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均衡性(精选12篇)
区域均衡性 篇1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飞速发展, 但是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却越发严重, 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全方位的发展并造成了社会不公平性等诸多社会问题。本论文将借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结合区域经济学知识与前辈的论文资料, 通过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等测度的研究分析差异化与不均衡性, 再从自然环境, 政策影响与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造成不均衡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案。
一、中国区域划分及简况
从地理的角度分类来说, 中国可以分为华东, 华北, 华中, 华南, 西南, 西北, 东北七个地区。
从经济研究的角度, 中国大陆可以分为八大经济区域, 即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 目前共同面临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和国企僵化等问题。北部沿海地区,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捷, 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 也是政治中心。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上海、江苏、浙江, 自古便是富庶繁华之地, 现代化较早, 对外开放程度高。南部沿海地区, 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与港澳台地区紧密连接, 贸易与商业发达。黄河中游地区, 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 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地处内陆, 战略地位重要, 对外开放不足,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长江中游地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 农业生产条件优良, 人口稠密。西南地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 地区地处偏远, 土地贫瘠, 贫困人口多。大西北地区, 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 自然条件恶劣, 地广人稀, 市场狭小。总的来说, 各地区在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和富裕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大西北地区地域最为宽阔, 西南地区人口最为众多, 东部沿海地区最为富庶。
同时, 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包括了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是城市与经济产业高度堆集与发达地区。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测度
研究各个地区发展差异化与不均衡性,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测度, 通过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从不同角度剖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水平、城市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均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也是突显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化与不均衡性的有利工具。
1.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三个方面着手, 也能最直接反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
在2014年, 人均生产总值排名最高的前五个省级行政区依次为天津市 (105231元人民币) , 北京市 (99995元) , 上海市 (97370元) , 江苏省 (81874元) 和浙江省 (73002元) ;倒数五个行政区为广西 (33090元) , 西藏 (29252元) , 云南 (27264元) , 贵州 (26437元) , 甘肃 (26433元) 。从前文所述的八大经济区域来看, 前五名都来自于北部沿海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 而后五名都来自于西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同时, 按照经济区域划分,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依次为东部沿海, 东部沿海 (81165元) , 南部沿海 (62034元) , 北部沿海 (60743元) , 东北 (52359元) , 黄河中游 (43011元) , 长江中游 (39365元) , 大西北地区 (34411元) , 西南地区 (33502元) 。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 沿海地区好于东北及华中, 西南西北等地人均生产总值不及最发达的东部沿海一半, 地区生产力极为不均衡。
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前五还是都来自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 上海 (45966元) , 北京 (44489元) , 浙江 (32658元) , 天津 (28832元) , 江苏 (27173元) 。后五名的青海, 云南, 贵州, 甘肃和西藏都来自于西北与西南, 均不满15000元,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2014年的人均居民消费, 前五名依然是东部上海 (43007元) , 北京 (36057元) , 天津 (28492元) , 江苏 (28316元) 和浙江 (24582) 元, 后五名则变成北部沿海的河北, 长江中游的江西, 西南的贵州甘肃和西北的西藏。
在东部沿海, 北部沿海, 南部沿海明显好于东北, 黄河中游, 长江中游, 又有西南, 西北地区欠发达的大背景之下, 同一个经济区域内的国民经济不均衡现象也值得探究。河北在北部沿海经济和京津冀中, 比之北京和天津有着明显的差距, 长江三角洲则实现上海, 江苏与浙江的共同富裕, 而珠江三角洲中, 深圳和广州的人均生产总值在2014年分别突破15.5万元与12.5万元, 但是整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巨大不平衡, 最低的城市汕尾, 梅州等仅有不到2.5万元。
2. 城市发展与建设
城市是人口聚集, 商业贸易高度发达的聚集区, 城市化是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 (第二产业) 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不同区域中城镇人口比例,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两个方面去发掘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从城镇人口比例来看, 2014年城镇人口比例最高的依次为上海 (89.6%) , 北京 (86.3%) , 天津 (82.3%) , 广东 (67.9%) 和辽宁 (67.0%) , 最低的河南, 云南, 甘肃, 贵州和西藏都不及45%。从八大经济区域角度看, 东部沿海以68.8%的比列位居第一, 南部沿海和东北也各为65.6%和60.8%, 北部沿海中的河北和山东要远低于北京和天津, 整体为58.2%, 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均刚刚超过50%, 而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与少数民族聚居习惯等原因, 只有45%左右。大体来说,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依赖关系, 然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比例较高, 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 国企的高度集中有关, 其近些年的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 也与产业结构模式单一, 转型陷入泥潭有关。
之所以还选择城市轨道交通来判断城市的建设, 是因为轨道交通是城市人口大量聚集, 交通流量大的产物, 对城市区域联通和空间结构的改善有巨大作用, 作为基础设施项目, 开发和建设轨道交通空间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截至2014年末, 16个省级行政区拥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最长的分别是上海 (578公里) , 北京 (527公里) 和广东 (437公里) , 沿海地区外轨道交通总里程数占国内总量的70%以上。可见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上, 依然存在了较大的不均衡现象。
3. 高等教育
世界范围内对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突出与可预期贡献的看法已经达成了共识。大学主要通过三种行为参与发展:教学、科研与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机构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创造或应用新的知识与技术;为社会运转或改进提供新看法, 以及对地方和全国群体直接服务。
2015年, 我国共有985工程高校39所, 其中北京有8所, 上海4所, 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等中部地区人口大省均没有985工程高校。整个西北地区只有兰州大学1所, 西南地区甚至没有。我国高等教育, 特别是优秀高校在地理分布上极为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互为因果。因为地区经济不够发达无法吸引优质生源, 优质生源地匮乏也加剧了生产力的提升。后文内容中将具体阐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中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原因与解决方案
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差异大, 不均衡的问题可以从自然环境, 政策影响和人力资源三个角度解释其中原因, 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1. 自然环境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环境条件相对恶劣, 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匀, 东部地区, 大部分都是平原, 土地肥沃, 温度适宜, 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交通设施的便利, 对我国发展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资源分布上,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是资源密集区, 能源、矿产资源一直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 而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资源匮乏, 资源供给长期不足。我国矿产资源的80%分布于西北部, 石油和煤炭的75%以上分布在长江以北, 而工业却集中在东部沿海, 能源消费集中于东南部。
从直观上来看, 我国自然资源丰裕的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却大大落后于资源贫乏的东部沿海省份。随着资源的开采, 许多资源丰裕地区不是越来越富, 反而是相对越来越穷, 所在地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 出现了“富饶的贫困”。历史上的一些富庶之地 (如山西) , 建国后工业基础完善的东北, 都拥有着丰富的能源资源, 最近的20多年来却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全国发展的后面。
落后地区实现跨域式发展要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地区的比较优势, 同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着力培养竞争优势,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避免地区产业结构设计单纯地以资源开采为导向, 而是要结合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产业, 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2. 政策影响
中国的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政策对于各个区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给予了东部地区全方位的优惠政策。而对于中西部区则没有, 在这种情势下, 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设立了几个经济开发区, 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 我国东部地区获得的投资相对较多, 国家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带,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 带动了东部地区的发展。深圳和上海浦东正是借力于改革开放的国策, 成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速增长地区, 深圳前海, 上海陆家嘴也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金融区。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 以上海为例, 努力建设成经济, 金融, 航运, 贸易中心, 并在近年提出科技创新中心的未来发展展望。
在未来, 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出台调整经济发展地区之间不均衡的政策, 做到地区之间互相带动与协同效应, 陆上丝绸之路政策的提出, 使得我国中西部地区成为连接中亚, 西亚的陆上交通枢纽成为可能。
3. 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由技术进步所驱动, 而后者需要越来越多的具备更高技术水平的人才来吸收、创造、应用和传播技术;人才的科研带来的知识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活质量;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部分是直接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对地区、国家或所属社区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做出反应———例如提供教学服务、拓展活动、咨询业务、附属公司、政策支持、学生志愿工作、动员职员或学生承担当地卫生、福利以及教育工作, 不胜枚举。
为了应对这种问题, 首先应该在高等教育资源不发达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教育资源, 在西北, 西南和中部地区建设更多的一流大学, 为当地人才培养与科研知识输出作出贡献。同时,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建立更多的高科技企业, 并通过资助补贴等方式吸引当地大学生与异地优秀大学生回户籍地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发展。通过人力资源的储备与积累, 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长久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子珍.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0, 13, (2) :89~92.
