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均衡

2024-10-21

背景均衡(精选11篇)

背景均衡 篇1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国外是在经济发展到高水平的阶段之后出现的老龄化现象, 即“先富后老”, 其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是平衡的。我国老龄化则是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出现的, 即“未富先老”, 这与经济的发展是不协调的, 故如何保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成为研究突破的重点与难题。

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人口老龄化衡量的基本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 那么这个国家就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以此为标准, 我国自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当时65岁老人6.96%, 又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 截止2013年底, 达到9.7%。经预测, 2020年, 老年人口数达2.48亿, 2050年, 我国老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为三分之一。

老年人口数量剧增的同时, 人口老龄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呈现不平衡。一方面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表现在目前中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今后一段时期内又出现西部地区老龄化趋势快于东部地区的逆转现象。这在于工业发达的东部地区欠缺劳动力从而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流入。而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表现在老龄化城乡之间的倒置。而随着近十年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从农村流入城市, 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数据表明, 农村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等三个重要指标上都明显高于城市。其中, 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05亿, 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 是城市的2.3倍;农村老年抚养比高达34%, 是城市的2.8倍。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于上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情况, 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在于经济的同步发展。从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 经济发展决定了人口老龄化, 但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发展来说, 是一把双刃剑, 老龄化作为高价值的人力资本, 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给消费市场, 产业结构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但人口老龄化也对劳动力市场、投资、储蓄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我国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人口大国, 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大量的劳动密集性产品, 从而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然而老龄化的来临将弱化这种优势:一方面, 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而老龄化又会加剧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使劳动力支付的报酬提高, 劳动成本相应增加。另一方面, 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注重从业人员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体机能退化, 体力脑力衰退, 不仅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 而且年长劳动者在企业引进新技术, 新设备时, 也不能尽快地接受新的技术, 学会操作新的设备。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投资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投资由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构成。首先政府对生产及相关设施的投资会因老龄化的来临减少。原因在于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 老年人口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也会扩大, 这就需要国家增加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在国民收入一定的前提下用于老年人口的支出增加就会减少生产等方面的投资。其次企业的投资也会因为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 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支出增加, 而减少生产的资金。

(三)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的关系

人们在年轻劳动年龄阶段, 会为了今后的老年生活而储蓄。因为一旦进入老年, 一则退出生产领域而收入降低, 二则要动用过去的储蓄来支付养老、医疗、护理等方面的费用。这样,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不断下降使劳动者的高储蓄得不到维持反而因老年人口的增多加大消费, 最终导致了社会总储蓄的下降。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的均衡发展

人口老龄化无疑带来了经济的负面增长, 但应从宏观上力求经济的均衡增长。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 充分利用老龄化带来的有利条件, 同时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 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

(一) 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劳动生产率均衡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从使用的角度来看, 由消费和投资两大部分组成。进一步划分, 可以把消费划分为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两部分, 居民消费又划分为在职劳动者消费 (包括在职劳动者本人消费与抚养子女的消费) 和老年人 (退休人员) 消费两部分。这样, 国民经济总量表示为:GDP=消费+投资=在职人员消费+退休人员消费+政府消费+投资。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发生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客观上要求社会逐步调整消费与投资的比例、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比例、在职劳动者与老年人的消费比例。在这种调整过程中, 如果没有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 要保证老年人的经济利益, 社会就不得不减少其他方面的利益。所以说, 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其与老年人口的增长保持均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可以进一步缓解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矛盾。

(二) 老龄化背景下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发展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均衡理论, 总需求是购买者购买所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总值, 由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厂商的投资需求两部分构成, 分别可以用消费支出 (C) 和投资支出 (I) 表示, 即总需求 (总支出) =消费+投资, Y=C+I<0总供给是全部产品和劳务供给的货币总值。可以用各种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总和来表示总供给。居民所得到的的这些收入可分为消费 (C) 和储蓄 (S) 两部分, 即总供给 (总收入) =消费+储蓄, Y=C+S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Y=C+I=C+S, 即储蓄等于投资。

以2010年的老年人口收支为例, 老年人口收入=社会基本养老金+个人积蓄和资产+再就业收入+亲友赠予。2010年, 城市老年人月平均退休金1527元, 平均年收入为17892元 (2006年11963元) , 平均年支出15819元 (2006年10028元) , 其中个人承担医药费用1565元 (2006年885元) ;农村老年人月平均退休金74元, 平均年收入为4756元 (2006年2722元) , 平均年支出4759元 (2006年2691元) , 其中个人承担医药费用378元 (2006年287元) 。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 老年人口的收入与支出基本保持平衡。

当二者相等时,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均衡状态, 老年人口的储蓄应该等于投资。而储蓄又是投资的前提。按照生命周期的一般理论来解释,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导致国民储蓄率下降, 但是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 国民储蓄率却反而上升, 具体增长比例是从2000年的38.7%至2009年的51.4%, 理论与实际的不符可以按照理性预期的生命周期理论加以解释。假设消费者的未来收入是不确定的, 消费者根据当期信息预期其一生的收入, 以最大化预期的生命周期效用安排其当前的消费和储蓄。当外力发生时, 如果消费者认为外力变化会引起生命周期收入或消费的改变, 就会及时调整当期和后期的消费。现在假设外力发生, 比如医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 则消费者认为其生命周期的消费将增加, 如果当期消费的边际效用小于预期未来消费的边际效用, 消费者就会减少当期消费来改善整个生命周期的境况, 从而其储蓄倾向提高。储蓄增加, 投资会随着增加。从前面的人口老龄化与投资、储蓄的理论关系分析来看, 人口老龄化致使政府与企业投资、社会总储蓄均在减少。而在这里实际分析来看, 老年储蓄在增加, 所以, 为使总需求与总供给保持均衡, 即总需求 (总支出) =消费+投资=总供给 (总收入) =消费+储蓄, 达到经济的均衡增长, 必须加大老年市场的投资空间。

四、趋势展望

综上所述, 人口老龄化为经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 亦带来了机遇。在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渐进的过程中, 将带来以下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是金融市场投资结构和特征会发生变化———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增大。当居民步入退休阶段, 风险偏好和投资能力也因收入降低而下降。相比于股票和实体资产等高风险投资而言, 人们更倾向于债券投资。二是制造业分化———机器设备和自动化迎来发展良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产业升级, 技术或品牌优势的升级, 机器设备制造及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制造。三是服务业上升, 医疗保健等服务于老年人口的行业需求前景乐观。四是教育行业将迎来发展契机。教育是培育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 预计各类提供教育服务的行业及其衍生的制造业将因此而受益。

参考文献

[1]祁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10

[2]胡亚兰.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 2008

[3]晁思达, 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5)

[4]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背景均衡 篇2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由于目前现有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地增大,使得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针对此情况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以扩展现有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的技术就是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负载均衡技术主要应用

1、DNS负载均衡 最早的负载均衡技术是通过DNS来实现的,在DNS中为多个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因而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得到其中一个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客户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DNS负载均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它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也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

2、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 使用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的服务器,使用这种加速模式显然可以提升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然而,也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技术,使用代理服务器将请求均匀转发给多台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3、地址转换网关负载均衡 支持负载均衡的地址转换网关,可以将一个外部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4、协议内部支持负载均衡 除了这三种负载均衡方式之外,有的协议内部支持与负载均衡相关的功能,例如HTTP协议中的重定向能力等,HTTP运行于TCP连接的最高层。

5、NAT负载均衡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一般用于未经注册的内部地址与合法的、已获注册的Internet IP地址间进行转换。适用于解决Internet IP地址紧张、不想让网络外部知道内部网络结构等的场合下。

6、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普通代理方式是代理内部网络用户访问internet上服务器的连接请求,客户端必须指定代理服务器,并将本来要直接发送到internet上服务器的连接请求发送给代理服务器处理。反向代理(Reverse Proxy)方式是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反向代理负载均衡技术是把将来自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以反向代理的方式动态地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背景均衡 篇3

唐玉辉,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淮阴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荣获淮安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2次在全国优课评比中获一等奖,30多篇论文在《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小学语文研究》等省级刊物发表。主持“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小学生学习目标能级化建构的实践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的课题“基于学生视界的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二等奖。

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仅靠政府的推动是不够的,优质学校应当而且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组建以专题研究为基础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新型学校合作关系,通过共享教育资源、深化日常研究,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才能真正推动区域学校以内涵发展、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均衡发展。

