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发展

2024-07-25

推进区域发展(精选12篇)

推进区域发展 篇1

区域教育问题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区域突破是推进教育整体、均衡、优质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全国不同区域分别设立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以小区域带动大区域, 进而带动全国教育的整体均衡、优质发展, 这些模式正逐步成为引领国内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亮点和创新品牌。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本期特刊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进区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一组文章, 以飨读者。

推进区域发展 篇2

新闻日期: 2011年09月20日 09:59:39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市六次党代会勾画了濮阳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段喜中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任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城建、发改、规划、交通等部门肩负着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重要使命。

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濮阳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濮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强力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的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快推进城镇化,必须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用市场经济观念经营城市、按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城市、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城市”的理念,坚持市、县、乡(镇)三级联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核心”带动、县城“骨干”支撑、小城镇“支点”吸纳的作用,不断增强城镇承载力、带动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实施“北进东扩”战略,着力打造省级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北进东扩”城市发展战略,推进濮阳县城“中心城区”清丰县城一体化,加速濮阳中心城区与现有油田基地、老城区的融合,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形成核心增长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构建豫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新型社区四级城乡体系。按照“新区树形象,旧城换新貌,建筑有品位,文化显特色的总体要求,突出城市特色,用2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通过管理、改造、建设、教育等有效途径,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环境卫生、城市管理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大提升,带动城市竞争力显著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至2011年春节前)以集中整治市容环境“六乱”为重点,启动部分设施改造和规划建设项目;第二阶段(至2011年5月1日前)以城市设施改造为重点,巩固市容环境“六乱”整治成果,有计划地推进城市建设;

第三阶段(至2011年年底)以城市建设为重点,实现管理出规范、改造出效果、城市出形象;第四阶段(至2012年年底)全面展开城市建设,推动中心城市大发展、大提升。

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管理提升成效显著,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改造提升效果明显,绿化、美化、亮化改造进展顺利;建设提升态势良好,濮阳新区和东南片区路网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城区在建房屋加快推进。当前,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濮阳新区和东南片区建设。强力推进濮阳新区“五纵四横”路网和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长庆路南延、胜利路东延等8条道路建设,年内新修城市道路力争突破50公里。二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工程、保障性住房、在建房屋建设,完成市污水处理厂脱氮升级改造、地下水源续建工程、外来气源输气工程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改造提升。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加大力度推进城中村、旧住宅小区、旧商业中心、旧商业街改造提升。四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树立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理念,严管重罚、严防死守,完善

城市管理体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增强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按照复合型城市、紧凑型城市及绿色低碳、城乡统筹、全域规划、组团式集群发展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各类规划,实现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全覆盖,引导城乡建设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在全面完成县(区)域村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中心村(社区)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县(区)域村镇专项规划、各类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的修编和编制,形成中心城区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层次分明的发展格局。注重城乡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城市(村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三规合一”,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形成科学合理、统一配套的规划体系。认真开展了濮阳新区总体方案构想、新区空间战略规划编制方案和濮阳新区规划建设研究等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了8个省定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项规划。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区建设与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并重,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濮阳在豫东北区域的中心城市地位。加大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新型城区。按照“组团式、集群化”发展理念,优化空间功能布局,促进组团产业集聚发展,完善基本功能,构建周边与中心城区的便捷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周边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的城镇集群。到“十二五”末,力争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人的大城市,充分彰显中心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龙头作用。

提升城市功能。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以大项目为载体,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发展的功能支撑。用2到3年时间,打通城市断头路。抓好南水北调受水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和引黄供水系统改扩建工程,提高供水能力,保障供水安全。完成与渝济供气线连接工程,敷设高压外环储气工程,中心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5%。增加集中供热能力,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工程”,增加中心城区绿量,三绿指标逐年增加,到2012年,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启动污泥处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场等环保工程项目。2012年年底前,中心城区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在90%以上。

打造城市水域亮点。加快编制城市水系规划,打造城市亮点。加快濮阳市引黄调节水库建设,谋划金堤河北岸开发,加强马颊河、濮水河综合治理,实施“亲水临河”城市水系工程,引水入城,引水入园,形成“清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景观。实现沿河两岸污水排放的根本整治,建设高效可靠的地下污水排放网络,彻底实现城市水系水质的根本好转。

加快旧城改造。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改造为重点,全面推进旧城改造。对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但尚可使用的旧住宅小区进行改善。对不具有改善和保护、利用价值的旧住宅小区进行改建,争取2012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旧住宅区改造任务。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2015年前现有建成区城中村要全部完成改造。妥善解决拆迁安置、就业社保、集体资产处置、身份转变等问题,加快中心城区内现有旧商业中心区、商业街区改造,整合优化提升商业业态,加快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区。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按照“向心布局、组团发展、两规衔接、四个层次”的指导思想,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一是优化行政区划,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把临近中心城市的县改设区,使中心城市形成一个中心城区、南北两个副中心城区。按照复合型新区的理念规划建设新区,优化居住、产业、生态布局,实现城乡统筹、产业协调、产城互动发展。加速周边县城与中心城区整合,南部副中心城区以濮阳县城为主向南亲水临河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和商贸服务区;北部副中心城区以清丰县城为主突出居住、文化、教育功能,作为产城互动和生态宜居示范区。二是提质扩容发展县城。支持南乐、范县、台前县城与周边城镇组团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发展壮大小城镇。支持中心镇特色发展,建设专业园区,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向城镇转移。积极推进撤乡建镇,“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经济基础好、特色突出的乡撤乡建镇,建成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四是积极稳妥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用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的理念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以产业集聚区发展为重要载体,实现经济增长和人口集中。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北部的清丰县重点发展食品和家具制造业;南部的濮阳县重点发展医用新材料。其他县城产业错位发展。南乐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范县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加工业;台前县重点发展羽绒服装和石油化工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吸纳就业、促进消费、协调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产业发展,广泛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促进人口聚集,加快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形成依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

区域教育快速发展的推进策略 篇3

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化特征的客观需要。区域教育快速发展,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强大内驱力。近年来,东昌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教育工作呈现出均衡、协调、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本文以东昌区教育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区域范围内实现教育快速发展的基本推进策略。

一、推進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必须实施优先发展战略

区域教育发展是区域内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当地政府应将教育工作纳入区域整体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东昌区始终把教育发展纳入东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落实“五个优先”和“四项制度”,即“教育问题优先研究解决,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审批、提前规划预留,教育事项优先安排办理,教师待遇优先落实解决”。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教育执法目标责任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落实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和领导干部任期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度。先后下发了《东昌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昌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东昌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保证教育优先、全面、均衡发展。

二、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要求创新发展,切实提高区域教育整体水平

为缩小校际间差距,达到均衡发展目标,东昌区教育局在加大改造农村学校的同时,曾对城区相对薄弱的学校,实施了“捆绑发展,集团办学”发展策略,制定下发了《东昌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对六所学校实施捆绑办学内部体制改革。办学中实行“两个统一”“三个不变”。“两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管理,由总校负责两个校区的管理工作,统一人员安排,由总校对两个校区的教职员工进行统一调配,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岗位;“三个不变”即资产归属不变,教职员工隶属关系不变,原有的财政拨款渠道不变。这一改革保证了薄弱校和优质校师资配备均衡,资源得到统一整合利用和开发。

三、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关键是师资队伍均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全系统开展了“做人民满意教师”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得到双提升。严格落实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政策,实施城乡教师转任制度,从2004年开始,政府每年招录30名新教师,共计270人全部充实到农村学校,对148名教师进行了城乡转任。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班主任津贴由每月12元增加到220元。实施“名师工程”,历经五届共评选名师30人,其中农村名师5人,享受政府名师津贴,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以国培、省培、区本级培训为抓手,通过在东北师范大学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与清华附小、东北师大附小等省内外名校联谊共建,和通化县、靖宇县、抚松县建立区域联盟,区内强校弱校建立发展共同体,实行片区合作,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干部“上挂下派”,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实现了教师全员远程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校级领导分级培训四个全覆盖。全区承担了“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建立健全了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促进全区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四、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有赖于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东昌区努力实现全区学校“校舍楼房化、配套标准化、设备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建设目标。制订下发了《东昌区2011—2015年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实施规划》《东昌区薄弱的学校改造计划》。加大投入,夯实办学基础。近三年,区政府投入学校建设和设施装备专项资金近5800万元,实施了城区薄弱校改造工程、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教学仪器设备补充更新工程、功能室建设升级改造工程、多媒体设施“班班通”五项工程。新建了江南小学、育红小学、沿江小学等3所学校现代化教学楼,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校际间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了全方位维修改造,全区学校全部实现了暖气化,基本消除了城乡间的办学差距。各学校功能室建设及仪器配备、体音美器材配备100%均达到省定标准。

