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2024-09-22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共12篇)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扩大公司规模增强自身实力是许多企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扩张手段,并购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早在市场经济诞生之初,企业间的并购行为就已经出现,在国外的企业中,并购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企业间的兼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日趋频繁。然而并购作为一种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其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贯穿了整个并购过程的始终。特别是我国的公司并购行为,由于企业对于并购知识的了解较少,政策的干预,公司管理混乱等原因,相比于西方国家,公司并购行为更为复杂,风险更大。在这之中,财务风险作为主要的风险,直接决定了并购的成功与否。

1 公司并购的分类

所谓公司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两种行为的合成,合在一起简称为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1]

公司间的并购按出资方式分类可划分为:一是现金购买式并购:是指并购方直接购买被并购企业净资产,或者通过购买被并购企业股票方式达到获取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二是承债式并购:是指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者相当等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获得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方式;三是股份交换式并购:一般是指并购方以自己发行的被并购方股份,或者通过换取被并购企业净资产达到获取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方式。

2 公司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具体分类

我们可以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归纳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风险、并购执行阶段风险、交易后接管阶段风险。

2.1 前期准备阶段的财务风险

公司在并购前的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搜寻,对其进行评估。这一阶段的财务风险就是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的风险。对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直接影响着对并购出资额度并最终决定并购的成败,而对于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一是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财务信息掌握不全面,特别是当对方属于非上市企业时,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是对方有意隐藏事实,导致难以对对方的价值以及盈利能力形成一个准确的估计;二是现金流量现值评估的不确定因素。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主要是指对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评估,它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而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故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很难具体量化。这些因素都会大大增加企业价值评估的难度,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不仅增加了收购成本,产生多付风险,也会让收购后经营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2.2 并购执行中的财务风险

2.2.1 支付手段所带来的风险

第一,现金支付。现金支付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现金流的风险,如果并购活动的现金占用了大量的现金流很可能导致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二是资产收购所带来的税务风险:资产交易将面临动产及不动产产权变动而带来的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等税负。

第二,股权支付。股权支付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发行成本。由于我国新股发行成本高且手续繁杂,极易引来投机者的套利而使并购双方遭受损失,同时也可能错过并购的最佳良机;二是股权稀释风险。股票支付可能会稀释股权和每股收益,甚至可能影响对于目标企业的控制力度。

第三,杠杆支付。采用杠杆支付,并购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企业收购目标企业后,目标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不稳定,并购企业出现高负债风险,增加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整合的难度。

第四,混合支付。混合支付就是指并购企业采用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多种方式组合支付。这种支付方式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是支付不能一次性完成,而如果支付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很有可能延缓整个并购的进程。

2.2.2 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

第一,内部融资。内部融资就是指公司将自身的资金投入并购活动所需资金中去,内部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成本较低且资金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性,但是其缺点是如果大量占用了自身的流动资金,很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第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通过出让企业的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来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一般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可能会分散收购者企业的控制权且普通股的发行成本较高,过多地发行普通股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形成最佳资本结构。而优先股股利支付的固定性则可能成为一项财务负担,影响企业日后的扩大再生产。

第三,债务融资。债务融资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债务期限结束后还要付本还息,容易造成资本结构的恶化。而且由于我国金融政策对于金融机构的借款审批、用途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在需要大规模资金时往往难以从各种金融机构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2.3 交易完成后阶段的财务风险

第一,前期财务隐患的爆发。如果企业在前期并购时估值过高,或是在筹措并购资金时进行了大量的借贷,很有可能因为负债过多而导致资本结构恶化;如果占用了自身大量的现金流也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如果企业在并购中采用大量的银行借贷或者杠杆融资,意味着后期企业将承担巨大的利息负担,如果杠杆收购中要以出售目标企业的资产来偿还债务,而这种出售不顺利的话,企业也可能面对巨大的财务危机。

第二,被收购企业重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在成功进行并购之后,往往会对被收购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财务整合。对于被收购企业的一些长期负债、长期投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前期融资时的债务负担。

3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

针对上文中提出的这些财务风险,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规避及控制对策。

3.1 改善信息获取质量,减少信息中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对目标企业估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应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方面的分析,避免重要信息的遗漏,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财务报表的局限性,一些会计的处理往往可以被有目的地选择性处理,如果不能识别出这种人为操作的迹象,将会对并购后的经营产生巨大风险。

3.2 合理选择支付方式

资金的支付方式与并购价格、融资策略息息相关,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财务风险,并直接影响并购的成功与否。所以企业应该对于不同的支付方式带来的后果有清晰的认识,采用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

3.3 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在进行并购融资以前应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对各种融资工具进行成本核算,综合自身的偿债能力、未来的现金流入、融资工具带来的资金流入及其期限,制定融资决策,保证能及时筹足金额并保证融资风险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3.4 加强并购后的整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比起并购本身更加困难,这种整合涉及了并购双方的经营、管理、人事、财务等诸多方面。企业并购是对资源的再整合,这也必然导致相关资产和债务等资源价值形态的整合,因此财务整合就显得更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双方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收购方的战略意图,也关系收购方能否有效地对被收购的企业进行控制。

4 结论

财务风险存在于公司并购的每一个环节,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都没有对于自己会承担的财务风险有个合理的认识,未能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风险规避机制。

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应全方位地掌握被并购企业的各种信息,尽量规避和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在并购时合理选择融资手段和支付手段,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并在并购后建立起解决财务风险的准备,把财务风险的损失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顾乘丞.企业并购交易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23):199-200.

[2]秦小丽,陈沛然.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A].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2013:7.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篇2

论文关键词:企业并购 财务效应 财务风险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

(一)企业并购可以产生避税效应

由于各国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所征收的税率不同.股息收入、利息收入、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间的税率差别较大.因此在并购中采取恰当的财务处理方法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例如。具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如果支付股利会给股东增加个人所得税.或者回购股票则易改变股票行市并对企业和股东都将产生一定的纳税收益.而收购其他企业的股票.利用盈余抵补亏损.可以规避支付股利带来的即期个人所得税,大幅度减少或延迟所得税额。同时.并购方如不是用现金购买并购目标的股票.而是按一定的股权比例转换.则可实现资产的流动和转移.并使资产所有者实现追加投资和资产多样化的目的:或者并购方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以换取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并在一段时间后再转换成股票.资本收益的延期偿付可使企业少付资本收益税。此外.如果并购方负债率很低.则并购后企业综合负债率提高.在不大幅提升财务风险的同时。可带来巨额的利息抵税效果

(二)企业并购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指出,“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企业面对的是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动机、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使用价格机制需要支付成本,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通过并购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借助并购得以扩大规模.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产权及资产.实行一体化经营,提高了专业化程度。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增强产业内的排他性.实现规模效益:二是企业在交易中必然会发生选择交易伙伴、选择交易方式和监督交易进行的一些费用.从而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而企业并购后——无论是对上游企业还是对下游企业的并购.运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力量来重新配置资源,相关经营活动的协调更容易。都可以减少交易环节.以节约生产要素的购置和产品销售的费用:三是企业进入新的产业或新的市场,往往需要较多的投入,而通过并购利用其已有的网络系统进行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利用被兼并企业的关系网络资源如社会关系、人力、物质等,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优势,从而减少进入新领域或新市场的风险成本。

(三)企业并购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

财务预期效应是指由于并购使股票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价格的高低。虽然股票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现金流量只能依据企业过去的表现如销售额、税后利润、股息及股息分配方式等进行判断股价在短时期内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动,只有在企业的市盈率或盈利增长率有很大提高时,价格收益比才会有所提高。由于并购时市场对企业股票评价发生改变而影响股价。成为股票投机的基础市场对企业评价提高就会引发双方股价上涨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具有较低价格收益比但是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提高企业每股收益,让股价保持上升的势头。在美国的并购热潮中.预期效应的作用使企业并购往往伴随着投机和剧烈的股价波动。由于并购方规模往往较大。证券流动性较高.企业的市盈率通常被用作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当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低于并购方的市盈率时.说明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评价偏低。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兼并有较低市盈率但有较高每股收益的企业.从而引起市盈率的上升.造成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可以产生财务预期效应。[!--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四)企业并购可以提高财务运作能力

企业并购后.由于规模和实力的扩大,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得以改观大大增强了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并购目标难以直接从外界得到大量的资金或资金成本过高.往往缺乏自由现金流量.而其行业的需求却预期会增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使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而并购发生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内部化活动对资金统一调度.并购目标可以从并购方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收益.从而使并购后的企业资金的整体使用效果更高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的创造机能,使现金流人更为充足。二是一旦并购成功.对企业负债能力的评价就不再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而是以整个兼并后的企业为基础.这就使得原本属于高偿债能力企业的负债能力转移到低偿债能力的企业中,提高了那些信用等级较低的并购目标企业的偿债能力,为外部融资减少了障碍三是并购后控股企业的负债能力具有杠杆效应.这种杠杆效应使企业规模日益庞大.并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控制体系.对其控制的资产和收益产生很大的杠杆作用.层层连锁控股可依据同样的资本取得更多的借款,从而提高负债的可能

