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图书馆建设

2024-08-28

幼儿图书馆建设(共7篇)

幼儿图书馆建设 篇1

早期教育是指在智力开发、性格培养、体质锻炼等方面对幼儿进行的教育, 是开发幼儿德智体等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及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 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进一步增强服务手段, 丰富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内涵, 通过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与优势, 使之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建立幼儿图书馆的必要性

1. 建立幼儿图书馆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发展及人口素质建设的内在要求, 促进了各幼儿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但是, 现有的亲子园、幼儿园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等机构对幼儿的教育缺乏针对性, 无法代替幼儿图书馆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因此, 建立专门的幼儿图书馆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 教育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石,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而幼儿图书馆就是这个基础的发展地。

2. 建立幼儿图书馆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幼儿具有善于模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好学好问等特点, 这一时期急需父母、老师及社会的教育与引导。作为具有教育属性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担起这个重任, 通过建立专门的幼儿图书馆, 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幼儿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

二、幼儿图书馆开展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1. 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

学前阶段, 应该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丰富感性知识, 逐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2. 促进思维和面向未来的原则。

早期教育是奠定思考方法的基础手段。幼儿教育不可能给予幼儿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答案, 但却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因此, 图书馆必须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为重, 多让幼儿接触实际, 观察事物, 并加以集中、分类、比较, 在创造性方面的运用中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3. 使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

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 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的影响, 然后根据幼儿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进而提高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

三、幼儿图书馆的构建模式

1. 幼儿图书馆活动室的设置。

(1) 游戏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 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友爱、分享、互助等积极的社会情感, 进而培养幼儿的自尊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等。在游戏园里, 管理员可带领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交通安全游戏、规则游戏等。 (2) 玩具村。幼儿图书馆可购置大量颜色鲜艳、造型优美、形象生动、富有趣味的玩具, 如各式童车、皮球、彩圈、娃娃、玩具和大、中、小型拼图和穿线板等, 让孩子们在玩具城中享受游戏的乐趣。 (3) 故事屋。在故事屋里有丰富的故事书、录音磁带, 父母、家人或管理员可给孩子们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如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通过听故事启发孩子的心智, 促进智力的发展。 (4) 动画城。动画片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动画城应拥有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动画片, 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借阅, 也可在动画城里随时观看每天放映的动画片。 (5) 欢乐Party。在这里孩子们可由管理员组织进行娱乐活动, 在唱与跳中引导孩子欣赏音乐、感受音乐, 从而陶冶美好的情操。

2. 幼儿图书馆可建立相关的培训中心。

(1) 教师培训中心。幼儿教育工作者可在幼儿图书馆开设的教师培训中心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幼教培训, 从中不断得到幼教的新信息、新知识, 从而进一步做好幼教工作。 (2) 父母教育培训中心。父母的教育应与孩子的教育相结合, 家长可在幼儿图书馆的培训中心学到相关的育儿知识及非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孕妇培训中心。在幼儿图书馆的孕妇培训中心, 准妈妈们能系统学习到相关的胎教知识、保健知识、育儿知识。 (4) 幼托中心。幼儿图书馆的幼托中心可为0~1岁的婴儿开设抚触班、为3~5岁的幼儿开设寄托班、节假日的幼儿寄托班等, 这样既可以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 也能延伸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3. 幼儿图书馆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幼儿图书馆可以自办, 也可以和电视台、幼儿园和相关的幼教机构联合举办幼儿活动。如“欢乐农家行”让孩子到农村去感受农村的田园生活, 在玩泥巴、捉鱼虾中寻找无限的生活乐趣;“快乐玩、玩、玩”可组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集游戏、智力问答等于一体的综合类技能活动;“幸福今天”可将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幼儿和他们的父母组织起来, 开展生日庆祝等集体活动。

幼儿园图书馆管理与建设之我见 篇2

一、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 因此有更多的幼儿园在软件和硬件上的配置都得到了提升, 这其中包括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

1.幼儿园图书馆的重要作用

教育部早在2003年《中小学图书馆 (室) 规程 (修订) 》中, 将小学图书馆定义为:“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图书馆。”[1]它的宗旨是: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服务。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读者, 有目的、有计划、多渠道地收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文献信息资源, 注重电子出版物和网络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供广大读者选用, 为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做好服务工作。这样就把中小学图书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并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在一起。虽然其没有规定幼儿园也是如此, 毕竟幼儿园和小学一样都属于启蒙教育阶段, 故对幼儿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源, 也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启蒙教育丛书, 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书籍中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我园图书馆的建设过程