五、推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目标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东昌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年龄结构,科学规划德育目标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养成教育为先导,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学校“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等有力措施,建立起具有实效性的德育运行机制。坚持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为载体,努力改进课堂教学的传统观念和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华国荣.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区域推进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 篇4

区域指通过选择某个或某几个特定指标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连续的不分离的空间单位。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均质性、聚合性等特征。本研究中的“区域”并非抽象的概念, 而是一个确定的空间范畴, 既指具有均质性、聚合性特征的一个确定空间, 又指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区 (市/县) 级行政管辖区域。

区域教育发展在时间、空间及区际三种维度上拥有不同的发展机理。在时间维度上主要表现为区域教育规模或量的增长, 这种增长是教育线性累积的过程;在空间维度上主要体现为教育结构、教育功能质的提升, 这种提升是中观教育结构与功能的空间优化过程;在变革动力的推动下, 区域教育空间结构与功能不断衍化直至推动微观革新, 形成有效的区域改革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生漂移, 从而在区域间形成吸引与辐射的交互作用。从区域层面推进教育改革, 是近些年来国内外政府在宏观的教育规划或是在具体的教育发展决策过程中的新动向。[2]

一、为什么要区域推进教育改革

(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区域和均衡化发展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由于区位、资源禀赋、人类开发活动的差异, 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区域GDP占全国比重看, 2001年为53∶20∶17∶10, 而2005年为55∶19∶17∶9, 东部地区的比重进一步提高。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1.86倍, 1990年为2.2倍, 1995年上升到2.71倍, 到2007年高达3.33倍。”[3]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显示: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 西部地区为18090元, 差距达2万余元。从省际差别来看, 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 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 两地相差67789元。目前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 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除经济差距外, 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 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 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再比如,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 以我国中部地区某市2008年为例, 高中、初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比全国2007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低277.42元、114.96元、451.32元;高中、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比全国2007年的平均水平分别低269.47、15.98元、30.41元。与发达地区上海相比, 某市2008年生均教育事业费仅为上海2007年小学的1/6、初中的1/5、高中的1/5;生均公用经费仅为上海2007年小学的1/8、初中的1/6、高中的1/12。教育资本配置不充分, 不均衡, 以及过程不规范是造成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区域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俗、民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极大的相关性。诸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资金以及教育所需物品和技术;文化影响着区域教育发展理念及其路径选择;社会发展程度直接制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教育规划、教育法律法规等, 决定了政府将是否采取措施对区域教育发展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推进区域教育,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考虑教育在区域发展中的外在受制因素, 才能避免陷入过分强调超越客观条件的超前发展和人为限制的滞后发展的困境。

我国客观存在地区差异, 不仅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 而且自然地理、人口、地域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也多有不同。应该说, 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 这是不争的事实。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 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是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方式,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 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范例

在经济发展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之崛起, 生产越来越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秉赋和生产的内在要求开展, 并越来越多地聚集在有特色的地区。区域因特色而存在, 特色成为区域价值的判断标准。因此, 选择代表性强、具有典型性的地区, 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改革开放初期, 首先在深圳等特区进行试点, 后来又建立若干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最早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着重探讨政府职能转变;天津滨海新区探讨城市发展新模式;成渝改革试验区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探讨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北京中关村是高新技术示范区;2010年5月24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这些区域的设置试点都代表了不同阶段的不同发展重点, 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以及人力资源战略地位的提升, 使得区域教育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确定教育发展目标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各地区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标准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本区域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模式及路径, 力图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区域文化、行动策略等方面整体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 走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整体提升区域教育竞争力。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各地区域教育的体系基本形成。我国不少地区在区域教育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诸如杭州下城区以教育生态理论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 以及四川成都青羊区不断探索区域内部均衡、协调发展的机制, 积极推进后义务教育时代的区域教育改革, 辽宁大连高新开发区在价值多元社会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的探索, 深圳南山区等地的教育现代化研究等, 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区域教育发展指明方向

1985年,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在部署义务教育时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我国教育休制的基础一环。”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进一步规定:“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形成了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06年9月1日生效) 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这就要求我们以县区为单位, 统筹义务教育的发展。同时按照相应的规定, 分级分担其他教育责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这是实施区域推进教育改革的主要保障和指导原则。

发展区域教育, 是统筹区域资源的需要。而人力、物力、经费、信息等的调配一般在县区区域, 所以以县区为单位规划发展区域教育 (主要是基础教育) 是切实可行的。现在教育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 各地政府逐步提高了对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 将教育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子系统, 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 并从终身教育角度协调好各级各类教育, 构建本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制度、资金配置措施, 为受教育者提供大致相同的教育条件, 办好各级各类学校, 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提高教育的均衡化水平。

2010年10月,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加强城镇化管理,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十二五”规划中区域发展的总要求。

(四) 区域教育赋权与创新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赋予区域以更大的教育自主权及发展权, 发展惠及每一个人的全民教育, 是国际区域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区域教育赋权及教育分权改革既是传统分权国家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主要改革经验, 同时也是传统集权国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的改革动向。适度的教育分权改革, 既能均衡、高效地配置中央或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 也能极大地调动地方发展和改革教育的积极性。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传统国家, 其联邦机构一般不为各州学校规定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 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均由各州自行决定。区域教育的自主、稳定发展是确保美国教育分权体制成功运行的关键。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印度,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就一直积极推行和深化区域教育赋权改革。其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各邦、社区甚至街巷等制定自己教育发展的规划及决策权利, 中央教育行政基本上只是行使教育咨询和协调地方各级教育发展的职能。21世纪初期, 印度就提出了完整的、全面的针对教育质量的全民教育计划, 提倡通过分权和社区在学校管理和实施中所具有的灵活多变的特点, 对学校发展进行干预。

推进区域改革的实质, 是建立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验机制。区域实验推进, 最大限度地开发教育人力资源, 是国际区域教育改革实践的主要取向。区域改革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赋权过程。在美国, 区域教育改革实验室体系及区域教育服务中心是教育部和各州在联邦和州层面指派的行政区域 (以县郡为单位划分) 改革基本机制。同样在印度, 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条件, 印度着手建立了区域教育人力资源中心。该机构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全民教育计划号召在地区级层面实施课程改革分权计划。分权的计划和实施需要能够提供各个不同层面的不同信息, 以确保在各个层面上都形成良好的功能机制。

创新教育发展的驱动模式, 超前引领区域全面发展, 是国际区域教育改革的价值皈依。从国际区域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 国际发达地区的特色竞争优势的形成, 以及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尤其需要依靠区域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瑞典、芬兰的电信产业、荷兰的花卉产业、爱尔兰或印度的软件产业等的竞争优势, 或美国犹他州、印度班加罗尔与英国威尔士等地区在信息科技时代的跨越发展, 就是依靠以特色或创新驱动为主要因素的发展模式而取得成功的。这表明, 区域教育需要为本区域发展提供科学性和本土性的适切引领。

二、如何区域推进教育改革

(一) 立足区情, 科学规划

区域经济催生了区域教育, 区域教育也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 向社会提供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实现区域教育发展来推动区域的整体和谐发展。从区域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出发,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都十分重视区域教育规划的研制工作。而科学制定区域教育规划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派出多位研究人员常驻实验区, 他们已和地方的管理者、教师等融为一体, 组成专家团队, 共同分析区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广泛听取社会意见, 并借助报刊、网络等方式, 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专家团队就区域教育发展总体战略、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育公平与协调发展、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教师队伍、教育保障条件与机制等重大战略专题进行研究。同时, 加强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关注, 如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 择校问题、教育费用负担重问题, 学风不正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教师和学生素质问题,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问题等。区域教育发展, 既要重视教育自身的规律, 也要重视处理好教育系统与区域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但当前我国区域教育规划制定往往缺少社会变革的大视野, 缺少相关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如前些年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 但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变革, 大批农村孩子进城读书, 又出现了农村校舍的闲置。我国区域教育往往还受制于区域长官意志, 对区域教育发展缺少全面、系统分析和科学规划。为此, 我们认为在立足区情、国情的前提下, 科学的规划必须做到:

第一, 立足社会变革大背景。参照区域社会发展的规划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 区域教育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动态完善。

第二, 广泛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与体验区域教育的真实情况, 从整体出发, 多领域、多角度系统分析区域教育发展内外影响因素, 并抓住发展的关键要素, 全面系统地规划教育发展。

第三, 加强比较研究。要在一定的分析框架下, 加强比较研究, 不仅要和同一区位做水平比较, 而且要和作为标杆的区域比较;不仅要和国内区域比较, 还要和国外发达国家的类似区域及发展中国家区域教育比较;不仅要横向比较, 还要纵向比较, 研究本区域教育发展的历史、现实、未来。通过比较给本地区发展科学定位。

第四, 坚持点面结合。在对区域教育科学定位的基础上, 区域教育规划应重点放在区域教育的整体布局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上, 同时也兼顾面上工作。我们的经验是, 总体规划与专题规划并举。既要体现区域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也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 重点突破, 整体推进

我国教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 但也面临许多问题, 如城乡教育差距过大、学生负担过重, 还有务工子女教育、考试招生改革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教育内部能够完全解决的。正如袁振国教授所言:“越是基础性的问题, 越具有整体性;越是重大的问题越是具有综合性;越是关键性问题, 越是具有集成性。”我们要破解教育难题, 必须从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人口诸方面整体分析, 如群众关心的高考问题, 可以以省级区域为点, 边研制、边改革、边实施;减轻学生负担, 实施教育质量监测, 提高教学质量, 则可以以县区级区域为重点, 从点上取得经验, 再不断推进。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杭州下城区合作进行“高位均衡, 轻负高质”的改革实验, 与成都青羊区合作进行“城乡统筹, 质量领先”的改革实验, 与深圳南山区合作进行“追求卓越, 打造一流”的改革实验, 与大连开发区实验区进行“多元开放, 国际融合”的改革实验;希望在这些区域取得改革经验, 形成有效模式, 向全国推广。

任何教育问题实质上都是区域教育问题, 允许一些地区先走一步 (包括设立各种改革试验区) , 率先改革, 率先突破, 再不断扩大试验, 整体推进, 逐步创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教育理论, 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 突出牵动全局的重点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人民群众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如减负问题、争生源问题等, 以区域为依托, 先行试点, 再以点带面地推进。我们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不同区域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往往也不完全相同。

第二, 在实践中加工经验。立足本土, 边改革, 边提炼, 不盲目引经据典和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模式, 而是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总结鲜活的经验。现在我们虽然总结了一些经验, 但往往是局部的、不系统的, 需要进一步通过科学论证, 实践检验, 提炼区域教育发展的规律。

第三, 重点带动整体发展。区域教育整体推进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领导。政府应从区域实际出发,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各类教育有效衔接和均衡、优质发展。

第四, 建立终身教育的学习型区域社会。教育的整体推进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终身教育的需要出发, 如杭州下城区和成都青羊区都十分重视发展社区教育, 从而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促进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化。

(三) 发挥优势, 彰显特色

区域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区域教育特色是比较而存在的。如果一个区域缺乏传统的、独有的区域特征, 就会失去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的优势和动力。区域教育特色表现为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特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都十分重视挖掘区域教育特色经验。如大连金州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合署办公的大部制机构改革经验, 根据开发区特点开展的多元开放的教育, 成都青羊区城乡一体的发展, 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都非常契合本地区的教育特点。深圳南山区根据中国和南山后发性现代化实践特征, 提出今后南山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的路径, “新经济”催生“新教育”, “新教育”推进“新经济”, 从局部性教育创新转向整体型教育创新, 从部分提升转向整体发展。杭州下城区在教育生态视域下, 以尊重生命的个体差异为基础, 不断深化“高位均衡、轻负高质”特色实验模式, 努力提供高水平、多样性的教育,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区域教育的差异决定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多样性, 意味着区域教育发展理念的多样化创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决策或体制的多样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途径的多样化, 要加强以区为本、以校为本研究, 建立现代教育制度, 为社会多元发展培养多种类型的创新人才。[4]

(四) 区际联动, 协调共进

区域教育改革实验的重要成果形式除了本区域教育的优质发展之外, 还有区域教育实验模式的区际吸引与辐射。辐射是物体间相互传送信息、能量等的过程。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的辐射, 是教育高位发展的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方式等的流动、扩散与传播。辐射与扩散是教育改革模式形成的根本目的与缘由。

区域教育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而且影响政治、社会、民生, 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为了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除了差别政策外, 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 应更多向老、少、边、穷地区集中。区域联动关键在于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当然发达地区应给相对落后地区更多支持。要通过建立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 防止教育发展造成“马太效应”, 形成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 如对口支援、希望工程、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区按照“资源共享, 形成机制, 区际联动, 整体发展”的指导思想, 设立了实验区联动的七大项目平台, 这些项目平台必将为实验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以下是七个项目平台的主要内容。

1.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与分析

※制定标准。建立区际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体系, 全面监测区域公共教育资源配置, 确立共同的区际教育数据指标, 形成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标准, 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评估。

※编制工具。建立区域教学质量监测体系, 编制区际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工具, 确定区际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形成区际教学质量监测联动机制。

※统一测试。建立区域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 编制区际统一测评工具, 从个别学科、个别年级着手, 对实验区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逐步建立中国区域PISA测试体系, 为学生个人成长和推动教学改进提供支持。

※集中分析。形成区际教育均衡发展横向比较机制, 服务区域政府教育决策, 扩大义务教育均衡监测的区域范围。

※提交报告。形成区际质量监测报告, 评估区域教育质量程度, 为全面监控区际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2. 教育信息化

※共享平台。以“数字央所”为中心, 采取分布式数据库的方式, 建设统一标准的、面向全国的网络教育平台, 为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教学实施者聚集优质教育资源, 提供互动、交流等功能, 形成网上长效的学习型社区。

※共享数据。结合各业务部门的特色与成果, 有重点、分批次建设一批优质资源库及数据库, 切实开展面向实验区的服务,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共同管理。建设区际网络共同管理体系, 提供专项服务如网络教研、网络培训, 促进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 注重不同层级的网络队伍建设。

3. 新课程区域实施

※打造具有本土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地方培训能力建设, 促进教师素质提升。

※帮助各实验区的特色学校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选择不同实验区的若干示范学校, 推动校本教研建设, 并通过跨区教研、网络教研, 搭建教研平台。

※以教师流动、信息化等手段推动农村地区、薄弱地区的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落实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 在排课、选课、走班等方面取得突破。

4. 教科研共同体

※建立区际教育人力资源合作、交流机制。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各实验区之间设立不同层面的教科研人员访学制度, 选拨实验区优秀教研员、校长、教师 (每年15名左右) 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作年度访问学者, 提高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

※联合举办实验区教研员或校长或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设计课程与教学, 各实验区定期轮流承办。

※构建实验区教科研跨区联动共同体, 创新科研引领新机制。针对实验区共同关注的区域教育热点与问题, 形成实验区科研课题联合申报、集体攻关、共同研究的多元机制, 组建跨区教科研人员课题组。

5. 区际校长、教师交流

※举办实验区教研员或校长或骨干教师研修班, 每期一周,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设计课程与教学, 实验区轮流承办。

※组成实验区优秀讲师团 (每团10人左右) , 实验区间相互交流, 可以是经验介绍, 也可以是现场教学。

※就实验区共同关注的问题如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等, 组成实验区专家团队, 锻炼队伍。

※每年举行1次校长论坛, 确定明确的主题, 定期可就特色学校建设举行1次校长论坛。

6. 区域教育国际化互动平台

※组织实验区优秀教育管理者、教研员、教师出国短期考察学习。

※推进国际教育项目合作。

※推动实验区境外的联合办学。

7. 区际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和根本保证。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目标与内容。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五) 科研引领, 创新发展

区域教育改革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这种本土化的教育改革, 极大地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 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这种改革最典型的特征体现在:一是从单项改革发展为综合改革, 越来越体现区域教育整体性、综合性特点。更突出政府在参与教育改革中的公共使命与责任担当。政府决策行为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二是理念创新成为改革思路。教育改革在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取得成果, 不仅是源于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 更是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得以孕育、成长、发展、壮大的环境。三是科研创新成为改革路径。特别是加强制度创新的研究, 积极建构公平合理的区域教育公共教育体制成为区域教育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没有超前性的区域教育的科学引领, 就没有区域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这一价值判断是由区域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基层合作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本着“所区共建, 整体推进, 科研引领, 创新发展”的方针, 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努力, 区内所有学校全面参与, 取得了成效。

