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精选7篇)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1
[摘要]对区域创新不稳定性加以过滤的介质是区域创新能力。多主体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构建的关键。知识源及知识主体的多元性、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信任程度差另、信息不对称等造成区域知识不对称。在过去区域创新活动中、地方技术标准建设中、区域软技术获取中及区域创新与金融资本拟合配置中的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知识不对称,知识共享,区域,路径,中级经济职称论文
1 引言
相较而言,区域多主体及其趋同的公共知识、基础知识及产业历程、社会规制使其天然成为这一统筹行为的载体。通过内化到区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主体可以在区域环境下通过知识共享更多地获得已有技术创新的使用经验,避免纯粹市场行为所带来的创新知识的浪费,并与区域多主体R&D结合,从而进一步积累新的创新能力,形成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的良性互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本质是区域拥有的知识,是以创新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能力集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克服区域内知识不对称为前提,以区域内多主体知识共享为关键职称论文。
2 区域知识不对称及其原因
知识共享是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受制于区域创新主体的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知识宽度是指创新主体截面知识容量,决定创新主体创新过程中跨学科融合能力。知识深度是指创新主体特定领域知识的精深程度,反映创新主体专业知识质量,决定创新的先进程度。现代区域创新能力建设要求主体知识宽度与深度的结合。现代知识的大容量及高频次更新加剧了个体创新者实现这一结合的难度。多主体知识共享一方面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又可进一步扩展知识深度与宽度,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创新个体应更多参与到区域知识共享中,从而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及其个体创新绩效。这样可以克服个体知识的局限性。知识共享过程比电子或书面形式记录或整理的过程对创新能力提高更有效率。但事实上区域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不对称现象。知识不对称是指知识在创新主体问分布的不均衡状态。其关系如图1所示:
知识源、形成轨迹及知识主体特征
这包括:①知识源的多元性。知识的核心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个体在搜寻、获得、解析、整理、扩散知识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带有个体情境化特征,也就是说,即使相同知识源也会因个体内在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的不同而变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不同知识源。何况现实中的知识源形式又有多元倾向。②知识形成轨迹的影响。个体知识深化过程会受到个体思维惯式、知识背景、成长履历等影响。任何时点上创新知识的位势均由其所继承的演进路径所塑造,其现有位势又限制了其在静态时点上对知识进一步遴选的方式和范围。③知识主体势差。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从而决定了自己现有时点的知识存量,由于不可能存在位势完全一样的知识主体,势差必然存在。势差虽是知识交流的基础,但势差过大同样也会造成知识传播的障碍,从而加剧知识不对称。
隐性创新知识的大量存在
隐性知识是创新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产品的排他性使其更重视隐性创新知识的积累。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其多由实践中获得、需要借助于面对面的接触、交流、模仿、操作、共同经历等活动来学习和共享。它虽然具有同一主体时序积累的能力(也就是内生性),但却缺乏跨越主体或空间的能力(也就是空间粘性)。隐性知识的内生性及空间粘性加剧了知识的不对称性。
信任程度差异
包括:①信任程度差异影响知识传播成本。知识主体是以人为中心的主体群,人的知识是在外部获取、互动交流中不断积累的,而外部获取及互动与这一过程所发生的搜寻成本和获取成本将受到当事主体相互信任程度影响。从而主体信任程度差异会导致知识不对称。②信任程度差异影响传播效率。显性知识传递过程中可以市场及价格机制达成(如产品创新知识),但由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其合约的达成及履行仍有赖于信任程度。对于隐性知识来说,由于其创造和传播不容易被发现(如过程创新知识),其产权归属又很难界定,由此价格和市场不起作用或较少起作用,这时主体间信任程度对知识传播效率起决定作用。由上,形成基于信任程度差异的知识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知识多来自于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知识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①信息提供源不足。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市场价格难以确知,由此造成信息交易困难,常出现信息产品的逆向选择及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信息供给市场,造成信息提供源不足。②信息失真。信息主体处理不当、信息载体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都会使得信息失真。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2
1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系统中企业获取、消化、整合和应用外部知识的动态能力。参照Zahra和George[4]的吸收能力的维度划分,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主要受到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两种能力的影响。潜在吸收能力确保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现实吸收能力表明了区域创新系统在实际的创新过程中运用和创新知识。由于知识吸收能力是隐含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内在过程中的能力,不能直接对其进行测量,但是能力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因而,可以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作为能力的替代来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潜在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包含区域系统内的先验知识和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先验知识决定了区域系统内的知识存量,有助于各个地区从外部获取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好地消化和应用知识。政府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创新的环境,而且提供资金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现实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区域系统内的知识交流能力、应用能力。知识交流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肯定的,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更新。应用能力反映了区域系统通过创新过程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其中,先验知识的衡量指标为研发投入(x2)、技术合同成交额(x2)、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x3)、研发人员全时当量(x4),反映了各个地区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的衡量指标为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x5),反映了政府对于科技支持的重要程度;知识交流能力的衡量指标为上网人数(x6)、本地电信业务总量(x7),反映了各个地区知识交流的程度;应用能力的衡量指标为国内专利授权量(x8)、出口贸易额(x9)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x10),反映了各个地区知识应用的成效。
依据分析目的,选取全国各省份和直辖市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由于西藏和青海有些指标的数据偏小,所以在本文中省略了这两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实际选取的样本数为29个,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2005中国统计年鉴》和《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