[2]陈培阳, 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 2012, 67, (8) :50~50.
[3]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33, (1) :9~14.
区域均衡性 篇2
摘要:近年来,人口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人口在数量、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分布状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发展形势的转变给广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因而,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着力解决人口结构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有序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对于促进广东省的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人口发展 形势 挑战 广东省
前言
为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就加强我省计生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省始终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新跨越,珠三角地区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其他地区基本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口总量保持惯性增长,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一些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出现滑坡等,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促落实,为“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把适度的人口规模、优良的人口素质、优化的人口结构、合理的人口分布作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11亿人以内;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0‰以下;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深化人口文化建设,群众依法生育观念进一步增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5岁;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0.15‰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完善城乡一体化、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全面推进人口服务管理现代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三、突出重点任务
(一)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镇(街)无政策外多孩出生、村(居)无政策外出生活动。完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例会制度,把任务分解、动态跟踪、阶段预警、奖优罚劣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坚持因地制
宜,分类指导,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工作滑坡和困难大、问题多的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加强对工作后进地区的帮扶,引导基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等重点工作,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年度人口计划。
(二)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抓好优孕优生工作,提高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出生缺陷防治协作机制,将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范围,切实提高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的覆盖水平。总结推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试点经验,稳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对重点人群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与诊治,逐步为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实施重大疾病免费筛查和防治,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展健康检查。积极开展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试点工作。加强安全避孕节育、出生缺陷预防、不孕不育防治、老年人口生殖健康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积极推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创新。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劳动人口文化、技能、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三)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健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机制,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卫生、人口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民政、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采取经济、法律、文化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实行标本兼治。卫生部门要建立和完善住院分娩、出生实名登记、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监测、信息共享和定期(每季度)通报制度。建立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联合执法制度,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专项打击行动。加强对B超购置使用和终止妊娠药物的监管。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违法行为。实施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人口计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的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趋近正常水平。
(四)全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把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内容,深化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建设,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均等化服务。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落实双向服务管理责任,推动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国“一盘棋”。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整合人口计生、城市管理、公安、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资源,围绕办证、租房、用工等环节,大力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实现流动人口信息互联互通和异地查询,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
(五)深入实施幸福家庭促进工程。以“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为重点,广泛开展幸福家庭建设。加强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性与生殖健康、家庭致富等研究。继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青春健康教育”等活动,推进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倡导负责任的婚育行为。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服务网络作用,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生殖健康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强化省、市级避孕药具管理职能,努力提高药具管理服务水平和育龄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生育关怀制度,全面推行手术并发症患者扶助制度和免费定点对症治疗,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再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重点发展计划生育“三结合”等社会公益项目,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持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的政策体系。
(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服务培训示范项目,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服务老年人的能力。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探索计
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料的新模式。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七)不断完善“惠一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资源,对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给予奖励、救助和优待,加快推进“惠一生”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扩大覆盖面,适时将配偶一方为农村人口的家庭纳入奖励扶助范围。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建立扶助标准随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而提高的定期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着力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兑现率。将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待优惠政策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职责,促进政策全面落实。
(八)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预警预报制度。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制度改革,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立健全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覆盖全体公民全生命周期的全员人口数据库。
(九)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深入研究人口发展现状,合理预测人口发展态势,为完善生育政策、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人口规划的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制定人口发展评估体系,开展人口发展对产业布局、公共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影响的综合评估。切实加强人口限制区、疏散区、稳定区和聚集区建设研究,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有序流动政策,统筹兼顾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城乡规划、国土利用的关系,以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
(十)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力度,构建“省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地级以上市创建综合改革示范市,县(市、区)推进优质服务全覆盖,镇(街)开展文明执法,村(居)实行村民自治”的“五级联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扎实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村(居)负总责、协会当骨干、依法建制度、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新机制。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委、政府都要有领导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每年要将本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作专题报告。按照“分线考核、分区考评、分类指导、综合评估、动态管理”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分别进行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制度。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把领导干部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的情况作为衡量政绩和选拔、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内容。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问责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人口严重失控的地方,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其党纪政纪处分。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兼职单位职责,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
(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按照“财政为主、稳定增长、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原则,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度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不低于50元。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力度。各地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口和计
划生育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免费服务项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专项经费及时落实到位。
