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2024-08-22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精选8篇)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1

试论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秦小东

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业界的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虽然就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始终众说纷纭。但一般来说,所谓的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自身管理观念相结合的产物,包含企业的最高目标、价值观、远景、行为准则、道德风尚等精神内容,通过宣传、环境陶冶、培训、联谊等途径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渗透,以此来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理性主义管理思想,反对资本控制员工而代之以文化引导员工,主张将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要环节。这个理论的意义已为实践所证明。比如海尔提出了著名的“海尔定律”,以“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发展目标,倡导“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用户永远是对的”的服务理念,对海尔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当然,不同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物业管理行业又有其特殊性,从宏观的角度看,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物业管理企业生产的是服务

物业管理行业有八字箴言叫做“物的管理、人的服务”,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服务上。服务本身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它的质量的管理和鉴定似乎很难有量化的标准。比如说:航空服务业对微笑的要求具体到应该露出几颗牙齿,但是我们很难知道,即使有了那样标准的微笑是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是不是能真的愉悦和打动客户。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制定了规范化的服务标准体系,比如说,电话铃响三声接电话,要用规范的礼貌语言,这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并不难做到。但是对电话交谈的内容,对业主提出问题的解答是否适宜,是否令业主满意都无从控制。这就需要在标准化规范要求之外,更多的需要在平时对员工个人素养的培养和训练。

2、物业管理传递的是形象

有人说,成为一名好的物业管理人,就是要学会如何和人打交道。也就是说物业管理的工作其实就是不断地和业主、使用人等各种对象进行沟通。很显然,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企业的形象是通过这些员工的言行举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反应传递给了每一个受众,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企业的形象认知,并且会很多程度上决定他们对这个物业企业的接受程度。所以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的形象大使,而这个观念完全需要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熏陶,单纯的制度规范的约束是不能达到的。

3、物业管理企业竞争的是品牌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企业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竞争也必然从最初的价格竞争、产品竞争进而为品牌竞争。品牌的重点不仅仅是它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品牌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的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企业自身的价值观能否从商业氛围中升华出来必然直接影响到品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品牌建立起来以后,需要每一个员工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护它、支持它,以员工对于品牌的忠诚度来影响业主对品牌的忠诚度。

4、物业管理行业急需的是人才

现在令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头疼的是人才难寻,人才难留。物业管理人才市场成为卖方市场确实有点始料未及。物业不断接管,却没有合适的人才去管理,更谈不上人才的储备了,甚至很多公司自己培养的人才也在不断流失。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只从经济激励着手,还需要企业文化所特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在强调团队精神、公平竞争的企业文化下,人才更容易产生对企业的归宿感,更愿意将自身的愿景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二、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

1、物业管理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困难。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求在企业精神、价值观、品质观、企业目标等方面实现企业的统一性,这就和物业管理本身具有的复杂多样性产生了矛盾。

(1)物业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的复杂性。物业管理的项目由住宅小区、写字楼、工业区、医院、学校、旅游景点等不同类型,有本地的有外埠的,有高档物业也有普通物业。每一类型的项目要求不尽一致,管理的对象各有不同,地点分散四处,并且都必须考虑和本物业周边文化环境的协调。

(2)物业管理企业员工的复杂性。由于管理内容多样,使公司的员工在专业、层次、年龄、学历和个人素养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决定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

(3)物业管理企业组织机构的复杂性。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能部门偏多。随着管理面积的扩大,很多物业公司又不断设立管理处。一部分公司根据行业发展态势又增设了诸如客户服务中心、专业中心等部门。这些部门之间比较容易出现职能重复、权责不清的情况,这对于各部门间的关系协调配合和对企业文化的共同认知带来了影响。

2、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密切联系造成了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更多地考虑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又要保持个性。

(1)与社区文化的关系。物业管理企业本身负有建设社区文化的管理目标。长期以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物业管理公司只偏重于小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满足于建立几个业余文艺团队。这些工作固然也是必须的,但却是浅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各种载体将公司的服务理念渗透到业主和使用人的业余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形成物业内的共同生活方式、共同价值观,形

