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优质发展(共12篇)
均衡优质发展 篇1
江苏省日前颁布《县 (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 其中明确, 每年15%左右的骨干教师、专任教师按规定在区域、城乡、校际流动, 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10%, 四星级普通高中70%以上的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多举措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 江苏省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改革示范区建设, 组织研制县 (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据了解, 此次颁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 围绕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均衡、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并按比例流动、公办学校控制择校生比例、就近入学均衡编班、实施义务教育质量和学业负担监测评价、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 进一步明确了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据介绍, 这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力图引导地方政府深刻理解“义务”的内涵、在落实政府责任上下更大工夫;准确把握“优质”的标准、在实施素质教育上下更大工夫;始终坚持“均衡”的方向、在缩小办学差距上下更大工夫;不断强化“改革”的意识、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更大工夫;紧紧围绕“发展”的目标、在提升现代化水平上下更大工夫。
均衡优质发展 篇2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学前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该区学前教育呈现出优质、普惠、跨越发展的态势。
一、履行政府职责,确保优先发展
1.突出政府主导地位。坚持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门建立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研讨并解决。借创建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的东风,出台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且党工委、管委会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列入2014年惠民十件事之一,作为对社会事业系统目标考核重点指标,确保学前教育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2.财政经费保障有力。认真落实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把学前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一是学前教育经费单列。区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分开单列核算。二是学前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2012年、2013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为7.78%、8.25%。2014年学前教育占教育经费的预算比例为8.45%。三是按标准拨付生均公用经费。确保学前生均公用经费达小学教育标准的1/2。四是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同时建立和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户籍幼儿享受同等待遇。
3.提前完成行动计划。2011年以来,该区积极落实幼儿园建设“四同步”及淮安市学前教育规划相关要求,按省优标准新建、改扩建23所幼儿园(其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幼儿园11所,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幼儿园12所),提前完成了学前教育5年行动计划。
4.依法整治无证办园。近年来,该区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苏教基〔2010〕10号),出台《关于印发开发区个体幼儿园、托儿所整治方案的通知》,并联合教育、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物价、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累计清理了12所无证园,共计260余名在园幼儿、10余名工作人员妥善分流到就近的公办幼儿园就读、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正常的学前教育秩序。
二、探索创新机制,改革驱动发展
1.积极推进独立办园机制。一是加强园长队伍建设。公办校中园园长职务由社会事业局统一任命,采取人才引进,面向区外公开招聘,并通过自身培养等有效手段,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园长队伍。二是加强财务制度改革。各公办校中园均建有独立财务帐户,赋予园长对幼儿园经费管理和支配权力,实行区级财务监管,保证幼儿园经费规范使用。
2.着力探索幼师用人机制。一是逐步推进在岗教师转编工作。对区内在岗幼师实行公开择优选聘,提高公办教师比例,激发在岗聘用幼师工作热情。二是尝试推行园内人事代理方式。对部分非在编优秀幼儿教师通过园内人事代理的方式,享受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三是逐年提高聘用幼师待遇。为每位聘用教职工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基本保险,并确保聘用幼师工资达淮安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充分保障每一位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多举推进省优质园创建。通过“二结合一奖补”的方法,创新举措创建省优质园。“二结合”一是内部驱动和外部助力相结合。要求创建园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帮扶园“送教上门”,公办、民办协同发展。二是专人蹲点和专项督导相结合。定人定点,选派业务骨干蹲点指导创建园;定期组织人员对创建园进行专项督查、指导。“一奖补”指对所有建成省优质园的公、民办幼儿园给予奖补。以上举措有力推进了省优质园创建工作,预计2014年底全区省优质园比例将达82.4%。
4.积极扶持民办园的发展。出台《关于印发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民办幼儿园发展意见的通知》,扶持民办园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减免租金政策。对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实行交由教育主管部门或通过减免租金方式委托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民办园以奖代补考核机制。对民办园经费补助,实行考核制。按目标完成情况、规范办园、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评比考核,发放考核奖补资金,用于改善民办园条件。三是建立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机制。开展公、民办幼儿园园际对口帮扶、结对互学活动,每年在公办省级优质幼儿园中选拔业务骨干到民办幼儿园挂职指导,民办幼儿园派教师到对口园进修学习,促进民办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和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三、立足保教质量,强化内涵发展
1.强化队伍建设。一是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努力提高专任教师持证率,对因历史原因还没持证的已聘教师提出三年达标方案,三年内不能达标的教师转岗或解聘。二是着力提高男幼师比例。近三年该区共计代培免费男幼师10名,将于2016年陆续毕业上岗,充实到幼教队伍。三是努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一方面提高专任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新进教师学历必须达到专科以上;另一方面将学历达标比例按计划下达到各幼儿园,将学历提高情况纳入幼儿园的考核,以此作为推动各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的抓手。四是全面落实五年周期培训。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积极选派骨干园长、业务尖子、一线教师参与各类提高培训。
2.力促内涵提升。一是主动挂靠,借力发展。一方面建立省优质园邀请评估专家回访制,另一方面推行“姐妹园结对”举措,鼓励各幼儿园积极向省内名园寻求挂靠结对资源。此外,积极与本地高校淮阴师范学院联系,邀请专家、教授来区举办讲座,进行业务指导。二是教研主导,科学保教。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成立了由学前教育特级教师任组长的“开发区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过程性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并和年检挂钩,确保各幼儿园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三是推进“园园通”建设。各幼儿园都建有独立的网站,每年坚持开展幼儿园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活动,把保教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四是规范办园,强化安全。全区在省定标准班额上限范围内的班级达100%,各园按两教一保的标准配齐配足专任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员、炊事人员以及安保人员等。区内幼儿园无D级危房,各项安全制度完善、安全机制健全,近三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恶性案件发生。
(责任编辑
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于明星 篇3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探索教育新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淮安区全力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愿景引领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四个方面加大重视程度,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效能。开展“互学互教、共进共赢”活动,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倾心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增强广大校长“在工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工作”的协作意识、主动意识、卓越意识,最大限度释放全体教师“我要工作,我要干好工作”的内在潜能。二是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为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坚持以国家级和省、市级专业培训为基础,以区级、乡级和校内培训为补充,强师德,增师能,挖师潜,展师艺,引导广大教师像于漪那样更有责任,像李叔同那样更具智慧,像李吉林那样更爱革新。三是更加注重构建“四声”校园。深入打造“四声”校园:让学校铃声响亮,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让学校书声朗朗,为孩子营造善学乐学的氛围;让孩子们笑声多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让孩子们运动声高昂,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真正把健康快乐还给孩子、把兴趣爱好还给孩子、把自主合作探究还给孩子,实现“全面解放”。四是更加注重培育特色学校。目前有59所学校获得省、市级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泾口第二中心小学还跻身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之列。
近几年来,该区着力整体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实施教育教学协作片模式;构建“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和“经验课堂”模式,课改成果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打造“学总理、学新旅、学红军”红色德育品牌,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从四个方面着力,强化校长队伍建设
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如何真正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如何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人生出彩,就一所学校而言,关键取决于一校之长。近年来,淮安区针对本地区教育情况尤其是农村学校校长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围绕“培、选、带、帮”四字着力,不断探索中小学校长培养、选拔与任用的长效机制。
“培”,即抓好日常培养。大力营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宽松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为教师成长指路子、压担子、授招子、搭台子,“逼”他们从队伍中脱颖而出。“选”,即组织选拔考试。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筛选方式,从基层教师队伍中选拔出好干部、真人才,不断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带”,即培训带动提高。通过名校挂职锻炼、专家跟陪指导、业务进修培训等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库中“准校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其插上“隐形的翅膀”。“帮”,即跟踪帮扶指导。对“准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定期考核,择优任用。“准校长”转正后,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扶上马,不松缰,护全程”。
目前,该区有90%以上的乡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校长来自后备干部人才库,推动了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升,这一经验做法曾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推介。
用好现代教育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缩小教育服务差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办学条件“硬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要提升办学水平“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由此,才能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淮安区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后,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一是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紧扣教育部义务教育“改薄”新要求,按照全省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以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为重点,加快建好“三通两平台”,建成学校视频教室(会议室),全面完善相关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二是开设“直播课堂”。依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借助区域内名校优质资源,打造“直播课堂”,常态化组织区域内外名师开课,面向全区中小学校现场直播,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名师讲学授课,实现与名师面对面。三是组织视频研讨。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适时组织校际之间开展教育教学同步视频研讨活动,打造互学共进共同体,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四是建立教学资源库。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存共享,让不同年级、不同级段、不同学科教师随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常态课的“含金量”。
