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共9篇)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1
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的面板数据, 考察了对外贸易总额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程度。为了得到更稳健的结果, 分别考察了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 并在动态模型中引入创新累积效应。两类模型均表明, 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滞后效应。提出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地区应积极加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区域自主创新,创新累积效应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11) 》显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前六个地区依次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表明对外贸易总额大的地区与区域创新能力强的地区之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也表明对外贸易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浙江省的对外贸易总额与区域创新能力都是增长较快的。1998年, 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为148.5亿美元, 位于全国第7位;而基于1998~1999年数据测算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也是第7位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1) 》) 。10年之后, 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111.34亿美元, 年均增长30.4%, 全国排名上升到第5位, 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也上升到第5位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11) 》) 。基于此,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 实证考察对外贸易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文献回顾
1.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
Eaton and Kortum (1999) [2]通过跨国经验数据说明, 国际技术溢出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 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其溢出渠道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 (FDI) 、专利流动、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以及信息交流等。其中对外贸易和FDI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重要的两项国际经济活动。
关于国际技术溢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强调了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对一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并把研究开发活动 (R&D) 和国际贸易视为技术进步的发动机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 。[3]而新贸易理论也认为, 技术进步、国际贸易和要素积累在经济增长中是相互补充的 (Van and Wan, 1997) 。[4]Coe and Helpman (1995) [5]基于Grossman and Helpman的创新驱动理论模型, 考察了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 发现贸易伙伴国的R&D活动, 通过进口贸易方式对东道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 产生正面影响。此后的许多文献对Coe and Helpman模型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和完善, 但结论是一致的, 即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一个重要渠道。Feder (1982) [6]考察了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 发现出口部门存在两种技术溢出机制, 即外部经济效应 (非出口部门可能得益于模仿出口部门的成熟管理技术、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战略, 也可能直接利用为出口部门提供的基础设施, 如交通和通讯等) 与要素生产率差别效应 (出口部门有比非出口部门更高的边际要素生产率) 。Levin and Raut (1997) [7]则进一步引入人力资本, 发现贸易政策与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性。
2.国外的研究文献
Coe, Helpman and Hoffmaister (1997) [8]通过对77个发展中国家和22个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 发现发展中国家通过和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Jaumotte (1998) [9]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并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多, 起技术差距就会越加减小。Keller (2002) [10]则从行业层面的研究视角, 发现行业自身的研究开发与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 对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存在显著效应。
3.国内学者的研究
(1) 国内学者大都认为, 对外贸易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如李小平 (2004, 2008) [11,12]选取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增长率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 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检验,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出口的“正门槛效应”和进口的“负门槛效应。”李杏 (2009) [13]也选取同一指标, 考察了对外贸易对我国整体技术进步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长期和短期原因。
(2) 一些学者则以专利作为衡量国家 (或地区) 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 考察了对外贸易与国家 (或地区) 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如范红忠、侯晓辉 (2007) [14]选择各国拥有的USPTO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授权的发明专利作为衡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 认为国际贸易对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促进作用, 是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来实现的。黄永兴 (2008) [15]利用我国对外贸易与专利授权量的月度数据, 发现进口和出口贸易均对发明专利授权量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许培源、高伟生 (2009) [1]结合地区专利授权量、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条件, 发现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 而中西部地区, 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产生影响, 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影响并不显著。
由以上文献可知, 从经验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主要有两种指标:一是全要素生产率 (TFP) , 二是专利。国内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对象, 大多是跨国截面数据, 或全国层面的时间序列数据, 主要关注的是对外贸易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许培源、高伟生 (2009) [1]虽然涉及到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但仍停留在东中西三大地区相对比较大的区域层面上。本文则以浙江省2001~2010年市级面板数据为例, 考察对外贸易对一个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变量与数据
1.变量的设定
(1) 被解释变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常用专利数量来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而专利数量有授权量与申请量之分, 不少学者 (如范红忠、侯晓辉, 2007;黄永兴, 2008等) [14,15]选择专利授权量。但Griliches (1990) [16]认为, 专利授权量受政府专利机构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使其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增大而容易出现异常变动 (郭炳南, 2010) 。[17]因此, 专利申请量比专利授权量更能反映创新的真实水平。此外, 专利又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是一种比较小的创新活动 (Hu and Jefferson, 2009) 。[18]因此, 本文将浙江省各地区历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主要指标。
(2) 核心解释变量———对外贸易。理论上讲, 对外贸易可以通过模仿、竞争、关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多种途径, 对东道国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考虑到对外贸易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 因此, 我们分别考察当期和滞后一阶的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
(3) 其他控制变量。现有文献基本认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影响。因此, 我们将各地区的FDI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变量;一般认为, 一个地区的R&D投资与R&D人员是影响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 将这两个变量也作为控制变量;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也会对当地的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因此, 我们将各地区的人均GDP也作为一个控制变量。
(4) 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与累积项。研究者在考察FDI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时, 已经发现经济中存在着创新的累积效应 (吴一平, 2008;曹广喜, 2009) 。[19,20]然而, 现有关于对外贸易与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却普遍忽略了创新的累积效应, 这可能将导致内生性问题, 并使估计结果出现偏差。为了考察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累积效应, 本文将在动态面板模型中引入两个反映创新累积效应的解释变量, 即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一阶滞后项与累积发明专利申请量的二阶滞后项。
2.数据来源
浙江省各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 (LNPATENT) 、研究开发支出 (LNR_D) 、研究开发人员 (LNPERSON) 的数据来源, 为浙江科技统计网浙江省科技统计数据库。各地区对外贸易总额 (LDTRADE) 、外商直接投资 (LNFDI) 、人均GDP (LNGDP) 等数据来源, 为2001~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与各地级市统计年鉴。共包括11个地级市的110个观察值。
所有变量的名义数据, 均折算为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值。其中, 人均GDP和R&D支出, 根据浙江省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对外贸易额和FDI的名义美元数据, 则先根据当年官方名义汇率转换为人民币, 再根据GDP平减指数换算为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实际值。此外, 为了克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平滑数据等, 我们对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实证结果与分析之静态面板模型分析
1.计量经济模型
在静态模型中, 我们考察地区对外贸易总额及其一阶滞后项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变量设定, 可以构建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LNPATENTit=αiβ1LNTRADEi, t-1+β2LNTRADEit+X'itγ+μit
其中, 下标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Xit为向量, 包括外商直接投资 (LNFDI) 、研究开发支出 (LNR_D) 、研究开发人员 (LNPERSON) 以及人均GDP (LNGDP) 等控制变量。特别关注对外贸易及其滞后项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系数β1和β2。
(注:系数下括号内为t统计值 (随机效应为z统计值) ;***、**、*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通过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之间进行模型选择)
2.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使用解释变量的不同, 我们考察了各种可能的模型与结果, 其中最主要的6个模型结果列在表2中。Hausman检验的结果表明, 这6个模型均接受固定效应, 拒绝随机效应。因此, 我们只报告了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
在模型1中, 我们只考虑了LNTRADE, LNPERSON, LNFDI三个解释变量。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虽然对发明专利有正的影响, 但不显著。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 加入了对外贸易的一阶滞后项L.LNTRADE。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滞后项对专利有显著的正效应, 但显著性水平不高 (10%的显著性水平) , 而对外贸易当期项对专利的系数是负的, 但不显著。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当期项对发明专利没有显著影响, 而滞后项则有显著正效应。因此, 在模型3~6中, 重点考察对外贸易一阶滞后项对专利的影响。
模型3与模型2相比, 去掉了对外贸易当期项, 结果表明, 剩余的三个解释变量对发明专利均具有显著正效应 (5%或1%的显著性水平) 。其中, 我们最关心的系数———对外贸易的滞后项 (L.LNTRADE) 的影响系数为0.346。
模型4与模型3相比, 增加了人均GDP作为解释变量 (LNGDP) , 结果表明, 对外贸易与人均GDP虽然都有正的影响, 但都不显著。这说明, 对外贸易与GDP之间可能存在着共线性。基于我们的研究目的, 应该忽略人均GDP这一变量。
模型5与模型3相比, 引入了解释变量研究开发支出 (LNR_D) 。结果发现, 研究开发人员 (LNPERSON) 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了, 而对外贸易的影响系数和显著性也下降了。我们有理由相信, 研究开发人员与研究开发支出两个变量存在了共线性。同时考虑这两个变量, 使得模型的拟合效果变差了。
模型6在模型5基础上, 去掉了解释变量研究开发人员, 但保留了研究开发支出。其结果与模型3相似:L.LNTRADE的影响系数为0.315, 与模型3的系数0.346非常接近;而LNR_D的系数与模型3中LNPERSON的系数也相当接近。这一结果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前面关于研究开发人员与研究开发支出两个变量存在共线性的猜测是合理的;二是模型3和模型6的结论相互支持, 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综上所述, 在静态分析中, 我们主要接受模型3和模型6的实证结果, 即本期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 将带动下一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幅度超过0.3%。
实证结果与分析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
1.计量经济模型
静态分析忽略了所谓的创新累积效应。为弥补这一缺陷, 我们在动态面板模型中引入滞后效应, 即引入发明专利的滞后项与累积项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要估计的计量经济方程如下:
LNPATENTit=αi+Φ1LNTRADEi, t-1+Φ2LNTRADEi, t-2+β1LNTRA DEi, t-i+X'itγ+μit
其中, LNPATENTi, t-1为发明专利的一阶滞后项;LNTRADEi, t-2为发明专利累积量的二阶滞后项, 该变量包含了发明专利除一阶滞后项以外的所有滞后信息;Xit为向量, 包括外商直接投资 (LNFDI) 和研究开发支出 (LNR_D) 两个控制变量。根据静态分析的结果, 我们剔除了对外贸易当期项和人均GDP等解释变量。
2.实证结果分析
在动态分析中, 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模型。由于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包含了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 必然产生内生性问题。为此, 我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 使用工具变量集。主要使用差分GMM和系统GMM两种估计方法, 结果见表3。
(注:系数下括号内为z统计值;***、**、*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在模型1中, 我们只考虑了发明专利的一阶滞后项, 没有包含发明专利累积量的二阶滞后项, 也就是说, 我们忽略了发明专利滞后二阶及更早的信息。结果发现, 发明专利的一阶滞后项 (L.LNPATENT) 对当期的发明专利申请存在负效应, 但显著性不高。其中, 差分GMM方法的估计系数不显著, 而系统GMM方法的估计系数也只在10%的水平上显著。我们怀疑, 在考虑发明专利的滞后信息时, 仅仅引进一阶滞后项是不够的。
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 引入了发明专利累积量的二阶滞后项。由于这是一个累积指标, 实际上包含了发明专利从滞后二阶开始往后的所有滞后信息。结果表明, 发明专利的一阶滞后项对本期专利申请的影响显著为负, 而发明专利累积量的二阶滞后项对本期专利申请的影响显著为正。差分GMM估计和系统GMM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 但是系统GMM的估计结果显著性程度更高。表明, 创新累积效应是存在的, 但具有一个较长的滞后性。实际上, 第t期的创新活动对第 (t+1) 期的创新活动将产生负效应, 但这种效应将在第 (t+2) 期变为正数, 并持续到第 (t+3) 期、第 (t+4) 期乃至更遥远的未来。
此外, 在考虑了创新累积效应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更强了。系统GMM和差分GMM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454和0.603 (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 。从一个平均的角度来看, 第t期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 将带来第 (t+1) 期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0.5%。
结论
本文在没有考虑创新累积效应的静态面板模型中, 发现对外贸易的一阶滞后项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 即本期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 将带动下一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超过0.3%。而在考虑了创新累积效应的动态面板模型中, 发现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变得更强, 也更为显著了。平均而言, 本期对外贸易总额增长1%, 将带来下一期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0.5%。
