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契合度

2024-07-30

区域发展契合度(精选4篇)

区域发展契合度 篇1

引言

充足的人力资源、低成本的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使得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 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着力点。基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 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产业适用人才, 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高等教育以其学科优势、科研水平、社会服务、文化等成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 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当前的外包产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关系, 对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评述

近年来, 研究服务外包与人才的关系的课题日益增多, 对于其中教育所起作用也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外包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要追溯到人力资源早期理论, 以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卢卡斯新增长理论为框架, 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投入, 研究人才与产业经济的关系。基于不同的理论范式的研究基础上, 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践性探索, 很多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始建立不同的模型和体系, 不约而同的把人力资源作为外包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Gartner公司的“服务外包评价体系”、科尔尼公司提出的“全球服务地点指数”、Hewitt的“五要素评估模型”, 都把人才因素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指标。

我国的服务外包发展较晚, 对于服务外包这个当代经济生活的新现象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经验的实践探索等。如唐玮、芦文娟、陆彤等总结了印度、加拿大等国家的服务外包的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启示;张国盛等提出人才素质是影响发包方选择承接方的决策的重要因素;[1]肖放鸣通过对国外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个案介绍, 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高职与外包产业发展的契合路径。[2]在实证研究方面, 郑鸣、朱怀镇采用面板数据, 证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3]武晓霞等以江苏省服务外包为切入点, 证明了服务外包促进了江苏省经济增长, 应加强该产业人才培养。[4]

可以看出, 人才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现代服务业人力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属性, 人们更多的关注服务外包产业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偏重于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 对于教育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 对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缺乏深入实证分析。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采用面板模型, 通过经验数据检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以区域为代表, 以求通过典型、发现规律, 探索服务外包适用人才的发展策略。

二、实证分析

1. 指标及数据选取

2006年起, 我国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 (《商务部关于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商务部商资发[2006]556号) , 计划“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和跨国企业的引进与发展, 我国的服务外包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2007年3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

鉴于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时间较短,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 单纯地用截面数据或时序数据都难以有效度量高等教育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因此, 采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本文选取2009-2013年作为研究区间, 并选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和教育水平都比较突出的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 (苏南五市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苏南的服务外包接包额历年来都占江苏省服务外包接包执行额98%以上, 而江苏高校75%在苏南五市, 而且该区域在经济数据统计方面的工作比较全面客观, 因此, 本文用苏南区域作为江苏省的代表进行研究) , 主要产业发展指标选择服务外包企业数、从业人数、接包合同额、接包执行额等, 教育发展指标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选取了从事服务外包的高等教育的主要层次 (本专科) 和在校生数量作为研究指标,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苏南五市《统计年鉴》、《江苏省就业情况》白皮书及江苏省商务厅发布的报告等。本文建立以WB (服务外包执行额, 单位:亿美元) 为被解释变量 (因变量) , 以BK (本科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和ZK (专科就业人数, 单位:万人) 为解释变量 (自变量) 的多地区的面板计量模型。以Eviews7.2为计量分析工具。

2. 模型及分析

令yit为截面 (苏南五市) 个体i在时间t的因变量 (被解释变量) 的值, Xiit为个体i在时间t的第j个自变量 (解释变量) 的值。故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 N表示面板数据中含有N个个体 (区域或单位) , T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若固定t不变, 是横截面上的K个随机变量;若固定i不变, yi是纵剖面上的一个时间序列 (个体) 。μit为第i个单元在时刻t的干扰项 (随机误差) 。

3. 最小二乘法估计

在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之前, 需要判断回归模型的具体形式。通过Hausman检验方法判断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相伴概率均为0, Hausman检验结果拒绝了原假设, 因此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随机效应模型。下面对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进行检验, 在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后, 应该进一步检验样本数据究竟符合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及混合回归模型中的哪一种, 从而避免模型设定的偏差, 改进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检验以下两个原假设:

H0:回归系数相同但截距不同, β1=β2=…=βx

H1:回归斜率系数和截距都相同, α1=α2=…=αx, β1=β2=…=βx

检验模型形式为下面两个检验统计量:

其中表示变系数模型残差平方和, 表示变截距模型残差平方和, 表示混合回归模型残差平方和, 利用Eviews7.2软件可以直接得到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 即S1=1298.73, S2=2492.153, S3=15101.75。因为研究样本的区域或个体数N=5, 时间为年度数据T=5, 解释变量为K=2。可知, (N-1) K=8, (N-1) (K+1) =12, N (T-K-1) =10。然后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求得统计量值:

取显著性水平α=0.05时, 查表可得

由于F2>2.91292, 所以拒绝H1, 故模型不是随机效应模型;又由于F1<3.07166, 所以接受H0, 取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故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通过采用了含有地区固定影响效应的变截距模型对服务外包执行额与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2。

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

1.从江苏省的情况看,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对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且正向, 影响系数为200.957, 对江苏区域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着较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也说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式由最初的知识密集型进一步向更好的提升附加值、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的“大服务”转型, 因此, 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复合化, 这与我国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江苏省的本科教育的发展能够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很好的契合, 双方共赢推进了江苏省的产业经济发展。

2.专科层次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执行额呈负二次幂形式, 即人才培养对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作用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模式。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专科人才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期具有一定的动力支持, 但后期发展过程中, 因其知识结构和能力偏重于操作性、实践性, 较少针对理论性和系统性能力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潜力不足, 导致其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贡献不显著。同时, 专科层次服务外包产业人才流动性大, 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数与实际从业人员不协调。以南京为例, 2013年高校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减少了29.18%, 而实际从业增加13.44%, 专科人才不能满足区域外包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明, 服务外包产业对于专科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这就需要地方加大政策引导, 高校加强改革, 做好服务外包专科人才从业后的继续培训工作, 提升其后续发展能力。

具体来看, 南京作为江苏省高校人才培养最多的城市, 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不突出。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 其服务外包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截距为-112.61057, 说明南京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上出现溢出效应, 也显示了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的不匹配。同时也揭示了南京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即服务外包产业需要政府引领、企业支持和高校参与共同推进产业良好有序发展, 以提高服务外包产业产值。

模型显示, 苏州服务外包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截距为10.15497, 是苏南地区中最契合的城市。当然也说明苏州服务外包的执行额度较大, 即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快, 其人才培养略显不足, 这就要求苏州高校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非线性回归截距为36.23974。说明了无锡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快, 而其人才培养上并不充分, 这与地方高校数量有很大的关系, 可以考虑通过引进更多的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地方高校也需要结合产业发展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符合地方需求的服务外包人才, 当然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培养、培训服务外包人才。常州和镇江两市的服务外包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截距分别为-17.080376和-21.651864, 相对滞后于其他城市, 说明两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较慢, 但高校人才培养相对充足。这就需要常州和镇江加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力度, 同时加强与区域合作, 譬如常州可以和无锡、苏州服务外包发展较快的城市合作, 而镇江和南京可以相互协作, 以推进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三、推动区域服务外包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

1. 基于区域服务外包发展战略要求, 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服务国家、服务区域。即要按照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在区域、结构、层次上的合理布局。因此, 应当结合区域实际, 把握服务外包发展的趋势, 基于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特色, 并与政府、行业相结合, 整合教育资源, 为服务外包行业培育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另外,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在各类教育类型中与地方经济的联动效应最为明显, 为地方服务的成效比较突出。因此, 应依据区域服务外包发展合理规划教育层次。

2. 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作用, 推动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工作

在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积极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参与的积极性, 建立“政校行企”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 提升教育合力。因此, 政府应将高等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中, 统筹布局, 引导发展, 让区域服务外包发展与本科层次、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相契合, 为区域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发挥服务外包行业组织的指导作用, 发挥行业在高等教育关于服务外包专业设置工作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 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还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发挥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 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外包人才的培养。

