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主体(共10篇)
区域创新主体 篇1
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的动态关系(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许多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曹洋等研究了科技中介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并分析指出了运行机制不合理是制约科技中介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且还提出了该方面的对策建议。颜慧超分析了区域创新与科技中介的内在联系,并且提出了促进科技中介发展的策略。李柏洲、苏屹对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吴开松等针对科技中介作为高新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黏合剂”作用的发挥。刘萨沙研究并论述了加快建立符合本土需要、与国际接轨的、规模化、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但是,对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的博弈研究不太多,基于此,本文建立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逻辑模型,进行了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博弈分析,基于博弈分析提出了促进科技中介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如图1所示, 区域创新系统内的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不是凌乱、无序的存在,而且通过科技中介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区域创新系统。 科技中介是一座沟通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之间协作与沟通的桥梁。区域创新系统的进步与发展就如同化学中的电解反应。在这个反应中,科技中介是电解液,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是电解质,区域创新主体因为科技中介的存在而进行特殊的反应,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动态协同,进而促进整个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如图1所示,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子系统,为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各种产权交易中心及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是政府培育和支持科技中小型企业发展主要载体。低碳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又是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载体。因此,科技中介的健康发展与良性运作能有效协调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关系,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企业是与市场接触最为紧密的区域创新主体,企业最终将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形式推向市场。科技中介的存在就是加快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对接,加速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筛选和提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有助于提升企业与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效率。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主要是人才培养和提供科技成果等。人才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任何区域创新主体都不可缺少的,大学的人才会以不同的方式输送给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中介。为了让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本身获得符合自身要求的人才,就需要人才供需双方建立动态协同及沟通机制,而这种动态协同及沟通机制的有效落实,就需要科技中介的协调。
科研机构中有与企业动态沟通,才能确保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具体来说,当进行技术推动型的创新工作时,做到与企业进行及时联系,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来判断该技术的市场适应能力;当进行需求拉动型的创新工作时,科研机构要充分利用企业把握市场需求信息,进而了解市场需求。科技中介是科研机构与企业动态沟通的有效协调者。
2 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研究决策主体如何决策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以保持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通过分析参与人在选择各种策略时的效用,来选择使决策主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将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是否通过科技中介来进行沟通和合作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在有良好激励的情况下,四个区域创新主体中每两个创新主体作为博弈的参与者,它们都能保持基本的合作博弈状况,都选择通过科技中介来进行沟通合作,我们将通过科技中介的合作方式称为间接合作,否则就是直接合作。建立一个博弈如下:如果选择间接合作,则利益为5分;否则,利益为0分(不失去什么)。如果A选择间接合作,那么B必然选择间接合作。如果A选择直接合作,那么B必然选择直接合作;如果A知道B选择直接合作,则A必然选择直接合作。由此得出博弈的结果如图2所示。
博弈的最后结果本应该是A和B都选择间接合作,但是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当A(或B)知道B(或A)选择直接合作时,A(或B)必然选择直接合作。这种合作博弈扭曲了最初的意向,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有相关的体系和政策来做支撑,否则,各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就会变成非合作博弈。所以说,在能够保证参与者的基本利益的情况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最后两者必然都会选择间接合作。这种博弈结果就有利于创造科技中介的发展环境,在具备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下,科技中介必须又好又快发展,并有效发挥其协调作用。
可以用以下式子来诠释任意两个创新主体A和B的合作状况。A和B进行直接合作的状况下,A+B=D(等号左边的“+”来表示合作,“=”表示产生效应),那么A和B直接进行合作产生的效应为C,具体来说就是这两个参与的区域创新主体,通过直接建立沟通进行合作,从而实现效应D。
当A和B进行间接合作时,也就是通过科技中介来进行合作,科技中介会对这种合作关系产生影响,会改变合作产生的效应,改变值是d, d=d1+d2(d1是产生的正面影响,为正值,d2是产生的负面影响,为负值,等号右边的“+”表示加和),这时有,A+B=D+d,由于d的值可正可负,但是只有在科技中介发展偏离正确轨道时才会出现d<0的情况,因而, A和B进行间接合作产生的效应会比直接合作更好,D+d>D,如图3所示。四边形DEBC表示效应D,四边形DEGF表示d<0时的效应,三角形ABC表示d>0时的效应。
基于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科技中介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协调发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科技中介的协调与“粘合剂”作用影响区域创新主体的创新效果,因此,把科技中介对效益的影响,看作是影响了创新效益,用创新成功指数来衡量,即科技中介的协调使创新成功指数由D 变化为D+d。由于经济利益最终要通过企业实现的,据此,提出相关假设如下:
1)企业用于创新的创业投资为E,真正实现价值的创新资本为ED+d。
2)在研究阶段内企业的创新产品面临的需求量为qi,价格为pi,i表示创新产品的种类,i=1,2,3,…,n表示共有从第1类到第n类这n类创新产品。
3)用Y表示企业的经济效益,S表示社会效益,创新的社会效益与创新资本关系为S=aED+d,其中a是参数。
那么就有,
undefined
总效益为undefined
当没有科技中介的参与时,d=0,因而我们引入如下决策变量
undefined
因而,总效益都可写为
undefined
根据以上模型,对总效益做出评价,决定科技中介的参与及协同程度。
3 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科技中介与区域创新主体博弈分析,应从以下方面培育发展科技中介。
首先,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科技中介,尤其是要根据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型的科技中介机构,如:低碳交易中心等。要充分发挥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黏合剂”作用。科技中介积极与政府的协同沟通,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科技中介应走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之路,建立科技中介同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协同发展机制,进而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转。
其次,逐步完善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营机制。建立科技中介投资主体及融资渠道多元化、市场化的系统投融资模式。进一步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股份制等企业的运作形式,在完成公益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市场化服务。同时,各类科技中介在明晰自身战略的基础上,要完善各类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构建科技中介组织同政府、研究机构、大学及企业等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网络层次和节点,建立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政府、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中介组织、企业的联结;建立以开放与共享为核心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
最后,要深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内部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中介人力资源体系。目前,人才短缺是制约科技中介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要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机制,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人才的招聘、培训、考核、薪酬及职业生涯规划以及面向市场的科技中介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人力资源体系。另外,要重视科技中介机构的科技领军人物的选拔和培育,要建立科技中介组织以创新团队为载体的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激励体系。
参考文献
[1]曹洋,陈士俊,王雪平.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20-25
[2]颜慧超.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J].财经论坛,2007(9):124-126
[3]李柏洲,苏屹.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与企业合作关系博弈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32-35
[4]吴开松,颜慧超,何科方.科技中介组织在高新区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41-43
[5]刘萨沙.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1):174-175
在区域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篇2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主体性;开展
孩子天性爱玩,因此区域游戏更能满足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当今幼教工作者都认为共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晨间体锻、主题活动、区域游戏……都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进行着。我们要遵循“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幼儿,让幼儿在欢快轻松的游戏活动中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提供材料,激发幼儿游戏动机
首先,幼儿作为主体,在环境的作用下会表现出积极主动性。《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合作,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們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蒙台梭利认为:“环境是一种动机,它给孩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孩子的发展必须依靠他们与环境交往取得经验。”皮亚杰认为:“孩子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孩子的发展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区域活动中要创设自由与和谐的游戏环境,并且引导a幼儿积极参与,在幼儿的合作参与下,在环境作用下,激发幼儿享受游戏的乐趣。
另外,《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要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激发其兴趣与探索愿望。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操作来源,适宜的材料投放,对其主动性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要以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开展情况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材料投放,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投放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材料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改变的区域游戏材料会削弱幼儿的兴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需不断调整材料,使幼儿感受活动的“趣”。
2.注重材料的潜在性
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发展探索精神,激发潜能。如在创意空间,我为幼儿提供了长长短短的彩色毛条,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可以用毛条来衔接泥人的头和身体,还可用毛条扭成美丽的花环等。
3.注重材料的层次性
每位幼儿都有各自的性格与爱好,就算是一个年龄段,也会有个体差异。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活动,激发其挑战性,学会战胜困难。
二、教师主导,加强幼儿主动活动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尊重幼儿,保护幼儿,给幼儿创设自主游戏的机会与空间,并用爱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1.全面观察,注重启发
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和材料操作的情况,以指导者和玩伴的身份去启发幼儿大胆使用各种操作材料,积极地创造新玩法,使幼儿掌握游戏方法,在愉快游戏中主动交流。出现困难,发挥语言的优势,以尊重关爱的态度,激励幼儿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最终,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魔法乐园中,提供不同材质的纸让幼儿操作,5个小朋友折出了房子、钢琴、轮船等,项汶美小朋友手里的三只分别用彩纸、图画纸、牛皮纸折成的小船同时放到水里,图画纸小船也沉了,牛皮纸小船最后才沉,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活动,并适时引导,提出问题,让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探索,从而促进其能力提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的思想火花碰撞并得到升华,教师适时地主导,进一步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适时介入,恰当引导