2.1 原始指标的标准化
由于所选用的原始指标量纲不完全一致,因而需要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使各个指标具有可比性。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授权量、出口贸易额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用各个地区的企业数来标准化;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上网人数、电信业务总量用各个地区人口数来标准化。
2.2 因子分析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KMO为0.784,Bartlett值为592.491,P<0.001,从而表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可以运用因子分析。10个变量的共同度分别为0.989、0.925、0.974、0.963、0.850、0.941、0.920、0.799、0.984、0.990。这些变量的共同度都接近1,由此可见,这些变量对区域知识吸收能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通过对各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入特征值分别为7.08和2.257的两个公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0.799和22.570,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3.369,从而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包含了所有信息的93.369%,其后的特征值从0.346开始,急剧减少。见表1。但是这两个公因子的含义不清楚,因而运用最大方差旋转,选入特征值分别为5.198和4.139的两个公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1.979和41.390,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3.369。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情况如下,两个公因子的含义比较清楚。第一个公因子称为潜在吸收能力因子(PAC),主要与平均研发投入、平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平均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有关,载荷分别是0.970、0.857、0.979、0.974、0.971,均大于0.8。
第二个公因子称为现实吸收能力因子(RAC),主要与平均上网人数、平均电信业务总量、平均各地国内授权量、平均出口贸易额和平均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有关,载荷分别是0.822、0.842、0.839、0.959、0.891,均大于0.8。
为了比较各个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的大小,把公因子表示为诸变量的线性组合:
PAC = 0.97x2+0.857x2+ 0.979x2+0.974x4+ 0.971x5 + 0.537x6+0.376x7+0.486x8+ 0.01x9 + 0.076x10;
RAC=0.218x2+0.436x2+0.162x2+0.159x4+0.021 8x5+0.822x6+0.842x7+0.839x8+0.959x9+0.891x10
为了表示方便,这里线性组合中的所有变量值为标准值,仍用x表示。
将标准化的原始数据代以该线性组合函数,得到各个地区的两个公因子的得分,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个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的综合得分AC,即AC=(51.979 PAC+41.39 RAC) / 93.369
从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个因子PAC上,北京、上海、陕西得分最高,分别为4.616 9、1.009 5和0.870 4,其平均研发投入和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值较高。陕西落后于北京3.746 5。贵州、海南、宁夏、新疆和福建得分最低,分别为-0.631 9、-0.716 0、-0.795 6、-0.549 6和-0.495 8,原因在于平均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以及平均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指标值较低。
在第二个因子RAC上,北京、上海、江苏得分最高,分别为4.735 0、1.460 1、0.496 0,其中北京远远高于江苏4.239。山西、海南、贵州、宁夏得分最低,分别为-0.472 3、-0.540 0、-0.544 4、-0.558 1,其平均国内授权量较低。
综合考虑两个公因子,我们发现陕西、四川和山西都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分别排位在第3、4和13位,但是现实吸收能力排位却相对落后些,位于第12、11和26位。而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潜在吸收能力不高,位于第10、17、22和25,但是现实吸收能力的排位却相对靠前些,位于第6、7、8和18。从而可以看出,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与陕西、四川和山西相比较,能够更好地转化和应用新知识,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从各个地区的AC上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是前三位,其次是陕西、四川、辽宁。位于后五位的地区为江西、新疆、贵州、海南、宁夏。由此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其吸收能力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然而,对于落后地区,其人力、财力和信息沟通渠道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创新系统外部的新知识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与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一致。
3 结语
区域创新系统中,一个地区无论其知识量如何,不可能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都领先,都需要获取和利用外部的知识。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科学家和工程师总数、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政府用于支持研发金额是潜在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上网人数、电信业务总量、授权量、出口贸易额和规模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是现实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因而,制定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能力的创新政策时,应该从这些关键因素上来考虑,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和健康的发展。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吸收能力来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对于贵州、海南、宁夏、新疆这些落后地区,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基础薄弱,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应当重点分析知识的流动和应用,注重现实吸收能力的提高。②对于陕西、四川和山西以及广东、浙江、重庆和福建这些地区,前三个地区具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后四个地区具有较高的现实吸收能力,因而,制定创新决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前三个地区来说,应该提供建立知识流动的制度和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促进知识流动的畅通渠道。对于后四个地区来说,应该为了经济发展进行政策倾斜,加大研发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知识的积累,增加知识存量。③区域创新系统中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应该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关注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从而能针对变化的环境做出灵活的反应,而且能够通过创新活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OHEN W,LEVINTHAL D.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2]COHENW,LEVINTHALD.Absorptive capacity:a new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152.
