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共10篇)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1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准确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掌握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有助于构建更完善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体系,进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
通过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进行探析,我们可以概括得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要素和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效组合,要素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效组合则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和强化保障。
本文赋予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更广义的解释,将权利、资源、 知识、功能等新内容包纳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体系,将它们统统作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权利
权利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中处于首要位置,权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历史传承和制度安排,权利决定着各项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而要素是否得到优化配置直接决定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权利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前提构成。
(二)资源
资源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构成,区域要素丰裕程度和要素禀赋决定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周期与发展层级,即资源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成单向正比关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初级发展和高效发展都以区域资源为基础,资源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构成。
(三)知识
知识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构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权利的组合作用确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高效率发展则依赖知识,知识催生的科技进步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知识毫无疑问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构成。
(四)功能
功能则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外延构成,功能往往是预设的、外生的,伴随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确立和发展而产生和演进,同时功能又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定位,即功能具有表象性和目标性双重属性,基于功能的双重属性,功能成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外延构成;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升的保障,能够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关键的后盾支持。
二、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
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首先要界定清楚三个关键的问题,一是内生力和外哺力,内生力与外哺力有何辩证关系,内生力和外哺力如何作用于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要素禀赋与经济权利禀赋,目前研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是以要素禀赋为基础,即传统发展所需的三要素,物质、人力与技术,而本文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概念提出的,与传统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有着显著的不同;三是自发性与拓展性,自发性和拓展性之间有何逻辑关系,二者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之间关系又是怎样。
(一)内生力与外哺力
区域发展的“内生力”,是与“外哺力”相对应提出来的。在理解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内涵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与区域的“自我发展”,与“区域发展能力”、“区域发展潜力”等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其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着重关注区域的“自我发展”,强调“内生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以 “内生力”为主要推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外哺力”,事实上,“内生力”正是“外哺力”发挥作用的基础,同时“内生力”的提高必须依仗“外哺力”。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内生力”是指区域内部的制度、资源、知识等要素积累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推动力, “外哺力”则是指区域外部资金、产业、技术等对于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内生力”和“外哺力”的统一。
(二)要素禀赋与经济权利禀赋
目前已有的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要素禀赋。本文提出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概念,它着重强调的是一种权利,所重视的是在一个社会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合法控制资要素的手段。假设Ei代表某区域的经济权利禀赋,那么Ei取决于两个参数,即区域的要素禀赋(区域拥有要素的所有权组合)与交换权利映射(为区域的每一要素禀赋组合规定的可以支配的商品组合集合的函数)。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了区域的能力范围,强化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保障。
(三)自发和拓展
自发和拓展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与演变的两个过程。经济发展初期,区域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权利禀赋之后,会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趋势,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自发性;拓展性是相对与自发性而言,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催生和演变具有拓展性,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既可以自发培育,同时,区域外部的技术、资金、产业等要素的涌入也可能是催生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并推动其演变的关键原因。自发性与拓展性都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催生和演变方式,二者相互弥补, 保障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自发和拓展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伴而生;自发和拓展都不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两者的集合却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催生和演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问题研究的重心一般倾向于对策建议与实践层面,对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有明确的界定的相关文献并不太多。已有的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界定也是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分歧较大。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学者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这一广义概念,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以及内涵,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即区域自生能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对目前已界定的广义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按其逻辑结构,可将其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林毅夫的要素禀赋论为理论依据;第二类则是以自发-扩展秩序为理论依据;第三类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具体如表1:
通过以上对广义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概念的梳理,可以概括出:
第一类区域自生能力是根据林毅夫的企业自生能力理论推导而出,林毅夫的自生能力论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的要素配置,着重强调在特定的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他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遵循比较优势生产运作后非常自然的结果,但这并没有理论上的严格证明,同时也与中国的实践不符,因此只能说是一种最优的可能。
第二类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关于区域自我发展方面使用最为普遍的概念,它以自发-扩展秩序为理论依据,着重强调区域内部系统具备的凝聚、整合和产出能力,强调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或造血功能,但是也不排除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
第三类可持续发展自生能力,它更多地借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各子系统之间系统的能力与持续的能力,其最大的亮点是把人的自我发展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特征
依据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构成和概念界定,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具有以下六项基本特性:
(一)自生性
自生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具有自生能力。在没有外部力量推动的情况下,区域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自身资源的配置自发适应制度的“选择标准”,但自生性并不等于自生独一地贯穿于区域能力主体发展的全过程,区域能力主体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外部资源的介入,自生性只是强调的是区域自身的自生能力。
(二)拓展性
拓展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在规模和范围上拓展。区域能力主体规模和范围上的发展变化,可比照哈耶克的扩展秩序,区域能力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直接参与区域发展的狭小主体范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一定比例的拓展,进而能够更好地推动区域能力主体的全面发展。
(三)内生性
内生性,即区域能力主体结构上优化和升级。区域能力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尤其是通过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推动区域能力主体结构上优化升级。
(四)持续性
持续性,即区域能力主体的存在具有延续性。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区域能力主体不断适应和进化的能力,区域能力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保障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大环境。
(五)双重性
双重性,即区域能力主体在层级上具有双重性。区域能力主体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是最高层级主体单元,但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较低层级的基本单元;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区域能力主体是作为整合者参与区域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内,其只能成为被整合者。
(六)辐射性
辐射性,即区域能力主体能够纵向和横向辐射其他能力主体。区域能力主体的双重性决定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辐射性。同样,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辐射性也具有双重属性,其一,区域能力主体作为区域最高层级主体单元能够在纵向上带动其范围内基本单元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横向上带动其相邻区域主体单元的发展;其二,区域能力主体作为基本单元的发展既能够在纵向上带动其整体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在横向上带动相邻基本单元的发展。
综合以上分析,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区域经济系统优化区域经济权利禀赋,不断适应和进化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是第二位的,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内因,外部促进力量为外因。
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区域自身基础和自身造血功能的决定作用,但并不忽视外部力量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是为外部力量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基础,努力与外部力量融为一体,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效发展。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很差,其吸引外部力量来发展自身经济的能力就贫乏,自身经济得不到持续高效的发展;在自我发展能力丰盈的区域,可以吸引丰裕的外部力量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若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的扶持和帮助,则会增加自身经济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这是新阶段我国扶贫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央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怀化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集革命老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移民库区、军事禁区于一身,全市13个县(市、区),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总人口约占武陵山片区的七分之一。去年底,国家率先启动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精神,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打基础、利长远上来,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再上新台阶。
一、要把绿色崛起作为基本理念来坚持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式和结果。连片贫困地区面临强烈的发展愿望与发展基础薄弱、能力不足的矛盾,路径取向尤其重要。坚持绿色崛起,就是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强化“又好又快”发展意识,筑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要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离开发展坐而论道,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不讲党性的表现。另一方面,要坚持“四化两型”、绿色崛起。绿色崛起是集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环境质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于一体的综合概念,其核心理念是要在经济后发地区跨越式发展中,重视修正工业文明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要求,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离开绿色前提谈发展,有悖科学发展观要求,必将把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带进死胡同,同样是不讲党性的表现。
