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通用12篇)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1
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这个国家拥有多少世界名牌为表现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德国的奔驰、日本的索尼等, 这些名牌是它们在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正是通过这些名牌, 发达国家树立了自己的形象, 也牢牢控制着国际市场。中国也从30年前计划经济发展到如今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生机勃发, 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品牌正在改变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品牌是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的体现
城市以及区域之间竞争力的比较基本上和该地区拥有的品牌数量是相对应的关系。据联合国发展署的统计, 驰名商标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 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 销售额超过50%, 个别行业达到90%以上。“上海制造”在中国人眼里曾经是“高品质”的代名词, 然而全市387项品牌价值, 仅相当于可口可乐的1/6;1995年首批荣获“上海名牌”的152个产品, 目前仅剩100个, 十年里52个名牌悄然消失。正是由于品牌力量的薄弱, 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 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4位, 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 可在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公布的2004—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 中国却仅排名第44位。在国内区域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制造业最具活力的地方。在中国最权威的品牌体系“中国驰名商标”新近公布的名单中, 长三角地区在全部446个品牌中占到118席, 成为名副其实的“品牌高地”。所以, 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中, 将不再是产业表面的竞争, 而是拥有品牌力量的竞争。
品牌, 一种高潜质的战略资源, 一种提升竞争力的高级要素, 如今已成为事关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注焦点。如火如荼的品牌事业席卷了全国各地, 各地争创品牌和推进品牌工作更是热火朝天。统计显示, 广东的品牌企业仅占省级规模企业总数的0.5%, 完成的产值却占全省的6.1%, 对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12.7%, 拉动全省工业总产值增长2.4个百分点。不仅如此, TCL、科龙、美的、格兰仕、康佳、三九、健力宝、乐百氏等一批广东品牌不仅成为了广东的经济支柱和地区形象的象征, 而且开始代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崭露锋芒。除广东之外的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区也都因政府的有力推进、策略的得体以及当地企业的全力投入而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江苏的熊猫、红豆、波司登, 浙江的娃哈哈、杉杉、雅戈尔、大红鹰, 北京的联想、方正、紫光、燕京、三元, 上海的中华、光明、上汽等各类品牌, 也都随着品牌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且, 品牌不仅是区域经济实力的象征, 其作为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中国经济亟待世界级品牌支撑
美国曾经在社会上搞过一次大规模调查, 结果大部分人把最好的大学地理系投给了哈佛大学, 而实际上哈佛大学并没有地理系。这就是世界级品牌的魅力, 人们会极度地信赖它, 会把最美好的东西授予它。同样一件衣服, 孟加拉国加工费用是1美元, 贴上世界500强第一名沃尔玛的品牌就可以卖到100美元, 国际化品牌让其价值增长100倍。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 世界名牌占全球品牌不到3%, 产品却占了全球市场的40%以上, 销售额更占全球的50%左右。
发展组织统计, 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 包括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等十几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与以上数据极不相称的是, 根据美国《商业周刊》调查, 美国的品牌最强大, 在前100名中美国占有62席。全球十大最有价值的品牌美国占有8席。美国一直被称为世界品牌加工厂。相比之下, 亚洲国家似乎是少了点儿, 共占有8席。其中日本占有7席, 与欧洲国家法国同列第二。韩国仅占1席。其余席位除百慕大占有一席之外全部为欧洲品牌, 占有29席, 法国7席、英国6席、德国5席、荷兰3席、瑞士3席、瑞典2席、意大利2席、芬兰1席。为什么中国知名品牌却属凤毛麟角, 近乎空白?这需要深入思考, 找出其中的原因。世界经济学家认为, 真正的世界工厂, 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中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处于相对垄断的主要地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仅靠为别人代工就可以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也没有一个世界制造中心不拥有属于自己的成批的世界级品牌。
在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中60%的部分来自于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 然而在中国, 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是品牌制造业所创造的价值。在美国不需要制造只需要经营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价值, 而在中国, 制造业兴旺, 但制造的商品却挂的是美国品牌。例如,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 (Joan Robinson) ———分析20世纪30年代“寡头垄断市场”的先驱之一的观点是:“同一类物品的众多不同品牌, 在其各自的名称和标签下以不同的产品质量出售。这些名称和标签诱导了那些富有、势利的消费者通过购买不同的消费品, 把自己与贫穷的消费者区别开来, 而这些品牌间的实际差别微乎其微。”中国缺的不是创造能力, 缺少的是经营, 缺少的是品牌发挥出更大经济价值的能力。产品是在工厂所生产的东西, 而品牌则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很快会过时落伍, 而成功的品牌是经久不衰的。
三、推行国家品牌战略,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 推行国家品牌战略是由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乎是零, 又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不少企业采用OEM生产方式, 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 赚取的只是微薄的加工费, 而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拥有权的企业所获得, 处于替人做嫁衣、受制于人的境地。所以,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进一步接轨, 中国的工业产品进一步进入了与世界名牌产品的争夺之中。质量竞争、品牌竞争, 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第二, 推行国家品牌战略是我国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品牌不仅是信任、忠诚、市场、效益的化身,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脊梁, 更是国家形象、国家实力的显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世界品牌的数量, 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温家宝总理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 就是效益, 就是竞争力, 就是生命力。”这是创造名牌产品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和概括。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而这种竞争焦点主要体现在品牌上。
第三, 推行国家名牌战略是我国产业升级的自然选择。创造中国名牌, 特别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 积极推进中国名牌战略,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企业已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涌现出一批走向世界的成功企业, 已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如果再经过10—15年的艰苦奋斗, 下大力气创出几个中国世界名牌,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财政支持, 更重要的是, 我们可以用自己制造的世界第一流装备来改造国民经济, 这是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重要物质保证。
总之, 品牌对一个国家来讲不仅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像“麦当劳”、“可口可乐”, 它们已经超越了品牌的企业属性, 成为美国文化与美国力量的象征) , 更是国家力量的源泉。实施品牌战略与国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一个地区或区域通过品牌产品占据市场, 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 才能充分显示强劲的经济综合实力, 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一个国家经济要发达, 企业必然要兴旺, 而企业兴旺的基础是品牌的强大。所以,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终究是品牌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张晓磊.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
[2]李依璠, 陈丽光.中国制造业能出世界品牌?[EB/OL].2005/2/24.来源:中国品牌网http://www.cnad.com/autonews/pingpai/200522411465559630.htm.