受《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的启发, 我园有了第一个图书室, 那就是利用废旧公交车为孩子们改建的汽车图书室。有了这个独特的图书室, 孩子们都期待着能去图书室阅读。现在这里的藏书可丰富了, 不仅有上千册幼儿故事书、绘本等, 还有专业性较强和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师专业书籍, 当然还有多种报纸、期刊等。但开始这里只是教师的图书室, 也未形成管理制度。怎样才能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幼儿园领导经过考虑, 给图书馆配置了图书管理员, 图书馆制度、读书公约等也随即颁布。为了配合教师的工作特点, 还特设了“教师读书日”, 让坐班的教师再忙也能在每周二来到图书馆阅读。同时, 图书馆的幼儿读物, 除了教师们能为班上孩子借阅外, 我们还通过建立图书管理系统, 便于家长带着孩子来借阅。

随着图书馆建设的逐步完善, 教师和孩子们利用这里资源的频率也提高了, 图书馆成为师幼喜爱的知识乐园。

3.幼儿园图书馆的建设要以多样性、彰显特色为主

鉴于幼儿园图书馆所面对读者的独特性, 其不能等同于中小学和高校的图书馆, 而要迎合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需要。馆藏图书要注重多样性, 有给孩子们的, 有适合教师的, 也要有给家长的, 甚至还有适合全园教职工共读的, 如一些励志、人生哲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及具有娱乐性的图书、刊物等。幼儿园图书馆的环境布置也特别重要, 可以打造成温馨的、幽雅的, 也可以打造成主题鲜明的孩子们的“梦幻图书王国”等。总之, 幼儿园的图书馆在艺术性上, 要能彰显其应有的特色, 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地方。

二、幼儿园图书馆的规范性管理

很多幼儿园有了图书馆, 但是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 这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所以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1.建立符合幼儿园特色的图书馆管理制度

幼儿园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应该逐步规范化, 要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才, 也要有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每所幼儿园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本园的管理制度。以借阅制度为例, 我园图书馆刚开始时由于只面向教师, 所以管理起来比较简单, 我们给每位教师发两张借阅卡, 卡号唯一, 图书与借阅卡一对一, 每一本图书对应一张借阅卡, 图书借阅期间, 借阅卡作为借阅凭证交由图书室保管。教师们就可以凭书卡来借书了。但当图书馆向全园开放时, 这种方法就很麻烦。于是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既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也节约了读者办理借阅手续的时间, 使大家更乐于光顾图书馆了。

2.培养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馆藏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书馆之间的竞争由原来的馆藏数量与建筑规模的竞争向信息组织与服务质量转变[2]。而组织信息和提高服务质量是要靠图书馆员来完成的。因此, 在新形势下图书馆事业要发展, 必须依靠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甚至影响到图书馆竞争发展的能力和兴衰成败的命运。而在我国, 无论中小学还是高校, 还存在着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一所好的学校, 图书馆是其灵魂所在, 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提升和学校人才的培养也许将在这里孕育而生。因此在各学校和幼儿园都需要培养图书管理人才。

三、与时代接轨,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图书馆成立了, 但是它的存在不能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 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从而简化人工操作的烦琐, 无论是在借阅流程上还是查阅文献上, 都要尽可能简化手续, 提高效率。

1.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有条件的话, 我们应对幼儿园图书馆实现信息化管理, 也就是利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只有实现了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 我们的图书馆管理才会更加规范。

2.建设数字化图书馆, 建立园本图书资源库

许多中小学和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使读者在浩瀚的书海中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资料, 同时还能在上面储存共享一些宝贵的数字信息资源, 使更多的人能够利用到它们。

我园图书馆除了基本的图书资源外, 还注重收藏教师的教参、教具等资料, 但还仅仅存在于实物上。笔者认为, 我们还应该建立网上资源库, 把教师外出学习拍录的声音、影像资料和平时的公开课、优质课录像, 都妥善保管起来, 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

四、促进幼儿园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的分 享、使用

幼儿园图书馆还是有其特殊性的, 使用范围还很局限, 一般只供教师使用, 或是为孩子打造的小图书室。我们还应扩大图书馆的服务和使用范围。

1.打造师幼、家长公用型图书馆

图书馆所面对的群体应该更加广泛, 每一个幼儿园的成员都应该有使用它的权利。我们应打造师幼共用型图书馆, 让孩子们和教师们同样享受阅读的快乐。

当然, 作为幼儿园的间接成员, 家长如果也有享用幼儿园图书馆的权利, 将是让每位家长感到欣喜的事儿。图书馆可以提供一些“家长读物”之类的书籍, 家长也可以陪孩子借阅儿童读物, 享受亲子共读好书的时光。

2.搜集、建立本园数字化资源库, 实现园与园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每所幼儿园都有宝贵的文献资料, 特别是一些声音、影像资料, 如果大家愿意建立园本数字化资源库, 并通过网络来实现资源共享, 将会使更多的教师受益。

幼儿园图书馆, 尤其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虽然还在起步阶段, 但是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完善, 借鉴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已有经验, 把幼儿园图书馆真正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龙梅英.幼儿园、小学图书馆 (室) 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4) :18-20.