区域活动中,幼儿有困难时,教师可给予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尽量让幼儿自己处理。同时,观察孩子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在问题接抛的过程中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如,幼儿在做泥塑时,经常会断掉,这时可以引导他们观察其他成功幼儿的做法,再进行操作,以引导者的身份介入幼儿的区域活动,使游戏能顺利地开展。可见教师适时参与,能促使幼儿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使幼儿身心获得满足。
三、学会评价,鼓励幼儿不断提高
学会评价可增强幼儿自信心,以他人为镜,区域活动时,教师要给予幼儿正面评价,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如创意空间“秋天的画报”的活动中,有幼儿大胆地画出金色的田野、蓝蓝的天空、大片黄色色块,他说,那是秋天的颜色。我对幼儿的变通能力感到震惊,也给予肯定,而不是斥责。正面的评价使幼儿每次活动都能获得成功感。可引导他们通过交流经验,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幼儿的主动性。评价时应多关注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幼儿有空间思考和解决问题,也使教师能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促使师幼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主动性发展的活动,可有效促进自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区域游戏的重心——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区域活动环境,使区域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快乐地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秀荣.关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0(03).
[2]陶能祥.幼儿主体性及其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2(11).
区域创新主体 篇3
因此, 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区域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切实提高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基础研究的主力和引导作用, 进一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 使区域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1 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自主创新
1912 年,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 Schumpter ·J·A) 在他的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 “创新”概念, 认为 “创新”是 “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 ‘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1]。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 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随着对国家创新系统得研究日益成熟, 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当今区域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 “区域状态”逐渐代替了 “国家状态”, 成为了有代表性的经济利益体 ( Ohmae, 1993) [2], 单纯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创新活动无法深入到对次国家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进行解释。因此, 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开始了对区域层面创新活动以及这种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区域创新体系 (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 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现有的创新理论。1992 年, 英国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Braczyk, Cooke & Heidenreich ( 1992 ) 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3]。国内的许多学者在创新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区域自主创新是 “区域对创新活动依靠内部创新主体自身起主导作用的创新”[4]是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所开展的能够自主 ( 或基本自主) 解决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并能对全球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活动[5],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6], 是需要区域内部创新能力和区域内外部各种资源 ( 资金、技术、知识、信息) 的聚集共同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7]。
本文认为, 所谓区域自主创新, 是指在区域层面上开展的依靠区域内部的创新主体而进行的对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活动, 是区域内的行为组织在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下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活动。这里所说的 “行为组织”即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指的是: 企业 ( 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知识创新和人才培育的主体) 、中介机构 ( 创新传播和扩散的载体) 以及政府机构 ( 提供监督和政策服务) 。区域自主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创新主体结合市场需求而开展的旨在提升整个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创新行为。这就决定了区域自主创新是设计到多个主体相互联系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如图1) 。
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和特征
2. 1 企业
2. 1. 1 自主创新投入
近年来, 我国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程度加深, 无论从企业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投入上、R&D经费支出规模上还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上, 企业都已成为自主创新的研发主体。具体来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数由2000 年的7 116 家上升至2011 年的37 467 家; R&D人员全适当量由2000 年的32. 9 万人年逐年上升, 2011 年达到了193. 9 万人年; 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00 年的353. 4 亿元上升至2011 年的5 993. 8 亿元; 2011 年, 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 845. 9 亿元。然而, 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仍不足1% , R&D投入强度有待提高。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比重偏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高技术企业在全部企业R&D活动中的地位并不突出。
2. 1. 2 自主创新产出
2011 年企业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和专利有效数分别达到了47. 4 万件和122. 9 万件, 占全部总数的84. 9% 和67. 2% , 在数量和所占比重都超过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机关团体, 占据绝对的优势, 主体地位明显。此外, 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投入和产出逐渐增加。从新产品开发上看, 随着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 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不断增加。2011 年,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0. 1 万亿元,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11. 9% , 其中大中型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为7. 1 万亿元。
2. 2 高校和研究机构
2. 2. 1 自主创新投入
高校和研究自主创新R&D人员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R&D人员全时当量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均逐年增加, 2011 年分别达到了61. 5 万人年和1 995. 6 亿元。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内部支出中来自政府的资金为1 511. 2 亿元, 约占全部支出的75. 7 % ; 来自企业资金282. 8 亿元, 约占14. 2% ; 来自国外和其他资金201. 5 亿元, 约占10. 1% 。从中可见, 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R&D研究仍然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 而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尚浅, 产学研合作仍需进一步加深。
2. 2. 2 自主创新研究结构
从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研究结构上看, 尽管近几年内基础研究的比重有所上升, 但是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相比, 仍然较低 ( 见图2) 。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R&D经费支出中, 只有19. 4% 用于基础研究, 39. 6% 用于应用研究, 41%用于试验发展研究。
2. 2. 3 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产出主要从发表科技论文数、出版科技专注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以及R&D课题数来考查。2011 年, 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科技论文125. 8 万篇 ( 其中国外发表约25万篇) , 出版科技著作4. 2 万种,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3. 3 万件, 完成R&D课题67. 5 万项。近年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服务课题数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逐渐与市场接轨, 能够针对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反馈信息, 有目的地进行研究开发活动, 从而增加了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能性。
2. 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多产生于20 世纪80年代, 按照各自功能, 可划分为三类: 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 ( 如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咨询服务的机构 ( 如科技评估中心, 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等咨询机构) 以及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 ( 如技术市场等) 。
2. 3. 1 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情况1
1992 年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至今, 经过18 年的建设与发展, 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成为全国行业规模最大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010 年,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 032 家, 从业人员达到23 472人。2010 年, 在科技部的积极引导下, 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共取得服务收入699 970. 63 万元。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2. 3. 2 技术交易市场
2000 年以来, 我国技术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技术交易合同数和总金额增势显著, 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 年,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 “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部署, 技术市场紧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 加速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 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 技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 764 亿元。技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2. 3. 3 科技企业孵化器
截至2008 年, 我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674家, 其中,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8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场地面积达到2351 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44832 家, 总收入达到了3284. 5 亿元, 在孵企业累计获得风险投资235 亿元。孵化器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创业辅导、创业投资、专业技术公共平台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服务体系。截至2008 年, 累计孵化毕业企业32 000 多加, 培育出600 余家收入过亿元的科技企业和60 余家上市公司。2008 年毕业企业4 719 家, 其中1 127 家年收入超过千元, 有13 家已毕业企业成功上市。
2. 3. 4 大学科技园
“十一五” 以来, 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已经成为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校师生创业的重要基地。国家级、省级和高校自办的三级大学科技园体系日趋成熟, 累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86 家, 涵盖了24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2010 年底, 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 5 万平方米, 入驻在孵企业6 617 家, 累计毕业企业4 364 家。2010 年, 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 606 项, 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 603 项, 其中发明专利2 333 项。国家大学科技园面向产业发展需求, 依托高校技术和人才优势,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与地方共建产业化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地方对科技的迫切需求,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不断完善, 促进在孵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8]。
2. 4 政府
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全国科技筹集经费中政府资金等方面。
2. 4. 1 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
