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路径

2024-05-17

区域发展路径(共12篇)

区域发展路径 篇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 具有强大流通能力的区域成为了主导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作为构成社会流通能力之一的物流产业, 它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还影响和制约着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 国内一些城市、地区已相继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纳入到了城市发展的战略之中, 而对于诸如如何定位、规划、协调、优化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区域物流发展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 也在实践中逐渐明晰。

筑巢引凤

戴定一:今天, 论坛的嘉宾都是各地主管物流方面的市领导, 而台下在座的大都是一些物流企业的负责人, 对后者来说, 他们更希望了解这些城市在物流方面的投资情况。对物流企业来说, 他们到青岛、济南、徐州、岳阳的市场机会究竟在哪里呢?有什么样的盈利空间、市场空间?

刘善友: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 济南市具有一些比较优势。首先是它的区位及交通优势。济南是连接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处于南北交流、东部交流、国内外交流的三重枢纽地位。

在交通方面, 济南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和16个路网型铁路枢纽之一, 是华东与华北, 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客货交流的中心, 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齐备, 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为骨干的综合运输体系。国道104线, 308线, 309线, 220线及三条省级干线公路在济南通过。济青高速、济莱高速和济河高速在济南交汇。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 连接全省的半日生活圈, 形成了连接全国的高速公路区域性枢纽。济南遥墙机场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民用机场, 经过两次改扩建, 济南国际机场的航空运输能力大幅度增强, 2007年始发航线、通航城市和起飞架次分别达到了119条、56个和41901架次。并开通了俄罗斯货运包机, 已经形成由国内外航线与省内外支线组成的民用航空网络。立体化、枢纽型的交通网络, 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支撑条件。

第二个方面是济南及周边地区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 这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丰厚的物流资源。济南工业基础较为雄厚, 产业门类多, 技术力量强, 以浪潮、齐鲁软件园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以重汽、济钢为代表的传统产业, 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通过逐步培育发展产业, 集聚程度明显提高, 逐步形成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优势产业。2007年,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999.4亿元, 六大优势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93.6亿元, 工业物流总额可达到3198.1亿元。

胡绍军:关于这个问题, 我想重点谈一下青岛的交通网络建设和各类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港口方面,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已获准建设, 规划面积为0.72平方公里, 2010年将全面通关运营, 届时集装箱专用泊位将达到19个, 年吞吐能力为1150万集装箱。目前, 青岛市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已达82个, 其中, 万吨级以上泊位占到了51个, 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开辟了航线。而在空港方面,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在区域性航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已开通国内航线89条, 国际与地区航线16条。还有就是公路与铁路, 目前, 青岛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700公里, 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位,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358公里, 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铁路则实现了胶新铁路与胶济铁路电气化的目标, 除此之外, 青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也已开工建设, 青岛海湾大桥, 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也在加快推进。

马利生:对于徐州市来讲, 我们有四大产业基础,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徐工集团为主导的工程机械及现代装备制造业。今年整个徐州市的工程机械产出已经将近五百个亿了, 而徐工集团今年可以达到四百个亿。这几年徐工集团以每年一百亿的增长速度向外进行扩张。预计徐工在未来三到五年内, 可以发展到八百亿到一千亿。

另外, 民营企业未来几年将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现在有一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到徐州来, 和我们民营工程机械企业来谈并购、合作、合资的事宜, 今年有两家正在谈, 最近可能就要签定协议。我们预计将来三到五年, 徐州工程机械的产能可以达到一千个亿, 这是我们拥有很大物流量的资源。徐工集团今年产出总的台数可以达到三万多台, 这为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物流量。

因此, 我感到产业应该是我们各地发展物流业的最重要基础。当你培育起主导产业时, 就会有相当的物流量, 而物流企业就会到你这个地方集聚。

第二是政府要做产业规划, 包括物流产业的规划。如何形成自己的物流产业发展的特色规划, 我感到这是政府打造现代物流业的必备条件。相对于物流产业来说, 土地成本甚至政策都不是最关键的, 而你的产业地位有没有特色, 有没有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个政府要做一个有特色的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 尽管政策不是主要的, 但是政策是重要的。一个地区给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物流发展政策支持, 也是物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认为产业规划、政策是政府为物流业的发展所要解疑的最关键问题。

龚柏松: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会呢, 这和我们岳阳市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岳阳市也要建物流旺市, 而建物流旺市就离不开物流。刚才马秘书长讲的这些观点我也同意, 事实上要发展物流业不仅需要产业支持, 同时还需要做好规划, 要有相关的政策。在这些基础上, 我想做几点补充。

首先是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区位优势。从岳阳的区位来看, 岳阳具有公路、铁路优势, 同时还有水陆的优势, 其中, 每年岳阳市的过境水量就达到6700亿立方米, 占整个长江流量的70%。因此, 发展大的运量, 大的耗水量的产业有了足够的优势。据统计, 洞庭湖每年注入长江的水量就达到了3126个亿, 可以说岳阳的区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还有一点就是你的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 就是说这个产业现在不是很发达, 但它却有发展的空间。目前, 岳阳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轻工造纸, 以及食品加工等产业上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所产生的物流量也很大, 这些特别适宜岳阳建物流旺市。

特惠于企

戴定一:在鼓励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 青岛、岳阳、徐州对物流企业的进驻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支持?或者说, 三个城市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上制定了哪些政策?

胡绍军:对青岛来说, 我们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 在调研需求的基础上, 确定了健全机制、编制规划、出台政策、明确重点、大力支持的政策来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首先, 我们成立了全市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全市物流主管部门将现代物流业发展, 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确保了现代物流工作落到实处;其次, 我们根据青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 瞅准定位, 结合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 编制了青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 使现代物流发展有规可依, 健康发展;第三就是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快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明确了引导工商产业, 物流业务剥离外包, 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来青岛发展的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导向作用。

龚柏松:关于支持政策的问题, 我的回答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 在政策的问题上, 有想法就有办法。只要你想到岳阳发展物流产业, 那么我们就有办法让你把这个事情办成, 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 纯属个人观点, 并不代表一级政府的言论, 那就是“中国的事情不按规矩办不行, 都按规矩办不成。”

马利生:关于徐州市吸引物流企业进驻的政策问题, 我想和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差不多。但是我认为写在纸面上的都不是政策, 只有具体谈起来才会有政策。比如说, 我没有看到任何政府的招商资料上印有具体的政策, 为什么?因为你写出了具体的政策, 那么这些肯定是违规的政策。我个人的观点是, 对于某一个具体问题, 可能有一些导向的政策, 比如说有的企业要跟我谈, 我物流企业到你那儿去, 你有什么政策?我说有相关的土地供应上的政策。我们知道, 现在土地是中国最紧张的生产要素之一。第二是税和费, 第三是行政环境, 也就是说项目审批, 第四也牵扯到物流信息平台, 第五就是物流成本上的相关的政策扶持, 也就是物流业扶持基金。事实上, 我们对一些小企业可能有一些配套政策, 但是具体讲有哪些政策, 在这儿也不好讨论。我个人在徐州市政府主管招商引资, 因此当有人跟我谈, “我到你那儿去有什么政策”?我首先问他到徐州来干什么?因为我们的政策是跟着项目走的, 而不是跟着企业走的。再大的企业, 没有好的项目, 我们也没有政策, 但是再小的企业, 只要你有好的项目, 我们就会有政策。

政府如何定位角色

戴定一:在座的可能有一些也是负责物流工作的行业领导, 或者是政府领导, 他们想知道青岛市、徐州市以及岳阳市, 在这么多机构分管物流很难达成统一的情况下, 是如何形成一个协调机制, 管理机制, 是不是真有效?

