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精选12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1
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是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均受到了战争严重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在战后把经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渐渐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相随,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联盟三大区域合作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优势互补。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只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二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设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和其他地区“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个战略设想的指导思想是效率第一,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以先发展起来的经济辐射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在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公平”的缺失已经带来严重后果,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在拉大;地区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样一种不均衡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富裕做了说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做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主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其中之一就是统筹区域。而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应有之意包括国家整体的和谐,也包括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二)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界定的依据
“协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协调可以作为一种状态而存在,如“和谐”;其二,协调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如“同心协力,互相配合”。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效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告诉我们,为了获取最大的整体效益与个体效益,区域之间必然进行分工与合作;与系统理论一样,该理论强调合理区域分工的前提是区域之间的相互开放。换言之,良好的区际关系必然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与合理的分工及合作。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在世界空间经济系统里,各国、各地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启示在于,各区域之间必须协调运作、共同发展,以获得系统原理中的“达到功能最优”、“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等效应。各区域都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之中而形成系统,使区域之间经济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而必然地彼此依存和相互联系。因此,各区域均有义务共同努力、发展自己、协同与配合“他人”,以谋求自己在共同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各区域之间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都处于其上一级区域所构成的系统整体之中。在这样的系统整体里,所有区域都已成为其上一级区域的子系统,即把一个区域看作一个系统,则其第二层次上的区域单元就是其子系统。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无论区域怎样划分,也无论区域范围的大小,区域经济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因此,上述对系统协调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区域经济系统。那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含哪些内容?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有那些方面需要协调?显然,作为复杂系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很多。如前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由此得到的每一个方面,只要能够相对独立,就可以而且应当构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一个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可以大致把其分为区域总量结构协调与区域经济关系协调两个方面。
(1)区域总量结构的协调,即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协调和发展速度的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在区域间总量比例上要兼顾效率目标与平衡目标,实现区域经济趋于高水平良性循环发展。既不能为了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投资效益的最优化,置最低限度的平衡于不顾,也不能以牺牲全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为代价,强制实现区域平衡。正确的选择是把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保持在既能维持全国经济增长的较高速度、较高效率,又能保证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范围内。
(2)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区际产业结构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指区际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要按照合理组织地域分工、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进行,要放弃建立自成体系、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区域国民经济体和工业体系的思想,消除严重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引导和促使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其二,要素区际流动的协调。即努力消除阻碍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法规,健全市场机制,规范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实现区域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
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
根据前述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这个定义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状态”和“过程”。从“状态”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密切、区域分工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从“过程”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体现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显然,“过程”反映了协调的程度。协调发展的实现目标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与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因为由于区域各组成部分自然位置不同,资源占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质量不同,中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客观上存在着自然形态上的区域差别,这就为区域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如缺乏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任其发展,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会愈益严重,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其次,因为区域关系是互为依托、互为需要的关系,没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就没有和谐的区域关系以及区域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均衡发展状态,这种相对均衡发展状态主要体现在区域各构成部分、各构成系统均能从自身条件出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调节、引导。通过调节和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有序、高效运行,以达到区域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目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自2004年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后,经过“9+2”(即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加香港、澳门)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制定一系列合作机制,并得到较好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合作成效明显:
一是贯彻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和CEPA,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港澳繁荣稳定。全面开展与港澳在经贸、服务业、零关税商品、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泛珠合作启动以来,曾荫权、何厚铧行政长官分别率领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了泛珠所有内地省(区),增进了港澳对中西部地区的了解,推动一大批港澳企业到内地省(区)投资发展。内地各省(区)也纷纷到港澳举办投资推介活动,借助港澳的国际平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香港、澳门与内地九省(区)的进出口额为1215亿美元,占内地对港澳贸易额的72.1%,增长24.9%。借助泛珠合作平台的强大推动力,香港进一步巩固了国际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地位,澳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旅游中心、区域性商贸平台的作用。
二是积极推动优势互补和上下联动,促进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合作各方以加强泛珠合作带动东中西部的联动发展。(1)以推动产业转移为途径,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仅在第四届洽谈会上广东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233个、投资总额246.55亿元。湖南实施泛珠合作项目7500多个,引进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江西与泛珠省(区)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69个,实际引资532亿元,占该省实际引资的40%以上。(2)各省(区)积极推进跨区域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及能源项目规划建设,内地九省(区)分别与铁道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部编制印发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黔滇、滇川跨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贵阳经桂林至广州的高速公路贵州段国家已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厦深、向莆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区域内实现粤桂滇黔四省(区)500千伏输电线路联网,“西电东送”输送能力超过1200万千瓦。(3)建设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内地九省(区)工商、税务、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反走私、金融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采取清理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合作等有力措施,初步营造了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企业的跨省(区)发展。
三是不断丰富和拓展合作内容,推进了泛珠区域和谐社会建设。合作各方积极拓展区域内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文化科教、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劳务输出等各个层面的合作,努力以合作促民生、以合作促和谐。此外,合作各方还联合举办汽车集结赛、旅游推介大会、文物展览等各种活动,推动泛珠合作走进普通民众生活、惠及各省(区)民众。
四是促进了云南对外经贸交流以及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经济联系。自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以来,一方面,云南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从不同层面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使云南获得了比较实在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云南作为泛珠三角区域通往东盟和南亚各国的陆路大通道,作为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合作的桥梁和平台,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云南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如矿藏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和特色(烟草、花卉、茶叶、蔬菜)产业,促进了云南与泛珠三角区域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
(二)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是在合作目标上,应注重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紧扣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辉煌成果,不仅为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未来发展而言,应确定好未来的战略取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合作与发展战略、操作体系,才能确保合作与发展的长盛不衰。在合作目标上,应注重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合作的战略决策与实施的本质与目的就在于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目标的规划上,应将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合作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共同建立一个资源自由流动、价格信号真实的统一市场和一体化经济。
二是在合作项目上,应注重按阶段、分步骤有重点逐步推进。第一届泛珠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从总体和宏观上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出了规划,标志了泛珠合作正式启动;第二届和第三届泛珠合作与发展论坛主要侧重于商贸、劳务、交通、能源、旅游等方面,签署了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协议和规划,使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而目前合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基础设施、交通、旅游、商贸等方面。当前,应该重点关注产业转移、劳务合作、扩大西南开放等方面,应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如在劳务合作方面,应在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信息引导、有维权保障地外出务工,不断增强转移就业的质量与稳定性;积极推进“政府搭台、企业进农家、农民得工作”的招工用工模式。