目前,该区借助教育区域网平台,已建成区级教学科研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城乡教育迈上“管理水平一样高、师资素质一样优、教育质量一样好”的均衡发展快车道。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择校热难题,提升教育共建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上学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基本实现校际之间“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的情况下,师资不均衡现象成为当前“择校热”的第一推手。为此,淮安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推行校长流动、实行教师支教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流动,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是推进教育发展集团化。集团的组建原则、发展方向、人员管理、经费保证、资源配置等均有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运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三个一致”,即:办学方向一致,人员权责一致,绩效考核方式一致。目前以名校为核心层,先后组建了3个学前教育集团、3个小学教育集团和4个初中教育集团。二是建立校长流动任职制。通过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评估校长流动任职行为,避免“打和牌”,做到符合条件的流动,不称职的或降或免,决不“挪窝”平调,真正把“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任用机制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提高校长与任职学校的匹配度,避免“拉郎配”,统筹兼顾,推动校长到合适的学校流动任职。三是实行教师支教制度化。打破传统的教师校属身份的管理模式,所有教师在全区范围内统一管理。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需要,开展“补教”、“智教”、“资教”等多形式支教,努力让受援校受益最大化。同时,以支教教师为纽带,支援校和受援校结成“友好学校”,支援校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受援校开专题讲座、上示范课、搞学术沙龙,促进受援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均衡优质发展 篇4
一、优质活动单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与保障
教师要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更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 锻炼自我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活动单的设计可采用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课后巩固单三单一体的模式。这样的设计可使教学有序化、知识系统化, 很好地完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了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 活动单的设计还要注重分层设计, 在设计训练题时, 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基础题人人做, 提高题中等生、优等生完成, 思考题只要求优等生完成。这样分层设计, 有利于学生人人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当然, 要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必须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教师与学生一样存在个体差异, 因而首先必须让教师队伍达到优质均衡。如何让教师队伍达到优质均衡呢?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任务, 主备教师研读教材, 参阅资料, 形成活动单草稿, 本周集体备课时间组内成员就主备教师的活动单草稿各抒己见, 提出修改建议, 然后主备教师进行修改, 形成定稿。上课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 对已形成的活动单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进行适当变更。平时备课组长要善于发现组员的长处, 集思广益, 互补不足, 真正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发展。只有建设优质均衡的教师队伍, 才能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才能为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体会成功快乐的源泉
教师在根据活动单进行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 让每个组员都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讨论的基本形式, 也是提高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时, 我们教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 让小组长学会如何组织组内讨论, 如何融洽组内成员关系, 如何进行组内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如何掌握组内成员的学习动态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 确定讨论时间的长短, 掌控全局, 并要作适时的点拨与指导, 纠正错误, 完善方法。在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 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点拨和鼓励,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以更大的热情、快乐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最大化。教师要注意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 决不包办, 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强化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人人都体验, 个个有收获。每节课均要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答题人,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有效地促进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课后教师要及时与不够积极的小组和个人交流,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并形成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的对子帮扶, 以促进学生与小组的优质均衡。
三、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篇5
——袁桥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一览
袁桥镇位于如城西郊,人口4.78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在校生3800多人,教职工305人。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格局,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镇‛创建工作,袁桥镇中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南通市模范学校‛,何庄小学为‚南通市特色学校‛、‚南通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两所幼儿园均为省优质园。
自2010年5月全市均衡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以来,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调研教育,专题部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确立教育大发展的目标举措。全镇教育人凝心聚力,勇于争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重统筹发展,硬件投入攻坚克难。
为了确保全镇每一所学校硬件设施都达到省定标准,在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全镇形成‚一所初中、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教育新格局的基础上,我镇继续加大投入。2010年9月,袁桥镇中完成了综合楼建设工程,何庄幼儿园完成了教学楼建设工程建设,目前均已投入使用,两项工程总投入1000多万元。
由于近年来我镇不断强势推进教育硬件建设,‚十一五”期间教育总投入近2000万元,初步盘点春节前必须解决的工程资金缺口达500多万元,另外教育装备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办公经费也同样面临着资金缺口。这些已成为袁桥教育大发展的一道难题,也是摆在镇党委政府领导面前的一道难题,但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能高瞻远瞩,仍奋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1年,我镇拟建设何庄小学综合楼、袁桥镇中综合楼;2012年,拟建设黄蒲小学综合楼及学生餐厅,建立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总投资约650万元。
2010年暑期,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将倪厦小学撤至黄蒲小学,原校址设教学点,保留部分年级,为2012年的完全撤并,打开了有利的局面。为解决原倪厦小学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过远的困难,我们联系协调交管部门、公交公司,利用‚村村通‛公交每天早晚分别两趟接送学生,为家长提供了便利和实惠,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对照优质均衡的省定标准,有一些问题和困惑,仍要求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如袁桥镇中和何庄小学占地面积不足,分别须增用地21000平方米和9300平方米,但校园周边发展空间相对窄小,原校园规划和现发展要求也有较大不对称因素。邀请领导、专家研讨解决此类问题,将是2011年开端的重要工作。
二、重内涵发展,校园文化特色彰显。
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是袁桥教育近年来的发展理念。有特色的学校,才是有品位的学校,打造学校特色,是我们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乒乓文化教育‛是我镇整体推进的特色项目,一年的努力,乒乓‚健体、启智、育德、兴校‛的创建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各校的‚乒乓文化广场‛、‚乒乓文化墙‛,记录着孩子们爱乒乓,玩乒乓,说乒乓的精彩瞬间和真情故事。何庄小学成为了我镇‚乒乓文化‛特色展示的窗口学校,11月份乒乓训练馆的落成更为该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袁桥镇中着力打造自主管理‚社团生活‛品牌,学生在社团中充实自我,锤炼自我,展现自我。弄潮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艺翔书画社等12个社团,活动主题贴近生活,足以展现学生灵性的光芒。黄蒲小学创建‚动漫文化教育‛,引导儿童欣赏动漫,贴近儿童心灵说话,成立了‚蒲娃动漫社团‛,并开展了系列活动。何庄幼儿园的老师们用真情缔造了‚爱的教育‛品牌,用‚爱‛包围着幼儿,让儿童感受爱,欣赏爱,奉献爱。11月19日,我镇四所学校均作为市德育现场会参观点,给与会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对我镇‚一校一品‛特色内涵发展思路的充分肯定。
在以乒乓运动为主体的‚体艺2+1‛工程的带动下,学校体艺教育成绩喜人。4月上旬,何庄小学为全市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现场推进会提供了现场,我镇作了大会交流,与会领导对我镇推进工作给予了一致好评。何庄小学乒乓球队在去年市排名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黄蒲小学 ‚动漫舞蹈社‛ 的《乒乓帅小子》参加了庆祝教师节、校园艺术节等活动汇演,获一等奖。市运会上,我镇中小学田径队连续两年双双跨入甲级队行列,并获‚精神文明代表队‛称号。4月,教育部万里行小组调研我镇‚阳光体育‛运动,给予充分肯定;《体育教学》杂志今年第5期推介了何庄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本,各校特色社团有100篇以上各类学生作品在各级发表或获奖。
目前,我镇学校特色发展渐成气候,何庄小学‚乒乓文化教育‛、黄蒲小学‚动漫文化教育‛特色在本地区已小有影响。如何将学校特色品牌更为叫响?这是我们2011年工作的重要命题。2011年第一季度,我们将重新修订各学校特色发展三年规划,不断丰富特色品牌教育内涵,挖掘校本特色教材,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我们拟将邀请知名专家论证各校的特色建设,力争将这些学校特色擦得更亮,走得更远。
三、重质量提升,有效课堂活力勃发。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课堂教学才是最本质的教育优质要素,强势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袁桥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的必由之路。扎根课堂,紧抓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是袁桥教育一年来教育教学管理的主旋律。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特色化。本来,我们继续实施活动单导学‚6+1‛管理措施,常态培训,树立典型,课课必查,互听互评,领导蹲班,有序活动,各学校注重管理创新,不断激发老师参与课改的热情。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常态化。4月,我们开展低年级‚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推进研讨活动,全镇小学低年级从5月初开始试行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本学期已得到全面推行。目前,各学校能做到‚主要学科课堂,活动单全面覆盖;所有学科课堂,活动单导学思想全面渗透‛,镇校两级的‚抽签会诊听课‛督课机制的确立,切实保障了模式推进的常态化。
我们务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的理性化。中心初中每周举行相关专题沙龙研讨,成立了‚活动单导学微型课题研究中心‛。镇级课题‚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小组自动化建设‛,所有教师参与了研究,撰写研究小论文60多篇,获奖论文结集成册。一年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获奖论文300多篇次。
