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2024-06-12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精选9篇)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谱写寺下中学教育新篇章

——寺下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简报

寺下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长期以来,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校一方面挖掘内部潜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巧借均衡发展东风,着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内外给力,双向配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我校的学生食堂可以说是破败不堪,没有一张像样的餐桌,食堂只有一间瓦房,没有学生餐厅,学生只能拿着饭碗在操场吃饭,2006年,我校争取到了通山县第一批校安工程的项目,上级拨款数万元新建了一栋学生食堂,结束了我校砖瓦房屋的历史。

2012年,我校又在教育局及大路乡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建设了男女生公寓各一栋,由于寝室里设备齐全,每个单间都有卫生间,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家一般的温馨。

今年暑假,在教育局及中心学校的关心下,我校的基础建设又跨出了一步。对师生食堂进一步装修,装贴了墙砖、地板砖,电扇,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今后,学校将陆续安装体育器材、装备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还有班班通设备。学生的上课、生活条件,教师的办公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校也着力搞好“软件”建设,今年暑假期间,我校组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料建设专班,完善各类资料建设。另外还经常性的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教研专题等等,都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的不懈追求,也是我校不断超越和发展的动力。在均衡发展的大好机遇面前,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拼搏,不断进取,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2

教育均衡, 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 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 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 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 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 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从个体看, 教育均衡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 指学生能否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从学校看, 教育均衡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以及各类教育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 教育均衡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 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当前人们关注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或者说, 它主要涉及的是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权利保障问题, 教育的民主与公平问题。

教育均衡发展, 主要表现为“八大均衡”, 即:入学权利和入学机会实现均等发展, 其中包括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 都享有均衡的受教育机会;区域间实现均衡发展, 即在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乡域之间统筹规划;城乡间实现均衡发展;校际间实现均衡发展, 包括学校布局和规模均衡合理, 教育经费投入、学校设备设施、师资配备、生均教育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等多方面;学生间实现均衡发展, 包括校内各班级在设施、师资、生源和管理等方面的均衡;不同类别、不同级别教育间实现均衡发展, 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也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实现均衡发展, 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均衡;教育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和受教育者间实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均衡发展, 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好每一个学生。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的实践

第一, 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就是要逐步缩小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和学生之间教育机会的不平衡。在学校层面, 就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大力提倡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满足更多学生的合理教育需求。这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根本一致的。

我们坚持从公正、公平的原则出发, 围绕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 妥善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促使教师树立牢固的教育事业观, 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为了使学生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 我们尝试取消了重点班, 合理配置师资及其他教学资源, 从而确保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起点上都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学习环境, 同时也使教师的工作有了共同的、自然的“基点”。过去人为地将学生归入“重点班”和“薄弱班”, 无形中是在给学生贴上“标签”,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 这种“标签”非但不能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原有的自我概念;同时, 在薄弱班级任教的教师, 往往缺乏积极性, 缺乏服务学生的热情和动力, 最终受损的实际上是这些班级的学生。“强者”自强, 而暂时后进的学生更需要学校的关心、教师的扶持、同学的帮助。唯有使这些学生在学校制度安排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才是真正体现公正、实现均衡的成功学校。

第二,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不仅强调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 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走上“全面发展”的道路, 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而要推进学生的这种发展, 没有教师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修炼内功”, 拓展知识, 陶冶情操, 锤炼意志, 与学生共同成长。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自然“天成”。这与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思想自相吻合。

在与一些兄弟学校的比较中, 我们明确了自身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不足, 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上。为了弥补这种不足, 使学校、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们要求各教研组认真研究学生实际, 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议程”。目前, 这些工作仍在不断的完善和落实的过程之中, 其效果也开始显现。

第三,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要求学校立足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客观实际, 依据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 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本钱”, 是学校在数代人不懈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因此, 没有“特色”的学校, 也就是没有“文化”的学校, 也就难以与其他学校进行平等的对话, 与它们共同的发展。只有充分展现自身特色的学校, 才能为区域内学校或学生之间的均衡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与科学发展观中“协调发展”的意蕴是完全契合的。

我们一贯重视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是学校的生生财富, 是学校文化的缔造者和传递者, 是教育思想的传承者。我们要寻求适合学校的定位, 要建构属于自身的特色, 就必须回到自己的历史中, 必须依靠这一批老教师。

此外,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 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推进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同时, 依托学校课题, 深化校本教研, 激励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和探究, 努力使他们在教研或科研活动中获得满足、乐趣、意义, 让他们意识到科研或教研是自身发展的“抓手”或“契机”, 而不是将这些活动看作是额外的负担, 最终使他们真正实现从“教书匠”到“教学研究者”的转变。

第四,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要求学校建立能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学校文化。

老教师是学校的文化积淀,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要保持学校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做好学校的教师梯队建设, 保持老中青教师之间的传承、平衡和衔接关系。这与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同出一脉的。作为学校的“掌门”, 校长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学校实际, 了解教师状况, 领悟学校文化, 承继前辈的工作, 保证学校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3

