和图书馆利益的损失。

(二)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反馈机制, 做好采访质量控制工作。招标决非一劳永逸。招标过后, 采访人员应根据招标评价指标体系标准, 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的反馈机制。通过电话、邮件、通知等方式, 对供应商的具体运作进行评估, 对其在搜集、组织和配置文献品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沟通, 使供应商各方面的服务更加贴近图书馆的需求方向。并且, 还可以通过对不同供应商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发现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敦促其改正不足, 提高服务质量。惟其如此, 图书馆才能在招标工作的后续运行中真正掌握图书采购的自主权, 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巩固招标的成果。

(三) 完善评标专家库的建设, 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组织建立评标专家库是招标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今看来, 这一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还有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从专家库的结构上来看, 主要由来自兄弟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专家组成。但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最终是为科研教学活动服务, 因此, 组织推荐和建立招标专家库, 还要考虑学科专家、学科馆员参与的必要性, 从而形成综合、完善的专家库结构。毕竟, 学科专家和学科馆员更了解高校的学科重点和馆藏方向, 其建议将提升馆藏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契合度。同时, 招标专家的任务不仅体现在作为评标专家, 对招标过程中的一系列评价工作负责, 他们后续长期的工作, 还要对供应商进行专业研究领域和专业文献信息等多方位指导和咨询。

高质量、高水平和具有专业纵深和学科覆盖面的专业文献资源, 是一所综合型大学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因此, 图书馆要针对自身的文献需求, 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传递机制, 向供应商提供学科研究动向、学科前沿信息、学科研究趋势、专业学科文献发展、文献使用效果反馈等方面的信息。这样, 供应商才能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并有相应的服务对策。

不难看出, 上述这些方面其实都指向了招标工作机制的长效性。在招标工作中, 建构一套涉及评标标准、质量控制、信息传递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当然, 招标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需要全方位、全局化的统筹和实施。无论如何, 文献资源招标采购是将来图书馆采购的主要方式,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结新经验, 解决新问题, 才能使招标采购制度与图书馆真正接轨, 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迈入到一个崭新的平台。

摘要:招标工作对于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自2011年首次开展中外文图书的招标采购工作。通过梳理图书招标采购工作过程, 文章对招标的背景、程序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招标后的跟进情况, 文章指出了招标中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应对的建议。在此基础上, 文章倡导建构一种长效的招标工作机制, 涉及如评标标准、质量控制、信息传递等方面。

关键词:图书采购,招标,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记旭.我国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研究动态与趋势[J].情报探索, 2009 (4) .

[2]陆凤红.刍议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可行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6) .

[3]申西.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8 (2) .

[4]王金娜.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情报, 2010 (2) .

[5]肖秀阳.高校图书馆实行政府采购SWOT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06 (12) .

[6]杨红玲.基于招标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模式[J].图书馆, 2009 (6) .

[7]余和剑.论图书招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J].情报探索, 2011 (2) .

[8]张炳娥.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利弊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4) .

论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 篇8

1.1 法律背景

1999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2002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又正式出台, 并于2003年1月1日实施。招标投标法的实施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法律依据。高校图书馆依照招标投标法, 采用招标的方式对图书进行选购, 规范了学校图书采购的管理模式。

1.2 市场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图书供给市场以新华书店为垄断地位的格局已被打破, 民营书店、国营书店、出版社等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已经形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各供应商为了能够生存下去, 降低书价, 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尽量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工作带来了机遇。近几年, 高校师生队伍的不断壮大, 文献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 文献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为了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高校图书馆就必须采取规范、高效的采购方式, 确保文献数量、质量及种类齐全的需求。在此背景下, 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就应运而生了[1]。

2 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意义

2.1 有利于图书馆获得更为全面的书目信息

随着图书供给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图书出版物的品种、数量也在日益剧增。面对百花齐放的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采购人员很难全面掌握各种信息渠道, 要想凭借图书馆自己的力量搜集完整的书目信息, 势必要增加人员、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但通过图书招标, 图书馆可以选择资质优良的书商, 通过他们了解更多的图书出版信息, 为获得较为完整的书目信息提供了保障,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