我们在不同的模型中得到了相似并且稳健的结果, 即对外贸易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滞后效应。这一结论的启示是, 为推动本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个地区应积极融入世界分工体系, 广泛参与国际贸易, 充分利用国际技术溢出效应。
与现有研究相比, 本文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 现有关于对外贸易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实际上是考察了对外贸易与国家创新能力的关系。本文则以浙江省的市级面板数据为对象, 从一个相对较小的研究视角, 专门考察对外贸易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二是, 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创新的累积效应, 即没有考虑过去的创新活动对未来创新活动的影响, 从而导致模型结果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则分别构建了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 并在动态模型中引入了创新累积效应, 进而得到了更为稳健的研究结果。三是, 在控制了FDI和R&D等重要变量之后, 本文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研究结论均表明, 对外贸易总额的一阶滞后项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这一结论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成果。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2
摘要:本文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选用29个指标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且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以后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因子分析法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竞争优势从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建立在知识资源、创新能力之上的区域竞争优势,而一个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是该地区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区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创新制约因素,如不同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因素等,造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不同,也造成了各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有大有小。所以如何评价和提升区域系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与国家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相协调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区域创新系统概念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sCooke)教授于1992年提出。他指出区域型创新系统可以被理解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正式制度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它们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相互关系运作并能够导致知识的产生、使用和传播。后经过学者们的潜心研究,基本得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和政府等创新主体形成的创新网络系统。本文所研究的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为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区域创新能力”一词出现在1999年出版的专著《区域创新一中关村走向未来》中,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其后许多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对系统资源进行创造性集成,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新的能力集。其中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由区域经济水平、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的创新组合决定的支持创新能力,构成区域创新能力集的能力基。
三、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区域环境是否能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力。
1、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系统的中心地位,政府是宏观指导的主体,所以政府的区域创新能力指导着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的起源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促使技术、知识资源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扩散、流动、整合,所以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可以概括体现在企业的创新能力、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政府创新能力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2、创新环境的支持能力
创新环境可以概括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两个方面。区域创新硬环境可以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上,区域创新软环境体现在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本文将侧重考虑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环境以及宏观经济水平作为衡量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环境支持力的评价指标。
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系统地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高低,我们首先要选取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然后根据所选取的指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个指标体系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整体评价。选取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见表1。
五、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1、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指标数据采用2006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各种统计年鉴及处理结果。遵循数据的可获取性原则,本文尽量用定量指标替代了定性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将定量指标无量纲化。
2、评价方法及结果处理
因子分析法是从研究变量内部相关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则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
根据因子分析方法的原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1.0可计算出各因子所对应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与各指标变量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等。从表2中可以看出,提取4个公共因子替代原来29个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596,超过一般要求的85%。前4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概括,所以认为该方法合理可行,最后结果确定提取4个公共因子。
第一个公共因子在D11,D8,D24,D10,D13即企业拥有专利数、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互联网普及率、企业培训经费比重、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上荷载比较大,特别在D11企业拥有专利数,D8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上更为明显。这个因子大体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子,可以理解为“企业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有较高的荷载系数的指标是在D5高校科研经费比重,D1高校科研人员比重,D2l技术交易额,D3国内发表论文数上,特别在D5,D1上更为明显。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所以把这个因子称为“知识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主要荷载体现在指标D23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D25通信设备拥有率,D17政府创业基金比重上。这些指标可以总结为主要反映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所以称为“政府因子”。
第四个公共因子荷载系数较高的是指标D20科技服务机构年产值,D22科技成果转化率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区域创新系统中服务机构的作用,称之为“服务因子”。
六、结论
通过对上述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及结果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以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借鉴。
1、重视推进以企业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都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但是企业处于中心地位,因此各地在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上,要注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加强对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企业的研发中心,加大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比重,鼓励企业申请技术专利,全面开展技术创新。
2、充分发挥知识的创造性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知识的主要来源,人才是知识的传播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投入比重,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基地培育创新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使用效率。
3、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指导作用
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创造条件,为区域创新系统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和行政环境,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
4、构筑多元化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3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转换一般认为是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质的变化, 其变化的同时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越强, 反映了该区域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越高和发展潜力越大。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自身随经济增长而逐步高度化的能力。
本文以浙江省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 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 以期能为相关部门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二、产业结构转换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很多, 一切影响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条件的因素, 最终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及其转换。具体来说, 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根本性创新带来推动效应、产业内外创新扩散与模仿扩散产生的乘数效应、新技术基础上的产业竞争导致的选择效应, 这三种效应对产业结构转换产生影响。
2. 供给动力。
供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的供给等。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供给能力正在弱化, 而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作用则更加强化 (6) 。
3. 需求能力。
需求可以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无论哪种需求, 都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种拉力。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提倡自由贸易的环境下, 外部需求对地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有利于各国发展比较优势, 获得比较利得。出口贸易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进口贸易可弥补相关产业的不足。同时, 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的产业结构都会产业影响。
5. 结构因素。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来看, 任何一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和转换都是在前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 产业结构现状本身也是影响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因素。
6. 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时期所制定和实行的重大经济政策,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对产业结构及其转换产生影响。尤其与产业有关的政策, 会对产业结构的转换产生直接影响。
三、研究方法
1. 指标选取
根据上述产业结构转换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照近年来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研究情况, 结合浙江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信息支持情况, 以2009年为时间, 从6个方面选择12个指标, 构成浙江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
其中, 外贸依存度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产业结构效益的计算公式为 , 其中, X为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倒数, X为某次产业劳动力比重, 为同次产业产值的比重。
2.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能够将大量、繁杂的原始指标、数据简化为少量的综合指标, 同时使这少量指标尽可能地包含原指标群的信息资源。一般步骤如下: (1) 对P个指标的个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并计算标准化协方差矩阵; (2) 求出协方差矩阵C的特征根A; (3) 解出特征根, 根据计算结果求出主成分分析的贡献率, 当前的m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时, 则主成分特征根个数确定为m个; (4) 计算主成分指标的权重wj; (5) 计算主成分得分矩阵 ; (6) 根据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式, 计算综合评价值。
3. 评价结果
按照以上评价指标, 选取浙江省11个城市2009年度的12个指标, 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 求出主因子的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特征值大于1的前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4.728%, 且鉴于第三个特征值为0.963小于1, 因此, 本文选取2个主成分进行后续分析。
选取这2个主成分得出主因子的载荷矩阵。用主成分载荷矩阵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四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载荷矩阵经旋转后得旋转矩阵, 能更清楚地分析每个主成分中具有较大载荷的指标。
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上看, 每万人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均利税额、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存款余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依存度、人均利用外资、第二产业、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等在第一主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 它们主要反映技术创新、供给动力、需求能力、对外贸易及政策因素, 可称为综合因子;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效益在第二主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 它们主要反映技术创新及结构因素, 可称为技术——结构因子。
对这2个主成分进行归一化处理, 计算得出2个主成分的权重。最后, 按照2个主成分的得分系数及其权重, 可得主成分综合模型:
由上式求得浙江省1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的综合评价值 (表4) 。
从表4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浙东北地区综合排名情况:杭州1, 宁波2, 嘉兴3, 湖州6, 绍兴5, 舟山4;浙西南地区综合排名情况:温州9, 金华7, 衢州10, 台州8, 丽水11。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域差异性非常显著, 浙东北远高于浙西南地区。浙东北的综合平均评价值为0.99, 浙西南的综合平均评价值仅为-1.385。
2.浙江省区域产业转换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如果以人均GDP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则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高达0.991。从排名上看, 前两名杭州、宁波, 也是浙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后两名衢州、丽水, 也是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区域。
