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优质特色

2024-09-01

均衡优质特色(精选10篇)

均衡优质特色 篇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工作目标前提下, 强化国家教育督导。这一精神对教育督导提出了重要的历史命题和更高的任务要求。当下, 在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重要战略目标的进程中,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也成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一大关键。

近五年来, 武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保障作用, 努力实现“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完有质量保证的九年义务教育, 让每所学校都建成规范的有特色的学校, 让每个区都成为教育优先和协调发展的教育先进区”的均衡发展目标, 不断调整督导工作的方向与任务, 从完善督导机制, 强化教育督导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 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战略思考和实践重构, 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教育督导特色的探索之路, 较好地实现了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的全面创新, 加速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

一、构建督导工作新机制, 是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理性选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最核心的任务。过去五年, 结合《义务教育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督导文件精神, 在整体分析武汉区域教育发展特征、趋势的基础上,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督导评估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改造和构架, 突出了“两个并重”, 即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实施了“三项转型”, 即督导理念转型 (构建以全面质量观、均衡发展观、个性发展观为核心的科学发展理念) , 督导功能转型 (强调注重内涵式的发展性功能和评估的过程性) , 督导职能转型 (强调指导性、服务性, 实现由检查、监督、评比向评价、指导、服务转型) ;构建了三类评估体系下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凸现一定地域特色的若干子评估指标体系。以此内容撰写的国家教育督导团“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报告《中小学综合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和《教育督导新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分别获全国教育督导理事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二、实施督导工作新机制, 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实施新机制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和指导并重”的原则, 既突出“督政”, 督促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保证教育投入, 缩小城乡区域间、校际间差距, 从而逐步达到办学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又强化“督学”, 督促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切实端正办学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由此真正实现以内涵、质量、特色为核心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 加大督政力度, 提高保障水平, 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1.“学校标准化建设”奠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

从2008年至今, 我市持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有力地解决了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 全面完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 优化了硬件设施设备, 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

武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分别于2007年、2010年出台《武汉市初中 (小学) 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方案》, 明确标准化学校建设验收指标要求, 突出学校的软件建设和内涵发展, 在重点考核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的同时, 加大对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的考核, 特别强调学校生源的保有量、班额的控制、教育质量与社会评价等内容, 以此督促学校在解决好硬件建设的同时, 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多年来, 标准化学校建设已形成“年初督导调研、年中督导检查、年终评估验收”的工作模式, 较好发挥了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杠杆作用。一是抓实“三个环节”, 即强化目标意识, 纳入政府绩效目标;突出专项督导检查重点, 发现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针对薄弱环节, 指导整改。二是坚持“三个原则”, 即“政府主导, 部门联动;坚持标准, 优化过程;软硬并举, 一校一策”的原则。三是实施“三个结合”, 即坚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以动态为主, 充分反映各区在标准化学校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变化;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 用数据反映情况, 客观反映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真实情况, 同时建立教育督导结果公示制度。经武汉市政府同意, 2007年至2009年, 经过三年规划建设, 全市有175所初中学校通过评估验收, 市、区政府共投入建设资金66622.52万元。截止2014年底, 我市共建成标准化初中215所, 标准化小学331所, 2015年还将建成90所以上的标准小学。义务教育资源基本呈现“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办学理念先进明确, 办学条件符合标准,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校园文化品位高雅, 校际、区际发展趋向均衡”的态势, 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原则, 在全市更大范围和更高层面, 得到了具体体现。

2.“区、乡镇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优化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区、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一直是督政的重要内容, 是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早在2004年, 已启动《武汉市实施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 (试行) 》、《武汉市实施乡 (镇) 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 (试行) 》。随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增强, 着眼于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原则, 我们又对乡镇政府督导评估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新一轮乡镇教育督导评估最大的亮点是:督促乡镇政府在解决好义务教育“缺位”和“不到位”问题之后, 将更多精力放在从履行基本教育职责到农村教育内涵发展, 形成大教育格局,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上来, 从而实现督政机制的创新。

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 我们着力构建“四大机制”。一是目标机制。建立教育目标考核制度, 制定区属部、委、办、局、街 (乡) 教育目标考核办法, 对各部门承担的教育工作职责, 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抓好过程督导。二是组织机制。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督导评估领导机构和评估组,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规划局、市编办、市法制办、市城市综合开发办等部门的全程参与, 使评估工作真正体现政府行为。三是评估机制。在各区自评的基础上, 根据区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规划, 市评估组进行正式督导评估。通过听、看、访、谈、查等形式, 对存在的突出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并通过复评, 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四是激励机制。对通过督导评估, 达到优秀等级的区,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授予“市教育先进区”称号并予以表彰奖励 (奖金100万元) 。对获得市教育先进区称号的区人民政府, 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有关项目立项、专项拨款等方面, 给予优先安排;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期内政绩、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目前, 全市有87个乡镇开展教育工作自评, 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2.1%;69个乡镇通过区级督导评估, 占总数的65.1%;27个乡镇通过市级督导评估, 被市政府授予“武汉市教育先进乡镇”称号, 占总数的27%。乡镇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成为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农村教育的有力抓手, 乡镇政府履行基本教育职责正逐步向农村教育内涵提升、大教育格局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推进了教育的优质均衡化水平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 2012年起,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又审时度势, 以超前思路和战略眼光, 积极谋划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发展的督政工作新机制。历时两年精心研制, 结合《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 (武发【2013】14号) ,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013年底出台了《武汉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督导评估方案》 (征求意见稿) , 以更有效地督促政府进一步履行职责,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着力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优质均衡”螺旋式稳步发展, 让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 实现“让每一名学生享受优质公平教育”的工作愿景。

2012~2013年,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转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的通知》等文件, 提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做好省级督导评估迎检工作的通知》, 整理和编印了武汉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自查整改工作任务书》。全面深入地研究和自我诊断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两年来, 指导15个区 (开发区) 出色完成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 达标总数占全省已评的45个县 (市、区) 的20%, 其中, 江汉、洪山、武昌、黄陂、蔡甸、东西湖等6个区被评为省级示范区, 占全省所评示范总量的1/3。2013年, 江岸、硚口、汉阳、武昌等四区率先高质量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今年江汉、洪山等11个区工作也已到位, 正在接受国检。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作成效, 受到教育部专家、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与一致称赞。

(二) 多头并举, 创新督学工作, 力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城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充分发挥新机制独有的制度优势, 强化督学功能, 完善特色学校督导评估体系, 形成覆盖全市义务教育的“两驾马车”, 并驾齐驱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 全面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市级特色学校督导评估”, 努力实现千校一面向特色办学的转变

教育部总顾问督学陶西平说:千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无差别教育是教不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的, 每一所中小学校应恰当定位, 塑造出自己的独有特色, 用特色形成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007年、2011年, 我市先后出台小学、初中特色学校督导评估方案,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导向, 以面向每一所学校, 促进教育均衡为宗旨, 定位于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 其指导思想鲜明地体现了以下“三观”:一是全面质量观, 由注重外延式评估转向内涵式评估, 由重学校环境条件转向重教师教学服务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评估重心转移到课程、课堂、教育质量上来;二是均衡发展观, 由“一刀切”转向“发展性”、“激励性”评估, 面向全体, 使用增值评价, 组建由省市督学、学校校长和区督导室主任组成的督导队伍, 通过指导和服务, 使所有学校、教师、学生在原有基础上, 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三是个性发展观, 调动学校自我评估、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构建市区校合作、互动、发展的评估新模式, 关注学校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 挖掘发展潜力, 塑造发展特色, 使学校发展特色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发展个性化。

同时, 工作方法上凸现“四性”:一是在评估的目标体系上, 突出引导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引导学校从重视规模效益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二是在评价的功能上, 注重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导向性, 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和提升, 彰显闪光点, 发现薄弱点, 找准增长点, 使学校发展特色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发展个性化;三是在评价的方式上, 以“质性评价来整统量化评价”, 由“统一走向多维”, 建立社会参与、民主开放的评价体系, 体现开放性。在主体交往上, “走进学校、走近教师、走近学生”;在主体外延上, “走向社区、走进家庭、走近家长”;四是在评估的过程中, 强化合作意识, 增强服务性, 以适应和推进学校自主发展的改革实践, 鼓励在办学特色上创造经验结出成果, 实现千校一面向特色办学的转变, 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特色学校督导评估真正为不同起点和类型的每一所学校, 提供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近几年, 进步幅度较大, 特色鲜明, 具有较好社会影响的新兴学校不断涌现, 城区校际差距明显缩小, 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较快提升, 素质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这一评估机制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被誉为“武汉教育一大品牌”, 并被纳入市政府绩效一级目标。截止2014年, 全市有近200所小学被授予“素质教育市级特色学校”称号, 其中, 普通公办小学占到总数的85%, 32所初中被授予“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初中”称号。在此基础上, 市督导室继续引导中小学校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增强“育人为本”的文化自觉, 打造“因校制宜”的办学特色, 提供“有文化品质”的教育服务, 使我市义务教育呈现优质均衡、高位均衡的发展态势。

