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2024-07-02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共12篇)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篇1

摘要:在近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档案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提出优化改进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形成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档案能够客观地记载图书馆历史阶段的各个发展轨迹。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便捷和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服务,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建立数据完善、能够及时满足高校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的需求的图书馆档案,成为当前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

1、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档案资料,是图书馆各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录,包括了文书、文件和设备在内的三个部分,保存了高校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意义。高校领导阶层可以通过对图书馆内工作档案资料的了解,熟悉图书馆内软件硬件的配备情况,了解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和工作程序安排,熟悉图书馆管理情况,能够开展高效有序的领导工作。当然,高校图书馆是一所高校的信息载体,在图书馆档案中详细地记录了高校图书馆不同的阶段和时期的人员编制、组织机构以及科技成果等,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业务操作等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原始材料,通过对已有档案资源的分析和探讨,他们能够及时修正, 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改善、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制度, 引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和设备器材,形成借、阅、藏三者合一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为高校全体师生提供最为有利的资料。

2、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现状

由于受到技术和资金的双重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中并没有真正成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缺乏统一管理意识,没有进行合理的整档归档工作,对已经制作的案卷缺乏系统的分类,给之后的查找和使用制造了一定的困难。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问题在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并没有收到高校的重视,造成图书馆档案的收集、标引、整理和归档工作缺乏一个专职档案员,只是简单由图书馆普通工作人员负责,而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收整好的档案,无法统一进行归档,在目前的高校图书馆中,绝大多数的档案文件资料只是简单的归拢在文件盒内,分别收放在其负责管理的人员的办公室柜中,在长期堆放的情况下造成资料没有实现合理的利用,不能及时为高校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和工作资料,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二、优化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着眼于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趋势,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技术和管理新思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1、增强人的管理要求。

一项工作能否实现优质的效率,关键在于做这项工作的人。同样,要优化图书馆档案的工作,前提条件是图书馆领导阶层是否真正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只有高校领导以及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从思想上对档案存档管理给予重视,制定相关的制度要求,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正常进入轨道开展。而档案的直接管理人员,通过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参加专业技能考核,通过加强信息技术, 形成专业化的图书馆档案管理队伍,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 加快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脚步,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工作热情,将档案管理工作从枯燥无味的传统业务模式转变成全面而创新的信息化工作。

2、完善档案管理设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改善图书馆现有的硬件。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档案整理工作的不足进行分析,增设专门的档案归档室,配置档案专用的归档盒和搁置柜,对档案进行分类归档。与此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安装相应的档案管理软件,通过对编辑入室的档案资料进行录入操作,建立专业的档案数据资料库,能够有效地加强对档案的处理、储存、控制等功能。此外,通过外向型的信息化管理, 将图书馆的档案资料数据库和高校的多媒体课堂中心系统构成联合体,通过网络化的建设使学者能够第一时间搜索到实用的档案资料,充分提高档案的合理使用。

3、实现科学分类,分级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档案资料因其独特的学术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有效的资料服务工作,因此,准确地对图书馆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标引、整理和归档工作,实现科学分类和分级管理,是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根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内容和部门要求, 将档案进行分类。一是文件类,分为校内文件、馆内文件、 规章制度、规划方案以及工作总结等;二是人事类,包括图书馆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情况,以及在职人员的基本资料等;三是业务类,通常对各部门的工作日志、统计报表、图书采购、借阅、检索等情况进行收集归档;四是后勤其他类, 涉及图书馆的相关日常后勤管理和设备采购等资料。将图书馆档案科学分类后,按照不同的职责范围,将其由图书馆各职能部门进行分级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图书馆档案进行管理,能够合理反映各资料之间的相互规律和必要联系,加强档案的系统性和利用率,并充分激发图书馆各部门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化。

图书馆是一所高校的学术中心,通过科学的管理新思路,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优化图书馆档案管理水平,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高校的基本建设和教学科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对新思路的贯彻实施,高校图书馆的档案建设将实现飞跃。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篇2

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高校图书馆要适应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从分析当前图书馆管理现状入手,探讨了影响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作 者:范梅兰 FAN Mei-lan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刊 名:江西图书馆学刊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LIBRARY SCIENCE IN JIANGXI年,卷(期):39(4)分类号:G251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管理创新

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篇3

关键词:高校 图书管 管理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c)-0188-01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学生、教师查找文献,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目前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像乱占座问题,读者素质问题,读者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对文献不爱护,随意破坏等,如何根据当前高校图书管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来尽可能解决常见的问题,给读者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是当前高校图书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图书馆借阅环境不和谐。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提供图书的借阅,当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工作做的不够好,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是工作人员的一些问题。通过走访高校图书馆发现,有很多高校图书馆管理员并不熟悉借阅章程,读者有什么问题,管理员也不能很好地为读者答疑解惑。图书馆管理员是服务性很强的职业,其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管理员持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让读者望而生畏。初入大学时有过这样的经历,进入图书馆后,不知道借阅图书的流程,管理员态度冷漠,很不耐烦。另外,当读者出现违纪现象时,管理员就大声呵斥,有的学校还给出了打扫图书馆的惩罚。管理人员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服务,更像是一个“看门人”。造成读者的借阅困难。在者,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图书馆刚开馆的时候,大量学生蜂拥而入,这种现象在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尤为严重。出现有桌子的地方必有人的“热闹现象”。个别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当读者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后,不服从管理员的管理,甚至有的学生出现打骂管理员的现象。这些现象在高校图书管理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但破换了高校图书馆的借阅环境,还给高校文化和谐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为读者提供的资料短缺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科研提供方便的学术性机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在扮演中更多的角色:为读者提供图书、文献,进行素质教育,通过现代化手段获取文献,自学的重要场所等,往往忽略了大学图书馆最本质的工作: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这严重影响了大学图书馆发挥其作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主要问题。①大学教育管理机构管理政策不当。大学教育机构在对高校检查评估的过程中,往往对图书质量,图书借阅等细则方面没有明确的界定。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只重视教学评估的成绩,采用各种方式扩充图书馆的图书数量,而没有考虑图书是否是读者所需要的。很多师生在图书馆中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②管理员对读者需求不够重视。目前高校图书馆忽略了读者最基本的需求,在信息发展迅速的当代,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到必备的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信息,图书馆无疑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都是以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基础的。当今图书信息资料的发展迅速,各学科的资料专业性越来越强,只有对该学科有着较深理解的教师才能对图书资料的采购、整理有较深的认识。图书采购员的素质问题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严重问题。

