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2024-06-18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共12篇)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1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方式的优劣,正在成为决定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科技基础条件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发达国家普遍把科技建设作为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许多发展中国家更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

1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它为整个创新体系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平台。为此,国家科技部从2002年开始着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研究工作,并于2004年出台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的精神和总体框架的要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案的调研、部署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面开展[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将改变科技资源的独占模式,使分散在各行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里的科技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融合起来,实现社会化服务,从而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业、扩散和应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就是要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应用,而平台为所有类型的组织,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个人在创新活动中获取相关知识、手段和信息提供方便和可能,所以说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2 我国科技基础条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若干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已经形成一个拥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的庞大保藏体系。据国家基础资源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拥有机构2 050家,实验室1 000余家,野外台站1 303个,自然科技资源保藏单位3 199家,科学数据库单位1 600家,科技文献保藏单位1 000多家。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基础条件仍无法满足科技发展与全社会创新活动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不能为全社会共享,资源重复、零散、分散,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瓶颈”;二是战略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严重短缺,长期忽略无形资源的积累,成为科技持续发展的“痼疾”;三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体布局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发展,导致了我国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因此,我国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必须缩短科技基础条件方面的巨大差距,加快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3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支撑区域自主创新科技进步,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太原市实际,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加快了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步伐[2]。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一身,科技资源、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人才队伍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据2007年4月对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调查显示,太原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技人员2.58万人,两院院士5人;全市拥有研究与开发机构288个,其中中央属48个、省属163个,市属47个,民办30个;企业技术中心37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3个、市级1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6个;工程技术中心49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22个、市级20个。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27家,高新技术产品1 265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约339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6个。

可以说,太原市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自身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太原地区,由于受地域、经济欠发达等诸多因素,同样存在着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和管理条块分割,多系统,多层次,资源分散,政出多门的问题,尤其是太原地区科研院所技术研发体系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属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到位,大大地提高了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意识。但是薄弱的研发基础及其生存压力已经使其中的大多数科研院所转化为企业或准企业,为产业提供持续创新服务的作用得不到显示。山西省内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太原地区产业技术需求呈离散态分布,缺乏系统匹配的内在动力与协调机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普遍薄弱,尚不足以承担起产业持续升级的成长,急需要不断地提供与产业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持续创新的产业技术,急需要创建与发展能够支持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支持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4 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长期以来,太原地区各级政府财政通过各个部门、各种渠道的项目投资,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购置了大量的科学仪器和设备,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技成果、实验数据、资料信息等科技基础资源。而作为国有资产,这些科技基础资源长期以来被单位所有制圈为已有,封闭管理,封闭使用,造成了大量科技资源得不到共享,既削弱了科技基础设施应有的能力,又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一项跨部门、跨系统的工程。面对太原地区存在的条块分割、管理封闭、资源分散等科技基础资源管理现状,各级政府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科技资源共享中的行政职能和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对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模式、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切实做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统筹与协调工作,进而加强对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监管责任,有序地推进太原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实现资源整合。政府要引导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资源的整合,鼓励和引导现有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与企业的科技条件紧密结合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条件使用的协作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流动,形成一支稳定的区域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使各方面科技力量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条件,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形成区域创新优势。

4)建立共享制度体系。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分割局面,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要实现资源共享,一要打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彼此分割、重复分散的传统格局,对现有科技资源进行区域层次上的规划与统筹,实现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二要通过地方立法把区域的科技资源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使区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真正成为公共物品。三要根据科技资源的特点,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

5)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与运行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有效运行和管理,客观上要求有一支稳定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对技术支撑人员的公正评价,以职位或待遇的形式稳定科技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超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圣恩.太原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专题研究报告[M].山西:太原市科学技术局,2005:8.

[2]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部,2003:7.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2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设区域卫生信息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保障县内各类人才的健康需求,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全面掌握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救助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资讯,为制定区域内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准确依据。

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可以提高对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增强卫生决策能力,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助决策系统。

卫生局各科室可以及时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以辅助其决策,高效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应急联动等工作。卫生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更加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能力,加强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加强卫生监督,提高行业内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

卫生信息的发布与公示将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约束,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医疗卫生机构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全面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资源,实现医院基本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实验

室系统(LIS)、办公自动化系统、医学文献系统、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和融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加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各医疗卫生单位可利用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进行全区的医疗信息共享,将极大地增加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医院运用信息网络进行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业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4、相关部门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商业保险公司、银行、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可以借助该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健康保险、信用卡支付、健康咨询、网上挂号、网上申报等增值业务,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

患者在各个医院的诊疗信息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重复的医疗支出,将大大地降低医疗支付的费用,预计可节省10%-30%。

药监部门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药品使用有关数据进行不良药物事件的监测,进行用药分析等等。

5、城乡居民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城乡居民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医

疗卫生服务,及时获取有效的医药保健信息,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区域性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共享,改变城乡居民的就医观念,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和保障。

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查询自己的健康资料,或使用全区统一的健康卡在各医疗机构中进行就诊,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

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安全设计 篇3

关键词:区域卫生平台;信息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76-02

一、引言

根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安全需要,整个平台的网络架构应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统一负责设计和规范。相关的接入设备设置标准和运维要求应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统一制定管理规范要求。各接入单位和运维单位应依据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统一制定的管理规范要求,对各自所使用和管理的各类设备、应用系统、运维工具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规范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网络安全

网络系统安全也是网络系统稳定的根本性保障,无法保障系统安全的网络是无法实现网络系统的稳定性的,然而,根据公安部的统计,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有70%是由内部的使用者造成的,因此,一个能够轻松使用内部网络系统的用户,其有意或无意造成的网络安全影响会比一个外部的黑客造成的影响还要大。

目前,网络系统中蠕虫病毒、扫描攻击、DDOS等攻击越来越普遍,而这些攻击将直接导致网络系统瘫痪和中断,给医院的正常业务开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例如:单台主机在进行扫描攻击的时候,可以瞬间将门诊收费的主干网络设备的系统资源占满,造成门诊收费等系统无法正常通信,严重时还将造成全网主干系统数据传输缓慢或中断。因此,病毒是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尤其是网络病毒和网络攻击型病毒,防范十分困难。

(一)网络接入方案。规范所涉及的网络建设涉及到市区两级网络的规范联接、协调管理等内容,所以在网络接入方案规范要求方面,将相关内容拆分成以下两部分。

(二)区县网络接入方案。区县网络接入方案应由区县卫生信息平台根据本区域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选择,可提供的建议主要有三种:

1.利用VPN相关技术依托Internet网络构建区域卫生信息专网。

2.基于本区域的政务专网构建卫生信息专网。

3.自行建设本区域的卫生信息专网。

由于各种网络接入方案在安全技术和管理权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区域网络建设单位可根据各自所选用的网络接入技术方案,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三)市级网络接入方案。市级网络接入方案主要针对对象有两类:(1)各区县卫生信息平台;(2)市级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市级网络接入方案的制定应根据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关建设要求,结合各类接入单位的实际网络建设情况、业务状况、安全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同时各区县卫生信息平台和市级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应依照市级网络接入方案的相关要求,配合市级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对自身应用网络进行改造。