胡绍军:这个问题, 刚才我也有提到。总结一点就是, 我们成立了全市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并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纳入到了物流主管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 这就要求, 主管部门必须将物流工作做到实处。

马利生:我想谈两点。第一点, 我们正在深化规划, 我感到规划是带有法律性质的。我在企业干了27年, 过去有一个体会, 就是政府的规划很重要, 他能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的, 只有这样, 我才敢到那里去投资, 去发展。如果他不告诉我这个地区是干什么, 或者说他的规划总是在变动当中, 这就增加了我的投资风险。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我不知道这个区域将来还有没有发展的空间, 我不知道这个区域能不能形成物流产业的集聚, 我也不知道这个物流园区有没有物流的各个要素在此集合, 这是我最担心的。所以, 我感到政府做好一个规划, 是引领物流业发展很重要的观念。而这个规划就可以把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等问题解决掉。这个规划是政府做的, 对政府的各个部门应该都是有效的, 都应该在这个大规划下协调部门的行动, 因为所有政府部门的行动, 如果按照政府的运作规则来讲, 我们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 决策错了是政府的事, 执行不执行是部门的责任, 你不执行, 我就认为你行政执行不力。

第二点就是说要有一个协调机构。在江苏省出台的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性文件中, 省委书记梁保华提出要像中央支持东北老工业振兴一样, 支持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在这里头我插一句, 告诉大家一个利好的消息, 众所周知, 现在发展最紧张的瓶颈是土地, 特别对于沿海地区来说, 土地资源太紧张了, 比什么都要紧张。而我们徐州现在已经启动了一个土地项目, 就是4万亩煤炭塌陷地的恢复和治理。省政府给我们的政策就是, 我们治理恢复一亩塌陷地, 省政府就给我们等量的一亩建设用地指标, 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大的利好消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在贯彻省里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 成立了若干的课题组来研究每一个产业规划, 来研究政策如何落实, 然后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推进这项工作。我们有一名市委常委或者市长是作为组长来牵头推进的, 这样就把规划和行政首长部门负责制结合起来了。

龚柏松:简单地说, 我们岳阳市成立了以市长为首长的, 副市长分管的港区物流建设领导小组。

区域发展路径 篇2

3.1地方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协同

人力资源是两者协同发展的基础。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学生走出去,让企业专家走进来,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人、物、文化、管理方法与手段及职业理念等)。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传统行业向高技术与新兴产业转变,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地方高职院校在技能型人才供给量上与区域经济企业的需求上要协同,专业设置要对口、毕业生数量与质量要对口。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企业所需技能型人才在文化素质协同,要求高职院校在学校与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建设,使学生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变在学校完成。地方高职院校可为社区再就业教育、企业转岗培训以及在职人员的学历提升创造便利条件,提升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支撑能力与发展潜力,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高职院校与区域内企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协调:供需协同、企业文化素质协调、再教育发展协同。供需协同不但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避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脱节。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关系企业文化的建设,关系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企业创新驱动的原动力,关系人才对企业和职业的认同感。终生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高职院校需要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区域内企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为企业员工再教育提供服务支撑。

3.2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科研技术方面的协同

高职院校拥有一批技能熟练、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与区域内企业的合作,可加速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的转化应用,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同样,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引入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推广应用需要双方的协同,这种协同不但能使科技成果更快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双方科技人员在研究能力上可得到互补,提升双方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可参与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企业在技术方面要求,使学生技术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基于此,高职教育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趋势,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才创新环境和经济文化环境氛围,改善区域内企业竞争力,促进本区域企业的发展。

3.3高职教育与区域内企业行业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协同

创新性人才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创新也是高职院校重要属性之一。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企业的发展向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等方面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必需人才系统的支撑。高职院校实现与区域经济内企业的对接,需要在机制、管理、理念、载体、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创新。首先要在办学机制上创新,由“闭门教书”到“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上与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同样,对于企业要建立互联互通的合作培养机制,达到双方共赢。其次在管理上创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势在必行,与企业建立协调部门,加速两者在创新上的融合提升。从发展思路来说,高职教育面临招生生源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企业面临“用工荒”和“高技术人才荒”的压力,双方应各取所需,互补共存。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加速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针对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机遇,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特别要注重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区域内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可以利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与其合作加速企业的升级过程。双方可以采用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共建信息资源库,共同承担省、市各级各类项目攻关,开展技术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4结语

地方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地方职业教育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两者的协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的。校企合作是双方协同作用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高职教育与企业合作相比发达国家仍是低层次的合作,甚至很多无疾而终,双方在利益分配、合作机制以及效果评价难以达成共识,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待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R].2009.

[2]王守法,王云霞.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

[3]张天波.现代职教体系协同现代产业体系的机理探析—以广东省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4(5).

[4]周鸣阳.基于杭州区域经济视野的现代职教体系探索—以杭州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5]朱冬辉等.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3,(18).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路径探讨 篇3

关键词:黔江;区域性中心城市;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6-02

重庆市黔江区既是全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武陵山片区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关系到重庆直辖市在湘、鄂、黔跨省界武陵山片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加强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黔江在区域中实现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径,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意义。

一、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区域竞争犹如百舸争流的新形势下,抢占发展先机,已成为各区县共识。从黔江发展的现有基础条件来看,黔江在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开放水平、区位条件等方面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开放程度不高,距主城的距离相对较远,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黔江也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特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峡谷峡江城市风貌独特,建设“宜居城市”条件好;从旅游景点分布看,黔江北有“长江三峡”,西有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南有铜仁“洞天福地”梵净山,东有张家界旅游胜地,借助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整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潜力大;占据全市“一大两小”机场之其一,为对接主城高技术新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黔江作为渝东南“翼”的中心,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政策“洼地”成为吸附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因此,黔江不能走传统的发展老路,必须立足区情实际,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错位发展的道路。

二、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以产业集聚为抓手

一是高起点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功能和特色,推动园区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积极争取将正阳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强化产业集聚。加快卷烟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培育。按照梯度开发、错位发展的思路,围绕“三大三特三新”产业,拓展扩大开放空间和平台,构筑新型工业空间体系。全力发展食品、新材料、化工三大百亿级产业;以家纺家居产业、机电及配件产业、电子及元器件产业为支撑,快速发展三大特色产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完善正阳片区、青杠片区、龚家坝片区三大片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黄山坝片区、李家沟片区开发建设。提升现有都市工业楼宇档次和配套服务功能,新建一批工业楼宇,布局建设一批镇乡工业集中区。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三大、三特、三新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发挥生态优势

黔江中心城市建设在规模上难以求“大”,重点要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立足“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休闲养生之地”的城市定位,打造成为主城人假期出行和度假纳凉的“后花园”。一是做优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修编调整,立足“高层次、高品位、有特色、做精品”的规划目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做靓城市环境。重点抓好新城建设,立足高品质和宜居生态特色目标,尽快建立完善新城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一批融购物休闲、娱乐观光、商务会所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在阿蓬江沿线和酉阳山麓规划布局一批具有投资和旅游双重概念的高品质别墅小区,助推城市旅游发展。提升改造老城,尽快完成核心C组团、南沟片区、城北片区改造,进一步增加城中绿地和亲水景观,加大工业、生活污染的处理,创造市民健身休闲的良好环境。三是打造主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围绕黔江中心城区“山、江、峡”相互呼应的构架特点,集中打造好“城市峡谷”和“城市绿心”两个主题公园。在注重峡江、峡谷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注入民族和宗教元素,如在峡谷绝壁上雕刻具有民族宗教题材的岩画,在酉阳山顶建设宗教机构,满足城市人“祈福求愿”要求。立足峡谷峡江和酉阳山等城市景观,集合小南海、濯水古镇和武陵仙山开发“魅力黔江一日游”项目,联动江三峡、仙女山、梵净山、凤凰古镇组成“一周游”菜单。依托濯水现代农业园区、阿蓬江花卉苗木基地,打造以乡土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

四、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承接产业链延伸

“十二五”期间,重庆主城将加快培育以笔记本电脑、离岸数据开发两大基地和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光源设备为重点的10大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材料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黔江应立足承接全市产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快产业配套发展,力争打造成为主城产业发展的“配件箱”。一是做优承接主城产业平台。加强与主城产业对接,首先需要平台承载。要优化调整正阳工业园区规划,围绕规划面积2015年达到20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25平方公里的目标,抓好园区的拓展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市级层面对土地利用及指标安排的支持。要立足把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目标,加强园区关联企业、产业的有效集中,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尽早把园区建设成为对接主城产业的“桥头堡”和“强支撑”。二是壮大“三大”产业集群。食品产业:积极争取市烟草公司支持,加快启动“烟厂退城入园”项目,推进现有设备、生产工艺等技术改造升级,提高配套卷烟生产份额;发展壮大雨润百发、朵朵润尔等食品企业,支持轻纺集团联盟嘉士伯启动黔江啤酒项目二期建设。材料方面:依托武陵硅业,引导主城企业投资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等深加工产品,积极衔接为主城及“1小时经济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化工方面:加快推进PVC一体化循环项目建设,将青杠拓展区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立足重庆主城电脑、打印机、监测器、手机等产业发展,配套提供相关建材及配件生产。三是推进产业项目和技术合作。抓住主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瞄准主城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当前,重点要加强与主城汽车摩托车企业、电脑生产企业和化工医药企业对接,争取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以及现代制药业半成品等项目落户黔江。