成小区的公共意识,建立和谐、高雅的生活工作氛围。要达到这一点,确实是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2)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虽然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但物业管理企业恰恰不能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因为物业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住宅小区,更多的是对业主及其家庭的管理和服务。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家庭为社会的基础,以家庭的和谐求得整个社会秩序的平稳。因此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服务品质观如何更多地体现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将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1、贯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体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时时想业主之未想,急业主之所急,持续超越业主的期望。第二是突出以员工为本,为员工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以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日常的沟通,促进员工不断成长,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突出团队精神的原则。正因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项目、员工构成、组织机构上的复杂性,必须突出团队精神的建设,才能使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管理区域协调一致,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也更能使员工产生归宿感和责任心。

3、强调与时俱进的原则。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以文化来影响人的重要前提是这个文化必须是科学的、健康的、保持不断前进的。当前,智能化、专业化已经成为物业管理的行业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在管理、服务、体制、技术等方面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相应的,在文化上要突出自我否定的勇气和不满足现状的精神。

4、体现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原则。文化不是封闭自足的,文化是开放吸纳的。物业管理企业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与业主或住用人、业主委员会、政府各部门之间不仅是信息交换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交往的过程。企业的文化只有很好地与社会文化相协调,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四、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1、识别系统建设

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的物质内容。从理念到行为、视觉各方面建立起企业的差别化形象。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在日常的管理服务活动中进行企业形象的传递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又要突出其中的与物业管理特色有关的方面。

(1)理念识别系统(MI):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和品质观、员工操守和企业远景规划等。理念识别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但很容易停留在纸上,流于概念化和形式化。所以关键是如何在日常管理活动和员工培训中不断地有意识渗透这些精神,化外在的理念成为每个员工内在的心理诉求;

(2)视觉识别系统(VI):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而感觉又是感性认识的起点。心理学的刻板效应告诉我们第一感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的良好的外在形象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和抓住业主、住用人和潜在消费群的注意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他们对于企业的接受程度。由于管理项目、区域分散,一套统一的醒目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视觉系统可以给人以鲜明的整体形象,也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企业内在理念和品牌的文化内涵的感性认识。

(3)行为识别系统(BI):这一点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主要是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及流程,使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能恰如其分,但是切忌只有规范没有内涵,要让员工知道每一步所体现的观念和意义。目前来说,物业管理服务规范趋同化比较明显,建立起有鲜明特色的一套规范是竞争的重要砝码。

2、传播途径建设

(1)内部信息平台建设

公司的领导核心和各职能部门、专业中心、管理处之间,管理处和业主或使用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一般的面对面方式之外,建立公司局域网非常必要,可以加快信息流通速度,迅速作出反应,降低信息流通成本。另一个我们以往比较忽视的途径是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建设。一个简单单纯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这里还要强调的一个途径是领导的言传身教。

(2)对外宣传管道建设

近年来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除了遇到法制环境的制约,媒体环境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相对而言,除专业媒体外的部分媒体对于物业管理的负面报告偏多,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广大消费者对于物业管理的认识,而专业媒体的因受众人数有限影响力很小。当然,这里确有物业管理企业自身行为规范的问题,但也有与主流媒体的沟通和协作的问题,加大对外形象宣传和正面报道的力度。

3、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既是物业管理的管理目标之一,又是一个企业文化传递给业主的良好载体。文化活动易于接受、老少皆宜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将企业文化在娱乐和休闲中更自然更广泛地传递给业主,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硬件载体的建设

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内隐的。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径以外,我们也应该重视硬件的、直观具象的载体。比如说在小区里的环境小品,写字楼里的雕塑等等。这或许和以上的一些途径比起来,需要物业管理公司作一些追加投入,但是它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北京的现代城牺牲建筑空间,设计建设了很多富有文化品位的小品、雕塑,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总之,在物业管理发展到今天,谁也不再否认物业管理是一个朝阳产业,但绝大部分的从业者也承认今后的几年将是物业管理发展的艰难时期。扩大再生产由外延向内涵转变已成为大势,作为服务行业的物业管理经过二十多年的粗放式经营,也应及时作出这样的调整。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将是物业管理企业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2

一、企业道德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 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 不是产品, 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 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 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 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 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 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 以其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 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 因此, 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 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 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 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 即对员工潜移默化, 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 指其不但对本企业, 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容