(四)前置设备管理。前置设备指部署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之外,各接入单位本地的各类设备,主要包括前置服务器设备(服务器)、网络接入设备(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前置服务器设备(服务器)的管理配置权限均有中心负责,各接入单位有权使用该设备,并在该设备上部署同中心进行数据交换所需要的各类应用功能(部署前需要向中心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说明)。网络接入设备(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的管理配置权限存在以下两种状况:网络接入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被置于中心可见范围内,且相关的设置依照中心原定技术方案进行配置。在此情况下由中心负责对上述设备的管理,由接入单位配合中心进行维护;由于接入单位自身网络建设要求,网络接入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被置于中心不可见范围内。在此情况下上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则由接入单位自行按照中心相关要求进行。

三、应用安全

(一)CA数字签名集成。出于对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安全考虑,要求接入单位在各自的数据上传接口中依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所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将数字签名功能集成进文档注册功能中。前置设备在接收文档注册申请时,首先会验证文档签名。签名通过后还会验证XML结构和部分信息是否符合接口描述要求,如通过后返回机构文档注册程序成功标志表明此文档顺利提交,否则返回失败及失败原因,接入机构文档注册程序接收到错误信息后,根据错误信息代码及描述,对文档或数据重新处理后再次提交,直到成功。

(二)数据安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该统一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依据此要求结合各类信息的实际存储位置、管理负责单位的差异,规范将数据管理工作拆分成前置端数据管理和中心端数据管理两大部分。

(三)前置端数据管理。前置端数据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日常运维人员负责,并由接入单位相关责任人提供相应的配合。主要应实现以下工作内容:对前置设备中的各类数据,制定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相结合的备份策略,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对前置设备中的数据库定时进行数据索引重整、数据库日志截断,确保数据库运行的稳定高效;对前置设备中的各类应用日志进行定期清理;对前置设备的存储空间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历史数据清理。

(四)中心端数据管理。中心端数据管理工作主要由数据中心相关管理单位负责,主要应实现以下工作内容:制定中心端数据的备份策略(包括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并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相应的数据恢复演练工作;监测中心端数据存储空间和日志空间的使用情况,在监测结果超出警戒阀值的状况下,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管理部门,确保相关问题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被及时解决监测中心端相应设备的运行状况(CPU、内存等),并定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用户管理部门。避免由于各类硬件设备问题或设备资源不足,而导致的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状况的发生。

四、结论

本通过对区域卫生平台的信息安全的探索、研究和应用,提高平台的安全水平,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该设计对其区域卫生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小芳,张永胜.在Web服务安全中XML加密与签名的应用[J].计算机安全,2006,7

[2]胡隽.构建区域卫生信息网进一步整合各级医院信息资源[J].社区医学杂志,2010,5

[3]王佐卿,王树山,邱洪斌,祝丽玲,李殿奎.新医改模式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0,11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4

一、资源共享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社会性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其本质来看, 是服务型政府理念的体现, 即由服务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科技类的服务产品, 该产品主要就是为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的载体, 并以提供具体的服务促进载体建设和完善, 弥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不足的劣势, 在一定程度上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组成来看, 可以归纳为三类科技平台。

(一) 共性技术平台

许多国家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科技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 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 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共性技术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外部性, 因此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共性技术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可以在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得到应用。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 一般情况下单个公司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共性技术研究, 势必导致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二是共性技术研究一般处于竞争前阶段。共性技术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的需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 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根据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和外部性大小, 可以将共性技术划分为关键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共性技术。从各国实践经验可以看出, 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 最重要的是抓住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影响面广的特点, 从本国国情出发, 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 支持本国产业进行共性技术研究, 为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奠定技术基础。

(二) 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平台主要针对地方创新创业需求, 增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 以综合性、专业性和区域性三大类科技创业平台为重点, 统筹规划建设区域科技创业平台体系, 依托各类科技创业载体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平台是指聚集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商务服务机构, 集成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 联合官、产、学、研、介, 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 (项目) 孵化的聚集体。集专家公寓、休闲、商业中心、中介、体育、文化、教育设施以及绿化等配套设施于一地, 成为科技创新创业创意人才开展研发、试验、中试及生活的聚集地。其中创新载体主要是指聚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各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载体;创业载体 (孵化器) 主要是指聚集科技型创业企业以及促进成果转化、孵化的载体;创意载体是指聚集以创意产业为支柱的现代科技服务业的载体。

(三) 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平台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科技的主要需求, 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 以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和解决重大社会共性问题为主要任务,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涵盖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 集成优势资源, 打造区域创新中心。

二、区域科技公共平台资源整合

区域综合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综合系统集成;二是无缝存取连接。由于以往区域内各个主体的资源平台基本上是各自规划、独立建设, 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互通性比较差, 因此架构面向区域创新的资源服务平台, 需要通过网络系统把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种资源结合起来, 建立统一的数据和信息交换平台, 提供面向用户的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服务。 (见图1)

这一系统先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中介建立各自的资源整合服务系统, 然后提交给综合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再传递给需要的不同层次用户。用户不仅包括平台内各团体用户, 也包括普通个人用户。

三、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建设

整合区域内科技资源,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和科技的崛起, 已成为各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 需要各区域以政府主导搭建基于区域创新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 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拓展。

(一) 政府主导, 多方共建, 突出资源共享

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共建、自建等多种方式, 以区域科技资源共享为首要目标, 省、地、市各级区域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如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截至目前, 共享平台依托全省十三地市子平台, 初步整合集聚了省内特色产业资源信息, 包括齐齐哈尔的装备制造业、鹤岗和鸡西的石墨产业、佳木斯的农机、电机、电缆等产业的资源及技术、研发与市场信息;并利用平台集聚的这些资源信息, 面向企业开展资源共享服务。

(二) “总门户+服务端点”成为基本布局

如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承担着资源统筹、资源共享的核心作用, 负责整个服务平台网络的运营管理, 并对服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省服务平台提供中小企业服务的统一入口, 提供在线服务和呼叫服务的入口。基本建成1+1+2+7的省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包括:1个运营管理中心;1个共享数据资源中心;2个服务入口 (在线服务和呼叫中心) ;7个应用管理系统。以共享数据资源中心为基础, 建成覆盖全省的、以在线服务系统、呼叫服务系统和服务资源门户为龙头、以网络运营管理、服务质量考核、企业信用管理、知识库管理为支撑、以专业化系统为补充的上下互动的大型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 各个系统之间将通过资源共享交换接口实现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 (见图2)

(三) 拓展公共服务平台知识服务功能

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绝不仅仅只是以资源和服务共享为最终目的,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科技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的深层次转化, 用知识服务来支撑整个平台运行和发展。知识服务的内涵和能级直接体现了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价值, 在实现科技平台应用升级和功能扩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 国内一些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初步具备了知识服务的基础和空间, 它们拥有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人才结构以及知识交换和协作空间。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除整合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 哈尔滨镜像站外, 平台还整合了包括俄罗斯科技信息数据库、新兴产业战略情报数据库、企业创新创业动态数据库、重点产业发展动态数据库等14类特色文献数据库, 年均完成文献下载、全文传递等服务15万次左右。其服务已从传统的文献检索、原文传递向代查代检、情报收集、科技查新专家特约、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等知识服务方向发展。