[3]KELLER W.Absorptive capacity:on the creation and acquisition of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6,49(1):199-227.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3
目前,全球经济有所复苏,许多西方的IT发包企业的外包战略,以及对接包企业的能力要求,和接包企业的合作方式也有所改变。中国IT接包企业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以下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高层管理团队的全球化经营理念、运营管理效率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因此,中国IT接包企业要想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分割欧美市场不仅需要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国际竞争力,更需要调高创新能力。本文着重从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及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IT外包合作的发展历程
IT外包服务(IT Outsourcing),就是客户将全部或部分IT工作包给专业性公司完成的服务模式[1]。IT外包合作的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1990是第一个阶段,1990—2000是第二个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第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IT外包合作的概念定义、战略目的、治理机制以及主要的研究理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2]。IT外包的概念从外包发展到战略外包、随后发展到转型外包[3~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的低成本的人力、物质资本进行非核心业务的生产[6]。但是近来学者认为有必要考虑外包过程中的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与双方的合作程度和合作差异相关[7]。基于交易成本理论,IT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例如产品质量、供应商行为和企业绩效的不确定[8],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对供应商的依赖。另外,交易成本理论也提供了任务不确定性和专有性对外包合作的影响的研究视角。在全球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企业期望通过获取其他企业的资源来构建核心能力[9]。因此,基于RBV,学者进行了外包的相关研究[10]。基于RBV的相关研究,IT外包可以为企业提供获取外部服务和人力资源的机会。特别是,在IT外包中,新兴国家可以为西方国家提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力资源。基于制度理论,企业可以作为追随者观察进入新的外包市场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11],这样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市场的风险。企业可以利用制度设计拥有和控制有价值的资源[12]。
二、IT外包合作中的知识共享研究
IT外包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产品的知识投入、高度依赖于知识技能输出、与客户之间的高度互动是IT外包的主要特征。因此,从组织间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IT外包合作的知识共享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Blumenberg(2009)[13]等指出,知识共享对外包合作的成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IT外包合作中双方的目标不同,因此知识投入、知识共享的动机和意愿也不同[14]。发包方希望获取互补性的技术知识,以实现战略转型和技术升级,同时也期望获取对方的市场知识,以及产品的流程与程序相关的知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而接包方希望获取对方的先进的技术知识,包括结构设计、流程设计、数据准备、软件安装和测试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产品研发和设计能力,同时也希望获取先进的组织管理知识。传统上,西方企业经常转移技术和管理知识给其分公司。相反,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企业将分公司分布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从其分公司获取技术和市场知识[15]。
综合上面的分析,影响IT外包合作知识共享效率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一是IT外包合作成员之间的共享意愿。Hrong and Chen(2007)[16]认为过去发包方由于担心接包方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意将知识共享,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知识共享可以使发包方降低产品质量监督成本,也可以促使双方的长期合作。二是知识属性,即知识属性将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17]。Polanyi(1996)[18]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識;显性知识是那些可以被编码处理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隐藏在个人的头脑之中,根植于每个人的行动及经验之中[19]。知识的新颖程度也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应用学习指的是通过相近的搜索、实验性的改进、现有惯例的选择和重新利用进行学习。而探索学习指的是剧烈的变异和新的试验性学习。外包合作过程中,应用知识和探索知识的属性会影响知识的共享效率。三是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会影响知识共享的效率。发包方的技术工程师的技术指导,以及接包方的桥梁工程师有利于合作双方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隐性知识才能达到有效地转移。
三、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
IT接包方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流程管理能力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发包方特定能力指的是与接包方具有的了解发包方短期、长期的相关的组织惯例和资源分配方式。接包方应了解发包方的商业战略,并且与发包方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接包方应该具有技术知识、市场知识和发包方的运作环境的相关知识。流程管理能力反映接包企业在系统架构和软件设计方面的技术能力、技巧和资源,主要包括软件设计和构建能力、投入评估能力、资源调度能力,通过CMM和CMMI的资质认证可以体现接包企业的相关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反映企业在招聘、培训、指导和工作分配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技巧。多个任务和项目的轮岗、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这方面能力的具体表现。
合作过程中环境动态性、合作关系的氛围和发包方的战略会影响发包方不断调整合作策略,从而导致接包方必须提高相应的能力以满足发包方的需求。环境动态性包括全球化、市场动态性和正统性三个方面。发包方的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组织设计能力,以完成合同规定的服务。同时,全球化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动态性、商业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结合才能满足发包方的要求。市场动态性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接包方必须将市场知识与内部知识整合,同时应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实行必要的创新活动。正统性体现在市场、国际法律和IT行业标准。接包方必须具备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以适应组织再造的能力[20]。合作氛围包括创新和采购战略两个方面。发包方的创新性要求接包方必须具备流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接包方必须提供创新的方案以满足发包方日益变化的流程需求。其次,接包方需要开发技术以满足发包方新的需求。采购战略会促使接包方提高市场领先能力。发包方的战略包括系统架构和柔性两个方面。系统架构需要接包方具有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接包方应该具备架构能力。接包方的IT系统架构需要为发包方提供标准化、合理应用和有效交流的平台。第二,流程再造能力。在“端对端”服务过程中,接包方需要通过流程再造以校准服务流程。第三,治理能力。发包方的柔性战略要求接包方具备商业管理、采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柔性能力,从而达到发包方的发展需求。
合作过程中接包方可以通过显性的资源投入或者隐性的干中学来进行知识获取,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双方可以以资源投入将显性知识进行构建、编码和共享。同时双方可以投入时间和资源,以操作手册、计划制订和项目管理软件的方式,进行集体讨论、绩效评估以及知识编码和共享。合作过程中,接包方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的“干中学”积累相关的经验,获取相关的知识。接包方的高层管理人员的海外工作经验可以快速了解发包方的文化,从而调整发包方的程序以适应中国情境。设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促进双方知识共享。
