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化发展

2024-09-22

均衡化发展(精选12篇)

均衡化发展 篇1

一、概述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下, 三农问题依旧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国家一直要求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在这种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 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需要众多文化工作者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 因为地域性差异的存在, 导致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衡现象, 尤其是我们地处“苏北”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非常突出。

若想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 我们就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这也是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帮助公民提高自身素质, 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好基础。但是因为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些欠发达地区, 要实现这种文化服务的均衡化依然存在很大的阻碍, 任务依然艰巨。

二、邳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现状及非均衡化原因分析

1.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邳州地处江苏省北部, 辖24个镇, 462个行政村, 人口180万, 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 邳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首先是我市先后建设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水杉文化馆、24个镇文化站等, 但布点不均, 覆盖面不广与180万的人口大县不匹配。其次,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导致了服务在城里过多, 而在农村的少。尤其是在一些发展落后的农村, 很多文化设施老、破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缺乏, 导致了他们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可以参加。很多的群众认为文化活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看书、看报, 没有把文化活动当作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有限的文化活动中, 也是政府办的多, 村民自主参与的少, 村民还没有成为文化的主角, 进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

2. 非均衡化发展的原因

(1) 农村设备落后。农村的文化设备落后, 文化产品的供给量也无法满足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需求。镇 (街道) 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物质载体, 但有不少阅览室、活动室、篮球场、休闲场所等现有资源也不能被有效利用。

(2) 农村文化建设供需矛盾突出。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投资比例和投入的差别会直接导致城乡文化差距的加大。在这种环境下, 虽然政府每年都会对农村投入一定量的文化活动资金, 但是相对投入的比例确是在逐年的缩小, 因此农村对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依旧相当缺乏, 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无法寻求到一个足够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 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差别也逐渐无法满足农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的需求, 所以逐渐出现了人们更加注重物质生活, 轻视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现象。农村很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建设, 在供给方面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矛盾非常突出。

(3) 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有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 并推动了相关制度规范的建立。按照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来看, 农村还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 这也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首先, 对于农村文化的开发和管理不合理导致了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被遗忘, 很多历史资源在保存和修复过程中, 对其的发掘和利用的力度还不够, 很多资源的所有权归属不清不楚、对于资源保护的手段和措施还很缺乏、对相关文化的利用也不充分, 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政府在相关的建设工作中, 对自身的定位不够明确, 无法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合理的投资, 农村文化建设依旧缺乏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4) 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了发展渠道受到限制。农村的信息化水平决定了农村文化发展的速度和渠道, 因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空间狭小, 交往对象具有血缘和地缘倾向, 再加上农村信息闭塞, 农民较为分散等, 造成了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所以, 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可以让农村群众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 摒弃家族观念, 解决农村文化建设渠道不畅的问题, 改善文化传播路径。

(5) 文化价值观的失衡导致农村文化边缘化。农村文化建设广泛存在价值取向、目标取向、工具取向的争论和分歧。在这些矛盾与争论中, 让农村的文化建设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 最终造成了城乡文化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城市的文化已经逐步的向着先进化、科学化发展, 而农村的文化依旧落后和愚昧, 这就导致了农村的一些先进文化以及传统文化逐步被忽视, 逐步走向边缘化导致最终的没落。

(6) 农村文化阵地主体素质下降, 老化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农村的很多青年和壮年都在城里寻求发展,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流失, 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难以开展下去。很多留守在农村的人员都是小孩、妇女和老弱病残。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差, 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低, 他们无法组成文化建设的新动力, 所以这也是导致农村文化逐渐没落, 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 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文化建设的难点依旧在农村, 如果农村的文化发展没有适应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脚步, 那么这样的文化发展就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 加强对农村基础工程的建设, 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性问题。

1.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制度保障建设

(1) 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保障体系。我们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要使用于农村文化事业支出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强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政策基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 逐步实现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本文化服务工作的转变。

(3) 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要推行“订单式”服务模式, 按照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努力改善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相关文化活动的设计, 让文化活动更加新颖和独特, 这样更能充分调动群众自身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愿意参加这类活动, 促进文化的发展。

(4) 加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力度。加强这种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在文化发展中具有对文化进行定位的重要职能, 所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的评价体系, 能够鼓励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工作进一步落实, 保证服务工作的完善。

2.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

(1) 健全和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基础, 我们应当坚持城乡一样的标准, 全方位的对县级、乡级、村级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进行管理和建设, 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就邳州市来说, 我们要在现有24个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大投入, 建设好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各站、室的图书管理系统、文化教育系统、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等,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462个村文化室, 巩固原建设成果, 还要扩大范围, 消除盲点, 争取更大突破。以政府为主导, 通过多变的文化形式,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2) 健全和完善文化服务网络。近几年, 我省农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不断增长, 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在文化生活方面的消费也不断增长, 自身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不断增高, 但是服务网络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在农村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还比较少, 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的力度, 让信息资源的覆盖面逐步增大,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实用资源。鼓励当地的一些具有自身特色文化的企业, 和服务网点进行联网, 共同为文化发展工作提供服务。

(3) 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 要推动农村文化人员的素质提高, 保证农村的文化服务工作有一批素质良好的服务人员可以使用。制定选拔、培训、激励政策, 引导和支持各界人士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 支持大学生村官深入广大农村从事文化工作。总而言之, 我们必须对农村文化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养, 他们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4) 加大文化服务共建共享力度。通过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逐渐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 城乡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局面。要充分发挥各个文化机构、相关社团、学校等各种文化资源的巨大作用。通过文化部门的统一指导和部署, 让各个单位自行管理, 面向社会开放, 将文化资源的使用逐步向农村倾斜, 逐渐形成城乡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3. 完善相关农村文化的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机制是一种监督和激励的机制, 可以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文化建设的绩效评价以及质量的检测, 让农村可以对自身的文化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 也能够促使文化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

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的难点在农村、在基层。为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 我们要吸收国外和发达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 以适应农村和基层群众的文化新需求和新期待。

参考文献

[1]高善春.城乡文化从二元到一体: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的基本维度.理论探讨, 2012 (2) .

[2]卢婷婷, 翟坤周.《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现实逻辑与动力机制》.新疆社会科学, 2012 (5) .

均衡化发展 篇2

促教育均衡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沙依巴克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沙教发[2010]128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沙依巴克区义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沙依巴克区教育局党委部署,乌市42小与乌市24小、57小、68小、120小、82中附小于2010年5月结为“捆绑式”发展协作学校,为了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各方面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和互补,形成区域各校相对稳定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一、校校之间合作做到一体化

求特色、谋发展是每所学校追求的目标,42小、24小、57小、68小、120小、82中附小各校均具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校本研发特色,为使学校间的密切联系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干部培训、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各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项工作,创建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新模式。

1、认真研究,统筹规划。

协作学校共同制定均衡发展措施,实行“三个同步,三个互动,三个捆绑”,即计划同步,活动同步,进度同步;校际互动,教师互动,学生互动;质量捆绑,评价捆绑,奖惩捆绑。

2、加强领导,建立制度

为确保协作工作扎实开展、取得成效,在认真调研、互相磋商的基础上,成立“校长沙龙”协会,建立每月召开一次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制定协作发展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和探讨学校管理、发展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问题,及时了解、掌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3、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协作校把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奋务实、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协作发展的基础工作。各校开展实施“名师引领、自我加压、活动助力”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借助协作校专家评课组的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教师轮岗服务