二、企业并购容易引发的财务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即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常常表现为未及时发现被并购企业存在资产权不清、有未充分披露的担保和诉讼、被并购企业高管层可能的舞弊现象等。这种信息不对称风险.源于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事前调查的疏忽大意由于财务报表的固有缺陷和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财务报表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并购方对目标企业的真实资产与负债状况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产生”错觉”.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采取贸然行动.往往只看到并购目标企业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同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企业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从而影响了并购工作的展开.大大提高了并购成本.引发财务与法律的纠纷.影响并购融资的安排.影响企业整合的进程.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并购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一般而言.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本来完成一项大型的企业并购活动.有时用本公司的现金或股票.有时则利用杠杆融资并购等债务支付工具.通过向外举债来完成并购。无论利用何种融资途径。均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特别是在我国,由于融资途径和收购价款支付方式的限制.实施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更给收购方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可以降低风险,但也可能造成机会损失,尤其是抽调本企业的流动资金用于并购.还可能导致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困难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借款、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三)营运风险

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完成并购后,通过并购形成的新企业因规模过于庞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以致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和经验共享互补。在通过并购进入某一行业或产业,进行产业组合、转移投资方向等一系列大动作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产品成本风险和市场壁垒风险再加上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和市场潜力往往被高估.并购后其经营业绩未必能达到预期水平.从而使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市场份额效应都无法有效发挥同时.企业规模并不决定一切,有时无限制扩大企业规模.反而会限制效益的提高.而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效应也不一定能够足额弥补其带来的成本增加。此外,为了保持目标企业的持续经营.收购方很难阻止目标企业债务链向己方延伸.甚至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目标企业债务的承担主体.这样做的财务风险大,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企业并赡中的财务管理建议

(一)注意防范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既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宏观环境因素.又有并购方的企业环境和资金状况的变化、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并购后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微观因素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其中括法律、财务、人员、市场网络、专有技术、独特的自然资源等.所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原因因此.并购前应聘请经验丰富的资产评估、法律等中介机构.对目标企业所在的东道国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充分了解并作全面客观分析。对目标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量作出合理预测.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慎重选择并购目标。

(二)注意防范融资风险

企业在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基础上.应对并购资金需要量进行客观预测,认真规划融资结构,合理确定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以及债务资本的长短期限比例一般情况下.用现金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的预期值应高于用股票方式收购的每股收益预期值.但用股票收购的债务负担将明显低于用现金收购的方式如果并购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债务利率.采用现金收购方式为好.适度运用财务杠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防范偿债风险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杠杆收购这一融资方式实现.实质是收购方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产权。继而以并购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

(三)注意防范涉税风险

企业要充分考虑税收效应.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大胆创新.争取在合法范围内减轻双方的税收负担,以增加并购成功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说,各种资产如现金、债权等都有可能成为支付手段.因此要多采用组合证券支付方式,以满足各方利益的需要。一般说来.现金支付会使目标公司及股东增加税负。而换股交易则是免税交易。但是。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并购.如果并购前的企业存在重大的涉税违法行为.即便当时未被税务机关查处。在并购后一经查出,并购后的存续或新设企业都将承担巨额的财产损失或股东权益损失.甚至声誉损害[!--empirenews.page--](四)注意防范营运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篇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西方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企业并购也如火如荼地在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着。不论是通过政府出面的“拉郎配”,还是带有行政色彩的“搭售”,最终无不落脚于企业。但企业并购是高风险的经营活动,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关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已有多种定义。赵宪武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可能性,同时,并购导致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杰弗里·C·胡克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买主为经营融资并同时偿债的能力引起的,“财务风险由用以为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由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

(一)并购定价的财务风险

按照西方国家公司的并购理论,公司并购能够产生协同效应(Synergy)即公司并购所呈现出的两个公司合并后的总效能大于合并前各公司效能之和的现象,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和财务协同三种基本形式。协同效应通过并购后的公司整合及相关条件发生作用并逐步产生。实际上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是一种预期,并不是现实的效应,而且这种预期并不是所有的并购活动都能产生。由于并购中协同效应存在着产生的可能性,并购者在收购目标公司时必须要向目标公司的股东首先支付溢价,这就必然存在着溢价支付的风险。并购定价的财务风险也就是对目标公司价值的评估。

目前,我国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遵循资产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程序作出的估算。它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信息不对称。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并购方相对比较容易取得其资料进行分析,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其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及作为投资决策定价的依据并不完全充分;如果目标企业是非上市公司,并购方要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资料难度就要大一些,容易形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二是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购不能按市场的价值规律来实施。若简单依据财务报表进行指标分析,又可能陷入财务报表陷阱风险,如盈余管理行为不反映或有事项和期后事项等。三是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增加了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和成本。

(二)并购方式的财务风险

并购方式不同,导致并购各方主体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亦不同,从而使并购各方主体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各异。因此,选择适当的并购方式是并购成功的关键。通常,依据并购的标的不同,并购方式可分为股权并购和资产并购两种方式。《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2003年4月12日起施行)亦采用了上述分类,但国内其他相关规定鲜见此明确区分。

1.股权并购。采用股权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解决一些法律限制。如汽车行业属于特定行业,通过新设企业方式无法获得进入该行业的许可,但采用股权并购方式则可方便地进入该特定行业,逾越行业的限制;又如,目标企业存在特定的资产(例如专利)可能因法律或企业章程规定,无法直接转移给第三方,此时,如选择并购股权的形式则可有效规避资产并购过程中关于资产移转限制的规定。股权并购的主要风险在于并购完成后作为目标企业的股东要承接并购前目标企业存在的各种法律风险,如负债、法律纠纷等等。实践中,由于并购方在并购前缺乏对目标企业的充分了解,草率进行并购,导致并购后目标企业各种潜在风险的爆发,并不能达到并购的美好初衷。

2.资产并购。采用资产并购方式的优势在于收购资产是对目标公司的实物资产或专利、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进行转让,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不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这两个公司是各自独立的,并购方对目标公司自身的债权债务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资产并购方式操作较为简单,仅是并购方与目标企业的资产买卖。与股权并购方式相比,资产并购可以有效规避目标企业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如债权债务、劳资关系、法律纠纷等等。

(三)支付方式的财务风险

在确定了并购定价和并购方式后,选择何种支付方式也很重要。从支付方式来看,主要有现金支付和换股并购这两种方式。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支付方式的不同将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不同的信息,是影响并购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现金收购是最简便的并购方式,但却并非是最佳的选择,因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即并购规模要受并购方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的约束,被并购方股东不能分享合并后的企业发展机会和盈利能力。此外,被并购企业股东也不能享受延迟纳税的优惠。在中石油、中石化对旗下A股控股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实施私有化之后,市场对现金并购题材的炒作在逐渐升温,但中石油、中石化的案例不具备复制性。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方或新设公司以其新发或增发的股票,按照一定的换股比例交换被并企业或双方企业股东持有的股票,被并企业或并购双方宣布终止,进而实现企业合并。换股并购虽然成本较低,但程序复杂。对于主并方而言,换股可使其免于即时支付的压力,把由此产生的现金流量投入到合并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于被并方来说,换股可以使其股东自动成为新设公司或后续公司的股东,分享合并后企业的盈利增长,此外,由于推迟了收益确认时间,可延迟交纳资本利得税。但换股并购也有一些缺陷,如改变了企业的股权结构,稀释大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可能摊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如果主并方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低,而被并方又股权较集中,则可能出现主并方为被并方所控制的情况。

除这两种主流支付方式外,卖方融资和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的混合支付也逐渐被采用,且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四)融资方式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所需的巨额资金很难以单一的融资方式加以解决。在多渠道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融资结构包括企业资本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结构。债务资本中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结构等。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一是要遵循资本成本最小化原则;二是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要保持适当的比例;三是短期债务资本与长期债务资本合理搭配。在以债务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比如杠杆并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将可能产生利息支付风险和按期还本风险。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融资结构中,当并购后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时,会使股东利益受损,从而为敌意收购者提供了机会。即使完全以自有资金支付收购价款,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不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新的发展机会。当这些不确定因素和发展机会同时出现时,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企业重新融资是需要时间的,一旦企业的自有资金用于收购而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不但造成机会成本增加,还会产生新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

(一)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降低估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并购企业应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建立企业风险防范内控机制

一是要建立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的科学决策程序,既保证企业经营者的权威,又能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科学程序的监督作用;二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跟踪监督机制和预警体系,把并购企业在整个并购及整合期内的财务因素及其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识别、评价、预测和监控;三是对每项存在风险的财务活动实行责任制,即首先明确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其次应给予其相应的财务活动权力,再次应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得到的风险报酬,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兑现;四是可利用合同条款约束,利用合同约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保护并购方利益的最有效的措施,如利用合同约定,对资产负债表表外事项和或有事项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对投资和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和时间进行限制性安排。

(三)防范并购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篇4

一、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并购定价、融资及财务整合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财务危机甚至财务失败的可能性。一项完整的并购活动,一般包括发现目标公司、审查目标公司、评价目标公司,筹集收购所需的资金、实施收购、收购后的整合等,上述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财务风险。

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这三个方面: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并购的阶段及步骤

一个完整的并购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准备、谈判和整合,每个阶段的步骤分别为: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事情有:一是并购战略的可行性、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和确定并购标准;二是搜寻、筛选和确定目标企业;三是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