摘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由服务政府向社会提供的一种科技类的服务产品, 包括共性技术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三类科技平台。架构面向区域创新的资源服务平台, 需要通过网络系统把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各种资源结合起来, 建立统一的数据和信息交换平台, 提供面向用户的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服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发展要求, 需要各区域以政府主导搭建基于区域创新的区域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 包括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平台基本架构和功能拓展。这是平台顺畅运行和长效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创新导向,区域科技公共平台,资源整合,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涂勇.地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10)

[2]桂萍.国内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7)

[3]吴志坚, 王全乐.基于云计算协同仿真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13 (Z1)

区域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 篇5

一、媒体融合发展路线

在探讨媒体融合发展线路时,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要立足于本媒体单打独斗?还是立足于全省(市)整合党政媒体资源共赢发展?站的高度不一样,格局自然也不同。传统媒体最大资源优势是政府资源、政策资源、政治资源。作为全省(市)最具代表性的党媒,有能力也有责任站在全省(市)的高度,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整合党政媒体资源,牵头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打造新媒体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市)、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移动网络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良性发展的新媒体生态圈。积极利用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开展新闻宣传和政务服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新闻媒体贯彻落实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网上主流舆论阵地的重要平台,是实施网络强省(市)战略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定位

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具备了各级移动政务新媒体产品的快速生成和汇聚、新闻宣传与與论管理、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其定位为“三平台两入口”:全省(市)新媒体产品汇聚平台、全省(市)媒体融合云平台、全省(市)新媒体管理平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世界看城市”的超级入口。

三、建设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的优势

1、大规模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内省、市、县政务发布类客户端全面覆盖,发布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打通政务互动通道,提供公共服务入口。

(湖北新媒体云平台-长江云)

2、实现全省(市)“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互通,形成联通全省(市)的新媒体内容云稿库,打造全省(市)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

3、实现全平台安全、实时的信息服务与管控功能。可以在平台上对内容进行实时管控,实现“一键推稿”和“一键撤稿”。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省市县及省直、市直部门“两微一端”的集中入驻,建成全省(市)移动新媒体集控平台后,可快速实现对万级移动新媒体的统一备案,便于统一集中管理。可实现对全省(市)移动新媒体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通过“一键撤稿”,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可实现全平台“一键推稿”,将重要的新闻稿件快速推送到全省(市)各级客户端,同时还能实现对各级客户端的消息推送。从而快速、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红色阵地”。

4、形成覆盖全省(市)的新闻线索报料平台,汇聚全省(市)新闻线索,提升新闻报道的全面性与时效性。

5、形成覆盖全省(市)的移动采编平台,为全省(市)编辑记者提供独立的移动采编客户端,通过对接新闻线索报料平台,编辑记者可第一时间到达报道现场进行稿件的采编发、素材的回传,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进行现场视频直播,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及时性、权威性、首发率。通过此举传统媒体的采编力量也可以参与到新媒体的发展中来,真正实现全省(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6、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网络问政平台,老百姓可以向政府部门反馈意见和提出问题,政府部门安排专人解答和处理老百姓反馈的问题,纪委监察部门督办和监管政府部门对问题处理情况,落实习总书记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

7、各级客户端全面接入政务、民生各项服务,成为当地智慧城市的超级入口。通过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四、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建设的价值意义

1、是各级党委(党组)履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维护网上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该平台“一键推稿”功能,可以及时地、铺天盖地的向全省(市)所有移动新媒体发布党的主张、省(市)委部署和各种权威信息,形成规模、集群效应,快速在全网形成主流舆论的强大声势和气场,打破碎片化传播模式,实现宣传模式的变革,壮大网上主流意识形态。

2、是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以其先进的技术开发独立运行的移动客户端,并有更新迭代优势,弥补了各单位技术能力不足。各单位只需要专心做内容,将不善长的技术交给平台,即可在短期内实现全省(市)移动政务信息建设的全覆盖,迅速做大做强移动政务新媒体客户端集群,形成“拳头”产品。

3、是促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的迫切需要。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立统一全面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让各地各部门快速打通移动端政务公开的渠道,广大群众可直接通过手机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密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4、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如何通过互联网掌握意识形态新动向,了解社情民意,促进政府和群众的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改善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以模块化定制的网络问政等功能,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打通实时在线的沟通互动渠道,帮助广大网民了解政策、反映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参与社会治理、解决实际问题。

5、是开展集中便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手机上看新闻、订票、打车、购物、交友、娱乐。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加快建设全省(市)政务新媒体集群,集中入驻后便于网民查找。既有新闻资讯,又有政务资讯,还有智慧便民服务、网上办事服务,形成“移动网上市民之家”,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利、优质的政务和民生服务。

6、是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需要。构建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通过建设安全的云平台,统一维护,可确保信息安全不出问题。同时通过内容集控可实现对全省(市)负面舆情的实时监测、实时管控,快速消除负面影响,避免网上炒作。

7、集约式建设可以节约大量财政成本。分散办新媒体,容易在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重复投资,效率低下,特别是各县区新媒体很难招到技术人才,设备投入资金较大,新媒体产品开发周期长。通过建设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可有效减少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技术成本、人力成本,实现技术和人力资源集约化利用。

五、区域性移动政务新媒体云平台对媒体的独特价值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6

“如果中国和东盟联手进行科技合作,势必会带来很大的收益。”东盟秘书处科技处处长Alexander Lim说。从1991年中国表达与东盟合作的意愿以来,双边的经济活动最为活跃,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科技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的发展、科研,以及技术转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技术转移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

“技术转移应该为人民服务,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福祉。” Alexander Lim表示,“中国和东盟的人口加起来超过20亿,占世界人口的28%,如果中国—东盟技术转移能够为人民服务,这对世界人口也是一个贡献。”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的说法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推进先进技术的转移,可以帮助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创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万钢说。

然而,中国与东盟多国寻求科技合作的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发现,双方技术转移面临着一些瓶颈:企业相互间缺乏沟通渠道,彼此并不熟悉对方合作需求和供给,许多东盟国家企业期盼获得先进适用技术,而一些拥有相关技术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则苦于寻找不到东盟国家合作伙伴。

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地区间企业、机构的技术转移和科技合作,自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组委会就安排了先进技术展览。经过十年来不断的宣传和推动,极大地推动了地区间的科技交流合作。

据了解,在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客商开展了大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产业的展示推介活动,签约项目297项,签约金额36.4亿元。

但中国和东盟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因此,在2012年的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上,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在2013年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构建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大网络

在万钢看来,技术转移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过去中国—东盟之间科技的合作往往是由政府间来确定合作的项目,而技术转移搭建了一个大家可以共享的平台,由企业、社会来确定技术转移的内容和技术转移的需求。”他说。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现阶段主要致力于加快建设覆盖中国重点省市和东盟国家的一体化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专门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提供服务,沟通相互之间的技术需求与合作愿望,落实“一对一”对接交流。

据悉,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构建由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重要技术转移机构、配套服务机构组成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二是建设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信息平台;三是组织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技术转移对接活动。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7