三、区域推进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 “区域突破”: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路径

中国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称“市”的区域有670多个。今天中国13亿人口分布为56个民族、使用129种语言, 城镇人口占41.8%, 农村人口占58.2%,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广、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差别大, 区域内差别更大。区域推进教育改革, 最现实的价值在于创新符合国情、符合地方特点, 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改革模式。区域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最为根本的价值在于最大化地体现教育公平的终极取向。“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针对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认为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区域性推进。这是引领教育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5]

(二) “科研引领”:推动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式

区域内教育改革成果表现为诸多方面和形式, 如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和技术改进、教育条件和行为变化、教育制度创新、学校文化再造等。尽管教育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 其成功与否也莫衷一是, 但谋求教育变革的主体要素 (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无不向往适切的科学理论与改革策略, 常驻专家通过科研课题、参与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会议、学术报告及沙龙、听课、校长访谈、师生座谈、学科质量跟踪诊断等途径, 为基层提供全面指导, 这种深入、及时、全程、有效的“科研引领”, 深受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校欢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城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立一年多的实践证明, “科研引领”可以成为推动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式。

(三) “专家+政府”: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因子

区域教育科学决策的过程主要是专家和政府通过咨询论证、民主协商、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当下, 离开专家或政府的综合改革, 是不可想象的, 他们二者是中国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因子。

区域教育具有鲜明的丰富性、本土性、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驻地专家长期在实验区一线研究、工作、生活与学习, 他们是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主力军。在实验区, 常驻专家需要独立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 需要有效探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他们要会讲“学术语言”“行政语言”和“本土语言”, 实际工作要求他们必须灵活善变、一专多能。虽然驻地专家组成员的学科专业特长有一定的互补性和多样性, 但与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相比, 与区域教育多样化工作要求相比、与高质量的教育资讯期待相比, 其力量仍显单薄。因此, 除常驻实验区专家外, 院所专家和其他智力资源是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教育是复杂的社会子系统, 教育改革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领导具有最强的协调关系、分配资源、制订政策的能力, 因此,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推动力量在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领导。

(四) “和而不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验准则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驻地专家组和教育局分别是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双方合作的实施主体, 共同对区域教育要素施加影响, 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由于合作双方在理论与实践、学术与行政、理性与直觉、局部与整体、地方与国家、近期与长远等方面的认识差异与文化偏差, 使合作在磨合中进行、理念在磨合中产生、改革在磨合中前行, 质量在磨合中提高。事实上, 合作双方要追求共存共荣, 必然要磨合, 即通过接触、交流、对话来建立共识, 以达到“和”的目的。这里的“和”包含态度和、感情和、理念和、目标和, 而在思维运思、行动策略、方法措施上却可能不同。可见, “和而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 不仅具有伦理价值, 还具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世哲学的意义。合作双方只有坚持“和而不同”, 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取长补短, 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

(五) “生态模式”: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正确指向

探索发达地区教育综合改革的未来走向, 需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人类发展文明史可以得到对教育发展的启示。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 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 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 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 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 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学原则是尊重多样性, 珍惜独特性, 重视关系性, 追求和谐性, 生态文明强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性、强调社会的公平发展。生态学原则既是一种新世界观, 也是一种新方法论, 按此原则进行的教育改革样式就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生态模式”, 它对指导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有很强的适切性。

由于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是开放性、发展性、整体性特点的功能体系, 因此, “实验区样式”尚待进行由博返约的凝练和逻辑证明, 我们期待通过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探索, 以萃取出如同E=MC2的能量公式那样简约而美的改革模式。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生态模式”, 是欠发达地区未来追赶的理想目标, 却是发达地区正在践行的康庄大道!

(六)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丰富和贡献。

中国的发展实践, 证明了中国人选择的“中国模式”是正确的。“中国模式”是由许多具体模式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社会模式等, 教育模式属于中国模式的一个子系统。如果说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模式”的实质内容, 那么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就是对与全球发展既相联系而又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丰富和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中国区域教育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不断丰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的内容, 创新其形式, 使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巩固。

参考文献

[1][2][4]刘贵华, 等.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J].教育研究, 2009, (12) :69.

[3]高国力.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

推进区域发展 篇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我国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多方面来开展工作。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点,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部署,是我国加快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人才开发、科技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力度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外开放取得初步进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今后要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面落实中央部署,扎扎实实地把西部大开发向前推进,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首先,突出重点,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一是要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抓好西部地区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江河上游水利枢纽、公路国道主干线等重点工程建设,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和项目稽查监督。同时,有选择地再开工一些条件成熟的重大项目。要在西部开发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尽快建成一批公路、电网、广播电视项目,实现油路到县、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到户,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面貌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加快农村乡镇通电建设。全国农村还有700多个左右乡镇用不上电,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今年国家将加快西部地区农网改造步伐,争取在一年内使具备联网条件的乡镇基本通电,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少数不具备联网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以及沼气、太阳能、风能发电等,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用电问题。要进一步实施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二是要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在近两年试点的基础上,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草原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首先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以基本农田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及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以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食品、中草药及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钾盐、磷矿等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

其次,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为了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国家已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过》;20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确保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第一,要增加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二是中央财政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强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金融信贷支持。第二,实行优惠政策。国家对西部从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第三,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四,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吸引和用好人才。支持西部地区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视发展远程教育。加强对西部地区贫困县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

施建设的支持。加强对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资金支持,继续实施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不断改善西部地区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调动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人才和智力向西部地区流动。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培训。

推进区域发展 篇6

作为区与校之间的一级组织,要想把区域内相对同质的学校联系起来共谋发展,又确保每一所学校个体的特色与活力,关键就在于宏观与微观度的把握。因此朝阳区垂杨柳学区把学区管理定位在:引领、服务、激励、滋养和创造。

■ 学区管理服务学校内涵发展

垂杨柳学区提出要准确定位、务实服务、积极作为,为区域各校发展保驾护航。即提出符合区域实际的工作要求、提供贴近学校需求的支撑服务、树立具有深远影响的品牌典型、实施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督评。

学区要充分尊重各校的办学自主权,调动学校自主发展能动性,鼓励并支持区域各校在学校管理规范、教育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上实现新的突破。及时为各层次学校搭建展示平台,分享各校办学成果,强化干部教师的荣誉感、幸福感。积极协调解决学校在规范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适时指导学校克服各种困难。

学区要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和动力,帮助学校和教师提升经验,树立榜样,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和学习的标杆。例如:我们加大对以劲松四小为代表的一批作风扎实、注重内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学校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涂桂庆、郑丹娜、韩杰等群众信服、师德优秀、社会满意教师的宣传力度;鼓励沙板庄、垡头二小、劲松三小等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找到办学的优势和提升的空间与途径,通过培养有特色的教师,形成有特色的学科,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设独特的育人氛围,培养有特色的学生,凝练凸显各校的办学特色,尽力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

学区要对区域各学校实施过程性的有效督导评估,以督促建,以督促改,以督促发展。另外,学区工作要做到发展性服务,抓住工作重点。一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布局调整,扩大优质办学规模,撤并基础薄弱学校,努力提升各校、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居民对优质小学教育的需求。二是促进学校发展:分层次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在全面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以特色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区域内各校自主发展。三是促进教师发展:构建学区、学校两级培养机制。学区首先要对骨干教师提供不同于学校的关注,尤其是对品牌教师的打造,其次是对新教师的成长负起引领责任。四是促进学生发展:树立大教育观、大课程观、大资源观、大发展观,在区域内实现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优秀师资的共享,构建现代化的小学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学区管理激励学校和谐发展

激励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垂杨柳学区采用的奖惩制度体现在制度、环境氛围、人际关系、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

支持鼓励每一所学校自主发展,办出特色,实现一校一品。学区的管理角色,决定着我们对学校的支持和鼓励具体而微小,但又亲切和深远。正是因为学区关注和支持每一所学校,垂杨柳学区目前成功申请朝阳区特色项目的学校达到93%。在垂杨柳学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有空间、有舞台、有喝彩,这种氛围就是最好的激励。

倡导和谐发展的区域文化,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垂杨柳学区,新任干部有师傅,部门工作有协作组,骨干教师的发展有多种空间,新教师遇到挫折有“再给一次机会”的默契。学区工会还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职员工活动,使干部教师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有效地促进了干群和谐、家校和谐。