[3]周朝琦, 侯龙文.品牌经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4]“让中国品牌响遍世界”http://www.csnn.com.cn/csnn0408/ca270039.htm.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2
摘 要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株洲市职教集团在订单培养、合作科研、共建实训基地、职业培训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仍存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合作主体动力不足、集团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促进株洲市职教集团化办学,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完善保障措施;引入市场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各方职责;深化行业办学,加强行业指导。
关键词 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株洲市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1008-3219(2017)32-0025-03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株洲市各职业教育集团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始终坚持职教集团建设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为全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株洲市职教集团办学发展现状
(一)职教集团主要类型
株洲市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和湖南省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相继组建了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主要分为行业型职教集团、区域型职教集团和复合型职教集团。
1.行业型职教集团
行业型职教集团突出特点是行业主导,一般以专业为纽带、以名牌学校为龙头、以开设同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为主体,联合同类行业、企业及科研单位组建的职教集团,立足于行业发展需要[1]。包括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南方铁路运输职教集团、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核心组建的湖南汽车职教集团等。
2.区域型职教集团
区域型职教集团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主导,一般是由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或参与,依据地方规划和产业结构,整合区域内的职教资源,旨在促进区域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2]。包括以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南有色金属职教集团、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为核心组建的株洲幼儿师范职教集团等。
3.复合型职教集团
复合型职教集团的突出特点是多元主体、多元协商,一般是以名校、行业或政府为主导,以特色专业为纽带,联结区域、行业、企业、中等职业院校等多元主体,探索多方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跨区域、跨行业、校企结合、城乡联姻、中高职衔接的集团化办学模式[3]。包括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湖南轨道交通职教集团、由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湖南化工职教集团、以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株洲市旅游学校)为核心组建的株洲旅游职业集团等。
(二)职教集团的主要办学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优化配置。由政府及各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建,通过政府的行政力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促使各实体形成联盟,以期达到人才培养的完善或解决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
二是行业主导,培育人才。由行业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兼具教育与培训的双重功能,培养行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人才或技术人才。
三是企业主导,多元合作。由企业发起组建,以综合企业人才和发展为导向,把学校建成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基地。集团通过吸纳企业、学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开展多样的合作形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四是院校主导,资源共享。由具有一定办学实力、专业建设领先的品牌院校为牵头单位,联合行业或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能力。
二、株洲市职教集团建设与发展创新
(一)建立职业竞技平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一体、同台竞技的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基于平台开展学习训练、交流展示,共同提高职业技能。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有色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平台,通过举办省有色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二)加强中高职衔接,实现中高职双赢发展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先后与浏阳市职业中专、邵阳市交通技工学校、蓝山职业中专、双峰职中、临湘市职业中专等中职学校开展了中高职衔接合作,实现中高职双赢发展。
(三)开展企业职工培训,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为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新疆有色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中管干部和企业员工培训5000人次,为企业员工进行技能鉴定人数达到10000多人次。湖南化工职教集团成员院校全年为巴陵石化、中盐株化、湖南海利等70余家企业培训员工22000人次,技能鉴定人数17000余人次。
(四)实施校企订单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建立了“广汽菲亚特班”“三一班”“上海通用ASEP班”等订单班。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职教集团平台先后与巴陵石化、华峰集团、瑞阳化工等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
(五)拓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湖南化工职教集团在巴陵石化等20多家成员单位和企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8个、校内实训基地58个、校外实训基地158个,基本满足了集团内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南方铁路运输职教集团有铁道部“重点实训基地”2个,“钳工实训基地”“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加工实训基地”被湖南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认定为“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三、株洲市职教集团建设和发展瓶颈
(一)政府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有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缺乏总体规划,尚未形成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建设的良好氛围,相关政策中没有明确职教集团的地位、运行模式和业务范围,对各行为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缺乏明确的界定,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保障,没有建立相应的评估激励机制,政府部门的参与、指导和协调与监督作用不明显,实质性的政策支持略显不足等。
(二)职教集团运行机制不完善
虽然各职教集团都建立了相应的章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员,但职教集团内部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由于集团各成员单位是各自独立的法人,约束力相对较小,成员间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非常有限;集团内的单位在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人事关系、资金关系等诸多方面尚未归口统一,集合合力并没有得到体现。在组织形式上,各职教集团主要采取理事会形式,集团章程及运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比较粗泛,致使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三)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内生动力不足
目前对职教集团实际起导向作用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市场力量自发推动不足,相应职能难以约束企业行为。对于企业来讲,经济效益是影响校企合作办教育的主要动因,而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链仅限于人才方面,其他方面企业能获得的收益不大。多数学校由于专业的相关性而参与职教集团,但缺乏参与集团发展的内生需求,对集团建设的活动和工作不够积极,合作不够紧密。集团内各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各自为政,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又各不相同,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专业特色。
(四)行业指导作用受到削弱
各职业院校办学项目和资金的审批权及技能鉴定权等均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行业资源优势和行业指导作用被削弱,加上学校与行业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弱化了行业的办学责任,客观上也导致行业支持的力度不够。
四、株洲市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保障措施
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职教集团的发展。引导和激励集团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和评估来约束各方的协作,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和效益,保障顺利实现预期的合作目标。建立健全系统的职业教育集团各方互利共赢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校企联合统筹互动机制等。
(二)引入市场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职业教育集团各方的契约关系是造成集团组织机构松散的主要原因之一。参照企业,引进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借鉴公司企业治理的原理和方式,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使职教集团做到围绕产业集群而建,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研合作工作站[4]。
(三)完善运行机制,明确各方职责
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一套适合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质量监控评估机制,让企业主动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师资以及实训场地;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免费为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和培养订单式人才等,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四)深化行业办学,加强行业指导
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行业背景办学,促进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设备、资金、师资、市场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充分发挥行业管理机构的指导性作用,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向集团成员发布课题,组织开展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为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为政府和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意见。由政府推动,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由行业、企业与院校共同制定具体行业的地方教学标准。
参 考 文 献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篇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能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5]刘红光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CO2减排效果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
我国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策略浅析 篇4
三十多年的改革, 经济的发展遵循不平衡规律, 按照行政省区和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分为中、东、西部三大经济地带。这三大地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由东向西呈递减阶梯状态, 总体是东部发达和西部落后。目前, 东部资本相对饱和, 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 向中部、西部地区转移。
1 我国区域经济转移存在的问题
1.1 东部可能出现产业真空
东部在发展新产业时, 投入大、成本高, 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收益;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又受到总体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和来自其他方面的竞争, 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在创新机制尚未建立、新兴产业不能及时培育发展并形成规模、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还没有完全形成时, 将现有产业盲目向中西部转移, 可能失去原有的经济增长点, 出现产业真空, 导致结构性失业。