第五捆绑校以两两结合(第42小学与第24小学、第57小学与第68小学、第120小学与第82中学附小)、滚动式交流(校际间的结合按学期轮换)的形式轮岗,协作校互相派出对应科目、对等数量、具备一定培养前途、业务水准较高的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一学期,互动交流教师要严格遵守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全程认真参与各级各项教研活动,参加所在学校考核。(2)同校、跨校间的师徒结拜活动

协作校之间每学年以师徒结对子活动为载体,比如同校结拜、跨校结拜,签订师徒协议书,进行教师间交流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3)校本培训活动

协作校之间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互动性培训,进行优质课评选,并举行相应的交流活动。

二、教科研方面实现共享

共享先进教育资源。各校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落实校际间的深入调研,分析各校在“学校管理、师德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利用校际间的合作,开发与利用各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以强带弱,尽快解决各校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

共享先进教学理念。积极推行教师、干部交流服务制度。校际之间学校将互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对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校际之间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相互交流,促进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以提高各校专业素质、教科研水平,逐步形成一支研究能力强的专家队伍。

共享先进教研成果。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高小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达到内涵式发展的目的。各校把“人人参与教育科研,人人学会教育科研”作为科研兴校的具体目标,以科研推动课改,以科研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校际间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时上课,组织专家现场点评,以找寻差距、缩短距离。

三、搭建展示平台,凸显德育功能

以德育为先,把“协作发展”工作列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德育帮扶工作的领导,积极承担帮扶责任,向协作校毫无保留地传送德育管理经验,充分发挥中心校示范辐射作用,规范阵地建设,在校际间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共同进步,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反馈,有实效。

1、开展班主任工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合新课程改革,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各校之间开展“优秀班主任案例”设计评选活动,各校根据要求积极组织老师开展案例编写活动,由评委组进行评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方案将编辑成《第五协作校德育工作集锦》。

2、以各校优秀班主任巡回演讲团为载体,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建第五协作校优秀班主任巡回演讲团。通过演讲团的互动交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及班主任工作研究,培养骨干,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养成教育,大力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协作校坚持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做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共同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具有实效性的养成教育活动。

4、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把德育列为重要研究内容,开发校本教育资源。以科研促德育,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工作,以此做为提高德育工作者水平的另一条有效途径。各校积极探索科研兴校,以课题研究带动德育工作开展。

四、校园文化资源共享

1、充分关注捆绑学校的内涵发展,充分调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促进每一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2、捆绑学校全面开放教育资源,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3、进一步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水平和应用水平。将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发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4、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成果的共建共享。捆绑校要积极实践,努力创新,不断提高联校行动的效益,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德育科研等成果的共享交流、加强合作、强化互动,寻找共同发展目标,找到相互间最佳结合点、增长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交流发展的“双赢”。

乌市第四十二小学

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转变 篇3

“十二五”平衡的难点

我个人比较认同第四种看法。不过对于什么叫平衡,什么叫非平衡,什么叫再平衡,它的内容是什么?其实是有不同的理解的。我个人的说法是这样的,新格局的特点是过去全球经济那种非均衡的、两类失衡经济之间的脆弱平衡已经不能持续了。新的时期新格局的特点,就是要向一个再平衡的方向走去,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能不能在今后稳定地发展,取决于再平衡进程的状况。

在前一个阶段,全球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两类失衡的经济。这两类失衡的经济是互补的,就像人照镜子一样,正好方向相反,但是因为相反两者之间可以达到某种均衡,而这种均衡是非常脆弱的。这两类经济,一类经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它的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高储蓄率、低消费率。中国现在的储蓄率达到了50%,甚至更高的水平。另外一类经济,它的内部失衡的表现是低储蓄率、高消费率,像美国,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储蓄率已经降到零,甚至是负数。

从2005年、200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学家对于失衡的状况,中国的失衡的状况、美国的失衡的状况作过很广泛的、深入的讨论。这两种失衡的经济就本身来说,是无法持续的。因为它有正的大缺口,或者有负的大缺口。但是这两种经济之间通过贸易的往来,通过资本的流动,却达到了全球经济的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要真正实现经济复苏,走出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就要解决一个再平衡的问题。各个国家要实现自己内部经济的再平衡,进而达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解决各自内部的失衡问题。

失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要解决我们内部的失衡问题,我们就需要分析造成内部失衡的原因是什么,针对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来采取我们的措施。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中国过高的储蓄率、过低的消费率最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增长模式或者说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

所谓经济增长模式,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在四种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专业人员的劳动或者叫做知识和技能),这四种要素各自在增长中的贡献有多大,结构是怎么样的。

我们从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以来,一直采取了一种依靠投资支持增长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是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增长方式造成的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中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所占份额不断提高。当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后,有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就是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所以旧的增长方式或者旧的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和投资的增加。因此,在收入的结构上就出现了一个资本和自然资源所有者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和专业劳动(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降低。

我们都知道,收入水平高的人,其储蓄倾向是高的,而消费倾向是低的。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份额降低,专业劳动者和普通劳动者的消费倾向是高的,储蓄倾向是比较低的,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经济的内部失衡,储蓄的份额变得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我国经济还存在着需求短缺、内需短缺的现象。这就要找另外一个“出口”,就是进出口,或者说“出超”,用“出超”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困扰我们多年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

如果说不能改变这样一种经济增长的方式,不能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要从危机中走出来的惟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投资,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从去年到今年来看,内部失衡依旧,增长方式的转变却没有取得什么重大的成果。相反,还有一些恶化的趋势。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严重的注意,必须要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状况。

怎么才能扭转呢?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人力资本(专业人员)的劳动者的地位,提高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而来才会提高劳动者和专业人员的收入在GDP当中的比重,才能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才能根本扭转内部失衡的状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意

“十一五”以前的经验和执行“十一五”的经验都告诉我们,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決体制问题。怎么才能解决体制问题呢?其实很清楚,就是要推进改革,惟一的办法就是要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很正确的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是一语中的、切中时弊,指出了问题的焦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这两段话值得我们仔细琢磨:“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均衡化发展 篇4

1. 村小教学无平行班。

教研组组成基本是多年级组成, 年级教学特点不显著, 因此在集体备课上及教材困惑问题研讨上效果较差。

2. 村小学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任教师不够的问题。

除语、数、外三科, 其他基本都是兼任的, 这些学科的教学及研究需要有专人教师的引领。

3.村小的骨干教师力量不足, 同伴互助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4.村小教学指导缺乏深层次的专业引领。

面临着上述种种问题, 我们在深深地思考着, 农村小学的教学工作到底应该如何运行?如何才能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研究, 不断进行反思, 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结合实际做好六项工作, 构建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1.坚持中心教研和校际联动, 促进教学共同发展。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中心教研这一有效研究形式, 我们在中心教研组长的带领下, 开展了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互相切磋技艺的各类教研课, 有互动交流的教研沙龙;有教学评价的研讨和调研, 这些活动有效地服务了我们的日常教学, 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 研中教, 教、研相长。并要求每学期语文、数学、英语中心教研活动要达到每月一次, 其他学科一学期不少于2次。