2. 强化督导责任, 全面推进我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

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是政府部门强力推行的一项“政府工程”、“民心工程”, 也是教育督导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 即:建立起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多方的密切联系, 把对学校的监督、指导落实在工作的第一线。这项工作对于严格规范办学行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尤其是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3年底, 按照国务院督导委员会、省、市关于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文件要求, 结合实际, 我市正式启动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工作。各区以“四个一” (即每月至少一次下校督导、一个督导主题、一次责任督学碰头会、一期督导简报) 为抓手, 通过科学划分督学责任区、精心选聘责任督学、逐步完善督导制度、积极反馈督导结果等措施, 全面推进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工作, 初步形成“挂牌到位、督学到岗、反馈到部门、整改到学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是强化督学责任意识, 确保挂牌督导工作高效运行。各区把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 作为规范办学行为, 切实解决教育热、难点问题, 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工作平台。充分发挥教育人才集中优势, 精心选聘督学, 组织责任督学强化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进行事前培训, 同时每区为每位督学每年安排不少于1.2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 并配备工作用机, 保障督导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构建常态工作机制, 确保挂牌督导工作长效运行。严肃督学工作纪律, 严格遵守工作程序, 及时向学校反馈督导意见, 填写《督学责任区督导工作用表》, 将问题及家长、社会反映的《经常性督导事项》所列问题, 责成教育局对口职能科室答复, 并限期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督导。三是明确职责, 当好四种社会角色:常规巡视, 做政府的“得力助手”;出谋划策, 做学校的“专属顾问”;沟通对话, 做群众的“贴心专家”;专题调研, 做决策的“信息参谋”, 建立反馈制度, 合理运用督导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 督学责任区制度逐渐发挥出独特功能, 成为教育内部管理学校、监督学校依法依规办学的新的有效平台。

3. 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发挥教育督导为教育决策服务的作用

围绕新机制的全面实施, 我们还针对不同时期带有倾向性的教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开展了一系列督政方面的专项检查、调研, 监督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能。近五年来先后开展了职业教育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专项督导, 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专项督导检查, “两基”工作检查,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专项督导调研、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专项督导调研、武汉市中小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 配合省督导室, 完成国家教育督导团组织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江汉区和洪山区) 等工作, 先后提交了《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坚持内涵发展, 让优质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等一系列调研报告。通过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反映实际情况, 分析问题, 并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有效地增强了政府履职的力度和效度, 也提高督导工作的公信力、渗透力及影响力。

三、科学运用督导新机制, 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回顾我市教育督导工作, 我们发现, 任何成绩的取得, 都离不开遵循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督导工作能够开创新的局面, 正是遵循了以人为本、和谐创新、科学发展的原则。

创新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引擎。一是观念创新。前瞻性来源于深厚的理论贮备。专业思想理论的贮备, 是教育督导工作摆脱束缚、勇于创新的智慧源泉。我市督导从单一评估转向多元评估, 从关注学校办学条件评估转向关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评估, 正是“面向每一个学生, 面向每一所学校”的新理念发挥了引领作用。二是机制创新。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机制创新为教育督导工作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不同板块、不同学段的督导评估既拓展了教育督导的工作领域, 又丰富了教育督导的工作内涵, 为开创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方式创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工作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督导评估内容的变化, 要求评估方式必须进行创新。几年来, 我们十分注重探索总结评估活动方法, 如开放式收集评估信息、互动式督导评估活动、电子化督导评估档案、督学责任区和督导公示制度等等, 方式创新使督导工作充满无限生命力。

统筹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规划统筹。科学规划是优化工作环节的基础, 既是明确任务的需要, 也是推进工作的需要。如: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评估面向所有小学, 特别是发展中的学校, 要求各区原则上每四年对辖区范围小学 (包括原有省、市级示范小学及市级先进小学) 进行一轮评估, 各区据此统筹规划, 较好地体现了普惠原则。二是资源统筹。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 各项建设必须通盘考虑, 全面统筹。作为综合性检查与评估, 教育督导在统筹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区域资金、项目规划上, 能发挥其统筹作用。三是工作统筹。随着督导作用的发挥和督导领域的拓展, 督导工作任务繁重, 头绪繁多, 完成督导任务, 不仅需要体力, 更需要智慧。只有科学统筹, 才能合理安排好工作, 控制好工作节奏, 高质量、高水平地推进督导工作。

专业化发展是教育督导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加强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教育督导事业的迫切需要。我市对此进行了探索:一是在组织建制、工作机制与制度层面, 成立了武汉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 加强了教育督导的组织与领导, 优化了组织结构。同时业务层面, 进一步细分并拓展工作领域, 专业人员和督学相结合, 为基层和学校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在内容和方式上, 高度重视评估体系和方案的专业化, 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聘请专业人员, 运用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等专业知识, 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三是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 立足市情, 着眼发展, 花大力气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 以评代训, 以督促学, 组织培训班到华东师大和英国学习进修, 增强督导专业人员理论素养, 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执行能力、指导能力、服务能力和研究能力, 促进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实现了督导工作的有为、有位, 开创了督导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国家教育部检查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时, 充分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 称赞武汉牢牢把握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 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教育, 以“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视野, 加大市级统筹力度,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实现了义务教育“六化”目标, 即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队伍均衡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办学水平优质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督导评估品牌化。立足现在, 放眼未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继续坚持走工作特色创新之路, 为我市教育的持续健康、优质均衡发展, 做出新的贡献。

优质共享 力促均衡 篇2

景行小学柳东校区成立虽然只有一年时间,却已是当地群众口中的“好学校”。这是柳州市实施集团化办学取得的又一硕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形成了教育‘贫富分化’的局势。”柳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尹意说。为冲破教育不均的“藩篱”,2012年,柳州市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教育难题,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收放有度:自主开发“自耕田”

来到位于柳州市河东开发新区的景行小学总部,一幢幢以浅黄色为基调的建筑赫然映入记者眼帘,阵阵清新悠长的桂花香萦绕鼻尖,耳畔响起的是学生们洪亮悠扬的歌声……景行小学,这所经历百年积淀的名校,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在柳州市占有绝对优势。正因如此,它成了柳州市第一批“涉水”集团化办学的学校。

“开展集团化办学之后,我们根据各校实际进行自主研究、设计,市里没有太多约束。”景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韦莉说,“这就像是给了我们一块‘自耕田’,怎么种、种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做主。这样更有利于各校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学校间的深度结合。”

自主规划,是柳州市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一大原则。这里的“自主”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区(县)的自主,各城区(县)根据本地实际,规划集团学校的成员组成;二是学校的自主,各集团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结合方式、内容和时间表等。正如柳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黄杰说的那样:“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不能‘一刀切’。这需要给予学校充分的自主权,让各集团走个性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柳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育集团是一个“新生儿”,成立只有3个多月,是柳州市为数不多的设有附属小学的初中教育集团。这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如何协调初中与小学的步伐?如何做好初中与小学的衔接?如何实施具体的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教师培养工作?如何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像我们集团这种情况,如果照搬其他初中教育集团的经验,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产生学生无所适从的消极影响。”黄杰总校长说。

但是,放权不等于“放牛”。在鼓励自主规划的同时,柳州市在顶层设计上进行了总把关:制定“名校+弱校”“名校+村校”“名校+新校”3种集团化办学模式,促使名校优势资源向薄弱地区、农村地区延伸;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使全市教师职业水平整体提升;加大对集团学校的资金、人才和政策的支持力度,保障集团化工作顺利推进。

收放有度的管理机制,使得柳州市集团化办学呈现出良好态势。如今,该市已成立了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集团20余个,而且未来几年还将以每年2-3个的速度递增。教育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柳州市教育格局由此重组,教育资源也由此而重新分配。

柳南区实验小学和美分校学生家长王浩敏告诉记者,当地过去的几所小学的办学质量都不高,孩子上学问题一度困扰他们夫妻。2014年5月,柳南区实验小学和美分校挂牌成立,听闻消息后他立即为孩子报了名。“看到孩子在学校里那么快乐地学习,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上这么好的学校,我们觉得很满意。”王浩敏高兴地说。

多法并存:名校优势的外延和发散

景行小学教育集团潭中校区原为柳州市城中区潭中路小学,是一所资深学校,办学质量一直不错。然而,由于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增强,几年前,该校出现了学生外流的现象。为了更好地吸引本学区的学生,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将该校划为景行小学教育集团的一个校区。加入集团后,该校开始复制景行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文化、学生活动等,全面盘活了学校的各项办学机制。