(三)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基本稳定。市、县(市、区)、镇(街)应科学配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力量,加强村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及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对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结论
人口问题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各地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参考文献:
五项机制促区域师资均衡 篇3
城乡教师交流,让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不再有“短板”。实施“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拔出1名校长和几名教师组成启明星团队到边远乡镇学校援教三年。目前,前往龙坪镇中心学校等四所学校的4支启明星团队工作出色,为农村边远学校带去了先进理念,注入了活力。城乡教师大范围交流。不断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鼓励优秀城镇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到农村边远学校任教,支援农村边远学校发展。近三年,共有505名教师参与了城乡教师交流,常态化的教师交流机制,有效补齐了农村边远学校紧缺学科、薄弱学科教师缺乏的“短板”。
协作区大教研,打好教师素质整体提升的“组合拳”。根据地理区位,在全县组建四大教育协作区,建立协作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打好“组合拳”,成立大教研组,开展以联研、联考、联管为主要形式的大教学、大教研、大活动。在教育协作区的评价机制上,实行强校带弱校、中心帮偏远,捆绑考核、同奖同惩,协作区建设搭建了学校和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解决了部分学校学科备课组教师少、教学研究能力弱的问题,推动了学校教研能力与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实现了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促进了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名师名校长工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有了“领头雁”。2011年,保康县启动了名师、名校长工程,先后4次组织从各学校精心挑选的150名教师、35名校长作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赴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参加高级研修,促进个人素质快速提升。成立了2个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校长工作室,发展工作室成员26人,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作为 “领头雁” 的辐射引领作用。两年来,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员作教育专题报告、讲座20余场,讲示范课百余节,受益教师近4000人次。名师牵头组建了22个学科核心教研团队,有203名骨干教师参与其中。目前,全县形成了学习名师、争当名师的良好氛围。名师引领,比学赶帮,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生本教育改革,催生教师先进教育理念。保康县生本教育改革工作于2011年启动,2012年全面推开。全县教育一盘棋抓课改,全县教育一条心推课改,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提炼出了 “1+5”生本教育模式。全县教育管理干部、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山东、上海、广东等课改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县教育局先后多次召开生本课堂推进会,各学校兴起了“虚心学课改,创新抓课改”的热潮。现在的课堂完全打破了“老师教、学生学”“老师问、学生答”的老传统,灵活的小组学习形式、学生自信大方的展示、教师精妙的点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浓郁独特的班级文化建设以及个性化的评价管理机制无不彰显着生本的活力。生本教育改革“活”了学生,也“活”了教师,。
推行督学责任制,规范教师行为,促进专业成长。保康县教育局创新督导评价机制,建立了督学责任区制度。在全县划分4大责任区,聘请12名兼职督学,定期对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跟踪督查。在全县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的醒目位置,悬挂了“督学责任区公示牌”,向社会公布责任区督学的姓名、联系电话、主要职责和监督电话,以方便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咨询、投诉和监督,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工作的和谐运转,为办人民满意教育,当人民满意教师起到了良好助推作用。
区域均衡性 篇4
1.1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我国今后十年的教育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其中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是落实《纲要》的关键所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其核心内容是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从个体看,是指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从学校看,是指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均衡;从社会看。是指所培养的劳动力在总量和结构上,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达到相对的均衡[1]。
1.2 满意度研究
满意度的研究始于美国学者Cardoz于1965年首次发表论文研究顾客满意。90年代中期,美国的Spreng,Maekenzie和Olshavsky提出了顾客满意模型。此后,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开始深入。
顾客满意度(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对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是顾客接受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比较的程度。满意的感觉越强,满意度就越高[2]。它的测量是个定量分析的过程,需要对影响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或服务后使用过程中满意情况的多个测评指标,通过数量分析方法进行量化。
为了量化反映满意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顾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瑞典于1989年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国家层次上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SCSB),该模型共有五个结构变量:顾客预期、感知绩效、顾客满意度、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后来,德国采用DK,美国采用ACSI,欧洲采用ECSI测评模型开展这方面的实践工作。我国在1980年将“顾客评价”(即顾客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颁发产品金银牌奖的主要依据之一。此后,积极引入国外的满意度理论,较为著名的是清华模型和中石油模型。清华模型是以ACSI模型为基础,吸收了ECSI模型中的结构变量——形象。中石油模型的CCSI结构模型也是在ACSI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环境的结构变量,主要适用于制造业和耐用品领域。
1.3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研究
教育是WTO框架里12个服务贸易大类中的一个,和其他类服务一样,存在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4种服务提供方式,因此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引入顾客满意度的理论,教育领域受众满意度是对教育受众满意程度的量化描述,是受众接受教育的实际感受与其期望值比较的程度。
在教育领域中,已经有少数学者引用顾客满意度的理论进行研究,并且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是多针对个别教育机构满意度的研究,而且主要是定性和宏观和初步的研究。目前为止,未发现文献将满意度论应用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所以,从教育受众的角度,应用满意度理论,研究高等教育接受一方对某一区域教育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同时也为教育相关部门改进目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良现状,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2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性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
顾客满意指标,是指用以测量顾客满意程度的一组项目因素[2]。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就是从不同视角选择的,能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状况的概念或范畴。这些概念或范畴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指标群体,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整体状况。
2.1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的选择原则
研究确定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需要在一定理论思想的指导之下,依据一定的程序步骤去选择,在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完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是指评价满意度项目的设定应既包括产品的核心项目,又包括无形的和外延的产品项目。评价指标应该科学全面地提供信息,系统、本质地反映和评价区域高等教育受众满意度涉及的各方面情况。
(2)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指体系中的指标应当互不交叉重叠、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应尽量将指标之间相关性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样可以使指标的内涵具体明确,外延清晰。
(3)典型性原则:由于影响教育受众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很多,不能一一用作测量指标,应该选择那些既能全面反映教育受众满意状况又有代表的项目,使指标精练而又能全面概括地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在和谐理念指导之下的满意状况。
(4)导向性:评价体系要起到领先的警示信号和预防功能的作用,根据反馈的评价结果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5)动态性:评价指标体系应随着评价实体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和调整。因此,在设计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时,力求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色。
(6)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结合原则:只有使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评价指标的确立,既要保证全面反映区域高等发展发展的各种内涵,又要充分考虑数据取得和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以及对现有统计资料和相关规范的可利用程度。
2.2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内容
当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高校的布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高考体制相对不协调[3]。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是在一定区域内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高等教育状态,概括说就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高等教育环境的公平和高等教育政策的公平。根据上述原则,选择高校学生主体、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四个评价主体,设计了3个类别、8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来反映和衡量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见图1)。
从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受教育者需求两个维度,以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为目的,设置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满意度、高等教育环境公平满意度、高等教育政策公平满意度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每一个评价内容分别包括2~3个一级评价指标(表1)。
2.2.1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满意度评价指标。
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面。受教育机会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4]:进入高校的机会均衡、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均衡、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衡,即社会应保证各阶层的子女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率与其家长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大致相当。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满意度测评中,设置三个一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下各设1~2个二级评价指标(表2)。
2.2.2 高等教育环境公平的满意度评价指标。
高等教育环境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环境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办学条件的均衡。从受教育者个体来看,就是在教育机会均衡的基础上,享受平等的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环境公平满意度测评中,设置二个一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下各设2~3个二级评价指标(表3)。
2.2.3 高等教育政策公平的满意度评价指标。
高等教育政策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保障,高等教育政策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高考制度公平性、高等教育收费、高等教育决策与参与制度。在高等教育政策公平满意度测评中,设置三个一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下各设1~5个二级评价指标(表4)。
3 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级度的设计
