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2024-10-03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共12篇)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1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2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 (2015年广东文综卷)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 。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 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图2)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 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 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 (2) 题, 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 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 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 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 (1) 1提高湖泊自净能力, 改善水质;2稳定湖泊水位, 维持湖泊水量;3保护生物多样性;4改善局地小气候。

(2) 1调整工业结构, 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2优化工业布局, 便于集中处理污水;3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 减少污水排放量;4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 (2015年海南地理卷)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 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 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 年前)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 )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 会导致 ( )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 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 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 工业基础较差。

第 (2) 题, 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 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 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 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 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 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 (电解铝业的原料) 缺乏且远离市场, 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 (3) 题, 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 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 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 (1) A (2) D (3) C

例3 (2015 年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 一级岸线优于二级, 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 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 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 长江江苏段___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 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 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 (1) 题, 根据图4可知, 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 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 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 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

第 (2) 题, 如迁移到安徽, 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 距市场远, 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 则应采取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 (1) 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 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 沿长江分布, 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 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 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 南水北调

(2) 西气东输

(3) 西电东送

5.产业转移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 (国际或国内) 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 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 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 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 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 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 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 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 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 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 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 (尤其是铁路运输) 的压力, 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 更有国际的。

当前, 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 在制造业中, 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 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 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 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 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 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 另一方面,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 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 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优化投资环境, 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 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图6) , 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 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 (图7) , 回答3~4题。

3.图中1234四条能源调配路线, 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 )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34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 )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 2013年7 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 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 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 该调水工程会 ( )

1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2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3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4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 )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 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 9.读图及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 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 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 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 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 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 (中亚) 、东北 (俄罗斯) 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 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2.B 3.D 4.B 5.D 6.C 7.C8.A

9. (1) 地形复杂, 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 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 洪涝灾害频发。

(2) 带动缅甸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经济收入;满足沿线油气需求。

吉林区域协调发展观察 篇3

产业、产品的差别,凸显了吉林“三板块”的特点: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这是吉林布下的发展“棋局”,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为“势”,借势而生的产业、企业为“眼”,为新一轮振兴积蓄力量。

东部:绿色发展跃动山林

绿色是吉林的底色,东部更是如此,长白山区是重要的“生态绿肺”。不少外地游客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乘车行驶在公路上,路旁翠绿一片,鸟鸣山幽,十分惬意。

坐拥生态优势,东部如何发展?吉林给出答案:打造绿色健康产业集群,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曾几何时,优质原木从吉林东部运往全国,十分抢手。而现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已是重点国有林区的“标配”,林场工人从砍树变为“看树”,苗木培育、森林旅游等转型项目方兴未艾。

身份在变,发展思路也在变。管恩平在长白山森工集团当了28年伐木工人,如今他收起油锯,加入食用菌合作社,“每月收入3600多元,比砍树时多了近1倍。”

穿行在茫茫林海中的“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2015年9月开通,每月累计发送旅客高达百万人之多,更加盘活了吉林东部的绿色优势。

铁路、公路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穿行在吉林东部。2016年前8个月,长白山景区接待旅游人数超过140万人次。吉林人参产量已占全球70%以上,产业链不断延长,人参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中部:创新驱动厚积薄发

吉林省中部沃野千里,是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有着深厚的工业基础。吉林谋定战略:在中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带动转型升级。

位于吉林市的中新吉林食品区,出产的吉林大米登陆新加坡市场,上市半个月就销出了全部进货量的15%。标准化厂房矗立在道路两侧,不时有国际物流运输车驶过,正大、华润、米老头、海王等企业纷纷落户。

在长春,天景公司将小玉米“煮”出大文章:把玉米变成7大系列200多个产品,年销售收入22亿元。“给天景种玉米1公顷要多赚5000多元。”长春市九台区农民陈兴龙说,10多万名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农产品深加工“一枝独秀”,工业技术创新势如破竹。“吉林一号”商用遥感卫星、中国标准动车组、高强度碳纤维原丝……科研机构、大型国企、科技园区一齐发力。“仅民用卫星产业一项,未来年产值能达到数百亿元。”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宣明说。

将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各类创投基金纷纷设立,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中部地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频现。

长春北湖科技园累计引进高新技术企业近70家,其中包含上市公司7家;吉林市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千余个项目获支持;四平巨元换热器公司成为大亚湾核电站、LG的供应商;辽源凭借智慧城市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新路,利源精制、迈达斯铝业等上市企业脱颖而出,苹果、三井的订单纷至沓来。