一年来,新疆克拉玛依、省外国语学校,盱眙县中等10多批市内外教育考察团来我镇观摩‚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省教研室专家、知名教授邱学华等到我镇把脉课堂,更是提高了我们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2010年,袁桥镇中被评为‚如皋市活动单导学先进学校‛,中心初中获得全市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第一名,质量的提升是对我们前期孜孜以求实施高效课堂的莫大鼓舞。12月底,我镇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市‚‘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合格镇‛验收组的领导、专家。通过这次迎验活动,我们又一次成功借势,锤炼提升了全体师生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的整体水平。
2011年,我们将继续沿着‚活动单导学‛之路快乐前行。受到‚合格镇‛验收工作的启示,我们拟将开展‚‘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优秀班级‛的创建验收,对优秀班级、优秀老师给予绩效激励。允许优秀老师在掌握模式‚课形‛的基础上,再求‚课理‛,鼓励创新和‚出位‛,试图追求形神兼备。我们拟将在校本课程课堂上,推行小组自主设计‚活动单‛,做到真正的高效自主活动,开展有效有趣的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并力求形成一个特色校本研究课题,逐步试行到各个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去。
四、重精神塑造,师资团队勇于超越。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伟人的话,言约旨远。注重师德建设,塑造团队精神,是一年来我镇教育党总支、工会、各学校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激情校园‛评估细则》的制订,意在激活学校管理团队活力;《教师成长促进办法》,更是从精神层面关注教师个人成长;教职工才艺大赛活动,激发老师们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师德提升月‛系列活动,鼓励老师们跟上时代节奏,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逐步看到一个勇于超越、追求卓越的师资团队正在形成。一年来,我镇老师在市级课堂教学比武中近30人获奖,其中16人次一等奖。学校校园管理水平普通提高,教师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在市屡次常规检查中名列前茅。我镇教育装备管理水平获得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11月底我镇三所学校高标准接受了省教育装备督查组的验收指导;我镇教育工会获评‚省模范工会‛;下半年,我镇成教迎来了‚省级社区示范镇‛的验收;11月,何庄小学通过了‚省平安学校‛创建验收,迎来了‚南通市体艺2+1推进工程示范学校‛的验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教师团队整体的精神支撑和激情奉献。
但是,我们也已经看到,我镇优质师资整体弱势,市级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寥寥无几,不改变目前师资水平格局,将无法支撑起所谓‚袁桥教育‛的优质品牌。2011年将是袁桥教育的‚师质提升年‛,我们将紧扣‚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的要素,对照市学科骨干的发展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项目,分季度进行个人发展考核。骨干教师的培养将成为中心初中对各校长考核的重要因素,高级职称教师的绩效考核将放大‚青蓝工程‛实绩的比重。另外通过一系列过程性培训活动,争取在两年内,形成有10人以上的市级学科骨干群体。
均衡优质发展 篇6
一、对均衡优质教育的理解
均衡优质教育体现在一所学校内,首先,要开发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减少学校工作的客观随机性和主观随意性,使人尽其才,财尽其用,物尽其效。第二,让每一个学生都平等、公正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心帮助生活困难和身体残疾儿童完成学业。第三,均衡发展不是模式,不是平均发展,是要在学校已形成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与时俱进,打造新的学校特色。第四,查找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薄弱是不均衡的表现,它既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争创优质教育形成特色的突破口。第五,构建学校均衡优质教育体系,要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生命是教育之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创建均衡优质学校,需要有一系列的体系支撑,但在诸多体系中,重要的目标是落实在创办均衡化的班级上。要创办均衡化的班级,首先要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既注意每个班教师教学水平的均衡化,也注意学科特长的发挥,用优异的学科特长带动其它学科的共进。
二、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发展均衡优质教育
发展均衡优质教育,必须着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校师资队伍素质。我们以提高全区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按照“面向全员、强化学科、提升骨干、倾斜农村”的方针开展培训工作。
1弊橹全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在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面,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统一培训。根据省、市培训精神,全区中小学教师统一培训内容为“知识产权”“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统一进行书籍征订和发放工作,并进行集中辅导。二是学科培训。依据市里的培训方案,确立了我区十一所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为培训基地。以基地为依托,聘请专家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学科全员的培训。三是学科培训侧重向农村教师倾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在总结前期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暑假又组织了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培训教师分别由教研员和区内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内容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
2贝葱屡嘌捣椒ê湍J健U攵匝Х种频难Х稚柚梦侍猓我们组织了部分教学领导和教师座谈,征求意见,并对学分设置进行了反复修改,为了使培训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在全员培训中继续实行学分制。积极发挥学分制的督促与引领作用,探索学分制在管理与激励方面的新领域。在具体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后的双向反馈,既有学员对此次培训的收获总结和对今后培训的意见或建议;同时也有培训部门对学员学习过程的评价反馈给所在单位,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保证了培训的实效性。
三、通过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推动发展均衡优质教育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工程落实使各学校能够根据本校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和形式,建立校本培训计划。一是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途径的研究》,以科研为引领,将工程向纵深推进,引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二是学校内充分开展对话式培训活动,又可称为“九个一” 工程,即每年组织每位教师重点设计一节课、说一节课、讲一节课、反思一节课;其他教师看一节课教学设计、听一节说课、观一节课、分析一节课,最后大家共同评议一节课。通过校本研修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均衡优质发展 篇7
笔者认为:村小校长应主动作为, 才能真正快速提高末端教育质量,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一、村小校长应主动学习, 不断提高领导力
村小校长作为村小负责人, 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大部分村小校长都是以村小主任教师身份 (即主要起着村小与中心校的衔接作用) 自居, 不懂得学校管理, 也没有参加过学校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因此, 村小校长必须加强学校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一是村小校长要主动向中心校校长学习学校管理艺术。中心校校长要组织村小校长进行学校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 经常到村小去指导村小校长的学校管理, 提升村小校长在教师心中的领导形象。二是村小校长要主动邀请中心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学区内的村小校长到学校举办村校管理现场办公经验交流会。各村小校长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学校管理心得, 中心校行政管理人员要多到村小进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共同提高村小管理能力, 不断提升村小教育质量。
二、村小校长应主动管理, 不断提高执行力
一是村小校长应有村小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每学期应有较详实的工作计划, 特别是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方面的工作计划, 并按照计划逐一落实。二是村小校长应制定和完善村小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 如《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研制度》《自主研修制度》《课题研讨制度》《工作考勤制度》等。三是村小校长应主动邀请中心校行政管理人员、骨干教师来校对课堂教学问诊把脉。每期开展1-2次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 邀请学区的“草根专家”对学校每位老师的课堂进行问诊把脉, 对授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教学沟通交流, 帮助老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育质量。四是村小校长每周要定期组织常规教研活动。每个学校都落实了坐班制, 大多数学校中午都为老师提供了午餐, 村小校长可利用教师的一个午休时间组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 可以是对近期老师公开课的评课研讨, 可以是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可以是优秀教师教学视频学习研讨, 可以是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交流学习等。五是加强村小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其它场合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它充满文化气息。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也是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体现。因此, 村小校长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优化育人环境, 让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 唤起他们强烈地读书欲望或勾起他们童年读书时代的美好回忆。村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首先是环境文化的打造, 包括校园花坛的布置、外墙文化的设计、班级文化的设计等;其次是制度文化的建立, 包括各功能室制度职责、各办公室制度职责,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管理理念、育人理念等;再次是精神文化的营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班风和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最高追求, 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 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最后是活动文化的开展, 各校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寓教育于活动中。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定期组织开展的各种校园艺术节活动、常规性的大课间活动、课外辅助活动、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既凝聚了师生情感又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 既增强了校园书香气息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特色, 具有多重功效的作用。
三、村小校长应主动协作, 不断提高亲和力
常言道“相互补台好戏连台, 相互拆台一起跨台。”身为校长, 虽然有很多优势, 但也必须做到与同事同甘共苦, 对同事有一颗包容、博爱的心, 尊重同事, 信任同事, 关心同事。当同事之间有矛盾或自己与同事间有意见分歧时, 校长要理智反思, 心平气和地沟通交流, 学会圆场化解矛盾, 宽容大度求同存异, 以诚相待互相支持。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当同事工作失误时, 校长除了及时提醒弥补外, 同时还应在各级检查批评中主动承担应担负的责任, 切忌阳奉阴违, 推卸责任, 落井下石。
所谓“亲者, 信也。”村小校长要亲近每一位教师, 深入了解每一位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特长与短处、家境与情感, 这样在工作安排时就会想到如何发挥教师的特长彰显他的才能, 让老师获得成功, 享受快乐与幸福。
四、村小校长应主动示范, 不断提高指导力
学高为师, 身正为示范。村小校长是村小师之师, 在各方面要做到引领示范, 凡要求教师做到的, 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以此不断提高对村小教师的指导力。如村小校长坚持上班在师生到校之前, 下班在师生离校之后, 早中晚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迎送师生, 笑对师生, 带给师生以愉悦和温情;在校内清洁卫生管理中, 除了制定相关管理表彰激励制度, 更重要的是校长见到垃圾纸屑主动弯腰捡拾, 带给师生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力;在教学常规工作中, 特别是在教师办公室里, 村小校长要带头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 随时接受教师的不经意翻阅监督;在教育科研和课改工作中, 村小校长要带头努力学习, 更新理念, 把握教育政策, 主动探索并践行课改, 邀请教师观课诊课, 不断提升自己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让教师从内心上信服你, 从而尽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同时, 村小校长还要经常深入教师课堂、深入教师常规教研、深入具体问题情境, 与教师、学生一起研究课程改革, 构建高效卓越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五、村小校长应主动争取, 不断提升学校品味
均衡优质发展 篇8
武进在地理概念上是大区,在经济概念上是强区,在文化概念上是名区。武进总面积有1246平方公里,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和2个省级开发区,户籍人口近98.6万,常住人口160多万。