1.2 产业承接地投资与创业环境较差, 商务成本偏高
一方面, 中西部因远离口岸、运输周期长、成本高等, 对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 中西部地区面临如:政府办事效率不高、行为不够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相关服务体系不完善, 财税、金融、咨询、服务等较为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地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 使一些外来投资者可能面临政府扶持有限、融资成本过高和企业后续发展资金不足等等困难。
1.3 一些转移出去的产业对承接地产生了新的污染, 影响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区域。由于长期过度开发,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自然灾害严重。
2 我国产业转移的路径
改革开放后, 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 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 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到了20世纪末, 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巨大, 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 国家相继出台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 旨在缩小区域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实现此目标, 就需要东、中、西部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 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 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 无论对转出、转入地都有共同的利益。
2.1 极化效应聚集
东部极点对中、西部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东部, 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从而增强东部的竞争能力。
2.2 扩散效应发展
东部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中、西部地区,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
2.3 生产成本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新一轮产业升级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形式, 将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的。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东部向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3 统筹兼顾, 推动我国经济区域协调发展
为有效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最小的临界投资规模对产业系统同时进行投资, 统筹兼顾, 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才能产生新的外部经济效果。
3.1 产业转移的效应应体现整合升级效应, 不仅会使转移方自
身的结构优化和内部空间联系有机化, 而且会优化被转移方的产业结构, 从而强化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的外部联系。
3.2 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应该主要表现为要素注
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
3.3 要取消对各种资源消费补贴的政策, 加大对自然资源流量和环境征税, 提高自然资源的价格。
适度放宽西部鼓励类产业的范围, 在地税的征收上适当的减免和优惠。建立和完善产业转移承接地的投资环境、服务体系和承接载体。进一步优化服务, 完善政策、法律和服务保障体系, 维护和保障企业在本地区创业的合法权益。西部要积极走出本区域, 与东部建立广泛联系, 不断扩大产业转移领域。
3.4 统筹规划我国产业转移。
要结合东部产业升级和中西部产业发展的要求, 通过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的形式, 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转出产业。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适度放宽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准入门槛, 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的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3.5 为了保存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采取适度的消费模式, 避免为“消费”而“消费”。
3.6 市场化方式推进我国产业转移。
我国产业转移应以企业为主体, 通过市场化的利益驱动机制实现。运用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手段, 鼓励东部企业向中西部投资, 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为中西部企业引入新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 使之形成与东部企业的产业联合。
3.7 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
中西部地区要坚持技术、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 积极组织本地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通过技术转让、承包、合资、融资和合作生产等方式, 加快科技成果在中西部地区的转化、扩散和应用。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实现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现象。本文就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调研、分析, 针对相关问题, 提出了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移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栾贵勤《区域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先庆《产业扩张》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5
深圳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建设,国民经济实力快速增加,已形成我国区域性的金融、贸易、运输。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雏形。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生产、生产资料的流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纽带。为保持深圳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密切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联系,使物流产业与工业生产规模以及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保持同步,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把深圳健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一、深圳建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标
深圳市在跨世纪发展过程中,应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战略性产业,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应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
l、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转口贸易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深圳也连续多年在国内进出口贸易中位居全国之首。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应继续发挥深圳在全国国际贸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和各种优势,借助毗邻香港这一国际转口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力争把深圳建成与香港互补的面向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转日贸易中心。近期应立足华南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使深圳成为东南亚货物转运的分流中心。
2、面向珠江三角洲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经济实力,为深幼怖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的配送中心奠定了基础,而京九铁路的开通为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因此,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时,深圳应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为基础,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使深圳成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京九地区的商业批发配送中心。
3、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航空运输中心
两港起飞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发展战略,力争使深圳成为面向南中国地区的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中心。在远洋运输方面,利用东西港口群的优势,特别是盐田港作为我国四大国际集装箱中转港的有利地位,大力发展远洋运输,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的远洋运输中心。在航空运输方面,利用深圳空港列为华南地区货物运输机场的有利条件,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心、海外市场开拓及先进技术吸收的优势,把深圳建成为面向全国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配送空运中心。
4、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
利用毗邻香港这一国际信息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借助深圳信息网络开发与建设的优势,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深圳应力争成为全国物流信息中心,在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信息、产品开发、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深圳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加快发展物流业,把深圳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深圳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圳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理选择。
l、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域市,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创新优势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以后,全国改革开放进人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新形势下率先改革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探索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模式,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是深圳继续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试验场”作用的要求,也是深圳市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深圳促进第三产业增长,建成一流国际性城市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深圳市物流产业滞后发展影响到区域性商贸、运输以及信息、金融中心的建设。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过程中,以物流产业发展做为牵引力,形成区域性的物资交易体系,进而带动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顺利建成。
3、发展物流产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率,提高深圳市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以商业企业为代表的深圳物流企业近年来出现了销售成本增加。流动资金短缺、资产负债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要解决商贸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有效地降低商业企业的经营成本,改变深圳市场上商品价格偏高的现状。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改变目前商流环节过多和物流配送体系落后的局面,提高深圳市场对国内外需求的吸引力。
4、大力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产业,可以进一步维护香港国际贸易、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提高深港两地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既定国策。为了维护香港国际商贸、金融、信息和运输中心地位,需要寻找香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和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办法。在这方面,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香港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经济中心的优势,通过与深圳港口和京九铁路联运,从而形成深港物流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香港与深圳的国际竞争力。