摘 要:普通中学优秀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普通中学实际情况发挥校园网络功能,可以充分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是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来探讨有效促进普通中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校园网;教育均衡;普通中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78-02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建设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国家教育部已在2000年开始实施“校校通”工程,基本目标是:“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目前,在我市普通中小学也已经建有校园网。校园网的建立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有90%以上的校园网应用领域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如何发挥校园网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学习功能,实现普通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一、加强校园网的硬件资源建设

从目前普通中学校园网的现状来看,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校园网只涵盖了学校需求的某些方面,并不具有进行全面管理的功能,准确地说,这些校园内部网络,仅仅只是校园子网。

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利用校园网主要满足学校的管理、备课、教学、学习、Internet远程教育的需求。因此根据普通中学实情,校园网应加强以下几个子网建设:备课子网、教学子网、学习子网、远程教育子网等。

备课子网:备课子网主要满足教师的备课需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资料查询、多媒体资源汇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工作。借助于备课子网,还可以共享并借鉴共享网上教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手段,丰富、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学子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通过网络,教师实时抽调网上课件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扩大信息来源范围和信息量,传递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子网:学生通过调用网内共享性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软件,实现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利用教学子网,将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培养兴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传统形式上成本和代价以及难度较大的学习行为,如实验、语言的学习等,从而使学生向全面和综合成长方向上发展。

远程教育子网(选择):校园网范围绝不局限于校园内,通过网络教学视野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到校园外面,校园网络用户可以连接到外面的教育站点上。校内师生不仅能够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更可以利用网络上面数量庞大的教育资源,进行交流和远程教育。在这样的信息化环境中,不论在什么地方,学生都能够接受到最好教师的讲授,并与之进行交流;都能及时接收到最新的教育信息,从而使大多数的学生处于公平的学习地位。

二、加快学校软件资源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个体现在于丰富的软件教学资源,因此,学校软件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软件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

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CAI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备课教案、多媒体素材等各类资源;

图书情报信息库:提供全面的图书查阅和检索服务;

动态综合信息库:提供校内新闻发布、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的E-mail交流、常用软件下载等。

这么庞大的资源到底如何建设,经费又从哪来?笔者认为从普通中学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

第一是链接。将学校的www服务器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有关此类Internet站点的选择,可通过学科教师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

第二是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周边一些重点中学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

第三是自主建设。它必须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此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网络中心安排网络资源建设骨干教师,根据教学需求,专门负责收集市场上的优秀CAI课件。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校园网,构建新型课堂自主教学模式

在网络环境下采用自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起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

校园网为学校教学突破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提供了可能。传统教学,教学内容完全依靠课本知识,而有了校园网之后,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则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按自己所需,在自己方便的时间登录到网络,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学生不再受时间、经济等条件限制,能够“免费”与他人实现资源共享;对教师而言,他同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甚至可以是动画的信息,这样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限,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在课外,可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辅之以图书馆、阅览室和其它影视媒体进行学习,这样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以课堂为中心的不足,增强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挖掘学校现有条件并充分利用,才能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走在世界前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翟博著.教育均衡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

[2]范国睿,陈洁.走近“网络教育”——关于发展“网络教育”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1,(1).

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简报 篇4

根据监督工作计划,在听取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4月10日至14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组织开展了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周美祥率部分常委会委员及教科文卫委、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浔阳区、濂溪区、经济开发区、八里湖新区、武宁县、都昌县、九江县等地开展重点调研活动。

调研期间,周美祥一行听取了武宁县、都昌县、九江县政府的工作情况汇报,并与部分市县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学校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近年来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认真听取、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实地察看了“四区三县”24所中、小学校。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将认真梳理,提出对策建议,并及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反馈。在5月召开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专项工作报告。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5

简报

(第一期)

黄沙铺镇中心学校2013年7月6日 7月6日上午八点,黄沙铺镇中心学校在中心校二楼会议室举行了黄沙铺镇镇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我校刘功亨校长、中心校其他领导和全镇的中小学校长、资料员参加了会议。会上聆听了刘校长的重要的讲话,武装了各位校长的思想,深感这次迎检工作的重要性。

会上谢元亚校长要求各校立即行动起来,制定有实效的工作方案及资料专班。同时由中心校资料员阮家尧老师在会上对这次迎检中普及程度的各类表册资料建设工作作了相关的指导,对在暑期内如何完成做了合理的安排,并要求大家及时完成任务。与会人员得到的共识,均能保证按时完成,决不拖全镇的后腿。

通山县黄沙铺镇中心校均衡发展工作小组

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6

在中国共产党**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中学从196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44年的风雨历程。在这44年的风雨变迁中,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校的各种设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当年开设的两个教学班发展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县级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先进学校”、“县级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县级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州级环境育人学校”等。

一、基本情况:

(一)硬件设施

学校位于**镇光明村。学校占地40700平方米,校舍面积17454平方米,其中不含学生宿舍校舍面积5338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3174平方米;其他用房662平方米(图书室1个、阅览室1个,音乐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大型会议室1个,标准微机室2个,教师备课室1个);拥有图书40762册;有学生课桌櫈2000套;男、女生宿舍楼各1栋,共8280平方米;食堂2个,建成了4个标准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乒乓球桌6张,200米环形跑道;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准备室各2个;教学仪器设备齐全,教学仪器利用率达100%。