2.2 有利于降低价格, 提高质量, 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近几年, 许多高校图书馆实施图书招标采购, 这种采购模式吸引着各类图书供应商等纷纷参加投标。在激烈的竞争中, 各书商为了抢夺高校这个大客户, 争相降低价格, 改善服务, 提高供书质量, 使图书馆以较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图书, 提高了图书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 也加强了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2.3 有利于更多配套服务的获得,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通过图书采购招标, 可以要求书商配送采访数据及编目数据、提供图书粗加工服务, 如贴磁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贴书标与保护膜等。这些配套服务可以减轻采编人员的工作压力, 缩短新书上架的周期, 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让工作人员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 加强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2.4 招标可以规范采购行为, 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招标投标法要求招标投标活动必须在公开、公平、公正, 高透明度的原则下进行。招投标当事人需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违反诚实守信原则给他方造成损失的, 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高校图书馆采用图书采购招标方式, 可以有效杜绝人为因素的干扰, 遏制了图书采购中的不正当交易等腐败现象, 为图书供应商营造了一个阳光、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保障了图书馆和供应商的双方利益[2]。

3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招标机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给采购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 评标委员会应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 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 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目前高校图书采购招标中的评标委员一般由主管领导、审计人员、纪检人员、财务人员、图书馆专业人员等组成, 非专业人员一般占到2/3以上。由于非专业人员对图书采购的特点一般不够了解, 容易将图书采购等同于大宗商品的采购, 过分追求高折扣率, 忽略了其他影响因素, 造成图书质量、服务质量、到书率、到书速度等方面的下降, 也对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以及长期工作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3.2 图书采购招标文件不规范

图书采购招标文件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招标书的起草没有体现图书采购的独特性, 而是将学校其他物品采购的招标书照搬过来。 (2) 招标文件对出版社比例没有做详细要求, 直接影响着图书价格的高低。如果招标书只规定了图书的出版年份及其类型 (即社科类或科技类) , 而没有规定重点出版社所占比例, 就会影响购书质量。 (3) 招标文件中对费用构成说明不够详细和全面, 造成额外费用支出。如果招标书只注重总费用的高低, 却没有说明费用的组成 (即是否免运费、免加工等) , 就会使图书馆实际支付的费用远远超过投标时的报价, 甚至超过其他供应商投标时的报价, 最终使图书馆被迫购买高价图书, 从而蒙受损失。 (4) 面对供应商违约或履约不达标的行为, 招标书缺乏相应的违约赔偿条款。一旦供应商出现违约情况, 图书馆的损失将无法得到弥补。

3.3 图书供应商众多, 服务质量和信誉参差不齐

有些书商为了中标, 在投标时会尽可能地提高折扣, 虚假承诺各项服务要求。一旦中标, 为了保证商业利润, 许多承诺无法兑现。其主要表现为: (1) 到书时间不能保证。因为图书折扣会随出版周期的增加而递增, 有些书商为了利益会故意拖延图书的到货时间。 (2) 供书品种上不能满足高校图书馆多样化的要求。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供应商会从各个方面降低成本, 如提供大量非专业、进货渠道简单的书目信息, 其书的到货率也很高。而对专业性较强、进货渠道复杂的书目信息, 提供的却很少, 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3) 图书质量不能保证。书商会受到出版市场的影响, 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不愿提供超出折扣的图书。为此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使质量差、不符合馆藏要求的书, 甚至特价书配送给图书馆, 在服务方面也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采购及馆藏建设。

3.4 招标与采购工作协调不够, 造成脱节

图书招标完成后, 在采购过程中, 采购人员会陆续不定期向供应商提供购书清单, 直至购书金额达到招标金额, 说明图书采购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现在大多院校施行的是一年一招, 这令采购工作实施困难, 不利于持续性的正常采购。中标书商的经常更换会造成图书采购工作的脱节, 预订单作废、现采工作的暂停、订单的积压、原先已运行通畅的采购渠道和方式会被废弃等问题, 这些都不利于图书馆与书商之间的深入和长期合作。同时, 与长期合作供应商相比, 新的供应商由于不能及时掌握高校图书馆的采购需求特点, 也就无法向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3]。