三是在产业转移方面,应注意不断降低产业转移成本。包括降低产业链对接及交通环境等“硬成本”,以及改善就业、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软环境从而降低“软成本”;还应建立产业转移基金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区域整体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持,为产业转移利益分配的不均等提供调节帮助;还应建立良好的产业转移互动机制,注意适时转移,同时注意及时承接,这样才能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四是在扩大西南开放方面,应联手打造云南桥头堡。注重调整泛珠三角对东盟市场和南亚市场及世界市场的贸易结构,推动泛珠区域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一体化,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有异质性区域合作的突出优势,拥有合作各方实现共同利益、加快发展的牢固基础,拥有联结港澳、促进港澳经济繁荣的独特作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天然机遇。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应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2009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应着重研究如何与云南联手打造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通过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城市昆明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综合枢纽基地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共享桥头堡效益。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2]、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1
[3]、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 2002,5
[4]、陈秀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建立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 2006,1
[5]、秦成逊,杨春玲.云南省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2
----市政协调研组对我区居民主要消费品价格
情况开展调研
9月2日,市政协副主席、经科委主任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我区居民主要消费品价格情况开展了调研。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部分领导及区直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参加了调研。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篇3
摘 要 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国际经济发展存在的一般问题,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均衡发展被打破,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入,这种趋势不断扩大,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国的社会稳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本文将详细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均衡 协调发展 探讨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概述
区域是一个地理行政概念,它是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划分的有限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空间范围,而是逐渐与经济挂钩,这就是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是指在经济上有着比较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按照人类通常经济活动的空间的分布规律来划分的一种区域。
区域经济的划分有着不同的依据,由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是多元化,只有通过区域经济研究的途径,才能够全面透彻的去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展现状,方便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学界的观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区域和对象研究方法两种。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国内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对此,我将从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经行分析。
(一)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能力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个经济区域的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GDP的比例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最多,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GDP的比重最大,达到9.1%,西部地区次之9.0%,东北地区8.7%,,中部地区最低,仅为7.1%。
我们还可以分析,各区域经济组织的财政收入能力。相比而言,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组织财政收入能力最强,达到21506.6亿元,几乎是西部地区的八倍,其落差之大,引发人深思,东部地区地处沿海一带,自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民营经济比较活跃,这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比较多的财政收入。西部和东北地区由于受惠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老工业政策以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使得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两区域经济发展飞铲迅速,其地方政府的组织财政收入也有所提高。
(二)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决定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产业分工不同,其发展基础也有所不同,按照一般理论来眼,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重,其经济发展就比较活跃。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的比重仅为6.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就占了大约93.4%;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3.6%,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 86.4%;而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6.2%;东北地区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1.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8.6%。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给予地方政府的一定税收管辖权
在税收管理中,中央政府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上个世纪分税制的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急剧减少。因此,为了又换地方财政收入,应当给予地方政府的一定税收管辖权,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我们可以参照各国的先进经验可知,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的目标,在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主导地位时,还要注重地方政府的施政积极性,例如,中央政府可以赋予一些地方政府的某一方面的税收立法权,可以对地方政府经行减免税、回收赦免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扶持地方的财政收入稳步提高。
(二)落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应与产业政策目标相结合
我国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不能解决,一方面是地域性的因素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不适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因此,要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应该从落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应与产业政策目标相结合这一条道路来实现,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参照各国有效地实践经验我们可得,对这一对策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基础工业高新科技产业进行技术支持和税收优惠、大力扶持民族特色产业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缓慢,主要是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品找不到渠道等,针对这些因素,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要想改善这些状况,就应当将改善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积极鼓励投资融入西部紧密相结合,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进一步扶持的产业和项目,针对具体产业和项目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通过税后优惠实现的补偿作用,从而争取为在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投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庆林.中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南方金融.2009(07).
[2]陈飞,高铁梅.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差异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08(0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4
现代竞争方式体现为深层次的合作与竞争,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其战略目标是使市场中多方参与者都获益,实现“共赢”格局。美国学者亚当·布兰顿伯格和巴里·内尔布尔于1996年首次提出“竞合”理论,用于研究企业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区际经济关系是指:不同区域间形成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制约的关系。不同的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间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区际间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冲突两种关系。在开放与封闭中,各区域都认识到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处,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区域间的合作与冲突是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区域要素竞争以及市场封锁等。竞合理论认为,各利益主体之间既有利益一致之处,同时又有相互冲突的地方。在竞合状态下,区域间的合作能产生正的价值量,而价值总量的产生与相互间合作的深度、程度成正比。
2 竞合理论在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2.1 贵州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布局
(1) 黔中经济区:该区以贵阳和安顺为核心城市,同时吸纳都匀、凯里、毕节等卫星城市为支撑的核心区。发挥其在资本、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其对整个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2) 黔北经济协作区:该区以遵义、铜仁地区为主要区域,发挥其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构建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经济走廊的作用。
(3) 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该区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主要城市,充分发挥其在能源、资源较为富集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贵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
(4) “三洲”民族地区:贵州的黔东南州、黔南州以及黔西南州,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积淀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可建设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原生态文化重要基地。
黔中经济区处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火车头”地位;黔北经济协作区是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和“三洲”民族地区要建设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两翼。
2.2 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区域差异凸显区位优势,导致区域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部门。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但就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来看,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如下。
(1) 区域内经济增长点的带动和辐射力弱。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经济基础最好、区位条件最优的区域。其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以及交通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是其内生的活力和实力,远未发挥和呈现出来,因而,其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仍有局限。另一方面,省内其他经济区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之中,致使贵阳市这个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的首位度不明显,制约了该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 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差异性不明显。通过研究发现,贵阳市的产业结构与遵义市、都匀市、毕节市的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这一方面加大了各区域间对技术、人才、资源的相互竞争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从垂直和水平的产业分工来看,产业的价值延伸链条和价值的延展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区域间合作共赢的格局未能得以实现。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耦合性差。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中,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其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其次,黔北经济协作区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经济走廊,其延伸性尚未很好地体现;最后,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和“三洲”民族地区,两翼特色尚不明显。因而,在新的整体区域构建下各区域间总体上尚未形成功能互济,协作一致的发展机制。