(二)师资情况

学校119名在职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2人,高级职称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7%,中级职称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5%;专科学历3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46%;本科以上学历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53%;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均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课时数,继续教育年检合格率为100%。

学校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10人。校级领导均参加过岗位培训,持证上岗,校长参加了国家级校长高级研讨班的学习。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凝聚力较强,勤奋进取,求真务实,班子成员的文化素养、年龄、知识结构达到教学要求。

(三)控辍保学情况

通过全校全员的参与,我校的“保学控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学校的辍学率呈下降的趋势。2010--2011学年度学校辍学学生39人,辍学率2.11%;2011--2012学年度学校辍学学生37人,辍学率2.10%;2012--2013学年度学校辍学17人,转学18人,辍学率2.85%。

(四)学校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任务完成情况

为了完成教育局给我校下达的高中阶段招生任务,更好的使我校的中考成绩上一个台阶,在临近中考,我校及时召开了九年级学生家长会、九年级科任教师动员会,并把学校正副校长、处室领导挂靠班级,协助九年级班主任抓好学生的复习巩固工作。通过全体九年级师生的不懈努力,今年我校的中考成绩较之去年上了一个名次。

2012年我校中考毕业学生总数389人,升入高中阶段就读人数369人。其中升普通高中276人,县内就读264人,县外就读12人;升入中职学校93人,县内就读84人,县外就读5人;升学率94.80%。

(五)学校“五化三园”工作情况

近几年来,我校依托“薄改工程”之良机,明确提出了“环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确立了以创建绿色学校为突破口的理念实践。这一清晰的思路鲜明地体现了学校中长期规划之中,体现在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工作实践之中。我校的创建“五化三园”工作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党政工团教师组成创建网络。并通过创建一步一步打造校园“美化、绿化、净化、硬化、靓化”,使学校成为“乐园、花园、校园”。进一步彰显“环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投入约120余万元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目前,我校种植了一批层次比较高、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苗木,我们在新建的教学楼前修建了文化墙浮雕;在校门的围墙师生动手修建了文化墙;在通往教学楼的阶梯上写上中、英文的名人名言;在阶梯墙上镌刻了“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在新教学楼前用**石修建了文化栏杆;在操场以及跑道四周,用石头镌刻了名言警句;将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字的形式与校园的美化融合在一起,激励学生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和未来,做一名高尚的人。

(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按照《中学生德育大纲》的要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同时,将学校“一训三风”教育贯穿德育教育始终,在全校范围形成开展“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主题教育的浓厚氛围。为把此项工作抓实抓好,我校利用校刊、广播站开辟专栏,在校园显眼位置悬挂醒目标语,分别组织召开教师、学生专题座谈会,着重讨论践行“一训三风”的打算和具体举措。

在学生中各年级结合新学期入学教育,对学生开展以“立志、勤奋、创新”学风为主要内容的初中生涯设计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指点、帮助下结合学习成绩、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特点、自身实际等情况,进行可行性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七)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情况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见证。为了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管理,突出教学中心,树立“质量兴校、质量强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全面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1、认清形势要求,提高思想认识。组织教职工认真贯彻学习讨论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树立主人公精神,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做好计划工作、制度建设工作、督查落实工作和评价奖惩工作等,形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2、明确质量目标,控制学生在校巩固率,领导人人有责。把质量目标要求分解到各领导成员,具体分四个层次责任人:一是学校教学质量责任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是直接责任人;二是年级教学质量责任人,教务处三个主任分年级组分管(负责三年级升学质量,二年级教学质量,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及教学质量);三是学科教学质量责任人;四是毕业班班级教学质量责任人。

3、狠抓常规教学,规范教学行为。

4、狠抓课堂主渠道,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教学方式,把传统教法转变为适应、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上来;二是转变课堂模式,变传统满堂灌为体现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模式。

5、加强效果监控,确保教学质量。

6、强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学水平。

7、完善教学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8、强化教学督查,确保管理效果。

9、纳入人事机制,按业绩用人。对学校建设和发展有功人员,除评先晋职按政策优惠外,在学校内部用人方面,优先提拔那些教学成绩突出、班主任工作和教研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二、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

县、镇两级多次下发文件,真正落实了政府包入学,学校包巩固的责任制。学校的辍学率连年控制在3%以内。校园建设,处室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师生办公、学习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相应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抽出专人具体负责“档案建设”。体现了领导重视,学校组织落实,人员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得力。

(二)坚持“软硬件”俱严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管理趋于规范。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广大教职工发扬“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精神,建设“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自觉养成“爱心、严谨、奉献”的教风和“立志、勤奋、创新”的学风,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以“爱心、严谨、奉献”教风为主题的教学技能团体赛。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践行“爱心、严谨、奉献”的教风,各年级通过选拔组织一支由5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参加包括粉笔字、普通话、说课、多媒体公开课、征文等项目的教学技能团体赛。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学校形成了以“教学育人为中心,管理育人为主导,活动育人为主体,道德育人为主线”的学校工作体系。