西部:生態经济因势利导

吉林西部湿地集中,造就了水草丰美的自然环境。可就在几年前,受到季节性泛滥、长期性干旱影响,区域主要河流流量减少,土地沙化不断向东。

西部生态经济区在生态保护上做文章:实施河湖连通、绿化造林、草原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发展生态经济。

2013年以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联通”工程,将洪水变资源,向盐碱干旱“宣战”,计划把核心湿地、260多个自然湖泡联结起来。建成后,年补充地下水量近2亿立方米,湖泡湿地总面积扩充至近5000平方公里,可以调蓄洪水、防灾减灾。

河湖联通经济效益不容小觑。在白城,目前全市改善恢复湿地61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90万亩。白城农民韩良12年前承包了400多亩泡塘,干涸断水让泡泽成了盐碱地,只能赔钱种地。河湖联通后泡塘水涨船高,他养了10万斤鱼蟹,农家乐里支锅烹鱼,生意红火。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生态经济红红火火。在洮南市雏鹰集团,热闹的“猪圈”里,一个工人都没有,清理、喂食、换气……都是自动操作。“生态改善,企业投资也更有信心。”总经理刘建甫说。

众多农产品企业开始布局吉林西部:华西希望集团、中粮集团、福建盼盼等纷纷落户进行农产品深度开发,金塔集团连连创下冷冻鲜椒出口量、辣椒粉生产能力等多个“全国第一”。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4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 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答案1.C 2.D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课堂练习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1~3题。1.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工农业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① D.①⑤⑥ 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⑧⑤ D.②④ 3.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4.关于天然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干净、清洁

②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

④ 比较价格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有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 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7.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8.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9.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8.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这种产业转移属于

。(3)分析该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因素。

(4)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到转移对象国。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

珠江三角洲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篇5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加速阶段,城镇密集地区作为国家经济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引导城市化深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区域交通设施的协调将是城镇密集地区协调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表明,协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加强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合作,引导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是政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领域。可以预计,对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研究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研究的一个重点。

1.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特征与交通

1.1 珠江三角洲城镇与交通发展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末,珠江三角洲户籍人口2336.8万。按照“五普”统计,20珠江三角洲总人口达4150万,有5个城市人口达到700万(包括香港)。

经过20余年的发展,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8363.94亿元,比年增长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310元。三产业比重为5.3:49.5:45.2。

年珠江三角洲有设市城市23个,建制镇369个,城镇密度达到94个/平方公里。设市城市中有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7个,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与香港、澳门联系紧密,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城市群。2001年,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达48.7%,按“五普”人口统计,城市化水平已达72.7%。

在城市空间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城镇连绵发展,城市经济活动一体化初具规模的都市地区,行政界限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只是管理上的界限。

同时,珠江三角洲也是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沟通广东省和全国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见图)。

2001年珠三角经济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9792公里;公路密度为71.45km/百km2,高出广东省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主要有广州至深圳、广州至开平、广州至三水、广州至清远、惠州至深圳等。

京广、京九铁路是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内陆省份客货运输最重要的南北通道,区内铁路运营里程514km,其中干线里程466km,主要有:京广线、京九线、广深线、广三线。珠三角的主要港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黄浦港)、深圳(盐田港、蛇口港、妈湾港、赤湾港等)、珠海高栏等,是全区重要的对外口岸。

广州机场、深圳机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运输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珠海三灶机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9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年完成客运量10.49亿人次,其中铁路4281.4万人次,公路98266.5万人次,水运1447.5万人次,民航921.9万人次。

尽管已经在空间上形成连绵的城市发展带,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各城市独立为政,制定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从区域全局看,区域内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策略和行政界限的割裂,与经济、社会的实际运行矛盾随着城市化程度和区域城市的联系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大,已经开始制约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表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各地争上机场、港口、火车站等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而跨城市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与共享,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难以协调,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区域资源配置,同时也降低了已有设施的服务水平与经营效率。

[1] [2] [3] [4] [5]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6

宋智勇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均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问题,这两个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完整的战略格局。我们要全面理解党中央关于这两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准确把握两大战略各自特点和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实施两大战略的各种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历史演进