幼儿园的图书架 篇3

造型和色彩:让幼儿在童话世界里爱上阅读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图书架的造型要有新意,可将其设计成蜂巢、彩虹、帆船、小汽车等。阅读这样的图书架的造型不仅可以给孩子以美的享受,还能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让孩子有置身童话世界的感觉,吸引孩子进入图画书展示的美好世界。

为了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专注,图书架适宜用绿、蓝等能容易让人要静下来的颜色。心理学研究表明: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朗。此外,绿色还有保护幼儿视力的功效。而红、橙、黄等鲜艳的颜色不仅对保护幼儿视力不利,还是分散幼儿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宜在图书架上大面积使用。

结构和尺寸: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阅读的乐趣

为方便幼儿很快看到、找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图书架的结构应有利于将图书分开摆放,这样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空间里选择自己想要的图书。有可能的话还应该有摆放幼儿自己制作的图书空间,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即使非常不喜欢阅读的孩子也会被自制图书的过程吸引,从而关注图书区,对阅读产生兴趣。

图书架作为幼儿园的一项必要设施,幼儿的安全、舒适是教师在设计与选择图书架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首先,为便于幼儿独立取放图书以及幼儿私密空间的存在,同时不影响教师视线,让教师能够看到每一个宝宝的行为,图书架高度应不超过130厘米。其次,如果图书架造型中有供幼儿坐的地方,如小汽车的驾驶室或头尾部等,需要考虑幼儿的坐高、臀围等因素。按照托班至大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高,座位高度应在24厘米至30厘米之间,深度应在25厘米至32厘米之间,宽度应在28厘米至31厘米之间,量身定做的座位会让幼儿感到舒适,为他们专注阅读提供基本条件。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宽度的尺寸只能放大,不能缩小,尤其是座位需要容纳1个以上的幼儿时,每两个幼儿之间要留下至少10厘米的安全距离,让他们可以彼此不受干扰。第三,放置图书的格子应能保证各种图书都有合适的摆放位置,幼儿图书的造型丰富,规格各异,确定格子的尺寸时一定要考虑周全。

总之,幼儿图书架是为孩子们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它的设计与选择,需要教师用“孩子的眼光”去考量,用“教育家的目光”去审视各种因素,努力做到不仅能放置大量的图书,还能给孩子美的享受,引发孩子的无限遐想。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将阅读与舒适、愉悦联系在一起,使孩子对书籍和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与阅读结缘。



幼儿图书馆建设 篇4

1 数字图书馆的简要概述

1.1 数字图书馆的含义

数字图书馆 (Digital Library DL) , 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 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 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 目前, 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定义表述中其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 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 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 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 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这一概念尚较为大多数人接受。

1.2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1.2.1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

数字图书馆通过宽带高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把大量分布在一个地域或一个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联合体, 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 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 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1.2.2 数字图书馆是面向对象的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

数字图书馆的存储介质已不限于印刷体, 它具有文本、声、光、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 其存储的载体也相应的有光盘、录音带以及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电子化装置, 它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 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 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信息。

1.2.3 数字图书馆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数字图书馆可实现异种数据库之间、服务之间、工作站之间的可互操作性, 并正在探索深层语义上的可互操作性。

1.2.4 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发布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与传统图书馆有着重大的差别, 它变传统图书馆的被动式服务为主动服务。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发布和传播各种文献资源的信息, 对读者进行“引导”或“导航”, 向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

2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

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研究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理论、支撑技术与相关技术、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等, 正如有文章所说的“当前是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形态图书馆并存的时代, 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 特有力地推动传统形态图书馆的现代化。

结合国外数字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认为我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战略:

2.1 文献信息产业化战略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上, 还是从信息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上, 图书馆本身很难全部完成。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 尤其在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我们需要采取“信息产业化战略”。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表明, 我们已经迈开信息产业化难能可贵的关键一步。但是仅靠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是完全不够的。信息产业化主要指信息生产业、信息咨询业、信息传播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产业化。

2.2 全面协作战略

由于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广泛联合。不仅要取得政府部门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与宏观调控, 而且要取得信息产业领域的鼎力相助, 如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高层次的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和文献信息的数字化技术等, 既要得到高等教育部门和科学技术部门的指导, 又要充分与软件商、技术商品供应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产生良好的预期效果。