“我最喜欢现在的‘课前精彩两分钟’,同学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起这个“两分钟”,潭中校区学生戴弘斌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为了做好展示,我们要做很多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资料,学做PPT,还要锻炼自己的口才。在‘课前精彩两分钟’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

“课前精彩两分钟”是景行小学课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每节课前安排两分钟,由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内容因学段的不同呈现出层级性、梯度性的特点,如:一年级以讲百家姓为主,可以讲姓氏起源、发展,也可以讲历史名人姓名的由来;三年级以推荐课外书为主,可以是PPT演示,也可以上台表演书中某个精彩片段。潭中校区移植了总校的这一做法,并在全校铺开。

“做这些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课堂学习?会不会占用孩子太多的课外学习时间?对孩子的成长有用吗?”身为教师的学生家长惠静对此有自己的思考。她的孩子成绩一直拔尖,因此对于学校复制“课堂精彩两分钟”不免有些担心。可当看到女儿为做好展示而专心准备时,看到女儿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时,她“那颗悬着的心放下了”。“终究是名校的好经验,相比过去的教学方法,现在这个方法实在是有效多了!”她由衷感叹道。

集团化办学第一年,潭中校区便有30多名学生回流,当年一年级招生预计为4个班,后来不得不扩至5个班,第二年又扩至6个班。该校一年级学生家长沈艳玲回忆当初给孩子报名的情形时笑着说:“当时报名真是挤破了头,还差一点报不上呢!”

与景行小学教育集团“完全复制”的方法有所不同,柳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则更强调“求同存异”。在大方向上,如办学理念、发展路线,该集团要求各分校与总校保持一致;在细节方面,如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方面,该集团则鼓励各分校在学习、借鉴总校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个性化设计。

柳南区实验小学和美分校吸纳了总校“美的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注重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总校设置的语言类社团为“小主持人社团”,到了和美分校就成了“诵读社团”;总校的啦啦操队,和美分校也没有复制,而是成立了武术社团。“我们设计每一个活动都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家庭情况等因素,不能完全用‘拿来主义’。”该校执行校长龙菲说。

在“自主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柳州市每个教育集团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或是集团理念不同,或是结合方式有别,亦或是管理方法互异,但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实现名校优势的外延和发散,逐步缩小弱校、村校、新校与名校之间的差距。正如在原河东小学任教了15年的莫翠群老师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靠上了景行小学这棵‘大树’,我想我们这所村小还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现在的水平呢。”

交流轮岗:从“稀释”到优化重组

虽说差异是存在的,但在师资调配方面,柳州市所有教育集团都采取了教师交流轮岗制度。这是柳州市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的一项核心工作。“师资是学校深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造成当下教育不均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校区位、硬件配备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所以,我市把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当作关键项目来抓。”姚尹意局长说。

对周伟荣老师来说,从潭中校区交流到景行小学总部,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有近30年教龄的她,在原潭中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因为任职时间太长和身体问题,她“感到了厌倦和迷茫”,曾想辞去教导主任一职。集团化办学之后,她交流到总部。“在总部,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没想到在我这个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提升。如今我走出了倦怠和迷茫,重新找回了当年的活力,感受到了另一番风景。”说到此处,她已微微有些哽咽,“交流期结束后,我一定要把我的收获带回去,跟同事们分享。”

从景行小学总部交流到潭中校区的王燕春也有类似感受。过去在景行小学任教的16年里,对她来说都是“风平浪静的,没有太多新鲜感”。后来一听说有交流轮岗的机会,她便主动请缨。“在潭中校区接触到不同层面的家长、学生,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状况,这是新的挑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要看更多的书,和同事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来谭中校区的两年里,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提升,更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对教师意义的领悟。我很珍惜这两年的时光。”王燕春说。

自2014年秋季学期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以来,柳州市要求县城学校与乡镇、农村学校之间,城区优质学校与弱校、新校之间,均要进行教师双向交流轮岗,并根据区域实际给予每人每年1万至2万元的补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截至目前,柳州市全市教师交流人数达到4641人次,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全覆盖。

对于大范围的教师交流轮岗,也有人提出疑问:这会不会使大量优秀师资迅速稀释?就像一杯浓牛奶被分别注入到多杯白开水中一样。“我认为,稀释是必然的,但这与‘牛奶稀释’不同。交流轮岗是把优秀师资分配到各个学校,以榜样、专业的力量带动当地教师的提升;把较弱的教师集中到名校,用名校的理念和方法帮助他们进步。这是一个从‘稀释’到优化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保证。”韦莉总校长很有信心地说道。

为了确保“释”而不“稀”,柳州市除了进一步加大市级培训力度,还鼓励各集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一方面帮助一线教师提升技能,一方面从中挖掘、培养新的名师,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重组。

并肩齐进:弱校搭上名校的“顺风车”

“课堂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南校区学生欧治伶感叹说,“以前上课都是老师在上面讲,一些同学就在下面睡觉。现在我们也和北校区一样,开展生本教育,课堂上大家可以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还可以上台展示,再也没有睡觉的现象了。”

融水民族中学南校区原来是融水实验学校,2013年,融水实施集团化办学后,该校与融水民族中学合并,成为融水民族中学的分校区。两校合并之后,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上实行统一管理,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生本课堂带来的冲击,是合并后原融水实验学校师生们最先感受到的“巨变”。在原实验学校任教多年的教师韦国忠告诉记者,融水在2013年启动生本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时,该校便有意申请成为第一批“基地学校”。“但由于师资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们也是有心无力。”韦国忠无奈地说,“而自从与民中联合之后,情况变了,总校从教师培训、学生小组建设甚至是学生的课堂行为,都给了我们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让我们享受到了课改的红利。”

“集团化”改变的不只是课堂,还有学生的课余生活。“现在,北校区的活动我们也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课外活动不再只有打篮球、跑步了,还可以练舞蹈、书法,到校外搞社会调研,有时还会和北校区的同学一起搞活动。这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新朋友。”融水民族中学南校区学生韦江洪说。

“集团化办学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春天!”韦国忠一句由衷的感叹,表达了柳州市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弱校、村校、新校的心声。

在集团化办学中获得红利的又岂止是原融水实验中学?迄今为止,仅柳州市城中区就成立了4个教育集团,以景行小学、弯塘小学、公园小学、文惠小学为龙头学校,带动了包括景行小学河东校区、弯塘小学文华校区、文惠小学静兰校区在内的7所弱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柳北区也成立了4个初中教育集团,在龙头学校的带领下,柳北区第二十六中学及附小、柳北区第二十九中学及附小等9所弱校,将自身办学资源与龙头学校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促进了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一个又一个教育集团的成立,让一所又一所薄弱学校搭上了名校的“顺风车”。正像景行小学教育集团柳东校区执行校长唐瑜璟所说:“要将一所薄弱学校办好办强,单靠自身力量,周期会很长,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但如果通过引进、内化名校的优势,就能缩短这个周期,还能通过名校的社会影响力造声势。我们学校就是集团化办学的受益者。”

“如今,学生学习讲求合作。这道理是一样的,集团化办学就是‘合作’,通过‘合作’,弱校可以依靠名校的力量实现整体提升,名校也可在与弱校的联合中发现新的办学路径。这是实现教育均衡的一条好路。”采访最后,姚尹意局长如此总结道。

上海基础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篇3

逐步消除城乡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差异矛盾, 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组织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到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学校对口办学、推进优质高中到郊区办分校等方法, 促进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

着力缓解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受教育权益差异问题, 努力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受教育权益, 上海的做法可圈可点。上海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逐步提高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本市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同时, 实施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 到2010年新学年, 已审批162所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 委托招收农民工子女, 并给予基本成本补贴, 供农民工子女免费就读。2010年秋, 全市农民工子女全部可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享受免费教育。

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于明星 篇4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探索教育新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淮安区全力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愿景引领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四个方面加大重视程度,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效能。开展“互学互教、共进共赢”活动,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倾心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增强广大校长“在工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工作”的协作意识、主动意识、卓越意识,最大限度释放全体教师“我要工作,我要干好工作”的内在潜能。二是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为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坚持以国家级和省、市级专业培训为基础,以区级、乡级和校内培训为补充,强师德,增师能,挖师潜,展师艺,引导广大教师像于漪那样更有责任,像李叔同那样更具智慧,像李吉林那样更爱革新。三是更加注重构建“四声”校园。深入打造“四声”校园:让学校铃声响亮,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让学校书声朗朗,为孩子营造善学乐学的氛围;让孩子们笑声多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让孩子们运动声高昂,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真正把健康快乐还给孩子、把兴趣爱好还给孩子、把自主合作探究还给孩子,实现“全面解放”。四是更加注重培育特色学校。目前有59所学校获得省、市级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泾口第二中心小学还跻身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之列。