建国以后,在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上,我国最初采取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国防备战的需要,又采取了“三线建设”的“三分法”格局,推动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开始转向效率目标,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随后沿海经济带由南向北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轴,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随之迅速扩大。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审时度势,在坚持贯彻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又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确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框架。金融危机前后,国家纵横捭阖,大手笔规划了20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区,是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主体功能区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其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0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14部委组成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选取了8个省份作为试点先行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0年底,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我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提供了基本依据。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战略重点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侧重于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的经济开发,主要目的在于缩小区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不同层次产业的空间转移、重大项目的区域布局以及财政税收和改革开放政策等手段来促进区域合作走向互动良性发展,以期达到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破解特殊发展难题、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区域增长极等重要目的。

而主体功能区规划则侧重于处理好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它强调不同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来确定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扭转长期以来国土整治工作不力、区域开发秩序混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局面,推动区域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最终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不同的指导思想决定了两大战略有着不同的战略重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总体要求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一战略以“四大板块”为基本架构,勾勒了各个板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以城市群为战略支点,将其作为执行各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基本单元;以产业发展为基本手段,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以差别化的政策为支撑,依靠差别化的财政、税收、投资、土地等政策来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区际间协调机制为纽带,中央层面、中央—地方合作、地方政府间的跨行政区合作以及非政府间的区域合作等四个层面的区际协调机制正不断发展与完善。

与以经济布局为主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国土空间的开发作为主线,着力构建我国国土空间的“三大战略格局”,即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和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这三大战略格局关系到国家发展、国家生存、国家生态等三个重要层面,是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顶层设计。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现了全新的国土开发理念,按开发方式划分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开发模式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按开发内容划分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三大战略格局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开发方向,确定了不同区域提供的主体产品类型。

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内在联系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经济发展与国土开发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来对待。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是编制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各级区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环保、水利、农业、能源等各专项规划都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机衔接,通过修编、修订、调整等措施,使主体功能区的战略理念和目标要求充分体现在各类规划当中。在这个意义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供了国土空间基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考虑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时必须符合各地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要求,符合特定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方向,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给定的不同层次的空间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支撑。一方面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确定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弥补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深化细化了区域政策,可以更有力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各种政策促进优化开发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重点开发区生产要素的集中,保护、提升限制开发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最终将能够有力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又是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重要力量。目前,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我国基本上划定了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但主体功能区的最终形成还需要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通过引导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集聚,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的布局,提升优化开发区发展质量、加快重点开发区发展速度,通过建立补偿机制、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民生活条件,均需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作用。

四、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措施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个是空间基础,一个是经济手段,一个是画布,一个是画笔,只有将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描绘出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壮丽蓝图。而实现两者密切结合的关键则是要靠政策,必须正视按主体功能区进行区域管理所导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发挥利益、政策、机制和绩效考核等手段的导向作用,重点在于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标准。

在财税政策方面,要改变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财税分配制度,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使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系数,保证地方政府基本财力,增强其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对于优化开发区,要以鼓励创新的财税政策为主,推动这些区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产业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能力。对于重点开发区,要以激励发展的财税政策为主,支持发展产业集群,壮大经济规模,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地方债试点,为重点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更为灵活的资金来源,助推重点开发区迅速成长为新型区域增长极。

在投资政策方面,要完善实施按主体功能区安排投资和按领域安排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政策。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弥补这些地区资本形成能力不足的缺陷。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基础设施投资要重点向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倾斜,生态环境保护投资要重点用于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建设,农业投资要重点加强农产品主产区特别是中西部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商业银行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进行投资、调整信贷投向,尽快形成导向明确、主体多元、宽严适度、进出有序的投融资格局。

在产业政策方面,要通过修改完善现行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鼓励、限制和禁止类的产业,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占地、耗能、耗水、“三废”排放和生态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对于优化开发区要鼓励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效能标准,引导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破坏小、附加价值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对于重点开发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引导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移民,着力加强劳动力培训和输出。对于限制开发区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可以通过设备折旧补贴、迁移补贴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或退出。

在土地政策方面,要科学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用地规模,严格控制优化开发区建设用地增量,相对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要积极探索城乡之间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使人口、土地、城建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在人口政策方面,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加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同时防止人口向特大城市中心区过度集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要实施积极的人口退出政策,通过教育与培训增强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能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各种公共服务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把各项政策逐步落实、逐步深入、逐步完善,在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和政策体系来。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长远,明确目标方向,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对于各级政府的考评而言,必须改变以GDP为主的传统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用以引导各级政府依照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依法行政、正确行政,保障国家各项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篇7