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诚实守信, 以人为本;团队合作, 整体优势;学习创新, 争创一流。“质量第一”, 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 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 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 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 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 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 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 进一步为消费者着想, 以更优质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 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目前, 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 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 而是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 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 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 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 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这包括:对政府的责任, 遵守国家的法规和法令, 按期纳税;对社会的责任, 体现为提供就业机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保护并美化自然环境;对顾客的责任, 则包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服务热情周到;对职工的责任, 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发展机会;对投资者的责任, 包括保障投资的安全、股息的获得等等。在现阶段, 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 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 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 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三、创建企业道德文化策略, 建立道德规范要求

道德的规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 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使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 后者涉及职业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 明确道德标准体系, 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 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 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 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 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 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 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四、实施人性化管理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 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 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 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 领导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 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 核心价值观, 关注员工的成长, 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 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 领导者要坚定信念, 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 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 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 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 就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管理亲和于人, 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五、完善道德制度与激励机制

首先要建立道德制度。所谓道德制度, 是指将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文明化、正规化。其次要将道德建设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计过程, 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 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 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 以保证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开展。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 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 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 人们就会自觉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 逐渐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六、加强道德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文化重塑必须务实

试论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 篇3

1.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應。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企规企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其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容

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质量第一”,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消费者着想,以更优质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 目前,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是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这包括:对政府的责任,遵守国家的法规和法令、按期纳税;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为提供就业机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保护并美化自然环境;对顾客的责任,则包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服务热情周到;对职工的责任,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发展机会。在现阶段,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3.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创建和要求

道德的规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职业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4.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实施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管理亲和于人,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5.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制度的完善与激励机制

首先要建立道德制度。所谓道德制度,是指将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伦关系和道德活动方式文明化、正规化。其次要将道德建设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结合。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累计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并加以肯定,才能形成习惯并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通过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以保证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开展。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考虑被强化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效用最佳。行为得到不断强化而稳定下来,人们就会自觉地接受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逐渐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6.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管理

企业道德文化的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相结合,要将道德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发展框架之中,与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相同步;道德建设的管理基础是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组织保障制度。首先,要建立日常的管理机构,负责道德文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和总结。其次,道德文化建设要同企业其他管理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检查、考核和总结,才能保证道德建设的实施结果。

加强企业道德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企业应把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做细、做实,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试论石油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 篇4

摘 要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决定石油企业蓬勃发展的不仅仅是资源水平,充满活力的单位企业文化有利于激励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昂扬斗志,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本文从石油企业理念入手,对石油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企业理念、安全理念、责任理念、工作理念、培训理念为导向,提出打造一支全面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石油基层单位 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成带有本企业文化和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保证企业在越发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提升企业管理水品和层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的石油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具有特色的基层企业文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石油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变快,对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但是目前我国的石油文化企业建设中还存在着形式单

一、观念陈旧等诸多不足和问题。因此,本文将从石油企业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做法,坚持不懈地将石油文化、石油精神融入到石油企业中,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为全面建成世界水平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做好以下方面以培育优秀的基层石油企业文化。

一、企业理念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通过建设精神力量作用把员工组合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员工认同企业的精神、文化以及相关理念,会使得整个企业组织更加团结,积极向上。这样的文化力量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关心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实在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越发凸显,员工将是影响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不再是简单的企业附属品。因此,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要将建设企业文化这一理念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广大员工共同认可的新兴管理理念,将人员的管理放在管理的中心环节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企业基层的落脚点必然是对每一位员工的爱护与关爱。具体包括,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为有实际困难的员工提供解决和帮助的体制机制,解除其后顾之忧,关心衣食住行,尤其是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要与企业共发展统一起来。并且关注员工的文娱生活,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组织的满意度与归属感。基层石油企业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艰辛,激情、团结、奋进是基层石油企业必须要有的企业理念。做好员工的福利保证工作,培植工作的激情。而团结又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指导员工与企业目标指引下不断努力奋进。因此,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基层石油企业有了企业理念,有助于要求全体员工怀着饱满的热情和激情,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

二、安全理念

石油企业的基层环境往往比较艰苦,石油天然气行业是高风险、高危作业。因此,对于这样的企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今年来,随着国家和企业的不断努力,安全事故发生率大为下降,石油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安全为天,我们时刻不能松下安全这根弦。一方面我国石油吸取教训,实行hse管理,提出安全管理九项原则和安全生产“六条禁令”。建立合理、公平的奖励和评价体系,促进安全行为和安全状态系统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利用一切渠道和资源,加大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确保每一位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必须按章操作,杜绝违章。通过安全生产的文化建设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培育安全文化,才能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既是员工幸福生活的开始,也是幸福生活的延续。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增强安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导致企业和员工长期以来所做出的辛勤劳动和各项业绩付之东流。