一、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必然要求优质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一是提高公共义务教育水平;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这说明,均衡与发展是义务教育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审视义务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视角。实际上,均衡与发展在内涵上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具体地说,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优劣、办学条件的好坏、经济投入水平的高低等。义务教育均衡则是指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程度,表示的是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大小[1]。无论是高位均衡还是低位均衡,发展是基本要求,通过发展获得均衡,追求均衡促进发展。就主体来说,政府(区域)强调发展,更强调均衡;而学校则更强调发展。均衡与发展对于不同发展主体、不同发展阶段也是有所侧重,各有不同。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后,均衡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各地教育在均衡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如以县区为整体开展教育现代化创建活动,推动区域教育整体发展,以达到均衡发展的目标。然而,在教育现代化的创建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以政府投入、学校的设备场地改善为主要特征的办学条件的改善,焕然一新的校园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面对的依然是他们的旧主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甚至还有许多现代化设备无人使用。忽视均衡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因素,这样的均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如果说办学投入、经济水平有赖于政府的话,那么人的发展则更依赖于学校和教师自身。因为没有学校和教师自身的主动追求,学校要获得发展显然只能是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优质学校一般都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浓厚的研究氛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优质学校在历史上得到过其他学校难以得到的机遇和厚待,才有了今天的良好状态。在倡导公平促进均衡的今天,则有了发挥能量、回报社会、带动其他学校共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在成就他人的同时,又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创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薄弱学校尽管解决了基本的设施设备问题,但由于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优质的教师队伍,甚至没有建立指向学校、师生发展的学校制度,因而现代化带来的是一时的表面繁荣而非学校本质的更新,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逐步陈旧而重新沦落为薄弱学校。因此,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以后,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但是,学校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许多学校依然在封闭的环境中孤独地跋涉着,依照迈克·富兰的话说,他们“正在进行着一场毫无结果的艰难的战斗”[2]。找寻一条以学校内涵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推动区域学校共同发展之路,已成为了均衡发展背景下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新形势下,学校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借鉴和吸取,同时借助优质学校之力,通过融合、借力、共享等方式融入优质学校,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的智慧选择。学习型组织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组织理论。组织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实质是建立学校学习共同体。这个组织不是上级强加的,而是学校为了自身发展主动和一批志同道合学校实现共同发展的自主选择。正如台湾学者杨硕英描绘的那样:“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他有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优质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和使命,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和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联,相互反复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即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获,同时引领成员振奋的共同愿景,以及与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与行动,充分发挥生命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在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遭的世界产生一体感”[3]。我们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为例(下同),该校通过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发挥地区龙头学校的作用,带领周边几所学校建立发展共同体,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共同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效果。学校的前任校长是一位具有丰富办学经验的老校长,德高望重,不图虚名,扎扎实实改革管理和教学,一心一意培养教师和学生,赢得了周边学校领导的尊敬。他们2009年8月成为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合作学校。到2010年,淮安市人民小学、淮阴师院附小、淮阴师院二附小也加入进来,组成淮安地区学校发展共同体。近三年来,这几所学校不断相互砥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他们的教师队伍与日常研究、专题研究等扎实有效,几所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优质学校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担当

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在区域均衡发展中应当而且能够担当。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要求的社会需要,更是教育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优质学校应有开放的胸怀,虽不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但可以将其优质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地与区域内学校共享,从而扩大优质教育的受益面。这是我们教育者应有的责任与情怀。由于历史原因,优质学校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占有大量的公共资源,获得了优先发展。现在他们也具有为大众服务、传递、辐射优质资源的义务和责任。优质学校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门办学,主动接受外界的审视与评判,还应当有吐故纳新的勇气,在开放与合作中吸收先进的办学理念、借鉴别校的先进做法,推动自身学校不断前进。具体来说,优质学校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至少可以有以下这些行动。endprint

1.建立新型的校际合作关系。传统的校际合作关系大多是以校长或学校文化认同而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建立起来的松散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会因为校长的更替或主动性、积极性而影响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校际合作关系更多是临时性、任务式的,交流合作的的随意性特点较为明显。学校发展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学校领导与管理,共同体校长之间应当是责任人与合作者之间的新型关系。校长作为本校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共同体的合作者,是共同体内部其他学校的智囊、参谋、策划和评价者。在校内他不是对他人负责,执行他人旨意,而是主要承担学校发展方向、目标、路径、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关涉全局的工作,对学校的发展负总责。

2.推动互动研究日常化。传统的校际合作一般是一学期安排1-2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具有临时性、突击性的特点。而共同体则强调深度合作,研究活动的日常化。仍以江苏淮安市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为例。每学期开始,淮阴师范学院教科院根据华师大的活动安排,以淮阴师院一附小为主体策划本地区的活动计划,各成员学校围绕活动计划再做具体调整,形成了以一附小活动为中心,共同参与、相互补充又各有侧重的活动总安排。此后,各校围绕活动计划实施研究,共同参与,深度合作。一附小不断完善校内研究方式,在内部形成课堂教学“1+3”日常研讨模式基础上,校际研究形成了“前移后续”的“主题专研式”交流制。具体来说,在淮阴师院教科院老师的指导下,一般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由学校各领域第一责任人牵头,安排其他学校分头在校内先期学习研讨、备课设计;现场研讨活动前,召集各校相关骨干教师进行研讨、交流活动;第二步,现场执教研讨,相关专家、骨干、兼职研究员评课研讨,形成反思重建意见;第三步各校骨干、第二梯队教师分头上重建课,并撰写对该研究的反思体会、心得;第四步由一附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如反思、案例文本和基本经验等,通过网络传递到各校实现成果资源共享。这样的研究每次一个专题,有效地推动了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3.共同策划节点式事件。仅有日常化的教学研究,还不足以形成和总结专题性研究成果,必须创造性地设计一些节点事件,搭建共同研究的平台,开展主题式深化研究,才能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共同体层面精心开展各校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论证活动,共同做好研究的总策划;每学期初共同确定学科研究主题和活动安排;围绕主题承办1-2次专题研讨活动;共同参与课题组的相关活动,如中期评估活动、成型课普查、精品课展示等等。共同的话语系统和活动平台使共同体研究活动走向深度融合。

4.引领骨干教师走向成熟。一所学校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骨干教师,以此带动整个队伍发展。共同体学校按学科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共同承担共同体内各校教育教学调研、诊断、指导、评价工作,实现优质资源的校际共享。2012年淮安市人民小学承办江苏省小学作文教学研讨会,淮阴师院一附小等共同体学校骨干教师全面参与备课、研讨、评课等活动,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教学相长,骨干教师在促进别人成长的同时,必然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些骨干教师,由校内到校外,在共同体研讨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和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与重建中获得了成长,他们与其他老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评课、共同重建,有效地带动了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这样的平台是富有挑战性的,由备课到上课、评课到评理、理论到实践,在共同体的互动研究中,锤炼了一批骨干教师。叶澜老师在谈到教师成长时说过,写三十年的教案,不如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人的课堂是自己的镜子,在帮助他人、反思他人教学得失的同时,教师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投向了身边的伙伴,在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生长的过程中,骨干教师的辐射圈越来越大、辐射力度越来越强,更多的教师学习反思能力、指导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三、以优质学校为核心的研究共同体的特征

校际发展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组织,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性和创新价值:

1.与高校理论研究者合作从点状、浅层走向整体而有深度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是普通中小学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邀请高校专家偶尔来校作作报告、指导指导课题研究,具有随时随意的特点,宏观、零散而不系统。而淮安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则是以新基础教育研究这一学校整体性变革为合作基础,既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又有具体的课堂实践,因而既有前瞻性,又有实践意义。华师大专家每学期来淮安专题指导3-4次,平时则是淮阴师范学院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分领域(语文、数学、英语、班队)坚持每周一天的深度介入一线学校的理论学习、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每学期初、学期末都要分别举行一次学校管理工作专题交流会,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管理给予诊断性的把脉和指导,这种专业性的日常持续性介入,使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变革与研究有了明确的理论引领和实实在在的抓手,日常教研有了切实的载体。这种以课题研究为平台的“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地方学校”合作模式(U-S-S)给基层学校带来了真实而有效的专业指导。

2.与区域内校际间合作研讨从零散、封闭走向系统、常态

作为以后总制度性安排,共同体成员学校间每学期初都要对一学期的重点工作、活动安排等进行交流,打破了传统的学校间相对封闭、割离的现象。特别是频繁多次的“专题研讨活动”,各校第一梯队的骨干老师都会参与策划研讨、听课评课等,以及区域间的主题研讨交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学校的相互深度了解,基本能做到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和促进,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层面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与及时辐射。可以说,这是一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促进各校内涵发展、增强内生长力的新路径。

3.优质学校在均衡发展背景下获得了新的责任担当

作为龙头学校的优质学校,一般都获得了先行一步、优先发展的良好机遇,但要能在共同体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必然要加快自身发展步伐,保持优先发展的优势。努力使自己不但有引领发展的情怀,更要有引领发展的能力。“新基础教育”研究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改革研究,在全国各地都有合作学校,也特别重视对龙头学校培植和要求。进入新基础教育团队之初,每学期华师大团队都会在常州、上海组织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精心策划的2-3次大型研讨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派出大批一线教师前往学习观摩,使学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龙头学校后,我们在努力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依然定期派员参与其他地区共同体学校的交流,努力为自己争取获得发展的机会。目前,学校有14名华师大兼职教研员,承担着淮安地区共同体学校学科教学与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培训任务。这种开放的学习心态和较强的反思变革前进能力,促进了优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学生发展方式等方面不断变革完善,走向更高品位。endprint

4.共同体学校在共同价值追求下更加关注个性发展

由于有成熟且成型的系统理论与专门专家团队的持续深入指导,共同体学校都有了共同的价值追求,他们通过学校转型性整体变革,通过变革学校制度,变革课堂教学、学生发展和学校领导方式,以学校、教师和学生获得主动健康发展为价值追求。共同体学校总体价值追求相同,他们建立研究资源库,各种文本资源、视频资源、人力资源等实现共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但与此同时他们都努力保持且正在形成各自学校的个性与特色,他们在研究性变革实践中的新型“自我”正日渐清晰。他们始终把“我这一个”作为变革的清晰目标,努力找到自身的发展变化、同伴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路径,即便是淮阴师院教科院老师每学期定期举办各领域、各学科第一责任人、骨干教师的专题性研讨沙龙,也是基于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除了共性问题的探讨,还安排具体学校个案的研究与交流,在智慧的碰撞中激发和促进学校个性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这个校际共同体是一种“同魂异体”的新型合作组织。

相对于共同体外的其他学校来说,共同体学校的研究由于有了新的理论与实践参照系,甚至他们的话语系统都显得“独特”。教师们主动发展和引领责任,使他们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获得了优先发展。他们改变的不仅是话语系统,同时也改变了行为方式,致使他们在新基础教育以外的活动中“出口不凡”,给其他的老师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师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彰显了师生的专业素养和生命价值。我校仅去年就有8名教师在全国优课比赛中获奖,多个学生团队在省市大赛中夺冠。

几年的共同体建设经验表明,共同体成员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校际间距离也应以方便日常化交流为宜。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真心诚意的价值认同,以及强烈的发展愿望和开放的心态,是构成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学校发展共同体是基于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而建立的新型校际组织,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共同的实践研究内容,共同参与的日常化研究,以及以优秀教师、管理团队和研究课例等为共享资源,必将促进成员学校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涛、左晓梅.均衡与发展:义务教育发展的双重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3-11-18.