1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1.1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引导和发展下,我国经济呈现的差距逐渐增大,并且差距日渐悬殊。现如今,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差距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开始提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原则,在社会主义这一方向的领导下,就应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利益的协调,没有完善的利益评判与分配、补偿机制以保证各方的综合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就使得竞争的动力大于合作的动力。只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目标。

1.2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选择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的攻坚时期,计划经济的发展向市场经济转变,政府宏观调控让位于市场自由发展。可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出现和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最先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开放的扩大实现发展,沿海城市、沿海特区的建立,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并且使得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现如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确立不仅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还适应了计划经济市场体制的转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水平的发展。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管控力减弱,市场经济发展的自主权扩大,使得市场经济在区域资源配置中能够得到相应有效的发挥,提高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合理化配置。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2.1政府政策支持

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相应建设性的作用,在企业的融资、重组、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为促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规范化,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明确,有效地实现政府职能智能的适应转变及归位。京津冀地区在区域协调经济的发展中之所以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行政的分割,这一矛盾是其他矛盾的根源。基于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打破地域壁垒,呼吁制定协调发展中的近、中、长期的总体规划,完善专项的编制工作,消除行政区划分所带来的阻碍,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与环境。政府还需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转变或摒弃,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将权力让位于市场,积极为市场提供服务。

2.2对市场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着力地避免区域内产业趋同及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积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相应的学术领域内积极着眼于区域环境发展,针对不同的行政主体、地区定位,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对税制和金融体制进行改革,重点需要对纳税办法进行改进,积极推行纳税制度,改变现有僵化的贷款方法,使得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资信情况发放贷款,做到一视同仁。积极培育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消除壁垒和关卡,有效促进技术资金人员的合理流动。

其次,协调创新共同体轮廓已经凸显,将积极开放共享作为发展新主线,此外,金融市场的共建上,还应当尽快设立协调发展基金、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两会召开中,“协调创新共同体”的概念提出,意味着区域协调打破地域行政分割的藩篱,以互利共赢、长远发展作为目的,注重长短期利益的平衡与取舍,积极发挥资源的聚集效应,使得生产要素变得更加自由流动、进而创造出更高的供给生产效率。打造“协调创新共同体”,不仅能聚集更多的创新资源,市场也会进一步扩大,降低研发和销售成本。

最后,建立健全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合理配置相应资源,创造更多价值的稀缺资源,积极向需要发展的领域内进行协调发展。使得消费资源可以被高效、合理的利用,便于发挥最大的功能和效用,最终还能够有效地满足生产与消费的目的。

3结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由于地域问题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根据地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树立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进而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兆洲,安康,桂文林.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2.

[2]刘再兴.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一带一路”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篇8

区域协调发展依然面临重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得到了一定优化,区域相对差距整体上呈缩小趋势,区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受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区域协调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中国区域差距开始缩小,但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例如,2014年各省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最低的甘肃的4.34倍,绝对差距还有所拉大。尤其是区域发展质量差异明显,东部与中西部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距十分显著。

二是区域产业同构化现象严重。由于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各地恶性竞争、产业同构化严重。从全国看,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由2003年的0.809升至2010年0.829。从具体行业看,石化、钢铁等作为拉动GDP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行业,区域竞争、重复建设的情况最为严重,产能利用率仅略高于70%,导致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影响了区域发展效率。

三是人口和经济集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匹配。“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客观规律。但由于资源环境政策不完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未完全内部化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匹配,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退化、发展潜力透支的问题突出。例如,中国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京津冀长时间、大范围的重度雾霾天气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四是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健全。中国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但受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不合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理顺、财税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缺乏实质性举措,区域分割、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依然严重,不利于要素资源合理自由流动和空间配置效率提升,不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迎来重要契机

通过“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推进实施,将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起到总体优化和战略提升的作用,将有助于形成内外统筹、南北互动、东中西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首先,将有力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格局,东部地区已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体系,但广大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广度和深度尚有很大差距。2008年之前,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在9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外贸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沿海地区受外需市场萎缩影响,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增强产业配套能力,进出口份额不断提升。2014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比已升至15%,特别是对全国进出口增量的贡献率首次超过东部,达到60.3%,如图1所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不断深化向东开放,加快扩大向西开放,构建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格局,从而使中西部地区把贴近内需市场、临近东盟、中亚、南亚、中东欧等贸易伙伴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同时,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也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外资外贸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若干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添新动力。