3.技术创新、供给需求、对外贸易及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影响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主要原因。从技术创新角度看, 浙江省13个高新技术园区分布情况为, 9个坐落于浙东北部, 4个位于浙西南部。从供给需求角度看, 浙东北与浙西南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为1.87:1, 差距较大。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 沿海城市的对外贸易总额明显比内陆地区高。以及一些政策上的倾斜也是影响浙江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之一。
4.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的区域是目前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并正向现代化产业结构, 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和转换的区域, 如杭州和宁波市, 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9%和42%。
四、结论与启示
1. 基本结论
(1) 杭州市和宁波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区域, 出现明显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断层, 这将影响整个浙江省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高则产业结构转换潜力大, 反之则转换能力低。 (3) 技术创新、供给需求、对外贸易及政策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影响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主要原因。 (4) 由于浙东北的工业化水平、服务业水平较高, 而浙西南地区相比较而言比较低, 这说明产业结构本身的高低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有较大影响。
2. 一些启示
(1) 浙西南地区, 要加速产业升级, 提高产业素质, 应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的渗透过程, 提高产业的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浙西南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拳头产业, 构建科技产业园, 扶植新兴产业的崛起。
(2) 随着生产要素的加快流动, 以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联系为基础的相互依存性将大大增加, 如何善于运用本地优势, 主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推动结构升级是一个问题与挑战。
(3) 区域政府应运用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加强对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宏观指导。在认真调研各区域的资源、区位优势、技术特色等状况的基础上, 确定和培育符合当地实情的优势产业。对欠发达地区应给予优惠的区域发展政策, 积极培育并完善其市场体制, 以增加其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良性发展的内生机制。
参考文献
[1]于淑艳, 荣晓华.辽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4, 23 (3) :94-97.
[2]欧向军, 沈正平, 朱灵子, 秦永东.产业结构转换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6 (3) :31-34.
[3]向君.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J].商业时代, 2008, 4:99-100.
[4]高志刚.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生产力研究, 2003, (1) :151-165.
[5]刘耀彬, 王启仿.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力及其结构效益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5, (1) :147-149.
[6]罗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西部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经济研究, 2003, (62) :39-43.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4
关键词:自主创新 对外直接投资 影响机制
一、引言
自21世纪初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迅猛的发展阶段。截止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733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1倍,1990年的16倍。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8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2011年达到601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8%。 在如此高增长的现状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过少,同时近年持续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高居不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国内外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而且对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多问题也有积极意义。大力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
浙江省作为国内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在2001年达到3350万美元,2002年为5132万美元,比2001年增长51.19%。发展到2011年,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到34.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68%,发展趋势由下图1所示 :
二、文献综述
早期,学术界对FDI的研究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对象,对于发展中国家FDI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发达国家对其进行外商直接投资从而对其造成的经济及各方面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家的OFDI突飞猛进,并且体现出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不同的特征。经典FDI主流理论认为的垄断优势是一国向外进行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的观点已无法对发展中国家FDI提供满意的解释。尽管这些主流理论的创立者也注意到了这种新变化,并对其理论进行修正,但仍然无法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完整一致的解释。
美国学者S.H.海默(S.H.Hymer,1960)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垄断优势论,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奠定了发展的基石。
提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的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9) 认为投资国应当通过对外投资将本国的劣势产业转移出去,以使投资国集中精力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加速投资国的产业升级。从这个理论出发,我国等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很难进入到发达国家,并且其OFDI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美国经济学家小威尔斯(L. T. Wells,1983)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具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规模市场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二是具有在当地采购和提供特殊产品的优势。为了减少因从工业国进口技术而造成投入需要,被投资的发展中国家也渴望得到那些着眼于使用当地材料的革新成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便寻求用本地供应来代替。三是具有接近周邊国家市场、低价营销的优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通过低的市场价格来进行促销。由此推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象主要是具有市场规模小的周边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个结论只能解释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拉奥(Sanyjaya Lall,1983)提出,通过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创新活动,其跨国公司能产生独有的技术地方化优势。这是因为当一些发达国家过时的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小规模生产要素和资源禀赋相匹配时,能够产生适用于当地的技术优势;在购买力水平较低时,由于消费者偏好差异也可以开发出非名牌但却有竞争力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以及民族或语言的联系,也会形成竞争优势。这个理论较好地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解释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现象,但仍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投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处于技术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正逐渐增大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并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在国际上寻求技术优势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对于由相对较不发达国家向较发达国家的OFDI,一般称为逆向型对外直接投资,这类OFDI本身不一定具备垄断优势前提,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对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优势获得逆向技术转移,并可以向母国进行“返流”和传递。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学术界已经较为广泛地认可了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与单纯的技术转让相比,外国直接投资不仅为东道国带来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还具有技术扩散与外溢效应。技术资产具有“公用品”的外部经济特征,其追加服务并不因此增加成本,这类资产的市场相当不完全。这种不完全既是垄断性市场结构所致,更是由于市场不可能像处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那样,有效处理具有不确定性、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特征的技术、知识和组织技能等资产的生产和交易。而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内部市场机制则可以绕过外部市场的不完全,从而成为国际技术转让众多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已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先进的现代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往往都不是传统的技术转让协议,而是国际直接投资带来的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明显有别于东道国已设立的公司,原因之一在于其所具有的某些专有技术构成了公司特有优势(即海默所讲的垄断优势),并使其得以在与东道国当地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个原因是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打破了东道国当地市场原有的均衡,迫使当地公司采取行动保护市场份额和利润。这两种情况均导致了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提高当地公司的生产效率。
与之相对应的,发展中国家的O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广泛引起了关注。本文将根据浙江省的具体情况,通过计量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的数据分析验证,研究O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对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三、理论分析
从技术溢出的角度分析,OFDI溢出机制类似于IFDI,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示范效应、劳动力转移、上下游联系。
(一)示范效应
浙江省一些优势企业可以通过OFDI在外国建立子公司,聘请高端技术人员,提高子公司的技术实力,继而通过学习国外子公司使用的技术,通过模仿和逆向工程采用他们。这种示范效应如果没有OFDI,当地企业很难或是必须花费很大财力物力来获取一项新的技术的信息。地理上的相近的确是示范效应的主要因素,而且可能对那些无法融入世界经济来获取更为先进技术的发展国家更为重要。这种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获取新的技术比传统的吸引外国跨国公司投资于当地对当地的影响更显著,尤其当今跨国企业日渐认识到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加大技术内部化的力度的情况下,OFDI的确增加了母国企业获取新技术的可能,尽管无法保证这些新的技术的实际采用。
(二)劳动力转移
我省的企业一旦在外国建立新的子公司,不可避免的,原先被其它公司雇用或者培训的员工和经理会移动到本公司。这时劳动力便发生了转移,与此同时,嵌入在人力中的知识也发生了转移。Fosfurietal.(2001)在一个博弈模型中就分析了这个途径7,他们发现这个途径在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并不处于竞争部门以及东道国的的吸收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发生。此外,国外子公司比母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培训的研究,这种研究成果可以被母公司所应用,最终利于公司劳动力水平的提高。因此OFDI投入的增加能够提升我省企业的员工素质。
(三)上下游联系
最后,国外的子公司可以为母公司创造上下游的联系。Lall (1980)指出来自上下游的溢出(供应商和顾客)可以产生直接的知识转移,即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支持、采购新的原料或是采用新的组织方法。除此之外,由国外子公司带来的对于质量标准和运输时间的高要求可以刺激母公司提升自身的产品生产,这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四、研究模型
Lichtenberg和Potterie(1998)在Coe和Helpman技术扩散模型的基础上,对美、日、欧11国的引进FDI和对外FDI进行了计量分析,他们发现,内向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远不如对外FDI的效果明显,并且建立了计量模型。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试图在Lichtenberg和Potterie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省自主创新能力与OFDI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一: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本省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
假设二: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对本省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外溢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促进本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本文对假设二的检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而对于假设一的检验,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在变量选择上,本文选取我省的专利授权数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量化指标;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作为发展程度的衡量;选取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全省GDP总量的比例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因此,实际检验假设一的模型为:
五、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1)》和《浙江省统计年鉴(2001—2011)》,具体数据如下:
(一)浙江省各年国内生产总值GDPt:
(二)浙江省各年专利授权数Tt:
(三)浙江省各年科技投入额R&Dt:
(四)浙江省各年外对直接投资总额OFDIt:
六、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
本文的实证分析根据回归模型(1)的回归方程,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本省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正向相关性(假设一)进行检验。下表1为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解释变量OFDI前的系数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本省当年专利授予数之间呈正相关,即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本省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随着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长,本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也相应得到增长。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本文对假设二的检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建立两个零假设,即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格兰杰诱因、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格兰杰诱因。下表2为Eviews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1%的置信水平下,本文可以拒绝“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格兰杰诱因”的零假设,但无法拒绝“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格兰杰诱因”的零假设,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格兰杰诱因,而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格兰杰诱因。由此可得,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对本省自主创新能力存在外溢效应,即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促进本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七、结论
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1年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本省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越大,相对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越高。
(二)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技术外溢效应,也即对外直接投資的发展是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Hymer, S.H., 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MIT Press, 1976.