我们对中心教研活动进行了规范并达成了共识, 中小和村小教学活动同步进行合理推进。如骨干教师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我们把开放日程下发到村小, 让村小有计划的并且是各校校长亲自带队参加教研, 为村小提供了观摩和参加研讨的机会, 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教学辐射作用。我们还开展了学科同课异构中心教研, 学科跨年级中心教研等专题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先后组织了有教研员参加的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专题中心教研, 并承担了音乐学科区级的中小牵动村小校际联动校本教研。

2.为村小课堂教学正确导航。课堂教学犹如大海中的航船, 方向、内力、助力和科学的判断十分重要。为了使村小这一课堂教学之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中心小学切实落实好对村小的课堂教学专题督查活动, 由校长 (含村小校长) 、教导处组织对村小的课堂教学工作进行监控。领导小组深入村小进行教学诊断每学期至少一次。并且通过经常的、即时的课堂教学监测、调研、师生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 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和村小领导、老师一起诊断、剖析、反思、策划教学。我们还在单元质量检测、阶段教学监测、期末教学监测实行全街道统一试卷、统一组织、统一分析, 实现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和导向性。中心小学的正确导航为村小撑起了一片天空, 使村小全体教师在有效的教学指导下得到提高

3. 让中小与村小的教师相互流动。

为了加强村小的课改力量, 建立了教师流动机制。实现定期的轮岗制, 把中小的教学骨干轮岗到村小, 使之在村小起到带动村小教师的作用;把村小的教师调到中小进行教学传帮带。一般保持两年一个周期。如唐卫华老师正在柏岚子小轮岗执教;王丽红在尹家小学轮岗执教。梁凤华正在中小进行教学轮岗培训。这一举措, 虽涉及几个教师, 但牵动的却是一个教师群体, 推动了村小课程改革的进程。

4. 为村小教师搭建展示舞台。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就需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使村小教师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就必须要为村小教师搭建展示舞台。我们中心小学设计了同课异构互动教学活动, 选用同一学科、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同一课时, 请中心和村小教师分别执教, 让教师集体攻关, 集体备课, 展示自我课堂风格, 教学反思, 互动评课。从而在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中, 让教师吸取他人精华, 补己之短, 提高施教能力, 体验成功乐趣。

5. 鼓励村小走特色发展之路。

鼓励村小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努力创建一个学习、合作的教师群体, 发扬自主意识, 主动搞好村小的校本培训, 带好村小的一批教师。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 经常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评课, 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中的偏差、走出误区。不断反思总结, 升华理念, 解决学校自身问题。形成特色。如:柏岚子小学的写字教学, 尹家小学的小班化教学等。

6.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实施“青蓝工程”。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各种业务练兵活动, 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 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冒尖。

(1) 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学习新课程理念, 学习素质教育理论,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以此引导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2) 积极开展各种业务素质练兵活动, 促进教师进步, 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如2007年12月7日和12月8日进行了工作不足三年的全街小学青年教师教学拉练。全体校长和教导主任参加了评课和教学互动。从而在师德修养, 教学理念, 教学基本功, 课堂教学特色等方面都得到平行对比和相互促进。使中小和村小的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同步发展

(3) 抓好“青蓝工程”的落实,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针对市级骨干教师集中在中小的现实我们鼓励骨干教师和村小青年教师结成跨校结对子, 让青年教师经常到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那儿取经, 并且鼓励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 课前先进行集体备课, 课后进行集体评课等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传帮带活动。

均衡化发展 篇5

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67

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现状研究

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嘴学校南锡君摘要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化现状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在我们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各地对于高质量教育的旺盛需求与长期供给不足的矛盾正在逐渐演化为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基础教育也出现了比较显著的非均衡发展趋向,其中,对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现象,社会反映尤为强烈。所谓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在教育公平、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国家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基础教育法规、政策,都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思想,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基础教育资源,必须均衡配置,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具体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中,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

就现阶段,我们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无论乡镇间,还是乡镇内部都存在着明显的失衡现象。从教育资源供给来看,我们农村中小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尽快扭转“文革”造成的专门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多出人才和快出人才,在当时恢复高考制度不久和教育投资有限的条件下,形成了一批城市化的重点中小学,必然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拉大了城乡中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社会教育需求来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总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相当一段时期,受教育者占总人口比重不高,突出表现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的人才严重不足,学校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英型教育”特点。而社会各层次对教育高质量要求日趋增强,这样,社会对高质量教育的预期与教育实际供给能力之间,存在着明显分歧,逐步形成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从教育资源的配置来说,教育的“硬件”设施,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校舍、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的配置,教育的“软件”,包括教师、图书资料等的配置都不能均衡,那么在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否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与社会的发展需求能否达到相对的均衡,就显而易见了。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

首先,教育均衡发展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是要求政府提供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条件、权利、机会是平等的。保证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时所必需的校舍、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让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体现,也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其次,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仍然过于倾向于政绩型。当不少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逐渐丧失与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本应平等的课程地位时,相关的教育管理者并未采取严格的干预措施,督促学校改正。难道是因为这些课程不重要?不,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是统考课程,这些课程的成绩决定着教育管理者的实际政绩——学科平均分是不是上升了,升学率是不是提高了,考入重点学校的人数是不是增多了。其极端表现就是,每到中考,一些学校就采用所谓的“盯人战术”,把抓分数落实到人头,而他们何曾对音、体、美等课程采取过如此激进的战术?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就是要靠课程的培养,没有课程均衡为基础,相应的均衡举措再多也难有实际意义。

二、现阶段,制约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相关问题

1、城乡学校的资源分布,师资分配严重不均衡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基础教育阶段存在了一大批薄弱学校。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前,教育系统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乡镇的经济实力及同一乡镇校际资源的差距,直接决定学校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上的差距,乡镇开始实行教师结构工资之后,校际教师待遇差距迅速扩大,学校之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条件出现失衡,生源状况随之严重分化,一些在应试制度的压力之下,择校范围逐步加大,择校收入就成为学校主要的经济创收手段,这样进一步拉大了学校创收水平的差距,乡下偏远山区的薄弱学校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很大制约。

2、学校的“招生方式”与学生的“择校生”问题表现得越来与明显。在高质量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小学升初中究竟采取何种招生方式,是一个比较有分歧的问题。当优质初中无法满足学区内小学毕业生就近入学的需求时,必须采取通过考试选拔的做法。这对越是薄弱中小学比例较大的地区,这种做法就越不一定公平。由于校际之间的差距,加之执行政策的差异,即使实施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阶段以缴费为主要手段的“择校生”现象仍不断出现,特别在城区学校尤为突出。

3、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还表现在城乡差距,城乡关系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教育发展系统是由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行为共同构成的。当前最需要关注和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农村教育不受重视问题。尤其是偏远、落后乡镇的农村教育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哪一个区域、哪一所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面临着办学经费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等困境,但是,相对于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来说,落后乡镇的农村学校和一般学校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对于偏远、落后的农村来说,许多家长的观念过于落后、保守,也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乡镇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同一乡镇不同学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

教师仍然出现单向流动,基本上都是从欠发达乡镇向发达乡镇流动,从一般学校向好学校流动,从乡村向城市流动。教师流动最大的动因是发展的机会和待遇的驱使,只要发展的机会不平等,只要教师的待遇不平等,这种单向流动就不可能停止。这是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造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的长期存在,不能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有的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同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地理位置的差异形成的,沿海和内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有的是制度政策上的原因、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投资失衡、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象的产生,因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周刊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

