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精选12篇)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1
创新能力越来越多地成为衡量地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A.Schumpter) 认为, 创新能力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有学者认为创新不是单一的线性创新模式, 从历史层面来考察, 创新系统的研究遵循这样一条主线:熊彼特创新思想-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区域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 并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产生一定经济绩效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研究一般性框架的梳理和归纳, 本文以下内容将考虑分别从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使用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对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较早、较系统。如英国的库克教授很早就提出了相对全面的区域创新理论, 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的潜力确定, 最重要的因素是R&D存量;当一个地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掌握了某些能力时, 创新似乎就出现了, 因此, 更深层次的研究目标应该是更好地识别支持这种交互式网络进程的工具和方法。此外, 波特、克鲁格曼和哈里森、斯卓坡等对区域创新集群出现的原因和地域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David Doloreux认为区域制度特征、知识下部构造和知识转移体系, 象征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提升创新活动的刺激, 区域机构和区域制度安排, 应该被鉴定并且依据水平、等级和体系分类。
“区域创新能力”在中国最先由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于1996年提出, 其出版的专著对中关村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理论剖析;区域创新能力是科学技术产生、改进、转化和扩散的综合能力, 是经济空间中诸多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 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对大量有关区域创新能力的文献进行梳理后, 可以发现“区域创新能力”这个词本身的涵义并不统一:有基于参与对象或机构组成的不同给出定义;也有根据创新要求进行定义区分;更多地是将区域创新看作动态的, 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不能给出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义。区域创新能力本身在不断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前沿研究, 其涵义界定也愈来愈清晰。在本文中, 我们使用引用次数最多的一个概念, 即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区域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 并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产生一定经济绩效的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综述
评价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而指标的选取、指标的数量、指标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各指标权重确定的不同, 都会直接影响到最后评价的结果。国外学者构建了一系列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Porter认为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Mita Bhattacharya提出新的研究应该强调各种行业的决定因素, 如需求、技术、机会和独占性环境。综合来说, 国外学者提出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有特点, 指标维度的集中度居中, 因研究对象或研究期望的不同有相应的分类。
而在国内, 指标体系维度的集中度相对较高, 这主要和中国研究区域创新起步较晚, 研究领域相对集中, 研究对象相对较为单一有关系。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以下要素构成: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不少学者在进行区域创新能力实证研究时, 借鉴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设计的指标体系, 在五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建立指标体系。
综合上述, 对于国内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选取, 有以下特点:较多文献基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于2002年的研究成果, 在其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删选, 从而形成论文的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模本;部分文章在选取指标时没有具体选取的根据, 基于科学、客观等原因, 都是模糊笼统的概念, 缺乏严谨性, 对于指标选取后产生结果的可靠性、适用性会被持怀疑的态度。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对创新能力指标的选取, 是基于多项原则的一个非结构化的复杂过程。首先, 创新能力是动态的, 而任何一个指标都是现行的、暂时的, 是为了某一次评价而选取的。其次, 创新能力是发展的,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其衡量的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再次, 创新能力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很多影响创新能力的指标是潜在的, 或者难以获取数据的, 因此需要考虑所评价的内容, 综合的考虑指标的选取。
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综述
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方法就是在选取指标后, 再对各个指标量化并确定权重, 然后建立模型, 引入数据计算结果。国际上, 每个步骤的方法有: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模糊数学方法、灰色聚类分析方法、CCR模型的DEA方法、集对分析法等等。在国内,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被大部分学者使用。但是, 无论是采取哪种评价方法, 都有各自的不足。基于此, 赵希男采用一种全新的能够解释区域创新能力个性优势特征的民主评价方法, 该方法以目标规划思想作为基础, 从最有利于各区域的角度分别为每个评价指标赋权, 依据此权重对所有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这种个性优势特征分析就是每个被评价对象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选择自身的个性优势特征权重。
詹湘东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以知识为主的创新源, 因此从6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 并给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朱孔来的评价思路是先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预选指标, 然后运用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所筛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判断, 最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 中国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一般都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评价方法。虽然在应用上各有侧重点, 但综合起来, 无外乎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 然后借助相关的统计和计量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结束语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但是, 本文仍认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首先表现为创新能力是多层次的概念, 需要综合的理解, 这要求其指标体系必须完整, 并且尽可能涵盖影响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 这既需要从宏观考虑, 又要从微观出发, 而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做出调整和变化。国家统计局正在进行的“创新型国家进程的统计监测研究”应该能给该指标体系做出更完善和权威的调整。其次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应该更加科学, 目前学者们针对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弱点不断改善, 不管是基于哪种方法,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 使评价结果更客观, 同时如何对各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的问题, 会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摘要: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区域创新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从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现状、评价使用的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对现有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研究认为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综述
参考文献
[1]、Stern, Porter, Furman.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0.
[2]、Patrick Rond’e, Caroline Hussler.In-novation in regions:What does really matter[J].Research Policy, 2005 (34) .
[3]、陈武, 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估——基于中国2006年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0 (1) .
[4]、侯仁勇, 张蕾, 王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 (4) .
[5]、赵希男, 温馨, 王艳梅.基于个性优势特征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9 (3) .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2
提升文化市场监管水平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当前,文化市场日益繁荣,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出现,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的传统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搭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机制平台,对于查处新兴领域的跨区域违法案件和重、特大案件,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共同促进区域文化市场大发展大繁荣意义十分重大,也很有必要。
我们杭湖嘉绍四地地域相连,民俗相通,市场管理共性多,执法合作基础好。多年来,在办案协作、经验交流、疑案探讨等多方面进行了密切的配合。2008的7月17日,按照杭州都市经济圈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城市” 第一次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发展规划》和“四城市”文广新局局长会议签定的《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备忘录》要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签订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意见书》,建立了“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区域合作机制。二年来,对我们嘉兴而言,不断创新的“四城市”文化市场执法合作机制运良好,发挥了一系列积极效应。
一、以典型案例评析为内容,开展执法交流与研讨,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
2009年7月17日,嘉兴召开杭嘉湖绍“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分析会。分析会精选了四个体现“四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的典型案例,采用自我剖析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析。分析会对“汉庭星空(上海)酒店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案”、“网吧网管人员擅自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案”、“宁波揽众网络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陈辉擅自设立娱乐场所经营单位案”四案例进行案件背景、办案剖析、办案体会详述。重点围绕行政相对人的主体资格认定、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法律适用、案件办理中委托书的法律效力、互联网违法案件的取证、“一事不再罚”原则适用等五个方面问题进行了研讨,辨析。这对参会队员而言,是一次极佳的学习机会,接受了高水平的培训,有效解决了日常执法办案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支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案卷互评活动,进一步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提高了办案的质量。2009年选送的二个案件,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的佳绩。
二、以跨区域执法协调机制为基础,开展执法协作与配合,实现了跨区域案件移送、取证无缝衔接
文化市场管理以属地原则为主,“四城市”地域相连,跨区域案件增多,特别是出版物案件,往往一案跨多个区域,建立跨区域执法协调机制尤为必要。《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意见书》签定以来,杭嘉湖绍“四城市”区域执法协调机制基本建立,在专题破解文化市场监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跨区域违法案件和重、特大案件的查处工作等方面发挥作用。2009年,海盐执法大队在办理“海盐世纪联华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新桥南路店涉嫌未按规定保存进货凭证案”时,为取证充分,向杭州拱墅和江干执法大队发函协查取证,通过“四城市”执法合作协调机制,拱墅和江干执法大队快速开展协查,及时回复,前后仅用8天时间。今年初,杭州总队在查办一起出版物案件时,发现案件的违法发生地在嘉兴,4月7日,杭州严总队长亲自带队来嘉兴,联合开展调查,将案件依法移交我们支队查办,案件移送及时规范,充分发挥了“四城市”执法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密切了执法协作。
三、以跨区域执法培训为平台,学习网络执法业务,提升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四城市”文化市场监管的特点和共性,杭州总队在2008年举办了“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聘请省委党校的教授、“阿里巴巴”网站CEO等高端人士授课,对网络文化、网络侵权等新兴领域的执法技能进行培训,总队、支队中层以上干部和区县(市)执法大队大队长参加,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了解当前新兴执法领域动态和形势,掌握网络案件的基本要领,开始主动探索拓宽新的执法领域,2008以来,我市办理网络案件2起,实现了零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执法能力和水平。
四、以跨区域交叉执法暗访为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增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实效
2008以来,“四城市”每年联合组织一次文化市场监管交叉暗访。08年7月,首次交叉执法暗访工作由杭州市总队牵头组织,各市抽调32名执法人员,组成8个交叉执法检查组,对“四城市”的网吧、演出娱乐、图书报刊、印刷企业、互联网视听节目、地面卫星设施等场所进行交叉暗访执法,杭州市总队负责暗访执法情况汇总,并通报给各市支队。09年,“四城市”交叉暗访也顺利开展。通过交叉暗访,相互发现文化市场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薄弱环节,有些甚至是监管盲点。如08年交叉暗访时湖州支队提出的关于娱乐场所营业日志问题,嘉兴支队一直没有推开这项工作,09年,全市所有娱乐场所普遍实行营业日志登记制度,规范了经营行为,强化了监管。交叉暗访既是执法技能的交流,也是对我们执法工作的监督和评价,对每次交叉暗访的反馈,支队都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对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下“猛药”,出“重挙”进行整治,进一步提高化文化市场的监管能力。
五、以执法信息交流平台为纽带,共享执法经验,扩大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宣传影响力
搭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联络员,及时通报交流“四城市”之间文化市场执法工作动态信息,加强联系沟通,共享各地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推动了区域内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我们在新领域案件办理中,通过交流平台,经常与杭州总队、湖州支队请教,分享他们的办案经验,今年,新闻出版局转发了《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的通知》,要求我们在网络侵权案件上实现零突破,这方面湖州支队是有经验的,我们想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多共享到一些这方面的办案经验。通过共享执法经验,开展交叉暗访执法,举办案卷评析研讨,加强沟通、协调、联系,创新和完善“四城市”文化市场区域执法合作机制,打造“四城市”文化市场规范执法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
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完善“四城市”文化市场合作信息通报制度,建议通过载体加强“四城市”文化市场合作信息的交流,巩固合作成果,可以通在各市政务网上设立“四城市”执法合作信息专栏、编印《信息通报》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密切合作,扩大对外宣传。
2.尽快建立“四城市”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当前,“平安世博”保障任务还很艰巨,“四城市”都是“环沪护城河”成员单位,考虑到世博期间可能发生危害文化市场安全的问题,特别是出版物市场安全,建议建立“四城市”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共同制定文化市场区域合作应急处置机制,结合今年的交叉暗访活动,组织开展一次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使可能发生的危害“四城市”文化市场安全的问题“发现得早、控制得了、处置得好。”
3.进一步提高“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水平。《杭州都市经济圈“四城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合作意见书》签定三年来,“四城市”在执法办案协作、执法经验交流、执法技能培训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但深层次合作不够。建议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跨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区域执法合作水平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如“四城市”执法能手互挂,通过相互挂职,让执法人员进行有序流动,相互学习提高,创新执法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文化市场执法人才共赢战略。
最后,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进一步加深“四城市”文化市场执法合作水平,使我们的执法合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共塑文化市场规范执法品牌,让“四城市”文化市场优势项目上升为都市经济圈的文化品牌,彰显“四城市”区域合作魅力。
谢谢大家!