[2]Kojima, K.,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Croom Helm, 1978
[3]Nigel D. & James H.L.,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Reverse Spillovers, The Manchester School Vol 71 No.6 Dec 2003
[4]Nigel D. & Karl T., Spillovers from FDI and skill structures of host—country firms.
[5]Philippe G. & Serge B., FDI Effects on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 Cluster Approach, Int Adv Econ Res (2007) 13, 268—284
[6]Ping D., Investment for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its Rationale: The Case of Outward FDI from Chinese Companies, Business Horizons (2007) 50, 71—81
[7]Robert E.L., Home and Host Country Effects of FDI
[8]Walid H., Safarian A. E.,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D Spillover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Third Quarter 1999
[9]Wei H. & Marjorie A.L., China’s outwo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usiness Horizons (2008) 51, 485—491
[10]陈小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11]江小娟,《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建议》,中国外汇管理
[12]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
[13]李飞,《跨国企业FDI技术溢出途径分析》,企业家天地
[14]马亚明、张岩贵,《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南开经济研究
[15]茹玉骢,《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母国经济的影响》,经济评论
[16]王英、刘思峰,《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17]冼国明、杨锐,《技术积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经济研究
[18]张宏、赵佳颖,《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應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
[19]张杰飞、张国强,《FDI、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一个文献述评》,科技管理研究
[20]张晴,《国内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述评》,经济师
山西区域创新能力分析及路径选择 篇5
在全球经济凸现区域化特征的今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区域跨越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地区发展方面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区域创新体系可以看作一个共生互补的动态循环系统,系统内各创新主体的运动,发生碰撞互补效应,通过连锁反应加快创新产出的扩散,扩散效应又不断刺激创新主体形成新的创新动力,周而复始,从企业创新辐射到产业创新,从个体创新辐射到集群创新,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发展若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动力,必须具有支撑区域长期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功能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可以循环不断地输出创新能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一条完整的创新动力链,不断向外辐射扩散,进而调动区域内的各类资源产生共振效应,生成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持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由于不同区域之间要素禀赋不同,加之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差异,肯定会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欠发达地区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可以生成一定的后发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但后发优势并不天然具备可持续性,如不能形成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后发优势在一定时间内就会消失殆尽。而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能够促使落后地区对引进技术不断吸收、消化、完善,进而生成自我创新能力,跨越技术发展瓶颈,在短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山西经济整体正处于“转向爬坡”阶段,区域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产业转型升级状况,进而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动力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构建有效可行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在后危机时期切实形成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理应成为山西省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山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近年来,山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域创新能力也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应看到,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四大传统产业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不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转变,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重,科技与经济互融互促问题还没有明显改观,一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省自主创新的瓶颈因素。
企业主导地位缺位。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缺乏创新活力,目前全省80%的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已经建立自主的技术研发机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正常运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规模小,98%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首先是企业缺乏创新意愿,习惯于固守现有市场和技术,得过且过,生存危机感和创新紧迫感不足;第二是科技创新还处于主要依靠引进吸收的阶段,企业尚没有建立有效的技术人才引进机制,引进渠道不畅,使得在借助外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力不从心;第三就是企业欠缺对市场脉搏的准确把握能力,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创新方向和能够开发的新产品。
科技活动产出效率不佳。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成果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据《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山西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多年排名在全国倒数第2或第3位置。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没有明显改观,导致科技资源严重浪费,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企业作为生产者,只重视生产任务,缺乏技术开发愿望和能力。而科技人员和研发经费过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只关心课题研究,无人重视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由于企业、科研、教育等各个子系统相互脱节,即使各子系统内部已具备一定规模,但产学研之间缺乏沟通合作,无法形成合力,大量科研力量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研发与市场相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先天不足”。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较低。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标准,只有当R&D投入强度(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5%时,一个区域才具有相应科技竞争能力的需求。科技投资规模偏小是山西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2011年全国R&D经费平均投入强度为1.84%,山西为1.01%,刚刚跨入1%的初级标准。全社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与全国相比相差近一半。同时,各级公共科研基金管理封闭,社会创投机构规模小、实力弱,社会资金投入渠道不畅。
高层次人才较少。山西各项专业技术人才指标均居全国中下游水平;虽然近几年全省科技人员素质有明显提高,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人才总量仍显不足,特别是优秀高层次团队和行业领军人才尤为缺乏。全国1 400多个院士,山西只有5个。人才结构不合理、行业分布不均衡、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仍是制约全省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迟缓。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占比低,发展速度不快。据《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近年来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及效益连续排在全国末位。截至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48家,仅占全国总量0.6%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4.6%。同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全省创新产出远远低于投入,中间的管理环节存在较大的问题。
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着眼点
经济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是互惠互促的,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极大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体现自有品牌。创新的特征就是“人无我有”,只有超前的、专有的技术才能具有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白手起家、自主研发,还是学习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体现最终成果的都应是打上自己烙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契合自身实际。2011年山西人均GDP已达4 796美元,按照OECD划分标准,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区域创新应该契合区域自身发展实际,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综合考虑技术需求、消费需求的演进趋势,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寻找适合山西自身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路线。
重视后发优势。就山西实际而言,不得不承认,完全依赖自身研发力量完成全部原始创新的可能性近乎等于零,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借力而为,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后发”之利,借脑引智、借鸡生蛋、借船出海,以战略眼光谋求长远发展,用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快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让传统产业强起来,让新兴产业大起来。
放大自身亮点。山西的煤炭、冶金等传统产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工业、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也已具备一定规模,应充分发挥其集聚扩散效应,通过创新使已经初步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进一步升华裂变为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从而提升区域整体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山西这样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切忌全面开花,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优势力量,在拥有相对优势的关键领域和具备全局影响力的战略性前瞻性环节,率先突破,打造局部优势。
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把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组织、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中的主体作用,逐步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形成若干个综合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的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把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作为提升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开展研发,鼓励其创办科技型企业,建立成果转化或产业化基地,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联盟或合作实体。健全适应科研机构自身领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和服务支撑机制。大力推进教育与科技相结合,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设,引导其向培养产学研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支持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技术实训基地。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制定专项政策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的战略性研发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应用,加大对企业主导的技术研发扶持力度,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通过技术、流程、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加强联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引导创新要素、创新企业快速聚集,通过产业链的耦合作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形成核心竞争力,引领和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构筑开放共享的区域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相关资源,面向重点行业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和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业技术联盟的各自优势,开放和共享科技资源,共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联合承担研发项目,开展产、学、研、用交流与合作。依托专业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推动科技资源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运行模式和支撑机制。
发展功能完善的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资源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创新主体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其向业务特色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方向发展,注意扶持和培育一批大型骨干技术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加强中介服务人才建设和分类管理。增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咨询和辅导。
建立健全科技决策和项目评估机制。建立科技项目决策、立项、执行、评价相对独立和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估评价,探索推进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和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评价模式。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调查和监测评估机制,强化科技发展指标统计分析,完善科技项目公平竞争和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式发展。创新金融助推科技发展的方式和途径,积极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式发展,打破科技发展的融资瓶颈。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搭建不同形式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统筹资源,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广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贷款,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项目补助等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机制,组建创业风险股权基金和科技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扩大创业资本规模。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
建立耦合互动的创新动力支持系统。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动态循环系统,自主创新能力的产生不仅来源于技术创新主体的努力,更是各创新支持系统不断输出创新动力通过耦合互动激发区内各要素资源生成共振效应的结果,其本质是为创新要素的创造、集聚、流动和应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加快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类创新动力支持系统的建设,营造鼓励和触发各类创新主体产生创新意愿的土壤和氛围,从管理、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为其搭建创新平台,通过区内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其迅速由创新意愿上升为创新行动,并进一步经由积极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导向等措施巩固整合形成完善的创新动力生成机制,使创新活动逐渐从个体、被动、盲目走向系统、主动、自觉,直至整个区域始终充满创新活力。