1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与服务现状

1.1 基本情况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是国家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2005年,由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牵头,联合省属科研院所、中央在甘院所、公共图书馆、高等院校、行业信息中心和企业情报机构等六类单位组成共建联盟启动建设。2007年正式建成,并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其宗旨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整合集成我省现有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面向全省、服务西北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和网络快速传递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甘肃省科技文献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缩小与国内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分布空间的差距,为甘肃的科研、生产、教学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通过整合、引进、自建和共享等方式,形成了资源结构合理、学科领域广泛、地方特色明显的资源保障体系;通过打造基于元数据的学术搜索引擎和基于反向代理的镜像资源引擎,建立了服务功能齐全、技术水平先进、用户体验便捷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市(州)、行(产)业服务站建设和跨区域协作共享,构建了覆盖市州县区、渗透行业产业、辐射周边区域的协同服务体系。

1.2 主要特点

1)注重文献资源建设。文献资源较为丰富、重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通过引进国内外主要大型数据库系统、整合国内外元数据仓储、自建系列地方特色数据库等方式,形成了学科领域广泛、地方特色明显的资源保障体系。截止目前,引进资源达到16类40个,整合资源达到6.6亿条。

2)自建一批特色数据库。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注重本地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联合联盟单位,集结各单位的学科优势,组建了一批西部特色学科的主题数据库。主要包括生态学、藏医药、水资源、沙生植物、敦煌学、沙尘暴、四库全书、牦牛、马铃薯、棉花、孜然等特色专题资源,截止目前共有自建数据库105个,已成为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与提供服务的基础和标志。

3)重视信息系统开发。利用信息系统可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开发的创新助手是可面向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用户,进行科技信息挖掘、分析和创新能力评估的工具;还自主开发了机构科技创新能力透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分析及评价国内产学研机构科研创新能力的平台,可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剖析技术创新型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及科研产出成果。

4)服务形式多元化。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联盟共享,打造了基础服务和知识服务两大功能,构建了以文摘信息“查全、查新”为特点的“学术搜索引擎”,以全文资源“及时获取、满足下载”为特点的“镜像资源引擎”,形成了两套引擎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文献获取通道。基础服务功能有学术搜索、原文传递、委托服务、参考咨询等;知识服务功能涉及文献聚类、主题趋势、知识脉络、产业地图、竞争情报、热点监测、机构评价、学者及机构空间等多方面。

5)业务增长迅速。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自2007年全面启动以来,随着文献业务的不断扩展,在省内14个市州先后设立了服务站,采取“嵌入式、本地化、一站式”的文献信息服务方式,为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服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有5家用户,2008年快速增加到74家,截止2014年已有集团用户169家。单看原文传递业务,2013年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传递文献原文2365条,2014年传递19173条,比上年增加了七倍多的业务量,实现了飞速增长,高效满足了用户的服务需求,如图1所示。

2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阻滞因素

2.1 资源共建共享力度不强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联盟单位文献资源总量约占全省科技文献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学等多个领域。联盟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缺乏,联盟单位共享的文献资源有限、共享力度不大,致使部分平台用户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2 特色数据库不够精深

现有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种类较多,但存在分类不够专业精确、重点不突出、创新型不强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科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马铃薯、中藏药、玉米、牦牛等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的资源库仍有待细化与深化,甘肃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较为滞后,导致平台用户的部分文献需求无法满足。

2.3 网络服务环境建设较不足

由于省内的一些僻远县区的网络服务环境建设步伐缓慢,难以保证获取资源所需的高效稳定的网络环境,导致许多企业事业单位即使有文献服务需求,也无法及时获得所需资源,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另外,近年在服务标准、业务规范、人才培养等“软环境”方面的不足,对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的制约与影响愈加明显。

3 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战略

3.1 重点打造高质量的特色文献数据库

文献数据库是区域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的基础。区域性文献共享平台应不断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扩充文献资源库。通过吸收省内的其它图书机构加入联盟,共建共享更多的文献资源,并积极拓展与各区域图书馆联盟成员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巩固已有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将平台建设的重点凝聚在打造特色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上,通过努力开发本单位个性化资源与吸收其他单位的特色资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平台资源体系。通过“虚实结合、合作共享”的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形成资源互补,为用户提供了最大量化的资源供给,形成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资源。

3.2 加强知识服务的深度

知识服务可以说是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第二大板块业务。未来区域性文献共享平台应不断加强对供应渠道的建设管理和知识的挖掘、发现、合成与分析,加强检索数据的揭示深度,使用户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或报告做出有价值的决策和判断。应不断强化文献聚类、知识脉络、产业地图、竞争情报、热点监测、机构评价等知识服务功能,实现对文献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使其成为本文献平台独有的核心竞争力。顺应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潮流,针对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

3.3 完善共享服务利益机制

共享机制是推动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成员单位共建是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共享服务利益机制上。不断完善联盟单位间的共享服务利益机制,加强制度约束,以更好地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将自身馆藏资源贡献出来,从而加快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按照谁服务准受益、统一收费和补贴标准、统一服务质量控制标准等原则管理、协调联盟成员单位,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

3.4 完善信息发现软环境

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发展可借鉴世界最大文献信息机构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简称“OCLC”)的服务模式,使文献服务在资源内容上和传递渠道上不断扩展,以提供更好更快个性化的文献服务。开发手机APP客户端,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文献平台并获得检索、下载电子资源、评论、推荐书目等服务。运用大数据、云服务的模式开创属于文献检索的DAAS(dataasaservice)模式,使区域性文献平台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展实现无缝衔接。

摘要: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作为国家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性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自建成以来,文献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服务用户数量日益增多,不断涌现出新的知识服务产品,在推进区域文献资源开放共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甘肃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的现状,对区域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发展战略,甘肃

参考文献

[1]鄢小燕.四川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7(6).

[2]肖瑞兰.河南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5).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深化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克服了传统产学研合作存在的缺陷,已成为解决产业内共性关键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获取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方式[1,2]。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对于推动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成果产业化转化,促进区域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是促使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协同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在“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背景下,临港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港口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临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已经成为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港口物流产业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是存在于港口物流产业内部的动力要素,是港口物流产业内部存在的一种自发的内在力量。随着临港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临港产业与港口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和港口物流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细化,港口物流企业为了更好地整合企业资源,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必然会在企业的战略制定、文化建设、员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建设等方面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港口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创新,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战略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员工创新能力、激励动力以及创新保障力等动力要素。

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及政府有意识的规划、调控行为[3],通过引导、刺激和驱动等方式对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产生推动作用。港口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临港产业物流服务的不断外包给港口物流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但国际、国内物流巨头的进入给港口物流产业的本土物流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政府对港口物流产业规划和新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也推动着物流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物流服务创新,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提升服务品牌和市场竞争力。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拉动力、市场竞争力、技术推动力、政府支持力、区域选择力等动力要素。

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相关构成要素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和协同,形成功能更加强大的合动力,共同作用于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在产业技术创新策略的引导下,推动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和发展。