五、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依托大通道建设

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促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打造产品输出和资源输入的“物流集散地”。一是加强大通道建设。争取尽快开工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积极推进渝黔城际铁路、黔恩铁路、黔遵铁路前期工作,抓好黔恩、黔石高速公路建设,开展黔遵、黔张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全力抓好黔江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推进舟白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开通黔江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航线,努力构建武陵山区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力促黔江成为连接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南北运输大通道和连接长三角、成渝经济带东西运输大通道上的节点。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将黔江纳入全市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来规划布局,对我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有利。要抓好正阳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综合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化工、材料、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通过配套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市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来黔发展,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规划建设舟白空港物流基地,瞄准航空服务、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打造高端物流,努力建成重庆东南出海的物流枢纽。积极探索借助贵州丰富资源,建设黔江“贵电、贵煤入渝”中转站,成为重庆主城加快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三是着力构建大商圈、大市场。商贸业兴旺与否是体现商气、人气和开放程度的“晴雨表”。要立足打造渝东南地区消费中心,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升级改造,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入驻,着力培育老城50亿元级、新城100亿元级商圈。加快推进新城汽摩交易、机动车交易二期、农产品批发、商贸批发、工程机械交易、林业交易等六大区域性市场建设,努力增强对市场对区域商贸流通的辐射功能。切实加强渝东南会展中心建设,引导主城高端服务生产型企业入驻黔江发展建筑工程设计、法律仲裁和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或中介服务业。

六、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做强做特生态农业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篇4

1 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区域一体化是一项牵扯面广、影响深远、纵横交错、各种利益主体多方博弈的复杂系统工程, 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各方的利益关切, 以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借鉴广州的“广佛肇”、湖南的“长株潭”、广西的“柳来河”等区域一体化的经验和做法, 建立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市长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和专责小组等多层面组织协商机制, 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探索建立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市场机制为纽带, 开拓创新, 打破阻碍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区划壁垒, 按照平等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 研究建立有序、规范、高效的区域合作推进机制, 从决策、协调、执行和考评四个层面建立体制机制, 推动区域一体化健康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推动作用, 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同发展。

2 以城市群建设为主线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2.6%, 但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只有35%, 而近2.7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 却没有城镇户口, 也未能享有城镇居民待遇。如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救助、安居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 我国城市群普遍存在重形态建设、轻实质发展的问题, 多数城市群其实只是在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的“一群城市”。要实现“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应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要求, 走集约、智能、低碳、节能、生态的新路, 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德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比较快、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 其城市化的特点是“七个注重”, 即: 注重规划先行,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注重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 注重特色产业支撑, 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注重环境保护, 注重人口社会融合。同时, 德国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避免过度发展城市区域中的某一单一支配性中心城市, 而是形成若干功能互补的多极城市群。德国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 值得我国借鉴与思考。但是, 世界各国城镇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 皆是根据本国国情抉择的。

3 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由于区域核心城市汇集了人口、物质、资金、观念、信息等各种可见与不可见要素, 具有不可替代的集聚效应, 并会在空间形态上形成多核心的人和生产要素高度密集的星云状结构的城市群。为发挥核心城市的聚集和扩散功能, 实现人和物等各种要素的快速、低成本移动, 必须加大以核心城市为中枢城市的多层次交通路网建设。通信信息网络已成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等要素流通重要通道, 依托信息流实现区域互联, 加强区域通信信息网络建设, 已成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同时, 能源联网布局、水资源共享监管已成为区域利益主体的主要关切, 一体化布局已成趋势和迫切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共建共享的原则, 统筹推进区域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协作配套、联网互通, 为强化区域内部经济联系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4 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发展

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 我国区域各城市之间生产力布局重复、产业结构重构现象较为突出, 已成为阻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重新布局, 客观上要求区域各方要挖掘相对优势, 组织生产活动, 并参与到更广泛的产业间分工与合作的网络当中。区域产业一体化主要涉及三个层次内容:一是产业布局一体化 ( 水平分工) , 即通过一体化明确区域各市产业发展定位, 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产业发展态势, 要根据每个城市产业发展阶段、层次和比较优势来选择各城市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要充分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 加强产业结构的分工与互补, 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制定科学的产业结构政策, 合理地加以引导, 实现产业结构的市场化分工与协作; 二是产业发展一体化 ( 垂直分工) , 即在上述一体化布局的基础, 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在经济区域空间内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集聚, 建立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围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 促进形成若干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 依此形成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 要发挥核心城市高端要素资源集聚优势和中小城市劳动力资源富集、中小企业众多, 生产成本低等差异化优势, 构建区域产业网络, 形成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三是产业生存一体化, 即以构建区域绿色经济为主线,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形成区域产业共生体, 建立区域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如利用水泥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 煤矸石发电或制作建筑材料, 工业余热余压利用, 工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 水源循环利用等。

5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推进要素整合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客观上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区域市场一体化。要实现区域利用最大化, 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流动, 通过市场这个“无形之手”自发调节资源分配和商品供求, 就必须破除行政壁垒, 建立区域一体化、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统一的市场规则, 确保区域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一体化市场自由流动, 逐步实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结合区域发展条件和需求实际, 发挥区域核心城市的中枢作用, 统筹区域共同市场的网点布局及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商贸流通、产权交易、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金融资本、信用征信、旅游文化、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九大共同市场。

6 构建区域生态屏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 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出发点,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空间框架和环境治理办法, 加强区域生态重要区域保护力度,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 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加大区域空气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域的治理工程建设, 依法保护区域大气环境和流域生态环境, 联防联控共治, 建设生态经济区。

7 大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则和主要目的, 在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过程中, 必须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破除区域各市之间的行政壁垒与制度障碍, 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 注重各方利益关切和发展水平差异, 统一区域公共服务最低标准, 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内的无障碍流转, 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尽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无缝对接, 通过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 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 逐步实现城市户籍常住人口公共服务一体化, 促进人民共建共享一体化发展成果, 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摘要: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必须注重顶层设计, 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 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市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纪宝安, 王再华.隐形的边界——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视野下的海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华侨政策[J].中国市场, 2010 (31) .

区域发展路径 篇5

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是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贯彻执行党中央“东扩西进”决策的一种基本战略。但是,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或方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与强盛。因此,透过最终目标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推进路径是按照如下四个层面依次递进的。

第一层面,商品输出

大凡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国家,在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往往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的来源就是产品或劳务在国外市场上的大量销售。因此,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大量出售产品或劳务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国家,由此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是优化了的。(注:美国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却存在着巨额外贸逆差。这与美元的国际地位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的。参见张汉林、杨青、王红霞:《论美国贸易逆差》,《太平洋学报》第4期。)以国际经济学的这种基本原理来分析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优化了,那么它就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这个地区就会形成一种大规模的外向的商品流。事实上,就单个企业来说,其成长过程总是这样的:首先是在当地站稳脚跟,使其产品在当地的零售商店中都看得到,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比如说60-70%;接下来是对邻近市场的渗透,并且在邻近市场中重复在本地市场中的竞争过程,最终在邻近市场中也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最后是以邻近市场为基地,再对邻近市场的邻近市场进行渗透。当这种市场渗透过程重复到一定次数时,这个企业的产品也就覆盖了比较大的市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输出。如果一个地区的这种优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进而产生规模效应,那么这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优化。

商品输出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理论表述――涟漪(波纹)效应。我们知道,把一块石头扔进池塘后,水面上就会漾开一圈又一圈的水波。靠近中心点的.波纹要大于远离中心点的波纹,最后在某个远处趋于消失,水面重新恢复平静。从这种涟漪效应中可以看出,商品输出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外部市场的占有率(水波纹的荡漾半径)。因此,从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第一,要培育造就一些非常具有市场渗透能力的企业,这相当于往池塘中扔进一块非常大的石头,产生尽可能大的市场冲击力;第二,这些企业必须具有连续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达到不断地往池溏里扔石头的效果;第三,要研究企业的市场渗透机制,以便使水波纹传达到更远的水面。