贯彻绿色崛起理念,必须做到三个摒弃:一要摒弃功利思想。贫困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开发中往往具有“吹糠见米”的效应。利益面前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胸怀全局,顾及长远,把生态效益、子孙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科学开发,永续利用。二要摒弃两难思维。生态与开发不是天然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做排他决策。怀化是武陵山区资源大市。“十一五”以来,全市围绕“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引领、交通先行、兴工活商、富民强市”发展战略,生产总值由289亿元增加到837.36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7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27.9%。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的同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7%,被国家环保部正式命名为湖南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既要了“金山银山”又保了“绿水青山”。今年,全市将全力冲刺生产总值千亿市、财政收入百亿市目标,同时全面启动了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工作。三要摒弃传统思路。就是要告别落后的发展方式,把调结构、转方式、促“两型”贯穿于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全过程,坚持以科技创效益、以创新求突破,大胆淘汰落后产能,大力落实减排项目,通过发展方式的革命,推动经营集约化、产业集群化、要素集聚化,进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要把基础先行作为重大战略来贯彻
基础设施是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前提。连片贫困地区发展滞后,一条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薄弱。“十五”期末,怀化2.7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只有一条40公里的等级公路,农村公路通畅率不到20 %,境内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绵延的雪峰和武陵两大山脉阻隔着生产要素的流动,抓经济谋发展难免受制、事倍功半。之所以最近几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内资外资竞相涌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目前全市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已有4条共681公里,等级公路增加到近千公里,100%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沥青)路,全市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撑、芷江机场为牵引、沅江水运为补充的交通平台基本形成,为市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坚持基础先行,就是要用战略的思维来谋划发展,打破基础设施方面的刚性制约,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必须强化措施,注重实效。一是要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坚持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建设位置,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当前尤其要抓好交通、通信、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关键领域关键设施的优先改善,达到“舒筋活血”效果,从而为整个基础设施提升创造条件。二是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关键。政府在主导交通、水利及其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督导通信、电力等企业加大建设投入,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十一五”以来,怀化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3亿元,年均增长32.3%,投资格局的优化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高位建设、形成体系。坚持按照功能完备、设施配套、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怀化在提出“交通先行”之初,就把目标定在了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积极探索建管养运一体化,努力实现各种交通的无缝高效对接。在通信建设方面也是一样,以建设“数字怀化”为重点,加强数字城管、智能交通、应急管理等方面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抓好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建设与推广,构建信息高速网络平台。
三、要把培育优势作为主攻方向来突破
连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不强,除了发展条件限制外,说到底是产业基础脆弱。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核心环节,把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竞争优势放在突出位置,强力突破,务求实效。
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东部发达地区,开发不够反而造就了后发地区巨大的资源优势。在武陵山片区,怀化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生态、山地、矿产、水能及民族文化等资源,还有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具有培育产业优势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要按照“改造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型产业”的思路,坚持特色竞争、差异开发、错位发展,加快构筑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要选准方向。怀化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纯天然的植物园,素有林木之乡、水果之乡、药材之乡、矿产之乡的美誉,是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疼的地方”,发展特色农业、食品工业、生物制品、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和文化旅游得天独厚。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取向,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园,湖南重要的食品、能源、生物、森工、材料基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二要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特色农产品生产要在“扩面、提质、增量”上做文章,突出抓好100万亩超级稻标准化生产、10万亩优质杂交稻制种和100万亩优质油茶、5万亩名优茶叶、35万亩优质柑桔、200万亩工业原料林、100万亩中药材、5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10万亩烟叶、30万亩葛根生产等基地建设。新型工业要以实施“三百工程”(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企业)为载体,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商贸物流业要围绕构筑大流通、发展大物流来着力,努力建设连接城乡、辐射周边、融入全国的商贸物流网络。三要集约集群。坚持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商贸物流为龙头、文化旅游为支撑,着力推动产业之间的对接融合,实现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与良性互动。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建设和农村土地流转,建立农户、企业、市场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生产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约,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四要打造品牌。认真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品牌效应,把握品牌规律,在企业培育、研发创新、市场开拓上用心着力。通过靠大靠强、改革改制、兼并联合等方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标准化推广、应用与研制,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督”的标准化格局。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
四、要把新型城市作为发展引擎来打造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的过程。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处于核心地位。城市兴,则区域经济兴;城市衰,则区域经济衰。武陵山片区远离大中城市,城市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怀化虽然稍快于其他地市,但37.7%的城镇化率仍然明显落后于全国全省。国家在武陵山片区规划中,将怀化确定为6个重点支持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我们务必抓住机遇,借势发展。
城市化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科学谋划、有序推进。一是要准确定位。怀化处在湘鄂渝黔桂五省周边城市空洞的中心,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39平方公里扩展到56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骨架拉开到8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36万增加到58万人,发展势头强劲。将怀化定位为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体现前瞻性,具有科学性。围绕这一定位,要加快“鹤中洪芷”一体化建设,打造怀化核心“增长极”,形成域内新的城市群,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占全市20%,经济总量占全市60%,辐射周边44个县、9万平方公里、1500万人口广大区域,真正成为宜居、宜商、宜游之城。二是要夯实基础。基础设施体系关乎城市承载能力。要通盘考虑城市生产、生活、生态需要,按照规划要超前、骨架要拉开、设施要配套、功能要完善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水平建设。要重视城市管理,认真落实“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机制,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城、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全国交通模范城、省级园林城“五城同创”工作,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三是要旺市兴城。积极探索户籍制度管理模式,打通城市人口集聚通道,提升城市人气指数。产业是城市的重要支撑。要在科学布局工业园区和城郊农业的同时,加速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文化等产业,使中心城市真正成为财富创造区、消费集中区、辐射核心区。
五、要把改革开放作为永恒动力来推动
改革开放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连片贫困地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必须自觉将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改革中释放活力,在创新中破解制约,在开放中加快发展。
要高举解放思想大旗。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阀门,也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前置条件。思想解放的程度,常常决定改革开放的力度。连片贫困地区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解放思想要求更迫切、任务更艰巨。要注重学习、大胆探索,在实践中转变观念,提升境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要振奋精神,敢想敢为。一项改革、一个举措,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就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推进,不被条条框框所困,不为闲言碎语所惑。
要突出重点领域改革。一要抓好政府自身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探索有利于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市场竞争公平有序的体制机制,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制度环境。二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资金问题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几年来,怀化从发展需要出发,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先后组建了市城建投、交建投、水务投三大融资平台,通过盘活土地资产、开发经营性项目,增强融资功能,有效化解了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的资金困局。在破解中小企业和农民融资难上,积极发展民营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三要着力抓好农村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土地流转、种苗供应、疫病防治、市场流通、金融支持和信息服务“一流转五服务”改革,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巩固林改成果,促进林业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股田制改革试点,激活土地资本,促进农村发展。同时,要继续抓好文化体制、国有企业、城市管理、电力体制、机关事务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
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当今世界越来越平,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无视外界存在而求得发展。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吸纳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在对接发达地区中加强区域协作。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特色产业、优势企业发展出口业务,鼓励有条件企业开展外经合作,进一步扩大境外投资和工程承包,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六、要把自力更生作为时代精神来弘扬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3
关键词:材料投放;幼儿自我发展;区域活动;
蒙泰梭利基于对儿童内发性的深刻信赖,提出了自我教育的原理。所谓自我教育的原理,就是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使幼儿在自由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她说:“科学的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实际上就是保障儿童的自由,即保障儿童内在的一个一个的自发发现得到发展的自由。” 一切都立足于幼儿能自己选择,自由取用、自由操作。幼儿既可以自由地选择教具,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游戏场地。幼儿不管选择哪一种活动,不管在何种发展阶段上热衷于什么活动,都由他们自身决定。她所主张的“培养自我活动的教育”,正是通过教具来实现的。幼儿们在使用教具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进行比较、推理、观察、体检,最终达到感知事物的法则,从幼儿内在的感受力是通过教具给予刺激这一点上看,蒙泰梭利的自我教育原理是通过教具去“激发内在动机”的。
当今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就是根据蒙泰梭利所创设的“幼儿之家”而创设的。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是当前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主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它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在这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有效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对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可以说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在区域中学习、活动,它更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载体。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目标、形式、指导等理解认识比较肤浅、笼统,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等把握不够,以致于在投放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好区域活动中材料的“度”,活动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中介、桥梁,活动的发展目标、活动的内容以及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都蕴涵在所提供的材料中。
那么,该如何来选择、投放活动材料呢?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也是我们努力在做的:
一、活动材料投放要有足够的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在某一角落中经过几分钟的专注思考,很快地完成活动目的,然后就东张西望、无事可干。另外有的老师为完成活动目的,常常东拼西凑完成材料的提供,即时的应付一下区域活动,以致于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几个幼儿抢着一种材料,幼儿间的矛盾就自然增多了,也有的幼儿选不到合理的材料就干坐在那里。也有的老师在材料内容的安排上考虑不均衡。再有,区域材料内容数量上缺乏均衡多样性和全面性。如美工区中有粘贴、绘画、剪纸、吹画、泥工,探索区中有磁铁、走迷宫,生活区中有编辫子、编织、钉纽扣,操作区中有积木,显然该教师强调了美工区、生活区而忽略了探索区、操作区。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指不断重复一些行为,而主要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对于幼儿喜欢玩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一般来说材料的投放数量要多余人手一至两份,以充分满足幼儿操作的需要,避免发生争抢的现象。在具体的自主活动中,有的材料可以一下子都投放出来,给幼儿大量选择的机会,有的则要按照难易分批进行投放,让幼儿通过练习都有不同程度地进步。如中班快乐屋中的活动“各种各样的纽扣”,老师第一次只提供两种颜色的纽扣和布条,请幼儿把同种颜色的纽扣钉在与它相同颜色的布上。等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再投入更多种颜色的布条和纽扣,并且穿插了花纽扣和花布,把同种颜色的纽扣钉在与它相同顏色的布上。这样通过材料的追加,促使幼儿在游戏中丰富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可操作性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就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因此提供给幼儿游戏的任何一件材料都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只具装饰效果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教育价值不大,它只不过是活动室的一个点缀。如我们经常会发现活动室里的墙面上贴着许多不能变化的动物图象,高高地挂在那儿,一年四季一成不变,可能在开学的时候对孩子来说还有些新意,他们或许会拉着家人的手问这问那,天天面对了,也不觉得新奇了,久而久之,图片上有的只是一层淡淡的灰尘。还有那些星星点点的装饰物,在教育过程中也起不到多大的意思。这些只具装饰效果的材料只会增加老师工作的负担,对于孩子来说毫无教育意义。他们需要的是可以操作的、能够玩的材料,即便是廉价的、自己用废旧材料制成的,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材料往往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在和“可操作的材料”互动中,他们会乐此不疲。因此我们选择区域活动材料首要考虑的就是“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区、数学区等的材料一般具有很明显的操作功能,但表演区、语言区、主题墙等的活动材料操作性就不是很明显了。为此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区域间的互动合作,使这些区域的材料也能活起来。如美工区的孩子画好头饰、做好服装、道具等,送到表演区,表演区的孩子根据故事情节,对以上物品提出修改意见,然后重新回到美工区修改。这样通过区域间的合作,这些材料真正就活起来了。
三、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注重个体差异,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刚开始开展区域化学习活动时,我们根据每个活动的教育目标提供统一的活动材料。一段时间下来,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对活动明显缺乏兴趣,究其原因,是由于幼儿的学习水平发展不平衡,有的幼儿能力较弱,思维还达不到这些活动的要求。找到原因后,我们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总是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准备做什么,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在同一活动中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索,去发展。在“拼图”游戏中,我们投入了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拼图,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数量多一些,拼接口不规则的拼图;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可以选择数量较少,拼接口较整齐的拼图。由于在游戏中找到了难度适当的材料,幼儿兴趣浓厚,且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幼儿逐渐选择数量多、难度大的拼图,空间形象思维较以前灵活了很多。为此,我们又增添了一些其它类型的、难度较高的拼图,更好地满足了幼儿的操作愿望。通过操作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学习和发展,从现有的水平上向前迈进。
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材料的层次性是指材料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和幼儿游戏不同角度的需要。然而有的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出现这一现象,如:生活区中,中班的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给袜子配对、扣纽扣、系鞋带这一内容,可大班也同样提供了这些材料的话,这显然不合适。中班孩子与大班孩子的能力明显有差异,这些材料对于大班孩子来说似乎简单了点,幼儿只能机械操作,达不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投入相应的材料,如“丰收的秋天”主题中,小班美工区是让幼儿在教师画好的树叶中填上不同的颜色。而中班的美工区则是幼儿在教师画好的大树里添上形状不一的树叶,并且填色。大班的美工区内是孩子们捡来的形状各异的树叶,他们以此制作树叶标本,进行树叶粘贴画等。通过不同难度的活动,使不同年龄的孩子在活动中都能感受秋天的到来。材料的层次性不仅体现在年龄上,还要体现在能力上。幼儿的学习是一种个体性的学习,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且这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有能力、思维、动作、观察、表征等方面,正因为有着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区域材料的选择还得考虑层次性,要更多地思考怎样使材料促进不同幼儿更有效的发展。如语言区一活动“自制图书讲故事”,老师为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了不同的材料,给能力强的孩子只提供空白纸和画笔及一些辅助材料,需要他自己构思画面,自己制成图书;给能力一般的孩子提供了一大堆废旧画报,孩子需要根据故事进行筛选,然后将图象剪贴组合,制成一本图书;能力较弱的孩子则根据故事提供现成的图象,只需他边听故事边将图象粘贴在空白图书上。这样通过有层次的材料活动,不同能力的孩子都能成功地完成这一活动。即便能力弱的孩子他如果完成了最低层次的材料,只要他愿意,他仍可尝试再难一点的材料操作。
四、活动材料的投放要有能变化性
幼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区域活动内容和材料也应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变化。区域的材料应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每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材料也应尽可能贴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利于幼儿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循序渐进。笔者认为,一成不变的材料投放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更是教育资源的极端浪费。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材料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如各种形状的积木只在建筑区里作建筑材料使用,各色绒线只在美工区做美工材料,各种图书只是语言区里的阅读材料……殊不知,这些材料的用途是无限的,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挖掘,很多材料都可在不同的场合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如何挖掘活动材料的可变性呢?我们需要对活动材料的结构、类型和功能、使用方式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到这些材料的变化点,然后引导幼儿进行发现、探索,激发创造的愿望和需要,使幼儿对活动材料进行反复组合、加工和创新,从而使这些材料的教育价值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如废旧雪碧瓶在美工区就是制作树木、花篮的原材料,在科学区是浇花的工具、漏沙的器皿、探索平衡的材料,在建筑区是造房的辅助材料,在音乐区是变换节奏的乐器――沙球,在体育区是练习跳高的器械……师生通过灵巧的双手,将如此廉价、普通易寻的雪碧瓶的可变性充分挖掘,使之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充分满足了孩子探索、游戏的需要。
五、活动材料最好具有功能性,趣味性,直观形象性,安全性
(一)由于受到班级环境的限制,玩具橱柜較长,无法轻易移动的限制,我充分利用班级有限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各种区域角,并根据活动提供材料,如自然角设在班级的门口,那里光线充足,有利于一些植物动物生长,供幼儿浇水,喂食,实际操作方便。再比如将快乐屋、宝宝诊所、小超市摆放在一个比较宽阔的环境,摆上所需的材料,垫上泡沫垫,以便幼儿操作,拿取方便。
(二)留给幼儿创新的余地,提供未成品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思考,培养幼儿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美工区提供一些牙膏,铁丝,奶罐,皮筋,胶水等,幼儿共同合作,有的钻洞,有的剪,有的画,没有的材料自己想办法,到活动结束时,在小朋友一双双稚弱、灵巧的小手摆弄下,坦克、火车、花蓝形象地出现在操作面上,虽然显得粗糙,但也是他们的成果。
六、材料的投放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当前社会,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创造力是幼儿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潜在的创造力,而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如何将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会在玩具或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因此,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如在“沉和浮”科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把木块、石块、回形针、纸片、插塑玩具、有盖无盖的玻璃瓶等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在幼儿把这些材料按沉、浮进行分类后,我又给幼儿每人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试试怎样使橡皮泥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幼儿在反复的“玩”中,学会了把橡皮泥做成船形。在这个活动中,橡皮泥是半成品,幼儿就是通过自己的操作,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把潜在的创造性表现了出来。
材料的投放是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幼儿活动区探索活动的物质支柱,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备的活动材料应体现因人施教的思想,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让每个幼儿都能轻松、自如地使用材料,使幼儿在活动中各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4
本文接下来的安排为:第二部分构建我国省级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对我国省级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评估;第三部分对我国省级碳生产力进行计算;第四部分实证研究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1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省级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估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低下,是制约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内生性因素(徐君,[5]。因此,本部分首先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熵值法对我国各省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我国各省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变化,并对比东、中、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变化情况。
1.1 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国内学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综合现有文献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认识,笔者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区域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基于自身现实条件,依靠系统内部发展机制,利用区域内部的各种资源,凭借自身优势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等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能力。由于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认识的不一致,国内学者对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也呈现出多元化,本文主要借鉴郑长德[6]等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的构建方法,基于区域发展主体的角度,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解为政府自我发展能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和区域创新与学习能力等共4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在各个二级指标下构建相应的三级指标,最终形成15个三级指标(见表1)。
1.2 各评价指标的含义
(1)政府自我发展能力。指政府为区域内部的自身发展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文化制度、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能力。政府自我发展能力得分越高,代表地方政府在支持地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能力越强。主要包括三个指标:一般预算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支出。
(2)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指区域内企业在维持自身生存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潜在能力。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测评结果代表一个区域内产业竞争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得分越高代表该地区企业的竞争能力越强、企业发展环境越好。主要包括五个指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贸易开放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指家庭劳动者依靠自身的资源发展家庭人力资本的能力。家庭自我发展能力得分越高,代表该地区人力资本的质量越高、越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指标: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人口比重、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4)区域学习与创新能力。指区域发展主体模仿和学习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方式,创造出新的东西以实现的新组合而提高区域的资源配置的能力。得分越高,代表该地区创新能力越强。主要包括三个指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专利申请受理量、专利申请批准量。
1.3 数据的取得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15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部分数据通过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取得。由于港澳台社会指标统计口径与大陆存在差异并且西藏部分年份数据存在较多缺失,故本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估对象为除港澳台、西藏外的30个省份。考虑到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中独立出来,故本文选择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97—2013年。
1.4 熵值法原理
本文使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从而计算出全国30个省份(港澳台、西藏除外)1997—2013年间的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提供信息量的大小确定指标权重[7]。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假定需要对一个由m个样本n个指标组成的数据矩阵Xm×n做综合评价,其中xij为为第i个样本第j项指标的数值。熵值法的原理如下: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因量纲不同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通常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方法:对正指标,x'ij=(xij-minxj)/(maxxj-minxj);对负指标,x'ij=(maxxj-xij)/(maxxj-minxj)。第二种方法:为用均值和标准差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公式为x'ij=(xij-j)/Sj,其中j为各个指标的平均值,Sj为各个指标的标准差。由于标准化可能会产生负数,对第(3)步的计算带来一定的影响,故本文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处理(王富喜等)。
(2)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的比重,从而得到数据比重矩阵{Yij}m×n。
(3)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式中K=1/lnm。
(4)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dj:dj=1-e。
(5)计算第j项指标的权重wj:wj=dj/∑dj。
(6)利用加权求和公式计算第i个样本的综合评价(指数):ui=∑Yijwj,i=1,2,…m。
1.5 熵值法计算各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结果