第二阶段是谈判阶段,需要解决:一是并购战略的发展方针;二是对目标企业的财务评估和定价;三是和目标企业进行谈判、融资和结束交易。

第三阶段是整合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一是让并购方逐渐适应;二是开发整合的方法;三是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之间的战略、组织和文化的整合协调;四是对并购效果评价。

三、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一)计划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计划决策阶段,通过战略目标和并购标准的指导,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分析,其核心内容是确定并购价值增值。这个过程中存在系统风险和价值评估风险。

1. 系统风险。

它指由外部因素所引起,不为企业所控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带来影响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

2. 价值评估风险。

价值评估风险包括对自身和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企业做出并购决策时,必须判断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去实施并购,其风险主要体现在高估了企业的实力或没有充分地发掘企业的潜力;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主要体现在对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如果因信息不够真实或者在并购过程中存在腐败行为,则都会导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计划实施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这一阶段,企业要解决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和并购溢价的允许范围,从而确定价格区间;第二,确定支付方式。企业可以采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有现金、股票和承担债务;第三,确定筹资方案。

企业做以上决定时,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可能因定价策略、支付方式和筹资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定价风险、支付风险和筹资风险。具体表现如下:

融资风险。融资方式有内部、外部融资。首先内部融资没有筹资成本,企业不需要偿还,但也存在财务风险,即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会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其次外部融资有权益融资、债务融资和混合性证券融资三种。权益融资可以迅速筹到大量资金,但企业的股权结构改变可能出现并购企业大股东丧失控股权的风险。债务融资资金成本低,可以为企业带来节税利益和财务杠杆利益,但过高的负债会使资本结构恶化,导致较高的偿债风险。混合性证券融资是指兼具债务和权益融资双重特征的长期融资方式,通常包括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不能自主调整资本结构,转换权的行使会带来股权的分散,放弃行使权则又使企业面临再融资的风险。发行可转换优先股,企业可以使用较低的股息率,但会使公司面临减少取得资金和增加财务负担的风险。

支付风险。并购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杆收购。其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税收风险,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不同支付方式选择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三)并购运营整合的财务风险

在并购运营整合阶段,是评价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阶段主要有流动性风险和运营风险。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并购活动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产生流动性风险。

运营风险。它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因相关企业财务组织管理制度、财务运营过程和财务行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失误和财务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四、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并购双方企业信息不完整

在并购中,并购信息不完整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有些信息是被并购方所独有的、不公开的信息,这样并购方就无法获取这一信息,产生信息的不完整;第二,并购方很难掌握全面的信息,有时并购方为了达到目的,不计过程,盲目并购,就会对信息收集不全,产生信息的不完整。

(二)收购中管理者管理不善

对收购目标管理不善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收购方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意识不强,在并购活动中,缺乏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缺乏防范意识与防范措施,导致陷入财务危机;第二,收购者急于成功,可能会因与其他买家的竞争,忽略了交易价格与实际价值的偏离,使并购方遭受损失,陷入财务危机。

(三) 价值评估缺乏系统性

企业并购前都要对整个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 但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有些是并购方不能控制的,而它的变化会给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带来困难。其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并购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可行的系统性,在这一系统中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使价值评估可照着条文来进行。

(四)并购方融资不畅

在并购中,并购方需要有大量的资产,如果没有,要有及时筹措资金的能力,而这就会构成并购融资的主要风险,并且在采用多种方式筹集并购资金的情况下,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结构风险,使企业债务结构不合理,而陷入财务困境。

五、关于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思考

企业并购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企业的发展壮大都是通过并购来实现的,在并购中,财务风险是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并购的成功与否都会通过财务方面来反映出来,所以在并购中需要考虑财务风险,想办法规避财务风险,使并购顺利进行并且能够成功,前面的章节分析了财务风险在并购的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成因,及解决的对策,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的对策可以推而广之,应用到以后的企业并购中,给并购企业一个借鉴,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合理审查目标企业及确定其价值

在并购开始时,并购方一方面要对目标公司进行审查,其审查的内容为:目标公司的出售动机、目标公司法律文件方面的检查、目标公司业务方面的审查、目标公司财务方面的审查、并购风险的审查等,这些都是企业在并购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审查,只有充分得到目标企业真实、透明的财务信息,才能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并购方还需要合理确定其价值,包括企业现在的价值和未来的价值,而企业价值的决定因素是目标企业资产的现实重置成本,企业对目标公司价值的评估,就是要判断企业资产的现实重置成本。要完成这一工作,首先要选择合理正确的价值评估方法,目前,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有:贴现现金流量法、成本法、换股估价法和期权法等。每一种方法所依赖的会计信息不同,并购方应结合所掌握的会计信息来选择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让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接近实际,以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减少政府的干预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在企业并购带有双重身份,即它既是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又是许多并购案例的具体操作者。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并购行为;另一方面又以直接干预的方式来要求效益较好的企业对效益差,发展不下去的企业进行兼并,以此来减轻国有企业和社会的一部分负担。这对企业的并购及我国的经济发展虽说有利有弊,但我认为它的弊大于利,对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我们需要解决这一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政府对企业并购活动的干预。政府放手让企发展,管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很好发展;另外,要健全和完善与并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如规范并购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监管关联交易;内资并购与外资并购的衔接,反垄断法、跨国并购的审查等。

(三)增强风险意识,健全监控体系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防范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是从源头上去防范财务风险,在此,并购企业应该努力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努力获得准确的并购双方的财务信息,保证信息质量;二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管理者应该看准时机,看清企业的发展前途,不要盲目去为了某一方面的利益而进行并购,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通过一定的政策和策略来解决和防范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四)合理选择融资手段和支付方式

企业在发展中要积极探索不同的融资渠道,确保企业并购顺利进行。在企业并购中,因为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所以就会造成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自有资金与债务资金投入比率存在各种差异,因此并购企业应该综合考虑自身获得的流动性资源、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以及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等状况,合理选择并确定并购融资的手段及支付方式。企业应在支付方式上采用现金、债务和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并购方预期并购后通过有效地整合可以获得较大的赢利空间,则可以采用以债务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利用债务的抵税作用,还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如果并购方自有资金充足,资金流入量稳定,且发行股票代价较大或市场上企业的股票价值被低估,则可选择以自有资金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如果并购方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高,企业资产流动性差,则可采取换股方式,以优化资本结构。

(五)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发挥其在并购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并购对买卖双方的利益牵动是很大的,并购中的标的探查、策略咨询、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及法律服务等工作十分重要,仅靠并购者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整个复杂的并购的,因此,需要依靠一定的中介机构来参与其中,发挥中介的作用,以实现成功的并购。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篇5

安顺中云

张志龙

早在2009年9月28日,国土资源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2010年3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要求组织编制和审批整合实施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2010年年底前,按照经批准的进一步推进整合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整合工作任务,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有关制度,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长效机制。

从上述通知可以看出,2010年是矿产资源整合至为关键的一年,资源整合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贵州等省在今年也已加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目前,中植企业集团在贵州省正紧锣密鼓地抓住机遇,参与贵州省煤矿重组、集团化的工作,这个过程是负责而艰辛的过程,要想达到真正目的,必须时刻注意相关的风险,特别是法律风险。现谈一下在煤炭企业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并针对该风险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一、煤矿企业并购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1.企业主体资格风险

煤矿企业最起码要具备“五证一照”,五证是指采矿许可证(国土资源部门核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管理部门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核发)、矿长安全生产许可资格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核发)、矿长资格证(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核发),一照是指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如果目标企业证照不全,这样的并购是存在瑕疵的,往往给日后的经营留下隐患。对于煤矿集团化重组中,证照不全的技改煤矿,就必须考虑充足的防范措施。

2.土地使用权风险

要对目标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的权属核实清楚。应当查清目标企业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是出让,还是转让。实践中,很多企业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取得土地,并没有土地使用权。在这样的土地上建筑的房屋是没法办理房产证的。尤其是租赁集体的土地,还需要办理征用和出让手续,这是比较困难的,应该特别予以注意。

3.目标公司的债务风险

煤矿资源整合,目标公司多为小的煤矿企业,而这些小的企业往往财务制度不健全,致使收购方不好确定目标企业到底有多少债务,此时应当聘请专门的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进行核实,并可以在并购协议中要求目标企业承担担保责任或违约责任。

4.目标公司的税务风险

如果目标公司在纳税上存在问题,就有可能在并购后受到追究,从而引起一定的法律风险。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目标公司进口免税设备在监管期转让被追补税款;(2)目标公司偷税;(3)目标公司欠税滞纳金等。5.目标公司劳动用工风险

多数小的煤矿企业用工并不规范,劳动用工方面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2)拖欠员工各种保险;(3)拖欠员工加班费和工资;(4)目标公司的商业秘密流失等。

二、煤矿企业并购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可以说任何并购都有风险,但是风险是可以防范的,问题就在于能否预见到这些风险,并且制定了恰当的防范措施。对风险的防范水平取决于尽调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因此尽调律师在并购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上文中提到风险的时候已提及了一部分措施,对于没有提及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调查目标公司的主体资格情况

目标公司的证照通过国家行政机关办理,律师可以向行政机关查档,比如工商登记情况、采矿许可证登记情况等等。

2.慎重选择并购方式

并购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收购目标公司的股权(产权)或目标公司增资扩股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一种是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