(4) 区域间要素流动性差。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反映了区域经济运动的物质构成和物质变换,它是支撑、构成区域经济系统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区域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进行,不仅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把分散于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资源和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而且各种经济活动之间也需要相互联系与配合。但就目前发展的境况来看,贵州各区域间为了各自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仍旧较深,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和阻隔。
2.3 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设计
(1)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涉及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等级别不等的九个行政区。政府间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是实现贵州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像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各区域间正处于发展和磨合的初期,强化“政府引导”,构建区域间合作共赢的相应机制。随着市场力量进一步强大,倾向于市场需求的诱致型变迁方式。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向提供基础设施、法制规范等的环境建设上。通过政府和市场力量的相互带动,逐步推动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
(2) 区域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与组织在空间上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集聚效用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它会导致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产业部门不断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渡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及作用的结果。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集聚效应在逐步显现,但扩散效用还远没显现,这既需要政府间的相互协作,又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完善和区域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 区域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黔中经济区要真正实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带动,关键就是要打造它的经济增长实力与协作力,努力构建区域内的市场网络体系。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元的培育和发展,为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要构建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市场,通过市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为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提供所需的经济要素,促进其发展和壮大;最后是要通过政府营造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使经济实体以及市场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从而真正促成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4) 区域间产业整合与规划设计。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中,各区域间产业结构较为趋同。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不合理;产业链发育程度不充分,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产业链控制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弱。因此,构筑区域间合理的产业结构,做好产业整合与规划设计,对提升贵州区域经济间产业链的价值度,整合产业整体能力和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5) 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原则设定。区域经济合作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合理配置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合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自主原则。任何交换关系都是以其主体的自主平等地位为前提的。 (2) 整体性原则。它要求在组建、发展和改造区域经济合作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系统的整体功能。 (3) 层次性原则。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时,一定要遵循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关系。 (4) 经济效应原则。从宏观上看,可以统筹规划,进行生产力的再布局,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因素,取得布局经济效益。区域间经济合作原则的设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贵州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新的定位,但区域间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协调发展应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空间结构的优化,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以及经济合作的原则设定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才能使贵州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赢格局。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枢纽 篇5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16
来源:《求是》期号:2005.10作者:佟志武
锦州地处辽西走廊的咽喉部位,依山傍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新世纪新阶段,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大开放的双重战略机遇,把锦州打造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性经济枢纽和中心城市,带动辽西沿海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对于辽宁的崛起,乃至整个东北的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创新思维:克服计划经济积习,强化区域经济理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在我国方兴未艾,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城市群的兴起,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在东北,一些地方在谋求本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忽视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地方之间相互戒备、相互隔离,少数同志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搞地区封锁和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样的观念、倾向和做法,不仅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不利于各地区通过统一市场和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双赢,不利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逐步减少,市场半径的延伸和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加速了区域内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开放使各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步伐加快,统筹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近年来,国际上伴随区域一体化而出现的城市群、都市圈,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源。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城市互利互惠,实现共同繁荣,也必然会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强化区域经济理念,促进区域协调与融合,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要求。
审时度势:以全球视野审视辽西沿海经济带
辽西是辽宁省的欠发达地区,辽宁振兴的难点在辽西。辽西经济板块包括辽宁西部的锦州、盘锦、朝阳、阜新、葫芦岛五市,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0%,人口占全省的30%,而经济总量却不到全省的20%,实际到位外资和出口额占全省总量的不到10%。但辽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
裕的人力资源、肥沃的土地资源、便捷的海陆空交通体系,因而辽宁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辽西。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来审视辽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其沿海城市群经济潜力巨大:一是城市间距小,在辽西地区432公里的海岸线上,特别是在120公里的交通圈内,形成了以锦州为中心,包括葫芦岛、盘锦三个地级市和凌海、兴城两个县级市的“高密度沿海城市群”;二是区位优势明显,辽西沿海城市群地处辽西走廊,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唐经济圈与东北经济圈的连接带,处于欧亚大陆桥的前端,是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腹地;三是交通设施完备,铁路及高速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设施构成了相对发达的立体交通体系;四是产业连接紧密,锦州、葫芦岛与盘锦三市都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而且都以石化工业为主,依托辽河油田,形成了中石油锦州公司、锦西公司、华锦集团等多家石油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只有走好专业化分工和互利合作之路,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才能形成集群效应和规模优势,在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旗舰式企业和强势产业。通过产业大联合和城市大协作,将辽西沿海城市群打造成一个具有诸多战略优势的独特经济带,以沿海城市群为支撑点和增长极进行扩散和辐射,突破行政区划束缚,推进辽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振兴辽西区域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当前,辽西沿海城市群的发展,正面临着沿海大开放和老工业基地大振兴双重历史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推进辽西沿海城市群一体化、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带纳入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总体规划。要创新体制,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并在财税政策、政绩考核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完善协调机制,建立各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与合作,增强区域效益最大化意识,打破现有的以行政区划为主导的分工模式和市场分割体制,从整体上谋划全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要加强区域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对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彻底开放,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构建辽西沿海城市群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整体框架,使辽西沿海城市群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实现合作共赢。要把打造国家级石油化工和储备基地作为一体化的战略切入点。辽西沿海城市群所属海域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已对锦州临海临港地质条件进行了勘探,完全符合洞储石油天
然气的条件。因此,辽西沿海城市群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以石化产业为纽带,发展壮大石化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石油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
率先突破:创新机制,加速辽西经济一体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从全局视野审视,锦州具备成为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和辽西沿海城市群中心的基础和条件。从空间区位看,锦州地处辽西地区和辽西沿海城市群的区位中心,与周边各市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从产业基础看,锦州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命名为“新兴工业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居辽西之首,同时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棚菜种植基地、水果生产鲜贮基地和肉蛋奶供应基地,是全省规划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教育科技卫生资源也居辽西之首。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把锦州作为全省“三点一面”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点,明确锦州是辽西区域经济板块的中心。这些都为锦州建设辽西沿海城市群和辽西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特别是近年来,锦州市委、市政府着眼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断深化对市情的认识,创新振兴发展思路,明确振兴发展方略。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37亿元,增长16.1%,人均GDP为1340美元,是近2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2∶38.9∶35.9,工业经济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渤海大道的建设,使海风吹进了锦州城;港口吞吐量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锦州经济社会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带动辽西沿海城市群及整个辽西地区的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锦州,已成为全市人民认同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选择。