三、深圳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1、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墓础条件
深圳既是内地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同时也是港澳走向内地的桥梁,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区位条件。同时深圳目前基本具备了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各种基础条件,包括基本形成的四通八达的货物集散运输网络,正在完善各大型运输结点的物流服务功能,国际性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口岸城市特点,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
2、深圳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体制环境
经过十八年体制创新的`探索和实践,深圳旧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这就为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3、深圳基本具备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商业环境
深圳市商贸企业配送中心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现有数万平方米的商贸企业配送场地,配送的商品品种数千种。同时以加快商品流通和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配送中心也正在计划建设之中。因此,利用深圳现有的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深圳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京九沿线地区和广阔内地提供面向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双向物流服务。
4、深圳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具备了由生产服务型域市向现代物流中心城市转型的条件
深圳传统加工工业已经完成了起动深圳地方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带动了与之相关的房地产业、商贸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生产服务型城市。随着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快速增长为标志,深圳经济已经进人了经济功能转型的转折点。从深圳经济转型的外部环境看,随着内地经济开放度不断加大和国际贸易业务不断增加,需要深圳为内
地进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向内地输入国外的先进产品,这为深圳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深圳具有成长为华南地区重要句流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但是也存在着种种挑战,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就使得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又十分紧迫。
1、物流增长低于经济增长,与经济腹地的经济联系减弱
深圳物流量增长明显低于经济总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从物流产业主要指标分析,深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居于劣势,物流专业化运输程度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从近年来过境运量下降、平均运距减少的现状来看,深圳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由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经由深圳到珠江三角洲的中转运量在深圳全社会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深圳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趋于弱化。
2、物流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域市的要求
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目前虽然传统的三级批发和零售的固定流通模式被打破,流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但是包括深圳在内的国内大中城市,还没有建立起现代意义的物流产业。主要表现为:物流组织和方法以及手段与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生产与流通、消费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物流产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权限分散在政府多个职能部门,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造成物流企业规模偏小,产业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薄弱。
3、深圳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竞争
从华南地区来看,深圳位于国际性贸易中心和购物天堂的香港及华南地区传统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之间,而且在深圳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内集中了13个城市,在商业服务的半径和争夺顾客群方面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从全国范围分析,深圳在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上海等大城市的竞争。近年来上海大力提高物流科技含量、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初步形成顺畅、快速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业,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虽然我国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绝不是一个城市就能完成的,但上海的快速发展的确对深圳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提出了挑战。因此加快深圳现代物流产业的建设步伐不但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五、深圳建设物流中心的政策与措施
深圳市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全市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提出了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设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物流产业国土布局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鉴于物流产业与设施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和投资规模大等特点,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与措施,以促进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l、明确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和布局
全市物流节点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应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各单位不得擅自自行进行,应依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制定全市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各节点区功能应以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流的国际性城市和花园式的环境为指导,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地理优势,形成各具分工特色的转运。仓储。批发。配送。展示。购物、消闲以及娱乐互相配合的物流中心。
2、依托海港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深圳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100万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按照国际集装箱港口发展的惯例,100万箱是一个港口从转运港口走向远洋港口的起点。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深圳港群,特别是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充分利用深圳优越的港口和已经形成的交通枢纽条件,改变目前深圳单纯充当过境运输要道城市的形象,变过境物流为与商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将是深圳近期在发展物流业方面重要的任务。
3、加快实施铁水联运的布署
深圳地处京九、京广和广深铁路的交会点,这三条铁路与平南、平盐两条地方疏港铁路连通,货物可以直通深圳东西两海港区,实现铁水联运。深圳西部港区可以通过珠江水系完成江海联运。广深、深汕、深惠、梅观、机荷五条高速公路,把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城市相联。对此深圳将贯通行业间的信息联系,打破行业界限,提高货物转运效率。
4、促进物流与商流的联动
在加快建设华南集装箱转动中心及盐田港集装箱后方转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扩大功能,发展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引进新商业经营方式,建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辐射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物资配送中心,同时努力发展对香港供应的国货大型配送中心。对经香港输入国内的商品,在深圳建立大型进口货物物流中心,沿京九线和京广线形成面向全国的长距离物流运输。
5、加快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平湖物流中心在深圳物流业的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深圳面向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发展物流业的公铁水衔接的枢纽点。为此,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加快平湖仓储区建设的规划,制定开发建设平湖物流中心区的扶持性优惠政策:
——允许有条件的平湖物流中心区内企业设立保税仓库业务,以支持盐田港的发展;
——平湖物流中心区对用水、用电严格管理和控制价格,以降低物流业投资成本;
——为了吸引仓储物流企业投资,在平湖物流中心区实行土地价格优惠政策,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设施费,缓交地价。
——原笋岗仓储企业经批准改变功能后,迁往平湖物流中心区的,可获部分补缴地价退款优惠。
6、利用黄田国际机场,发展面向全国的信息产业类高科技产品的快递业务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6
摘要:辽宁地处中国东北部,东北三省的最南端,怀抱渤海,同时与朝鲜接壤,与韩、日隔海相望。辽宁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具有身处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重合区域以及更大范围的东北亚经济区之中的独特区位优势。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区域优势,提出策略选择。
关键词: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辽宁对内发展、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深化。虽然辽宁的经济一直在增长,但在全国各省排名却在逐步下降。从国内各区域看,东部地区富裕,中部停滞,西部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转变。在此背景下,辽宁独特的区位特征使得加快发展辽宁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三大经济区概念
1东北综合经济区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其中,东北综合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2环渤海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共五省(区)二市。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由三个次级的经济区组成,即京津冀圈、山东半岛圈和辽宁半岛圈。
3东北亚经济区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早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川润教授于1987年9月提出来的。东北亚经济区地理位置上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各国经济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
二、辽宁参与各经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
1辽宁参与东北综合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战略。在这一战略的实践过程中,东北三省经济达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全国GDP排名稳中有升,连续六年保持了上升和高位运行态势。经初步核算,2008年辽宁GDP为120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午增长13.1%,占东北三省的45.70%,人均GDP24945元,远远高于吉林、黑龙江的18126元和18763元。
2辽宁参与环渤海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环渤海经济区是一个复合的经济区,实践表明:其区域内的三个次级经济区在产业结构上过于雷同,没能形成优势互补,反而是竞争态势。目前一系列政策表明,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已经淡化,京津冀成为主体。(数据来源:辽宁统计信息网)
3辽宁参与东北亚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据统计,目前辽宁同俄、日、韩、朝、蒙等东北亚主要国家间的贸易额已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而且增长势头明显。2008年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辽宁全省完成进出口72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8%。东北亚各国人力资源在数量与质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劳动力过剩,周边国家的人力资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短缺。日本、韩国,国内各种自然资源缺乏,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较强。
三、辽宁省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