2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由港口物流行业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构成,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创新以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港口物流人才培养、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1)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要素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由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核心创新主体、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支撑体系和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外部环境构成。其中: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核心创新主体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由港口码头运营企业和专业从事运输、仓储、货代、船代、报关、配送等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港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行业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或IT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物流服务外包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支撑体系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包括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如港口、码头、公路等)和物流技术装备,软件包括区域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地方政府机构、面向港口物流的金融服务机构和人才培训机构及港口物流相关的行业协会等,为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提供支持。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创新外部环境包括区域港口的区位环境、产业环境、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商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土壤,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建立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实现知识产权共享;实现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交流互动。其主要任务包括:(1)提升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统筹规划与分工协作,共同开展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和港口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的管理模式、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行业标准化及物流信息化软件设计和应用等涉及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解决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化问题。(2)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机制。构筑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统一协调和充分利用优势科技资源,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产业技术创新协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现代港口物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及区域现代物流法律法规、标准、资讯等信息共享服务。(3)建立区域港口物流产业化体系。面向市场,依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港口物流行业标准,打造知名物流品牌。通过产业链的技术衔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港口物流产业化体系。(4)建立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的平台。为区域港口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管理和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物流信息化应用服务及成果推广应用服务;开展国内外及区域港口物流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

3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与运行管理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机构是围绕平台创新的目标,由平台各主体构成的内部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协调系统[4]。从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形态来看,主要有成立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建立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种形式[5]。由于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具有共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整合资源创造新的价值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采用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在科技部、国资委等八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联合攻关,联盟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了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正在显现[6,7]。针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本文构建由联盟大会、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专业联盟、秘书处组成的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作为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

(1)联盟大会。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大会为联盟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全体成员组成。

(2)理事会。理事会是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负责联盟大会各项决议的实施。理事会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如遇重大、紧急事项,可临时召开理事会议通报相关情况。

(3)专业联盟。联盟内设置若干专业联盟,专业联盟受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领导,负责组织其专业领域的物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合作研发和成果推广活动。根据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可设置港口物流发展战略技术联盟、港口物流企业管理创新联盟、港口物流企业物流技术创新联盟、港口物流信息化技术创新联盟、港口物流技(下转第34页)(上接第26页)术标准化创新联盟等专业联盟。根据物流技术和管理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增设新的专业联盟。

(4)专家委员会。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是联盟的技术咨询机构,由国内外及本区域港口物流技术和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5)秘书处。秘书处是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联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工作。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是一种松散耦合型组织,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需要建立明确的运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一般通过联盟章程、管理办法等方式予以明确,如建立联盟运行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成果扩散与辐射带动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联盟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通过联盟秘书处整合联盟成员的资源组织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与推广、项目推进与实施、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从而促进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4 结束语

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港口物流行业技术创新和提升港口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新型创新组织,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要载体。本文在剖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内、外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围绕港口物流产业的特点,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与功能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能够为区域港口物流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为有效提高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文章在分析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对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的构成、功能、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支撑区域港口物流产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

关键词:港口物流,技术创新,协同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珊珊,王宏起,邓敬斐.产业联盟技术标准化过程及政府支持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30(3):380-386.

[2]张米尔,武春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J].科学学研究,2001,19(1):89-92.

[3]安建梅.物流服务创新动力机制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78-80.

[4]傅建球,张琦.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5):35-38.

[5]邵云飞,杨晓波,邓江龙,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4):79-84.

[6]苏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机制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1):15-20.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9

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定义

虽然“科技金融”一词在实践中已开始应用, 但“科技金融”概念在理论上仍未被严格界定, 更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内涵。一些针对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展开, 但只是独立进行而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既不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不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1993年, 深圳市科技局首次用到“科技金融”一词, 但其本意仍然是“科技与金融”的缩写。目前, 学术界对科技金融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科技与金融的互动, 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二是科技对金融的需求, 即金融如何支持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科技金融实际上是一个产业的概念, 就好像支持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如果这样理解, 那么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就可以界定为科技金融。

由此可见, 基于不同视角对科技金融的表述也不同, 目前较为广泛被接受的是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等对科技金融的理解。他们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 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科技金融的参与主体看, 科技金融体系是在科技金融环境下, 由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供给方、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政府和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等科技金融要素构成的综合体。

科技金融的需求方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性单位、个人和政府。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都需要科技贷款的支持, 从事科技开发业务时需要一定的财政性科技投入的支持, 种子期、初创期和扩张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创业风险投资的支持, 扩张期和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科技资本市场的支持, 从事较高风险活动而抵押物不足时也需要科技担保的支持。几乎所有的科技金融市场和科技金融工具都是为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金融需求而服务的。

科研机构 (包括大学) 主要是财政科技投入的需求方。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个人也是科技金融的需求方。如初创期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对创业风险投资及科技贷款的需求、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机构人员对科技保险的需求。

某些时候, 政府也会成为科技金融的需求方。

政府为筹集科技计划经费, 也可以通过科技市场和科技资本市场来解决, 如发行国债。

科技金融的供给方为科技金融机构、政府和个人。

科技金融机构是科技金融的主要供给方。科技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科技保险机构和科技资本市场。科技资本市场主要是指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构。

政府是科技金融特殊的供给方。一方面, 政府弥补科技金融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 引导科技金融市场发展, 为科技金融市场直接注入资金, 提供资金方面的供给。当然, 从根本上讲, 政府的资金主要是发挥“杠杆作用”和“倍数效应”, 放大社会资本。另一方面, 政府发挥服务作用及引导作用, 制定科技金融政策, 提供科技金融政策方面的供给。

个人也是科技金融的重要供给方。如民间金融中亲友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股东的借贷, 天使投资对于种子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科技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对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个人提供的科技金融供给既有基于社交网络和信任的, 也有基于正式的合同契约关系的。

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和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机构, 主要分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和非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其中非营利性中介机构包括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和科技金融行业协会。

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 在减少科技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 提高科技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是特殊的科技金融中介组织, 它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组织优势, 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推介、企业与创新风险资本对接等活动。

科技金融行业协会是为促进科技金融行业自律,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非营利性团体。包括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公会、科技金融促进会等。

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供给方和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科技金融市场。

政府是科技金融体系中特殊的参与主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政府是集科技金融供给方、科技金融需求方和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于一体的科技金融参与主体, 广泛参与了科技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其次, 政府除了是科技金融市场的参与方外, 还是科技金融市场的引导者和调控者。

基于上述理解, 本文将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界定为:以区域经济为基础, 由政府引导组建的包括银行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科技园区以及专业融资中介机构组成的集合体, 为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贷款担保、资金融通、引进战略投资者 (PE) 、上市融资等系列化的专业融资服务, 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 促进区域内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 最终实现相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

构建原则之一, 政府引导, 多元支持, 市场运作原则。政府在区域性科技金融服的构建要以资源共享为核心, 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 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制定和修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理顺各种关系;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协作共享的激励机制和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形成资源共享、互联互动的有效机制。

构建原则之三, 分阶段支持原则。按照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纽带功能, 通过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 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形融资模式”, 以便有效地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科技型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如图1所示。

“梯形融资模式”以提供量体裁衣的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调动银行、风投机构、证券公司、担保公司、行业协会、高科技园区、中介机构以及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参与平台整合与建设。要特别强调的是, 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行虽然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指挥, 但其运行的主体应该让位于市场, 各类社会资金的交易应坚持市场原则。主管部门在适当的政策引导基础上, 尽力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预力度, 以提高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行效率。

构建原则之二, 突出共享, 制度先行原则。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的核心是实现资源的共享, 打破各类资金的条块分割现状, 提高社会存量和增量资本的利用效率。因此, 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服务区别于传统单一的融资模式, 是一种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而动态适配的政府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投融资解决方案, 是一次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该模式不仅适用于科技型企业, 也可广泛应用于一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科技金融平台的功能定位