锦州市要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协调的经济规模与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力、渗透力和辐射力,提升锦州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当前,重点是完善中心城市的四大功能。一是以建设“工业锦州”为主导,完善生产中心功能。坚持工业立市,实现“工业倍增”,打造新型工业。做强做大石化、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三个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两个新兴产业,改造提升机械装备制造、电力、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使锦州成为辽西经济区的工业中心城市。二是以建设“港口锦州”为牵引,完善服务中心功能。要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走以市场配置资源、多渠道筹资、多企业经营的建港之路,迅速做大港口规模,把锦州港
建设成为区域性、多功能的枢纽港。要加快发展临港产业,使港口及滨海经济圈成为辽西地区的经济纽带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加快推进城市南扩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开发区和南站新区为牵引,建设滨海港口新锦州。三是以建设“开放锦州”为统领,完善集散中心功能。要坚持开放牵动战略,通过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打造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扩散的平台。充分利用锦州作为环渤海湾地区重要的“商业通道”这一优势,以建设东北亚物流中心为目标,提升锦州作为辽西地区商贸集散中心的整体水平。四是以建设“文明锦州”为重点,完善创新中心功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和机制创新,增强锦州实现自主振兴的自信心与内动力,使锦州成为文明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
今后三年,锦州要基本构筑起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框架,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协调的经济规模与实力,以及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再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实现锦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
吉林区域协调发展观察 篇6
产业、产品的差别,凸显了吉林“三板块”的特点: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这是吉林布下的发展“棋局”,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为“势”,借势而生的产业、企业为“眼”,为新一轮振兴积蓄力量。
东部:绿色发展跃动山林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东部更是如此,长白山区是重要的“生态绿肺”。不少外地游客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乘车行驶在公路上,路旁翠绿一片,鸟鸣山幽,十分惬意。
坐拥生态优势,东部如何发展?吉林给出答案:打造绿色健康产业集群,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曾几何时,优质原木从吉林东部运往全国,十分抢手。而现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已是重点国有林区的“标配”,林场工人从砍树变为“看树”,苗木培育、森林旅游等转型项目方兴未艾。
身份在变,发展思路也在变。管恩平在长白山森工集团当了28年伐木工人,如今他收起油锯,加入食用菌合作社,“每月收入3600多元,比砍树时多了近1倍。”
穿行在茫茫林海中的“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2015年9月开通,每月累计发送旅客高达百万人之多,更加盘活了吉林东部的绿色优势。
铁路、公路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穿行在吉林东部。2016年前8个月,长白山景区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40万人次。吉林人参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产业链不断延长,人参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中部:创新驱动厚积薄发
吉林省中部沃野千里,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吉林谋定战略:在中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带动转型升级。
位于吉林市的中新吉林食品区,出产的吉林大米登陆新加坡市场,上市半个月就销出了全部进货量的15%。标准化厂房矗立在道路两侧,不时有国际物流运输车驶过,正大、华润、米老头、海王等企业纷纷落户。
在长春,天景公司将小玉米“煮”出大文章:把玉米变成7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年销售收入22亿元。“给天景种玉米1公顷要多赚5000多元。”长春市九台区农民陈兴龙说,10多万名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产品深加工“一枝独秀”,工业技术创新势如破竹。“吉林一号”商用遥感卫星、中国标准动车组、高强度碳纤维原丝……科研机构、大型国企、科技园区一齐发力。“仅民用卫星产业一项,未来年产值能达到数百亿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
将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各类创投基金纷纷设立,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中部地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频现。
长春北湖科技园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近70家,其中包含上市公司7家;吉林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千余个项目获支持;四平巨元换热器公司成为大亚湾核电站、LG的供应商;辽源凭借智慧城市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新路,利源精制、迈达斯铝业等上市企业脱颖而出,苹果、三井的订单纷至沓来。
西部:生態经济因势利导
吉林西部湿地集中,造就了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可就在几年前,受到季节性泛滥、长期性干旱影响,区域主要河流流量减少,土地沙化不断向东。
西部生态经济区在生态保护上做文章:实施河湖连通、绿化造林、草原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发展生态经济。
2013年以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联通”工程,将洪水变资源,向盐碱干旱“宣战”,计划把核心湿地、260多个自然湖泡联结起来。建成后,年补充地下水量近2亿立方米,湖泡湿地总面积扩充至近5000平方公里,可以调蓄洪水、防灾减灾。
河湖联通经济效益不容小觑。在白城,目前全市改善恢复湿地61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90万亩。白城农民韩良12年前承包了400多亩泡塘,干涸断水让泡泽成了盐碱地,只能赔钱种地。河湖联通后泡塘水涨船高,他养了10万斤鱼蟹,农家乐里支锅烹鱼,生意红火。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态经济红红火火。在洮南市雏鹰集团,热闹的“猪圈”里,一个工人都没有,清理、喂食、换气……都是自动操作。“生态改善,企业投资也更有信心。”总经理刘建甫说。
众多农产品企业开始布局吉林西部:华西希望集团、中粮集团、福建盼盼等纷纷落户进行农产品深度开发,金塔集团连连创下冷冻鲜椒出口量、辣椒粉生产能力等多个“全国第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7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 广东省经济的发展虽然排列全国之首, 省内各地区经济都得到大力发展, 但其省内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 甚至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
为了实现新时期广东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物流产业理论视角分析, 关于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得出一些政策涵义与启示。
已有的一些文献或学者主要是从地理区位、政策、法律制度、自然资源、贸易、投资、技术、市场规模以及教育等方面或要素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或从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策略机制着手。这些研究虽然抓住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某些关键特征, 但是忽视了密切联系区域间经济要素的纽带, 特别是忽视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物流产业发展建设投资大、周期长, 是由多个部门、多环节组成的综合性、服务性、基础性产业,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据笔者计算与统计, 2002年广东省物流产值占当年全省GDP比重为9.49%, 2010年为4.2%, 对全广东省GDP贡献率为2.7%。因此, 从物流产业理论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 在新时期, 通过促进全局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均衡发展为线索, 并同时完善其他方面如法律、政策以及经济措施, 可以实现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溢出作用并最终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因为物流产业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桥梁, 也是其他各产业间联系的纽带。
2 广东省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据《广东统计年鉴2012》, 对全广东省各县及市辖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状况进行分析表明, 2000年到2012年, 东西两翼及山区县与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西翼指湛江、茂名和阳江;山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 的各地区经济指标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差距, 全省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趋势仍在加剧。
另外, 占全省土地面积约70%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 2011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全省比分别只有20.7%和26.6%, 远远低于珠三角的79.2%和73.4%。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 广东省物流产业投资与发展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珠三角地区, 东西部以及北部山区投资较少, 发展也相对落后。
3 物流产业发展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Adam Smith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也较多地论述了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他的主要观点为, 交通运输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交通运输的发展要与该国经济发展相适应。19世纪后期,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曾指出, 交通运输与其他社会制度都是生产增长的源泉。他还总结了英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认为英国的制造业重要的基础之一是完备的国内物流运输设施。李斯特还在他的经济发展阶段学说里强调农业国家建成工业后, 应该改进物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这样各地剩余农产品可以转化为利润, 自然资源也会得到充分利用。
现代物流产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皆阐明了物流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也是实现区域平衡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且, 现在的一些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相关理论、方法、模型和数据, 针对相关国家 (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或地区的物流产业或部分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进行了规范与实证研究, 虽然结论不尽相同, 但总体认为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他们的结论可总体归纳如下。
首先, 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命题是:分工是交换的产物, 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 带来收益的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 (即交易成本) , 分工的深化会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 交易成本取决于交易机制的效率;分工的好处和交易成本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 构成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在这个两难冲突中, 分工的深化取决于交易成本与分工收益的相对比较, 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然而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主要组成成分, 而且现代物流的本质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 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又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物流 (交易) 成本, 提高了交易效率, 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因此从宏观方面看, 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保障性作用。经济增长实质是满足与实现不断增长的市场供给与需求, 而物流产业就是满足与实现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可以说, 只有完善的物流系统、有效运行的物流产业, 才能保证经济要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才能保证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实际进行, 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从而带来区域经济健康增长。
其次, 现代物流理论认为在经济空间聚集与扩散的过程中, 物流产业是优势区域空间聚集的前提——高效的物流网络能为各种经济要素的配置解决时间与空间距离问题, 创造时空效用, 促使各种经济要素注入先行区域, 使先行区域得到较快发展, 并给后行区域带来负的溢出效应;同时, 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是其空间扩散的条件——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及高效的物流运营, 也是落后地区吸引先进地区产业转移或分工的重要条件。先行区域经济聚集到一定时期, 资源与环境矛盾激化, 人口密度过大, 土地、住房供应紧张, 工作生活环境恶化, 产业运营成本增加, 此时随着区域间以及周围区域内物流产业的发展, 周围区域资源相对优势凸显 (如充足的土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未开发的产品销售市场、良好的其他配套的服务水平以及优惠的产业政策等) , 先行区域经济开始向周围扩散, 当扩散超过聚集时, 此时先行区域经济给周围区域带来正的溢出效应。
另外, 笔者对广东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显示, 广东物流产业在促进其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其区域间的经济增长还表现出溢出效应。
然而, 对发达区域来说, 区域内与区域间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入以及产品的流出, 并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带来积极作用。对落后区域来说, 区域内与区域间物流产业的发展可能会使本区域内有关经济要素大量流出, 区域外各种产品流入, 影响当地生产, 并可能对本区域经济增长带来负的溢出效应。
从微观角度讲, 物流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消费者效用, 方便区域间人员流动, 改变公司和家庭的区位选择, 提高区域间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资金周转率, 压缩库存占用时间,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 增加企业利润。