总体上看, 我国国家财政在科技活动上的支出额成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增速逐渐加快,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财政支持力度都在逐年增加 ( 如图3) 。从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的趋势曲线上看, 二者都在2006 年出现了拐点, 所不同的是, 中央财政科技拨款增量自2006 年起有所放缓, 而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则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甚至已经与中央财政的科技拨款相平齐。由此可见, 地方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12年) [9]相关数据绘制
2. 4. 2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
总体上看, 全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的资金呈逐年上升趋势, 从1995 年的962. 5 亿元,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1 902 亿元, 体现出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的意识不断增强2。但是, 同时要注意到的是, 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政府资金的比重从1995 年的25. 84% , 经过几次波动, 到2008 年该比重为20. 85% , 而来自企业资金的比重则从1995 年的31. 71% , 到2008 年已经达到了69. 82% , 接近科技经费筹集额到的七成, 说明企业已经成为科技经费筹集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 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筹集来自政府的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 其主要筹集来源是企业本身。
2. 4. 3 政府的自主创新政策支持
政府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还体现在政策的制定上。从国家层面上看,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以来, 伴随着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2006 -2020) 》 的出台, 中央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也随之营运而生, 政策对象涵盖了国家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机构等自主创新的主体, 涉及知识产权服务、境外投资、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引进、海外科技专家来华工作等方方面面, 包括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多种配套政策。与此同时, 地方政府也积极贯彻和执行中央政府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社等战略, 依照地区发展现状制定适应本地区与发展和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安排等, 以期对国家相关战略进行支持。
2. 4. 4 国家科技计划对区域自主创新中产学研合作的支持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指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从 “九五”至今, 973 项目、863 项目、国际科技攻关 ( 支撑) 项目以及国家爱火炬项目和国家星火项目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九五” 期间, 据不完全统计, 产学研合作项目为2 399 项, 约占同期上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12. 4%; “十五”期间,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时注重支持产学研合作类项目, 这一时期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6 590 项, 占同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1. 9% , 与 “九五”相比项目数增加了1. 7 倍, 所占比例提高了近10 个百分点。 “十一五”前三年, 产学研项目数为5 458 项, 所占比例达到了20. 4% 。
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
( 1)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 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主体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没有形成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应有的带动左右, 因此,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支持并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真正的主体, 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促进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使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道,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成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 2)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等创新源头作用, 因此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过程中应着重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 促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合,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加快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充分发挥高校在自主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 不断完善并深化科研机构改革,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 加快建设 “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3)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 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 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 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 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4) 发挥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宏观指导作用,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 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 强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加强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与此同时, 加快转变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 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 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完善激励区域自主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 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 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 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 制定并完善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 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 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
4结论
目前, 我国整体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还比较低, 创新主体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作用不尽相同。企业作为区域自主创新的主体缺乏核心技术, 竞争力较弱;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与市场和企业还存在一定的脱节, 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较差;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核心的创新载体能力还有待提高;政府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督导有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充分认识各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发展现状和创新行为, 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畏, 易家详,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2]KENICHI O.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 1993, 72 (2) :78-87
[3]BRACZYK H J, COOKE P, HEIDENREICH M.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M].Routledge Press, 1998
[4]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5 (11) :83-89
[5]林迎星.自主创新与区域建设——全球化、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6]黄英, 沈飞.区域自主创新与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经济地理[J].2009 (8) :1256-1260
[7]焦少飞, 刘延松, 张薇, 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解析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6) :41-43
[8]科技部, 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1-09-01) [2013-05-03].http://www.cutech.edu.cn/cn/index.htm
主体——创新——实践 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1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4-022-02 收稿日期:2012-03-0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后,语文学科怎样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情,在学习、研究、实践中探索出“主体——创新——实践”之路。下面就对如何实践这一教改之路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语文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怎样进行“语文主体教学”呢?
一、兴趣教学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兴趣为基点的。当学生对某种知识技能或技巧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不以为是负担。由此可见,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一环。据此,我按各类课文,分别采用“激励、悬念、竞赛、电教、直观、表演、演示”等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课文生字,当学生明白识字任务后,我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应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音自学识字,实现“无师自通”。这样,学生不但没有厌烦情绪,而且个个积极动手、动脑、学得十分愉悦。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了他们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运用工具书自学识字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心理支持
获取成功是学生的一种心理诉求,也是驱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每一个学生学习任何一课,总是希望获得成功的。他们稍有进步,都会获得满足的愉悦感,在学习上就会继续努力,否则就容易出现烦恼、厌学的情绪。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使他们人人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坚持实践“异步导学,分层教学”理论,每教一课均根据不同的学情,分别设计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的学习提纲和作业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桥梁、摆渡作用去获得成功,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所”。
三、引入竞争机制
向上之心人人皆有,何况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精神,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意引入竞争机制:一是在情境入课后,即提出学习任务和评估要求,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二是用多媒体播放朗读片,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看谁能达到示范朗读片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欲;三是课前宣扬课文优美之处,激发学生竞先享受课文美景、竞先撷取课文之果。这样教师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法中解脱出来,而且在主导学生学习中,着力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由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主动学习精神得到发挥,学生便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
在教改中我还体会到:实施语文教学素质教育,不但要想办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更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精神。因此,我加紧学习和研究以期博采众长,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基石,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改革实践。首先,创立语文课教学“点、线、面”,总的来说是在“研读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情,落实课堂改革,优化教学过程”五句话进行。其中的“点”,指的是教学目标,紧抓训练点;其中的“线”,指的是把握教材,明晰训练线;其中的“面”,指的是培养创新精神,拓展训练面。在具体操作上:一是查阅教纲,明确要求;二是研读课文,找准目标;三是调查学情,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四是课堂实行“三案三段”教学法,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内涵是把一篇课文的三线五点(“三线”是课文中的文线、理线、情线;“五点”课文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趣点、情点、疑点)都弄清楚。实施步骤,一般是第一阶段放在课前进行,内容是研讨预习提示以及课后的“思考练习”,主要方法是试读、初读,目的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从中探索到本课的学习目标。
我在摸索中体会到创设“三境”是实践教学较为行之有效的渠道:
第一个实践情境,时间放在课前。方法主要是导读、导思。内容:一是指导学生按课文前面编者提出的预习要求去进行阅读实践;二是以课文后面编者提供的“思考练习”为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实践;三是自我提出阅读要求,按教师提示的学习提纲,反复进行历练以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素质。
第二个实践情境,是放在语文活动课中进行,实际上就是探究过程,我充分运用语文活动课时间,进行“五自”活动,让学生自我选题、自选形式、自由组合、自愿活动、自我评价。