4 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采购招标的应对措施与建议

4.1 设置合理的图书招标机构

在招标过程中, 评审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十分重要。因为评标小组的整体素质会直接影响评标结果的公正性, 所以在组建评审委员会时, 需要慎重考虑成员的组成结构。如果招标委员会中非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过大, 势必会给图书采购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组建评标委员会时, 应当大力增加图书馆学专家的人员构成比例, 确保图书馆在招标采购中的重要地位。

4.2 规范制订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一般由招标公告、投标方须知、投标方投标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文件格式、评标标准、合同主要条款等内容构成。由于招标文件不仅是投标人准备投标和参加投标的依据, 又是评标和签订合同的依据, 因此科学制订招标文件是顺利完成招标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在起草招标文件时, 必须考虑到图书招标采购的特殊性, 针对其特点对标书的条款和内容制订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如各标段标底的价格、供应商资格的要求、供应商的服务、图书质量、到书率、到书时间、付款等要求[4]。

4.3 优秀供应商的选择依据

高校图书馆选择优秀的供应商时, 首先要考察该供应商的资质、规模、信誉、实力及其反应能力;其次要了解供应商所覆盖的出版社数量、学科优势、行业优势等;最后结合本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选择二三家图书供应商, 保证图书馆的进书质量, 减少图书采购过程中的失误。当然, 供应商的地域优势和网络优势, 也是评判供应商的标准之一, 因为本地服务相对外地更加方便快捷。

4.4 签订合同时,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供应商签订中标合同时, 需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行为与准则、问题仲裁与解决方案, 使图书馆与供应商的合作有章可依, 以确保图书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采购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5]。

4.5 适当采用其他购书方式, 作为有益补充

图书采购过程中, 工具书、年鉴、内部出版物和有特色、学术性强的书有时很难通过招标采购来完成。为了满足广大师生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应考虑其他购书方式, 例如通过现场购书、网上购书、询价购书, 甚至可以与兄弟院校互换图书等多种方式, 获取招标采购方式难以购入的图书, 为图书馆藏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实行图书招标采购, 符合图书采购发展趋势, 这种采购模式节省人力、物力, 有利于减轻采购人员的压力, 提高采购效率。同时, 图书招标采购方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各高校图书馆应针对自身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从而提高图书采购质量, 加强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的背景和意义, 分析了图书招标采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提高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质量, 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

参考文献

[1]吴锦荣.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新论[J].图书馆, 2006, (4) :92-94.

[2]丁金龙.高校图书采购招标的质量控制研究[J].图书馆, 2009, (5) :128-129.

[3]陆凤红.刍议高校图书馆招标采购的可行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0 (6) :82-85.

[4]王巧萍.高校图书馆图书的招标采购[J].图书馆论坛, 2005, 25 (3) .

高校图书采购工作管理 篇9

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第一条就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 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 图书馆的水准是高校综合竞争力强弱的晴雨表:很多时候, 我们看一个大学的好与差, 只要看它的藏书量就大致心中有数了。当然, 量只是一个重要参照, 更重要的是质, 好的馆藏是一个大学育人的基础与根本, 毕竟, 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师的角色是做好向导, 而学生, 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还都要在图书馆度过, 因此, 也就有了人们熟稔的“泡图书馆”一说。尽管不能说凡是泡图书馆时间长的大学生成绩都十分优异, 但毫无疑问的是优秀的学生没有不热爱泡图书馆的。既然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需要在图书馆度过, 那么, 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自明。如果说这对于本科生还不是那么突出的话, 那么, 对于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而言则至关重要。本科生的学习往往集中于某一种教材, 课外阅读量有限, 经常借助教师开出的书目循序渐进地扩充自己的知识, 而研究生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由于大学的连续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节节攀升, 这直接增大了就业压力,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主要还是靠扎实的专业本领, 而这需要大学课堂与大学图书馆同时给予强劲的支持。对学生而言如此, 对教师来说也是这样。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不能总是抱着自己的教案“年年岁岁花相似”, 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从图书馆汲取新的知识营养, 否则, 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不会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 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对于以研究与教学并重、研究为主的大学教师更是举足轻重, 读书、写论文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 少了图书馆, 他们就像断翅的小鸟, 质量低劣的图书馆无法在其科研之途中助以一臂之力, 从而使其走得更远。