辽宁位于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区的交会处,拥有中国第三大港和最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的大连港与中国东北最大的货物空运基地,凸现了辽宁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国际航运优势。
从产业面看,辽宁借助其地理位置形成产业优势。工业方面,辽宁是资源大省,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承载世界制造业转移的能力。金融方面,辽宁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金融开放度最高的省份,有利于发展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旅游方面,辽宁环境优势明显,有山有海,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同时具有民族、地方特色,有助于全省形成特色旅游带,成为东北区域旅游中心。
2开发沿海经济带的借鉴经验
沿海经济带是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最具发展空间的领域。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沿海区域脱颖而出。深圳利用邻近香港的区位优势,积极吸收和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都为辽宁提供了借鉴。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政策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组织资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一项重要政策而提出,为发展“东北制造”提供了机会。具体来说,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为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等提供了巨大的国内需求。
4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
按照东亚“雁式”产业转移理论,辽宁处于与日本、韩国的垂直分工关系以及与俄罗斯、朝鲜水平分工关系的交叉点上,在一定程度上承接日本、韩国的一部分产业转移,可以利用日、韩的资金和技术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将相对成熟的产业向朝鲜、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转移。
四、辽宁实现省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1利用地缘优势,提升对东北腹地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
作为东北三省的领跑者,辽宁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东北腹地经济的支撑。辽宁可以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为龙头提升经济辐射能力,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功能。提高科研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推动中心城市与腹地参与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依托政策优势拉动腹地经济发展,发挥对国内外市场关系的延伸功能,提升对外开放档次,拉动市场经济。
2强化港口市场化建设,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
目前环渤海区域内港口众多,竞争激烈,合作很少。港口市场化是辽宁参与东北合作与竞争过程中的重要策略,建立以营口一大连为主要集散市场的经济交流模式,促进整个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的生产要素流通。完善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吸引国内外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辽宁建立基地,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箭度环境。
3抓住东北老工基地改造机遇,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辽宁要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历史性机遇,使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得到整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和带动全省产业升级。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旅游、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辽宁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为先导,以实现资本密集产业发展为核心的产业结构模式。
4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市的合作
辽宁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京、山东、吉林等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各异、协调发展的区际分布格局。在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区内明确辽宁的优势、功能定位,加强港口合作,合理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其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实力。
5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辽阳旅游区域联合发展策略探究 篇7
辽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 既具有区域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旅游产业发展离不开东北老工业基地旅游产业发展这一大的环境。文章在东北旅游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辽阳旅游区域联合发展策略, 具体内容如下:
1 打造冰雪驿站
冰雪是东北在冬季的旅游优势, 吉林省长春市推出了冰雪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办有冰雪博览会、冰雪书画艺术展等, 可将辽阳弓长岭滑雪旅游融入其中, 既吸引以辽阳为目的地的休闲度假客, 也可接待过境的节点客人, 客人们在此滑雪1~2日, 再奔向吉林、长春、哈尔滨。
为此, 辽阳应考虑与东北其他冰雪城市联合营销、联票经营等。像亚布力滑雪度假区、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长白山冰雪休闲竞技旅游、阿尔山—柴河新兴滑雪度假旅游地等, 已具备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品牌效应, 辽阳滑雪品牌建设应傍势发展。
2 植入和巡演民族风情
辽宁省为满族发祥地, 辽阳也不例外, 满族风情及二人转艺术不仅是辽阳的, 也是辽宁甚至是东北地区的文化遗产。此外, 东北地区尚有蒙古、朝鲜等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 也有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稀缺型少数民族文化, 可以通过植入符号和演艺的形式, 将少数民族文化成为辽阳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 而不能仅停留在要区分的角度上, 整合也是一种策略。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很丰富, 但哪个地区也没有做成很品牌、成规模的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文化转换为强大可即用的旅游资源还存在着技术难题, 演艺化、符号的印象系列可能是一条可行路径。某种意义上, 辽阳可以提出打造演艺之都的口号, 这将是一个十分艰难、艰苦的定位, 可能会令决策者面有难色, 但高定位并慎重设计操作程序却在提示着一条可行的技术发展路径。
3 旅游观光线路的整合
东北区内有侏罗纪古生物化石、红山文化、夫余国、高句丽国、渤海国以及辽、金、元、清时期遗址, 可将辽阳观光纳入到东北大尺度旅游精品线路中, 为此需要与各级旅行社进行合作, 依托旅行社向外域推介辽阳观光。
此外, 东北区内也有抗联、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红色旅游资源, 如东北抗联纪念馆、二战终结地、九一八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等, 选择辽阳景点如雷锋纪念馆等, 通过专题或秉承起承转合等节奏, 让辽阳能够进入到东北重要旅游线路中的一站。
4 直通海滨
旅游在有海的地方往往搞得风生水起, 形成市场规模。辽阳应有尽有, 只是缺少一面大海。辽阳可以和大连、营口, 甚至与丹东、盘锦、葫芦岛、锦州组对子共同发展旅游, 优势互补, 取对方的长补自己的短。随着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的建成通车, 缩短了辽阳与这些海滨城市的时间距离, 交通硬件已经具备, 只欠软件东风, 这个软件主要是指智慧性设计和积极地付诸行动。
5 哈大高铁开通及铁路观光
辽阳是有铁路到达和经过的城市, 有铁路的历史已有百年, 而且是哈大铁路必经和必到的重要站。哈大高铁的建设及开通, 拉近了辽阳与黑龙江、吉林两省及与兄弟城市沈阳和辽南城市的距离, 也给辽阳市民的出游提供了新选择。由于哈大高铁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全线由南向北, 途径大连、营口、鞍山、辽阳、沈阳、铁岭、四平、长春、松原、哈尔滨10座城市, 设有二十四个车站, 基本囊括了东北三省的主要风景和景点, 这让赴东北三省旅游将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辽阳市民想要到东北三省全境范围内旅游, 完全可以做到想看风景随时下车, 看完之后买票继续“赶路”。即节省时间, 也更加灵活方便。真正实现了铁路观光旅游。另外, 哈大高铁的开通, 也为辽阳旅游发展增添了一根强劲的动力管道, 促进了以辽阳为中心的南北旅游的发展。如在夏季, 去海滨城市是旅游最好的选择, 辽阳人可以南上鲅鱼圈、大连等地, 高铁开通以前辽阳人到大连坐火车得五个多小时, 而高铁开通后, 现在冬季是两个小时, 夏季将会是1个小时, 对市民而言, 可以轻松实现周末到海滨城市游玩、度假的梦想, 甚至可以当天去, 当天回, 不在为距离而苦恼。玩冰雪则是冬季游玩最佳的选择, 对于大连等辽南市民可在冬季利用周末轻松地走进辽阳, 感受温泉滑雪的乐趣, 再在周一上班前返回大连, 高铁的开通让冰雪一日游成为现实, 如果时间充裕, 也可再乘高铁北上冰城哈尔滨体验俄罗斯风情、滑雪等。除此之外, 辽阳到沈阳才10多分钟, 到长春2小时, 到哈尔滨3小时, 辽阳人既可以随时北上沈阳游玩, 也可以北上吉林、哈尔滨等地体验异地风情, 同时, 沈阳人也能实现辽阳一日游, 甚至可以中午坐高铁过来, 洗个温泉, 晚上回去。以前哈尔滨到辽阳佟二堡买貂皮的人大多组团开车来, 最快也得开五六个小时, 哈大高铁的开通, 使顾客可以当天往返, 游客数量必定大增。总之, 哈大高铁的开通必将刺激东北区域旅游掀起新高潮, 也必将带动辽阳旅游产业发展, 辽阳应思考如何利用哈大高铁开通的优势来扩大对辽阳旅游的影响。
6 遗产博物馆类建设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遗产众多, 发展工业旅游有着良好的基础, 在2004年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企业中, 东三省共有21家, 占全国1/5。各地都有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可能, 但似乎也不应该各地都建设大型工业遗产博物馆。除原址实物博物馆外, 应在某一城市建设阐述东北全域工业发展沿革的总部性工业遗产博物馆, 辽阳可以争取做这项工作。
以这样的思路, 也可以延伸到东北文化民俗博物馆、东北农业博物馆等, 以“北大荒知青”为怀旧和了解北大荒为主题开展农业观光游。此外还有铁路博物馆, 东北地区曾经是全国铁路最发达的地区。如此思路, 可以让辽阳彻底文化起来。目前, 辽阳已经建成了中国温泉博物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 错位发展
辽阳属于沈阳1小时经济圈, 跨行业、跨景区合作机会多, 唯有自成精品, 才有比较优势的机会参与合作。可以以满清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 开辟辽宁清前史旅游线路, 包含沈阳故宫—沈阳昭陵—沈阳福陵—抚顺永陵—抚顺赫图阿拉城—辽阳东京城—辽阳东京陵等重点资源, 串联辽阳广佑寺、辽阳弓长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 形成文化体验、都市观光和温泉冰雪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打造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组合产品;以季节为主题的冬季冰雪旅游、春季踏青旅游、夏季避暑旅游和秋季金秋旅游等。
夏季低两度的避暑旅游以及冬季的高两度旅游, 其实对沈阳及大连的居民很有诱惑力, 再比如大连春季很冷, 春季呼唤大连居民来辽阳泡温泉原汤度假也很好。开发这样的产品对身体是柔性刺激, 很适合老人养生, 而我们习惯了反差式旅游养生的说法, 冬季去三亚, 夏季到黑河, 意识不到渐变的诱惑和科学性, 意识不到数轴上存在着刻度, 想不到发展战略存在大小很多的阶段, 高强度的环境变化对有些人群是不适应的, 因而应通过研发决定错之位在哪里, 不能一味地舶来大众之言, 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与创新。
8 延伸讨论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特色明显。在科考探险方面, 有长白山、五大连池、镜泊湖、阿尔山—柴河等地的火山, 湿地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达里诺尔等, 还有克什克腾、浑善达克沙地草原等旅游资源;草原、森林、湿地众多, 如五大连池、长白山森林、辽阳弓长岭温泉等, 在生态旅游方面也独具特色。如何将发展辽阳旅游融入这样的背景中, 很值得作深入的研究。比如开发铁路旅游联票, 打造低温养生基地, 其实低温气候不仅是一种体验, 低温养生也是一个尚未被市场广为认知的领域, 世界上最长寿的地方之冰岛就是低温+温泉这样的地域特点。
可以考虑发起建设东北地区的区域性旅游合作机制, 制定合作条例, 进行产品开发与宣传的合作, 涉及跨东北三省的旅游路线, 制定有东北特色比如如何御寒的服务标准等。另外, 要多方位筹集旅游建设资金, 辽阳地方政府发展旅游最远做的就是远赴香港、长三角去招商, 其实当地也不是没有钱, 只是有些钱还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本, 但在辽阳却有一个例子除外, 2009年落成的辽阳汤河温泉假日酒店, 就是由弓长岭区民营企业家高德威斥资3亿余元, 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的集温泉、休闲、度假和娱乐于一体的高端酒店, 这个例子很有转折性启发。
辽阳应坚持在东北旅游的大背景下发展自己的旅游产业, 根据东北居民情性迟缓的特点而坚持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运作, 政府也应主导旅游产品的研发工作, 实施旅游产业先导战略, 初级阶段以大资本大企业为重点, 待市场成熟后来自民间的小本旅游经营才会跟进。不愿意撒种子, 喜欢游牧, 只需摘取自然界里的果实充饥, 即便撒下了种子也不愿意进行田间管理, 只等秋后收获, 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方居民的性格, 旅游发展要因地域性格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贾丹, 高欣.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2005 (3) .
[2]谢春山, 夏正超, 杨力平.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整合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3]吴振东.辽阳市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合理开发对策[J].科技信息, 2008 (14) .