股权并购是指投资公司作为并购方通过与目标公司股东进行有关目标公司权益的交易,使投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投资行为。股权并购交易的标的和内涵是股东对目标公司的权益,这是股权并购的本质特征,也是股权并购区别于资产并购的核心所在。股权并购程序复杂、风险大,除了具备一般的投资风险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风险。从实务来看,股权并购更为常见。

资产并购是指投资公司通过受让目标公司资产和业务的方式实现并购目标公司的一种投资模式。资产收购一般不会遭受目标企业或然负债的损失,这是资产并购方式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

在进行并购方案设计时,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两种并购方式的特点,建议客户选择收益大、风险小的方式。

3.目标公司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实践经验,收购方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避免目标公司在劳动用工方面的风险:

(1)凡是能做处理的要求目标公司在并购前处理,比如欠缴社保费用、拖欠工资、未支付加班费用等问题。

(2)延长付款期限,由于用工方面的风险多发生在并购完成后的一年内,如果并购价款未支付完毕,则并购方的损失就容易得到赔偿。

4.目标公司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1)可以要求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核并出具完税确认书。(2)把目标公司在并购前因过错而产生的,或者并购后产生的纳税义务并入目标公司的或然负债的赔偿范围。

浅谈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规避 篇6

一、引言

企业并购,即兼并与收购(mergerandacquicision)是现代企业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之一,是社会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涉及企业购并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战略购并的法律障碍及政策壁垒正逐步消除。而国内产业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竞争激烈的现实以及外资的不断进入也迫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购并和产业整合。可以看到,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将企业做大做强,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并购可产生协同效应,但并购并不等同于企业竞争力,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尤其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的始终,是决定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的支付方式也将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及并购后的整合。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保证并购顺利进行。由于企业并购动辄涉及上万亿元的资金,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筹资渠道在短时间内筹集到所需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融资方式存在不同的融资风险,企业并购的融资决策将对企业的资金规模和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1.债务性融资风险

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负债率高达65%~70%,同时我国金融政策较为严格,使得并购资金的来源十分困难。国家规定,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是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不足,没有进行并购的信贷项目。另外,企业兼并风险较大,需要资金量也大,商业银行难以支持。我国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基本上都是为企业筹集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审批严格,专款专用,再加上银行信贷资金切块分割、规模控制的体制也不利于并购资金的筹集,信贷资金的地域化使得跨地区并购相当困难。债务融资风险来源于收购方的债务风险和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债务融资由于债务放大了收益的波动,它比股权方法风险更大。由于并购融资方式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结构的不同,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及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来做好投资的不同回收期与借款的种类相互配合,合理安排资本结构。

2.权益融资风险

权益融资虽然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筹集到大量资金,没有固定的到期日和付现的上下限,资本风险较小,但是,我国对股票融资要求较为苛刻。企业为了实现权益融资而不断努力试图达到融资标准,跨度时间长,不利于抢占并购时机,而且股票融资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会稀释大股东的控制权。股票融资主要有普通股融资和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的风险主要有:第一,由于普通股股东通常都享有投票权,因而发行太多普通股易分散企业控制权;第二,过多的普通股融资会使企业无法达到平均资金成本为最低的最佳资本结构;第三,无法享受到像债券融资一样的税前抵扣优势;第四,对外发行新股,容易使新股东坐享其成,即当未来企业的盈余激增,新股东与旧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第五普通股融资的审查成本较高且普通股的定价通常较债券或优先股低,因而普通股的承销费用通常要较优先股或债券的承销费用高。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在于,优先股的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金成本。由于优先股股东往往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收取固定的报酬,因而在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

(二)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价格是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合理的并购价格以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科学评估为前提,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信息不对称可引起并购公司估价风险。由于目标企业内部人员与并购方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上市和非上市的目标企业在高质最的信息资料获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容易形成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

2.我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其相关的规定也多为原则性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并购过程中人的主观性对并购影响很大,并购并不能按市场价值规律来实施。

3.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和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增加了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风险和成本。

(三)缺乏规范运作的中介机构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介机构的作用一是为双方牵线搭桥,降低企业并购的信息成本;二是能提供中立、公正的判断,避免较强的主观倾向,从而最终导致交易的达成。我国的企业并购中,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较少,完全依靠并购企业自己自主搜寻目标、设计方案、筹集资金、谈判价格等等,结果由于并购方信息不灵,缺乏操作的经验,又苦于兼并融资困难,往往使应该成功的并购旷日持久,成本过高,甚至归于失败。

三、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规避

(一)利用杠杆收购

杠杆收购(Leverag Buyout,LBO)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在西方国家兴盛一时。它是指通过增加并购企业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并购交易的一种方式。这种并购方式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主要以借债方式购买被收购企业的产权,继而以并购后目标企业的资产或现金流来偿还债务。杠杆收购融资的积极意义在于:

1.可以满足资金不足而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的融资需要。采用杠杆收购的融资方式企业只需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迅速获得大量的资金使用额。

2.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并购,能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缩短并购时间,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3.并购企业通过杠杆收购可以获得意外的收益。由于在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的售价一般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通过杠杆收购,并购企业可以获得目标企业资产增值的价值。

4.杠杆收购可以使企业获得税收优惠。杠杆收购中的债务资本往往占全部资产的0%~90%。由于支付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抵扣因而可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另外目标企业并购前的亏损可以递延冲抵并购后产主的盈余,从而降低了纳税基础。

5.杠杆收购有利于管理协同效应的发挥。杠杆收购可以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并购方更加重视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完成与目标企业的有机整合。

(二)合理运用并购中的纳税筹划

并购企业在完成兼并后能够提高其债务权益比率,创造更多的税收收益和更多的价值。最佳的债务权益比率,是当增加债务所致的边际税收收益等于增加债务所致的边际财务困境成本时所对应的债务权益比率。当一个企业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经营合同中所要求的款项时,如不清偿到期应付利息,它就将陷入财务困境。因为并购会产生某种多元化效应,联合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会比持有这些现值的两个单一企业的小,所以,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后能够提高其债务权益比率,创造更多的税收收益和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经营净损失形成的纳税亏损。如果一家企业有税收减免额度,却由于处在亏损状态而无法使用这个额度,而另一家企业由于处于盈利状态而必须缴纳税款时,这两家企业的合并就可以使它们获得税收利益。这种增效作用的价值等于并购所产生的税收利益的现值,因此,可选择并购有累计经营亏损的企业,以亏损企业账面亏损冲抵盈利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就会减少企业的所得税税基,而且在实行累进税率时,还可能降低适用税率,降低企业整体税负,从税务上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三)做好资产评估,防范财务风险

对企业的资产评估,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资产评估组织,其中应有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二是充分考虑被评估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尤其要注意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资产评估。三是评估方法的采用应灵活,对待继续运营的企业产权,应采用预期收益净现值法,对待破产的企业或企业的部分资产时,应采用重置资本计算的账面净现值法。

(四)要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大力推广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专业人才、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发挥其在并购中的服务和监督职能。首先,利用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经营能力、财务状况进行客观评估;其次,利用中介机构掌握的目标企业的各类信息,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估价风险;再次,参考中介机构制定的并购方案。

如何降低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篇7

一、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

1.企业并购的涵义

企业并购简称兼并与收购,是以全部或部分产权为对象的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属间接获得生产要素的投资行为。企业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同时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2.企业并购的动机

关于企业并购的动机,目前还未形成公认的理论,但其肯定是为了追求利益,才会支付昂贵的成本进行并购活动,其并购动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其整体效率和经济利益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为扭转其运营不佳或亏损的情况,便会被管理效率高的企业并购,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资产规模的扩大带动经济效益的提高

企业并购后资产规模扩大,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增加其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优势融合、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共同发展。

(3)有利于寻求投资机会和降低资本成本

经营时间长的企业,其内部资金富裕,却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而新兴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机会多,但面临内部资金匮乏的问题,且外部融资成本较高。这两种企业通过兼并,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的效益,且兼并后的企业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

(4)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利用原有公司的资源、市场、销售渠道,消除资金、技术等限制,促进其快速发展,同时还会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

企业并购有利于并购企业实现资源的配置、规模经济的壮大及组合协同等效果,因此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企业追逐的对象。并购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扩张,并且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实践证明,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相反并购失败的现象比比皆是。归纳总结并购失败的案例得出:导致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财务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并购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为,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财务风险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本节将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论述。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涵义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指并购企业在并购后,由于并购的资金和融资结构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财务危机,不利于企业发展甚至是造成企业破产。并购后企业股东收益会出现很大差别,这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并购过程中存在着无法确定的因素

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无法确定的因素,如从宏观角度来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利率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等;从微观角度来说,并购企业经营环境、资金和筹资的变化,还有被收购企业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以及收购后技术时效性、管理协调和文化整合的变化等等。

(2)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当被并购企业是没有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那么并购企业对其资产情况不能正确估算,这导致不能准确掌握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等等,从而出现价值风险等。

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并购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计划决策、交易执行和运营整合。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问题。并购财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企业并购的定价风险

并购定价最关键的环节是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价值评估,这是双方关注的焦点,关乎着企业并购的成败。造成被并购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五点:第一,并购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的评估不准确。第二,并购企业掌握的信息质量不佳。第三,被并购企业的股价不能准确反映企业价值。第四,评估被并购企业价值的方法不恰当。第五,中介结构发展的不完善。