四、知识共享与治理机制的研究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Das and Teng(1998)[21]研究指出,组织间合作风险可以分为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绩效风险主要指环境导致的合作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关系风险主要指的是由于这种合作关系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关系风险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方能否向外包合作投入其所承诺的知识,即投入风险;其二是对方是否会不公平地使用或者窃取企业的知识,可以称之为侵占风险。另外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会引起关键资产的流失或者滥用,从而降低知识的市场价值,因此知识转移的风险不容忽视。所以企业应该选择有效的控制机制来降低组织间合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控制研究起源于组织控制理论。基于Ouchi和Jaworski[22]的观点,IT外包项目中同样存在结果控制、行为控制、宗派控制和自我控制四种模式,它们是通过大量的具体机制来实现的,例如项目计划、会议、奖惩激励、组织压力、工作任务描述。这些具体机制是识别控制模式的重要依据。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正式控制通过契约来实施。IT外包合作中,契约主要有两种类型:固定价格(fixed-price)契约和成本附加(cost-plus)契约。在固定价格契约的情形下,发包方只向承包者支付一笔固定费用;若双方签署的是成本附加契约,那么发包方在向接包方支付全部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一笔费用。显然,成本附加契约使接包方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固定支付契约则使承包者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
在IT外包中,正式契约固然重要,但考虑到IT外包关系的复杂性、组织和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仅仅依靠正式合同约束双方行为是不够的。因此,在管理IT外包活动时,应该更多强调信任和灵活性的作用。IT外包中的信任有四种类型:(1)算计性信任,根据项目计算收益和惩罚;(2)基于知识的信任,基于合作双方的了解;(3)认同信任,合作双方有共同的合作目标;(4)绩效信任,基于过去成功的项目的信任。先前的研究强调发包方单方的信任对接包方的控制的影响,没有考虑双方之间的关系互动。而心理契约理论能够通过双边视角为我们提供一个对控制战略更完备的理解。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IT外包合作不仅为接包方提供了业务,更提供了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的机会。然而这一研究领域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也就是未来的研究方向。(1)随着IT外包合作业务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知识密集型,知识共享已经成为实现双方战略的重要途径。先前的研究强调知识共享对产品质量和运作效率的作用,而战略变化、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对战略变化、能力提升和合作稳定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分析。(2)IT外包中从发包方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共享的治理问题,忽略了IT外包合作的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接包方在合作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從合作双方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知识共享的治理问题。从而导致管理者难以从“双赢”和“单赢”结合的角度来考虑知识共享问题,进而影响合作关系的长期发展。(3)先前的治理机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治理观点,以降低知识共享过程的风险为目标。而新的外包合作更强调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的知识共享方式下,先前的治理机制以及知识治理机制对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外包合作成功的影响还缺乏研究。(4)目前关于IT外包合作的演化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还缺乏相关的案例分析、仿真研究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结论相对缺乏全面可靠的支撑,难以为理论发展和企业的具体实践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Willcocks L.,Kern T.IT Outsourcing as Strategic Partnering:The Case of the UKInland Revenue [J].European Journal ofInformation Systems,1998,7(1):29-45.
[2] Lacity M.C.,Khan S.A.,Willcocks,L.P. A review of the IT outsourcing litera-ture:Insights for practice[J].Journal of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9,inpress.
[3] Hatonen J.,Eriksson T.30+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utsourcing–Exploring the past and anticipating thefu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9:142-155.
[4] Varadarajan R. Outsourcing: Thinkmore expansively[J].Journal of businessresearch, 2008, in press.
[5] Gonzalez R. ,Gasco J.,Llopis J.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A literatureanalysis[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6, 43(8):821-834.
[6] Gupta A., Seshasai S.,Mukherji S.,Ganguly A. Offshoring:the transitionfrom economic drivers toward strategicglobal partnership and 24 hour knowl-edge factors[J].Journal of ElectronicCommerce in Organizations,2007,5(2):1-23.
[7] Stringfellow A.,Teagarden M.B.,Nie W.Invisible costs in offshoring services work[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8,26 (2):164-179.
[8] Brouthers K.D.,Brouthers L.E.,Why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entry modechoices differ:The influence of transac-tion cost factors, risk and trust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59):1179-1204.
[9] 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Nations [M]. Macmillan,London,1990.
[10] Aubert B.A.,Rivard S.,Patry M..Atransaction cost model of IT outsourcing[J].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04,41 (7):921-932.
[11] Westphal J.D.,Gulati R.,Shortell S.M..Customization or conformity? An insti-tutional and network perspective on the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of TQMadop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 42(2):366-394.
[12] Brito C.M..Towards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 trial Marketing,2001,16 (3):150-166.
[13] Blumenberg S.,Wagner H.T., Beimborn,D.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esin 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impact on shared knowledge andoutsourcing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9: 342-352.
[14] Powell W.W.,Koput K.W.,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116-145.
[15] Alavi M.,Leidner,D.E. Knowledge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ceptual foundations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25(1):107-132.
[16] Hrong C.,Chen W. From ContractManufacturing to Own Brand Manage-ment:The Role of Learning and CulturalHeritage Identity[J].Management andOrganization Review,4(1):109-133.
[17] Chen C.J.The determinan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strategic alliances[C].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2:1-6.
[18] 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 [M].NewYork:Macmillan,1966.
[19] Zack M. Knowledge and strategy[M].Newton,MA: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20] Tatea W.L.,Ellram L.M.Offshore ou-tsourcing of services:An evolutionary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roduction Economics,2009,120(2):512-524.
[21] Das T.K.,Teng B.S. Resource and risk manage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 making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8,24(1):21-42.
[22]. Ouchi W. G..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Design of 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 Management Science,1979,25(9):833-848.