基于现阶段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合理的改变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运行机制,构建良好的高校图书馆借阅氛围。具体给出几点建议。

2 增强借阅环境的几点建议

(1)构建良好的借阅环境首先要在规则制度上下功夫,加强大学图书馆的管理力度,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赏罚分明。这就要求管理者构建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依靠严密的管理结构,严明的管理制度来进行有向管理。依靠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细则来对读者进行约束。其次,改变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机制,开放式的进行图书馆管理工作。目前高校图书馆引入了计算机手段来辅助管理,与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有着很大不同,因此,高校有必要对高校管理模式和机制进行创新性管理。比如,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自动化管理手段,根据读者的需求来提供图书资料的新模式,达到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最大化。这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有了较高的要求,必须从老旧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让有技术、有才能的年轻人从事到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对于“资格”老的管理人员,根据其能力给其新的定位,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意识。同时也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宣传。规章制度包括对读者和对管理人员的规则,一方面,从新生入学开始,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和规则详解,让同学们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熟知管理工作的规则,将服务理念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首要理念。学会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图书馆,让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素质的重要场所。

(2)构建良好的图书馆借阅氛围。加强“柔性管理”,具体做法如下。建立读者协会,读者交流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修养,关于图书馆的不和谐现象,和工作人员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直接联系,工作人员的素质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从道德修养,知识素质,心理素质,信息获取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保障图书馆的和谐借阅环境。

(3)重视图书馆的主要作用的充分发挥,改变对图书馆老旧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保证质量的图书数量增长。在政策上改变以往学校评估图书馆质量,对大学图书馆的藏书从质量和数量上进行评估,充分增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另外图书采购要求也需要进行整改,图书馆的藏书不能只看数量,还要保证图书的质量,采购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是图书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除了一般书籍外,专业性强的书籍必须要由和科专家来参与、把关,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艳茹.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卞福君.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养探析[J].青春岁月,2013(22):212.

[3]汪湘.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2):70-73.

[4]皮静萍.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文化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48-49.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篇4

图书馆业务档案来源于图书馆工作实践活动, 是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产生和直接形成的文件资料, 如实记载了图书馆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思路、措施和方法, 是各项工作的历史记录。业务档案既为检查和总结以往的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又为制定未来的图书馆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信息。图书馆业务档案建设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是图书馆业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与研究现状

利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对2000年到2009年之间文献, 以“高校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篇数为39925篇, 以“档案”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 检索结果篇数为71篇, 浏览这部分文献, 发现在这71篇中从不同角度以业务档案为研究对象的不足三十篇。文献分析表明, 目前对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工作的研究还非常有限, 同时也说明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了解很多高校图书馆甚至还没有建立自己专门的业务档案, 可以说, 业务档案与图书馆工作脱离已成为目前高校图书馆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缺陷。

二、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的分类和内容

根据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 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又可以分为四大类, 即:业务基础建设档案、文献资源建设档案、读者信息档案和服务工作档案。

1. 业务基础建设档案

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基础业务建设情况, 包括网络设施情况、本馆文献著录细则、业务工作发展规划等。此外, 还包括学术交流、馆际协作以及及图书馆学会交流活动等各种文件资料。

2. 文献资源建设档案

包括文献购置费的分配、使用情况、招标材料合同、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数量统计、购置计划及方案、财务报表等。

3. 读者信息档案

读者信息档案主要包括读者信用档案和读者成果档案。

读者信用档案, 是指为更加有效地规范读者行为, 对读者在图书馆的不良表现进行登记入档, 并确定读者的信用等级, 对读者实行信用管理。目前, 在高校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读者信用档案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高校图书馆大都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读者档案, 对教师和学生读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注册, 而且内容比较全面, 同时, 对读者的借阅历史、违章情况、预约情况等也已进行登记入档, 而且都可以通过读者信息管理系统查询。也就是说, 图书馆已储备了大量的读者信用资源, 只要把这些信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 确定读者的信用等级, 并制定出相应的信用管理规则, 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读者成果档案指高校中的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研究生, 通过利用图书文献资料, 个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包括论著、论文、专利、科技创新等, 这些成果应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读者成果档案的内容除包括读者的基本信息外, 应把读者所学专业、研究方向、研究项目以及进展情况、研究成果等作为重点。高校中特别是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等, 应作为建立读者成果档案的重点对象。

4. 服务工作档案

服务工作档案按照不同的业务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借阅服务类, 包括图书流通人次、册次、阅览室到馆人次等材料;参考咨询类, 包括跟踪或定题服务的结果纪录, 光盘检索、计算机检索等服务情况;资源开发类, 包括编制或建立的各种书目、索引、刊物以及网页档案、学科资源档案等。

网页档案和学科资源档案是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网页档案指对网络内容的保存和管理。当今网络已经成为第一位的信息来源, 网络的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每天增加700多万个页面, 但由于各种原因, 这些页面也在不断消失。据统计, 一个页面在因特网上的平均寿命只有53天。网页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不保护和保存, 很快就消失了。实现网络的档案化管理对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学科资源档案是指高校图书馆以现有的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为基础, 从研究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的资源分布和信息特征入手, 对其进行全面的整理、分类、标引, 总结出具有一定特征和代表性、权威性的高质量的特征信息, 建立资源导航, 从而形成相关学科的学科资源档案。

三、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的意义和作用

1. 促进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改进和发展。

图书馆各项业务档案数据的建立, 并不是一些数字简单的累加汇总, 而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通过对一些数字的计算与以往的工作记录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工作上的优势与差距, 分析原因并加以改善和解决。从中还可以提出图书馆业务建设的新观点、新思路, 引导图书馆服务工作重点的转移, 使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稳步有序地向前发展。

2. 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

业务档案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针、战略目标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校图书馆领导实施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诸项职能时通过对业务档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可以总结经验, 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 对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3. 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拓展和深化。

业务档案的建立和开发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把握各类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范围和专深程度, 进而确立针对性的重点服务策略, 从根本上加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力度。如读者成果档案可以使图书馆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 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与利用, 一方面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另一方面又使图书馆资源在内容、载体及信息开发上达到特色化、新颖化和多样化。

4. 促进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图书馆改善服务的关键是要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业务档案的分析研究, 找出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为其自身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以此来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四、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 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设和管理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 是提高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要解决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业务档案的优势和潜能, 当务之急是增强管理意识、改进管理模式, 使业务档案建设和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轨道。具体措施如下:

(1) 树立和增强业务档案意识。要通过大力宣传业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图书馆人员对业务档案工作的重视, 增强对业务档案工作的认识, 提高对业务档案的关注, 树立起业务档案的存档意识和习惯。

(2) 建立健全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业务档案是靠平时日积月累收集而形成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本馆业务档案管理的制度, 严格按照制定的制度进行档案管理, 为业务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提供有效保证。

(3) 完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由于高校图书馆各部门有其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 为了能使各部门的材料收集齐全, 应在有办公室人员专门负责全馆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同时, 在每个部门设一名兼职业务档案员, 负责本部门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完善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机制。同时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 提高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4) 实现业务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应按照档案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来进行, 根据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 统一业务档案的组织建设, 以便建立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最佳秩序。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业务档案所收集的文件进行规范化处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鉴别和判定业务档案的价值, 挑选出来有价值的, 剔除那些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对业务档案的文件内容进行界定和划分;对所收集的业务档案文件, 在项目设定、标准衡量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 保证业务档案的内涵质量。

(5) 实现业务档案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图书馆,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极大提高, 纸质文件与数字化文件同时大量并存, 使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成为可能。业务档案信息化首先应将档案管理与文件处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 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中, 实现文档一体化的操作模式。针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以先进的办公软件为平台开发出各部门业务档案管理系统, 进行档案数据处理工作。

结语

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教育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档案凭借其丰富的现实资料和数据, 不仅能为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发挥积极的参考、凭证作用, 而且可以为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搞好高校图书馆业务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对高校图书馆的现实发展和长期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铭.高校图书馆档案建设实践[J].图书馆建设, 2007 (2) :94.

[2]梁转琴.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J].图书情报, 2005 (7) :115-116.

[3]唐小梅.大学数字图书馆的网页档案化管理[J].中国信息界, 2010 (4) :56-58.

[4]杜晶.建立读者成果档案服务图书馆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6) :171-172.

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论文 篇5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应当由原来的满足本校师生借阅所需向着为高校及社会大众提供服务进行转变,将从整个社会所获取到的信息资源汇报给社会群众。同时,也应当改变以往的单方面重视图书馆收藏的管理理念,而转变为在扩充图书馆馆藏的同时也增加文献资料的利用效率。另外,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其管理理念就必须要做到开放性,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开拓各种渠道,去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而不应当继续沿用以往闭塞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要为师生提供教学所需书籍材料,同时还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将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丰富起来。

3.2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

高校图书馆的外部管理机制应当改变以往仅限于高校内部服务的管理机制,而应当逐步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先进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增强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大众化服务中的影响力。还应当采取合理分工、分散管理的方式,明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责任,处理好高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各项事务,并不断地吸收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高效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则应当协调统一高校图书馆相关的各个部门,实现合作化管理,共同为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而努力。另外,也要建立切实可靠的服务范畴管理机制,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3.3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

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当在为高校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目的的前提下,制定更为详细、合理的服务管理制度。要明确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及其他服务部门各自的责任,使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人员激励制度,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公平的考核,实施合理的奖惩办法。要明确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服务内容相关制度,对提供哪些信息服务,如何做好服务工作等给出明确规定。要对读者在高校图书馆中所拥有的权利及应当履行的义务制定相应的制度。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在于制定,更在于实施,将科学的管理制度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4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与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广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通过网络共享,高校图书馆内的数字化资料,可以被本校及其他地区的读者访问,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网络信息导航服务,使读者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中,更为便捷、迅速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创造读者的新型需求,将与图书馆相关的服务整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新型的服务。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除了书籍借阅之外,还需要提供文献检索、信息咨询、资料下载等多种服务。

3.5实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就业门槛,并提供更为丰厚的薪资待遇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并且对于就职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丰富管理经验。同时,运用公平的奖惩方式来激励图书馆工作人员,督促其做好本职工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3.6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创新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篇6

关键词: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2-0085-02

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经费档案、财产档案、人事档案、文件档案、文献采购档案、读者档案、借阅档案、文献典藏档案、情报交流档案、重点学科及课题跟踪等,它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方式在安全性、高效性、便捷性等方面都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人类社会信息记录已从纸张信息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新契机,利用信息网络正在迅速地向着集成、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全面展开的大环境更好地发展档案事业,以科学化和技术化的手段管理图书馆档案,从而逐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以适应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新需要。因此,研究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促使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不到位等原因,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程度并不高。

①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还相对比较落后,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办公形式的进步,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依据声像档案。它真实、形象、鲜活地记载了活动、事件的面貌,是一种最直观、最真实的档案材料, 也是高校及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资料。但我们在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对声像档案的收集和利用,使声像档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增加一些高档的声像设备,加强声像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同时提高计算机、局域网和公共网的建设,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②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层次低。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服务主要还是在对档案资源的登记、保管,只是为部分人提供阅览、简单的咨询和导读、复印等外部层次上。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设施设备条件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普遍建立,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然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并不理想。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们的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并没有提供网络信息服务,也没有建立能让读者进行交流网络平台。信息化服务层次还比较低,网络资料、档案文献报道、专题提供、资源共享等深层次服务还没有形成。

③高校校园网逐步建立,但校园网的利用不够充分,还未建立起高校图书馆网络远程用户平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传统工作方式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使得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难以将现代化管理引入到档案工作中来。尽管计算机普及程度已经较高,校园网已经逐步建立,但是,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作用。图书馆档案信息基本上是局限于本校,至多就是本地区,基本没有实现远程存取服务,很少有高校图书馆建设有远程用户也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图书馆档案信息的网络平台。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虽然已经让档案工作者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等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但是对于如何构建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相当多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并没有站在资源充分共享与利用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高度,从更深层次上认真思考信息化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可见,不仅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对校园网尤其是远程网的利用不够,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计算机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2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趋势与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辅助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档案管理的方向转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资源的共享性,高校通过建立一定图书馆档案处理系统,就可以将图书馆档案信息通过网络空间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类、检索、传递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据此,图书馆档案用户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本地区,还可以为远程用户使用图书馆档案信息资源提供非常方便的服务。如以word文件、PDF文件、Excel文件、Flash文件等数字化文件和声像资料的存在形式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是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文档,数字化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还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递,共享利用极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必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等来的,我们有必要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通过建立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校园网,加快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就是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服务的网络化。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给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档案都是以纸质的实物形式存在,这给档案信息的采集、保存和利用带来管理成本高、查询困难、信息无法提取和无法共享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机构间是相互隔离的,信息化的发展为这些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应用,使得各个档案管理机构间的档案信息能够得到高效整合,通过档案信息在不同机构间的重新划分与组织,从而逐步建立起各有特色、互为补充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近年来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也随之由传统的纸质文件等物质形式逐步向数字文件形式转化。借助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可以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有效解决传统方式的检索难和共享难的问题。与纸质文档相比,数字化文件归档更加高效。数字化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在计算机上进行,由于数字文件便于修改、便于复制、便于传递等特性,使得档案资料管理变得更加便利,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随时利用图书馆档案资源。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一些新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对档案信息的深层次挖掘中,如智能信息检索和多维检索技术就可以完成在传统档案管理中无法完成的工作,从而使高校图书馆档案信息的社会、经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计算机进行图书馆档案的查询检索、辅助立卷、目录编制、数据统计等业务。尽管由于软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图书馆档案的计算机管理还不尽如人意,但已向现代化档案管理迈出了一步。