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投融资功能、引导与催化功能和综合服务功能。

第一, 科技投融资服务功能。平台利用政府科技、招商、财政等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关系, 按照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政策, 深入了解科技型企业的资信状况、盈利能力、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寻找优质的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项目, 及时推荐给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

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通过平台将融资业务品种介绍给企业, 并根据科技企业的需求, 创新融资服务, 提供存款、贷款、结算、担保、股权投资、融资顾问等方面的服务。通过投融资平台的服务功能, 实现资金需求方和提供方的“无缝对接”。

第二, 科技创新引导与催化功能。科技投融资平台中的风险投资基金、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优先选择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 充分运用自有资金, 通过参股、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平台特别注重有针对性地在高科技企业初创期和发展期给予资助, 强化“天使投资”角色, 体现科技投融资平台的引导功能。同时通过科技投融资的放大和拉动效应, 使有限的科技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以激活更多的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第三, 综合服务功能。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聚集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服务, 同时有助于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的合作和综合化发展。尽管中国金融业仍然延续着分业经营的模式, 但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之间的交叉持股和业务合作已经启动, 与国际经营模式接轨已是大势所趋。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自身的聚集效应推动中国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结构模型

地方政府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与相关金融机构沟通, 达成金融合作协议,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及监督能力, 搭建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以帮助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融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该平台在相关制度培育和指导下, 按要求承担或协助金融机构承担客户开发、评审、组织民主评议和贷后管理职能。通过该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快速掌握各类政府的政策, 提出自身的发展需求, 宣传自身的发展优势, 与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得到融资, 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金融机构可以快速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信息及融资需求, 结合外部信用评级结果可以更好地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信贷成本, 可以有选择地与优秀的担保公司开展合作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合理的金融产品;各政府部门可以逐步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求, 进一步完善、修订相应的政策法规,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环境;另外还可以逐步推广并规范担保市场、信用评级市场的业务开展, 逐步提高“信用”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 打造信用社会。

该平台以信用平台为基础, 投融资平台为主体, 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为两翼。在此,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根据前面相关分析可知, 担保公司本质上属于中介机构, 但在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过程中, 担保公司经常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 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鉴于此, 笔者特将担保公司从中介机构中分离出来, 成立专门的担保平台, 与中介平台一并作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两翼, 共同为促进区域内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而服务。

投融资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将融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信息反馈至信用平台, 通过信用平台融资决策的民主评议和企业间较强的同行压力、群众压力的互动, 增强对融资企业风险和信用硬约束、防范风险, 弥补信用和制度缺陷。同时, 投融资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也可随时从信用平台获取相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 便于做出科学的投融资决策。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特点, 担保平台的介入将有效化解银行的信贷风险。通过担保比例的设定、担保机制的创新, 有效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投融资平台与信用担保平台的有机结合, 将充分调动银行、担保公司、融资企业的积极性, 疏通融资的渠道。同时, 资产评估机构、投资管理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介入, 对于金融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技金融服务子平台运作模式

第一, 信用平台运作模式。信用平台以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数据库、担保机构外部信用评级数据库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网为核心, 将政府部门、各金融机构、高新技术企业、担保公司、资信评级公司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各类信息的透明化、信息传递的高速化、政策推广及信贷审批的便捷化, 从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新技术企业信用环境, 从而为优质的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发展环境。

一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并整合相关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信息, 构建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信息来源主要包括:有融资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行提供相关的信息, 各金融机构根据业务往来提供相关企业的各类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 以及政府部门共享信息中相关企业的各类信用信息;二是鼓励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加外部信用评级, 并将历次评级结果、评级报告以及评级公司的相关信息整理、保存,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数据库;三是整合所有担保公司参加外部信用评级的相关信息, 包括担保公司的基本情况、评级公司的基本情况、历次信用评级结果及评级报告等, 构建担保机构评级数据库;四是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网。主要用于公布各类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日常管理规定、贷款要求、最新金融产品的介绍等内容。通过一定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手段, 将上述提到的3个数据库和一个融资网规划整合, 结合相应的政策法规, 搭建信用平台。使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沟通能够畅通无阻, 建立“科技企业信用通行证”, 使企业快速得到政府扶持和融资帮助, 可以大大节约企业经营融资成本, 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 提高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融资效率。

第二, 投融资平台运作模式。融资企业需要进行科技贷款融资时, 平台对融资企业的融资支持可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首先, 申请。符合条件的融资企业按平台要求对融资项目予以说明, 向平台有关部门提交统一格式的融资申请书, 并要求录入相关证明文件、财务报表、知识产权等附件材料, 同时还可向担保平台寻求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其次, 审核。投融资平台服务中心连同银行机构就融资需求以及项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信用平台中该企业的信用记录情况, 进行全面考核以决定是否通过审核。

第三, 保证金。对通过审核的项目, 融资企业 (担保公司) 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或提供已作价的知识产权或股权进行质押, 并根据所需担保金额支付担保服务费。收到保证金和服务费后, 平台将为此次融资寻找一个适当的合作银行, 与其进行担保贷款事宜的磋商。

第四, 贷后管理。对成功融资的项目情况, 平台将相关信息存入企业融资账务管理数据库中。在贷款到期前若干天, 平台将根据数据库的记录致函融资企业, 督促其按期还款。之后, 平台将还款的具体情况记录保存在企业信用管理数据库中。

平台为企业争取创业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平台保持与风险投资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 在内部网站定期发布风险投资关注的技术或项目类型, 供融资企业参考。若融资企业想申请某一风险投资的股权投资, 则可以在内部网上下载或向平台索取该风险投资项目的申请资料。企业提交相关申请资料, 统一交由平台管理。平台将初审通过的项目申请材料交由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审查。风险投资会将申请结果统一通知平台, 平台在其内部网站对审查结果予以公示。这样, 不仅可以缩短成员企业申请风险投资的时间, 降低申请成本, 而且在与风险投资谈判时, 作为整体的平台也比单个企业更有优势, 谈判的成功率会更高。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10

关键词:大型仪器,协同创新,区域化共享平台

一、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建设的意义

1.1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大型仪器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战略性科技资源之一, 对支持国家、区域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国家逐步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尤其是“211工程”、“985工程”和批量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 使高等学校添置了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仪器, 为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基本手段[1]。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在2002-2013年间, 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在数量和总值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增长, 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 全校共有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613台 (套) , 总价值超过了2.61亿元, 这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数量占仪器设备总台套数的比例不足2%, 资产价值却占到了仪器设备总值的48%。因此如何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是优化仪器设备整体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

1.2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从目前大型仪器的购置和使用现状来看, 我国高等院校所拥有的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的总数量已经超过了欧盟15国所拥有的总和, 然而, 由于管理体系、后续经费支持、实验技术队伍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当前我国的大型仪器存在着使用效益低、资源闲置以及仪器重复购置等问题。相比较而言, 不少发达国家的大型仪器利用率高达170%~200%, 而我国许多仪器利用率还不到25%。因此, 如何有效提高大型仪器的绩效, 最大程度的实现共享, 已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的构建, 正是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着眼点, 强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以实现高投资、高回报的建设目标[2]。