基金項目:陕西自然科学基金(2011JQ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K5051206008)
作者简介:杨东(1980-),男,山西大同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从事服务外包、技术创新研究;李琦(1989-),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创新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4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高校通过构建知识平台,建立健全知识管理制度,推动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来培养师生个人和组织的创新精神和应变能力。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保障。
[关键词]高校;知识共享;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04-0106-04
知识经济时代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基础之上的,其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及其创新能力的竞争,其中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人才。高校以知识的生产、传播、继承和培养人才为己任,不再游离于社会之外,而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为适应新的形势的需求,高校如何以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思想资源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体系,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整体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一、高校知识共享的必要性
知识共享在高校的意义不同于其在生产领域的意义,除了在生产领域的沟通知识和生产的作用外,高校的知识共享还具有其他重要意义:①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经费使用率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②在开放的知识交换状态下,增长个人的知识才能。③及时更新知识,防止不被分享和使用的知识老化而失去应用价值。
因此,高校知识共享的意义归根结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以此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支持知识的获取,使系统内成员能顺畅地获得并应用知识;②实施知识的传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实现知识转移;③在检验其有效性后,知识可以融入程序、系统和控制中,确保新知识的扩散;④稳定发展组织文化,促进知识程序正常运行。因此,高校知识共享就是要协调各种力量将知识的获取、开发和应用付诸实施,从而从知识的角度改善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管理的过程,检测和评估高校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管理的绩效。
高校知识共享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和传递,而是对所得到的知识进行运用和更新。如果得到的知识无法更新、运用,那么知识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知识共享。由于每个人知识面、工作经验、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存在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通过他人的异议、质疑,知识才能不断成熟和完善,才具备了突破和创新的条件,知识流经共享这个环节时,个人知识才能转化为组织知识财富。因此,以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继承为核心的高校应提倡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学术自由。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体系,并为知识创新、人才创新等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从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及创新思维方面,高校知识共享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学习体会,从而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相长,师生在知识共享的平台上相互交流、互为促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掌握教学技巧,更好地培养人才。在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方面,高校知识共享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教师通过交流,了解彼此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这样,一是可以避免重复的研究工作;二是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高研究水平;三是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研究方法,完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科学研究效率。因此,只有提高知识的流通率,加速知识的转移与分享,从而使知识得到充分运用,特别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及时流通和转移,就会很快过时而失效。高校之高在于有大学问,有层出不穷的新知识,培养高深学问人才,引导社会的发展,高校若失去了新知识流,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这从中世纪初德国大学的衰败中已得到了印证,今天高校走向社会中心,大学的知识创新与共享变得更为重要。
二、高校知识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知识是结构性经验、价值观念、关联信息及专家见识的`流动组合,从表现形式上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显性知识可识别、能表达,而隐性知识则难以编码、不可模仿。知识共享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从知识的各个层面实现各种形式的知识的流动。由于知识是高度个体性的,高校知识共享过程实质上是教职员工、学生的个人知识财富(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课堂教学、学术报告、电话、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组织其他成员所分享而成为学校的知识财富,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的过程。下面从知识特性的角度分析高校知识共享的实现过程。
1.显性知识的共享达成
高校的显性知识共享达成包括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和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两种共享方式。显性知识是一种可以用语言表达,并且可以和他人直接共享的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获得和共享比较容易达成,高校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纸质文献、光盘、录像带、磁带等,以及网络上或个人电脑上存在的电子文档等各类资源,通过格式转换、抓取、标引等工作收集到知识共享系统中,便于资源分类、整合,或者直接利用。例如,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智能代理来挖掘巨大的Intemet信息资源;对录像带、磁带等,将其数字化,并存放到知识共享系统中;对文档、课件以及师生的论文等非结构化数据,建立网上提交系统,师生可以把电子文档、多媒体课件以及师生的论文等显性知识通过网络提交到知识共享系统中。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收集,可以把相关资源的元数据和全文路径提取出来,并存放到知识共享系统中,就可以实现显性知识的共享或传递。
隐性知识是更高层次的知识,是个人长期创造积累的结果,它隐藏在个人的头脑之中,知识的拥有者不能完全意识到它,因此只能用言语部分地表达,通过人脑加工和经验的处理,集体的智慧,转化为新的知识,才能不断地繁衍和发展,它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相比之下,共享隐性知识要困难得多,因为人们只能用言语表达其中的一小部分。例如,高校教师可以轻松地将某一特定问题的解法告之同事,但其同事日后未必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同事可以通过密切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和他做的事,把自己当作他来思维,以他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进行反省性观察,并通过积极实验,不断实践和积累,进一步获得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主要强调个体的知识创新行为,激发个人行为,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把隐性知识通过比喻、比较、演绎、推理表达成显性知识,实质是知识共享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显性知识通过编码、排序、分类、重新划分知识单元转变成一个知识系统,实质上又实现了知识库的更新过程,使高校成为社会服务的基础。
2.隐性知识的共享达成 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的达成包括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和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两种共享方式。显性知识的共享是知识共享的初级阶段,只有当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知识创新才有了基础,知识才得以向前发展。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通过共同分享各人的经历、教学与科学研究经验、方法、技能、思维方式等,进而创造新的知识,这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过程。只有当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获得的知识被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一个共享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诀窍时,即显性知识隐性化,知识才能变成有价值的资产,个人通过内化不断积累和丰富知识,这是高校培养人才、提高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校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积累新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去,以促使高校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虽然人们认为知识共享可以提升个人的知识含量,加速实现组织的目标,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知识共享始终停留在理论认识的阶段。比如说目前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但这个网络基本上不发表教学科研或管理人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更缺乏在人员之间进行教学研究、科研动态和成果的面对面直接交流;大部分高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被延至每月甚至更长时间一次,教研活动本身也被演化成纯见面会,根本上谈不上教学科研的情况通报和交流。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实现知识共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人力资源保障。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汇聚着大量的知识工作者,个人的知识是实现高校知识共享的基础,个人不断地获取、传播、更新甚至创新知识,高校知识库才能不断扩大,成为用之不竭的源泉,个人知识才能转化为集体智慧,知识共享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良好的人才储备使知识的使用率、流动率和更新率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文化保障。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是决定知识有效共享的决定因素。在这里,良好的文化氛围包括四个方面:①提倡奉献精神,消除垄断产生优势的个体自私化观念,让每个教职员工、学生都能毫无保留地进行知识交流。②推进学术批判和学术宽容,提倡百家争鸣,让每一种学术思想、每一种新技术、新理论在批判中完善,在争鸣中升华。③倡导教学相长,打破等级观,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学习的理解、学术问题上自我表现,敢于向教师、学术权威挑战。④提倡协作精神、互相信任,鼓励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建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领导与领导之间的互相信任。
(3)技术保障。知识共享必须要考虑到师生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便利性和规范性,这种便利性包括人们获取知识的方便性、准确性和提供信息的方便性。这种方便性和规范性的知识共享支持技术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上。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十分成熟,高校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计算机管理软件技术,通过校园网联通各种数据库、信息库,并联通外界的信息网,实现学校内部知识的汇集与检索,有利于学校师生内部互相交流和与外界信息联系体系的建立,推动高校显性知识的交流,减少显性知识的摩擦,降低运行成本、效率,实现高校知识共享的技术保障。
(4)收益制度保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垄断形成的竞争优势直接体现在个人收益上。尽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精神,但知识共享收益仍是制约知识共享体系的重要因素。当知识形成和共享成本小于知识共享结果给个人和学校带来的收益时,知识共享才能得以继续,否则,知识有效共享就难于实现。目前各高校正在开展全方位改革,这种改革主要表现在高校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组织设置、收益分配、激励等)和知识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专利使用等)两方面。特别是在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建立适当的人员流动机制,重新确定收益分配方案和加大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激励力度等方面,其目的就是要为知识共享的有效实施提供完全制度保障。