根据以上熵值法的计算步骤,本文计算出中国30个省份1997—2013年的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量化结果见表2,限于篇幅仅显示部分年份)。结果发现,1997—2013年间,除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排名变化较大以外,其余省份自我发展能力排名均比较稳定,且东部省份的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平均值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区。进一步将1997—2013年间各省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得到东中西部各省份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各年份在全国和各区域的综合排名情况。东部排在前5位的省区依次为:北京第1、广东第2、上海第3、江苏第4、浙江第5,全国排名前10中东部占了8个;中部排在前5位的省区依次为:黑龙江第9、湖北第13、吉林第16、湖南第17、河南第18西部(除西藏外)的排名依次为:陕西第11、新疆第12、四川第14、重庆第19、内蒙古第23、云南第24、青海第26、广西第27、宁夏第28、贵州第29、甘肃第30,西部省区自我发展能力非常滞后。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统计资料中不包括西藏、港澳台地区。
进一步比较各区域在1997—2013年间的自我发展能力发现(见图2),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平均水平维持在0.05左右的水平,显著高于中部的0.025和西部0.022左右的水平。这说明了平我国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并且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明显低下。
2 各省份碳生产力核算
为了检验低碳经济对我国各省份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需要对我国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核算。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水泥、石灰、钢铁等生产过程,在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国内学者主要核算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杜立民核算了1995—2007年29省份7类化石燃料燃烧和水泥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8],而刘爱东使用原煤、石油、天然气三种化石燃料消费量数据估算了1990—2011年间各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9]。
由于《中国水泥年鉴》中各省份的水泥生产量时间跨度为2000—2012年,2000年以前中国各省水泥生产量数据无法获得,故为研究的需要,本文主要使用各省份9种化石燃料(碳排放系数见表3)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各地电网供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测算全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除外)1997—2012年间的排放量,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源于IPCC,供电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各省化石燃料消费量和电力消费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力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核算公式如下:
其中,TC代表各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Qi为第i种能源的消费量,CF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本文用碳生产力作为低碳经济指标,表示为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产生的GDP,等于地区GDP/各个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大小与碳排放强度互为倒数,碳生产力值越大代表经济增长效率越高,其意义在于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带来更多的产出。图2显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7—2012年间的碳生产力平均值,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碳生产力平均水平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碳生产力平均水平又高于西部地区。2012年底,东部省份碳生产力平均值约为4.48千元/千克二氧化碳,中部地区约为3.58千元/千克二氧化碳,西部地区约为2.68千元/千克二氧化碳。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来。
可见,我国碳生产力排名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排名类似,也呈现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的特征。通过图2还可以看出,1997—2012年间东、中、西部碳生产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就上升幅度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碳生产力上升幅度相当,而西部地区碳生产力上升幅度较小。对比中部和西部地区碳生产力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1997年初时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碳生产力基本相等,但是到2012年时,西部地区碳生产力比中部地区碳生产力低一个单位。这可能是是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予西部更加宽松的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使得西部聚集了较多的高碳产业,从而西部地区碳生产力增长较为缓慢。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及数据来源
为了验证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各省份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使用1997—2012年中国省级(西藏、港澳台除外)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现有文献中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方面的实证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实证研究的控制变量主要借鉴李豫新和张争妍对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的影响因素[10],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经济强度等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时间跨度,本文选择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市场化、政府干预经济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其中,市场化用地区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地区就业总人数表示,政府干预经济强度用各地区财政收入与地区GDP总值的比值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各个地区人均GDP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用外商投资总额表示。
控制变量中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和《中国人口与就业年鉴》等。
3.2 计量模型
本文建立如下的计量模型估计低碳经济对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
其中,capacity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CO2为碳生产力,sq CO2为碳生产力的平方项,X代表各个控制变量,α和β为变量系数,ξ代表残差项,下标i代表省份变量,下标t代表时间变量。另外,控制变量中的人均GDP和外商投资额均采用对数形式。
本文使用的是面板数据,首先,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在混合回归、随机效应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中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其次,为了减少面板数据异方差和自相关的问题,使用了FGLS方法对估计结果进行了修正。
3.3 实证结果分析
表4报告了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的实证结果。其中列(1)为使用全国数据回归,列(2)—(4)为分东、中、西部地区回归。根据列(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碳生产力系数为负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并且碳生产力平方项的系数为正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碳生产力与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呈U型的关系,即在碳生产力较低时其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抑制作用,而当碳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其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促进作用,这与学者们发现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EKC拐点结论类似。通过对第(1)列中的碳生产力求偏导,由极小化条件可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在碳生产力约为9.173附近达到极小值,低于这一值时,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有抑制作用;而高于这一值时,碳生产力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列(2)和列(3)可知,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碳生产力和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关系和列(1)中的回归结果类似,不同的是其拐点的位置不同。但是根据列(4)可知,西部地区并不存在U型关系,对西部而言碳生产力显著促进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即两者存在正向关系。
碳生产力对东中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对东中部地区而言,在节能减排、调节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之初,政策力度较大,转移辖区内高碳产业速度过快,从而对区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了辖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是随着碳减排进程的深入开展,促进了辖区内的技术创新,使得高碳产业比例减少,低碳产业比例增加,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时,碳生产力的提高反而有助于促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b)而对于西部,由于其在发展初期承接了较多的高碳产业,并且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给予西部地区一系列“特殊照顾”政策,对西部地区高碳产业的限制力度没有东部和中部地区强,碳减排的力度较小,碳生产力提高缓慢,从而吸引了较多的投资者,对西部经济社会建设注入了活力,提高了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控制变量中,市场化水平对东、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化水平代表了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说明地区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越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化越高,主导社会发展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就会处于主动地位,这促进了新市场主体的形成和外部资本的流入,从而强化了市场对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使得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
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对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发展利用了较多的优惠政策,在经济改革方面东部地区通常会享受更多的红利,比如东部地区的经济特区、自贸区等往往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有“先走一步”的优势,恻然政府干预促进了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所推行财政税收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地区间地租的扭曲程度加重,阻碍了外部企业的进入,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流失,从而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由于市场化水平、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对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均有正向影响,那么,两者同时作用于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一方面,提高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会增强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会降低政府干预经济程度,从而又对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得以增强还是抑制,则取决于两者作用力的大小。从列(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市场化系数明显低于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系数,说明“增加一单位”的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对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要大于“增加一单位”的市场化程度,即适当加大对东部地区政府干预经济程度有助于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有正向影响,并且东部地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外商投资水平对东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说明吸引外资对促进区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注:***p<0.01,**p<0.05,*p<0.1;括号内为标准差;常数项未在列表中显示。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使用熵值法对我国1997—2013年间30个省份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接着,实证研究了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发现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显著,并且碳生产力对东部、中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方式与对西部地区存在差异,对东部和西部地区而言,碳生产力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呈U型关系,而对西部地区来说,碳生产力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所以,应通过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转型提高碳生产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政策建议如下:
4.1 提高碳生产力以促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对东部和中部地区来说,碳生产力较低时会抑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但是随着碳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碳生产力会促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所以,东部和中部地区应进一步提升碳生产力,使其尽快达到极小值点的右侧,从而促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对西部地区而言,碳生产力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呈正向关系,因此西部地区可通过提高碳生产力逐步提高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而不用担心碳生产力是否会抑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碳生产力表示单位环境代价带来的产出,因此提高碳生产力可以有以下路径实现:(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淘汰高能耗产业,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开征碳税、能源税或环境保护税。根据发达国家碳税的实践经验,实施碳税会使得国家对能源需求程度下降,并且碳税政策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有效的,并且实施碳税的国家GDP都有所上升,因此征收碳税对于提高地区碳生产力是值得借鉴的。我国于2014年底,对煤炭资源实现税费改革,因此国家应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征环境保护税,并向低税率水平的碳税过渡。(3)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由于东中西部地区间发展部平衡,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根据省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构建若干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并逐步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4.2 发展低碳经济,提升家庭、企业和政府等的自我发展能力