建立积极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校发展。学区对学校的评价体现及时性。哪个学校或学校的教师取得了成绩,要及时反映在学校、学区的网站上,要及时在校长会或部门会议上提出表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

经过资源整合,垂杨柳学区目前有14所学校,其中有近50班规模的大校,也有仅12班规模的小校,近7年来生源基本都在饱和状态,区域各校之间和谐发展,社会满意度评价在高位均衡。

■ 学区管理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管理的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垂杨柳学区在管理中强调的不仅仅是规范、制约、监督、检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管理培育人、滋养人、带队伍。

谋事与谋人并举。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谋事是表面的,谋人的发展才是根本。在办学中谋划发展、解决问题、协调关系,可谓千头万绪,但是“培养人”才是中心任务。这些年,垂杨柳学区的干部退休高峰和流动高峰同时出现,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为每一所学校领导班子选好班长、建设一支能力互补和谐高效的团队。

示范比要求更强。劲松三小在学区中相对其他学校没有明显的优势,但劲松三小的保洁、绿化等工作的成功,促使各校在各项基础性工作上,追求效率和质量的思路逐渐开阔。劲松三小结合学校办学基础和资源优势,从特色项目建设开始,梳理特色办学理念、建设特色校园环境、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教师队伍、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学校特色文化,为各校在抓住规范化建设契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上树立了一个榜样。

育心比育能深远。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业务能力和职务晋升固然重要,但是对人心灵的塑造才是本质。我们对教师反复强调“三个满意”,首先是学生和家长满意,其次是同伴和亲人满意,最终是获得领导和上级满意。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最关注的不是工作的最终结果,而是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得到的同样是能力与业绩的提高和产生,奠定的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学区管理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进到一定阶段,某种意义上就是简单重复,天长日久干部教师就会产生倦怠。要想让组织持续充满活力,让成员不断获得激励,必须让管理充满创造性,充满创造性的管理才能使引领和服务水平不断攀升。

实施学区内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共享。树立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的大资源观,在具有特色教育资源的学校建设“科技教育基地”、“体育活动基地”、“艺术教育基地”等。实践证明,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利用、相互融通、深度整合,大大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为在学区内破解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优质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备,我们做出突破性的改革尝试:改变教师交流模式,实行“学区主导”下的自主流动。为丰富教师成长经历,均衡学校骨干力量,落实重点培养计划,学区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安排,每年都有计划地按5%—10%的比例进行合理的流动性交流。

学区根据学校布局采取强弱结合、优势互补的办法组建区域均衡发展伙伴校,实现校际间更切实的合作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在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同时,鼓励学校找准發展点,办出特色,以特色促进和带动学校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通过重点扶持和基地校建设,打造区域品牌,实现区域高位均衡。

创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途径。学区抓住《朝阳区教育系统校外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发展,加强活动场所、管理体系、活动课程建设契机和首创地区教辅中心的建设,使学区多年建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培养的骨干师资力量和形成的管理工作经验通过教辅中心这一新的载体得到整合,再依托教辅中心资源优势得到发展。教育辅助中心始终以满足区域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实现作为地区学生的活动中心、地区教育的资源中心、地区教育的交流中心、地区教育的研究中心的四个功能定位。

构建提高学区管理效能的网络平台。依托朝阳区教育信息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区均衡化发展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均衡化发展信息管理平台是实现学区区域内设施设备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培训资源等资源共享,提供基于资源的合作对话,控制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个支持平台。信息管理平台分共享设施设备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学校之窗、班主任工作室、培训资源、交流室、资源记录使用等几个板块。通过垂杨柳学区均衡化发展信息管理平台,力求打破校际间原有的管理界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缩小学区内各校的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之,学区管理就是引领学校自主发展,服务学校内涵发展,激励学校和谐发展,滋养学校持续发展,推动学校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让每一个教师都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这是我的追求,也是今天垂杨柳学区干部教师共同的梦想。■

□编辑 吴君

推进区域发展 篇7

一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 提高规模办学效益

“十一五”初, 我县有小学67所、初中30所、高中6所。80%的学校分布在川山区, 规模均偏小, 规模办学效益低;相当一部分教师跨学科兼课, 学科教师少, 难以按学科科学合理地配置师资;教师互助的校本教研难以开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是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 我县按照“撤并村小, 初中出山, 高中进城, 三教统筹”的基本思路, 对全县基础教育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撤并学校38所, 教育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总体稳定、局部调整、中学宜撤则撤、小学宜留则留”的基本思路, 在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及广泛征求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意见的基础上, 制订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聘请专家充分论证, 并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 确定了以“一城五镇” (延庆城区、永宁镇、千家店镇、康庄镇、旧县镇、张山营镇) 为重点的整合工作目标, 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 撤并学校12所, 整合后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北京市均衡验收标准, 学科教师配置更加科学。

通过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 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 规模办学效益大幅提升, 为深化课程改革,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它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 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问题, 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不断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均衡、特色发展的需要, 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对升学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 表现为重国家级课程, 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中高考考试学科课程, 轻非考试学科课程;重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轻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 不断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我县把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级课程设置标准纳入学校评价, 规范国家课程开设, 开齐课程, 开足课时, 不随意增减课程, 不随意增减课时, 多开应考科目课时, 少开甚至不开非考科目课程, 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 我县规范落实北京市地方课程设置要求, 依据我县具体情况, 开发了《妫川文化》地方课程, 经过修改完善, 2011年, 被北京市审定通过为北京市地方教材, 《妫川文化》分旅游篇、地理篇、历史篇, 分别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设, 全年开设13~16课时;开发了《延庆县生态教育读本》作为延庆县地方实验教材, 分为小学册和中学册, 分别安排在小学四~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开设, 每年级一个单元, 每学年8课时。上述课程可由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及地理、历史、生物教师担任课程, 与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学, 有效保证了地方课程按标准实施。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性;关注教师的主导性, 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关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形成学校特色, 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学校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地位。

中小学校依据新课程要求, 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学校地域特点等进行认真分析, 均开设了一门以上适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91.2%的小学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并将其编辑成册, 有64.7%的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校本课程, 35.3%的小学只在部分年级开设校本课程, 体现了因校制宜的特点;开设形式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占70.6%, 其他29.4%的学校以成果转化或引进教材为主。初中开发形成校本教材的学校占94.7%;19所初中校开发了72门学科拓展、文学素养、社科素养、艺术素养、兴趣素养、体育健康六大类校本课程。在课时安排上, 小学、初中分别有88.2%和70.4%的学校每周安排1课时, 其他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或0.5课时, 课时安排相对灵活且科学合理。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 我们着力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了精神食粮, 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均衡、个性发展。

三深化开放式办学, 优化教育资源

延庆县地域广阔, 相对封闭, 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影响着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 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一五”初, 延庆县教委提出了开放式办学, 把开放式办学作为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 主要着眼于与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对接和有效利用。建立了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基础, 以首都师范大学、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为重点, 以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美国、加拿大培训机构等为补充的干部、教师培训基地, 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名师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培训者队伍。通过国外、国内和县域内集中组办培训、与教学同步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建立县内研训基地、专家深入教育教学指导等方式, 开展分层分类全员培训, 县域内外组班200多个, 聘请专家讲座指导2000多人次, 提高了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 县内各中小学与市区优质学校开展广泛的手拉手活动, “十一五”期间与市区129所优质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开展广泛的干部、教师、学生双走进活动。

“十二五”初, 县教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办学, 着眼于从全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 聚焦合作内容, 形成合作项目, 精选合作对象, 采用项目合作的推进方式, 以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引领和指导, 以县内干部教师为操作主体, 以整体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形成我县一定数量的干部教师个体和集体优质教育资源, 逐步融入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目前, 形成了培训、管理、科研、教研、德育、教学、信息等方面的系列合作项目。

同时, 我县强化区域内校际间的开放与合作。“十一五”期间, 主要采用联片教研的形式, 以解决川山区学校校本教研难以开展的问题。“十二五”初, 在联片教研的基础上, 开始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验探索。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 以“既求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 更求优质师资的均衡使用”为手段, 以“协作区”为载体, 最大限度地实现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根据我县中小学地理位置的分布、学校规模大小和城乡学校的层次差异等多种因素, 分学段选择城、川、山若干个学校分别组成协作区, 小学组成五个协作区, 中学组成三个协作区;建立协作区领导小组和学科大教研组, 围绕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使用、教研科研、德育活动、信息资源等方面, 努力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