2.3 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优先数字化战略

对于数字图书馆建设, 近几年国内外的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界, 普遍关注以下方面的问题, 即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问题, 数字化文献信息的传输问题, 网络文献信息的知识产权问题, 网络文献信息的规范与标准问题。凡此种种, 均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可回避和需要正视的现实问题。无论如何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去做。到目前学界逐渐将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数字文献的生产问题上来。因为无论怎样研究数字图书馆建设, 归根到底就是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问题。网络环境、信息高速公路只是数字化文献信息传播的条件和保证。在发达国家, 网络环境和信息高速公路已经非常发达, 但数字化的文献信息的数量与网络和信息通道的发展相比较就显得缓慢许多。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何尽快建设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在考虑特色文献的数字化问题。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应在广泛协作的基础上, 形成特色文献数字化体系。

2.4 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梯度发展战略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几十年来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我们的基础比较薄弱, 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方面仍出现了不平衡的局面。因此, 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过程中, 应该采取梯度发展战略。因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层次的图书馆领域,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比较突出。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学校图书馆, 市级以下的公共图书馆, 企业、乡镇图书馆等先要解决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问题;对于已经具备相应自动化、网络化环境的图书馆需要考虑文献信息的数字化问题, 特别要注意如何使图书馆的特色文献资源数字化;而对于国家主干图书馆就必须考虑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文献信息网络接入、信息传输的技术规范和有关操作标准的制定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我国中西部之间的差异, 从纵向和横向各个方面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梯度发展战略。

总之,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真正实现广泛意义上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和为全社会提供利用。它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围绕这一宗旨进行。

摘要:21世纪信息产业将为GPN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方向, 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数字图书馆的含义、特征分析, 阐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考虑的一些策略。

加强图书馆建设 篇5

多年来, 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 教学设备不断充实和完善, 图书馆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现在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如果不注意改进, 势必影响师生的借阅, 影响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影响现代化建设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现在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 重视不够, 投资不足。作为图书馆首要的是储备一定数量的书, 可是因为重视不够, 资金不足, 又加上当前经费确实不足, 图书价格太贵, 许多学校不肯拿或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购置图书, 很多适用的图书购不进来, 所以, 普遍看中个小学图书馆藏书数量不多。第二, 图书管理人员配备不力, 素质不高。许多学校都是把不能任教的人员安排到图书馆, 真正受过专门训练, 懂得图书管理业务的人员不多, 有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是看书员, 甚至连书也看不住, 有关诸多业务开展不了, 使图书馆、阅览室缺少应有的生气。第三, 有些老师爱护书籍不够, 书籍损失大, 一本好端端的图书, 有的师生不精心爱护随便折、图画、卷曲、污染、撕扯。有的师生来个“借书不算偷”, 借了书不抓紧看, 拖拖拉拉不还, 影响图书周转借阅, 甚至把图书随便放、随便转借、时间长了, 不是书丢了, 就是书已面目全非, 本来数量不太多的图书, 变得更少了。第四, 师生读书风气不浓, 图书借阅率不高,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本应多读一些书, 但真正能认真阅读几本书的人并不多;学生本应从书籍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陶冶高尚的情操, 修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据了解, 许多学生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本像样的书。

鉴于上述几种情况, 加强图书馆建设, 让更多的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势在必行。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今天的中小学生, 将是21世纪的主人, 是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他们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这种能力和素养从哪里来?不但需要学校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还需要加强图书馆建设, 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 特别是新领域新知识, 启迪他们的心扉, 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用创新精神去认识世界, 去改造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现在师生读书风气不浓, 一是“应试教育”影响, 学生负担过重, 整天“啃书本、战题海”。没有时间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 许多成年人不读书, 不看报, 热衷于吃喝玩乐, 一有空就搓麻跳舞, 不能不说对学生影响很坏, 使他们也沾染上了许多坏毛病, 哪有心思坐下来好好看点书。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本好书畅销全国, 影响教育很多人, 甚至影响教育一代人, 现在还有这种情形吗?必须引起人们的深思。

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第一, 领导要重视, 把图书馆建设工作纳入日程。领导要转变观念, 端正办学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调动师生养成读书、爱书的良好风气;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选配, 认真管理和培训, 使他们精通业务, 增强责任感, 热爱本职工作热情为师生服务;尽量加大投入, 购置较多的图书。购置图书要有选择, 多购置青少年读物、工具书和古今中外名著。现在, 一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充斥市场, 严重污染着社会文化环境, 有关人员要把好关, 不能让有害的书籍腐蚀学生的灵魂。第二, 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建立健全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图书管理人员要抓好图书选购、登记、保管、借阅等各个环节, 选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并要及时, 有的图书不一定再版, 即使再版也不一定多长时间, 错过机会就不易再买到;登记要及时、准确、切不可不登记就往外借阅, 进了书乱抓乱拿, 来个“先睹为快”;保管要认真、细致, 防火、防晒、防尘、防潮、防蛀, 并要及时裱糊修复损坏的书籍;借阅要严格手续, 尽量扩大借阅范围和抓好紧俏图书的周转, 对损坏和丢失的图书, 要坚决按规章制度办理, 切不可长期挂账, 不了了之。第三, 及时广泛地介绍新书, 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购进新书, 师生很难知道, 所以要及时介绍推荐。图书管理人员要与学校有关部门配合, 举办读书报告会、讲演会、朗诵会、读书征文等活动, 这些都是推动读书活动的好形式, 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有利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