其次,将推动中国打造新的战略性增长极。过去30多年,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但随着发展阶段的转换,原有战略性增长极的引领带动作用有所减弱,从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发展、推动产业梯度转移、拓展发展战略空间等角度出发,必须着力打造若干新的战略性增长区域。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要素集聚能力较强的区域,如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呼包鄂榆、哈长等重点城市群,具备了成为潜在战略性增长区域的有利条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这些地区有望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集聚要素资源,提升竞争能力,形成新的战略性增长极。2014年,在全国区域增长格局中,重庆、新疆、山西、福建等“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位居前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如图2所示。

再次,将显著增强区域之间的连接性。衔接紧密、高效快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水平已有极大提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2003-2013年,铁路、公路密度分别提高了41.2%和140.7%;截至2014年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分别达到11.2和1.6万公里,均居世界第一,显著增强了区域间的连接性,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然而,东中西部之间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2013年,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密度约为东部地区的20%,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约为东部地区的60%,如表1所示。

针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国家给予了重点投入,以铁路为例,2014年中西部铁路投资比重达78%,在投产新线中占80%,兰新高铁、拉日铁路等18个中西部铁路项目开通运营。“一带一路”战略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和突破口,依托国际大通道积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中西部地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讯、电网、管道等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沿线经济带和城市群的连接性,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endprint

第四,将促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协同发展。打破行政分割和利益藩篱,促进资源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释放被抑制的经济增长潜力,是现阶段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统筹向东向西开放、协调沿海内陆发展,形成全方位主动开放的战略格局,进而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近年来,大范围、大尺度的区域协同协作成为重要趋势,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合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仍在探索之中。“一带一路”战略与现有区域发展战略有机衔接、互为依托,主要战略方向均以已有城市群、经济带为基础拓展延伸,具有立足全局、内外统筹的重要特点,如图3所示。

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助于各地区明确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产业投资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对外经济合作的整体合力。近期,以互联互通为突破口,可有效推动各地区加快建立物流运输协调协作机制,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等有机衔接,共同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运输大通道。

深化改革创新,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为此,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是加快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统筹国际大通道建设,构建面向东南亚、中亚、欧洲等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发展江海、铁海、陆航等多式联运,打造国际运输班列,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内陆与沿海、沿边通关协作,深入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确保国内货物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推进面向沿线国家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在内陆一体化集群发展。深化沿边开放,创新沿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政策,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

二是着力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的关系,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大协同、大合作的战略格局。以“一带一路”规划为指导,建立沿线省区的政策沟通和协调机制,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实现产业、项目、资金、人才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避免无序竞争。深化财税、投融资、环保等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着力消除制约要素资源跨区域合理自由流动的制度壁垒,加快构建统一市场体系。促进“一带一路”与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沿边开放、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衔接互补,深化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合作,在条件良好的地区率先建立若干跨区域合作示范区。

三是大力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各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作为缩小区域差距、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为契机,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民生投入的倾斜力度,着力推进沿线相关省区之间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制度衔接和一体化建设,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合理流动,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区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让不同地区居民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积极构建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应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探索建立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以大江大河为重点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以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项目,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9

开放战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对内对外开是中国区域发展的长远之策,为了平衡区域发展,缩小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我们应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制定深入、广泛的开放政策,以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内、区际以及国际间贸易。对于欠发达地区,既要实时合理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更要加快培养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深度加工自己优势产业,延长自己的产业链,提升贸易增值链,提高出口竞争力。发达地区应该积极主动与欠发达地区加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贸易互补。推进市场贸易多元化,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欠发达地区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在利用外资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欠发达地区应该注重完善自己的投资软环境建设,切实保障本区内、区际以及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工作,鼓励发达地区以及国外投资机构在欠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借鉴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制度、经验,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拓宽服务领域开放范围,扩大金融投资,加强物流服务,稳步推进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开放开发,引进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开放战略不只是“引进来”,更是要“走出去”。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欠发达地区要认真研究区外环境,强化投资项目的评估,鼓励各类企业向外拓展业务或到区外乃至国外投资,抢占区外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外部竞争。欠发达地区应发挥自己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区外发展工程项目承包,以“捆绑式”将劳动力一并转移,工程既能获利,也能提高输出地人民收入。积极主动与发达地区资源、能源合作,拓宽自己增收渠道。四是加强区域经济治理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经济区域合作,共同治理区域问题。推进区域之间贸易机制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贸易体制,破除地方行政贸易壁垒,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使区域贸易自由化。区域之间加强生态环境开发与保护,制定合理补偿措施,使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得到合理、有效补偿。加强中国西部边境口岸建设,丰富边境贸易方式,拓宽贸易范围,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丰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方式,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定期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论坛,形成协调发展机制,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dlqs54区域协调发展 篇10

