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

2024-06-10

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精选8篇)

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 篇1

五举措促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区域教育的布局规划和校园文化规划建设。在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拟成立相对集中地教学园区,逐步形成“校园规划科学合理,校园建筑品味高雅”的学校建筑文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质均衡。二是坚持采用、领导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发挥交流教师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师的群体教学水平,帮扶弱势学校出新秀。

三是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开展校长管理经验交流会,观摩考察活动,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发挥强势学校的领头雁的作用。四是开展学区内、县域及更广大区域的“城乡结对,互助互盈”活动,他山之石可攻玉。

五是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信息员:刘秋红

2011年10月16日

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 篇2

一捆绑整合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意义

1. 同快乐

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需要更多人的肯定与认可, 即积极的心理需求。铁矿乡中心校的舞台相对狭小, 教师长时间置身其中就会出现思想上的松懈和事业心的懈怠, 针对以上情况, 实验二小由工会牵头出台了两所学校教师同台同乐的工会活动方案, 以求放松教师心态、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激发教师教育事业上的干劲与激情。如:第27个教师节暨实验二小建校一周年纪念活动、实验二小“杏坛风采”系列工会活动、由实验二小承办的武隆县第28届小学生运动会文艺演出等均邀请铁矿乡中心校全体教师出演、串演节目。通过同台同乐活动, 教师们自信心得到加强, 工作激情得到激发。

2. 齐进步

开展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顶岗交流活动, 即实验二小每期选派3~5名同年级同学科优秀教师与铁矿乡中心校的相应年级学科教师一一对应进行结对顶岗交流工作两周。顶岗交流期间要完成相应的交流日志、班级管理、科研、公开课等任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铁矿乡中心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了“同研每节课”网上备课交流活动。以指定互助联动的学科和教研组为单位, 写出最佳课堂教学设计, 均发到校园网上。两所学校相应结对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进行二次备课, 实施课堂教学实践, 并写出课堂教学后的反思, 也要发到校园网上。这样, 让相关的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 缩短时间、压缩空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共成长

归根结底, 学生的成长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是学校捆绑发展的基点与落脚点。实验二小利用自身综合学科的优势, 搭建多种平台, 为二小与铁小学生的共同成长提供舞台。如:邀请铁小学生参加写字比赛、经典诵读比赛、遴选2名铁小学生参加二小播音主持班学习等。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铁矿乡中心校由于地处偏远, 学校规模小, 在捆绑交流发展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发展困难与瓶颈:

1. 综合学科问题

综合学科教师缺失, 综合学科教学出现“沙漠”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欠缺, 影响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2. 教学秩序问题

乡镇学校因教师人数较少, 经常派出学习、开展教研等活动, 易造成该校日常教学秩序的混乱。

3. 干部交流问题

实验二小管理干部多半忙于本校事务, 在派出交流的时间与精力上得不到保证, 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捆绑整合促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探讨

1. 完善制度, 规范考核

进一步加大捆绑交流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设, 动员与激励更多的优秀教职工参与捆绑交流发展工作, 年终将捆绑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考核、个人年度考核和评职晋级范畴内。

2. 教研科研, 携手共进

首先, 充分聚焦课堂, 利用现有的“同研每节课”系统搞好铁小常态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其次, 力求行家引领, 邀请有关专家、学科带头人等进行专题讲座, 教学反思座谈、理论培训学习会等, 帮助两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然后, 指导扎根课题, 指导铁小教师积极申报、参研课题。

3. 综合学科, 支教轮教

铁矿乡中心校将在现有顶岗交流学科的基础上, 多派综合学科 (特别是音体美教师) 优秀教师参加到捆绑交流工作中来, 定期进行支教轮教活动。

4. 实践活动, 重在实效

铁矿乡中心校德育处、教科处在思考和组织“四月四节”活动时, 多设计适合两校学生参加的主题教育活动, 尽量使更多的两校学生参与其中。

5. 特色创建, 提档升级

捆绑交流发展, 并不意味着一个模式办学, 而更应切合实际, 提倡张扬个性, 努力办出特色, 百花齐放。两校在保留各自学校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按照城乡教育均衡化的总目标, 积极搭建好平台, 创设好条件, 形成特色联动、纵横贯通的互动格局, 努力打造出城乡一体化教育品牌。两校要提炼出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和方案, 坚持目标的驱导作用, 每年进行必要的特色现场开放和展示活动。