为提高各区域的碳生产力,必须实现低碳生产生活等全面的发展转型。为此,要用低碳发展理念来提升各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1)家庭方面,倡导低碳消费观念,鼓励居民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号召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节约能源资源;(2)企业方面,企业是推行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应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低碳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提高单位能耗产值;(3)地方政府方面,作为低碳经济的规划者和引导者,应从增强自身的低碳管理能力、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低碳交易市场等方面努力推进低碳发展;(4)学习与创新方面,加大对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增强节能减排应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摘要:通过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使用熵值法对我国1997—2013年间30个省份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综合指数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接着对各省份碳生产力进行计算,发现东部碳生产力最高,其次为中部,西部最低。最后,实证研究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发现碳生产力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显著;并且碳生产力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方式与对西部地区不同,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碳生产力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呈“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的碳生产力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所以,可通过提高碳生产力来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低碳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碳生产力,熵值法,区域
参考文献
[1]胡宗义,等.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空间动态效应与EKC再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2):30-37
[2]王少鹏,等.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社会科学版),2010(04):505-509
[3]朱江玲,等.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J].科学与社会,2013(02):1-13
[4]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04):41-55
[5]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06):41-46
[6]郑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J].民族研究,2011(04):15-25
[7]王富喜,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1323-1329
[8]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20-33
[9]刘爱东,等.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间脱钩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7):73-81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5
摘要:在高校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学观念和出色能力,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最终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自主型、多元化人才。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我能力;高校教师
在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位高校教师都急需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及业务能力等方面迅速提高,以便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高校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中,我们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自我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学观念和出色能力,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自主型、多元化人才。
一、自主学习理念下教师的定位
20世纪60年代,“终身学习”这一术语被正式提出。在其影响下,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自此之后,自主学习理论在教育界获得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关于自主学习理念的内涵,Holec最先提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负责就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Holec,1981)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完全负责与其学习相关的所有决定以及实施那些决定的情况。(Dickinson,1995)值得我们关注的是,Littlewood指出,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但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到教室角落去组织材料而让学生自己对学习负全部责任。(Littlewood,1996)我国学者梁鹏程也从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责任向学生转移,给学生更多的社会和情感支持,进行更多的学习策略培训。(梁鹏程,2004)商伟霞在探讨教师观念和教师自主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应该充当调控者,指导者,管理者,帮助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商伟霞,2005)
研究表明,新型的自主学习模式包括教与学、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教育的结果相应也受到各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强调“学习者自主”的同时,当然也不应忽略教师的重要责任。Littlewood认为,成功的教师总是自主的,这种自主体现在对他们的教学具有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对教学过程的情感和认知控制进行不断反思和分析,并从中获得自由。(Littlewood,1995)因此,为了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自主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教师自身要不断发展,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现代创新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自我能力发展的要求
(一)自我完善: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广博学识
教师素质的提高,就其途径和方式而言,大致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影响,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和提高。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指教师的自我完善,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而经验告诉我们,以往的教师教育只重视外在影响,忽视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我??认为,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在教师的职业发展中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教师自身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从而专心致力于事业,教育事业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教师的自我完善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积极主动的愿望,这是一个根本前提。当前的时代是学习型时代,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不断的学习,钻研自己的业务,保持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与时俱进,同时还需要关注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只有拥有发自内心的“盼学”的渴望,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我们才能得到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适应时代和岗位的要求。
其次,高校教师职业本身也需要我们博采众长,做到学高为师。当前,我们的学生已不同以往的学生,他们是高科技、全方位信息武装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所以,教师要提高各方面的知识修养,要记住“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水应是“活水”,不断地拓宽,最终汇成江河,才能适应知识时代思想活跃、见多识广的学生的需要。在高校教育中,不仅对学生要做到“全人教育”,教师也要关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尽可能的做到“博古通今”,这样才能在知识的殿堂中自如游走。
第三,作为学习者,教师不仅要善于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但在教育行业,我们的职业又要求我们什么都要懂,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协作,由此更好地完成教育事业任重道远的工程。以电大教学为例,众所周知,电大的学生多数是在职的成人学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有专长。在教授电大课程时,我们常常感受到“教学相长”这句古话的深刻内涵。电大的授课采取的是网络和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这使得我们师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交集状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虽占明显的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也要拜学生为师。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二)创新发展:更新教学理念,注重信息技术
在高校教育中,创新尤为重要,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1)更新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我们要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以远程教学为例,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电大远程教育系统创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这需要学生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持续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教师要注意不能使学生的学习封闭化,引导学生寻求合作、协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刻意加强了教学策略的改变:学生们在一定范围内组成了学习小组,在各自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获取教学信息之后,相互交换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评价,交流知识,并与所学的知识相联系,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2)更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更新中,我们要更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以较强的网络技术支撑系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校教师》教材曾指出“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高校教师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和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需要有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意识。”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就很注重电大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经过大量的培训和学习,现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电大教师探索的课题,由此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如面授答疑与网络答疑相结合,视频讨论课程与网络多媒体课程相结合等,实现了网上同伴互评系统、网络化的协作系统、网络化的小组辩论系统、网络化的成果汇报系统等,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
(3)更新研究意识。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不断地学习与研究之外,还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自身进行评价与反思。我们反思的途径之一是研究科研,将教学中的所得以论文、著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例如,我们选择某个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常常是在教学实践中受到某种启发而发现某个问题,产生了研究解决问题的动机,然后寻找理论或实践的依据,分析研究的可行性,不断反思,不断比较,形成研究的初步思路,进而逐步完成课题任务。反思的途径之二是我们要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教材。不同学科问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和重合的,通过对一些交叉边缘性学科知识的探究,可以发现一些值得研究的新问题。然后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实现因材施教。
(三)师德培养:履行教师义务,树立职业信念
要很好的履行教师的义务,不仅要丰富自身学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还要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师德体现的就是对教育事业及其社会地位的认同、情感和行动。因此,不断增强自己的教育事业心,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Salmon认为,好教师和差教师的区别往往在于有效教学所要求的技能或教师的个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的??性。(Salmon,1988)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从教师言谈举止中看到其性格,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从教师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义。就电大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不仅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地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要为培养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我们要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为社会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
三、结语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6
目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已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各地政府都致力于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等因素的差别,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发生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由于区域的最终资源限制和科学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逐渐显著,将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途径上,是各地政府制定科技和经济政策首先考虑的问题。
1 区域创新能力投入决定因素的指标体系
根据Furman提出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1],决定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创新投入可以分为创新基础因素、创新环境因素和创新机构间合作。各类因素及其测度指标如下。
(1)区域创新基础因素
根据Romer的研究,人力资本是研究开发中的一种关键投入品,而后者又会产生新的思想和产品并导致技术进步[2]。同时Nelson指出,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吸收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越强[3]。因此,研究机构,企业和高等学校创新人力投入为该地区创新的基础因素,分别用这些机构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机构的创新人力投入。国家和地区政府对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R&D投资所产生的新技术和知识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创新的源泉,因此国家和地区政府对研究机构、企业和大学R&D投资是一个地区财力投入的基础因素。
(2)技术创新投资环境因素
按照Porter国家创新能力钻石模型,地区企业间的相互竞争促进企业加强其R&D的投入力度,各地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反映出该地区竞争的程度[4]。同样根据创新能力的钻石模型,一个地区的风险投资是构成创新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4],由于我国风险投资还不完善,本文用银行对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研究开发贷款作为风险投资的替代指标,以表示创新投资环境。