第三个实践情境,时间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使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实践,有的进阅览室、有的开故事会、有的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有的学习集体创作、有的小组评论文章、有的进行读报活动、有的交流如何应用积累的优美词句、有的复习课文……,这样,学生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培养新素质,另一方面把掌握到的各种学习方法和知识运用到各项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既增长了对语言文字知识的应用能力,又能把学到的各种学习方法和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还提升了不同程度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区域创新主体 篇5
1. 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
区域创新系统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 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被提出, 并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 (Philip Nicholas Cooke, 1994) 教授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 (Cook, Braczyk&Heidenreich, 1996) 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组织体系, 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此外, 阿西姆 (Asheim) 、卡希奥拉托 (Cassiolato) 、Wiig and Wood和卡尔森 (Carlsson) 等其他诸位学者, 也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国内的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 具有代表性的有:冯之浚 (1999) 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一书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黄鲁成 (2000) 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 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 (创新的机构和组织) 、非主体要素 (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刘友金 (2001) 在《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一文中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经济区域内与技术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 并具有内在相互关系的创新主体、组织和机构的复合系统。
此外王稼琼、王核成、宁熙、陈光、王永杰、罗守贵、甄峰、胡志坚、苏靖、潘德均、盖文启、刘曙光、周亚庆和张方华等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描述。
综合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 可以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 (1) 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 (2) 以生产企业, 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为主要创新单元; (3) 各个创新单位之间通过相互关联, 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 (4) 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 并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影响; (5) 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 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通过向生产系统中引入创新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等新要素或其新的组合, 创造出新的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由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可以得到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 区域客观性。任何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中, 都存在着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地方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创新主体性要素, 也存在着物质、人力、信息、技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性要素, 还存在着制度、法律、政策、市场、社会文化等环境性要素, 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复杂联系。区域创新系统主要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和客观实际情况, 培育技术开发、转移、应用、扩散能力和相应的经济社会支撑体系。 (2) 协调发展性。区域创新系统以技术创新服务于经济发展为主要任务, 把技术创新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同时, 注重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从而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 (3) 动态演进性。区域创新系统尽管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但由于自身的自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各区域创新系统间的竞争和协同, 使得系统处于一种动态的演化状态。 (4) 系统开放性。区域创新系统是介于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之间的中观层面的创新系统, 通过系统的协同来实现创新。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只有开放系统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才有可能从外界流入足够大的负熵流, 才能降低自身的熵增, 保证系统的有序性, 增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区域创新系统和其他许多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系统, 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输入、输出关系, 存在着一个不断发展和进化的演变过程。
二、高等教育机构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国内外有关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的提法不尽相同。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行为主体应包括企业、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这些行为主体通过各自主体功能和优势的发挥及其之间的协作关系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 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中最活跃、最核心的部分;政府在整个创新系统中为其他主体提供组织领导、营造环境和配置资源等服务;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和知识库, 是区域创新的重要力量;中介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加快信息资源的流通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区域创新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每个创新阶段的跨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能促进区域创新的顺利实施和快速发展。下文将具体分析高等教育机构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1. 高等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关系
主要通过人员交流、知识流动、资金流动、技术流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人员培训等方式, 开展互利互惠的合作。
2. 高等教育机构与科研院所的关系
通过科研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双向流动、合作研究、合建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训高级科研和教学人员等形式, 促进最新科技知识传播和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
3. 高等教育机构与中介组织的关系
高等教育机构与科研机构是创新体系中创新成果供应者。但要使科技成果最终走向市场, 它们还受到资金等资源的瓶颈约束, 其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 另一方面有许多企业非常需要这些成果。而科技中介组织的出现, 则为这些成果提供一个公共平台, 使这些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成为可能, 并能向创新提供者反馈创新需求的信息。
4. 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在整个创新系统中为其它主体提供服务。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向高等教育机构投资为其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也可以通过制定区域创新活动规则, 为区域创新系统有效运行提供服务, 协调高等教育机构与其它各主体间的活动等。
5. 高等教育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区域内的金融机构通过对本地的高等教育机构、企业和研究机构等提供资金支持, 可以加速区域内新思想、新知识或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产出, 加速区域内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加。
三、高等教育机构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联结机制
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培养人才、科研开发及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但是,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 高等教育的上述三大职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即在高等教育内在职能中应开发并强化技术创新职能。技术创新职能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资本的协调作用以及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打破高等教育机构历史上形成的相对封闭性, 通过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机构等的实质性参与和一体化合作, 将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在技术创新职能导向下进行全面的协调和有机的整合。但是, 这种协调与整合必须要建立起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
在一定的区域创新环境中, 高等教育机构等创新行为主体为了实现物质、人力、信息、技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流、互补及共享, 必须建立相应的联结机制。
1. 合作动力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正常运行, 需要创新行为主体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动力。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创新主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学习需要以及各自的发展潜力是各创新主体进行合作的基本内在动力;市场竞争力、社会资本的感召力以及政府的推动力等是系统创新行为主体进行合作的外部动力, 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合作动力机制。
2. 协调控制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信誉程度和文化基础等方面的差异, 使其在创新合作中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为了消除区域创新行为主体间的矛盾, 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下两方面的协调控制机制。 (1) 正式控制机制。该机制的构建主要从政府和中介组织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规范创新系统中各创新行为主体的行为。主要运用正式的规则、目标和制度来规范各创新行为主体的行为, 以确保合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 发挥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中介组织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辅助者, 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中介组织可以有效地传递市场中的信息, 促进区域创新行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并可以发挥中介组织对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协调作用, 促进创新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2) 社会协调机制。在运用正式控制机制的同时, 还要运用社会资本作支撑对合作过程进行协调。良好的社会资本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使创新行为主体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迅速地获得创新资源, 从而可以平等且公平地进行合作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交易与扩散, 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创新的风险和费用, 增强合作关系的灵活性, 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3. 利益分享机制
为使区域创新行为主体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合作, 必须设计一种能实现各方多赢及利益共享的机制。 (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调整利益分配格局, 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 (2)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利用政府引导建立通畅的利益沟通渠道和完善的反馈机制, 综合地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多种方法, 及时合理地处理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增进其利益沟通。
4. 创新保障机制
为了使区域创新行为主体提高对创新活动的控制程度, 减少创新风险, 需要建立创新保障机制。 (1) 创新主体保障。是指创新主体通过掌握与创新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相关决策的权力, 以及通过建立与有关部门机构与个体进行各种形式的联盟, 实现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与成功运行。但这种保障的程度应该适宜, 否则会徒增创新成本进而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 (2) 社会服务保障。是指由区域性社会服务机构从事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教育、管理等方面的产业化服务活动, 实现创新服务保障体系与创新其他活动的合理分工。但这种保障的程度应该与创新主体的发展相适宜, 否则会导致创新生产与创新服务的不匹配, 反而会抑制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内涵的梳理, 界定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和特征,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中其他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 建立了高等教育机构与其他创新行为主体的联结机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区域创新系统,行为主体,联结机制
参考文献