3、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校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明礼、诚信、拼搏、创新”的校训精神和“立志、勤奋、创新”的学风。

(1)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彻底改变冰冷、死板的看管方式,认识到对学生为体贴、关爱、服务本身就是良好的教育。在午休和晚休期间,有值日领导,值日教师,班主任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树立“养成教育理念”。围绕养成教育,组织开展了“四个一”的活动和“两操一歌展示活动”。“四个一”活动即:班级“人人都是班干部”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律、自信和自强的精神;每班负责一块清洁责任区,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训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每班一首班级之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每个教师帮扶一名贫困生或转化一名后进生。“两操一歌”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坚持唱好校歌,做好广播体操和自编手语操《感恩的心》,做到集合、退场军事化。两操一歌展示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重视和强化安全工作:

1、学校分层签定各种安全合同,学校和教职员工分别签订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时段管理责任。班主任代表学校和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签订了《安全责任责任书》。

2、为确保学生往返途中安全,根据学生住居区域实行领导、教师包片负责强调安全。

3、周五放学前,全校学生统一集中,根据不同季节与气候强调安全工作。

4、每周一节安全教育课,分别由领导、教师、法制副校长讲解有关安全知识。

5、根据**镇地域实情,有针对性的召开交通安全教育、禁毒工作现场会。

6、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值班巡查。确保师生安全,节假日均安排有人员值班。

四、着力创办和谐校园,共享教育公平

1、学校非常关注生活困难学生,把这些学生承包给领导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爱护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减轻学生负担工作责任书》。

2、学校在招生、分班、任课都做到公正、公平,不办“重点班”与“贵族班”。

3、引导学校人员处理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公平与爱充满校园。

4、学校每年以专题文件形式下发“防流控辍”文件,确保适龄儿童,进得来,留得住。采取“预防与动员”并举,保证义务教育的落实。

5、用好国家“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政策。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食堂工作秉承“公益性”“服务性”“安全

性”的原则;抓平时、重细节,努力实践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我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府办发【2011】134号)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麻府办发【2012】29号)等文件精神及《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条例,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一个拴心留人的学习场所提供强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我校食堂实行包餐制供应,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向住校学生收取每生每天1元的伙食费,非住校生收取每生每餐2元的伙食费,召开营养餐工程家长会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伙食费收取标准和计划就餐次数;学期末以学生实际就餐次数和学期初就餐次数的差额为依据,向学生结算伙食费。我校定期将结算订单在公示栏向学生和家长公布。

五、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联校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进一步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借**县教育均衡发展之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我们准备于明年上半年安排部分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分批次到一些名校学校深入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参与他们的教学教研活动,摸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新路子,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科学管理,创新模式,力争半年初见成效,下半年在**镇中心学校、毕架小学、基东小学、卡乌小学等学校推广经验,引领带动全镇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二)立足学校实际,力促学校多元特色发展。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试图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打造学校特色,构建特色文化体系。一是利用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把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价值取向,体现学校环境、教师、学生等逐多方面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二是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从挖掘学校优势项目开始,从打造高品位的校园外显文化入手,打造高品位的特色文化。三是构建生活型德育特色文化。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和行为习惯示范校评审活动,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

(三)优化人力资源,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对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力足学校实际,一是各年级组都选定数名骨干教师,拟定培养计划、制定一系列措施。二是定期举行观摩课、公开课及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增加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三是关注县级教学能手的成长,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从2011年开始我们将要求每位县级教学能手每学期必须上两节公开课。这样既促使教学能手自身发展,又能很好地引领其他教师。

(四)对学校进行规划,搞好校园绿化美化。我们在抓好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注重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2012年我们计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学校进行规划,植树种草,美化校园,让学生在花园式的环境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到巩固提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设施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7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建立县级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8号)、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一[2010]1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7〕68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意见渝府发[2010]79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0〕241号)、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江教发〔2010〕194号)、《黔江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黔江府办发〔2010〕343号)、重庆黔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学校档案资料要求的通知(黔江教发[2011]244号)、重庆市黔江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黔江教发[2011]260号)和黔江区官渡初级中学校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督导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官渡初级中学校坐落在黔江区著名的官渡峡风景区内,环境幽雅、景色宜人、钟灵毓秀。她以“尚德、博学、自强、创新”为校训;坚持“质量兴校、特色兴校、诚信办学、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于1997年,建校十多年来,学校硬件方面从无到有,教学水平日趋上上升,特别是近五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黔江区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

1.办学条件。

自建校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现学校占地19550平方米,生均校地面积19平方米。建筑面积8544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2776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826平方米,生活用房4742平方米,其他用房2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6.71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25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2.43平方米;建有标准化塑胶运动场,面积8533平方米;图书18000余册,生均图书17.5册;学校有制式黑板68块,制式桌椅1109套;计算机102台,生机比10.08:1,其中教学用90台,建有计算机教室一间,教师备课室一间,多媒体教室1个;学校建有图书室4间,科学与数学实验室1间,理化生实验室4间,保管室3间,音体美荣器械室1间,音体美活动室2间。现有19个班的班班通设备,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固定资产401.98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为80万元。