四结束语

总之, 捆绑整合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也使得捆绑、整合和交流的共同体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实施捆绑整合以后, 铁矿乡中心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明显提高, 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专业素养等得到大大增强, 学生的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等得到有效改善。

摘要:本文以武隆县铁矿乡中心校为例, 深入探讨了捆绑整合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制度、规范考核, 教研科研、携手共进, 综合学科、支教轮教, 实践活动、重在实效, 特色创建、提档升级等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捆绑整合,对策

参考文献

[1]安晓敏、邬志辉.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6)

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 篇3

记者:首先感谢刘家平局长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刘家平:感谢《江西教育》对安福县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记者:我们知道,您一直以来都在从事教育工作,并且担任过校长,可以说对教育工作十分了解和熟悉。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结合安福县的实际以及您个人的教育工作实践,我们请您谈谈当前为什么会出现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刘家平:好的。其实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四分之三,因此,我县农村学校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长期以来,也就形成了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现状。根据我县的教育实际情况,我认为教育之所以出现不均衡发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投入不均衡。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行“三级办学、两级管理”模式,教育经费投入需要县、乡、村三级配套,但是县、乡、村财政难以承担,造成乡村学校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发展。

二是办学条件不均衡。城乡学校由于投入差异,农村校舍、教师住房、现代技术装备水平等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于城镇学校,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师资不均衡。农村学校师资结构不平衡,年龄偏大、学科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每年因县城学校扩容,需从农村学校选聘教师,削弱了农村学校师资。每年还有一部分农村教师通过考研、公务员考试等途径离开农村教师岗位,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四是教育质量不均衡。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普遍薄弱,大量农民工进城,导致农村生源向县城集中,加剧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不稳定。

记者:2014年7月1日起,安福县作为试点县正式入轨运行省直管县体制,在教育经费申报和使用上将受到省政府更大的支持和享有更多的惠民政策,那么在教育投入上,安福县的教育经费主要使用在哪里?又是如何管理的?

刘家平:我县的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县教师“三保一金”、医疗险、工伤险、生育险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教师绩效工资(义务教育3.12万元/人/年、非义务教育3万元/人/年)、教师津贴等各种费用由财政负担。二是设立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以教职工年基本工资的1.5%和公用经费的5%预留拨付培训经费,2014年安排培训经费近200万元。三是设立教学质量奖励基金。从2013年起,县政府每年安排50万~100万元兑现教育教学奖励资金。四是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两免一补三资助”及学前教育入园补助,2013年设立“圆梦助学金”,逐步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五是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投入资金(除土地费用)近6亿元,先后实施了全县中小学改造、标准化建设,县体育中心、县职业教育中心兴建,华泰学校改制等重大工程。今后几年,我县计划投入1.2亿元新建城北初中、工业园区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并实施平都二小异地重建。

在加强经费管理上,做到专款专用,不挪用、不变通,从经费的申报到使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为此,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财局管”体制。2005年设立了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由县教体局管理,实现“校财局管”,同时设立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校建经费、教师绩效工资等专项资金账户,制定了相关管理使用办法,并由财政、审计部门进行监督,保障教育经费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二是落实专项资金。上级各种专项教育资金和由县本级财政各种应配套教育资金均能做到足额安排并专款专用。三是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规范实施“两免一补三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职免学费、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等工作。2013年,我县设立了“圆梦助学”基金,筹集资金34.6万元,主要用于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四是足额征收“三税附加”,并做到专款专用,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记者:刘局长,据我们所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一直是安福县追求的目标,目前已经走在了省、市的前头。那么,安福县是如何调配教育资源进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如学校硬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等。

刘家平:为加快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我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资源调配:

一是科学制订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规划到2015年,全县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8所、完小25所、初小26所、教学点107所、特殊学校1所。其中县城撤并文武学校1所,新建初中1所,民办公助华泰实验学校改制成公办平都三小;工业园区新建1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原特殊教育学校与平都一小剥离);农村2所村小扩建成完小,恢复55所教学点,易地重建教学点1个,4个教学点扩建成初小。

二是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校舍维修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是从每所学校实际出发,避免超标准投入,争取用有限的资金改造更多的学校。2013年,我县共投入1339万元完成62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2014年又有14个乡镇共计66所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也已规划好,目前在做招标的前期工作,2015年全县将基本消除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县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高等院校人才,“三定向”培养,“三支一扶”支教等形式补充师资,优化队伍结构。2014年补充新教师65名,绝大部分分配到师资薄弱的边远山区学校任教。坚持开展支教帮扶,2014年共安排111名教师支教、帮扶。

记者:“择校热”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如今全省在大力落实“就近入学”政策,那么安福县是如何破解“择校热”,落实“就近入学”政策的?

刘家平:众所周知,“择校热”是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产物,要破解“择校热”,就必须实行教育均衡发展。安福县作为一个教育大县,县城学校的办学水平比较接近,所以择校问题并不严重,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的择校,也就是乡村生源在县城的择校问题。为此,我县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着力破解城乡间的“择校热”,同时尤为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择校问题,灵活运用政策,为更多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提供便利,真正朝着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坚实迈进。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政绩观。根据上级有关教育改革系列文件精神,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改革现有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学业、身心发展及兴趣特长、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大力推进“1+1”素质教育工程,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新体系,从观念上淡化“择校热”。

二是确立均衡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我县重点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着力于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硬件建设,如学生教室、师生宿舍、课桌椅、运动场、饮水、食堂、厕所等。大力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只有如此,农村孩子才能在家门口享受与县城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既解决了“就近入学”,又从体制上缓解了县城学校“择校热”。

三是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2014年5月,我县启动了安福中学等七所县城学校对口洋溪初中等七所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县局制定了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县城学校通过干部挂职交流、送教下乡、观摩学习等形式,从农村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质量及校园建设方面提出具体帮扶目标。帮扶工作实行绩效捆绑,让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农村薄弱学校,从制度上遏制县城学校“择校热”。

四是加强农村师资配备。教育的均衡离不开师资,“择校热”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就是农村师资薄弱。我县从2013年起,新补充教师直接分配到农村教学点岗位,近两年为农村小学补充了150名新教师,并明确了服务年限,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县城学校“择校热”。

记者:教育的均衡发展离不开教师,尤其是加强教师培训和促进教师流动,那么安福县在加强教师培训方面有什么举措?尤其是在教师交流轮岗方面取得了那些成效?

刘家平: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教师培训。一是抓好国培计划的培训工作,二是加强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三是认真完成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任务,四是抓好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校长、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管理技能,五是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作用,开展校长、教务主任、新教师上岗等培训。近三年来,共投入559万元,培训教师9498人次。

在教师交流轮岗方面,主要采取了六种交流方式:校级领导交流,农村学校间、学区间教师交流,城区学校对口协作交流,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交流,乡镇中心小学到村小或教学点“走教”交流等。今年暑期交流轮岗校长22名,教师70名。

主要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初步解决了专任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区域性失衡问题,教师队伍结构在调整中初步得到优化,同时扩大了优质资源辐射范围和力度;二是促进了学科教学的优化,并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三是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后,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差距将逐步缩小,“择校热”将逐步降温,城区学校招生压力逐步得到缓解。另外,我县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形成校长教师合理配置的长效机制,让好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记者:如今全省在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安福县在做好义务教育发展的同时,是如何加强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

刘家平:为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我县大力实施职校“退城进园”战略,于2012年9月投资4500万元,在县工业园区占地100亩兴建了一所集职教、培训于一体的县职教培训中心,2014年9月已竣工使用。

一是成立县职教中心。建立县政府统筹全县各类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将全县各类职业技术培训项目、资金统筹,实现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机统一。

二是开展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职业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主动适应县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广泛开展订单培养、送教到企、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同时,实施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办学建设计划,找准专业与项目,积极与市政府扶持的10所重点职校或外省市重点职业院校开展合作办学。