二、高校图书馆采购中的突出问题

首先, 全国高校尤其是那些近期升本的院校在扩招后有一段时间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在资金跟上后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同时也为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考评中的指标, 因而短期内大批量进行采购, 结果是图书总量大幅提升, 看似达标。一旦学生入馆借书, 棘手的问题就来了:原本是一个专业必备的书目图书馆却找不到, 而一些长相相似但没有多少学术价值的书倒是买了一大堆。换言之, ABC的通俗读物占据了图书馆, 而较有专业性的图书不见踪迹, 这一点在地方院校图书馆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还会愈演愈烈, 因为目前图书市场的生产量呈加速度态势发展, 且图书大幅度涨价, 而高校已经过了本科评估的坎儿, 债台高筑的高校在图书馆的投资上也不再像先前那样大方,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手头有限的资金, 平衡好图书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就成为摆在图书馆面前的课题与难题。

其次, 从根本上说, 导致图书馆有数量而无质量现状的原因是由于采购方式不科学, 采购人员素质低, 盲目性、随意性、主观性太强。第一种方式是采购人员手拿新华书目, 勾勾画画,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在不了解所勾图书的情况下胡乱拍板, 采购的质量自然没有保证, 而且很多时候新书目并不能涵盖全国所有出版社, 如果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就难以了解图书市场的真面貌。第二种方式是采购人员到了图书现场, 如全国各大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新书订货会, 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书样本, 凡是有过这类经历的人都会明白这需要采购人员有较强的体力与耐力认真翻看目录, 仔细挑选, 这是对工作人员的智力、精力与责任的全面考验。现实情况常常是逛不到一半, 很多采购人员就体力不支, 乱花渐欲迷人眼, 接下来的选择就在不知不觉中粗放起来, 乱点鸳鸯谱的事情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果再往下追究, 采购人员的这种作风实际上还是导源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因而仅凭个人喜好, 一时兴起而随意购买。

再次, 馆藏结构不合理。当图书采购回来后, 采购工作实际上并未全部完工, 只有将所购图书安排上架, 这项工作才算真正结束。所以, 能买来一定数量的好书固然重要, 但接下来还要看能否予以合理的布局。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全国高校在扩招风潮中大都建有新校区, 这就出现了如何合理配置新旧校区图书数量的现实问题。以某省师范大学为例, 其新校区为本科生, 而老校区为研究生, 但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图书经常是买了4册而只有1册放在老校区, 这让研究生叫苦不迭。因此, 针对不同校区不同学生的需要配置不同的图书档次与数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就这所大学而言, 本科生所在的校区可以多配置所用教材以外的其他教材系列以及数量充足的专业必备书目, 而最新出版的专业研究型图书则应保证研究生的供给。合理化的馆藏结构必须跟用户需求层次、学科结构紧密联系、相互对应, 否则, 资源的浪费就在所难免。

三、解决的对策

首先, 改革管理体制, 提高业务素养。众所周知, 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大部分工作人员往往是学校领导、教授们的家属, 相比之下, 他们缺少图书馆的专业素养, 而现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更是将他们远远甩在身后。如果这样的人员参与采购的话, 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 高校图书馆应该有序、全面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一方面招纳图书馆的专业人才, 一方面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仅是职业操守、工作技能上的, 更是不同专业素养上的。通过以上的两手抓, 高校图书馆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凤凰涅槃式的新生。

其次, 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应清醒认识到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以服务高校师生的心态抓好采购。大学的图书馆因为购书量十分可观, 因而成为出版商的座上宾。而购买图书时产生一定比例的回扣一直以来都是行业惯例。以复旦大学为例, 馆长葛剑雄最近透露, 出版社卖书给书商打折, 而书商卖书给图书馆也打折, 但账面上的售价却是按图书上的标价。500元钱以下的书可能就不会入账, 发票也不到图书馆登记, 一年下来, 这样产生的回扣竟高达几百万。如果采购人员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感, 抵制不住回扣诱惑的话, 那么, 大学图书馆的采购将同基建一样滋生出无尽的腐败, 最后遭殃的还是高校师生, 还是高校自身。因此, 增强服务意识刻不容缓, 而增强服务意识最重要的是改变以往采购工作中的随意性, 要以人为本, 以科研为导向, 所有的采购工作紧紧围绕科研来转。