嘉兴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區域不平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F3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0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01-06收稿日期:2011-08-1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是否牢固、新农村建设的效果。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然而实现农业发展过渡的关键即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我国农业各區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區域化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农业的區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文献综述
基于对农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共识,我国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对农业技术创新展开了探索,但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张淑云等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理论,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定,提出阻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因素。赵金秀等在对山东省寿光和青州两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知识共享行为越充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农民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越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李杨等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區)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多,并且很少有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區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各地區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对策,明确各自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希望能对各區域制定农业區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指标体系的设置
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农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是衡量农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方面,该指标可用农业科技投资完成额、各地區农业(农林牧渔类)研究与开发机构R&D全市当量、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来衡量。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是判断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可用农业技术引进品种、各地區大中型农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国内3种专利申请授权按地區分布(农林牧渔类)、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农业科技论文等指标体现。各地區农用机械总动力、各地區农村居民纯收入、各地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等指标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因此也选择这些指标作为衡量农业技术创新的指标。经过筛选整合,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二)分析模型的选择及基本思想
區域农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产生的,因此本文考察的區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涉及较多,这些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避免主观随意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从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指标间提取少数几个主要因子进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对我国各區域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三、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一)数据来源
按照先前确定的评价指标,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年鉴200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2007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年鉴2007》《2007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监测报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业卷》。
(二)因子分析步骤
本文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对这些指标的统计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测算。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原始指标进行z标准化处理,且进行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
由表2可知,Bartlett检验值为339.691,P(sig.=0.000)<0.05,KMO检验测度值为0.665,表明选取的变量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行SPSS以后,从而得到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3)等结果。由表3可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三大特征根:4.401、3.396、1.413,且累计贡献率已经达83.724%,超过了80%,故选择其作为公共因子,基本上能够反映11个指标的信息。
为了加强公共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能力,对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经6次旋转后,得方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见表4)。由表4可知,如变量与某一因子的联系系数绝对值越大,则该因子与变量关系越近。如变量X1与第一因子的值0.909,与第二、第三因子的值为0.096、0.004,可见其与第一因子更近,与第二、第三因子更远。
从表4可看出,公共因子F1在X1、X3,X8,X11上载荷值都很大,分别为0.909、0.877、0.842、0.848,这四项指标都表示的是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财力和人力投人量大小,因此将公共因子F1成为區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因子;而公共因子F2在X2、X7、X9、X10上载荷比较大,分别为0.909、0.955、0.763、0.735,这四项指标都表示的是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因子;X4、X5、X6在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上载荷比较大,它们均反映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状况,因此将公共因子F5成为區域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因子。
最后进行因子评分,以各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作
nlc202309011325
为加重权数计算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得分,公式如下:
F综=0.29339xF1+0.2901 8xF2+0.25367xF3
根据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公共因子得分和各地综合得分,各地区最终排名如表5所示。
基于以上分析,对各个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采用快速聚类法(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运行SPSSl6.0软件后将这些区域划分为四类,如表6所示。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单项排名来看,公共因子的排名各有侧重:在F1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因子上,上海、河北、四川、山东、江苏、湖南、浙江、北京等地区的分值较高,这些地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强主要是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倾斜等原因。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四川、浙江、湖北、天津、河南等地区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因子F2上的分值排名居前,其中,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农业基础环境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扶持。而在F3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因子方面,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辽宁、吉林等地区排名靠前,这些地区利用当地较为优越的自然、人力资源、科研机构等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而使得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高于其他地区。纵观这三项公共因子,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的整体排名的一直靠后,呈现越往西部排名越低的趋势。
从综合能力和聚类分析排名来看,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发展不均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综合能力排名前五位分别是江苏、山东、北京、上海、浙江。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的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最强,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地区;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陕西、内蒙古等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次之,河北、河南、广东、安徽、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区位列第三;而排在后面几位的是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西部地区,从第一类到第四类,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递减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传统农业大省始终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例如山东、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区无论是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基础环境建设等公共因子排名都处于中上等水平;2.农业科学技术的高投入不代表高的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例如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处于较高的排名,但是产出能力排名靠后,这和其区域农业发展程度不高的环境限制有关;3.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均衡,目前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呈现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等)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成基本成正比,其他地区从东部沿海城市开始,向北为东北三省、向西到中部地区、向西到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梯度递减的趋势。
四、对策建议
(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提高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处于国家经济文化中心,且科研院所较多,获取国家资源相对集中,综合的区域农业技术创新实力较强,这些地区应侧重于农业技术成果的转换和转移。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但这些地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程度低,成功的农业技术创新较少,因此这些地区应该开拓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进程,将农业技术成果直接进入农业技术市场流通,从而缩短成果的转化周期,充分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使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体系切合得更加紧密。河北、河南、广东、安徽等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较低的地区,应当提高市场化程度与改革研究机构科研体制应同时进行。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双低的省份,除加速市场化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外,地方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当地农业投资强度,科学规划投资方向,并采取补贴、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二)政府主导地位下推进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
基于目前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政府应引导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机构上要彻底打破行政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重复设置局面,建立起科技资源能集中体现区域优势、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三)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转移和转换过程
基于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整体不平衡的现状,应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强强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推广。因为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模式,是解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已达500多个,县级以上更达到了3000多家,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省、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陆续建立。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各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投入水平、基础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产出能力的差别,特别是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要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必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激活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存量快速的转化为生产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农业技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4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基本思想与模型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通过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假想变量 (因子) , 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 找出能够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假想变量。这些假想变量线性无关, 且能够反映原有众多的观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 并解释这些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 因子分析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 换取将众多观测变量浓缩为几个因子, 以简化数据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为
X=AF+ε (1)
其中X= (x1, x2, …, xp) T为可实测指标构成的p维向量;F= (F1, F2, …Fm) T为公共因子或因子向量;A= (aij) p×m为因子载荷矩阵, aij为因子载荷, 是第i个原始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 表示原始变量不能被公共因子解释的部分。
1.2 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近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本着全面性, 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 构建了包括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人员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成果3个一级指标, 且每个一级指标又下设3-8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1) 科技创新基础条件。