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力度,开创新的支付形式。首先,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加大财政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投资,完善交通体系,加快交通基础建设向周边延伸,积极支持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实施对于西部地区的人才优惠政策,增加科研和开发补贴,建立新产品开发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基金。

4.2调整财税权限制度

首先,要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责任。双方的责任和各自支出比例的明确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以此避免地方与中央对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讨价还价”。第二,通过重新规划,中央财适度放权地方。给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权,使西部各个省能出台适合本省情况的税种或废除成本高收入低的税种。第三,允许中西部地区适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公共基础建设,这一借鉴美国政府的做法因财政应该在普遍存在经济失衡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4.3完善财税扶持制度

首先,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结构。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资金对农业投资力度,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予以调整,给予地方大量财力支持,推广农业良种、农业技术应用,建设实验基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大力支持工业产业调整,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跨省市实施产业布局,重点支持连锁经营,整合资源,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

5结论

针对上述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财税机制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财税改革以及成效,本文提出了相关财税机制改革的建议。虽然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困难还有很多,但财税机制与区域经济相互配合的好,区域经济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期待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区域经济之间交往关联互动密切、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玉.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D].南开大学,.

企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 篇11

经济增长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则是中国区域经济最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用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要素在区域间的流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硬件条件逐渐形成,资金、劳动力、人才、信息市场也逐渐完善。同时。在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引导下,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使得企业越来越多地到西部地区投资发展。

现在,世界500强中已经有490家进入中国,其中到西部地区的已有三分之二强,特别是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汇聚了大量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当地发展。

过去,西部地区主要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的比重超过了50%,而现在,随着外地和新生企业不断加入到区域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在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超过50%,特别是重庆、四川等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国有企业多数是国有控股或者国有参股,真正国有独资的企业越来越少。

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区域间经济增长要素的快速流动,加速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加速了市场效率的提高。

在商品流动方面,现在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格局,知名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就是很好例证——可口可乐物流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区域,随着物流企业的发展,将有更多产品实现全国覆盖。

除了商品,资金在中国不能说是完全的市场流通,至少利率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在目前金融机构框架下,资金还是朝着市场方向流动。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资金还是往沿海地区走,因为沿海地区条件更好。同时,大量的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资金、到中西部地区企业的资金在向中部流动。

过去,资金的垂直流动较多,现在是横向流动较多,区域之间的流动较多。虽然大量资金仍持续走向沿海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也正在吸引企业资金不断流入中部、西部地区。

在劳动力流动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劳动力便开始向沿海地区流动。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之内,有2亿多人常年处于流动状态。随着大量企业的内迁,劳动力开始由向沿海地区的单向流动,变成了区域间的多向流动。

我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报告 篇12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 各区域经济增速趋同, 城市经济区域协调性增强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包括市辖县, 下同)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148.7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 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距缩小, 高低相差仅2.1个百分点, 协调性增强。

1. 东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小幅回升, 领先其他区域的优势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825.2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2.5%, 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虽然经济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却有所下降, 领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呈减弱趋势。2009年东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总量的54.8%, 比2008年下降0.6个百分点。

2. 中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中部城市, 下同) 经济增速赶超东部, 占全国经济比重小幅上升。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23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快于东部0.9个百分点。中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4%, 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

3. 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西部城市, 下同) 经济发展最快, 占全国经济比重上升最多。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459.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4.6% (1) , 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增速为四大区域之首。西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6.5%, 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 比重上升最快。

4. 东北地级及以上城市 (简称东北城市, 下同)

(1) 由于西部部分城市“以2005年价格计算的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缺失, 因此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根据“以2009年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西部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得来。

经济增速与中部持平, 经济规模继续扩大。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23.8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2008年增长13.4%, 与中部城市经济增速持平, 快于东部城市0.9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9.3%。

(二) 各区域经济发展主动力不同, 进出口均下滑

2009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 启动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 开启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的共同作用下, 当年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中, 投资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截至2009年底, 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15121.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6%, 增速提高6.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68.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7.7%, 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1936.4亿美元, 同比下降13.5%, 比2008年回落31.1个百分点。

西部城市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后劲, 进入赶超东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城市中, 西部城市投资、消费增长最快, 进出口总额下降最少。东部、中部城市则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东北城市消费对经济支撑力度增强。