(2)企业并购的融资与支付风险

企业并购一般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样就会出现融资结构风险。总的来说,融资支付环节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六点:第一,流动性风险。第二,资本结构恶化引发信用危机。第三,财务杠杆效应引发的破产清算风险。第四,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引发财务风险。第五,股东利益可能降低。第六,原有股东可能失去控制权。

(3)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

在企业并购中难的是并购后的整合,并购活动完成后,并购企业得到了被并购企业的经营控制权,这只完成了并购活动的第一步,接下来是整合目标企业,而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财务整合。若如整合不恰当,会导致潜藏的财务风险的迸发,甚至出现并购失败的现象。

并购后的财务整合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并购前期潜在的财务问题导致的风险。第二,对被并购企业的资产处理不当。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分析

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1)有利于整体并购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对企业并购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防范策略有利于保证战略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对财务风险的来源于性质进行分析,同时对发生风险的几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科学评估,有利于制定出科学的并购战略。在并购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策略,从而保证融资与支付活动的有序进行,进而确保并购战略的整体实现。

(2)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并购收益

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并购活动的始终,财务风险会增加并购成果的不确定性,这会财务风险对并购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并购成果的不确定性,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将至最低,同时寻找收益时机,从而增加并购收益。

(3)有利于控制并购风险,保证并购目标的实现

财务风险与并购活动中的其他风险关系紧密,是其他风险的集中表现。所以,企业并购风险防范的重要风险是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对并购风险进行整体把握,防止各种并购风险产生连锁反应,从而保证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

2.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原则

企业并购风险中的主要风险是财务风险,因此需要制定以财务风险为对象的风险防范策略,其防范原则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柔性化原则;第二,满意化原则;第三,遵循关键性原则;第四,遵循突变性原则;第五,重视动态性原则;第六,遵循组织性原则。

3.降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措施

企业并购一方面能够扩大企业规模、优化企业资源、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等等,但研究发现,企业收购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常常出现失败的情况。其中导致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财务风险,因此要针对企业并购中采取风险出现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并购中定价风险的防范措施

①并购企业能充分认识对被并购企业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财务报表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会计理论发展滞后。第二,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第三,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完整的财务情况。

②重视并做好并购中的尽职调查

在并购活动中,被并购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会隐瞒其某些重要信息,导致并购企业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被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因此,在企业并购中为减少或是避免掉入财务陷阱,需要重视并做好并购中的尽职调查。企业并购中的尽职调查是指并购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对被并购方要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做好权责的划分工作和签订法律协议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目标公司的重要信息,从而防范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发生。

③认真核查被并购方的资产

第一,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进行评估,明确其可用资产和不可用资产,避免将被并购方的无用资产当宝贝。第二,对被并购方的债务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一定要防止目标公司将一些债务未列入债务清单,这会给并购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防止损失的出现,并购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审查被并购方的业务往来账目,核对其与被并购企业提供的债务清单是否一致;可以利用媒体向被并购企业的债权人发出并购说明。

④使用合适的估价方法确定被并购企业的价值

并购企业要想得到较为恰当的并购价格,需要根据自己的并购目的、对目标公司信息资料的掌握情况及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使用恰当的评估方法。

(2)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过程中融资风险的防范主要有四点:第一,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融资政策。第二,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第三,合理确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结构风险。第四,制定详细的资金需求预算和支付预算。

(3)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在并购时要预先制定出财务措施,这样在后期整合阶段,能够有效应对财务整合失败问题,从而减少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应对财务整合失败的策略主要有两点。

①妥善处理目标公司资产

企业的并购活动完成之后,并购企业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进行妥善处理。对于长期资产和短期资产应根据其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并且可以出售不符合经营战略的资产,用来偿还筹资出现的债务,或是将不良资产转让出去,降低财务风险。

②果断撤资

并购完成后,如果出现某些意外状况,导致并购整合结果与预期的战略规划相差甚远,或是并购后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并购目标,这时企业应果断撤资,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四、结束语

本文对我国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对其成因及其防范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为确保企业并购的成功,必须加强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研究。第二,针对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出现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即定价风险的防范措施、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和整合期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本文对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提高并购的成功率,推动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吴志军.企业并购中的管理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 篇8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并购而涉及的各项财务活动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损失的不确定性。从并购过程的角度来看, 并购财务风险主要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是指在并购过程中, 由于对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而导致并购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如果在并购中付出太高的价格, 就会影响并购方未来的收益, 甚至会使企业日后背上沉重的成本负担, 进而使企业在债务、经营成本以及利润方面带来很大的压力。

2、融资风险

企业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指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的影响。虽然在短期内并购者在选用金融工具时, 既可选用本公司的现金或股票去并购, 也可选用举债的方式来完成, 但无论哪种支付方式, 均存在一定的风险, 即支付风险。

3、整合期的财务风险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 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 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 如果未能妥当处理不仅会抵消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财务风险

对目标公司价值评估就成为企业并购的核心工作。目标企业价格评估产生的风险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加之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 缺乏服务于并购的中介组织。中国企业并购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关的规定多为原则性的内容, 可操作性不强。由于缺乏独立的为并购提供准确信息和咨询服务的中介组织, 所以无法降低并购双方的信息成本, 也无法对并购行为提供指导和监督, 增加并购的交易成本及新企业的整合成本。

2、企业融资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 这就给企业并购活动带来许多财务风险。

(1) 内部融资及其财务风险。由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小、盈利水平低, 依靠自身积累很难按计划迅速筹足所需资金, 如果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没有快速的反映和适应能力, 一旦企业自有资金用于并购, 重新融资又出现困难, 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营运, 增加财务风险。

(2) 外部融资及其财务风险。我国企业本身负债率已经很高, 再借款能力有限。或即使举债成功, 并购后企业由于负债过多, 资本结构恶化,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债务需要还本付息, 企业财务负担较重, 如果安排不当, 企业就会陷入财务危机。

在我国, 企业在并购中过分注重眼前利益 (获得国家和地方相应的信贷和税收优惠;买壳上市;成为“新闻明星”, 利用广告效应证明公司效益好的假象等) , 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的判断, 企业未来面临风险的估计都做得不够。

3、企业并购整合中产生的财务风险

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 由于受财务运行过程的影响, 存在着并购企业实际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相背离的可能性, 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 并购企业内部可能会发生管理失误, 导致并购企业偏离并购的预期目标, 形成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在企业并购整合中, 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由于企业间财务管理模式的差异, 并购双方的会计核算体系、定额体系、考核体系、财务制度等不完全一致, 整合期内, 财务机构的设置若不能适应并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例如财务机构重置、人员超编、控制不利等) , 就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第二, 并购企业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完整甚至失真, 财务预测、参谋功能薄弱或不具备, 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财务行为不规范, 财务纪律松弛, 浪费严重。第三, 对财务整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所派出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造成并购企业难以有效控制目标企业的运营。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企业并购在对目标企业估价、融资方式与支付方式的选择、企业并购整合等环节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1、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详细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公开信息之外的对企业经营活动有着重大影响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使决策更加正确。而信息的充分程度取决于并购企业自身的尽职调查和中介机构水平。

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审定目标企业并且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 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

2、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保证融资结构合理化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求量之后就应着手筹集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额的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有关, 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权益的稀释、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需要来取长补短。

(1) 现金支付。在短期内支付大量的现金对一般企业来讲难度很大, 对此可首先买壳方向上市公司大股东支付一部分现金, 余款以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来抵偿, 以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 之后再加以大股东的地位, 以股东大会决议的形式使上市公司将资产以现金买回。在承担债务并以现金收购的方式下, 买壳方承担出让方对上市公司的一切债务, 并按扣除所承担债务后的应付股权款以现金支付。这些方式对收购方来说减少了并购时现金的流出, 而对出让方来讲则不会对可收回的现金产生太大的影响。

(2) 股票支付。换股并购对于主并方而言, 可使其免于即时支付的压力, 把由此产生的现金流量投入到合并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对于被并方来说, 换股可以使其股东自动成为新设公司或后续公司的股东, 分享合并后企业的盈利增长, 此外由于推迟了收益确认时间, 可以延迟交纳资本利得税。但如果主并方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低, 而被并方又股权较集中, 则可能出现主并放为被并方所控制的情况。

(3) 卖方融资。并购方以承诺未来期间的偿还义务为条件, 首先取得被并方的控制权, 而后按照约定的条件进行支付。其典型形式有:分期付款、开立应付票据等。这些支付方式通常是在被并方盈利状况不佳, 急于脱手的情况下而采取的支付方式。对主并方而言, 卖方融资可以减轻企业即时支付的压力, 有充足的时间对被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核实, 避免可能存在的“并购陷阱”。对被并方而言, 延期支付可以获得延期纳税的优惠而且如果并购价格和支付方式按照并购后企业的业绩来确定, 被并企业股东还可以享受并购后企业未来新增的收益。

(4) 混合支付。并购方以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多种支付工具, 向被并购方股东支付并购价格的一种支付方式。混合支付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 可以克服单纯以现金或股票等方式支付的缺点, 减轻主并方的现金支付压力和防止其控制权转移, 延迟被并方交纳资本利得税, 给并购后的企业带来各种发展机会。因此, 目前混合支付方式有逐步上升趋势。

