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通用8篇)
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1
实现九镇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一、前言
“择校”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义务教育,也多为家长、社会人士所诟病。如今“择校”问题也困扰着我们这些农村的乡镇中心小学:一方面是中心小学“人满为患”,软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跟不上“吃不消”;另一方面是村级小学“门可罗雀”,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浪费“吃不饱”。教育部长袁贵仁走马上任不久就观点明确的提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
最近屡屡发生的“校车”问题,用血的事实和生命的代价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虽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到2020年”,但在教育区域内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我们还是有必要,也有能力去敦促的。
二、背景
九连城镇下尖小学位于下尖村,地处马市岛中下游,是河西、上尖、马市三村村民进城必经之路,与套里村接壤。地理位置处于四个村子的中心地带,四个村子的适龄儿童均均可就近到下尖小学入学。然而,下尖小学的校舍分别建于1968年、1970年。由于建设时间久远,维修不能保证及时,目前校舍主体多处开裂,房盖经常漏雨,室内顶棚已经出现脱落,严重危及师生的安全。同时建筑条件简陋,门窗窄小,采光严重不足,影响师生视力,更不符合现代化教学条件的要求。
三、构想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最近的讲话精神:“不能寄宿的农村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以免造成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使农村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因此失学。”结合区域内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解决“择校”问题的长期构想。下尖小学还是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的,在下尖小学原址重建新校是目前比较理想方案之一。优势一:
虽然下尖小学硬件条件差,但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内部管理多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自信。区教育局几次推荐参评市级示范村小,皆因校舍不合格而落选。只要有了好的硬件设施,学校肯定会成为当地老百姓子女就读的理想学校。
优势二:
学校占地面积达9000平方米,是我镇操场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全镇的小学运动会每年都在下尖召开。新建校舍不用另选校址。
优势三:
上尖、下尖、马市、套里四个村的学生总数预计可以达到240人以上,教师总数达到20人以上,符合村级完小标准。新建校舍只需保证六个教学班的配备标准即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会造成资金和教育资源上的浪费。
优势四:
学校管理会更加科学规范,中心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定期交流。相信一定会迎来九连城镇教育的一片新景象。
(可进一步把全镇教育均衡发展的构想扩大一下,中心校、下尖、二十九中和庙岭怎么管理等)
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2
关键词:经济集聚,经济增长,地区差距
1 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概述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可以说存在于世界各地。就全世界来说,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中, 东亚、欧盟27国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这三个区域的GDP总和一直保持在世界总产值的七成以上。从各个国家内部来说, 比如日本, 在21世纪初, 只占其国土面积十分之一的三大城市群经济圈 (即东京圈、名古屋圈和阪神圈) , 其人口却占日本总人口的近一半, GDP占全日本的66.2%。
在我国,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也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HHI指数为557.31, 30年后也就是2009年升到了729.44, 上升幅度达到30.89%。同年, 位于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 利用我国大陆地区国土面积不到3%的地方, 集聚了我国大陆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2.14%, 完成了我国大陆地区出口贸易的40.87%, 进口贸易的43.06%, 占到了我国大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1.29%。
所有这些都显示, 经济集聚是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它不仅出现在全球一级, 也出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的地区层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程度是在上升, 但同时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显著扩大。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地区之间差距的拉大更趋显著, 这可以说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到了21世纪, 为了拉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 减少地区差距, 中央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使区域差距扩大的速度相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缓。
可是, 和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 我国的经济集聚程度真的过大吗?我国经济活动向沿海集聚是不是造成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对促进我国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效果如何?这些政策是最好的选择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既实现经济增长又能够兼顾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呢?