2.队伍建设。

学校1997年建校只有二十几位教师,没有一位中级教师,到2011年我校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女27人,专任教师65人。现在校级干部3人,均取得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后备管理干部2人,学校管理干部年轻化,中层干部2/3以30周岁以下;学校35周岁以下教师49人,学校教师与学校一样是极具年轻化,学校充满了活力;研究生毕业1人,本科毕业49人,专科毕业17人,学历合格率100%;现有区级骨干教师2人,培养对象3人,校级骨干教师1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15人,初级教师37人,未定级10人。学校积极开展培训工作,2010-2011学区级以上培训192人次,校级培训400余次。

3.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现有1029名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其中七年级6个班共303名,八年级8个班431名,九年级6个班295名,共20个教学班,各班学生人数均控制在56人以内,无小班额情况。2010-2011学年复学5人,转入21人,2011秋招收初一新生301人,正常转出88人,外出打工9人,年巩固率99.02%。学校德育工作、团委开展良好,现有共青团员372人。我校辖区内学生家长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留守儿童472人。

二、主要措施和作法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区委、区政府、区教委多次下发文件,真正落实了政府包入学,学校包巩固的责任制。学校的辍学率连年控制在1%以内。校园建设,科室建设,教学手段现代化,师生办公、学习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校长张令兵同志为组长,副校长何云贵、高仕祥为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并抽出副校长何云贵同志具体负责“档案建设”。体现了领导重视,学校组织落实,人员安排到位,保障措施得力。

(二)整体策划,全面覆盖,立体推进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工作。

1.会议宣传、资料印制,让师生知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印制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督导评估知识汇编》70余份、《黔江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宣传“顺口溜•歌词•打油诗”》1100余份。师生对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有了深入的了解。

2.印制宣传资料,让老百姓知晓各级政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下的决心,投入的资金等。学校印制了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各1100余份,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让学生和家长、社会民众全方面了解区政府、区教委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把把每一所学校办成示范学校,提高学校运行标准、加强对校园安全的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配强学校师资、提高学校准备水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家庭都享有教育公平,确保家长放心、加大对贫弱群体、薄弱农村的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效推进教育公平等。

3.利用展板,墙报,网络、报纸等大力宣传,打造声势。广泛宣传,推介学校特色和经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到将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方面政策和业绩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绩,让辖区乡镇上下共同享受到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

(三)实施集团办学,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学校育人水平自2010年以来,我区施行集团办学,实现各种资源共享,提高我区教育整体质量。我校与冯家初级中学组成冯家教育集团,冯家中学积极帮扶我校,每一学年至少派出5名中级教师,一名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来我校作教育示范工作,我校每学年至少派出5名以上教师到冯家中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两校加强校际教研,每一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联合测试,至少进行一次校际教研、优质课竞赛。充分利用网络便捷的优势,实施两校教师结对子活动,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工作

1.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乡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学校招生区域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

3.坚持以德育为首的育人理念,扎实推进“五学会、五负责”德育工作。近几年以来我校德育工作以“五学会、五负责”为导向,积极开展德育工作。“五负责、五学会”即“对家庭负责,学会孝敬;对集体负责,学会关心;对社会负责,学会感恩;对学习负责,学会求知;对自己负责,学会成才”。学校从制度到宣传,从施行到考核都有一系列对应的方案。如每月一次的“官渡之星”评选活动、每位学生三年获得至少一次校级以上奖励、各年级的德育递进目标等。在此基础上,我校德育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德育示范学校。

(五)坚持“软硬件”俱严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管理趋于规范。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广大教职工发扬“求实、严谨、进取、创新”的工作作风,确立了“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发展学生”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尚德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文明、健康、勤奋、向上 ”的学风,使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2.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实施教师形象工程,学校开展了热爱学生的慈母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内容的“铸师魂,树形象”活动。教师的考核以“尽职责、精技能、守纪律、看实绩、比奉献”为主要内容。学校形成了以“教学育人为中心,管理育人为主导,活动育人为主体,道德育人为主线”的学校工作体系。

3.坚定办学思路、实施科学的内涵管理。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用教研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和发展以“五学会、五负责”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建立以人本化、民主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核心的学校“四化”管理体系,加强校本师资队伍建设,着力于市、区、校三级骨干教师的培养,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进程,逐步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环境。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有用”为办学宗旨,高标准、严要求地实施“五负责、五学会”工程,着力构建全员管理和特色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着力提高育人质量。