总之,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高校图书馆档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现阶段我们不但要丰富图书馆档案收藏内容,还要做好高校图书馆档案的分类,同时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着力将图书馆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地树立信息服务、信息化管理的意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加快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价值。

3对策与建议

①加强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采用计算机管理,从一般的文献借阅到高层次的情报服务都已实现计算机化。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也要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加强计算机等设备的配置和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发挥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功能。根据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与图书馆其他业务相结合的原则,有些档案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归档,有些档案可以单独编制应用软件,实行档案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②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服务层次。要解决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优势与潜能,当务之急是规范图书馆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科学轨道,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层次。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基本上是手工操作下的档案资料查阅,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效率,规范管理流程,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面向服务者的档案服务系统,与档案信息利用者间建立及时、有效、直接的沟通,提供多种方式的可靠、稳定、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有效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

③有效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改变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封闭或半封闭传统模式,不再只重视藏不重视用,避免造成图书馆档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根据档案管理与图书馆业务相结合的原则,对能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归档的档案可以单独编制应用软件实行档案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建立图书馆档案网络信息平台,提升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实现网络资源的远程共享。

参考文献:

[1]梁继宏.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兰台世界,2008,(2):5-6.

[2]孟德泉,孙序.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6,(12):132-133.

[3]丁凤玲.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2):63-64.

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篇7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特点

高校的图书馆中的文档主要分为二大类一个是文件档案, 一个是文书档案。对这两类不同的档案要进行分别的管理, 这样才能适应在信息化时代对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先来了解这两类档案的特点, 然后再根据其特点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文件档案的特点, 文件档案主要是指, 由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关于图书馆的日常事务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性的文件, 这些文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和针对性, 另外还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第二是文书档案的特点, 文书档案来源于高校的图书馆, 是自身的一种文件。是人们在图书馆开展的提倡工作和各种活动中形成的文书的记录, 由于一定的目的需要保存下来, 比如会议的记录, 会以的相关决定, 人事方面的材料, 财产的相关记录文档, 以及收发的文集, 照片录音等各种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等。这些文档档案内容比较丰富, 涉及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有图书馆的文献典籍, 珍贵的历史遗留物, 以及借阅登记的记录等等;另外, 这些资源保留的时间较长, 有些档案的内容甚至是永久保存的。这些也体现的图书馆档案价值的珍贵性。

在信息化时代,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 数据的管理需要精细化的管理, 需要对这些档案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 把这些档案要建立起索引系统, 这些数据要落实在信息化的系统中。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人员来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 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的工作。

二、高校图书馆档案存在的问题

目前阶段,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很之后,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图书馆档案建设基础薄弱, 数字化建设进展缓慢。很多高校的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纸质化办公阶段。很多的资料还是纸质的文档, 没有进行电子化的处理, 也没有专门的系统对档案进行管理。这样就造成了数据的丢失风险加大了, 也不利于资料的查找工作。更严重的是很多高校还没有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意识, 这些学校多半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关于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更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治理。还有些学校的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形同虚设, 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这些系统, 主要表现是基础资料没有在系统中落实, 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没有做到位, 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系统的维护, 另外就是人员素质没有跟上数字化系统的发展, 人员与系统的配备情况不吻合。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 大大影响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第二是图书馆档案数字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档案进行了数字化的建设, 其成果也是显著的。这些图书馆档案资源是极其丰富和宝贵的, 他们本应该为在校师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但是实际情况却让人不容乐观。由于学校对这些资源没有进行必要的宣传工作, 导致很多师生对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档案资源不甚了解, 他们还在苦苦寻找资料, 而这些资料就在自己学校的图书馆里面被深深地埋藏。对图书馆档案数字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三、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根据高校图书馆档案的这些特点, 要改进对其的管理工作。这些改进和创新的工作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措施:

首先是加速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对于一些还没有对图书馆档案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学校来说, 其当务之急是要进行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 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工作, 努力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这是对图书馆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基础, 没有这个图书馆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 就无从谈起对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是加强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人员配备;有了这个数字化的管理系统, 还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要有与系统相匹配的人员来对高校的图书馆档案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系统的作用, 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其中对人员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第三是完善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在信息化时代, 信息的安全工作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既然这些图书馆档案资料是宝贵的, 就要注重对这些资源安全性的保障工作。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图书馆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命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趋势, 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必然的趋势, 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 在信息化时代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尤为重要。要有相应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 学校要注重对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冷小平, 徐秀荣;现代图书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03期。

[2]施振宏;高校图书馆档案分类体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年, 02期。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初探 篇8

1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理念及实质

1.1 高校图书馆究其用途

高校图书馆究其用途来讲主要在于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这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终归宿, 人的工作就应该充分了解不同个体的需求, 充分尊重人的个性, 所以, 想要使图书馆对学生提供人性化服务, 首先要对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 久而久之, 人本理念才能深深根植于馆员的心理世界。具体来说, 高校图书馆应倡导“图书馆员第一”的人本管理理念。它突出强调的是人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即一切活动应当以人为中心开展。在高校图书馆, 这里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图书馆员”, 二是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读者只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是图书馆管理的目的, 不应该成为图书馆管理的主体。况且, 在图书馆人、财、物管理三要素中, 如果没有“人”即图书馆员的高效运作, 财物所发挥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图书馆现代化重要的标志, 就是其服务能力。不管何种层次的服务, 其质量的好坏, 效率的高低都取决于人, 即图书馆员。因而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就是对图书馆员的管理, 故高校图书馆应倡导“图书馆员第一”的人本管理理念。