研究机构和人力资源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该指标包括高校数、专任教师人数、副高以上教师人数、高等院校下属研究机构与试验发展机构和科技活动人员数5个二级指标。
(2) 人员与经费投入。
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本保障。该指标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人员、科技服务课题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课题经费支出和科技服务课题经费支出8 个二级指标。
(3) 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实力最终反映在科技创新成果上。该指标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课题数、科技服务课题数、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3个二级指标。其中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 由于缺少来自高校层面的统计数据, 我们选用各个区域的数额来代替, 因为中文科技期刊刊登的科技论文篇数中, 来自高校的占60%以上, 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可以推断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中, 来自高校的科技论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为了方便起见, 我们对所选取的16个二级指标设其代表变量为Xi (i=1, 2, 3, …, 16) (见表1) 。由于我们要研究的是31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因此, 每一个变量都有31个观测值。
1.3 数据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年度统计数据》 (2007年) 、《中国统计年鉴》 (2007) 。
2 研究过程及处理结果
2.1 KMO和Bartlett检验
本文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 依据因子分析模型对16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 检验, 以判断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检验结果表明, KMO抽样适度测定值统计量为0.834, 大于0.5, 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为1.353×103, 足够大, 且其相应的P值 (Sig.= 0.000) <0.05, 表示可以拒绝偏相关系数为0和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的原假设, 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2 标准化处理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 原始变量的观测数据还需借助标准化公式 (2) 进行中心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以便消除观测值量纲及数量级差异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undefined;i=1, 2…, p) (2)
其中, zij表示第i个变量的第j个观测值的标准化处理结果;xij表示第i个变量的第j个观测值;undefined表示第i个变量观测值的平均值;sii表示第i个变量观测值的标准差。
由于指标数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平均水平为0, 后面分析的结果会出现正值和负值, 正值表示高于平均水平;负值表示低于平均水平。
2.3 模型计算
运用SPSS软件对16个变量的原始观测数据 (16×31个) 进行相关系数矩阵的因子载荷估计, 得到其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 (见表2) , 再根据特征值大于1确定主因子的原则, 发现有两个主因子。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3.265, 解释16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2.908%;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505, 解释16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9.404%, 它们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2.313%, 也就是说这两个因子累计解释了原数据所反映信息的92.313%, 这样就将16个原始变量通过因子分析转化为2个综合变量 (主因子) 。
为了使主因子有更明确的含义, 可以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 使每一个原始变量在主因子上载荷向0和1分化, 使因子结构更加简单, 从而可以对每一个主因子的实际意义做出更加明确的解释。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 经过3次旋转, 得到旋转后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见表2) 以及主因子负荷矩阵 (见表3) 。旋转后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可以作为计算主因子综合得分的加权平均值的权重。
从主因子负荷矩阵可见, 16个原始变量与两个主因子的载荷情况。主因子F1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X9)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 (X10)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X11) 、研究与试验发展课题经费支出 (X12) 、科技服务课题经费支出 (X13) 、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我国科技论文 (篇) (X16) 等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 它反映了各地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成果产出能力;F2在高校数 (X1) 、专任教师人数 (X2) 、副高以上教师人数 (X3) 等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载, 基本上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因此, 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 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就成为影响中国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关键要素。
由于主因子的数值无法直接观测, 所以, 我们希望通过具体原始数据来描述主因子的变化特征和水平差异。我们利用主因子和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 采用回归方法可以估计两个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见表4) 。
另外, 两个主因子得分的协方差为零, 即两个主因子得分不相关。
在表4的基础上, 可以将标准化后的指标观测值zij带入 (3) 式, 计算出主因子F1、F2在各地区的得分FS1、FS2 (表5) 。
FS=FCT×Z (3)
其中, FS (FS1, FS2) T为主因子在各地区的得分向量;Z= (Z1Z2…Z16) T为标准化变量向量。FCT为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的转置矩阵。
在 (3) 的基础上, 我们再以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可以得到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CS。计算公式为
CS=0.6228×FS1+ 0.3772×FS2 (4)
从 (4) 式可以看到, 我们就得到了主因子在各地区的得分和综合得分, 以及得分的排序情况 (见表5) 。
2.4 结果分析
通过对表5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从主因子的综合得分的排序上看, 北京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排在第1位, 江苏第2, 上海第3, 湖北第4, 广东第5, 除湖北地处中原外, 其余四省 (市) 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排在后几位的是西藏、海南、青海、宁夏、新疆、贵州、内蒙古、甘肃, 除海南外, 这些省 (区) 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或西南部地区。
(2) 从主因子F1和F2的得分、排序上看, 有些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并不是最强的, 但是其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很强, 如北京、上海、浙江、陕西, 因这些地区云集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学, 充分发挥了高校科技创新的集聚作用。另外, 西藏、青海、宁夏、甘肃这些地区的省 (区) , 受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 但其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能力并不弱。但由于反映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F1得分太低, 影响了其综合得分的排名。
与此相对应, 有些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好, 但是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能力相对较弱, 如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福建。这些省将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创新意识, 查找体制上或管理上的问题, 形成更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高校创新体系中人的创新积极性, 发挥其基础条件较强的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成果应用转化效率。
有些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投入产出能力都较强, 而且是大体均衡和匹配的, 如江苏、辽宁、湖北、四川, 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也较强。有些地方的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投入产出能力都较弱, 如新疆、贵州、内蒙古3个西部省区, 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对这些省区来讲任重道远。
3 结束语
本文所用的指标与数据均为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 在此基础上,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就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研究结果表明, 各地区之间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明显, 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以及基础条件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能力, 忽视哪一点都可能导致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
摘要:根据全面性, 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2006年的统计数据,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程丽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综述[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0) :20-23.
[2]吕建容, 姚远, 陈镱文, 等.我国西部12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5) :152-158.
[3]吕蔚, 王新峰, 孙智信.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8 (3) :81-85.
[4]庞诗, 何晋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10) :36-39.
[5]王章豹, 徐枞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3) :55-59.
[6]毛亚庆, 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2) :108-112.
[7]吴玉鸣, 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J].教育与经济, 2004 (1) :6-1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5
目前地方高校存在科研力量等相对分散以及竞争力不强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高校在科研活动中并没有根据院校的师资科研力量实际情况进行科研设计,而是选择效仿其他成功高校,最终导致自身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地方高校科研与技术服务没有明确的方向,因此高校把两者都当成重点来抓,导致最终的实际成效都不是很高。还有很多地方学校在科研规划上更加注重制定科研的项目、经费额度以及奖项等硬性指标,而没有明确科研的定位目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从地方高校的长远发展来看是不利的。而从地方高校内部来说由于高校没有根据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特点来规划科研创新的计划目标,导致很多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而脱离企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而且教师更加注重完成科研考核的任务,不注重科研科技转化,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
1.2 科研硬件设施建设力量不足
地方高校在科研设备以及维护经费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比如说:实验室设备老化,维护正常的教学都已经很困难,虽然目前已经有所改善但是仍旧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其次,是科研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科研信息化建设是科研获取前沿资料信息的前提条件,而且在互联网科技逐步普及的新形势下,科研平台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获取前沿科技的主要形式,但是地方高校在这方面建设相对不足。但是也有些地方高校构建了科技研发平台,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现代化实验室或者是信息化科研平台,但是实验室并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仅是把平台建设当成集聚高校名气的资源,没有整体规划如何利用平台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从而导致资金投入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科技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不足。
1.3 地方高校没有实现与企业成功对接
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篇6
【关键词】 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处理
1.指标体系的建立。本文针对郑州市区域创新的实际情况,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原则,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创新基础指标、创新投入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环境指标组成的《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创新基础包括8个具体指标:X1拥有专门的科研发机构的个数、X2工程技术中心数、X3每千人拥有的R&D人员数、X4人均工业增加值、X5科技中介机构数、X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7实际利用外资总额、X8生产设备中微电子控制设备的比重;创新投入包括6个具体指标:X9全社会人均R&D投入、X10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X11科技活动经费占GDP比重、X12科技活动经费、X13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X14R&D活动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创新绩效包括8个具体指标:X1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1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投入占GDP比重、X17当年专利授权数、X18当年申请专利数、X19企业各类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20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率、X21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总数、X22企业开展新产品科技活动项总数;创新环境包括3个具体指标:X23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X24互联网用户数增长率、X25金融机构贷款总额。
2.原始数据库的建立。根据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总表,查阅大量相关的统计资料,可以得到原始数据库。由于本文旨在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和可得性,选取2004、2006、2007年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分析郑州市在这三年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情况,为郑州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3.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由于原始的数据涉及到不同的计量单位,为了能够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后每一列变量是平均值为0,方差为1,且与变量的量纲无关。具体方法如下:
x*ij=■
x■—第i个单位第j项指标的实际数值;
其中:■■=■■x■■=■
二、因子分析