2 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比较
2.1 我国的经济集聚程度真的过高吗
从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报道到人们的共识似乎都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活动大多集中到沿海地区, 集聚程度确实已经太高了, 而理论上来说经济的高度集聚将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 使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但中心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扩散效应可能会由于许多条件无法满足而无法有效发挥, 这将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但是, 当我们跳到更广阔的视野把我们的情况和世界上其他主要的发达经济体相比较的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 我国各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其实并不高, 而且是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见表1) 。
国外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依然是我国的经济集聚程度与世界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可以说, 无论是从人均GDP看, 还是从集聚指数看, 我国都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即便我们不和发达国家比, 和我们相似的发展中国家比, 比如印度、巴西这样的金砖国家, 我国的经济集聚指数依然是偏低的。也就是说, 和许多人的认识相反, 我国目前的经济集聚程度不是过高, 而是还很不充分。
2.2 经济集聚、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
经验研究证实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为了来验证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学者斯科恩和霍尔利用两个模型来检验美国的数据, 得到的结论是就业率密度与生产率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 就业率密度翻一番, 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6%, 而且美国各州之间的收入差别一半都可以由经济集聚的差别解释。同时, 有学者利用瑞典的数据依然得到了类似结论。
地理因素在解释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差异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学者从中心——外围的视角, 证实了中国空间经济中确实存在着溢出效应。吴玉鸣和徐建华运用Moran指数法分析了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增长。他们发现,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 空间相关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国内贸易及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31个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地理特征对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外围”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使得经济活动的空间成本大幅下降。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 对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的限制造成的扭曲会抬高东部土地等要素的价格, 从而抑制经济活动向东部集聚。这就是说, 如果允许建设用地指标跨地区交易, 那么通过把西部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到东部, 这样从总体上看土地的使用效率就会提高, 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无论从中国目前的经济集聚程度来看, 还是从集聚促进增长的角度来看, 中国都有必要促进经济活动更趋集聚, 而不是趋向分散。那么, 在中国控制经济集聚的唯一可能就是平衡区域发展的需要, 然而中国的地区差距扩大应该归咎于经济集聚吗?从经验研究来看, 生产要素在中国的跨地区流动和集聚并不是形成地区差距的原因。姚先国和赖普清利用浙江省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工人在工资收入方面的差异, 发现城乡工人的工资差异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和工人就业企业的差异;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工资收入差异的70%左右;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工资差距达到30%左右。从理论研究来看, 朱希伟发现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中西部地区潜在的工业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决策面临着迁徙成本与技术差距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 过高的人口流动成本将阻碍中西部潜在工业劳动力流向东部, 获得东部较高的技术效率。同时, 如果从中西部流向东部的潜在工业劳动力生产的产品与东部原有工人生产的工业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很小, 那么放松人口流动管制不仅可以使流动的潜在工业劳动力获得更高的实际福利水平, 也可以使东部原有工人的实际福利水平提高。
因此, 在中国目前的户籍、土地政策下, 经济活动向发达地区的集聚受到抑制, 从而无法发挥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增长效应, 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绝对福利水平, 还会抑制欠发达地区居民的逐利行为。因此,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户籍和土地管制政策下, 经济活动向发达地区的集聚受到抑制, 从而无法发挥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增长效应, 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绝对福利水平, 还会抑制欠发达地区居民的逐利行为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2.3 区域发展政策真的能够实现区域发展均衡吗?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对落后地区的援助政策从未停止过。