在教育概念上是源远流长,成绩卓著。武进自古就有耕读传统,民国初期更是与广东中山县同被誉为“教育大县”,学校数量在江苏全省名列第一。目前,武进教育有这样四大特点:一是规模比较大。目前,全区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共112所,其中高中11所、初中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普通小学48所、局管幼儿园6所,成校5所以及职教中心、电大、进修学校、特教各1所。另有幼儿园48所、新市民学校17所、中心小学办学点16个。全区在校学生总数近21万人,教职员工总数达1.4万人。二是门类比较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本土教育与国际教育、幼儿教育与终身教育协调发展。三是质量比较高。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0.7%,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4.8年。每年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十几名优秀人才,有100名左右的学生到国外名牌大学就读。全区现拥有省特级教师24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6名。四是声誉比较好。2005年以来,先后荣获“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区”等省级以上荣誉60多项,2010年社会评教育满意率达98%以上;教育局机关已连续5年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效能建设优胜单位”“勤政廉政三服务优胜单位”和“区五好机关”等。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2005年,江苏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区主要走了两大步:一是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以“办优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发展好每名教师”为目标,积极实施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大投入促进大发展。多年来,武进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2005年以来,我区主要实施了教育现代化工程、社会事业三年行动纲要和民生幸福行动两年计划及“312”均衡发展工程,累计教育投入70多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95倍,占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总投入的51%。全区新建学校28所,扩建学校5所,改造薄弱学校30所,总建筑面积达到125万平方米;共撤并中小学35所;建设塑胶田径运动场71个,创建省标准实验室135个,市示范图书馆65个,市一级校园网71个,72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工程。特别是2008年开始的“312”均衡发展工程,改造学校数量多,困难大,情况复杂;但经过3年艰苦努力,我们顺利完成了30所薄弱学校的全面改造工作,并创建为优质学校。目前,我区优质学校比例幼儿园接近80%、小学87.5%、初中90.6%,高中阶段100%。
二是大改革构建大公平。首先是招生大改革。2007年, 我区实施全面的招生改革, 主要是“公办学校不择校, 择校到民办”以及把重点高中50﹪升学名额按比例分配到各初中学校, 提前两年实现了省定标准。其次是组建教育集团。2007年开始,我区相继成立了湖塘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星辰教育集团和阳光幼儿教育集团,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再次是城乡学校结对。组织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帮扶,开展青年教师跟岗、换岗学习活动。2006年,有22所首批学校、目前超过40所学校参与结对帮扶。最后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全区确立了8个送教基地,邀请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区内名师定点指导,上示范课,进行学术沙龙活动。为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流动儿童合法的公平受教育权益,我区6万余名流动儿童有85%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三是大创新促进大提升。近年来,我区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思路。校长队伍建设主要是一工程一活动三培训。一工程是“优秀校长培养工程”。每年选择数十名年轻校长到名校长门下实践学习。一活动是开展“做学问,当专家;做管理,当行家;做事业,当大家”“三做三当”活动,并要求校长上好专业课,听好评好教师课,参加并主持好大型教研活动。三培训首先是出国培训,组织全体校长赴新加坡培训,与国外教育对话,拓宽视野;其次是跨行培训,组织全体校长赴青岛海尔集团培训,与企业家对话,学习管理经验;再次是高端培训,组织全体校长赴北京清华大学,与大师对话,把握教育本真。
教师队伍建设,概括为“五个一”:一工程一计划一活动一检查一倾斜。一工程,即实施“个十百千万”强师工程,数个教授级教师,数十个特级教师,数百个教育硕士,上千个骨干教师,对近万名教师进行轮训。一计划,即从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百名教育硕士培养计划”;我区现有教育硕士313名,另有248名在读。一活动,即开展“讲政治,比师德;讲学习,比师能;讲奉献,比贡献”的“三讲三比”活动,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师能大练兵”;并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一检查,即每年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免费体检(200元/人·年)。一倾斜,即在奖金和绩效工资分配上,对农村学校教师倾斜:2007年城区教师年终奖金8000元,农村教师8500元;2008年城区教师16500元,农村教师17500元;2009年实施绩效工资,特别设置了农村教师岗位奖励,每人每月增加200元。
四是大统筹促进大协调。一是普职教育协调发展。2006-2008年投资5亿元,整合五所职校,建造了占地500余亩、在校学生上万人的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2009年投资3亿元,新建了江苏电大武进学院;2010年,常州市武进女子中等专业学校也正式挂牌。目前,我区普职比基本维持在1:1左右的水平上。二是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我区现有7所民办学校,均发展情况良好,基本上形成了公民办互补、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区域内广大群众的不同教育需求。三是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我区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国一流的优质学校。
五是大坚持取得大成效。我区教育始终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类德育活动,以体、卫、艺及科技等教育为抓手,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连续3年荣获全国优秀组织奖。在去年的省县级田径比赛上,我区代表队获团体总分、金牌总数两项第一;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我区代表队获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和人才输送四项第一;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区获优秀组织奖;在青少年发明创造、“三模”等科技比赛中,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列。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在刚刚结束的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的五年,是武进教育事业历史上投资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
关于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的思考
如何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我觉得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说得好:一要成为优质均衡先导区,二要成为城乡一体融合区,三要成为素质教育样板区,四要成为体制机制创新区,五要成为人民满意认可区。我区将按照胡副厅长的这五点目标要求,认真做好有关工作。
一是在信念上认准一个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到2012年要率先创建成“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区长的报告,都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部署。会议颁布了《武进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武进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不仅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时间进度表,而且确定了推进目标实现的几大重点工程项目和诸多有效举措,为武进率先实现“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提供了领导和政策保障。
二是在思路上实现“四个转向”。1.由注重硬件建设转向注重软件建设。在全区学校校舍建设改造逐步到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逐步配备完善基础上,不断加大学校软环境建设力度,提高学校软件建设水平等。2.由注重外延扩展转向注重内涵提升。在教育规划布局调整逐步优化、学校数量和规模适度前提下,重点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课程建设、科学管理和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3.由重点倾斜转向城乡一体。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不断完善农村教育扶持政策,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4.由“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在保证全区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公平接受受教育机会”的条件下,努力实现全区学子“上好学”“公平享有接受优质教育条件”的愿望。
三是在方法上坚持“四动”。1.行政推动,强化政府及行政部门责任,对照标准查找差距,建立创建目标责任制,排好工作时间表,统筹协调创建工作。2.政策带动,按照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等机制,落实举措,为创建工作提供政策保障。3.各方联动,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镇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创建合力。4.学校主动,要求各校针对示范区要求,调整完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均衡优质发展 篇9
明确一个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密云区域面积2229平方公里,地貌特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80%的中小学分布在山区乡镇。为消除时空局限,有效提升山区教育水平,我区针对山区学校偏、远、散的特点,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明确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确定发展思路为:以建成城乡一体、优质均衡、融合创新的“智慧教育”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全覆盖、智慧型教育信息化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以应用为导向,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密云教育创新发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
打牢一个基础: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
为建设好教育信息化这条高速公路,我区不断增加投入,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计算机配备实现专任教师每人一台,学生用机达到每7人一台。所有中小学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均配备了交互功能多媒体设备,数字广播系统、IP电话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网全部接入密云教育城域网,校际间网络带宽达到千兆,并与市信息中心万兆连接,实现了市、区、校三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3.5G。为23所学校的63个教学班配备了3000台平板电脑,开展网络环境下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建成了密云区教育云数据中心、教育云服务平台,使师生通过信息技术便捷享受优质资源。高标准推进数字化实验校建设,建成首师大附属密云中学、密云二小等15所数字化实验学校,每校都建有高清远程互动教室、高清录播教室,实现有线、无线局域网络全覆盖。部分实验学校开展了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科技创新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建成远程视频安全监控中心,实现所有中小学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有力保障了学校安全。
抓住一个关键:着力推进信息化资源建设
早在2006年,我区就建成远程视频教学系统,长年开展区域名师课堂、网络教研等活动,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互补。2012~2014年,建成教育视频云平台,教师上传优秀教学课例3000余节,优秀教学资源8000余条,月访问量近2.5万人次。为丰富优质教育资源,我区引进了北京数字学校名师课堂,购进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学科工具以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镜像库,建成了教育搜索引擎,并第一个与市级教育资源库打通,实现市、区两级教育资源共享。2014年,全面启动密云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已正式上线运行,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教师网上协同备课、授课,跨区域网络协同教研,学生网络选修。2015年开始,利用互联网启动了中学网络直播课堂,学生在家中通过互联网、歌华有线电视就可以收看区域内的名师、教学专家授课直播。目前,我们正在实施“智慧课堂”建设,推进专家引领、行政推动、业务跟进、学校主动参与的四位一体研究机制,实施以微课程为主要形式的资源建设,探索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
把握一个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为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我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全力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定期聘请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对中小学干部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密云区教师网络培训平台,为干部教师开设了《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实践应用》《Office2010》《网络安全与维护》等104门信息技术方面的网络课程,促使干部教师掌握新媒体、新技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所有学校的网管员全部持证上岗,每学期组织开展80学时以上的专业知识培训、交流活动,有效保证了每一个接入密云教育城域网的学校网络安全运行,信息技术设备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广泛应用。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坚持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全面推进教育综合信息化工程,加快“智慧教育”发展步伐。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更新观念、创新技术、革新机制,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健全信息技术应用保障机制。