第二层面,市场拓展

商品输出作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一个层面,其特点是单个企业对外部市场的拓展,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拓展并不是单个企业的微观行为,而是基于某种性质而组合的一类企业的共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拓展也就成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第二个层面。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物品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竞争能力更多的是通过生产环节而体现出来,但是在经济发展到全面过剩之后,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具有最重要地位的环节就不再是生产过程,而是流通过程。[1]哪个企业能够更快地把产品销售出去,它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提升和壮大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由此,规模庞大、发育完善的市场就成了单个企业发展壮大进而提升和优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市场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有形的物化市场的联结而实现的。比如说以中国第一大市场而闻名的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其庞大的市场容量(年成交额最高曾经达到200亿元)不仅对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对全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义乌虽然号称“以商兴市”,但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兴起的“市场产业本地化”运动已经使义乌这个商业城市具有了较为坚实的工业基础,目前义乌的一些工业产品在全国所占到的份额已经足以达到垄断的地位。[2]当然,无形市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省温州市的皮鞋行业。想当年,温州市的皮鞋因假冒伪劣而闻名,在90年代初很多地方都集中

区域发展路径 篇6

1.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互动研究

学院紧紧依托区域经济开展办学,面向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设置和调整专业,与哈尔滨地铁、中铁三局集团四公司等单位,创新做中学“DT—CDIO”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小学期、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培养交通工程生产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多年来,学院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形成了“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合作办学模式。2011年,与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签署《企校合作协议书》,联合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双方制定了《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校企合作实施细则》,企业全过程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已经形成了“双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特点,即学生培养“双单位、双区域、双教师、双身份、双证书”。学院先后与哈尔滨地铁公司、广州地铁公司、中铁一局轨道公司、中铁三局集团公司、中铁七局集团公司、中铁四局集团公司、中建集团铁路建设公司等企业分别开设了“订单培养班”。按照企业提出的用人规格及时间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

1.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基础上,推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2+1”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部专业实施顶岗实习培养。按照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行业技术标准,适时增加现场急需的课程,开发了基于隧道、桥梁、线路、地下铁道等施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建有40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合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本教材64本。

1.3共建流动性实训基地

高速铁路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与中铁三局、中铁二十二局、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黑龙江省长力公司等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协议(工地试验室)”。实验室为企业提供无偿服务,企业承担学生的教学任务和教师挂职锻炼任务。

1.4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积极为企业承揽工程,近三年仅在东北地区为企业承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3个,资金总额20.84亿元。先后参与了中铁三局集团公司“长达无缝线路综合施工技术”、“大深度高水压条件下盾构管片背后注浆技术研究”等51项科技攻关项目。学院面向企业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服务。先后承担石太客运专线、沈阳地铁实验室建设、南广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测量任务、哈大客运专线哈尔滨至拉林河段的交桩测量和无砟轨道板精调任务。为总公司编写了《测量工》、《桥梁工》等高、中级技师培训教材和试题库。连年承办了总公司CAD大赛、测量大赛的培训与比赛任务。经过5年的实践,企业更加离不开学校的人力支持、设备支持和技术服务。

2.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涉及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三方面的因素,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探讨如何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对接。

2.1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定位

立足区域,依托区域,服务区域,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懂生产运行、技术开发、现场管理的知识面宽、 技术应用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理念。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融合社会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个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共生态环境。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7个,地方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财政部、省财政厅和中国中铁共投入15600万元支持学院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其次,高职院校要主动出击,走开放办学之路。我院与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企校联盟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签署了永久性《企校合作协议书》。2012年我院一次性投入近400万元购置城轨线路维护和检测设备,一方面用于地铁集团的运营生产;另一方面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基地。依托基地,双方开展订单培养,师生在真实的生产背景下进行学习、实训。与中国中铁集团紧密合作,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从课程标准制订、课程建设、师资和基地建设到招生就业全方位参与学院育人过程,使学院的办学充分体现相关行业企业的需求与意志,以及产业的发展动向。

2.2专业设置立足区域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切入点,高职院校应特别关注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需求,瞄准区域产业的重点发展行業和领域,加强专业设置的预测和研究工作,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人才的适应性。专业设置要能充分体现所在区域产业、企业的特点,整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建设与产业链相匹配的学科群和专业链。不断开发新专业, 改造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抓好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和专业建设,对有关地方的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的学科专业,应不遗余力地加大建设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设备、实验室建设,把它作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带动学校的发展。

2012年9月8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网站首次公布了近期批复的《哈尔滨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2018)调整方案》。 哈尔滨地铁工程是哈尔滨市迄今为止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为“九线一环”,线路规模为340公里,建设期30年,总投资约为1630亿元。而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正是立足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每年为哈尔滨地铁集团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毕业生。

2.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水平,就应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尤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建设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它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双配制”教师挂职锻炼。改革师资管理制度,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在校内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研发平台等,与企业共同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中铁三局、哈尔滨地铁集团公司、哈尔滨铁路局、黑龙江省长力公司等20多家企业合作,实行“双配制”教师挂职锻炼。

2.4扎根区域经济,加深校企合作

企业对市场的敏锐度要高于职业院校, 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寻求企业专家的帮助和支持,才能不断提高专业和企业需求的关联度,才能将市场的不断变化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结合起来,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 “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論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通过企校合作,工学结合长效运行机制。我院与哈尔滨地铁公司、中铁三局建立企校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深化与已有合作单位的合作。在理事会体制下,与企业共同完成以工程施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邀请校外专家来开展专业讲座、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邀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本专业的部分教学任务,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构建专业培养目标,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高度融合、高度关联的课程与项目,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也可促进“双证书”教学活动的开展。完善已有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新建城市轨道交通CDIO校内实训基地,加强企校共建校外流动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提高为行业和区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服务能力。

区域发展路径 篇7

随着我国茶叶区域品牌的快速发展,能够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工艺,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茶叶区域品牌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茶叶区域品牌的成长路径主要经历4个阶段,对其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有关部门人员应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而提出促进茶叶区域品牌发展的建议。

1茶叶区域品牌的优势

茶叶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如茶叶具有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等,能够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就茶叶区域品牌发展来看,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受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性影响,茶叶产地比较分散,通过形成区域品牌,能够将许多种植户联系,对提高茶叶附加值和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得以加快;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地区以茶叶产业为经济龙头产业,不仅能够增加政府税收收入,而且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对促进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增强茶叶种植地区的竞争实力,降低风险隐患。由此可见,茶叶区域品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1]。

2茶叶区域品牌的成长路径

在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其成长路径是“口碑品牌——地域品牌——全国性品牌——世界性品牌”,分别代表着其发展时期,即萌芽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

2.1萌芽期

从口碑品牌向地域品牌发展过渡阶段,称之为茶叶区域品牌的萌芽期。该时期,茶叶区域品牌尚未成型,在区域气候、土壤条件、地理位置等优势条件的作用下,茶叶产业逐渐凸显其特色魅力,在区域中具有美誉度。随着茶品在社会公众心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茶叶需求量增大,对茶叶产量有着较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许多茶叶种植户纷纷创建企业,并注册商标,在茶叶市场中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在茶叶区域品牌萌芽时期,能够形成区域品牌的茶叶种植面积仍然相对较小,产量不高,且企业规模小,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但却是茶叶区域品牌的雏形。

2.2初生期

从地域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区域品牌发展中,茶叶区域品牌进入初生发展时期。该时期,区域茶叶的美誉度不断提升,销量增多,逐渐引起区域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基于此,部分地区政府部门能够为推进茶叶产业发展而采取一系列推动性策略,对茶叶区域品牌形成创造良好条件。确定管理主体,加强茶叶区域品牌的宣传,不仅使其在地区的美誉度与日提升,而且国内知名度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茶叶品牌附加值增加、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升等,对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茶叶企业管理模式逐渐向着现代化方向而转变,且企业合作逐渐加强,茶叶商标增多,形成茶叶专业市场,推动茶叶营销的发展进程[2]。