三、知识共享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知识时代背景下,由于高校拥有大批的高智能人才、现代化的设备和最密集的信息机构,因此除了肩负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传统使命外,高校更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生产基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柱。其主要职能演变为三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即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其中尤以培养创新人才最为重要。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分析指出:“创造性极可能是一种每一个人都有的遗传素质。它是一种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而如何持续、有效地激发这种潜在创造的可能性,使之成为现实的存在性,正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意识主要解决创新的原动力的问题,它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如何形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创新能力则是解决如何把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要有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离开了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将是不切实际的空谈;离开了创造性思维,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产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那么,高校知识共享如何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呢?
1.知识共享技术促进新思维的产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形态越来越多,如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及从Intemet上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使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能培养人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能力。通过BBS等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便于人们集思广益,便于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时间内使人们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较为深入的知识,对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2.知识共享有利于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从而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知识共享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界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增加现有的知识领域,并给现有的知识研究以新的视角,给知识的发展创新提供新的动力。社会需求的瞬息万变,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展,促使高校需要不断地进行学科融合,加强已有知识领域的研究并不断拓展、开发新领域,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锻炼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共享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激励发明创造,其关键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即高校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创造思维的一般规律,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知识共享利用知识库的平台,在知识共享制度的保障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共享的有效率,让教师间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得到充分共享,促进教学法的改进,激发研究灵感,从而推动新知识的产生。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二要拥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三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四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建设这样一支不仅专业研究水平高而且基础理论扎实、人文素质深厚、创新意识较强、创新思路清晰的师资队伍,需要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搞好创新人才的培养。
4.知识共享推动高校创新体系的建立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5
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高度信息化、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国际竞争,作为具有雄厚的文献积累和丰富的.知识资源的图书馆,理所当然地要接受知识的洗礼,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促进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实施信息现代化的战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创新,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 者:刘璐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009“”(7)分类号:G251关键词:
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篇6
一、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广博的知识视野是对人才适应社会岗位、应变环境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合理,而是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掌握一技之长等于获取竞争特殊专业岗位的入场券。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专业方面工作,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资格化倾向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资质也逐步融于社会化、客观化、公平化、国际化评价标准之中。如:在校期间开始参加相关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为以后择业、评聘技术职务、薪酬晋升奠定了基础。
(3)掌握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为适应社会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础。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大学生应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科管理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竞争力。如: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
(4)适时吸纳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为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紧跟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二、锻炼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
(1)适应能力: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3)表达能力: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故又称为语言文字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艺术性,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文句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条理性。
(4)开拓创新能力: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5)动手能力: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对工科大学生尤为重要,即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讲出科学道理又能动手干出样子。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6)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单元的数量、质量、类别及其组合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一涵义.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建立知识结构时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从主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建立的方法上要注重对知识类别的区分和知识质量的掌握,优化知识单元的组合方式,此外还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带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原动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坚持引进技术和引进智力并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力度,强化消化吸收,提高再创新能力,把引进与研究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行业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对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技成果,为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到2010年,全省行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基地,支持农业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力争在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工业智能控制、生物快繁、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研发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技术,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支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文化传媒等科学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健康社会建设。围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约型社会和生态省建设。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依托,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海洋综合开发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技成果,加快推进产业化步伐,发展壮大一批成长快、关联高、渗透强、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到2010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投入、运营和退出机制,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到山东投资创业。进一步抓好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建设。重点推进齐鲁软件园、中创中间件软件园、济南先进机电制造、沿海海水淡化、烟台果蔬深加工、淄博工程陶瓷、莱芜新材料、济宁生物技术、鲁北海洋化工、禹城功能糖等10个产业化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加强中俄、中白、中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围绕核心发展领域,强化集聚意识,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园区。到2010年,力争3-5个高新园区综合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大企业兼并、联合科研机构,增强企业开发实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以独创的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群;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联合协作,支持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0家。建立和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提升技术市场,加强中试基地、行业技术开发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增强人才智力的保障能力
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各级培训机构作用,完善出国和进高校培训机制,加强党政管理人员和公务员队伍培训。通过出国培训、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举办各种论坛讲座、短期培训等方式,搞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实施好“泰山学者”建设系列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对西部的人才倾斜政策,鼓励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到2010年,党政人才达到3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00万人;高技能人才100万人,中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级工以上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200万人。