3、建立协调工作机制, 加强财务整合

企业财务整合必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中心, 以并购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准绳。通过财务整合, 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的整合与协同效应。企业财务整合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的整合。因为财务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了目前比较常用的财务管理目标。由于并购双方的财务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因此必须予以整合。

(2) 财务制度体系的整合。财务制度整合是保证并购后企业有效运行的关键。所有并购成功的企业其财务制度体系的整合几乎都是成功的, 相反并购失败的公司其财务制度整合几乎都是失败的。财务制度包括投资制度、融资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利润管理、工资制度管理、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整合。

(3) 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会计核算体系的整合是统一财务制度体系的具体保证, 也是重组公司及时、准确获取被并购企业信息的重要评价口径的基础。账簿形式、凭证管理、会计科目等必须统一, 以利于进行运营业务的整合。

(4) 资产债务的整合。并购后的企业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必须剥离低效率资产, 提高资产效率和资产质量,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对于固定资产的整合, 收购方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对固定资产进行吸收或剥离操作;而流动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整合则主要通过财务处理进行。并购公司对目标企业并购后, 可能接管目标公司的债务。如债务额增加, 并购后的企业财务状况必将恶化, 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 因此必须通过优化资本结构, 改善财务状况, 增强企业偿债能力, 实现债务整合。债务整合主要两种方式:一是目标企业债务全部由并购企业承担。按照“负债随资产”的原则, 并购企业承担债务的同时, 控制了目标企业的资产。二是负债转为股权。这是指为减少并购企业的债务将目标企业的负债转为股权的形式。

(5) 绩效评估体系的整合。这是指并购公司对财务运营指标体系的重新优化和组合, 这一评估体系是提高被并购公司经营绩效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手段, 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资产管理指标、盈利能力指标等。这些指标水平,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 并购后的企业应结合双方实际将这些指标体系经过整合在企业内进行推广。

摘要:企业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而财务风险贯穿企业并购活动的始终,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并购活动的成败。文章分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 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出建议, 以降低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谢磊、韩志成、曾小刚: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探析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06 (2) .

[2]胡霞:浅析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规避[J].经济与管理, 2006 (3) .

[3]王基建、吴保先: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防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1) .

[4]李春宏: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J].统计与咨询, 2004 (2) .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管理 篇9

一、并购财务风险的主要诱因

1. 未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从宏观上看, 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 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 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同时, 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不确定性因素通过由收益决定的诱惑效应和由成本决定的约束效应机制而导致企业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一方面, 不确定性因素具有价值增值的特点, 这就给决策人员带来了价值诱惑力, 强化了控制负偏离追求正偏离的目标和动机;另一方面, 不确定性因素又客观存在着导致成本膨胀的可能性, 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排除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又给决策人员带来一定的约束力。这种价值诱惑力和成本约束力的双重作用形成了诱惑效应———约束效应机制。当诱惑效应大于约束效应时, 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正偏离, 取得并购成功;当诱惑效应小于约束效应时, 并购的预期与结果发生负偏离, 造成财务风险。

2. 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性也普遍存在。例如, 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 并购方往往对其负债多少、财务报表是否真实、资产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 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 从而导致价值风险。即使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 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富余人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够, 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大, 致使整合失败。而当收购方采取要约收购时, 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则会有意隐瞒事实, 让收购方无法了解企业盈亏、或有负债、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 使收购方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致使并购成本增加, 最终导致并购失败。

二、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在确定目标企业后, 并购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的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并作为成交的底价, 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时间的预测。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 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风险的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 而信息的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准备并购的时间;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时间的长短等。也就是说, 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分较多,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赢利能力的判断难于做到非常准确, 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价值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更多的股权进行交易。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赢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2.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 缺乏短期融资, 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并购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采用现金收购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资产的流动性, 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的质量越高, 变现能力就越高, 企业越能迅速、顺利地获取收购资金。这同时也说明并购活动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 从而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自有资金投入不多, 企业必然采用举债的方式, 通常目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 使得并购后的企业负债比率和长期负债都有大幅上升, 资本的安全性降低。若并购方的融资能力较差, 现金流量安排不当, 则流动比率也会大幅下降, 影响其短期偿债能力, 给并购方带来资产流动性风险。

3. 融资风险。

并购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能否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 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如何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关系到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并购对资金的需要决定了必须综合考虑各种融资渠道。如果企业进行并购只是暂时持有, 待适当改造后重新出售, 这就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短期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这时可以选择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短期借款方式, 但还本付息的负担较重, 企业若届时安排不当, 就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买方是为了长期持有目标公司, 就要根据目标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持续经营的资金需用, 来确定收购资金的具体筹集方式。并购企业应针对目标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 维持正常的营运资金, 使投资回收期与借款种类相配合, 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比如用短期融资来维持目标公司正常营运的流动性资金需用, 用长期负债和股东权益来筹集购买该企业所需要的其他资金投入, 在并购企业不会出现融资危机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资本成本, 力求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管理对策

在并购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控制风险的因素, 降低财务风险。如何规避和减少财务风险, 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1. 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采用恰当的收购估价模型, 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 以降低目标企业的估价风险。

由于并购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是产生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 因此并购企业应尽量避免恶意收购, 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战略进行全面策划, 审定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 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测, 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另外, 采用不同的价值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评估, 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企业价值的估价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同业市值比较法、市场价格法和清算价值法, 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的资料信息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目标公司的合理评估方法, 合理评估企业价值。

2. 从资金支付方式、时间和数量上合理安排, 降低融资风险。

并购企业在确定了并购资金需要量以后, 就应着手筹措资金。资金的筹措方式及数量大小与并购方采用的支付方式相关, 而并购支付方式又是由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所决定的。并购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三种, 其中现金支付方式资金筹措压力最大。并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能获得的流动性资源、每股收益摊薄、股价的不确定性、股权结构的变动、目标企业的税收筹措情况, 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结构设计, 将支付方式安排成现金、债务与股权方式的各种组合, 以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来取长补短。比如公开收购中两层出价模式, 第一层出价时, 向股东允诺以现金支付, 第二层出价则标明以等价的混合证券为支付方式。采用这种支付方式, 一方面是出于交易规模大、买方支付现金能力有限的考虑, 维护较合理的资本结构, 减轻收购后的巨大还贷压力;另一方面是诱使目标企业股东尽快承诺出售, 从而使并购方在第一层出价时, 就达到获取目标企业控制权的目的。

3. 创建流动性资产组合,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降低流动性风险。

由于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 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匹配, 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但若降低流动性风险, 则流动性降低, 同时其收益也会随之降低, 为解决这一矛盾, 建立流动资产组合是途径之一, 使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兼顾, 满足并购企业流动性资金需要的同时也降低流动性风险。

4. 增强杠杆收购中目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 在财务杠杆收益增加的同时, 降低财务风险。

杠杆收购的特征决定了偿还债务的主要来源是整合目标企业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杠杆效应下, 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结构能否真正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取决于此。高额债务的存在需要稳定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量来偿付, 而增强未来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必须: (1) 选择好理想的目标公司, 才能保证有稳定的现金流量。 (2) 审慎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3) 在整合目标企业过程中, 创造最优资本结构, 增加企业价值。只有未来存在稳定的自由现金流量, 才能保证杠杆收购的成功, 避免出现不能按时偿债而带来的技术性破产。

5. 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从财务角度看, 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及现金流量的合理匹配是抵御流动性风险、防范财务危机的根本举措。在并购融资过程中, 应遵循优化资本结构的要求, 尽可能按合理的资本结构安排负债与股权比例;应在对未来流动资金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 合理配置资产与负债结构;应适当平衡长、短期负债, 使企业资金能满足未来现金流的需要, 又不至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企业而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6. 加强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工作。

并购企业在并购协议签署以后, 应根据事先的规划安排,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财务整合。不同的并购企业, 其财务整合的框架也有所不同, 但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到位、七项整合”。一个中心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中心。三个到位, 即对并购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融资活动的财务管理到位。七项整合包括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制度体系、会计核算体系、资产、业绩考核体系、现金流转内部控制及债务的整合。

7. 通过法律保护降低财务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 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是必要的, 协议中应该包括相关的文件、义务、治理、保密、非竞争、陈述及保证和赔偿等。因为在调查中往往不可能深入到每个细节, 因此为了确保企业在并购中的正确性签定法律协议是非常必要的。并购中, 经常存在被并购方刻意隐瞒或不主动披露相关信息的情况, 财务风险在每一起的并购中都是存在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实际操作中稳健、审慎, 用准确的财务数据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合理、完备的财务运作和细致、充分的产业判断相结合, 才能成功地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中的风险研究 篇10

一、企业并购风险分析

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并购活动中不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的可能性以及因此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并购风险贯穿于并购前、并购期和并购后。认识和分析并购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前提, 本文主要研究并购中的营运风险、信息风险、融资风险、反收购风险和整合风险这五类。

(一) 并购中的营运风险

并购方在并购完成后, 可能无法使整个企业集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市场份额效应,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验共享互补。并购造成新企业因规模过大而产生规模不经济, 或者并购行为产生的结果与初衷相违, 在企业效益上不能使“1+1>2”, 达不到企业并购所期望的效果, 甚至使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被目标企业所拖累。