1. 东部城市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消费、进出口动力减弱。

2009年东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减弱,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增速均有所下滑, 虽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于2008年, 但增长水平位居四大区域末位, 可见国际金融危机给东部城市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2009年东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202.4亿元, 同比增长24.9%, 增速提高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0906.2亿元, 较2008年增长17.4%,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达19483.7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13.3%, 增速回落29.6个百分点。

2. 中部城市以投资为经济发展主动力, 消费、进出口动力不足。

2009年中部城市投资增长速度位列四大区域第二, 但是消费和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均为四大区域最末位。

·4·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9年中部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26.3亿元, 同比增长38.3%, 增速提高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07.7亿元, 同比增长15.1%, 增速回落1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766.9亿美元, 较2008年下降21.5%, 增速回落55.5个百分点。

中部多为资源型城市, 受海外需求锐减的影响, 中部出口额急剧下降。2009年中部城市出口额同比下降28.3%, 在四大区域下降速度最快, 与东部地区相差14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动力最大, 投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西部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强劲, 投资、消费表现不俗, 增长水平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进出口额下降最少。

2009年西部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619.4亿元, 比2008年增长41.4%, 增速提高12.6个百分点, 增速和增速提高幅度均为四大区域最高。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3.1亿元, 比2008年增长21.1%, 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增长速度下降最慢。西部地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进出口总额达787.6亿美元, 同比下降7.8%, 比2008年回落38.1个百分点。据统计, 我国七成的边民互市点在西部, 海关为此制订和执行小额贸易政策和边民互市政策, 使边境小额贸易在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因此, 西部城市进出口在四个区域中受影响最小。

4. 东北城市消费支撑力增强, 投资、进出口增速下滑。

2009年东北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7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31.1%, 增速回落3.3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唯一投资增速下滑的区域。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增幅减缓, 项目储备和接续能力明显不足, 企业自有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等因素, 影响到东北城市投资的增长速度。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51.6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7%。增速紧跟西部城市, 位居四大区域第二, 消费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支撑力增强。

进出口总额898.2亿美元, 同比下降15.2%, 比2008年回落39.2个百分点。

(三) 各区域财政收支均保持增长态势, 增速有所减缓

2009年四大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水平, 表现出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为扩大内需, 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 向农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向科技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倾斜。但除中部外, 各区域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均有所下滑。

200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7260.4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9%, 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6737.6亿元, 同比增长23.6%, 增速回落3.6个百分点。东北城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东部城市增速下滑最慢。西部城市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

1. 东部城市财政收入下滑速度最慢,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低。

2009年东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16819.0亿元, 比2008年增长13.2%, 增速回落5.9个百分点,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居第三, 增长速度是四大区域中下滑最慢的;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218181.7亿元, 比2008年增长18.8%, 增长水平在四大区域中最低, 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 除中部城市增幅逆势提高外, 在其他三个区域中增速下滑最慢。

2. 中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低, 财政支出增幅逆势提高。

2009年中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253.9亿元, 比2008年增长11.5%, 增速回落14.8个百分点, 是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低, 增速下降最多的区域;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9728.8亿元, 比2008年提高28.1%, 增长水平仅次于西部城市, 增长速度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

3. 西部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位居第二, 财政支出增长水平最高。

2009年西部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4066.1亿元, 比2008年增长16.9%, 增长水平仅次于东北, 居四大区域第二位, 增速回落11.8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10827.3亿元, 比2008年提高30.1%, 在四大区域中增长水平最高, 但是由于2008年增长水平较高, 西部城市也是四大区域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增速回落最大的区域, 回落了12.3个百分点。

4. 东北城市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最高, 财政支出增速位居第三。

2009年东北城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2121.3亿元, 比2008年增长19.3%, 增长水平最高, 增速回落8.3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4363.3亿元, 比2008年增长23.1%, 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

二、各城市区域社会和谐度提高

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提高, 环境卫生的改善, 是社会和谐度提高的重要标志。综合来看, 东北城市和东部城市由于经济起步较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各城市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下降, 环境进一步改善。

(一)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最好, 东部次之, 中西部城市有待加强

东北城市高等教育基础较好, 师资力量雄厚。普通高等学校无论在人均数量还是人均教师方面都是四大区域中最高的。

2009年东北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7所, 高于全国1.8所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6人, 高于全国11人的平均水平。其次是东部城市,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9所,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11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西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7所,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低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数为1.6所, 是四大区域中拥有数量最少的区域;每万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为9人, 与西部持平。