(1)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按渝教基[2009]47号文件精神实施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课程,重视基础学科,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2)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严格考勤坐班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坐班查堂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3)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2+2”项目。让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项目,体育与健康课每周达4节;两项艺术爱好。学校为保障学生一天课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全校统一开展跳蝇活动。同时,学校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摆手舞、音乐、美术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4)实施“15+30”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减负提质。2010年秋张令兵校长结合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课改经验,提出了“15+30”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我校实施。“15+30”即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30分钟,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学校从理论学习到教学研讨课、教师示范课、教师合格课,正有条不紊进行着。目前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学校2011级毕业班列全区第8名,创造了我校历史;2013级全区考核列第8名的成绩。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当然,我校将一如既往实施该模式,相信还会有更大的成功。

(5)加强校本教研活动,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务保障,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教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重视教师的教育研究培训,为培养探究型、创新型教师奠基。实施课题研究与绩效挂钩方法,现在结题2个市级课题、2个区级课题、在研市级课题3个、区级课题3个、校级课题9个,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时时在探求、处处有创新。

(6)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做到学生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

(7)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8)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业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高仕祥副校长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与各科室、班主任、教师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李岚清同志“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法制与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刘祖军同志和乡中心卫生院曾红卫同志进行法律法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职工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严格按照“五个禁止”要求及时收缴管制刀具等,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学校已成功创建成区级平安校园。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1.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2.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风、教风、学风 “三风”建设,定期布置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4.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日趋改善。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优化师资力量明显加强提高,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新建一栋面积为1397平方米的综合楼,面积为8533平方米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新增塑钢宣传橱窗4块,磁化黑板88块、3个年级办公室各安装一个空调,改善和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2.教育教学水平连年提升。

自建校以来,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在区教委的领导下,在张令兵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各项工作提升很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学校管理工作全面开花结果,获得了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德育示范学校、文明礼仪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科研成果市级三等奖区级一等奖,校舍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平安校园,电教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连续5年学校年终综合考评获区三等奖以上,连续三年获毕业班考核三等奖以上,连续两年获区运动会第三名等40余次集体奖励。

(2)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师全部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岗位中练兵,在岗位中成长,先后有50余人次教师获区级以上奖励,100余人次教师被评为乡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

四、存在问题

我校办学条件虽有改善,缩小了与城区学校的差距,但与城区学校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师资队伍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环境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周边环境还有待改善。

五、以后努力方向

1.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办公室安装空调、添置电脑)

2.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专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3.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管理,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教育工作。

4.继续施行“15+30”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创新型学生,提升我校教育品牌,着力实现减负提质。

5.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学校师生员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区教委的关怀支持下,精神饱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创建“重庆市黔江区农村示范初中”而努力奋斗。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8

20xx年9月,我县与丹寨、白云、余庆4县代表贵州省通过了国家督导委对贵州省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首批督导评估。11月,与西秀区、镇宁县、丹寨县代表贵州省通过了国家督导委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督导检查。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强势推进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县领导小组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县委、政府20xx年集中研究教育议题26次,研究31次,对教育工作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确保了我县义务教育通过初步均衡验收,20xx年通过基本均衡验收。二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为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验收,20xx年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突破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施意见》,决定举全县之力实施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三大教育突破工程。在办学条件改善工程中,规划投入3.8亿元,其中到20xx年底已开工建设项目规划总投资达2.34亿元。在教师队伍建设突破工程上,建立省、州、县等各级教育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对被评为特级教师的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乡镇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的教师实行即评即聘,不受指标限制。在教学质量突破工程上,从20起,每年财政预算安排教学专项奖励资金450万元(奖励涵盖小学、初中、普高和职中),较大幅度提高教学奖励额度。三项突破工程的实施,有力助推了麻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抓优规划布局调整,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两基”通过“国检”以后,我县坚持合理布局、就近入学的原则,切实以实施小学寄宿制为抓手,大力推进义务学校优化布局调整。目前,全县中小学校点由“国检”时的62所(其中初中8所、小学54所)整合到20的29所(其中初中7所,小学22所),全部消除了教学点。通过布局调整推进,小学校均在校生人数由“国检”时168人/所提高到20xx年487人/所,小学师生比、生均校舍面积分别由“国检”时的1:18.2、6.05㎡提高到年1:14、9.81㎡。全县已建成寄宿制学校22所(其中初中6所,小学16所),2014年全县小学寄宿率达49.2%,初中寄宿率达87.5%,分别高于全省20xx年平均数25%、66%的24.2和21.5个百分点,居于全省各县(市)前列,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三、抓强倾力投入,确保城市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同质同量

我县20xx年财政收入排在全省第85位,面临困难极多,但始终坚持“穷县办强教育”的理念,倾力投入教育。自20xx年来,通过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投入2.65亿余元,新增教学用房69793㎡、学生食堂36797㎡、学生宿舍55740㎡、学生浴室2720㎡。投入4053万元对农村学校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进行填平补齐,为麻江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抓实要素保障,确保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步提升