1.2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质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就是以馆员为核心, 在坚持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采取的富有人情味的方式, 其实质是管理者要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并, 善于团结组织人才, 注重对馆员进行情感管理, 疏导馆员的不良情绪,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 创造性, 从而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管理目标。

2 当前高校图书馆实行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 人才是基础。近几年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兴建了几万平方米的新馆, 按理说, 需要及时引进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实际情况是, 很多图书馆人员老化、基本不引进专业人才, 另外, 由于种种原因, 高校图书馆近乎称为学校职工家属的“安置所”之一, 无视馆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与更新的重要性, 忽视对馆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导致馆员年龄老化、知识老化、普遍存在职业倦怠感。

由于过去高校人事制度的缺陷及高校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 仅重视经费的投入和馆内设备的添置, 不能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并没有高度重视馆员的知识更新, 从而加强业务培训, 不仅损害了馆员利益, 而且降低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对馆员岗位职责不分, 奖惩不力。由于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上不注重知识型、专业型人才, 在馆员的工作分工上没有充分考虑馆员个性特长的发挥, 不能根据相应的条件进行岗位配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三是对馆员的考核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在馆员报酬上难以合理区别, 在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的评判标准中忽视了业务创新、工作态度等评价指标, 造成馆员积极性不高, 后劲不足。

3 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举措

3.1 提升管理者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

对于人本管理的内涵, 也许大多数领导人都有所了解, 甚至耳熟能详, 但如何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得以运用和落实, 关键在于对人本管理工作的重视和认识程度。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意义, 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行动上具体落实, 具备高瞻远瞩的前瞻性, 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措施, 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升图书馆人精神, 提高服务质量, 切实为校园师生乐于奉献。

3.2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人本管理, 必须强调团队意识,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贯彻尊重、理解、团结、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 使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领导者之间互相理解, 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 增进上下级之间的团结。作为馆长还应多与馆员交流沟通, 改变只靠政令下达的管理方式, 领导与馆员应双向和多向沟通。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还应考虑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地位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学校对图书馆员的重视度远不及其他工作岗位的人员的现实, 加强主人翁和责任意识的教育。馆领导如果能给馆员送个温暖, 积极、热心为馆内职工说话办事, 排忧解难, 妥善解决好馆员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会使全体馆员感受到馆领导的重视, 能替大家说话, 体贴关爱, 会使全馆人员体会到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亲切、温暖, 从而发自内心地、自觉地要去遵守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履行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3 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励机制激励是人本管理的核心问题, 它在现代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图书馆由三要素组成:馆舍、文献资源、人员。其中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科学研究表明, 人是有极大潜力的, 但能否充分挖掘出来则取决于激励是否有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发研究中发现:一般情况下, 职工的能力可发挥20%~30%, 而受到充分的激励后, 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研究表明, 激励的作用主要在于:第一, 它能够有效激发馆员的内在潜能, 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 它有利于吸引留住优秀人才。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 通过建立激励模式、健全激励机制, 可以稳定现有馆员队伍, 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向本馆流动。第三, 它有利于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 它的运用能够创造出良性的竞争环境, 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在具有良性竞争的环境中, 馆员会感到环境的压力, 并将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第四, 它有利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激励可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取向, 提高馆员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馆员更好地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4 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充分揭示了坚持以为人本, 释放人力资源,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因此, 我们必须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高度, 全面, 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髓, 求真务实地推进“人本”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它既是价值命题、战略思考和伦理法则, 也是对馆员个人价值辩证统一认识的深化。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 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科学地开发管理, 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 使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 有效技能也能最大地发挥。所以, 图书馆领导应根据图书馆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积极地为员工争取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帮助员工规划人生道路, 发挥他们的才干, 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 在图书馆实行轮岗制度, 这样不仅领导能发现人才, 也使工作人员对自己适合干哪一种工作心中有数, 做到人尽其才, 工作人员之间也能促进了解。

3.5 建立完善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是推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馆内要重视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让图书馆员有参与管理的机会。馆领导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随时向员工通报馆内的重要情况, 以确保馆员议政、参政的权力, 并欢迎馆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 自觉地接受馆员的民主监督。正确引导全体馆员参与图书事业的管理, 深信这些馆员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要给予采纳, 在民主氛围中, 促使馆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 充分调动全体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6 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它主要是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以及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 通过文化的培育, 潜移默化地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准则。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高校图书馆核心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 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灵魂。首先, 构建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功能。服务文化属于非制度层面的内容, 它主要是通过精神与价值观的引导来规范馆员的工作行为。让读者满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核心, 只有当每一个馆员都树立这一信念, 所有馆员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时, 图书馆必然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 图书馆服务具有人性化特征。文化创造出来是为人服务的, 文化也是人化。高校图书馆服务文化是以读者为出发点, 它服务目标都凝聚在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上。因此, 它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温馨的, 充满人情味的, 同时, 也是最具人性化的。再次, 图书馆服务文化具有教育功能。馆员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主体, 是图书馆服务文化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当全体馆员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学识修养、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真诚为读者服务时, 高校图书馆也就真正实现了自己服务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迟伟凡.论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图书馆学刊, 2005 (9) :32~34.

[2]刘樱.“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J].图书馆, 2007 (6) :70~71.

[3]赵云亭.试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的内涵[J].图书馆, 2004 (3) :24~29.

[4]欧兆虎.谈图书馆制度建设的人本理念[J].图书馆, 2006 (1) :69~70.

浅析高校图书馆管理方式 篇9

在我国, 关于图书馆管理的含义, 黄宗忠在《图书馆管理学》中是这样阐释:“图书馆管理是根据图书馆满足社会读者需求的目的, 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行动, 最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图书馆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 提高图书馆的效率, 以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目标, 完成图书馆任务的动态过程”。而高校图书馆管理就是对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管理, 它既不是传统的行政管理, 也不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管理, 也不能归结为科学管理, 它是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人力、财力、物质资源, 通过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过程, 来有效地达到图书馆预期目标的活动。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行的是由学校统筹管理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管理缺乏独立性。由于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缺乏明确的认识, 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只能依附于学校, 大大降低了高校图书馆与外界的沟通能力, 丧失了社会服务功能。同样, 由于学校的不重视,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受到了局限。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也远低于其他教学科研人员, 这就大大降低了其工作积极性, 从而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实施方式

1、馆长负责制管理

馆长负责制就是明确馆长在行政领导和业务管理方面的职权和责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制。图书馆馆长承担着领导全馆的重任, 为此就要求图书馆馆长应具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馆长负责制与传统的以领导意志为核心的家长式管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馆长负责制与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是相行不悖的。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在馆长对图书馆工作承担领导责任的同时, 也要充分尊重馆员权力, 推行民主管理, 通过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来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2、职业资格认证制管理