先看欧盟, 区域平衡发展一直都困扰着欧盟, 从欧盟财政预算来看, 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各项区域政策, 此外, 欧盟各国政府自身也花费大量支出用于缩小区域差距。然而无论是在意大利, 还是在德国, 甚至整个欧盟, 致力于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总是收效甚微。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 欧洲是由一系列“中心——外围”结构组成的复杂体系, 相对于由市场主导的向心力而言致力于发展外围地区的区域政策所带来的离心力似乎总显得软弱无力。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区域经济版图没有像政策制定者们所预想的那样发生转变。在欧洲, 政策制定者们已经注意到这一事实, 并逐渐开始转变他们的政策理念, 政策的重心在从区域间平衡向整体效率的提高转变。总体来说, 过去那种对落后地区采用的赶超政策逐渐被一些更富弹性的政策所取代, 在这些政策理念中, 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亚洲, “二战”后逐渐实现经济复苏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就一直致力于地区的均衡发展。随着东京的膨胀引发的环境、交通、居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 日本政府在1986年制定的“第四次首都圈基本计划”中明确将集中于市中心的功能向周边地区分散;l999年的“第五次首都圈基本计划”又明确完善东京的“分散型网络结构”。这些政策使得东京都人口规模出现停滞和下降, 与之相伴随的是东京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地位下降,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日本的经济增长。但自2000年起东京的人口在经过多年停滞和减少后又开始增加, 出现“向市中心的回归”, 日本的“首都功能分散计划”并未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 持续扩大的地区差距在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来源之一。基于上述考虑, 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先后提出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在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 中国政府致力于实现协调发展的区域政策, 能否改变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 使落后地区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却犹未可知。从区域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 现有研究表明,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发生”, “产业转移并不明显”。另一方面, 从人均GDP地区差距来看, 在2004年之前, 虽然人均GDP和消费的地区差距仍在扩大, 但趋势比20世纪90年代平缓;在2004年之后, 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发生了逆转。刘生龙等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的检验发现,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15个百分点, 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但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 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 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可见, 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短期经济增长能否转化为内生的长期增长仍有待观察。事实上, 将美国和欧洲的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后发现, 虽然美国经济集聚程度很高, 但是, 由于美国劳动力的高流动性, 区域计划政策从来没像欧洲那样成为如此重要的一个问题。
3 促进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经济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无论是从产业空间集中程度还是从城市规模分布来看, 中国的经济集聚程度都算不上高, 因而在中国控制经济集聚程度是缺乏效率的。如果政府试图通过控制要素流动来控制经济集聚程度, 甚至可能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降低。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 集聚有利于增长, 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 经济集聚的程度也会得到加强。由于地区差距 (包括人均差距和总量差距) 的扩大往往与经济集聚相伴随, 因此, 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似乎存在着持久的冲突。在一些地区差距较严重的国家或经济体, 区域政策往往在重塑经济地理版图上被寄予厚望。遗憾的是, 这种通过区域政策追求平衡的美好愿望大多以失败告终。在欧洲, 政策制定者们逐渐意识到, 经济向中心地区集聚的力量是如此之强, 以至于那些致力于发展落后地区的政策虽然花费巨大但收效甚微。在中国,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 地区差距扩大的态势暂时得到缓解。但如果地区差距的改善仅是由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政府支出或者给予的优惠政策引起, 那么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始终不会发生, 除非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得到根本好转。另一方面, 东部地区的资本收益率和土地使用效率都高于中西部地区, 也就是说目前由市场主导的要素流动有进一步向东部集聚的趋势, 因此试图使经济活动向中西部分散的区域政策很可能只会起到短暂的效果, 最终很可能是“代价巨大”, 甚至“事倍功半”。
从全球更广阔的视野下来看,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和经济发展阶段, 控制经济集聚程度既是不必要的, 也是不应该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区域政策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总量上的平衡, 应该注重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国际经验表明, 在劳动力跨地区自由流动的条件下, 人均收入差距并不会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中国目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实现劳动力跨地区自由流动, 也即逐步消除任何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央政府如果想实现平衡发展的区域政策以及对中西部地区给予的扶持, 与其把钱投在物上, 还不如把钱投在人上 (包括医疗和教育等) , 以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增加劳动者的流动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on, G.and 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The 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5) .
[2]Ciccone, A.and R.E.Hall.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1) .
[3]刘贵清.日本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 2009, (5) .
[4]陈秀山, 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5) .
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篇3
关键词:均衡发展;学区制;义务教育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义务教育"择校热"、小学生负担过重、学校乱收费等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不但困扰着广大学生和家长,更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大问题。