摘要: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更新、完善图书建设, 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促进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宽福.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1]张宽福.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

幼儿图书馆建设 篇6

电视图书馆是在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图形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数字电视这一载体, 为读者 (用户) 提供图书馆的各类服务[1],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来, 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图书馆先后与当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 探索、实施电视图书馆项目。

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2012年5月, 绍兴图书馆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在前期筹划的基础上, 合作开发并实施了“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 项目第1阶段任务已完成。“绍兴电视图书馆”分互动版、图文版两种版式, 图文版已于2012年6月30日开通, 互动版已于2012年9月26日开通。“绍兴电视图书馆”可为读者 (用户) 提供信息服务、精彩讲座、书目查询、图书续借、休闲娱乐等服务。绍兴图书馆通过数字电视平台, 以图文信息与视频节目相结合的方法, 将各类文化信息送到千家万户, 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实践证明, 电视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 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新载体, 是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的有效途径。

1 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实施

1.1 筹划工作

2010年8月, 绍兴图书馆开始筹划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合作开发、实施电视图书馆项目。为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绍兴图书馆成立了“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课题组, 对电视图书馆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课题经向绍兴市社科联申报, 被列为2011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011年4月, “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课题顺利完成。课题对电视图书馆的内涵、功能、建设内容作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绍兴市建设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建议。

1.2 制定方案

1) 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基本模式。

根据目前数字电视平台的基本功能及电视图书馆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 并考虑到目前绍兴市大部分有线电视用户使用的机顶盒只有单向功能, 确定了“绍兴电视图书馆”实行两个版式:一是图文版, 单向机顶盒的用户可点击收看各类图文信息;二是互动版, 互动机顶盒的用户除可点击收看各类图文信息外, 还可享受视频点播、数字资源阅读、书目查询、办理图书续借等服务。

2) 起草、制订“绍兴电视图书馆”合作方案。

在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基本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多次协商, 确定了“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合作方案。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 “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分3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的合作内容为开通“绍兴电视图书馆”图文版、互动版, 开发通过互动机顶盒实现图书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第2阶段为开发通过互动机顶盒实现电子书、电子报刊等数字资源阅读、专题信息阅览等功能;第3阶段为开办图书馆服务虚拟电视频道。

3) 想方设法搜求资源, 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栏目及相应内容。

电视图书馆技术上能实现的功能, 还需要内容的支撑。为此, 绍兴图书馆十分注重节目内容的搜集工作, 通过联系沟通, 得到了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共享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绍兴电视图书馆”因此还被列为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电视图书馆建设示范点。根据上述两个单位所提供的节目内容及绍兴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针对图文版、互动版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 “绍兴电视图书馆”互动版设置了12个栏目, 图文版设置了8个栏目, 部分栏目两个版式实行同步播出。绍兴电视图书馆互动版栏目架构详见图1。

4) 加强联系协调合作, 积极推进“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

(1) 抽调力量成立“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组, 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分工。

为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 绍兴图书馆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都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组, 分别负责栏目设计、业务开发、内容提供、播出平台开发、版面页面框架、视频转码等工作, 并制定了项目进度表。

(2) 及时召开协调会, 商议解决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为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双方项目组先后召开了5次协调会议, 商议解决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栏目版式设计框架、内容提供工作流程、业务系统链接开发、遥控器中文输入法等问题。双方项目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每一次会议均形成会议纪要。

(3) 积极克服技术上的各种难题, 创造性地开发了通过机顶盒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 克服了平台差异、内容缺损、代码缺陷等实际困难, 通过代码重写、优化及逻辑修正等手段, 将2万余张图片实现本地化移植;结合未来平台运行及信息流转、发布的实际特点, 按照信息分级受理、统一管控的要求, 成功开发了“绍兴电视图书馆”内容管理平台 (CMS) ;通过异构信息平台数据对接等手段[2], 创新性地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了书目查询、借阅情况查阅、图书续借等功能。

(4) 将全馆职工列入电视图书馆体验对象, 鼓励全馆职工为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电视图书馆属新生事物, 不仅需要探索、努力, 更要得到理解、支持。为此, 在项目方案设计时, 鉴于全馆绝大部分职工家庭没有互动机顶盒的实际情况, 将全馆职工列入“绍兴电视图书馆”的体验对象, 由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免费提供互动机顶盒。同时, 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绍兴电视图书馆”体验服务的通知》、《关于参与电视图书馆 (互动版) 测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并利用召开职工大会的机会, 对“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情况进行介绍, 引导全馆职工关心“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