[2][加拿大]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

[3]郁义鸿.组织修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

(唐玉辉,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223001)

背景均衡 篇4

一、我国外汇市场非均衡的现状分析

(一) 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度量我国外汇市场均衡与否的重要指标。2000年后, 储备规模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2004年之后增长幅度有增无减。2007年增加4619.05亿美元。2008年增加4178亿美元。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为23991.52亿美元。2011年已突破3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大规模增长已经远超过适度外汇规模要求。

(二)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994年汇改后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受到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或明或暗的干预, 以达到汇率稳定的金融调控目标。中央银行参与公开市场交易, 抵补市场买卖差额, 影响汇率生成。

(三) 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效用

我国外汇市场的主要交易主体有中央银行、外汇银行、企业和个人。中央银行入市干预, 被动地成为最大交易主体, 中长期来看这不利于外汇市场效率的提高。2008年8月前我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 增加了用汇成本, 未达到效用最大化。外汇指定银行主要不是基于银行需要或赢利目进行交易, 而是为了履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结售汇周转头寸的管理规定。并且, 外汇指定银行只能在结售汇周转头寸上下限范围内、买卖价差上, 表达自己对外汇的看法, 市场化程度较低。可见, 外汇市场的各交易主体都没有实现效用最大化。

综上所述, 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未完全出清。汇率作为外汇的价格缺乏弹性, 显然不是使市场出清的唯一自变量。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效用未达到最大化, 我国外汇市场未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 从瓦尔拉斯均衡实现时的三个特征判断, 我国外汇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一) 汇率指标 (REER)

由于一国会和不同国家进行经济往来而使用不同的汇率, 本文采用的汇率指标是人民币对外币的加权汇率。权重的大小取决于本国与伙伴国的经济联系。在实证研究中, 确定权数的方法有多种, 只有通过构建某种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才能真正观察该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故本文选取的是国际清算银行组织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其计算公式为:。其中, REER实际有效汇率, NERi表示本国与i国的双边汇率, NERbi为基期汇率, n表示贸易伙伴国及竞争国的数量, wi为汇率计算的贸易权重。国际清算银行运用几何加权平均法, 选取了占我国贸易比重较高的16个样本国或地区进行了测算, 其各期指数如图1所示。

(二) 对外贸易差额指标 (NEX)

用对外贸易差额来代表我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情况, 是因为我国尚未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有直接的相关性。而且与我国的贸易量越大的国家, 其货币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的权重就越大。本文运用的对外贸易差额指标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剔除物价指数 (以2000年为基期) 的影响。见图2。

三、我国外汇资源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市场均衡是市场价格与市场容量之间的协调、适应, 是社会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反映。我国外汇市场非均衡时, 存在未出清。本文通过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来分析我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协整检验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 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在选择类型时, 应根据时序图趋势进行判断, 以判断时间序列是否具有趋势项和截距项, 时间序列的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的值由系统自动生成。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各变量的时序图。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 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均存在截距, 并且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变化趋势, 因此各时间序列均具有截距项和趋势项, 之后再进行ADF检验。下表1给出了各个时间序列的ADF检验结果。

注:其中 (C, T, K) C为常数项, T为趋势项, K为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由系统自动生成

通过ADF检验可知,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对外贸易差额指数的原始数据时间序列在零阶均不平稳, 都接受了原假设, 即都存在单位根, 均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对LNREER和LNNEX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其中 (C, T, K) C为常数项, T为趋势项, K为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由系统自动生成

由表2可知, LNNEER和LNNEX一阶差分时间序列在95%的置信水平下均能够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证明了两个时间序列经过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均属于I (1) , 能够满足多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的条件。

(二) Engle-Granger协整检验

为了检验两变量NETt和REERt是否为协整, 本文运用EngleGranger检验。首先, 用OLS对协整回归方程NEXt=C+βREERt+et进行估计。回归方程残差为, 我们运用ADF检验判断et的单整性。如果et为零阶单整的稳定序列, 则认为变量REER与NEX为 (1, 1) 阶协整;如果是et非稳定序列, 则判断变量REER与NEX是非协整的。

从图5中可以观察出, 回归方程的残差具有上升趋势。ADF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3得, t统计量的值都大于显著性水平5%和10%的临界值, 接受原假设, 即该序列存在单位根, 认为et是非平稳序列, 从而判断变量REER和NEX不存在 (1, 1) 阶协整。

四、实证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 检验结果

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外贸易差额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

非平稳序列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均值。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差额序列都包含一定程度的趋势性影响, 这种趋势包括随机性趋势和确定性趋势。它们的变化不仅受当期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前期水平的影响。通过差分变换后, 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差额的一阶差分表现为平稳。

2. 变量REER与NEX不存在 (1, 1) 阶协整, 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对外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一般认为汇率波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很大影响。而在我国外汇市场上, 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外币的价格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 使资源没有实现优化配置, 说明我国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是较低的。

(二) 我国外汇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原因

1. 对外汇交易价格的控制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浮动范围受管理部门的严格限制。当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等于需求时达到均衡状态。当外汇供给增加, 如果中央银行不加以干预, 则在市场供求力量下会导致人民币升值, 重新恢复市场均衡。由于我国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当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与外汇供给不等时, 中央银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会相应地采取措施干预外汇市场。干预后维持的汇率水平脱离新的市场均衡汇率, 并产生外汇的供给大于需求。

2. 对外汇交易数量的控制

我国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2008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强制结汇的要求。目前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已实现可自由兑换, 但在资本项目下仍实行管制。对资本项目兑换的控制也是数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其对外汇市场非均衡的效果与有限制售汇相似, 即限制用汇数量, 抑制了外汇需求。

(三) 政策建议

从2008年开始我国出台的新条例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 这一政策取消了对外汇交易数量的控制。因此, 提高我国外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焦点主要是在对外汇交易价格方面。

今后的汇率走势将更多的受市场因素影响, 微观主体的作用将加强。随着参与市场的微观主体不断成熟, 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加强, 外汇市场交易机制的日益完善, 应进一步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弹性化。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 主要包括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减少中央银行在市场上的干预频率。在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上, 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的需要来判断一个合理的波幅范围, 使市场交易主体能比较自由地根据汇率的波幅信号做出反应, 允许银行与客户在区间范围内自由议定交易价格, 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真正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这对提高我国外汇市场效率、改善外汇市场非均衡状况都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秋霖.中国的非均衡金融[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30-33

[2]杜晓蓉, 黄忠强, 王燕娜.中国外汇储备积累与中央银行非对称外汇市场干预[J].国际经济合作, 2010;第11期:90-93

[3]郑水珠, 游廉明.浅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与完善[J].福建金融, 2010;第9期:13-15

背景均衡 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创新;特色

当前,推进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一。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值得认真研究并加快推进。湖南省长沙市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后,明确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新任务。从机制保障、制度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着力,立足市情,因势利导,在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均衡发展: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早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定任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这项任务应越抓越紧,常抓常新。在缩小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更要不断缩小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长沙市在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合格学校全覆盖、域内所有县(区、市)率先整体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市)的基础上,着力“入学、优学”保障机制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

其一,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绝不能“削峰填谷”,而是要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尽量拉长短板,以达到“携手共进”的目标。长沙市为加快推进新建校、薄弱校的发展,深入探索四种集团办学模式,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对门帮扶。安排优质中小学对口帮扶薄弱中小学,按照学校现行体制不变、法人代表不变、拨款机制不变的原则,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教育教学改革,统一教育教学资源。二是捆绑发展。以优质中小学为龙头.逐步采用拓展二校、三校或多校的方式,签汀搁绑协议,加快薄弱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与优质学校共同提升。三是委托管理。把政府投入新建的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管理.优质学校派出骨干团队担任新建学校的管理人员及学科带头人,将优质学校教育教学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教育资源等引入新建学校,缩短新建学校品牌成长周期。推行“多校推一”办学模式,即整合多所优质学校教育资源,集聚多所学校力量,助推一所新建学校,让其做大做强,形成晶牌。目前,参与集团办学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在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更多的学生能公平地享受到优质教育。近5年来,长沙市新增优质学校200多所,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段优质教育学校覆盖率达到75%.。

其二,力促学校生源基本均衡。让每所学校得到充分发展,不仅是教育均衡的内在要求,更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体现,而生源均衡又是办好每所学校的重要前提。为促进学校生源的基本均衡,长沙市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幼升小”实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城区“小升初”从1996年开始就按照“相对就近、指标到校、免试人学”的方法实行微机派位、多校划片。全面推进招生管理改革,实施“阳光招生”,实行“三统一、两严禁”,即统一招生公示,统一组织新生入学考试、平行分班,统一学籍管理,严禁任何学校举行小升初招生选拔考试,严禁将学科竞赛或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挂钩,为促进生源均衡、办好每所学校打下了基础。