目前具有某一学科知识背景, 同时又精通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并不多, 知识结构的不合理, 必然会影响工作服务的效果。多数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并非图书馆专业科班出身, 即使他们工作经验丰富, 但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对于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手段又具有图书情报知识, 并有一定专业背景知识的人员需求, 难以开展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翻译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基于以上现状, 我国应切实实施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从根本上强化图书馆专业队伍, 以保证高效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激励机制管理

激励机制是指从满足个人需求出发, 促使人们按照有利于集体目标实现的方向采取行动, 以实现集体目标而采用的方法。高校图书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使工作绩效与工作薪酬相匹配, 有利于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开发馆员的工作潜能, 创造一个良好、高效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知人善用, 人尽其才

人才资源是现代图书馆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工作各个环节之间能否协调进行, 图书馆使用能否取得长足进展, 归根到底取决于图书馆管理者对人才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人才是现代图书馆的生力军, 对图书馆事业的兴衰关系重大。因此, 了解知人善用是图书馆管理者的头等大事。管理者应切实了解馆员的业务特长等情况, 确定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岗位, 充分发挥其自身才能, 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 论功行赏

论功行赏的馆员薪酬政策是图书馆管理激励制度的重要元素。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能大大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效率,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绩效考核, 使馆员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及时修正自身的行为及发展方向, 从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业绩。

(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 鼓励馆员做好工作。物质激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是激励的主要模式, 也是目前图书馆激励机制管理中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单纯的物质激励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可能会使馆员产生拜金主义。对于具有专业知识的馆员来说, 除了物质需求之外, 还需要获得比物质更重要的价值观、自尊、社交等精神方面的需求。而且, 从人性的角度讲,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单纯的物质激励会逐渐加深对物质追求的欲望。长此以往, 不仅几乎会增加单位的激励成本, 也会使物质激励的效果越来越微弱。因此,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基础, 精神激励是根本, 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4、读者参与管理

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读者不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更是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直接影响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质量与效益。图书馆应在确保基本需求稳定有序的基础上, 科学规范地引导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采购, 尊重读者的意见, 扩大读者的参与范围, 增强读者参与的热情, 提升图书馆感召力和影响力。保障读者服务范围广泛性, 在当今开放的环境下, 只有把握读者、尊重读者、与读者互动、取信于读者才能赢得读者。

5、学生馆员参与管理

目前, 国内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基本上是由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学生馆员三部分组成。所谓学生馆员, 就是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大学生。学生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是一项作用明显且意义深远的工作。不仅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 而且深化并丰富了读者服务工作。同时,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工作能力。学生馆员既是读者又是馆员, 他们既能收集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为图书馆管理工作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又能将图书馆管理决策及服务功能反馈给学生读, 从而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

三、小结

高校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整体性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 高校图书馆数量与日俱增, 规模也不断扩大。在现代化的今天, 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和数字资源不断增加, 这就要求图书馆对数量庞大且内容复杂的文献资源能够进行准确挑选和科学加工, 以便用户有效的利用。因此,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体系对有效完成图书馆的任务和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

摘要:高效图书馆管理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领域, 是高效图书馆工作整体性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数量不断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与用户的联系愈加频繁。本文结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实施方式及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慰慈, 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8.

[2]潘德利.图书馆管理方式创新谈[J].图书与情报, 2002 (4) .

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探索 篇10

一、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

要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不断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 就必须以人为本开展工作,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图书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 就是为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以人作为管理的主体, 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管理的根本任务在于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努力为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 以追求人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强调对图书馆财、物的管理, 特别是对藏书的管理, 这种管理理念在私家藏书楼、皇室藏书阁的管理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严重阻碍了读者对藏书的利用, 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是由藏书、读者、馆员、馆舍及其他设施组成的有机体。再漂亮的馆舍, 再先进的设备, 如果没有馆员的工作, 就只能是摆设而已;没有读者, 图书馆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所以, 人是图书馆这个有机体中最活跃、最积极、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将人本管理理念引入图书馆管理领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

1. 树立“读者第一”的理念,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满足读者需求。

“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是图书馆的宗旨。“读者第一”除了意味着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好之外, 还意味着读者应该是图书馆和谐文化的受益者和建设者。我馆针对读者提出了“知图书馆、用图书馆、帮图书馆、爱图书馆”的心理期望,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关工作。

图书馆不只是图书馆人的图书馆, 更是广大读者的图书馆, 图书馆就是为他们而存在, 为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而存在的。图书馆人的价值是在读者使用图书馆中体现的, 是在为读者服务中实现的。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多帮助, 使他们对图书馆资源最有效利用, 是我们图书馆员的最大幸福。

广大读者既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又是图书馆工作的监督者、图书馆建设的参与者、图书馆事业的支持者、图书馆发展的见证人。

图书馆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图书馆是信息和知识的集散地, 图书馆的资源是有生命的, 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有待师生去发掘、去利用。大力宣传推广图书馆, 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热爱图书馆、共建图书馆, 从中获得最大效益。

2. 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百业兴旺, 人才为本”, 图书馆事业要发展, 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推动, 没有高水平的图书馆员, 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读者服务, 这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教学水准和大学文化建设。馆员既是图书馆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是图书馆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因素, 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创建和谐的图书馆, 对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它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对外形象。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图书馆员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在图书馆工作中对读者服务的所有承诺, 都是通过馆员的工作来实现的。未来高校图书馆竞争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 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图书馆馆员总体素质的竞争。图书馆员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员, 不能仅仅从事借借还还、形式单一、被动的服务工作, 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有较强的信息管理技能和丰富的网络知识, 要有对事业的执著精神, 要担当信息管理者、信息专家、信息导航员等角色。我校图书馆非常重视图书馆文化建设, 倡导馆员要有“爱心、专心、良心、信心、舒心”, 提倡“心态好就有幸福”。

图书馆员对人要充满爱心。爱心是对人的情感, 待人的态度。对待同事, 对待身边的人, 对待读者, 有爱心, 有大爱之心, 博爱之心, 大爱无疆, 大爱无痕。在图书馆来讲, 同事间的帮助, 部门间的协助, 对读者的服务, 就是对他们好, 不图回报。大家其乐融融, 互相关爱, 只有这样我们的读者与图书馆的关系就会更好, 同事之间的关系就会更牢, 这就是一幅和谐美好的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生动画面。