一是抓细规范管理。县出台了《麻江县中小学校管理工作规程》,通过规程的有序实施,规范了学校的管理行为,提高了学校的治理能力和发展能力。二是抓强师资保障。20xx年以来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补充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280余人,全县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已提高至1:14、1:15.7,分别高于2014年全省平均水平的1:18的4个和2.3个百分点,为优化学科结构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实施新课改奠定了基础。同时,狠抓全员培训。近三年来,全县共投入经费916.58万元,以校本研修、国培计划为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长管理水平均实现了全员培训,教师队伍素质切实得到提高。另外,强化教师专业成长与骨干引领。目前,全县省级骨干教师从20迎“国检”的1人增加到20xx年的11人,培养州级名师3人、州级骨干教师32人、特级教师1人,实现了建国以来特级教师“零”的突破。另外,通过骨干教师引领抓实教研教改。近三年来,全县共有11个省级、35个州级、22个县级教研课题,其中年11月争取了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标的《贵州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课题。以该课题为引领,我县进一步加大教改的工作力度,从2014年起县财政预算专列了40万元的教育科研经费,强力推动着教研教改工作的开展。三是抓紧办学质量。从起颁布了《麻江县教学质量奖励办法》,20xx年又再次作了完善修订,全面建立了对学校实行分类梯次评价、融人均分、及格率、优生培养、差生转化和控辍保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模式。同时,全面兑现和不断加大教学奖励,2013年已兑现教学奖励318万元(比增加156万元,其中麻中165.3万元,职中29.9万元,义教阶段122.8万元),2014年将兑现381.4万元(其中麻中186.9万元,职中25.6万元,义教阶段168.9万元),有力地激发了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热情,2014年,我县中考排名居全州第二位,七、八年级质量监测继续居于全州前茅,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四是抓靓校园文化。在迎检中,我县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等成效显著。20,我县被评为贵州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县,2013年全省首届优秀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中,村级隆昌小学荣获全省五个一等奖之一,校园文化建设已改变了以往“千校一面”的状况,校园变得更加靓丽清新。

五、抓紧内涵驱动,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我县始终以加大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校长办学理念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内涵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完小以上校长全部选派到沿海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和培训、参加专家型校长研修,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先后选送到西南大学、清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等进行全员培训,极大地开拓了校长和中层干部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与理念转变。同时,全面落实了督学责任区制度,设立6个责任区,县政府聘请了43名专兼职督学对中小学校常规管理、德育工作、素质教育、办学水平、环境育人、寄宿制建设、校园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等内涵发展实施专项督导,加大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州级环境育人学校创建力度。目前,已创建州级环境育人先进学校20所,占全县学校数的69%,居全州16个县市前列,卡乌小学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织锦”进校园、宣威小学的寄宿制学校“十有”学校建设、龙山中学的传统足球学校建设、隆昌小学的畲族文化进校园、谷硐中学的诚信教育等学校特色内涵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学校一校一特”、内涵发展已初步成形。

六、抓实关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是抓全留守儿童管护。以寄宿制学校为载点,建立了留守儿童少年之家,开设悄悄话信箱、安装亲情电话、设置亲情聊天室,对留守儿童实行精细化保姆式管护,加强生活指导和心理咨询,提高了留守儿童少年的自理能力,其身心健康和安全切实得到保障。20起,实行了食堂工勤人员工资保险全部由县财政承担,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家庭(社会)”的“3+X”营养改善计划模式,全面落实“校财局管”,大宗食材实行了县级“四统”,扎实推进“学在学校长知识、住在学校感温暖、食在学校强体质、乐在学校沐党恩”的“四在学校”建设,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也使“3+X”成为“贵州模式”最强有力的推手,成为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和希望工程。二是抓活体艺教育。坚持每年开展全县中学生和小学生艺术节、间年举办全县中学生和小学生运动会,全面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县先后被教育部评为“‘歌唱祖国’活动先进县”、“‘阳光体育’全国冬季长跑先进组织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特别是通过超前规划,我县现有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已建和今后能建小足球场、标准足球场的学校将达到19所,占全部学校的66%,为国家即将启动的校园足球战略到县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抓信息化建设,用教育的信息化加快了教育的现代化

几年来,我县坚持用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理念,通过与电信公司合作,投资430万元率先全省在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均开通了电信宽带,实现了局到校之间无纸化办公和工作的零距离。现在县教育局已建立了政务协同网、财务网、麻江教育网,开通了麻江教育政务微信,开通了校长、财务人员QQ群,80%以上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站。同时, 年—2014年3年间,先后投入2548万元,新增计算机2335台、“班班通”设备586套,全县完小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建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小学生机比达到10:1.53、初中达10:1.5,均分别超过省16:1、10:1的标准,所有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所有班级实现了“班班通”,正在全力以赴推进“人人通”。在2014年民生特派监督进校园中,县教育局依靠网络建立了QQ网络上远程监督平台,对全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和食堂运营安全全面实行网上监管,确保了学校食堂运行的“零违纪”,其经验已通过纪检监察系统在全州进行推广。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我县教育思想解放和教学理念更新,促进了课堂教育教学手段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变革,助推着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各位领导、同志们,2014年9月我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后,已及时明确了“提升农村、攻坚城关、突破学前,奋力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建新优质学校、办新优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将以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继续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和投入力度,全力保证我县今年年底能高标准通过省“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验收。