均衡化发展 篇6

关键词:内涵;特征;策略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简称基础教育均衡,即指以教育公平思想为原则,教育相关部门在教育活动中以平等的教育理想对待受教育对象,依照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实现公平和公正。最本质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征

1.具有“公平”特征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因此具有公平性特征。

2.具有“责任”特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责任:一方面,其应該成为政府发展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职责是为教育,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教育均衡的实质即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1.制定法律,依法均衡

国家虽然有《教育法》等法律,但是在实现教育均衡上还没有法律。因此,国家应在充分调研各区域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法》基本法,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均衡配置。

2.主管部门,忠实执行

教委、教育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相关法律,忠实地执行:一是从教育质量检测的手段引导教育均衡,包括考核制度、教育评价、教学效果和结果等来引导教育均衡;二是开展教育改革,考题由教育部门全程负责。

3.学校执行,不折不扣

各级学校作为最后执行的教育机构,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体现在班级分编、师资、管理等方面保持均衡。学校必须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总之,教育均衡更是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需要的发展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上到下不折不扣地执行。

均衡化发展 篇7

近年来, 临沭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近五年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虽然临沭2006 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育工作示范县”, 但师资力量薄弱尤为突出, 城乡教育均衡化程度依然比较低。面对全县农村学校教师匮乏、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自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电视电话工作会议召开后, 在教育部有关司局指导下, 临沭县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网络云平台”, 在全国率先打造县级教育“云平台”。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 逐步实现了教育综合管理的扁平化、教育资源建设的云端化以及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多元化, 有效提高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概念界定

“云空间”是一个网络虚拟平台, 是开展远程互助教育的信息化平台, 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方式。建设教师和学生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形成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线性教学和空间非线性教学”、自主学习、交互学习、探究学习的教育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体现。其主要内容是:以“任务驱动、促进应用”为原则, 通过在全县各类教育实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尝试, 引导教师依托自己的空间分层次开展交互式、讨论式、探索式教学, 分年级、按学科开展大网络教研, 积极开展个性化、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其创新点主要有:全县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全面实现“校校有平台, 人人有空间”, 并实现所有平台空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可以便捷地服务社会, 缩小“数字鸿沟”, 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主要举措

(一) 面对现实, 抢抓机遇寻找教育均衡发展突破口

1.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背景形势。临沭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6 年来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县所有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虽然临沭2006 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育工作示范县, 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尤为突出, 城乡教育均衡化程度依然比较低。全县现有中小学118 所, 其中近百所为乡镇学校。农村学校处数多, 班额较小, 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匮乏。临沭亟需教学方式改革。经过考察论证, 决定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网络云平台”, 在全国率先打造县级教育“云平台”。2012 年底, 在教育部科技司指导下, 依托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建设项目, 一次性投入专项资金696万元, 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建成44 个学校机构云平台, 6 万个教师云空间、班级空间和学生云空间, 云空间一人一个账号, 学校、教师、班级实现了“人人通”全覆盖。

2.“一二三四五”工作策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应用步伐, 临沭县结合实际, 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策略, 扎实、深入、稳步推进信息化。“一”是紧紧围绕课堂主阵地, 坚持“应用驱动”这一核心理念,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实效性;“二”是县、镇两级财政投入, 着力营造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三”是建立完善县政府、局机关到基层学校的三维管理体制机制;“四”是落实工作计划、应用培训、实践活动、典型培植的四步工作推进法;“五”是着力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网络教研、机构管理、家校互动五个方面创新方式方法。

(二) 借助云平台, 实现教育管理的扁平化

1.教育管理实现“扁平化”。临沭县充分发挥各级云平台的管理优势, 紧紧与教育管理相结合, 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性。让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延伸到最远最基层的学校, 偏远地区的师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的教育信息。局机关利用云平台安排部署工作, 各学校可随时掌握上级部门工作动态, 并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各学校结合实际运用云平台, 分别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电子政务、处室管理、课程管理、班级管理、档案管理、家长学校、校际交流等各种教育管理板块, 实现了系统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2.依托云空间开展三大网络教研活动。临沭县依托城乡共同体, 充分应用空间平台, 实现了城乡共同体进行联合教研。让驻城学校和乡镇中小学依托云空间, 联合开展观摩学习、平台构建、经验交流等活动就有了更便捷和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依托联动云平台、云空间开展的“空中课堂”、“空中教研”等活动, 让处在偏远乡村的教师足不出户, 便可以与网上名师面对面交流。

(1) 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活动。网络空间的建设应用, 为开展县域教师读书活动提供了便利有效的条件。县教体局利用学习空间开设了“读书伴我成长”专栏, 并设置了“教育理论”、“科学研究”、“案例赏析”、“名家名作”、“美文欣赏”和“读书沙龙”等栏目, 以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思想境界、学习典型事迹、感悟教育真谛、陶冶自身情操和交流读书心得。

(2) 开展“校长论坛”活动。空间校长论坛以其方便快捷的方式, 为论坛的长效发展注入了活力。县教体局利用县教育科研网的“校长论坛”专栏开设“交流材料”、“县十佳校长”、“临沂市十佳校长”和“齐鲁名校长”等栏目, 以引导校长们总结科研兴校成果。

(3) 开展“网上研修”活动。活动开设“教育教学”、“科研兴校”、“科研管理”、“课题研究”和“科研网址”推荐等网络学习空间栏目, 引导教师学习、交流研究途径、管理经验, 培养科研能力。县教体局要求各学校定期提供学习、交流材料, 经严格评选后, 择优推荐、上传到县教育科研平台的相关栏目中, 并组织跟帖学习。“三大主题活动”共计4000 余人参与, 发表学习跟帖5 万多条;撰写云空间科研管理暨空间作文书稿, 共计16 万字;先后有16 篇 “网络学习空间”研究论文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发表。

(三) 注重资源整合, 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

1.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2014 年3 月28 日, 教育部科技司王延觉司长调研中指出, 要在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 加大教师队伍培养力度, 总结梳理资源建设经验, 有目的有系统地建设一套精品课程资源, 以达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为此, 临沭县加强了教育资源建设。自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 县教体局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 为促进各学校机构平台资源建设, 县教体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机构平台教学资源建设的通知》文件, 规定教师以教学常规建设为突破口, 按照教学进度择优上传电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各学校积极推进教师空间“云”资源建设, 通过建立《教育教学资料》《微课视频》夹等, 让教师根据学科教学需要, 自制、收集教学设计、课件等, 按学期进行整理, 形成与当前课程相适应的个人课程资源, 进行资源共享。据不完全统计, 各学校教师自传各类“云”资源达12 万之多。

2. 突出加强教学精品资源建设。县教体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录像活动的通知》《临沭县教体局微课程建设共享应用实施方案》, 依托“临沭县教育云平台”集中研发一批学校精细化管理资源和优质教学资源。资源建设涵盖各个教育阶段, 在每个教育阶段按照学科、学段进行分类, 每一年级又按照单元、章节分类, 包括课件、教案、视频、试题等, 同时又按照表格化设计, 便于教师和学生浏览和使用。自开展“云”资源建设工作以来, 全县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和数量均有较大提升。目前, 全县各级“云”教育资源累计上传达20000 多个, 极大便利了基层学校教师教学应用。