其三,力促学校师资均衡配置。教师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的均衡配置。长沙市在师资配备上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统筹推进教师互动交流。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市直学校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带教;每年选派近300名教师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教;深入推进集团学校教师有序交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培训交流。二是实施教师均衡配置试点。芙蓉区实施教师“全体起立、指标到校、重新评选、均衡配置、动态管理”,对名师、骨干教师进行重新评选和认定,每校按照教师人数的5%配置名师或骨干教师,享受每年8000-10000元的岗位津贴,引导骨干教师向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合理流动。全区骨干教师学校覆盖率由过去的47%上升至现在82%。三是统筹城乡教师培养培训。实施教育英才培养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80多个,打造一支以名师为龙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农村骨干教师为后盾的优秀教师梯队。实施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引导22个城区名师工作室在农村设立工作站,定期组织名师送教下乡及交流活动;设置师训专项经费,年培训教师2万多人次,全面提升城乡教师专业素质。四是统筹城乡教师编制配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通过改善教师资源初次配置、实施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倾斜政策,设置偏远农村教师人才津贴等方式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革农村学校教师编制配备方式,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村小学和教学点人员编制单独核算并适当增加,保障农村学校师资需求。

其四,力保特殊群体平等入学。入学机会均等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条件。如何在保障平等入学的基础上,让特殊群体获得同等公共教育服务一直是长沙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确保随迁子女“应读、就读”。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在公办学校就读且同等享受“一切费用全免”。如今,全市每学年安置随迁子女人数约10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人数的1/3以上。二是确保留守儿童“应享、尽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阳光行动,加大留守儿童助学力度,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协会、青少年维权岗,确保了6.8万名留守儿童平等享受公共教育服务。三是确保残疾儿童“可读、尽读”。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全纳教育,形成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附设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等为补充的办学格局。现在,全市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7.6%。四是确保寒门学子“应读、全读”。建立“减、免、助、奖”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2014年度,发放各类免补资金8.5亿元,确保了全市无一个家庭困难学生因贫失学。

二、创新发展: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并促其成人、成长、成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长沙市以开展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改革实验为契机,通过创新德育工作、教学方式、活动方式和评价改革,着力构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式育人机制。

一是创新德育工作。首先,强化核心价值引领。长沙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儿童健康成长,通过编印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团队主题活动等,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涌现出热衷慈善义演筹资的“全国美德少年”欧阳龙棂同学、舍身救人的“雷锋家乡小雷锋,美德少年小英雄”周美玲同学等先进典型。其次,培育德育项目品牌。首创“自主申报项目、稳步培育品牌、形成长效机制”三段式德育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确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模块型主题班会”等23个德育项目化管理实验。最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建设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600多个.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覆盖率分别达100%、80%,形成了一个辐射全市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梯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年”“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年”“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年”,协同实施名师课堂教学引领工程、课堂教学创新工程等,开展课改样板学校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研讨会和全员赛课等活动.涌现出浏阳社港中学“一二五”课改、宁乡五里堆中学“三一五”课改等10多个成功的课改模式,打造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新模式。其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建成教育城域网。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启动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赛课.有269节课入围国家级优秀网络课.上传6.6万个教学资源。基本建成覆盖全部学段、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网。顺应“互联网+”.积极探索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新模式;13所“网络联校”让40个农村教学点同步共享优质资源.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最后.试点推进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现代教育实验校.深入推进创造教育;每年组织一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科技创新市长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近3年来.中小学生获得科技发明国际金、银奖40个.国家级金奖67个。

三是创新活动模式。在开好国家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活动育人。首先。抓好社团建设,推进学生活动课程化。以“第二课堂”建设为主要平台,以学生社团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不断加强课外活动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开发了艺术类、体育类、技能类、科技创新类、人文类、学科能力类6大类别100余门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为适合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其次,拓展活动空间.推进社会实践常态化。在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的同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全市建设了208所学校少年宫、7个学生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市教育局还与省少儿图书馆、湖南大剧院、省地质博物馆等单位联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免费体验活动;令市42家游泳馆暑假期间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鼓励学生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军营、走进大自然.定期开展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职业体验等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四是创新教育评价。首先,全力推动中考评价改革。全面推动变“分数评价”为“等级评价”的中考评价机制改革;同时,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索质评定.把评定结果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依据;切实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中招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腾出了空间。其次,全面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增值评价理念。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动态管理与多方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从“常规管理、办学特色、办学行为”3个维度评价学校,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教学效能”3个维度评价教师。从“品德修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志向和学业负担”5个维度评价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长沙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最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监测与评估。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五年规划。深化督学责任区建设,对全市中小学校每年进行一次常态评估,每5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从发展规划、规范办学、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发展绩效等方面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三、特色发展:探索促进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社会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育有多样性、有差异性,不能“千校一面”。要注重特色发展,满足不同受教育者多元、开放的可供选择的需求,这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长沙市为避免区域教育同质化,以教育品牌培育为抓手,力推“一区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人人有特长”.积极探索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适合教育。

—是强化“一区一特色”。实施区域教育特色建设工程,引导各区、县(市)根据发展基础,挖掘自身优势,以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改革、创新创造等为重点,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分步推进区域教育特色创建。目前,域内开福区的“公民教育”、宁乡县的“养成教育”、望城区的“雷锋精神引领品格教育”已在全国推介。并受到好评。还有,芙蓉区的“幸福教育”、天心区的“创造教育”、雨花区的“生命教育”、岳麓区的“传统文化教育”等区域特色教育品牌逐步成熟,基本形成了长沙区域教育“一区一特色”的局面。

二是建设“一校一品牌”。在区域特色建设的整体思路下,各区县积极引导域内学校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递进式发展策略,逐步打造学校品牌。长沙市天心区围绕“创造教育”主题引导域内学校开展特色建设研究,去年该区就有11项相关课题列入省市规划课题。初步形成了“校校有专题研究,科科有主题研究”的格局。域内的仰天湖小学形成了“机器人、建模”特色项目、沙湖桥小学形成了“科技小发明”办学特色。长沙市岳麓区以传承历史文化教育为己任,指导域内学校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根的健康人”,书法、戏曲、剪纸、武术、经典诵读等特色项目遍布域内学校。集团发展的学校,注重集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特色发展。如长沙博才教育集团学校的博才卓越小学的湘绣文化、博才咸嘉小学的诗词吟诵、博才洋湖小学的皮影戏研究各有特色.丰富了集团办学的文化内涵。同时,各学校还结合实际,凝练不同的校园主题文化。引领学生成长。如长沙市实验小学的“两型文化”、芙蓉区马王堆小学的“西汉文化”、开福区新竹小学的“竹文化”等各具特色。特色教育的有序推进,不仅培育了一大批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两型示范学校、德育特色学校等特色学校,形成了全市中小学校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还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眭地发展。如长沙市南雅中学欧阳龙棂同学.利用钢琴和绘画等特长经常开展爱心慈善义演义卖活动,让多名困难学生和群众受益.她因此也被评为“全国美德少年”。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创新、特色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个重大课题,关注公平、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应是其核心要素。当前“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全面实现“上好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今后,长沙市将坚持以深化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长沙市教育现代化,推动长沙市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背景均衡 篇6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真实的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2]这就给英语教师提出必须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改变“授受”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变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倡导者。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也应当改变自己扮演的角色,从“传道、授业、解惑”中解放出来,坦然面对当今的均衡教育,大胆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的原则,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将重点放在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精神,构建学生创新学习的模式。在均衡教育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时代的要求呢?

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改变应试教育中“大一统”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而不是统治者。我们面对的是个性多样、学习方式多样的学生,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无声教学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即把30%的时间分给教师,70%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处于次要位置,学生“学”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法对班级的每个学生来说学习时间的机会是均等的,他们平等地接受教师的指点和引导,真正体现班级里的均衡教育。远近闻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就是无声教学法的真正体现。它提倡英语语言不应当被当作一种模式被学生重复,应当根据学生们实际的需要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职责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教学而不是把教师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语言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在练习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犯一些语法难以避免,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并且对学生负责。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主要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完全发挥。自主是创造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就无从展现自主,自主和创新是完整的统一。[3]交际教学法就是典型的培养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强调英语语言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应当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学生不应当脱离语言实际的环境去学习英语的语法知识,而应当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功能和语法结构。在课堂上学生应有机会进行讨论,能够明白对方所说的意思。在交际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建议者、使学生更容易学习英语的知识引导者,而不是包办代替者。学生应有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自由和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余地,即通过真实的语言交际来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实践和交际的机会均等,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均衡性。

教师在自己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自始至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的民主作风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肩负的使命是神圣而伟大的。因此,我们不应当在教学中一味地批评、敌对、讽刺活泼可爱的学生,应当时时给予肯定、鼓励、表扬和认可,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也是班级均衡教育的核心。暗示教学法真正体现了民主新原则。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偶尔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应当给予适度的暗示以便纠正。暗示教学法强调学生在轻松、愉悦、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更容易,有自信的学生比没有自信的学生学习得更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常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而不是硬牵着学生走,代替学生得出现成的结论。启发式教学法正是现代创新教育思想中启发性原则的体现。《学记》一书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了进一步阐述。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练习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英语课堂上有许多机会可用于启发学生回忆、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均衡面对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启发式引导,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主动去探索得出结论,这是班级均衡教育的又一体现。

总之,均衡教育是当今教育时代的主旋律,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须创新。创新就是使虚无变为拥有,使单调变为丰富。创新精神是一个勇敢者和敢于追逐潮流的弄潮儿可贵的开拓精神。王通讯曾说过,“创新就是在前人已经前进到的第一百步基础上迈出的第一百零一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大胆地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时代要求教师做学者型、科研型、复合型教师,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本领,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从容面对崭新的未来。作为承担英语教学的教师,我们理当站在推行均衡教育的前沿,创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为均衡教育的推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7.

[2]英语教学大纲第二页《教学目的》.2002.3,第三版.