4 国外的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问题, 美国、日本和德国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 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都曾遇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它们都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有效解决方式,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可供人们研究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下面主要阐述这些国家通过促进本国物流产业发展来实现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
美国在进行区域开发时, 在经济落后地区优先投资与建设基础设施, 如公路网、信息网等设施。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美国政府实施交通运输业超前发展战略, 尤其重视修建公路与铁路, 打通东西部地区交通运输要道。目前美国已经形成纵横交错、连接各地的州际高速公路干线网络, 全国的公路和铁路联网覆盖了全美所有的经济落后区域。在美国, 交通网络的完善不仅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而且在原来落后的西部实现了城镇化, 因此使西部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时期, 其国家财政支出很大部分是用于全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 其区域开发的突破口就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在制定和实施相关区域政策时, 注意其连贯性和针对性。多年来, 日本的高速公路不断向偏远的落后地区延伸, 加强了这些地区与东京等大城市的经济联系, 使其国内区域间物流网络不断完善, 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 并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德国是欧洲的经济强国, 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始终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德国通过倾斜性区域政策加强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促进落后区域产品外销及其他要素的流动, 从而实现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德国统一后, 为了扶持相对落后的原东德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巨额的财政援助措施, 重点加强了原东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 大力建设原东德地区与国际间的信息网络, 并加大投资维修和改造公路和铁路干线, 加强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另外, 增加原东德地区的教育投资, 提高该区域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此外, 美、日、德等国还制定了明确的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还同时对落后地区配套实施如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优惠贷款、贷款担保、提供信息服务和帮助培训人员等多种优惠政策。
5 广东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分析, 发现广东物流产业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5.1 物流供需矛盾突出
首先, 就物流服务需求方来说, 国家发改委2011年调查统计资料显示, 2010年开展广东物流业务外包的工商企业所占比例为63.3%, 外包的主要是运输配送、仓储管理等基础性物流业务, 其中69%的工商企业将50%以上的物流业务量外包。而只有21.8%的企业将全部物流业务外包, 这与欧美市场50%的比重相比, 还有较大空间。阻碍工商企业物流外包的主要问题依次是担心自身失去对物流作业的控制力、物流服务的绩效难以考核、外包服务费用高、外包服务质量差等。
其次, 就物流服务供给方来说, 2010年广东属于全国最高5A级的物流企业数为3个, 单个这样企业年营业额近20亿元, 而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物流企业数占总的比例为72%, 说明中小物流企业还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物流企业总的平均利润率为5.4%, 而当年市场银行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81%, 可见物流企业总的利润率很低, 这与物流服务需求方认为物流供给服务价格过高形成对比。影响物流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竞争激烈、有效需求不足;而物流企业在经营中开展同行业合作的企业数比例为57.3%, 合作的主要形式为签订一年以下短期合同, 较少进行企业间长期战略合作。
5.2 区域间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区域间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根据笔者统计分析发现, 广东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聚于珠三角地区, 物流产值也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粤东西北等地区物流固定资产投资较少, 现有物流设施较落后, 而且区域间物流设施不能形成有效的物流网络。据《广东统计年鉴2012》的统计计算, 其中最多的广州、深圳、东莞的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全广东省物流产业总投资比分别为24.4%、16.9%、7.8%, 最低的河源、茂名所占投资比分别是0.9%、1.2%。
另外, 据统计, 2010年珠三角和东翼、西翼、北部山区每千米公路的货运量分别为38.58、1.83、0.84和1.58万吨, 每百平方千米的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36.15、8.64、2.65和2.42亿吨, 每百平方千米的标准公路总里程 (标准公路总里程由各级公路、铁路、水路里程折算而来) 分别为995.92、551.82、392.70和455.43千米。
5.3 高端物流人才缺乏
广东省虽有一些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专业, 但政府投入不够, 而且培养的相关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特别是市场需求的物流高端人才缺乏。
5.4 区域间缺乏长效的产业发展规划
在全省未形成区域间长效的产业发展规划, 因此不利于全省区域间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不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 广东区域经济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区域间经济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区域间物流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接下来, 广东省首先应该进一步促进全省物流产业均衡发展, 为区域间产品及要素的流动提供便利化条件, 帮助企业或产业在区域间市场化合理配置资源, 最终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6 进一步促进广东物流产业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涵义与启示
(1) 消除各种障碍, 形成更大的一体化要素市场。区域间要素流动除受到物流作业的成本影响外, 区域间制度政策也是其重要的约束。市场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壁垒, 即使是最自由进出的美加边界都存在着空间优化的阻碍作用。要素、产品、产业在区域间流动受阻问题会长期存在, 因此, 如何消除政策性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问题, 便成为了空间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
所以, 要制定符合要素区域流动需要的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使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全省区域比较优势与产业分工体系, 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渗透, 形成一体化的要素市场, 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完善物流产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就物流产业来说, 它是有多个传统产业相互交叉发展形成的新型产业, 因此物流产业涉及众多不同的传统领域与环节。现有的众多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是由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 根据各自的行业特殊情况和部门利益制定和颁布的部门法规, 如交通、航空、内贸、外贸、工商、税务等, 而这些部门法规基本是各自为政, 导致现实中法规执行时重叠、空白甚至相互冲突等问题。
新时期, 为了实现广东率先发展的目标, 广东应该在国家法律框架内, 结合本地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战略目标, 制定区域性政策, 如建立物流企业节能减排的绿色经营标准, 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降低碳排放;制定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以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等。
(3) 加强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相关研究表明, 作为创造性的吸引者和信息交流的激励器, 区域中的服务业是非线性集聚效应的关键作用力。随着集群企业分工的细化, 对物流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而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物流活动的载体, 从根本上决定了地区的物流速度和成本, 是物流服务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 政府需要根据集群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大力发展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当产业由中心区向外围扩散时, 而中心地带之间物流便利、物流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往往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区位, 因而外围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需要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地区竞争力, 吸引产业向本地转移, 或加强本地区经济与周围区域的联系。
本文统计分析发现, 广东区域物流产业投资非常不均衡。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广东区域的物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 各地市的物流产业固定投资增长更是有较快的增长, 但总体上珠三角地区投资较多, 东西两翼次之, 北部山区较少。为了促使各地市经济协调发展, 首次需要各区域间物流产业均衡发展, 加强区域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域特别要加强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物流公共设施建设, 为这些落后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融合提供条件。同时以市场机制为调解杠杆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在各区域之间的流动, 使发达地区经济增长, 缩短负溢出效应的时间, 尽快进入正的空间溢出效应时期,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当然, 广东省在加强区域一体化的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时, 应该在全国或全省统一的思想指导下, 统一对道路交通、机场、港口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 防止出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自为政、物流设施功能单一、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可以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 采取联合、控股、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 鼓励利用国外资金、设备和技术参与国内与省内物流设施的建设和经营。
(4) 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鼓励企业合作, 规范市场竞争, 依法限制企业垄断, 并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物流产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各区域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 发展自身优势产业, 发展特色物流。在准确把握现代物流产业涵义的前提下, 大力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的物流产业组织。
企业的管理部门需用政策与行业标准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 鼓励企业合作, 规范市场竞争, 维护市场秩序, 依法打破部门或行业垄断, 限制企业垄断。同时, 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的进入, 鼓励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到省内投资设立物流企业, 参与本地市场竞争。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技术, 省内物流企业通过“干中学”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 从而提升本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
(5) 加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投入,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于物流产业, 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广东各地市物流公司的当务之急。面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首先, 各区域要积极从国外或国内吸引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人才, 同时还要坚持开展物流企业员工的在岗培训, 提高岗位的职业技能。其次, 应该加强高等学历教育投入, 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另外, 开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企业走进高校, 联合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提升大学生就业率。
(6) 从整体利益出发, 为全省区域内各方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 并在全省内进行区域间战略产业规划, 对各地区间产业分工合作的经济利益制定相应的协调机制。
7 结语
总之, 广东省通过促进区域间物流产业均衡发展的措施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 总体需要市场调节的手段来完成才更有效率, 但全省各地政府应该只负责维护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 而由企业自主完成各种市场活动。
当然, 本文以广东省作为讨论的对象, 但广东作为全国率先发展、先行先试的省份, 分析其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问题的依据与结论, 对全国其他省份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东省经济整体得到较大发展, 但省内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区域间经济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态势。根据现代物流产业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经验, 本文认为物流产业是区域间及其他各产业间联系的纽带与桥梁, 认识并解决广东现有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实现其物流产业进一步均衡发展, 是解决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Yu-Hern Chang, Yu-Wei Chang.Air cargo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Finding the empirical link[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9 (5) .