[1]陈辉徐根兴: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途径与选择[M].北京: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12
[2]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1
[3]胡志坚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 1999 (6)
[4]王核成宁熙:硅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J].经济学家, 2001 (5)
[5]刘友金黄鲁成: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 2001 (3)
区域创新主体 篇6
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成为国际大势所趋。要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然要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以缓解当前的资源环境压力,对于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绿色创新绩效普遍较低,其中,传统产业结构刚性是制约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因而,提高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必须将绿色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构建基于绿色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其实现模式是建设城乡融合的绿色产业体系,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战略
绿色技术创新战略有若干层次,采用何种层次的战略,一般会依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选择,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被动型战略、参与型战略、主动型战略及创新型战略。
1. 被动型战略
被动式战略是指在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从绿色环保角度来看,其创新的最终用途是来实现工业“三废”的绿色无公害,实现清洁生产。在这个战略中,在绿色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通过废物分类,处理资源再利用和垃圾焚烧等手段,以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流程。一般规模较小采用被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图所1示。
2.参与型战略
参与型战略是指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不仅通过终端处理技术,更强调工艺设计,使用绿色创新技术。绿色创新技术主要是用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替代,回收,减少废物和过程的变化,减少废物排放的措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工艺创新是最重要的创新内容,开发出一种基于企业能有效利用的绿色技术工艺流程,并以某些技术引进为辅,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绿色技术引进投资策略,运用此策略,公司规模一般高于平均规模。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实施绿色环保技术和清洁生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承担了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参与型战略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可归纳如图2所示。
3. 主动型战略
主动型战略是指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除了重视绿色技术的最终使用,它也侧重于遵循绿色产品创新战略规律研发绿色产品。确定绿色产品的技术标准有三个:(1)生态,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产品的使用,不会造成污染排放,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生态化生产,即材料的选择及管理,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资源分配过程中,选择一个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控制系统,不会污染环境;(3)生态化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再利用。对已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的废弃品,其处理和处置必须符合生产要求,如拆装方便,便于回收或安全处置对废弃品的资源再利用不会产生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主动型战略的企业其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如下图3所示。
4. 创新型战略
创新型战略是指企业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时,除采用末端处理技术、绿色工艺、绿色产品设计外,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变革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一种战略,见图4。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若想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参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各个主体能围绕着绿色技术创新目标行动,使绿色技术创新向着更高、更新的层次均衡发展,离不开坚实有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包括法律制度体系、财政税收体系、融资体系、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体系等。
1. 法律制度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有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支撑。绿色技术创新法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绿色技术产权法律制度、绿色技术企业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市场法律制度和绿色技术政府法律制度。
(1)产权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产权法律制度体系,通过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使产权关系制度化,依靠规则,尊重、承认或行使产权,如果违背或侵犯产权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或惩罚。通过明确和固化产权关系,对产权制度进行规范与创新,建立一整套绿色技术产权激励制度、产权管理制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度以及产权交易制度,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一种最经济、最持久地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绿色技术创新者与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建立最直接的绿色经济关系。
(2)企业法律制度
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法律制度,按照知识知识产权为导向,以生态系统优化为基础的本质要求,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绿色技术产权保护制度、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管理系统,把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行为规范,使企业关心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法律制度
通过构建一个绿色技术创新的市场法律制度,以保障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市场法律制度,包括环境标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技术知识的普及倡导绿色消费,也包括对绿色产品市场中非绿色技术产品的规范,消费者选择的因素,以及为制造商使用绿色技术观念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展公平市场竞争,提供绿色技术产权激励的商业模式,以市场为基础的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产生强大的创新动力的市场化制度设计等。
(4)政府法律制度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法律制度,通过建立绿色技术创新决策和规划系统,绿色科技评价制度,绿色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制度,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税收法律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行政执法制度,绿色技术创新的投资体制和相应金融和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风险防范的水平,稳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鼓励创新努力的总体规划,为绿色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积极性。
2. 财政税收体系
由于绿色技术创新产出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其私人创新的边际收益小于社会创新的边际收益,造成私人企业不愿进行更多的创新,从而导致社会创新资源的投入不足。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如为绿色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运用政府采购支持运用绿色技术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实现,加大运用对运用绿色技术的产品的税收支持,对非绿色技术产品的发展空间加以限制。
3. 融资体系
无形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物难以发展,运用贷款融资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形式不能满足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需求。目前应大力倡导的融资方式是产权激励创新型企业的绿色风险投资,不获得企业的所有权,但在投资公司的未来的高增值的基础上,以在适当时候??通过出售合资公司持有的股份以获得高资本收益的回报。绿色技术创新及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正好满足了风险资本的需求发展。因此,推进绿色技术创新与创业资本的融合,将有助于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建立绿色创新型国家。因此,政府应鼓励投资和建立风险投资为基础的直接融资制度,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振.中国绿色创新绩效研究——与东北三省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2011,(7):30-34.
[2]华振.我国绿色创新能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J].技术经济,2011,(7):30-34.
[3]王轲.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战略选择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区域创新主体 篇7
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和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技术创新经过60多年的研究,其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围绕技术创新出现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开放创新理论[1](Henry Chesbrough,2003)、自主创新理论[2](傅家骥,1998;陈劲、柳卸林,2008)、破坏性创新[3](Clayton Christensen,1997)、全面创新管理理论[4](许庆瑞,2007)、知识创新理论[5](Ikujiro Nonaka,1995)。众多的创新研究都离不开一个内核,那就是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创新。清华大学吴贵生教授将技术创新定义为[6]:技术创新是指由技术的新构想,经过研发和技术组合,到获得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技术创新是直接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
鉴于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属于我国沿海发达省市,并且构成了我国区域发展中最重要的长三角经济区域,其经验做法对于我国省域及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研究主要从技术创新效率[7](乔占稳,刘峰,2010)、技术创新扩散[8](皮永华,2008)、科技政策绩效[9](冯锋,汪良兵,2011)、创新影响因素[10](茆辰,张光明,2009)、专利指标[11](姜磊,季民河,2011)、创新体系[12](克罗吉,顾庆良,2009),目前而言还没有从区域创新三大主体之一的政府视角来研究长三角的技术创新,没有对长三角创新主体政府的共性做法和举措进行总结,而这对区域创新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非常有必要的。
本研究结合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主要从研发投入及其强度、专利申请、创新平台、新产品及产值等4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13]。然后主要比较分析浙江、上海和江苏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建设情况,总结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共同做法和举措,为其他省份技术创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江苏、上海和浙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绩效情况
1.1 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方面
2010年,江苏省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高达84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例)为2.1%;上海市研究开发经费为480.1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80%;浙江省研究开发经费为494.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78%。2010年江苏省企业专利申请量12.5万件、授权7.1万件,上海市专利申请量7.1万件,授权4.8万件。浙江省专利申请12.1万件,授权11.5万件。见图1、图2。
从知识产出的投入费用方面来看,江苏省研究开发经费总量为840亿元,位居三者之首。上海和浙江基本持平,相对而言,浙江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规模属于较弱的。但在产出效率方面,浙江的知识生产效率(专利申请数/研究开发经费)是最高的,为253件/亿元;江苏和上海分别是149件/亿元、148件/亿元。
从技术创新产出成果方面来看,江苏省专利申请数位居三者之首,但与浙江省专利申请数基本持平。专利申请数可以代表区域自主技术创新活力和水平。专利申请必然包括发明专利、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申请;而且体现获得专利授权证书之外的新努力程度,故专利申请数为评价区域技术创新很好用的一个指标[13]。
从专利持有来看,浙江省专利授权数是最高的,远远超过江苏和上海。从专利技术性竞争力(技术性竞争力为专利授权数/专利申请数)来看,浙江省专利技术性竞争力很强,大约为95%,即浙江申请专利100件,大约95件能够获得授权。上海专利技术性竞争力为68%,江苏为57%。浙江的知识生产质量很高,可以说浙江的技术创新“集约化”程度更高。目前中国技术创新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阶段面临科技国际化、经济区域和国际化并存的发展环境,必须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在开放式创新浪潮中获得发展。
1.2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一个区域内企业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申请的区域技术创新关键平台。可以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区域在创新要素集聚、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升级培育方面能力建设的关键工作之一。
2010年,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达到624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8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三。上海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长三角区域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总数为122家。