近几年来,该区着力整体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实施教育教学协作片模式;构建“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和“经验课堂”模式,课改成果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打造“学总理、学新旅、学红军”红色德育品牌,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从四个方面着力,强化校长队伍建设

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如何真正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如何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人生出彩,就一所学校而言,关键取决于一校之长。近年来,淮安区针对本地区教育情况尤其是农村学校校长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围绕“培、选、带、帮”四字着力,不断探索中小学校长培养、选拔与任用的长效机制。

“培”,即抓好日常培养。大力营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宽松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为教师成长指路子、压担子、授招子、搭台子,“逼”他们从队伍中脱颖而出。“选”,即组织选拔考试。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筛选方式,从基层教师队伍中选拔出好干部、真人才,不断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带”,即培训带动提高。通过名校挂职锻炼、专家跟陪指导、业务进修培训等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库中“准校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其插上“隐形的翅膀”。“帮”,即跟踪帮扶指导。对“准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定期考核,择优任用。“准校长”转正后,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扶上马,不松缰,护全程”。

目前,该区有90%以上的乡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校长来自后备干部人才库,推动了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升,这一经验做法曾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推介。

用好现代教育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缩小教育服务差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办学条件“硬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要提升办学水平“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由此,才能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淮安区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后,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一是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紧扣教育部义务教育“改薄”新要求,按照全省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以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为重点,加快建好“三通两平台”,建成学校视频教室(会议室),全面完善相关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二是开设“直播课堂”。依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借助区域内名校优质资源,打造“直播课堂”,常态化组织区域内外名师开课,面向全区中小学校现场直播,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名师讲学授课,实现与名师面对面。三是组织视频研讨。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适时组织校际之间开展教育教学同步视频研讨活动,打造互学共进共同体,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四是建立教学资源库。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存共享,让不同年级、不同级段、不同学科教师随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常态课的“含金量”。

目前,该区借助教育区域网平台,已建成区级教学科研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城乡教育迈上“管理水平一样高、师资素质一样优、教育质量一样好”的均衡发展快车道。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择校热难题,提升教育共建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上学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基本实现校际之间“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的情况下,师资不均衡现象成为当前“择校热”的第一推手。为此,淮安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推行校长流动、实行教师支教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流动,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是推进教育发展集团化。集团的组建原则、发展方向、人员管理、经费保证、资源配置等均有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运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三个一致”,即:办学方向一致,人员权责一致,绩效考核方式一致。目前以名校为核心层,先后组建了3个学前教育集团、3个小学教育集团和4个初中教育集团。二是建立校长流动任职制。通过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评估校长流动任职行为,避免“打和牌”,做到符合条件的流动,不称职的或降或免,决不“挪窝”平调,真正把“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任用机制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提高校长与任职学校的匹配度,避免“拉郎配”,统筹兼顾,推动校长到合适的学校流动任职。三是实行教师支教制度化。打破传统的教师校属身份的管理模式,所有教师在全区范围内统一管理。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需要,开展“补教”、“智教”、“资教”等多形式支教,努力让受援校受益最大化。同时,以支教教师为纽带,支援校和受援校结成“友好学校”,支援校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受援校开专题讲座、上示范课、搞学术沙龙,促进受援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均衡优质特色 篇5

一、优质活动单的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与保障

教师要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更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 锻炼自我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活动单的设计可采用课前预习单、课堂活动单、课后巩固单三单一体的模式。这样的设计可使教学有序化、知识系统化, 很好地完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了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 活动单的设计还要注重分层设计, 在设计训练题时, 可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思考题。基础题人人做, 提高题中等生、优等生完成, 思考题只要求优等生完成。这样分层设计, 有利于学生人人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当然, 要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必须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教师与学生一样存在个体差异, 因而首先必须让教师队伍达到优质均衡。如何让教师队伍达到优质均衡呢?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是最有效的途径。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任务, 主备教师研读教材, 参阅资料, 形成活动单草稿, 本周集体备课时间组内成员就主备教师的活动单草稿各抒己见, 提出修改建议, 然后主备教师进行修改, 形成定稿。上课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 对已形成的活动单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点进行适当变更。平时备课组长要善于发现组员的长处, 集思广益, 互补不足, 真正促进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发展。只有建设优质均衡的教师队伍, 才能设计出优质活动单, 才能为促进学生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体会成功快乐的源泉

教师在根据活动单进行教学时要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充分调动每个组员的积极性, 让每个组员都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讨论的基本形式, 也是提高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平时, 我们教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 让小组长学会如何组织组内讨论, 如何融洽组内成员关系, 如何进行组内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如何掌握组内成员的学习动态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了解小组合作的情况, 确定讨论时间的长短, 掌控全局, 并要作适时的点拨与指导, 纠正错误, 完善方法。在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 教师要给予恰当的点拨和鼓励, 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以更大的热情、快乐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最大化。教师要注意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任务, 决不包办, 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强化知识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人人都体验, 个个有收获。每节课均要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答题人,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有效地促进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课后教师要及时与不够积极的小组和个人交流,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 并形成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的对子帮扶, 以促进学生与小组的优质均衡。

三、让爱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江西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篇6

一、江西省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树立互惠共生的发展目标。江西省虽抛弃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城市取向”, 但离互惠共生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还有距离。自建国初开始, 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在江西实施, 而江西省工业所在地一般在城市, 因此江西省以“城市优先”为取向, 确立了在城市办好公办教育的目标。至改革开放后, 江西省不断推进“普九”的进程, 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但随着国家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方针的贯彻及部分地区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 江西教育也确立了“有重点”的梯度发展战略, 在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 重点发展的仍是城市教育, 没有摆脱“城市取向”。随着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 城乡教育在“城市取向”的影响下也日益拉大。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 尤其是在2000年后, 随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出台, 江西省将缩小城乡差距、支持农村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作为重点工作, 实施了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举措。至2015年, 江西省县域农村教育现状有明显改观, 已有22个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达到教育基本均衡县标准。但与此同时, 也应看到江西省农村教育在质量上和层次上仍明显低于城市, 仍有一些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亟待教育精准扶贫, 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更高目标仍很艰巨。

其次,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均衡互动配置。江西省通过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配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使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状况得到缓解, 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突出的差距。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江西省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 但由于江西省是农业大省, 农村学生人数众多, 基础薄弱, 农村教育发展仍有较大经费需求。师资条件方面, 通过一系列改善师资的工作, 江西省师资总体上提高。至2014年, 江西省小学专任教师达21.03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9.77%;普通初中专任教师12.14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9.25%;普通高中专任教师5.12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92.98%;职业高中专任教师0.83万人, 学历合格率为78.27%;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5344人, 讲师以上职称的有3163人, 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19%。但是, 相较于城区, 农村教师的投入仍然存在明显不足。以南昌县为例, 至2013年南昌县农村教师数量虽多于城市,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缺少教师近1000人。在办学条件上, 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江西省城乡学校加大了建设力度, 校舍、功能教室、场地、体育设施、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设备方面总体上提高。但由于“二元结构”的影响, 城区重点学校获得的硬件投入更多, 办学条件改善明显;而农村地区, 尤其是边远贫困山区、革命老区, 一些乡村小学和教学点还存在着校舍简陋、图书资料欠缺、教学器材设备不足、寄宿条件等亟待改善的问题。

再次, 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城乡教育对象相互交融。江西省为推行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并取得成效, 但仍有尚待进一步破解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为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接受教育, 2012年江西省从财政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下拨了9400万元, 用以对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学校补充公用经费与改善办学条件。2013年, 南昌市接纳随迁子女在昌就读初中新生7000人。2014年, 江西省教育厅发布了《江西省关于做好外省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工作的实施意见》, 降低了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条件和门槛, 随之随迁子女考生增至12473名。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江西省在推进城乡教育对象的一体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但同时也应看到, 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仍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 只有父母能提供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房产证、居住证、住房租赁合同、合法用工合同、社会养老保险等有效材料的才能在附近学校学位有空缺的情况下予以安排, 但由于城区义务教育学位容量有限, 所以一般是在优先保障城市居民子女入学的情况下才能让随迁子女进入。而在实际的招生工作中, 学校也并不是都能按照新的招生政策执行, 一些学校对随迁子女入学设置如房产证、户口等障碍, 随迁子女仍不能完全和城市学生共同享受义务教育, 就读名校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更是困难重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中, 还存在着一些城区学生家长认为来自农村的随迁子女不讲文明、说话粗鲁、卫生习惯差、孤陋寡闻, 不愿自己的孩子和农村孩子过多接触交流, 并对学校接纳随迁子女入学有所抵触。这也成为教育对象城乡交融必须跨越的鸿沟。