司法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言稿 篇4

在座各位领导,专家:

为更好发挥校园法治文化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局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员单位,在验收关键之年,多措并举,在“七五”普法工作原有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不断加大对青少年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育人环境,现就我局开展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是结合“法律进校园”开展宣传。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契机,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宣传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为学生上法治课、展出法治宣传展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全县乡镇中小学校开展宣传。为进一步响应政府号召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实现我县应读尽读,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我局积极开展控辍保学宣传32次,学校宣传4次。我县针对部分13岁以上的辍学儿童采取集中编班学习的方式进行补偿教育。县司法局成立普法宣讲团定期在县控辍保学集中编班教学点进行控辍保学相关法律法规专题知识讲座。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互动的方式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从控辍保学的意义及进行集中编班的必要性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要坐到这儿学习,明白读书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性。通过以案讲法,告诉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守法的学生,遇到危险如何保护自己。生动释法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结合“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开展宣传。利用到扶贫工作联系点、各村开展工作和走访的机会,广泛深入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大意义,引导群众关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发放资料35000册,普法用品30000个,普及35000余人次;精心订制的各类宪法、“法律八进”、“七五普法”资料共计30000册,雨伞、太阳帽、围裙、纸杯、口袋等普法用品各325000个,有针对性地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

三是结合“法律进单位”开展宣传。利用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流动宣传电子屏宣传栏制作板报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干部群众。

四是结合网络宣传。我局积极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开通微信、微博公众号,积极更新上传相关工作的最新动态、相关政策法规文字、图片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送上“法治大餐”。

结对帮扶促均衡 交流互动共发展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精准扶贫的精神和要求,提高彝区学前教育保教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一村一幼的后期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扶,做实做牢精准扶贫工作。5月15日,在新桥幼园长王建英的带领下,该园3名教师和四川电视台(阳光起跑线栏目)2名工作人员一同行走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携手对觉莫幼儿园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帮扶,互动交流活动。座谈交流、送课下乡以及爱心捐赠活动形式多样,收获颇多,意义非凡。

5月15日下午,帮扶小组来到觉莫乡幼儿园,受到了觉莫中心校阿夫校长及班子成员的热情接待,在阿夫校长的陪同下,帮扶小组一行查看了觉莫幼儿园的园内环境、实施设备、幼儿用书、幼儿生活用品等,并详细询问了老师们的学习、生活和培训情况,针对幼儿园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帮扶计划与措施,对幼儿园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指导!

5月16日开展“送教入园”活动。冯淑容老师的大班健康活动《玩转竹梯》、章霞老师小班音乐活动《猫咪》,两节生动有趣的示范活动课。让农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进行充分体验、操作及探究,感受学习的乐趣。针对示范课现场评课,两位老师对设计意图、活动目标、以及活动反思做了详细的分享,老师们把教学实践中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峨边教师,以及思考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方向与当地的资源充分利用策略。使她们提升了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在觉莫中心校操场举行了“捐资助学,有你有我”—新桥幼爱心捐赠仪式。在帮扶之前,新桥幼为了给峨边孩子们带去特别的“礼物”,组织该园开展别开生面的“大手牵小手,爱心义卖活动”,此次义卖共筹得2072元的善款还有大批物质,全部带到了觉莫乡幼儿园。阿夫校长代表全体师生对新桥幼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在教学路上会不断努力,给孩子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童年,同时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们心怀感激,回报社会、回报爱心人士。

均衡发展发言稿 篇6

一、所做的工作

1.教师队伍建设。按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各类政策性文件,及时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记笔记,写心得体会,切实提高了教师们的思想整治素养。

2.德育工作建设。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阵地,结合新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晨会、队会、宣传栏、专题讲座和运动会庆六一活动等形式,使德育教育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小事做起。

3.管理制度建设。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了《图书借阅制度》和《食堂管理各项制度》,形成用规章制度约束教学行为的好习惯。