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对这种心理状态也要进行界定否则就无法对满意度进行评价。顾客满意级度指顾客在消费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之后,所产生的满足状态。心理学家认为情感体验可以按梯级理论划分若干层次,相应可以把顾客满意程度分成七个级度或五个级度[4]。现参考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对应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五梯级满意度指标为: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具体描述如表5。
考虑满意级度的界定是相对的,因为满意虽有层次之分,但毕竟界限模糊,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对于每一项评价指标的回答选项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不满意五个级度等作为评价尺度。对调查结果进行赋值,从满意到不满意五个等级分别赋予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然后将各指标得分进行平均,得出满意度分值。满意度水平按以下标准划分:91分~100分为满意,71分~90分为较满意,51分~70分为一般,31分~50分为不太满意,30分以下为不满意。并将“不满意”和“不太满意”者列入低满意度群体;“比较满意”和“满意”者列入高满意度群体。
4 小结
本研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教育和谐发展思想作为指导理论,参考现有的顾客满意度评价方法和模型,对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指标进行研究,设计了区域高等教育均衡性满意度评价体系,来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受众满意度,以促进高等
教育科学协调、公平、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林春,吕星宇,张文周,等.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10(4):34-36
[2]隋娟.满意度理论及其在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应用[D].天律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3]孙剑萍,汤兆平.基于GINI系数的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量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71-73
区域均衡性 篇5
一、前言
“择校”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义务教育,也多为家长、社会人士所诟病。如今“择校”问题也困扰着我们这些农村的乡镇中心小学:一方面是中心小学“人满为患”,软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跟不上“吃不消”;另一方面是村级小学“门可罗雀”,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浪费“吃不饱”。教育部长袁贵仁走马上任不久就观点明确的提出: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
最近屡屡发生的“校车”问题,用血的事实和生命的代价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虽然“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到2020年”,但在教育区域内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我们还是有必要,也有能力去敦促的。
二、背景
九连城镇下尖小学位于下尖村,地处马市岛中下游,是河西、上尖、马市三村村民进城必经之路,与套里村接壤。地理位置处于四个村子的中心地带,四个村子的适龄儿童均均可就近到下尖小学入学。然而,下尖小学的校舍分别建于1968年、1970年。由于建设时间久远,维修不能保证及时,目前校舍主体多处开裂,房盖经常漏雨,室内顶棚已经出现脱落,严重危及师生的安全。同时建筑条件简陋,门窗窄小,采光严重不足,影响师生视力,更不符合现代化教学条件的要求。
三、构想
根据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最近的讲话精神:“不能寄宿的农村儿童要就近入学,不能提供校车服务的地方不能随意撤并学校,以免造成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使农村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因此失学。”结合区域内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解决“择校”问题的长期构想。下尖小学还是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的,在下尖小学原址重建新校是目前比较理想方案之一。优势一:
虽然下尖小学硬件条件差,但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内部管理多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思想,学生有自信。区教育局几次推荐参评市级示范村小,皆因校舍不合格而落选。只要有了好的硬件设施,学校肯定会成为当地老百姓子女就读的理想学校。
优势二:
学校占地面积达9000平方米,是我镇操场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全镇的小学运动会每年都在下尖召开。新建校舍不用另选校址。
优势三:
上尖、下尖、马市、套里四个村的学生总数预计可以达到240人以上,教师总数达到20人以上,符合村级完小标准。新建校舍只需保证六个教学班的配备标准即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会造成资金和教育资源上的浪费。
优势四:
学校管理会更加科学规范,中心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定期交流。相信一定会迎来九连城镇教育的一片新景象。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初探 篇6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内涵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进行适当的倾斜。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它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有学者认为,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及其他资源,因而理论上的均衡增长是不可能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非均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均衡使用资本和要素发展。
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发展,趋于成熟,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逐渐缩小,倾向于均衡成长,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非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产业间的连锁关系和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强调应当将有限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到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重点部门与产业的发展,较快地增加区域经济总量。这种发展战略模式被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所接受,并用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的就是典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战略基本内容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将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集中配置在某些产业部门和地区,使这些部门和地区得到优先发展,然后通过投资的诱导机制和产业间、地区间的联系效應与驱动效应,带动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全面进步。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其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所以在国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资源分配和资本投入上对重点区域和产业进行倾斜。
区域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然需要发展的非均衡性存在,这是有其客观现实基础和历史原因的。
事实上,区域间经济发展还有其自然地理与资源禀赋的非均衡性原因:有些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的初始优势,无论在自然经济时代还是工业经济时代,都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而有的区域由于基础条件处于劣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鉴于区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要求所有区域按统一的速度与规模同步发展,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世界上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较好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往往更容易吸引资金和人才,也更容易较早地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随着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增长极和核心——边缘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非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差异。由于区域间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很大,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与潜力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区域间投资环境、产业结构及其层次的差异。经济发展条件好、投资环境好的区域,资本投入产出率高,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发展就较为完善,经济发展的速度、水平和效益就高,对优质资源及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就强。反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及投资环境差的区域,资本的投入产出率低,对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就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就低。因此,即使是在相同的政策条件下,发展潜力大的区域,由于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相对较少,其发展就会快于其他区域,从而导致区域间发展的非均衡性。
非均衡战略实践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区域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还会导致其上下游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而集聚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经济规模扩大、人口数量增加,这又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集聚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快增长格局,使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剧了区域间发展的非均衡性。地理空间上的极化效应也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尤其是大城市优越的条件吸引着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等优质生产要素的进入,使他们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得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
实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关键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选择和培植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进步。
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优惠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资金、财税、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需把有限的资源主要集中于重点发展的地区、产业、行业和企业,产生围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毫无疑问,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缺陷,实施这一战略,忽视了部门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容易导致区域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加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低估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二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剧了区域间差距的扩大;三是非均衡发展会引发社会矛盾;四是非均衡发展的时间长度难以精确判断;五是先发区域促进后发区域发展的体制尚未建立。
责任编辑:龙佳瑶
中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难在哪 篇7
均衡发展是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共同愿望, 但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上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经济繁荣。如从2001年到2010年, 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国的占比已经从16.37%提高到了19.58%, 中部从14.86%提高到17.14%, 东部地区从54.9%降至51.9%。但从GDP占比看, 1993~2010年, 东部地区的GDP占比从49.53%上升至53.1%, 中西部地区不升反降, 而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高增长也没能带来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升。从绝对额看,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拿居民储蓄这个比较真实的数据变化为例, 从2005年底到2010年底, 东北的居民储蓄余额只增加了0.77倍, 虽然西部和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不多, 均增长了1倍左右, 但绝对差距却从原先的三地区储蓄余额合计低于东部1.6万亿, 扩大到了2.8万亿元。
这种现象的发生, 是可以用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来解释的。从全球来看, 世界一半的GDP是由占世界土地面积1.5%的地方创造出来的, 而这么小的经济板块却居住着全球1/6的人口。同样, 中国东部也只有国土面积的1/5, 却创造了一半以上的GDP。规模经济的特性就是集聚。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是最明显的, 如纽约的地方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所有的州, 人均GDP也名列世界第二, 大巴黎区创造的GDP占法国的30%, 东京和首尔的集聚效应则更大。我国小小的深圳某些年份的出口额也曾超过整个印度。从历史上看, 世界经济的增长就是靠局部来推动的, 不均衡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