背景均衡 篇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求实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全面跟进。义务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也承担着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培养所需优秀人才的的重任。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当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为指导,不断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对于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互动关系

1.新型城镇化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把实现城乡人口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注重城乡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富裕。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事业的重要目标,必将得到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伴随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会相应调整城乡义务教育布局,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加强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使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此外,新型城镇化战略注重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伴随农民就业机会的增多和收入的增加, 其负担教育所需费用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子女相应地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2.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新型城镇化战略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它要求通过不同类型教育使农村人力资源向智力资源转化,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会大量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其整体素质如何就成为影响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然而,较长时间以来,受到教育体制、教育投入力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在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劳动能力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是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构筑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体系,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切实增强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能力,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契机,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使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自2011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改善计划,截止目前,该政策已经覆盖到中西部22个省的699个县,直接受益的农村中小学生达到3000多万。2012年,全国约1.2亿名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 3000多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特岗教师中央财政工资性补助标准西部达到年人均2.7万元,中部达到2.4万元,农村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可见,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乡协调发展, 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受到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总体规模、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1.城乡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差异

伴随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但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原有基础办学条件较差,与城市学校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绝大多数城市中小学都对教学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配置和建设,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包括标准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设备、文体器械等多种教学设施,而许多农村中小学仅有基础校舍、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和简单的体育器材等基本的硬件条件,配套设施相对不足和缺乏。以辽宁省为例,一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滞后,图书藏量不足,教学实验仪器缺乏,教学辅助设备不足,文体器材和设备较少,没有标准化的体育场地、 塑胶跑道、篮球架等必要的体育设施。同时,当前城市学校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而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由于资金设备缺乏等原因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差异

从根本上来说,农村教育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教师数量不够、 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等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其一,教师学历上的差异。目前, 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学历已经达到本科水平,有些重点学校甚至在向研究生迈进。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大量的代课教师,有些教师仅具有高中或初中学历,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同时,由于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缺乏,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明显少于城市,很难满足农村教师渴望接受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方法的需要。其二,教师学科配置上的差异。当前,城市中小学各科教师配备基本齐全,教学水平也普遍较高。然而,由于资金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较为缺乏,有的只能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其三,教师工资待遇上的差异。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城市教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工资待遇不论是教师津贴还是五险一金都与城市教师相差很多,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优质师资流向城市,造成农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3.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公平的差异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反复强调,要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3]。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经突破7亿,然而,目前仍有2.3亿农民工子女未能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入学待遇。以辽宁省为例,虽然现行政策允许农民工子女入读城市公立学校,但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招生名额较为有限,无法接纳过多学生就学,而且农民工子女要想入学必须出具一系列相关手续和证明,如户口证明、原居住地无人监护证明、实际居住所证明、城市暂住证等,而这些证明的办理会耗费较多精力和时间,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最终还是选择到民办学校就读。同时,我国高考户籍制度规定高考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而绝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户籍仍在原居住地,这就使得许多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读完中小学阶段课程升入高中后还要面临返回原籍参加高考的严峻状况,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得他们产生许多不适应,影响他们在高考中的正常发挥。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针对不同领域的教育发展差异采取相应对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1.逐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通过城乡教育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整体提升。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制约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这就需要我们逐步破除这一旧有模式,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扫清道路。 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把相关部门的教育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难问题,合理安排更多有条件的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并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实行统筹规划管理,加大其在办学经费、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器材、师资配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适当放宽现行户籍制度,并逐步改变以考生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学籍管理办法,尝试建立以学生的学籍作为参加高考的判断标准,努力使农民工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

2.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倾斜力度。为此,第一,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确保其拥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并对教育经费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使各项教育经费落实到位。第二,各地农村要对政府下拨的各项教育经费进行全面规划和合理使用,着力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校舍、教学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师资待遇等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学校整体面貌。第三,各地区要坚持多渠道筹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政府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各地农村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团体或个人积极参与义务教育资源的筹措和分配,鼓励民间资本依法独资、合资、合作办学, 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社会化,从而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3.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均衡化

教师资源是促进国家教育发展和进步的核心要素,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此,首先,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各地区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使之不低于城市教师的标准,并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农村师资流向城市,并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师资到农村从教。还可借鉴日本做法,尝试在贫困地区实行按贫困等级分配津贴制度,鼓励更多教师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其次,要逐步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各地区要加大对农村师资力量的援助,可以周期性地选派农村教师到城市优质学校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同时选派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指导,通过校际帮扶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得到提升。最后,要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养培训。充分利用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政策平台积极组织农村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 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师培训班、教学考察等活动,向农村教师传授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会有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开展城乡校际对口帮扶活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化

城镇的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好,发展前景广阔,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和 “增长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可以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利用城市中心学校的辐射功能,建立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加强城乡学校间的帮扶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义务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更大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合理均衡发展。各地区教育部门要适时开展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结对子活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一对一”帮扶共建关系,将城市学校的教学场地、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体育器材等教学资源与农村学校实现共享,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并通过网络共享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如网络课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学术报告等多种资源。通过这些形式的帮扶活动提升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2013-03-05.

[2]马肖华.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背景均衡 篇8

关键词:中学数学,均衡教育,分层教学

一、均衡分班背景下实施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均衡分班的背景下, 不能再把学生按三六九等来分班。均衡分班致使每个班都有基础不同、能力各异的学生。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是均衡分班背景下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教育教学新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学校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要求:“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 生源来自乡镇中心小学和各村级小学或教学点的农家子弟, 各生源学校的办学水平不同,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果忽视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的差异, 在教学上搞“一刀切”, 按照同一的目标、同一的程序、同一的方法实施教学, 必然会出现“优秀生吃不饱, 中等生原地跑, 潜力生倒着跑”的现象:一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没有进一步施展才华的机会;二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容易满足现状;三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困生, 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课业量的增多以及学习负担的加重, 更加不适应学习, 因掉队而厌学, 甚至逃学, 导致学习困难学生的面日益扩大。最后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大滑坡的严重后果。

为此, 笔者利用两年时间在本校实施了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进行大胆尝试:一是甄别不同层次的学生, 并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标准;二是探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均衡分班背景下实施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

(一) 甄别各层次的学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甄别各层次的学生是本项工作的第一步。根据不同学习能力、智力水平等将学生大致分为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三个层次。特别注意隐性操作来分层, 教师心中有数, 不能公开哪位学生是几类等级, 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等级。

为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们结合教材具体内容,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各自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学习活动。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制定较高的学习目标, 要求更严格, 任务适当加重, 作业量适当加大, 题目的难度也要加大。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 制定的学习目标、作业量、题目难度等都要与其能力相适应, 切不可按优秀学生的标准要求他们, 以免完不成任务而产生厌学情绪。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只要他们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学会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教师就要多鼓励, 多表扬, 让他们树立自信心。

(二) 实施差异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相应的学习任务, 并实施差异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面向全体学生讲解基本内容、完成基本训练的基础上, 还要把数学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分级,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对优秀学生压担子, 加重任务, 多做难度较大的练习, 让他们有所提高, 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对中等学生, 重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 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能力稍差的学生则把任务减轻, 要求放低, 放缓坡度, 放低起点, 浅讲多练, 耐心辅导, 弄懂并巩固基本概念,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堂上巧妙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所有学生特别是潜力生看到希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 布置差异化的课外作业, 开展差异化的课外辅导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差异化的课外作业。细化作业要求, 分层次设计基础性水平、提高性水平和拓展性水平的作业。统一规定全班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 这是完成作业布置任务的下限目标, 也减轻学习困难学生过重的负担。而对于优秀学生和部分中等水平的学生, 由教师点名, 指定要完成提高性和拓展性内容, 让优秀学生有提高的空间, 学习既没有压力, 又有成就感, 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辅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 除了指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不指责, 不挖苦, 不讽刺, 多表扬, 多鼓励, 让他们树立信心。重视培养师生的和谐感情, 激发学习兴趣, 防止这部分学生知难而退, 产生厌学情绪。对中等水平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有潜力的学生, 鼓励他们迎头赶上优秀学生;同时密切注意中等水平学生中潜力生群体退步的学生,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他们成绩下滑。对于优秀学生的课外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鼓励和指导他们参加数学竞赛。

三、均衡分班背景下实施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成效

(一) 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班级整体教学质量可以由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体现出来, 详见表1、表2。

由表1、表2所列的数据可以看出, 实施班内分层教学之前, 同是本人任教实验班、对照班与全年级相比较, 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持平, 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起点相同。

由表1可以看出, 在2012年秋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平均分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6.91分, 高出全年级的平均分8.00分。在2013年春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平均分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5.44分, 高出全年级的平均分4.61分。

(二) 及格率明显提高

及格率反映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率。及格率高, 学困生就少。及格率低, 学困生就多。由表1可以看出, 在2012年秋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及格率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6.27个百分点, 高出全年级的及格率4.09个百分点。在2013年春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及格率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4.29个百分点, 高出全年级的及格率4.01个百分点。

(三) 优秀率明显提高

优秀率反映出优秀学生的比率。由表1可以看出, 在2012年秋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优秀率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3.28个百分点, 高出全年级的优秀率3.02个百分点。在2013年春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 (初二11-1班) 的优秀率高出对照班 (初二11-2班) 3.34个百分点, 高出全年级的优秀率4.52个百分点。

表2数据所体现的与表1的数据大致相同, 即在2013年秋季学期和2014年春季学期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 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班和全年级的平均值。

四、均衡分班背景下实施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均衡分班背景下实施中学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确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 不能公开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不能给学生贴标签。班内分层教学属于隐形的分层, 教师心中有数即可, 要做到把学生的人格尊严始终放在第一位。例如, 在布置课外作业时, 优秀学生、中等水平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三个层次的作业题数一定要相同, 教师需要在题目难度上做“手脚”:优秀学生的作业构成是“基础题+中等难度题+较高难度题”, 中等水平学生的作业构成是“基础题+中等难度题+中等难度题”, 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构成是基础题+基础题+基础题。这样既达到差别化的学习目标, 又保护了中等水平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如果让学生知道教师将他们分为优秀学生、中等水平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 必然导致优秀学生产生骄傲情绪, 中等学生会认为老师不重视他们, 学习困难学生会产生自卑感, 造成负面影响,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 差异化的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分层教学成功的保证