二是进一步创新管理和应用模式,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继续推进“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进一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形成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四是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环境,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的习惯。
五是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发达国家的学校建立“手拉手”合作示范学校,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拓展师生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消除时空局限、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抓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推进教育综合信息化工程,加大“智慧教育”建设力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支撑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密云区教育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公平的享受高质量的教育。
均衡优质发展 篇10
一、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内涵
由于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政府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定和推行的新政策, 很多人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一部分人认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是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部分人认为主要是城乡师资条件的优质均衡发展,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就是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质量、教育结果的优质均衡发展等。鉴于此, 要弄清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 首先就得全面深入地思考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内涵。从引致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方向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切入进行分析,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称互惠共生的教育目标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树立对称互惠共生的城乡教育发展目标。城市与乡村存在天然的共生关系。共生理论认为, 城乡间的共生主要包括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及对称互惠共生四种, 其中对称互惠共生代表着城乡共生发展的总趋势, 指明了实现城乡“双赢”的总方向。根据城乡共生理论, 我国的城乡关系基本经历了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三种形态, 并朝着对称互惠共生的方向迈进。随着城乡关系的阶段性演变, 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也先后历经城市取向—城乡一致—城乡非对称互惠共生几个阶段。新的时期, 顺应我国城乡关系走向对称互惠共生的城乡一体化趋势, 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不再表现为城乡非对称互惠共生, 而是进一步提升到城乡对称互惠共生的更高层次。城乡教育发展目标的优化调整是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 互动配置的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直接受到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如何判断和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C.S.Benson曾提出三项标准:一、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二、教育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率;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公平。根据Benson标准, 结合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与之配套实施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可以判断, 无论是“城市教育国家办, 农村教育集体办”, 还是“城市教育靠国家, 农村教育靠集资”, 都是城乡分割型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 不仅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帕累托最优, 而且还造成城乡教育的长期非均衡发展。在教育资源仍然存在约束的条件下, 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及公平性, 在城乡间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 推进城乡教育向着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 必然要求改变始建于“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的分割式教育供给模式, 创建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配置机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互动配置, 在指导思想上要破除形而上学思维的弊端, 以系统论与互动论为根本, 将城市和农村看成一个有机互动的统一体, 让教育活动所需的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要素在城乡统一体中充分交流互动, 实现二者的互补。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以来的发展态势及呈现出的现状看, 城市获得的教育资源一直多于也优于农村地区, 二者之间的不均等化程度基本处于增加之势。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客观上要遵循边际规律, 不管城市还是乡村, 教育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都会随配置量的不断增加而减少。对于办学条件比较薄弱的农村学校, 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配置量会比在办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产生更大的边际收益, 对整个社会来说, 也能增加更多的社会福利。因此, 城乡教育资源要实现互动配置, 必须立足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现实差距, 向农村倾斜。这其中要注意一个关键性问题, 就是必须从根本上跳出城乡分割的二元框架。过去, 在治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常采取城市学校帮助农村学校的方式, 即城市学校将自身从固有教育资源供给体制中获得的教学设备等要素捐给农村学校, 这一做法虽可以帮助农村学校改善薄弱的办学条件, 但其实质上仍没有摆脱“二元结构”, 仍为局限于城乡分割、差别对待的“二元格局”中进行的二次配置,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非均等的问题。结合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历史脉络和现实状况,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必然包含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配置, 必须在切实跳出传统的“二元结构”条件下, 通过交流共享、互补互动等方式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促进城乡教育的共同提高。
(三) 城乡交融的教育对象
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教育对象上, 要求教育对象的城乡交融。城乡交融, 从本质上是市民与农民或城市群体与农村群体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任何以城乡为主题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必须尊重并重视城乡之间天然存在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 充分强调城乡群体间交融的重要性。教育, 作为人文关怀显著的社会科学, 不仅毫不例外, 而且还具有强烈的“邻近效应”, 也可以说, 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个体的教育行为不仅可以让他本人与家庭受益, 而且还能为他人带来益处, 对整个社会可以起到增加福利的作用。这也是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教育对象城乡交融的深刻原因。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实质上应该是一个实现城乡学生群体间相互尊重、互为欣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以共同成长的过程, 更进一步说, 应当是一个努力实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积极互动、双向交融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 虽然城市学生群体与乡村学生群体之间、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有强弱势之不同, 但是又都具有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共同需要, 应当做到城乡教育的求同存异, 实现城乡教育的和而不同。然而, 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有别的教育体制, 无形中埋下了城乡学生群体间、城乡文明间的隔阂与鸿沟, 形成了非普惠性的城乡国民教育。为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体现教育的普惠性, 国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并取得明显实效。但新的时期,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了国家工业化加速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严峻挑战。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进程中, 农村劳动力加快向城镇大规模转移, 城镇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 然而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开放却只是形式上的开放, 进城务工人员并没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身份而同时他们又离开了农村, 逐渐成为夹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尴尬的第三类社会群体, 这一群体的不断壮大使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随之, 农民工随迁子女与留守子女教育也被边缘化, 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城市内部的教育出现双轨制现象, 其背后的本质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份的制度限制与政策歧视。只有彻底打破“二元”的及“三元”的教育制度限制, 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身份歧视, 才能充分实现教育的城乡交融与贯通, 才能突破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 推动城乡教育向着优质均衡的更高层次迈进。
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考量———以江西省为例
江西省, 作为中部农业大省, 也是教育大省, 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下, 城乡教育也历经非均衡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 江西省对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化不断探索, 随着城乡教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调整与推行, 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的缓解, 但城乡之间深层次的矛盾阻碍着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在教育目标上, 江西省虽抛弃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城市取向”, 但离对称互惠共生的城乡教育发展目标还有距离。自新中国建立初期, 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在江西实施, 而江西省工业所在地一般在城市, 因此江西省明确了“城市优先”的教育发展取向, 确立了在城市办好公办教育的目标。至改革开放后, 江西省不断地推进“普九”的进程, 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但随着国家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方针的贯彻及部分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江西教育也确立了“有重点”的梯度发展战略, 在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 重点发展的仍是城市教育, 没有改变“城市取向”。随着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 城乡教育在“城市取向”的影响下也日益拉大。自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尤其是在2000 年后, 随着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 江西省将缩小城乡差距、支持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作为重点工作, 实施了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举措, 城乡教育发展目标已逐步调整为构建互惠共生的城乡教育。至2015 年, 江西省县域农村教育现状有明显改观, 已有22 个县 (市、区) 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标准。但与此同时, 江西省农村教育在质量上和层次上仍明显低于城市, 仍有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亟待教育精准扶贫,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任务仍很艰巨。