(5) 积极开展多方位宣传, 引导读者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设计、实施, 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故而, 必须做好宣传工作, 引导读者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为此, 绍兴图书馆通过印刷宣传册、宣传折页、短信、馆内宣传窗口摆放宣传资料、新闻媒体宣传等途径, 广泛宣传“绍兴电视图书馆”, 促使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读者知晓“绍兴电视图书馆”, 引导人们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2 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基本成效

1)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拓展了新领域。

电视图书馆通过数字电视这一载体, 为读者 (用户) 提供图书馆的各类服务, 从而拓展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空间, 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不便到图书馆的读者, 享受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同时电视图书馆还可利用数字电视这一平台, 举办电视讲座、电视展览等活动。“绍兴电视图书馆”目前为读者所提供的300多个视频节目、2万多张图片, 实际上是图书馆讲座、展览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 是图书馆讲座、展览工作的延伸。电视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为读者 (用户) 提供到馆服务、互联网服务、手机服务以外的又一种新型服务载体, 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

2)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改善馆藏资源结构创造了新途径。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各类资源。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图书馆所保存的资源是图书、报纸、杂志等纸质资源, 很少或根本没有保存音频、视频等音像资源。在目前数字化时代, 公共图书馆仅有纸质资源的馆藏资源结构显然不合理。切实改变馆藏资源结构, 可以说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当务之急[3]。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将会促进公共图书馆注重收集、保存音视频等音像资料, 有助于改善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电视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公共图书馆改善资源结构的新途径, 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新手段。

3)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业务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为读者即时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服务, 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职能的行使、运作,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争取更多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读者服务工作, 是公共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 而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能为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员教育、普法宣传、科普宣传、文明礼仪教育、残疾人服务宣传等, 并为其提供一个新平台。这些工作, 既是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所要开展的工作, 也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应尽之责。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将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各界开展业务合作, 促进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4)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有线电视运营商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空间。

有线电视运营商具有商业、公益双重属性, 但在操作上容易以商业为导向。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不仅有助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有效发挥社会公益的职能, 提升企业的形象, 同时也有助于有线电视业务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视, 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进而有利于以套餐的形式促进增值业务的开展, 为业务拓展提供新的空间。

3 体会与思考

3.1 早做准备, 抓住时机

早做准备, 抓住时机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实施的前提。

电视图书馆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新载体, 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公共图书馆必须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主动考虑, 早做准备。绍兴图书馆在做好提前谋划、准备计划方案的同时, 十分注重抓住时机。2011年9月, 当得知文化部正在考虑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计划, 并由中央财政下拨150万元资金的信息, 绍兴图书馆立即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分管市长的高度重视。在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时, 绍兴图书馆将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列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划出30多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经费的保障、支持, 为“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合作, 实现多赢

加强合作, 实现多赢是电视图书馆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涉及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等部门, 需要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才能实施。为争取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的支持、配合, 绍兴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 加强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的联络、沟通, 使其认识到“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不仅对图书馆有利, 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其影响, 有利于公司开展互动型机顶盒的更换工作, 进而促进数字电视业务的拓展。合作多赢的操作理念, 加快了项目的实施进程。从2012年5月开始启动至2012年9月底的正式开通, 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添置了20多万元视频节目转码、存储等设备, 还克服技术难关, 设计了专属用于“绍兴电视图书馆”的播出平台;按“人性化”的原则, 对“绍兴电视图书馆”整体架构, 在视觉效果、页面样式、内容排版、焦点定位、操作提示等方面, 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和优化, 确保所有操作简单、便捷。从近期投入来分析, 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还没有收益, 反而有亏损, 但他们注重长期利益, 做到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3.3 多元并举, 综合应用

多元并举, 综合应用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实施的保证。电视图书馆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但模式即使最新颖, 也需要内容予以支撑, 否则电视图书馆将难以为继。电视图书馆节目内容丰富, 是电视图书馆这一新模式能够被读者接受、认可的关键。为此, 绍兴图书馆采取多元并举、综合运用的方法, 进一步丰富“绍兴电视图书馆”的节目内容:1) 加强与国家图书馆的联系, 争取更大的支持。2) 从购书经费中划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购置视频资源。3) 加强与视频资源数据商的联系, 将部分精彩的视频资源转码用于电视图书馆。为此, 下一步“绍兴电视图书馆”将增加百家讲坛、少儿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视频资源。4) 在地方特色、本土资源上下功夫, 通过在电视图书馆上增设相应的栏目, 增加有关越剧、绍剧等绍兴戏曲、绍兴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专题等节目内容, 增强“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地方特色。同时, 加大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征集力度, 在丰富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同时, 安排部分资源在“绍兴电视图书馆”上播出, 促进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利用, 进而提高地方文献视频资源征集的吸引力。5) 开发“绍兴电视图书馆”电子报刊、电子书等数字资源阅读功能, 实现通过电视机阅读电子书、电子报刊、电子杂志。