[4]杨仲曦.辽阳古城的旅游开发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 .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8
一、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 已主要不在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上的竞争, 而在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 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这就意味着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 为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二、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
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互为前提, 从而使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托关系凸显出来。国内外的经验表明, 高职院校能否办出特色, 关键在于是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分析, 并开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为此,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 必须进行相互协作, 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1、面向地方、依据市场, 贴近行业设专业
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的支撑点, 高校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 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 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 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链接。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进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应考虑市场导向和产业定位。当然, 专业设置还要考虑人才培养的规律和人才需求量和需求周期的不同, 不是“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学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设立有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确保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一致, 形成学校与企业间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
从2006年开始,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主动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 聘请行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指导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 零距离贴近就业岗位, 从而提高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2011年,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该项目为期2年的建设运行期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2、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 使学校与企业互为科研基地
地方企业的科技攻关内容是高校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企业在高校建立科研机构, 既有利于加快使用技术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又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出人力和设备, 由企业提供经费, 在高校建立“开发研究中心”, “中心”的工作纳入双方的工作计划, 按企业发展需要, 进行研究开发或超前研究, 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互为科研基地, 一方面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 为高校增添了教学、科研新课题。
2013年7月,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与衡水中铁建公司校企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双方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衡水中铁建公司设立“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在该学院设立“衡水中铁建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 双方开展管理、实习、培训、科研等合作。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有90年的办学历史, 2001年升格为大专后开始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教职工293名, 其中高级职称81人、双师教师76人的教学团队;学院设6系1部, 开设26个专业, 已成为衡水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衡水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在升格后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 该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衡水企业纳税大户、中国橡胶行业百强企业的衡水中铁建控股集团进行校企合作签约, 既是学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标志, 也是教师暑期下企业锻炼的一个启动仪式。学院通过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 进一步发挥学院的人力和智力优势, 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同时也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 为学院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为实现校企互惠共赢而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 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 肩负着重要使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它是在社会的整个系统中运行的。因此, 作为紧密贴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直接把握市场脉搏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势必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关键的问题。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只有做到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适应, 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发展之路也才会越走越宽。
摘要:高职教育是带动区域经济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 作为区域内的高职院校, 需适用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来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就应随着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深入, 其教育内容就应更贴近社会。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9
1.1资源与人口数量比例不符
世界人口60多亿,中国就超过14亿人,中国所占百分比约为25%,各地区人口众多,但这并不代表各个地区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人力优势无法进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则众多的人口数量则会阻碍区域经济发展。在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措施。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必须实现人力自我提升与发展。
1.2人口、人力与人才发展不平衡
我国具有极大人口基数,在有效管控其人口数量时,但于其整体趋势而言控制难度较大,进而降低了控制力。基于此,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人口、人才与人力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加以重视,做到协调、平衡。以2000年作为分析对象,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劳动力人口量所占比例为6/10左右。只有将人口向人力转变,才能进行人力资源价值的创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增长缓慢,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之下的劳动人口数为91583万人,与2013年底相比该人数有所降低,降低人数为371万人左右,由往年数据分析,3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呈现出持续减少现象。基于此,人口资源如何转变为人力资源开发,怎样才能达到人才资源队伍扩大的目的,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1.3人力资源多、缺现象同时存在
现阶段中国作为世界劳动力最为丰富的国家,总体来讲,其劳动力质量低下现象极为显著,这就增加了质量、数量之间的矛盾。与我们的邻国韩国进行分析比对,我国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专人技术人员总人数仅有2315万人,此数量在韩国仅为其6/10,全国职工人数方面比例更少。由此可见,只有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质量,才能向新产业、新经济区进行剩余劳动力转移,才能达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源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才能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发展措施分析
2.1培养引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引进人才需进行良好环境的创建。黄亨煜在“首届中国人力资源业高层论坛”提出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事管理制度的竞争。”作为北京西三角人力技术研究所总顾问,在该论坛上黄亨煜认为,在人事管理制度良好的前提下,人才暂时缺乏,也会产生吸引人才的效果。相反来讲,当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拥有大量人才,随着时间的延长流失现象必将愈发严重。
其次,人才工作机制的创新。在人才开发利用中,要求必须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观,对全部人才发展条件阻碍情况进行有效克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人事管理制度、体制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建立健全过程中,应做到广纳贤才,通过晋升空间、企业情感与优厚薪酬等达到人才聚集作用。通过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将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充分挖掘出来。通过人才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建立与健全,突破影响人才的各种局限性,如区域、户籍等,增强人才流动畅通性,在资源配置中将市场的基础功能充分展现出来。通过人才创业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对优势竞争积极鼓励,达到创业支撑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才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再次,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空间,实现人才引入与留任。“户口解决、给予高薪”为传统人才吸引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方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不合时宜现象。为此,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吸引策略地制定。如对企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工作环境及提升空间等多项内容地充分展示,一些企业甚至推出了大量创业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等以此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晋升空间。除此之外,在人才吸引方面还可采取投资吸引方式,通过对区域优势资源、特色资源的深入挖掘,对旅游文化、商贸服务等产业的大力发展,对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换言之,也就是区域投资项目多,则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
最终,“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良好环境的创建。为达到留人的目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个人发展战略目标的明确,为人才提供发展动力与希望;第二,尊重员工,进行公平竞争工作环境的建立,为人才才能发挥提供一个良好地平台;第三,为员工提供丰厚的报酬,对其贡献给予肯定;第四,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在执行各项企业章程时,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也应具有相应的灵活性,以理治理企业、以德管理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才的创新能力、潜力等充分激发出来。
2.2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平台
为达到人才可持续发展需求,要求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各类青年人才工作制度建立与完善过程中,对人才发展给予支撑。在继续教育进一步推进过程中,应对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加以重视,加大其投入资金,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合理引进。特别是青年人才,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中应将人才培养作为其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将重点岗位、高技术难度的工作有意识地提供给青年人才,主要原因在于工作中,青年人才具有创新精神、高涨的工作热情,能够将其生力军、突击队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将人才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还能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通过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可为继续教育工作增添动力。如2001年我国加大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给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本领恐慌”解决中,面对新形势的不断变化,继续教育则为应对该问题的主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需求及各类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要求先确立正确的导向,在以更新知识、调整结构为主要内容,进行终身教育机制的建立,要求其具有多层次、多形式的特点。同时,对国外先进开发人力资源的经验加以合理借鉴,对我国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对国内外各类专家、学者等大力引进,实现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目的,这也是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2.3加快培育和发展人才市场
在不断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同时,我国人事管理逐步向社会化转变,人才流动市场化愈加明显,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可利用人才市场达到人力竞争有序性的目的。定位明确是人才服务机构发展的前提,要求在人才交流、档案业务等基础上增添更多相关业务,进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统一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其特点为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信息通畅及开放统一等,要求人才市场的建立与健全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相符,以此充分发挥人才功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人才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功能并不完备。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通过两者关系分析,对合理规划人力资源体系及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为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人才强国战略地大力实施,在市场化配置中将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处理,在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有效纳入人才工作,对人才资源大力开发,始终坚持人才强国策略。同时还应对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全面了解与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创建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才能为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摘要:世界各国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并非主要由其资源禀赋、物质资本等差异决定,关键取决其人力资本价值状况。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人才自身素质,还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本文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及人才发展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经济,才人
参考文献
[1]雷爱国.科学的人才观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2]王健菊,王舜,常东坡.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02).