4.教研促教改。教研教改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导处的带领下,教研教改工作有了明显的起色,年轻教师成长的速度快了,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了,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了,也学会总结自己教学中的经验和反思了,在学区组织的青年教师说课竞赛和基本功比赛中,学校三名教师获奖,极大地激励了全体教师的教学热情。近几年教师各级各类培训达20多次,培训经费超过公用经费的百分之五。

①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主体地位,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力落实,把好教育教学过程性管理关。领导班子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坚持每周听课,不定期抽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真正发挥着监督指导作用。

②督促晨读,加强阅读课的辅导。阅读课的任务由任课教师布置,班主任督促,班干部组织进行,科任教师进教室辅导的情况,教导处做好辅导的记录,每周晨会进行总结表扬。

③“抓两头带中间”,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对薄弱学科采用“结对子帮扶”、“学校领导带头抓,学科老师具体抓”的方式进行督促,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安全卫生工作两不误。校园财产安全和食品安全不容忽视,依据学校的各种安全制度,加强了每天上学、放学时的校门口值班,及时认真地开展各种安全演练和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能解决的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向上级部门反映。严格执行来客来访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由于责任明确措施有力,近年来我校无安全事故发生。

6.校园“亮化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我们一直发扬“学校是 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奉献精神,经过几年的努力,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富,成了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

7.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时公示每学年学校财务收支明细,供全体教师和学生家长监督,在校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建议下,合理利用公用经费,尽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8.文体活动展奇葩。按时开展夏、冬季运动会和庆“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和十月一日国庆节”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9.严格执行学校食堂的管理制度。真正发挥食堂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加强食堂管理员对营养餐工程的“周登记造册,月汇总入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为学生提供了营养均衡的放心早餐。

苟家小学

教育均衡促发展发言稿 篇7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校长, 仅从教师角度来看, 这将是又一轮的机遇。例如, 在国家级培训项目中, 省级教师培训要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在职称评定中, 需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 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对于农村教师的物质问题, 也提出要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 并且要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同时,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 并且机遇也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由于均衡教育需要不断深化细化和扩大化, 必将是一场持久战。

一、树立均衡教育意识, 做教育均衡的践行者

从国家宏观层面, 注重地区教育、校际教育和班级之间的教育差距;普通农村教师应该积极配合国家层面的大均衡, 在微观的具体执行中, 我们也应该注重班级内部学生个体之间的教育均衡问题。

教育均衡不是追求平均教育, 也不是倡导大同教育, 而是正视差距, 尊重差异, 努力创造机会均等和过程均等的教育环境,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步和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尊重学生的意识, 公平对待学生的心态, 赏识学生的艺术, 理解学生的胸怀和帮助每个学生的博爱;农村教师具有了均衡教育的意识和思想, 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师爱师德的浸染, 才能唤醒农村孩子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带动农村教育质的飞跃。

仅有均衡教育的意识和觉悟还是不够的, 关键还在于落实。课堂上, 全盘考虑孩子们的基础, 智力, 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注重区分知识的难易度, 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 让课堂成为学习的共同场, 而不是一部分孩子当学生, 另一部分当陪读的古代书院。课后, 布置个性化的学业任务, 提出分层次性的学业要求, 让孩子们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 达到个体的进步和成功。对于生理和心理特殊的学生, 老师给予的关爱应该更多,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解决学生心理发展的困惑, 促进他们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一味地板着绝对平均的原则, 毕竟教育公平的前提应该是尊重教育规律, 否则, 适得其反。或许我们永远也不能达到完美的均衡教育, 但均衡教育会成为我们永远的探索和追求。

二、合理利用政策优势, 促进自我专业大发展

均衡教育, 不仅提出了硬件设施的要求, 而且农村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也是其题中之义。均衡教育事业每前进一小步, 就需要每一位教师迈好一大步。在某些农村学校, 由于历史条件、地理区位和当地政策等因素的局限, 个人专业的成长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然而, 目前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均衡发展, 从政策上对农村学校给与了倾斜, 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 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