二、促进江西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 统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促进对称互惠共生教育目标的实现

要以系统的思维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融为一个关联互动的整体进行统筹定位, 明确城乡教育共同的价值诉求, 通过各方面措施促进城乡对称互惠共生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 要统筹定位城乡教育发展目标, 必须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着眼于公共利益最大化, 定位城乡教育发展目标, 切实履行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职责, 运用和实施多重政策工具, 建立更加体现公平、正义和责任的城乡教育服务体系, 对城乡教育系统要素进行动态协调和管理, 保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 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次, 严格贯彻《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教育法规与文件, 将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保障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再次, 要通过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为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保障机制。这要求各级政府应建立推进城乡教育对称互惠共生发展的工作机制, 完善城乡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并加强对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以制度政策的创新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

(二)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促进教育资源的城乡互动

教育经费方面, 针对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不够统一、经费配置不够均衡等问题, 要努力贯彻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进一步完善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统一, 并实现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的可携带, 以更好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教育经费的优质均衡配置。师资方面, 要重点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城乡师资配置优质均衡。这一方面要求进一步巩固落实城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给予农村教师工资经费支持, 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从事教学, 实现农村教师招得来、留得住;另一方面要求加大农村师资培养力度, 通过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乡村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农村名师培养工程等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改善农村师资条件, 让农村教师能够教得更好。办学条件方面, 要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 推进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这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加大经费支持以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薄弱问题。同时, 要通过进一步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工程、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提高农村教育硬件条件和办学水平, 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实现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

(三) 统筹城乡教育对象培养, 实现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与一体化

首先,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打破城乡教育对象的身份差别和政策限制, 不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在切实贯彻落实201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增强城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可携带性的基础上, 通过推行教育券等措施探索和创新更加灵活的城乡教育准入与参与制度, 以保证农村教育对象可以获得与城市教育对象同等的教育服务。其次, 进一步推行融合教育, 促进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要不断探索建立城乡教育对象互动机制, 推展有效的融合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 应增加农村教育、农村生活的元素, 阐明农村、农民、农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教学过程中, 应坚持混合编班编组, 积极组织各项适合城乡学生公共参加的实践或活动, 让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更多更好地交流。在课外, 应积极利用班级家长群、家长委员会等交流组织与平台, 促进城市家长和农村家长互相融合。此外, 还应积极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共同努力帮助农村学生更好地融于城市, 才能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对象的交融与一体化。

综上所述, 要促进江西省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目标、资源配置、教育对象培养, 以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提升人口素质, 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摘要:江西省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缓解, 但城乡之间在教育目标、资源配置、教育对象培养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仍制约着城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促进江西省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必须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目标、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对象培养。

关键词: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泽斌.从城市教育优先到城乡教育均衡:新中国城乡教育关系述评[J].社会科学, 2010 (10) :74-79.

均衡优质特色 篇7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 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问题, 导致两极教育差距严重; (2) 基础教育的重点校、重点班问题, 继续在人为地制造和扩大资源投入、教育条件、教育质量的不均衡, 并引发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腐败现象; (3) 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待遇问题, 特别是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公平的问题, 使义务教育的实施面临难题; (4) 教育歧视现象的现实问题的存在, 使众多学生因为考分、性别、家庭出生、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条件等原因, 继续在学习与发展、升学与就业等方面遭遇不公平的待遇。针对这些不均衡情况, 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该怎样来界定这些不均衡出现在我国的哪些地域、哪些城镇、资源配置的哪些方面, 即:寻找木桶理论中的“短板”;其次, 找出了这些短板之后, 应该怎样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增长“短板”, 从而提高基础教育的综合水平, 实现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最后, 当基础教育的质量都达到相应的水平时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相应的进行资源的最佳优质均衡配置, 以实现公平、平等、效率三赢的目标。

二、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中“短板”的“水落石出”

近几年来, 国家一直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 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 教育资源极度短缺与教育资源浪费的现象却依然无处不在。这不禁让人们设想这些有限的资金究竟该怎样有效的、最大化的利用起来以逐步解决当前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是采用各中小学平均分配, 还是直接投入贫困的西部、亦或是西部的某些地区?如果投入到西部, 是否西部地区所有中小学都应该投入?如果不是, 那究竟应该投入到西部的哪些中小学呢?只有这些问题被各个击破, 我们的决策者才能对症下药, 从而事半功倍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效率性、均衡性。

步骤一:首先, 通过建立二维坐标系, 对我国目前各区域 (省份) 综合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坐标定位。

根据董泽芳、沈百福2000年采用专家咨询法和人均教育经费相结合作为主体指标, 对教育经济区域进行划分, 其结果为:全国30个省市 (本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按照教育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区域类型:北京、天津、上海, 定位到图1中 (1) 区;发达地区包括辽宁、吉林、江苏等8个省定位到图1中 (2) 区;中等发达区域:包括河北、山东、内蒙古等10个省、区定位到图1中 (3) 区;欠发达区域:包括安徽、广西、四川等9个省、区定位到图1中 (4) 区。十多年来, 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这对教育的经济区域的划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比如重庆进入到直辖市的行列, 有些省份的发展速度相对加快, 而有些省份则相对缓慢。即使是2000年对教育经济区域的划分, 仍然基本适用于今天。即:当今我国的教育经济区域依然呈现出2000年的整体趋势。我国自成立以来一直使用的是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划模式。因此, 划分我国教育经济区域之后, 还应该继续渗透到更小的单位中去寻找教育的“短板”。

步骤二:以县为单位, 对全国范围内各县采用如下表1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等级划分。

到目前为止, 各地教育发展的步伐参差不齐, 表现在基础教育方面尤其如此。然而, 教育资源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投入的差异、教育环境及条件的差异、生均教育费用的差异、教师收入的差异、师资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差异。根据这几个指标的差异, 我设想将全国基础教育情况以县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估, 分为优秀、良好、中等、极差四个等级如表1:

如何判断各个县城是否拥有某一项教育资源, 我们可以根据国际上基础教育平均水平和我国相应的一些指标来进行判断, 再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本评估主要采取自评为主, 他评为辅。将各县评估的情况进行定位, 找出基础教育薄弱县以及薄弱县的各学校相应的资源配置情况、各等级县城学校之间的差距对比、以及各优秀学校与较差的学校的极差对比。于是, 基础教育的“短板”以及具体“短板”在也就相应地水落石出。

三、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策略浅析

根据定长———圆面积最大的数学理论 (给定若干条定长为a的直线, 分别围成一个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 其中圆形的面积最大为) 。假设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定值a, 其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即为基础教育的综合效果情况, 那么, 圆形则为其最终极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我们建立如图2的模型: (1) 取出圆的1/2 (半圆) 来进行建模, 以垂直的两条半径作为坐标轴 (x, y) , x轴代表各校拥有教育资源的项数, y轴代表各学校的经费投入情况 (x=y) ; (2) 将x, y轴平均分为4等份 (设最基础资源为单位1) ; (3) 对应连接x、y轴各点做辅助线 (虚直线) , 并以各点为半径做圆 (取1/4) ; (4) 然后过原点O做各虚线的垂线, 则x, y与圆心O组成的各三角形的面积的大小代表不同等级基础教育的实际综合情况, 1/4圆代表各等级教育资源均衡值。于是模型右半部分建立完成。现在进行左半部分的建立: (1) x轴向左, y轴与右半部分共用; (2) 连接x轴与y轴的端点 (如虚线L) ; (3) 分别过y轴的等分点做平行于x轴的平行线相交于虚线L。于是, 整个模型就建立完成。

根据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当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时, 在模型的圆弧处将取得基础教育的最佳优质均衡 (因为此时圆弧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最大) 。 (2) 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 也即是模型中右边坐标轴的端点连线, 这样的优质均衡意味着全国基础教育基本达到相同的办学层次, 并且部分学校还表现出该校独有的特色。 (3) 目前, 我国各地区基础教育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 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距极度明显。S△MON-S△AOB=极差;越是发达的国家, 其基础教育综合实力极差对比则越小。 (4) 模型左边, 各个梯形面积的大小代表基础教育各等级学校的数量情况以及比例, 此时, 薄弱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优质学校比例非常小;而当达到最佳优质均衡时 (圆弧处) , 各等级学校的数量中, 虽然薄弱学校的数量也在增加, 但其比例却大大的减少, 中等和良好的学校总和增加迅猛, 占整体的比例非常高 (由面积计算得知:占70%左右) , 优质学校的数量也相应的有所增加, 和相对薄弱的学校所占整体的比例相当。像这样, 在全国所有基础教育学校中, 等级优秀与较差学校占总数比例为30%, 等级中等与良好学校占总数比例为70%, 并且其数量关系满足:优秀≧较差, 良好≧中等, 我认为这将是最佳的基础教育结构模式, 简称三七模式。

根据三七模式分析可知:资源的最佳优质均衡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出基础教育中较薄弱的学校具体薄弱的方面 (共5个方面) , 国家、政府再相应地进行大力扶持, 使其不断提升, 最终进军到中等和良好的学校队伍中, 实现70%的目标;其次, 原本优秀的学校, 则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协作创新、互利共赢的新型教学模式研发;最后。中等、良好的学校则采用高额奖励制度与一定扶持力度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

摘要:通过建构我国区域定位四分法以及各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评价指标, 制定出我国2851个县基础教育等级划分的步骤及方法。在此基础上, 根据定长——圆面积最大的数学理论, 建立了各县基础教育情况等级差模型, 直观表达出最佳优质均衡的三七模式、极差对比, 得出实现基础教育资源最佳优质均衡配置中最关键的策略是实现70%的目标。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等级差,三七模式

参考文献

[1]姜丽琼.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33) .