2.3成长期

从全国性区域品牌向世界性区域品牌发展中,茶叶区域品牌进入成长发展时期。随着茶叶区域品牌区域美誉度和国内知名度的不断提升,促进其进入成长时期,具有品牌效应优势。该时期,茶叶附加值相对较高,产品本身价值较大。为满足茶叶市场需求,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推动种植户走茶叶产业化发展之路;茶叶企业走现代化经营模式,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在此过程中,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联系愈加密切,部分企业之间形成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许多茶叶品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然而,伪冒假劣产品在茶叶市场中逐渐涌现,扰乱市场秩序,对我国茶叶区域品牌发展有阻碍影响[3]。

2.4成熟期

当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为世界性区域品牌,是其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随着茶叶区域品牌的不断发展,使其进入成熟时期,不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消费者的忠诚度明显提升,无形中为茶叶区域品牌增加附加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竞争压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对此,区域茶叶企业逐渐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如依附于知名品牌企业,走“1+N”的发展模式,“1”和“N”分别代表茶叶区域品牌和龙头企业。基于此,我国区域范围内的茶叶企业之间联系更为密切,形成集聚效应,对增强茶叶区域品牌竞争实力有利[4]。

3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建议

当前,我国茶叶区域品牌虽然已经进入成熟期,但其仍然面临激烈市场竞争,只有制定一系列引导其发展的策略,才能确保茶叶区域品牌稳定发展。对此,有关人员应针对其发展而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如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政府职能、创建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方案等。

3.1加强区域合作,增强竞争实力

在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应坚持加强区域合作,以增强茶叶企业竞争实力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加强各茶叶企业、茶叶品牌之间的融合,能够为区域品牌提供有力支撑。由于龙头企业是区域品牌的核心支撑,因而其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茶叶区域品牌合作中,各地区可能受技术水平、营销市场、茶叶产量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必须实现跨地域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优势。例如:福建省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茶叶同根源,台湾地区具有先进的茶叶精加工设备设施和技术等优势,福建省茶树多样、品牌形象良好、茶农较多等优势,加强二者之间合作,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对促进茶叶区域品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3.2发挥政府职能,形成品牌优势

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承担着监督职能。在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监督职能的优势,确保茶叶市场有序,为茶叶营销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对茶叶区域品牌给予正确引导,规范其经营发展方向,确保茶叶区域品牌创建的有效性,能够形成品牌竞争优势。例如:严把质量关,鼓励茶商提高茶叶质量,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对促进茶叶区域品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如税收减免政策等;政府对茶叶产业给予经济支持,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助于促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品牌竞争优势[5]。

3.3创建管理小组,奠定组织基础

在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创建管理小组而加强管理工作,能够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提高管理水平。品牌创建过程中,区域品牌保护、维护形象、质量监管等内容是管理重难点,只有通过创建管理小组,才能全面开展管理工作。从全局视角出发,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对茶叶市场的监管,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对茶叶区域品牌形象的不良影响;为茶叶区域品牌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促进茶文化的继承发展;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管理计划。由此可见,创建管理小组具有必要性[6]。

3.4制定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水平

在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以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上述可知,茶叶区域品牌经历着萌芽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在不同发展时期,茶叶区域品牌具有不同特点,对管理内容有着差异化需求。对此,有关部门人员,有必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而制定管理方案,对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萌芽时期,奠定坚实的茶叶产业基础尤为重要。所以,管理人员应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主,以期提高茶叶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等;再如,对于初生时期,应对茶叶品牌而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管理方案,能够为茶叶区域品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该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7]。

4结论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园林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使茶叶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对此,发展茶叶区域品牌具有必要性。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坚持走茶叶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并取得良好成效,其品牌有200余种。通过对茶叶区域品牌成长路径的分析可知,其成长需要经历诸多阶段,因而对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促进茶叶区域品牌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政府职能、创建管理小组和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使我国各行各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茶叶营销而言,有必要打造区域品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以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茶叶区域品牌形成主要经历着萌芽、初生、成长和成熟4个时期,可见,其发展时间相对较长,亟需专业管理手段的支持。为促进茶叶区域品牌的发展,本文从其成长路径视角出发,提出一系列发展建议。

关键词:茶叶,区域品牌,成长路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单军,姜含春,徐伟健.基于扎根理论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分析—以茶叶区域品牌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28.

[2]魏春丽.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中国茶叶,2014(6):4-10.

[3]谢向英,郑美玲.基于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的福建茶产业发展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25-28.

[4]胡振涛,项喜章,吴素春.武当道茶区域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38-43.

[5]成党伟.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形成机理与建设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6(1):132-136.

[6]张文律.区域品牌的成长机理和路径分析——以温州为例的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47.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篇8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发达的经济区和最大的产业密集区,具有地理位置佳、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强等多方面的优势,是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龙头。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三地合作,实现三地产业的有效对接与转移,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1)地域相连和交通网络发达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客观条件。

京津冀三地共同位于华北平原的冲积平原上,东部濒临渤海,共处同一个自然地理单元,地域结构相对完整。河北贯穿京津,北京、天津两市的周边为河北省,地域紧密相连;三地之间有多条干线铁路和地方铁路贯穿其间;公路联系更是发达便捷。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主中心、天津为副中心的陆海空综合运输网络,并呈现出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式的组织形态。京津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三地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提供了可能。

(2)资源禀赋的互补特性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的资源基础。

由于自然和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京津冀三地的资源,分异特征比较明显。河北省的自然资源居三地之首,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北京市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人才、旅游等资源名列三地前茅;天津市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工业制造能力资源处于三地的龙头地位。市津冀三地的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十分明显,三地合作可使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发挥出更大的资源效应[1]。

(3)产业的互补特性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需求。

从产业分工角度看,京津两市作为首都和直辖市,金融、保险、高科技、服务等产业都有绝对的优势,河北第一产业有天然优势,而在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科技等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从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的关系来看,北京属于知识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具有优势;天津属于加工型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重加工工业具有优势;河北属于资源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占优势。从城市定位上看,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金融中心;天津是商贸金融、物流、制造业中心。河北定位于港口、京津装备制造业及现代制造业配套产业与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可见,京津冀彼此之间的城市功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

2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京津冀经济圈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为双核,囊括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市。京津冀三地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合作潜力巨大。

目前,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合作已经开始,但合作力度不大;影响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1)产业同构,产业互补性不强。

多年以来,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均各自为战,城市发展目标相似,在产业政策上追求大而全,均强调“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划地为牢和“地方保护主义”,相互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严重,导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以及河北周边各市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没能协同发挥,未能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能力[2]。

(2)产业链断裂,产业联动动力不足。

产业链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然而,产业结构的趋同使得京津冀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无法形成合理充分的产业链条,仅有的几个产品的价值链也十分单薄。京津作为北方的两个特大城市,其对地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三地产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区域内强大的产业链,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3)各地协作不紧,未能形成利益共同体。

京津冀都市圈形不成产业链,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京津两大城市从本地经济出发,虽然也在搞产业链,但这种产业链配套是要把自己本地区原有企业消化掉,甚至不惜组建新的企业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天津市的汽车产业,零部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零部件厂指令生产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而原唐山市的齿轮厂专门给天津夏利配套生产微型汽车齿轮变速器,引进了大量设备,已经生产了很长时间,技术比较成熟。但天津自己建了个厂生产,因而唐山生产的齿轮只好给别人配套,本来是合作却变成了竞争对手[3]。

3 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

(1)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政府的首要作用在于协调区际利益,消除行政分割与障碍,建立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制度规范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从而减少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充分保证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要逐步形成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二是要协调区域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形成区域统一市场体系;三是加强市场不愿涉足的公共领域的跨区域协作上,主要包括指交通、生态环境、水资源等市场不愿意提供也无力推动的公益性项目。京津冀三地在这方面的产业协作空间十分宽广,大有可为。

(2)制定并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

经济发展各自为政、竞争无序、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从而有效地协调区际利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规划应本着开放的原则,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明确区域产业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分工和定位;整合区域产业布局。

(3)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有利于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的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与技术,以后发优势尽快提高产业层次和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被转移方的双赢[4]。从京津冀三方来看,京津冀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并且具有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可能性。京津在第一产业上与河北相比处于劣势,第二产业对于京津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相对弱化,第三产业的比重及其对GDP的贡献率却稳定上升,这与经济发展规律及京津城市经济的地位相符合。而河北在第一产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产业技术层次上都与京津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京津冀之间在产业结构上不但存在梯度差距,也存在梯度转移的广阔空间。