(四) 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

1.信息化有效促进素质教育提升。临沭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力求实现优质资源的实用性, 促进县域教育提质增效。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师生沟通、家校互动的深度融合, 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公平化、均衡化发展。该县充分利用 “人人通”工程, 积极开展“网上作文”、“英语阅读”、“网上动画”、“电子报刊”、“网页制作”、中小学电脑机器人教学与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为每一位中小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网上场所, 以丰富学生的生活, 张扬学生的个性, 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扎实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信息化促进作文教学改革。该县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作文教改实验, 打破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推动了作文教学方式的变革, 使作文教学的互动性更强。语文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空间创建作文教学课程, 将作文指导、欣赏、评改等课型的教案、课件、视频上传, 上课时, 打开空间, 教学资源信手拈来, 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对作文教学有了更直观、形象的感受, 让学生对作文教学有了更多的期待。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上传到学习空间, 配上插图, 让自己的习作生动起来, 学生们对作文写作有了更多的喜爱。临沭县白旄中心校解现任老师作文教学的“十百千”工程, 让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杂志上发表优秀习作近百篇, 被称为“乡村大学教授”的郑山街道中心校朱崇胜老师引导学生开展的配乐诗歌创作作品, 这些作文成果, 均通过学习空间的共享, 达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四、应用成效

临沭县实施教育信息化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 提高了师资水平。通过多轮次的网络技术培训, 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通过网络应用活动, 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 提升了教育质量。教育信息化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 使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提升了管理档次, 提高了学生兴趣, 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三) 促进了教育公平。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 为全县城乡提供了公平的网络教育教学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解决农村教学点“缺师少教”、课程难以开齐开好的难题。

(四) 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信息化手段快捷方便, 实施扁平化管理, 转变了教育管理方式, 有利于教育科学化、精细化、精致化管理。

(五) 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资源建设, 实现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师利用个人空间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探索出了“微视频”教学、“交互式课堂”等教学改革模式。

(六) 助推了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信息化课堂教学涵盖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学科, 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老教师们也在积极学习应用网络空间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由传统思维向现代化思维的观念转变。

五、结束语

下一步, 临沭县推动教育信息化及“人人通”的工作重点是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 做好全国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工作;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化化素养;加强教育信息化常规性应用, 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开展基于3D打印创新教育应用为主的教育信息化校本课程研究;深入开展微课程辅助教学教研活动, 为变革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县域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

[2]陈庆祥, 依托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 (14) .

均衡化发展 篇8

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财政原因

(一)我国义务教育不均衡化发展的现状

虽然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已经由非均衡阶段转化到均衡阶段,但是这只是解决了能上学的问题,没有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起跑线。我国现在仍处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阶段,要想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起跑线,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重中之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

1. 校际之间发展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从而导致择校问题依然严重,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优质的教育资源多集中于重点学校,这些学校师资水平高、经费投入充足、学校设备和校舍环境更加优质。而普通学校则存在资源缺乏、学生大量流失等问题,有些学校甚至面临倒闭的境地。不均衡的现实引发了部分家长对优质学校的强烈追求,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择校行为。择校行为反过来又制约了各类薄弱学校的发展,从而形成了“马太效应”,造成“不均衡——择校——更严重的不均衡——更强烈的择校”的恶性循环。同时,择校诱发了各种教育腐败;为了择校,有的家长则花重金购买“学区房”,有的家长领着孩子奔波在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辅导班之间,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此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也存在问题。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中能及时享有的义务教育资源总量匮乏,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子女仅能在办学条件较差的一般公立学校或是打工子弟学校上学,仅有少部分人能进入重点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见表1)。

注:表内数据来自于《2014年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 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我国区域广阔,各地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富裕地区的教育投入要远远高于落后地区。客观上造成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发展极不均衡,东部地区学校教育经费投入、支出水平和教师质量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学校。教育部相关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低的贵州省小学为539.5元,初中为724.1元,最高的北京市分别是4722.9元和6352.2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最低的江西省小学只有2141.8元,而同期最高的上海市小学为14792.7元,初中为18224.3元。东部地区因为有其发达的经济条件作为后盾,办学条件优越。但是,中西部落后的地区,却因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恶劣以及贫困地区的财政困难等原因,使教育缺乏保障,甚至一些学生时时面临失学的困扰。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共有20个县未实现“普九”,这些县全部在西部地区,其中有5个是边境县,10个县在海拔4000米以上。另外,在中西部地区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难中之难。

注:表内数据分别来自《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9~2013年)。

3. 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

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也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据《2009~20013年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就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而言,农村学校所得到的国家资助依然是杯水车薪,能大幅度地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不能有效地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财政原因

1. 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义务教育发展失衡。

我国当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不足的,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在于:第一,著名教育财政学家本森曾提出判断教育支出是否充足的关键是看教育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如果达到8%,则被认为是比较充分的。据最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3月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显示:2010年以来,政府教育投人快速增长。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2010年的125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165亿元,但所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较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值还是低于全世界的平均值。因此,各地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人要确实做到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

此外,在我国目前有限的教育公共投入中,对高等教育投资所占比例偏高,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20%以上,对义务教育投资所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的80%,而从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来看,越低级次的教育公共性越强,社会收益率越高,越需要政府投入。这种不太合理的政府三级教育投入结构,使得本已有限的教育公共经费没有用到最应该投入的义务教育上,进一步加剧了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公共投入的不充足状况。

2. 义务教育筹资责任划分不清晰不合理,影响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主要由县级政府承担,这一点在法律规定上是明确的,也符合管理的效率原则。问题主要出在义务教育筹资责任的划分上,相关法律法规对义务教育筹资责任在政府间划分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实际操作性。

我国2001年对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确立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筹资责任规定,使得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相混淆,造成投入重心偏低。而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许多县级政府没有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甚至是赤字财政,根本无力支持当地义务教育的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国2005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出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按照东中西部分别确定了中央与地方在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落实中的分担比例。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又进一步要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与之前的法规相比,似乎筹资责任划分更加具体了,但实际上,只是对中央与地方的筹资责任有了粗略的划分,省以下的筹资责任划分依然模糊,省级政府的统筹责任主要表现为对中央拨款的重新分配,省级政府并没有积极主动的利用自身财力推进省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 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

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经费水平的全面均衡。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一种,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类,是平衡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重要手段。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可以将其视为地方财政收入,依据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可以统筹安排和使用。然而,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影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

我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存在资金规模偏小,转移支付形式单一,拨付过程随意性较大等问题。直接影响其均衡地区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在平衡地区间投入差异时作用有限。

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设计和执行方面也不够规范,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配套措施。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主要采取分项目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具有非经常性、非规范化的特征。专项转移支付各个项目间缺乏资金比例的协调性,影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如此,许多项目属于配套性转移支付,这种设计对财政实力强的地区较为有利,而对不发达地区不利,难以保证专项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迫于财力上的限制或是谋求自身政治利益的考虑,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一女二嫁”虚假配套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专项转移支付在项目的确定上,通常是上级政府根据义务教育发展目标确定的,在决策中缺乏对地方实际需求的考查,并且在补助分配中受基数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甚至背离项目设计的初衷。

二、世界部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管理体制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投资管理主体主要分为联邦、州、学区三级。美国农村主要指的是乡镇,学区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和管理的主体,农村和城市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美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分散模式到相对集中模式再到三级政府共同承担模式。