为了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均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区制"教育管理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实施这一战略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之一。笔者分别从政府、学区两个层次为"学区制"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建议。
一、各级政府要尽快完善"学区制"经费投入机制
"学区制"的推行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和支持。完善学区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各学区内部拥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是支撑学区工作,缩小校际差距的的重要保障。目前实行的"学区制"基本上都是以区/县为领导的,绝大多数区/县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所将拥有的财力是不够承担学区发展需要。而近些年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省级政府有能力成为义务教育最主要的财政责任承担者,因此,笔者建议构建 "以省为主的大学区专项经费体制",使得大学区专项经费投入得到保证。在大学区经费得到保障之后,要尽快制订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切实根据学区之间、校际之间实际差异,保障均衡发展所需经费的持续规范投入。根据学区间差距,适当照顾农村地区的学区或跨农村地区的学区,这类学区一方面要受地区经济落后,文化意识闭塞的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承担极大的校际差距给学区工作带来的巨大难题。" 总之,在"大学区"经费投入上,要切忌"平均主义"
二、加强学区工作宣传
根据目前社会调查显示,"学区制"实施的薄弱环节是对家长的宣传还不够。各区县教育局应注意把学区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区内各成员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及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淡化家长的择校意识,帮助家长调整心态,形成认可学校、理解教师、督促孩子的正效应,从而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还应积极培养和鼓励工作突出的学区、先进的管理者和优质的教师,重点培养,树立典型,为学区工作以及校长和教师提供可以学习的对象。
三、进一步完善"学区制"监督体系
俗话说"好的政策离不开好的监督",各项政策法规的有力执行均离不开有力的监督。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大学区工作的监督力度。学区工作涉及到学校管理、人事流动、资源调配等方方面面。笔者建议,各区县政府应尽快成立专门督导小组,分别向每个学区至少派一个专职"督导员",除了监督学区内工作的执行情况外,还要对有关学区的法律和政策问题的执行进行思路上指导;督导员在全区/县实行轮岗督导,定期召开督导员会议,将所在学区发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向相关教育部门及时汇报和提出解决建议。
四、各学区应严格制定学区管理制度
自"学区制"实施以来,学区工作基本都确定了学区管理组织机构和学区长工作职责, 部分学区统一建立了学区硬件资源, 统一了课程、师资等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但是大多数学区在学区工作的计划和制度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在学区工作的计划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学区长领导大学区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大学区规模、布局以及各成员学校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区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细则,将大学区的管理工作严格按计划推进,按制度执行。把大学区工作与各成员学校常规工作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学校常规工作的一部分。
大学区建立以后,学区长管理对象由一校扩大到若干个学校,紧凑型大学区的学区长对学区内的人事、资金和资源等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因此要同意建立人事编制,资金分配和资源调配等管理制度。对于松散型大学区,应当建立学区长学校与各成员学校之间优质品牌输出、管理指导、资源共享及统一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交流方式的管理制度,规范学区长学校的领导行为,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具体来说,科学的大学区管理制度应该包括领导制度、财政制度、师资交流制度、教学制度、考核制度、资源共享制度、监督和奖惩制度等等,涉及学区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区工作能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执行。
五、建立学区内教师交流、培训新机制,促进优质教师合理流动
优质教师是优质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学区制改革最关键的环节是推动教师的有序流动。师资的流动是消除校际差距的最关键手段。一个"大学区"能否发展壮大,带动各成员学校的发展,在于它能否实现师资力量的有序、合理流动。因此,学区工作成功的关键是打破师资归学校所有,建立所有师资归大学区统一管理的制度,将师资的管理和配置统一由学区负责,积极建立和完善学区内教师交流轮换制度。培养教师对交流政策的认同感,鼓励优质师资到薄弱学校,将之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挂钩。加大对成员学校的照顾,加大优质教师的输送力度,同时也要为薄弱学校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为充分发挥教师交流的效率,一定要将岗位需要安排和教师的专长有机结合,做到人尽其才,进而提高教师交流的效率。
学区制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这就要求我们用理性思考和探索,西安市教育局现在所做的探索只是漫漫征程中的第一步,放眼未来,学区制工作任重道远,他们还有更多的难题要克服,更多的时间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释元,朱德全.文化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2,(31).
[2]陈雨亭,黄炎.天津市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新态势[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4).
[3]刘平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J].理论月刊,2010,(11).
[4]梁红.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
[5]程红艳.从"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到"生成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发展的回归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4).
[6]王明昌."大校本+大学区"教研:有效促进县域师资均衡[J].中小学管理,2011,(6).
[7]彭钢.2010年,我们期待什么--"十一五"期间江苏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与走向[J].江苏教育,2006,(3).