3.4 想方设法, 培育读者

想方设法, 培育读者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取得长效的根本。电视图书馆属新生事物, 电视图书馆要被读者所知晓、认知、接受、认可, 需要一个过程。为此, 必须想方设法, 积极培育读者。下一步, 绍兴图书馆将在现有基础上, 从以下5方面入手, 培育“绍兴电视图书馆”的读者观众:1)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资料推介等办法、途径, 积极宣传“绍兴电视图书馆”, 让市民知道“绍兴电视图书馆”。2) 积极举办“绍兴电视图书馆”知识竞赛等读者活动, 让市民了解“绍兴电视图书馆”, 运用“绍兴电视图书馆”。3) 与党员远程教育、科普、司法、总工会、残联等部门合作, 开设相应的专栏, 播放党课、理论学习、聋哑电影、科普、普法等视频节目, 促使机关、企事业单位运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通过合作举办活动, 推广“绍兴电视图书馆”, 提高“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利用率, 进一步发挥“绍兴电视图书馆”的作用。4) 争取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通过政府购买电视图书馆服务、惠民办实事的方式, 采取财政补一点、有线运营商贴一点、市民出一点的办法, 促进互动型机顶盒的更换, 引导更多的市民利用“绍兴电视图书馆”。5) 投入资金, 购买采编播设备, 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专题讲座, 通过录制、剪辑, 将讲座内容分别在网站、“绍兴电视图书馆”上播出, 提升讲座的宣传效果, 扩大讲座的覆盖面, 进一步扩大“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以俭.绍兴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J].绍兴学刊, 2011 (4) :45-48.

[2]林辉.泛在图书馆的特征[J].图书馆杂志, 2008 (3) :12-14.

移动图书馆建设初探 篇7

1 移动图书馆兴起的背景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成为手机读者大国, 目前大概有12.56亿人手机读者, 相当于90.8%的人都在使用手机, 使用3G网络的读者有4.64亿人 (占比36.94%) 。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和普遍性, 人们在上网冲浪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手机阅读、移动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方式。

图书馆是信息服务的主力军, 在当今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 图书馆应紧紧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 积极发展移动信息服务, 提升服务内涵。

2 移动图书馆的特点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建设项目, 到目前为止, 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化建设任务。移动图书馆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的是是依托国际互联网、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 通过使用手机、e-book、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 自由访问数字图书馆系统, 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咨询、浏览、检索及获取的一种新型文献信息服务方式。[1]2003年12月,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业务, 是国内最早开通此业务的图书馆。在此之后, 香港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理工学院等相继开通了移动信息服务。2010年9月9日, 国家图书馆在101年馆庆之际, 推出了改版后的同图手机门户WAP网站“掌上国图”。至此, 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受到了图书馆界的热捧与重视。[2]SMS (手机短信息服务) 、WAP站点服务、客户端服务是当前国内移动图书馆主要服务模式。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 移动图书馆具有以下优势。

1) 方便快捷, 不受时空限制。在传统图书馆模式下, 读者必须亲自到图书馆才能完成借阅等业务, 移动图书馆的出现, 读者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轻松快捷, 突破了传统图书馆在时空上对读者的限制。读者只需要有一部移动设备, 比如手机、IPAD等, 就可以成功登陆图书馆, 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数字资源, 极大的满足了人们阅读知识的随意性.提高资源使用率.扩大服务范围。

2) 充分满足读者对海量资源的需求。

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 中外文图书、专业数据库、电子书、各种教学音频、视频、考试题库等各种资源应有尽有, 读者可以轻松查询馆藏信息, 自主选择所需信息。读者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在线阅读、预约图书、在线续借、自助查询等功能, 最大限度实现了读者的自主性, 为读者提供了便利。

3 移动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馆2014年末与超星数字图书馆合作, 初步建成超星移动图书馆, 我校读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Kindle、Mp3/Mp4、PSP等移动终端设备, 点击下载匹配的终端应用程序就可以登陆移动图书馆, 进行馆藏查询、预约借书、借阅查询、借阅证挂失、图书续借等自助服务。在超星移动图书馆内, 读者可以获取电子图书、学术期刊、报纸, 以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中外文文献。我校移动图书馆建成以后, 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 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通过对读者的访谈,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3.1 服务系统不稳定

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访问超星移动图书馆需要数据流量, 特别是使用视频资源和有声读物时流量较大, 需要在在较好的网络环境下使用。许多学生反映, 登陆移动图书馆速度有时比较慢, 系统的稳定性也不高。中午和晚上读者上网的高峰期, WLAN上网速度缓慢, 打开网页速度非常慢, 影响读者正常获取信息, 视频也无法流畅播放。这种情况会影响读者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积极性, 导致读者数量减少。