通过不断深化“开放式办学”, 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整体提升, 逐步实现融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

四聚焦课堂, 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十一五”以来, 我县教委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把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异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着眼于以知识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主体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转变, 本着“研训教一体化”的原则, 致力于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按照现代课改要求, 依据教育学关于主体实践的观点, 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学习工具、方式、方法, 遵循一定的学习程序, 作用于学习对象, 并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 满足个体一定需要的主体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划分为主体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主体意识等) 、对象 (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 、目标 (三维目标) 、过程 (教学环节和细节) 、工具 (肢体工具、物化工具和文本工具) 、方式 (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方法 (思维方法、学科方法、学习习惯) 、反馈等基本要素, 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着眼于学生知识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师对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的研究探索, 提炼知识点、能力点, 以落实“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强调对知识的伦理价值和评价反馈方式的研究, 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工具、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研究, 以落实“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基于上述思路, 我们制定了学期教学设计方案、章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教学设计研究》一书。

为了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2010年开始, 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分工合作, 进行了专题课型的教学研究探索, 依据学科特点把各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分为不同专题课型, 如概念课、实验课、推理证明课、阅读课、写作课、字词课, 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 探索不同学科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 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版了5册《专题课型研究》。

通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 整体提升了区域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使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 缩小了校际之间的质量差异。

五加强三个质量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从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促进延庆县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县以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三个质量体系建设为基本框架, 以实现学校评价工作导向的科学化、常态化为目的, 制订了《延庆县中小学校发展评价方案》。方案的实施, 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 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 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差异。

我县城乡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定差异和中考城乡及格率差异逐年缩小, 高考录取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小学、初中完成率基本达到99.5%以上, 中小学体质健康达标率均达到90%以上;2009~2012年, 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公布的北京市各区县及燕山地区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延庆县总分在全市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12年, 荣获全国“双基”先进单位, 并高质量地通过了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推进区域发展 篇8

綦江县幅员面积2182平方公里, 人口95万, 下辖17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 是一个山区农业县, 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 在校生近14万人, 90%的中小学生就读于村镇中小学。2004年以来, 我县区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迅速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做法, 引起全国性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科学咨询》杂志、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深度报道, 吸引了重庆及其他省市上万人次前往观摩学习, 市教委、市教科院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綦江经验, 被誉为教育改革的“綦江模式”。2009年11月, 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的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 綦江县被教育部表彰为92个“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之一。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课程改革是国家行动、政府行为, 推进课程改革是党委、政府抓好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上升课程改革战略地位。

随着“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 城乡学校硬件建设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包含办学水平在内的软件差距依然存在。实施新课程改革, 有利于加速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缩小软件水平的差距。綦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教育发展纲领性文件, 对我县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建成“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县”和“素质教育先进县”, 抓手就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上升为了县级教育发展战略。

(二) 统筹规划、整体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县教委先后制定了推进课程改革的2004—2008年五年规划和深化课程改革的2009—2012年三年规划, 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尊重学生身心特点, 尊重教育规律, 整体设计各个学段的课程改革, 以初中教育为承接点, 助推高中, 指导小学, 辐射幼教。幼儿教育反对“超前化”、“小学化”, 突出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小学教育突出学习习惯培养, 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初中教育突出学习方法培养,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高中教育尊重选择性, 突出人生规划教育, 主导学生个性发展。

(三) 加强课程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理论研究。

我县参与了《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子项目《农村县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县域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实践研究, 研究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统筹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城乡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规律、方式、途径。

二、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我县针对农村学校办学思想落后、教学质量不高的特点, 以区域推进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从提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提升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共享课程资源、改革评价体系入手,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 提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 促进城乡学校育人目标均衡化。

办学理念决定育人目标。城乡学校育人目标均衡化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课改以前, 我县城区学校办学理念相对先进, 追求为了大多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农村学校办学理念相对落后, 为了少数人升学放弃了大多数, 为了分数放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追求全面的课程价值, 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了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形成了为人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基础的教育工作新认识;县教委提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 关注每一位师生”的办学指导思想;党委政府、县教委的教育观促进了学校教育观的转变, 农村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特色发展需求等因素提出了各自的办学理念, 这些理念尽管表述不同, 但与城区学校一样, 都追求“关注学生未来,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共同的育人目标。

(二) 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 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化。

我县城区学校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完备、生源相对较好。相反, 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学设施缺乏、留守儿童在内的农民子女占大多数,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差距较大。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经过调研发现:我县农村学校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少数尖子生。课堂上学生听得多, 说得少;记得多, 做得少。填鸭式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益低下, 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县教委制定课堂教学改革规划, 从2005年起, 分阶段在农村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解决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三个问题。一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最低层次学生学有所获, 解决起点公平问题。二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 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三是达成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 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美国国家实验室研究成果《学习金字塔》给我们很大启发:当人们学习知识时, “聆听”能记住5%, “阅读”大约记住10%;“分组讨论”大约记住50%;通过“实践”能记住75%, “相互教, 并快速使用”能记住90%。以上研究成果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高度一致。我们不按统一模式, 鼓励学校大胆借鉴外地课改成功经验, 如先学后教、兵教兵、展示反馈、生本化教学、导学案等, 根据学校师资、生源等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 将传统与现代, 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东溪镇中和隆盛中学两所农村薄弱学校为基地校, 辐射、带动南北两片的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 继承、发展全国典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创造出了10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堂。变以教师讲为主为学生学为主, 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变学生的个体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变讲堂为学堂, 教师变演员为主持人, 学生变观众、听众为演员。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起点, 找到了自信, 获得了充分的情感体验。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基本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2009年初三学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城乡学校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均达90%以上, 改变了2003年城区学校80%、农村学校仅为40%的局面, 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基本实现均衡化。

(三) 共享课程资源, 促进城乡学校课程开设均衡化。

农村学校开齐开足课程有三大难题:一是音、体、美、综合实践课教师缺乏;二是教学设施不能充分满足课程开设;三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难度较大。教师缺乏问题, 我县农村学校大量采用走教方式解决, 安排紧缺学科教师在多所学校任教。县教科所整合体育、艺术、科技、劳技等课程资源,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在农村学校广泛实施2+X项目, 培养伴随学生终身的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一项科技特长, 每期培养学生一项劳动技能。2+X项目实现了两个机会公平, 一是实现了享受体育、艺术、科技、劳技专业教育的机会公平, 二是2+X项目具有选择性, 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公平。县教委组织人员编写了《人文綦江》《綦江少儿版画》校本教材, 免费提供学生使用, 农村学生校本课程开设得到了基本保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全县构建了自下而上的资源库共建系统。每所学校有数字校园, 每位教师有工作室, 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师上传资源到学校, 全校教师共享。学校将审核后的资源上传县资源审核认定中心, 审核通过后全县共享。活资源库建设解决了农村学校课程资源瓶颈问题, 做到了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经过几年的努力, 城乡学校开齐开足课程的比例大致相当。2009年小学毕业生体育、艺术、科技、劳技非纸笔抽测, 城乡学生的优秀率均达42%, 合格率均达85%。2009年中考体育测试, 农村学生的平均成绩甚至超过了城区学生。

(四) 改革课程评价, 促进城乡学校发展机会均衡化。

“以入口定出口”, “从起点看变化”, 实施素质教育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 农村学校有了奔头, 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深化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成了硬件不优但办学水平优的学校。

稳步实施“指标全到校、综合素质评价、多元录取”的中考录取制度改革。将高中学校计划内招生指标划分为综合录取、多元录取、诚信推荐录取三类, 各占88%、10%、2%。重点高中综合录取计划内指标100%均衡地分到初中学校, 城乡学生升入重点高中机会均等。多元录取、诚信推荐, 特长学生升学机会公平。中考改革实践证明, 有利于城乡学校深化课程改革, 有利于统筹城乡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有利于城乡学校办出特色, 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五)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促进城乡学校师资均衡化。

基础教育改革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 要想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 师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因素, 是制约各学校均衡发展的路障。近年来, 县教委着力解决农村地区、边远山区师资薄弱问题。鼓励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边远山区学校任教, 享受加薪、计算机职称考试免试、外语职称考试免试等优惠政策, 稳定了薄弱学校师资, 甚至吸引了部分城区学校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 充实了边远地区教师力量;教委制定的“走教制”行之有效, 鼓励教师在相邻的多个学校任教, 多劳多得, 这一举措也缓解了某些学校学科教师紧缺状况, 解决了某些学科无人上课的问题, 使学校师资趋于均衡。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事忠一行在县委书记王越陪同下深入綦江县东溪镇中学调研我县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指出, 綦江县教育系统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见成效