1.3 技术创新新产品及产值方面
2010年江苏省企业开发新产品22000个,其中经省级鉴定的重点新产品550个。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产值占本土工业产值的4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4%。2010年上海市新产品产值为5870.0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4.2%。2010年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重大项目资金已计划安排107个项目,涉及新增投资331.5亿元,计划安排资金44.83亿元。2010年浙江省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项目2238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值10142.8亿元,首次破万亿元,同比增长42.9%;新产品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1%。
江苏、上海、浙江在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方面工作突出,江苏省自有品牌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上海市新产品产值已经达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3,浙江为1/4左右。上海市在创新国际化方面一直位列全国前位,可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长期强调的开放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浙江、江苏作为其两翼,在创新商业化和国际化方面在全国来讲也是非常显著的。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的技术创新是任何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课题,是真正走出国门,彰显竞争力的唯一途径。这是我国其他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在技术自主创新与其他创新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
2 江苏、上海和浙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共性研究
长三角经济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镇,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先行示范地区,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长三角的江苏、上海和浙江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由于各省市发展各有特色,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不同;同时也存在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地方。本研究将从政策体系、技术创新主体建设、科技投入与政策优惠落实、产学研合作、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究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的共同点,为我国其他各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2.1 制定配套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政策不但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性引导,而且可有效帮助企业抵御创新风险,并为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推动力。(1)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全面、系统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上海市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八大方面: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人才政策、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基本覆盖了技术创新的方方面面。(2)长三角地区各省市都积极对接国家的技术创新政策措施,积极出台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在国家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出台后,浙江省不但对基本符合浙江省实际的40多个实施细则,及时予以转发执行;还制定了20多个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为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2 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建设
创新网络中的核心载体是企业,企业与市场的界面是实现知识资本化和价值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创新要素集聚于企业,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才能切实推进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首先必然是企业创新的自主行为,但离不开政府多方位的支持。
目前浙江、江苏和上海经信委等部门主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式从创新要素整合、项目资源配置、财税优惠落实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例如江苏省企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68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大约为120亿元;上海市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20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大约176亿元。浙江省通过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其中70%以上都是由企业牵头。
2.3 切实发挥政府财税和金融方面的政策实效
目前全国各省市分别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方面的财税与金融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各地区技术创新建设进展和成效。目前大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转化,根本原因就是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角色地位混淆,高校和科研机构固然需进行市场导向的知识创造,但他们的使命与宗旨不完全如此。企业就是努力挖掘潜在创新知识成果,创新风险不可迁移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政府就应该起到创新风险控制与协调的作用,2004年起,江苏省政府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金规模从每年3亿元增加到1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科技成果商用化以培育新兴产业。其次科技与金融问题是困扰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之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必须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机构的强力推动才可有望解决的。为解决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2008年起江苏省政府建立50亿元再担保资金。相对于政府财政投入来讲,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覆盖面等方面,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更能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2010年,江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为120亿元,2000户企业的近10000个研发项目享受该政策。
2.4 突出政产学研合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集聚创新要素作用
政产学研合作是集成创新链条优势资源、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能够有效集聚区域技术创新资源,是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集的有效方式。浙江省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项目大多以产学研结合方式进行组织实施,并且明确指出产学研合作项目必须由企业、高校、院所等机构协同完成。江苏省企业与国内95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省级以上产学研合作载体1000多个,“校企联盟”5000多个,“十一五”期间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万多项;创业投资机构达275家,管理资金规模500多亿元[14]。
2.5 有机整合人才、项目和平台一体化建设,建设技术创新人才梯队
通过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将技术创新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创新资源聚集到企业中,将人才、项目、平台有机结合,极大发挥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效应。人才成为创新中的第一资源。各省市分别出台和实施的一批政策与举措,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创新人才梯队。
科技部网站报道,“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投入逐年提高,数量明显增多,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超过2000家。浙江省2010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24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浙江省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8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三[15]。2010年,浙江省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度,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46人,入选人数累计已达66人。在技术创新建设过程中,只有将项目、人才、平台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要素协同创新与资源开放创新的双效用,切实有效地推进技术创新建设步伐。
3 加强省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3.1 以企业技术中心为载体,继续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源配置,带动平台、人才的有机结合,进一步确保本省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议本省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并按照全省工业企业年税收增长幅度同比例增加技术创新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方面。
3.2 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着力突破重大原创性技术瓶颈
目前,政产学研合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极大推动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需要围绕自主创新战略,以本省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力量为主,积极引进本省外的大院、大所以及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开放创新模式促进本省产业、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原始突破,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3.3 强化自主创新,确保技术创新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
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发展水平的先导和源头,只有企业重视研究开发活动,才能真正让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1)必须重视并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核心,着力加强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公共创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等4类平台建设,全面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2)应加大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和保障。企业知识产权不但是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成果,而且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战略中的重要武器。国内外实践表明:企业专利的侵权维权,成为企业制约竞争对手的有效方式。(3)切实落实本省创新政策的优惠措施。本区域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和细则措施,但是具体的财税优惠措施落实方面,部门协调执行力度不够,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
4 小 结
本研究从区域技术创新的关键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及其强度、专利申请与授权、企业技术中心和新产品规模及产值等方面对长三角江苏、上海和浙江进行了省际比较,发现长三角的技术创新活力强、水平高,各省市发展各有特色。在比较总结其共性做法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指出企业技术中心是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的最有效平台,是企业产品创新的源动力;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和层次需要持续提升和深化,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企业和政府与中介服务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合力,发挥高校和院所公益性研究的能量。面对国际创新竞争和国外知识产权围堵策略,唯有切实落实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才能进而激发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区域创新主体 篇8
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 以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 ( R&D Based Growth Model) 从技术内生化视角, 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源泉[1 -3]。在发达经济国家中,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自主研发能力强, 能够 “自觉”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而在我国, 企业技术能力薄弱, 缺乏自主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 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发源地, 则更多地在区域技术进步中发挥作用。1992年, 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科院共同提出实施 “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近年来,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完善, 其在区域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创新本质上是系统行为, 是社会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4]。然而, 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 各创新主体技术溢出效应有多大? 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研发在不同地区的创新溢出有何区别? 不同主体创新溢出效应取决于何种因素? 对此类问题的研究, 有助于全面认识我国各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主体及影响因素, 进而因地制宜地制定创新政策, 进一步推动区域技术进步。