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4
李洁娟 孙延杨
2012-8-15 15:13:49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8月11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处于加速转型阶段,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保障和促进就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促使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均衡发展同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均衡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为就业均衡发展提供重要机会。区域性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区域内就业结构的状况,其变动和调整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当前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性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不协调;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失调;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的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区域性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要做好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必须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合理分配发展资源,切实淘汰落后产业和生产能力,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不同产业的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努力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从而增强内部的经济发展动力,在减少就业岗位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提供巨大机会,促进就业的均衡发展。
(二)就业均衡发展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尽管就业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影响。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产业结构本身的问题,也不可能仅仅靠相关产业企业自身即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制定和执行、调整后新兴产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配套支持等方面的人才支持。没有这些人才的保障,任何一个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历史发展情况看,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区域性产业结构变动。据统计,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比重为:11.3∶48.6∶40.1,而同年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9.6∶27.2∶33.2。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仍然过多,我国就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依靠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来实现,而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投资条件之一就是当地有着相应的高等教育条件和人才资源配套,主要从当地获得企业和项目经营管理所需的大部分人才。因此,就业结构要实现合理调整,实现就业的均衡性发展,就必须跟上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方向,深入分析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需要,及时为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调配符合要求的人才,从而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多措并举,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均衡发展的相互协调
(一)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人才发展与第一产业发展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几个快速增长期和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后,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但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比重偏低,亟待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必须依
靠农业基础地位的稳固。因此,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必须抓好农业的转型升级。要结合当地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装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和高效经济作物,构建一个高技术、多种类、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二)调整优化第二产业,促进就业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协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轻重工业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之间不协调的矛盾。在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大力开展自主创新,培育本地区的支柱产业,正确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注意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以第二产业结构的内部调整来吸引优秀人才,保障和促进就业。对于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和家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大力进行科技改造,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扩大就业;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及医药制药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要积极引入资本和技术,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大力进行科技创新,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好新兴产业的人才配套工作。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放宽第三产业发展的准入限制,采取鼓励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点,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均衡发展相互协调的发展之路。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新的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服务业体系。要从教育、培训等方面着手,通过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校企联合等方式,鼓励第三产业的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培养适合第三产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为我国第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就业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思考建议 篇5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这一切归根结底依靠的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科技人员和广大劳动者。正如邓小平所言:“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的发展。”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生产力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比物质生产力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力量和重要支撑。基础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社会进步的保障,其均衡发展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基本人权的问题。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然而,由于各地经济社会文化的长期不平衡发展,加上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的地方化,以及某些政策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基础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二、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表现在:从空间结构看,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具有不同经济背景的家庭之间,具有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之间所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所受到的教育对待的差异的存在与扩大;从时间进程看,表现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方面。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从教育供给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将长期存在;而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我国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