三、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成效

2009年5月11日, 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暨綦江课程改革现场会在綦江县召开。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市教委、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市教科院及重庆市各区县教委近300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会上, “綦江课改”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

(一) 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

自主学习的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丰富的课程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评价主导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不但爱学习, 而且会学习, 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大批农村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学习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见解, 敢于超越教材, 敢于超越教师, 敢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也能像城市学生一样, 幸福地经历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一切, 享受着城市孩子才能享受的优质教育。据2008年、2009年普及程度的数据显示,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辍学率不到0.3个百分点, 课堂的主人不会辍学。

(二) 促进了城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大批农村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校本研训制度, 参与课程改革方面的课题研究, 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 取得了许多成果。一批农村学校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成了全县乃至全市的骨干教师, 参加各级学术交流活动, 在城市学校上示范课、优质课, 在全市性的赛课活动中获奖。一份来自教研机构的对我县不同层面的300名教师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现行师生关系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 比改革初提升了29个百分点。教师每年论文撰写数量、发表数量大大增加, 现在每年坚持撰写文章的教师已占78%, 比改革初提升了53个百分点。基于问题研究已成为工作常态的教师达65%, 比改革初提升了34个百分点。实践证明, 课程改革中成长的不仅是学生, 教师也在“逼迫”中不断学习, 不断收获。

(三) 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合作 篇9

2014年8月28日, 京津冀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但如何推进这一合作协议, 有待于三地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把握机遇, 有待三地政府、社会、市场的积极行为, 也有待于人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推进政策和实现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京津冀区域文化的竞合共赢、协调发展。

京津冀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受到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京津冀文化在发展中是不均衡的, 要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就要促进三地的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拓展文化产业的功能。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 地域一体, 文化一脉, 是我国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底蕴深厚的重要地区之一, 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最新签署的《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 是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原则下, 推动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合作内容广泛而深刻, 在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下, 区域文化的战略合作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成果。

二、要高度重视、清晰把握京津冀区域文化的特色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的三大都市圈之一, 与长三角、珠三角齐名, 它是我国北方经济密集度最高、网络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同时也蕴藏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说来, 京津冀区域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 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京津冀文化源远流长, 从古代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孝文帝的改革创新到近代洋务运动的中西合璧、新文化运动的革新, 再到建国以后京津冀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体现出了京津冀文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精神特质和优良传统。

第二, 果敢坚韧、慷慨悲歌。遥看战国时期荆轲《易水歌》中所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远看京津冀地区的人民在抗战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百团大战等, 尽显京津冀文化的慷慨悲歌;京津冀人民在抗洪、抗震中, 战胜天灾, 在朴实简单的生活中凸显出了京津冀地区文化具有独特的果敢、坚韧。

第三, 各具特色, 独树一帜。随着历史和时代的演变, 京津冀三地作为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域, 其文化也逐渐各具特色。北京作为我国首都, 其中央文化日益凸显, 尤其是以故宫、颐和园等为代表的北京皇家园林文化, 加之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文化, 彰显气派;天津的欧陆风情文化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尽显风采;河北因其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资源享誉海外, 容纳多元, 丰富多彩。如中国三大古乐之一的固安屈家营古乐、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井陉拉花等舞蹈、吴桥杂技和衡水鼻烟壶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品。

三、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的重大意义

京津冀一体化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而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则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其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整个过程中不容忽视。

(一) 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人文基础

京津冀有着共同的地域人缘优势, 地脉相通, 人缘相连, 有利于发展规模经济和促进产业聚集;京津冀有着共同的社会文化根基, 即三地同属于燕赵文化, 经过历史的沉淀, 三地文化呈现同一性, 有着稳固的社会文化根基;京津冀还有着共同的文化发展理念, 京津冀三地都拥有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文化建设上一直锐意创新, 力求进步。这些优势充分展现了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可以建设构成京津冀文化软实力体系, 为京津冀一体化奠定深厚的人文基础。

(二) 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是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化产业是以工业化为标准, 对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京津冀三地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合力。而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能将三地紧密的联系起来, 将各个区域静态的点有效连接,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做到文化资源的共享, 文化产品的合理开发, 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型, 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 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能够缓解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因历史、经济发展的原因造成的发展不平衡, 产生一些经济发展的贫困带, 而这些贫困带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文化。三地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沉淀也悄然发生变化, 北京的中央文化日益凸显, 津冀的区域文化逐渐失去特色, 三地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也赫然存在, 因此, 要进行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 以期能够保持京津冀文化的整体性, 有效避免因文化原因造成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桎梏。

四、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优势互补原则

充分发挥三地在资源、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快形成以政府规划为先导、以协调机制为动力、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方式、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文化协作发展新模式。

(二) 共建共享、竞争合作共赢的原则

坚持从实际出发, 三地加大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艺术品业、民俗节庆、非遗保护、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商务、文化消费、文化金融等领域具体项目的沟通与对接, 共建共享, 稳步推进, 加快形成竞争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三) 统一开放原则

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机制、开放的市场推进三地文化合作, 打破区域限制, 促进文化市场要素合理流动, 统筹资源, 优势互补, 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 推动京津冀区域文化一体化。

五、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合作的具体对策

(一) 京津冀三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从制度安排着手, 大力开展制度建设

京津冀三地政府在京津冀一体化中起主导作用, 应积极开展合作, 推动建立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三地文化部门同意就加强和扩大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建立高层协商机制和具体工作层面沟通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 就文化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大事宜进行协商交流, 提出推进合作的指导意见, 做出重要决策。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由三地文化部门轮流筹办。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建设, 将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纳入制度化轨道,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个地方政府在处理跨界公共事务时存在的只能交叉和机构重叠问题, 也可以更好的部署区域文化发展的布局。

(二) 京津冀三地建立各种文化交流机制, 促进京津冀文化融合

京津冀作为三个独立的行政区域, 在交流上难免出现问题, 因此应着重建立以下交流机制, 便于三地文化沟通。首先, 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 搭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其次, 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 建立互通互联的演艺信息共享平台, 鼓励各类所有制艺术院团在三地惠民演出。最后, 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打造文化产品综合展示交易平台。通过这些交流机制, 加强三地文化联系, 在不断接触与磨合中实现京津冀三地文化的融合, 加强京津冀文化软实力。

(三) 大力开展理论研究, 确认知识产权, 使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首先, 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 打造三地非遗文化活动品牌, 深入探索三地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 推动非遗项目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帮助一批具有京津冀特色的非遗项目扩大市场;其次,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 鼓励组建跨区域经营的现代文化企业。

(四) 发展特色旅游, 增强京津冀区域文化的独特性

围绕三地具有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推动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坚持以文化为魂推动旅游项目的文化创新, 推动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在发展特色旅游的过程中, 形成京津冀独特的区域文化特点,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五) 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 为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奠定人才基础

着眼区域文化长足发展, 建立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 积极推进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实施三地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工程, 建立京津冀地区文化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党政管理人员等挂职、交流机制, 共同建设集剧目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

(六) 大力发展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 优化区域文化产业布局、调整区域文化产业结构

要实现京津冀三方共赢的局面, 一定要以区域背景为前提, 统筹规划区域文化发展布局。京津冀三地可以合力推进区域文化创意园区联盟, 进而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协作, 分享各地理念和研究成果。首先, 要协调三地出版和影视产业园区或基地的发展, 可以根据三地园区不同的功能定位、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 整体推进、统筹规划, 防止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次, 要共同规划京津冀三地印刷产业布局, 探索三地绿色印刷的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唐永忠.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研究[C].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011.

[2]张书堂.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C].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011.

[3]齐家楣, 刘永平.京津冀区域文化共同沉积及思考[C].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011.