(4)构建基于各地的比较优势的京津冀产业链。

京津冀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自觉、能动地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以加快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北京应充分发挥其人才、技术、信息齐备的首都优势,发展具有更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产业、“总部经济”。天津则应利用其天然的港口优势,充分发挥商埠和金融、物流的幅射能力,利用其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着力发展制造业、物流业、海洋经济等。河北从资源和基础条件出发,坚持发展自己的基础产业,并充分利用京津两地的部分产业大量转移的大好时机,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从而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目前,可构建的产业链条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链、汽车产业链、装备制造产业链、冶金产业链、石油化工产业链等。

(5)营造京津冀统一的市场环境。

要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流向报酬率最高的地区,保证各产业转移主体能够自主地选择成本最低的区位,必须有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统一的市场作基础。因而,京津冀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尤其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在完善商品市场的同时,加快发育和完善各要素市场,加快区域市场互相接轨的步伐。

(6)培育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对于吸纳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要制定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产业技术政策,集中科技资源扶持高技术产业,并且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二是要建立并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加大金融对企业科技研究、开发产品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组建技术研发中心,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到市场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化,使企业的生产方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台阶,增强市场竞争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子麟:《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经济与管理》2007(21):17-18。

[2]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综合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Z];2005年10月。

[3]张吉福:《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瓶颈与未来发展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5(15):20-24。

区域发展路径 篇9

全球经济的加速融合的总体局势之下, 各行各业都想着纵深方向不断拓展, 旅游产业自然也不例外。在对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不断探索过程当中,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 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果。

从根本上来看, 在一定区域范畴之内, 各个旅游区单元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联系, 彼此之间相互牵连, 这种联系不仅仅体现为旅游区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 还体现为经济层面的相互联结, 除此之外, 更深层次的文化联系也不容忽视。正是由于这种纵横交错的深刻联系, 使得对于区域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不应该将各个子系统, 即各个旅游区单元分割开来, 而应该将其视作协同共生的整体, 对整个区域的旅游资源着手高效整合, 发挥更大的旅游正向效应。这就是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真正意涵。

值得注意的是, 将区域范畴之内的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从全局视角出发对资源进行统筹, 对产品着手优化, 对区域内部而言, 无疑是起着正向推动作用的。除此之外, 还应当注意到, 对于区域外部而言, 也是有着非凡意义的, 能够更为高效地与外部旅游系统之间展开良性互动, 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从整体上助推国内旅游产业的健康成长。

二、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模式

正是由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所以势必成为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走向之一。在推行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在探索其发展模式的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 不能忽视国内的实际情况。

客观来讲, 我国地大物博, 这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异常丰富的, 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国内旅游资源赋存具有极大的空间差异性。再加上国内不同区域之间, 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也是各有差异的, 上述种种偏差, 都无疑会导致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即为地方保护主义, 这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很简单的道理,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 造成旅游市场的割据, 使得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市场构建成为难题, 各个地区都想着自身的利益赢损, 对于整体利益漠不关心, 相互之间也难以就利益分配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利益的牵扯与互不相让, 必然使得区域旅游经济的构建十分艰难, 没有办法进一步打造出区域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 企望地区之间集聚共荣也成为奢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之所以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推进受阻, 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利益问题。因此, 在探索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的时候, 自然而然应当将地方利益纳入考量范畴之内, 予以重点考虑。在构建的过程中, 要以地方利益为基础。

值得重视的一点就是, 虽然强调地方利益, 但并非只在乎地方利益, 那就无法构建起区域旅游协同发展了, 所以, 应该在此基础之上, 明确确立协同发展的目标。

基础和目标都确立好了之后, 就应当考虑具体的协同方式了。由于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 很多领域都已经纳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下进行运行, 旅游产业也经受了市场的充分检验, 所以, 在选择未来协同的方式的过程中, 也应该在市场中展开与提升, 所以, 将市场交易作为协同方式是明智之举。具体在实践层面, 重点涵盖的方式就有旅游企业联营、信息资源共享等, 除此之外, 对于客源市场也应该持叫我开放的态度, 相互共享。

最后, 为了使得这一方式得到有力的保障, 还应该将政府确立为协同的保障, 经由官方的权威确保这一方式的正常运转。具体到实践之中, 就反映为基础设施、制度、统筹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一体化。

三、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探索

为了更为有效地助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应当从下述三个层面入手予以加强。

1.重视顶层设计

不可否认的是, 市场自身也并非十全十美的, 并不能对所有事物进行调节, 除此之外, 也无法做到完全的信息堆成, 要想完全依靠市场形成区域旅游一体化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与制度调整, 构建起高层次的磋商协同机制, 以更好地促进区域协作的实现。

目前, 在这一层面展开良性探索的就有京津冀区域, 三地政府针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已经展开了多次交流, 并对相关区域不断着手研究与谈论, 以全面提升区域协作水平。政府层面共同构建顶层设计, 将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统一的引导与指挥, 让区域之间协同起来, 朝着共同的目标进发。

2.旅游企业产品差异化发展

区域范畴之内的旅游单位, 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 与文化内涵层面的相仿, 很容易出现同构化现象, 出现恶性的同质竞争, 这对于整个区域的协同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所以, 在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过程中, 应该基于各个旅游单位的优势, 寻求差异化发展。

例如某些旅游区具有十分优质的自然资源, 然而相对应的人文资源却较为缺乏, 而周边有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区, 相互之间就可以形成互补,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寻求协同共进。

在具体的实践之中, 长三角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就可以视为典型, 其中, 上海强调其都市文化的开发, 旅游一类以及二类城市则侧重于水域风光资源的挖掘, 这就跟上海形成了良性互补, 没有局限于同质化竞争, 而是开辟出了差异化互补的路径。

3.区域内各个旅游区联合营销, 共塑旅游形象

从总体趋势上来讲, 21 世纪可以说是形象时代, 在整个市场竞争的激烈环境之中, 形象力的竞争不容忽视。同样的道理, 区域旅游寻求协同发展的过程之中, 对于旅游形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区域范畴之内的各个旅游单位在对外的旅游宣传过程中, 应该关注宣传营销, 不应该各自为战, 这样不仅仅消耗了资源, 而且还不利于整体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 这对于区域旅游的长远发展是没有好处的。

集体发力, 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的良好旅游形象, 塑造出独特的品牌优势, 能够让区域旅游具有更为强大的吸引力与生命力。

4.强化交通互联

要强化区域之间的协同效应, 最为关键的一点, 就是应该整体统筹旅游综合服务市场, 让市场中各项资源畅通流动, 那么, 自然缺少不了交通建设, 这样才能够有效加快各个要素之间的区域流动与交互。

换句话说, 即想要实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就必须要构建交通一体化, 培育形成交通一级核心网络。构建起了核心网络之后, 还应该相应地构建起二级节点网络和旅游城市三级网络, 以辅助核心网络进行旅游要素的输送。可以看出, 这种网状结构能够充分实现区域内各个单位的互联互通, 打破线性单向联系, 构建起更为多样化的联通渠道, 打通各个环节, 促进旅游要素的畅行无阻。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挖掘与调和, 处于不断的探索过程之中, 要想实现区域旅游的协同发展, 获得共赢, 就要必要充分顾忌地方利益, 确立协同的目标, 在政府构建的顶层设计框架之下, 不断寻求产品的差异化发展, 塑造统一良好的旅游形象, 并打通交通阻碍, 促进旅游要素的畅行无阻,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才能够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对整个区域旅游的未来产生正向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J].地理学报.2010 (12) .

[2]李松柏.环太湖城市旅游竞争力与区域旅游合作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2) .