农村教师提升专业能力, 不仅是职业义务;而且这些新活力的注入, 也必然会唤醒部分农村教师的职业生命。被动学习不如主动进取, 被动进步不如主动发展,

因此, 农村教师要充分利用国家创造的机会, 促进教师的专业内涵发展, 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做好规划。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第一步, 站稳讲台, 研究学生和教材, 懂得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运动, 提升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活动的本质性追问和价值性估判的能力;而优秀的教师往往还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 丰厚的人文素养。因此,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宝贵的政策优势, 知晓所从事教学的具体科目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 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我, 使得专业能力既有深度和广度的全面发展。

三、读透均衡教育政策, 推进自我事业大发展

教书育人, 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也是教师一生所奋斗的事业。每次走进教室, 便是教书, 而育人却是室内室外、举手投足、书里书外的功夫, 欲育人, 需先立德, 无德不能为师, 无德不能成师, 师德就好比大雁翅膀上的羽毛, 有它时, 轻轻一拍, 腾空万里;失去它时, 千拍万拍, 也是无路可走。

除了良好的德行之外, 健康的身心素质也是开启教师事业成功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农村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 或多或少会有些差距, 坚持身体锻炼和内心修炼, 练就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健康体魄下怀揣着积极的心态, 一心一意干好教育事业, 做一名健康阳光的成功教育者。

在均衡教育过程中, 很多优秀的农村教师, 对于工作的投入往往多于对家庭的关注, 国家也正在积极为农村教师筹备住房等生活需求;即使目前在物质方面还可能有一定困难,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 我们的家庭和工作一定会完美结合, 个人的事业发展也一定会蒸蒸日上。

加强文化引领 促学校均衡发展 篇8

凝聚共识促均衡

学校文化建设是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我校秉承“让师生享受阳光一样灿烂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四个面向”为办学目标,构建“1+4”的管理模式,总结提炼出以“三yue”(悦、阅、越)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内涵,将核心价值观确立为:“yue人yue己”。悦即悦人(欣赏别人),进而悦己(悦纳自己);阅即阅人(学习他人),进而阅己(完善自己);越即越人(树立目标),进而越己(超越自己)。我们将“三yue”文化作为一个实施载体、一个抓手,融入到5所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构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愿景,营造了琉小积极向上、合作交流、锐意进取、不断超越的良好氛围,正向着文化管理的高层次目标迈进。

队伍建设促均衡

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是队伍,因此我们努力打造一支和谐团结、锐意进取、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实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目标。

中心校实行统一管理下的分工负责制,推进扁平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学校组织,做到信息畅通、协调高效、运作有序。在干部中倡导“五要五不”,即互相信任不猜疑、互相交流不隔膜、互相支持不拆台、互相谅解不指责、互相关心不冷漠,营造了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干部团队坚持在学习中借鉴、在讲座中共赢、在听看中感悟、在交流中反思、在实践中提升的培训学习方式,着力提升沟通能力、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工作中,每名干部都以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为宗旨,强化“走动式”管理,发现真问题,解决出实招,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实效,实现聚焦课堂。通过日常管理、团队展示交流等措施,深入实践,交流反思,实现了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发展是学校的目标,干部则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在制定学校规划和校章中,干部们深刻体会要对组织负责、对工作负责,坚定“一个好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完小”的信念。通过“我承诺,我践行”计划交流、管理论坛、完小评价等平台,干部们更加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我校每一位教师都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专业化发展目标,积极承担各级研究课、展示课,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燕都杯”课堂评优、学研优展示、新任教师汇报等多项活动,给教师创造了主动发展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成长的幸福和自身的价值,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超越自我。

制度创新促均衡

我们将评价分为随机和定期,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工作评价。学期评价成绩分一、二等奖,在月考核奖中兑现,学年评价成绩在年度完小优秀团队奖中兑现。几年来,团队评价搭建了完小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为实现各校同步发展、校校精彩的均衡发展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三yue”教师、优秀教研组、课题组等系列评比表彰制度,使教师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课评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减负提质方案等各项制度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创新,成为促进教师、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北京市规范化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以凝聚共识、队伍建设、制度创新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标、课程、课堂、课评得以有效落实,干部教师和学生在成长,学校的教育品质在提升。今后,我校将继续走好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之路,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为实现我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下一篇:施细则安徽省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