3. 加强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层次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外包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必须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跨行业适应能力、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国际化视野;具有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 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 并能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目前, 我国许多高校应产业的需求开设了服务外包专业, 但是因传统模式“同质化”的影响, 还没有形成专业特色, 不能满足社会对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服务外包中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 已成为困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因此, 应针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各层次需求, 制定有梯度、有层次、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服务外包普适性的一般技术人才, 可以在高职层次进行素质基础课程 (含外语和计算机) 、服务外包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针对中高端服务外包管理人才, 可在本科层次或研究生层次进行除基础专业课程以外的服务外包管理实践课程、跨文化教育、引入社会机构培训专业工作等。

参考文献

[1]张国盛.滨海新区服务外包人才开发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08.

[2]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 2007, 09:49-61.

[3]郑鸣, 朱怀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04:76-81.

[4]武晓霞, 任志成.人力资本与服务外包中的技术外溢——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07:60-66.

区域发展契合度 篇2

高职学生的生源地主要是在本省或本地区, 他们的就业区域也主要是在本省或者本地区。区域产业结构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方向, 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影响着本区域产业的发展, 所以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契合。

一、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内涵

(一) 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即就业力 (Employ ability) , 该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 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 (Beveridge) 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 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 美国的一些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修订, 认为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 在强调就业者就业能力的同时, 加入了就业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等宏观方面, 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5年,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就业力 (Employ ability) , 即“可雇用性”, 是指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 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国外学者们还提出了就业能力的模型, 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USEM模型, 该模型由英国学者M·Yorke和P·T·Knight (2004) 提出的。该模型由学科理解力 (U) 、技能 (S) 、自我效能 (E) 和元认知 (M) 四个要素构成。

我国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较晚, 研究热潮始于2002年的郑晓明, 他认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他认为就业能力在内容上包括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在构建元素上, 可分为个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即智商 (IQ) 与情商 (EQ) , 或称智力资本与能力资本。而后其他学者也对就业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也提出了不同的就业能力模型。

从高等教育角度而言,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 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 以及在获得工作后保持工作与晋升职务的能力。

(二) 产业结构

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形态的对比, 是既指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 又指某个产业内部的行业关系结构。一般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 就业能力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据麦可思数据, 2013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的离职率超过40%, 不仅阻碍了学生职业发展, 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稳定。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要求。就业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 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也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就业能力。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以淮安市为例

(一) 高职院校已注意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高职毕业生的高离职率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那就是如何让高职毕业生能够留在企业, 在企业得到长期的发展。高离职率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影响是很大的, 尤其是对学生的就业。所以高职院校把只关注学生的初次就业率, 转换为既关注初次就业率又关注离职率上来。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课程的设置上, 关注了就业能力, 提高了实践课时比例;在育人模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比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1349”育人模式, 提出了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素质, 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创业、诚信、爱心、适应等能力。

(二) 淮安市产业结构

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淮安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 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 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逐年上升的态势。2015年淮安市统计公报显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5.0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0.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9%,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的11.7∶44.2∶44.1调整到11.2∶42.9∶45.9, 实现产业结构“二三一”到“三二一”历史性转变。

(三)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2015年淮安经济统计数据, 我们发现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上升, 第二产业有所下降, 但是在第二产业中“4+2”优势特色产业的比重占到了58%, 淮安的盐化新材料、特钢、电子信息、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中旅游、金融、科技教育稳步增长。这些都要求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有新的转变。首先具有上述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的人才需求量增大, 其次是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 第三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企业更加关注。

三、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与企业缺乏沟通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培养面向本地区, 符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所以区域产业需求是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的首先考虑的因素,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需求。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大部分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选用教材、实训过程中都没有和区域内的企业进行沟通, 只是闭门造车, 而且大部分时候学校所教的只是已经跟不上产业的发展知识。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不符合产业的要求。