区域发展路径 篇10

现代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动力在于私人银行业务可以为银行创造丰厚的利润。在银行业有一个“二八”定律, 即80%的银行利润来自于20%的银行客户, 高资产客户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而私人银行业务就是以高端客户为对象, 能够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利润;二是私人银行业务要求专业的人才设计专业的产品, 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 为银行在竞争中创造优势。进入21世纪,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富裕人士不断增加,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 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来说, 在未来存贷利差业务利润逐渐缩短的长期趋势下, 发展私人银行被看作是银行未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人银行的概念

2005年5月25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将私人银行定义为:商业银行与特定客户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签订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合同, 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 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

根据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的实践经验, 本文认为私人银行 (Private Bangking) 可以这样的界定:私人银行是国内外商业银行针对拥有不同资产规模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一揽子资产投资与管理、保险投保策划、离岸公司、家庭信托基金、古董收藏、移民计划、合理避税、艺术品鉴赏、子女医疗与教育计划等的一种顶级专业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它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以分析指导为手段、以高层次管理人才为支撑、以高度私密性为保证、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以实现客户资产持续保值和增值为目标的特种金融服务方式.

二、私人银行的起源

私人银行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法国的一些经商的贵族由于宗教信仰原因被驱逐出境, 形成了第一代瑞士的私人银行家, 欧洲的皇室高官们迅即享受了这种私密很强的卓越的金融服务, 开始专门服务于200万美金以上的超级富翁家族。17世纪的欧洲贵族出外打仗, 家中财产由留守的贵族代为管理, 这些贵族逐步形成了第一代私人银行家。它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并驾齐驱的主要银行服务体系之一。总之, 私人银行起源于一种私密性极强的专门提供给贵族和富人阶层的金融服务,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三、外资银行私人银行准入门槛标准和中外资私人银行竞争力比较

1、外资银行私人银行准入门槛标准 (图1)

四、私人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状况

2005年9月27日, 美国国际集团 (AIG) 旗下专门从事私人银行业务的瑞士友邦银行上海代表处正式开业, 这是首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私人银行, 由此拉开了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序幕。2010年年底, 已经有16家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其中包括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JP摩根、瑞银集团、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法兴银行等。2011年末, 设立私人银行部门的中资商业银行已达11家, 它们分别是中信银行、中国银行, 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

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实现中间收入2.89亿元, 2010年实现中间收入1.37亿元, 2011年比2010年增加1.52亿元, 增长率达到110.95%;2011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已超过1.6万户, 连续4年保持超30%的增长;2011年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达2.2万户, 较2010年末增长23.2%, 管理资产4345亿元, 较年初增长22.6%。2011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为23152人, 较上年大幅增加130%。从整体上来看各家银行拥有的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也在呈现逐年翻倍增长趋势。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私人银行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 区域高度自治特权

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 同时处在我国大陆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点, 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 在拥有5.3亿人口的东盟和5.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经济圈两个大市场中, 将发挥结合部的重要战略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还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1、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依照法律规定, 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自治权, 可以根据本地实际, 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 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享有这一特权。2、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二个省市区之一, 享有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和《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规定的五大类十九条具体优惠政策措施, 包括了西部开发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 增强西部地区的吸引力, 提高竞争力的举措, 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等。

(二) 收入与消费趋向增长

南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 广西第一大城市, 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 位于广西中部偏南, 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 居住着壮、汉、苗、瑶等36个少数民族。根据《南宁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666.16万人, 其中市区人口为344万人。

2010年以来南宁市居民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 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消费性支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一季度, 南宁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473.64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5.8%。其中, 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792.15元, 同比增长11.7%。八大类消费呈五升三降的格局 (详情见表3)

2010年上半年广西城镇居民收入继续平稳增长态势, 1月份—6月份人均可支配收人达到8721元, 同比增长805元, 增长10.2%, 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实现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5703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621元, 增长12.2%, 增速比上年同期快8.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上涨因素, 实际增长9.7%。资料来源:广西经济社会调查报告 (2010)

(三) 科教兴国, 人才济济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2所普通本科院校, 39所高职院校, 9所独立学院。其中, 广西大学在1999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学校, 2004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现在的广西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 设有30个学院, 学科涵盖哲、经、法、文、理、工、农、管、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 有97个本科专业, 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5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8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校现有教职员工3585人, 其中专任教师2019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22人, 副教授711人, 博士生导师144人, 硕士生导师1328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0001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390人, 硕士研究生6148人, 本科生23463人。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022人, 成人教育学历生2万人。另外, 还设有1个独立学院—行健文理学院, 有463名教职工, 35个专业, 在校生9602人。 (数据截止2012年6月)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私人银行发展的路径思考

由于管理富裕私人客户资金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加上盈利主要来自于相对稳定的费用收入, 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大;因此, 私人银行业务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在于了解和熟悉内地的客户, 市场和法律监管情况, 有着大量个人业务数据和人脉关系, 劣势在于私人银行发展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缺少相应的私人银行社会实践经验。下面本文从多方面探索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私人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

(1) 私人银行人力资源建设。私人银行业务涉及一揽子资产投资与管理、保险投保策划、离岸公司、家庭信托基金、古董收藏、移民计划、合理避税、子女医疗与教育计划、艺术品鉴赏等的一种顶级专业化、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要取得正常的运转与发展必须注重私人银行人力资源的组建工作。私人银行人力资源的组建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内部人员的专门培训、培养和非金融机构超级人才的引进以及从国外大胆引进私人银行高级管理人才;同时注重扩大私人银行人力资源团体中的会计师、造价师、监理师、咨询师、安全师、结构师、估价师、经济师等占有比例;以及积极从高等院校或者企业高薪引进具备超强社会实践能力的金融专业博硕研究生担当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首领, 指导新的投资方向和开发新型理财产品, 以满足客户专业化和多样化需求。

(2) 细分客户群体, 实现全新差异化服务方式。私人银行以专业化经营为特色, 以实现客户资产持续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特种金融服务方式。我区商业银行可以参照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将私人银行业务客户分为四类 (详情参见表4)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四种客户类型,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积极研发可持续发展新型产品和提供全新差别化服务方式, 特别多加注重发展信托业务, 私人贷款业务, 资产管理业务, 报税业务, 海关报关业务, 证业务等热门业务;将客户的价值链充分延伸, 帮助客户实现价值飞跃, 使其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价值体验。 (表4)

(3) 各级机构协调合作, 实现混合经营模式。目前中国金融体制实行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法律限制, 但是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范围广泛并引向丛深, 私人银行业务要想取得全面、快速的发展, 切勿开展孤军奋战, 要加强与证公司、保险公司和非金融机构的合作;同时, 还可以考虑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实现混合经营模式, 合理利用资源, 培养专业人才, 分享客户基础, 吸收丰富的工作经验, 弥补信息不对称等, 努力扩展私人银行服务领域, 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私人银行快速的发展。

(4) 加强私人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私人银行应注重建立起包括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内审、合规等相互制衡的部门架构。在此架构下, 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 按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风险监督管理体系, 并及时对相关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并符合客户利益最大化原则。内部风险监督管理部门应坚持独立性原则, 向董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独立的风险报告, 并定期召集专业人员对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在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内部, 也应当配备一定的人员, 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对客户经理和投资经理的服务质量、职业操守、专业胜任能力等进行调查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向大江.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探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 (1)

[2]陈琦.基于客户细分的我国私人银行产品创新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 (9)

[3]张长征, 付玲玲.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分析[J].上海金融.2007 (7)

[4]高文俊.私人银行业务模式探讨[J].北方经济.2012 (2)

[5]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 盛婉珍, 姜秋林.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研究[J].金融论坛.2008 (6)

[6]王庆山.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 (12)

[7]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 王涛, 王晓建, 卜银伟.四川地区私人银行发展的地域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0 (10)

[8]吴思强.私人银行业务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2008 (2)

区域发展路径 篇11

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4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应用的重要载体,其社会功能经历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逐步形成了融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为一体的新功能。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日益凸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规律,办学理念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地方高校拓展办学空间、突出办学特色的奋斗目标。因而,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地方,根据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转变观念,争取各方支持,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渠道,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实现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1950年,教育部制定了第一个《高等教育暂行规程》,强调高等教育要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生产和实践,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各类人才;1959年,《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高等教育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接触社会实践,参与技术革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扩大社会服务范围;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针对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提出高等学校“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利,承担应负的责任”、“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1]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依托社会办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主动贴近社会,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平台,服务社会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高等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更是异军突起,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其最基本的职责和功能。[2]当前,地方高校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转化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领域的联系,在基础建设和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增强高校的发展潜力,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高校就业压力的需要。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三大主要社会功能,但对于许多高校来说,学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同时兼顾科研和社会服务。培养和输出高质量的人才既是地方高校的基本和首要职责,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生命线。[3]为培养真正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地方高校应当密切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后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现的更为明显,一些海外留学毕业生、许多985和211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尚且困难,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是不言而喻。为提高地方高些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抓住区域人才输出主战场,借助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地方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毕业生,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缓解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打造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也是提升学校品牌的需要。与部属高等院校相比,地方高校无论在办学条件、政策支持,还是在师资队伍、生源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地方高校要想在与部属院校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明确办学特色,没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最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既是地方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高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不仅能解决高校实习基地缺乏、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而且还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此外,地方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而且还能充分运用他们所掌握的高新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地方高校的品牌和知名度,获得社会对地方高校的认同。