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确定因子的个数。设定主因子的特征值必须大于1,并且按照因子分析的原则,所选取的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百分比应达到80%以上。输入标准化后的各指标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总方差分解状况显示相关矩阵的前2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对方差解释的累计百分比100%,符合设定的条件,因此选定两个公因子。从表所显示的初步因子载荷分析可以看出一些样本指标的内在联系。但是因子解释不是十分明显,还需要进一步分析,进行旋转(结果见表3)。在旋转后的新坐标系中,因子载荷将得到重新分配,使公因子符合系数向更大(向1)或更小(向0)方向变化,因此有可能对潜在因子做专业性解释。利用正交旋转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就是使共性因子上的相对载荷平方的方差之和达到最大,并保证原共性因子之间的正交性和共性方差总和不变。
由累计方差可以看出这两个因子(依次记为F1和F2)可以完全反映25项指标的信息,两个主因子的线形组合如下:
F1=?鄱WXi1Zi,(i=1,2,∧25)(公式1)
F2=?鄱WXi2Zi,(i=1,2,∧25)(公式2)
其中Z表示指标体系中第i个指标的数值,xi1,xi2表示旋转后各指标对于的因子载荷,W表示旋转后各指标对于F的因子载荷。设综合评价函数为F,利用主因子对总信息量的贡献率(b)进行加权,可得到:
F=?鄱biFi=0.641F1+0.359F2(公式3)
在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时可以直接得到各因子得分,带入上式计算其综得分F,近三年的因子得分F1为-0.806、-0.313、1.119,F2为-0.827、1.111、-0.285,F3为-0.815、0.283、0.532。
按照对上面的方法与步骤,对指标体系中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还可以得到各部分因子得分情况。
三、郑州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由上面所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7郑州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不断发展,综合得分逐步提高,2004年为-0.815,2006年为-0.283,2007年为0.532,这表明三年来郑州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总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我们可以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个方面分别进行经济分析。
1.创新基础评价。根据计算可知,三年的得分分别为-0.889、-0.224、-0.664,先上升后下降,这表明三年内在区域创新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2007年出现了倒退现象。结合创新基础指标分析可知,该领域的指标总体上成上升趋势,科研发机构的个数、工程技术中心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有所增加,只有每千人拥有的R&D人员数呈下降趋势,这表明郑州市区域创新的基础在不断的增强,为进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科技机构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是科技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因此,可以看出郑州市还缺乏一种稳定增长的创新源。
2.创新投入评价。根据计算可知,该领域主成分因子得分为-0.904,0.583,0.321,这表明总体上郑州市在区域创新建设方面的投入逐步增长。结合具体指标数据,从单项指标来看,三年的数据并不是呈一定规律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三年内呈不规律的变动。这说明区域创新的投入增长情况还不稳定。全社会人均R&D投入、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从而带动了综合得分提高,但是,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大约10%、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下降了20%,这反映的是在该企业内用于研发的经费增长速度不及销售额增长速度,对综合得分的带动作用不大。总之,区域创新投入还需进一步增加。
3.创新绩效评价。根据计算可以看出郑州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三年内取得了一些效益,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综合得分从0.866减到-0.539,随后有所增长,到2007年综合得分上升到-0.327。主要是当年申请专利数、专利授权量和企业开展新产品科技活动项总数三指标拉动综合得分的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投入占GDP比重、企业各类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比重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指标变化较小,相对前三个指标来讲,带动综合指标的作用没那么明显。
4.创新环境评价。根据计算该部分的综合得分从2004年的-0.960到2006年的1.032再到2007年的-0.072,结合具体指标可知,金融机构贷款在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的比重、互联网用户数增长率先增后减,这表明三年来郑州市的创新环境在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也有些退步,综合得分增加趋势不稳,然而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使更多的人参加到创新活动中来,也使人力、物力、财力充分结合,让创新的原动力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这一领域的因子得分表明郑州市具备了改善创新环境的基础,但创新环境改善的趋势有所放缓,表明郑州市区域创新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研管理.2000(2)
[2]杨忠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3]《郑州统计年鉴》.2005、2007、200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7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 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已逐渐成为该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中国十八大的召开,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再一次被重点提上议程讨论。2011年, 我国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4%, 比上年提高近0.2个百分点。单看增长幅度, 0.2个百分点不算小, 但要看到, 2011年各省市创新能力参差不齐, 江苏省是2.2%, 上海、北京等已经超过3%, 河北省只有0.82%, 连全国平均水平都没有达到, 更不用说与国外进行对比。根据世界经合组织的统计, 这一指标的世界各国平均水平是2%, 在一些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等早在1994年就超过2%。因此提高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值, 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共同的目标。
截至2011年年底, 我国能达到国际水平的省市为6个, 占19.35%。因此研究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因素变得至关重要。目前,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运用模糊数学、SPA联系函数、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AHP) 、神经网络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评价和DEA等方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例如, 巴吾尔江等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得出创新综合排名, 最终引入到新疆地区的发展中;童纪新等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并对江苏省进行实证研究;王亚伟等对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改进后应用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中, 全方位评估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
国内外学者广泛将Cox比例风险模型应用于临床医学等领域, 如Thomas D.Cook研究未加审定的事件;Kyriaki kitikidou利用生存分析研究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生存分析是将事件的结果 (终点事件) 和出现这一结果所经历的时间 (即生存时间) 结合起来研究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在研究期间结束时某些个体上还没有发生所观测的含有这些事件的数据称为删失数据, 而且生存分析所提供的生存函数能够反映研究事件在每一时点的生存率, 能够得到其他传统统计方法无法得到的动态数据。
二、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1998~2011年的全国数据。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研究时间从1998年开始, 因为各省市R&D经费支出官方数据是从1998年开始有的。国际上通常以2%作为创新水平的标志, 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 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的省份仅有6个, 所以选取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5%, 这一点大致符合中国创新实力。原始数据选自《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指标体系构建按2011年GDP排名顺序。本文共选取全国31个省市, 对中国创新实力进行综合评价, 找到与创新水平紧密相关的发展因素。
(一)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以往文献资料, 从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 通过筛选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 主要从科技产出、科技投入和科技项目三个方面来衡量区域创新水平, 具体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
(二) 指标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阶段;生产研发阶段;研发成果的产出阶段;最终成果的使用管理阶段。资源投入是基础, 研发是过程, 成果产出是结果, 而实践使用是最终目的。要想把握研发过程全局, 需从整体上了解各指标要素。
1. 科技产出
产出能力作为结果指标体系, 反映了整体研发成果, 也是研发的最终目的, 同时还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 产出成果直接表现了创新过程是否成功。本文选取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三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创新水平的高低。
2. 科技资源
企业的生产发展, 学校的正常运转等都是建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基础上, 新的创新成果的出现同样需要具备这三大要素。R&D人员、R&D经费、R&D经费投入强度和科普经费筹资额等是支撑科研创新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结合先前文献资料, 本文选取上述四个指标, 作为创新过程中的基础准备条件。
3. 科技项目
研发项目承载着投入与产出, 关系到投入是否得到合理、有效地应用, 同时也关系到最终产出成果及其新产品的应用。研发项目成功率越高, 投入生产应用的产品成果越多, 表明此地区的创新能力较强。本文选取高等院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和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四个指标加以反映。
三、Cox分析及应用
(一) 模型设计
生存分析的目的主要用于估计生存函数, 但由于生存分析的数据包含部分截尾数据, 用一般的回顾分析来研究协变量对生存函数S (t, X) 的影响是不适用的。Cox回归分析法用于分析多个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作用与比较。本文研究事件就是R&D经费之出占GDP比例是否超过1.5%, 到调查截止时仍未达到这个水平的省份称为删失数据。本文定义是否到达1.5%为生存状态变量, 观察期内达到即为生存, 标记为1;未达到定义为0, 表示观察期末仍未达到或出现观察期间失访情况的数据。
注:a表示中位数生存时间为14∶00。
本文将生存时间定义为1998年开始到R&D占GDP比例达到1.5%所经历的时间。为了进一步确定哪些因素对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利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创新率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试图考察产出能力、研发能力和潜在投入能力是否对创新效率有显著意义。本模型公式为
分别对各省市创新效率与三项指标进行单变量检验, 利用Wald统计量来评价模型的显著性。利用相对危险度Exp (B) 和回归系数B来考察各因素的作用。Exp (B) 表示各因素取值状态每变化一个单位, 创新效率h (t) 变化的百分比。回归系数的取值正负表示上述变化的方向。
(二) 结果分析
运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寿命表法得到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全国创新效率达到1.5%的平均时间大致为9年, 这个时间的得出依据的是过去对影响创新效率的指标的投入。河北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 截至2015年河北省的R&D占GDP比例要达到1.6%。从上述数据中分析, 这个目标有点不切实际, 但并不是不能达到的。利用Cox回归模型可以找出影响这个比例的关键因素, 只要找准关键点, 就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河北省的创新效率。
(三) Cox回归模型分析
由于本文选取的样本大部分都是右删失数据, 它们的生存时间都是未知的, 所以很难对生存时间作一个具体的假设, 因此, 选用的是Cox模型。Cox模型是生存分析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半参数模型, 它具有的数据优势和处理多因素协变量的功能, 最大的特点是只对协变量作参数化假设, 对生存时间函数不作具体假设。
实证结果分析如表2。
通过显著性对系数向量B进行检测, 若显著性小于0.05, 说明该系数显著, 则其对应的变量将被保留, 否则将被删除。上述表格中, 被保留的协变量为X2、X5、X7和X11, 对剩余变量采用“Enter”进入法逐步进行Cox回归计算, 最终选定六个变量测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 分别为X2、X3、X5、X7、X8和X11, 即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R&D经费投入强度、科普经费筹资额、各地区高等院校R&D课题数和各地区研发机构R&D课题数。由于指标选择上存在缺陷, 且计算方法的误差, 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此, 最终选定四个变量作为最显著协变量, 下面对各协变量进行解释。
1. 发明专利申请数
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技术方案, 是从未出现过的产品。可想而知, 该地区发明专利越多, 则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专利共分为三种, 分别为发明型、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型, 这三类中发明专利是直接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2011年河北省发明专利申请数为4651件, 全国申请数位于前三名的为江苏省、广东省和北京市, 这与县市发展情况基本一致。河北省与邻近几个省份相比, 河南、陕西等都比其申请量多, 这说明河北省在发明专利的开发申请中远远落后, 加大发明专利的开发和申请应该成为河北省发展的重点方向。
2. 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
协变量回归系数B为正, 说明这一变量为危险因素, 即对创新实力提高有重大影响的因素。Exp (B) =1.246, 表明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 该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会提升24.6%。因此, 对于河北省来说, 在关注发明专利开发的同时, 不能忽略其他两种专利的研究, 既保证专利总量的增加, 又加大发明专利的比重, 这样才能使河北省实现双赢。
3. R&D经费投入强度
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的回归系数为正值, 说明这一变量是风险因素, 即促使科技创新能力突变量变达到质变的关键因素。R&D经费投入强度包含两部分,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GDP总值, 要想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 不仅要注重两者总值的增加, 还要关注GDP内部如何分配, 加大R&D经费内部支出, 为区域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4. 各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数
在科技创新项目指标中, 各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R&D课题数之所以成为关键, 取决于研发机构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能力。依据各自地区和当前世界发展趋势, 研发机构专门研究一些前端课题项目, 确保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 河北省研发机构共544个, 总数排全国倒数第四, 这与其实际发展水平严重不协调, 以后河北省应加强对研发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既要实现量的提高, 又要保证质的增长, 将研发机构的重要性挖掘出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研究得到对省市创新能力其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 此研究结果可以给各省市提供借鉴, 找准重点、抓住关键, 避免盲目投资, 将资金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位置上。各级政府应从上述这几项关键指标入手,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生存分析法的应用, 既消除了变量间的差异化, 而且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化。如果再选取更多的指标体系、更多省份, 相信这个研究结果会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李双成, 柴亮, 张宏伟.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J].经济与管理, 2009 (12) .