(3)创新机构间的合作
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受企业的研究经费为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这时企业利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和设备资源,将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所生产的知识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知识由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流向企业[5]。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付给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资金代表了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流向企业知识的价值,企业对研究院所和大学的R&D投入表示企业与研究所和大学的合作程度。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系统创新人力和财力投入的各类指标及其变量表示如表1所示。
下面根据表1所示的创新能力决定因素的指标,研究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
2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平衡性的演化过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别。研究各地区创新能力的不平衡状况是分析引起各地区不平衡现状原因的前提,下面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不平衡现状进行研究。
2.1 泰尔熵对系统间不平衡性的分解
以1995年到2010年各个地区历年专利申请量之和衡量其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绘制各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柱状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我国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很不平衡。为了研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性在各个地区的分布,按照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分类,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分解为:高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低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以及高,中和低创新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定量分析这些差异,必须将整体差异分解为各类地区内部和不同类型地区间差异之和,泰尔指数(Theil entropy)就是符合这样分解的数学工具[6]。泰尔指数可将整体差异分解为子类内部差异和子类间差异之和。
如果y=(y1,Λ,yn)是n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分布向量,n个地区创新能力均值
T(y:n)
若将所有地区分为G个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g由ng个地区所组成,设第g子集的创新能力分布向量为yg=(y
T(y;n)=T(y1,y2,Λ,yG;n)
;
使用公式(2)可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不平衡现状进行分解,
2.2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间不平衡发展
将t第统计年的各个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该统计年我国各个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分布向量y=(y
3 创新能力决定因素的综合测度指标及其不平衡演化
研究造成我国各个地区创新能力不平衡的原因,必须研究各地区创新能力决定因素不平衡状况及其同创新能力不平衡的关系。为了研究创新能力决定因素不平衡状况,必须对这些因素指标加权平均,本文利用主成分的方法求解这些指标的权重。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权重的基本思想是将高维数据化简为一维。第一主成分代表了数据变异最大的方向,并且与原始变量相关性最强,用它来描述系统时信息损失最小,因此可以使用最大特征值λ1对应的特征向量γ1的各分量作为各指标的权重。在用γ1各分量作为指标权重时,必须满足所有分量都大于0的条件,否则γ1各分量不能作为各指标权重。
为了消除不同量级指标对方差的影响,在实际中常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设xij为第j个样本的第i个指标值,令ui为该指标的样本均值,Si为该指标的样本标准差,则xij标准化后的指标
为了计算和分析的方便,对各测度创新能力决定因素各指标的样本数据(从2001年到2010年,其中2004年数据空缺)进行处理,按百分制评分,以消除由于单位不同带来的影响。令x
通过评分,得到2001到2010年(2004年数据空缺)各个地区创新能力决定因素各个指标的分数,以该数据作为创新能力决定因素x1,x2,Λ,x11的样本(样本量为270个),计算区域创新能力决定因素11个指标x1,x2,Λ,x11的样本协方差矩阵,得到协方差矩阵如表2所示。
计算该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得到最大特征值λ1=1802.77,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γ1=(0.33,0.37,0.48,0.17,0.29,0.15,0.27,0.30,0.31,0.24,0.26),11个特征值之和
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
令y
按照式(4)可以计算各个地区2002到2010年的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以高创新能力地区、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和低创新能力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划分的三个不相交的子集,第t统计年的各个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的分布向量f=(f1t,Λ,fnt)n=30,则通过式(2),可将该统计年我国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的不平衡具体分解为:高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中等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低创新能力地区内部不平衡,以及高,中和低创新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通过对2002到2010年历年各个地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的分布向量进行泰尔指数分解,得到2002到2010年我国历年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整体地区间不平衡状况,各地区内部不平衡和地区间不平衡,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发现,在2002到2010年期间,整体不平衡指标在经过几年的平稳发展后,从2007年开始,不平衡发展趋势开始增大,到2010年有所下降,表明我国地区间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发展不平衡状况有加重的趋势。另外,我国各类地区间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的不平衡影响着总体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差异的很大部分。各类地区内部的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不平衡状况较弱,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这表明我国各类地区内部的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变化不大。创新从投入到产出需经过一定的时间延迟,一般假设该延迟时间为两年[11],按照延迟时间为两年考虑,对2002到2009年各个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及其延迟两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共240个样本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744,显著水平为0.01,表明所计算出的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和创新能力决定因素选择是合理的。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反映出创新系统的基本状况,消除地区间创新能力不平衡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落后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影响因子的水平,推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逐步消除区域间创新能力不平衡,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4 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各地政府在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时,应注重加大市场经济的建设力度,促进企业合理竞争,通过市场压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使企业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主体。特别是落后地区,由于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加快市场经济建设,是落后地区缩短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差距的关键。建立市场经济,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各地政府,特别是落后地区政府今后制定区域经济和科技政策的关键,政府研究开发政策的重点应促进创新资源逐步由创新基础环境向企业转移。
参考文献
[1]FURMAN J,PORTER M,STERN S.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innovative capacity[J].Research Policy,2002(31):899-933
[2]ROMER P.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82-93
[3]NELSON R,PHELPS E.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C].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roceed-ings,1966(56):3
[4]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0:2
[5]ROGERS M,TAKEGAMI S,YIN J.Lessons learned about technologytransfer[J].Technovation,2001(21):253-261
[6]SHORROCKS R.The class of additively decomposable inequalitymeasures[J].Econometrica,1980(48):613-618
[7]SOLOW R.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12-320
[8]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9
[9]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R].国务院公报,2001,4,30,12号(总号1011)
[10]KENDALL M.Multivariate analysis[M].London:Charles Griffinand Company Limited,1975:2-8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7
一、专业定位——可持续发展观指引下的农村区域发展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设置的初衷在于培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的培养标准和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即:发展与持续性。现代农村发展理念以社会发展为目标, 虽然也重视经济增长, 但从单纯追求农业经济增长转而追求全面的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是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在农村GDP增长的同时, 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包括就业、公平、安全、休闲、环境、文化、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对农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将原先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调整扩充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以培养技术、经营、战略三结合的综合性人才。河北经贸大学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建设特色等方面作了可贵的探索。
首先, 对专业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河北经贸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其次, 把专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创新以及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路上来。这些都有力地推动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创新品质的养成。
再次, 经过多年建设, 初步形成了独到的专业建设特色。在发挥农业经济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学科的师资优势, 实施社会、经济、管理、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培养懂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综合人才, 打造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本科教育的学科特色。同时, 以河北这个农业大省和农业发展多元化、发展层次不均衡为依托, 加强实践上的调查研究, 努力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面向农村, 服务农业。
二、实践教学——公共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一)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界定及培养要求。
实践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实践能力一般指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 如实验能力、管理能力、操作能力等;广义的实践能力包括认识 (或适应) 自然、认识 (或适应) 社会的能力, 如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业生产、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农业企业、农业事业单位、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 (镇) 人民政府及农业科研机构从事决策、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 可以将培养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有大学生均须具备的实践能力, 可称之为公共实践能力;另一类是公共实践能力之外, 根据本专业特点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可称之为专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可以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公共实践能力方面。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劳动能力、阅读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既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密切联系, 又和他们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另一类是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包括社会经济调查能力、信息捕捉能力、规划设计能力、管理能力、生产实践能力、谈判能力。从事与农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工作, 需要这些能力要素的综合和协调。
(二)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教学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增长能力的主渠道。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要着眼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 要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必须改革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而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由理论层面转向实践。一是要在已有公共实践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一些新的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如:语言表达课、写作课、分析理解课、心理学课、阅读课、公关礼仪课等课程, 而且要小班授课, 否则对学生提供的机会就会相对偏少, 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就目前情形, 河北经贸大学该专业每年招生限定为一个班40人。这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通过设置上述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 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学到了什么, 具备了哪些方面的能力。二是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 应增设管理实践课、规划实践课、信息捕捉实践课和谈判实践课等课程, 同时还应对已有的生产实践和实验课进行调整, 生产实践课的重点应放在对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实践上, 实验课应以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为主。三是应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此, 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几个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让学生亲自投身于农业和农村实践, 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获。四是建立学生挂职锻炼制度。实践中, 应加强与基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的联系, 建立学生挂职锻炼制度, 提高学生在农业行政管理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创新能力——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断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营造全方位、与专业特点密切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