(二) 并购中的信息风险

在企业并购战中, 能否及时获取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是决定并购行动成败的关键。如果在并购前能够全面地了解和分析情况, 搜集到真实、准确与有效的信息资料, 则可以大大提高并购企业并购行动的成功率。一般并购中的信息风险包括:股权信息风险、资产信息风险、负债信息风险、经营和治理信息风险等。并购活动中, 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仍贸然行动的主并购企业是注定要失败的, 然而不少企业会因急于进入某一新行业而一意孤行。

(三) 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 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企业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并购主体有时用本公司的现金或股票, 有时则利用卖方融资杠杆购并等债务支付工具, 通过向外举债来完成购并。无论利用何种融资途径, 均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因为谁都无法保证能按时足额地筹集到资金以保证并购顺利进行。一般地, 由于并购动机不同以及目标企业收购前资本的结构不同, 使得企业并购所需的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自有资本与债务资金的投入比例存在差异。并购企业应针对被并购企业负债偿还期限的长短, 维持正常营运资金的多少, 以及当时的融资环境, 来确定并购的融资手段, 降低财务风险。

(四) 并购中的反收购风险

目标企业对收购行为往往持不合作和敌意态度, 一般地, 企业都愿意自己发展而不是被别的企业收购。特别是面临敌意收购时, 目标企业的反抗更为强烈, 它们可能会“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收购行动, 如“毒丸计划”——通过股本结构重组, 降低收购方的持股比例或表决权比例, 或增加收购成本以减低公司对收购人的吸引力, 达到反收购的效果。此外, 目标企业还可以通过自己寻找收购者、出售自己的优质资产、大量举债等措施实施反收购。这样并购主体无法从目标企业获取其内部实际运营、财务状况等重要资料, 给企业估价带来困难, 使并购企业以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换取目标企业的合作为代价, 这样企业就会遭遇很大的风险。特别地, 目标企业通常会以发行高风险、高收益的垃圾债券来满足其短期内大规模融资的要求, 以此达到反收购的目的, 最终也容易导致“小鱼吃大鱼”现象发生。

(五) 并购中的整合风险

现实生活中, 双人搭档也要经过一段磨合期才能达到预期效应, 并购也是如此。如同其它有机体一样, 企业也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 存在着一定的排异性。并购整合包括战略、财务、人力、客户、组织、文化等内容。以企业文化为例, 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待人处世方法、习惯风气和员工情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之后, 必然涉及到高层领导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变、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新审订、工作人员的重新评价、定岗及富余人员的去留, 这就引起企业文化的改变和新旧冲突。如由于对新的企业文化的不适应, 大量的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流失, 或者工作低效率。这就需要整个新集团对集团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如果整合不成功的话, 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才流失, 而且会带来很多严重的后果。

二、企业并购风险管理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并购这一项资本运营方式是一种高风险的财务活动。并购成功可能带来丰厚利益, 但决策一旦失败就可能遭受巨大损失。而面对这样高的风险, 并购主体不能一味地规避, 甚至逃避, 因为一定的风险是无法消除的, 是与并购的高收益相呼应的存在。正如资本市场上, 无论投资者如何优化投资组合, 都只能消除非系统风险, 而无法摆脱系统风险。

为此, 从事并购的企业, 必须有承认并接受高风险的意识, 其实质是将并购企业自身承受的风险以及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风险承受下来, 并采用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 以降低风险或减少不利事项的发生。因此, 成功的并购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来保证, 即使是不成功的并购, 也需要并购风险管理来减小并购可能带来的损失, 提高并购的成功率。灵活运用并购风险管理方式, 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 是对并购风险管理的要求, 也是成功并购的要求。

并购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并购战略管理评价——目标筛选——方案设计及交易执行——并购整合。其中, 并购战略阶段与并购整合阶段是决定并购成败的两个关键阶段。

(一) 并购战略阶段的风险管理

并购不是普通的投资行为, 它涉及金额之大、影响范围之广足以使并购双方对其高度重视。并购不可盲目开始, 贸然行动非但不能给原企业带来预期效益, 反而会使之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基于此, 并购双方在形成并购概念时必须考虑一切可能因素, 做战略的可行性分析和准确决策。

并购战略阶段包括选择、评估被并购企业和设计并购方案等内容, 并购双方一般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并购目标、并购价格、并购条件等,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易。为此, 尽职调查是并购战略阶段最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 尽职调查在并购行为发生之前进行, 但是在并购谈判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尽职调查, 因为风险可能在谈判前就存在, 也可能在谈判过程中和实施过程中产生。因此, 尽职调查在并购战略阶段的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必须贯穿于并购谈判和实施过程的始终, 它有利于发现和防范并购风险, 帮助并购主体做出正确决策。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 并购调查是否完备充分直接影响并购整个过程。表1为并购战略制定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风险事项:

此外, 尽职调查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 目标公司土地及房产、设备的权利及限制。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是有偿出让使用权的资产, 为此, 拥有70年使用权和仅剩10年使用权的土地价值相差很大, 而抵押的土地和房产较未抵押的价值也相差巨大。因此, 事先对其权利状况加以注意是极其必要的。

(2) 知识产权的详细审查。在企业的资产中, 知识产权的价值属于无形资产, 有些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高于其他有形资产的情况。此时, 并购主体必须全面审查无形资产的各方面细节, 包括权利证书本身、相关专利的到期日以及权利的注册和续展费用支付情况等等。审查的目的, 无疑是确保并购主体在并购完成后能继续使用目标公司的无形资产并从中获益。

(3) 关键合同条款审核。目标公司的关键合同如长期购买合同、长期供应合同、技术许可安排等, 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目标公司被并购后, 这些合同自然有效于并购主体, 因此, 并购主体必须分析此类合同是否存在限制性条款, 是否会对并购后的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 并购整合阶段的风险管理

并购谈成, 把目标企业合并过来并不代表并购的成功, 关键还要看能不能把所有成员企业加以整合, 使之相互协调、互相补充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并购整合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阶段, 成功跨越这一阶段才能达到并购主体最初的愿望甚至取得更高的效益。

一般认为, 企业并购整合的首要任务, 是要整合并购双方各自的基本战略导向和企业个性, 在并购后的新企业中建立“一体化”的基本战略导向和企业个性, 以此达到战略协同的效应。否则, 会因双方战略的不匹配性导致并购后的企业经营范围过宽或过窄, 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其次, 并购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整合降低新企业的成本以达到财务协同的效应。同时, 由于企业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 财务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购决策对企业资金规模和资金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再次, 并购主体应做好信息沟通和心理沟通, 使目标公司的组织人员了解购并后公司股权的变化、未来的经营方向等等, 注重挽留优秀员工的同时谨慎对待裁员问题, 切不可在企业弥漫人人自危的气氛。最后, 加强企业文化冲突研究, 实施有效企业文化战略。并购后的企业文化会向两个极端发展, 或正向积累, 或反向积累。新企业应培育和引导文化的正向积累, 可以建立必要的组织、制度保障及其相应的奖惩措施推行和渗透优秀文化。表2为并购整合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关键风险事项。

此外, 马克思M·哈贝, 佛里茨·克劳格等德国学者则将并购后整合的重点表述为金三角关系:

该图说明:

(1) 认可。并购必须得到各级管理层和员工的支持和认可。这项工作必须及早动手, 尽快完成。

(2) 定位。为了支持并购的远景规划和目标, 人们必须能接收到正确的信息和定位。新公司需要一个指向明确的指南针——从第一天开始就有的整体方向。

(3) 期望。尽早主动和直接控制期望, 这也意味着预先形成开放和诚恳的信息, 然后在整个并购后的整合流程中传达沟通。

尽管表述上略有差异, 但对并购整合的主要思想却是大同小异。无论如何, 并购整合的终极效应影响着整个并购的成败。虽然流程上, 并购整合属于并购行为的最后阶段, 但实际上整合的概念和计划在并购战略阶段就已经研究制定。当然, 并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其间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化、风险和问题, 因此, 计划不可一成不变, 应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总而言之, 一项完美的并购计划必须充分研究其存在的风险和可能风险, 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如此, 并购双方才能在高风险后享受高收益。

参考文献

[1].杨瑚, 王晓燕.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防范[J].经营管理, 2006 (5)

[2].辛茂荀, 范年茂.公司并购风险的形成与防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3 (9)

[3].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系统:构成、特征与运作[J].华东经济管理, 2005 (2)

[4].谢小军.企业并购整合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07 (4)

[5].脱明忠, 刘新来.企业并购流程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集团企业并购中的财务目标重建 篇11

关键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战略价值;集团财务预算目标

作者简介:郭爱兰(1977-),汉,中山力劲机械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1;F27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21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46-02

随着市场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发展, 集团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子公司相互之间控股和持股现象越来越多。随着集团并购,特别是海外并购和投资浪潮高涨,企业规模愈趋扩大。并购后集团企业管理体制和架构更具多样化,资金效益以及资本运作日趋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重建财务目标成为集团企业特别是控股集团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财务目标重建,对集团各公司财务预算规范化管理,实现财务目标协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使并购双方在人才、管理、财务上进行优势互补,产生规模经济,才能最终实现集团的全面发展,实现集团价值的最大化。