均衡优质特色 篇8

2000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卡尔宣言》指出:“向所有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 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 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地区, 基础教育发展已从普及教育逐步走向品质教育。笔者认为, 利用城市中名优品牌学校带动薄弱学校, 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一起发展是优质教育均衡化的一种路径选择。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前身, 最早要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兴办的绍兴市北海中学。这是一所占地面积不足5亩, 规模仅十二个班的里弄中学, 1993年起, 笔者出任这所中学的校长。1996年起, 学校开始成立分部, 学校规模扩大到20个班, 北海中学在市属中学中崭露头角, 逐渐成为一所教学质量一流的市区名校。2000年, 绍兴市教育局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考虑, 由北海中学兼并府山中学, 易地成立独立法人的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府山中学在当时是一所市区最薄弱的学校。然而仅一年两校就顺利磨合, 骄人的学校管理和中考成绩打消了很多家长的顾虑, 赢得社会赞誉。绍兴一中初中部也成为绍兴市推进教育均衡化的示范学校, 逐渐发展成拥有42个教学班、绍兴市民首选的一所令人瞩目的品牌学校。2008年, 为进一步促进绍兴市区教育均衡发展, 做大做优市区优质教育资源, 探索城市名校合并农村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学校又组建成为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 下辖龙山校区和镜湖校区, 一中初中部成为龙山校区。新成立的镜湖校区由三所农村中学合并而成, 整个教育集团规模已达80个班, 依托龙山校区的优质资源, 带动镜湖校区, 实现两校区的优势互补、和谐共赢。通过近两年的磨合, 如今, 镜湖校区依托龙山校区的资源和品牌, 教师的教育理念、精神风貌、信心潜力得到提升, 学风、校风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家长的肯定。龙山校区持续发展, 镜湖校区快速崛起的态势基本成形。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在扩张品牌、推进教育均衡化方面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

一、品牌扩张, 改变薄弱学校现状的一般规律

输出优质资源, 兼并薄弱学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要促进均衡发展, 必须对其进行规律性的认识。

1. 处理敢于改革和善于改革的关系

首先, 要认清差距、找出差距。做到一是有利于实现既定的学校发展目标。以管理机制建设为主、为先, 选准突破口。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既要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又要尊重教师, 洞察校情和师情。通过建立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 保证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是凝聚人心的制度保障。三是有利于制度推广, 要注意制度的因校制宜。

2. 处理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

处理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如下原则:第一, 坚持两校区教师收入与管理制度相一致的原则。第二, 坚持个人利益同学校整体利益挂钩的原则。教师收入的主体部分必须与其工作质量挂钩。第三,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的个人利益关系到教师积极性能不能调动起来的问题。学校要逐步考虑教职工的利益, 从而达到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又维护教职工的利益, 努力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教育质量不高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是薄弱学校的主要矛盾。因此, 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突破口。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 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问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相对的, 是相对于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 而不是追求绝对的分数值, 这是教师能够树立起教育自信心的思想基础。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运用因材施教方法加强学生教育工作。三是精力集中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排除干扰, 把主要的时间、力量和智慧集中用来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决不能分散和削弱教育教学力量。四是抓实抓细做好问题学生工作。

二、品牌扩张, 改变薄弱学校的四种策略

1. 文化塑造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教职工对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逐渐认同的过程。学校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产生一种集体意识, 使置身其中的人, 不自觉地向其靠拢。优质学校品牌的深层次内涵就是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改变薄弱学校的过程中, 品牌学校首先要倡导同一种文化, 并注重文化的提升与重塑。

在组织两校区教师认真、客观地分析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确立了学校的品牌定位“省内一流, 市内冒尖”;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追求卓越, 崇尚一流”。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整个教育集团精神, 让全校教师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共识。

2. 管理保障策略

管理精细化是品牌学校的特色, 而薄弱学校的管理往往是校长说了算, 是粗放的。在两校区管理中, 首先, 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两校区实行同样的制度, 建立相同的岗位责任制度, 使教师们都知道自己的责权范围和工作评价标准。其次, 要健全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 以凝聚力工程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 以学生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德育管理一线, 以教务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一线和以后勤为中心的服务一线形成五位一体模式。校长全面负责, 渠道畅通, 直接高效。学校依法治校, 制度第一, 校长第二, 以德立校, 教学为主, 育人为本。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励精图治、廉洁自律”。

3. 教学提升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因此, 发挥优质资源主要是立足于课堂主渠道, 帮助薄弱学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实施三级备课制。两校区相应的备课组组成大备课组, 由大备课组组长在学期初的第一次备课组活动中把本学科的章节分到每位教师, 进行预备课, 相关教师须提前一周作好每一节的教学点 (指具体的知识点, 课文的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中师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运用等) 分析, 大备课组每两周活动一次;然后由主讲教师进行主备课;再后由各校区的备课组进行研讨再精备课;最后由每位老师在研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实际细备课。通过三级备课活动, 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 而是积极主动参与研讨。这样, 给教师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提供了一个平台, 有利于形成教师间合作、互动的氛围, 以此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 也激活了教师资源, 挖掘了文本资源, 实现了文本共享, 又不阻碍个性发展,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 特色构建策略

注重特色打造, 形成品牌效应。薄弱学校一直苦于找不到足以与其他学校比高下的核心竞争力。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 依托品牌学校的优质资源, 管理理念, 冷静分析, 寻找自身优势, 集中力量打造办学特色。

我们在转变薄弱学校的过程中, 主要在德育方面形成特色。以现代礼仪教育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倡导在校园中全方位营造现代礼仪教育良好氛围, 引领学生修身养性, 追求高尚, 知书达礼, 讲究德行, 在多元社会中探寻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范式, 制订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部分23点。确立了以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 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 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 以“热爱生命, 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的现代礼仪教育体系;编印了《现代礼仪》校本教材, 对学生强化《教育手册》学习, 创出了每天15分钟德育讲话的新模式。现在, 镜湖校区校园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 上下楼梯靠右行、自行车摆放要规范、个人仪表要整洁, 训练有素的大课间活动、认真严肃的会场纪律、文明有序的食堂就餐……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 却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也促使学生在学风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三、品牌扩张, 改变薄弱学校的思考

均衡优质特色 篇9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同步;优质;均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10-03

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二小”)建校于1971年,共参与了7个学校或校区的发展建设,历经承办分校、与民办学校合作、合并区域内学校、承接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等多种形式办学,成为海淀区小学中参与办学形式较多、承接新建校、合并校较多的学校。该校克服了“一校多址办学”的诸多困难,完成了一所较大规模的新型学校的建设,达到了“深度融合、协调一致、同步共进、稳步提升”的良好办学局面,形成了“一校多址、大二小”的办学管理特色。这些都与其始终坚持以“同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走“信息化建设服务一校多址”办学之路息息相关。

一、 “一校多址”办学呼唤教育信息化发展

“一校多址”办学是教育实践的创新,需要从校园文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乃至根本性的革新,才能实现同步优质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成功的“一校多址”办学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支撑。

1.凝心聚力的家园文化打造贯穿教育信息化

一校多址办学是当今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是各区县应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一校多址办学不仅会带来管理方式上的诸多难题,而且还会面临教育改革中的种种“阵痛”,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义务与责任并举,相较于单一校区办学而言,问题会更复杂、管理难度更大。

鉴于以上考虑,中关村二小提出用“家园文化”引领学校发展,以此来缩小校区间的差异、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多校区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品牌共创、合作共赢。

在多年的办学中,得到老师们广泛认可的是中关村二小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环境、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活泼进取的学习状态,学校把这种氛围称之为“家园式”学校文化。“家园式”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关注发展”,追求的目标是“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在“家园式”文化的打造过程中,多校区发展的基础网络平台、高效的视频互动系统、完备简捷的内部办公网、多校区共享的数字资源起了重要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学校“家园式”文化可谓全程渗透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过程。