寺下中学均衡发展教育简报 篇9

杜热乡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杜热乡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评估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情况

杜热乡中小学位于杜热乡乡政府所在地,距富蕴县城140公里的乌伦古河畔,始建于1967年。中心校占地79191平方米,有色村教学点占地21666.5平方米。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在2012年通过了地区德育达标验收,获得地区级德育达标示范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荣誉,通过了自治区工会“模范教职工之家”验收,杜热乡中学被命名为 自治区级教职工模范之家,县级“五好党支部”等荣誉。我校学生在县级各类活动中获得好成绩,“2013年新疆快乐飞扬红歌大赛”中我校10名学生参加,5名学生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2名学生获得优秀奖,3名学生获得二等奖,5名学生获得三等奖。

中心学校现有教学班级24个,目前一共有799名学生:小学12个班级,其中6个小学汉语班,有118名小学生,6个小学双语班共有学生234名;12个初中双语班,有447名学生。中心幼儿园有220名儿童。教学点有6个小学班,有214名小学生,有 2个幼儿班99名学生。我校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内地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2013年有6名学生被内地初中班录取,1名被内地

1高中班录取。

教师队伍稳定,全校现有在编教职工共计79人,专职教师71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35人,小学专任教师36人),后勤人员7人,教辅人员1人,高级教师有2人,中级教师有26人,初级教师有38人,本科30人,大专36人,中专5人。校长,书记全部接受培训,持证上岗,均有上岗证书,符合任职的相关规定。县级骨干教师有6名,教学能手4名,学科带头人12名。

二、立足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校围绕富蕴县教育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九年义务教育职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双语教学,努力为每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良好的义务教育。

①依靠教育财政支持我校今年即将建设4000平米的教学综合楼、2000平米的教职工周转房和1000人容量的厕所。

②硬化宽8米长100米的路面,硬化从教学楼到长教室的1200平米路面。新建一个电动大门,新建一个容纳1000人的升旗仪式场地。新建一个能够供20000平方米取暖的锅炉。

③平整小学部教室后面和长教室前后的地面。在长教室、旧学生食堂和洗澡堂前路面铺设花砖。

④有色村教学点种植40棵松树、120棵白蜡树、500棵杨树1000棵榆树和30棵四季玫瑰花。另外绿化草坪2500平米,以滴灌的方式灌溉。

⑤在校园内路两边安装长椅20个,在教师周转房前边新建凉亭,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文化宣传栏,醒目位置设置“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祖国统一”等标语牌。

确立以民族团结、大尾羊和戈壁玉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我校文明、团结、尚美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同时,以寝室文化建设和教学区域文化建设作为亮点,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具有教育,让学校每一处都闪现智慧,打造古朴、尚美的品牌学校。

三、主要措施和作法:

1、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持续发展。

2009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885.1元;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10678.8元。2010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4136.4元,比上一年增长367.3%;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11228.3元,比上一年增长5.2%。2011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5885.6元,比上一年增长42.3%;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11889.1元,比上一年增长5.9%。2012年,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6547.0元,比上一年增长11.2%;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11313.3元,比上一年增长4.8%。

2009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566.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890.5元;2010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4.9元,比上一年增长63.8%,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073.7元,比上一年增长43.2%;2011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329.3元,比上一年增长60.8%,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123.1元,比上一年增长4.6%。2012年,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535.8

元,比上一年增长62.7%,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1479.0元,比上一年增长31.7%。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机制。

我校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工作重点,建立、建全制度和保障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各部门密切配合,为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3、突出工作重点,层层落实责任。

(1)保证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一是通过家长学校,走访、谈心和“手拉手、一帮一”等形式,不让一个学生辍学。二是把好入学关。每学年末组织教师对适龄儿童进行挨家挨户走访,做好入学宣传动员,对特困学生解决学习费用。三是把好毕业关。我校2012年毕业率100%,升学率达100% ;2013年毕业率100%,升学率100%。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一是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制定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任务、要求细化到每位教师。期末通过家长、学生评教议教活动,全面考评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的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严格考评考核,考评结果与教师职务考核、评先评优、职务评聘挂钩。三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通过函授、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等形式,提升学历层次、业务水平。先后培训教师135人次,自主培训84人次。

(3)立足我校的实际,着力实施新课改,加强双语教学。我校学生以哈萨克族学生为主,学校坚持以双语教学为中心,每学期召开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定期研究双语教学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十分重视常规管理,建立严格的教师教学考评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以及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学校认真落实有关“减负”精神,制定了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进行分层教学和培优补困,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全面和个性特征发展的有机结合。

四、存在问题:

1、教师潜力有待充分挖掘。一些教师特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课堂改革还没有完全适应,特别是一些老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改理念,但心理上还是有些排斥。

3、数字化图书馆还有待完善。

4、拆除200米长的危墙重新修筑,用130米长的铁栏杆把生活区和工作区隔离。修建一个体育馆,以上校园建设工作还没有完成。

木孜合马斯

上一篇:安全小提示下一篇:邓稼先的阅读理解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