图书馆员做事要专心。做事 (精神) , 认真、主动、创新。专业人做专业事, 专注于自己的岗位,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专注于自己的职业价值, 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图书馆员工作要有良心和责任感:对己 (责任) 要负责、规矩、平衡。有了责任心, 工作上就会有主动性, 才无愧于工资、无愧于领导的良苦用心, 无愧于学校经费的投入。良心能使一个人安心、安逸, 使自己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的基础。有了好的导向, 有责任心, 有社会责任感, 有使命感, 凭良心做事, 凭良心做人。这个要求是对人性的最基本要求。

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要有信心。发展 (动力) :目标、追求、行动。对图书馆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图书馆尽量为大家创造条件从学校争取资源, 馆内创造条件, 促进馆员发展。只要是对图书馆和个人发展有利的, 领导都会给予支持。

图书馆要让馆员舒心。馆员的人生质量应该处于平和、满足、幸福的状态。舒心是这种心态, 这样一种状态也是馆员“爱心、专心, 良心, 信心”的结果, 大家舒心也意味着我们的图书馆是一个温馨的家园。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提高, 就能舒心地工作、舒心地生活。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图书馆期刊工作健康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需要, 而又不危害后代人需要的内涵集约式发展。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图书馆在满足当代人信息需要的同时, 也不损害后代人信息的需求。也就是说, 图书馆期刊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体现持续、整体、平等发展思想的内容。因此, 我校图书馆期刊建设要有全局观念, 既要考虑短期目标, 又要制定长远规划;既要追求系统、持久、全面的发展, 实现图书馆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 又要具有超前意识、创新意识,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比如建立期刊资源共享体系, 可通过联合采购、分工收集、分担保存、合作编目、文献传递、互惠借阅等来实现资源共享。把各馆的馆藏建设乃至全球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纳入到我们的资源建设中,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全员践行“科学发展”

和谐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我们对图书馆工作以及馆员提出了践行“科、学、发、展”四方面的目标。

“科”代表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为学校学科建设服务, 图书馆的建设要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 围绕学校学科建设大局, 规范图书馆内部管理, 如进一步完善馆风评估制度, 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学校学术水平、管理水平。图书馆运用专业技能和专业背景, 可以详尽地占有某一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 为凝练学科方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图书馆根据科研人员的需要, 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 为汇聚学科队伍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围绕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支持, 为学科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从而为构筑学科基地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

“学”代表要高度重视馆员的学习和发展, 提高馆员素质。重视馆员的学习, 提高馆员素质, 促进馆员自身发展。设置科研基金项目, 鼓励馆员进行科学研究, 奖励科研成果。作为信息工作者, 馆员要了解学术, 服务学术, 树立学习风气, 形成研究氛围。高校图书馆应设法建立一套完整的馆员进修、学习制度, 支持和鼓励馆员接受新知识和继续教育及钻研精神, 形成一个全馆积极学习、互帮互学、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如组织学术讨论会、知识竞赛、读书会等, 使图书馆在个人学习、部门学习和组织学习三个层面上, 都能安心学习、乐于学习, 培育竞争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营造一个唯有注重学习的图书馆团队, 培养馆员系统思考的团队精神和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 更好地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

“发”表示图书馆要充分发掘文献价值, 促进读者有效利用资源。图书馆要充分发现、发掘文献资源价值, 使文献价值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让文献躺在图书馆或储存在服务器里面。要使文献变活, 文献也是生命、是宝贝, 不要被浪费, 要让它发挥作用。各部门通力合作, 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展”表示每一个馆员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展示图书馆美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展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风采, 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展示高素质, 以高昂的斗志和积极的工作热情做好每项工作。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直接与读者见面, 他们的人格、形象、作用、语言、仪表、行为对读者是一种无形有力的影响。因此, 现代高校图书馆员应注重礼仪规范, 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以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感染读者, 服务育人。

四、加强部门间的协调

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它要求各部门之间敦睦和谐, 通力合作, 共同发展, 不各自为政, 不互相抵触。就图书馆来说, 虽然各个部室之间有明确分工, 但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有各个部室之间密切配合, 协调发展, 图书馆整个的业务链才不会断, 图书馆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和效益。各个部室之间的协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谐问题。每个人之间都和谐了, 各个部室之间自然也就和谐有序。这就要求馆员在发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的同时, 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达到人人都能具备积极豁达、和衷共济的良好人格。同时, 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修身养性,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增加容人之量;通过对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 加强与人相处的能力。老同志提携帮助年轻人, 年轻人尊敬帮助老同志, 互帮互助, 团结一致, 力争做到全馆上下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使图书馆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 高校图书馆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基本方法, 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与科研, 以及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 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 从而开拓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胡群策.试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安徽大学学报, 2005, (3) .

[2]石洪发, 冷继军.高等学校图书馆人本管理研究与实践.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3]张敬.谈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

[4]刘伟兰.湖南省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的调查与分析.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1) .

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和创新 篇11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理念 创新 人文关怀

众所周知:大学图书馆管理不外乎两种,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即书刊、数据库和设施、人力资源管理,即读馆内工作人员和读者的管理,高校图书馆的创建目的主要是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提供给学生,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各类知识的良好途径,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就是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面不断扩大和升级换代,图书馆的服务系统不断优化,利用这些良好的优势,制定良好的管理理念,可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使图书馆不断更好的服务大众。

在图书馆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始终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图书馆毕竟是服务大众,始终要满足人的要求,保障人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实实在在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可以拉进管理者、馆内工作人员,读者之间的距离,创造一个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安排,使得各项任务活动顺利的开展,有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合理等优化。

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将馆内各种信息文献传递出去,而且还要将图书流通保持良性循环,还要面对管理者、馆内工作人员以及读者之间的微妙关系,创造一个和谐轻松自如的大环境,还要面对在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将纸质读书推广,这也需要在管理工作上创新,吸引更多人回归文字,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①信息资源便捷化、合理化,图书馆的信息量巨大,这对馆内工作人员有利,同时在面对海量的各类图书,琳琅满目的书籍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各种个利,所以在图书馆的管理方法上要不断优化。在计算机网络不断更新下,图书馆的管理系统也应该不断升级,对各类图书进行有效管理,分门别类,而且应该醒目,注明各类信息,提供便捷服务。