2.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设离不开教育信息化

面对中关村二小人员多且分散,校区多且距离远的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校区之间保证同一个时间、同一种声音、统一行动,实现三校区工作整体推进?这不仅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学校内部管理结构和制度机制的问题。对于“一校多址办学”的中关村二小而言,迫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内部管理结构、制度和机制进行重新构建。

确保多校区同一套管理班子,同样的管理政策和制度,同样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机制,保证校内管理的一致性与和谐性,让所有中关村二小人都有自己“家园”的感觉,实行多校区内人人平等、人人发展的公平优质教育,确保“大二小”管理思想的全面落实,亟需教育信息化的支撑。

通过教育信息化,学校成功实现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人员调配、统一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统一,为“大二小”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形成了统一的管理规范,提供了统一的资源配置和服务,保障了多校区的各项工作同步、有序、高效开展。

3.同步优质的教育质量依托教育信息化

学校合并在中关村二小面前呈现出一系列的困惑与困难,这促使学校领导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中关村二小的人员变复杂了,校区变多了,管理变难了,社会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但是,中关村二小人始终坚持的教育理念,即一个“大二小”的决心不能变,管理标准不能变,教育质量不能变。这就是学校多校区办学的“三个一”原则,即:一个二小、一个标准、一个质量。通过教育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学校成功实现了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实施、教师发展研修制度全面覆盖、学生培养目标同步落实的既定教育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多校区发展的重要实践

面对以上提出的学校文化、管理体制和发展目标,多校区优质办学的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是:如何克服空间上的距离,实现校区间的统筹管理与同步发展?中关村二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三校区统一搭建了多维的技术联络立交桥,打破了三校区的空间限制,实现了三校区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全面、实时、零距离沟通。

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信息技术服务多校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1.构建适应多校区发展的基础网络平台

中关村二小校园网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学校领导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学校的校园网,由当时一条ISDN线路开始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淀区教委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2003年海淀区教委主持建设了先进的百兆校园网络和一些相关的网络应用。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探索适用于教育教学现实需要的各种网络应用。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04年和2009年学校承接了两所新建校,为将中关村校区多年积累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和各类资源同步共享到这两个校区,学校集中精力在校区间铺设了自有光纤,实现了多校区的高品质互通。目前校区互联网光纤已经成为万兆骨干网、千兆到桌面的高品质基础网络。学校还为每个教室、每个办公室都铺设了无线网络,实现了各个校区之间、各个接入点之间的无线漫游,确保了教师们在任何一个接入点认证登录后,都能在校园的任意角落使用无线网络查阅最新的资料和信息。

优质的基础网络资源,有效地保障了多校区优质、同步发展,并助力学校在信息化应用层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2.建设高效的视频互动系统

面对教师们跨校区开会难、教研难的问题,2006年2月,学校成功开通了中关村和华清两校区的视频会议系统,使中关村二小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飞跃。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2009年学校又开通了三个校区的视频会议系统。近年来,学校逐步扩展了原有系统,目前共建有8个视频会议室及远程教室,拥有24个视频终端以及MCU设备,可以同时召开多组视频会议,随时进行远程会议、教育教学研修等,有效满足了异地同步会议、同步教研的需求。现在,无论是每周一次的行政会、全体会,还是日常的讲座培训、教科研、评优课等大型活动,均采用三校区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

视频会议系统的启用,真正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三校区干部和教师办公、研修的效率,确保了三校区同步、联动、互动发展。学校的视频互动系统已成为老师们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最大限度地满足并服务于三校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为打通三校区地域差异,形成“大二小”的办学理念,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自我展示,学校自2004年开始建设IPTV系统,目前使用的远古校园电视台系统已经是第三代产品,利用小小的机顶盒即可实现校园内任何地点的网络直播、上传,极大地方便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展示,同时系统的便捷性也大大地解放了电教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了复杂的线路铺设等工作。此外,基于Web页面、客户端软件、平板设备APP的多种跨平台接收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使用,真正做到了高效、稳定、免维护。

学校利用远古IPTV系统建设的VOD点播平台,目前已经拥有上万部适合学生使用的视频资源。基于学校的发展需求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关村二小正在研发多校区课程观摩评价系统、协同备课等系统,以便使之更广泛地服务于三校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3.建立完备简捷的内部办公网

面对学校教师多、教育教学活动多、信息交互飞速发展的现实,多校区办学如何让全体教师及时、方便、准确、有效地进行信息发布、沟通、互动,这是保障多校区有效办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发展需要,中关村二小自2003年起自主开发了适合于学校环境的操作性很强的校园日常办公网,完成了在学校任意一点对学校信息的有效分享、交互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三校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核心业务的同步推进。其主要包括:及时的学校信息发布、开放的文件共享专区、各种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目前,校园日常办公网已经成为老师们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平台。

为实现高效的行政审批、业务流转,减少干部、教师在校区间的奔波消耗,学校于2009年引进了灵活、高效的OA智能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校区间公共资源配置、人事档案管理、各种行政审批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各项申请的办事效率。比如,领取笔记本电脑、车辆以及支票申请等等,只需相关人员登录平台,做各项电子审批即可,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无纸化、便捷化。快捷的信息共享、高效的工作协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多校区管理而言,避免了很多奔波之苦,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4.集中建立海量资源库,多校区共享数字资源

学校自校园网建成以来不断充实网络上的媒体资源,目前学校资源库中有自行购买的教学同步资源200G、各类影片10000部、各种音乐和语音素材20G,这些影片、音乐通过VOD系统供师生随时点播。学校把各学科光盘、磁带资料经过数字化处理,全部链接到网站中,方便各科教师教学,从而节省了大量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有效保存学校历史资料,方便各个科室和教师查阅,学校自2005年开始探索建设媒体资源库,目前学校照片库已存有各类照片47万余张,详实地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保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中关村校区、华清校区空间小,硬件资源有限,很难建设适应学生教师需要的图书馆,学校结合实际,建设了拥有47万册电子图书的数字图书馆。下一阶段还将逐步完成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融合,建设学校的全媒体知识中心。

5.积极倡导低碳办公,文件集中输出方便快捷

学校积极倡导无纸化办公,鼓励各种形式的资源循环再利用,为有效控制纸张和激光打印成本,精准统计每位教师的打印数量,学校自2010年开始逐步淘汰使用成本较高的小型打印机,部署功能强大的IC卡网络文件输出系统,教师只需轻刷IC卡即可在校园任意一台复合机上输出文件,还可以一次进行文件双面打印、草稿输出等节能操作。

6.构建保障师生安全的平安校园

2009年百旺校区建校伊始,学校领导便对百旺校区的信息化建设寄予厚望,为更好地服务师生,百旺校区建设了基于CMIS卡的门禁系统,学生可以方便地进出本班教室,同时对于人员权限的管理也更加灵活、准确。

随着学校日益发展壮大,教师人员不断增多,各校区之间交往频繁,200多人的出入校管理成为学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自主研发设计了校园身份识别系统,卡管中心为每位老师进行授权,教师们通过刷卡方式进入不同校区,同时在门卫系统显示相应照片和身份信息,经过核实后方可入校。

为了维护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学校财物安全,学校构建了全覆盖的校园网络监控系统,由专职人员负责值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目前学校三校区共安装摄像头400余个,得益于校区光纤网络带来的充足带宽优势,学校将所有安防系统联网编组,配合强大的管理软件,可实现任意一台联网电脑对所有摄像头的有效监管。

学校保卫人员定时巡视校园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以往很难精准地把握所有人员和时段的巡查情况。通过考察,学校引入了先进的电子巡更系统,每名保安是否按时、按路线巡查可以清晰查询,有效地确保了校园巡视的质量。

7.创造多种渠道,丰富学校形象

学校对外网站经过不断调整、改版,已经成为呈现学校活动、展现学生风貌的重要窗口。对外网站由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各板块有专人维护,利用网络优势积极进行学校宣传工作。

为更好地展示学生教育教学成果,及时传达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表彰优秀学生事迹,学校在校园内建设了信息发布系统,共安装发布电子屏30个,两个一组,一屏显示全校统一的教育内容,一屏显示各个校区自己的学生生活。每个校区还在门口显著位置架设了全彩电子屏,制定了学校电子屏信息发布制度,由专人进行维护,切实做到信息发布及时准确,亮点活动及重要通知第一时间传达。

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面对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年来,在市区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督促下,在信息技术组全体成员的带动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关村二小本着“以应用促发展,以发展谋创新”的思路,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获教育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示范校”称号。多名主管领导和信息技术教师还荣获“北京市信息化先进个人”的称号。