加快推进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太榆科技创新城作为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标杆项目,应按照要素集约化、资源集聚化、创新集成化、产业集群化的建设原则,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全方位先行先试为动力,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存量资源整合、增量资源建设同步进行,积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整合、孵化、辐射,建立资源充分集聚,要素优化配置,平台功能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机制与模式。努力将太榆科技创新城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园区,打造成为“山西硅谷”,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山西新经济增长极,辐射、示范和带动综改试验区建设和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摘要:以区域经济为视角,介绍了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山西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问题,指出山西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着力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西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6
(一) 研发经费投入稳步增长, 但投入不平衡
2012年, 浙江省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08%,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但从企业研发投入情况来看, 虽然总体上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但研发投入强度依然不高, 仅为0.81%, 比北京和上海分别低0.14和0.12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强度明显不足。而且从研发机构设立情况看, R&D投入不平衡, 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大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设置率为77.8%;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设置率为44.4%;而小型工业企业科研机构设置率仅为6.0%。
(二) 中小企业创新活跃, 但创新成果层次偏低
2012年浙江省大、中、小型企业对全省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率分别是25.18%、45.37%、29.45%, 中、小型企业总贡献率达到3/4。小型企业全年新增新产品产值相当于大型、中型企业新增新产品产值之和。这些数据表明浙江省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比较活跃。但中小企业新产品的“新”更多在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方面, 大多停留在小改进、小创新、实用型的层次上。发明专利所占比重很小, 表明企业创新活动并没有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积累, 因此难以帮助中小企业构建核心能力。
(三) 中小企业能力要素分布不均衡, 缺乏核心能力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各能力要素分布不均衡。市场能力较强是浙江省中小企业普遍特征, 技术能力是浙江省中小企业能力体系中的“短板”。有研究表明, 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包含的所有要素中, 市场能力最强, 战略能力次之, 其他如组织能力、技术能力等都较为薄弱。这说明了浙江省中小企业在构筑核心能力 (core capabilities) (技术、制造、市场能力) 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这也是中小企业目前创新能力中的薄弱环节。
(四) 浙江省经济特征不利于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浙江省经济特征之一就是劳动密集、外向型、加工制造为主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 这一特征有利于吸引和集聚大批专业化劳动力, 但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吸引力。同时, 随着土地、原料等要素成本上涨, 大多老板的观念仍然是压低工资、降低成本, 而不是通过吸纳人才, 提高创新能力来提高利润。同时, 科技资源在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以及小企业中分布不平衡, 使得中小企业的创新人才缺乏的问题比较显著。
二、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中小企业规模弱势是其创新资源投入不足的内在原因。
首先, 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的天然弱势, 限定了其自我投入能力。其次, 中小企业本身一般都处于发展的摸索阶段, 缺乏管理基础, 无论是运营过程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是面对风险的抵御能力都比较薄弱, 因此对外部资源缺乏吸引力, 表现为政府投入不够以及融资歧视。再次, 中小企业对短期生存压力的感知大于长期发展压力, 使得大多中小企业行为短期化, 表现为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中直接关乎补贴等直接财务性政策比较敏感, 而不善于应用其他相关政策, 从而导致不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
(二) 中小企业管理能力薄弱是创新能力形成与积累的主要障碍
中小企业普遍管理能力较为薄弱, 再加上对创新认识不足, 使得创新管理水平偏低。由于创新的风险特征, 使得企业对于如何有效创新缺乏思路, 难以充分认识创新过程与生产过程之间的差异, 忽视创新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使得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更多地以任务为导向, 不太注重创新管理的经验积累, 没有积极性进行创新管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另外, 中小企业创新往往就是企业家个人创新, 尚不能转化为组织的创新管理能力。
(三) 中小企业资源约束及管理不足是创新成果层次低的主要原因
首先, 中小企业资源不足及其薄弱的创新管理能力, 使得中小企业创新开展更多地从经济、便捷、易行等因素为出发点, 表现为在投资小、实用型的产品创新更为普遍。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创新活动中较发明专利投资小、周期短、技术难度低、创新风险小, 适应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紧张、抗风险能力较低的特点, 因此, 在中小企业创新中, 获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创新决策更加现实。
(四) 外部环境不能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构建提供有效支持
浙江省“大企业、小政府”模式使得对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方面引导存在不足。浙江省“块状经济、集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限制, 创新缺乏外部来源, 因此也不利于企业层次和集群层次创新能力的培育。此外, 企业创新收益的保护机制如专利保护特别是保护执行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局限, 政府在解决创新活动外部性方面还存在不足, 这些因素大大削弱了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三、提升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 提升技术创新理念
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乎企业未来长远利益的战略性举措, 中小企业应该改进消极的技术创新理念, 正确平衡短期成本与长远利益的矛盾,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根据自身的科技资源和技术力量, 确定积极的技术创新政策和战略规划。通过主动、严谨的市场调查, 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项目, 根据业务的变迁和市场的变化, 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 以积极务实的技术创新理念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企业的研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部门, 是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的必要环节。应注重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 加大研发投入, 根据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优势, 建立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中心, 吸纳优秀人才, 采纳员工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议, 成为企业在激励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平台。同时, 中小企业应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项目实施将企业外的技术力量引入企业, 进一步充实企业研发机构的科研力量,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 努力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局面, 应拓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从多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方便。一是建立政策性金融渠道。可以通过政府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如中小企业发展银行, 对有利于公共发展的中小投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 也可以由财政拨款设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专门为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以及为产品确有市场、技术确实先进的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等。二是拓展间接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应该进一步深化现有金融体制改革, 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步伐, 促使其更加面向中小企业, 使不同类型、规模的企业一律平等, 减少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四)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政府应该加强宏观指导与管理, 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完善技术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首先, 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扩大规模, 提高服务质量,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和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其次, 鼓励发展各类技术创新促进中心, 鼓励创办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中介、技术咨询服务、技术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服务的各类技术创新促进中心, 通过借鉴各行业共性技术、专利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企业的做法, 将技术、人才优势及技术创新的管理经验进行整合, 为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全面的较低成本的服务。再次, 充分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建立全省技术信息网络,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石凤妍, 赵亚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5.23 (1) :p.27-29.
[2]李修海, 基于知识管理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企业活力, 2009 (12) :p.54-55.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7
作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创新的发展也备受关注。然而,受限于数据资料,目前国内针对区域海洋创新能力的研究寥寥,严重制约了政府在协调区域海洋创新发展中能动作用的发挥。本文依托课题组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评估研究基础[15,16],构建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区域海洋创新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分析,为我国海洋创新格局的优化提供数据基础和决策依据,以支撑国家整体创新战略的实施。
1 指标体系构建
海洋创新能力体现在海洋科技知识的产生、流动和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中。参考国家海洋创新指数评估,本文将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分为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和海洋创新绩效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见表1)。
2 评估方法
2.1 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
对2013年18个二级指标的原始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是为了消除多指标综合评估中,计量单位的差异和指标数值的数量级、相对数形式的差别,解决数据指标的可比性问题,使各指标处于同一数量级,便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指标数据处理采用直线型归一化方法,即:
式中j=1~18为指标序列号。yj表示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值,cj表示各项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值。
2.2 一级指标得分评估
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得分,其中φ1=1/4;区域海洋创新投入得分,其中φ2=1/5;区域海洋创新产出得分,其中φ3=1/5;区域海洋创新绩效得分,其中φ4=1/4。式中j=1~18。b1、b2、b3、b4依次代表区域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和海洋创新绩效的得分。
2.3 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
采用等权重(同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测算区域海洋创新能力。
式中a为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得分。
3 评估结果与影响因子分析
本次评估仅包括我国大陆11个沿海省(市),不涉及香港、澳门、台湾。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和科技部海洋科技统计数据。
3.1 沿海省(市)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与影响因子分析
从整体来看,根据2013年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得分(见表2和图1),可将我国大陆11个沿海省(市)分为四个梯次(见图2)。
从11个沿海省(市)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来看,第一梯次为上海,其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得分为68.33,相当于国内平均水平的1.58倍,位居我国大陆11个沿海省(市)首位。上海市海洋创新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表现出很强的海洋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第二梯次包括广东、天津、山东和辽宁,其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得分分别为58.87、52.59、52.37、43.84,高于11个沿海省(市)的平均得分43.32。这些地区有一定的海洋创新基础,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创新环境较好,创新投入产出成绩显著;第三梯次为江苏、福建、浙江和河北,其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得分分别为41.15、38.72、37.43、35.15,与平均得分相近。这些地区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较快,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产出与创新绩效都进步较快;第四梯次为海南和广西,其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得分分别为26.79、21.25,远低于国家的平均水平。横向比较来看,海南和广西海洋创新投入强度较低,创新产出效率不高,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具体来说,从海洋创新环境来看,2013年,我国海洋创新环境得分超过平均分的沿海省(市)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山东、浙江和河北(见图3)。其中,上海的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得分为63.34,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人均海洋生产总值和较好的海洋创新人才环境;广东和天津的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得分分别为56.65、56.42,这两个地区分别拥有最优越的海洋创新人才环境和最高的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福建和浙江拥有优良的海洋创新设备环境,其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得分分别为53.18、47.13;山东和河北的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得分分别为51.21和46.28,这两个地区分别拥有良好的海洋创新人才环境和资金环境。
从海洋创新投入来看,2013年,我国海洋创新投入得分超过平均分的沿海省(市)为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天津和广东(见图4)。其中,上海和江苏的区域海洋创新投入得分分别为63.61和63.15,远高于其他地区,上海对经费和人力的投入强度均位于11个沿海省(市)前列,而江苏则在科技活动人员的质量上占绝对优势;辽宁和山东的区域海洋创新投入得分分别为56.08、55.31,这得益于人力资源投入;天津和广东的区域海洋创新投入得分分别为55.10、52.58,高质量的海洋创新人才对得分贡献较大。
从海洋创新产出来看,2013年,我国海洋创新产出得分超过平均分的沿海省(市)为广东、辽宁、上海、山东、河北(见图5)。其中,广东的区域海洋创新产出得分为73.69,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与广东高产出、高质量的海洋科技著作和论文密不可分;辽宁的区域海洋创新产出得分为62.37,拥有最密集的海洋科技发明专利;上海和山东的区域海洋创新产出得分分别为58.29、57.33,这得益于其优质的海洋科技著作;河北的区域海洋创新产出得分相对较低,为40.17,其在海洋科技著作和论文的发表量上位居11个沿海省(市)前列,但论文的质量还有待增强。
从海洋创新绩效来看,2013年,我国海洋创新绩效得分超过平均分的沿海省(市)为上海、天津、海南、广东、福建和山东(见图6)。其中,上海的区域海洋创新绩效得分为88.08,主要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远高于其他地区,且拥有良好的海洋经济产出;天津的区域海洋创新绩效得分为70.68,紧随上海之后,这得益于其高效率的海洋经济产出;海南、广东、福建和山东的区域海洋创新绩效得分分别为57.15、52.55、45.88、45.63,海洋创新绩效各方面良好,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