据2003年9月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对中国教育状况的考察,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预算只占实际支出之教育总经费的 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另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在94年降到了2%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全国仍有1/4的县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中学升学率只有10%。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44%,也就是说,全国有56%的孩子没有读到中学,全国大学升学率不到2%。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基于国际标准提出的)。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然而到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为2.79%,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
教育政策失当也是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教育投入的大致格局是: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而基础教育投入的职责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县乡政府承担。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只承担补助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责任。造成基础教育资金严重匮乏。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充足的经费,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有充足的经费,与我国毗邻的日本、韩国,是二战后经济崛起的两个典型,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资,其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其中包括由国家财政直接出资部分和地方财政中以转移支付形式分担的部分构成。最近10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预算中一直占有8.3%—9.1%的比例。据统计,1998日本国库直接负担的教育经费占政府财政预算的8.74%,而地方教育经费在地方财政预算中占有20.12%的较高比例。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日本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拨款比例有很大不同:学校采取了按家长收入情况收取费用的方式,即高收入家庭须缴纳较高的学费,低收入家庭,缴纳较低的学费,经济困难的家庭,可申请减免费。这也体现出一种教育平等的精神。
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6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要点安排,6 月 9 日至 1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和教科文卫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市直、XX 县和新区的 X 所中小学校,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用 XX 精神办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XX 年底全市整体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职责 市人民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实的惠民政策来抓,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将教育事业纳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教育三优先”原则,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市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纳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十件实事来抓,多次召开专题常务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文件,有力的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XX 年以来,各县(市、区)在义务教育阶段累计投入 X 亿元,XX-XX 年累计争取中、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 X 亿元。二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学校 X 所,改扩建学校 X 所,新增学位 X 万个。其中,XX 区新建改扩建学校 X 所、新增学位 X 万个,XX 新区建成中小学 X 所,在校学生达 X 万多人,缓解了 XX 城区教育压力。三是完善合作机制。深化与京沪苏粤等教育发达地区名校的战略合作,全市累计缔结友好学校 X 所,北京实验二小、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南师大附中等一批知名学校落户我市。
(三)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成效明显 一是强化德育教育。在 XX 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和新区学习书院建立了德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旧址、学习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现场教学等活动。创建了一批全国“五星级”红军小学,延职附小《用 XX 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典型。二是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三是强化体育锻炼。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增加到了每周 4 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市中小学生体质检测和数据分析,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创建国家足球特色学校 118 所,志丹县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四是加强美育教育。落实学校音乐、美术课程和课时,积极推进陕北民歌、剪纸、版画进校园、进课堂,推动中小学“三节一会”制度化、常态化。五是开展劳动教育。围绕劳动课从日常生活开始要求,推进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充分利用南泥湾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尊重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师资管理,夯实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解决教师结构失衡、数量不足问题。根据教职工编制总量不能满足中小学校教学需求的实际,采取多种措施从县区调整 X 名编制保证市区新建学校所需编制。按照招聘工作有关规定,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招聘条件,XX 年以来,全市新补充教师 X 人,公开招聘人员 X 名。二是着力提高校长和教师的能力素养。实施“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XX 年以来遴选培养校园长后备人才 X 人、优秀校园长 X 人;培养省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X 人,累计培训教师 X人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了 X 多名优秀校(园)长教师和乡村教师,不断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着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XX市师德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师德考核评价体系,依法依规严惩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保障教师潜心执教、学生健康成长。
(五)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不断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管理制度。坚持“属地管理、以县为主、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原则,将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 X 人以内,近三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减少了X 个,强化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双线三单四强化”管理模式入选全国控辍保学工作典型案例。二是多形式关爱留守和残疾少年儿童等困难群体。落实教师“一生一策”联系监管和
分类保学责任,实现“志智双扶”全覆盖,X 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享受入学权利,X 名重度残疾学生接受了送教上门,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 X 万人次、发放资金X 万元。三是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巩固校际联盟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出台了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为下一步盘活教育资源,缩小县域、城乡和校际间差距,提供了方向。
二、存在问题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一是学位总量不足。根据XX 年教育资源统计,按照测算,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短缺学位 X 个,去年通过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 X个。二是城区入学压力较大。市区县城区学校数占全市总数的 X%,集中了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 X%,XX 市区在校学生数占全市总数的 30%以上。三是“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班级总数为 X 个,大班额(X 人以上)班级数为 X 个,占比 X%。XX 区、子长市大班额相对较多,化解压力较大。
(二)基础设施仍需改善。一是乡镇学校办学条件较差。除新建的部分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好,大多数乡镇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程度不高,功能部室装备水平低,教学、实验设施设备配置不足。二是市县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早或者由其