[2]巴吾尔江, 董彦斌, 孙慧, 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06) .
[3]童纪新, 陈继兴, 蔡元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05) .
[4]王亚伟, 韩珂.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07) .
[5]Thomas D.Cook, PhD.Adjusting Survival Analysis for the Presence of Unadjudicated Study Events[J].Elsevier Science, 2000.
[6]Kyriaki kitikidou.Applying survival analysis for assessment of forests sus tainable development[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1 (01) .
[7]Philipp Egli, Bernhard Schrnid.The analysis of complex leaf survival data[J].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 2001.
[8]李正辉, 徐维.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11 (02) .
[9]余翠玲, 毕新华, 齐晓云.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研究[J].科研管理, 2011 (10) .
[10]吴晓琪.基于生存分析法的失业持续期影响因素研究[J].江淮论坛, 2008 (06) .
[11]王启华.生存数据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8
1 梅列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 梅列区以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 以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 加快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构建, 有序推进主导产业研发龙头建设, 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使得全区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1 企业情况
梅列区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 2011~2014年,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44.32亿元、347.42亿元、369.53亿元、383.58亿元,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98.05亿元、218.14亿元、227.96亿元、215.42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分别为57.5%、62.8%、61.7%、56.2%。
1.2 科技项目
2011-2014年, 全区累计争取到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支持44项, 获扶持资金1814万元。其中国家级8项, 省级12项, 市级24项。
1.3 研发投入
“十二五”期间, 全区研发投入逐年增多。财政方面, 2010~2013年, 全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26万元、960万元、1112.6万元, 比增分别为22.3%、32.2%、15.9%, 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分别为1.42%、1.33%、1.26%。此外, 政府还设立新产品转型升级开发资金, 共下达补助资金68万元。企业方面, 2011年-2014年, 企业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1%、2.46%、1.97%、1.79%。
1.4 专利成果
2011年~2014年, 全区专利申请538件, 其中发明专利88件, 专利授权402件, 其中发明专利31件, 2014年比2013年专利申请量增长165.2%, 专利授权量增长22.4%。2014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26件, 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43.1%。
1.5 科技创新激励
“十二五”以来, 区委、区政府努力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政策措施, 大力支持我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区委、区政府根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 2011-2014年合计兑现各类科技创新奖励金213.2万元, 惠及企业 (个人) 81个。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十二五”期间我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并直接影响到我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创新基础条件较差。我区中小企业居多, 大型企业少、技术人员少, 主要技术与产品多靠引进, 自主创新能力很差。 (2) 企业创新意识偏弱。我区企业在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企业科技成果产出数量等都偏少;企业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性普遍不高, 制约了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企业转型升级。 (3) 科技中介组织薄弱, 服务体系滞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少, 服务能力弱, 发展不平衡;科技中介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孵化器作用不明显, 科技孵化器仅充当房产租赁者角色, 企业孵化培育工作与要求相去甚远, 达不到预期功效。
3 发展目标及措施建议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有力支撑。
3.1 总体目标
以调整结构、促进转变、提升实力、增加总量, 建立适合梅列发展的产业集群为主要目标。到2020年, 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形成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把梅列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科技水平、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大产业优势的创新型城区。
(1) 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 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2.0%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比重达到1.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2) 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拓展服务内涵, 提升服务水平, 到2020年, 孵化器入孵企业达到30家。
(3)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 在冶金压延、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现代农业等传统产业领域, 促进制造技术高级化、企业产品整机化、装备制造系列化, 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 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工艺、装备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
3.2 对策措施
(1) 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超前规划设计, 继续在重点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科技型企业建设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研发平台或创新载体, 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和创新动力。
(2) 做好科技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进一步优化完善推进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科技、财政、税务等相关部门要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落地, 促进落实企业研发费按150%作为税前成本抵扣, 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后劲。区委、区政府加大对正在实施的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 确保各项激励措施及时、不打折扣兑现。
(3) 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区政府综合运用购买服务、资金补助、业务奖励等形式, 鼓励企业、投资机构建设创业孵化、研发设计、科技金融、成果交易、认证检测等众创服务平台建设, 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等“一站式”创业服务。支持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业,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4) 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策划申报。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建立定期征集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机制, 逐级遴选入库科技计划备选项目, 策划生成产业创新需求的项目群。严格把握项目申报条件, 科技、财政等部门联合审查推荐项目, 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加强对接沟通, 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篇9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力量,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有着巨大的意义。在2 0 0 0年以前我们对技术创新的理论给予深入的研究, 在随后的研究中主要是构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就相关的指标对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徐胜华 (2 0 0 5) 用关联度测定其技术投入和投出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科学知识创新比技术创新排名靠前。邵云飞, 唐小我 (2 0 0 5) 对2 8个省技术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 在主成分基础上聚类分析了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不一致。郭荣, 余宇新 (2 0 1 1) 用主成分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技术体制因素, 对中东西部地区回归分析, 得出差异。刘丙泉, 潘彭杰, 李雷鸣 (2 0 1 1) 用改进的T O P S I S方法测度了2 9个省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 分析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差距的变化趋势。本文在以上研究的技术创新指标的分析中, 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指标, 评价了中国各省市的创新能力。
二、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研究方法
熵值法是根据各方案直接指标数据的差异程度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某项指标, 如果各方案直接的数据相差越大, 其权重越大。是一种科学处理数据方法。
(二) 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投入, 区域创新支撑能力, 区域绩效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投入
创新投入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包括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 选取了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 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 R&D经费内部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G D P的比重4个指标来反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2. 区域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支撑能力也是创新环境能力, 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促进技术创新。选取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有R&D活动的企业数比重, 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等4个指标。
3. 创新绩效能力
主要直接反映创新成果, 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主要集中在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包括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 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技术市场成交额, 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 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三、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本文收集到的数据是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 0 1 1》,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 0 1 0》,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1》, 《中国统计年鉴2 0 1 0》, 收集到2 0 1 0年和2 0 0 9年这两年的数据, 经过标准化处理。得出3 0个省市的1 4个指标标准化数据。由于西藏部分数据不全, 上述数据剔除了西藏省。
(1) 数据的标准化。
a.对于正向评价指标, 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b.对于反向评价指标, 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表示第i个省市第j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示各个省市中第j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大值;
表示各个省市中第j个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最小值;
表示第i个省市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据。
为了消除上述的标准化带来的影响, 把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平移
(2) 计算第j项评价指标在i个省的比重为
m为省的个数。
(3)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4) 计算第j个指标的效用值 。
(5) 第j个指标的权重
(6) 分别计算分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 即用各个指标的权重值w j与各个子系统的p i j值相乘后的和。
(7) 采用加权求和计算各个省份的综合评价值
根据上述的步骤和方法, 计算得出技术创新二级指标的各个权重 (如表1) 。
计算得出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绩效能力的各个效用值以及一级指标的排名情况, 综合排名。如表2所示。
四、全国各省市的创新能力测度和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从全国各省区的角度看, 各地区间的创新指数呈现个别突出、多数落后的态势, 江苏和北京两市的创新指数分别达到4.2 8和4.0 5, 其他各省市创新指数均集中分布在低于3.0的较低水平, 并且有规律的逐级递减。前7名都是中国东部省市, 不论综合排名还是分指标排名几乎是前1 0名。中部地区各省市的综合技术创新得分指数的排名在全国中处于中等位置。总体而言, 中部的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差距不是很明显。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低于东部, 中部。而且西部地区总体创新能力差异性明显, 重庆的得分是3.1 8, 处在第8位, 宁夏, 新疆, 云南, 青海处于创新能力最低水平。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居全国之首的是北京, 其次是上海。投入的得分指数跟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不是一致的。如北京, 上海, 四川, 黑龙江投入较高, 总体创新指数较低。别的省市投入与总的创新能力持平, 变化趋势一致。
创新支撑能力江苏居全国最高, 江苏和北京的指数相差很大。浙江, 安徽, 四川, 山西, 甘肃, 广西, 吉林, 宁夏, 贵州, 新疆, 云南与总的创新指数不一致, 支撑指数较高, 总的创新指数较低。
广东的创新绩效指数最高, 广东1.6 0, 江苏1.5 6, 浙江1.3 8, 江苏和浙江差距很明显, 内蒙古, 海南, 贵州的创新绩效相对于整体创新指数比较高。
可以发现, 创新投入, 支撑, 绩效能力的强弱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异。北京在创新资源、高端人才、高端研发条件和资金, 技术市场活跃程度等方面都拥有着绝对优势, 上海和江苏也表现出具有创新资源的优势条件。东部地区投入能力强, 存在过剩现象。但是西部地区普遍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里自然资源匮乏、交通条件发展缓慢, 人才引进困难, 经济基础较差。中部地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上等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一般, 投入能力偏中下等, 投入能力不足。
五、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技术创新投入、支撑、绩效三个层面, 选择了代表性指标对中国大陆各省市 (除西藏外) 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 得到如下结论:
我国各省市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分布不均衡。总体来看, 东部发达地区高度重视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指数较高, 综合技术创新能力较强, 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均高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变化一致, 说明了区域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提高地方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崛起。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落差明显, 东部地区发展强势, 西部地区落后, 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应地, 提高我国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启示是:各省市应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内生增长, 尤其是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应适度加大人力资源、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投入, 进一步搞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优化技术创新环境, 加强产业集聚, 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从而增强综合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转移, 把一些具有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转移到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 促进其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直接的联系和合作, 将科技成果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摘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测算了各个省市的创新能力, 并对指标的进行了排序。为提高各省市创新能力、改善创新条件提出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能力,熵值法,区域
参考文献
[1]徐胜华.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关联度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 (11) :220-222.
[2]邵云飞, 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5 (3) :71-75.
[3]郭荣, 余宇新.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技术体制地区差异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6) :65-71.
[4]刘丙泉, 潘彭杰, 李雷鸣.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评价与差距测度[J].技术进步与对策, 2011 (8) :124-128.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10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的概念, 并特别强调“经济的变革, 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本身, 都应主要归因于创新”之后, 创新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 它被赋予不同特点。