(二) 高职院校以自身的生存为目标, 盲目招生

最近几年, 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 使得高职院校的招生成为重点, 学校想尽办法就是为了能够招到学生。国家和各省份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入学率, 制定了各种招生政策, 比如提前单招、统招、注册招生、中职单招等, 提前单招招到的学生是不敢参加高考的学生, 注册招生招到的学生是统招上不了学校的 (也就是分数特别低的学生) , 有些学校甚至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随便转专业, 这就造成:一是学生的素质较低, 二是一些专业人数过多。这样的现象使得学校疲于应付学生的管理和教学, 对于人数过多的专业, 学生找工作都成问题, 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三) 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不感兴趣

“校企合作”本来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双赢的模式, 但是就目前来看, 高职院校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而企业的参与性较差。企业不能把企业的需要同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联系起来, 没有将产业所需的人才品质传达到学校。所以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四) 教师对区域产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缺乏了解

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有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 他们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教师除了教书, 管理学生, 就是做课题、写论文, 很少关心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不了解区域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造成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不符合区域产业需要。

(五) 高职学生没做好就业准备

通过多年的教学, 以及与学生的交流, 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不高, 思想能力不强, 到了学校不知道做什么, 没有奋斗目标, 沉迷网络、游戏的人很多;对老师的教导也是充耳不闻, 学习不积极, 实训兴趣低;学生们不知道工作需要哪些知识、能力, 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造成一些学生们在校期间不但没学到知识, 还养成了一身坏习惯, 没能做好就业准备, 就参加了工作。

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的路径

(一)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途径, 也是最重要的途径,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由于校企双方的短视行为, 造成校企合作没能认真地执行。所以国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校企双方参与到共同办学中来, 对于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 对于学校可以确定标准, 确定每个专业紧密型合作企业的数量, 严把考核关, 对于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予主要领导一定的处罚, 或减少对学校的补贴, 按质按量完成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是产业的有机体, 企业的需求基本上代表了产业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要引入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就学生毕业时所要达到的就业能力进行探讨, 写入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编写教材, 共同指导学生实训, 让学生了解企业, 了解产业, 使之在毕业前具有良好的就业能力。

(三) 合理调配专业及规模

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招生规模, 扩大一些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 严重破坏了专业之间的平衡, 所以国家或省级政府教育部门应该严格限定专业的招生规模, 专业规模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教师才有精力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的专业配置要与区域的产业相匹配, 根据产业的需求调整, 不能盲目地开设和取消一个专业。

(四) 组织学生实习实践, 实施“双证书”制度

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 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培训, 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五) 鼓励教师下企锻炼, 落实“双师”政策

“双师”不应该只是有教师证和职业资格证, 而应该让教师下到企业去实践, 了解企业的运行, 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素养等。学校要出台鼓励教师下企锻炼的政策, 主要包括绩效、课时、职称评定等几方面做出规定。为了防止教师弄虚作假, 还应该建立监督机制。

(六) 改变学生认识, 主动提高就业能力

以上措施都是从客体讨论的, 而就业能力的主体—学生才是问题的关键, 只有改善学生的消极状态, 才能让所有的政策、措施顺利进行。为此, 学校、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进行宣传, 教师在课上要经常提醒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比如可以进行负面案例分析。总之, 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 让学生主动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 (05) .

[2]肖贻杰.就业能力相关概念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12) .

音乐课堂契合度提升的策略 篇3

一、多用走心的语言

众所周知,语言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教学中,平淡、程式化的语言会把一节本可以很精彩的课消磨成一节毫无生气的课,而“走心”的语言反过来却可以把一节本来平淡无奇的课打造成流淌鲜活生命力的课。但凡优秀的教师都非常注重语言的能量,他们往往会或提前设计精妙的环节引导语,或临场生发精彩的评价语来推进这个“走心”,以达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境之间的契合,使多维关系间产生意气相投的感觉,最终形成共振共鸣。