1. 分散模式。

20世纪以前,美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主体主要是州和学区。而实际主体主要是学区。联邦政府只是投以奖学金和资助金,并没有直接的投资。在这时期,美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主要实行的是分权制,而且在它的管辖范围内各个州的义务教育年限是不同的,教育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是依靠学区收取专门的教育税(财产税),联邦和州财政只提供专项资助补贴。还有一种则是福利化公立学校均衡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政府承担所有的公办学校费用。这种教育体制的分散模式,导致美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逐渐陷入困境。

2. 相对集中模式。

经历了分散模式所带来的教育问题,如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美国政府认识到,只有建立良好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21世纪初,美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达到7%,州政府也逐渐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入,大大减轻了学区的经济压力。美国的农村义务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美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及学区责任的明确,给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稳定的经济基础。联邦主要负责管理和分配教育经费、资助款,政府还具有直接拨款和间接投资的权利。州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编制由州政府支付的教育拨款预算,负责管理州立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分配和管理对私立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分配和拨付州政府付给初中等教育的补助金,对州政府的教育拨款进行管理和监督使用。地方学区则是主要负责管理公立中小学的经费,包括编制预算、负责征收居民的财产税以及监督教育经费的使用。

3. 三级政府共同承担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三级政府,即联邦政府、州和学区三级共同承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和管理的模式。实行教育财政三级预算制度,联邦政府对州和学区进行补助和拨款。另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也是教育财政体制实施的一项制度。除此之外,美国联邦政府还对州和地方的税收项目进行减免,作为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补充。教育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美国是分权制的国家,主要的优点在于联邦政府和州、学区的责任明确。学区和州有他们各自的独立权。美国教育现在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他们这种适时的教育体制的建立是息息相关的。美国政府在基础教育财政的发展过程中,为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及时调整政策与法律,不断增加州政府在基础教育财政负担中的份额,加大联邦对中小学的资助力度,联邦与州共同承担基础教育财政一半以上的责任,极大地缩小了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等。

(二)日本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相对于美国来说,日本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财政体制的国家,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主要行政机构为市町,日本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也是由以町村负担转由中央、都道府县、町村三级政府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日本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以町村为主转为中央、都道府县和町村三级政府相结合的财政财政体制模式,日本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三级政府共同承担。

1. 以町村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体的时期。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经济发展迅速,资金紧张,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的责任交给町村政府,町村成为这个时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体,町村级政府不仅要支付学校建设、教师工资以及学校经费,还要购买土地,经济压力越来越大,难以达到义务教育发展均衡。

2. 以中央和町村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体的时期。

为了缓解教育的不均衡,避免发生教育不平等的现象,日本政府开始对农村地区进行经费补助,以立法的形式实行补助,1896年颁布了《小学教师工资国库补助法》,1900年颁布《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1918年进一步公布了《市町村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这些法律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补助,并承担了农村公立义务教育教师的部分工资,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3. 以中央、都道府县、町村三级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体时期。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恢复,并建立了新的地方财政平衡交付金体制,取消了义务教育国库负担法。但新的体制没有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以保障,日本政府于1952年又重新制定《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由国库负担都道政府支付的各个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额数的1/2,并负担教材费,与平衡交付金制度相结合,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也存在不同的财政体制,但也存在着很多共同点。比如,政府参与的教育投资方式,只是参与的方式和投资的比例不同。通过深入探究国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外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1. 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教育经费的公平投入。

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予以明确,一方面保障了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保障了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如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LB)、《经济机会法》、《中小学教育法》,法国的《费里法案》,日本1952年新的《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法》、《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等,韩国的《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等,这些法律为保障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经费的充足公平投入奠定了制度基础。

2. 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国外发达国家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政府间均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各地区的财政能力也不尽相同,有些地区财力充足,有些地区却不具备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财力,因此,仅依靠地方财力作为本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势必造成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均衡。虽然各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许多不同,但普遍把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解决区域间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的重要手段。

3. 合理分担义务教育财政主体的责任。

美国和日本由历史发展形成的三级政府模式,承担的义务教育体制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启示,合理分担义务教育财政主体的责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 扩大义务教育经费筹资渠道。

要加大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仅依靠政府的拨款是不够的。学校也是一个独立的集团。因此,学校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社会各界力量,扩大义务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美国政府除了联邦政府拨款之外,还有社会捐助,学校服务于社会等多种筹资渠道。

三、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财政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责任

首先,政府应当明确认识到缩小城乡教育不平衡刻不容缓,以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比例的4%。据最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3年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显示:2010年以来,政府教育投人快速增长。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2010年的1255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1165亿元,但所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较低。因此,各地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人要确实做到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

其次,加大各级教育投人既要解决总量投人不足的问题,又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还要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要对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真正缩小义务教育财政投人的差距,确保学生人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统一标准。要明确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加强、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制度,分担财政责任。我国现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管理实施的体制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投人的主体是县乡两级财政,但县乡两级财政又是最困难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县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达不到平衡,有些困难的乡财政的经费仅靠县级拨款才能保证,所以要进一步加强“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最后,明确管理主体为县级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担责任,实行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的制度,完善其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机制。

(二)从资源共享制度入手,促进师资的“县管校用”

为了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效益,必须在义务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建立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制度。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决定着社会、家庭对教育服务的选择取向。“择校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优质教师的稀缺。因此,要想让学生少流动,那么一定要让教师流动起来。合理、良性的教师流动,对区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度上,应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的编制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教师编制县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机制,具体来看可以包括:完善岗位设置标准,实行“县管岗位结构、学校按岗定员”;调整教师聘任方式,实行“县管人员身份、学校合理使用”;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实行“县管全局统筹、学校择优选派”。此外,还应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实行“县管体系标准、学校考评执行”。

(三)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比较好的国家,都建立了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日本和美国也与我国一样,义务教育由基层政府举办。但由于实行了财政转移支付,义务教育经费相当大一部分由上级政府补助或承担,较好地解决了义务教育举办责任与财力分配不对称的问题,义务教育获得了稳定的经费来源。财政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财政资源转移,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是能够有效解决政府间义务教育责任与财力不对称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是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方式的选择。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分为义务教育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两种。我国应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来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由在于:首先,从理论上来说,与等额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相比,专项性义务教育补助使地方政府增加的义务教育量会更多。因此在实现义务教育财政结果公平方面,专项转移支付要比一般转移支付成本低。其次,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等尊重既得利益的设计,虽然延缓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目标的实现,但它却激励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保障了中央政府调节地区差距的实力,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的均等化。

二是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测算,应用因素法取代基数法计算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数额。现有研究采用“缺口补助”的方法,建立一个以县为单位的义务教育收支缺口模型。按照公式:(某县义务教育标准支出-某县义务教育标准收入)×激励系数,计算出某县可获得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额。其中,激励系数的设立在于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在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兼顾效率目标。在中央与省级政府对缺口进行补齐方面,如果省按一定的财政努力程度能够填平缺口,则中央政府不再负责;如果省级政府一定比例的可支配财力无法补足的,则由中央政府作为最后的买单者负责补齐。

参考文献

[1]杜飞进,温红彦等.促进公平不动摇--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上)[N].人民日报,2012-4-23.

[2]张兴杰.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社会学2007年学术会分论坛文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纯槿,王红.从公平、效率和充足看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C].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马海涛,向飞丹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财政原因及对策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1(6).

[5]马大强.思考与选择:关于教育投资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5).