1 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
所谓区域科技创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一定区域背景下由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诸要素形成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 是一个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教育科研单位、中介机构构成的区域系统。它依托区域科学技术创新实力, 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协调区际间的科技合作与竞争, 实现区域内科技创新资源 (人才、知识、投入) 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 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 保证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是区域科学与技术组织、高校、企业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的网络。这种创新系统具有系统的主要特征, 而且是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承担着把高新科学与技术内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变量、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现代化、从而保证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任务。
区域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的桥梁与纽带, 在其运行中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创新和政治创新等。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与国家科技创新结构相类似, 主要由区域科技创新结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与区外科技创新互动等五大部分构成。从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尤其是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强弱。
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一般应有自主创新能力、域外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创新制度供给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管理创新能力、新资源开发能力、协调能力和先进的思维能力等8个部分。
2.1 自主创新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的新路子。”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首先是一种方向。它强调的是, 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 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的创新。同时不排除学习别人。
自主创新可以分为3类: (1) 集成自主创新, 就是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2) 引进或模仿创新, 在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3) 原始性自主创新, 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发明全新的技术, 由此开发出全新的或新一代的产品。三者的共同点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自主创新能力就是区域 (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 通过有效运用区域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 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使区域能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
2.2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 主要是指对域外适用技术的综合利用能力。所谓适用技术, 不一定是高技术, 只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能够使区域通过该技术运用与普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可。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能力是指区域在个体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 吸引域外适用技术为己所用, 重点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创新或者改变核心技术, 生产出改进新产品的能力。但由于是一些“局部的”或“微小的”改变, 所以一般很难申请到专利, 一般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域外技术综合利用在区域独创性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如落后地区实施“赶超战略”时。
2.3 创新制度供给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协作, 因而离不开制度规范的调控和政府一系列财税、金融、产业技术、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 没有这些制度和政策, 科技创新将寸步难行, 同时创新本身 (发生) 及其影响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料性;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创新主体与创新来源的多样性;技术创新高风险性和准公共物品的特点, 使得区域科技创新客观上也要求鼓励探索、允许失败;规范秩序、加强约束;保护产权、合理分配等相应制度的配套, 需要通过对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的转变、人才制度的完善、投融资制度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建立合作共享机制, 不断完善政策制度环境, 从根本上解决体制、融资、人才和技术能力等问题, 激励、保障、推进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 如图1所示。
2.4 新市场开辟能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外在表现仍然是能够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 被消费者认同接受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并且能够通过市场交换顺利地实现价值补偿。而且日本的“小批量, 多样化”的丰田制看板式生产模式已经被美国的“大批量, 少样化”新的温特制节点生产模式所超过, 其弊端就在于生产规模小, 生产成本高。因此, 开辟新市场, 扩大市场规模, 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势在必行。
2.5 管理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区域科技创新的复杂性及难度加大, 因此政府管理体制能否与时俱进从政府资助、创造购买、明确导向、专利制度、税收优惠、直接投资、集合创新等方面, 不断进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力度, 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需要政府明确导向, 创造区域科技创新的激励性制度与政策环境;加快政府部门改革, 加强宏观的政策引导, 放松对微观经济成分的管制, 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行政支持,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切实发挥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2.6 新资源开发能力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永续的资源供给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区域的整个资源系统中, 绝大部分资源 (尤其是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矿产资源) 在短期内供给是缺乏弹性的, 因此, 不断开发新资源, 提供资源永续供给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科技创新一项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新资源开发能力的理解, (1) 区域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的能力; (2) 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构建学习型组织, 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能力; (3) 更新、拓展社会关系网络, 获取新的社会资源的能力。
2.7 先进的思维能力
在经济发展中, 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而在科技创新中, 我们认为“先进的思维决定一切”。因为原始性创新的困难就在于一要靠知识的积累, 二要靠少数天才的灵感。灵感来自于什么呢?其实来自于科学家先进的思维能力。
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能够突发灵感, 产生原始性创新, 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产品;科学家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将多种现有技术集合形成集成创新, 开发出改进的新产品;也只有具备先进的思维能力, 才能增强其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引进创新, 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而政府领导人如果不具有先进的思维能力, 就无法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也更不可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供给,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了。
2.8 协调能力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 区域内外有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利益主体,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如果任由市场机制进行自由配置的话, 往往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如垄断因素的存在、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等。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系统更是如此。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溢出效应极强的公共物品, “免费搭车”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科学技术成果的外部效应也极大, 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R&D投入巨大, 成果、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是一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活动, 单凭一个或几个企业是无法完成的。因此, 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就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
从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实践来看, 要保持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 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利用区域科技创新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形成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一般应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3.1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从外部机制看,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实现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 依靠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引导激励手段, 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从内部机制分析, 必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制度等制度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优胜劣汰, 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建立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与风险制约机制, 促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开发机构, 尽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能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改变国有企业经营者由上级任命的方式, 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市场选择和淘汰机制, 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灵魂和核心作用。
3.2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或称关键资源, 而人是知识的载体, 运用知识去创新, 去改造世界;我们说“理念决定一切, 理念错一切全错”, 而理念是指政府领导人的理念, 是指企业家的理念;即使区域拥有再多的科技资源, 如果不加以合理组织、优化配置, 也无法形成强大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就需要在知识界有卓越的领军人物即科技帅才。因此, 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必须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家共同体。
3.3 构建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
协调统一的管理体制构建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1) 政府部门内部的协调问题。政府要更多地了解影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以及自身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结相关机构中的成功经验并在其他机构中推广, 利用新建的或已有的论坛, 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讨论影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共性问题; (2) 企业与政府的协调问题。设法明确承认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在支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伙伴关系和共同利益, 以增强它们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当前, 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活动出现背道而驰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 必须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才能够使它们齐心协力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作出各自的贡献; (3) 加强民众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了解。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 提高技术开发领域中正式奖项的知名度; (4) 要加强区际乃至国际合作, 加强杰出科技中心的认定工作, 以鼓励跨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科技合作。
3.4 构建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R&D的投入, 没有大量的风险资本, 就好比汽车没有加油一样, 整个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没有办法运转的。而单靠财政投入, 能力毕竟有限, 弄不好, 就会出现中国的“筑波”现象;如果仅依赖企业投入, 因为风险大, 可能难以如愿。所以, 必须由政府政策倾斜引导形成完善的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民间机构在内的多元化的、市场化的、新型的创业风险投融资体系。
首先,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采取信用担保、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种子基金和参股等多种方式,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 地方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市场化新型创业风险投融资多元体系,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企业, 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 切实增加对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其次,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 确保实现法定增长。第三, 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机制,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探索多种担保方式;加大市、区两级政府的风险投资引导资金, 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 吸引社会资本, 设立和发展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全额资产对外投资, 也可实行承诺资本制和设立存续期;鼓励高科技企业上市, 鼓励转让并购, 建立多渠道的产权社会化机制, 使风险投资得以滚动壮大。最后可以从高新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 积极发展非政府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 二板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发展和规范各类非政府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 形成灵活多样的投入和退出机制,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摘要:当前, 世界经济正转向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大大超过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贡献总和, 成为最主要的经济因素, 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创新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它正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根源和最直接的推动力。本文从区域科技创新的涵义入手, 深入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提升机制。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成,提升,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德禄.区域的崛起——区域创新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11
【关键词】:科技创新 体系 山东省 研究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发展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对当地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区域科技与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区域发展的原动力,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发展的根基所在。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增强政府区域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思路是,基于创新体系的要素构成及要素的结构关系,从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层面考察创新体系状况。从优势和劣势把创新主体包括科技人才及优势学科梯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政府科技基地;创新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环境包括科技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型中介机构、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及创新发展等进行分析。
(一)山东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分析