(一) 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高等学校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保证人才质量的基础。在一般的教学实践中, 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或者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来进行。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职教师, 应在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开展模拟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全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中的人际交往课、谈判实践课、心理实践课、管理实践课、规划设计课等课程在理论传授方面比较枯燥。对此, 可以企业管理案例、行政管理案例或规划设计案例作为模板, 让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管理的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对于公共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中的语言课、谈判实践课、阅读课等课程, 其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对谈话的控制力, 但不同学生在表达能力和控制力上存在很大差距。对此, 嵌入讨论式教学, 让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随意、自由地发言, 从而可以帮助他克服害怕讲话的心里障碍, 并进而提高表达的积极性。三是对于经济调查类课程, 运用全程引导式教学效果尤为有效。例如,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课, 由于该课程涉及到基础知识的课堂教育、实地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报告撰写等几个阶段, 教师的作用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教育, 而应体现在从课堂教育到实地调查到资料分析整理到报告撰写的整个过程, 均应参与其中并给予学生应有的引导, 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动力。
一是对于建设时间不长的新专业, 专业教材建设要采取“教学科研相长”的方针和策略。要按照拟定的教学计划, 对有相同、相近教材或专业图书的课程则直接利用现有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教学, 对于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或暂不具相近教材或专业图书的课程则组织教师编写讲义或自编教材以满足教学需要。二是积极整合校内各院所教学仪器设备, 共建教学实验室, 改善教学实验条件。要在教师科研活动中, 积极地吸收优秀的学生参与研究。这样, 既加强了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也为科研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辅助人员, 从而营造了“科研推动教学、支持教学, 教学促进科研”的环境氛围。三是在加强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基础上, 不断加强教育和科研的融合, 不断开展“科研进课堂、学生进科研”的模式创新, 构建教学科研相长的本科教育新体系,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对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新形势, 培养大批能够从技术、管理和区域不同层次上进行农村生态、经济、社会综合管理的专门人才, 对促进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学科性质和专业培养目标, 还必须把握该专业的综合性和多元化发展。河北经贸大学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过程中, 密切关注专业发展与社会实际的深刻联系——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专业定位和特色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拓宽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入手, 有效整合校外资源, 探索出一条颇具特色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道路。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敬忠.农村发展研究 (上、下) [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
[3].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张永洲.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5].陶佩君, 崔永福, 沈月领.运用现代发展理念定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4, 3
[6].朱志仁.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界定与构成要素[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3, 3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8
一、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的, 其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各国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意, 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 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 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发展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结构与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自然基础,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核心,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即:若它们之间相互协调, 则区域将处于可持续性发展状态;反之, 则区域发展将不可持续。因此, 本文从这3个子系统选取指标体系, 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比较分析各指标变量并得出结论。
现从上述角度建立具体的指标体系 (如表1) 。
三、运用spss软件具体分析
1.数据准备
根据指标体系, 选取2010年福建省各城市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 确定主成分
由各系数的相关矩阵可以看出, 选定的指标系数存在相关性, 因此, 我们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主成分, 简化分析。
(1) 验证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认为分析变量的相关矩阵中相关系数多数大于0.3, 则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4所示, 相关矩阵中, 大多数的相关系数大于0.3, 则此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 确定主成分
根据特征根大于1, 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得出主成分特征根、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8.044%, 说明前3个主成分已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完全符合分析的要求。
4.因子得分及综合排行
利用Regression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 我们得出各个地级市的三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 (如表6所示) 。
四、结果分析
从综合排名来看, 福建各城市中, 厦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 泉州、福州紧随其后;宁德居最后, 且漳州、莆田、三明、龙岩、南平和宁德均低于平均水平。这个结果也基本上符合福建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说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 有些城市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并没有明显优势。例如泉州, 连续12年GDP居全省第一, 但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弱于厦门, 并且在生态子系统方面, 投资额和综合利用产品产值都相对较低, 这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
五、结论
福建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 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不一, 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评价了福建省9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其中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经济实力, 缩小空间差异, 同时兼顾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应是今后制定福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摘要: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显示, 福建省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明显, 其中厦门、泉州、福州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 其余城市均在平均水平之下。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福建
参考文献
[1]郑海霞, 秦耀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12) [1]郑海霞, 秦耀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12)
[2]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9[2]陈秀山, 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 2009
[3]杨唤, 陈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价值工程, 2009 (07) [3]杨唤, 陈学中.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价值工程, 2009 (07)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9
“总部经济”是“公司总部”与“地区总部”概念的一种延伸。国内关于“总部经济”的系统完整理论是由赵弘提出的。赵弘认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因为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 形成总部集聚效应, 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 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同时, 总部经济概念是研究制造业提出的, 但是同时适用于服务业。陈柳钦认为总部经济是在有效整合了区域经济理论和企业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 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何俊认为总部经济指的是某区域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 吸引企业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 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周边其他地区, 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 并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吕波归纳了总部经济的理论来源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 梳理了总部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企业总部选址、总部经济衡量、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分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系等。肖雁飞等认为总部经济形成的动力机制在于公司和地区总部的功能定位需要发展总部城市, 还有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拉动促使总部经济的发展。
目前, 将总部经济理论应用于实证的研究也有很多。王浩基于总部经济理论, 实证分析研究上海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吸引力, 指出上海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决定因素在于人才、金融、科技、交通、通信等。孟月皎通过总部经济理论的应用, 提出应用三维模式来推进粤港经济合作的新思路。王子新等分析了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劣条件, 指出未来广州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应该着重注意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加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
本文认为, 研究总部经济, 前提是要清楚地界定“总部”概念, 重点在于对总部经济理论体系中, 总部经济内在形成机制、总部经济特点、总部经济条件的把握, 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运用总部经济理论来指导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及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
二、海西主要城市福厦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福、厦、泉是海峡西岸的三大重要节点城市, 在海西建设中起着支撑作用。近些年, 福、厦、泉十分重视总部经济建设, 本文通过建立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AHP法和IMD国际竞争力指数法对三大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并为区域合作提供相关建议。
(一)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评价方法。
海西主要城市福厦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参考依据是赵弘等人《中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 (2009-2010) 》中所选定的指标体系, 通过头脑风暴法, 结合海西主要城市福厦泉综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指标修改。引入了专家评价系统来计算指标权重, 主要数据来源为2009年我国正式出版的统计资料, 包含2009年福建省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各市统计局发布的2009相关统计数据。主要评价方法除了专家评价系统计算指标权重以外, 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了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对海西主要城市:福州、厦门和泉州3个城市总体经济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
(二)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因为企业选择总部需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到的决策。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要充分考虑企业总部选址的主要因素, 也要相应考虑到相关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所具备的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据相关研究证明, 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应该具有以下基础性条件:区位条件优越、战略资源充沛、专业服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如交通、信息、物流等产业) 发达、政府服务意识强、多元文化和包容性。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除了遵循总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结合国内外相关实践发展案例和福建省福厦泉等省市特有的省情和市情, 本文参考赵弘等人《2009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各市特有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得出福厦泉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有一级指标6个, 分别是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二级指标15个, 分别是经济实力、总部资源、基础设施、社会基础人口和就业环境质量、商务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研发投入、科技成果、金融保险、专业咨询、区域开放、国际开放。三级指标52个, 主要参照2009年相关统计资料的分类指标。