[6]杨勇.〈美国基础教育财政发展研究〉评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4).

[7]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桂丽.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2).

[9]李明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以浙江省为案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10]马海涛,向飞丹晴.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经济研究参考,2011(42).

均衡化发展 篇9

一、追求办学条件均衡化

校园用地面积57500平方米,生均26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23623平方米,生均10.8米。运动场面积13000平方米,生均6平方米。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学校无食堂,饮用水为纯净水,基本满足全校师生的生活所需。

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4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各2个、卫生保健心理咨询室4个、合唱教室1个、图书室2个、阅览室2个,另外“智慧平鲁”已进入校园,学校已建成校园网,教师人人都配有笔记本电脑。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国家I类配备标准,能满足实验要求,实验开课率达100%。

学校的图书报刊数量达到省级I类标准,图书共计78450册,学生生均图书30册,报刊、杂志30多种,专职管理,有相应规章、职责、制度,图书目录实行电子化管理。艺术和卫生的教学及活动所需的教材、设备和设施,均达国家规定标准。

体育教学及活动所需器材、设备和设施达省级II类标准,并能适时更新。 体育器材专人负责管理,每学期进行器材的检查和维修。学生使用计算机生机比是18∶1,有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能够保障信息技术课课时。“智慧平鲁” 联网进校园,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 班班有白板。

二、追求师资和班级均衡

学校编制176人,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专任教师169人,职工7人。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630人,生师比为10∶1。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老、 中、青比例达1∶11∶4。职称结构科学,中级职称教师90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持证率达100%。 全体教职工本科以上学历87人,专任教师专科以上教师学历达100%,教师结构合理,满足开足开全课程需要。按照区委、区政府“振兴平鲁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我校与山大附中合作全方位展开,分7批共56名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全程培训,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校级的教学培训。

学校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确保了服务区内中学适龄少年入学率100%。现有教学班30个, 班容量控制在55人以内,平均班容量49人,班级之间学生学业成绩基本均衡,实行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教师,保证教育均衡与公平。 学生巩固率达99%,学籍信息全部录入学校学籍管理数据库,并严格按照数据保密要求运行,且运行状态良好。

三、追求管理保障均衡化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了学校、 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分管校长负责、督教督学室督查、年级组落实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教学管理中,实行精细化管理,积极借鉴 “山大附中”办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推广“问题导学”“小卷子”和“导学案”教学,备、讲、批、辅、考等常规环节都有精细要求和规定,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所有固定资产均按规格、名称、型号、数量、金额建立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并进行定期清查,增减、 报废、报损手续完备。

均衡发展扬帆起航 篇10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实现“上好学”、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自2011年通过“两基”国检以来,我省各地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打造校园文化,确保残疾儿童、留守儿童正常入学。其中,将于今年迎接国家评估验收的10个县(市、区),亮点纷呈,工作扎实。

为提升办学条件,夯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嘉峪关市实施了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农村学校建设工程、绿茵操场铺装工程、校舍安全改造工程等四大教育设施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了“学校发展联盟5321工程”,均衡发展惠及“雄关”数万学子;华亭县持续深入实施“一轴两翼”工程,着力打造“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共同体”,实施“双百双十”计划,建立起了“能进能出、能城能乡”的教师交流机制;临泽县坚持促进教育发展的“五个优先”,大力实施“八大工程”,推进学校“五个标准化”,着力“三区”建设,主打“阳光教育”品牌,其经验与做法为促进全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供了借鉴;金川区加快实施“2233”队伍建设工程,全区中小学呈现出“一校一品位、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的态势;西峰区合理有序地进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开展新教育实验,经典诵读、大课间活动、艺术教育等特色教育品牌声名远扬。

而民勤县、白银区、金塔县、安宁区、阿克塞县也因地制宜,根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索出了不少经验,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个好头,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篇11

关键词:人口;城市;均衡发展

城市化是一种趋势,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构成要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而其中的人口问题是所有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意义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城市人口均衡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状态。但是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步转移到了需求方面。只有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才有利于改变多数人生产少数人消费的现状。才能推动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根据计算,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人发展成本是10万人小城市的1/6~1/8。我国只有16.5%的人口生活在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2个百分点,较发达国家相差很多。参见表1

二、保定市特征、优势与问题

(一)全市人口总量发展缓慢,主要趋于自然增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119.44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058.92万人相比,这十年共增加60.51万人,累计增长了5.71%。年平均增长率是0.56%,平均每年增长6万多人。与其他地区相比,保定市人口增长主要归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迁移数量所占比例不高。

(二)家庭户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03.9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71.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5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3人减少0.2人。

(三)人口年轻,劳动力丰富

保定市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的形态,这与保定市总的人口构成状况密切相关。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1.58万人,占17.11%;15-64岁人口为837.06万人,占74.78%;65岁及以上人口为90.8万人,占8.11%。

(四)保定市受教育人口不断提升,市民受教育程度不断增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69.27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24.5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515.79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89.7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五)保定市区人口密度大,周边县城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均

保定市区总面积22159平方千米,人口119437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5人。保定市区内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385人,市区外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7人。

三、实现保定市人口均衡发展的思路

(一)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城市人口发展的基础在于城市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高则有助于城市人口的均衡发展。因此想要加强城市的承载能力,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运输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

保定市自1992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后,产业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状态,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保定市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鼓励交通信息、物流、科研、金融保险等的具体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发展。提高餐饮、零售业的环保排污、消防安全、卫生防疫扥方面的市场准入门槛,对其加强监管。

(三)提高人口素质

影响人口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素质。保定市高素质人口数量少,所比重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并且与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有很明显的差距。保定市今后要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对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给予重视,并且大力引进。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四)提高人口管理水平

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注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覆盖全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二、努力形成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岗管人和以信息管人相互协调的管理系统。三、着力进行社区建设,加强社区管理。四、增加公益性服务,促进商业化与公益性服务的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世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9-28.

[2]宋健,巫锡炜.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学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62-365.

均衡化发展 篇12

张掖市甘州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相继出台了《甘州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甘州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甘州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设定了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有序、高效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一体化办学

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甘州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2013年,区教育局制定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13个“联校办学管理委员会” 和5个“划片招生对接捆绑区”,建立捆绑发展联合体,积极探索推行大分片管理模式。

在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中,甘州区采取了“联校办学”、“联片办学”、“对接捆绑发展”三种运行模式。城区学校分别与1所或多所农村学校对接,组成办学联合体,实行大学区办学,抱团发展;乡镇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实行区域内联片办学;城区初中和划片招生学校实行对接捆绑发展,实现生源均衡。

同时,区上把统一发展规划、统一教师管理、统一教学管理、统一质量评价、统一捆绑考核“五个统一”作为确保区域 “一体化”办学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在办学联合体内部,探索创新硬件建设和经费投资渠道,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教育质量一体化评价制度,促使各成员学校缩小差距;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生源输送等方面的提前对接,促进共同发展。

为推动“一体化办学”改革,甘州区还制定下发了《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方案》,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补充机制, 将教师合理流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与区域“一体化办学”试点改革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行校长轮岗、教师交流、择优选调、筑巢引凤等多种人才引进和资源配置方式。

2013年,甘州区13所城区学校与26所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对子;137名城乡教师进行了对口支教和交流学习;15名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引进外县区优秀人才18名,从农村中小学选调49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 2014年,区上进一步完善了联合体内教师支教交流工作机制,组织216名城乡教师进行对口交流,并选拔74名农村教师补充到城区缺额学校任教。