目前,海淀区教委正在《海淀区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海政发〔2014〕8号)、《海淀区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海行规发〔2014〕6号)的指引下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关村二小将乘着智慧教育的东风,以高度发展的智慧教育有力支撑学校各个校区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各校区只有地点不同,没有区域之差,不仅使学校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使现实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最大限度的延伸;更为学校、教师、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互通、提升的平台,真正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均衡优质特色 篇10

一、“思想”文化建设:形成办学治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提高和拓宽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高度, 让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精神信念。因此, 必须强化办学治校育人的理念文化建设, 为师生构建一个观察世界和思考人生的思想平台。就基础教育而言, “思想”文化建设主要是以“一训三风”为内核的理念文化建设, 因为, “一训三风”体现了多样化的办学理念和校本化的办学思想, 可以凝聚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理念文化有不同的立意主题, 可以从不同的文化领域开发, 从多维度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1.以传统文化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北教师进修校以“修习”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渝北中学以“莲花精神”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暨华中学以“和融竞进”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仁睦初中以“仁学”思想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汉渝路小学以“礼文化”为核心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和合家园小学以“和合思想”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历史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2.以地域特色文化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石中学以“石文化”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统景中心校以“泉文化”为内核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茨竹中心校以“竹文化”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区域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3.以教育思想理念引领学校“思想”文化建设,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渝北职教中心以黄炎培职教思想为内核建设中职学校理念文化, 渝北实验二中以“情智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龙溪小学以“多彩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空港新城小学以“快乐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五星路小学以“五彩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 天一新城小学以“智慧教育”为主题建设学校理念文化。以教育思想为主题形成的“一训三风”理念文化, 从教育的维度营造让学生学会“思想”的环境, 凝聚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制度,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制度文化建设的目的, 最终的归宿归应该是:如何使“制度文化”成为引导全校师生成长和发展的路标。也就是说, 我们必须抓住“做人”的根本, 构建与师生成长与发展规律相适应, 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育人系统, 这样才能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真正的有所作为, 方能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劲动力。

1.建设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向心力。民主化是现代教育的显著特征, 也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动力机制。何谓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呢?统景中心校倡导“温润澄明, 水平持正”的管理思想。所谓“温润”, 就是温馨、亲和的人文精神;所谓“澄明”, 就是清澈、透明的清廉精神;所谓“持正”, 就是端而不争、水平持正的公正精神。由此表明, 民主型的学校管理文化要求管理者清廉律己, 以平等、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全校师生。如此, 方能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向心力。

2.建立人性化的教师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造力。人性化管理是教师创造力的催化剂。基于此, 空港新城小学倡导“与生同乐、与业同辉”教师文化。具体意蕴有三:一是悦纳自我、热爱生活、时常感动、心怀宽容、知足常乐, 从而用“快乐生活、阳光健康”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二是快乐拟定规划、坚持快乐阅读、勤于快乐思考、同伴快乐互助, 从而用“快乐学习、不断进取”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三是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关爱学生、充满激情、不吝赞赏、学点幽默、学会沟通、不断超越, 从而用“快乐工作、敬业奉献”的理念与策略干好自己的事业, 彰显生命的精彩。由此表明, 人性化的教师管理文化, 就是唤起教师的职业快乐感和幸福感, 通过教师的乐业引导学生乐学,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 从而享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创造过程与成功喜悦。

3.建设情感性的学生管理文化, 凝聚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原动力。情感性管理的本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为此, 花园小学以“我阳光, 我灿烂”为学风, 培育学生文化, 让学校的每一位儿童像朵朵花蕾, 在阳光照耀下, 活泼健康、灿烂美丽地绽放。为此, 学生管理制度文化建设做到常规与特色相结合, “严格管理”与人性化教育双管齐下, 引导学生编写《一日常规歌谣》, 花坛边不再是“禁止践踏”的强令性口号, 代之以“留一步小草茁壮成长, 住一手百花争芳斗艳。”楼梯两侧不再是“严禁追逐”的标语, 代之以“上楼静悄悄, 不挤也不闹。下楼手牵手, 我们慢慢走。”唤起的情感共鸣, 无不让花文化的育人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学生日积月累, 习以为常, 修身养性, 凝聚成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全面而有个性的精神风貌渐入佳境。市内外来访的专家和领导对教师的优雅、学生的礼貌大加赞赏, 就是一个以人为本, 成功构建制度文化的有力佐证。

学校在制定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在严格依法治校的同时, 倡导以德治校, 渗透人文关怀。依法治校, 才有章可循, 这是学校健康发展的保证。而在制度建设和执行中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更是学校追求的一种“文化”境界。当每一所学校文化都具有了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之后, 才是真正形成区域性的文化软实力, 才能达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境界。

三、课程文化建设:构建具有“本土”特色, “传承”与“生成”相映成趣的“文化创新”景观,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教育的核心是课程, 课程文化就是学校教育人群的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与结果, 是一种教育学化与人学化的文化。校本课程文化建设, 就是开发能够体现学校特色, 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课程资源, 使之成为与众不同的课程文化景观, 实现“文化创新”,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

在全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 把校本课程目标与素质教育思想有机融合起来, 把国外文化和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起来, 把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起来, 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 能有效激发师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归宿感、荣耀感, 形成课程育人的创生功能。

1.坚持育人性原则, 形成课程目标实现素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即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终极目标, 也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高目标。课程文化建设如何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渝北实验二中根据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意蕴, 致力开发“七彩辉映”的情智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高雅、文雅、和雅、敦雅、健雅、慧雅、趣雅素质均衡发展的“七雅”少年。一是开发“红色人格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崇高理想教育;二是开发“青色规范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文明习惯教育;三是开发“绿色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生态生命教育;四是开发“紫色感恩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知恩报恩教育;五是开发“蓝色心理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六是开发“金色创意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科技创新教育;七是开发“橙色兴趣教育”校本课程, 实施兴趣特长教育。“七彩辉映”的情智教育校本课程以培养“七雅”少年为目标, 彰显了素质均衡发展的特色创新力。此外, 渝北实验小学建设少儿版画校本课程, 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小能人”, 同样彰显了促进学生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特色创新力。

2.坚持开放性原则, 形成课程资源实现中外均衡开发的创新力和推动力。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 原产于我国的就有1万至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 便不成花园”。花园小学毗邻花卉园社区, 并因此而命名。重庆市“花卉园”总规模5万亩, 由花卉生产区、观光休闲区、花卉批发市场、管理服务区四大功能区构成, 是集生态农业、花卉园艺、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都市型花卉生态公园。放眼全球花文化大观, 利用本土花卉资源, 花园小学开发花文化校本课程, 形成校本课程社区化特色。空港实验小学也坚持教育资源的中外均衡开发理念, 构建“雏鹰展翅”系列活动课程:一是“雏鹰展翅”少年羽毛球系列活动课程;二是“雏鹰展翅”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课程;三是“雏鹰展翅”励志教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课程。三大活动课程聚焦身心健康、科技创造、品德修养等领域, 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外均衡开发的课程开放创新力。

3.坚持继承性原则, 形成课程功能实现古今均衡拓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5000年的中华民族,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和合文化。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 和合家园小学开发“和天、和人、和己”为主题的“三和教育”校本课程:小学低段以“和谐自我”为主线, 开发自我意识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三自”习惯素养;小学中段以“和谐他人”为主线, 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尊师、敬长、睦友“三项”文明礼仪素养;小学高段以“和谐自然”为主线, 开发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 培养绿化校园、绿化小区、绿化御临河“三绿化”生态文明意识。“三和教育”校本课程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精髓, 又彰显了当今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 形成了基础教育资源古今均衡拓展的课程融合创新力。

综上所述,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创新工程, 可以有不同的推动路径。实践表明, 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则是最基本的途径。因为, 当学校文化具有了内蕴力和引导力, 亲和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创新力和推动力之后, 它就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文化软实力, 从而成为学校无穷无尽的“能量”——人本力量, 学校才能具有自我提升的内驱力与核心竞争力, 学校才能向着优质化的目标不断进步和发展, 区域基础教育才能优质均衡发展。

摘要:加强文化建设并努力使之形成“文化软实力”, 既是学校实现教育优质化的关键, 又是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渝北区为案例, 阐述了三方面内容: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 要形成办学治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驱力和引导力;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 要构建以人为本、充满人文情怀的管理制度,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课程文化建设方面, 要构建具有“本土”特色, “传承”与“生成”相映成趣的“文化创新”景观, 使之成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力和推动力。

关键词:区域教育,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优质均衡,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谢钢主编.学校文化:区域教育内涵发展路径, 重庆出版社, 2015年版。

[3]李继星.把握现代学校文化的发展脉搏, 《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6日。

[4]宁梅。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第9期。

上一篇:港口物流工程下一篇:舆论危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