二、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的构建思路

2.1可行性分析。当前, 《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简称“2011计划”) , 以及党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等文件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以广州大学城为例, 十余所高校所设置的学科相对齐全, 配备的大型仪器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学科, 加之毗邻大学城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 促成这些大型仪器设备的区域化共享, 能够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 为利用各自优势实现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2.2建设目标。针对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存在的弊端, 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将区域内集中的科研仪器设备存量资产有效地转化为设备资源, 以协同创新为理念, 从提高管理效率、扩大使用范围、制定效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逐步完成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应用管理网络与服务体系的构建, 推动对高校大型仪器的可持续发展,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2.3指导思想。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大型仪器的区域化共享平台的建设就是要依托各高校的优势学科, 倡导“开放共享、竞争协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遵循“成功试点、逐步推广、全面铺开”的建设思路, 使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成为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研究的载体, 实现“实际需求-开发研究-实际检验-市场转化-新的实际需求”的良性循环, 切实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建设的设想

3.1构建大型仪器协同创新共享联盟。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大型仪器区域化共享平台的建设需要“产学研用”各个主体的密切配合, 以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为目标, 形成“风险共担”的大型仪器共享联盟, 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进行协调、监督、评价和考核等工作, 形成公平、科学的大型仪器共享契约, 全面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整合[4]。

3.2建设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实现优质资源高效管理的基本条件, 也是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5]。一个可行的大型仪器资源共享的网络化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该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 实现了大型仪器的共享、共用管理,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 提升了大型仪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该网络化系统实现设备实时信息的公开, 进行仪器的全面管理, 同时通过大型仪器使用的历史数据了解仪器的具体状况, 系统科学地反映出该仪器设备以及所在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和效益, 进而据此分析提升仪器使用效益的对策。

3.3建立健全大型器设备的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大型仪器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独立核算、提高效益的管理运行机制, 是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区域化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有序运行, 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例如制定大型仪器的共享管理办法、大型仪器开放收费管理办法、大型仪器开放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大型仪器使用效益评估办法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和有偿使用、信息互动、评价激励等配套的运行机制, 促进大型仪器的对外开放服务、促进协同发展的科学理念。

四、结束语

构建一个合作共赢的大型仪器的区域化资源共享的平台, 既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解决高校发展创新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使得这些大型仪器能够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同时, 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推进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大型仪器的优势资源, 为区域化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彭绍春, 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 (3) :210-213.

[2]许建峰.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 2012, 15 (4) :193-196.

[3]杨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2) :220-222.

[4]黄宗辉, 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对策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 (4) :72-75.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11

[关键词]区域;电商;平台;企业

引言

区域电商平台的美誉度及影响力与中小企业参与度相呼应,导致越来越多的供货商和采购商参与进来,并实现了真正的贸易,电商平台才能大力发展并做大做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普及,电商平台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具有了跨区域、跨时间等特点,但若要进行深入探索,出发点还是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特殊性,分析电商平台时尤其要注重理清电商平台在各个区域体现出的不同效果。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以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为主区块制造的产业集群是一个显著特点[1]。

基于平台的电商综合了各种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从侧面说明不同区域内的电商发展有着共同的主体构成,基于电商平台的支撑时,最终发展的模式选择均需要全面考虑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

1、区域电商平台的研究现状

Sherah等(2015)借助多层次模型定量分析马来西亚的中小企业电商技术、环境压力等,得到环境压力对电商技术的发展有着显著作用,不同的组织和国家对电商的技术也有不同影响,并以期分析结果能为政策制定者及实践者提供参考依据[2]。H.Lieberman等(2000)将电商平台的情景要素分解为用户、环境和应用3个方面,以期更直接的分析电商平台[3],其架构如图1所示:

2、区域电商平台对产业集群及行业的影响分析

王春影等(2014)通过总结构成区域的内电商产业集群的主体,结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定位和作用,深入研究了区域内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指导建议[4]。与此类似的是,吴凌娇等(2014)基于CAS和交流机制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就关于区域的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5]。吴先锋等(2014)梳理了電商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并界定了区域电商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结合国内一些电商园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剖析了区域电商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及特点,以期为推动区域电商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6]。

3、区域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分析

朱晶晶等(2011)通过分析区域石化产业在电商平台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关于把握区域电商平台的发展对石化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尝试构建适应石化产业发展的区域电商平台模式[7]。陈青姣等(2014)依据平台产生的根本驱动“共享与协同”,综述了不同的平台研究成果,并提出战略管理集团公司平台的研究视角[8]。这间接的反映出电商平台的强大基础。吴清烈(2015)考虑影响电商发展的人才培养问题,结合从事电商经营过程中岗位的设定及人才的培养选择,提出了电商专业核心能力概念模型,并深入讨论了电商发展的发展思路[9]。这都充分证明了电商平台上的电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共性。

4、结论

综合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正在迅猛发展甚至广泛普及的B2B模式,形成了类型特别多且很知名的商业化第三方B2B电商平台,不同类型电商平台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中国化工网等行业平台具有精细化、垂直化、专业化,平台内容特别有深度等显著的特点;阿里巴巴等综合平台具有平台内容广、行业覆盖面宽、客户资源丰富等特点。此类平台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特别高的知名度,国内外的采购商会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知名度高的电商平台。相对于上述知名的第三方B2B电商平台,区域的电商平台新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便成功获得市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恒.长三角区域政府主导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3):24-25.

[2]Sherah Kunia,Jyoti Choudrie,Rahim Md Mahbubur,Basil Alzougool. E-commerce technology adoption:A Malaysian grocery SME retail sector study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9):1906-1918.

[3]Lieber man H, Selker T. Out of context: computer systems that adapt to and learn from context[J]. IBM Systems Journal,2000,39 (3 /4) : 617-632.

[4]王春影,曹晓燕,李欣颖.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4(12):278.

[5]吴凌娇,薛恒新.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37-41.

[6]吴先锋,谢蜀芳,卢华玲,王晓乐.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动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4):5-6.

[7]朱晶晶.石化产业区域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5):83-84.

[8]陈青姣,李光金.共享与协同三种视角的平台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4(8):39-40.

[9]吴清烈.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专业发展思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5(02):37-41.

作者简介

张建营(1980-),男,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论文 篇12

信息化社会,市场运作模式和企业经营方式都受到巨大的影响。信息被用来提高经济运行速度,提升企业对市场的反应灵敏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流程,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企业活动的完美结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开放的物流信息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信息交流、业务流通、市场公开的空间,降低了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投入成本。通过接口技术实现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与行业物流信息平台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互联,营造出一个电子商务网络支撑环境,进而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结合,加速经济的运行、活跃市场、促进社会发展。

1.1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功能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提高制造业生产力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的实施,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其服务的范围是一个区域,可以是一个行政区域,也可以是一个地理区域。它为不同组织、团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换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运行模式。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是供需双方决策的界面,是双方获取信息的桥梁。通过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对接,企业可以在平台上拥有一定的权限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发布自己的信息。对于生产型企业,随着大量的物流业务外包,电子采购和电子销售往往促使这类生产企业选择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或者自己建设综合性的网站,实现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优化物流网络、选择物流供应商等活动。流通型的企业则依赖于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持管理和扩展自己的业务。总体上,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可以概况为5个主要的方面。