3.2 服务功能单一

我校移动图书馆开通时间较短, 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主要开展馆藏书目查询、借阅查询及图书续借、在线阅读、文献传递等服务内容, 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要尽快实现移动服务的个性化与特色化, 以满足读者的深层次需求。

3.3 缺乏协同服务

由于移动图书馆是新生事物, 兼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移动图书馆主要由技术部负责, 馆内其他部门很少参与, 协同服务做的还不到位。移动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工作, 它不仅需要数字技术作支撑, 还需要做好读者研究、跟踪服务、全面管理等工作, 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整体工作中去。因此, 除了技术部门, 图书馆其他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到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中来, 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 推动整个数字化服务协调发展。

3.4 使用率不高

笔者为调查移动图书馆使用情况, 对我校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393份。通过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 大约28%左右的学生使用过移动信息服务, 72%左右的学生没有使用移动服务, 这说明当前移动服务远远没有普及, 利用率较低。移动服务使用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1) 很多读者不知道图书馆有这项服务。

2) 有些读者知道有这项服务, 但不知道如何使用。

3) 还有些读者不习惯这种服务方式。

4 对策

4.1 加快发展移动信息服务的个性化

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

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便捷的服务, 其需要采用数据库技术、数据推送技术、动态手机网页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网络技术, 能够通过跟踪读者的兴趣偏好和使用习惯来获取读者的特征, 建立读者行为模型和信息模型, 实现信息的智能推荐。[3]

当前, 我馆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主要由信息服务商提供, 缺乏个性与特色, 本馆的特色馆藏如张仲景数据库、本地区的地域文化、本校的特色文化等都没有被移动图书馆收录在内。为了使移动信息服务在个性化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后要将自己的特色馆藏充实到移动图书馆中, 以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

4.2 培养专业化的馆员队伍

在移动图书馆建设初期,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也限制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移动图书馆建设需要高科技为支撑, 这就需要更多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参与到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中来。馆员要改变思想观念, 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 不断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要研究移动图书馆在运行中遇到的新问题, 切实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适应移动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也要重视对专业馆员的培训, 建立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4.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移动图书馆是一种新兴服务模式, 只用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对读者普及相关的移动服务知识, 才能使更多的读者了解、熟悉移动图书馆, 进而发挥移动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图书馆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可以利用网页宣传、新生入学教育、举办专题讲座、移动图书馆使用指南、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有关知识, 使读者积极主动使用移动图书馆。

4.4 拓展服务功能

由于受技术、人才的制约, 我馆开通的移动信息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基本上是学习其他馆的经验, 服务内容千篇一律, 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缺乏创新。今后,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移动图书馆要优化服务模式, 丰富服务内容, 为读者提供深层次的移动信息服务。在这方面, 国外一些图书馆具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如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图书馆自2001年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以来, 利用WAP模式向用户除提供基本的书目搜索外, 还提供了诸如天气查询、新闻、体育等个性化信息。同时, 提供移动馆藏服务与语音导航服务也是国外一些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内容。如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文本中心现有2100余种电子书的全文, 可供校内外用户下载、阅读, [4]龙泉, 谢春枝等作者在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做了详尽分析后指出, 总体来说, 国外高校馆灵活运用多种移动服务方式, 注重读者体验, 给读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 考虑到移动设备显示屏大小、支持格式的问题, 其移动页面设计简洁美观, 易于操作, 且具个性化, 不同图书馆皆有其标志性色彩和结构。[5]

4.5 建立完善的移动信息服务体系

在信息时代,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移动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是深化服务内涵的有效途径。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 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建设高质量的移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正处于发展阶段, 图书馆要根据工作实际, 做好发展规划, 做好跟踪服务, 及时运用新技术, 解决新问题, 更新和升级移动信息服务系统。同时, 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还是整个图书馆系统的子系统, 它的建设应该纳入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的整体建设, 与其他数字化服务系统紧密结合, 协调发展。[6]

5 结论

移动图书馆拓展了是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是提高图书馆竞争力、深化服务内涵的重要手段。在其发展过程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信息服务也会日益完善,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移动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图书馆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的重要契机。本文结合我馆移动图书馆建设情况, 指出移动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 并根据运行情况, 指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建设,对策

参考文献

[1]靳艳华.试析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前景及实施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 (1) :42-45.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 2011 (4) :69-71.

[3]芦婷婷.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 (4) :29-32.

[4]张文彦, 等.美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J].图书馆建设, 2009 (11) :96-101.

[5]龙泉, 谢春枝, 申艳.国外高校移动图书馆应用现状调查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 2013 (3) 60-64.

上一篇:教师反思能力下一篇:骨纤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