1. 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我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现今,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008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 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2.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以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 3%的速度增长, 2012年达到195.14亿元,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 ,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12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 42万人,两院院士达到33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2-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 ,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2012年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8835件和10743件,数量居全国前列。
3. 技术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85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2.5% ,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创新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 ,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的劣势分析
1.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据来自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主编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山东省企业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在全国位于第6名。中小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较为薄弱,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原始创新能力,产品更新换代慢、档次低,高技术、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小,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2. 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尚待加强,观念有待更新。除企业外,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其他创新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真正面向市场,而是把政府当作经营对象,面向政府争取资金和项目,尚未基于市场建立创新目标。高新技术及产业化步伐缓慢。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不足。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待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省每年取得众多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中,真正有重大突破的不多,能够产业化的更少。山东省的专利授权量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仅占2%。
3. 公益性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仍显突出。经过几轮改革,目前山东省公益类科技队伍近1万人。但是,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公益类研究机构难以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活动,骨干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农业、卫生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标准等领域的公益性研究都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全社会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科技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还没有建成。山东省科技投入与先进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很大差距。研究与开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反映了知识创新投入水平,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该指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为1.5% ,高收入国家为2.2%。目前全国平均为1.34% ,北京达5.55% ,陕西2. 52% ,上海2.28% ,天津、江苏、浙江分别达1.96%、1.47%和1.22% ,而山东只有1. 05%。
4. 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科技资源部门分割、缺乏市场拉动和创新激励机制不足等因素并存,创新体系还没有处于激活状态。在我省人才体系中,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非国有单位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流失严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200余人。全省每万人中科技活动人员28人,列全国第9位,每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17.5人,居全国第28位。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带头人不足150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06%。
二、山东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山东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所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约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要因素有:
(一)内部激励制约机制不完善
因为技术研发与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直接影响当期的企业赢利状况, 许多决策者在发展创新战略时都存在着保守心理, 由于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加上研发成果的不确定性, 导致企业投资者在投入资金时犹豫不决。当前,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其激励机制大都软弱无力,其表现是奖励的力度不够,达不到应给予的激励水平。特别是物质奖励太少,不足以酬劳创新者所付出的智慧和劳动,起不到激励作用。
(二)融资渠道不畅
近年来,融资渠道不畅的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也采取了不少解决方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问题目前仍然是制约科技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融资难。目前,就济南市亿元以上规模的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只有2家,过亿元的投资担保机构仅7家,融资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机制不完善、不灵活,与银行合作能力较差,担保资金少,作用不明显。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银行普遍推行贷款项目经理制、贷款员责任制等,银行开始关注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由于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高于传统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仅靠民间融资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这导致科技型企业的筹资能力不强,无法吸引投资商的注意力。这也成为制约山东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的因素。
二是民间投资尚未完全启动。相对而言,我国民间资本已经比较丰富,目前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存在诸多限制,甚至一些外资企业可以进入的行业,也不允许民间投资进入。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邮政、电信和市政设施等行业,不仅企业难以进入,就是非本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民间投资的尚未完全启动,极大地缩小了企业投资与发展的空间。
三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启动。风险投资无疑是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特点的融资渠道,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但受我国体制、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不完善等的制约,成立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也难以真正按风险投资机制运作。此外,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没有制定出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和允许管理规范、经营良好的民间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活动。
(三)企业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向国有企业倾斜。这种政策尽管在近年有所改变,但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国家在现阶段仍然在大规模地实行对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由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国有企业,自然就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政策。从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分析,目前政策主要是扶持那些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于其他企业的技术创新关注得不够。
二是企业面临的孵化器问题。从目前的运行模式来看,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多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孵化器的收入来自房租或者是拨款,好的孵化器也只能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孵化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与投资支持,自身还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如果政府的扶持一旦取消,孵化器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在管理体制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基本沿袭了过去的模式,随着场地不断扩大,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难以及时响应孵化企业多样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是中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要求具备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中介服务机构,但是服务机构还不够全面,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还比较低,仅限于会计、法律服务等方面,而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还相对欠缺。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提供担保、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公司和机构相对较少,并且现有的公司和机构以政府投资设立的为主,市场化运作能力较低,企业基本上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制约了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四)产权结构不合理,科技资源分散配置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难以摆脱靠国家政策扶持、靠优惠措施、靠项目投放等依赖心理, 在这种依赖心理的支配下, 企业不可能主动地制定自主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 企业自主创新自然就缺乏制度和机制上的保证。目前, 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尚未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和条块分割的限制, 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经济、科技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推动科技进步, 产业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从国外引进技术, 关键领域、重要行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没有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导致了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脱节,造成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等院校科研优势明显,企业研发能力较弱,近三分之二的发明专利掌握在高校手中。
三、优化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环境的路径分析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到山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安全,关系到山东省提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省情,决定了山东省必须依靠区域技术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
(一)改革创新科技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第一,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现科技力量的合理布局。要打破部门、行业界限,实现科技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优化重组,政、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资源的运营效率。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对基础性和公益类科技机构,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对技术开发和服务类科技机构,应逐步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第三,根据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进行前瞻性、关键性项目研究和开发,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和保障。第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技运营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信息、人才市场及其运行机制,建立有效的平等、开放、竞争、激励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逐步形成由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中介技术服务、科技管理、科技企业等组成的科技运行体制。
(二)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具有山东特色的“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以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大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保障,以建设1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为载体,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源头创新网络;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扶持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形成由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技术创新网络;三是以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推广体系。组成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建设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山东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支具有“金字塔”式的合理比例结构的高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建立综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和造就人才,营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专门人才,组建专家咨询队伍和人才库。二是搭建人才舒展才能的事业舞台。不论是自身培养的人才,还是引进的优秀人才,都要给其创造良好的事业氛围,使之有广阔的舞台建功立业,通过事业留住人才;同时,建立富有激励性的报酬体系,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测评人才的绩效,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影响我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金有限, 政府投入也不足。2008年我省R&D占GDP的比例只有1.05,在全国排第12位,有关研究表明,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即R&D占GDP的比例)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将是改变我省R&D投入水平低,推动我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好的机遇期。我省必须抓住有利时机,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必须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为科技自主创新提供可靠财力支撑。此外,必须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设立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以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此外还要不断探索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切实加大对环境保护和区域技术创新的投入。
(五)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政府是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和服务者,在营造创新环境,积聚创新要素、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通过优化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广大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撑,引导和促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
一是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为此,国家应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并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避免企业间出现的不正常的恶性竞争,创造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自主创新政策的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并出台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必须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由于以引进技术为主来取得自主创新,其成本通常要低于研发技术的成本,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跨越某些技术的发展阶段,直接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要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增强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为结构调整提供支撑,为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为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提供支撑。