以上功能的实现都基于对客户或者用户服务需求的满足。根据客户的不同,物流信息平台所提供的项目不同,表现出来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

1.2 区域物流的特征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物流、商流、资本流、信息流、人流等各种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是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的。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贸、物流作为保障,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物流是进行生产和建设的前提,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物流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特征:

(1)区域性。区域物流是以区域为范围,以区域地理为前提。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物流的地理条件,任何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区域经济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物流的基础,不同区域经济的水平、规模和产业形态要求相应的区域物流来保障,也就影响了区域物流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2)中心性。区域的中心城市对区域物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主要影响。大中型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往往是区域物流发展的中心,如华中的武汉,华南的广州和深圳,华东的上海。区域物流的发展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区域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辐射和蔓延。中心城市的物流发展政策会对区域物流发展内容、模式和趋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这就促使区域物流的发展存在中心性。

(3)距离经济性。不同运输方式通常有最佳的距离范围,公路运输的最佳距离一般在500km以内,尤其是200km以内,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基本上分布在以上海和广州为核心的200km以内。这也要求物流企业在最佳距离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物流组织活动,既为顾客提供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又获得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实际上最佳运输距离就确定了区域物流的辐射范围。

1.3 问题的提出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经济环境多元化、多层次、高竞争性的现状要求生产企业对市场做出最快的反应,及时、有效地夺得市场先机。物流作为商务实现的最终表现过程,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专业化服务,不仅面向区域内的各类有物流需求的生产、流通企业,同时以最快的方式传递政府、行业的信息,高效地对物流市场的运行状况和规范程度作出了显示,这有利于管理部门对区域物流业的监管和引导做出科学的、联系实际的管理决策。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业的影响体现了客户对物流的需求。如何合理认识、正确分析这种影响力,是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只是主观上知道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对这种重要性和影响力的判断只有直观的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本文旨在将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与区域物流业结合起来,讨论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业影响力的构成,进而通过模型将这种影响力具体呈现出来。

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评估影响力

设有事物n个要素特征等待评价,这n个要素特征构成对象集A和影响因子集U:

因子权重构成权重集P,如式(3):

其中:式中m表示影响因子的个数,Pi表示第i个因子Ui所对应的权重。

n个特征中每个影响因子的评价集为:

则m个影响因子得到的评价矩阵为:

那么,n个待评价特征的影响力模糊综合指数为:

这时,我们发现B是1×n的矩阵,也即是对事物n个要素特征所作出的影响力评价指数矩阵。令:

其中bj(j=1,2,…,n)是针对事物第i个特征得出的影响力评价指数。

式(6)中,“?”表示模糊算子,在模型中选择如下的计算方式:

2.1 确定隶属函数

隶属函数在模糊数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一般都要通过确定隶属函数来对模糊的元素进行集合归类。模糊集研究和处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模糊现象,借助隶属函数就可以实现对模糊事物的定量描述,这是将不确定的因素用数学语言表达的前提和依据。隶属函数的建立是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主观性和经验性。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一般有模糊统计法和典型函数法等。本文采用典型函数法的界下型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f(u)为因子u的隶属函数,a、b、c均为参数,且a>0,b>0,c>0。从式(9)表达式来看,可以表示某因子的影响力大小程度。当影响力因子u的值大于某一界值时(界值为c,表示因子u的最小值)认为具有影响,否则f(u)=0表示不构成影响。影响力因子统计数据u增大,表示影响力大的隶属函数值f(u)也会增大。

2.2 参数计算

在式(9)中,规定b=2,c=umin,a采用下面的方法确定具体值:令u的最大值所对应的隶属函数值(隶属度)为0.99,则有:

在实际计算时,a值偏大。为使a值能够有利于隶属度的计算,我们定义一个经验系数H,通过多次试验可以选择H为0.5,于是得到:a=um姨ax-9 9umin×H。

a,b,c都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利用隶属函数(9)求出影响力因子的隶属度,构成因子评价矩阵E。

2.3 计算影响力评价指数

利用因子评价矩阵E和因子权重矩阵P做通过式(6)做矩阵运算即可得出事物n个特征的影响力评价指数矩阵B。bj就是特征aj的影响力评价指数。通过bj的横向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具体的某个特征产生的影响力在整体中的地位。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不同要素中,哪个或者哪些要素对区域物流的影响力最大,有多大的影响力都可以直观地进行说明。在实际对影响力指数计算的时候,特征的选取至关重要,采用不同的选择方式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各特征要素的影响力程度。本文从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对象的划分入手,探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影响力大小。

3 影响力模型算例研究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目标市场包括区域内各地的物流场站、物流公司、货主企业、货运市场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有四大类,如图所示。

政府机构: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技术监督局、税务局、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平台为该类服务对象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布、新闻公告等信息展示和相关的服务。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加工企业等。平台主要为该类服务对象提供诸如仓储、配送、车辆调度、运输计划、货物跟踪等物流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处理等服务。

物流客户:即物流需求方,主要包括贸易企业和生产企业等。该类对象通过平台获取物流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各种物流相关信息和资源,同时也可以发布自己的需求信息。依据平台提供的信息自由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交易对象和服务,与物流服务提供者及相关行业完成在线交易。

相关行业:诸如支付工具提供商、认证机构等。该类角色主要辅助物流服务平台的服务供需双方共同完成物流业务交易等。

下面我们就从四个方面分析、计算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的影响力指数。首先根据物流信息平台的服务对象,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的四个要素特征分别为“政府相关机构”、“物流企业”、“物流客户”、“其他行业”。其影响因子为:(1)从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上获取的信息占所有获取信息的比例;(2)利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的业务占所有业务量的比例;(3)某时期内用于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占所有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的比例。为了计算方便,我们采用分值表示相应的比例。从1到5,整数记分,如果分值为1表示比例为20%,分值为5表示比例为100%,以此类推。首先,针对四个要素特征进行三个影响因子评分,得出的影响因子集合为:

由于采用5分制计法,所以umax=5。利用隶属函数(9)计算隶属度,得出因子评价矩阵为:

结合因子权重矩阵P,代入式(6)得到物流信息平台的四个要素特征的影响力指数矩阵如下:

B=P?E=[0.220 0.429 0.527 0.258],所以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政府相关机构,物流企业,物流客户,其他行业的影响力指数分别为:0.220,0.429,0.527,0.258。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区域物流的影响力是一个综合评价后应用模型可以量化表示的指标。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区域物流业市场繁荣,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快速成长的历史时期,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物流客户等都需要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这种影响力有及时准确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调整战略,响应市场,进一步在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的过程中实现物流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汪鸣.2007年中国区域物流的新进展及2008年展望(一)[J],中外物流,2008,(03).

[2]黄虎.区域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12

[3]赵英姝.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规划研究[J].物流工程,2007,(10).

[4]崔晓迪,张东亮.区域物流系统的供需分析[J].区域物流,2007,(12).

[5]姚舜,温海涛,樊雪梅.区域物流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构建[J].物流管理,2008,(01).

[6]徐伟,赵嵩正,蒋维杨,基于功能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情报杂志,2008,(07)

[7]崔晓迪,王耀球,基于供需平衡的区域物流耦合系统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8,(3).

[8]李志,区域物流产业构成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流通经济,2008,(04)

上一篇:搅拌桩防渗墙下一篇:生物燃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