比如有教师在教唱《放牛山歌》时,学生问:“为什么人们会在山间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教师这样回答:“因为山间、田间是多么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啊!这种感觉让老师想起一句词‘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也在山上,没有墙壁、没有屋顶、没有束缚,有的只是轻轻的风、淡淡的云,小小的野花和潺潺的流水。没有作业,没有培训班,有的只是来自内心的呼唤,这么美妙的情景,叫人如何不高声歌唱?”这满含诗意的一段话,犹如神奇的催化剂让学生的思绪爆发出蓬勃的草长莺飞,有这般意境化的铺垫,接下来的演唱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那么,教师该如何来锤炼走心的语言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有高度重视语言能量的意识;其次,要反复训练夯实自己的语言功底,走心的语言是建立在逻辑正确、表达流畅、情感充沛的基础上的,没有日积月累的雕琢是无法达到的;再次,就是要了解儿童心理,知道怎样的语言是学生听得明白的,是学生受用的,是能走到学生心坎上的,甚至能迅速激发起他们满足感、幸福感、表现欲的。唯有这三者逐个到位,课堂才有可能激起一波又一波贴心的涟漪。

二、巧用贴心的逗趣

小学音乐作品,一般都以活泼、欢快的曲子为主,但是老三套的教法也会把欢快的曲子消磨得平淡无奇。究竟该如何变平淡无奇为妙趣横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乐曲当中的“趣点”,顺势生成“趣点”,甚至是刻意制造“趣点”,以契合学生喜欢表现、表演,喜欢轻松、幽默氛围的心理。

记得有位教师在教唱《哈里罗》时,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哈里罗”的意思。结果,当第一个学生说“哈里罗”表示一个人的名字时,其他学生都纷纷应和。其实这个回答与“哈里罗”真正的意思———表达小朋友愉快的内心情绪———风马牛不相及。当“意外”出现,这位教师并没有武断否定,而是灵机一动,抓住了这个契机,巧妙地把“误点”转化成了“趣点”:“嗯,一个人的名字?好,那让我们来试一试,把咱们班的音乐小明星‘白玲玲’唱进去,如何?”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地在笑声中高唱起“跟着音乐唱歌白玲玲,啦啦啦啦啦啦白玲玲。跟着音乐跳舞白玲玲,啦啦啦啦啦啦白玲玲”。教室里顿时乐成一团。接下来,学生又乐此不疲地把班级中很多姓名三个字的同学都唱了进去,歌曲唱得熟练而又欢快,课堂气氛持高不下。最终,在应时应景的状态下,对于“哈里罗”的真正含义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我们说这就是顺势生成的意想不到的契合。契合得恰到好处,效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掌握这一天性,跟孩子“一起玩”,或者巧设小局跟他们“闹着玩”,这就是教师的智慧了。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努力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儿童,听儿童,感受儿童,全情投入,感学生所感,悟学生所悟,悲学生所悲,乐学生所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获得通灵的能量,找到每一把藏在音乐中能解读儿童心灵的密钥!

三、善用精心的设计

契合的深意还包括当学生难以理解某个知识点,或者说难以解决某个难点时,教师一个精妙的设计就给解决了。若是这个点恰好能与学生的信号接收点对接上,理解、感悟就很自然、顺利、轻松。这种契合会生发出学生对相类似问题的迁移思考。

如《柳树姑娘》一曲,学生总是习惯性地把“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两句唱得一模一样(如图1)。尽管笔者多次强调前半句起音是“1”,后半句起音是“3”,后面的音更高,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后来,有位资深教师教给笔者一个小妙招,她说:“小孩子不都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儿打响指吗?那你就让他们在‘多么’上面打个高举过头的响指,告诉他们跟随这个有魔力的响指就能把音唱准。”结果,换班上课时,笔者果然就用这一个高举过头顶的捻指解决了音准问题。而这一方法在此后同类问题的教学中也是屡试不爽。

精心的设计应该是在了解学生心理、熟悉音乐元素、透析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创设的。教师应该首先打动自己,说服自己,让自己觉得好笑、悲哀、激动、愤怒、愉悦,让自己觉得这种方式学习变得更简单,如此才有可能让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会用文化的内涵