对推进区域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思考 篇10

1吃透精神, 明确形势和任务, 确保不走弯路, 增强改革成效

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是系统化、整体化、协调化的伟大工程, 改革是不能靠空喊口号或凭一时的热情就能一触而就的, 要在准确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础上做到敢闯敢做, 要在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做好超前规划打好组合拳, 要在充分认识国内外形势的情况下, 保持清醒的头脑、实干的精神, 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党的十八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要求和总部署, 在全国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改革。

(2) 充分认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疲软状态, 而由于我国采取的一些响应性措施较为有利, 成为一枝独秀, 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但是由于全球状况低迷, 特别是一些国家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大力阻挠和抑制我们的发展, 导致我们的发展压力较大, 环境较为复杂。在国内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生态环境污染、用人市场紧张、制造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亟待解决, 尤其是一些凸显的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这些都冲击着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

(3) 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社会发展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 我们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是由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所以还有一些较为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 诸如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等等, 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一系列的客观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科学合理加以解决, 这就需要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 以改革的精神负责任的态度, 做好各项工作, 是我们必须要赢的攻坚战。

2把握好大方向, 找准发力点, 多策并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把握住、利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机遇, 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应当着力做好解决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城镇化水平, 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一步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推动社会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 更应当从如何通过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加速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进程、强化人才培养等细微之处入手, 确保改革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 形成配套式全方位发展,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

(1) 确实做好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解决的如何, 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改革就是要改变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不符合形势发展的观念, 改变原有的不利于发展的作法, 所以, 应当从理念上彻底改变衙门作风, 以管人者自居的陈旧观念, 要从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入手, 转变政府的职能作用, 做到放开应该放开的一切领域, 放活所有应该放活的要素, 创造出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使政府确实成为"市场开拓的导航器、市场运行的调控器、市场发展的助推器", 坚决杜绝政府对无关事务干预过多问题的发生, 而是通过政府的积极作用, 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的建设之中。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发展质量。要树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不能简单地以GDP增长论成败, 应以追求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生态效益好问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一些决策者过于追求GDP的增长, 把GDP的增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 生态环境不管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不顾了, 盲目攀比, 盲目追求GDP数量的攀升, 开始危害着当下的人们的生活。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我们, 曾经为此而自豪, 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 在世界"科技之筐"中, 我们所占有的成分却是寥寥无几的, 打造我们自己的名牌产品刻不容缓。

(3) 注重人才引进和区域内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靠人才推动的, 因此, 在争取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上, 一定不能忽视人才问题。在此应当注重两方面, 一方面是应当注重人才的引进, 深圳的发展变迁史告诉我们, 只有政策没有人才的推动, 求取发展只能是白日做梦[2]。

参考文献

[1]黄世贤.我国区域性经济规划确立的战略背景和战略选择[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 (06) .

推进区域发展 篇11

低碳经济是一种责任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开发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大的外部性,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紧密配合才能对全人类产生本质效应。因此,积极承担区域责任,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是保证全社会低碳目标实现、缓解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我国一直积极响应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又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CO₂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充分显示了我国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于一个地域来说,在发展低碳经济时,要在兼顾国家和大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框架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主动发挥区位优势,承担区域责任,促进经济体系有效性和低碳系统稳定性的统一,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门头沟低碳经济发展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部山区,2005年被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但过去一直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矿业经济为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典型的资源能源型城市。为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全区实施了“生态立区”战略,加强了生态修复工作和产业转型力度,门头沟的低碳经济发展也以此为切入点和主要载体不断推向前进。

(一)全面清理整顿资源型企业。目前,全区关闭了97.6%的煤矿和92.2%非煤矿山,所有砂石企业和石灰土窑也已全部关停。根据计划,2010年将完成所有非煤矿山和煤矸石砖厂的关闭。2009年,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7.6%,SO₂排放量、COD(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4.1%和22.1%。

(二)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2005年,我区在北京市率先大规模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全区矿山土地复垦率已达到57.8%,退化土地治理率达到81.1%,水土流失初步治理率达到92.6%,林木覆盖率达到82.7%,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碳汇能力。同时,全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由2004年的49%上升到2009年的71.4%,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门头沟生态修复”也已作为一个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全面加强生态城乡建设。按照“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要求,结合新能源利用和推广,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区。2009年完成山区近12000户约90万平方米住宅节能保温改造工程和城区8000户天然气入户改造工程。共有3个镇被评为市级环境优美镇,10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

(四)全面推进生态产业转型。配合生态建设工作,全区重点以沟域经济为载体,不断壮大了以健康养殖业、特色林果业和绿色种植业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及以生态、休闲、观光、采摘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努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主要问题及今后工作

尽管我区在生态建设及低碳经济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一是生态环境仍较脆弱,生态建设任务较重;二是产业转型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增长压力大;三是低碳经济意识不深入。针对这些问题,今后我区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努力推动低碳經济发展。

一、全面推动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和国家级生态村。

二、编制门头沟生态城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三、以沟域经济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同时,2010年每镇启动一条示范沟域建设,全区重点推进3条低碳经济示范沟域建设。

四、按照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建立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准入标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快三高产业淘汰步伐。

五、启动浅山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细生态友好型产业的区域布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推进区域发展 篇12

从世界范围内看, 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 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有力武器, 校本教研制度作为政府行为在学校开始贯彻, 教师希望提升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要求日益迫切。毋庸置疑,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成效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状况, 取决于教师对新课程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因此, 要想高质量地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必须首先要着力抓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 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这是基础教育新课程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号称人口大县、教育强县, 深信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之计在于教师。我们将借十五课题之东风, 以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探索的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和载体, 进一步加强全县校本研训管理工作, 有效推进平遥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意义及价值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师资培训涉及面广、人数众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将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我县城乡差异较大, 人们关注基础教育的水平日益递增。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面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深入研究、探索并最终构建适宜的、良好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方式、新途径、新方法, 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使我县教育发展均衡, 减少择校现象, 促进区域整体推进, 所以就要办好每一所学校, 发展好每一个学生,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 掌握我县教师队伍的现状, 构建我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框架, 研究我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实现三级目标:一是提升校本研训工作层次。二是促进每所学校的有效发展。三是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发展。力求达到:一个重点———强化教师的教育技能;两个提升———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专业水平;三个意识———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四个发展———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专业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五种精神———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主动精神。

四、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采取“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 分区规划, 分类指导, 分步推进”的原则。构建三大体系, 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估体系。总体任务是将“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视为一条主线, 贯穿在“五个有效”为模式的思路中来研究, 即有效学校、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有效能力和有效研修。始终以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重点, 三者相辅相成, 互动共生, 共同提高, 共同发展, 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主要观点

找准突破口, 以小见大,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以点带面。

六、创新之处

构建研训网络体系, 依托局域网交流平台, 制度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区域推进化、效益最大化、成果特色化。

七、总体思路

课题研究采取“区域性整体推进”的方式, 从“有效性”切入, 以“校本培训”为突破口, 着力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力求从“五个有效”的视角研究与探索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实现路径和运行机制等, 以此在县乡两级形成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制度建设及实现路径。

八、主要方法

课题研究要注意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方法, 实行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区域实验相结合, 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确保课题的科学性, 并努力有所创新。具体来讲, 主要可采取六种方法: (1) 反思法; (2) 行动研究法; (3) 观察研究法; (4) 案例分析法; (5) 实验研究法; (6) 个案研究法。

九、技术路线

以转变观念为重点, 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理论框架, 探讨研究和实施有效教学实用策略。

1. 发挥制度建设的整体功效。

完善校本研修制度, 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带动全体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有效推进区域性教师专业化发展, 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建设轨道。

2. 实施区域联动管理机制。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 提倡和建议采取区域联动管理方式, 也就是要建立区域学习共同体的管理新体系。通过实施区域联动管理机制, 促进强强联动、强弱联动,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差距, 促进均衡的目的。

3. 充分发挥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4.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 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师培训, 研

读课程标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5. 按照教育部要求, 全面启动并逐步完成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研究,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6. 搭建平台, 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结合课题研究工作的逐步推进, 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 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

7. 充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如教师个人博客、学校教研博客、课题交流网站, 开展课件制作与培训等。

8. 建立有效的跟进评价机制。

评价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三个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评价基准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评价功能要衔接好三个阶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对象要协调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学校;评价结论要做好三个分析———自评、互评、他评。

9. 继续抓好各个层面的培训活动。

加强培训者培训,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培训者队伍;以继续教育培训为重点和主要途径, 搞好面向全体教师的公共课培训和学科培训;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培训, 树好学校一面旗;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发挥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新上岗教师的培训, 使他们能尽快入轨;全县实行网络化, 丰富研究资源, 提供展示平台, 构建三级研训网络体系, 促进了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扎实开展, 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优秀成为一种品质。相信借助这一课题研究, 教师会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层面做出不同凡响的成绩。

上一篇:饮食对策下一篇:植物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