他单位改建成学校的,受到周边地理条件所限以及在校生数量较大等原因,现有的教室仅能满足基本的教学任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等指标都难以达到标准,其中全市中小学未达标的体育场就有 202 块。三是功能部室利用率普遍较低。由于部分学校认识上存在偏差,建好的功能部室多做陈列和展示以应对上级评估检查,缺少必要的专业人员维护和运行,日常教学利用率不高,造成很大的浪费。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教职工编制总量与义务教育发展所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目前在校学生数和编制标准测算,全市应核定教职工编制 X 名,但省上下达我市教职工编制 X 名,短缺 X 名,兼课和临时雇佣教师现象普遍,特别是市县城区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现象普遍。体音美、通用技术、地理等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普遍短缺,兼课现象普遍存在。基层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大、学历低等原因不能满足教学岗位的要求,转岗困难,占着编制不能完成教学任务。部分专任教师在年龄、学历、职称等多方面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明显。三是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职称评定和晋升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同一职称只兑现最低档工资待遇,没有进行自然晋升。教师绩效考核投入少、力度小,超课时、超工作量补助不足,依然存在评价考核、奖励激励和分配机制不公平现象。部分县区
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工资尚存在差距。教师“县管校聘”执行还不到位,引进招聘优秀教师力度还不够大。
(四)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一是教育教学经费依然短缺。教育事业的投入没有同幅增长,XX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长了 1%。特别是财政困难县区实现教育经费“三增长”压力依然很大。二是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还不够合理。用于学生个人生活补助和民生补助政策性经费、免费教育政策补助经费等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较大,而用于办学运转经费、教育教学专题研究、校长和教师队伍培训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经费保障不足。三是教育经费拨付不够及时。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筹措途径单一、投入不足,部分市县存在不同程度的欠拨或缓拨教育经费现象。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的“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断增强抓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理念。要明确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目标宗旨,认真履行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的职责,建立健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级各部门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龄人口变动、行政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等情况,对照本县区短缺的学位数量,研究编制出台县城区域学校布局规划,创造条件加快中小学校建设步伐。二是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学校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要求,建设装备符合标准的教学、运动、生活及附属基础设施和设备,控制规模和班额,确保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发展空间不足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城市“双修”、棚户区改造机遇,补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足等基础设施短板。三是加大乡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改善乡镇中小学办学条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流动共享,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合理调控和分流学生,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不断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快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新建步伐,建立健全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严格按照中央和省有关精神,不断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落实职称自然晋升政策,稳步提升校长、教师待遇,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努力保持教师队伍稳定。二是优化教师编制管理,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市域内调剂机制,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重点解决好新建学校教师短缺问题。三是完善校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实施教师全员培训、“百千万”人才培养和“名优教师”工程,不断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提升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一是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依法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二是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认真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中“严禁随意扩大免费教育政策实施范围”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优化调整支出结构,积极支持财政困难县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关键部位和基础条件上来,真正发挥资金效能。三是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落实监督职责,依法依规对套取、挪用、截留教育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均衡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篇7
区域间经济溢出是指由于某区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或者其他内生变量变动而引起的其他区域的经济变量产生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 区域间经济溢出也比以前更加明显。基于这种认识, 许多学者认为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 由此提出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先富带动后富, 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观点后, 我国开始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道路。如何通过区域间经济溢出,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本文拟从我国区域间经济溢出现状、机制角度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发展建议。
二、我国区域间溢出现状分析
(一) 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先进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区域发展
当本地的各种产业与其他区域建立密切的联系时, 资本和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那么最终消费会通过各区域各产业间的流动产生较大的乘数效应, 推动本地和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如东部沿海区域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体制, 不仅本身经济发展良好, 而且对周边地区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 如长三角地区经历了从上海辐射至江苏、浙江, 如今开始向安徽、江西、湖北等省辐射。
(二) 我国已经形成长期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完善, 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区域间溢出效应也比其他地区的大, 而落后地区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却很小。这一点可以用新经济地理的相关理论解释。由于存在由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决定的集聚力, 由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形成的分散力, 在自由贸易度较大时, 集聚力会大于分散力, 从而形成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 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198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总值为2202.37亿元, 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369.12亿元和735.64亿元, 东部地区的产值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1.61倍和2.99倍;经过28年的发展, 到2010年东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增加到250487.94亿元, 中部和西部的则增加到116817.56亿元和69736.49亿元, 东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14倍和3.59倍, 地区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目前对中西部地区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 进行了大量投资,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三) 中间需求率决定产业溢出效应的大小
农业、采选业、其他服务业的受溢效应较大, 轻工业、重工业和能源工业的溢出效应较大。农业和采选业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小, 所以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小, 所以溢出效应小, 受溢效应大;其他服务业主要服务于当地的最终需求, 同样对外地的溢出小, 受溢效应大。而轻工业、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大, 所以溢出效应大。如果以发展本地为主要目的, 则应该发展受溢效应大的产业, 因为这些产业的产出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果希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则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 协调地区间的产业结构。我国东部地区正在由轻工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以采掘业和重工业为主。
(四) 发达地区从经济溢出中获得更多好处