对于企业来说,安全是效益的保障。对于员工来说,事故的发生将会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和生命安全。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有义务、有责任坚持安全生产的企业理念。

石油基层企业只有确保做好安全生产,摆正安全装置平稳运行,不发生对周边群众的伤害事故,是石油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因此,安全对于员工、企业和社会都是最大的效益和幸福。

三、廉洁理念

“诚信守法、廉洁从业”的廉洁理念是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坚持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的重要体现,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基层石油企业抓党风廉政建设,首先从意识和观念入手。各种渠道方式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党员同时做好榜样作用,从身边点滴做起,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发生,坚决杜绝奢侈浪费,对违法违纪者从严处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四、结语

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ERP之关系 篇5

长 江

湘潭钢铁集团公司ERP办公室

从理论上讲,ERP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按照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而ERP系统的硬件网络、岗位职责、绩效考核体系,以及ERP理念中所涵盖的流程服从,以顾客为导向、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都具备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属性且构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

那么,是否建立起ERP系统,全新的企业文化就能自然形成呢?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要保证ERP的顺利实施和系统的正常运行且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除必备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外,还得从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入手,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现有的文化与ERP文化须有机地融合。

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国家和地质的性质不同,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ERP所构建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西方色彩,它与国有企业这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企业文化虽有着许多共同的属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集权与分权的观念,稳定平衡与戏剧性变化的观念,因循守旧与变革创新的观念等等。更深更具体一点分析,ERP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系统和组织架构明显打破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金字塔结构,不管你是什么等级,相互间不是谁大谁小的问题,而是一种服务与支持的关系。领导不是凌架于员工之上的管僚,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向网络化,在整体利益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下,强调员工的团队精神和部门之间的协作精神。在我们国有企业中,由于科层制等级森严,企业管理的执行通常是上级下达任务,除最高管理层外,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都处于被动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地位,考核个人的业绩的好坏带有领导的主观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决定下属的升迁。这样,企业内部的人性关系很容易造成人为的亲疏,个体竞争激烈,但不是凭知识、能力、业绩、而是凭关系。在这种旧制度和旧文化中,不少人为了获得个人的优先地位而不得不牺牲道德人格。集权制的泛滥和一些人的打击、排斥另一部分人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同时不难发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西方国家的企业比较强调“理性”管理,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等的作用,而东亚国度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人的主体意识”,主体潜能的发挥等作用。换句话说,在是以理性为本,还是以情感为本,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问题上,西方企业的管理文化和东亚企业管理文化形成了明显的差异,面对如此的差异性,(可视为现有文化与ERP文化的差异)我们只有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以市场法则为准绳,弘扬和培育先进的文化,摒除落后的文化,并将两者优秀的文化有机地融合,树立起真正适应市场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构建起先进的管理运营的组织体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也只有这样,ERP系统方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方能获得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ERP系统的互动中将形成内驱力。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一切存在都是由人来创造的,是企业众多资源中最重要、最富贵的资源,这应是不争的事实。ERP项目的实施,ERP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系统和持续不断改进都是由人来进行和完成。而且整个过程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诚信和责任感,高素质且富有创新思维成为系统的重要支撑。从已实施ERP项目的企业的经验和我们正在实施中的实践告诉我们,实施的风险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人,实施中和运行后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也同样出自于人。其中包括BPR阶段的个人利益的调整和权力的再分配所涉及到的观念转变,系统切换阶段的涉及到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系统上线运行后流程监控、数据录入中涉及到的诚信和责任心,系统维护和二次开发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的匮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身课题和根本内涵,作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忠于企业,具有市场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既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又具有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团队,这种培养和造就的过程涵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中,即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通过企业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营造一个吸纳人才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激发广大职工以高昂的士气,自觉地为企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发奋工作,这也就是所谓的“自律”性。从ERP文化的角度看,它倡导的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意识,这正迎合了我们正大力培育和弘扬的“善于学习,不断创新,争创一流”的湘钢精神。近几年生产经营实践中,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不少困难,克服了不少的阻力,在今后的ERP实践中,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也一定能战胜不少的困难,克服不少的阻力,(湘钢精神与ERP理念相吻合)就能降低实施风险,增加成功的因素。