再次, 图书馆应开门办馆, 拓宽采购渠道。采购工作既然要服务于科研, 那么, 就绝不能是馆长与采购人员脑袋一热, 需要不需要都乱买一气, 至于师生爱看不看不去管, 相反, 应该充分、认真听取广大师生的建议与意见, 有针对性地购买他们特别急需的图书。采购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信箱、论坛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等途径明确采购的具体书单, 而购买时也不一定非要赶到图书现场, 可以借助当今既方便又快捷的网上书店, 如当当、卓越亚马逊等进行大宗采购。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文献采购中存在的有数量而无质量、采购工作随意而缺乏监管、馆藏结构不合理等带来的供求矛盾, 本文提出高校图书馆应改革管理体制、增强服务意识、以教研为导向、开门办馆等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购,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探讨 篇10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职责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而高校有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在大学三大职能视野下,高校自身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图书馆也承担着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相应任务。期刊是高校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重要文献类型。在当代各种信息载体中,期刊独具特色。它出版形式多样,出版周期长短不一,刊载内容广泛丰富。图书馆中的期刊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服务水平的高低,与高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期刊部门应努力优化期刊信息资源的管理,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

我国有关期刊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近10年来,其系统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期刊管理人員受重藏轻用的传统思想影响,导致期刊文献的利用率不高,期刊管理的宗旨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在此,笔者将结合实际工作和体会,谈谈如何做好期刊管理工作。

一、建立合理的馆藏期刊结构

一个丰富的、结构合理的馆藏期刊体系是保证高校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建立起一个适合本校师生需要的良好信息源,形成本校的特色馆藏,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基础。高校馆藏期刊的构成要与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特色等相吻合。因此,期刊的采购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本校所设专业、科研方向的基础上,确定期刊采购原则,明确订购的范围与重点,使本馆所收藏的期刊符合本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的需求。

一个理想的期刊信息源,是一个由不同种类、不同内容、不同学术层次等组成的结构框架。因此,在选订期刊时,应认真研究期刊资源的分布规律,从内容多样、品种繁多的期刊中选择和确保本校图书馆所需的期刊。

期刊订阅既要保证重点,也要兼顾相关学科与支撑学科。要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以各校所给予的期刊订购经费为基础,以本校的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及馆藏期刊的利用情况为前提,合理地拟订期刊采集计划。在准备下一年度的期刊订阅前,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本校读者对期刊的使用情况与要求;要认真分析近年来用户对各种期刊的利用率,掌握被利用期刊的深度与内在联系。同时要特别注意新增学科及专业所对应的期刊的增订工作,要在种类和数量上给予保证。核心期刊的订阅要侧重于本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独特的期刊馆藏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本校馆藏核心期刊、相关期刊的品种和范围。为了满足各类读者阅读的需要,还要适量订购一些师生喜欢阅读的文学艺术类、娱乐类等期刊。要处理好一般学科与重点学科、中文期刊与外文期刊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馆藏期刊结构与读者需要相互协调的目的。

二、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近十年来高校的扩招,使各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图书馆读者人数的急剧增长,教师和学生对期刊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走上了开放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对高校期刊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有些高校期刊工作者对这种新形势下的工作性质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开发期刊信息的意识。甚至认为自己的工作只“看摊守业”,不重视期刊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致使期刊工作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另外,目前各高校的期刊工作人员中受过系统的文献情报信息方面教育的人员不多,很多都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

要适应新形势,提高期刊管理工作水平,关键在于要有一支专业的期刊管理人员队伍。为此,就要求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掌握图书管理和期刊工作的专业知识,胜任期刊文献检索、整理、文摘等工作;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期刊管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更好地为读者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期刊文献资料只有被利用时才能转化为情报,才能体现出它们的学术价值。而期刊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把馆藏期刊文献转化为情报,通过师生等用户的利用变成有用的知识和情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期刊工作者就要努力探索使用期刊的各种途径,使期刊的价值和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三、提高期刊杂志的利用率