2.建立健全劳动者培训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拓宽成才渠道,通过在岗轮训、再就业培训中心、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扩大金蓝领培训规模,建立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搞好再就业培训,促使下岗失业人员尽快重新就业或独立创业。实行输出劳动力自费为主,政府牵线搭桥、适当补助,用工企业自主培训或委托职业机构培训的方式,以掌握1—2门基本专业技能为标准,五年培训300万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打好基础。
3.营造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人人能成才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建立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人才自由有序流动的机制,建立人才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的机制,建立奖优惩劣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扩大推荐选拔范围。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社会化与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上岗机制。健全和规范各种奖励制度,完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一流的生活条件、科研条件、发展环境和创业服务,继续引进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和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来山东工作或兼职,吸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者和高科技人才来山东发展,吸引海外留学生和各方人才来山东创业。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人才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073-01
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一精辟的论述,即阐述了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又指明了科教兴国必须依靠创新。
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不懂得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创造性的灵感和思想火花难以产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
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育思想,认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爆炸、知识涌流、学科交
叉、知识更新周期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转变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
学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1.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而要教育学生去鉴别和运用所学知识;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去发展知识,利用已知
获得未知。高等教育要越来越接近研究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研究因素,使大学生在所获得的知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要提倡和支持大学生组织课外的科研小组和各种“科技协会”,结合所学知识,从较小较易课题开始,通过查阅文献
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弄清课题的来源和意义,在科研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在撰写科学论文报告过程中发挥创造意识。
我校实施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研究工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取向”,增加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又能培育学
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意识。
2.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知识反映事物的基本规律,其特点是适应性广,能广泛地应用到具体的知识领域。然而,现代科学发展既向着又分化又综合的方面发展,又互相依赖
共同作用于人,因此,大学教育应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理渗透的教育和研究,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创新
精神的新型人才。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
和勇气。一般来讲,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文化素质,三是业务素质,四是身体素质。素质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素质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之间具
有内在不可分的联系,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综合起来,贯穿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更是时
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应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施
展才华,造就出各具风采的时代新人。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试行选课制,引导大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采取选修、辅修课的方式,拓宽知识面,发挥兴趣爱好,去寻求自己所特有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选择志趣,发展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把知识与能力融汇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高校应积极引导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拘一格,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和个性特长,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二改进教学方法,把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教学方法是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
术层出不穷,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要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性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1.改进知识陈旧、现代化理论和方法反映不够、理论偏重、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教学内容,实行精选、精讲、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学习,将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重点和难点。主讲教师既要学有所专,又要拓宽知识面,博采众长,要对前人的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加工制作,努力使自己教学方法和手段富有创新,更加切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结构与体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都应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吸引力。在教学环节上,要有适合于每门课程教学的先进方法和手段,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教学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学互动,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新知识、科学接受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要讲清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概念;建立起对自然、对社会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使丰富而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讲细讲透、“填鸭式”等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只有引导学生会思考,敢探索,勇追求,才能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3.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各自优势,找准结合点,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培养、教育功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并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必要时可结合讲点科学史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灵活掌握正确的思维逻辑。还可以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的形式,给学生有发表个人创见的机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4.建设一套科学的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是督促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指挥棒”。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要以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为前提,对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通过考试,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结论、公式和题型,使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挥棒”。
三落实教书育人,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知识可以从电化教育中学到,但没有与教师高素质的交流,创造思维是很难学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人才。
1.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教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或者创新精神缺少,而又不懂如何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因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2.教师要转变教风。教师要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作出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放弃对学生手把手式、抱着走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和善于使用信息系统提取合成信息的能力和大胆提出有创意的设想等等;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去实现知识创新,发挥创造意识。
3.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使那些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该学科的某一或几个领域中有突
出成就,而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与国外学术界有广泛接触和联系的,学风、教风正振又能团结同志的教师担当学科带头人,一个带动几个、十几个人向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才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4.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从应试教育到创新能力培养,要通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过程。学校要以改革考试为龙头,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在不断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推动教育思想的真正转变。从而使教学诸环节得到逐步改革,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 篇7
从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教育部就强调在高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中强调“以鼓励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创新,促进教学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并着重考虑下面几点[1]。
(1)教学内容与体系方面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2)在教学方法上,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育部在此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的各个版本中不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2009年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更是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重视以下几个问题[2]。
(1)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并在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条件方面,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
(3)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