区域内有效教育内涵发展指导策略 篇10
一、建立均衡的课程教学指导
1.建立国家课程的核心机制。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障国民的基础学历、基本素质而开发研制的课程。尽管各地各校明确提出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原则,但事实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在实施上仍然有不透彻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区域教育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差异、知识差异、教师水平差异等现象,所以落实下来有些课程课时开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执行国家课程的过程中常常遭遇学生学习倦怠厌学。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国家课程感到困难和没有兴趣。区域教育的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吃力度和兴趣度上。
因此,课程设置要建立国家课程核心机制,以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为基础。国家课程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要认真协调好基础性和特殊性之间的矛盾。严格规范课程开设,严格落实课时计划,切实加强课程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切实将教学重点从仅仅只是传授转移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来。
2.建立校本课程的特色机制。
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匠心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效补充国家课程,实施素质教育。
一是教育目标归因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符合教育发展目标,要归属于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结合区域情况,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二是校本课程生活化。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拓展学生的生活和精神空间。依据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保证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自主发挥。这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目的所在,还可以通过非教科书的方式来补充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
三是知识利用综合化。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利用,结合生活事例,把实际的东西联系到我们所学的理论中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有效挖掘学生的隐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发思维和行动,提高知识的再获取和再利用。
四是区域资源特色化。围绕区域资源形成区域教育特色,注重开发的依据及过程。依据各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以培养学生适应时代需求为目标,开发区域性课程资源;确定课程开发的思路和基本框架;保留开发过程的突出特点;呈现地方资源的特色内容。
二、建立均衡的学科渗透指导
在教学领域,学科既是科研和教学的载体,又是科研和教学的结合点。学科理论依靠两者的统一,并依赖于两者的互动。
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专业建设,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一是构建框架知识结构。即从大的角度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要求明确学科基本特征;掌握《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内容;准确表述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况,并弄清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学科教师把握学科知识,积累厚实知识的过程。二是构建学段知识结构。即对学科知识框架结构涵盖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托进行筛选过滤,形成较为简要的学段知识结构。建立学科知识结构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挑精、选择、归纳。构成个人知识技能,使书越读越薄。三是构建单元和课时知识结构。即对单元框架下的每个知识点,以课为单位具体落实,把基本知识落到实处。四是教师要博览全书,有厚实的知识底蕴。
另一方面强调教师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掌握了理论,怎样运用于实践?一是教师的定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二是学生的主体。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放在三种学习方式之首,其实是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的定位加衔接线的牵引———关注学生的学和学习的生成,关注学生的困惑点和兴趣点,顺学而导,顺学而教。在学科当中实践,在学科当中研究,
三、建立均衡的专业研修指导
1. 以教育规划研修为指导。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对教师施行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提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培训。由于知识的发展,日益更新需要引导教师不断地汲取、更新和积累知识,实现继续教育的终身意义;引导长短期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基础培训要利用行动研究,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2. 以校本研修为重点。
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靠的是有效的校本研修。
一是主题研修在课题研究上深入。教师的专业研修只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才有研究的基础、主题和实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课题研究过程的深处才会获得。校本教研要主题化,主题研修要课题化。引导教师研究解决学校的问题,研究解决教学的问题,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以研究的途径找到规律,不能仅凭经验总结方法。强调问题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研究真问题,研究解决策略,具有现实价值。
二是自主研修在集体研磨中悟化。使教研主题在教师心中逐步深化,这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在研究中,倡导对同一主题作不同途径、方式的诠释、演绎、尝试,做到同质异构,在不同假设的基础上作相应的验证,形成集体研究自主化。注重引导主题研究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坚持课题研究小题化。将课题研究有效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把课题置于课堂之中,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实践验证课题结论,努力实现课题与课堂的结合,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催化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提升。
3. 鼓励自主研修成果。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11
[关键词]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128(2011)05-0032-04
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些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为义务教育由“一般”均衡向“高位”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实现义务教育由一般均衡向“高位”均衡跨越,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此,本文探讨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现状与问题,反思其发展路径。
一、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明晰的、统一的概念。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同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一般”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实践的分析发现,实施高位均衡发展的地区大多是在完成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例如江苏省实施了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一些地区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城乡教育差距缩小,实现了义务教育“一般性”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2010年5月江苏省决定在全省13个市、县(区)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2)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核心内涵是“优质”、“公平”,注重内涵发展。义务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致型管理变革:由素质教育基本实施阶段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由义务教育局部的高质量向全面高质量的新跨越。注重通过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义务教育的“优质”、“公平”质态。本文认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在实现一般均衡条件下,通过聚焦教育教学的“优质”、“公平”,着力内涵建设,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在学生受教育机会公平均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师资源优质均衡、管理水平优质均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等方面起示范作用。
可以通过实践案例进一步理解其内涵,如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了“高位”均衡需要实现的指标(核心指标)。(1)教育投人: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全额纳入县(市、区)本级财政预算;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投入机制,实现“三个确保”,(2)受教育机会: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100%,巩固率、完成率达到99%以上: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的10%。(3)素质教育:免试入学、均衡编班、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政府未对学校、教师下达升学指标和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奖惩等。(4)办学条件: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达到100%;所有小学、初中全部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校际教学设备生均值大体相当。(5)教育质量: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等。
二、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存在的问题分析——以A区为例
A区位于江苏省中部,是某市的一个城区,下辖11个镇、3个街道,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点。A区义务教育阶段主要包括几年一贯制学校10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12所。“十一五”期间,该区先后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区”、“控制初中辍学先进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该区正从义务教育“一般均衡”向“高位均衡”发展推进。
1.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现状
一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增长。A区近年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并创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如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7年A区决算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小学、初中分别为277元、375元。该项经费2008年分别为303元、540元,2009年则分别为350元、550元。二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A区中小学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实现了“班班通”,计算机生机比达9:1、师机比达2:1,平均2.5个班级拥有一套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覆盖率达100%。三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高。2009-2010学年A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表明该区义务教育在入学率、巩固率方面已经处于高位均衡发展状态。四是师资队伍学历达标率高。2009年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了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了98.99%。五是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所占比例提高。A区在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初中就读学生比例分别从2007年的59.46%、71.08%,上升到2010年的95.70%、100%。总体表明,该区正从义务教育一般均衡向“高位”均衡发展转型,部分指标已经处于高位均衡发展状况。但是在教师队伍质量、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
2.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投入不足难以保障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近年来教育投入总量虽逐年增加,但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需要政府依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一是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需要撤并或易地新建学校,改造薄弱学校或学校薄弱项目。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分布格局的进一步变化和区域功能的调整,义务教育设施投资出现新的增长需求,这些均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二是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引进、教师队伍的培养需要经费投入。三是教育信息化在下一个十年需要更大的经费投入,以更新维护和改造升级教育技术装备、培训技术人员。
(2)城乡师资质量不均衡影响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教师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公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城镇相比,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乡镇教育现代化建设之后,城乡师资队伍在学历达标率、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不大,但农村地区教师本科学历明显少于城市,农村地区学校的名师、骨干教师、名校长少于城区学校,教师职业进修的机会也偏少。少数农村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少数课程只能开设,无法教好,
(3)教学质量不均衡影响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质量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人民满意的基础。义务教育由一般均衡状态向高位均衡发展,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均衡。一个地区配备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装备。实现了硬件的均衡,只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形态。目前教育教学质量在区域、校际之问的不均衡,影响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推进,具体表征为区域或校际之间在教育观念、
教育方法、校木教研、教改成果、学校特色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
三、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对策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程。推进高位均衡发展主要在于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缩小校际之间的实际差距,实现“优质”与“公平”发展。
1.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以“包容性”增长促进“优质”发展