另一方面,从ERP系统来看,利用系统本身设计的岗位职责、岗位绩效体系等,包括系统自身的监控功能,达到约束员工的行为和岗位间、流程间的制衡,这就是所谓的“他律”性。通过“自律”和“他律”的相互结合,使管理达到更高层次,进入更高境界。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ERP系统自身建设的互动性(ERP建设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的建设),就能产生较为强劲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无疑就是ERP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内驱力。

三、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能形成ERP系统运行的外推力。

试论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 篇6

专业论文

试论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

试论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 A

群众文化是当前整个文化艺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文化机构,积极推进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摆在我们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对此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地、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愿与大家共勉。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文化馆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应当是首先从大处着眼,以发展大文化为突破口,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以人为本,培训文艺骨干

目前,群众文化早已摆脱了仅限于节庆文化或单项活动,而是日益向深广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活动范围之广,内涵之深,形式之不断创新,都是前所未有的。仅靠文化馆少数辅导干部是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的。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好的地区或单位,都有具有一定活动能力和擅长文艺的骨干分子带头。过去文化馆办的各种培训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培训的人员,除了少数继续深造成了国家尖端人才,大部分都成了单位文艺骨干。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办好各种培训班,培训业余文艺骨干是解决文化专业辅导干部不足的一个最好办法。所以采取办班、培训文艺骨干的做法,不但要坚持办下去,而且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扩大骨干培训范围,如办文艺创作班、表演辅导班、音乐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舞蹈班等为解决培训师资不足问题,可以采取灵活的多种形式,邀请省市专业艺术团体专家或退休艺术人员进行讲座、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课,也可以走出去,组织文艺骨干参观交流,开阔眼界。总之,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开拓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培训工作,努力培训和造就一大批能适应新世纪群众文化发展和繁荣社会活动的脊梁,通过他们带动各行各业的群众文化载体,沿着正确方向,把群众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

二、抓好组织,编织大文化网络

改革开放二十年多来,群众文化工作和其它方面工作一样,摒除了传统思想和模式的束缚,活动的形式、内容、范围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而且发展之快令人振奋。就其内涵来说,由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应,转化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由过去的封闭型转为开放型;由过去单方面国家办,转向为全社会多方面办;由过去单纯强调教育功能转向为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就其活动范围外延之广泛也是前所未有的,再也不是单纯的节庆活动。近几年来出现了家庭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民俗文化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一种以愉悦身心,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老年文化异军突起,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面对日趋新颖的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活动导向。所以,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首先要从大处着眼,抓好组织工作,形成系统网络。把一些群众自发的活动,引导群众有组织、有管理、有规律、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动。城市要以社区为中心,乡镇要以文化站为主阵地,村屯以文化室为基层阵地,此外还有企业文化、军队文化、幼儿文化,分门别类,丰富载体,形成网络。从大文化出发,做好导向和调控工作,建设一支遍地开花,坚持正确方向的浩浩荡荡的业余文化队伍。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更有高度。这样,群众文化才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出群众文化发展的旧模式,形成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格局,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开展创新各项文艺活动

目前,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而群众文化活动,完全不同于专业艺术团体。它参与面大、受众面广、影响面强,是显示时代精神风貌和国民整体精神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所以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馆辅导工作,仅仅是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辅导和指导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努力,千方百计,大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表演、展示、竞赛活动。只有把活动开展起来,才能真正发挥文化艺术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品格,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只有把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起来了,才能做到由普及到提高,把文化活动一步步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准。这是因为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辅导与开展活动亦是如此。因为通过辅导,把活动开展起来了,而这种活动,又为下一步举办更高水平的活动提供了样板,所以说,大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是一种实践的辅导,也是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因此,群众文化工作者对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辅导与指导,大力组织与开展群众性的各种类型的表演、展示、竞赛活动是群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所以必须坚持节庆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单项活动相结合,广泛的参与型群众文化活动与高层次欣赏型精神展示活动相结合,做到常年有活动,常办常新,不断创新。提高活动层次、活动水平,充分显示我们国家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走向现代化、文明化、高素质的精神风貌。