从上面要求的第(2)条和第(3)条中,可以看出2009年评审指标体系版本中,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从2003年到2012年,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持续了十年,这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很多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重申报轻建设、简单地把纸质资源翻版成为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互动性差,学生参与困难、课程网站内容简单、网站更新缓慢等等[3]。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旧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已渐渐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强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习惯、方法、技能、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教育部从2012年开始,启动崭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以取代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把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转型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于2012年推出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价指标体系(本科),在该评价体系中进一步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把原来的“学生”称呼改为“学习者”,以适应全民学习的需要,同时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一级指标中的课程定位和教学设计这一项指标中,从这个指标的第2项课程内容进行量化考核,要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使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以适应开放教育和辅助学习需要,并有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4]。
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标:我们该做什么
创新是通过对原有事物的研究中应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的研究,经过改进、重组、整合和提升,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事物或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5]。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包括自然界、社会等现象及人本身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知识和新方法,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成果的能力。知识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是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然而创新能力并不等于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它是以一个要素为核心的、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系统,在这个体系中,知识、经验是基础,智力是核心,个性品质对创新活动的认识过程起着激励和保证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实施[6]。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设置了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教学内容要求、教学资源建设要求、资源技术建设要求,从这几个指标建设中我们逐一分析,看看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做什么工作。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创新支持行为、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造性思维三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7],而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必须要组建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的老师必须具备良好师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并富有创新能力。按因果关系理论,这个团队必定有教学技术骨干,其中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团队成员至少有教师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励,或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的教改、科研项目,并且把教学改革项目成果应用于相应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教学效果显著。
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完全靠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成[8],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要求方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但要构建学习者的学习情景,还要构建学者学习的知识,也就是创新能力所具备的基本知识,这就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使精品资源课程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必须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主讲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意义构建的方法可以从下面着手: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纠正错误以及自己纠正片面的认识。
爱德加·戴尔的金字塔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听教师讲课,学习效果是最低的,如果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习会学到的更多内容。如果再用声音或图片的方式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更佳。进一步来说,如果能够以教授他人学习或马上运用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9]。学习金字塔图如图1所示。
按照金字塔学习理论,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通过规范的网络教育技术,我们可以把精品资源建设的网络平台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则着重训练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具有多样性、交互性,能应用到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应该是较为成熟的辅助资源,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或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等。
三、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如何构建
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们在搭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时要着重考虑精品资源的共享性、精品资源的完备性、精品资源的互动性、精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完全开放,全民共享
按照教育部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除了在校的大学生外,通过精品资源网络平台学习者,应该还有社会众多的其他学习者,因为当社会的物质及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时,学习不仅是在校学生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全民的事情,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提倡终生学习。另外,学习某一门课程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也是任课教师取长补短的问题,还应该是在职者通过学习增加知识领域扩充创新能力的问题,所以必须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完全开放,去掉原来各自为政且互相保密不开放的行为,才能保证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承上启下,资源完备
在高校中,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相关课程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有前设课程,即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的相关知识,还有后继课程,即学习完本门课程后,随着能力的提高,学生进一步还要学习哪些课程。按照构建主义理论,学习者必须通过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新的知识,当新的知识必须要用到原来知识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必须要给这些学习者指明一条学习的途径,让学习者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把以前所缺的知识给补回来。同样,当学习者已经掌握某部分内容想进一步深入研究时,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也能给学习者引入相关的扩展内容,以构建学习者新的知识,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三)高度互动,沟通及时
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优势是情感交流,教师和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在教师上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手势、眼神、语调等,使师生间的情感传递迅速而有效[10],这也是传统课堂长盛不衰的原因。
当前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有很大的优势,但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学习会产生时空上的远离,从而导致师生情感交流障碍,这样不利于学习者完成学习内容中所希望的情感目标实现,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应该重视情感因素,加强情感互动。学习者是网络课程教育的服务对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所以精品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组织者要及时研究和主动适应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从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课程特性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过程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创造符合“一切为了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的互动学习环境。这可以通过在网络教学中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通过积极自由的情境来激发学习者有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有组织的交互活动中营造出一种相互鼓励、相互尊重的情感互动情境。
(四)充分可用,能够创新
任何学习者都有一定的思维定式的问题,思维定势是由主体头脑当中一些起基础性作用的影响深远的要素如知识、经验、观念、方法而产生,所以它的作用实效比较长、范围广,思维定势虽然会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变化而发展,但是却不那么容易摆脱,甚至可以说主体无法摆脱思维定势,因为它与主体的知识、经验、观念、方法同在。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者来说,一定要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所提供有知识可用,所提供的项目可用,并且可对照,可检验,并能用于创新。一旦某个学习者发现课程网站上的知识无用、不好用或知识陈旧过时时,他会对该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产生怀疑甚至抵触,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容易改变这种思维惯性和固定化思路,这样我们这个精品资源网络就对这位学习者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
摘要: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从教育部制定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开始,到现在推行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都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教育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评审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合构建主义、金字塔学习原理等理论,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在网络资源方面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性、完备性、互动性、可利用性,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试论建设知识共享的区域创新能力】推荐阅读:
《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05-14
国家知识创新能力09-05
试论春秋行人的知识结构07-20
企业知识共享的障碍09-0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06-02
企业知识建设07-10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08-22
学习创新能力建设心得体会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