其次, 在教育资源配置上, 江西省通过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配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使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状况得到缓解, 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突出的差距。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江西省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至2012年, 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增至174.1 亿元, 而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为82.05 亿元, 从总量上看,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多于城市义务教育经费, 但由于江西省是农业人口比重超过80%的农业大省, 农村学生人数众多, 同年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达513.64万人, 城区义务教育在校生为103.38 万人, 就生均义务教育经费看, 农村地区实际上仍低于城区。师资条件方面, 为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江西省逐年加大对改善师资工作的投入, 总体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至2014 年, 江西省小学专任教师达21.03 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9.77%;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2.14 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9.2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12 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2.98%;职业高中专任教师0.83 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78.27%;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5344人, 讲师以上职称的有3163 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19%。但是, 相较于城区, 农村教师的投入仍然存在明显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城乡教师的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以南昌县为例, 至2013 年南昌县城乡教师数量总体上不少且农村教师数量多于城市,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缺少教师近1000 人, 有的农村学校甚至出现“空堂”现象。在办学条件上, 近年来江西省城乡学校加大了建设力度, 校舍、功能教室、场地、体育设施、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设备方面总体上提高。但是, 由于“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区重点学校在教育教学设施上获得的投入更多, 办学条件改善明显;而农村地区, 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革命老区,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财政较困难, 学校建设投入仍存在不足, 一些乡村小学和教学点还存在着校舍简陋、图书资料欠缺、教学器材设备不足、寄宿条件等亟待改善的问题。
再次, 在教育对象上, 江西省为推行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成效, 但仍有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接受教育, 2012 年江西省从财政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下拨了9400 万元, 用于对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补充公用经费与改善办学条件。2013 年, 南昌市接纳在南昌就读的初中新生随迁子女7000 人。2014 年, 江西省教育厅发布了 《江西省关于做好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工作的实施意见》, 降低了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条件和门槛, 随迁子女考生增至12473 名。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江西省在推进城乡教育对象的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但同时也应看到, 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仍存在着一些障碍因素。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 只有父母能提供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房产证、居住证、住房租赁合同、合法用工合同、社会养老保险等有效材料的才能在附近学校学位有空缺的情况下予以安排, 但由于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容量有限, 所以一般是在优先保障城市居民子女入学的情况下才能让随迁子女进入。而在实际的招生工作中, 学校也并不是都能按照新的招生政策执行, 一些学校对随迁子女入学设置如房产证、户口等障碍, 随迁子女仍不能完全和城市学生共同享受义务教育, 就读名校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更是困难重重。此外, 还存在着一些城区学生家长认为来自农村的随迁子女不讲文明、说话粗鲁、卫生习惯差、孤陋寡闻, 不愿自己的孩子和农村孩子过多接触交流, 并对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入学有所抵触。这也成为教育对象城乡交融必须跨越的鸿沟。
三、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第一, 统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对称互惠共生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以系统的思维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融为一个关联互动的整体进行统筹定位, 明确城乡教育共同的价值诉求, 通过各方面措施促进城乡对称互惠共生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 要统筹定位城乡教育发展目标, 必须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着眼于公共利益最大化, 定位城乡教育发展目标, 切实履行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职责, 运用和实施多重政策工具, 建立更加体现公平、正义和责任的城乡教育服务体系, 对城乡教育系统要素进行动态协调和管理, 保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 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次, 严格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等重要教育法规与文件, 以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保障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再次, 要通过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推进城乡教育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工作机制, 完善城乡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并加强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以制度政策的创新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
第二,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教育经费方面, 针对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不够统一、经费配置不够均衡等问题, 要努力贯彻2015 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统一, 并实现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的可携带, 以更好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教育经费的优质均衡配置。师资方面, 要重点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师资配置优质均衡。这一方面要求进一步巩固落实城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给予农村教师工资经费支持,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学, 实现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要求加大农村师资培养力度, 通过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乡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农村名师培养工程等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让农村教师能够教得更好。办学条件方面, 要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 推进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这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加大经费支持以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薄弱问题。同时, 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工程、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提高农村教育硬件条件和办学水平, 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
均衡优质发展 篇11
民生工程之首:顺应民心的使命自觉
作为北京市一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快速发展的新城区,随着区域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步推进,朝阳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强区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其教育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加快发展的需求更加强烈。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多样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朝阳区对此高度重视,坚持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作为妥善解决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矛盾焦点的重大举措,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并作为全区“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十大民生工程”之首。
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朝阳区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完善主管区长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办公室、推进综合督导评估验收及专项督导……“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被纳入朝阳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提出“一体系、四区、三化”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参与、职能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督导评估机制等五个长效机制,有效推进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区域均衡发展,全区2011—2013年三年间教育财政拨款投入连年增加,较2011年增幅达48.25%,不仅依法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一个提高”,同时实现了在区内经费拨款标准、教师收入标准、办学条件配置标准、教师编制配置标准的“四个统一”,实行城乡均等和城乡统筹的经费定额与供给方式,教育公共服务“一个体系,五个机制”更加完善,突出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政府职能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依法治教的水平和管理效益。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所学校都优秀,让每一个孩子都活得精彩!”朝阳区教委主任孙其军说。
优质扩容辐射:固本开新的资源运筹
2010年,新源里中学更名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虽然只是更名,但是对新源里社区的老百姓来说却是一件大事——盼望了多年的优质教育资源梦终于实现了。清华附中本部派出了包括特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在内的一批优秀教师到朝阳学校任教。目前,清华附中朝阳学校已拥有特级教师6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优秀青年教师26人,中学高级教师69人,学生2298人。
“从当年招生的1242人到现在的2298人,学生不仅不流失了,一些原先流失的学生竟然也都回流了。”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每年,清华附中从本部选派优秀老师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目前,学校已经拥有新源里校区、新源西里校区、柳芳校区、三元桥校区以及小学部校区等五个校区,发展成为12年学制学校。
作为北京市人口最大的导入区,为促使朝阳百姓尽快享受优质教育成果,特别是尽快改变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和大量新建小区“教育洼地”现状,自2008年开始,朝阳区开始全国性地遴选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按照“促进均衡、辐射品牌、资源共享、提升内涵”的基本思路,朝阳区走出了一条“以名校为龙头,以‘五化促均衡,以‘名校办学三模式为主、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办学为辅的优质资源扩充的基本路径”。
“名校+新校”,拉动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名校+薄弱”办学模式,促进一般学校转型升级;“名校+民办”办学模式,满足百姓教育多元选择……近年来,朝阳区先后引进黄冈、华师一附中、东北师大附中、人大附中、清华附小、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府学小学、芳草地国际学校等区级、市级和全国名校资源,共举办中小学33校45址,惠及约31000名中小学生;先后推动了和平街一中整合紫绶园小学,清华附中整合新源里中学、服装附中、新源里小学,八十中学整合温榆河双语学校等一系列名校整合工作,累计整合学校25所31址,惠及17291学生,实现了优质资源在43个街乡的全覆盖;先后开办八十国际学校、陈经纶分校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分校、芳草地小武基学校、王四营中心小学分校等5所优质民办学校,总规模达到126个班,能够为5040名学生提供优质化教育选择。
同时,朝阳区借助区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力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办学,拓宽优质资源供给渠道,先后与北师大、首师大、北工大、传媒大学、二外、北京教育学院、中科院等开展合作办学,举办附中附小14所21址,惠及14808学生。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办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力,带动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以二外附中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快速成长为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