以上数据和事例已经告诉我们, 发展中西部地区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事实上, 中国中西部地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规模过小的问题, 规模过小导致产出率的下降。虽然目前中西部的交通已经不断发展, 但经济学上的距离却不等同于地理学上的距离, 或仅以传送速度来衡量的距离, 它应该是衡量商品、服务、劳动力、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故中西部地区仅仅通过修建高速公路来吸引产业资本是远远不够的。
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另一结果, 是投资效率低下造成地方政府债务缠身, 如中西部地区70%的机场是亏损的, 这些投资失败已经体现在中西部地方政府的负债率和当地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均出现上升等方面, 降低了它们在未来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2000年以来, 西部地区的投入产出比进一步下降, 从1个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创造的GDP2.99下降至2010年的1.57, 东北地区则2010年降为1.22。而2010年GDP相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产出比超过2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无一例外都是东部沿海省市, 其中上海以3.36的高产出遥遥领先。中国经济发展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性将会维持下去, 只有这样, 生产要素才能获得最佳配置。
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5年中国百万城市人口的占比和大城市化率非常低, 城市人口只有47%居住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而全球平均水平为73%。可以说, 中国的大城市化率不仅低于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国, 更是远低于日本、韩国等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亚国家。如今, 中国大城市化率虽有提升, 但依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于人多耕地少的国家, 大城市化或发展城市集群是最佳选择。但中国的区域规划大部分都是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下的结果, 这就导致了过去10年城市面积扩大程度几乎是城市人口增加速度的一倍, 造成区域间产业同构化, 资源极大浪费。因此, 今后应该要更多地依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去行政化, 实现人口流向与投资流向的一致性。
区域均衡性 篇8
关键词:支教,区域教育,支教制度
在我国众多的贫困山区、农村都存在着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 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下, 各地政府、高校、城市中小学以及先进的个人都关心着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 支教活动也成为了眼下最普遍的教育帮扶活动形式。近年来, 大新县接受了来自广西北海市、南宁市等相对发达地区数批的支教活动, 在县内也从城镇优秀学校里组织了数批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奔赴边远农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贫困山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理论和教学手段, 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广大学生学到了更多丰富的知识;当地教师教学能力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支教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一、大新县师资队伍现状
1. 结构不合理
本县属于西部地区教育相对落后地区, 根据对该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 教师队伍存在着老龄化和学历偏低的问题。2013年统计结果显示, 全县小学教职工有1671人, 其中30岁以下18人, 占1.07%;31至40岁324人, 占19.3%;41至50岁795人, 占47.6%;51岁以上538人, 占32.28%, 老教师占很大比例。此外, 本县还存在着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问题, 根据2013年的调查发现, 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仅为22.7%。年轻教师的稀缺, 学历层次上的不足, 造成了教学力量上创新不足, 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水平差距大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 在本县, 不但老龄化的教师占大多数, 从整体上看, 大多数的教师虽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但在教育专业知识上却存在着水平较低的问题, 这一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或者说教育专业知识的有无使得教师水平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大新县的教师还存在着职业发展上的困惑, 由于大新县地处偏僻, 很多年轻教师来到大新县尤其是到农村地区任教后, 对于环境都难以适应, 教学中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二、支教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师资水平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 教师资源都十分丰富, 教师的水平也较高, 这部分教师资源参与到支教当中会给贫困山区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学校管理上, 全方面提高贫困山区的教学水平。近年来, 奔赴大新县的支教力量越来越多, 有来自广西北海市、南宁市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他们的支教活动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2. 有利于师资结构的合理化发展
参与到支教队伍中的同志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教师和学历较高的大学毕业生, 对于本县这样老龄化的教师队伍, 有利于其年龄结构的优化、知识结构的优化, 还有利于活跃教学形式, 为学生带来更多知识的同时, 也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能量。
三、完善区域支教制度
1. 支教形式的制度完善
在支教制度中关于支教形式要进行系统化的完善, 要将上挂与下派两种支教形式相结合。上挂是将本地区的教师人员派往优秀的学校进行挂职学习, 下派是优秀的学校将师资人员下派到地方教师资源稀缺地方进行教学指导和帮助。支教不能认为是单一的下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山区, 这样支教教师离开后, 该地区的教育又会回到以前的状态, 要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就需要提高当地师资力量, 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才能为区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2. 支教对象的制度完善
提高教学质量靠优秀的教师, 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还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 不单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水平不高, 这些地区的学校管理者也存在着观念上的落后, 缺乏科学的管理能力等问题, 因此派遣支教人员时, 除了要派遣优秀的教师资源, 还要派遣有经验的管理者, 以“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为主要职责, 为实现山区学校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国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小学阅读指南 (中) , 2011 (7)
区域均衡性 篇9
一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规模办学效益
“十一五”初, 我县有小学67所、初中30所、高中6所。80%的学校分布在川山区, 规模均偏小, 规模办学效益低;相当一部分教师跨学科兼课, 学科教师少, 难以按学科科学合理地配置师资;教师互助的校本教研难以开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是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 我县按照“撤并村小, 初中出山, 高中进城, 三教统筹”的基本思路, 对全县基础教育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撤并学校38所, 教育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总体稳定、局部调整、中学宜撤则撤、小学宜留则留”的基本思路, 在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及广泛征求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意见的基础上, 制订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聘请专家充分论证, 并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确定了以“一城五镇” (延庆城区、永宁镇、千家店镇、康庄镇、旧县镇、张山营镇) 为重点的整合工作目标, 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 撤并学校12所, 整合后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北京市均衡验收标准, 学科教师配置更加科学。
通过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 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规模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它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 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问题,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不断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均衡、特色发展的需要, 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对升学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表现为重国家级课程, 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中高考考试学科课程, 轻非考试学科课程;重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轻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不断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我县把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级课程设置标准纳入学校评价, 规范国家课程开设,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 不随意增减课程, 不随意增减课时, 多开应考科目课时, 少开甚至不开非考科目课程, 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 我县规范落实北京市地方课程设置要求, 依据我县具体情况, 开发了《妫川文化》地方课程, 经过修改完善, 2011年, 被北京市审定通过为北京市地方教材, 《妫川文化》分旅游篇、地理篇、历史篇, 分别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设, 全年开设13~16课时;开发了《延庆县生态教育读本》作为延庆县地方实验教材, 分为小学册和中学册, 分别安排在小学四~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开设, 每年级一个单元, 每学年8课时。上述课程可由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及地理、历史、生物教师担任课程, 与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学, 有效保证了地方课程按标准实施。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性;关注教师的主导性, 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关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形成学校特色, 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学校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地位。
中小学校依据新课程要求, 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学校地域特点等进行认真分析, 均开设了一门以上适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91.2%的小学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并将其编辑成册, 有64.7%的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校本课程, 35.3%的小学只在部分年级开设校本课程, 体现了因校制宜的特点;开设形式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占70.6%, 其他29.4%的学校以成果转化或引进教材为主。初中开发形成校本教材的学校占94.7%;19所初中校开发了72门学科拓展、文学素养、社科素养、艺术素养、兴趣素养、体育健康六大类校本课程。在课时安排上, 小学、初中分别有88.2%和70.4%的学校每周安排1课时, 其他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或0.5课时, 课时安排相对灵活且科学合理。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 我们着力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了精神食粮, 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均衡、个性发展。
三深化开放式办学, 优化教育资源
延庆县地域广阔, 相对封闭,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影响着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 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一五”初, 延庆县教委提出了开放式办学, 把开放式办学作为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 主要着眼于与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对接和有效利用。建立了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基础, 以首都师范大学、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为重点, 以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美国、加拿大培训机构等为补充的干部、教师培训基地, 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名师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培训者队伍。通过国外、国内和县域内集中组办培训、与教学同步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建立县内研训基地、专家深入教育教学指导等方式, 开展分层分类全员培训, 县域内外组班200多个, 聘请专家讲座指导2000多人次, 提高了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 县内各中小学与市区优质学校开展广泛的手拉手活动, “十一五”期间与市区129所优质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开展广泛的干部、教师、学生双走进活动。