(三) 福厦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
根据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福厦泉三个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综合能力排名依次是厦门、福州、泉州。经比较分析发现厦门与其他两个城市相比, 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相对明显, 厦门的分项发展能力如基础条件、商务设施、政府服务、专业服务均遥遥领先, 发展较为均衡。在吸引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职能总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对比下, 福州因为位居省会, 高校众多, 政府公众资源集聚, 研发能力独树一帜;泉州因为民营经济活跃, 商务设施稳居前列, 但是在其他分项指标上, 明显落后于厦门与福州。
三、总部经济模式推动福厦泉区域合作
在本文的综合能力评价中, 福厦泉三大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分别是:厦门、福州、泉州。因为厦门、福州有着发展总部经济独特的战略优势, 拥有信息、金融、政策、人才等平台, 这些战略资源密集。而泉州, 作为福建众多知名企业崛起的原产地, 尤其是众多生产型企业总部的加工基地, 因为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健全, 却面临着这些知名企业出走至厦门、福州的困境。
面对这样的现状, 福厦泉三地政府却各自为政, 争相出台相关政策, 争取总部资源。自2004年至今, 福州、厦门、泉州等几个海西主要城市均出台了关于在各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效果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缺乏区域协调发展意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各城市之间竞争多于合作。各城市仅从自身利益出发招商引资, 彼此之间是一种对企业和项目的争夺关系。究其深层次原因, 矛盾的尖锐之处就是总部经济之争导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税收与税源结构背离, 总部经济的税收流向总体呈现出从“周边地区”流向中心城市的态势, 中心城市无税源而有税收的流入, “周边地区”有税源却是税收的流出, 在区域间出现税收与税源的背离。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使区域差异加大, 影响区域平衡。这也是目前福厦泉区域争夺的首要因素。
这种竞争关系, 不但使区域之间摩擦增多, 而且难以形成类似于长三角、珠三角内部出现的“总部—加工基地”的功能分工关系。这也说明目前各城市对海西的认识还只是着眼于建设自身, 缺乏区域合作意识, 因此, 在制定海西总部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 应该克服这种狭隘的地域观念, 树立全局观念。
四、福厦泉未来区域合作发展战略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禀赋即各自拥有的各类资源成为其区域竞争实力的重要基础。在海西地区, 厦门、福州、泉州作为中心城市, 其资源各具特色, 简单归纳, 泉州为中小企业经济核心, 福州是政治文化中心, 厦门是文化金融中心。在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中, 一个企业往往会把具有产品研发、产品设计、财务结算、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转移到区位条件优越、战略资源充沛、专业服务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如交通、信息、物流等产业发达、政府服务意识强的地区。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总部经济模式推动区域城市分工与合作发展的路径有5种, 其中最常见的有两种, 路径一:生产基地由中心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 这种形式常见于珠三角、长三角我国主要的发达城市群;路径二:公司总部由中小城市转移到中心城市, 这应是海西城市群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也是总部经济中比较特殊的路径形式。
目前, 许多城市都有总部经济的经验。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总部经济发展路径, 福厦泉可以借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架构“总部-制造基地”合作链条, 充分利用不同城市的资源优势。例如, 厦门围绕高端产业, 可以形成较高的企业总部、设计、研发中心的集聚, 重点依托思明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滨北金融商务区, 打造区域性的研发总部、品牌总部、营销总部基地。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城市, 应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地理优势、良好的政治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重点吸引纺织、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行业的知名企业制造总部, 依托台江区和鼓楼区两个总部聚集区, 打造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企业制造总部聚集区。泉州应继续利用其浓厚的商业氛围, 发挥其低廉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优势, 成为生产制造基地, 打造生产职能总部。这样福厦泉发挥各自资源禀赋, 加强区域协作, 将总部经济细分化、职能化, 最终形成海峡西岸完整的产业链条。同时, 三地政府在区域合作基础上, 首先要充分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 处理好横向税收分配关系。其次, 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机制, 建立税收补偿机制、公共服务共享机制, 从而实现三地共同发展, 更好地为企业总部提供公共服务, 打造完善的总部经济环境。这样海西地区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聚集, 形成良性循环体制, 在海峡西岸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弘.基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J].科学学研究, 2009.27.
[2]陈柳钦.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发展问题[J].长安大学学报, 2009.11.
[3]何俊.聚焦总部经济——我国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9.24.
[4]吕波.总部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J].中国科技论坛, 2010.2.
[5]肖雁飞, 廖双红.“总部经济”形成动力机制和整体规划[J].生产力研究, 2008.5.
[6]王浩.地区总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的战略与规划[J].亚太经济, 2005.3.
[7]孟月皎.以三维总部经济模式推进粤港合作[J].特区经济, 2009.12.
[8]王子新, 夏斌.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9.
[9]杨虹.总部经济模式下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7.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篇10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前言
发展这一词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名词, 其最开始所指的是人生长发育的过程, 之后就开始延伸到经济社会、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 并且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又形成了不同的定义, 来揭示不同领域的发展变化。其中, 从辞海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对发展的解释是一项事物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演变的过程。其中, 大英百科全书中对发展一词给出了另一个解释, 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时代发展下, 人类对发展这一词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 同时也给出了更为确切的含义, 即发展的概念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即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充分条件, 一个国家仅仅实现了经济增长, 而没有提高人均收入, 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发展。今天, 本文通过借鉴和总结前人所研究的经验和成果之上, 对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希望可以为广大研究者带来帮助。
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含义及系统构成
1.1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字眼中可以看出, 其界定的范围是特定的空间和特定的区域, 而区域作为一个特定的单元, 是有该区域经济、社会、人类发展指数所组成的, 其是一个整体而又复杂的系统, 其次,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即将这个特定区域中的经济、社会、人类、等实现协调、同步发展, 再次,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词的着眼点最终是能力, 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一特定区域发展中资源的投入, 资源的协调组合、连接、配置, 以及人类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词的拆分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其定义为, 即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之内, 通过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来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人类的协调、持续、高效、科学、平衡发展的综合, 实现量化发展向质化的转变
1.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构成。
本文经过研究分析, 总结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支撑能力, 发展能力, 协调能力、持续能力等。下面, 我们就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详细了解下, 第一, 支撑能力。支撑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系统的基础, 因为各区域的发展如果没有了支撑, 就谈不上持发展, 更谈不上持续发展, 因此从逻辑思维的角度看支撑能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支撑能力主要包括该区域的人口、资源、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等因素, 资源又包括该区域的土地面积、水资源、光照、电能等, 人口又包括人口的素质、人均收入、人均纳税等, 基础设施能力主要包括该区域的公路建设、铁路建设、互联网络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等众多服务行业。第二, 我们再来探讨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的发展能力。该能力可以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 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通过发展能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竞争能力的强弱, 其主要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能力主要包括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否协调, 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 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消费水平等, 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医疗水平的高低、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校大学生数量、居民可支配收入、区域发展恩格尔系数等, 同时还包括人均汽车尾气排放、人均废水排放等。
1.3 我们再来探讨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的协调能力。
其可以概括为将区域内的各项要素协调统一的程度, 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程度, 一般来讲, 其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即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能力、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人类与资源之间的协调程度等, 如城乡人口比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人口失业率、城镇化率等内容。
1.4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的持续能力的探究。
该能力是体现某一区域发展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指标, 也是该区域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在表现和必要补充。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的持续程度、社会发展的持续程度、自然环境发展的持续程度, 如人口自然增长率、区域生产总值、区域人口教育程度、自然灾害发生指数等等。
2. 现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在具体评价工作中, 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存在衔接问题。
现阶段, 理论研究的方法与工作实践中衔接的不是非常密切, 即有些工作人员将理论知识生搬硬套在实践工作中, 对有些方法和措施缺少大量的论证, 不能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导致区域客车嗅发展能力评价出的数据存在较大的误差, 影响了区域的科学发展。
2.2 评价过程中主观性过强。
我们知道,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工作中既要坚持客观评价, 同时也要有主观评价, 但是在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员刻意加大主观意识评价, 导致评价工作失真。同时, 不同的评价组对同一区域所给出的评价结果也不尽相同, 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 如果正确、科学、客观的选择、看待评价结果也是去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
2.3 评价技术相对落后。
据了解, 现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措施大都缺少灵活性, 互助性、通用性和实用性, 所以如何在传统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对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进行创新, 来使评价技术更加适合某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评价工作面临的重点课题之一。
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
3.1 基础支持能力建设。
支持能力建设是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要点, 是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平台的支柱性能力建设, 也是一个地区提高资源服务总价值、增强生态环境的总容量、总质量以及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总和。其中, 资源供应能力建设、环境承载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建设这三种支持力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础。
3.2 环境承载能力建设。
环境承载能力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和消除各种干扰的能力。如果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负荷, 不但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还会失去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 开展环境承载能力建设, 将区域内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 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另一个基础。
3.3 设施服务能力建设。
基础设施是区域生态流转的重要载体, 也是保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有效运行的基本骨架。如果区域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不力或遭到破坏, 会导致区域功能的减退甚至瘫痪, 直接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现。因此, 加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建设, 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 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设施服务容量即服务水平, 并通过改进区域生态物理的网络结构来确保生态流高效、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王之佳等译.w CED.我们共同的未来[R].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60.
[2]中国21世纪议程[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31.
[3]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11—12.
【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推荐阅读:
销售区域经理面试自我介绍08-0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08-29
区域经理自我评价简历该怎么写01-03
自我发展能力09-29
区域科技能力10-17
区域吸收能力07-03
区域创新能力11-16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11-04
区域学习能力11-09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