3.2 5个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与影响因子分析
环渤海经济区中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为辽宁、河北、山东、天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为江苏、上海、浙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为福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为广东;环北部湾经济区中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为广西和海南。针对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区5个海洋经济区,具体分析如下。针对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区五个海洋经济区,具体分析如下。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是我国东部的“黄金海岸”,具有相当完善的轻重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科技力量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也是我国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为45.99(见表3和图7),总体高于11个沿海省(市)的平均水平,区域海洋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在平均水平之下,海洋创新发展有提升的空间。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沿江地带交汇处,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为核心,以技术型工业为主,技术力量雄厚,前景好,政府支持力度大,环境优越,教育发展好,人才资源充足,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活力的地区。2013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为48.97,高于11个沿海省(市)的平均水平,优越的海洋创新环境和优质的海洋创新资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海洋创新成绩显著。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是具备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具有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2013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为38.72,低于11个沿海省(市)的平均水平,区域海洋创新环境与海洋创新绩效高于平均水平,有着较好的发展潜质,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水平较低,海洋创新发展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包括我国大陆南部的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大特别行政区接壤,科技力量与人才资源雄厚,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为58.87,高于11个沿海省(市)的平均水平且在五个经济区中位居首位,海洋创新环境与创新投入均有着较高的水平,创新产出硕果累累,创新绩效成绩斐然。
环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环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仅为全国平均创新指数的55.45%,创新指数的4个一级指标均比较低,与长三角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差距较大。
3.3 3个海洋经济圈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与影响因子分析
海洋经济圈分区依据是《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即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包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即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即纳入评估的沿海省(市)包括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2013年,东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指数为48.97,居三大海洋经济圈之首(见表4和图8)。4个一级指标中得分较高的是海洋创新投入和海洋创新绩效,分别为56.18和53.60,两个一级指标对该区域的海洋创新指数有较大的正贡献;得分较低的是海洋创新环境和海洋创新产出,分别为46.20和39.90,对区域的海洋创新指数呈现负效应。海洋创新投入和海洋创新绩效的较高得分充分说明该区域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优质的海洋创新资源为区域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指数为45.99,得分在三大海洋经济圈居中。4个一级指标中海洋创新投入和海洋创新产出对海洋创新指数有正贡献作用,其得分分别为52.03和47.01;海洋创新环境和海洋创新绩效的得分比较低,分别为45.17和39.73。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指数得分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海洋创新环境相对较弱,海洋创新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产出得分在三大经济圈中最高,得益于其“本年出版科技著作”等指标,说明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科研产出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较强,尤其是出版的科技著作种类较多。
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创新指数为36.41,在三大海洋经济圈中最低。4个一级指标得分差异化较大,其中,海洋创新环境和海洋创新绩效两个一级指标得分较高,分别为46.68和40.89,海洋创新投入和海洋创新产出得分较低,分别为32.74和25.32,是造成海洋创新指数较低的主要因素,在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得分最低,说明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创新效率和创新环境亟需提升,且提升空间较大。
4 结语
从11个沿海省(市)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来看,其可分为四个梯次,第一梯次为上海,第二梯次包括广东、天津、山东和辽宁,第三梯次为江苏、福建、浙江和河北,而第四梯次则是海南和广西。从5个经济区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来看,海洋区域创新较强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的大部。这些地区均有区域创新中心,而且呈现多中心的发展格局。从3个海洋经济圈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来看,我国海洋经济圈呈现北部、东部较强而南部较弱的特点。北部海洋经济圈和东部海洋经济圈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结果较高,表现出很强的原始创新能力,充分显示我国重要海洋人才集聚地和海洋经济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的优势。在以后的海洋创新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珠江口及两翼的创新总体优势,带动福建、北部湾和海南岛沿岸发挥区位优势共同发展,使海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辐射至整个南部海洋经济圈,以期支撑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客观评估区域海洋创新能力,是国家协调区域海洋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了包括海洋创新环境、海洋创新投入、海洋创新产出和海洋创新绩效的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于2013年海洋经济统计和科技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海洋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对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从11个沿海省(市)来看,上海的区域海洋创新指数得分最高;从5个经济区来看,珠江三角洲较为领先;从3个海洋经济圈来看,北部和东部较强。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8
区域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一个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来说,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最直接的表现是该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可以称之为显性创新能力;另外, 该区域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虽不直接构成显性创新能力, 但对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决定着该区域未来创新能力的发展潜力, 这两个因素可以称之为潜在创新能力。因此, 区域创新能力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 也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创新投入。
区域创新能力是从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开始, 通过创新投入, 为知识创新提供经费和人才保证, 加速知识流动能力,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最终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投入产出效益的目的。
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 我们通过反复论证, 先通过定量分析预选各个指标, 然后运用相关分析、鉴别力分析及主成分等定量分析方法剔除掉了鉴别力不强、高级相关的指标, 最终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详见表1。
三、山东省各市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与比较
(一) 各市创新能力的排名
从综合排名情况看 (详见表2) , 青岛市以综合评价得分80.33分的绝对优势明显领先于其它地区, 排在第一位, 与排在第二位的济南市相比领先9.88分。这充分显示了青岛市创新能力在山东省的特殊地位。在区域创新能力六大构成要素中, 青岛市在科技创新投入、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五个要素上均排名第一, 在科技创新环境方面稍低于济南和威海, 排在第三位。这说明青岛市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济南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为70.45分, 在全省排名第二。济南的综合评价得分虽然与青岛有很大差距, 但与其它十五个市相比, 综合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济南在科技创新环境方面以89.51的高分位于全省第一, 在创新投入、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三个因素上均位列全省第二位 (仅次于青岛) , 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位列第三, 在创新产出能力方面位列第四。
东营、莱芜、威海三市的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60.53、56.33和53.28分, 在全省分别排在第三、四、五位。按人口规模这三个市在全省排在后三位, 但在区域创新能力上却有较强的优势。东营市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尤其突出, 以70.45的高分位列第二 (这与胜利油田有关) , 仅次于青岛市;在知识创新能力方面排第三位, 在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方面均列第四位。莱芜市在创新投入和知识流动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均列全省第三位 (排位靠前可能与主体指标体系均是相对指标和人均指标有关) , 在企业创新能力上排全省第五位。威海市在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能力方面表现突出, 均列全省第二位, 在知识创新能力上列全省第五位。
淄博、烟台、泰安、潍坊三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分别排在全省第六至第九位。淄博市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发展比较均衡, 除企业创新能力排在第十三位, 其它五个方面均排在第四或第五位。烟台市在创新产出能力方面有突出优势, 排在全省第三位, 仅次于青岛和威海两市, 但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优势较弱, 排在全省第十二位, 其它四个方面有一定优势, 分别排在第六至第八位。泰安和潍坊的区域创新能力多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没有在那个因素上表现出突出的优势。
济宁、滨州、聊城、德州、日照五市的创新能力一般。这几个市的六个创新要素整体上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非常突出的优势因素较少或没有, 比较而言, 济宁市在知识流动能力上有一定优势 (第五位) , 德州市的企业创新能力有明显优势 (第四位) , 日照市在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方面表现较好 (分别排第六、七位) 。
临沂、枣庄、菏泽三市是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最弱的三个市,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33.8、31.1 3、28.79, 处于全省的后三位。与排在第一位的青岛市相比, 综合得分分别仅相当于青岛市的42%、39%和36%。菏泽市在区域创新能力的六个要素上均表现不佳, 表现最好的是知识创造能力指标, 排在第十三的位置上, 在科技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均排在倒数第1的位置, 在知识流动能力上排在倒数第二位。枣庄、临沂两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虽然比菏泽市稍好, 但总体上也属于创新能力较差的地区, 各要素排名均处于全省后几位, 没有哪一方面表现突出。各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排序见图1。
注:本指标体系之所以主要选择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是因为区域规模往往差异较大, 总量指标在地区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二) 各市创新能力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和前述分析, 我们对17个市按其创新能力划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区域创新能力很强的地区有2个, 青岛、济南。
第二类:区域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有7个, 东营、莱芜、威海、淄博、烟台、泰安、潍坊。
第三类:区域创新能力一般的地区有5个, 济宁、滨州、聊城、德州、日照。
第四类:区域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有3个, 临沂、枣庄、菏泽。
总体来说, 山东省各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区域创新能力总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较强、西部地区较弱的地区分布特点。除泰安外, 创新能力强和较强的城市都处于东部地区;除日照外, 创新能力一般和较弱的城市都处于西部地区。
2.区域创新能力较好的地区都有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基础, 重视创新投入, 有较好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如青岛、济南、东营、莱芜、威海等。
3.区域创新能力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通常也较高, 这可以从两方面解释,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高水平为区域创新提供了较好的创新条件;另一方面, 区域科技创新反过来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4.区域创新能力较好的地区既重视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培育, 又重视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 这是最终形成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 区域创新能力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分析
运用统计差异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程度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能力在地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最大值为80.33分 (青岛) , 最小值只有28.79分 (菏泽) , 极差为51.54分, 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倍。对各构成要素而言, 这种地区间的差异表现各不相同, 在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上地区间的差异相对较小, 而在科技创新投入和知识流动能力指标上地区间的差异较大;在科技创新投入指标上青岛是菏泽的34倍多, 在知识流动能力指标青岛是日照的15倍多。也就是说, 造成区域创新能力地区之间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创新投入和知识流动能力, 知识创造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也是影响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 而科技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能力对地区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提升山东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改善创新环境, 着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 它影响和制约着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 哪里重视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哪里的科技创新就能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培育, 山东省科技创新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不同地区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根据山东省实际, 改善创新环境, 需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
改善科技创新环境首先要从改善制度环境入手。这里所说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和体制环境, 但都可以归结为加快市场化进程, 使市场成为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力量, 同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加强对创新主体权益的保护。从山东省目前的实际状况看, 高校的体制和机制还存有一些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弊端, 主要是多数高校近几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办学规模上, 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 科研能力较弱, 应着力加快高校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把其推向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推动科技创新进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各国普遍运用政策杠杆来推动科技创新。近几年来, 山东省虽已出台了若干推动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 但力度与广东、浙江等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应参照先进地区的经验, 进一步解放思想, 出台更有力的优惠政策, 并定期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效果。