[2]Xue-Ming Yuana, Joyce M.W.Lowb, Loon Ching Tang.Roles of the airport and logistics services on the economic outcomes of an air cargo supply ch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 (2) .
[3]Rudra P.P., Tapan P.B.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n India:The VECM approach[J].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2012 (38) .
[4]马飞雄, 蒋盛益, 张琳.促进广东物流产业发展, 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发展[J].广东经济, 2013 (6) .
[5]刘生龙, 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 2011 (3) .
[6]林毅夫, 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D].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2004015, 2004.
[7]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1年[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1.
[8]王会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中国铁路为例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2)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8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及局限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最初从马歇尔(Marshall,Alfred,1890)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来,此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关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索罗和斯旺(Solow.R and Swan.T,1956)提出的空间均衡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1956)提出的“低水平均衡论”[4]和罗森斯坦—罗丹(Paul N.Rosenstein–Rodan,1943)的大推进论[5]。
(二)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及局限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是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平衡生产力布局,均衡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在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国曾把全国分为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从战备的角度考虑,20世纪60年代末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利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但是,也由此带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该理论面临着如下困境:其一,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其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和局限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为了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产业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1.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Myrdal,G,1944)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取得既得优势,就通过“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 不平衡增长论。
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6]。
3.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1975)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j.b.boudeville)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应指出的是,最早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1)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
4. 中心—外围论。
此理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核心-边缘”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和外围(落后地区)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模糊最终消失。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赫尔希曼(Hirschman,A.O,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也是类似的观点。
5. 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1,1965年)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先扩大”和“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但是,威廉姆逊的倒U字学说所描述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轨迹只能是众多的变化轨迹中的一种,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通意义。
6. 梯度推移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实际上就是差异度,背景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Raymond,1968)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由夏禹龙、冯之浚(1982)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目前,中国的区域开发基本上遵循着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我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都是梯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梯度理论应用过程中也时常遭遇推移迟迟未果。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或是在低梯度区难以形成生产协作网络,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强行推移势必得不偿失,而且会形成梯度推移中的扩散“粘性”。[7]所以,梯度理论应用也受到时机、时空、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况且梯度推移理论本身也有缺陷[8],理论自身也需要改进和更新。国内学者提出的广义梯度理论[9](李具恒、李国平,2005),将影响区域开发模式的多元要素抽象为梯度,并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尝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施和局限
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提出了:“目字型”(张伦1992)战略;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型”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一个半重点论”(2)等,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把过去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为重心的第一阶段发展(1978-1990),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通过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梯度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重大问题:(1)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之间,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2)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与中、西部资源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3)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从而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实施
(一)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1. 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1)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2)强调在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只有各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3)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既重视效率强调非均衡发展,又重视公平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差异显著,矛盾凸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观,那种只重视增长而忽视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短期发展而忽视持续发展,只重视非均衡发展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都是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相悖的,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
2. 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曾坤生(2000)基于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10],在现代协同论领域中,是将力学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领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围绕整体目标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功能放大作用(动态协调放大原理)。在一国整体经济系统中,如果各区域经济子系统目标不一致,或区域间没有建立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就不能保证动态协调发展的形成和有序状态下的良性循环,而且还会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混沌状态。
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各区域的发展差异过于悬殊,就必然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复杂化,造成区域摩擦,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增长与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
3. 网络(点-线-面)开发理论。
陆大道(1984)最早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后由魏后凯(1995年)等人提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点-线—面)的“网络开发发展战略”,“点”,即各类城镇(或优势区位地区);“线”(或轴),即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也为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网及交通、通信网;“面”,即点、轴、网的吸引范围(或区域)。推崇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点轴贯通,点—线—面结合的三位一体格局。从而形成“网络型开发、域面推进”的较为完备的开发系统和模式。强调提高区域各结点、域面、特别是结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实施
为缓解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先后有学者陈传康(1987年)提出的“T YIS字型”生产布局;晏学康(1987)和徐炳文(1987)的“Л字型”生产布局;刘宪法(1997年)的“菱型”发展战略;张培刚(1997)提出“中心开花论”也叫中部崛起理论或厉以宁(2000年)中心辐射战略;城市圈域经济理论;魏后凯(1995年)提出的,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和“网络开发理论”等中性发展战略,及曾坤生(2000年)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之路。
我国政府在1996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提出[11],从“九五”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的“24字”执政方针: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五个统筹”(3):2004中国区域经济年会针对这“五个统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交流。这都是基于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日趋严重的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1990-1999)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沿黄海、陇海线、沿江、沿边的“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轴线式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以及第三阶段(1999-现在):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确立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东北大振兴(2003-现在)、中部大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缓解东、西部差距、解决“中部凹陷”的困惑、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总结与回顾
上述理论都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段提出的地区差异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国内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协调发展是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12],国内一些学者把以前的发展战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的替换战略。改革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而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则以牺牲公平换取效率(冯宗宪、陈永华,1997,刘玉、刘毅,2002)。建议每一个地区应以其资源禀赋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是如何同时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地区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虽然差异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对差异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方法也处于热烈探讨和争论中,但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差异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并且对实践和政策制定也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
摘要: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2]王启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3]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9).
[4]Nelson.R.R.A Theory of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Count 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12).
[5]Paul N.Rosenstein2Rodan.Problems of Indus Trializ 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J].Economic Journal,1943(6-9).