(二) 东北城市医疗卫生条件最好, 东中西部城市条件相当

2009年东北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9张, 高于全国33张的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27人, 高于全国18人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

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5·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3张,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7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北、东部城市。东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2张,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每万人拥有医生18人, 与全国水平持平。中部城市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0张;每万人拥有医生16人,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 东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水平高, 东北次之, 中西部有待提高

2009年东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71册, 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50个,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居四大区域之首。东北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66册, 高于全国每百人拥有50册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4个, 高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的平均水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6个, 低于全国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29个的平均水平。西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4册, 低于全国水平;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3个, 与全国水平持平;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31个, 高于全国水平。中部城市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31册;每百万人拥有剧场影剧院2个;每百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4个,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 四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 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9年东、中、西、东北城市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进展,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年排放工业废水2195492.8万吨, 比2008年下降5.0%;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72.5万吨, 比2008年下降7.8%;排放工业烟尘543.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1%。西部城市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三类污染物排放量下降速度均排在四大区域前两名。

2009年东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123889.0万吨, 比2008年下降4.1%, 下降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3%,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排放工业烟尘149.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0.0%,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中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99618.0万吨, 比

·6·调研世界2011年第9期

2008年提高1.4%, 是四大区域所有排放物数据中唯一一个增速上升的;排放工业二氧化硫428.6万吨, 比2008年下降6.1%;排放工业烟尘177.3万吨, 比2008年下降11.6%。

西部城市排放工业废水430852.9万吨, 比2008年下降12.6%, 下降速度最快,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532.6万吨, 比2008年下降7.1%, 下降速度紧随东部城市居四大板块第二;排放工业烟尘122.4万吨, 比2008年下降17.0%, 在四大区域中下降速度最快。

东北城市排放工业废水141133.0万吨, 比2008年下降7.9%, 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排放工业二氧化硫161.9万吨, 比2008年下降5.7%,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排放工业烟尘94.2万吨, 比2008年下降9.5%, 下降速度为四大区域最慢。

三、城市区域未来发展趋势

(一) 地区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重点地区发展加快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加快重点地区发展。一是加快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2009年以来, 国家先后通过了5个沿海地区振兴规划, 重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横琴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充分利用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 继续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示范作用。二是加快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关键要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 加快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辐射带动, 促进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图们江区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区等新经济区的加快发展, 带动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 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逐步细化落实,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缩小, 区域经济协调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 区际产业布局更合理

新一轮的区域发展规划, 从国家长远发展角度, 重新布局区域产业结构, 避免重复建设及由此带来的产能过剩, 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产业, 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全盘谋划未来发展。随着区域发展规划的推进, 区域间产业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 区际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东部沿海以发展先进制造业、有规模经济特征的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中部地区发挥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 积极发展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及优势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以发展消耗少、污染轻、环境友好的特色产业为主;东北地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优化的产业结构将大大推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 使我国经济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三) 突破行政区划藩篱, 跨省区域合作将增多

协调区域发展, 不仅要促进省内各市县的合作, 更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加强省际交流合作, 加强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 提高区域经济的整合度, 实现高度的经济一体化。既要实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和融合, 还要在产业结构和区际分工上合理安排、科学布局,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打破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目前, 跨省合作发展较好的区域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 2009年又有3个跨省合作规划获得批复, 分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中部地区, 未来跨省合作的区域发展模式将更加普遍。高度一体化的跨省区域合作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和资源要素优势, 对于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速度与效益并重转变

传统的区域开发往往以资源环境为代价, 在全世界一致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 我国区域发展必须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新发展道路。2009年批复的各个区域发展规划对环境保护问题都尤为关注, 特别是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的试点省份, 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也都以环境保护为首要战略目标,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己任, 努力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 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更深入

未来的区域合作不仅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跨境合作交流也会加强。沿边各省区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之中———广西北部湾、云南将深度参与东南亚地区合作, 西北地区将参与中亚经济合作, 东北地区将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广东将与香港、澳门实现一体化发展。国际合作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合作关系也随之不断加深———不仅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 也包括基础设施的衔接、产业发展的协调。国际区域合作对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主要内容之一, 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区域协调发展中, 城市是最重要的增长极。本文根据2009年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数据, 分析研究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总体情况, 并侧重于对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比较分析。

上一篇:获利下一篇:显示器代理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