大力改善人才环境, 尽快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 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人才。由于山东省著名高校较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政策力度不够、收入水平较低等原因, 人才环境成为科技创新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政府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不断加大引进各类优秀人才的力度, 如鼓励和支持创办企业、专利和技术入股, 广开人才引进渠道, 为各类人才在山东省创业提供方便。除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 还应重视对社会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在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同时, 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民的职业素质教育力度, 为科技创新提供大批的合格劳动者。
进一步完善奖励分配制度。建议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 以此激发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创新主体转换的原始动力来自于那些有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前瞻意识的企业家, 因此, 要倡导尝试企业家的管理技术、诀窍入股的机制, 使企业家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只有在企业中实行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制度, 企业才能更好地吸引住创新人才, 并激励他们的创造力。
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良性运行机制。建议着力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努力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协同机制, 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完全意义上的产学研联合, 开放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仪器和实验室, 实现技术设备资源的共享, 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2.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自我运行机制,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纽带”功能, 使之成为风险和利益的主体;3.积极探索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信息流动与扩散机制, 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实现创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4.巩固和发展软科学及决策咨询产业, 整合优化公共决策咨询人才队伍, 提高科技决策咨询能力和水平。
(二) 加大转移支付与拓宽融资渠道并举, 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水平
就山东省各市区域创新能力的六大构成要素而言, 落后市与先进市差距最大的要素是科技创新投入。
青岛市的科技创新投入要素得分为95.95分, 而除济南、莱芜、东营之外的其它13个市的得分均不到40分。最低的菏泽市只有2.8分。因此, 对山东省大部分市来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提高单位GDP的创新投入强度, 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
解决区域创新投入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要加大省一级转移支付的力度, 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要拓宽融资渠道。由于缺少包括政府贷款、风险投资等相应的资金支持, 资金短缺仍然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山东省尽管已经成立了由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参与的投资企业和贷款担保企业, 但缺少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 缺乏相对完善的风险投资进退出机制。因此, 要建立鼓励风险投资的金融体制, 通过政策的规范、制度的创新以及环境的改善, 形成以市场建设为核心、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 大力吸引海内外风险投资, 鼓励海内外投资机构、跨国公司在山东省建立风险投资机构。
(三) 加强条件平台和载体建设, 加快知识流动和创新交流
创新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合作中产生的, 特别是在一个区域中, 创新决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 而是“网络”的行为。网络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依托产业集群, 建立一流的区域创新系统, 集群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区域科技创新主体, 尤其是科技中小型企业;加快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等。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要提升山东省产业集群创新的组织化程度,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企业、区域技术创新中心、高校与科研单位使用之间的合作、联系, 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网络的形成。2.政府引导、鼓励民营性质的区域创新服务机构的形成, 如产业孵化器、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各种创业服务中心。3.鼓励企业的联合与合作, 打造“联合航母”, 解决企业产品结构的重复、浪费和低效问题, 实现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更高程度的专业化协作分工, 壮大整体实力。
(四) 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发展水平, 另一个是人力资源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能急于求成。但人力资源开发完全可以有一定程度超前的, 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 也要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当然从全省或全国的角度考虑, 可以由省级或中央政府财政给予落后地区一定的财力支持。目前, 各级政府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 但是其中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如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问题、全民科技素质偏低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加以解决。
(五) 加快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主体, 必须着重抓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构成部分, 是企业科技行为的主要载体, 而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则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支撑。根据国内外经验, 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主要是在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山东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尽快组建企业技术中心, 中小型企业应视条件建立不同形式的科技开发机构。
为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 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对企业而言, 一方面要明确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并确实予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技术创新资金, 尤其要积极争取外部资金, 不断拓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渠道。对政府而言, 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风险投资业, 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资金渠道;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 并以此为“药引子”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近年来山东省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虽然大幅度增加, 但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缺口。政府应增加财政科技拨款、科技开发贷款和创新贴息贷款, 条件许可的应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信用担保体系;还要通过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 鼓励、支持、促进企业建立各种科研机构。
(六)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科技创新的综合产出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明亮点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全面提升山东省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必须加紧开发一批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关键技术, 进一步培植支柱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 重点是支持这些产业通过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实现从加工、装配为主的“地区生产者”到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拥有者的转变, 要把加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形成现实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 积极支持企业通过创新的积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抢占同行业技术制高点, 开发更多的高新技术主导产品, 创建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名牌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注重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山东省制造业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 并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创新产出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项工作对山东省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是由该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六方面要素所构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评价和比较分析, 认为青岛、济南两市的创新能力最强, 东营、莱芜、威海、淄博、烟台、泰安、潍坊七市次之, 济宁、滨州、聊城、德州、日照五市一般, 临沂、枣庄、菏泽三市相对较弱;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知识流动和创新交流、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加快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提升创新的综合产出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提高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2003)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13-14;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 篇9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是科技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大、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已经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和经济的结合已成为产业界和政府广泛关注的命题。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处于较低的发展中水平。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与科技能力较强的国家直接竞争。因此,加快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本文在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基础上[1,9],从创新资源、知识创新、经济效益以及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
2创新资源
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决策能否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创新资源的投入与配置,这是科技创新成功的物质基础,它决定创新的规模、速度、能力和效果[10]。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1人力资源
2012年,全国R&D人员全时当量共3 246 840人年,平均每个地区约为104737人年。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北京,R&D人员全时当量共1 661 863人年,占全国总量的51.18%,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R&D人员全时当量共492 327人年,占全国总量的15.16%;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及西藏,R&D人员全时当量共36 911人年,仅占全国总量的1.14%。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全国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平均为213.10人年。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北京、天津和上海,平均为371.29人年,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每万就业人员中R&D人员全时当量共483.69人年;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海南、云南、贵州、新疆及西藏,平均为65.85人年。
2.2财力资源
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共102 984 090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3 322 067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北京、山东和浙江,R&D经费共为53 302 890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51.76%,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江苏,R&D经费为12 878 616万元,占全国总额的12.51%;排名后5名的是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R&D经费共为865 904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84%。2012 R&D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98%。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广东,平均为2.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8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比重为5.95%,高于全国水平3.97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内蒙古、贵州、新疆、海南和西藏,平均为0.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个百分点。
3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是增强一国或一地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源泉。结合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标准指标和区域自身特点,我们选用专利、科技论文、R&D项目来衡量知识创造能力。
3.1专利
3.1.1专利申请量
2012年,全国专利申请量共1 885 569件,平均每个地区约为60 825件。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北京,专利申请量共1 172 462件,占全国总量的62.18%,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专利申请量共472 656件,占全国总量的25.07%;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及西藏,专利申请量共9 555件,仅占全国总量的0.51%。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全国每百位R&D人员专利申请量平均为58.07件。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浙江、重庆、安徽和四川,平均为97.30件,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每百位R&D人员专利申请量共117.60件;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宁夏、吉林、青海、内蒙古及西藏,平均为17.56件。
进一步地,2012年,全国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平均为27.71%。排名前5位的是北京、辽宁、广西、西藏和海南,平均为53.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90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比重为57.12%,高于全国水平29.40个百分点;排名后5位的是新疆、江苏、黑龙江、福建和浙江,平均为20.01%,低于全国水平7.70个百分点。
3.1.2专利授权量2012
2012年,全国专利授权量共1 143 599件,平均每个地区约为36 890件。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上海,专利授权量共739 009件,占全国总量的64.62%,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专利授权量共269944件,占全国总量的23.60%;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及西藏,专利授权量共5 681件,仅占全国总量的0.50%。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全国每百位R&D人员专利授权量平均为35.22件。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浙江、重庆、四川和安徽,平均为60.86件,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每百位R&D人员专利授权量共67.77件;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吉林、西藏、宁夏、青海及内蒙古,平均为10.93件。