②保持书籍流通良性循环,这也是管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书籍是纸质,在流通过程中也很容易遭到破坏,出现各种破损,这不利于书籍的流通,同时极少部分人会做不利于图书馆工作的事,如偷书、不按期归还等等。这都是非常典型的问题,所以图书馆在管理工作上也要宣传爱惜书籍,开展爱惜图书日,同时对偷书者、不按期归还者要严格惩罚,但是在此情况下,也要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他人、教育他人。

③宽容以待、和谐发展,人人都希望被他人理解,认可和肯定。由于馆内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的是各种文献信息,工作上难免枯燥、无趣。这不利于图书馆的长期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所以这要求管理员(馆长)密切关注工作人员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变化,给馆员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让馆员体验和感受到馆长的人文情怀,这样就会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循环,同时馆长馆内工作者,读者三者之间也应该产生一种和谐发展的链子,形成一种友好、温暖安全的馆类环境,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好的契机。

④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创新被无数次的提及意义也很重大,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与科技的碰撞下,如何使图书馆良好长期发展下去,需要从管理方法上创新,制定方案让更多的人回归文字,找回流失人群,配合当今信息化、科技化的特点,创新新的管理方案,尽量让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展现给广大读者,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觉得首先图书馆应定期举行书展,吸引广大学子,把各类典型书籍展示给大众。同时也可以开展图书知识大赛,在竞争中体会读书的乐趣,另一点也是很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环境安全清洁、安静,使人在阅读的状态感到舒适,同时图书馆面向大众在时间上要根据大多数学子的学习休息安排,也可以相应的调整,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举办真人图书馆,图书馆不仅将纸质图书推广出去,而且还应该将无形的资源推广出去,每个人就是一本书。听别人的故事,活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的故事分享出来,会得到不同的感悟和启发,举办真人图书馆,可以将相关人员紧密联系起来,而且有利于图书馆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图书馆不仅将秉承“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原则,还要为图书馆良好的长期发展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在当代文化潮流的冲击上,如何避免“读者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现象发生,制定有效措施,都需要不断创新,必须以“人文关怀”“管理制度优化”创新出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从实处出发,同时图书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如何实现管理者,馆内工作人员,读者双赢互赢,需要方方面面的考量。

温馨和谐的人文关怀可以给图书馆带来无形的资产和精神风貌,改善关系。提高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创新的措施可以为图书馆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在现代化的今天,人文关怀和创新理念是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重要针对点,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优化图书馆管理环境,使其长远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商晓帆.人文關怀视野中的读者权利与图书馆权益.[J]图书馆建设,2006(6).

[2]高校图书馆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J].晋周学刊,2006(2).

高校图书馆管理之我见 篇12

一、什么是管理

大学图书馆的管理通过层层负责人和全馆馆员、职工更进一步落实为全校师生员工、为教学科研服务, 使大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的心脏。图书馆管理有何重要性?成功的CEO们无不肯定这一点:要想企业得到战略发展, 管理是第一位。同样, 历史证明, 如果一个图书馆具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 即使它的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和物力资源相对短缺, 但是由于这些资源被充分地利用和开发, 图书馆的服务也可以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与之相反, 若图书馆的管理落后, 不到位, 那么即使拥有再好的人力物力资源, 其资源优势也必将丧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不在是一味的追求藏书量的多少, 而是讲究服务质量, 服务满意度是多少, 文献的利用率是多少。“而我们的工作重点, 要从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主的传统服务型向知识服务型方面转变, 逐步放弃传统的买书建库, 被动等读者上门服务的封闭型馆藏。”

二、图书馆员

图书馆领导要加强对馆员各方面技能培训, 使馆员的素质、形象、专业水平得到提高;馆员们每天都进行着借借还还的工作, 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领导应让馆员们参与一些活动, 注入“新的血液”。例如实行“流动标兵”, 势必会大大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应由馆长制定“流动标兵”的评选规则和要求, 然后对馆员一个月以来的表现进行评价。给读者们权利, 由读者们投票, 读者成为馆员的监督人, 馆员为读者服务, 读者监督馆员, 保护双方的利益, 将馆员本位的情形转变成读者本位, 这样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使图书馆学习氛围更温馨, 更和谐。让他们来选择工作态度好、服务到位的馆员, 限制当月投票有效, 评定结果。对于当选者给予一定得物质奖励。也作为年终评优秀的条件。这样, 馆员和馆员之间成为竞争伙伴, 于是便有了压力, 进而产生动力, 使本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有馆长应对馆员实施人文关怀, “发挥馆员的最大潜力, 做好馆员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关心馆员的日常生活, 有困难帮忙解决”。甚至一句表扬的话语会温暖馆员的心窝。有谁又不喜欢得到好听的话语呢?让他们深刻体会组织和集体的温暖。这样更好地激发了馆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馆员更加自信, 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本职工作, 更好为读者服务, 使具有仪表和风度美的馆员能在读者心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 得到读者的好感、信任, 使读者乐于接受美的熏陶。但馆员必须铭记:“微笑服务始终是图书馆馆员服务的主题, 也是图书馆和谐的根基。”

三、满足读者的需求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它深入到每一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 也正面临着以科学发展观深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问题。树立“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着读者, 以读者为中心。馆员们毫无疑问便成了这一发展战略的践行者, 而读者是这一践行的对象, 图书馆的价值要在这里得以实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所要达到的目标。在文献借阅中, 馆员要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 这就要体现在语言、行动上。俗话说:“好语暖三冬”。对待读者语言要温和, 态度要诚恳。以最快的速度, 最大的能力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为读者找书, 为书找读者, 想尽方法主动服务。

馆员需要包容读者。服务性的工作, 每天会碰到形形色色的读者, 有彬彬有礼的, 也有粗鲁无礼的。有的读者喜欢在好的语言或试题进行“圈叉、划线”, 甚至有的把一些试题当作自己的一样, 把它做完在还回来。为了保证文献的长期使用, 这样是不允许的, 图书馆对这种行为必须进行处罚。有的读者会出言不逊, 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员更重要的是学会包容, 让读者明白图书馆这样处理的原因, 而不是去征服。通过与读者的互动, 笔者了解到: (1) 读者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其中既包括高职高专生和五年一贯制生) ; (2) 读者获得信息呈多样性; (3) 学校有必要开设读者培训课 (对每一年的新生开设读者培训课作为第一堂课) ; (4) 新书通报:图书馆有新书上架应写在公告栏里, 或放在电脑检索机公告栏里, 这样能方便读者。为了更进一步满足读者要求, 让读者表达心声, 可以在图书馆挂一个意见箱, 让读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这样的话图书馆管理更能体现人性化, 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

上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下一篇:创业贷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