关于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建设的走向,除上述三个方面,还有一个极不容忽视的就是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和抓好文化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就是群众文化辅导干部的自身的培训提高问题。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群众文化事业,离不开一支高标准、高水平的专业辅导队伍。因为对于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文化馆担负着重要的组织、辅导与指导的职能,所以,不断提高、培养一批精干、高效的辅导干部队伍,是做好新世纪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关键。组织辅导干部搞好业务学习,进行学术研究,到专业院校进行短期进修,都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建设一支优秀的完全适应和胜任辅导工作的文化干部队伍,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在新世纪大显身手。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7

一、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企业文化理应站在先进文化的前沿, 而作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也应时刻坚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 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对外可塑造完美的银行形象, 从而推动经营业务的发展, 增强银行自身的竞争力。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银行的声誉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 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银行的声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家银行谁的形象好, 谁的信誉高, 谁就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二) 银行之间竞争的需要

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 银行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面对严峻的现实与挑战, 银行应当抓住机遇, 增强竞争实力, 也需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三) 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 要把发展企业文化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结合起来, 使企业的发展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 以人文关怀为根本, 凝聚内部向心力

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窗口服务单位, 银行要广辟市场、高效营销、规避风险, 取决于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向心力。银行的信用文化、服务文化, 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在员工的观念和行为之中。因此, 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培育员工的主体意识, 激发大家的内在积极性。

1. 注重员工的价值关怀, 提高满意度、增强归属感。

对员工的工作安排, 要尽可能顾及员工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个人特长和抱负, 使他们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前途, 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大小, 给予相应的物质待遇、荣誉和升迁机会。积极关心员工的实际困难, 努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使他们产生家的感觉, 形成主人心态。

2. 尊重员工的民主权利和人格个性。

要通过培训、打造, 在银行上下形成一个民主、和谐、宽松、上进的文化氛围, 彼此真诚尊重, 大家心情舒畅, 团结协作, 生动活泼。让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 可以直陈己见。

3. 重视教育、培训。

鼓励自学, 抓好培训, 形成学习型企业, 提高员工素质。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 对领导干部、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可分层进行, 有区别地组织大家学习政策、法规、国际国内同业先进经验、新业务新产品知识等, 把理论和实务相结合, 业务学习和文化熏陶相结合。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更新, 造就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和员工队伍。

(二) 客户至上, 促进服务文化建设

国有银行普遍注重新产品的投入, 但银行产品的同质性使得其竞争成本大幅增加, 当务之急是建设服务软环境。但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 僵硬的微笑服务已不再有优势, 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一是要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二是以具有深刻理念内涵的品牌和形象吸引客户;三是按“二八”定律实施差别服务;四是实施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战略。总之, 要建立以市场为目标, 以客户为中心, 以品牌为手段, 全力服务客户的服务文化。

1. 服务程序的标准化。

服务是国有银行的唯一的产品, 服务这一特殊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银行各项业务的拓展, 体现在每个细小环节上,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服务质量整体降低, 对以客户为中心的承诺就会造成致命的损害, 因此, 要花大力气在业务操作、拓展各环节实施标准化服务;

2. 服务对象的差别化。

通过市场调研, 对现实和潜在的客户进行市场细分, 并根据客户面临的难题及市场环境的变化, 不断创新产品和改进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欲望。对于按客户特征差异细分后的目标客户群, 在经营资源投入及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差别联系政策, 实施不同的需求满足策略。

3. 服务手段的知识化。

现代经济活动, 是以服务与专业为主的知识经济, 若想动员新资源, 就必须强化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运用于客户关系管理中, “私人银行家”系统便应运而生。培养具有相当金融理财经验、银行业务知识和能力的员工, 成为个人银行家或客户代表, 每一个都可以全面详尽地回答客户的金融咨询, 帮助客户制定融资投资计划, 为客户办理有关手续, 一个人可以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 客户不需要分别去几个部门或柜台办理业务, 既省时方便又安全。

4. 建立客户投诉机制。

首先要设计印制标准化的意见征询表, 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客户征求意见, 第三要通过聘请服务顾问和社会监督员, 提高透明度, 最后要坚持实行24小时投诉热线工作等。