2理论模型与数据
2. 1理论模型
本文的模型从C - D函数出发, Yit= AKαitLβitRγit。 由于由此得到的 γ 为产出对R&D投入的弹性系数, 并不能完全代表R&D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 因此借助 “索洛余值法”, 将引入模型, 得到
为了研究区域中各创新主体的技术溢出效应, 将公式中的R分解为高校自主研发、企业自主研发及产学研合作三个部分。考虑到R&D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滞后性, 取其滞后一期的变量, 并对等号两边取对数, 得模型 ( 1) 。
其中CRDit - 1、LNQRDit - 1、GRDit - 1分别为第i地区第t -1年产学研合作经费、企业自主研发经费、 高校自主研发经费。
吸收能力对技术溢出效应的调节效应已被许多研究所证明, Cohen and Levinthal ( 1990) 指出企业创新活动增长了自身的知识存量, 进而也增强其对外部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5]。Agrawal ( 2000) 实证得出产业间知识溢出取决于吸收者的知识认识、吸收与利用能力[6]。在区域创新系统中, 不同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必然也将受吸收能力的调节。为验证这一假说, 将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引入模型, 做交叉项。同时, 为避免过度引入自变量而导致的模型自由度受损, 引起模型估计偏差, 将区域吸收能力变量Z分布分别引入模型 ( 1) 中, 分别与高校自主研发、企业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做中介效应验证, 进而得到模型 ( 2) 、 ( 3) 、 ( 4)
2. 2变量与样本
在变量的具体定义上, 如表1所示。
本文选取2000—2011年地区层面的数据为样本, 由于西藏地区部分数据不全, 分析中暂不考虑, 故研究对象为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回归所需的数据来自于2001—2012年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高等学校统计资料汇编》。同时, 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本文涉及的资金变量均通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3回归结果及分析
3. 1模型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包括固定效应模型 ( Fixed Effect Model, FE) 和随机效应模型 ( Radom Effect Model) 两种, 不同的模型设定可能导致参数估计的偏差, 为此, 首先需进行模型的检验。在计量经济学中, 普遍采用Hausman检验来判别, 其零假设为模型存在随机效应, 若p < 0. 05, 则拒绝原假设,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反之亦然。本文利用Eivews 6. 0软件分别对全国和三大地区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3. 2回归结果及分析
基于Hausman检验的结果, 分别设定相应的模型进行回归。同时, 为了研究不同地区间各创新主体技术溢出效应的差异, 分别在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对模型 ( 1) 、 ( 2) 、 ( 3) 、 ( 4) 进行回归, 结果如表3、4、5、6所示。
注: 括号内为 p 值, ***、**、*分别表示在 1%、5%、10% 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3可知, 在全国层面, 高校自主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均对地区技术进步产生影响, 在四个模型中, 三类研发的系数均至少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具体而言: ( 1) 企业研发部分 ( LNQRD) 对区域技术进步 ( LNTEP) 的影响最大, 产学研合作研发部分 ( LN- CRD) 其次, 高校研发部分 ( LNGRD) 相对最低。 以模型 ( 1) 的回归结果为例, 企业研发部分 ( LN- QRD) 的系数为0. 084470, 是产学研合作研发部分 ( LNCRD) 0. 055749的1. 52倍, 是高校研发部分 ( LNGRD) 0. 044816的1. 88倍。这主要由于与企业创新活动相比, 目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仍以 “供给型”模式为主, 较少考虑市场需求的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而且, 在高校科研评价体制中, 往往偏重研究的学术价值而忽视其经济价值, 以发表论文数、参与科研项目数等为主要标准, 导致研究通常仅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实际开发的可行性却不一定高。即高校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整体偏低, 限制了其研究成果对区域技术进步的溢出。 ( 2) 与此相对, 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能产生较大溢出弹性,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缺少研发所必需的创新资源,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与资本 ( LNK) 和人力要素 ( LNL) 相比, 其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仍有待提高。 ( 3) 我国高校研发、企业研发和产学研研发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受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 LN ( Z* CRD) 、LN ( Z* QRD) 、LN ( Z* GRD) 的系数为正, 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高校自主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发挥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与人力资本结合, 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 其对创新知识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创新主体的知识溢出效应也就越容易显现。然而, 各创新主体对区域技术进步产生影响的首要前提也是要地区吸收能力跨越最低限度的 “门槛”, 否则技术溢出将无法实现。
注: 括号内为 p 值, ***、**、* 分别表示在 1%、5%、10% 的显著性水平下
注: 括号内为 p 值, ***、**、*分别表示在 1%、5%、10% 的显著性水平下。
注: 括号内为 p 值, ***、**、* 分别表示在 1%、5%、10%的显著性水平。
由表4、5、6可知, 在三大地区层面, 大部分变量的系数能够至少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F值也均通过检验, 说明方程整体显著。具体而言: ( 1) 高校自主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均对区域技术进步产生正向的影响, 一般而言, 企业研发投入 ( LNQRD) 对区域技术进步TFP的影响最大, 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 ( LNCRD) 其次, 高校研发投入 ( LNGRD) 的影响最小。 ( 2) 三大地区相比较而言, 东部地区企业LNQRD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 中部地区其次, 西部地区最小。以模型 ( 1) 的回归结果为例, 东部地区的系数为0. 206080, 分别是中部地区 ( 0. 083456) 、西部地区 ( 0. 038067) 系数的2. 47倍和5. 41倍。作为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 东部地区企业数量高、规模大, 经济活跃度高, 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完善, 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更高, 将逐步发展成为地区创新的主体。
4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为基础, 定量研究高校、企业及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 得出在全国和三大地区层面, 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 产学研合作研发投入次之, 高校自主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小。这反映出了我国高校 “供给式”研发模式的弊端, 过分强调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而忽视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而以学术论文、科研课题数量为主的基础研究成果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有限。此外, 企业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资本要素的贡献率偏小, 说明目前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仍以资本推动为主,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同时, 区域知识吸收能力是调节各类创新主体研发投入对区域技术进步影响的中介变量, 其中介效应显著。
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 推动地区知识、人才等资源的流动, 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 有效实现创新目标[7]。而目前, 我国各地区创新主体仍存在 “各自为战”的现状, 虽然产学研合作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 但企业、高校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协同仍非常有限, 未能充分发挥合作产生的 “1 + 1 > 2” 的作用。此外, 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集中着全国2/3左右的科技人才资源, 其研究导向偏离经济主战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企业自主研发活动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仍缺乏独立创新所需的资源和能力, 自主研发的可能性不高, 需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积极获取外部创新资源, 提升技术能力, 推动地区技术进步。
摘要:以200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 定量研究在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 高校独立研发、企业独立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研发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 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创新主体,溢出效应,地区对比C-D生产函数
参考文献
[1]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 (5) :71-102
[2]GROSSMAN G,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3]AGHION P, HOWITT 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J].Econometrica, 1992, 60 (2) :323-351
[4]王成军.官产学三重螺旋创新系统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6 (2) :315-320
[5]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28-152
[6]AGRAWAL A.Specificity of Induced Resistance in Wild Radish:Causes and Consequences for two Specialist and two Generalist Caterpillars[J].Oikos, 2000, 89:493-500
注重学生主体 培养创新能力 篇9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我们既要加强基础性的学习,又要提高学生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倡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有效课堂教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下面就结合平时是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来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观点: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课堂中,我特别注重自身角色的转换,让自己走进学生的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学生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不再消遁。与此同时,我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数学在我们的课堂中,数学在我们的课本中,数学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用你们的智慧去探索,你就会觉得数学无处不在,也会觉得?其乐无穷。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深的知识就得靠你们自己。”这样,学生不但对数学课堂充满了兴趣,而且始终让学生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一个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的目的。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仍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主要模式,从而导致学生不会学、学不会,产生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要有自我创新意识。具体做法是:
1、构建和谐的情感氛围。要形成和谐的情感氛围,教师必须做到:第一,对数学教学倾注满腔热情,去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第二,要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魅力和艺术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勇于探索数学知识的激情。第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以积极的褒奖和鼓励,要注意给差生以“偏爱”。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和谐的情感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声音、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定义、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牢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有时学生的意见可能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探索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值。因为有的时候错误往往可能是成功的先兆,错误中可能隐含着新的方法。
3、通过学生多角度的思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让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不断灌输“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科学认识观。对一些不太复杂的课题,可通过学生自学,师生换位,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这样一次成功的尝识,就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只注重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实践,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让学生带着知识、能力走向实践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自制立体模型教具,让学生认清图形结构,理解图形内在联系。在学了面与面平行后,让学生用刻度尺检查长方形工件的相对两个面是否平行?方法有那些?这样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三、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思维方法的提炼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学生心理处于亢奋壮态,使动力系统“开足马力”,能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操作。当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时,不但对数学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能通过愉快的心理体验,实现兴趣的自我培养,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可见,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对激励学生创新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单纯或单角度的思维定势,努力创设情境,转换角度,让其认真思考,突破从众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书本、教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努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主体 篇10