根据分层教学的差异化教学目标制定差异化的初中数学课堂学习评价和激励机制、课外作业评价和激励机制、检测考试评价和激励机制, 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前面提到,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练习、课外作业、测验和考试有相对应水平的要求, 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也要差别化, 学生只要完成相应层次要求的课堂学习、课内外作业、测验和考试等学习任务, 就分别得到对应的量化分。例如, 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 只要课堂上能认真听讲, 能完成比较容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测验中能完成基础题, 教师就要给他们好评, 给他们打高分;而对中等学生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对优秀学生则要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这样操作, 让课堂评价、课内课外练习、测验等的量化分差距减小, 有利于后进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也有利于中等生上进, 更有利于优秀生迎难而上。当然, 期末统考的成绩统计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但是教师还可以利用期评成绩再做平衡。

(三) 分层教学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背景均衡 篇9

一、重庆市城乡小学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限制, 长期以来, 重庆市经济发展极不均衡, 形成较多国家级连片贫困区县, 其都市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圈三个经济地理圈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经济的不发达, 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 导致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呈城乡二元结构, 总体上呈现“西强东弱”的等级分布非均衡状态。[1]具体表现为发达片区与欠发达片区、城市与农村、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 在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失衡现象, 优质教育资源过多地向部分学校倾斜, 致使校际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较大, 出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和教育资源的结构性短缺。

从表一可见, 2008年, 重庆农村小学生均固定资产总值仅为0.32万元, 城乡差值超过一半。城市小学在百名学生平均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仪器设备值、实验仪器配备达标校数比例等方面远远高于农村小学。近几年, 重庆市小学危房改造虽已取得巨大成绩, 2007年, 只有74808平方米危房面积未得到改造, 但2008年“5·12”大地震后, 危房面积又大幅度上升, 达到439845平方米, 其中农村地区就有383839平方米, 占87.27%。

注:本表数据根据《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 2008年》分析所得, 由于该资料提供的数据所限, 本表中的城乡学校随学校所属行政区域而定, “农村”指按教育部全国统一规定的城乡口径“城市、县镇、农村”中的大农村的“县镇、农村”。

注:本表数据来源《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 2008年》, 本表中的城乡教师数随学校而定, “农村”按教育部全国统一规定的城乡口径“城市、县镇和农村”中的小“农村”。

从师资来源看, 城市由于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 吸引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从师资水平和质量来看, 从表二中可见, 城市与农村学校虽然在合格教师比例差异不大, 但在学历和职称方面却差距悬殊, 表明城市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远远高于农村学校。

二、重庆城乡小学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

教育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重庆地区总体来说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导致巨大的城乡差异和贫富差距, 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体现在教育领域中, 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 以及长期以来在资源配置中忽视城乡差异的城市中心政策取向等也导致了教育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

2. 有差别的城乡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是直接原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经济处于较落后状态, 为了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我国教育不得不选择了通过激烈竞争、筛选、淘汰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人才培养路线, 层层设置重点学校。而这些重点学校大都集中于大中小城市里, 国家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就聚拢在这些极少数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建设制度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个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年来, 尽管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已被教育部明令废止, 可在现实中又被并无实质区别的“示范性”学校取而代之。这些学校独享优质教育资源, 据调查显示, 从政府财政拨款获得的生均教育经费看, 重点学校要比普通学校高出30%~50%。重点学校由于独享优质教育资源又被各种光环笼罩, 令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骛, 这必然产生“马太效应”, 给重点学校带来丰厚的回报, 使之聚拢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除此以外, 更为重要的是《义务教育实施细则》第五条明确:“实施义务教育, 城市以市或者市辖区为单位组织进行, 农村以县为单位进行, 并落实到乡 (镇) 。”不同的义务教育负责制使得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出现事实上的不平等。在不少农村学校, 校舍破旧几成危房, 教育教学设施十分落后和短缺, 教师的再教育工作举步维艰, 办公费用严重不足, 还有一些地方即使盖了崭新的校舍, 由于巨额的基建欠账, 把学校的生存也逼进了死胡同。

3. 学校质量评价标准的缺乏是又一重要原因。

质量标准是实现深层次教育均衡的重要依据, 它既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标准, 也是社会监督和评估政府办学实绩和办学能力的依据。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规范的评价标准, 对于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缺乏规范的标准限制, 某些地方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也在办学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既体现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恶劣, 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对办学的不力, 人为地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三、促进重庆城乡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从根本上说, 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由于社会的不平等所引起的。不管是在发达国家, 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不平等现象都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但是社会的不平等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都是相对的, 我们的政府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小乃至消除这些不均衡现象, 实现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 促进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 强化农村小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

要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讲, 就是要实现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因此, 要采取农村小学优先发展战略, 强化农村小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教育经费上要优先给予拨付, 巩固农村普九义务教育,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保障农村孩子接受义务教育, 实现农村小学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2. 进一步明确政府是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

小学教育对于个人来说, 既是个人发展必需的基础, 也是个人发展应得到保障的权利。对于国家来说, 既是国家得到持续发展的条件, 也是国家保障每位公民得到个人发展的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一方面表现为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的机会, 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 它有义务为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机会均等的基础教育提供保证。国家的责任不仅仅是为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的实现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而且必须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它的实现。换句话说, 政府不仅要通过法律的力量对这种均等和基本权利进行分配, 还必须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直接干预这些基本权利的分配, 并通过直接干预学校、教师、教学内容、招生等具体教育环节和过程来保证教育均衡公平的落实。

重庆市教委明确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细化为四个“基本均衡”, 即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管理水平基本均衡、教育质量基本均衡。[2]这些均衡的实现都必须依靠政府履行其统筹和均衡发展本市小学教育的职责, 进一步树立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和信心, 增强小学教育的政策进取性, 构建完善配套的小学均衡发展规划, 着力解决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疑难问题, 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将城乡小学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3. 建立以“有质量的公平增长”为导向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试验区, 责任重大, 任务艰巨, 因此必须找准突破口, 争取在局部区域率先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瓶颈, 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当前我国国情和重庆市情分析, 应以政府的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为突破口, 为保证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在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上力求缩小已有差距。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规划本地教育资源配置时, 要向农村地区小学、薄弱学校倾斜, 坚决杜绝资源配置偏重“重点校”的倾向。应普遍推广小学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 限期消除薄弱学校, 把每一所学校建成合格学校。同时实施区域内教师轮换或优质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政策, 缩小城乡师资配置差距。此外, 应该强调, 小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决不是平均发展, 它强调和追求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调的是有质量的均衡发展。

4. 改革现有教育管理体制, 促进城乡优质师资共享。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利于优质师资力量在区县之间流动。只有将人事管理权限收归市级行政部门, 才能加大城乡教育发展的师资统筹能力。统筹城乡师资力量, 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统筹全市教师待遇。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经济落后地区, 教师待遇应在全市实行统一标准。同时, 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补贴、津贴。第二, 建立有利于城乡教师定期交流的考评机制。打破教师的区县归属、单位归属制度, 采取日本模式, 实行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管理, 必将有力推动重庆农村小学与城区小学结成互助对子。第三, 统筹人事管理。统筹城乡教育人事资源的配置结构与布局, 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人员充分流动的、城市有效支援农村的教师管理体制。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是一个动态的、摸索的过程, 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 引导基础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发展。重庆市政府要根据本市市情, 充分利用建设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大好机会, 创教育政策、制度、机制之新, 创教育模式、教育活力之新, 率先走出眼下城乡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张学敏.黄丹.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教育管理.2007, (2) .

背景均衡 篇10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功能重组等诸多问题对城市社区建设规划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住房体制改革,使得城市居民住房的市场化程度骤然提升,各种层次的商品化住房小区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高档别墅区、豪华住宅小区、经济适用房等不同类型居民住宅,使住房价格成为筛选区分购房者特性的主要依据,由此产生了以经济实力不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各阶层对居住社区档次选择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社区的居住模式由改革开放之前的阶层混合式向阶层分离式发展,因此产生了社区群体居住分异的现象。

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趋势受到城市居住分异现象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社区体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长期以来,由于受居住群体经济实力、文化价值、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体育场馆等设施在不同居住类型社区的差异性上表现得愈发明显,并趋向于一种失衡的布局状态。非均衡发展是运用非均衡发展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并进而实现均衡发展的一种手段。针对我国社区居住分异的社会背景和其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分布失衡的现状,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研究我国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发展,将未来中国社区体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1 居住分异、非均衡发展与体育场馆合理布局

1.1 居住分异与非均衡发展

“居住分异”是指居民住房的分化现象,特别是指人口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小区之间在空间上的分化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国外的所谓“穷人区”、“富人区”的分化现象[1]。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住房市场化程度骤然升温,特别是随着房改政策的不断深化,进一步促使“居住分异”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由此,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出现的贫富差距带来日益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化、社会群体空间分异问题成为当前政府、社会和城市居民普遍关注的焦点议题。“非均衡发展理论”是上世纪中期逐渐兴起的经济学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把该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所谓非均衡通常指不同地区、行业、人群在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分配、财富积累、经济收入、权利运用等方面产生的不平衡或不均衡现象,或者说呈现愈来愈显著的差异趋势。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非均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共存现象,且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而非均衡发展是从资源有效配置角度,考虑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的地方。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是互相转化的,同处一个共同经济体系之中,在矛盾运动中得到发展,并向高级均衡阶段演化[2]。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非均衡发展目的在于其场馆资源的合理布局与有效利用。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均衡发展是目标,非均衡发展是手段[3]”,最终是要实现社区体育场馆合理布局与利用的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