“十二五”初, 县教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办学, 着眼于从全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 聚焦合作内容, 形成合作项目, 精选合作对象, 采用项目合作的推进方式, 以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引领和指导, 以县内干部教师为操作主体, 以整体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形成我县一定数量的干部教师个体和集体优质教育资源, 逐步融入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目前, 形成了培训、管理、科研、教研、德育、教学、信息等方面的系列合作项目。
同时, 我县强化区域内校际间的开放与合作。“十一五”期间, 主要采用联片教研的形式, 以解决川山区学校校本教研难以开展的问题。“十二五”初, 在联片教研的基础上, 开始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验探索。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 以“既求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 更求优质师资的均衡使用”为手段, 以“协作区”为载体, 最大限度地实现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根据我县中小学地理位置的分布、学校规模大小和城乡学校的层次差异等多种因素, 分学段选择城、川、山若干个学校分别组成协作区, 小学组成五个协作区, 中学组成三个协作区;建立协作区领导小组和学科大教研组, 围绕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使用、教研科研、德育活动、信息资源等方面, 努力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
通过不断深化“开放式办学”, 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整体提升, 逐步实现融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
四聚焦课堂, 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十一五”以来, 我县教委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把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异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着眼于以知识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主体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转变, 本着“研训教一体化”的原则, 致力于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按照现代课改要求, 依据教育学关于主体实践的观点, 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学习工具、方式、方法, 遵循一定的学习程序, 作用于学习对象, 并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 满足个体一定需要的主体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划分为主体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主体意识等) 、对象 (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 、目标 (三维目标) 、过程 (教学环节和细节) 、工具 (肢体工具、物化工具和文本工具) 、方式 (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方法 (思维方法、学科方法、学习习惯) 、反馈等基本要素, 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着眼于学生知识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师对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的研究探索, 提炼知识点、能力点, 以落实“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强调对知识的伦理价值和评价反馈方式的研究, 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工具、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研究, 以落实“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基于上述思路, 我们制定了学期教学设计方案、章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教学设计研究》一书。
为了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2010年开始, 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分工合作, 进行了专题课型的教学研究探索, 依据学科特点把各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分为不同专题课型, 如概念课、实验课、推理证明课、阅读课、写作课、字词课, 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 探索不同学科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 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5册《专题课型研究》。
通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 整体提升了区域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使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 缩小了校际之间的质量差异。
五加强三个质量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促进延庆县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县以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三个质量体系建设为基本框架, 以实现学校评价工作导向的科学化、常态化为目的, 制订了《延庆县中小学校发展评价方案》。方案的实施, 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 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差异。
我县城乡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定差异和中考城乡及格率差异逐年缩小, 高考录取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小学、初中完成率基本达到99.5%以上, 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2009~2012年, 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公布的北京市各区县及燕山地区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延庆县总分在全市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12年, 荣获全国“双基”先进单位, 并高质量地通过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区域均衡性 篇10
綦江县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 人口95万, 下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 是一个山区农业县,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 在校生近14万人, 90%的中小学生就读于村镇中小学。2004年以来, 我县区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迅速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做法, 引起全国性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科学咨询》杂志、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深度报道, 吸引了重庆及其他省市上万人次前往观摩学习, 市教委、市教科院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綦江经验, 被誉为教育改革的“綦江模式”。2009年11月, 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 綦江县被教育部表彰为92个“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之一。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课程改革是国家行动、政府行为, 推进课程改革是党委、政府抓好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上升课程改革战略地位。
随着“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 城乡学校硬件建设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包含办学水平在内的软件差距依然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 有利于加速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缩小软件水平的差距。綦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教育发展纲领性文件, 对我县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建成“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县”和“素质教育先进县”, 抓手就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上升为了县级教育发展战略。
(二) 统筹规划、整体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县教委先后制定了推进课程改革的2004—2008年五年规划和深化课程改革的2009—2012年三年规划, 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尊重学生身心特点, 尊重教育规律, 整体设计各个学段的课程改革, 以初中教育为承接点, 助推高中, 指导小学, 辐射幼教。幼儿教育反对“超前化”、“小学化”, 突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小学教育突出学习习惯培养, 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初中教育突出学习方法培养,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教育尊重选择性, 突出人生规划教育, 主导学生个性发展。
(三) 加强课程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理论研究。
我县参与了《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子项目《农村县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县域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实践研究, 研究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统筹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城乡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规律、方式、途径。
二、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我县针对农村学校办学思想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的特点, 以区域推进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从提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提升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共享课程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入手,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 提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 促进城乡学校育人目标均衡化。
办学理念决定育人目标。城乡学校育人目标均衡化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课改以前, 我县城区学校办学理念相对先进, 追求为了大多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相对落后, 为了少数人升学放弃了大多数, 为了分数放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追求全面的课程价值, 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形成了为人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教育工作新认识;县教委提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位师生”的办学指导思想;党委政府、县教委的教育观促进了学校教育观的转变, 农村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特色发展需求等因素提出了各自的办学理念, 这些理念尽管表述不同, 但与城区学校一样, 都追求“关注学生未来,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共同的育人目标。
(二) 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 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化。