更高层次的契合,就是能准确对接历史、文化的信息,以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去追寻作者的最初用意,感知作品的原始心跳,体验作品的本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认真了解、钻研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有针对性地选用乐曲的背景知识为我教学所用。其实很多音乐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也正是因为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打动人心。

《小小羊儿要回家》是一首由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作曲家张敏创作的具有民歌风的歌曲,是作者1950年移居香港后的作品。从张敏的创作经历看,他的作品基本是当时那个年代重在抒情的流行歌曲,当然也有一些民歌风的通俗歌曲,其中就包括《小小羊儿要回家》。所以无论是从作者经历、歌曲年代,还是从歌曲本身的速度、节奏以及伴奏配器等,都可以看出它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儿童歌曲,而是一首想通过借物表达对家乡深沉而又浓烈的眷恋之情的“情歌”。但是,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把它当成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来上,甚至是一首描写小动物快乐生活的歌曲。这些教师忽略了时代的背景,忽略了作者的风格,也就曲解了歌曲的本意。所以,教师会把曲子弹得欢快活泼,会把《喜羊羊》作为同类项进行引用,有的甚至戴上头饰来表演羊儿吃草、回家的样子。这简直跟歌曲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又谈何引起情感共鸣呢?所以,好课是需要去挖掘内涵的,是需要去对接信息的,是需要去吻合史实背景的,这样的课才不至于是肤浅的、单薄的、没有血肉没有厚度的,甚至是可笑的。

所以教师要有历史文化意识和背景敏感度,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我们才可能把学生的心拉到与作者最近的情感关系区,去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感知音乐的温度,感知作者的心跳。

总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我们要相信每首曲子都潜藏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点在等待与我们呼应,这呼应就是契合。这种契合里有思维的碰撞、情绪的波动、难点的突破和文化的冲突,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寻找这样的契合点。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境之间的契合度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艺术效果和实用效果。要想完善角色之间的契合度,使课堂的频率恰到好处,触发学生对音乐欣赏、学习过程的表现欲、满足感以及对音乐作品的共情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主动出击,有计划、有策略、有针对性地布局和引领。

大学生社会契合度分析 篇4

高等教育既担负着育人功能, 又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 是中国高校的职责所在。长期以来, 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下的中国高校与社会相对脱节, 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不能吻合, 开设课程与社会实际相距甚远, 人才培养缺少特色与专长, 既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无法充分体现大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这种习惯于按部就班生产, 等待国家统一分配的惯性模式被市场经济逐步打破, 学生自主择业使国家分配的时代得以终结。中国高校一步步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气息。学生需要就业, 社会需要人才, 大学生并非都是人才, 只有社会才能做出最终的评判。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 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 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激增, 如何培养人才不仅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也成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2007年教师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求真、善、美的综合, 要求有责任心、爱国心、自尊心、感恩心、集体主义观念。高校的发展不能同社会分离, 学生的成长不能同社会阻隔。社会希望我们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德才兼备, 关注民生, 关注社会。

2 契合度和分离度

当代大学生是否关注社会。大学生的视野是仅仅集中于书本, 专业知识, 还是身在校园, 心系社会, 是否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时刻关注着社会。为了解这方面的实际情况, 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所把握, 引导大学生能够关注社会、思索人生,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在陇东学院部分09级学生中开展了调查。

调查时, 09级学生为三年级学生, 大三学生各方面较为成熟, 还未面临毕业, 选取大三学生做调查比较客观。

社会关注度为利用百度搜索引擎2012年5月26日搜索结果, 采用的方式为高级搜索, 包含全部的关键词, 时间设定为近一年。搜索包含网页, 新闻等内容。利用搜索引擎的条目数量衡量社会关注度, 肯定存在偏差, 但是由于社会关注度难以准确获得, 只能利用其他手段。网络上的数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生与社会契合度=学生关注度/社会关注度, 若学生关注度与社会关注度完全相同则契合度为1, 为标准契合度。社会契合度越靠近1, 则表明契合度越高;距1越远, 则表明契合性越弱。通过对15个问题的契合度检验, 最终得到学生与社会的平均契合度为6.48, 这表明, 大学生与社会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学生与社会相离度=学生关注度排序—社会关注度排序, 数字越大则表明学生关注与社会关注差距越远。通过计算得到总体相离度为-38, 说明学生与社会的相互了解仍需要加强。