1.2 场馆布局合理的内涵

体育设施合理布局是指在体育设施规划和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育传统,并与当地城市、乡村规划建设相一致,科学、合理地确定体育场馆种类、数量、规模及分布地点等,使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体育场馆的布局要体现出科学合理性就应充分考虑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等,并且不同性质的投资应采取不同的原则组合。公共体育场馆和私人体育场馆的兴建所遵循的原则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公共体育场馆应尽可能靠近潜在顾客,使他们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降低交通费用,充分体现公平原则;而私人投资兴建体育场馆则不受交通原则约束,可首先考虑市场原则,然后才是人口因素。同时,由于受群体居住分异的影响,不同的社区居住群体的场馆选择将会有所不同,投资方经济效益的获取与对高档私人体育场馆的消费则更适合于富人区居住群体,而实惠甚至免费的公共体育场馆则更多考虑兴建在贫困区。可见,体育场馆的合理布局在布局原则、群体倾向、公私投资、利用效率等众多方面都体现着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因此,目前我国社区体育场馆的布局失衡问题必须运用非均衡发展的思维来思考、解决和处理。

2 居住分异背景下我国社区体育场馆布局失衡现状

2.1 城市内区域对比之间的失衡

一所城市常常会被划分为几个区域,不同区域之间房价、物价、消费水平会有所不同,而居住分异所引发的社区体育场馆分布失衡现象首先是表现在城市内各个区域之间的对比上。通常来讲,在国内一所城市的繁华区域往往集聚着一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群体,这些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体育场地设施较为完善,如大连的中山区、青岛的市南区等。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其体育场馆设施将会较为完善和充足。宋杰的研究表明,这些区域的场地配置除政府和体育局等部门投入外,住区单位及居民的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体育物质环境,使得健身设施相对齐全,不同功能的器械供居民使用,更为重要的是,一些社区健身俱乐部通过新颖的设备、良好的服务、优雅的环境进行健身经营活动,满足了社区成员高层次的健身需求;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社区健身设施只能靠政府投资配置,其健身设施明显不足,满足不同类型个体的需求更是一种奢望[4]。另一方面,城市内新旧区域也严重存在着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失衡。李森从城市内新老区域的角度对一所城市内不同区域社区体育场馆的失衡现状进行了剖析,他指出,近年来各个城市新建小区的发展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布局提供了条件,但在城市的老城区,还存在空地少、房屋建筑多、街道狭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的现状,影响了老城区居民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5]。辽宁第12 届全运会大连赛区的主场区就建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和繁荣的普湾新区。可见,城市内区域间社区体育场馆差异原因在于贫困区域、劳城区域投资场馆建设不足的同时,更源于国家、政府场馆投资宏观政策与调控的失衡。

2.2 区域内社区对比之间的失衡

同一个区域内的社区之间由于场地建设的异步,而导致其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性,特别是规划合理、服务完善的新社区,其场馆建设的非均衡过程中的相对优势愈加明显;而相反的经济贫困社区,由于过多集中的是非精英人群,由此在使用城市公共体育资源上而缺少话语权,进而丧失更多的场地资金和政策倾斜;整体上看,社区体育场馆的质量、数量、使用率均可再现富裕社区与贫困社区的场馆布局失衡问题。杜进荣通过对南昌市8 个居民小区体育设施的调查发现,南昌市居民社区的体育设施不完备,江西奥林匹克花园、秀泊经典的体育场馆、设施较多,而其他小区的体育设施很少,如新天家园小区仅有一个篮球场、民航小区更无一体育设施[6]。对比江西奥林匹克花园、秀泊经典与新天家园小区的房价发现,前者与后者正是居住分异现象的再现,随之而来的便是体育场馆设施的差异。长期以来,贫困社区场馆设施寥寥无几致使社区居民体育参与匮乏的同时,进一步促使了城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马太效应”的形成,即越是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完善的新社区越容易获得更多资金的眷顾,越是体育场地设施相对欠缺的老社区越不容易获得资金投入。另外,在众多社区的体育场馆中大多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小区内的各类体育馆、健身房、游泳馆等只为本系统服务,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或者对开放的人群、时间、价格有较严格的规定[6],这就限制了非本社区人群的体育参与机会。尤其是对于贫困社区的居民来说,其体育活动的场馆资源本身就少,已经大大降低场馆人均使用率,其他富裕社区对于场馆开放的种种规定无疑进一步限制了贫困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机会。

2.3 社区内群体对比之间的失衡

在同一个社区内同样存在着场馆布局非均衡的现象。抛出经济因素外,不同群体职业类别、性别与年龄结构、体育消费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项目喜好问题,也同样影响着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非均衡发展。从群体职业来看,职业不同而导致其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不同。雷亚洲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职业人群中的锻炼人口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生29.6%、教育24.4%、退休人员20.4%、行政部门15.6%、企业工人10.0%,明显看出学生、教育部门、退休人员高于其他职业工作者,这与居民的生活、文化素质及工作环境影响有关[7]。从年龄与性别结构来看,年轻少壮的男性群体更热衷于激烈对抗的强竞技运动,而年老体衰的老年人与柔弱体虚的女子对于舞蹈、健美操等项目则更加青睐。何建伟等人调查发现,16~45岁年龄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较高,且以方便易行、强度较大的项目为主;46~65岁人群以自己锻炼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活动项目多为强度稍大的中年交谊舞、棋牌和太极武术类等;66岁以上人群以群体性、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为主,如棋牌类和老年交谊舞等[8]。从不同群体的消费观念来看,其消费价值观的差异同样影响社区内体育场馆的布局,同时还涉及到无偿使用场馆与有偿使用场馆的建设问题。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由于受个体职业、年龄、性别、经济、地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体育消费问题上所拥有的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进而便涉及到了高价消费项目与低价消费项目的兴建选择问题。因此,在发展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社区内居民的年龄、性别、职业、消费观念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后,方可进行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规划问题。

3 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非均衡发展

3.1 国家投资的非均衡发展

针对场馆建设,国家投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第五次全国体育场馆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对于体育场地建设的投资,财政拨款总额为667.7 亿元,单位自筹为1 032.6 亿元,社会捐赠为45.6 亿元,体育彩票公积金为24.8 亿元[9]。在各种不同的投资方式中,虽然“单位自筹”投资比例最大,占全部投资的50%以上,但在各行业系统体育场地中的比例,体育系统和高等院校占有绝对优势,并以此占用了单位自筹的绝大部分款项投资。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国家财政拨款总额661 亿元更多投向了社区体育,其场馆建设的使用经费更多来源于政府机构和社区自筹。因此,在社区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政府对财政资源的宏观调控不可或缺。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一方面必须担负起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目标所赋予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必须在为实现目标服务的同时,尽快地弥补自身的缺陷[10]。非均衡发展的投资思维便是实现调控目标的一种方式。对于社区体育场馆的布局与建设,国家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功能。而其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是解决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过程中众多规划、政策和经济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是目前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在现阶段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征途中,如何构建支持社区体育发展资源的保障体系,如何调动和整合社区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潜在资源并使之变成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资源,是政府调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1]。由于居住分异现象的存在,政府在各参差不齐的社区体育场馆建设过程中的投资就不能“一刀切”或者“平均分配”,应该在整个社区体育场馆投资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和群体的特点而进行针对性的布局和建设。上流阶层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实施社区自治发展,中产阶层社区体育场馆实施内外共生发展,低收入与贫困阶层社区体育场馆实施政府经济扶持发展。

3.2 人均占有的非均衡发展

人均场地占有面积对于场馆布局是否合理的衡量有两点。一点是绝对人口占有面积,即社区体育场馆总面积与社区中总人口的比值。《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规划(2001-2010)要求到2010年人均体育场地达到1 m2左右。而不少地区如2010年河北省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为0.74 m2,尚未达到目前国家的最低标准(1 m2)[12]。2009年郑州市城市居住区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为0.21 m2,而对未足额配套和未配套的社区进行考察发现社区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仅为0.028 m2[13]。前期研究反映我国社区体育场馆人均占有面积严重不足的同时,更折射出场地配套社区与非配套社区之间在场地人均占有量上的鲜明对比。

另一点是相对人口占有面积,是社区体育场馆总面积与社区中体育锻炼人口(包括潜在体育锻炼人口)的比值。长期以来,对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过多的考虑的是人均占有面积,而忽视了相对人口的人均占有面积。如2007年课题(编号05010)阶段性成果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等城市为例,进一步披露了我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人均不足的现状[14],但在这一过程中却严重忽视了一个统计学的效率问题。不乏个别社区拥有充足的场地资源,而于其中锻炼者却寥寥无几,即场地面积的人均使用率不高,最终体现的只能是绝对充足资源与相对匮乏利用之间的矛盾。所以,在衡量体育场馆人均面积多寡的同时,更应考虑其使用率即相对人口的占有面积问题。

因此,在衡量体育场馆布局时,既要考虑绝对人口的占有面积,又要考虑相对人口的占有面积,采取非均衡模式的发展。绝对人口占有面积是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前提,是一个量的问题;相对人口占有面积是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归宿,是一个质的问题。在居住分异背景下,“分异居住”体现的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物质基础,还涉及到不同居住群体对体育场馆有效利用的差异问题。根据“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地方”的管理原则,城市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建设应以非均衡配置的方式进行,相对人口面积占优的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实施社区自治发展,绝对人口面积占优、相对人口面积占劣的社区体育场馆实施内外共生发展,绝对人口、相对人口面积均占劣的社区体育场馆实施政府经济扶持发展。