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内涵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一个新概念, 把握这个概念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多学者界定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蒋清海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覃成林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 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王文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高志刚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 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 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陈秀山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的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 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 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趋同, 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纵览以上定义, 学者们大多从经济发展目的的角度认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笔者认为,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从本质上看, 体现在区域内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存在性之上, 把握主体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涉及到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组织等, 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宏观层面, 即政府与企业,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 即政府之间, 企业组织之间, 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主体关系为着眼点, 认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是相关区域主体通过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 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 区域利益同向增长, 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现代汉语词典》对主体的解释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事物, 二是事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研究的主体属于第一种解释。所谓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其含义就是能够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最少类别的微观承载对象。在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中, 区域主体按照一定的方式搭配与排列, 彼此交往, 进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 便形成了区域活动的主体结构。区域的主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政府。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 它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有关区域法规, 建设并提供大部分区域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之中。政府根据层级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肩负着不同的责任。中央政府的目标主要是确保中央制定的法律和区域法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得到贯彻, 使区域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致。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 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将监督区域对这些法律的执行情况。对于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的发展问题, 中央政府可能会直接参与区域发展过程之中, 直接给予政策上和资源上的支持。这方面的例子有我国的深圳和上海浦东, 这两个区域的发展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仅仅依靠区域自身的积累来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中央政府直接参与区域的建设过程, 除了给予优惠政策外, 还鼓励中央各部门参与投资建设, 从而促进了这两个区域的迅速起飞。而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 首要是执行中央政府或者上级政府的法律法规, 确保一个良好的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其次, 地方政府承担着区域管理的责任, 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管理和咨询, 以及制定适合区域的公共政策。再次, 由于政府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还充当着各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出现重大的区域事件或者制定重大的区域战略时, 政府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区域主体就这些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地方政府最重要的作用是经常直接参与到区域的建设中来, 政府会利用一些杠杆机制弥补市场机制遗留问题, 促进区域的共同繁荣。譬如,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援助机制直接进行资源再分配, 帮助相对落后地区迎头赶上;还可以加强交通建设和投资以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扩大区域市场, 增强区域间流动, 实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2. 企业。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言人, 在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有着多元目标, 不仅单纯地追求区域经济的增长, 还要充分兼顾民主, 公平、社会责任等。而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重要参与方——企业不同于政府, 它有着单纯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整个进程中, 企业通过实现其利润目标积极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之中。企业参与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资本合作和技术合作。
3. 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和独立部门, 它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另一参与主体。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 每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这种目标可能在一开始是非营利组织发起的基础, 这些目标为组织的成员所赞同, 反映了成员共同的观点和利益。公民社会团体的目标一般较为宽泛, 关注若干比较重要的问题, 广泛介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非营利组织主要依靠投身区域治理过程参与到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来。非营利组织投身区域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 因非营利组织以公共组织的身份出现, 代表着区域公民的权益, 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直接向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其次, 它可以与政府合作, 就一些区域发展议题进行协商讨论, 并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再次, 公民社会团体可以代表成员的利益与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协商和博弈,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这个舞台上为成员谋取更多的利益。最后, 它可以游说政府官员和政治家, 通过向他们表示支持换取政治上的好处。非营利组织正是通过参与区域治理间接的影响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整体进程。不过, 就目前来看,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还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对政府部门还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许多非营利组织由政府发起, 其正常工作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督。与此同时, 许多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水平很低, 因此, 非营利组织在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学者将居民也作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之一, 但笔者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更多是依赖区域集体行为的推动, 居民由于个人力量较为薄弱, 且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难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而且居民的多数意志已经由非营利组织表达, 因此, 若将居民单独列为一大主体进行讨论似乎存在重叠现象。因此, 笔者不将居民单独列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
三、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依赖于区域主体关系之间的良性互动, 而主体关系的互动依赖于机制的保障, 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各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内在稳定的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机制:
1.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导机制。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 首要是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 而利益正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各区域主体在利益的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相互作用。根据经济学原理, 在市场机制条件下, 生产者和消费者完全独立地决定供求总量, 并主要通过供求杠杆等手段, 利用价格信号促使资源流通, 且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将趋于一致, 最终达到竞争性均衡, 从而使得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 各区域在经济上协同发展。
2. 合作机制。
市场机制的运作不可避免地造成区域活动的外部性, 以及区域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加剧不同区域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为了摆脱市场失灵的影响, 必须注重于合作机制的培养。经济合作组织 (OECD) 指出合作机制的作用主要有四:一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问题, 需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解决;二是地方政府必须合作解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失业和贫困等问题;三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必须通过资源与行动的整合才能提升区域竞争力, 以应付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四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关系具有其他任何合作关系所无法取代的机制。
3. 空间组织机制。
区域发展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立体展开。时间维度区域发展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社会趋于和谐、区域环境的改善等;在空间维度上, 区域发展主要表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发展的资源和要素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完善区域空间组织机制的作用, 既包括加快空间组织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也表现为改善区域经济组织网络。
4. 援助机制。
援助机制是对资源进行市场配置后的一次再配置, 它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现状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合理衔接, 是调控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援助机制也是针对市场失灵的一个补充机制, 同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机制, 它与合作机制的区别在于援助机制传导具有方向性。依照传递对象不同, 援助机制可以分为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互助机制是指那些在一定资源上占有优势的区域向占有劣势的区域进行资源传输的关系;而扶持机制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对资源劣势区域的地方政府进行资源支持的关系, 尤其是中央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 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关系。
5. 治理机制。
依照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区域治理主体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区域政府, 还包括参与治理的企业, 以及非营利组织, 他们共同承担着公共事务治理的责任。治理机制为各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交流平台, 各主体可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主体通过这样的博弈方式确立共同的目标, 建立合作、协商、伙伴关系, 以解决公共议题。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命题。本文试图厘清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体及机制, 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石和思路。
关键词:协调发展,内涵,主体,机制
参考文献
[1]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 2002 (11) :93-97.
[2]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 1998 (1) :7-11.
[3]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论文, 2001.
[4]陈秀山, 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5) :11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