在对15个问题的逐一分析中, 我们发现对传统文化保护和贫困地区教育两个问题契合性很差, 而对于三农问题, 医疗保障, 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契合性则较高。对于就业、人口、房地产、环境问题等契合性也较好。

3 分析与思考

如果只从社会契合度的角度去评判大学生和社会的关系, 得到的结论会有片面性, 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的看法和认识。通过对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有以下几方面认识。

3.1 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有一定的深度, 进行了独立思考、提出了解决思路

比如对于房地产市场, 有学生认为存在价格过高、政府官员腐败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从中获取暴利、炒房团哄抬房价等现象。对此提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需要增强, 推行经济适用房等对策。如在提出传统文化需要保护的同时, 也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路, 大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推动大众文化的发展;加强立法, 抵制不良文化。

再如就业问题, 有学生提出大学生毕业后, 国家应该组织二次培训 (二次教育) , 由国家出钱, 学生在就业后的若干年内还清;国家要规范相应的考试制度, 如公务员招考, 教师招考等考试;还有学生思考了大学生自身的局限, 提出多参与社会实践, 与社会互动交流, 积累经验, 减少就业时的盲目。

3.2 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有着一定的前瞻性

如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针对这一问题有同学提出传统文化被抛弃, 普遍的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在蔓延。并指出外来文化入侵的巨大危害, 造成民族认同降低,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对于环境问题学生认为环境污染, 水资源的浪费, 植被破坏严重, 土地沙漠化, 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亟待提高, 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也有同学思考人口与失业、人口与粮食危机、人类活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等, 要可持续发展, 科教兴国。

3.3 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问题, 同样较为关注, 体现了与社会的联系性和相容性

如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针对农民素质较低和竞争力弱的现状, 提出了农民教育问题;对于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提出需要国家政策, 社会保障机制完善, 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农民的自身素质需要提高,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医疗保障问题, 提出要医药分离, 加强医疗保险事业建设。针对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有学生提出, 教育质量不高, 教育资源缺乏, 学校设置不合理是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致形成了贫困与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

3.4 大学生对于民主、和谐的社会的建立有积极的思考

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有很强的关注, 有同学提出要避免出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要改革政府机构、严厉打击腐败, 加强监督。对于贫富分化要避免财富分配失衡, 加大对低收入产业的扶持, 严格实行税收和相关法规。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做好弱势群体的保障, 老龄人口的保障, 农民工的保障。

4 结语

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互动方面虽然有令人欣喜的特点, 但是我们在分析中也发现了突出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 更多的来自于间接的途径, 诸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也有别人的议论和道听途说, 再加上个人理解问题, 看待事物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较高的层次, 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 比较片面, 不能客观的看待问题, 得出结论。提出了一些片面的观点和议论。

对大学生社会平均契合度, 我们应该客观分析, 一方面我们应该正视大学生和社会存在距离这一客观现状,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契合度,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走进社会, 融入社会。另一方面, 我们也应该冷静思考, 大学生和社会存在距离, 这与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自身素质、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有关。在一些问题上, 大学生群体与社会的相离度大、契合度差正是说明了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他们更为关注教育、传统文化等问题。这也启发我们应该对这类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总体来看, 大学生和社会应该是互动的, 通过对相离度和契合度两个指标的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大学生和社会的距离。这种距离能促使大学生改变自我, 适应社会;反过来, 大学生和社会在某些问题上认识的巨大偏差, 也应引起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与思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 2007.8.31

上一篇:预付工程款下一篇:高中议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