作为一所区属学校,甘州区南关学校从2012年就开始在一体化办学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根据区教育局“一体化” 办学的部署,由南关学校牵头,张掖三中、三闸中心学校、花寨中心学校、安阳中心学校组成办学联合体,实行一体化办学。

办学联合体实行“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南关学校与各联合体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对口定期交流。由南关学校选派教师赴张掖三中、三闸中心学校、花寨中心学校、 安阳中心学校支教, 联合体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南关学校顶岗学习并执教。交流期间,教师的业务考核在任教学校进行,并报送原学校备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南关学校一体化办学联合体各校在学校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育人环境、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入学等方面逐渐形成一体化特色,并且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同学科教研、学科优质课教研、德育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办学的目标, 达成了“捆绑式”发展的目的,5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比实施一体化办学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通过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开展“送教下乡”、“跟班培训”、“挂职锻炼”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像南关学校这样的办学联合体的活力不断释放,甘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突破。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点:教师队伍建设

在推进一体化办学改革的同时,甘州区还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据了解,为缩短新聘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适应期,更好地满足农村教育需求,甘州区从2007年开始,要求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在城区学校接受半学期的实习和带班实践,开展岗前教学“练兵”。 同时,启动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工程,将提高教师内驱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

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区上积极探索“行政+学会+基地” 县域教师培训模式,利用成立的语文、数学、英语、史地、物理、生化、音乐、体育、美术、班主任、学前教育、心理健康等2个学科研究学会,积极组建学科专家团队,扎实推进走教、评课、说课、送课等教研活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学科能力提高计划、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体艺素养提升计划。

2014年,组织1900名教师在学科研修基地参加集中研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2次,受训教师达2426人次; 40名青年教师参加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体艺素养提升行动;积极承办省教育厅国培项目校本研修和远程研修整合项目,组织332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网络研修和校本整合项目试点。全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累计达9000多人次。

此外,为了优化城乡师资配置,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机制,强化教育人事管理,还选拔了74名农村教师到城区缺额学校任教,考核认定100名区级骨干教师,并落实区级先进个人表彰一次性奖励1000元激励机制,启动实施教师年一次体检工作。在捆绑发展联合体内部,进一步落实优秀人才限额外聘任政策,29名教师聘用到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甘州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坚持以科学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引领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

2014年,举行了全区初中7个学科优质课评选工作和小学教师说课比赛;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12次,受训教师达2426人次;青西中学、大成学校、西街小学、区一幼被确定为省级“金色教苑”基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大幅提升, 参加甘肃省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历史等5个学科优质课比赛的8位教师全部获奖,省市区级立项课题200多项。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甘州区不断完善制度约束和人文管理,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仅2014年,就对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7名个人和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学校进行了严肃处理,清理在编不在岗教职工49人。

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支教交流工作机制,调整交流5名城区教师,选派17名教师分赴甘南、肃南民族学校支教, 并公开引进和选聘18名应届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新增71名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后全部分配到基层教育工作岗位。 教师队伍更趋合理,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教育均衡发展的总目标:社会满意度

近年来,甘州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目标,紧扣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脉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亮点不断涌现,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德育工作成效显著。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甘州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学习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倡扬孝道、感恩母亲”、“24字人知人晓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搭建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2014年,张掖二中通过省级文明单位验收,6所学校通过全市“快乐校园”验收,青东小学等3所学校通过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验收。全区各学校利用世界读书日、纪念孔子诞辰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首届校园读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立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甘州区持续加大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全区办学条件。2014年,争取项目资金5233万元、教育基建项目15个,建设校舍面积3600平方米,完成新墩镇中心学校、农场学校、张掖五中、农二中4个扩容改造项目。区级配套资金5032.5万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完成民族小学、西关小学校容改造项目建设,甘州区第二幼儿园土建项目全部完工…… 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建设、校安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全方位改善了甘州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学校办学层次的整体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甘州区还不断加大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力度。 2014年, 全年完成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投入资金623.7万元,新建计算机教室24个,新增“班班通”学校26所,完成“校校通”改造升级工程,“人人通”建设任务效果明显,中小学教师开通教育个人空间,3万多名学生建有个人空间。 2015年,又投入省级资金1232.7万元,为47所中小学配备计算机2246台, 为37所中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42间,为7所学校配备65寸触摸平板电视74台,装备多媒体“班班通”教室74间。

学校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围绕现代学校建设,甘州区积极挖掘学校文化建设内涵,逐步形成以绿色学校创建为看点,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重点,以传统文化建设为支点,以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和节能宣传周为抓手,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契机,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校园文化创建机制。

2014年,全区学校环境教育率达到100%,张掖五中、青西中学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通过省、市级验收;共创建家长学校227所,全区家长学校创建率达100%;张掖一中等3所学校通过市级文化示范校验收;4所学校通过市级“节水型学校”创建验收工作并被命名;青西中学代表张掖市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赛区选拔赛,取得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3所学校通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

阳关体育运动特色鲜明。为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甘州区制定下发了《甘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甘州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经费管理使用细则》。2014年,组织开展了第12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阳光少年”评选推荐及甘州区第二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并承办了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联赛;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创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22所,增加校园足球非定点学校6所;4所学校通过市级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验收。

各学校依托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运动项目、社团组织、 校园活动,着力打造阳光体育品牌。甘州区民族小学代表甘肃省参加2014年“谁是球王”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西北赛区比赛小组循环赛,获得娃娃组第二名,南关学校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阳光快乐示范校。

教育治理力度不断强化。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甘州区还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强化教育督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全区中考及小学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完善小学学业水平评价机制。落实中考招生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分值,全面落实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省级示范性高中35%的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政策措施。

2014年,完善了5个一级督学责任区,10个二级督学责任区,并聘请63名兼职督学,完成对全区30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对创建的4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进行评估验收,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加大了对有偿家教、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类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近年来,甘州区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8所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和“省级一类幼儿园”复评验收;22所城乡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同时,高中教育实现了特色化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6%。2014年全区参加普通高考5687人,上线5195人,上线率91.35%。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区职教中心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综合排名全省第二;完成了“全市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为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甘州区对民办学校校 (园)长和办学投资人进行了业务培训,落实100名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依法审批“金安润园幼儿园”和“甘州区爱尔贝幼儿园”;对56所民办幼儿园、学校、非学历教育机构开展专项督查。

为民办实事,推进教育公平。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甘州区将教育公平放在突出位置,深化阳光入学、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力推行城区中小学对口招生、整体划拨政策,切实规范招生秩序, 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择校、择班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方面,2014年, 甘州区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375.92万元,实施学校130所(含教学点14个),供餐学生春季学期23476人, 秋季学期22388人,供餐率100%。

为方便学生上下学,甘州区则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部门监管”的校车运营模式,确保校车安全运行。全区73辆专用校车,覆盖14个乡镇,接送41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学生5488人,专用校车接送率达89.2%。

据统计,2014年,甘州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9%, 217名残疾儿童全部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3%以上;49679名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免杂费、免教科书费政策, 10881名寄宿生享受到了生活补助政策;全区1815名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普通高中生享受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共计272.23万元;1360名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受助金额累计136万元,为995名中职生发放中职生免学费补助资金99.5万元。

上一篇: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下一篇: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