进一步地,2012年,全国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平均为11.99%。排名前5位的是西藏、北京、海南、陕西和吉林,平均为36.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38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西藏,比重为42.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14个百分点;排名后5位的是山东、福建、安徽、浙江和江苏,平均为6.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92个百分点。
3.2科技论文
2012年,全国科技论文(SCI)共136 391篇,平均每个地区约为4 400篇。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浙江,科技论文共68 349篇,占全国总量的50.11%,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科技论文共25630篇,占全国总量的18.79%;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内蒙古、海南、宁夏、青海及西藏,科技论文共655篇,仅占全国总量的0.48%。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全国每百位R&D人员科技论文平均为4.20篇。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甘肃、上海、吉林和陕西,平均为9.72篇,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每百位R&D人员科技论文共10.88篇;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广东、青海、内蒙古及西藏,平均为1.52篇。
3.3 R&D项目
2012年,全国R&D项目共1 072 383项,平均每个地区约为34 593项。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和上海,R&D项目共450 601项,占全国总量的42.02%,其中,排名第一的北京,R&D项目共109 514项,占全国总量的10.21%;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及西藏,R&D项目共19 953项,仅占全国总量的1.86%。
从相对量来看,2012年,全国项目参加人员人均R&D项目平均为0.37项。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西藏、贵州、海南、宁夏和广西,平均为0.70项,其中,排名第一的西藏,项目参加人员人均R&D项目共0.73项;排名后5位的地区是福建、山东、河南、江苏和广东,平均为0.25项。
4经济效益
一项技术的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和产品市场两大方面。
4.1技术市场
2012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共58 410 954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1 884 224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和陕西,技术市场成交额共为40 779 185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69.81%,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北京,技术市场 成交额为24 585 034万元 ,占全国总 额的42.09%;排名后5名的是新疆、宁夏、广西、海南和西藏,技术市场成交额共113 892万元,仅占到全国成交总额的0.19%。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的产出效益(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研发经费支出比)平均为0.57。比例最高的5个地区为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和上海,平均为0.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5,其中,排名第一的青海,比例为1.47,高于全国水平0.90;比例最低的5个地区为河南、浙江、海南、广西和西藏,平均为0.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6。
4.2产品市场
4.2.1规模以上企业创新收益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共1 105 297 711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35 654 765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和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共为648 453 259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58.67%,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78 454 188万元,占全国总额的16.15%;排名后5名的是新疆、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共为6 085 982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55%。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 销售收入 占主营业 务收入的 比重平均 为11.89%。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上海、北京、浙江、重庆和天津,平均为19.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00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比重为21.70%,高于全国水平9.81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黑龙江、新疆、内蒙古、西藏和青海,平均为3.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32个百分点。
进一步地,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出口销 售收入占 新产品销 售收入的 比重平均 为19.81%。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宁夏,平均为3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51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广东,比重为38.82%,高于全国水平19.01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湖南、吉林、新疆、西藏和青海,平均为3.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55个百分点。
4.2.2高技术产业收益
201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共255 710 383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8 248 722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共为188 234 021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73.61%,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广东,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85 195 533万元,占全国总额的33.32%;排名后5名的是内蒙古、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共为233 979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09%。
从相对指标来看,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为25.00%。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福建、宁夏、北京、浙江和广东,平均为34.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3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福建,比重为37.49%,高于全国水平12.49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海南、河南、内蒙古、新疆和青海,平均为4.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76个百分点。
进一步地,2012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4.53%。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江苏、福建、广东、天津和上海,平均为56.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79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江苏,比重为59.86%,高于全国水平15.33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西藏、吉林、海南、青海和新疆,平均为0.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73个百分点。
5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不仅涉及各创新主体,还要考虑与政府和社会的关联关系,即创新的环境问题。本文中,我们从政府支持、金融机构支持、创新合作以及创新开放四个方面来分析。
5.1政府支持
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共22 213 950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736 579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四川、陕西和江苏,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共为12 635 992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56.88%,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北京,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为5 659 921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5.48%;排名后5名的是贵州、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R&D经费中的政府资金共为224 035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1.01%。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政府资金占R&D经费总额的比重平均为21.57%。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西藏、陕西、四川、黑龙江和吉林,平均为48.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43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西藏,比重为69.61%,高于全国水平48.04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山东、广东、浙江、福建和北京,平均为19.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
5.2金融机构支持2012 R&D
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金融机构的资金共3 515 899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113416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和山东,R&D经费中的金融机构资金共为1 984 989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56.46%,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北京,R&D经费中的金融机构资金为808 393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2.99%;排名后5名的是海南、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R&D经费中的金融机构资金共为29 965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85%。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金融 机构资金 占R&D经费总额 的比重平 均为4.35%。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海南、贵州、北京、重庆和广西,平均为7.4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2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海南,比重为9.58%,高于全国水平6.17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河北、宁夏、西藏、山东和辽宁,平均为1.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个百分点。
5.3创新合作与开放
5.3.1 R&D经费外部支出
2012年,全国R&D经费外部支出总额共5 842 075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188 454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广东、上海、山东和江苏,R&D经费外部支出共为2 998 108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51.32%,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北京,R&D经费外部支出为946 235万元,占全国总额的16.20%;排名后5名的是贵州、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R&D经费外部支出共为56 224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96%。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外部支出强度(R&D经费外部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平均为0.11%。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上海、吉林、天津、安徽和陕西,平均为0.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4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比重为0.23%,高于全国水平0.12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河北、广西、贵州、宁夏和内蒙古,平均为0.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8个百分点。
5.3.2 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
年,全国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境外的资金共1 004 006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32 387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天津,R&D经费中的境外资金共为801 405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79.82%,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北京,R&D经费中的境外资金为478 994万元,占全国总额的47.71%;排名后5名的是贵州、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R&D经费中的境外资金共为545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05%。2012 R&D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境外资金占R&D经费总额的比重平均为0.97%。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内蒙古、天津、上海、江苏和新疆,平均为1.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内蒙古,比重为2.00%,高于全国水平1.02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山西、陕西、广西、青海和西藏,平均为0.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4个百分点。
5.3.3 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2012 R&D
年,全国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共678 984万元,平均每个地区约21 903万元。排名前5位的地区为上海、广东、江苏、福建和安徽,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共为456 947万元,共占全国总额的67.30%,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上海,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为142 577万元,占全国总额的21.00%;排名后5名的是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海南,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共为524万元,仅占到全国经费总额的0.08%。
从相对指标来看,2012年,全国R&D经费外部支出中对境外的资金所占比重平均为11.62%。比重最高的5个地区为上海、福建、安徽、广东和江苏,平均为24.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3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比重为30.92%,高于全国水平19.29个百分点;比重最低的5个地区为北京、河南、西藏新疆和海南,平均为1.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6个百分点。
6结论
综合以上对4大类指标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6.1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排名前5位的地区除R&D项目外,其他各类指标的总量都超过我国总额的一半,排在后5位地区各类指标的总量远低于排名第一的地区,统计离散程度较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平衡明显,表现为我国整体处在创新能力发展阶段。
6.2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区在总量上都有较强的优势,相比之下,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较快,各指标的总量基数都较大,使得以上相对量的排名有不同程度的靠后。应该看到大规模创新投入和产出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的基础,只有创新系统各要素全面发展才能保证创新能力持续、高效提升。
6.3云南、新疆、宁夏、青海、海南、甘肃、贵州及西藏等地区在各指标的总量上排名较低,但很多相对量的排名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或工业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各指标的总量都相对较小,因此很多相对量的排名都相对靠前。
这些地区应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提升相对量优势,进一步加大各指标的规模,提高总量水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让科技带动经济,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6.4除以上的两类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由于不同的原因在各指标的总量和相对量上,优势高低不同,没有明显的规律。
【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推荐阅读:
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1-29
浙江省区域经济优秀调研成果获奖名单06-05
区域创新能力11-16
区域创新网络创新能力01-05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11-04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05-19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12-14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11-10
浙江社会管理创新09-06
区域科技能力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