一、企业并购的理论基础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通常被称为M&A,是公司产权的资产性交易行为。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 除兼并的一方保留原有的独立法人地位之外,被并的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同时所有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并入集团公司;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便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在收购完成后,双方企业依然保持其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改变其法人实体。收购从本质上区别为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1]。

企业并购的动机源于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研究领域的学者认为,为了谋求财务利益,获得规模经济,可以让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和高额利润,这也是许多企业集团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尽管通过财务资源协同,利用双方在财务资源配置的互补性,实现增收节支的效果。但是当企业规模超过最优经济规模后,由于成本增加、规模扩大所形成的投资效益会逐渐减少。

从实现财务目标角度来看,企业并购对发挥外派财务人员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激励,能够从不同角度发现财务工作存在的漏洞。加强双方合作关系,建立一系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将集团本部先进的管理经验融入新的并购企业或者控股企业,取长补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了集团企业整体财务工作水平[2]。

二、企业并购中财务目标重建的必要性

1、财务目标重建是集团企业加强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要。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管理,适当集中财力,寻求资本增值,应增强主并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监督和财务控制,并购公司要采取降低成本、削减重复开支,裁减重设机构等措施。但集团总部财务部门由于客观原因,与下属单位财务部门信息不对称,利益目标不同,或多或少存在利益上的矛盾。因此,在一定程度通过财务目标重建,发挥财务资源优势配置作用,保持信息畅通,可以使下属单位服从于企业整体利益,达到目标一致的效果。

2、 财务目标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纠正财务管理混乱局面。主并企业通过业务整合,控制和参与目标公司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监管。并购产生的财务目标包括职责和权限,监督目标公司的财务收支活动,同时对其上报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集团公司通过财务目标和规章流程控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亦能反映集团本部和各下级单位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有一定的效果。由于会计信息是集团领导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与集团公司有关的经济利害人(如银行、客户、投资者)和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财务目标构建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实现财务有序化管理,是并购财务效应的意义所在。

3、 财务目标通过重建能够有利于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并购时,必须考虑被购目标企业的不良资产和呆坏账的份额。通过财务目标建立,一方面要了解被购公司的不良资产数额和往来债权债务,无法收回、核销转的有多少。另一方面考虑并购后不良资产在资产总规模中所占比例,分析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的合理搭配,尽可能将并购风险控制在最小限度。另外,着眼着财务目标,采取适度规模经营运作,能规避盲目扩张风险。很多人错误的认为越是大的企业越不容易倒闭,规模经济性就发挥的越好。但是规模经济具有临界点,当企业扩张到一定规模时,边际要素产出率呈负增长,即出现规模不经济性。另外,一些集团下属单位,特别是对外投资企业由于对投资行为缺乏风险意识,再加上客观上论证不足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出现了呆死账、对外投资失误不能收回本金、违规挪用侵占资金等现象,给企业集团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财务目标短期计划和长期筹谋,可以纠正影响企业资金安全方面的问题,防范和控制风险,并将财务目标层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岗位,有利于明确各级管理层的经济责任。

三、重建有效财务目标的策略

并购完成后,集团企业位于新的产业竞争环境中,要建立新的稳固的财务目标,这有利于集团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并购也会对集团所处的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控制权的转移还会对集团与控股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产生影响[3]。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如何实现财务目标重建,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推行财务预算层级管理,加强会计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着力构建集团财务预算目标体系。集团母公司与并购的目标公司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因此,并购后着力于选择兼容性、协调性和互补性的目标,促进企业文化的相互容纳和合作。下属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预算管理政策,并在实现目标的一定范围内与总部整体计划相吻合。同时实现优化管理,构建预算目标,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并购后集团的经济业务都能严格按照财务目标重新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实现自我约束和责任牵制。

2、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发挥制衡作用。企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和完善议事规则,形成层面各负其责、有效制衡的结构体系。根据授权的规定,明确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权限范围和相应的职责,并相互协调配合。企业并购对于财务目标的建立、谋求重组价值等有着促进的功能。要按照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原则,借鉴并购成功的先进经验,根据集团法人内控制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治理机构。

结合以上分析,财务目标重建,作为集团企业并购发展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实现了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符合集团公司规模效应和并购价值双层目标下的管理现状和实际需要。重建财务目标实际上是作为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集团财务管理的水平层次,发挥财务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杨小霁.企业并购价值创造分析[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5,(02).

[2] 宋飞、王勇军.财务目标导向下的财务职能研究[J].财会月刊,2008,(07).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 篇12

一、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问题

1. 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由代理人控制和监督成本、代理人与所有人的合同成本等组成。之所以未产生代理成本, 是因为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管。企业的所有者与管理企业的阶层之间的利益有矛盾冲突, 为了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权与并购展开比赛, 从而代替被并购公司的管理者。

2. 低交易开支

企业并购追究其本质, 只不过是实现内部化外部交易、市场被企业组织所代替的过程, 而在这一并购过程中, 之所以能让经营活动交易中产生的费用大幅度减少, 是由于存在并购企业的成本相比较于市面上存在的同期交易, 交易成本可能较低的情况。

3. 融资成本的降低

通常, 由于拥有债券和股票大量发行的能力, 与小企业相比, 企业的规模越大, 进入资本市场越轻而易举。同时, 随着企业债券和股票发行数量的增多, 它们的发行成本也会得以降低, 因此融资得以在低资本成本的条件下实现。

二、企业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

作为并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购价格要根据目标公司的价值来进行确定, 企业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可观的价值评价之后才能够进行并购决策。只有对收购的对象进行慎重的选择才能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衡量目标公司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市场价值比较法

市场价值比较法是指在估算公司价值的时候选择一个参照物, 依据参照物的交易条件的比较来进行对比调整, 最终确定目标公司的价值, 其中参照物主要是指在股票市场中选择与目标企业经营业绩相似的公司的最近平均交易价格[1]。只有在发育充分、交易活跃的市场中才能够选用这种方法, 受到主观因素与市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应该慎重选用。

2. 账面价值调整法

公司的账面价值就是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净值。需要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进行调整才能够评估目标企业的真正的价值:对资产负债表根据企业固定资产市价与折旧、企业债权可靠性、存货、有价证券、无形资产来进行调整。

3. 市盈率法

目标企业的价值根据目标企业的收益乘以市盈率来确定。市盈率就是指价格与收益的比率, 主要的可选择的市盈率主要有并购目标企业的市盈率、行业平均市盈率、与目标企业相似的企业市盈率[2]。

三、企业并购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

并购企业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供选择, 对各种融资渠道比较之后选择最佳的。从企业并购融资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两种方式, 内部融资就是用企业的盈利积累来并购支付, 但是往往由于并购所需资金数额巨大而具有局限性, 不能够作为企业并购融资的主渠道。外部融资主要有权益性融资、债务性融资、混合型融资三种。

1. 权益性融资

发行股票与换股并购是这种融资的主要方式。发行股票是指公司通过新股的发行或者原股东配售来进行并购资金的筹集。发行股票虽然能够扩大企业的再融资能力, 但是同时也会对股权造成稀释, 对一些财务指标产生不良影响, 还会增加企业的赋税。

2. 债券性融资

主要是指并购企业用举债的方式来筹措资金, 包括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3]。成本较低, 使所有者的控制权得到保证, 以此来获得杠杆利益, 但是需要面对的财务风险较大, 会对未来的筹资能力产生影响。

3. 混合性融资

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债券交换和股权认证来完成, 具有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优点。

四、并购价款支付方式的确定

企业并购活动中的最后一项就是支付, 影响着并购交易的成败。企业要综合分析各种并购方式的优缺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1. 现金支付

现金直接购买的方式比较简单也很快速, 但是会对并购企业造成较大的现金压力, 只有财力充足的企业才能够负担。

2. 换股方式

双方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股权的交换, 目标企业终止或称为并购公司的子公司。这种方式不会挤占营运的资金, 节约了现金流, 使得财务风险和融资的成本都有所降低。双方都要承担估价下降的风险。

3. 混合并购

并购企业采用多种形式混合的出资方式, 有现金、股票、认股权证、可转换债券和公司债券等。这些支付方式如果合理搭配就能够避免单一支付方式的缺点。

4. 杠杆收购

并购企业将目标企业的资产和未来收益作为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在并购过程中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很小, 可以通过举借债券来解决并购中的资金问题, 收到杠杆效应。杠杆收购中, 回报率要达到很高才能够实现收购者获益。

五、总结

企业并购既是企业发展和扩张的手段, 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经济的舞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要从财务上进行分析与选择, 更加要考虑到市场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提供给企业经营决策最有效的信息。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强强联合的企业并购之路, 然而并购并非仅仅是两个甚至多个公司的合并这么简单, 并购各公司的财物问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着并购最终的结果。所以, 如果想要让并购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对有关并购财务的支付方式、主要的并购融资渠道和企业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方法的研究是关键, 只有弄清楚这三者, 才能为企业的并购过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财务问题,企业并购,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浅析中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3 (15) :17-23.

[2]陶蕾.企业并购相关财务问题研究[J].四川大学, 2012, 6 (13) :27-29.

上一篇:均衡化发展下一篇:学科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