四、提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融资方式,完善金融服务,缓解资金紧缺问题
按照目前银行通行的贷款模式,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资产抵押获得贷款,而它们通常没有多少资产可供抵押。因此,缓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重点应当是从创新融资方式和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着手。
1.创新融资方式,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企业贷款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向企业放款。开发企业在各个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金融服务需要。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制定内部激励与处罚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大基层行、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允许基层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授信政策和授信程序,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另一方面活跃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相比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资方式,对借贷双方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隐患,需要政府规范,使其成为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状况。主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是严格审核,慎重担保。在制定信用担保方案时,制定了“五个严格”,即: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操作程序、严格收费标准、严格代位补偿。做到积极稳妥,慎重担保。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积极支持符合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企业发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对A级以上企业优先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用信用担保方式。对B级以下企业,根据企业发展前景及是否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导向,据情给以扶持,其反担保采取不动产抵押方式。
二是银企配合,共防风险。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担保机构不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集合体”,损失赔偿的“归结地”,必须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我们建立了“五项制度”,即:信用评价制度、运行监测制度、分级代偿制度、工作责任制度、代位追偿制度。
三是配套服务,促进发展。扶持和促进企业发展,不仅要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为此,山东省政府配合担保业务的开展,帮助企业进行改制方案设计和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二)优化发展软环境
近几年,我省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技术创新的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部分地区,但是地区间市场环境等“软环境”的差异对融资和经营发展影响较大。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支持”方面,后者才是解决融资问题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所以,促进企业发展,山东省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环境:
一是突出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作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研单位、重点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等重大专项,力争取得一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提升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大公司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基地和研发实验室步伐加快。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形成一批专业技术研发协作平台。
二是培育科技企业,完善创业服务平台。以培养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促进发展与规范运作有机结合,推动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合作转化平台。以吸纳高层次人才、转化高技术成果为重点,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县(市)区与院(校)共建特色产业园等合作形式,不断增强县区创新能力。以联盟合作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创新服务支持平台。加快推进山东信息通信研究院、山东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量子技术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省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大型公共开放平台。
四是整合基础资源,完善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效利用区域创新基础资源,按照“资源共享、市场配置、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快构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数据与科技文献共享和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利用档案数据库,对分散在驻济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部门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展开分类登记和分析测试,初步形成协作共用网络。由企业、中介机构联合投资组建的制造业信息化综合技术服务平台,面向区域制造业企业,开展了网络化制造、软件代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的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五是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创新载体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建设以科技园区、产业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创新载体平台。目前我省企业的高科技项目已相继落地,今后应继续依托载体平台,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等6个国家试点示范工程项目、20多项“863”计划以及一批国家、省、市科技项目,推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提升
(三)夯实创新的人才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与国际型大公司相比还处于劣势,参与人才面对面的竞争比较困难,加之人才市场价格有被日益抬高的趋势。使得企业在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如何通过激励留住现有人才,通过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首先,企业重点应当从待遇、事业、情感等方面留住人才,克服企业管理、技术等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其次,采取有效的人才培训方式,打造学习型企业。企业可重点与高等院校合作培训在职员工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鼓励或强制规定职工参加国家职业鉴定,以及组织项目集体攻关组进行技术交流和提高等方式,提高就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发展情况较差的集体企业和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采取聘请兼职人员的方式,解决高素质人才缺乏的问题。
(四)健全科技创新的机制
1. 建立有效的宏观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地方之间、军民之间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各类科技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紧密联系的良性机制。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篇12
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各科技创新资源有效汇聚并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 是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最早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学者是罗杰斯 ( E. M. Rogers) 和拉森 ( J. K. Larsen) [6],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潜在能力分析、实力的分析和如何通过优化区域创新组织结构来增强区域创新实力三个方面。“区域创新能力”1996 年在国内首次提出, 唐炎钊 ( 2001) [7]、杨艳萍 ( 2007) [8]、焦少飞 ( 2009) [9]、蒋兴华 ( 2012) [10]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各科技创新要素有效汇聚并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经济与科技结构转型升级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 是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或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杨艳萍 ( 2007) [8]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包含4 个一级指标, 其中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科技活动专利、发明产出和科技活动直接贡献2 个二级指标, 科技活动专利、发明产出包括发明专利数和专利申请数2 个三级指标。冯套柱等 ( 2008) [11]设计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有5 个一级指标, 其中知识创造能力包括研究开发投入、专利和科研论文3 个二级指标, 专利包含发明专利申请数、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4 个三级指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包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研发能力、企业创新产出3 个二级指标, 研发能力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每万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每万人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 陆勤虎 ( 2009) [12]结合对1985 年~ 2008 年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的发明专利信息从专利数量、专利权人、申请人和IPC分类号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探讨了四个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张永凯 ( 2010) [13]以支撑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3 个一级指标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其中产出能力包含科技合同、科技成果、专利申请授权、高科技产业4 个三级指标, 专利申请授权的权重 ( 0. 1143) 仅次于人力投入 ( 0. 2999) 、财力投入 ( 0. 2143) 和高科技产业 ( 0. 1285) ; 接民等 ( 2011) [14]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有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行为能力、产业结构演化能力4 个一级指标、16 个基础指标; 汪振明等 ( 2011) [15]以地区经济实力指标、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指标、科技投入指标、科技产出指标为一级指标, 并细化成16 个与之相对应的二级指标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乔章凤等 ( 2011) [16]设计和构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基础创新支撑和创新环境支撑4 个一级指标, 并将其细化成与之相应的36 个二级指标, 对全国11 个区域2008 年区域科技创新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李丽娟等 ( 2012) [17]设计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将创新效能、创新潜能、创新环境作为一级指标, 其中创新效能包括知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效益、科技创新成功率4 个二级指标, 创新潜能包括研发经费投入、科研实验硬件基础、科研项目增长率、人力资本创新能力4 个二级指标, 创新环境包括创新体制、科技创新法律规范、当地科技创新氛围、当地创新理念教育4个二级指标; 綦晓卿 ( 2013) [1]构建了以专利申请类、专利授权类、专利价值类、专利产出绩效类4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宋乐平等 ( 2013) [2]以秦皇岛市2000 ~ 2011 年3 种类型专利的申请量、1985 年~ 2012 年的专利IPC构成、专利权人排行等内容对秦皇岛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力进行了研究。王亚伟 ( 2012) [18]建立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包含4 个一级指标; 其中科技进步基础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质条件、科技意识3 个二级指标, 科技意识包含了每百万人口专利申请量、万人英特网户和人均报刊期发数3 个三级指标; 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2 个二级指标, 科技活动直接产出包括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和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2个三级指标; 李燕等 ( 2014) [19]以科技创新基础实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产出4 个一级指标和与之相应的16 个二级指标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含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熵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方法以及集对分析法等。杨艳萍 ( 2007) [8]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并且对各个城市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 冯套柱 ( 2008 ) [11]、汪振明 ( 2011 ) [15]、孙伶 ( 2015) [20]等采用因子分析分别对全国、陕西省、武汉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张永凯 ( 2010) [3]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李倩 ( 2010) [21]和冯欣 ( 2014) [22]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对全国和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 乔章凤等 ( 2011) [16]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通过提取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具有较高识别信息的定量指标, 对我国11 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以确定其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对地位, 分析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 接民等 ( 2011) [14]采用熵权法对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李丽娟等 ( 2012) [17]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权重赋值为科学准确地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綦晓卿 ( 2013) [1]结合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构建出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模型; 王亚伟 ( 2012) [18]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汪晓梦 ( 2013) [2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比较了合肥和苏州科技创新能力; 李晶慧 ( 2013) [24]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动态以及静态模型; 林萍等 ( 2014) [25]建立模糊物元评价模型, 利用熵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1 ~ 2011 年新疆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陆勤虎 ( 2009) 和姚晓东 ( 2009) [12,26]均认为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应完善科技政策、拓宽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和开发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 王芳 ( 2010) [27]提出政府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加强宏观调控等措施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赵玉红 ( 2012) [28]认为苏南地区应保持发展优势, 实现科技均衡发展; 苏中地区应快速追赶苏南,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苏北地区应加大科技投入, 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綦晓卿 ( 2013) [1]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应加强科技创新与专利保护的相互耦合和构建局效科学的专利预警机制等建议; 宋乐平等 ( 2013) [2]提出了四条建议, 一是政府必须修订完善相关政策, 建立专利体制; 二是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专利质量;三是改变申请策略, 发展优势领域; 四是加快专利实施, 实现经济效益; 孙海荣 ( 2014) [3]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 通过整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资源, 通过专利创新来提高区域竞争实力; 赵菁奇 ( 2014) [29]从多方面加强科技合作; 有效拓展技术转移市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尽量多争取外资; 多方面加大科技投入; 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 加强产学研合作五个方面给出了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简红江等 ( 2015) [5]认为要促进科技创能力需要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 确保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双高增长; 积极建构创造主体与政府科技创新政策互驱模式, 凸显发明专利核心地位。
总体上,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全面、系统、复杂的工程, 专利作为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或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必须引起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重视,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专利体制、加快专利转化, 以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专利是衡量区域核心竞争力或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就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相关对策进行了梳理, 认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专利体制、加快专利转化, 以提升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