由于发达地区拥有较高的规模报酬和人力资本报酬吸引当地和其他区域的资本和人才, 产生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 尤其会从相对落后地区吸引资金、人才, 或通过技术优势从相对落后地区获得高额利润。目前, 许多教育质量较高的中部地区学生将东部地区作为学习和就业的目标, 汽车、造船、动漫等文化附加值和技术附加值高的产业基本聚集在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反倒是随着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产业结构越来越完善, 强化了当地的经济地位, 落后地区成为“塌陷区”。从空间分布来看, 相邻区域的经济溢出要大于不相邻区域的经济溢出。当然也存在特殊情况, 如果两个区域都是发达地区, 即使两个区域不相邻, 他们之间的溢出效应也很大, 这称为跳跃式扩散或等级扩散。
三、我国区域间经济溢出机制分析
(一) 基于垂直链接的区域间经济溢出机制
垂直链接是指产业的上下游关系, 如煤炭采掘企业为火力发电站提供煤炭, 火力发电站会向电网公司提供电力, 电力公司会向用户分配电力, 这些产业构成一条垂直的链条。
钱纳里和渡边根据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的差异, 将各种产业分为四类 (下表) 。如果中间需求率大, 那么其他产业对该产业的溢出效应大, 反之对该产业的溢出效应较小;如果中间投入率大, 那么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大, 反之溢出效应较小。
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都很大的产业, 所以其溢出效应和受溢效应都很大;农业的中间投入率小, 中间需求率大, 所以受溢效应更大;如果不考虑公用事业、文教卫生、科研、行政事业等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都很小的行业, 其他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房地产等行业的这种中间需求率小, 中间投入率大的行业溢出效应更大。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会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进而再向第三产业专业。如果某些地区的第三产业已经很发达, 那么当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较大。对于区域间经济也是一样, 某地区如果最终需求型产业较发达, 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间需求率大的产业发展, 商业和服务业可以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工业和采掘业等产业的发展。
(二) 基于水平链接的区域间经济溢出机制
水平链接溢出效应指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通过示范效应、竞争效应和人员流动等途径导致的溢出效应。这是因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如果当地的产业聚集, 那么当地的产出水平会高于其他地区, 发展到一定水平后, 会向周边地区产生扩散, 即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产生聚集和扩散现象的原因是存在三种效应: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聚集力来源于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我国整体上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 其中价格指数效应对区域产业聚集的作用更大。分地区来看, 东部地区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对规模经济的作用更大, 而西部地区没有明显的产业聚集现象, 更没有显著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这是因为当地市场体制不完善形成制度壁垒, 地理条件和气候差提高了交通成本, 产业结构不完善降低了当地的实际购买能力。扩散力的产生来源于市场拥挤效应, 市场拥挤效应通过物价水平上升所导致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产生作用, 消费品和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 生活成本增加, 这时企业和劳动力开始转移到其他地区, 扩散现象开始出现。就我国而言, 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水平链接经济溢出始终为负, 即发达地区的聚集作用小于扩散作用。如果依靠市场的力量分配资源, 那么落后地区始终无法赶上发达地区, 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拉越大。
四、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策略
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 都需要考虑“效率”和“公平”, 我国目前的发展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区域间经济溢出的角度看, 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发展模式来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快速均衡发展。
(一) 发达地区继续完善产业结构, 扩大经济溢出效应
完善的产业结构能够扩大当地的乘数效应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第二、三产业占较大比重,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如2010年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32030.7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为53.1%,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当地总产出的比重分别为49.37%和44.33%。东部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特色确定优势产业, 同时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 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文化增值型产业, 扩大对外地的溢出。
(二) 发达地区应积极发展最终需求型产业, 落后地区发展中间投入型产业
发达地区可以逐步从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三产业为主, 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落后地区则可以通过发展中间投入型产业, 为发达地区最终需求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中间产品, 并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跨地区的产业链, 完善全国的产业结构。
(三) 中部地区需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
从垂直链接经济溢出的角度看, 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 西部地区的产业集中在农业、采选业等初级产品阶段, 这时中部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升级就显得特别重要。需要积极发展中间产品型产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同时, 为最终需求型产品提供中间产品, 那么可以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而且当东部发达地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始转移到落后地区, 这时中部地区可以承接相关的产业, 同时中部地区的一些产业也可以转移到西部地区。
(四)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突破聚集和扩散的界限
三措并举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篇8
坚持高质量谋划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教育先行。咸宁市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发展、赶超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跨越发展。近年来,咸宁市坚持多管齐下,高质量谋划均衡发展。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自2010年以来,咸宁市政府连续五年将教育工作纳入“十件实事”,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管理,从政府层面谋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初,咸宁市政府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部署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咸宁市市长丁小强在会议中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在办好一两所示范学校的基础上,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二是坚持制度设计。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咸宁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市城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等一揽子文件,推动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部门协调,整合部门资源,增强发展合力。咸宁市、县各部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行动,发改部门在申报项目时,优先安排教育项目;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政策,保证教师薪酬待遇落实到位……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项目化推进均衡发展。一是兴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2013年初,咸宁市政府将兴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纳入“十件实事”, 咸宁市教育局从市直学校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近一年来,工作专班积极行动,全面完成项目立项、环评、土地移交协议和规划设计方案公开招标等工作。二是借助“智慧咸宁”项目,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2012年,咸宁市启动“智慧咸宁”项目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2013年,咸宁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咸宁市教育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将教育信息化融入到“智慧咸宁”项目的建设中。三是建设教师安居工程,提升教师待遇。为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条件,近年来,咸宁市努力探索“在乡村学校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在乡镇为乡村教师建廉价住房,在县市区城关建农村教师公寓”的模式,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让每名农村教师都能安居乐业。截止到2013年底,咸宁市已建设教师周转房2869套,全面缓解了农村教师住房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