二、当前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滞后。当前,许多地方高校中领导和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人才层面,对高校与地方关系认识不明确,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之间的关系,缺乏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服务观念滞后;此外,地方高校的许多教师,特别是新进入的青年教师,对社会需求和市场缺乏了解,信息闭塞,加之学校和社会对真正从事社会服务的教师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师资队伍、科研条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造成许多教师无法集中精力、拿出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还有一些教师专注于论文发表和搞研究,对纵向课题青睐有加,却忽视了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横向课题研究,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滞后。

(二)高校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对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但仍存在传统学科所占比重较大,新兴学科建设落后且比重较低的问题,而一些新兴应用性学科和高科技领域,如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等人才培养缺口较大、拔尖人才培养能力较弱。此外,许多地方高校不能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造成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人才培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力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持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突出。地方高校人才内部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不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在数量上远远超过部属院校,但地方高校的规模和科技实力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却不是主导地位,其影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普遍不高。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但许多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竞争力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引导和改造能力较小等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高校科研能力较低,创新能力不高。长期以来,地方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在工作中所占比例较低,教师研发能力相对薄弱。近年来,虽然我国地方高校对科研工作都极为重视,但许多教师偏重基础研究,科研成果多以论文发表或出版著作等形式呈现,忽视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科研成果孵化能力较弱。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区域化的主要载体,其教学功能已逐步成熟,但其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还较为薄弱,科研与市场的结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能,因而,地方高校应充分考虑“服务的区域性”特点,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办学的思路和办学定位,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一是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地方高校自身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彻底改变“自我封闭”的局面,主动研究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信息、文化和人才服务,引领地方文化;三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强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区域资源分布特点,积极利用和整合资源,做好全日制学历教育,实施学历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建立开放式教育平台,全方位促进区域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办学目标。目前,地方高校虽然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结构,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无论是调整的针对性,还是调整的科学性还远远不够。地方高校具有区域性,本地人才市场是其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这不仅明确了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目标,还决定了地方高校应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条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并没有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趋势来制定和调整专业结构,盲目跟随重点大学求大求全的作法开设热门专业和课程,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影响了学校品牌,还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5]为此,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学科优势,根据所处的地缘环境、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目标设置与区域资源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科和专业,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发展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与重点高校相比,受办学条件、整体实力、知名度等原因的限制,地方高校要想在新兴学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有一定的困难,但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高校之间存在着比较优势,因而,许多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出学校的品牌学科专业,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办学特色,发挥了“龙头”作用和品牌效应。科研工作既是高校办学实力的见证,也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登记的科研成果非常多,但真正能实现转化、转化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却非常少。科研转化率不高、转化机制不健全、科研中介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此,地方高校应当强化市场意识,构筑人才高地,提高整体科研水平;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理论创新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提高地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率;[6]发挥地方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寻找与区域合作的结合点和生长点,使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以一定的方式向区域经济社会辐射。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生共荣的关系。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推动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技支撑、文化引领等智力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依靠地方经济实力,将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校自身的价值,才能推动地方高校的更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只有迈出“象牙塔”,立足地方,才能具备解社会问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惠泱河,杜育峰.地方高等学校的合理定位与发展策略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张真柱,刘婷.地方高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困惑与对策——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

[3]宋惠玲,刘玉玲.论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4]周旭清,王思民.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

[5]林玉双,方益权.地方高校科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温州为例高等职业教育[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6).

[6]王守伦.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议的理论与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许昌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地方高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探索与创新--以许昌市高校为例》(编号:6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区域发展路径 篇12

与其它产品服务不同, 供电服务存在着巨大的外部性, 能广泛辅助市场经济主体的发展。随着转变经济方式战略的提出, 以及低碳发展道路的实施, 如何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便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也构成了本文的立论基础。

鉴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区域发展的动因分析

区域属于中观概念, 从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已倾向于以功能区作为划分区域单元的标准。但从供电企业的服务半径而言, 仍依附于行政区规划。因此, 这里的区域发展范畴也可理解为一个城市、省的范围。

结合主题, 动因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 产业关联性

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主要通过技术和价值联系起来, 这在高科技和创新型企业中较为常见。众所周知, 目前的实物产品都按照模块化进行研制、生产。在各模块标准化的基础上, 各类型企业间形成了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的网络化分工态势。正是在这种产业关联性的推动下, 区域经济增长就逐渐形成了。那么在追求空间和时间效益的驱使下, 工业园区成为了承载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这也为供电企业的服务优化路径提出了切入点。

(二) 产业扩张性

产业扩张性直接体现为,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模式。不难理解, 在突出内涵发展的同时, 外延量的扩张也是必要的。产业扩张是企业扩张的集合, 也是整体反映。从供电服务的角度来看, 这实则增大了服务对象范围和数量。不得不说, 这为优化供电服务质量建立了障碍。

以上从两个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这两个方面又对供电服务提出了两个课题, 即如何服务于工业园区和产业扩张的需要。

二、发展驱动下供电服务的内容要求

供电企业现有服务模式在与上述动因的对应下, 还应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一)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服务生产型企业都应达到的要求。对于供电企业而言, 它的客户关系管理无论从内容还是深度, 都与一般性的服务企业不同。首先, 供电企业历来处于市场议价强势地位, 该地位往往导致企业缺乏这种管理机制。尽管从短时间内缺乏这种机制并不会对企业带来损害, 但长期积累的负面因素将通过政府公权力的释放来影响企业发展。

(二) 增强跟踪服务意识

不可否认, 供电服务的末端可以界定为将电顺利输出, 但在产业普遍存在关联性, 且同处在一条价值链的基础上, 上述服务内容远远不够。因此, 笔者提出了增强跟踪服务意识的要求。包括:跟踪客户方的用电需求 (与客户的产能结构有关) 、帮助客户维护和更换电力设施。这些都将以实际行动获得客户、政府、社会的好评。

(三) 加强双方人员往来

建立双方人员往来的长效机制, 不但能加深双方的了解与消除误解, 还能在技术匹配度上增进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由经济学原理可知, 高频率的接触将在“学习效应”下提升供电企业的服务适应性。

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 实则为路径构建提供了指向。在此基础上, 以下将具体讨论路径构建问题。

三、内在要求导向下的质量优化路径构建

具体而言,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 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创新型企业的产品市场环境波动,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用电需求;从而, 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供电状态。为此, 供电企业应组建专门部门, 来对区域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环境展开调研。或者, 在经济效益驱动下, 供电企业可以选取若干家VIP企业客户, 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市场调研。通过切实把握企业的产品市场波动周期, 实现电力产品供给的适应性与匹配性。

(二) 跟踪服务意识方面

企业在“成本-收益”原则的比较下, 固然弱化对自身电力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协助企业完成电力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 便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 笔者建议:供电企业可以争取承包企业的上述维护管理工作。这样一来, 供电企业既能获得额外的经济效益, 又能直接与企业客户接触, 更加巩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

(三) 加强人员往来方面

建立起与区域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 不仅便于了解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还能充分获得企业客户的用电需求。然而, 从企业经营层面来看, 企业资本循环具有永续性特点, 一旦中断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 供电企业与区域企业可通过信息沟通渠道, 达成共识, 形成相互理解的态势。从而, 采取类似于短期商业信贷的模式, 帮助区域企业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 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笔者并不试图穷尽所有的措施, 而在本文的逻辑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莉, 王丽红.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12, (5) .

[2]王丽君.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7) .

[3]陈啸.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 2011, (2) .

上一篇:医院机房建设下一篇:数学课题探究教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