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提倡“包容性”增长理念,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让更多的人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发展过程中寻求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统筹力度,加强对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状况的督导和监测,,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同级政府领导下,把高位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以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均衡发展。避免“政绩工程、门面工程”等畸形发展状况。二是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禁止下达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名义设重点学校、分快慢班。三是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情况。对校舍资源不足,外来农民工子女就学较多的学校,要适时进行学校扩容建设,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就学享受同等待遇。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关爱残疾学生。
2.建立城乡统一的投入机制:以经费保障“公平”发展
完善城乡统一的投入机制,保障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均衡发展。一是强化宏观决策,统一协调规划,统一城乡教育投入标准,切实做到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对农村学校实行倾斜政策,保障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确保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T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是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就学救助制度,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指数适时调整资助标准,并实施“分类救助”,对重病、孤儿等家庭,适当提高救助标准。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完善教育捐赠政策,为捐赠者提供更多的便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三是各级政府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落实情况的督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手段予以处理,督促按时拨付教育经费,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3.实施师资的高位配置和深度培养:以优良师资队伍促进“优质”与“公平”
通过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家、名师、名校长,推进义务教育由一般均衡发展向“高位”均衡跨越。
一是健全和创新教师公开招聘机制。与“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就业部门建立稳定、长效的教师招聘机制,通过在高校宣讲,吸引优质毕业生参加教师公开招聘,投身教育事业。二是建立区域师资力量合理交流与沟通机制,形成以强扶弱的教育支援制度。采取提高农村学校的中、高级教师职务比例等措施,鼓励教师到农村任教。加大对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增加师资培训经费和免费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制度。三是搭建高端发展平台,实施立体交流与深度培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①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上设立专栏,加大对“名师”的宣传,发挥名师品牌效应。②改变“名师零科研”现象,激发名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③制订量化评价标准,形成对名师的专业考核,促进名师与广大教师的深度交流。每位名师每学期应做到“办好一场讲座,上好一堂示范课,做好一个课题,带好一群教师”。④进一步发挥“名师T作室”的作用,由名师帮助教师突破瓶颈走向卓越。建立“名师发展学校”,吸收薄弱学校的教师作为学员,通过结对帮扶,提升教师质量,推动师资均衡。
4.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品牌放大政策:惠及城乡所有学生,促进“优质”与“公平”
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已成为现阶段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突出矛盾。因此,应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品牌放大政策,惠及城乡学生。一是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通过一所名校与其他学校组建集团学校,有助于实现名校与弱校、城市与农村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和均衡。二是积极建设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库,可以备课组为单位,借助集体备课,头脑风暴的策略,集思广益,并将各学科集体备课的优质资源放进共享区,形成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生机制。三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强化对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 篇12
一、优化专业建设, 创建特色高校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点, 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近年来, 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还未形成令人满意的特色, 还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对专业建设中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还在探索之中。
(一) 创新专业设置。高校要以市场性原则设置专业, 因为专业设置是否适应市场需要, 是确保专业培养质量的前提要素。专业设置同企业生产一样, 应坚持以市场需求状况作为主要依据, 所有专业都要进行规范化的人才需求分析, 实行动态管理, 办好、办大、办强有需求的专业, 停办没有市场需求和就业出路的专业。在进行人才需求分析时, 要准确把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短长期需求态势和现代职业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分析所设专业、专业结构等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程度, 与就业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 与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符合程度等, 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切实做到以市场化促进专业建设的标准化。高校也要以区域性原则设置专业, 高等教育既是教育问题, 又是经济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 教育的经济属性远大于教育属性。高等教育是为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它的成就不在学术殿堂, 而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因此, 高校要从较多关注学校自身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中来。
(二) 改革专业教学。教学模式要优化, 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要转变教育观念, 狠抓实践教学, 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向就业为本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 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要积极推进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的创新, 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要兼顾学校教学和企业发展两方面的需要, 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形成学教结合、校企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三) 优化专业管理。准确定位专业管理目标, 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必须充分考虑专业体系的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注重从结构方面考察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一致;从规模上考察与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否平衡;从质量上考察专业建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适应需求变化的能力;从效益上考察专业发展投入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 专业管理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改变观念, 实施有力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 实施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 其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表现为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 需要高等教育与之配合, 为之服务, 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关键是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 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的层级和专业设置, 与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相结合;二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与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相结合, 资源的优化配置应兼顾发展的基础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区域经济发展了, 地方政府就能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投资与扶持力度, 能够对优秀的人才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进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是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具体体现到每一个不同的地市时, 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 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必须根据当地区域产业布局, 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和专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缘环境、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等, 围绕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任务, 选择其优势学科及独特领域, 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建设具有区域优势的学科专业, 使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体现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
地方高校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还要考虑几个层面:一是要培养适应地方三农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为当地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 这是地方高校在新增学科、专业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三是在培养目标与规格上, 要坚持培养为开发地方优势资源、发展地方支柱产业, 同时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脱贫致富、社会和谐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四是加强培养人才的前瞻性预测, 培养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外向型发展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经济服务。
(三) 转变观念,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高校在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 把服务地方确定为自己的服务方向。一是要站在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树立忧患意识。地方高校能否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不仅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地方高校要彻底改变过去自我封闭的局面, 密切关注和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区域发展提供及时、充分的人才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三是这种服务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服务。一方面做好全日制学历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多规格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利用学校资源, 建立服务地方、类型层次多样、对象广泛的开放式的教育平台, 积极实施学历继续教育、干部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从整体上促进地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例如,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符合企业的价值观,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向和立足开发区、服务杭州市的办学定位, 依托企业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的原则,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使校企双方找到了利益结合点。
三、构建良好的发展体制, 促进多方互惠双赢
(一) 切实构建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些高校现已签订一些校地、校企共建、合作协议, 并且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 由于缺乏制度和机制保障, 整体运行情况与前期预想的成果差距很大。因此, 必须加快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双方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 打破高校服务地方建设、地方支持高校办学的政策瓶颈, 通过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稳固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关系;二是高校要主动寻求建立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建、合作的领导和办事机构, 确定工作的目标和模式, 充分发挥其落实政策、沟通各方、传达需要、研究情况、解决问题的作用, 保障高校服务地方、直接参与地方建设以及地方支持高校发展壮大的渠道畅通和工作常态化;三是高校应积极策动地方政府和企业, 与自己共建各类互动平台, 为双方机构和人员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进一步拓宽高校直接服务地方建设的领域和渠道;四是双方都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成果评价和严格的人员考核与奖惩制度, 完善工作的激励机制, 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 地方支持高校的效益。
(二) 充分发挥政府的中介作用。政府是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要充分发挥行政部门在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 引导地方高校、区域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合作, 推动校企联合, 实现教育、科研、转化、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实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 区域依托高校的教育而发展, 而高等教育得到区域经济的经济资助。
本文在尽可能完全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文献资料和实践调查的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从而提出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高校和区域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才平.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11.4.
【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论文】推荐阅读:
内陆区域经济论文07-15
区域经济集团论文10-25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论文07-09
土地市场和区域经济论文08-31
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共管理创新途径论文07-12
区域经济视域下高校人才的培养途径的论文12-17
区域发展策略11-04
武汉经济区域发展09-21
岭南经济区域06-23