[6]Hirschman.A.O.S t 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7]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桂拉旦.李具恒.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10]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4):119-12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9
1884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在此之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项研究, 善于将婚姻和家庭的微观研究与社会制度的宏观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婚姻和家庭这些微观问题受资本制所有制支配, 是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同时, 在大量的史料研究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
恩格斯在《起源》 (第一版) 的序言中第一次精辟地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 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同时, 生产又不是单一和绝对的, 分为两种, 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 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 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两方面又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劳动愈不发展, 劳动产品的数量愈少, 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 社会制度就愈是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然而, 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 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 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别人劳动力的可能, 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 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的条件, 直到两者的不相容性最后导致一个彻底的变革为止。”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两种生产理论集中而全面地论述。
两种生产理论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传承。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的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口”, 即人口的规模和世代更替的速度受到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 人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 人能创造财富;作为消费者, 人需要消耗财富。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二重作用, 是正确认识人口和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出发点。因此,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是一切社会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是因为如此, 人口的再生产既提供劳动者, 也提供消费者。如果劳动者过多, 超过一个社会所能容纳的数量, 势必造成劳动者过剩, 出现社会中的失业问题;如果消费者过多, 将会造成消费资料供应的紧张和短缺。因此, 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 大量的劳动力不能与物质资料按照固定比例结合, 过剩人口相应的产生。列宁继承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点, 坚持了人口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基本观点, 明确地指出, 人类的生存和增殖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 最主要的、直接的制约还是来自社会条件。继列宁之后, 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革命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促使他研究人口问题。他首先肯定, 人口状况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 “人口的增长, 人口密度的大小, 无疑也包括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一概念中, 因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必要因素, 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就不可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 并进一步概括了人口增长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人口的增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有影响, 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但它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的力量”。
在中国, 毛泽东肯定了人在世间一切事物中的作用, 他明确地提出了“世间一切事物中, 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观点。在肯定人的重要性的同时, 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提出“我们这个国家的好处是人多, 缺点也是人多”。既看到人口多的有利一面, 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各种条件, 把中国人多、劳动力丰厚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又看到人口多的不利一面。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过快, 出现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新的人口问题, 毛泽东同志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的实践经验,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1956年就又提出了要计划地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的观点, 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纵观两种生产理论逐渐完善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 两种生产理论揭示了原始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而且也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及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人口、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国家未来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 中国面临着各项人口数量、结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 党中央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把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统筹规划, 体现了人口因素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并且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素质优良、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
因此,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相一致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从人口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供给和需求相一致, 这是两种生产理论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就曾面临过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毛泽东曾有过经典论述“中国人多, 是好事, 也有困难”、“人多就嘴巴多, 嘴巴多就要粮食多”, 并指出人口要有计划的发展, 而且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类要控制自己, 做到有计划地增长”。回顾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 中国通过控制人口快速增长,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随后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所有的这一切都为了使人口供给和需求能达到相互协调的状态。
第二, 从生产的供求关系上来看,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应相互协调, 这是对两种生产理论的有益借鉴。在传统的社会中, 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力水平不高, 社会经济制度承载力较为稳定;进入现代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较为稳定, 在这一条件下, “制度承载力”成为主导, 人口的均衡将受制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同时, 人口的生产和消费处在不断的适应、变化的过程中, 人口的消费超过人口的生产时, 在经济中表现为经济发展驱动力弱, 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差, 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 进而又导致了人口抑制资源的有效使用;反之, 当人口生产超过消费时, 意味着资源过度开发, 社会超负荷运转, 经济整体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第三, 从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来看, 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这是结合中国国情, 对两种生产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达到互相均衡的状态, 并不仅仅体现在人口的数量方面。在一个国家中, 人口的概念较为广泛, 除人口的数量之外, 还包括人口的素质、年龄性别结构、分布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诸多的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所制约。
三、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 大力发展教育, 投资于人。人口的素质反映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总体条件和能力。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 人口不仅要在数量上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 而且要在质量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相适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 人口的素质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 同时也是生活资料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的程度, 正是体现了这个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所处的阶段, 人口质量的提高, 大大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
第二, 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有力引导。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同时区域发展的差异日益明显。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差异的逐渐加大, 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选择到东部沿海工作和生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之间的差异。
第三, 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未雨绸缪。新一轮的“民工荒”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 城乡区域之间差异正在逐渐减少, 农村将成为吸引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吸引地区。另一方面说明了学界所指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综合考虑这一问题,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并不仅仅意味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 更重要是中国历来以劳动力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总之, 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 从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高度, 认识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人口再生产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相协调的角度研究并解决中国面临的各项人口问题,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列宁.论农业中的资本主义[G]//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G]//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G]//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5]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G]//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10
为了解中原经济区的立法活动的现状,笔者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到中原经济区的5 个省份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下下问题。问题一:你知道中原经济区地方性法规规定有不一致的情况吗?67%选择知道;14%选择不知道;12%选择很少了解;7%选择不好说。问题二:你认为中央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能够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要求吗?73%选择不能;12%选择可以;10%选择可以,但会遇到困难;5%选择不好说。问题三: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立区域立法机关可行吗?8%选择可行;76%选择没有可操作性;11%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5%选择不好说。问题四:你认为中原经济区应推进和扩大公众参与立法活动吗?60%选择应该;6%选择没有可操作性;27%选择应该,但会遇到困难;7%选择不好说。问题五:你认为中原经济区立法应建立公众评价机制吗?52%选择应该;14%选择没有可操作性;26%选择应该,但会遇到困难;8%选择不好说。问题六: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应定期进行立法清理工作吗?46%选择应该;16%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4%选择应该,但会遇到困难;4%选择不好说。问题七:你认为应该成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委员会吗?53%选择应该;9%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1%选择应该,但会遇到困难;7%选择不好说。问题八: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立地方立法交叉备案制度可行吗?48%选择可行;9%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7%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6%选择不好说。问题九:你认为应加强中央立法机关对地方立法的备案审查吗?54%选择应该;11%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3%选择应该,但会遇到困难;2%选择不好说。问题十:你认为搭建中原经济区立法信息交流平台可行吗?62%选择可行;22%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11%选择没有可操作性;5%选择不好说。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人认为,中原经济区内立法状况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中央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无法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要求。在中原经济区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立法机关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建立立法协调委员会是切实可行的。中原经济区应推进和扩大公众参与立法活动,建立公众评价机制,定期进行立法清理工作,建立地方立法交叉备案制度。应加强中央立法机关对地方立法的备案审查和搭建中原经济区立法信息交流平台。
二、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
(一)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称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为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原经济区域一体化,使得中原经济区经济对外形成不可分割的团结合作关系,对内则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分工合作关系。中原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是为了进一步谋求地区经济的互动和合作,通过优化组合和配置实现共同发展。它是要结成一个共同体而互为伙伴和成员。然而,各地的立法不协调,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羁绊。