我县城区学校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完备、生源相对较好。相反, 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学设施缺乏、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民子女占大多数,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较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过调研发现:我县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少数尖子生。课堂上学生听得多, 说得少;记得多, 做得少。填鸭式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县教委制定课堂教学改革规划, 从2005年起, 分阶段在农村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解决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三个问题。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最低层次学生学有所获, 解决起点公平问题。二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 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三是达成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 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美国国家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给我们很大启发:当人们学习知识时, “聆听”能记住5%, “阅读”大约记住10%;“分组讨论”大约记住50%;通过“实践”能记住75%, “相互教, 并快速使用”能记住90%。以上研究成果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高度一致。我们不按统一模式, 鼓励学校大胆借鉴外地课改成功经验, 如先学后教、兵教兵、展示反馈、生本化教学、导学案等, 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等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 将传统与现代, 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东溪镇中和隆盛中学两所农村薄弱学校为基地校, 辐射、带动南北两片的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 继承、发展全国典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创造出了10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变以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 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变学生的个体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变讲堂为学堂, 教师变演员为主持人, 学生变观众、听众为演员。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起点, 找到了自信, 获得了充分的情感体验。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基本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2009年初三学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城乡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均达90%以上, 改变了2003年城区学校80%、农村学校仅为40%的局面,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均衡化。
(三) 共享课程资源, 促进城乡学校课程开设均衡化。
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有三大难题:一是音、体、美、综合实践课教师缺乏;二是教学设施不能充分满足课程开设;三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难度较大。教师缺乏问题, 我县农村学校大量采用走教方式解决, 安排紧缺学科教师在多所学校任教。县教科所整合体育、艺术、科技、劳技等课程资源,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在农村学校广泛实施2+X项目, 培养伴随学生终身的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一项科技特长, 每期培养学生一项劳动技能。2+X项目实现了两个机会公平, 一是实现了享受体育、艺术、科技、劳技专业教育的机会公平, 二是2+X项目具有选择性, 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公平。县教委组织人员编写了《人文綦江》《綦江少儿版画》校本教材, 免费提供学生使用, 农村学生校本课程开设得到了基本保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全县构建了自下而上的资源库共建系统。每所学校有数字校园, 每位教师有工作室,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师上传资源到学校, 全校教师共享。学校将审核后的资源上传县资源审核认定中心, 审核通过后全县共享。活资源库建设解决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瓶颈问题, 做到了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经过几年的努力, 城乡学校开齐开足课程的比例大致相当。2009年小学毕业生体育、艺术、科技、劳技非纸笔抽测, 城乡学生的优秀率均达42%, 合格率均达85%。2009年中考体育测试, 农村学生的平均成绩甚至超过了城区学生。
(四) 改革课程评价, 促进城乡学校发展机会均衡化。
“以入口定出口”, “从起点看变化”, 实施素质教育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 农村学校有了奔头, 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深化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成了硬件不优但办学水平优的学校。
稳步实施“指标全到校、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中考录取制度改革。将高中学校计划内招生指标划分为综合录取、多元录取、诚信推荐录取三类, 各占88%、10%、2%。重点高中综合录取计划内指标100%均衡地分到初中学校, 城乡学生升入重点高中机会均等。多元录取、诚信推荐, 特长学生升学机会公平。中考改革实践证明, 有利于城乡学校深化课程改革, 有利于统筹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城乡学校办出特色, 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化。
基础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 要想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 师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因素, 是制约各学校均衡发展的路障。近年来, 县教委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师资薄弱问题。鼓励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边远山区学校任教, 享受加薪、计算机职称考试免试、外语职称考试免试等优惠政策, 稳定了薄弱学校师资, 甚至吸引了部分城区学校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 充实了边远地区教师力量;教委制定的“走教制”行之有效, 鼓励教师在相邻的多个学校任教, 多劳多得, 这一举措也缓解了某些学校学科教师紧缺状况, 解决了某些学科无人上课的问题, 使学校师资趋于均衡。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一行在县委书记王越陪同下深入綦江县东溪镇中学调研我县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指出, 綦江县教育系统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见成效
三、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成效
2009年5月11日, 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暨綦江课程改革现场会在綦江县召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市教委、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市教科院及重庆市各区县教委近300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上, “綦江课改”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
(一) 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
自主学习的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评价主导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不但爱学习, 而且会学习, 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大批农村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见解, 敢于超越教材, 敢于超越教师, 敢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也能像城市学生一样, 幸福地经历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一切, 享受着城市孩子才能享受的优质教育。据2008年、2009年普及程度的数据显示,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不到0.3个百分点, 课堂的主人不会辍学。
(二) 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大批农村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校本研训制度, 参与课程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 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 取得了许多成果。一批农村学校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成了全县乃至全市的骨干教师, 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活动, 在城市学校上示范课、优质课, 在全市性的赛课活动中获奖。一份来自教研机构的对我县不同层面的300名教师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现行师生关系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 比改革初提升了29个百分点。教师每年论文撰写数量、发表数量大大增加, 现在每年坚持撰写文章的教师已占78%, 比改革初提升了53个百分点。基于问题研究已成为工作常态的教师达65%, 比改革初提升了34个百分点。实践证明, 课程改革中成长的不仅是学生, 教师也在“逼迫”中不断学习, 不断收获。
(三) 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信息化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篇11
抓好设施设备配建是根本点。老河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区域试点工作,重点加强组织管理、整体安排、协调督办。市教育局紧紧抓住试点机遇,顺势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利用专项经费和教学资源,制定工作路径图,明确责任分工,切实做好整体规划。全市建立起了统筹协调、分工协作、高效运作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近三年来,全市电教装备总投入达2800余万元。建有7个“梦想中心”智慧教室、1个未来教室、6个录播教室;建成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教室1065个,覆盖率达100%;全市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学生用电脑生机比达10:1;教师用电脑师机比达2:1(2016年,教师用电脑师机比将达1:1)。信息化设备的高标准配置,为全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插上了坚实的翅膀。
发挥设施设备作用是着力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是如何让信息化设施设备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在应用上狠下功夫。老河口市未雨绸缪,将“教育云”平台应用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年度培训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让广大教师熟练掌握“云平台”和电子白板设备的操作要领和应用规范,提高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软实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为了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市继教中心联合教研室、电教站等部门,深入学校调研,摸清各校底数,确定具体培训内容,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案。先期在全市有针对性地选择两所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试点培训,针对培训应用效果和反馈,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在此基础上把培训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中小学,最终实现全市教师全员参训、逐人考核、人人过关的目标。截至目前,老河口市已经建立起了市、乡(镇)、校三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已成常态。
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是落脚点。老河口市积极推进信息化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打造现代教育新亮点。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与区域课改课题——“535”高效课堂实践研究、联片教研、集体备课相结合,积极组织教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以优课录制、翻转课堂的方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区域教研活动,分享典型经验,精心评选“优课”,为教师“晒课”和“评课”提供网络答疑和网络研讨服务。
鼓励教师尤其是名师、特级教师开设工作室。通过创办“张随鄂名师工作室”“付昶服名师工作室”等优秀教师网络教研工作室,采用手拉手、校联校的方式,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专题研讨活动,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真正起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教育局)
我国信贷配给的区域非均衡问题 篇12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存在的一种典型状况, 是指在银行所报的利率条件下, 人们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银行所能提供的贷款数量, 这时银行报出的贷款利率是低于市场出清利率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的经济结构从近乎绝对平均化的贫穷状态开始向多样化的发展演化, 一方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区域性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我国的信贷也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均衡状态而呈现了区域信贷市场严重分化的态势, 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信贷配给弱化, 中西部地区信贷配给状况加重的局面, 这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区域信贷配给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区域内的信贷供给无法满足区域内的信贷需求, 从而使得区域内的信贷市场无法出清。这里的区域可以是区域经济学中泛指的任何区域范围, 包括城乡和农村, 行政省区的分类等, 本文这里的区域特指以行政省区为基础的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 即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试图探讨这三大区域之间的信贷配给差异。
二、我国信贷配给的区域差异
(一) 我国信贷配给区域差异描述
1. 存款区域差异逐渐扩大。