不同形式优质资源的丰富,促进了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朝阳区相继研究制定了“一校一策”“名师管理保障计划”等一系列深化机制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极大程度激发了学校管理活力,促进了区域间、校际间均衡程度的提高。
以中考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标志的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历史新高。2014朝阳区中考呈现快速增长和均衡分布两个显著特点,综合及格率为95.4%,成为唯一连续6年高位稳定在95%以上的区县。500分以上人数占近五成,高分段人数增幅达到35%。优秀学生分布在除一所学校外的全部公办学校,覆盖率为98.5%。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87.1%(国家标准为85%),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由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跃居北京市前列。
朝阳区教委副主任肖汶介绍,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和薄弱学校转化,增强了百姓对就近入学的认可,带动了择校等不公平现象的解决,准备择校的学生纷纷回流。2014年朝阳区义务教育入学实现了全部取消共建行为,新生百分之九十以上就近入学,标志着今年择校得到根本性遏制。
城乡一体联动:公平均衡的生动实践
“区内留学”——这是朝阳区因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生动词汇之一。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官庄村的官庄小学20名学生再次来到芳草地国际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留学活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官庄小学的孩子们融入芳草集体、深入芳草课堂,在快乐与分享的氛围中体验了城区优质校的特色学校文化。
像管庄小学与芳草地国际学校这样的“结对子”学校,在朝阳共有14对。2011年起,朝阳区由市区级示范学校与农村学校、相对薄弱校组建了上述“城乡发展共同体”。
共同体不仅仅停留于口号与纸面,不仅选派学生“区内留学”,更是通过建立“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模式,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学校特色发展。如在共同体融通教师编制使用,市区级示范学校要全面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吸纳成员学校教师参加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等教研活动,组织选派教师到成员学校任教;如建立教研培联动制度,积极组织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师校本培训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展学术论坛、教学沙龙、教学业务培训和课题研究活动;如实施教师交流制度,主要学科至少一名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派驻对口学校的比例进行交流,实现骨干教师覆盖全部重点和薄弱学科,示范校的市、区级骨干教师到共同体框架内农村学校支教。
“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朝阳区农村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助力项目、农村学校特色发展工程等多个项目先后开展,涵盖内容从农村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逐渐扩展至校本教学模式、校本课程建设、校本特色德育、学校文化建设等四个发展方向,由“农提”进至“农助”,推动农村学校特色发展,虽一字之变,折射的却是朝阳区关于城乡一体、“自主造血”的转变与进步。
人才强教战略:均衡深化的核心动力
2014年11月25日,朝阳区教委在润丰学校举行小学名优班主任展示活动,白家庄小学陈铁萍等3位优秀小学班主任与大家分享了教育理念和职业收获,并由此拉开了2014年度朝阳名优班主任展示的大幕,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先后又有北工大附中初中部田欣,八十中学高中部赵修瑞、吴丹、国佳等4位中学班主任依次亮相。
7位班主任的脱颖而出离不开“双名工程”的引领塑造。十余年来,朝阳区始终坚持“以教师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第一资源”,在“双名工程”的孵化下,促进干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干部教师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推进与深化的核心动力,先后三轮的“双名工程”实施以来,朝阳区按照基础性人才、骨干人才、专家团队、专家领袖人物4个层次设计了9大培养措施和8大载体,以“青蓝计划”“翱翔计划”“教育家计划”为抓手,以“成就未来计划”“打造精英计划”“塑造名家计划”为载体,突出对应不同层级的人才实施针对性的培养与建设,探索建立人才梯度培养培训机制,培养了一批有专业引领能力的带头人,已初步形成了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层级建设体系。
2011-2014年,朝阳区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补充教师3856人,吸引“211”“985”大学优秀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每年200余人到朝阳任教,中小学高学历教师比例从“十二五”初期的3%上升为10.6%。目前,全区特级教师实际规模已达20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6人,市级骨干教师281人,分别占到北京市的13.46%和14.01%,总量占全市的13.92%(接近1/7),区级各类骨干近4000余人,各级各类骨干人才占全区专任教师的40%左右,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大批优秀人才聚集朝阳的态势形成离不开人才发展的激励措施。朝阳区审时度势,启动了教育系统队伍建设“4H”计划,从Health(健康)、Home(家庭关怀)、House(住房)、HR(人力资源开发)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此外,为了达到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促进城区优秀干部教师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辐射,朝阳区还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级干部交流工作办法,就干部教师交流对象的确定、交流的方式、交流工作程序以及交流的纪律进行了明确,探索了区域内学校校长、教师科学交流机制,采取双向选择交流、对等匹配交流、学区配置轮岗交流、资源统筹交流、城乡发展共同体合作交流、合作办学共享交流、特级教师送教交流、骨干教师支教交流等多种形式。
学区综合改革:高位均衡的崭新起点
2014年年初,“朝阳区将启动学区化综合改革教育实验”的新闻引起中新社、北京晨报、法制晚报以及央广网、新民网、凤凰网等各路媒体关注。
这一改革对朝阳已有的学区制进行重新规划,提出了以“10—15—40教育发展结构”为标志的“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即依据城市的空间结构和重点功能区等因素,将朝阳全区划分为10个功能集团。在功能集团基础上依据教育发展需要细分为15个学区,学区内实施资源统筹。学区内按地域细分为2—3个片区,全区共划分为40个片区,片区内以优质资源为龙头整合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片区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区域内学生对口入学。
伴随着“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朝阳区教委也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率先在全市各区县中组建基础教育一科,统筹管理九年一贯制教育。在区教委领导层面,改革领导体制,重新划分领导分工,已将原小学和中学分段改为将小学和初中合并,设分管九年义务教育的分管副主任;将高中独立,设置分管副主任。
目前,学区化资源结构重组和转型升级共72校97址,优质教育服务惠及63099名学生,受惠学生比例达到43.86%。仅2014年上半年就有18所中小学转型升级为教育资源优质校,涉及11个学区,18个片区,占学区总数的73%,惠及16568名学生。
“要在达到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还要达到高位标准,并且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既要让孩子上学,同时要上好学,继续城乡统筹战略。”朝阳区教委主任孙其军表示,在扩充优质资源总量、城乡一体发展的同时,素质教育八项工程的统筹推进,教育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双名工程”的长期实施,数字网络平台的支撑应用为朝阳教育的品质发展、内涵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根据“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阶段目标,2014—2015年,朝阳区将完成十大功能区十五个学区的布局,区域资源配置基本到位,完成机构整合和重组,形成领导健全、衔接紧密、边界清晰、群众认可的学区框架;2016—2018年,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学区内部与外部的运转机制,形成九年一贯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街(乡)、社区、学校相互融通的育人网络,学区、片区内运转正常,稳定发展;2019—2020年重点推动学区内涵发展、品质提升,构建成熟的学区发展模式,建立保障区域发展的制度机制体系,实现各区域整体高位优质均衡。
均衡优质发展 篇12
学生信息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学生实际获得感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信息化“新”学:创新学习模式
信息化可以为我们丰富课堂学习活动、变革学习方式提供有力支撑。如何更加高效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成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之一。北京市积极探索与创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学习模式,形成了基于互动反馈的课堂交互式学习模式和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模式等创新的学习模式。
(1)基于互动反馈的课堂交互式教学模式。基于“双向”“平等”理念,创新性地引入Pad、智能笔等电子终端设备作为师生交互手段,形成网络、交互、融合、自主的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工作从“单向教育”向“互动教育”的转变。
案例: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通过使用“基于iPad的课堂互动教学软件”,在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等特色班的课堂上,借助iPad等手持终端,开展项目式、探究性学习活动,实践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数字课堂互动教学实验的主动化、常态化。
(2)基于微课的自主学习模式。该模式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以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数字资源为支撑的创新学习模式。学生借助微课程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习能力。
案例: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的“美术精品课堂”,实践了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联动化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微课程”的形式储存于资源库中。学生可以课前预习上课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学习主题,提前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学生来到实际课堂后便可直接进入操作阶段,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提供分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构建了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作业质量大大提高。
2.信息化“异”学:支持个性化学习
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各不相同,个性化学习已然成为趋势。实现教育公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一直是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北京市积极创新并大力建设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开展在线教育服务,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并扩大优质教育服务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并运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1)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提供多元化教育资源供学生选择。开发中小学数字化名师课程资源、微课资源、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等。连通名师同步课程、北京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电子教材四大市级的重点资源库,并开展区域、校际协同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使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2)开展在线教育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依托北京数字学校,提供学习信息推送服务、在线作文辅导服务以及名师在线答疑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优质教育服务。
(3)运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优化对学生的精准服务供给。依托北京数字校园项目,积极探索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服务。
案例: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通过使用“双基检测分析诊断系统”,基于学生作业和成绩等数据,引导教师聚焦诊断目标编制和诊断试题选取,精确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学科弱势,精细定位试卷讲评重点,精准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学生们可以充分应用这些信息化建设成果,方便地获取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服务,根据个人的学习需要开展个性化学习。
3.信息化“助”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和2015年发布的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方案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北京市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创新学生培养模式,组织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
(1)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探索并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网络空间的协同成长模式与基于社团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探索并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网络空间的协同成长模式与基于社团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模式。