我们可以用卢曼的系统论社会法学进行进一步的解释。现在社会是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每个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子系统构成该子系统的环境。系统的环境是各种偶然性的复杂集合体,在此,任何事情都既非必然,亦非不可能。各系统之间既连接又独立。各系统是以功能分化为基础的,各种功能是不同的、不可替代的,各子系统必定是自主的。法律系统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经济系统则构成法律系统的环境。需要一种机制,既能够使法律系统和经济系统二者保持独立,又能够使他们得以对接。法律的确要回应于经济系统的要求。当法律回应于经济的要求和利益时,它已经是在二阶层面上处理经济问题。法律的区域化对于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发挥着引导和保障的作用。法律区域化的程度,往往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的程度。欧盟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复杂和独特的法律体系,各国通过协商签定一些条约和发布一些法律文件。但是,中原经济区的各个省份与欧盟的各个国家不同,这种法律区域化的程度相对松散,有些省份的有些地区涉及,有些地区涉及不到。安徽省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山西省晋城市、长治市、运城市,均隶属于中原经济区。但是其他地区不涉及到。因此,建立中原经济区立法机关不具有现实性,也就无法制定中原经济区共同体法。
(二)行政区划和利益主体保持不变
中原经济区的经济运行,表现出一种典型的按地方政府管辖范围来组织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行政区经济”运行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的地位日趋突出,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利益格局。中原经济区共包括5 省30 个省辖市和3 个县(区)。在现行制度的框架内,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每个省、市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每个省、市政府都是相应区域内的利益代表或主体。
这不仅有行政区划的划定,而且有宪法的依据。我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这种行政区划和利益主体,任何人都不能任意改变。行政区划的变革,也并不在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而在中央政府的权限范围。地方政府无论多积极,没有中央政府的决策,行政区划的改变都是不可能的。省级政府往往从地方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出发,以行政区域为界,各自为政、相互封闭,建设各自独立的“小而全”经济体系,致使该经济区域处于跨界污染、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畸形竞争的行政区经济运行态势。在这种利益多元的环境下,各方利益相互碰撞,利益冲突最终表现为法制冲突。
(三)中央和地方立法机关职责权限的分工
目前,我国的立法体制从立法权限划分的角度看,它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最高国家权利机关及其常设机构统一领导,国务院行使相当大的权力、地方行使一定权力,是其突出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第六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决定:(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篇11
关键词:人口流动;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速、限制人口流动政策的松解,流动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流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景象,与此同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带动了劳动力资源的在各地区的重新配置,促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迁。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然而也需要看到,并不是人口流动的规模越大越好。总而言之,人口流动应该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体而言可包括三层含义:①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相协调,规模协调是指人口流动规模与区域经济规模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能够与区域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劳动力需要相匹配;②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相协调,结构协调是指流动人口素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协调,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③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相协调,功能协调是指人口流动与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既要引导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部分人口流动到城镇化地区,又要防止人口向大城市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1、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国际经验表明,人口逐步向江河港口、沿海地区及交通枢纽城市集中是一条基本规律。人口的流动与聚集必须与产业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当前及未来一定时期内,虽然我国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适应,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仅给局部地区的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人口流动格局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局部失衡。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约为2.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4%,而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集聚了全国7087%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持续向东部聚集。随着人口高度集聚和工业高强度开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如京津冀地区近年来持续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PM25指数居高不下,空气质量严重下滑,极大地影响当地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2)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长期背离。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生产活动和财富创造活动在地域上快速集中。我国东部地带经济发展快,资本充足,就业机会多;中西部地带技术设施相对落后,工业园区配套条件薄弱,地方政务环境差,物流成本高,劳动力吸纳能力低。因此,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由西往东的单边流动状态,大多数选择到经济发达、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带就业。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区域经济差距加大,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3)有利于人口迁移的政策制度环境尚未形成。由于我国正处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落差较大,发达地区城市将继续保持对人口的强大吸引力。而与此同时,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居住证制度和社会保障接续制度都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4)流动人口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高端劳动力和高级技工不足,低素质劳动力过剩的结构性失衡。随着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但其大都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如图1所示),很少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调查显示,广东、江苏、浙江三个流入人口大省高中及以上学历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357%、269%和148%。流动人口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图1: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数据来源:根据第三次(1982年)、第四次(1990年)、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1987年、1995年、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2、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围绕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促进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围绕人口国土空间布局,注重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城镇化政策等在人口流动与分布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人口分布与生态资源保护、生产力布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减小人口流动对区域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实现人口流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完善人口国土空间布局规划及相关政策体系,确立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基础地位,研究提出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人口发展功能区形成的人口及相关政策。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市场机制,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引导生态资源紧张地区居民向具有发展潜力地区转移。
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和城乡空间布局。明确人口聚集区和稳定区优先发展发城市群的城镇化战略,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形成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形成人口流动与资源开发保护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格局。
(2)健全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流动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运用国家财税政策大力扶持中西部经济发展,出台异地搬迁技术改造资金补助、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税收减免等财税政策,引导东部沿海地带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带转移。鼓励中西部地带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就近就业,减少跨区域、长距离的迁移流动。实行税收抵扣、直补等优惠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带工业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与城市相融合
建立覆盖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长期居住在城镇的流动人口纳入城市低保和城镇职工基本保险体系。优先进行流动人口的工商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不同区域社会保障的衔接和接续机制。着力改善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比如制定和调整本地最低工资,完善城市劳动力市场,提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吸引留住流动人口。
(4)加强流动人口适龄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素质水平
强化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整合资金,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设立用于流动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培训、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就业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城市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学校,为流动人口提供多种形式的在岗和转岗培训。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培安(主编):《流动人口理论与政策综述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2]王培安(主编):《2011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3]胡春春:《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年第10期
从共生理论看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 篇12
一.共生理论的内涵
共生概念是指生活在一起不同种属的一个或多个动植物之间相互利用对方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的现象, 是相互性的活体营养关系。
随着对共生理论研究的深入, 20世纪50年代, 共生思想已不为生物学家所独享, 其逐步引起了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甚至政治学家的关注, 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念和方法在诸多领域内得到运用和实施。共生理论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 (共生关系) ;共生环境。
二.师生之间的共生理论分析
(一) 共生单元分析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 是形成生物共生的物质条件。师生活动是两个共生单元。由于长期受“以教师为中心”的影响, 师生之间比较紧张, 两者之间信息、能量交流并没有处于最佳状态。这阻碍了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如果在师生共生系统中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将有利于两者的协调发展, 否则就会干扰师生协调发展。
(二) 共生模式分析
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 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寄生是共生系统的一种特殊形态, 其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一般不产生新能量, 能量由寄主向寄生者单向流动。与寄生相似的是在“教师主体”的影响下, 学生对教师表现出明显的寄生。偏利共生是寄生向互惠共生转化的中间类型, 其特点是对一方无害而对另一方有利。互惠共生的特点在于共生单元之间产生新能量, 且新能量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 存在双方利益交流机制, 这些生态因子良好的流通促进了双方的均衡发展。互惠共生是共生系统最优的发展模式, 而这也正是师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模式。
(三) 共生环境分析
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师生之间的共生环境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共生环境对师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类:正向、中性和反向环境。中性和反向环境都不能给师生之间协调发展带来益处, 反向环境甚至还会阻碍、破坏师生之间协调发展。
三.共生理论对师生关系协调发展的启示
(一) 提高共生单元相关度
师生在教育内容方面要结成授受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是要注意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 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样师生在教学中形成朋友关系, 在这种关系的影响下, 师生关系和谐, 学习效率提高。
(二) 构建互惠共生模式
寄生及偏利共生模式只能使一方获得利益而另一方不能, 不存在能量及信息的交流, 所以共生系统很难实现。师生要协调发展, 互惠共生模式是最好的选择。教师要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 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 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个空间。
(三) 优化共生环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推荐阅读: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10-2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10-26
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1-2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07-09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1-17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11-23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08-12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10-03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08-20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剖析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