从存款的区域分布来看, 从改革开放至今, 三大区域的存款额始终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但是差异在逐渐扩大。1988年东部地区的存款余额为4086.3亿元, 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2倍和3.6倍。1992年东部存款余额为11392.7亿元, 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多6922.9亿元和8631亿元, 也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2.5和4.1倍。从1993年开始, 各个区域的存款增长较快, 区域间的差异也逐渐拉大。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存款余额分别是316067.32亿元, 92243.15亿元和64836.32亿元, 分别是1992年的27.7倍, 20.6倍和23.5倍, 说明存款增速中东部地区最快, 西部和中部地区尾随其后。2008年东部存款余额分别是中部、西部的3.4倍和4.9倍, 比1988年分别多了1.2倍和1.3倍, 说明东部地区与其他两个区域的存款差异在逐渐扩大, 并且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2. 贷款区域差异显著, 东部增速最快。
1978-1992年, 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三大区域信贷配给差异不是太大。1993-1998年, 三大区域间的信贷投放出现“非均衡”, 差异变化明显。1992年, 东部信贷投放量11014.6亿元, 分别是中部6291.68亿元的1.8倍和西部3296.04亿元的3.4倍。到了2000年, 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信贷投放量迅速扩大, 分别达到61019.52亿元、25553.27亿元和14323.5亿元, 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西部地区的2.4倍和4.3倍, 比1992年增长了0.6倍和0.9倍。
自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起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额控制后, 商业银行完全摆脱了过去信贷规模限额控制的束缚, 自主地根据市场进行信贷配给, 中国区域间信贷配给差异化空前高涨。2008年, 东部信贷投放量达到210284.01亿元, 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分别达58021.91亿元和42366.13亿元, 是2000年的3.45, 2.27和2.95倍, 说明东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增长最明显。而这时期的东部信贷投放量是中部和西部的3.62和4.9倍, 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1.2倍和0.6倍。
如表所示, 从总量分析,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积聚了大多数的金融资源, 以2008年的数据看, 东部地区信贷余额高达210284.01的亿元, 占全国信贷总额的68%, 中部和东部地区仅占19%和13%, 而同期东部地区的GDP为全国的61%, 相对于GDP的比重, 信贷资金的流入量显得不平衡, 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远远少于东部地区。从2000年到2008年, 东部地区信贷余额占全国的比重逐年增加, 而中部在逐年递减, 西部地区虽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说明东部区域控制经济资源的能力在增强, 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 中部区域的控制能力在逐步减弱, 西部区域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 基本维持不变。从增长率来看, 虽然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量一直在增长, 但与东部地区的高增长率相比, 中西部地区一直在低位徘徊, 基本处于10%~15%的一个较低水平, 甚至低至10%以下。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信贷配给有加重的趋势, 其与东部地区在获得信贷资源方面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1-200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所得。
3. 存贷比整体下降, 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
1992年以前, 东中西部的存贷比都在1以上, 也就是说贷款量大于存款额, 说明中国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前, 中国人民银行对各银行和企业实行的信贷配给是高度的计划性, 没有考虑市场因素, 才出现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 东部地区存贷比首次下降到1以下, 说明东部地区的资金自我积累能力开始增强。
数据来源:根据2001~2009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如表所示, 从2000年到2008年, 我国三大地区的存贷比都在逐步下降, 200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存贷比分别为73.27%, 101.72%和85.36%, 2008年分别下降到66.53%, 62.9%和65.34%。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各地区的存贷比逐步步入理性的轨道, 按照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 存贷比大约等于0.75时, 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效率比较好。另一方面说明, 与东部地区相比, 中部和西部地区存贷比下降更明显, 幅度高达20%-30%, 意味着这些地区的资金外流加快, 区域内的信贷转化能力渐弱。
三、信贷配给区域差异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信贷管理体制下, 各大商业银行是信贷投放的主体。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 即使信贷政策受到国家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影响和行政干预, 但都是通过银行体系实施和发挥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研究我国信贷配给区域差异的成因, 可从信贷投放的主体商业银行出发, 探究我国商业银行在各种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下, 如何进行区域信贷配给。
(一) 区域资金报酬率
由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 资金往往是从回报率低的地区流向资金回报率高的地区。新增长理论认为, 由于存在人力资本、规模经济、技术水平、产业集聚效应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会高一些。根据一项研究结论, 中国东部地区信贷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为36.6%, 而西部仅为13.3%。在这种情势下, 信贷资金纷纷“孔雀东南飞”, 造成了信贷资金的区域差异。
新古典主义认为, 由于信贷资金的边际收益递减, 信贷资金投入到资本充足地区的边际收益率要低于投入到资本稀缺的地方, 也就是说, 发达地区资金的边际收益率比不发达地区的要低。但是决定资金投向的是平均收益率, 而不是边际收益率, 在我国的目前阶段, 资金的平均报酬率还处于上升阶段, 尽管中西部的资金边际收益率高于东部地区, 但是商业银行在进行资金投放时会选择平均收益率较高的东部地区, 从而造成目前的这种东部信贷资源充足, 中西部地区遭遇信贷配给的局面。
(二) 区域信贷规模
一般而言, 因贷款笔数和成本的正相关性, 同样金额的贷款贷给大企业的成本一般小于贷给小企业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说, 贷款审查监管等烦琐的手续使其每放一笔贷款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 这部分成本对于大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来说相差无几, 分摊到贷款额度里, 大额贷款平均成本较低, 小额贷款平均成本高, 这意味着提供相同数量的贷款, 中小贷款的成本要高于大规模贷款, 而且笔数多, 也加重了日后追债任务和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一定时间的积累, 区域内经济体的规模已经明显大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体规模, 虽然近几年中西部的经济体规模从绝对值来看比同区域的历史状况大很多, 但中西部与东部经济体之间的相对规模却在逐步拉大差距, 因此从商业银行自身追求规模经济的趋利性出发, 中西部遭受信贷配给的程度加重。
从区域内的企业规模来说, 部分区域如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 农业基础薄弱, 历史地形成了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资金匮乏等情况, 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辐射和带动。这些地区虽然有少数一些国家支持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垄断性企业, 实力相对较为雄厚, 经营稳定, 有的甚至排名全国前列, 成为区域内的信金融FinanceNO.08, 2012 (CumulativetyNO.489) 贷集中对象;但区域内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户等, 底子薄, 规模小, 与东部相比, 既没有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理念, 又没有有利的空间和地域环境, 效益也较差, 不能成为商业银行的宠幸儿, 关键还在于西部地区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 具有发展前景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型企业很少, 这种明显的断层导致没有信贷吸引力, 银行在区域内的可开发的信贷市场很小, 这也是造成西部欠发达地区遭受信贷配给以及信贷资金外流的一个硬性原因。
(三) 区域法制信用环境
当贷款到期, 借款者无法或不愿意归还本息时, 商业银行就面临着诉讼和对借款者强制执行的可能, 因此基于法治环境下的合同执行力度和交易成本通过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本来影响区域信贷市场上的贷款供给。现实中, 商业银行“赢了官司赢不到钱”的现象比比皆是, 执行难度相当之大。因此, 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 保证资产不受损失, 会将区域法治信用环境问题导致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转嫁到区域借款者身上, 要求区域内的借款者提供更多的基于贷款的回报和更多的抵押物, 如此“复杂化”的控制措施必定使区域信贷配给程度加重。
这其中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区域内的信用环境。经济发达的区域, 由于经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试错”积累, 社会信用环境普遍较好, 而在经济发育程度不高的区域, 社会信用环境一般较差。区域信用环境的提高, 能从总体上减少银行业对抵押物的要求, 从而减少区域内借款者因无法提供抵押物而遭到信贷配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考虑区域内的法制健全程度, 从而对违约行为产生的法律效力。区域法制环境越成熟, 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信贷纠纷的保障力度就越强, 银行在放贷时获得的安全感越多, 产生信贷配给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来说,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公民的维权意识, 我国东部地区的法制健全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四) 区域市场结构
这里的市场结构指的是特定区域内不同银行的相互关系, 包括银行的数量、规模和份额上的关系, 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关系。一般情况下, 现实的信贷市场既不可能是纯粹竞争市场, 也不可能是完全垄断市场, 而是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下, 形成一条竞争或垄断程度不同的谱线。在竞争较充分的信贷市场中, 信贷配给程度较轻随着竞争减少、垄断增强, 信贷配给的程度加重。
我国不同地区的信贷市场差别很大, 既有完全竞争的, 又有垄断的, 还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市场结构。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 不仅有四大国有银行占据重要的主导地位, 还有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和城市银行、城镇银行等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程度较高, 信贷资源供给充沛, 并且银行出于竞争压力要不断提高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从而能够分配资金给品质相对较低的客户, 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信贷配给程度减轻。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 由于投资回报率和规模的限制, 只有一些大中型国有银行开设分支机构, 鲜有当地的城市银行或信用合作社, 信贷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 银行能够较为容易获得垄断利润, 就没有有效激励提高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从而只放款给风险低的优质客户, 这些区域内的弱势群体如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很难得到贷款, 从而加重了这些地区的信贷配给程度。
信贷资金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巨大, 资金在我国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平衡, 区域信贷配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 也是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资金的多寡并不表示其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快慢, 倘若缺乏有效的信贷形成机制, 进行有效的信贷资金投入, 就不能将银行资金转变成现实的资本, 将进一步扩大区域经济差异, 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只有深入研究区域信贷配给差异产生的原因, 建立有效率的区域信贷决策, 培养出信贷资金缺乏地区的信贷资金形成能力, 使信贷资源大量聚拢, 投资规模不断扩张, 才有可能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促使区域经济环境不断改善, 区域经济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
摘要:近年来, 我国的区域信贷配给呈现出东部地区信贷配给弱化, 中西部地区信贷配给强化的空间非均衡状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在描述我国信贷配给存在区域差异的前提下, 从信贷配给的主体——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认为, 区域资金回报率、区域信贷规模、区域法制信用环境和区域市场结构等是造成信贷配给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正确认识上述原因, 是有效消除信贷配给区域性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信贷配给,区域差异,区域经济
参考文献
[1]廖肇辉.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若干争论[J].经济学动态, 2005 (10) :72.
[2]尹志华.我国的信贷配给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6) .
[3]黄伟宏.信息不对称状况下的信贷配给[J].上海金融, 2011 (9) .
[4]顾海峰.金融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形成与均衡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11) .
[5]穆争社.论信贷配给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J].金融研究, 2005 (1) .
[6]张敬德.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理论的运用[J].改革与战略, 2006 (2) .
[7]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