案例: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搭建了“协同教育平台”,构建了以班级博客为载体的学生成长社区。每个班级的学生和他们的任课老师共同组成一个虚拟社区,基于虚拟社区进行学习、讨论和分享。教师还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并进行分享传递,推动形成了快捷高效的教育模式和良好融洽的教育氛围,助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寒暑假在线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014年寒假,北京市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传统文化过大年”“小小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等五大主题活动。2014年暑假,启动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畅想中国梦”为主题的网上夏令营活动。
(3)开展创客教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及创客教育的实施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全面、健康地成长。
案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优化创新教育结构、整合各界资源,形成六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在课内,人大附中设置了发明与创造、3D打印技术与科技创新实践等十几门校本选修课。在课外,由学生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创客相关社团已达31家。目前,人大附中正在建设包括几十个实验室在内的大创客空间,学生可以在其中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创新成果。
4.信息化“泛”学:支持学生远程学习
北京市通过提供丰富的在线教育服务供给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远程学习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学习服务支持。
(1)在线教育服务供给确保雾霾天学生停课不停学。雾霾红色预警期间,北京数字学校开辟新平台,丰富课程资源,继续组织线上活动,持续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学生在家学习期间,网络上的“北京数字学校云课堂”、歌华有线电视上的“北京数字学校”栏目为学生提供课程点播服务;歌华有线电视“导视频道”专门开辟一个直播时段《和我一起学》,每天两小时,学生们可以和著名作家面对面,一起读童话,一起做绘本,一起看科普,一起读经典著作,还能和职业学校同学一起学做饭、学做面点、学做家务。雾霾期间,接受调研的100所数字校园全部借助信息化手段系统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
(2)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作,将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和农村地区学校。2014年5月13日,北京市与湖南省、云南省、贵阳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基础教育二司刘昌亚副司长参加签约仪式。仪式中,由市教委线联平主任代表北京市向三省市赠送了6000多个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试用账号,将北京市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向三个省市辐射,当地中小学生能够方便地学习北京实验二小、史家小学、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名校的名师课程。
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学生开展远程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资源供给和学习服务支持,使全市乃至全国的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为学生创造了灵活、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教师信息化拓宽教师专业化发展渠道,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服务质量
1.信息化“助”教:资源建设和共享
针对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教师的资源需求无法真正得到满足等问题,北京市将丰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工作要点,大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同时,建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1)大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
●数字化名师课程资源
●优质的微课资源
●中小学数字化教材及配套资源
(2)建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
●联通名师同步课程、北京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电子教材这四大市级重点资源库
●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一框一表”的一站式检索与导航
●开展区域、校际协同,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市、区、校多级资源共享交换体系。部分区县、学校也参与到资源共建共享中,总结经验、提炼案例,探索构建市、区、校多级资源共享交换体系。
案例:北京景山学校通过“数字景山网络联盟”,创新应用基于网络联盟的优质资源校际共享模式,通过推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优质资源在联盟成员学校中的有效传播。目前联盟成员已经有500所学校,联盟学校之间通过资源推荐系统形成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模式。
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生成了大量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广大中小学教师使用,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教师们可以应用这些建设成果,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优质且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教育资源。
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教师版)》收集到的2804份有效问卷可知,超过半数的教师主要通过以下5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1)搜索引擎;(2)专题学习网站;(3)QQ、微信等通讯工具;(4)学校的资源平台;(5)北京市教育信息网。可见,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如北京市教育信息网、学校的资源平台等)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2. 信息化“新”教:创新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服务和平台支撑。在此基础上,北京市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试点研究,并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方式变革的示范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更好地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探索教学方式变革,创新教学模式。北京市积极组织数字校园实验校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试点研究,总结成果经验,提炼教学模式,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供示范。
案例: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积极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成立了微课平台和工作组,并专门建设了教师微课工作室,进行微课的设计开发工作,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法。目前已开设20余门课程,总浏览量达到5,655人次,单节微课视频的浏览量最高达到857次。学生利用微课社区,根据教师的指引,结合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学方式变革的示范、培训与交流平台。搭建校际交流、协作的服务平台,加强教师关于教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交流、探讨与成果共享,并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更好地推进了教育教学方式变革。
案例: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召开了第十一届教育教学年会,为教师提供了关于教学方式变革的培训与交流平台。通过多种微课录制方法的交流和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辅助教学的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
总的来说,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服务和支撑环境,并提供教学方式变革的示范与经验交流。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应用这些建设成果更好地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教师版)》收集到的2804份有效问卷可知,教师参与开展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为多媒体(如PPT)支持的常规教学,占96.5%;其次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占34.9%;部分教师还参与开展了基于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教学(占25.3%)、基于微信的教学(16.7%)和基于MOOC的教学(4.7%)。可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3.信息化“专”教: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北京市建设了动态的教研与培训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师培训课程和资源,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供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创新网络协调教研协同发展模式。
(1)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优秀骨干教师的积极响应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北京市共有57,404名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晒课22,797节。参加活动的教师们从“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信息技术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教学实施”“学生活动与教学效果”“专业素养与技术规范”六个方面,切实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收集资料、整合资源、制作课件,并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2)建设动态教研与培训平台,并提供课程和资源。北京市教委开通了教师研修网,向全市中小学及教研机构提供新课程数字化资源,设立专家和名师博客上千个,开展网上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的个性化交流服务平台,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一些学校探索了基于全程服务理念的教师个性化发展模式、教研结合的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模式。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实验小学以“扬长教育生态管理系统”为支撑平台,形成“一袋”“一库”“一室”的专业发展模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教师版)》收集到的2804份有效问卷可知,有96.3%的教师参加了校本培训,72.8%的教师参与了市县级培训,13.5%的教师参与了省级培训,有8.3%的教师参与了国家级培训,另外还有2.2%的教师出国参与培训。可见,北京市开展的系列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基本上覆盖了北京市全体中小学教师。
此外,北京市教委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校内、校际协同教研。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教师版)》收集到的2804份有效问卷可知,基于传统会议方式的校内、校际教研依然是教师进行协同教研的主要方式。但是,网络远程教研也已成为教师进行协同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数据显示,教师基于北京市或校内教师研修网进行网上校内、校际教研的分别占45.4%和34.1%;教师基于视频会议方式进行校内、校际教研的分别占28%和28.4%。可见,基于北京市或校内教师研修网和基于视频会议开展校内、校际教研是教师开展远程教研的重要方式。
4.信息化“援”教:远程教师培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培训已成为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信息化为农村教师的远程培训提供了平台、资源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北京市开展了系列的教师远程培训活动。
(1)北京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公共必修课全员远程培训。北京丰台路中学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公共必修课全员远程培训会。此次培训以网络学习与辅导为基本方式,由专家视频讲座、文本学习、论坛讨论、答疑交流、案例学习等环节组成。此次培训强化了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构建乡村教师实践培训基地。为更有效地提高北京市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北京教育学院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以购买培训服务的形式,联合一批优质学校,共建服务于全市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训基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通过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卓越教育工作者研修、紧缺急需学科(领域)教师研修、定制合作教师研修等创新培训计划,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伙伴互助学习,着重提升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均衡优质发展】推荐阅读: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08-17
均衡优质特色09-01
大冈初中优质均衡示范区创建汇报材料09-09
不均衡发展06-07
均衡发展材料09-03
均衡化发展09-22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07-12
均衡发展年度工作07-16
横山教育均衡发展07-26
均衡发展表态发言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