各种纸质学术期刊的利用率不高是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电子期刊提供了快速优质的服务;其次是一直以来期刊管理中存在的重藏轻用、连续性与完整性差、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纸质学术期刊的利用率就成为需认真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优化读者服务,让读者愿意来、喜欢来。在图书馆工作中,人们常会提到要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要站在读者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确实,没有读者怎么还谈什么期刊的利用率呢!作为一名图书馆的期刊管理人员必须对教师读者、学生读者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对何种期刊杂志有较大的需求都清晰明了。为这些读者借阅期刊提供尽可能的方便,让他们感觉到像家一样的温暖。同时我们的工作人员要细心听取读者意见,及时停订不适合本馆读者需要的期刊,补充读者急需的期刊,满足读者需要。

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览环境,以此吸引师生来馆查阅、检索资料。笔者的工作经历让我体会到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与读者对期刊的利用率有较大关系。因此期刊阅览室务必要做到窗明几净,期刊排列整齐,位置固定,方便读者阅览;同时要配备较完善的文献情报系统、检索工具和必要的工具书,供读者检索、查询。

三是要做到现刊、过刊都实行全面开架阅览。这也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一个有效途径。要提高现刊验收、登记、分类、盖章、上架等环节的效率,尽量做到现刊到馆后当日上架与读者见面,充分发挥现刊的时效性和连续性。而对于过刊则要控制好丢刊、乱架、破损等情况的发生。要加强巡查,同时可通过类目指示牌等方式加强管理。

四、活化期刊信息资源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学术期刊及连续出版物已位于十大情报源之首。在高等院校,期刊以其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反映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及时等特点,备受师生的青睐。期刊与书相比,专业性、时效性更强,各学科中的最新动态总是首先在期刊文献中反映出来。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

的广泛应用,期刊管理的现代化、自动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在此过程中,应突破那种仅停留在查询、检索等层次上的服务,而要更重视开发和利用。因为期刊中的信息自身并不具备生产力的功能,只有当它被人们开发利用后,才能进入社会大生产系统,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创新,必须以信息交流为重点,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利用。

一般说来高校图书馆期刊文献利用率不到40%,外文期刊利用率则更低。期刊文献资源只有经过有效的梳理和激活,才能真正发挥其特有的知识信息作用。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激活方式及技巧,推動期刊文献的深层次开发和信息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活化期刊信息资源显得更为重要。期刊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把期刊文献中的大量信息加工开发出来,编制成二、三次文献。为此,期刊管理人员应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整合馆藏现有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建设一批专业性较强的专题数据库。

五、加强对期刊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

期刊管理部门的工作虽然琐碎、繁杂,而且经常是默默无闻,显示度不高。但它是一所高校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作为、做不好都会影响该高校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期刊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地做好日常工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总结、创新,要加强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加强与读者的沟通联络,有效把握研究需求,真正做到“服务、尽责、细致、勤恳、配合、主动”。

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规范化管理,关键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期刊管理体制。尤其要重视绩效考评工作,就是要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每位员工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建议图书馆的负责人要不断完善考核机制,使期刊管理工作由经验、粗放向科学、精细转变,以提高期刊管理水平,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首先,应准确把握绩效考评的度。绩效考评机制往往体现为一定的量化标准,为了提高考评的可靠性,考评的内容应尽可能细化。但是如果将每个尺度都进行细化,有时又会陷入不利的境界。因此,考评机制要注重实际,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明确员工在考评体系中的参与界限。具体来说,就是在制定考评制度过程中要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执行过程中则需要全体员工的遵守以及民主监督,在考评过程中应让员工知道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让更多的员工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赢得对考评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考评后应将考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让其认识到工作上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最后,明确考评与激励之间的关系。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应是多元化的有机组合,而绝不仅限于物质鼓励。应善于运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金立敏,吕阳.基于高校职能的图书馆建设[J].中国出版,2010,(177).

[2]谭冬莲.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3,(1).

[3]莫群英.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创新[J].图书情报知识,1999,(3).

[4]许家梁.关于高校图书馆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

上一篇: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下一篇:素描造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