(三)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品牌文化在我国的银行文化建设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除了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外, 银行企业经营同质的货币资金一是一个客观上的原因。但是任何企业文化都是附加在其产品载体上的, 世界上没有不附加在其商品载体上的企业文化, 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品牌, 银行文化和金融产品品牌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 品牌是银行企业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策划创意和银行企业信誉的象征, 也是银行文化凝结在银行服务产品上的结果。因此, 品牌文化的创新除了要树立银行品牌意识, 注重银行企业形象的设计和宣传外, 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再次吹响银行品牌大战的号角。面对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银行应事先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以了解顾客的不同需求、生活背景、消费观念, 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实现银行间的。有差别产品服务。同时还要注意, 在进行品牌的推广时, 银行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 进行真实、有效的宣传, 不断扩大。品牌的社会知名度, 以利于银行品牌产品的成长。

(四) 弘扬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银行的企业精神应是银行宏观经济文化、信用文化、服务文化、团队文化、创新文化的综合体现, 是行风行貌的凝结, 是时代性、社会性和银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各银行在企业精神建设上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但存在以下共性: (1) 团队精神。以全体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经营规范、经营目标、经营个性的认同为基础, 通过大家对“主人翁”的体验形成共同意志和合力。上上下下形成有机整体, 共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共同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管理层谋划大局、服务员工, 员工心怀大业、协力打拼。 (2) 守信精神。银行经营特性, 应以诚信为本, 作守信典范。以实力和诚信赢得社会公众的稳定信赖度, 拓宽存贷渠道, 保持稳健经营。 (3) 敬业精神。教育员工把对企业发展和个人抱负的期待落实到工作行动之中。学习钻研金融知识, 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对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 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吃苦耐劳, 排难而进。 (4) 创新精神。创新是金融企业的生命源泉。在深化改革和激烈竞争中, 教育员工拥有开放的心态和博采众长的胸怀,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强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创新, 以此带动战略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发展网上银行, 拓宽中间业务, 扩展个人消费信贷, 努力开辟国际市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浸润的创新精神, 将使银行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永远处于制高点, 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银行企业文化是银行在长期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并得到全体成员信奉和遵守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等内容组成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虽然不是银行直接的核心竞争力, 却是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分析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上, 对其实现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银行,企业文化,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江涛, 江波《银行企业文化构建初探》企业经济2005.1

【2】李贵茜《浅谈银行企业文化构建》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李静《浅谈构建具有特色的银行企业文化》, 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7.7

【4】杨彬《银行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中国城市金融2008.2

试论企业文化的建设 篇8

关键词: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意义

一、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专门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省市纪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油集团公司党组印发了《中国石油廉洁文化建设指导意见》,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等重要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十八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思路,体现出国家对反腐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2013年12月,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二是坚决惩治腐败;三是科学有效预防腐败。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制度中,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打造“阳光央企”。可见,中央和上级的部署要求,为石油企业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必须认真抓好推动落实。

二、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以科学的廉洁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廉洁思想为核心,以系统的廉洁制度为基础,以丰富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廉洁从业、大公无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的企业风气的过程。通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文化所包含的廉洁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把石油企业长期积淀而成的艰苦奋斗、廉洁从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企业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传承给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努力形成诚信守法、廉洁敬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利于指导规范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从业行为,有利于解决教育功效弱化、制度执行无力、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有利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形成尊廉守廉的良好企业风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传承石油工业优良传统的内在要求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石油人在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谱写出一部部艰苦创业的宏伟篇章,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同时,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成为激发百万石油职工树立为祖国奉献石油与天然气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战胜无油、少油、难产等困难,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和胜利。可见,优良的石油传统文化对新时期的石油企业廉洁文件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和优良传统,使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深深扎根,也是我们有效抵御消极腐败行为,坚持廉洁从业,推进反腐倡廉的思想政治优势。通过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管理理念,培育诚信守法、廉洁敬业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广大干部、职工自觉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贯穿于企业日常管理和职工的工作行为之中,将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客观必需

国际上,通常把廉政指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同样也把企业廉洁状况作为衡量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集团公司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的任务,不仅包括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包括营造廉洁高效的经营环境、持续改进的制度环境、规范守信的竞争环境、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等。当前,集团公司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内外市场复杂激烈的竞争形势,要保障跨国企业集团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依法廉洁经营的意识,忠实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全面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始终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和诚信守法的良好形象;通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严格遵规守纪、廉洁从业的自觉性,在工作中体现企业经营理念的高尚价值观念、社会观念、道德情操,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使职工队伍始终保持昂扬向上、一往无前和清廉节俭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战斗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五、加强石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顺应群众期盼的客观需要

上一篇:“千课万人”观后感下一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