3.3 项目布局的非均衡发展

项目布局的非均衡发展是提高社区体育场馆使用有效率的内在要求,以间接的方式暗示场馆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不仅仅在于质和量,关键看其能否为大多数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服务。调查显示,我国有大部分场馆由于项目设置问题而被大众所冷淡,多数体育场地每天只有几十人次在活动[15]。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我国体育场地的利用率较低的同时,也是对由项目因素而引发的场馆布局不合理本质的映射。一片集篮球、排球、羽毛球、露天舞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篮球场并不比健身长廊的投入大多少,而其服务的对象肯定比健身长廊要多。因此,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上,应当考虑它的受众人群,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建设受众面大的场地设施。

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传统文化对城市现代文化形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而过分注重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社区体育建设的导向与表率作用,进而以城市时代文化的思维方式来发展城市中大部分社区的体育项目和场馆建设,使得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实效与预期相违背。特别是在高档社区之中,“富贵”项目诸如滑雪、高尔夫、保龄球等场馆比比皆是,而其受众群体却更多地仅仅局限于少部分的高收入人群。饶传坤调查显示,城市社区居民常见的类型为散步或跑步,其次更热衷于球类、体操舞蹈、器械健身和棋牌等项目活动[16]。可见,前期不少研究只注重了对每个社区能否足额配套的调查,而对于真正有效的配套面积调查却一直无人涉及,这恰恰与社区居民的体育项目偏爱相联系。

基于上述立足点,研究认为社区体育场馆的布局还应针对不同居住人群的项目偏好来进行规划。依据居住分异背景下不同群体的消费水平,将体育项目划分为三类,分别为高等消费类项目、中等消费类项目和低等消费类项目。通过对不同档次社区居住群体的调查,理清不同群体所对应的主要消费项目类群,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均衡发展理论规划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布局。初步构想认为,高等消费类项目群体的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实施社区自治发展,中等消费类项目群体的社区体育场馆实施内外共生发展,低等消费类项目群体的社区体育场馆实施政府经济扶持发展。

4 社区体育场馆布局非均衡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

由于我国社区居住分异现象的普遍存在,特别是目前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失衡现状,所以针对今后其场馆的合理布局就必须要拒绝发展上试图“齐步走”、管理上寻求“一刀切”的弊端,而应该循于实践采取非均衡模式的发展。从国家投资、人均面积和项目布局维度设计,主要包括社区体育场馆布局的自治型发展、内外共生型发展和政府扶持型发展三种模式。

自治型发展是指社区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调动其内部各方面的资源,并制定己身发展特色的方案和实施措施,进而实现其体育场馆合理布局的一种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的重点在于,在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的过程中对于社区体育场馆布局实行自行管理,而非政治学意义上的行政自治。

共生作为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是指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研究对象的共生理论,强调共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可塑形态,更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17]。共生型发展是从资源共享性角度对社区主体与非社区主体所探索互补新路。

政府扶持型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紧密结合,在管理方面体现较强的行政色彩和官方色彩[18]。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模式上所进行的探索,强调通过党政部门的政府行为使模式系统中各要素得到最优化配置的一种运作思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行为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与政策干预。

[1]李强,李洋.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J].北京社会科学,2010(1):4-11.

[2]秦椿林,苗治文,等.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865-868.

[3]胡乃武,王辰.均衡与非均衡:基础产业发展的理论模式与现实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1994(2):3-5.

[4]宋杰,任保国.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28(5):49-52.

[5]李森.加强老城区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刍议[J].毕节学院学报,2008,26(2):123-125.

[6]杜进荣.南昌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8 个新、旧小区为个案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9):254-255.

[7]雷亚洲.运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管理现状与分析[J].科教论坛,2010(1):176-177.

[8]何建伟,等.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0(3):131-132.

[9]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R].国家体育总局,2005.

[10]吕萍.试探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途径[J].经济与体制研究,2004(8):89-91.

[11]倪秀海.对社区体育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的解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7,9(6):95-97.

[12]张建哲,袁国良,程旭冒.河北省社区体育设施研究[J].河北学刊,2010,30(4):221-223.

[13]崔冬霞,王俊岭.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设施资源配置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3):52-59.

[14]张吉慧,王剑.我国社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区体育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7(6):62-63.

[15]冯建中.我国体育场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国家体育总局,2007.

[16]饶传坤.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以杭州市城西居住区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1):16-20.

[17]谢锐.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的有益尝试[N].中华读书报,1998-07-15.

背景均衡 篇11

正是这样两所相去甚远的学校, 经由北碚区教委的牵线搭桥, 结成了捆绑帮扶的学校发展联盟。从2007年3月到2012年2月, 经过近5年的捆绑发展, 使东阳小学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学一跃而成为北碚区的优质寄宿制学校, 成为当地老百姓认可的优质学校, 得到前来视察的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市教委钟燕副主任的肯定和赞扬。也使朝阳小学这所百年名校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两校实践的“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编制”的管理模式;发展完善的“师资互派”、“联片教研”、“质量监控”等帮扶形式, 在全区具有优秀的示范作用, 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帮扶学校的发展, 为北碚区教委破解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提供了范例和思考。

一、标准化工程建设

2007年4月, 朝阳小学在北碚区委、区府的统一部署下, 对原东阳地区的布局进行了调整, 将四所地处郊区农村的片区小学进行了归整、合并, 形成了新的东阳小学。2007年9月1日, 崭新的东阳小学如期开学, 喧天的锣鼓声中, 当北碚区副区长将“朝阳小学代管校”的牌匾授予东阳小学校长时, 校门口密密麻麻的老百姓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东阳小学的硬件建设, 为捆绑帮扶、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一体化帮扶管理

朝阳小学“托管”东阳小学, 实施“捆绑”, 实行“一肩双责”, 即东阳小学的日常管理由朝阳小学和东阳小学共同进行, 领导班子由朝阳小学派出的管理人员牵头组成。校长由朝阳小学校长担任, 与东阳小学推选出的副校长共同承担起学校的主要管理任务。

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体制模式, 把城市“名校”建到了农村孩子的家门口, 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朝阳小学通过管理人员的输入, 管理理念的植入, 把教育品牌、先进文化、办学理念、高效管理移植和浸润入东阳小学, 使东阳小学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飞速提升, 校园内处处彰显“朝阳风范”, 其“硬软件”水平成为全区农村小学的“领头雁”。“农村娃在家门口上名校”, 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交口称赞。

三、无缝隙制度介入

捆绑前的东阳小学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 管理松懈的问题。经朝阳小学帮扶托管后, 迅速建立起了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从东阳精神解读, 东阳校风、教风、学风的确立, 到教育教学常规体系建立, 朝阳小学与东阳小学成功实现了无缝隙式的制度衔接, 依照朝阳标准, 依据东阳实情, 在东阳小学建立起了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 让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学校管理有力有序, 凝聚力大大增强。

四、零距离师资打造

两校“捆绑”后, 朝阳小学力求在师资培养上理念先行, 制度保障, 着力创新培养形式, 注重文化浸润, 努力使东阳教师在思想视野、业务素质、精神风貌、教学研究等方位得到全面的发展。

1、师资互派。

一是朝阳小学选派骨干教师到东阳小学支教。5年来, 朝阳小学先后派出了26位骨干教师、中层管理干部、校级管理干部到东阳小学实地担任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等支教帮扶活动。

二是东阳小学选派骨干教师到朝阳小学进修。5年来, 东阳小学先后选派了29位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到朝阳小学实习锻炼。这一部分教师在亲身经历朝阳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成长迅速。

2、资源共享。

一是校园网资源共享。朝阳小学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无偿地通过校园网向全体东阳小学的师生开放。二是建立朝阳-东阳教师博客, 为两校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三是对重大活动实行网络视频直播, 让分处两地的教师能在同一个平台上看到现场直播。四是建立对口年级帮扶机制, 建立朝阳教师一对一帮扶东阳教师的导师引领制等。通过这些活动, 让两校教师的沟通与交流跨越了时空的障碍, 变得平坦而密切。

3、质量监控。

由朝阳小学派出的支教教师和东阳小学选派的骨干教师组成的东阳小学质量监控小组, 全面负责对东阳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督查、指导和引领。小组采取推门听课、听汇报课、听说课、参与教研、参与课例研究等形式, 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普查与指导, 对全校每位教师每个月的教学情况形成书面的情况反馈, 及时交流, 重点指导。从实施情况来看, 效果较为明显。一是老师们的质量意识大大增强, 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4、联片教研。

以课例研修为基本载体, 开展“一课多研”和“同题异构”。以“送课、看课、研课、磨课”为主要方式。分为两种操作模式。一是通过朝阳小学教师引领性质的教材解读、研究课、观摩课、校本教研现场等, 帮助东阳小学的教师学习如何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提升专业技能。二是两校互动式的研究课、观摩课教研活动。由两校共同确定研究专题, 两校教师现场授课、现场对话、名师点评, 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内涵, 形成关于研究专题的较明确的行动策略。

5、校本研究。

朝阳小学把多年来积累的科研方法和科研经验无偿与东阳小学共享, 朝阳小学的科研资源, 包括课程改革资源、教育信息与技术资源等都与东阳小学实现共享。

同时, 朝阳小学派出富有经验的教科室主任, 专门到东阳小学指导老师们做课题。从选题、申报、立项、中期自查、过程性资料收集、结题、研究报告撰写等, 逐一指导到位。老师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了从无到有, 从一无所知到言之有物的较大转变。

6、文化浸润。

【背景均衡】推荐阅读:

均衡招生07-18

均衡机制07-21

高位均衡10-17

均衡相关06-07

内外均衡06-15

动态均衡06-22

均衡调度07-05

信息均衡07-28

协调均衡08-10

分数均衡08-11

上一篇:来华留学下一篇: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